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维汀肺癌脑转移患者分子靶向治疗疗效和安全性

合集下载

研究安维汀联合OFL方案治疗老年晚期结直肠癌合并心血管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

研究安维汀联合OFL方案治疗老年晚期结直肠癌合并心血管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

研究安维汀联合OFL方案治疗老年晚期结直肠癌合并心血管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目的探究安维汀联合OFL方案治疗老年晚期结直肠癌合并心血管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老年晚期结直肠癌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

对照组采用OFL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安维汀联合OFL的方案进行治疗,对两组疗效进行分析。

结果在本次研究中,治疗组不良反应4例(114.%),对照组不良反应8例(22.8%),治疗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安维汀联合OFL的治疗形式其干预效果明显,能有效的减少临床不良反应,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标签:安维汀;OFL;结直肠癌合并心血管疾病;疗效;安全性结直肠癌是当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生率比较高,因此该病在临床研究中其重视度逐渐提升[1]。

实践证明如果结直肠癌处于晚期阶段,手术治疗的形式无法彻底根治,患者会存在复发现象。

因此在实践中多数采用手术联合化疗的治疗形式,由于老年直肠癌比较隐匿,发展的比较缓慢,其恶性比较高,甚至会存下误诊的情况,必须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式。

在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晚期结直肠癌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对部分患者采用安维汀联合OFL方案进行治疗,对疗效进行分析。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老年晚期结直肠癌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心肌梗死25例,动脉粥样硬化13例,自发性心绞痛18例,急性心力衰竭10例,原发性肺动脉高压4例。

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

对照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60~79岁,平均年龄(68.1±1.2)岁。

治疗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58~80岁,平均年龄(67.1±1.9)岁。

患者临床表现为腹痛、贫血及心悸,两组患者均符合结直肠癌合并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

安维汀 简单介绍

安维汀 简单介绍

1. 安维汀(Avastin,贝伐珠单抗注射液)●瑞士罗氏制药生产,2004年首次在美国面世,并在2010年5月在中国国内上市;●抗肿瘤血管生成的药物,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作用阻断对肿瘤的供养,抑制肿瘤在体内扩散。

与化疗药物同用,增强疗效;●用于治疗肺癌、结肠癌和直肠癌,并在欧洲获准用于治疗乳腺癌(对乳腺癌的疗效在欧美存在争议)。

该药还在欧美用于眼疾,但在中国使用时在上海发生医疗事故,导致约80名使用患者中55人失明;●已在12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批,2010年2月26日获得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适应症;●联合化疗药物使用能有效延长癌症病人生命。

如结直肠癌延长5个月,腺癌14个月,卵巢癌6个月等;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我国肿瘤化疗学科资深学科带头人,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科主任导师管忠震教授分享了中国转移性结直肠癌(大肠癌)注册研究ARTIST的实验数据:“安维汀”联合化疗用于中国转移性结直肠癌(大肠癌)一线治疗,使无进展生存期明显延长,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下降56%;总生存期延长40%。

”这种“抗血管生成+抗细胞增殖”的联合治疗方案将直接打击肿瘤细胞和控制肿瘤的微环境结合起来,并以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为基础。

抗肿瘤血管生成联合抗细胞增殖的治疗策略——A+策略在众多的临床试验数据支持下,被证明是癌症治疗的最新方向。

(2011)同为基因靶向肿瘤药物,但与达博E10A的作用部位不同。

安维汀作用于结直肠,而E10A作用于人颈部以上器官。

此药物被称为2010年最纠结关注新药,一只注册用于抗肿瘤的药物,却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眼科疾病“老年性黄斑变性”。

肿瘤靶向治疗药物的应用与评价

肿瘤靶向治疗药物的应用与评价

贝伐单抗
B v cz ma ea i u b
G n neh eet , c
ic n
F b , e 2 6
20 , 国 04 美
到治疗失败。 1 , ) 5 , ,每直至 0 m/ 1伏 毖滴 ,2周 0 0 叫 静 g 4 m1 4 (
m /6 1 g1m 疾病进 展
初次静滴 40 g 过敏 反 0m/ 呼吸 时,0 1 分钟, 2 随 应, 低 后每周 20 5 m/ 困难 , g 血压 扩 , 分钟, 6 0 直
C P HO
方案等
NHL



曲妥珠单抗
T atz m b rs u a u
G n ne h e e tc
I c. n
Sp , e2 5
19 , 98 美国
40 g 4m /
3 m] 0
吨 于
化 、介
9 疗
心脏 毒性
2] 用 。随后
妙 145
kD l
E R, GF
HE 一2 c R / 一eb 一 rB
Z 89 D13
间质性肺 C2 2H , 2 病, 皮疹 , CF 4 lN 0 3 腹泻 化合物
m df d o ie i
E R 一T GF K
膜内
不需要 铂类 、 泰素帝 等化疗失败 的非小细胞
肺癌
不需 要
易瑞 沙
B r zmi o eo b t
O e l e rt a o et h a w u v m s n a r p a n e t r y d R SLS O CUIN M lu n tg d gh e e i,e c m k c c t r y e h a m e EU T &C N LS : oc e a e r s s mr t y ae e h a hv ep o i a i ui u e s c f t i r s ip v l ul v d t g t e y o c n m o i d sa t u f e i y moe ie t et e c ,hr y e e onven ent, o m l r r i n oc o x d g ad r e qat r e d n p rn n y t a md mr c v ep o o i

