语文课本中的九江

合集下载

2年语文说到的景点

2年语文说到的景点

在二年级语文课本中,提到的景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1.鹳雀楼:位于山西省永济市,是黄河流域大河历史文化遗存之一。

2.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3.黄山:位于安徽省,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和历史文化名山。

4.日月潭:位于台湾省,是台湾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5.吐鲁番: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城市。

6.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省,是一个充满热带风情和民族特色的地方。

7.天坛公园:位于北京市,是中国著名的皇家祭祀园林之一。

8.七星岩:位于广东省肇庆市,是著名的溶洞景区。

9.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丽江市,是一个充满纳西族风情的古城。

10.颐和园:位于北京市,是清朝皇家园林,也是北京最具代表性的园林之一。

11.苏州园林: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是中国园林艺术的代表。

12.北海公园:位于北京市,是中国最早的皇家园林之一。

13.九寨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是著名的自然风景区。

14.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敦煌市,是中国著名的石窟艺术宝库。

15.秦兵马俑: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是秦始皇帝陵的守护者,也是中国古代军事力量的见证。

16.长江三峡:位于长江上游,是中国著名的水利工程和自然景观。

17.桂林山水: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素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誉。

18.玉龙雪山:位于云南省丽江市,是纳西族的神山。

19.武夷山: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20.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中国著名的湖泊景区。

21.普陀山:位于浙江省舟山市,是中国佛教名山之一。

22.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中国著名的古建筑之一。

23.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是中国著名的石窟艺术宝库之一。

24.峨眉山:位于四川省峨眉山市,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名山之一。

25.嵩山少林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庙之一,也是中国功夫的发源地之一。

26.大连老虎滩海洋公园:位于辽宁省大连市,是中国最大的海洋公园之一。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期中检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期中检测试卷》含答案

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第一部分:识字与写字1. 抄写下面的句子,要求:字的中心要在横格的中线上,保持水平,字距要匀称。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练习。

本学期我们领略了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知道了科学家经过反复yán jiū()发明了léi dá()走进hūfēng huàn yǔ()的世纪;还和昆虫学家法布尔一起观察了不利用现成的洞穴,shèn zhòng()xuǎn zhǐ()建造住宅.(zái zhái)的蟋蟀;也认识了心系.(jìxì)人类疾苦,“盗取”火种的普罗米修斯。

2. 根据拼音,在文中的括号里写出词语3. 请用“√”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注音。

4.上图是关于“宅”和“穴”汉字的演变,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两个汉字都有______的意思,但又有所不同,“宅”一般指______居住的地方;“穴”一般指的是______居住的地方,那么蚂蚁的家称为______穴,老虎的家称为______穴。

第二部分:梳理与探究阅读车票,完成填空。

看了纪录片《跟着课本去旅行》,刘琪同学也想去看一看课本中位于江西省九江市的庐山真面目,十一假期,他就和妈妈踏上了去往九江市的列车,开启了难忘的庐山之旅。

5. 刘琪乘坐的火车出发地是______,终点站是______,发车时间是______,这张火车票的票价是______。

6. 除了以上信息外,我还从这张车票上获取到了以下两条信息:①______②______7. 根据情境填空。

经过九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刘琪终于来到了庐山脚下,李白笔下的瀑布果然气势非凡,飞流直下的瀑布发出巨大声响,让他不禁想到表示声音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

走进山林,绿树成荫,未见人影,但隐隐约约听见有人说话的声音,见此情景,不禁想起诗句:“______,但闻人语响。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册)庐山简介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册)庐山简介

庐山简介庐山,是我国享誉古今中外的名山,雄踞于江西省北部,紧靠九江市里南端。

堪称一山飞峙,斜落而俯视着万里长江,正濒而侧影着千顷阔湖,山青水秀风景泛胜。

由长江、庐山、鄱阳湖相夹地带,才会形成襟江带湖、江环湖绕,山光水色、岚影波茫之情景。

故先人云:“峨峨匡庐山,渺渺江湖间” ,形容恰到利处。

也正因是这样,庐山才不愧为一幅充满魅力的天然山川画卷。

庐山是一座兴起于平川的巍雄伟峨的孤立形山系。

它经过漫长复杂的地质运动:早在震旦纪就在浅海底开始堆积,经过“吕梁运动”慢慢高升露出水面遇到锉磨,后下沉吞没汪洋海水继得浸礼,直至白垩纪时发生“燕山运动” ,掀起“褶皱”波浪从头露出水面,断块续升,定型山的骨架,又经长久积雪覆盖,到四世纪末地球变暖,再经更激烈的冰川剥蚀,因此造就了崔嵬孤突,峥嵘潇洒,雄俊诡异,刻切激烈。

