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统编教材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0 纸的发明【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教学设计)2023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纸的发明过程,认识纸在我国古代的重要地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用关键词和连接词进行课文内容的梳理和复述。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
(2)教育学生珍惜纸张,节约资源,培养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
2. 生字词:蔡、伦、树、肤、破、布、料、线、网、计、桌、期、验。
3. 课文结构:课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讲述了纸的发明背景、蔡伦改进造纸术、造纸术的传播以及纸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纸的发明过程,认识纸在我国古代的重要地位。
2. 教学难点:(1)蔡伦改进造纸术的过程。
(2)造纸术的传播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教学挂图。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古代书写材料,引发学生对纸的发明背景的思考。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圈出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
3.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梳理课文内容,准备进行课堂分享。
4. 课堂分享:各小组代表上台分享,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6.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记忆。
7. 课后作业布置: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布置适当的课后作业。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纸的发明2. 结构:课文结构图,展示纸的发明背景、蔡伦改进造纸术、造纸术的传播以及纸的重要性。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0纸的发明(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0 纸的发明(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认读“欧、洲、社、捞”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泊”,会写“术、剪、伟、观”等13个字,能读写“伟大、创造、社会”等28个词语。
(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粗知课文大意,能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3)借助相关资料,了解纸的发明过程,体会造纸术发明对人们生活、学习的重要作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学习作者按时间顺序介绍纸的发明过程的写作方法,学会列小标题概括课文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纸的发明过程,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
2. 相关资料:关于纸的发明过程、造纸术的发明者蔡伦的故事、造纸术的传播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能正确认读生字、词语,会写生字。
(2)了解纸的发明过程,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2. 教学难点:(1)借助相关资料,了解纸的发明过程。
(2)学习作者按时间顺序介绍纸的发明过程的写作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盒。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纸是谁发明的吗?纸的发明过程是怎样的呢?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语。
(2)学生交流生字、词语的学习方法。
3. 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语。
(2)梳理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按时间顺序了解纸的发明过程。
4. 小组合作(1)分组讨论,为每个自然段列出小标题。
(2)小组代表分享小标题,全班交流。
5. 课堂小结(1)总结纸的发明过程。
(2)引导学生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纸的发明2. 板书内容:(1)纸的发明过程: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使用树皮、麻头、破布、渔网等材料制作纸张。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10 纸的发明 优质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携、尝”等5个生字,会写“欧、洲”等13个字,会写“造纸术、伟大”等15个词语。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交流讨论等方式,了解纸的发明过程,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对古代发明家蔡伦的敬佩之情。
二、教学内容1. 课文:《纸的发明》2. 相关资料:蔡伦、造纸术、纸的发明过程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纸的发明过程,认识蔡伦及其对人类文化的贡献。
2. 教学难点:理解造纸术的发明意义,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实物投影仪等。
2. 学具:课文、笔记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实物展示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纸的发明,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课文,了解纸的发明过程,认识蔡伦及其对人类文化的贡献。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造纸术的发明意义,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5.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辩论等活动,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6.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造纸术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六、板书设计1. 《纸的发明》2. 重点内容:纸的发明过程、蔡伦、造纸术的发明意义等。
七、作业设计1. 课后阅读:查阅关于蔡伦和造纸术的资料,深入了解其背景和影响。
2. 写作练习:以《纸的发明》为题,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造纸术的认识和感悟。
3. 创新设计:发挥想象,设计一种新型的纸或纸制品,并说明其特点和用途。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纸的发明过程有了深入了解,民族自豪感得到激发。
2. 教学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课堂讲解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能力。