安维汀

安维汀

安维汀安维汀是世界上第一种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于2010年2月26日获得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适应症。

作用机理是通过特异性结合并阻断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以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产品概述安维汀(贝伐珠单抗注射液,英文商品名Avastin)是一种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于2010年2月26日获得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适应症。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安维汀®已在美国、欧洲等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批,用于结直肠癌、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恶性胶质瘤和肾细胞癌等疾病的治疗,其安全性已经得到多项临床试验的证实,迄今全球已有超过800,000患者接受安维汀治疗。

作用机制安维汀是一种可以特异性结合并阻断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抗体,通过抑制血管生成(angiogenesis)的机制发挥作用。

VEGF为肿瘤血管生成的关键驱动因素——血管生成是血管发生和维持的基本过程,为肿瘤生长和播散(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所必需。

安维汀®精确的作用模式帮助控制肿瘤生长和转移,而且不加重化疗副作用。

使肿瘤血管退化:在切断VEGF通路后,许多直径较小和效率较低的肿瘤血管被快速去除,正因为这一作用,安维汀®在许多治疗方案中都能显著提高和保持肿瘤的治疗缓解率。

使存活血管正常化:部分肿瘤血管退化的同时,许多存活的血管也受安维汀®影响,内皮窗口和细胞间隙开始关闭,从而致使血管通透性下降。

这将降低肿瘤组织内的压力,可以改善化疗药物向肿瘤组织内的传送。

因此,安维汀®可与化疗联用,使临床治疗效果最大化。

持续抑制新生和再生血管生长:安维汀®还可以持续抑制对肿瘤进展非常重要的血管芽生。

在没有治疗的情况下,肿瘤血管分布增加,不受到任何抑制;但治疗后,肿瘤血管芽生被持续抑制。

这种持续抑制新生和再生血管的能力可以有效控制肿瘤。

靶向药物对肺癌脑转移的治疗效果

靶向药物对肺癌脑转移的治疗效果

靶向药物对肺癌脑转移的治疗效果目的对靶向药物治疗肺癌脑转移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

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6例肺癌脑转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3例患者行培美曲塞联合卡莫司汀治疗,观察组33例患者以吉非替尼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57.58%,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24.24%,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肺癌脑转移患者采用吉非替尼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Abstract] Objective To targeted drugs for the treatment of lung cancer with brain metastasis were analyzed.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4 to January 2015,66 cases of patients with brain metastases from lung cancer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control group 33 cases patients pemetrexed combined comer west treatment,observation of the treatment group of 33 patients with treatment,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the treatment effects,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Results The treatment group effective rate was 57.58%,the control group treatment effective rate was 24.24%,the efficient treatment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P<0.05),the difference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e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hav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brain metastases from lung cancer using treatmen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is worthy of reference for clinical promotion.[Key words] Pemetrexed;The treatment for;Brain metastases from lung cancer肺癌为临床常见性恶性肿瘤,约有25%的患者会出现脑转移[1]。

靶向药物治疗肺癌脑转移的效果

靶向药物治疗肺癌脑转移的效果

靶向药物治疗肺癌脑转移的效果李璇张国平潘汉成江西省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肿瘤内科,江西九江332000[摘要]目的探讨靶向药物治疗肺癌脑转移的效果。

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肿瘤科治疗的84例EGFR基因突变的肺癌脑转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全脑放疗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靶向药物吉非替尼治疗,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生存情况、血清因子水平变化。

