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范式的视角看质的研究之定位

合集下载

从教育范式转换的视角看新型教师素质的要求

从教育范式转换的视角看新型教师素质的要求
维普资讯
师 资 培 训 研 究
20 0 2年 第 3期 ( 第 3 总 7期 )
从 教 育 范式 转 换 的视 角 看 新 型 教 师 素 质 的要 求
于 建 川
当前, 国的教育 面 临 着 多种 转 型: 我 1 .封 闭式 教 育 转 型 为 开 放 式 教 育 ; .继 承 式 2
活 的准备 , 教育 应 该 关 怀 人 的 生 活 , 怀 人 的 关
生 活应 先 就 关 怀 人 的 当下 的 生 活 , 怀 此 时 关 此 刻 在 此 的人 之 在 , 育 应 当成 为 此 时 此 刻 教
苏 联 教 育 体 制 的 影 响 , 育 界 长 期 以 来 以哲 教
学认识论 为基础 , 而在 课程 理念 和现 存课 从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教 育 转 型 为 创 新 教 育 ;.职 前 教 育 转 型 为 终 3
身 教育 ;.整 齐 划 一 的 教 育 转 型 为 个 性 化 教 4 育 。这 预 示 着 我 国教 育 领 域 即将 出 现 重 要 的 “ 式 转 换 ” 即 由普 适 性 的 教 育 模 式 转 向情 范 : 景 化 的 教 育 模 式 。 相 应 地 , 教 师 的 素 质 也 对 提 出 了新 的 要 求 。
问性 的 重 视 , 且 还 重 视 课 堂 内 和课 堂 外 、 而 自
因此 , 们 应 该 树 立 情 景 化 教 育 理 念 。 我 “ 育 是 一 种 特 殊 的 生 活 过 程 , 育 不 是 生 教 教
我 与 社 会 、 识 与 情 感 的全 方 位 的 多 维 的关 知
联 。它 强 调 丰 富 性 、 归 性 、 联 性 与 严 密 回 关

科学研究第三范式

科学研究第三范式

科学研究第三范式科学研究的第三范式是指在科学研究中,研究者通过观察、实验和理论推导来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论。

它强调了科学研究的客观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是现代科学研究的基石。

科学研究的第三范式要求研究者从客观事实出发,通过观察和实验来获取数据,并运用逻辑推理和数学方法进行分析和解释。

这种方法的核心是要建立一个可靠的实证基础,以确保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在科学研究的第三范式中,研究者需要遵循一定的科学原则和方法,如确定研究目标、设计实验方案、收集和分析数据等。

同时,研究者还需要进行科学推理和理论构建,以便对研究结果进行解释和预测。

科学研究的第三范式强调了科学研究的客观性和系统性。

研究者在进行研究时,应该尽量避免主观偏见和个人情感的干扰,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同时,研究者还应该遵循科学方法的规范,进行科学实验和数据分析,以确保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重复性。

科学研究的第三范式还强调了科学研究的可重复性和可验证性。

研究者在进行研究时,应该尽量避免使用不可重复或不可验证的方法和数据,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同时,研究者还应该将研究结果公开和分享,以便其他研究者进行验证和复制。

科学研究的第三范式是一种以客观事实为基础,通过观察、实验和理论推导来解决问题的方法论。

它强调了科学研究的客观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是现代科学研究的基石。

研究者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应该遵循科学方法的规范,进行科学实验和数据分析,以确保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同时,研究者还应该将研究结果公开和分享,以便其他研究者进行验证和复制。

通过遵循科学研究的第三范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探索自然界的规律,推动科学知识的进步和创新。

质的研究

质的研究

• (四)界定研究的背景知识 • 第一、现有研究成果 指的是:在研究者将要探讨的研究 现象与问题的范围内,目前学术界已经完成的有关研究及 其发现。研究者在开始设计之前和之中需要对所有这些有 关的成果进行文献检索。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检索是为 了回答如下问题:“前人在这个领域已经作过哪些研究? 我的研究在这个领域里处于什么样的位置?通过此项研究 我可以作出什么新的贡献?如果此研究问题前人还没有涉 及,我的研究可以如何填补这一空白?如果此研究问题前 人已经讨论过了,我的研究可以如何提供新的角度和看法? 如果前人的研究中存在明显的漏洞和错误,我的研究可以 式 • 与质的研究中其他流派相比,持批判理论范式的学者也 认为质的研究应该遵循一种循环的模式,但是他们更加强 调研究的批判作用和政治作用。他们认为,研究应该采取 一种批判的态度,从整体意义上对人类的生态状况进行批 判性的探究。这种模式十分关注研究的政治介入效果,希 望通过自己的研究使社会上的弱者群体获得力量。在这个 模式里,“经验”被认为是一种受到社会文化和历史压抑 的“虚假意识”,研究者和被研究者通过对其进行历史的 回顾和批判性研究而达到“真意识”。整个研究过程是一 个由经验到发明位美国的女研究人员身材比较高大肥胖,不但自 己在日常生活中感到不方便,而且经常在找工作和社交活 动时受到歧视。如果她计划对美国社会里其他一些同样肥 胖的妇女进行调查,看她们是如何处理自己的自我形象和 自信心受挫的情况的,以便为自己所借鉴,那么她的研究 便主要是出于“个人的目的”。如果她从事这项研究主要 不是为了个人方面的关切,而是受一个肥胖人俱乐部的委 托设计一个培训计划,以帮助肥胖人学会对付社会对肥胖 人的歧视,那么她的研究就主要是出于“实用的目的”。 又假设她进行这项调查纯粹是为了了解肥胖人的日常生活 和内心世界,为人类对肥胖人的理解增添知识,那么她的 项目便 • •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流派与研究路线——实证主义解释主义批判主义的研究范式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流派与研究路线——实证主义解释主义批判主义的研究范式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第二讲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流 派与研究路线——实证主义、解 释主义、批判主义的研究范式
1
第一节 社会研究路线的确定
一、 何谓“研究” 广义:对有关问题进行系统的思考 狭义: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认识活动
;通过特定的程序和技术,对有待解 决的问题进行系统的探究;以经验事 实为依据,并将其上升为一般理论( ?)
视社会科学是为发现与确证一组用来预测人类 活动一般模式的机率因果法则,而结合演绎逻 辑与对个人行为做精确经验观察的一个有组织 的方法。
实证主义者认为,各种科学间差异可能存在于 研究主题事物间的差异,但所有科学享有共同 的原则与逻辑。
实证主义研究者较喜欢精确量化资料,且常使 用实验法、调查法及统计分析法。寻求严谨确 实的测量工具与「客观」的研究,并且藉由对 测量所得数字的谨慎分析,来检定假设。
实施对策
总结评估
分析问题
寻找对策
确认问题
收集资料
分析资料
实践认识论
人的行为世界是由有思想的人自己建 构的
“真实”在人的行动中最易于显现
在人际互量
缄默知识:我们知道的比我们能说的 多
学术研究
行动研究
描述和解释教育 置身教育之外 关于教育 研究者自己做
方 法
实验的、操作性的方 法论,强调对研究假
论 设进行实证和整体主
义研究,主要采用量
化的研究方法。
理解的、人文的、阐 释的、辨证的方法论
对话的、辨证的、批 判的方法论
本章 实践环节作业
序号 提要
2、
理性研究
证性研究
策性研究
实验名称 研究设计
内容
学 实 对
要求:
结构功能主义/交换论 /冲突论/功能主义/结 构主义

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_社会科学领域两种对立的研究范式

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_社会科学领域两种对立的研究范式

2008年7月第4期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Nanjing Nor 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Jul,2008No.4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社会科学领域两种对立的研究范式冯天荃摘 要: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是社会科学领域两种对立的研究范式,两者在研究目标、对象及方法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对立。

具体说来,这些对立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研究目标上,量化研究重视预测控制而质化研究重视对意义的理解;研究对象上,量化研究强调事实的客观实在性而质化研究强调对象的主观意向性;研究方法上,量化研究注重经验证实而质化研究注重解释建构。

这些对立在一定意义上也是相对的,要求我们以一种方法论的多元主义来对待两者的关系,按照问题来选择方法,而不是相反。

关键词:质化研究;量化研究;对立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4608(2008)0420092205 收稿日期:2008201228作者简介:冯天荃,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 210097 在自然科学领域中,一直都强调质化与量化研究相互结合,因为两者不仅不是对立的,而且相互促进。

比如,在物理学中,物理学家就十分重视观察到的物理现象,继而通过高度精确、量化的公式计算出各种物理现象变化规律,假若观察到的现象与规律不一致,则要做更进一步地研究进行验证。

在生物学中,以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为例,他在非量化的自然条件下观察物种间的差别,搜集到了丰富的生物材料,继而在实验室进行高度数量化的物种基因学研究,著成巨作《物种起源》。

但在社会科学领域中,就目前情况而言,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并不像自然科学领域一样和谐相处,而是争论不休、相互攻击,掀起了轩然大波(Sechrest&Sidani,1995)[1]77。

质化与量化的对立涉及到研究内容、研究的问题、研究设计与手段,研究的情境、研究的信效度等诸多方面[2]1262136[3]89296,本文试图从研究目标、对象及方法三个方面来探讨两种研究方式的对立。

大众传播理论:范式和流派

大众传播理论:范式和流派

1.话语是指围绕着特定语境中的特定文本所形成的传播实践和社会实践。

话语研究不再关注事物的本质,而是把关注点放在事物本质所做出的种种话语的可能性上。

换句话说,话语研究不是研究一个事物是什么,而是研究为什么人们用某种方式对该事物进行表述,是什么社会条件导致了这个话语,这个表述能否自我证明,它导致了什么样的后果。