庐山地形走向,东西伸展,南北缩短,像片枇杷树叶。

东临高垄,西接赛阳,南濒黄龙山麓,北靠莲花。

其长约29公里,宽约15公里,四周面积达到300平方公里。

由于庐山所处在亚热带地方,土质湿润肥饶,天气润湿,有益各样植物发育。

所以,在这广袤的300平方公里土地中,生长植物3000多种。

归纳说来,山上山下植物散布有亚热带竹林,有热带常绿阔叶林,有温带落叶阔叶林,有寒带针叶林,以及一般灌木林、混交林,同时夹杂野花野草。

形成竹木旺盛,花草芳香,生气勃勃,好个植物荟萃。

之所以成为胜地,也与植被的伟绩分不开。

这样茂林修竹,不愧为幽雅翠境。

庐山天气温适,夏季凉快,冬季也不太冷,这是庐山又一优胜条件。

节令特点:春迟、夏短、秋早、冬长。

庐山气温,依据历年记录:最高只32摄氏度,最低在-16.8摄氏度,整年均匀为15摄氏度,可见庐山气温适量。

以致于四时,按季节均匀计算差别也较正常:春天是11.5摄氏度,夏季为22.6摄氏度,秋天则为17.4摄氏度,冬季常在1摄氏度左右。

庐山顶端因处高空地带,加上江环湖绕,润湿气流在行进中遇到山地阻拦,易于兴云作雨。

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七课《归园田居·其一》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

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七课《归园田居·其一》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

【导语】《归园⽥居·其⼀》是陶渊明⼭⽔⽥园诗的名作,写于他辞官归隐之后,着重表现了诗⼈的超凡脱俗,希望挣脱名缰利锁,远离龌龊官场,回归清新⾃然的闲适之情。

©⽆忧考⽹为⼤家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阅读。

1.部编版⾼⼀上册语⽂第七课《归园⽥居·其⼀》课⽂原⽂ 《归园⽥居·其⼀》 朝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 少⽆适俗韵,性本爱丘⼭。

误落尘⽹中,⼀去三⼗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

⽅宅⼗余亩,草屋⼋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村,依依墟⾥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复得返⾃然。

2.部编版⾼⼀上册语⽂第七课《归园⽥居·其⼀》教案 教学⽬标: 1、解读⽥园风光构成的意境。

2、解读诗⼈归⽥园前的⼼境,解读诗⼈形像。

3、简单了解陶诗的艺术风格。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作者反抗⿊暗,辞官归⽥,不与当时⿊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园⽣活地精神,学习其⾼尚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追求。

学习⽅法: 朗读、品读、⽐较、探究。

教学过程: ⼀、激趣导⼊: 上课之前,⽼师先请同学们做⼀道选择题:如果⼤家⾛⼊社会,有两条道路给你们选择—— 1、做⼤官,有名有利。

2、做农民,平平淡淡。

同学们选择哪条路呢? ⼤家的选择都有各⾃的理由,但其实我们都在做同⼀件事:舍、得。

舍和得充满烦琐的⼈⽣,我们总是在不断地舍去,⼜不断地得到。

东晋⽂学家陶渊明也曾经做过和⼤家同样的选择,但不同的是,他选择的是做农民。

⽽且,他为⾃⼰的选择写了⼀系列的。

《归园⽥居》写于归隐后⼀年。

其中,包含了他对⾃⼰弃官归家的感想和思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学习陶渊明的舍与得。

⼆、作者简介 陶渊明:陶渊明的作品⼤多写退隐后的⽣活,表现农村风物,劳动⽣活,表⽰对⿊暗现实的不满。

他的诗情感真实,风格平淡⾃然,诗味醇厚,语⾔清新,对后世有很⼤的影响。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桃花源记》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桃花源记》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桃花源记》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桃花源记》课文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桃花源记》知识点一、作者简介陶渊明(约365—427),又名潜,字元亮。