3. 改进措施:针对学生的接受程度,调整教学难度和进度,提高教学效果。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0课《 纸的发明》(教案)
教案: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纸的发明过程,懂得纸的来之不易,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从课文中提取信息、概括信息的能力。
(3)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2)教育学生珍惜纸张,节约资源,培养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纸的发明过程、纸的用途、纸的制作方法。
2. 生字词:蔡伦、东汉、宦官、树皮、麻头、破布、渔网、改进、便宜、携带、学问家、普遍、珍惜、伟大。
3. 传统文化知识:纸的发明对人类文明的影响、我国古代四大发明。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了解纸的发明过程,理解纸的来之不易。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
2. 教学难点:(1)纸的制作方法及原理。
(2)教育学生珍惜纸张,节约资源,培养环保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材。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出示实物:一张纸。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张纸是怎么来的吗?(2)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纸的发明过程的了解。
(3)总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十课《纸的发明》,了解一下纸的由来。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词。
(2)学生交流自主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3. 合作交流(1)分组讨论:纸的发明过程、纸的用途、纸的制作方法。
(2)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3)教师点评并总结。
4. 巩固提高(1)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纸的发明过程。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四大发明。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纸的发明教案(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纸的发明教案(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纸的发明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会本课生字,掌握多音字。
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3.能说出纸的发明经过。
4.知道纸是怎么发明的,知道外国人懂得造纸术比中国迟一千多年,感受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过程与方法1.通读课文,借助工具书预习字词,理解词语意思。
2.把握文章大意,理清纸的发明的过程。
3.引导学生感受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纸是怎么发明的,知道外国人懂得造纸术比中国迟一千多年,感受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清纸的发明过程。
教学难点从纸的发明过程中,感受中华民族祖先的聪明才智和身为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世界文明进步做出的巨大贡献。
远古时代没有纸。
商朝时,人们将字刻在龟甲、兽骨之上,这就是最早的古文。
周朝时,人们用竹简(即竹片)、木简、帛写字著书。
西汉时,劳动人民发明用丝絮造纸,后来用麻纤维造纸。
东汉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采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为原料造纸。
从此,纸的产量大增。
唐朝时,造纸术开始外传朝鲜、日本和阿拉伯、欧洲等地。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1.借助工具书,熟悉部首查字法,查找生字的读音和意义。
(1)确定生字部首,学习部首字法。
(2)以“豪”字为例讲解部首查字法,学生跟着做。
要点:部首目录→部首几画(部首)→检字表→部首→数除部首外几画→找到相应字的页码→字典正文。
(3)口头归纳:查上不查下,查左不查右,半包围查外面,独体字查起笔。
2.对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伟”左窄右宽,右边的“韦”第三画是横折钩。
“册”左右疏密宜均匀,“册”的第一、三画是竖撇。
“存“的第一笔和第三笔要写得稍短点。
易错提示:“社”的部首为“礻”而不是“衤”。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了解纸的发明过程,认识蔡伦这位伟大的发明家,掌握纸的制作工艺及用途。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课文:《纸的发明》2. 相关资料:蔡伦的生平事迹、纸的制作工艺、纸的用途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纸的发明过程,认识蔡伦这位伟大的发明家,掌握纸的制作工艺及用途。
2. 教学难点:理解蔡伦改进造纸术的意义,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课文、笔记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古代书写材料,引导学生了解纸的发明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纸的发明过程,圈画出关键词语。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交流蔡伦改进造纸术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纸的发明过程及蔡伦的贡献。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造纸术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造纸的乐趣。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蔡伦改进造纸术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7. 课后作业:布置与纸的发明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纸的发明》2. 课文结构:背景——发明过程——蔡伦的贡献——造纸术的意义3. 关键词语:蔡伦、造纸术、改进、意义等。
七、作业设计1. 课后阅读:查阅关于蔡伦和纸的发明过程的资料,深入了解造纸术的发展。
2. 写作练习:以《我心中的蔡伦》为题,写一篇短文,表达对蔡伦的敬仰之情。
3. 手工作业: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简易的纸张,体验造纸的乐趣。
2024年【统编教案】三下第10课《纸的发明》教学设计
2024年【统编教案】三下第10课《纸的发明》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统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中第二章节“纸的发明与改进”,详细内容涵盖纸的发明背景、蔡伦的改进过程、纸的制作方法以及纸在古代和现代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纸的发明背景、蔡伦改进纸的过程以及纸的制作方法,认识到纸在我国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实践体验纸的制作过程,提高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文明的敬仰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蔡伦改进纸的过程、纸的制作方法。