话语研究不关注获得了什么知识,而是关注知识是在什么前提下获得的,以及是否可靠2.传播是一个社会现象,人们对它的定义与理解处在不断地变化之中。

传播也是个历史现象,在人类社会实践发展的不同阶段,我们会赋予传播不同的功能。

因此传播的复杂性决定在某个时期,任何一种对于传播的界定都无法概括所有的传播实践3.我们不应该傲慢地否定其他的理解,而是应该保持一种宽容的心态,尽可能地超越自己的视阈,理性地分析各种不同的看法在不同的语境中优势和不足,以一种建设性的态度对社会现象做出较为全面的解释4.信息论的提出者申农认为:信息就是消除不确定性。

自然科学的确定性,成为实证主义追求的目标。

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这三种理论正是在这个背景下被引入到社会科学研究之中5.隐喻使得我们对事物作出形象的理解,同时也限制了我们对比喻物的想象。

关于传播是传递或者是讯息的定义强调了信息的客观性的一面,却忽视了信息的编码与解码的复杂性,忽视了传播的社会意义6.意义和言语的困境:传播的活动必须使用语言,但是语言并不是一条透明的通道,而是一个晦暗不明的迷宫。

而苏格拉底却认为,传播的理想境界是心灵之间的交流7.在传播的过程中,我成为中心,我是否能被真正地理解,是传播成功与否的标志,“传播是传递”这个话题最终也会导致交流陷入困境8.传播是传递,还只是唯我主义的自怜自爱的话,那么传播是控制就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肆意妄为9.美国着名的报人-李普曼在1922年出版的《民意》中认为,对外部的世界、媒体营造的虚假环境和人们头脑中关于世界的图像做了区别。

因为我们对现实的认识越来越间接,我们自以为是真实的东西,只不过是利益群体利用大众媒体制造出来的虚假环境。

哲学、范式及技术层面的政治学方法论.doc

哲学、范式及技术层面的政治学方法论.doc

哲学、范式及技术层面的政治学方法论人类作为自然界中的一员,与其他一些生灵相比,原本非但没有优势,相反几乎在各个方面处于劣势:论速度不如马、鹿,论凶猛不如虎、豹,论雄壮不如熊、狮,论灵巧不如狐、猿但人却最终成为万物之灵长,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在万物之中,人的大脑最发达,思考能力最强,从而做到了善假于物,即通过工具弥补了自己的不足,提升了自己的优势.这种善假于物实质上就是一种方法.其实,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科学研究中,方法都是必不可少的,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俄国生理学家、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得者巴甫洛夫曾经深有体会地说:科学是随着研究法所获得的成就而前进的.研究法每前进一步,我们就更提高一步,随之在我们面前也就开拓了一个充满着种种新鲜事物的更辽阔的远景.因此,我们头等重要的任务乃是制定研究法.有了良好的方法,即使是没有多大才干的人也能做出许多成就.如果方法不好,即使是有天才的人也将一事无成,方法掌握着研究的命运.〔1〕方法一词,据说最早出现在墨子的《天志》篇中,指的是度量方形之法,后来逐渐扩大和演化成为做任何事情的手段和方法.〔2〕方法论(methodology) 一词最早是由英国哲学家培根提出的.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方法论有两个解释:一个是指人类关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另一个是指在某一门科学上所采用的研究方式、方法的综合.〔3〕总之,方法论是以方法为研究对象的理论.政治学方法论显然是后一种释义上的方法论.政治学方法论在本质上是关于政治学的研究哲学和研究原理,它涉及如何来研究政治现象,在此过程中又形成了那些基本性的认知.简单地说,政治学方法论就是关于政治学研究方法的理论体系.既然是一个理论体系,那就必然形成一定的体系结构.政治学方法论的体系结构体现在三个层面上:哲学层面上的政治学方法论、范式层面上的政治学方法论和技术层面上的政治学方法论.一、政治学方法论的哲学层面解析.政治学方法论在哲学层面包括本体论和认识论两个方面的内容.1.关于本体论.在哲学中,本体论是研究世界的本原问题的理论.即物质和精神何者为本原.哲学家依照其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内容被分为唯物主义者和唯心主义者两大阵营.前者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后者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精神,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精神的产物.在政治学研究中本体论主要有两种:观念本体论和物质本体论.观念本体论认为现象是观念的外在表现形式.物质本体论认为现象是物质的外在表现形式.虽然对于政治学中纷繁复杂的理论来说,确定它们的本体论确实有一定难度,关键是要抓住核心概念,再来研究这些概念的哲学内涵.因为这些概念能够折射出研究者的世界观、宇宙观或哲学态度.如以正义、美德、伦理为研究出发点或核心术语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思想具有观念主义的特征.中世纪的神学政治思想当然是观念本体论.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的本体论,毫无疑问是物质主义,因为无论是对于国家的起源和本质的论断还是对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本质的探索,抑或对于世界范围内国家体系、帝国主义问题、殖民地与民族解放运动等问题的阐述,都是紧紧围绕生产力这个物质性的本原,以生产力为本位,通过研究生产力在民族国家内部和世界范围的发展、演进,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互动展开的.2.关于认识论.在哲学层面,本体论探究世界的本原问题,认识论探究人类的思维或理论能否认识世界和如何获得对世界的认识.认识论体现在政治学方法论中涉及两个领域的问题,即理论对于客观世界通过什么途径解释和从什么角度进行解释.对于这两个问题的不同回答,产生了政治学研究的两种基本倾向---规范研究方法与实证研究方法和政治学研究的两种视角---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1) 关于规范研究方法与实证研究方法政治学中的规范研究方法有以下几个显着特征:第一,主要运用定性分析的手段,强调政治学研究的价值标准.主要对政治现象、政治活动、政治形式乃至政治关系等进行价值判断,着重应然的问题、规范的问题,关心的是政治行为和制度是否应当.有许多政治哲学家花了许多时间来预设最佳国家或最佳政治系统,提倡适当的或正确的政治目标.他们写作的目的是想影响实际的政治行为,借写作来谴责或支持现存制度,为政治系统辩护或劝告他们的同胞改变这个系统.对他们来说,政治学家所追求的目标不仅是维护人的政治生活,而且要告诉人们懂得并去实践一种自由的、有德行的、公正的政治生活.因此,热衷于教育公民成为有道德的人和规劝政府进行明智的行政管理,是规范性的政治理论范式的研究纲领,无疑这种研究范式具有某种价值进步倾向.虽然这一分析方法免不了有时被讥讽为空有道德热情的政治学,但这一研究范式的努力应该能成为激发政治价值发展的动力.第二,规范研究一般采用演绎逻辑思维方法,试图借助于普遍规则和手段来解决个别问题.第三,一般来说,运用这一研究方法的理论家们同语言都保持着一种亲密的关系,他们的行文都具有一种文雅的、生动的、善于文字修辞的风格.而实证研究方法有以下几个显着特征:第一,认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可以适用相同的方法论,社会世界可以被经验观察,强调精确,主张通过定量分析、数据统计与测算的方法研究政治和国际政治现象.第二,认为事实和价值间存在区分度,倡导以价值中立的立场研究问题,反对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第三,主张运用归纳方法去获得认知,认为经验证实或证伪是真正的学术研究的标志.简单总结一下这两种研究方法的主要区别:它们分别是想象的和经验的、演绎的和归纳的、定性的和定量的、模糊的和精确的、应然的和实然的.事实上,政治学研究中的规范研究方法和实证研究方法并不是对立的两种方法,它们是可以统一的,如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既应用了规范研究方法也应用了实证研究方法.(2) 关于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在哲学层面,这是一个共性与个性、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问题.在科学研究中,个体与整体的区分涉及的是学者或其理论从什么角度解释客观世界,不同的切入角度反映了作者对现象的认知定位.政治学分析政治事物的切入角度有两种,从整体或结构的角度和从个体或行为体的角度.前者为方法论整体主义,后者为方法论个体主义.整体主义是在一对整体与个体的分析层次中,强调整体的体系环境对个体的影响作用甚至决定性作用,认为整体显着地影响和制约其部分的行为或功能;个体的行为离不开特定的集体或整体行为的制约,并可以在整体与个体的互动中得到解释,个人的行为应该从个人在整体当中的地位或作用演绎而来.整体主义的表现形式有阶级论、系统论、功能主义、结构主义等.如阶级学说强调阶级立场、身份的类属对个人意识和行为的影响;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在揭示个体与集体的关系时,倾向于从整体的结构出发来考察;在西方的政治理论中,伊斯顿的政治系统理论、杜鲁门等人的利益集团理论、阿尔蒙德的公民文化理论、社群主义思想都强调了整体对个体的巨大影响,在不同程度上都体现了整体主义的认识论色彩.个体主义将个体作为理论研究和分析政治现象的起点,认为政治现象可以通过个体的思考、选择和行为来加以解释,政治系统及其变迁产生于个人的行为,所有大规模的政治现象最终都应该只考虑个人,考虑他们的气质、信念、资源以及相互关系的理论加以解释,〔4〕认为个体的属性中蕴.藏着整体的属性,对事物整体的解释可以还原,由个体组成的整体结构可以被最终归结为对个体和个体性质的解释,或从个体行为中得到解释或定义.如卢克斯等认为,社会由人组成,集团由人组成,机构由人、规则和角色组成;而规则是由人来执行的,角色是由人来担任的.只有个体才会思想、选择和行动,只有个体才有目标和意图,社会是男人和女人行为的结果,只有人才是历史的推动力;历史和社会都受到人的制约.而整个自由主义阵营,都显然地是以个体为优先的考虑单位,从个人权利出发去界定自由、平等、正义、民主等,以个人为本位,将国家等政治现象理解为个人权利转让的产物.此外,大多数行为主义政治学者都是个体主义者,因为他们是把个体的政治行为视为政治科学的基石,试图通过对个体的研究来总结政治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或者将政治团体的行为归结为个体的行为(还原论).在政治学研究中,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对整体与个体何者是决定性力量一直争论不休,但实际上,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并非形同水火.更为合理的观点应该是,不管是整体还是个体都不能在所有层次上被给予绝对优先的解释,双方都应该承认各自存在的弱点,而选择合理的研究视角、对象和范围.事实上,除了少数理论外,当今政治学领域内的许多理论都具有趋于中间化或第三条道路的特点,在解释现象时,往往是将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的视角结合起来考虑,区别只在于强调的重点有所不同.如制度主义的分析范式本身就是同时从整体和个体两个角度考虑的;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方法也具有类似的特点.政治学中的本体论和认识论看起来是比较含混和模糊的,有点雾里看花的味道,在理论中似乎不能一目了然.但它们却是政治理论的皮肤而非套衫,不能随研究者的需要而随时穿上或脱掉.每一个政治学家对研究课题的定向都受到其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制约.它们是一个理论体系的必不可少的哲学基础.二、政治学方法论的范式层面解析范式(paradigm) 一词最早是由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1962) 一书中提出的,是指科学共同体成员所共有的研究传统、理论框架、理论上和方法上的信念、科学的模型和具体运用的范例.〔5〕今天人们通用的范式概念多数是指共享一些研究起点、共同观点和方法论要素等理论内核的某一种理论学派或分析框架.研究范式是对某种学科或理论研究方法的总体综合或抽象,反映学者整体的研究思路,是集前提假设、论据材料、论证方法、逻辑推理等于一体的有机整体,提供了观察、分析客观事物的视角、分析起点和分析途径.政治学领域目前已经建构起许许多多的理论体系.这些理论体系间之所以存在差异,除了孕育这些理论体系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客观条件不同以外,还表现在不同的理论体系内部具有不同的要素、要素结构和要素论证方法,我们可以将这些称之为范式要素.政治学方法论的范式层面包括各种前提假设、定律及其推导过程等研究方式方面的内容.截至目前,政治学科内部已经发展成为比较成熟的研究范式有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分析框架(包括阶级分析方法、经济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方法等)、理性主义范式、制度主义范式、系统分析方法、结构分析方法、行为分析方法(心理分析方法、沟通论分析框架、决策论分析框架等)、角色分析方法、权力分析框架等.马克思主义政治学阶级分析方法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从阶级对立和斗争的角度分析社会政治现象,揭示其本质和运动规律.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经济分析方法是从经济角度分析社会政治产生、发展和演化的深层的经济动因,从而揭示社会政治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历史分析方法是在政治分析中,从历史角度,用因果性揭示社会政治在历史的总联系中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它在不同阶段、不同历史环境中发展的特殊规律.理性主义范式是将研究对象假设为具有利己主义利益追求的行为个体,利己个体有着将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意愿,正是这种利益最大化推动了个体与所在整体的互动以及整个系统的发展和演化.制度主义范式是用制度概念来分析人类政治行为和政治历史演进的方法.系统分析方法是将系统作为核心变量或从系统整体的视角来对政治生活和政治行为进行解释与说明.结构分析方法假定任何个体都处于一定的社会整体之中,社会整体形成既定的结构,对个体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影响个体的行为方式和价值态度.行为分析方法主张以政治行为、政治过程作为分析对象,采用科学方法,实行定量的、动态的、不带价值偏见的研究.角色分析方法以角色概念作为研究起点,揭示出人们的社会政治行为和文化背景、社会结构、人际关系之间的内在关联,突出主体行为背后的社会文化政治因素.围绕政治权力分析、了解、把握政治现象构成了政治学的权力分析方法.我们很容易发现,这些研究范式都有它的核心概念、独特的命题以及能够自圆其说的一套理论,虽然也许这些概念是从别的学科借鉴而来的,但是已经有它独特的内涵了.同时应当指出的是,研究范式必须是经过长期累积,被一群人、一群理论所共享的东西.当然,由于理论在发展,在开始阶段,可能某一个个别理论独享一种范式,但它一定要有明确的区别性的理论要素.另外,在政治学领域中的这些研究范式是处于竞争状态还是处于霸权等级状态,即有一个主导范式,目前还没有广泛地达成共识.但是,不管这些研究范式是处于竞争状态还是处于等级状态,政治学已经形成明确的有区别性的多种范式这是已有定论的,这也正是政治学科成为一门成熟学科的重要标志.三、政治学方法论的技术层面解析政治学方法论技术层面的方法也就是技术性方法或具体方法,是用来收集和分析有关政治现象的资料的方法.它们是发现、组织和处理各种新旧有关政治现象信息的手段,主要包括资料收集方法和资料分析方法.1.关于资料收集方法.资料收集方法主要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如调查研究(包括一般性、大规模访谈)、实验法等,通过这类资料收集方法,资料收集者能够直接获得大规模的或者个体性的、小规模的量化数据.另一类如观察法、深度访谈、小规模的访谈、文献法等,通过这类资料收集方法,资料收集者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获得多属于质性的资料信息.2.关于资料分析方法.资料分析方法主要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定量分析,如通过集中、离中趋势分析进行描述性分析,通过单变量、双变量推论统计进行推论统计、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另一种是定性分析,如历史分析方法、比较研究方法等.每一种资料收集方法和资料分析方法都有长处,也有局限性.每一种方法都有其存在层次和适用范围,不属于同一层次的不能相互贬低,相反却可以相互补充;同一层次,对立式的也可以相互借鉴.研究范式与技术方法的一个显着区别是,后者不涉及前提性假设和分析路径,而研究范式是包括前提假设、论据材料、论证方法、逻辑推理等在内的有机整体.这种前提性假设通常是一个命题或者判断,它是研究者的主观认知,是否真实还有待证明,而技术方法是纯粹工具性手段,本身并不体现研究者的主观判断.在政治学方法论的三个层面、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本体论、认识论、研究范式和技术方法) 中,前三者是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一整套认知与手段,带有世界观和哲学的背景,更为宏观、间接和深刻.但这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只是方法论的不同层次,它们互相交叉,而不是截然分开.某些方法在刚开始被运用时可能仅仅是一种技术手段,但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后,可能具有认识论色彩,或多或少地反映了学科的观察视角.同样,在一个大的研究范式下,各种具体方法可以综合使用.。