自号五柳先生,卒后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诗人,是我国文学第一位田园诗人。

辞赋以《归去来兮辞》最有名,有《陶渊明集》传世。

其诗文语言质朴、自然又颇为精练,具有独特风格。

二、故事背景本文大约写于公元421年,当时政治黑暗,战乱频繁,生灵涂炭。

其时陶渊明已归隐多年,对于战乱造成的苦难,有着深切的感受,但他无法改变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

《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产生的。

三、文体知识“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叙事、描写、状物,也可抒情、议论、说明,通常的写法是寓情理于事、景、物之中,或借叙事、写景、状物而自然而然地抒情言理。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桃花源记》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桃花源记》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导语】《桃花源记》是东晋⽂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是《桃花源诗》的序⾔,选⾃《陶渊明集》。

此⽂借武陵渔⼈⾏踪这⼀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由平等⽣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活不满。

以下是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部编版⼋年级下册语⽂第9课《桃花源记》课⽂原⽂ 晋太元中,武陵⼈捕鱼为业。

缘溪⾏,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甚异之,复前⾏,欲穷其林。

林尽⽔源,便得⼀⼭,⼭有⼩⼝,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

初极狭,才通⼈。

复⾏数⼗步,豁然开朗。

⼟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美池桑⽵之属。

阡陌交通,鸡⽝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着,悉如外⼈。

黄发垂髫,并怡然⾃乐。

见渔⼈,乃⼤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

村中闻有此⼈,咸来问讯。

⾃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论魏晋。

此⼈⼀⼀为具⾔所闻,皆叹惋。

余⼈各复延⾄其家,皆出酒⾷。

停数⽇,辞去。

此中⼈语云:“不⾜为外⼈道也。

”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骥,⾼尚⼠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问津者。

部编版⼋年级下册语⽂第9课《桃花源记》知识点 ⼀、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427),⼜名潜,字元亮。

⾃号五柳先⽣,卒后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东晋诗⼈,是我国⽂学第⼀位⽥园诗⼈。

辞赋以《归去来兮辞》最有名,有《陶渊明集》传世。

其诗⽂语⾔质朴、⾃然⼜颇为精练,具有独特风格。

⼆、故事背景 本⽂⼤约写于公元421年,当时政治⿊暗,战乱频繁,⽣灵涂炭。

其时陶渊明已归隐多年,对于战乱造成的苦难,有着深切的感受,但他⽆法改变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个与污浊⿊暗社会相对⽴的美好境界,以寄托⾃⼰的政治理想。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知识点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知识点第一单元一新闻两则毛泽东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导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西起九江,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渡江区域。

(从中可以看出人民解放军的兵力,战况,战线。

)2、《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导语: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

3、新闻常识:1. 六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2. 结构的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了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实的事实表现了主题,是对导语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背景和结语有时暗含在主体中。

3. 三个特点:真实性、及时性、简明性。

4、细心揣摩有特殊意味的语词,如“不料”等。

“不料”二字,充满嘲讽意味。

嘲讽汤恩伯过高估计东面防线的巩固性,过低估计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力。

“正是……那一天”,使讽刺意味更浓,且避免了与上一句“二十一日”重复。

“同日同时”,不仅用语简洁,也可见我军的气度。

“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洋溢着胜利的自豪感。

5、赏析“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

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

“树木”、“森林”,形象地表明根据地的发展,党领导下的人民武装力量的日益壮大,富有气势。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二、芦花荡孙犁1、小说的三要素: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2、老头子:外貌描写,行动、语言等描写。

3、老头子:老当益壮,充满活力,精干坚韧,智勇双全,出奇制胜,爱憎分明,爱国,过于自信和自尊(性格核心)。

4、写景的作用: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精神世界,加强抒情韵味。

5、侧面描写:“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写敌人的束手无策,从侧面表现老英雄的神奇。

人教版部编本二上语文8、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 教案说课稿

人教版部编本二上语文8、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 教案说课稿

8、古诗二首教案《登鹳雀楼》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背景及诗人生平简介。

2.正确流利的朗读古诗《登鹳雀楼》并背诵。

3.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感受中国古代诗词之美。

教学重点:1、背诵古诗词。

2、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1、了解古诗大意,培养热爱文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1.收集关于作者创作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及个人经历。

(师生)2.制作生词卡、多媒体课件。

(教师)3.预习课文,尝试朗读。

(学生)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启发谈话,导入活动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我国唐代的杰出诗人有哪些,你们知道吗?学生讨论交流。