教学重点:纸的发明背景、纸在我国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视频、实物展示(纸样品)。
学具:剪刀、胶水、彩纸、笔、记录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课件展示不同种类的纸张,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我们现在有这么多不同类型的纸?纸是如何被发明的?2. 例题讲解(1)讲解纸的发明背景:古代书写材料的局限性,引出蔡伦改进纸的过程。
(2)讲解蔡伦改进纸的过程:利用视频和图片展示蔡伦如何改进造纸术,提高纸的质量。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纸的制作方法及其在我国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4. 课堂互动(1)教师提问:同学们知道纸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吗?(2)学生回答:将纸浆浸泡、搅拌、过滤、晾干。
5. 动手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纸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纸的发明背景2. 蔡伦改进纸的过程3. 纸的制作方法4. 纸在古代和现代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纸的发明与改进”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2. 答案要点:包括纸的发明背景、蔡伦改进纸的过程、纸的制作方法及其在我国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了解纸的发明与改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统编精品教案】三下第10课《纸的发明》教学设计
【统编精品教案】三下第10课《纸发明》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三年级下册第10课《纸发明》。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3435页,详细讲述纸发明过程,以及蔡伦改进造纸术重要历程。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将解纸发明对人类文明发展重大影响。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解纸发明过程,理解蔡伦改进造纸术意义,掌握相关历史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能力,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文明敬仰之情,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蔡伦改进造纸术过程及其意义。
2. 教学重点:纸发明过程及其对人类文明发展贡献。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挂图。
2. 学具:纸张、剪刀、胶水、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不同材质书本,引导学生思考:“为什我们现在使用书本大多是纸质?”由此引出纸发明。
2. 讲解纸发明过程(10分钟)按照教材第34页内容,详细讲解纸发明过程,重点讲解蔡伦改进造纸术过程。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例题:“请简要说明蔡伦改进造纸术过程及其意义。
”引导学生通过教材和PPT上图片进行分析,然后给予解答。
4. 随堂练习(10分钟)5. 小组讨论(10分钟)六、板书设计1. 纸发明蔡伦改进造纸术纸普及与应用2. 纸发明对人类文明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写一篇关于纸发明小短文。
答案要点:纸发明过程蔡伦改进造纸术意义纸对人类文明影响2. 课后实践:收集不同类型纸张,观察它们区别,并记录下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方式,让学生解纸发明过程及其对人类文明影响。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掌握情况,进行拓展延伸,如引入其他重大发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同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纸张广泛应用,体会古代文明魅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3. 教学难点与重点把握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实践情景引入实践情景引入是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重要环节。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欧、蔡”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便”,会写“术、剪”等9个字,会写“发明、改进”等词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等方式,学习纸的发明过程,提高学生的信息整理和概括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纸的发明过程,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习生字、词语,书写规范。
3. 梳理纸的发明过程,学习用流程图的方式介绍纸的制作过程。
4. 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纸的发明过程。
2. 教学难点:通过纸的发明过程,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卡片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神话故事,引入造纸术的发明。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3.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梳理纸的发明过程。
4. 课堂展示:学生代表上台展示小组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学习生字、词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语,书写规范。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7.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纸的发明2. 课文结构:古代→东汉时期→现代3. 纸的发明过程:原料→制作→改进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语。
2. 用自己的话复述纸的发明过程。
3. 搜集有关纸的发明和传播的资料,办一期手抄报。
八、课后反思1. 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纸的发明过程,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2. 加强对学生的书写指导,提高书写质量。
3. 在课堂展示环节,关注学生的参与度,鼓励更多学生大胆发言。
4. 课后作业设计具有针对性,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总之,本节课通过学习纸的发明过程,让学生了解到纸的来之不易,激发学生珍惜纸张、节约资源的意识。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0《纸的发明》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习课文《纸的发明》,理解并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情节。
2. 了解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纸的发明过程及其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3. 通过学习,能正确读写生字词,理解并运用新词汇。
过程与方法1. 通过阅读、讨论、合作学习,提升理解文本、获取信息的能力。