5、描述研究(质化研究)简介

5、描述研究(质化研究)简介

该研究特点:大量的细节记录,详尽的分析,与研究对象的长期的良好 互动。
26
谢谢!
27
19
质化研究的发展阶段
3. 领域模糊期:1970-1986。进入一个含混的解释的多元的新时 代。艺术手法与科学规范混为一体,自然主义和建构主义的范式在 质的研究领域获得一定地位,常人方法学开始广泛运用。
4. 表述危机期:1986-1990。研究者如何在文本和世界之间建立 联系?如何衡量自己的表述?
17
质化研究的理论基础
总结: 以上几种理论基础都注重在自然情境而不是人为的实验环境下进行 研究。都强调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的探究,而不是对其中一些孤立 的变量进行调查;都要求对当事人的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都 注意反思研究者个人因素对研究过程和结果的影响,而不是力图排 除或否认这些影响。
质化研究来自很多不同的理论,正是由于这些丰富多彩但又在很多 方面相互矛盾的传统,质化研究本身在不同层面、角度、部分都表 现出冲突和张力,因而也就孕育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第五讲 描述研究(质化研究)简介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钟景迅
1
一、质化研究的定义及相关概念
1、质的研究复杂性 质化研究,是一个跨学科、超学科、有时甚至是反学科的研究领域。 它受很多不同的思潮、理论、方法的影响,起源于很多不同的学科。 它同时跨越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具有多重面相和多种焦 点的特色。 尽管其在理论和实践上对一些重大问题进行了探讨和澄清,但是迄今 为止很多理论问题和操作方式仍然在摸索中。
3、研究是一个演化发展的过程。 研究是一个对多重现实的探究和建构的过程,在这个动态的 过程中,研究者和被研究者双方都可能会变,收集和分析资 料方法会变,建构研究结果和理论的方式也会变。 变化流动的研究过程对研究者的决策以及研究结果的获得会 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研究过程本身决定了研究结果,因此 需要对其进行细致的反省和报道。

语文(心得)之三大范式:语文教学研究的新视角

语文(心得)之三大范式:语文教学研究的新视角

语文(心得)之三大范式:语文教学研究的新视角在语文教学研究中,三大范式是指语言学范式、认知科学范式和社会语言学范式。

这三大范式从不同角度拓展了语文教学研究的视野,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考和研究方法。

语言学范式是研究语文教学中语言本质和语言规律的范式。

语言学研究帮助我们深入理解语言的发展和变化规律,从而更好地指导语文教学。

在语言学范式下,我们可以从语音、语法、词汇等多个层面对语文教学进行研究。

例如,通过语音学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语音在语言交际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正确发音;通过语法学的研究,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句子结构和语法规则,提升写作能力;通过词汇学的研究,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的词汇积累和运用能力。

认知科学范式是研究人类思维和认知过程对语文教学的影响的范式。

认知科学通过研究学习、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等认知过程,探索人们如何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更加科学和有效的方法。

在认知科学范式下,我们可以通过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例如,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发现,掌握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技巧;采用概念图等认知工具,帮助学生组织和整合知识,提升学习效果。

社会语言学范式是研究语言在社会交际中意义和功能的范式。

社会语言学研究帮助我们理解语言和社会的密切关系,通过探索语言在社会环境中的应用和变化,更好地指导语文教学。

在社会语言学范式下,我们可以关注语言使用者的身份、角色和话语特点,培养学生的语用意识和交际能力。

例如,通过研究不同地区的方言和口音特点,我们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语言的多样性和地域差异;通过研究社交语言规范,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交意识和礼貌用语,提高交际能力。

