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传媒的利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媒体的挑战和缺陷有哪些?

打包销售(Packaged Sale)。这是唱片业和传统媒体业的共同模式,你要听这几首歌/看这几篇文章,那就得一块儿买另外几首歌/篇文章。新时代,用户不再接受成捆兜售给我,媒体内容的数字化和 feed 形态,便利了单篇选择和自由搭配。

实体介质(Materialized)。一旦实体化,大规模生产实体介质的成本就会大为提高,传播速度大为受限。互联网是数字时代的古登堡印刷机。

单向传播(Broadcast)。内容生产者和内容消费者的身份有不可逆转的对立,既压制了互动,又难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实时的适应。

受限的空间(Limited Space)。一张CD只能容纳十几首歌,一页报纸只能承载几篇文章,无论如何创新,都难以做到突破。建造城堡式的生产(Castle-building)。在制成品放上货架之前,是一个被遮掩的生产过程,难以在制造的过程中通过与受众的互动获得迭代和演进。

传统媒体的有利之处

比如说互联网媒体也存在打包销售的现象——比如我看

一篇新闻,连带着也要看旁边的《阳痿不举怎么办》、《小沈阳到底是不是Gay》,我去看个视频,也不得不去看“屠龙宝刀,注册就送”、“酒醉女子午夜裸奔”,本质上这和你为了看

一篇文章不得不花十篇文章的钱买整本杂志是一样的,都是打包。唯一的区别是杂志强加的是用户的金钱,而网站强加的是对用户的注意力占用,因为互联网的货币不是钱,是人和人的时间。

而空间受限其实在网媒也存在,只是乍看上去没那么明显,由于流量漏斗的存在,每个层级带来的流量递减是一两个量级上的,做过老门户的人应该深有体会。即使是在社会化媒体产品里,一个人可以follow 100万个人,但自己的时间是有限的,每

天 timeline 里纵有千万条更新也看不过来嘛。

接着,如果传统媒体的本质缺陷是实体介质、单向传播和建城式生产,那么如果这些媒体都去开蓝V、开微信订阅号是不是就可以重生了?可实际上目前通过微博微信完成传统媒体华丽

转型的貌似没有一例。

我觉得无论是打包销售还是依托实体,这些可能都是表象,并非本质原因——互联网在这些方面全面领先传统媒体已经

十几年了,而传统媒体的急转直下只是最近这一两年的事。

传统媒体存在的基础是内容权力,并借此构建了传播,通过传播产生的影响力还获得收益。

我们先看传统媒体是怎么产生的。最早的知识、文字、信息

都是被少数人垄断的,也就是内容的生产权力掌握在少数人手里。随着文明的发展,平民也开始识字和拥有印刷出版的能力,看似所有人都可以参与内容的生产、内容权力将会下沉,但内容大爆发带来的问题是内容的消费者不知道该如何筛选这么多的内容,于是产生了编辑和大媒体时代——内容的生产权力仍然掌握

在少数人手里。

从这个角度来看,传统媒体内容权力的前提,其实并非在内容生产能力,而是内容筛选能力——因为全民都可以参与出版,但无法参与筛选——进而完成了对内容生产的垄断,同时也就意味着对内容传播的垄断。

其实直到门户主导的那几年,互联网对传统媒体都是没有冲击,甚至可以说大有助益的,传统媒体口中的“新媒体危

机”叫了好几年,结果发现杂志的销量广告的收入反倒越来越

高了。但就这两年,突然就急转直下,我认为真正开始动摇传统媒体根基的,其实始于web2.0。

web2.0和之后的SNS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全民的内容生产,更在于全民参与内容筛选,这是人类第一次拥有对内容质量进行全面评估和全面传播的能力。

虽然传统媒体衰落的时间点和移动互联网的爆发的时间点

重合,但我个人认为导致传统媒体衰落的根本原因是微博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对内容的全面筛选推荐导致的(虽然移动互联网“随时随地阅读”对平媒的替代能力确实比PC更强)。

传统媒体生存的最大危机,是失去内容权力了,失去内容权力的原因,是失去了内容筛选权力。

我的看法,如果哪个媒体仍然认为,自己的优势、自己的根是“内容”,是专业的采编和多年的职业积累,那么这个媒体最后一定会死,

一个记者,可以自豪地说自己做记者做了二十年,为了报道餐饮业的黑幕,潜入企业内部取材了一年才写出一篇震撼的爆料。

看似了不起,可现在的时代是,世界的每个角落里,成千上万的人会把自己知道的内幕和知识发表出来,从发布到传播用不了一天——而且还是免费的,你看我现在就在这么干——传统媒体还能怎么竞争,这和内容是否打包、介质是否实体,交流是单向还是双向的没有任何关系。(我知道这话不好听,我也不想这样,我当初的梦想就是做个记者干一辈子...)

传统媒体所谓的“缺陷”其实就一句话:互联网时代,最不缺的就是内容。

传统媒体的机会,应该从内容之外找起。

比如《罗辑思维》,表面上是媒体,本质是社群,每周的节目其实是筛选过滤人群的手段,“共同的价值取向”和线下活

动才是它的本体。

再比如《商业价值》,表面上是杂志和一个没啥流量的网站,本质上是行业影响力,通过行业活动——吸引大佬——更大的活动——更大的大佬来玩影响力输出,你看最近这风生水起的。

人群筛选力、行业影响力,这两个其实是传统媒体在内容之外最直接可见的(尚未完全消失的)优势了。

如果就是一条道跑到黑就是要做内容,有没有生机呢?也有,就是你得提供真正顶级的内容,顶级的内容永远是PGC的,比如《复仇者联盟》、比如《晓说》(晓说的制作成本可能不高,但讲东西的可是人家半辈子的阅历和思考)、比如《天龙八部》,这样的内容才是真的无法被替代的内容。很多传统媒体人孤芳自赏的所谓硬稿,更多的是普及知识,对真正了解这个事物的人来说根本不值一提,甚至贻笑大方(好多喜欢YY的自媒体就是这样,比如这个),所谓“对内容的坚持”,很多时候不过自

欺欺人罢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