2. 学会运用历史眼光,从发展的角度看待科学技术进步。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 激发对科技创新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3. 培养学生珍惜纸张、节约资源的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重点1. 课文《纸的发明》的阅读理解,包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情节。
2. 了解纸的发明过程及其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3. 生字词的学习与应用。
难点1. 纸的发明过程中的技术变革及其历史意义。
2. 学生对古代科技发明的深入理解与讨论。
3. 如何引导学生从纸的发明中汲取创新精神和环保意识。
教具与学具准备1.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纸的发明过程和相关历史资料。
2. 课文《纸的发明》的文本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4. 学生学习笔记本、文具。
教学过程导入1. 利用多媒体展示古代书写材料,引发学生对纸的起源和重要性思考。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代的人是用什么来书写的吗?纸是如何发明的呢?”新课内容学习1.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纸的发明》,并标记生字词。
2. 教师领读,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大意。
3. 讨论课文中纸的发明过程,强调其技术变革和影响。
深化理解1. 通过小组合作,探讨纸的发明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 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实践应用1. 设计一个节约用纸的创意活动,如制作手工艺品或进行环保宣传。
2. 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反馈。
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学习内容,总结纸的发明过程及其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进行课后反思。
板书设计1. 《纸的发明》2. 主要内容:纸的发明过程、技术变革、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三单元第10课《纸的发明》
(1)纸张发明过程的理解:学生需要掌握蔡伦如何改进造纸术,以及这种改进对社会的影响。
举例:解释为什么蔡伦的造纸术比之前的纸张更优越,以及这种改进对当时的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2)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引导学生将纸张的发明与现代社会联系起来,认识到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
举例:讨论在现代生活中,纸张仍然扮演着重要角色,如书籍、报纸、文件等,以及如何节约用纸、保护环境。
(3)创新意识的培养:使学生理解发明创造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举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他们生活在蔡伦的时代,他们会如何改进造纸术,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纸的发明》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无处不在的纸张是如何制作的?”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纸张发明的奥秘。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纸张的发明过程、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纸张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纸张的节约使用和环保。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三单元第10课《纸的发明》
一、教学内容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0课《纸的发明》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课文朗读与理解;《纸的发明》故事内容解析;重要词汇认知与运用;了解纸张发明的历史意义;探讨发明创造对人类文明的作用;结合实际,讨论纸张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性。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课文内容,提高朗读与理解能力,培养对历史文化的认识以及对创新精神的重视。
2024年【统编精彩教案】三下第10课《纸的发明》教学设计
2024年【统编精彩教案】三下第10课《纸的发明》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统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22页至第24页,详细讲述了纸的发明过程、蔡伦改进造纸术的方法,以及纸的发明对世界文明的重要影响。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纸的发明过程,知道蔡伦改进造纸术的方法,理解纸的发明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2. 通过观察、思考、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合作精神。
3.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蔡伦改进造纸术的方法及纸的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教学重点:纸的发明过程、造纸术的改进以及纸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材、多媒体、黑板、粉笔。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纸张,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纸是怎么来的吗?引出本课课题《纸的发明》。
2. 讲授新课:(1)讲述纸的发明过程,引导学生了解古人如何发现并利用树皮、麻头等材料制作纸张。
(2)介绍蔡伦改进造纸术的方法,让学生明白蔡伦如何通过改进工艺,降低成本,提高纸张质量。
(3)讲解纸的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纸张的重要性。
3. 实践活动:分组让学生动手制作简单的纸张,体验古代造纸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第23页例题,引导学生了解造纸术的传播及对世界的影响。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教材第24页的练习题,巩固造纸术的相关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纸的发明过程2. 蔡伦改进造纸术的方法3. 纸的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谈谈你对纸的发明及其影响的看法。
答案:纸的发明使得人类可以更方便地记录、传播知识,促进了文化、科技、艺术等方面的发展。
蔡伦的改进造纸术使得纸张更加经济、实用,为世界文明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2. 课后实践:让学生收集不同类型的纸张,了解其特点和用途。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0《纸的发明》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纸的发明》,使学生了解纸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造纸术的发明,理解纸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等方式,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尊重劳动、珍惜纸张的优良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课文:《纸的发明》2. 补充资料:纸的起源、发展历程、造纸术的发明及改进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纸的发明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掌握造纸术的基本原理。