(出示课件:告诉学生,我国唐代的著名诗人有李白、杜甫、王之涣等)而今天我们要说的是王之涣。

2.介绍王之涣3.诵读汇报(1)(出示《登鹳雀楼》课件)集体齐读《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交流文章写作背景(1)同桌商量、准备交流。

(2)老师进行提示并请同学回答。

(3)老师进行总结。

该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仅存的六首绝句之一。

作者早年及第,曾任过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县的主薄,不久因遭人诬陷而罢官,不到三十岁的王之涣从此过上了访友漫游的生活。

写这首诗的时候,王之涣只有三十五岁。

2.游戏活动(1)出示课件,让学生读一读。

(富有感情的朗读)白日依山尽,仄仄平平仄(白为入声,故仄)黄河入海流。

平平仄仄平欲穷千里目,仄平平仄仄更上一层楼。

仄仄仄平平(一为入声,故仄)(2)组内比赛读,指名读,全班交流汇报。

(3)学习文章中的重点注释。

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

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白日:太阳。

依:依傍。

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穷:尽,使达到极点。

千里目:眼界宽阔。

更:替、换。

(不是通常理解的“再”的意思)三、指导书写1.展示本古诗书写生字2.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每个生字,看清偏旁和笔画,找一找不容易写好和容易写错的笔画。

高中语文《滕王阁序》课本原文及注释

高中语文《滕王阁序》课本原文及注释

高中语文《滕王阁序》课本原文及注释高中语文《滕王阁序》课本原文及注释王阁序王勃豫章故郡〔1〕,洪都新府〔2〕。

星分翼轸〔3〕,地接衡庐〔4〕。

襟三江而带五湖〔5〕,控蛮荆而引瓯越〔6〕。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7〕;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8〕。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9〕。

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都督阎公之雅望,戟遥临〔10〕;宇文新州之范,帷暂驻〔11〕。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12〕;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13〕;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14〕。

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15〕。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16〕。

层台耸翠,上出重;飞阁翔丹,下临无地。

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俯雕:山原旷其盈视,川泽其骇瞩。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17〕;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18〕。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19〕。

落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之滨〔20〕;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21〕。

遥襟甫畅〔22〕,逸兴飞。

爽籁发而清风生〔23〕,纤歌凝而白云遏〔24〕。

睢园绿竹〔25〕,气凌彭泽之樽〔26〕;邺水朱华〔27〕,光照临川之笔〔28〕。

四美具,二难并〔29〕。

穷睇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望长安于日下〔30〕,目吴会于云间〔31〕。

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32〕。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沟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怀帝而不见〔33〕,奉宣室以何年〔34〕。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35〕,李广难封〔36〕。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37〕;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38〕。

所赖君子见机〔39〕,达人知命〔40〕。

老当益壮〔41〕,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42〕。

酌贪泉而觉爽〔43〕,处涸辙而相欢〔44〕。

人教版一到六年级语文书出现的国内旅游胜地

人教版一到六年级语文书出现的国内旅游胜地

人教版一到六年级语文书出现的国内旅游胜地1、沙洲坝红色旅游区一年级下丨《吃水不忘挖井人》坐标:江西省赣州市瑞金市景点级别:AAAAA沙洲坝红色旅游区,位于瑞金城西北5公里的沙洲坝镇境内,1933年4月至1934年7月,中央机关从叶坪搬迁至沙洲坝,成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心脏。

2、天安门一年级下丨《我多想去看看》坐标:北京东城区长安街景点级别:AAAAA天安门是明清两代北京皇城的正门,始建于明朝永乐十五年(1417年),最初名“承天门”,寓“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

1949年10月1日,在这里举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由此被设计入国徽,并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

也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天安门广场每天都会举行升旗仪式,国旗的升降时间是根据北京的日出日落时间确定的。

很多游客慕名前往,也是很多家长会带小朋友来打卡的地点之一。

3、鹳雀楼来源:二年级上丨《登鹳雀楼》坐标:山西省永济市景点级别:AAAA鹳雀楼,古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鹊栖其上而得名,位于秦、晋、豫三省交汇的“黄河金三角”区域——山西省永济市,被誉为中国四大历史文化名楼之一。