结果观察组总体及脑转移灶的治疗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皮疹脱屑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放射性颅内高压、肝功能损伤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疾病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明显长于对照组,1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而远处转移率、局部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MMP-2、MMP-9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遥结论靶向药物治疗肺癌脑转移的近期效果良好,能增强放疗敏感性,提升杀灭肿瘤效果,从而延长生存时间,抑制肿瘤的复发及转移,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肺癌脑转移;靶向药物;吉非替尼;生存时间;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R73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9701(2021)12-0095-04Effect of targeted drugs on brain metastasis of lung cancerLI Xuan ZHANG Guoping PAN HanchengDeparLmenL of Oncology,L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Jiujiang CiLy in Jiangxi Province,Jiujiang332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Lhe effecL of LargeLed drugs on brain meLasLasis of lung cancer.Methods From Jan­uary2015Lo January2019,84paLienLs wiLh brain meLasLasis of lung cancer wiLh EGFR gene muLaL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Lo Lwo groups.The conLrol group was LreaLed wiLh whole brain radioLherapy.On Lhis basis,Lhe observaLion group was LreaLed wiLh gefiLinib.The shorL-Lerm curaLive effecL,adverse reacLions,survival condiLions and changes of serum facLors were compared beLween Lhe Lwo groups.Results The effecLive raLe and Lhe disease conLrol raLe in Lhe ob­servaL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Lly higher Lhan Lhose in Lhe conLrol group,wiLh significanL difference(P<0.05).The inci­dences of bone marrow suppression and digesLive LracL reacLion in Lhe observaLion group were lower Lhan Lhose in Lhe conLrol group,buL Lhe incidences of skin rash and desquamaLion were higher Lhan Lhose in Lhe conLrol group,wiLh sig-nificanL difference(P<0.05).There was no significanL difference in L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Lions such as radiaLion inLracranial hyperLension and liver funcLion injury beLween Lhe Lwo groups(P>0.05).The disease-free survival Lime, overall survival Lime and1-year survival raLe in Lhe observaL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Lly longer Lhan Lhose in Lhe con-Lrol group,while Lhe disLanL meLasLasis raLe and local recurrence raLe in Lhe observaL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Lly lower Lhan Lhose in Lhe conLrol group,wiLh significanL difference(P<0.05).The levels of MMP-2and MMP-9in Lhe observaL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Lly lower Lhan Lhose in Lhe conLrol group afLer LreaLmenL,wiLh significanL difference(P<0.05).Con­clusion TargeLed drugs have a good shorL-Lerm effecL in Lhe LreaLmenL of brain meLasLasis of lung cancer,which can en­hance Lhe sensiLiviLy of radioLherapy and enhance Lhe effecL of killing Lumor,Lhus prolonging Lhe survival Lime and in-hibiLing Lhe recurrence and meLasLasis of Lumor,wiLhouL increasing adverse reacLions.Thus,iL has posiLive clinical sig­nificance.[Key words]Brain meLasLasis of lung cancer;TargeLed drugs;GefiLinib;Survival Lime;Adverse reacLion肺癌是临床发病率最咼的恶性肿瘤,20%~50%的肺癌患者会发生脑转移,约10%的患者在I耀域期即发生脑转移,芋期伴局部转移的患者接受放化疗后仍有20%的患者首先出现脑转移[1]遥肺癌脑转移提示预后不佳,若未得到有效治疗,大多患者的生存时间不足1个月。

安维汀抗血管治疗机制课件

安维汀抗血管治疗机制课件

安维汀的适应症与使用方法
安维汀主要用于治疗结肠直肠癌、肺 癌、乳腺癌、肾细胞癌、脑瘤等多种 癌症。
在使用安维汀前,需要进行肝功能检 查,确保肝功能正常。
使用方法为每两周一次静脉注射,每 次剂量为7.5mg/kg体重。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 病情变化和副作用情况,及时调整治 疗方案和应对副作用。
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03
安维汀可以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减轻肿瘤患者的症状,提高生
存质量。
04
安维汀的临床应用与效果
安维汀在临床试验中的表现与效果
减少肿瘤血管生成
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切断肿瘤细胞的营养供给 ,使肿瘤细胞死亡。
抑制肿瘤细胞转移
安维汀可以抑制肿瘤细胞 的转移,降低肿瘤细胞扩 散的风险。
提高化疗效果
安维汀可能引起肝功能异常,包括肝功能衰竭和肝炎等。应定期监测患
者的肝功能,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处理方法包括停药、保肝治疗以及
积极控制肝损伤的因素。
安维汀的安全性及注意事项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安维汀对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的影响尚不明确,应避免使用。
儿童
安维汀在儿童中的安全性尚不明确,应避免使用。
老年人
安维汀在老年人中的使用应谨慎,因为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下降,更 容易出现副作用。
联合免疫治疗
安维汀可以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药物,以增 强免疫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免疫细胞治疗
研究安维汀对免疫细胞治疗的影响,如对CAR-T 细胞治疗等的影响。
安维汀与其他治疗方式的联合应用及研究方向
1 2 3
联合放疗
安维汀可以联合放疗,通过抑制血管生成和促进 肿瘤细胞凋亡等作用,提高放疗的效果。

安维汀(罗氏公司)

安维汀(罗氏公司)

安维汀(Ava stin)【药品名称】通用名称:贝伐珠单抗注射液商品名称:安维汀曾用名:阿瓦斯汀化学上分子结构名:贝伐珠单抗【性状】剂型:注射液剂量:100mg/4ml 400mg/16ml【保质期】3年【生产厂家】瑞士罗氏制药公司【临床药理学作用机制】安维汀是一种重组的人类单克隆IgG1抗体,通过抑制人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生物学活性而起作用。