2. 教学难点:分析造纸术发明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挂图等。
2. 学具:剪刀、胶水、彩纸、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造纸术知识,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纸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造纸术的发明,引导学生了解纸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 课堂讲解:分析造纸术发明过程中的关键因素,讲解造纸术的基本原理。
4.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手工造纸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造纸过程,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5.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讨论纸的发明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6.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纸的发明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
六、板书设计1. 《纸的发明》2. 内容:- 纸的起源与发展- 造纸术的发明- 造纸术的基本原理- 纸的发明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七、作业设计1. 创作一篇关于纸的发明与发展的短文。
2. 设计一项手工造纸实验,记录实验过程及心得体会。
八、课后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了解纸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造纸术的发明,理解纸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纸的发明》教案三篇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纸的发明》教案三篇篇一学习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重点学习本课生字词,熟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学前准备 1.预习课文,认读生字。
(学生)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教学环节一、谈话导入,揭示课文。
(用时:5分钟)1.教师拿出课本和各种作业本,提问:这是用什么做的?2.小结,揭题。
这一张张纸是谁发明的?是怎样发明的?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3.板书课题。
1.学生交流回答:课本、作业本是用纸做的。
2.小组讨论交流对纸的了解。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用时:15分钟)1.要求学生自读课文,按要求自学生字词。
2.课件出示本课词语,引导学生认读词语。
3.再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1.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注意“携、累”的读音。
2.掌握多音字“累”和“鲜”。
3.认读词语。
4.再读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读拼音写词语。
wěidàjìlù( ) ( )bǎocún ōuzhōu( ) ( )jīnɡyàn shèhuì( ) ( )三、自主探究2、3自然段。
(用时:15分钟)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第2、3自然段,了解人类记录文字的方式的演变。
2.再读第2、3自然段,说说这些文字记录方式的缺点。
3.与我们现在用的纸张进行比较。
板书:竹片、木头→笨重帛→价钱太贵麻→粗糙 1.根据课文内容总结出人类记录文字的方式的演变过程。
纸发明以前,我们的祖先把文字刻在龟甲、兽骨上或铸刻在青铜器上;后来,又把文字刻在竹片和木片上,并用绳子穿起来,就成了一册书;再后来,把字写在蚕丝织成的帛上。
西汉时代,用麻造纸。
2.小组讨论交流这些书、纸的缺点。
2.按课文顺序列举祖先记录文字的方式的演变。
龟甲和兽骨→( )→( )→( )四、总结巩固。
(用时:5分钟)1.课件出示书和纸的发展演变过程,引导学生复述。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0.纸的发明 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欧、蔡”等6个生字,会写“携、带”等13个字,会写“造纸术、伟大”等词语。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借助资料、插图,了解纸的发明过程,体会古代人民的智慧。
学会带着问题读课文,能从课文中找出答案。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纸的发明过程,感受祖先的聪明才智,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主题: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
2. 教学内容:课文内容、生字词、课文插图、课后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纸的发明过程,体会古代人民的智慧。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会带着问题读课文,能从课文中找出答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语文书、笔记本、文具盒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古代四大发明,引出造纸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工具书理解生字词。
3. 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了解纸的发明过程,感受祖先的聪明才智。
4.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纸的发明》2. 结构:课文内容、生字词、课后练习3. 重点:纸的发明过程、祖先的聪明才智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加强记忆。
2. 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纸的发明过程。
3. 搜集关于古代四大发明的资料,进行课堂分享。
八、课后反思1. 学生对纸的发明过程有了深入了解,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2. 学生能够带着问题读课文,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
3. 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但部分学生发言不够积极,需进一步引导。
总结:本节课通过学习纸的发明过程,让学生了解古代人民的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0《纸的发明》(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0《纸的发明》(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纸的发明》,了解纸的发明过程,认识蔡伦这位伟大的发明家,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能力,培养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文明的兴趣和自豪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纸的发明》的阅读与理解。