由于楼体壮观,结构奇特,气势雄伟,加之区位优越,风景秀丽,历代文人雅士、骚人墨客,多来登楼观瞻、放歌抒怀,并留下许多居高临下,雄观大河的不朽篇章。

4、庐山来源:二年级上丨《望庐山瀑布》坐标: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景点级别:AAAAA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耸峙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与鄱阳湖畔,瀑布飞泻。

瀑布是庐山的一大奇观,庐山瀑布是由三叠泉瀑布、开先瀑布、石门涧瀑布、黄龙潭和秀峰瀑布、王家坡双瀑和玉帘泉瀑布等组成的庐山瀑布群,被誉为中国最秀丽的十大瀑布之一。

庐山地理条件得天独厚,集中了众多类型的典型的自然景观,形成了以“雄、奇、险、秀”为主要特征的无限美景,被称为“神山”,“往来尽仙灵”,所以中国历代重要的文化名人,几乎没有不来庐山的,其原因就在于此。

5、黄山来源:二年级上丨《黄山奇石》坐标:安徽省黄山市景点级别:AAAAA黄山,中华十大名山之一,天下第一奇山,现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大语文之1.横看成岭侧成峰——庐山

大语文之1.横看成岭侧成峰——庐山

横看成岭侧成峰fēng——庐山大家好,欢迎来到我们的新麦小课。

我是洋洋老师。

学习啊,不仅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

我们的语文课本里也不仅有知识,还有很多的风景。

从今天开始,洋洋老师就带着大家去游览课本里涉及到的锦绣山河。

我们四年级上册的课本上有宋代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二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中有一首唐代诗人李白写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今天洋洋老师就带领大家来认识一下这两首诗所写的庐山的真面目。

庐山一直就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

那你知道庐山为什么叫匡庐吗?传说早在商朝初年,有一位匡俗先生,在庐山学道求仙。

这个事情啊,被朝廷知道了。

朝廷一想,呀,这个人可不一般啊,真是奇人。

于是呢,周天子就想请他出山相助,匡俗啊,志向并不在为官上,也就回避,周天子再请,匡俗就再回避,周天子屡次请,匡俗最后潜qián入深山中了。

后来也奇怪,匡俗这人就无影无踪了。

有人说他成仙去了。

这当然是无稽之谈。

不过此后人们就把匡俗求仙的庐山称为“神仙之庐”。

因为“成仙”的人姓匡,所以又称“匡山”,或称为“匡庐”了。

到了宋朝,为了避宋太祖赵匡胤的名讳,就不说“匡”字了,而改称“庐山”。

庐山位于中国中部江西省九江市南部,北面连接长江,东面挨着鄱阳湖。

山体南北长、东西窄,有人说庐山像个枇杷叶子。

庐山风光以“奇、秀、险、雄”闻名于世。

庐山全山共90多座山峰,最高峰是大汉阳峰,海拔有1474米。

庐山的山峰很多像是直插在地面上,陡峭峻秀,形态各异,难怪苏轼会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了。

因为山峰的高峻,山里的气温比较低,夏天去庐山,清凉舒爽。

因此庐山也是著名的避暑胜地。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中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写的就是庐山气温低,桃花盛开晚的有趣现象。

庐山山腰上有一座云中之城,牯岭镇,夏季平均气温只有22度,当地有的人在夏季也穿着毛衣呢。

语文课本有关九江的古诗

语文课本有关九江的古诗

语文课本有关九江的古诗1.《九江》
宋·许月卿六
满目山川贤否异,对床风雨弟兄同。

九江莫作淮西看,记得九江元是东。

2.《长干行·家临九江水》
唐·崔颢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3.《登庐山五老峰》
唐·李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4.《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唐·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5.《所思》
唐·杜甫
九江日落醒何处,一柱观头眠几回。

可怜怀抱向人尽,欲问平安无使来。

八年级上册语文书内容-八年级语文上册课本

八年级上册语文书内容-八年级语文上册课本

八年级上册语文书内容:八年级语文上册课本八年级上册语文各单元主要内容第一单元课文题目作者我认为一下句子能帮助我们了解文章主旨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毛泽东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难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

芦花荡孙犁因为他,敌人的愿望就没有达到。

蜡烛西蒙诺夫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

它就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雨果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亲爱的爸爸妈妈聂华苓无论何时,只要有人提起南斯拉夫,我就想起克拉库耶伐次和那儿被敌人杀戮的那一刻,我就想起那里整个民族的英勇。