三大范式为语文教学研究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和研究方法,有助于我们全面理解和指导语文教学。

语言学范式帮助我们把握语言本质和规律,促进学生语言技能的提升;认知科学范式关注学习和思维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力;社会语言学范式关注语言使用和社交意义,培养学生的语用意识和交际能力。

教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质的研究方法的评析

教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质的研究方法的评析


我 国学者 陈 向 明博士 在对 国外有 关 问题研 究 的 论和方法的影响,它具有复杂多样的特征 。在此结
基础 上 ,将 英语 “ u la v ee rh 译成 “ 的 合 教 育 中 “ 进 生” 现象 如何 产 生 的研 究课 题 ,分 q ai t ersac ” ti 质 后
刘 晓飞
( 广西师范大学 教 育科学学 院 ,广西 桂林 5 1 0 ) 4 0 4
【 要】“ 的研 究” 摘 质 是近年来在社会科学领域 里兴起 的一种新的研 究方法和范式。 文章 试图通过 对教 育“ 质的研
究” 法 的 涵 义 、 点 、 点 以及 缺 点 的 分析 , 方 特 优 以达 到 对教 育 “ 的研 究” 法 的 “ 质 方 再认 识” 质 的研 究 可 以 与 量 化研 究相 。
研 究 向前 发展 。 是 ,任 何研 究方 法都 不是 完美 的 , 基 础 上提 升 出分析 类 型和理 论假 设 。 但 5 、理 解 的视 角 : 体 间的角度 。通 过 研究 者与 主 质的研究方法也有其本身所固有 的缺 陷,它在教育
研究领域 中的使用范 围也是有局 限的,其局限性需 被 研 究者之 间的互 动理解后 者 的行 为及 其意 义解释 。 用其 他研 究方 法来 弥 合 。 因此 ,教育 研 究 中也不 能 6 、研 究 关系 : 究者 与被研 究者之 间是互 动关 研 排斥 量 的研究 方法 ,而是 要将 量 的研 究 方法 与质 的 系 ,要 考虑 这 种关 系对研 究 的影 响 。 研 究方法 相结合 。 二 、顸 的研究” 法的特 点 ‘ 方 ‘ 的研 究” 埙 方法 的基 本 涵义 由于 “ 的研究”方法受到不同学科 思潮、理 质
第2 卷 第 l 3 O期

浅析质性研究方法

浅析质性研究方法

浅析质性研究方法从质性研究的发展起源谈起,通过对质性研究的概念界定、特点和实施过程的描述,试图向读者展示出一种不同于定量研究的新的研究范式——质性研究,它从独特的视角来看待问题,是对定量研究的一种补充。

质性和定量研究在技术方面并没有高低之分,仅有适不适合的问题。

我们在进行研究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择最适合的或者是综合运用这两种方法,使我们的研究更为科学、更有价值。

标签:质性研究;定量研究;范式1978年社会学在我国恢复、重建之后,主要引进的是美国社会学及其定量研究方法,因此,很长时间以来,西方的量化统计调查法以其“科学的”、“客观的”、“现代的”光环,被奉为唯一的社会学研究法[1]。

中国社会学丧失了设立之初由人类学传承下来的、重视田野调查的传统。

当前,我国定量研究在问卷设计、抽样以及资料的收集、分析和表达等方面,已经渐渐走出了早期蹒跚学步的阶段,然而,对于数据是否是用来描述社会现象的唯一的和最好的工具,这一议题仍然值得我们反思。

其实这一问题,一直是西方学界讨论的议题。

本文所说的质性研究则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问题,试图唤起学者对于多元研究方法的重视。

提到质性研究,国内多数学者感到比较模糊,那么,什么是质性研究?我们又该如何认识质性研究这种方法,以下将对此作一些浅显的探讨。

一、质性研究的发展起源与意义(一)质性研究的发展起源欧美学界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有“量”跟“质”的争议,之所以会有争议,是因为一百多年来,社会科学都服从于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认为,像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那样,社会现象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因此,可以把社会现象当成一种客体对象来研究。

但人类社会跟自然界不一样。

自然界不会因为你去研究它而有什么改变,它们一样“花儿自开水自流”,但人类社会生活就不一样,它是人类互动的过程和结果,而与不同的人互动就会有不同的结果,研究者在研究时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每一个人的情况;也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价值判断,不可避免地对被研究者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因此,对社会现象的研究只能尽量还原真实,但不可能完全反映真实情况,任何社会现象都是不能被复制的。