也就是说贝伐珠单抗可结合VEGF并防止其与内皮细胞表面的受体(Flt-1和KDR)结合。

在体外血管生成模型上,VEGF与其相应的受体结合可导致内皮细胞增殖和新生血管形成。

在接种了结肠癌的裸(无胸腺)鼠模型上,使用贝伐珠单抗可减少微血管生成并抑制转移病灶进展。

【特殊人群】人口统计分析数据提示:无需因为患者的年龄或性别做剂量调整。

肾功能受损患者:目前还没有贝伐珠单抗在肾损害患者中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肝功不全患者:目前还没有贝伐珠单抗在肝功不全患者中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临床研究】有两个随机的临床研究用于评价贝伐珠单抗联合以5-Fu为基础的化疗在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和安全性。

贝伐珠单抗联合IFL方案静脉推注。

研究1是一个双盲、随机的临床研究,用于评价贝伐珠单抗做为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一线治疗。

病人随机分配到三个组:第1组为IFL静推+安慰剂(伊利替康125 mg/m2静推,5-氟脲嘧啶500 mg/m2静推,四氢叶酸钙20 mg/m2静推,每周1次,连用4周,6周为1周期);第2组为IFL静推+贝伐珠单抗(5 mg/kg每2周1次);第3组为5-FU/LV+贝伐珠单抗(5 mg/kg每2周1次)。

预先决定,当IFL静推+贝伐珠单抗方案的毒性被评价为可以接受时,第3组的入组即中止。

813名患者被随机分配到第1组和第2组,中位年龄是60岁,40%为女性,79%是高加索人,57%的患者ECOG评分为0分,21%原发于直肠,28%接受过辅助化疗,56%患者的主要病变部位位于腹外,38%患者的主要病变部位在肝脏。

安维汀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

安维汀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

安维汀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目的:探讨给予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安维汀联合化疗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2月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并按照a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应用安维汀联合化疗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的客观有效率(73.33%)明显高于对照组(46.6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使用安维汀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但其与化疗方案联合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

标签:非小细胞肺癌;安维汀;化疗;用药观察在肺癌中,非小细胞肺癌的比例约为80%,目前临床治疗肺癌手段都是化疗,但是由于肺癌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的疾病,且化疗药物会对免疫细胞分泌细胞因子造成影响,进而产生免疫抑制作用,使大部分肺癌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明显下降,严重影响了整个治疗过程,导致治疗失败[1]。

且关于肺癌分子靶细胞的研究逐渐深入,临床学者意识到肿瘤发展步骤为血管生成,所以关于化疗联用安维汀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研究,经研究发现该方法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存率[2]。

本次选取笔者所在医院近4年内收治的3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具体实验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收治的3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均为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年龄50~76岁,平均(63.73±3.52)岁,经细胞学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且所有患者均无原发疾病。

临床分期采用国际抗癌联盟在1997年制定的非小细胞肺癌标准,其中鳞癌20例,腺癌3例,腺鳞癌7例,全部为初治患者。

安维汀Avastin(贝伐珠单抗注射液)筑造抗癌新防线.

安维汀Avastin(贝伐珠单抗注射液)筑造抗癌新防线.

安维汀Avastin(贝伐珠单抗注射液)筑造抗癌新防线【引语】癌症是我们无法回避的医学难题,每年全球有多大约700万的病人死于肿瘤疾病,癌症正在成为人类的第一杀手!随着医学的进步,癌症的治疗手段也在不断的创新,从曾经一度通行的“老三样”治疗方案——手术、放疗、化疗,到将直接打击癌细胞和控制肿瘤的微环境结合起来、以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如如安维汀®(贝伐珠单抗注射液,英文商品名Avastin®))为基础的治疗策略;癌症治疗实现了革命性的突破。

为了更好的应用这一先进治疗方法为癌症患者带来更大的福音,使他们获得更长的生存期,各国医护人员都在通过大量的学术、临床试验,在学术研究、临床治疗、患者沟通等发面积极努力着。

“安维汀学者中外交流计划”首批中国学者凯旋归来(2010年6月29日,北京) 日前,参与抗肿瘤血管生成领域的首个中美高层专家间学术交流项目——“安维汀®(贝伐珠单抗注射液,英文商品名Avastin®)学者中外交流计划”的第一批国内顶尖专家学者,在完成赴美一周的学习交流后,带着国际最新抗肿瘤血管生成研究数据,以及同美国专家分享两国癌症治疗方案的心得体会,返回到治疗第一线。

6月29日,参与此次“安维汀®(贝伐珠单抗注射液,英文商品名Avastin®)学者中外交流计划”的医生代表在北京接受了媒体的采访,畅谈了此次交流的收获与感想。

于2010年5月底正式启动的“安维汀®(贝伐珠单抗注射液,英文商品名Avastin®)学者中外交流计划”,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同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合作主办,并由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协办。

该计划旨在进一步提升我国在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领域的临床研究水平,与美国同行分享先进经验。