2. 纸的发明过程及相关人物的了解。
3. 朗读、讨论、实践活动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纸的发明过程,认识蔡伦,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2. 教学难点:理解纸的发明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激发学生对纸的发明过程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纸的发明过程,认识蔡伦。
3.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交流对纸的发明过程的理解。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5. 实践活动:学生动手实践,模拟古代造纸过程,体验劳动人民的智慧。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纸的发明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
7. 作业布置:布置与课文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纸的发明》2. 重点内容:纸的发明过程、蔡伦、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3. 板书设计要求:清晰、简洁、有条理,突出重点。
七、作业设计1. 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2. 小练笔:写一写你对纸的发明过程的感悟。
3. 调查了解:了解我国古代还有哪些伟大的发明,课下与同学交流分享。
八、课后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通过课堂讲解、小组合作、实践活动等方式,学生对纸的发明过程有了深入了解,认识到了蔡伦这位伟大的发明家,感受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纸的发明》教案(精选9篇)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纸的发明》教案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纸的发明》教案(精选9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纸的发明》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纸的发明》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创、携、蔡、伦”等10个生字,重点认识“携、蔡、”。
会写“录、册、欧、社”等13个字,注意指导“录、存、阿、欧”的笔顺,尤其是“社”字左边是“礻”不是“衤”。
能正确读写“ 创造、阅读、携带、蚕茧、蔡伦、均匀、传承”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能概括出自然段意思。
3、结合相关语句,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4、学习蔡伦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能概括出段落意思,结合相关语句,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教学难点:学习蔡伦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课件、搜集造纸术相关资料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1、知道你们现在用的纸是谁发明创造的吗?(孩子们表达)2、板书课题。
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就是《纸的发明》。
对于纸,你知道些什么吗?3、把自己从书上或网上查到的资料与大家交流分享。
4、在课件上出示蔡伦和造纸术等资料,师生交流。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1、初读,处理生字。
对于纸的了解,同学们知道的真多,说得也很流畅。
但是还不知道读课文读的怎么样呢?2、检查生字和词语术、创、录、册、保、存、约、验、阿、伯、欧、洲、社。
(字)创造、阅读、携带、蚕茧、蔡伦、均匀、传承(词语)多种形式检查,单个读,齐读,男、女生等。
三、书写汉字相机指导1、形近字辨析“洲”和“州”“洲”有水字偏旁,是水中之地的意思。
“州”大体上同现在的“省”差不多。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0 纸的发明(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纸的发明过程,理解纸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大意义。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内容1. 纸的发明过程:蔡伦改进造纸术,纸的普及。
2. 纸的发明对人类文明的影响:书写、传播、保存知识文化的便利。
3. 纸的发明对环保的意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纸的发明过程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2. 教学难点:纸的发明对环保的意义,以及蔡伦改进造纸术的原理。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图片、实物展示。
2. 学具:笔记本、笔、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PPT展示纸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纸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介绍纸的发明过程,蔡伦改进造纸术的原理。
3. 讨论:分组讨论纸的发明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分享讨论结果。
4. 活动:学生动手制作简单的纸制品,体验造纸的乐趣。
5. 总结:通过视频展示纸的发明对环保的意义,总结纸的发明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板书设计1. 纸的发明2. 内容:纸的发明过程、纸的发明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纸的发明对环保的意义。
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纸的发明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的短文。
2. 实践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用废纸制作一个简单的纸制品,并写下制作过程和感受。
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对纸的发明过程的理解,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2. 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纸的发明对环保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 教师要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建议。
(总字数:496字)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教学内容能否被学生有效吸收,以及教学效果的好坏。