共同的专题:记述正义战争,谴责非正义战争;歌颂正义一方的真善美,揭露非正义一方的假恶丑;表达世界人民共同的呼声:要和平,不要战争。

学习重点:1、复习记叙六要素,把握记叙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

2、学会分析作品中感人肺腑的人物形象,评点各具特色的语言;3、对战争与和平有正确的认识。

第二单元课文题目作者我觉得最感人的情节阿长与山海经鲁迅举例:阿长给“我”买《山海经》背影朱自清举例:父亲为“我”买橘子爬上月台的背影。

台阶李森祥举例:父亲“洗脚”老王杨绛举例:老王扶病给“我”送香油和鸡蛋信客余秋雨举例:信客遭人诬陷共同的专题:感受形形色色的“爱”,感受普通人身上可贵的真善美。

学习重点:掌握继续这种表达方式,看看作者如何在写人纪事中寄托深厚的感情。

了解描写,品味精彩描写,揣摩记叙文语言特点,初步感受文章的语言风格。

第五单元课文题目作者我认为这是最能体现作品中心的句子桃花源记陶渊明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矿,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1课《军神》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1课《军神》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沃克医生的目光变得柔和了,与先前冷淡的态度有了明显转变。因为面前的年轻军人在伤势严重的情况下,表现得从容镇定,具有顽强的意志。他从内心钦佩这样的军人,所以在神态上也有相应的变化。
4、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平静”表现出病人的态度非常冷静,他向沃克医生说明拒绝使用麻药的原因。这样镇定从容的军人,让人肃然起敬。为了有一个清醒的大脑,为了以后能够指挥打仗,所以刘伯承毫不犹豫地拒绝使用麻醉剂。从这里我们看到一位伟大的、意志坚定的军人形象,为了革命事业的胜利,甘愿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他的这种行为让人动容。
“你过奖了。”
沃克医生的脸上浮出慈祥的神情。他想说什么又忍住了,挥手让护士出去,然后关上手术室的门,注视着病人,说:“告诉我,你的真名叫什么?”
“刘伯承。”
沃克医生肃然起敬:“啊,川东支队的将领,久仰久仰,认识你很荣幸。”刘伯承友好地把手伸了过去。
__________
本文作者毕必成,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沃克医生面对眼前的病人,表现出“头也不抬、冷冷”的态度,表现了他孤高自傲的性格。
2、“你是军人!”沃克医生一针见血地说,“我当过军医,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这样从容镇定!”
沃克医生的话表明他对眼前的病人有了新的认识。“一针见血”表现沃克医生态度果断,衬托了年轻人的镇定。
3、沃克医生的目光柔和了,他吩咐护士: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准备手术。”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
【导语】《军神》是部编本人教版五年级小学语文课本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文主要讲述了刘伯承到一家外国诊所做眼部手术,拒绝使用麻醉剂,为他做手术的外国医生沃克称他为“军神”的故事,赞扬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严酷的革命斗争中表现出来的钢铁般的意志。

三年级语文提到的景点

三年级语文提到的景点

三年级语文提到的景点在中国三年级语文课本中,有很多描述风景名胜的课文,下面将列举几个涉及的景点:1、黄山课文:《黄山奇石》描述:黄山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区之一,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

课文中详细描述了黄山各种奇形怪状的岩石,如“猴子观海”、“仙桃石”等,展现了黄山的神奇和美丽。

2、庐山课文:《庐山的云雾》描述: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课文中描述了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展现了庐山的神秘和壮丽。

3、西沙群岛课文:《美丽的西沙群岛》描述:西沙群岛是中国南海上的一个群岛,拥有美丽的海滩、清澈的海水和丰富的海洋生物。

课文中描述了西沙群岛的美丽景色和富饶资源,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风光。

4、颐和园课文:《颐和园》描述:颐和园是中国著名的皇家园林,也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珍品。

课文中详细描述了颐和园的各个景点,如“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等,展现了其宏伟的建筑和优美的自然风光。

5、七月的天山课文:《七月的天山》描述:天山是中国西北的一座著名山脉,七月的天山以其壮美的自然风光吸引着众多游客。

课文中描述了七月的天山美景,如雪峰、溪流、森林等,展现了其迷人的自然风光。

除了以上几个景点外,三年级语文课本中还提到了其他许多风景名胜,如长城、日月潭、雅鲁藏布大峡谷等。

这些景点不仅是中国自然风光的代表,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载体。

通过学习这些课文,学生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增强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感。