作为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血管靶向治疗专家委员会(协作组)自去年10月份成立以来最为重要的一次中外学术交流活动,“安维汀®学者中外交流计划”集聚了血管靶向治疗专家委员会多位专家,与中美双方相关机构的精心策划和统筹安排。

靶向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靶向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靶向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研究的深入,人们对癌症的认识和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改变。

传统的化疗和放疗治疗肿瘤的方法具有很多不足之处,如副作用大,难以分辨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等。

因此,在肿瘤治疗中,靶向治疗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靶向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以及研究进展。

一、靶向治疗的作用靶向治疗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具有治疗效果好、副作用小、选择性强等优点。

其核心是选择性地靶向癌细胞相关的蛋白或分子,从而达到杀死癌细胞的目的。

相对于化疗和放疗等传统治疗方法,靶向治疗不会影响正常细胞的功能,从而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副作用。

此外,靶向治疗还具有治疗效果快、预后好的特点,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二、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1. EGFR靶向治疗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是许多肿瘤类型中高表达的膜受体,它可以在信号通路中起到重要作用。

EGFR靶向治疗就是通过靶向EGFR,抑制EGFR信号通路,从而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

目前,在EGFR的靶向治疗中,最常用的药物就是夏罗替尼。

2. VEGF靶向治疗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一种可以促进肿瘤血管生成的分子,也是癌症发生和进展中的关键因素。

因此,VEGF靶向治疗就是通过靶向VEGF,抑制其在肿瘤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

常用的VEGF靶向药物有贝伐单抗、雷珠单抗等。

3. PD-1靶向治疗PD-1(程序性死亡受体-1)是目前研究比较热门的靶向治疗对象之一。

PD-1可以抑制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攻击,从而导致癌细胞生长和扩散。

因此,PD-1靶向治疗的目的就是通过靶向PD-1,抑制其在肿瘤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从而增强患者体内的免疫能力。

被应用广泛的PD-1靶向药物有尼伯替尼、帕利珠单抗等。

4. PARP抑制PARP(聚合酶-1)是一种可以修复DNA损伤的酶,也是细胞生长和分裂所必需的,因此对癌细胞的生长和繁殖发挥着重要作用。

PARP抑制就是通过靶向PARP,抑制其在DNA修复中的作用,从而导致癌细胞的死亡。

安维汀-肺癌脑转移患者分子靶向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安维汀-肺癌脑转移患者分子靶向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1.American Cancer Society. Cancer Facts & Figures 2011. 2. Langer CJ, et al. J Clin Oncol 2005; 23:6207-6219 3.Zabel A, et al. Lung Cancer 2004; 45 (Suppl. 2):S247-S252.
11.8
6个月时的PFS (%)
56.5 (43.8–67.4)
58.0 (36.0–74.8)
中位PFS (月)
6.7 (5.7–7.1)
6.3 (2.5–8.4)
中位OS (月)
16.0 (12.0–21.0)源自12.0 (8.9–20.2)
ORR (%)
62.7 (50.0–74.2)
12.5 (2.7–32.4)
抗血管生成治疗 ?
贝伐珠单抗
针对EGFR+的患者,使用EGFR-TKI
治疗方式


RTOG 9508 数据发表后,2008年Sperduto等综合了RTOG的5项研究,提出了新的预后评分量表(GPA): 分值升高→生存状况改善
RTOG—GPA评分标准
分值
0
0.5
1.0
年龄
>60
50-59
对于经过治疗的NSCLC脑转移患者 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或者厄洛替尼安全性良好,脑出血发生率低
主要内容
NSCLC脑转移治疗现状 抗血管生成药物用于脑转移的研究 贝伐珠单抗脑转移使用的历史背景 经过治疗的脑转移能否使用贝伐珠单抗? 未经过治疗的脑转移能否使用贝伐珠单抗? 贝伐珠单抗在脑部其他相关疾病的应用
肺癌脑转移患者分子靶向 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癌症的靶向治疗进展和效果评估

癌症的靶向治疗进展和效果评估

癌症的靶向治疗进展和效果评估引言癌症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长期以来,人类通过化疗、放疗等手段进行治疗。

然而,传统的治疗方法常常对正常细胞产生毒副作用,同时也无法精确地针对癌细胞进行治疗。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靶向治疗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癌症的靶向治疗的发展进展以及效果评估。

靶向治疗的概念靶向治疗是指通过选择性地作用于癌细胞的靶点,阻断癌细胞的增殖和生存途径,从而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

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靶向治疗具有以下优势:•靶向治疗可以精准地作用于癌细胞,而不损害健康细胞,减少了治疗过程中的毒副作用。

•靶向治疗可以针对特定的变异基因或蛋白质进行干预,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靶向治疗可以降低癌症复发和转移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靶向治疗的进展1. 靶向治疗的靶点靶向治疗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靶点。

