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大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大纲
学时:32或20
学分:2 或1.5
适用专业:全校本专科各个专业
课程类别:全校公共任意选修课
开课单位:新乡学院素质教育中心
注:正文要求宋体五号字,行间距22磅,段前与段后间距为零;标题要求宋体小四号字。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一贯坚持的指导思想,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观察问题.变革现实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我们正确认识自然界发展变化的规律.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变化的规律,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规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其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开创的,为后来者在实践中所发展的基本思想观点和理论体系。
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是中国社会主义高校的本质特征和根本任务之一。
树立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
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向学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帮助学生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跟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保持一致,更好地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服务。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紧紧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个主题,以阐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为重点,以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主线,全面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
本课程重点学习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具体包含正确认识物质世界的发展规律.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
要求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观察问题.变革现实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为社会主义事业努力奋斗。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绪论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和理论品质,增强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主义是现代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
2.狭义的马克思主义
3.广义的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2.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3.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是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四.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
1.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
2.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本章重点在于让学生认识世界的物质性与世界联系和发展的总特征,掌握物质.意识及其关系,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掌握和理解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在实践中自觉地运用唯物辩证的科学方法。
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
1.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2.社会生活在本质上也是实践的――实践的含义.特征和形式,社会生活的实践性
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1.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事物的普遍联系.事物的永恒发展
2.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
3.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第三节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1.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规律及其客观性.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
2.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作用.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本章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认识实践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决定作用,掌握认识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发展过程。
掌握真理的客观性.辩证性以及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唯一标准等原理,了解真理与价值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懂得掌握这些原理对于我们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意义。
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2.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唯物论和唯心论对认识的不同回答.辩证唯物论和旧唯物论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3.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认识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第二节真理与价值
1.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2.真理的检验标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3.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第三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1.一切从实际出发
2.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3.在实践中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本章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掌握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要学生了解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认识社会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认识到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正确认识和评价人民群众和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关系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4.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1.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革命和改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4.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科技革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科技作用的二重性
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2.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本章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资本主义社会本质特征,认识商品经济规律及其作用,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本质。
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和形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资本的原始积累
2.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商品的二因素和劳动的二重性价值量与价值规律.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私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3.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理论和实践意义.深化认识
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1.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2.资本主义所有制――所有制和所有权.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
3.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规律――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区分.生产剩余价值基本方法.资本积累.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4.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第三节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1.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质――职能和本质.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2.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形成.本质
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本章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要求学生认识到垄断资本主义是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掌握当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新变化及其原因实质,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第一节从自由竟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1.资本主义从自由竟争到垄断――生产集中与垄断的形成.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垄断利润与垄断价格
2.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3.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动因.后果
第二节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社会阶层和阶级结构的变化.经济调节机制的变化.政治制度的变化
2.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第三节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1.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2.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本章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形态,它的发展和完善有一个过程。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在经济比较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正确认识工人阶级政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地位。
第一节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2.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第二节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
1.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认识在实践中深化发展
2.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3.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原因.探索合适的发展道路
4.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曲折前进――前进的客观性.走向辉煌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1.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2.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
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本章重点在于让学生认识到共产主义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树立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1.展望未来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2.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社会财富极大丰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第二节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2.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3.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
第三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1.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2.树立共产主义伟大理想,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树立理想和坚定信念.从我做起
三、课程学时分配
四、课程标准说明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主干课程,为学生正确学习和理解其它政治理论课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采用教师讲授.专题讲座.案例讨论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
3.多媒体教学手段融入课堂教学中
五、教材与参考书目
教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编写组,高教出版社。
参考书目: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册.《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
3.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第二.四节.《致约·布洛赫的信》。
4.列宁:《马克思主义三个来源和三个主要组成部分》.《谈谈辩证法问题》.《国家与革命》
5.毛泽东:《实践论》.《矛盾论》.《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论十大关系》
6.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7.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8.胡锦涛:《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六、考试、考查与作业要求
制定:(教师姓名)
审定人:
批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