法国马克思研究的乌托邦范式——以吕贝尔和阿本舒为例

法国马克思研究的乌托邦范式——以吕贝尔和阿本舒为例

法国马克思研究的乌托邦范式以吕贝尔和阿本舒为例杜媛媛ʌ摘要ɔ20世纪50㊁60年代,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风光正盛,几乎主导了法国思想界㊂通过将马克思的思想和著作进行科学的阐释,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与列斐伏尔等人的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形成对立之势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吕贝尔的工作显得尤为瞩目㊂除了编译出版法文版的‘马克思文集“四卷本,吕贝尔还通过独特的伦理学视角来阐释马克思的思想,强调马克思思想中的乌托邦因素㊂可以说,在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和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阐释角度之外,吕贝尔提出了解读马克思思想的第三条道路㊂随后,乌托邦范式又成为联系吕贝尔和阿本舒之间的纽带㊂不同于吕贝尔,阿本舒试图通过批判的政治哲学来实现乌托邦自由㊂如果说吕贝尔是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流行时期的乌托邦逆行者,那么,吸收了诸多思想家理论资源的阿本舒就是批判的乌托邦的集大成者㊂ʌ关键词ɔ吕贝尔;阿本舒;乌托邦研究ʌ中图分类号ɔA811ʌ文献标识码ɔAʌ文章编号ɔ2096-1723(2020)02-0082-10ʌ作者简介ɔ杜媛媛,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㊁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同创新中心博士生早在20世纪30年代,列斐伏尔通过挖掘马克思的人道主义思想,使马克思在法国第一次以异化理论家的身份出现㊂①但苏联的马克思主义教科书体系对法共影响颇大,这导致列斐伏尔的人道主义阐释方式短暂流行后就趋于衰落㊂二战后,萨特试图将存在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相融合,并为促进法国三方政治联盟做了理论上的尝试㊂尽管这一理论进路曾一度受到法共的欢迎,但其空洞的自由承诺无法令人满意㊂时至20世纪50㊁60年代,苏共二十大会议㊁匈牙利事件㊁阿尔及利亚战争等国际①参见P e r r y A n d e r s o n,C o n s i d e r a t i o n s o n W e s t e r n M a r x i s m,L o n d o n:N L B,1976,p.51;T o n y J u d t, M a r x i s m a n d t h e F r e n c h L e f t:S t u d i e s o n L a b o u r a n d P o l i t i c s i n F r a n c e1830 1981,O x f o r d:C l a r e n d o n P r e s s, 1986,p.180.国内环境的变化又促使法国理论界重新思考人道主义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法文完整版的问世更是让学界聚焦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形成了以列斐伏尔㊁科尔纽为代表的人道主义阐释模式㊂这一阐释模式较为重视马克思的早期著作,强调关注马克思与黑格尔的思想关联㊂与此同时,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异军突起,声称尽管有过 认识论断裂 ,但马克思的思想发展总体是自洽的,黑格尔的作用微不足道㊂正当人道主义解读模式和结构主义解读模式的争论进行得如火如荼时,吕贝尔编译的‘马克思文集“的问世成为法国马克思研究界的一股 清流 ㊂一方面,它对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编译在法国的执行人 法国共产党造成了冲击: 吕贝尔的译本在法共及其知识分子中引发了最为剧烈的反应和激烈的论战,因为他们看到了自己对马克思著作的垄断权消失不见了㊂ ①另一方面,吕贝尔从伦理学角度阐释马克思的思想,为当时的法国学界提供了一个新颖的视角,构建了一种对马克思的乌托邦研究范式,这一范式在阿本舒那里得到了进一步的继承和发展㊂阿本舒博采众长,将乌托邦与批判的政治哲学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批判的乌托邦政治哲学㊂一、吕贝尔对马克思的伦理学阐释吕贝尔之所以从伦理学角度来阐释马克思的思想,强调其中的乌托邦因素,根源在于他的民主社会主义思想㊂从学术传统看,吕贝尔的 马克思学 源于欧洲少数派的马克思主义传统㊂基于欧文的乌托邦学说建立的社会民主主义,在第二国际时期进一步产生了民主社会主义 反对暴力革命,崇尚改革和改良,与苏联的布尔什维克主义形成对立之势㊂吕贝尔强调马克思思想中的伦理道德基础,同样与苏联的经济决定论相对立㊂此外,他还受到奥地利新康德主义马克思主义者麦克斯㊃阿德勒的影响㊂阿德勒在一战前曾是民主社会主义者,试图以一种基于康德的绝对命令之上的道德维度来解释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㊂吕贝尔采纳了阿德勒的观点,在‘卡尔㊃马克思:思想传记“‘马克思批评马克思主义“等一系列著作中都强调了马克思思想中的伦理因素,认为伦理学始终隐含在走向共产主义的无产阶级革命任务中,即工人阶级是出于道德伦理的原因要建立社会主义,而不是出于经济的原因㊂与吕贝尔处于同一时代的卡尔韦在这一点上更为激进,他在‘卡尔㊃马克思的思想“中提出,马克思的伦理学本质不仅仅是要完成吕贝尔所说的历史任务,它甚至就是这一历史使命本身㊂吕贝尔提出,马克思的思想是前后统一的,对此理解的唯一方法是: 识别并揭示马克思的许多政治行为和理论努力的基本灵感和定位㊂ ②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剥离出两点:第一,这一基本灵感和定位是什么?第二,马克思的政治行为和理论努力是这一基本灵感和定位的延伸㊂在对比了克尔凯郭尔㊁尼采和马克思对人类理想未来的憧憬后,吕贝尔的结论是: 前者(指克尔凯郭尔)主张一种对救世主的模仿,尼采则为效法凯撒而欢呼㊂马克思的①②L o u i s J a n o v e r, M a x i m i l i e n R u b e l:u n e o e u v r eàdéc o u v r i r, L H o m m e e t l a s o c iété,n o.119,1996,p.143. [法]吕贝尔:‘吕贝尔马克思学文集“(上),曾枝盛编选,郑吉伟等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67页㊂使命却是为产生于勇于向朱庇特挑战的普罗米修斯神的映像下的人类建立一个道德体系㊂ ①在他看来, 革命和乌托邦是马克思为提供科学框架而努力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基础㊂ ②从这一观点出发,吕贝尔塑造了一个伦理学家的马克思㊂面对马克思的每一篇文本,吕贝尔都强调马克思的价值判断或规范性假设的意图,试图打破马克思主义所提供的作为科学家的马克思的形象㊂吕贝尔认为,伦理直觉从马克思青年时代起就贯穿于其研究工作的整体中,特别是马克思关于个人幸福取决于所有人的幸福的看法㊂具体来说,马克思的早期著作中充斥着深刻的伦理精神,这种精神在自由工人转变为国家的奴隶㊁个体资本家转变为官僚或技术官僚时仍然有效㊂随后,在经济学著作 六册计划 中的第四部分的‘国家“篇中,马克思通过重塑摆脱政治异化之后的自由主义和共产主义而重新回到了其1843-1844年的伦理学主题上㊂在马克思的伦理学思想发展中,吕贝尔认为他最初赞同圣西门的无产阶级伦理学,支持 最贫穷和人数最多的阶级 ;后来,为了将无产阶级自身的外部意识定位在其之外的阶级中,马克思又否定了圣西门理论的精英主义;最后,吕贝尔认为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自我解放的思想受到了弗洛拉㊃特里斯坦(F l o r a T r i s t a n)的影响㊂③吕贝尔对马克思的伦理学阐释是一以贯之的㊂自从在1948年的‘马克思社会主义伦理学选集“中提出马克思的伦理学视角开始,吕贝尔在1957年的‘卡尔㊃马克思:思想传记“中继续沿用这一主题,并进一步阐述了革命伦理学与批判的社会学之间的二元论,一直到编译‘马克思文集“中关于‘资本论“的新版本都是如此,甚至唯物史观在吕贝尔那里也带有强烈的伦理学旨趣㊂他首先用唯物史观来解决马克思学说中明显对立的两个方面,即 客观主义 和 主观主义 ㊂这两个方面在吕贝尔看来恰恰是马克思 惟一的㊁钢板一块的天才的双重表现,也是他的人格的双重表现 ㊂唯物史观在吕贝尔那里成为 既是探索历史一切领域的方法,也是马克思关于社会运动的学说;既是理解历史的工具,也是指导革命行动的手段㊂ 唯物史观作为一种客观的研究方法,有助于对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做出科学的分析㊂吕贝尔的独特之处在于进一步将唯物史观看作是一种 人类行为的道德价值观 ,它探寻的根本目的是建立无产阶级的行为原则,指导无产阶级实现自我解放和建立一个和谐的人类共同体㊂④吕贝尔认为,在走向共产主义的现实运动中,马克思掌握了革命伦理的规范,它既是对现存条件的一种批判意识,也是对共产主义的期待和向往,这两者非但不矛盾,反倒都与社会主义乌托邦和谐地联系在一起㊂这也就是为什么自由和必然㊁乌托邦和批判能够并存的原因㊂通过研究马克思的早期著作,吕贝尔通过具体的社会来证明马克思的反黑格尔主义和反国家主义,这种反对又与克尔凯郭尔用具体的个体来反对黑格尔主义是一致的㊂马克思成熟时期的著作‘资本论“在吕贝尔眼中依然是乌托邦的继续:①②③④[法]吕贝尔:‘吕贝尔马克思学文集“(上),曾枝盛编选,郑吉伟等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65-66页㊂M a x i m i l i e n R u b e l,K a r l M a r x,E s s a i d e b i o g r a p h i e i n t e l l e c t u e l l e,P a r i s:M.R i v ièr e e t C i e,1971, p.L X V.M a x i m i l i e n R u b e l, K a r l M a r x e t F l o r a T r i s t a n, L a N e f,J a n.1946.[法]吕贝尔:‘吕贝尔马克思学文集“(上),曾枝盛编选,郑吉伟等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88-89页㊂它(指‘资本论“)不是一本为未来的锅准备的食谱,也不是提供给国家慈善家的新乌托邦㊂然而,马克思并没有废除乌托邦,而是改写了乌托邦的含义,将其与工人阶级的运动和计划联系在一起,他认为工人阶级能够在没有统治精英的帮助下消除剥削,建立一座新城邦㊂①可以说,吕贝尔的伦理学解读是对科学社会主义二元论的一种回应,也是对传统乌托邦社会主义的质疑㊂他所说的马克思的社会主义乌托邦,是指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马克思掌握了如何深入解读共产主义的一般原理,而不是像英美专家所断言的马克思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乌托邦主义者㊂吕贝尔还通过对马克思的伦理学阐释来对抗阿尔都塞的 断裂说 ,并反对斯大林教条主义将马克思及其思想割裂的做法㊂在吕贝尔看来,同样的激情和同样的斗争贯穿于马克思工作的始终,即傅立叶意义上的对 文明 的厌恶和为了人类解放的斗争㊂在这种 道德连续性 (即吕贝尔所说的对伦理道德的关注贯穿马克思思想的始终)的基础上,吕贝尔不可能像阿尔都塞那样将马克思的思想发展划分为不同的阶段,而是在重要的时刻为其做上标记㊂吕贝尔认为,首先,1843年7月至10月在克罗伊茨纳赫的思考,是马克思思想的 高光时刻 ㊂可以说,马克思在到达巴黎时就已经是后人所说的马克思了㊂随后,马克思陆续完成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手稿㊁‘论犹太人问题“,并打算写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㊂这些作品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也正是在这一整体中,贯穿了马克思研究的 指导线索 唯物史观㊂这些文本是马克思思想真正的 创新实验室 ,马克思正是在这里从哲学转向了伦理学,从对宗教的批判转向了对法律和政治的批判㊂建立在人的现实差异基础上的人的统一以及把人类思想从抽象的天国带回现实,这是马克思理论的基石㊂在马克思思想发展以及早期著作的重要性问题上,吕贝尔赞同伊波利特和德拉-沃尔佩的分析,反对阿尔都塞认为的这一时期(即马克思的青年时期)完全是费尔巴哈式的㊂另外,吕贝尔批判了斯大林教条主义割裂马克思的做法㊂在他看来,斯大林教条主义将马克思与前辈㊁马克思与哲学家㊁马克思与乌托邦,青年马克思和成熟马克思之间完全割裂开来㊂事实上,这种教条主义甚至影响了科尔纽对青年马克思的研究(指科尔纽在法共的压力下所做的关于青年马克思研究的自我批评)㊂幸运的是,伊波利特和列斐伏尔仍旧能够以学术的态度来对待马克思研究㊂伊波利特强调,对‘资本论“的阅读如果不以马克思的哲学著作为前提,必然会导致曲解;列斐伏尔从一开始就试图将异化概念恢复为哲学概念,并强烈反对马克思主义意味着哲学的终结和乌托邦终结的观点㊂吕贝尔提出,要正确地理解马克思的伦理学,关键性主题就是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自我解放的假设,它激发了自1844年起马克思的一切理论的和政治的观点㊂②政治学解读可以看作是吕贝尔通过伦理学阐释马克思的理论延伸,这一点尤其体现在‘马克思政治学著作“(即‘马克思文集“第四卷)和‘马克思批评马克思主义“以及1970年的‘马克思学研究“所刊登①②K a r l M a r x,Œu v r e s,E c o n o m i e I I,E d i t i o nét a b l i e e t a n n o tée p a r M a x i m i l i e n R u b e l,P a r i s:G a l l i m a r d,1968,p.X I V.M a x i m i l i e n R u b e l, K a r l M a r x e t l e p r e m i e r p a r t i o u v r i e r, M a s s e s(s o c i a l i s m e e t l i b e r té),n o.13(fév r i e r), 1948.