通过对癌症相关基因、蛋白质的研究,科研人员已经发现了许多与癌症发生发展相关的靶点。

例如,EGFR、HER2、BRAF等蛋白质,以及KRAS、TP53等基因都是常见的癌症靶点。

2. 靶向治疗的技术手段为了实现靶向治疗,科研人员发展了多种技术手段。

目前常见的靶向治疗技术包括基因治疗、蛋白质治疗和药物治疗等。

其中,药物治疗是最为常见和成熟的靶向治疗手段,包括小分子靶向药物和单克隆抗体等。

3. 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靶向治疗已经在多种癌症类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例如,Imatinib是一种可以抑制BCR-ABL激酶活性的小分子靶向药物,已经成功应用于慢性髓性白血病的治疗。

此外,许多其他靶向药物也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展示出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靶向治疗效果评估为了评估靶向治疗的效果,科研人员通常使用一些指标和方法来进行监测和分析。

1. 生存分析生存分析是靶向治疗效果评估的关键指标之一。

通过对患者的生存时间进行统计和分析,可以评估靶向治疗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

通常使用的生存分析方法包括Kaplan-Meier曲线和Cox回归分析等。

探讨靶向药物治疗肺癌脑转移的效果

探讨靶向药物治疗肺癌脑转移的效果

探讨靶向药物治疗肺癌脑转移的效果苏木兰【摘要】目的:探讨靶向药物治疗肺癌脑转移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35例肺癌脑转移患者病例资料,随机分组,对照组单纯采用AP方案进行全身放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放化疗的基础上,联合靶向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结果:①与对照组(47.06%)对比,观察组控制率(88.89%)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4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③观察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和单纯放化疗对比,放化疗联合靶向药物治疗肺癌脑转移具有更加显著的疗效,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期刊名称】《北方药学》【年(卷),期】2017(014)007【总页数】2页(P26-27)【关键词】靶向药物;肺癌脑转移;临床疗效【作者】苏木兰【作者单位】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肇庆 5260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4.2肺癌属于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报道显示,肺癌脑转移病例在所有肺癌患者中占比高达25%。

脑转移是肺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一旦癌细胞发生脑转移,放化疗和靶向药物难以越过血脑屏障对癌细胞产生有效的消灭效果[1~2]。

临床治疗脑转移癌症一般选择全脑放疗法进行治疗,但是由于照射剂量必须有所限制,效果并不显著。

把放化疗和靶向药物进行联合能够提高通过血脑屏障的药物浓度,从而达到杀灭脑部肿瘤细胞的效果[3~4]。

盐酸埃克替尼是一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主要作用在于阻断肿瘤细胞信号传送的途径,对癌细胞的转移和增殖产生抑制的作用,从而实现肺癌的靶向治疗效果[5]。

本研究通过对我院肺癌脑转移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靶向药物联合放化疗对肺癌脑转移的效果。

1.1 一般资料:开展时间2014年1月~2016年6月,一共35例肺癌脑转移患者,经CT、X线片、病理组织活检证明,所有患者为肺癌患者,经MR检查证明存在明显的脑转移病灶。

富人的靶向,穷人的化疗,万能的安维汀

富人的靶向,穷人的化疗,万能的安维汀

富人的靶向,穷人的化疗,万能的安维汀这是小编的第三篇文章。

这篇文章主要关于治疗肿瘤产品的一些概述及观点。

1〉化学药物治疗我们知道从二十世纪40年代开始有化学药物治疗肿瘤,至今已经有70多年的历史了,化疗成为了晚期不能手术病人治疗的金标准和救命稻草。

在二十世纪末,化学治疗药物研发遇到了瓶颈,每个化疗药物从研发都要经历药物成分筛选,化合物合成,毒理研究,Ⅰ期Ⅱ期Ⅲ期临床研究,花费数年至十几年时间,耗资十几亿美金才能研发出一个新的化疗药物。

可见研发出一个临床安全有效地化疗药物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近十几年来,国产的化疗药物如雨后春笋般出来,通过物美价廉逐渐占领了市场,价格也是大众所能接受,现在各种实体肿瘤治疗方案,使用国产的化疗药物再加上医保报销的政策,单次化疗自费的费用也就是一千多的价格,按照六次化疗周期,也只要六,七千元就能解决。

这对患者来说,能保障基本的合理治疗需要。

小编的观点是:虽说化疗有脱发,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损伤正常细胞等副作用,但毕竟化疗药物和方案是经历过多年的研发投入和无数前人的使用,所以能接受化疗的患者就要接受规范的化疗。