同时,这些景点也是很好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促进了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琵琶行(并序)》教学说课电子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琵琶行(并序)》教学说课电子课件

第二单元
6 琵琶行(并序)
第一课时
中国古代有哪些与音乐有关的故事?
《诗经·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整体感知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 香山居士。
在文学上,是唐代诗人中作品最多的 一个。他与元稹同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 者和中坚,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 诗合为事而作”。
他所生活的七十多年里,是唐朝走 向衰微的时期。 前期:仕途顺利,为民请命。讽喻诗(如《卖炭翁》) 后期:贬为司马,独善其身。闲适诗、感伤诗(如 《长恨 歌》《琵琶行》等)
官职的任免升降官职的任免升迁常用以下词语:
(1) 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 (2) 除。拜官授职,就是授予官职的意思。 (3) 擢。提升官职。 (4) 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 种情况。左迁。降级。 (5) 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 (6) 黜。黜,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 (7) 去。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 情况。辞职和调离属于一般情况和调整官职,而免职则 是削职为民。 (8) 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 (9)孝廉。汉代选拔各级官吏的科目之一。孝廉是能 尽孝道,做事正直。
为君翻作《琵琶行》
却坐促弦弦转急
满座重闻皆掩泣 江州司马青衫湿
内容分析
第一段,浔阳江头闻琵琶。 此段是全诗的引子,“浔阳”两句,交待了故 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景色,渲染着一种悲凉的气 氛,为全诗定下了基调。在这段中作者着力写送别 的悲凉、凄惨心情,用来反衬琵琶乐曲声强大的吸 引力。从感情上由忧转喜,引起下文。

《长干行·家临九江水》古诗_作者崔颢_古诗长干行·家临九江水的原文诗意翻译赏析_语文迷整理

《长干行·家临九江水》古诗_作者崔颢_古诗长干行·家临九江水的原文诗意翻译赏析_语文迷整理

让知识带有温度。

《长干行·家临九江水》古诗_作者崔颢_古诗长干行·家临九江水的原文诗意翻译赏析_语文迷整理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长干行·家临九江水》译文及解释译文我的家接近九江边,来来往往都在九江四周。

你和我同是长干人,从小不相识真是很圆满。

解释①长干行:乐府曲名。

是长干里一带的民歌,长干里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南面。

①临:靠近。

①九江:今江西九江市。

①长干:地名,在今江苏江宁县。

①生小:自小,从小时候起。

第1页/共2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长干行·家临九江水》鉴赏这首抒情抓住了人生片断中富有戏剧性的一刹那,用白描的手法,寥寥几笔,就使人物、场景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诗歌在语言上平白如话。

从字面上看一览无余,是一个女子同一个男子江上偶遇的对话。

流淌在字里行间的千百年来人类社会共同认同的美妙的情感——深深的眷念家乡的感情让它获得了流传至今的生命力。

在封建时代,男女授受不亲,一个舟行女子只因听到乡音,觉得可能是同乡,便全然不顾忌封建礼教的拘束而停舟相问,可见其心情的急迫。

而迫不及待地自报家门,非常生动地表现了她希望见到同乡的喜出望外的心情。

这是由于乡音让她感到亲切,乡音让她产生要见到家乡亲人的冲动。

这一切都缘于对家乡的爱恋。

男子的答话是“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话虽是出自男子之口,却是对俩人共同的飘泊生涯的叹息,是长年流落在外的无奈。

这叹息也是缘于对家乡的爱恋。

诗人捕获住一个生活场景,用白描手法抒写人们喜爱家乡的情感,既含蓄又生动,饶有生活趣味。

文档内容到此结束,欢迎大家下载、修改、丰富并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人。

第2页/共2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涉及我国名山大川等风景名胜的课文汇总

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涉及我国名山大川等风景名胜的课文汇总

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涉及我国名山大川等风景名胜的课文汇总篇一: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需背诵的国学经典.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需背诵的国学经典、格言警句、名人名言汇总一年级上册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开,八九燕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注释:这是流行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九九歌。