的文章中㊂在吕贝尔看来,马克思将斯宾诺莎的民主观融入到自己的民主观中,并得出民主制的必然结果就是共产主义的结论;同时,自19世纪40年代中期开始直到成熟时期的著作中,马克思都将货币和国家看作是人的异化的两种表现方式㊂因此,国家和货币的消亡也就成为马克思设想的全新自由社会的一个决定性特征;而且,这一目标应该由工人的自主活动来实现㊂而工人的自我解放只能是社会的,采取的手段不是对国家的征服和改造,而是对所有政治权力的放弃和破坏㊂与阿尔都塞受到列宁影响而不断回溯到1917年的十月革命和第三国际的做法不同,吕贝尔更多地站在共产主义的革命的角度,提出由政党领导并进行的革命本质上是无产阶级的整体进行的自我解放的道路㊂吕贝尔还概括了马克思共产主义理论中的两个基本原则,它们指导着从资本中解放出来的经济组织:一是主张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废除价值规律并采用新的评价标准,即根据共同需要分配个人活动的劳动时间,并评价属于每个生产者的共同产品部分;因此,社会主义社会以及联合的生产者的经济制度,从过渡阶段开始就直接地㊁有意识地对劳动时间进行控制㊂由此可见,共产主义社会不是国家而是否定国家,不是主张货币资本而是取消货币资本㊂二是社会主义经济与商品㊁货币和信贷不相容㊂共同体是社会生产的基础;货币随着交换价值的消失而消失;使用价值的生产是为了满足成员自由决定的社会需求;时间的经济,是形成普遍个性的完整的人的 自由 时间;而劳动时间 有计划的 分配,则是共同体生产体系的第一定律等㊂吕贝尔在‘卡尔㊃马克思:思想传记“和‘马克思文集“中都指出,马克思在1843年写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时形成了人道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㊂这一看法启发了米格尔㊃阿本舒,他认为这就是当今无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理论来源㊂当吕贝尔发表‘马克思社会主义伦理学选集“时,阿本舒的老师勒福尔也在这一时期发表了文章‘托洛茨基的矛盾“㊂因为两者有同样的主题,即反对布尔什维克主义意识形态化的马克思主义作为国家意识形态和政党教条,这使得这两部作品在有意识地区分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者那里都非常流行㊂阿本舒既赞同吕贝尔的文本考证方法,又在勒福尔的影响下聚焦于政治角度来理解马克思,并发展出自己的 批判的乌托邦政治哲学 ㊂二㊁阿本舒的 批判的乌托邦政治哲学阿本舒是吕贝尔的合作者,参与了‘马克思文集“的出版工作,并为‘马克思学研究“撰稿㊂作为法兰克福学派在法国的传播者,阿本舒在吸收了诸多思想家的理论资源的基础上,构建了自己的乌托邦研究范式㊂20世纪60㊁70年代,阿本舒将注意力集中在英美乌托邦思想研究和马克思对乌托邦的批评上,并在德勒兹的指导下完成了关于乌托邦主题的论文㊂阿本舒的兴趣点在于马克思所预测的作为一种高级社会形态的共产主义理论㊂他对吕贝尔的这种 非马克思主义者 的马克思研究表现出相当的兴趣,并反对阿尔都塞提出的马克思思想存在 认识论断裂 的说法 这在阿本舒看来是 教条主义和官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变种 ①㊂对①M i g u e l A b e n s o u r,L a c o mm u n a u tép o l i t i q u e d e s‘t o u s u n s“.E n t r e t i e n a v e c M i c h e l E n a u d e a u,P a r i s:L e sB e l l e s L e t t r e s,2014,p.25.此,阿本舒专门撰写‘为了阅读马克思“(P o u r l i r e M a r x)一文来为吕贝尔辩护㊂同时,基于对威廉姆㊃莫里斯(W i l l i a m M o r r i s)的马克思主义乌托邦的兴趣,阿本舒继而研究了汤普森㊁马尔库塞以及法兰克福学派的著作,从而为自己的乌托邦研究奠定了广泛的理论基础㊂因此,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追溯阿本舒的乌托邦思想根源:其一是受吕贝尔的影响,乌托邦思想成为联系二者的思想纽带;其二是受法兰克福学派的影响,阿本舒在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中找到了追寻乌托邦的政治依托㊂由此出发,阿本舒进行了全新的政治哲学理论思考和重组㊂在与吕贝尔合作的过程中,阿本舒虽然受到了他对马克思著作非正统的㊁自由的阐释的强烈影响,尤其是在马克思的乌托邦思想方面,但阿本舒对吕贝尔并非亦步亦趋,他有着自己的阐释原则㊂在为吕贝尔撰写‘马克思经济学文集“的前言时,阿本舒提出了吕贝尔工作的不足之处㊂虽然吕贝尔强调了马克思思想中的乌托邦因素,但遗憾的是,除了‘马克思文集“第二卷中有一个非常简短的说明 预期的梦想与现实的分析密不可分 之外,他并没有具体说明乌托邦思想在马克思思想发展中起到的作用㊂阿本舒的核心观点是:对政治的批判是建立在乌托邦之上的㊂阿本舒区分了 永恒的乌托邦 (e t e r n a l u t o p i a)和 持续的乌托邦 (p e r s i s t e n t u t o p i a)㊂前者指向的是一个封闭的㊁静态的㊁专制的社会,它否定时代性,反对多元性和个体性,是一种保守主义;后者则指向一种不确定的事物不断重生的运动,它的目的在于唤醒人们,使他们不再接受理所当然的既定秩序㊂这样一来,马克思的革命理论与持续的乌托邦之间就产生了关联,因为两者的目的都是颠覆资本主义社会的既定秩序㊂在阿本舒看来,马克思区分了两种乌托邦:一种是由于缺乏激进主义而失败的乌托邦,主要是指蒲鲁东 对空想主义者的假批判和假对立 ,因此这种乌托邦仅仅是当前社会的影子,另一种是作为 新世界的预测和幻想的描述的 乌托邦,以傅立叶和欧文为代表,这种乌托邦可以在革命的过程中发挥作用㊂①阿本舒强调,将马克思和乌托邦彻底分割只能是一种神话㊂事实上,马克思对乌托邦的批判最终通过将乌托邦转化为本体论的辩证法从而挽救了乌托邦㊂阿本舒经常引用阿多诺的表述来更为明确地说明这一点: 为了实现乌托邦,马克思和恩格斯成为了乌托邦的敌人㊂ ②受马尔库塞的影响,阿本舒将‘资本论“看作是批判的共产主义的第一本著作㊂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在20世纪60年代几乎统治着整个法国哲学界㊂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的氛围使重新发现乌托邦的几率为零,因为,在他们看来,乌托邦属于不成熟的意识形态的范畴㊂1968至1970年间,身处美国的阿本舒在法兰克福学派那里找到了重新评价乌托邦价值的必要资源㊂当时,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都移居美国,他们对马克思的解读证实了阿本舒的直觉:马克思的著作中存在乌托邦维度㊂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一证据本身就是来自于马克思主义传统的研究者的研究结果㊂尤其是马尔库塞提出的观点对阿本舒影响最大,即 远非像古典政治经济学中单纯的经济概念那样,马克思的经济概念是建设性的概念,其目的不仅关注现存的现实,也要废除现存的现实,其中还同时承载着即将到来的新现实㊂在社会关系的理论重构中,与未来有关的因素也是批判现状㊁分析趋势的必要组成部分㊂这一进程所趋向的转变以及解放了的人类必须为自己创造生存环境;从一开始就确定了建立和发①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43页㊂T h e o d o r A d o r n o,N e g a t i v e D i a l e c t i c s,N e w Y o r k:C o n t i n u u m,1995,p.322.展经济范畴㊂ ①正是这种激进的思路使阿本舒认识到,社会的科学和共产主义的预测不是并列的,而是互为可能性的条件㊂有了共产主义的视野,我们才有可能破解资产阶级经济的奥秘;对资产阶级经济的批判分析,使我们有可能预见公有制的形式㊂从某种意义上说,马克思从未停止过谈论共产主义社会㊂在阿本舒看来,马克思对乌托邦的批判和对共产主义的预测是密不可分的: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批判了野蛮的共产主义,并确立了批判的共产主义立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又批判了 真正的社会主义 ,肯定了大规模的共产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在‘反克利盖的通告“中,马克思以唯物主义共产主义批判了 爱的共产主义 ㊂1973年,阿本舒受帕约出版社(l e séd i t i o n s P a y o t)的委托,指导名为‘政治学批判“的一套论文集的出版工作,其主要目的是将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译介到法国㊂在翻译的过程中,阿本舒发现,批判理论将当代世界存在的一种全面统治的趋势作为它的起始假设②,并对当代压迫形式的分析发挥到了极致㊂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虽然根植于马克思主义传统,但又与马克思的思想保持着一定的距离㊂首先,批判理论拒绝将政治视作是具有决定性作用的经济的派生物,也就是说,统治和剥削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随之而来的就是他们对社会阶级的划分,即不再像经典马克思主义那样在资本家与无产者之间进行划分,而是在统治者和被统治者㊁执行者和被执行者之间进行划分㊂正是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继承,法兰克福学派将不确定性引入到历史理论中,从而在马克思的历史必然性中加入了偶然灾难理论㊂但阿本舒认为法兰克福学派对自由概念没有进行具体的理论说明,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解放和统治成了简单的对立关系㊂而现实情况的复杂性又使得人们对自由的理解不能简单停留在 非奴役状态 ㊂尽管批判理论认为解放本身是一个值得提出的问题,但它在政治上仍然保持着相对的不确定性,这一点尤其体现在霍克海默那里㊂与阿多诺不同,霍克海默将政治等同为统治,这导致的结果就是他对解放的设想保持着某种形式的沉默㊂在阿本舒看来,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仍然是未完成的㊂这就为阿本舒发展政治批判与乌托邦自由提供了可能性㊂通过将阿伦特的政治范式(即阿伦特将自由看作政治的本质)与法兰克福学派 对统治的批判 综合在一起,阿本舒开辟了全新的理论道路:批判的政治哲学③,简而言之,就是要总体地思考 政治 (如自由平等的体验㊁摆脱奴役㊁社会制度等)和 统治 的关系问题,绝不能把两者混为一谈,仅仅通过对统治的批判来阐释政治问题㊂阿本舒通过对19世纪乌托邦历史的研究,尤其是受到皮埃尔㊃勒鲁(P i e r r e L e r o u x)的启发,确立了一种全新的乌托邦精神㊂这种全新乌托邦精神的假设是:在大众屈从和接受奴役的普遍情况下,如何唤醒大众,让他们可以产生一种作为被统治者的自我解放的愿望,并向未知开放㊂由此,对乌托邦的证明就转化为革命实践的时刻㊂阿本舒受到诸多思想家的影响,如汤普森㊁吕贝尔㊁克拉斯特(P i e r r e C l a s t r e s)㊁本雅明㊁勒福尔㊁布洛克㊁莫里斯和马克思等㊂阿本舒所译介或研究的思想家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他们都有自由主义的敏感①②③H e r b e r t M a r c u s e,C u l t u r e e t S o c iété,T r a d u c t i o n d e Gér a r d B i l l y,D a n i e l B r e s s o n e t J e a n-B a p t i s t e G r a s s e t,P a r i s:E d i t i o n s d e M i n u i t,1970,p.160.M i g u e l A b e n s o u r,P o u r u n e p h i l o s o p h i e p o l i t i q u e c r i t i q u e,P a r i s:S e n s e t T o n k a,2009,p.50.M i g u e l A b e n s o u r, P o u r q u o i l a T héo r i e c r i t i q u e? L e s o u c i d u d r o i t,d i r.B e n t o u h a m i,H o u r y a e t a l., P a r i s:S e n s e t T o n k a,2009,p.23.。