总比那些吹得神乎其神的“灵丹妙药”靠谱的多吧。

2〉靶向药物治疗随着化学治疗药物研发陷入瓶颈,近十几年的化疗新药上市屈指可数。

造物主对世间还是公平的。

当你用尽所有努力的时候,上帝关上了一扇门就会给你再打开一扇窗。

那靶向治疗药物就是这扇窗。

随着对肿瘤基因学研究的深入,针对肿瘤细胞基因位点的研究获得了进展,靶向药物应运而生,它是精准治疗的“先锋”,其具有的特点是:疗效显著,副作用小,耐受性好。

1993年上市了针对肺癌的靶向药物-吉非替尼,次年同类药物厄洛替尼获批;1998年治疗乳腺癌的曲妥珠单抗上市;2001年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伊马替尼上市;2004年,FDA先后批准了贝伐珠单抗和西妥昔单抗用于结直肠癌治疗;2007年治疗晚期肝癌的首个靶向药物-索拉菲尼上市;还有今年即将在中国上市的免疫治疗药物PD-1。

全脑放疗+靶向治疗与同步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效果评价

全脑放疗+靶向治疗与同步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效果评价

全脑放疗+靶向治疗与同步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效果评价姬天洲【期刊名称】《山西医药杂志》【年(卷),期】2024(53)6【摘要】目的探讨全脑放疗+靶向治疗与同步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效果。

方法择选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为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40例。

对照组采用放化疗,试验组采用全脑放疗+靶向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趋化生长因子4(CXCR4)、整合素αⅤβ3阳性表达、肿瘤体积。

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CXCR4、整合素αⅤβ3阳性表达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4个月脑肿瘤体积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采用全脑放疗+靶向治疗与同步放化疗治疗,有效降低CXCR4、整合素αⅤβ3阳性率,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总页数】4页(P447-450)【作者】姬天洲【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焦作院区)呼吸消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相关文献】1.对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进行全脑放疗联合靶向治疗与同步放化疗的效果对比2.全脑放疗联合靶向治疗与同步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临床效果评价3.探讨全脑放疗联合靶向治疗与同步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疗效研究4.全脑放疗联合靶向治疗与同步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5.探究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实施全脑放疗联合靶向治疗与同步放化疗的治疗效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对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进行全脑放疗联合靶向治疗与同步放化疗的效果对比