我国大部分地区习惯自冬至起“数九”,每九天为一个小节,共分为九九八十一天。

于是民间流传着一些歌谣,生动形象地反映出不同时间的季节变化。

一年级下册1、谚语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

注释:一天的计划要在早晨考虑安排,一年的计划要在春天考虑安排。

比喻凡事要早做打算,开头就要抓紧。

要在一年(或一天)开始时多做并做好工作,为全年(或全天)的工作打好基础。

人们还将人的年轻时期称为“青春”,歌颂春的创造力,强调春的宝贵。

人的青春也是人一生中的春天,青春的创造力也是无穷的。

珍惜宝贵青春的人,他就能创造出奇迹来,创造出财富来;反之,浪费青春年华,虚度青春的人,除了惭愧之外,将一无所得。

纵观古今中外名人学者,他们没有一个不是珍惜美好青春,把青春作为学习的良好时期的。

2、《三字经》节选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注释:玉石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二年级上册:1、《三字经》节选蚕吐丝,蜂酿蜜。

人不学,不如物。

——选自《三字经》2、《老子》名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选自《老子》3、名人名言闪光的东西并不都是金子,动听的语言并不都是好话。

——莎士比亚存心要干凶恶残酷的坏事情,那是很容易找到借口的。

——伊索4、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5、春联春回大地福满人间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风一家二年级下册1、十二生肖,也叫属相。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组词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九课组词

组词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九课组词

组词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九课组词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第9课生字组词如下:
四上第九课生字有降、峰和庐。

组词有降龙伏虎、山峰和庐山。

1、降龙伏虎
读音:xiáng lóng fúhǔ。

释义:降、伏:使屈服。

降伏恶龙与猛虎。

原为佛教故事,指高僧法力高超。

后比喻本领高强或力量强大,能战胜重大困难或恶势力。

2、山峰
读音:shān fēng。

释义:山峰一般指尖状山顶并有一定高度,多为岩石构成。

也有断层,褶皱或铲状、垂直节理控制的结果,也有的是火山锥。

3、庐山
读音:lúshān。

释义:位于中国江西省九江市境内的国家AAAAA级景区,北靠长江,东南临鄱阳湖,呈东北一西南走向,主峰大汉阳峰海拔1474米,庐山面积280平方千米。

相传在周朝时有匡氏七兄弟上山修道,结庐为舍,由此而得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课本里的九江》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这“五柳先生”指的就是东晋诗人陶渊明。

他偏爱他家乡山水田园,在《归园田居》中“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及《饮酒》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把他家乡田园里恬淡的躬耕生活及家乡景致,描写成了一幅唯美的画。

而《桃花源记》中“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让一代代读者对桃花源中纯美的生活乐园向往了千年,桃花源就是以他的家乡为原形的。

而《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自问,“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从而在他的家乡洒脱地“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充满了人格魅力。

这个家乡,就是江西九江。

也是我的故乡。

故乡代代都是有文人的。

在唐代,李白脚着谢公屐而来,仰望三叠泉,挥笔写下《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充满想象力,再一次把李白的浪漫主义的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也描绘出了家乡三叠泉的壮观与曼妙身姿。

李白前脚走了,带着愁苦的白居易被贬而来。

深秋月夜送客至浔阳江头作别时,感怀琵琶女的境遇,在《琵琶行》中写到“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及“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名句,把细腻的感伤、人性关怀,都留在了浔阳江头的月夜下。

被贬的心境总是惆怅的,幸好九江有美景为伴,白居易《忆江南》中“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就是对九江长江边美景的回忆,描摹九江长江畔人间难得的绚丽与烂漫。

宋人也偏爱九江。

苏轼摆脱了朝廷的监视后心情大好,来到西林寺墙壁上写下《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以禅理入诗,说尽了万千顿悟。

又在一个明月当空、水光潋滟的夜晚,乘一小舟临石钟山绝壁,求证”水石相博,声如洪钟“的钟声,写下了名篇《石钟山记》。

我也曾月夜桥墩探头眺望,绝壁下东坡不再,小舟已去。

九江人是喜欢花的。

九江廉溪池里的莲花,让周敦颐偏爱不已,在《爱莲说》中写到“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就是在九江的花草间感悟了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语文课本中关于故乡九江的文章很多,他们印证了故乡文化的浓重及景物之美,我深深地爱上我的故乡,爱那悠然的生活,爱那江畔的凄美,爱那江花绚烂,爱那里的人文与情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