以下是对教学过程的详细补充和说明:教学过程1. 引入(10分钟)- 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类型的纸张和纸制品,如书籍、报纸、纸盒等,让学生思考纸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纸的发明》教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纸的发明》教案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纸的发明》教案「篇一」教学目标:教师资格证面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反复朗读,能够说出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学习蔡伦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方法:朗读法教学过程:一、提问导入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教师范读课文,讲解重点生字词齐读课文概括文章大意三、品读课文,探究深意自由朗读课文,找出课文中不同的造纸术小组讨论,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的造纸术流传了下来教师总结四、布置作业并结课板书设计:教学反思:逐字稿同学们好,现在开始上课!一、课程导入提问:有谁知道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什么?引起兴趣:那有谁知道造纸术是怎么发展的?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纸的发明》。
二、学习生字教师范读一遍课文,引导学生找出生字引导学生在老师范读过程中圈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小组内互相学习生字。
小组比赛,分别从生字的读、组词和写法学习生字。
小组回答后给予肯定表扬。
三、分析课文,深入探究引导学生齐读课文,提问:这篇课文给我们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回答:概括全文,这篇文章讲了造纸术的发展过程。
接着提问:纸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4个阶段,分别是造纸术发明之前、西汉时代、东汉时代、现代。
提问:造纸术发明之前人们是在哪书写文字的呢?引导学生读第二自然段。
这时候人们都在哪书写文字?指名回答:有龟甲、兽骨、青铜器、竹片、木片、蚕丝制成的帛。
通过PPT分别展示写在这些东西上的文字。
提问,用这些东西写字有什么问题呢?指名回答,得出:不方便、贵、难以运输。
引导想象如果大家穿越回战国时代大家是怎么上课的?如果还像现在一样一天要学习6节课程需要每天带多少书?怎么带,会发生什么。
时间来到了西汉时代。
这时候人们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齐读第三自然段。
指名回答,这时候人们已经懂得了用麻造纸。
提问,用麻造纸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粗糙、不好书写。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0纸的发明(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并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信息收集和整理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科学家蔡伦的崇敬之情,培养其民族自豪感,树立创新意识。
教学内容1. 课文背景:介绍蔡伦改进造纸术的背景,让学生了解纸的发明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大意义。
2. 课文结构:分析课文的结构特点,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和逻辑关系。
3. 课文内容:深入学习课文,理解蔡伦改进造纸术的过程及其对社会的贡献。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使学生了解纸的发明过程,理解蔡伦改进造纸术的重大意义。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蔡伦的创新精神和对社会的深远影响。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笔记本、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实物引入纸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蔡伦及其改进造纸术的背景,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学习。
3.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标记生字、新词,并尝试理解文章内容。
4.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巡回指导。
5. 课堂讲解:针对重点和难点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6. 巩固练习:通过练习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7. 总结:回顾本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蔡伦的创新精神和社会贡献。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突出教学重点,包括课文标题、蔡伦简介、造纸术的改进过程、蔡伦的贡献等。
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抄写生字、新词,完成课后练习题。
2. 拓展作业:让学生收集关于纸的发明和蔡伦的更多信息,准备在下节课分享。
课后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以及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适用性,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改进的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统编教材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0 纸的发明【教案】10纸的发明▶教学目标1.会认“创、携”等10个生字,读准“累、切、便、鲜”4个多音字,会写“术、伟”等12个字,正确读写“造纸术、伟大”等15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概括自然段大意。
3.能根据要求和提示,提取关键信息,说清楚纸的发明过程。
4.能解释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能够传承下来的原因,感受中国造纸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
▶教学重难点能根据要求和提示,提取关键信息,说清楚纸的发明过程。
▶教学策略1.理解关键词语理解词语可以分两步进行。
首先让学生在预习课文时,通过查字典或词典自主了解文中关键词语的意思,引导学生养成借助工具书理解难懂字词的良好习惯。
接着再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将词语的理解融于课文的学习之中,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提取关键信息,充分了解造纸术的发展历程,感受纸的发明的重要意义及价值。
2.关注积累表达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这一自然段是围绕着某一句话写的,找到这句话就能概括这一段的内容。
▶教学准备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收集造纸术的相关资料。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创、携”等10个生字,读准“累、切、便、鲜”4个多音字,会写“术、伟、录、册、保、存”6个字,正确读写“造纸术、伟大”等15个词语。
2.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教学过程板块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1.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你知道四大发明指的是什么吗?2.互动交流。
(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3.板书课文题目。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纸的发明》。
你知道一些关于纸的知识吗?4.把自己从书上或网上查到的资料与大家交流分享。