对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进行全脑放疗联合靶向治疗与同步放化疗的效果对比

对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进行全脑放疗联合靶向治疗与同步
放化疗的效果对比
魏慧梅
【期刊名称】《当代医药论丛》
【年(卷),期】2017(015)016
【摘要】目的:探讨对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进行全脑放疗联合靶向治疗与同步放化疗的效果.方法:选取近期峨眉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研究组患者进行全脑放疗联合靶向治疗,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同步放化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进行全脑放疗联合靶向治疗的效果显著.
【总页数】2页(P94-95)
【作者】魏慧梅
【作者单位】峨眉山市人民医院,四川乐山 614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4.2
【相关文献】
1.吉非替尼联合全脑放疗与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对比研究 [J], 黄睿;张锡泉;杨小刚
2.全脑放疗联合靶向治疗与同步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的Meta分析 [J], 吴瑶瑶;崔浩;章龙珍
3.全脑放疗联合靶向治疗与同步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短期疗效分析[J], 闫彩霞; 刘二萍
4.全脑放疗联合靶向治疗与同步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短期疗效分析[J], 闫彩霞;刘二萍
5.全脑放疗联合靶向治疗与同步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 [J], 曹鸿鑫;高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药前 2013.11.09
2次化疗后 2014.01.04治疗后评估 168来自74次化疗后7.4
2014.03.27
12.7 11.6 8
疗效评估
贝伐珠单抗共给予6次治疗 疗效评估: 目前症状:头晕、头疼消失,无恶心、呕吐症状,四肢活动正常
主要内容
脑转移治疗现状 抗血管生成药物用于脑转移的研究 贝伐珠单抗脑转移使用的历史背景 经过治疗的脑转移能否使用贝伐珠单抗? 未经过治疗的脑转移能否使用贝伐珠单抗? 贝伐珠单抗在脑部其他相关疾病的应用
. 2009, 27:5255-5261.
疑点:该患者非肺癌脑转移患者 无法判断出血由贝伐珠单抗引起
贝伐珠单抗及脑转移:临床研究历史
贝伐珠单抗用于脑转移患者:荟萃分析
13项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8, 443例
A
贝伐珠单抗治疗组
对照组
B
2项贝伐珠单抗治疗的单组安全性研究 (SAiL, ATHENA), 4, 382例
• CNS转移 是入组时 排除标准
贝伐珠单抗在脑转移安全性研究
➢ 大部分病人接受了全脑照射治疗 ➢ 大部分病人同时应用了类固醇、抗癫痫或抗凝治疗 ➢ 大部分病人为多发性脑转移灶
研究
非鳞 NSCLC,脑转移经治
放疗4周
n=115, PS 0-1 允许同时非甾体抗炎、抗凝、抗血 小板、抗癫痫治疗
手术3月
由研究者决定的一线或二线 治疗+ Bev 15mg/kg q3w
• 组织专家 核查病例 资料, 发现 基线隐匿 性的或治 疗过程中 发生的 CNS转移
分析CNS 转移患者 的脑出血 情况
C
2项入组经治CNS转移患者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PASSPORT, ATLAS), 845例
B, . 2010; 16(1):269-278.
贝伐珠单抗未增加脑转移患者出血率低
贝伐珠单抗组脑出血的风险未见不成比例 的明显增加
. 2009,27:5255-5261。
研究结论 76例患者接受了一线治疗,39例患着接受了二线治疗 中位随访时间6.3月,平均使用贝伐珠单抗5个周期 无≥2级脑出血发生 26例患者因副反应中止治疗(24.5%),37例患者因中止治疗(34.9%)
对于经过治疗的脑转移患者 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或者厄洛替尼安全性良好,脑出血发生率低
转移的肿瘤患者脑出血发生率据历史 报道数据约为5~29%
经治及未经治转移灶的出血率 相近
B, . 2010; 16(1):269-278.
脑转移患者可接受贝伐珠单抗为基础的治疗
脑转移患者接受贝伐珠单抗治疗后脑出血发生率极低 (基于>13000例各种肿瘤类型患者的安全性数据) 543例患者脑转移
2009年3月25日: 欧盟取消了说明书限制, 允许未经治疗 的脑转移患者接受贝伐珠单抗
2011~2013年非小细胞肺癌指南在讨论 部分提出:贝伐单抗可以用于转移灶已在 治疗的患者
总共>13, 000例 各种肿瘤的患者
= 欧洲药监局 B, . 2010; 16(1):269-278.
543例患者中, 只有7例 (1.3%) 发生脑出血; 无5级事件
主要内容
脑转移治疗现状 抗血管生成药物用于脑转移的研究 贝伐珠单抗脑转移使用的历史背景 经过治疗的脑转移能否使用贝伐珠单抗? 未经过治疗的脑转移能否使用贝伐珠单抗? 贝伐珠单抗在脑部其他相关疾病的应用
肺癌脑转移发生率
28% 11% 8% 6% 4%
26% 15%
9% 7% 6%
脑转移是肺癌常见的转移部位,也是患者致死的 主要原因之一。 10%的患者就诊时出现; 25-40%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
脑转移发生率高到低: 腺癌 大细胞未分化癌 鳞癌
1 . & 2011. 2. , . J 2005; 23:6207-6219 3 A, . 2004; 45 (. 2)247252.
安维汀肺癌脑转移患者分子靶向 治疗疗效和安全性
病史简介
,男,52岁,0分,吸烟史40包年。无肿瘤家族史 主诉:发现右上肺癌两年余,经”泰索帝+顺铂”一线化疗+全颅放疗后, 2013年10月起感头晕不适,
无呕吐 提示多发性脑转移伴水肿,下肢活动障碍 诊断:右上肺腺癌伴纵隔淋巴结、脑转移、骨转移 2013-11开始贝伐珠单抗500 d1 q3替莫唑胺200 d14 q4培美曲塞800 d1 q3w
—评分标准 9508 数据发表后,2008年等综合了的5项研究,提出了新的预后评分量表():
分值升高→生存状况改善
, . . J. . . 2008, 70, 510–514 , . 2012; 30: 419-425
主要内容
脑转移治疗现状 抗血管生成药物用于脑转移的研究 贝伐珠单抗脑转移使用的历史背景 经过治疗的脑转移能否使用贝伐珠单抗? 未经过治疗的脑转移能否使用贝伐珠单抗? 贝伐珠单抗在脑部其他相关疾病的应用
贝伐珠单抗早期脑转移禁忌的由来
1997年的一项I期临床研究报道了1例致命性脑出血事件: 肝细胞肝癌()肺转移患者,29岁
在诊断时未发现其出现了脑转移,该患者既往接受过外科切除手术和化疗 患者先以3的剂量开始使用贝伐珠单抗,在第一周期的第14天时出现了由于颅内出血()导致的癫痫
大发作 基于这1例患者的报告并且在缺乏安全性减数压据手的术情显况示下患,者欧为洲出药血品性管转理移局。()在2004年的首次药品说明书()中将 脑转移列入贝伐珠单抗的禁忌症范畴
肺癌脑转移的治疗方法概述 治疗方式手术
化疗 抗血管生成药物
? ?
抗血管生成治疗 ?
针对的患者,使用 贝伐珠单抗
1. . . , , , p293-323, 1998. 2. J, . J 2007; 25:1260-1266. 3. , . 2004; 363(9422):1665-1672.
Bev 15mg/kg d1, q3w
PD
➢ 主要终点指标:一线或二线病人中有症状的2级以上脑出血发生率 ➢ 次要终点指标:所有病人中发生率,一线治疗的
* G, . J , 2009,4(3): 333
:患者基线情况
73.1%的患者为 多发性脑转移 灶
80.0%的患者接 受了
多数患者同时 应用了类固醇 、抗癫痫或抗 凝对症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