质化研究与量化研究的范式差异及融合趋势

质化研究与量化研究的范式差异及融合趋势

质化研究与量化研究的范式差异及融合趋势摘要质化研究和量化研究作为两种不同的研究范式,均在管理学中得到广泛应用。

以《管理世界》和《经济研究》刊发的二篇论文为例,比较两种范式在研究的主客体关系、认知解释模式、研究过程设计三个方面所存在的差异性,最后,指出了研究范式融合的三种具体模式。

关键词质化研究量化研究管理研究方法质化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与量化研究(quantitative research)一直以来被视为社会科学领域的两类不同的研究范式,在管理学研究领域也倍受推崇。

质化研究突出强调在自然情境下,发挥研究者在认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非结构化访谈、观察、文本分析等手段,以当事人的视角对社会现象或者具体事件进行深度研究,而量化研究则突出强调在实证主义思想指导下,通过实验、实地调查、二手数据等资料的客观分析,试图获得具有普遍意义的研究结论。

很长_一个时期以来,学术界派系之争激烈,质化研究者偏好丰富翔实的情境事实,攻击量化研究的纯粹数据推导,缺乏人文主义;而量化研究者往往对数字情有独钟,攻击质化研究的本质直观解读,缺乏科学主义,甚至一度出现过类似“井水不犯河水”的分歧。

本文试图在梳理两种研究范式起源、发展路径、主客体关系、应用解释模式、研究过程设计等差异性的基础上,指出当下十分有必要创造性地将两种研究范式有机融合,认真探讨两种研究范式融合的具体模式。

一、两种研究范式产生和发展的时代背景纵观社会科学发展的历史,任何一种研究范式的形成与发展都离不开身处的时代特征,社会的突破性变化和科学技术的重大进步往往是另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形成的基石和土壤。

(一)质化研究兴起的渊源与发展质化研究可以追溯到西方学者对人种志的兴趣。

主要用来研究原始部落条件下人类群聚模式、生存方式和特定的传统文化。

早期的学者们往往会借助文字资料方式,或者研究者亲自前往实地进行细致地观察和访谈,进而达到动态勾勒、还原或者再现某种情境,冀希望在对世界上落后民族残存的原始文化中,了解和发现自己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其优势。

教育定量研究范式:价值、困境与创新路径

教育定量研究范式:价值、困境与创新路径

教育定量研究范式:王攀峰 王亚荣 翟静丽教育定量研究范式是以实证主义为基础,运用数学工具或统计分析等手段对教育现象或教育过程进行测量,依据数据资料检验理论假设,揭示教育现象中各种因素相关关系的研究范式。

早在1985年,胡森就将教育定量研究范式界定为:“模仿自然科学,强调适合于用数学工具来分析的经验的、可定量化的观察。

研究的任务在于确定因果关系,并作出解释。

”[1]作为教育领域思辨研究与质性研究的有益补充,教育定量研究范式以数据的方式对教育真理或教育规律进行呈现、描述和解释,在仿效“硬”科学的道路上推进了教育学科学化与实证化的发展。

定量研究范式以其数据统计的客观性、方法程序的标准化、研究工具的科学性,在教育领域形成了极高的学术声望和研究地位,并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有学者指出,“量化是促进包括教育学在内的社会科学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量化是学科从前科学到科学的转折点,是学术深化的里程碑,是促进学术争论深入的有效手段,是提高决策水平的可靠支撑[2]。

2015年“教育实证研究”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后,定量研究在教育领域被广泛应用,表现为论文比重逐年增长、模型方法不断更新、学科领域逐步扩大、研究团体日益壮大。

研究者通过运用数据统计和计量模型来对教育现象进行全面深入的描述解释,极大提升了教育研究在分析工具、理论建构与科学规律上的现代化水平,增强了中国教育与国际接轨、与国际对话的学术自信。

在中国教育改革转型的关键时期,学界还需要对教育定量研究开展本土化理论反思,直面学术困境,破解方法论问题,谋求未来发展之道。

一、教育定量研究范式发展的应然价值教育定量研究范式是提升教育研究科学化的关键,是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工具,其发展具有应 摘要:教育定量研究范式是以实证主义为基础,运用数学工具或统计分析等手段对教育现象或教育过程进行测量,依据数据资料检验理论假设,揭示教育现象中各种因素相关关系的研究范式。

它是提升教育研究科学化的关键,是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工具,也是适应教育数字化转型需要的必然趋势。

辩证研究范式的特点

辩证研究范式的特点

辩证研究范式是一种探索事物发展和变化过程的方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统一性: 辩证研究范式强调事物的统一性和整体性,将事物看作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系统,通过研究事物的内在联系和矛盾来揭示其发展规律。

2. 矛盾性: 辩证研究范式认为事物内部存在着矛盾和冲突,这些矛盾和冲突是事物发展和变化的动力。

矛盾既是事物的根源,也是事物发展的原因和动力。

3. 发展性: 辩证研究范式强调事物的发展性,认为事物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通过研究事物的发展规律和途径,揭示事物的内在发展趋势和方向。

4. 量变与质变的转化: 辩证研究范式认为事物的发展是通过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和推动实现的,量变是发展的基础,质变则是量变累积到一定程度时的突变。

5. 对立统一法: 辩证研究范式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来分析事物。

对立是事物内部存在的相互排斥和互相作用的矛盾因素,统一是事物的整体性和发展的结果。

总体而言,辩证研究范式具有系统性、矛盾性、发展性和对立统一性等特点,通过研究事物的矛盾、发展和变化,揭示事物内在的规律和机制。

从对立到融通:经史关系研究的视角转换与范式重构

从对立到融通:经史关系研究的视角转换与范式重构

从对立到融通:经史关系研究的视角转换与范式重构第一篇范文从对立到融通:经史关系研究的视角转换与范式重构在学术领域,经史关系研究一直是一个备受瞩目的议题。

传统上,经史关系被视为两种不同的学科领域,即哲学与历史学,它们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学术价值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对立。

然而,随着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意识到,经史关系的对立并非不可逾越,而是需要通过视角转换与范式重构来实现真正的融通。

首先,从对立的角度来看,经史关系在传统观念中是相互独立的。

经典被视为永恒的真理,具有普遍性和抽象性,而历史则被认为是具体的、实证的,关注具体事件和事实的变迁。

这种对立导致了经史学科的分野,学者们在研究过程中往往局限于自己的领域,难以形成跨学科的对话与交流。

然而,随着学术研究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意识到经史关系之间的内在联系。

事实上,经典与历史并非截然对立,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

经典作为历史的一部分,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其内涵和价值也随着历史的变迁而不断演变。

而历史的研究,恰恰可以为经典的解读和理解提供丰富的背景资料和实证证据。

在这一背景下,经史关系研究的视角转换成为必要。

学者们需要从相互对立的思维定式中走出来,以更为开放和包容的态度看待经史关系。

具体而言,这意味着经典研究不应仅限于文本解读和理论探讨,而应关注历史背景和实证证据的支撑;同时,历史研究也不应忽视经典的指导和启示,而应追求更深层次的意义和价值。

进一步而言,经史关系研究的范式重构是实现融通的关键。

传统的经史关系研究往往遵循单一的学科范式,如哲学或历史学,难以实现真正的对话和交流。

因此,学者们需要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重构一种综合性的、跨学科的经史关系研究范式。

这种新范式应当融合哲学与历史学的优势,注重理论与实证的结合,以期在经史关系研究领域开创新的可能性。

第二篇范文在探讨经史关系的研究中,我们不妨从一个全新的视角——3W1H(What,Who,When,How)模型和BROKE(Background,Reason,Objective,Key,Example)模型出发,重新审视这一议题。

混合方法研究:范式、设计与质量标准

混合方法研究:范式、设计与质量标准

混合方法研究:范式、设计与质量标准张培【摘要】实用说、辩证说、范武与方法关联说、学界信念说构成混合方法范武争论中的主要观点.类型视角和协合视角成为混合方法设计研究的主要角度.质量标准,作为学界一个新的研究焦点,尚难有共识,但混合方法研究的本质、目的和设计方式对其质量标准有重要影响.【期刊名称】《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1(013)005【总页数】4页(P441-444)【关键词】混合方法研究;范式;设计;质量标准【作者】张培【作者单位】天津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天津 3002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026在西方,混合方法研究在包括语言教育教学在内的社科研究领域正在成为一种潮流[1]。