板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课件出示:请大家大声地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通、读顺,碰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字词。
课件出示字词。
课件出示:创携存制麻蔡伦累切便鲜欧洲社造纸术伟大记录保存大约吸收经验原料满足朝鲜半岛日本阿拉伯欧洲社会(1)多种形式检查:指名读,齐读,男女生轮流读。
(2)正音:创(chuànɡ)、携(xié)。
(3)结合语境识记多音字“累、切、鲜”。
3.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填一填。
课件出示:在蔡伦没有改进造纸术之前,人们记录文字很不方便。
到了西汉时期,人们造出了(麻纸),但是这种纸比较粗糙,不便书写。
到了东汉时期,蔡伦制成了既(轻便)又(好用)的纸,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
(2)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再照样子填写图表。
(课件出示图表)(3)小组交流。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梳理。
(4)借助图表说一说造纸术发明的过程。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利用课后图表作为支架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聚焦每一个自然段的意思,串联起来感知课文内容。
板块三研读课文,感受演变1.默读课文,自主梳理。
课件出示学习单。
课件出示:时间记录文字的物体优点不足造纸术发明以前起先后来再后来西汉2.(1)默读课文,圈画出记录文字的物体。
(2)快速读课文,找出这些记录文字的物体的优点或者不足。
(3)相机理解重点字词。
①“甲骨文”。
(课件出示甲骨文图片)古代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就是“甲骨文”。
②理解“铸刻”。
“铸”是把金属熔化后倒进模具里,冷却凝固后制成器物。
③“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多,学问大。
④字源识记“帛”。
“帛”由“白”和“巾”组成,表示白色的绢或绸。
课件出示:帛,甲骨文“”=“”(白,无色)+“”(巾,绸布),表示白色的绸布,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
(4)汇报交流,完成表格。
(课件出示完成后的表格)时间记录文字的物体优点不足造纸术发明以前起先龟甲、兽骨和青铜器需要用刀刻,笨重,阅读、携带、保存不便后来竹片和木片再后来帛轻便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用得起3.整体回顾。
(1)借助表格,说说汉字书写载体的演变过程。
(2)同桌交流。
借助表格帮助学生梳理课文脉络,使课文内容一目了然。
同时,解释重点字词,巩固生字词的学习。
板块四书写汉字,相机指导1.课件出示要求会写的字。
课件出示术伟录册保存2.归类指导。
“术、册”是独体字;“伟、保”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存”是半包围结构;“录”是上下结构,下面不是“水”,第六笔是提,第七笔是撇。
3.学生练写,教师相机指导。
4.优秀作业展评。
第2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约、验、阿、欧、洲、社”6个字。
2.概括自然段大意,提取关键信息,说清楚纸的发明过程。
3.能解释蔡伦的造纸术传承下来的原因,体会中国造纸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
▶教学过程板块一品读课文,深入探究1.默读课文,抓住重点词语,小组讨论,将课后习题的图表补充完整。
2.小组讨论后,选出本组发言人汇报。
3.再次默读第4自然段,解决问题。
(1)把描写蔡伦改进造纸术的动词画出来。
(剪碎、切断、浸、捣、捞、晒)(2)回归课文段落,学生自由朗读。
(3)体会连续使用多个动词的作用。
从这些动词中你可以体会到蔡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吗?(具有聪明才智的人)4.概括大意,提炼学习方法。
(1)课文第4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一句写了什么?(课件出示课文第4自然段)(2)默读课文,自主填写思维导图。
(课件出示思维导图)课件出示:(3)交流反馈。
(4)借助导图,拓展训练:借助思维导图,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5)组内练习,全班交流。
(6)提炼学法:第4自然段是围绕“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来写的。
【设计意图】小组讨论,研究重点知识,突破重点,这样可以兼顾所有学生,也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
板块二拓展延伸,感受贡献1.齐读第1自然段,思考:为什么说“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2.齐读课文第5自然段。
3.补充资料,教师介绍。
(1)造纸术发明以前,世界各国的书写材料,有的坚硬,有的笨重,有的价格昂贵,它们都不是理想的书写材料,不利于文化的传播。
(2)造纸术的发明,引起了书写材料的一场革命,特别是蔡伦改进的造纸术,提高了纸的质量和产量,使纸成为普遍的书写材料。
(3)造纸术的对外传播,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极大地推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4.学习“资料袋”。
社会不断发展,纸的家族越来越大,成员也越来越多。
课件出示课后“资料袋”内容。
【设计意图】把首尾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更能让学生感受到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板块三综合实践,交流调整1.展示收集的材料。
本单元的综合实践活动是收集传统节日的资料,交流节日的风俗习惯,写一写过节的过程。
2.讨论还需补充的材料。
3.尝试模仿介绍一种事物。
以“某某的来历(或发明)”为题,对这一事物进行追根求源。
仿照《纸的发明》一文的写法,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写一篇文章,介绍这个事物是怎么发明出来的。
4.蔡伦发明的造纸术,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了解了造纸术的发明,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我们要热爱自己祖国的文化。
【设计意图】本单元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是收集传统节日的资料,交流节日的风俗习惯,写一写过节的过程。
学以致用,介绍“某某的来历(或发明)”,就是将表达方法习得后的内化过程。
板块四归类指导,书写汉字1.课件出示要求会写的字。
课件出示;约验阿欧洲社2.观察结构:仔细观察这几个字,有什么发现?(左右结构)3.交流书写要点。
注意关注左右结构的占位及笔画间的互相避让。
“验、阿、洲、社”为左窄右宽的字;“约、欧”为左右等宽的字。
洲:右边的第一笔为点,第二笔为撇,撇和后面的两竖间距要均等。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写,教师相机指导。
6.优秀作业展评。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1.引导学生学习《纸的发明》一文时,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遇到疑难,小组合作探究,自行解决问题。
2.在学生反复研读课文,并对课文有了自己的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适时地引导学生对纸的发明过程进行讨论;课堂上注重学生的默读训练,学生在默读中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3.注重综合实践教学的落实。
收集、整理资料,交流了解传统节日,补充材料进行练习。
这些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都是非常有必要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