混合方法通常被理解为在某一研究项目中将质化和量化成分加以混合使用的研究策略。

混合方法得到较为普遍的接受与“范式战争”的逐渐平息密切相关。

所谓“范式战争”是指20世纪70至80年代间质化与量化两大研究范式之间的严重对立。

时至今日,可以认为和平气候基本形成[2]。

而促使范式之争平息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社会科学研究方法领域的重要学者对于量、质二分化的批判,即实证主义定量研究与解释主义定性研究之间的简单对立。

新世纪以来,西方研究方法学领域出现了由争辩理论到关注实际问题的焦点转移,其结果是对研究实践的更多侧重和对不同范式及方法的更多包容,质化、量化的结合正在成为一种趋势[3]。

下列数据反映混合方法在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学界所受到的关注:1)至2010年已出版近20部介绍混合方法的专著;2)近几年出现了 Journal of Mixed Methods Research,Quality and Quantity,Field Method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ltiple Research Approaches等混合方法研究专门期刊;3)自2006年开始,国际混合方法研究年会已召开五届,分别在英国和美国顶尖大学举行;4)美国部分大学已开设混合方法网上课程。

浅析教育研究方法中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

浅析教育研究方法中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

浅析教育研究方法中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整个20世纪,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是贯穿教育研究的两条主线,二者在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历程中都发挥过重要的作用。

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在基本含义上独具一格、自成体系,并且从理论基础、研究目标、研究操作方法、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关系、研究取得效果等方面存在不同。

教育是一种复杂的人文现象,教育研究需要把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结合起来,使其更好的为教育研究服务。

标签:质的研究;量的研究;对比;结合20世纪60年代,国外的教育研究领域越来越多的采用一种叫做”质的研究”(qualitativeresearch)方法,又称为质性研究。

作为一种优质的研究范式,质的研究被渐渐推广开。

近年来,在我国的教育研究中也越来越得到重视。

教育工作者力求探寻关于质的研究的规范,透析出其与量化研究的明显差异,并通过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研究,找出两种方法的联系与区别,以使我们更加准确的认识这两种方法,更好的发挥两种方法在教育领域研究中的优势,从而促进教育研究向更加科学、严谨、深层次发展。

一、质的研究的基本含义我国学者陈向明博士在对国外有关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将英文“qualitative research”译成“质的研究”,以与“量的研究”相对应,并认为“质的研究”也与我国通常使用的“定性研究”有区别。

“质的研究”方法:要求研究者本人直接充当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构建获得解释性理解。

该定义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研究环境: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研究。

质的研究强调将研究者放入到一个复杂的、丰富的、动态的非人工情境下进行,这个情境往往是与个人对应的自然生活世界和与群体相对应的社会组织运作。

2、研究者的角色:研究者本人直接充当研究工具,不使用其他测量工具。

3、收集资料的方法:形式多样。

主要为深入访谈、参与式观察、实物分析等。

怎样才能做好质性研究

怎样才能做好质性研究

怎样才能做好质性研究凡是自己亲手做过质性研究的人都知道,这不但是一个充满了不确定性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充满了悖论的过程。

在各种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悖论中,下面三个让我最为纠结:(1)学习的悖论;如何学做质性研究?(2)理解的悖论;如何阐释研究现象?(3)身份的悖论;质性研究者是做什么的?我对这三个悖论有一些思考但很难去想清楚,而它们都可以结合本书所提出的一些重要观点加以讨论和探究。

在我看来,质性研究是一种需要研究者自己切身去体悟的活动,不可能被教师用语言直接“教”会(学不能被教);也不可能只通过阅读书本而“学”会,必须自己亲手“做”才能有所感悟(做不能被学)。

“好”的质性研究者有很多缄默的、无法言表的、身体化的知识,这些知识需要在反复的操练和问题解决过程中得到唤醒、锤炼、生成和升华。

如果有一个研究团队,有“师傅”的点拨和示范,有同伴在行动中的反思和相互映照,新手们的进步应该会更加迅捷、更加扎实。

对于学习质性研究来讲,虽然听讲座和读教科书通常用处不大,但是只有实践经验也是不够的,还需要培养自己对“好”的研究的品味和鉴赏力。

这犹如品茶,如果让你经常喝好茶,过了一段时间你再喝质量差的茶,自然会品尝出其中的优劣。

这种鉴赏能力是整体性的、体悟的,融合了人的各种感觉、知觉和理性(包括直觉、洞察力和审美能力),无法通过条分缕析加以切割并进行训练。

通过阅读“伟大作品”,研究者能够培养出对“伟大事物”的敬畏之心、鉴赏之力和效仿之法。

在自己长期亲力亲为的过程中,如果研究者不仅对自己的研究进行深入的反思和批判,而且不断比较和品味这些“伟大作品”的奥妙,定会对这种研究产生自己独特的理解和领悟。

由于质性研究需要研究者投入自己的全身心,去倾听、去理解、去积极地建构知识,甚至研究者需要“学习去掉”(un-lean)自己一些固有的习性,进入所必需的心态和体态。

例如,在质性访谈中,研究者需要学会用“心”去倾听,在情感上积极地回应,在理智上深入地追问,才有可能形成对问题新的认识,进而建构新的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范式”的视角看质的研究之定位陈向明[摘要] 本文在介绍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三种主要范式(实证主义、解释主义和批判理论)的基础上,对质的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功能定位进行了探讨,分析了质的研究与定性研究、量的研究和行动研究之间的区别,并讨论了“思辨”与“解释”、“实证”与“实征”、“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质的研究作为“方法论”与作为“方法”之间的异同。

[关键词] 范式;质的研究;定性研究;解释主义[作者简介] 陈向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中心主任(北京100871)世界上最复杂的就是人,有人在场的人文社会现象异常复杂,因此对其进行研究的学术流派也类型繁多,主张不一。

很多时候,甚至针对同样的现象,不同流派的研究者也可能形成完全不同的研究问题,并使用不同的方法。

如果希望理解不同流派的研究者为什么对同样的社会现象有不同的问题意识和技术偏好(如为什么质的研究通常使用访谈、观察、实物分析和民族志的方法来探讨意义解释类问题,①而量的研究则通过问卷调查、实验、测量、统计等手段来检验可概化的理论假设),则需要对研究者的信念、价值观和所秉承的研究传统有所了解。

而对这类问题进行探讨,“范式”(paradigm)不失为一个好用的概念。

本文便是这样一种尝试,力图从“范式”的角度探讨质的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功能定位,目的是从一种角度、在一定程度上澄清我国学术界长期争论的一些问题,如:1)“质的研究”与“定性研究”②有什么不同?“质的研究”是“实征的”(经验的,empirical)、“思辨的” (speculative),还是二者兼备?③“思辨的”与“解释的”(interpretive)有什么区别?2)“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的实质性区别是什么?“实征的”和“实证的”(positive)是一回事吗?3)“质的研究”具有单一的理论基础,还是兼具“实证主义”(positivism)、“解释主义”(interpretivism)和“批判理论”(critical theory)的要素?4)“质的研究”是范式、方法论(methodology)、取径(approach)、方法(method)还是技巧(technique)?“质的研究”与“行动研究”是什么关系?“实证研究” (empirical research)与“规范研究”(normative research)是一对合适的、相对应的范畴吗?本文采取如下步骤回答上述4个问题。

1)讨论“范式”的定义和内涵。

2)介绍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三种主要范式。

3)从范式的角度说明“质的研究”与“定性研究”的差异。

4)从“实证的”和“实征的”区别,讨论“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的实质性差别。

5)提出“质的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是“解释主义”,但兼具“后实证主义”和“后批判理论”的要素。

6)指出“行动研究”是一种“研究取向”,“质的研究”可以作为“方法”为“行动研究”服务。

本文的基本观点可以在下表中得到大概、粗略、但不完全准确的反映,下文在对本表内容展开诠释时将对其中疏漏的部分进行具体说明。

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范式一、什么是“范式”?根据库恩的定义,“范式”是一个科学共同体成员所共有的东西,是由共有的信念、价值、技术等构成的整体。

换言之,一个科学共同体由共有一个范式的人组成。

他们受过近似的教育和专业训练,钻研过同样的技术文献,并从中获取许多同样的教益。

科学家团体中交流相当充分,专业判断也相当一致。

④在共同体内有一些公认的科学成就,在一段时间里为共同体提供典型的问题和解答。

这些成就空前地吸引一批坚定的拥护者,使他们脱离科学活动的其他竞争范式,而同时又足以无限制地为他们留下有待解决的问题。

某范式之所以在该共同体内获得了地位,是因为比其竞争对手能更成功地解决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又为实践者团体认识到最为重要。

不同范式之间具有不可通约性,其区别和变革类似一场“革命”。

当一个范式受到致命挑战时,科学家共同体所从事的活动便从“常规科学”进入“反常时期”,然后进入“非常规时期(科学的革命)”,直至进入另外一种范式指导下的“常规科学”。

以共同范式为基础进行研究的人,都承诺同样的规则和标准从事科学实践,但又不必完全由规则所确定。

规则导源于范式,但即使没有规则,范式仍能指导研究。

范式比抽象出来的任何一组规则更优先、更具约束力、更加完备,并为共同体成员提供具体的谜题解答。

它被当作模型和范例,可以取代明确的规则,以作为常规科学中其他谜题解答的基础。

在范式内存在某些科学实践的公认范例,包括定律、理论、应用和仪器,能够为特定的、连贯的科学研究传统提供模型,如“托勒密天文学(或“哥白尼天文学”)、“亚里士多德动力学”(或“牛顿动力学”)、“微粒光学”(或“波动光学”)。

概言之,范式是一种“学科基质”(disciplinary matrix),它包括:1)符号概括,如x,y,z;2)共同承诺的信念,如热是物体构成部分的动能;3)价值,如预言应该是精确的,定量预言比定性预言更受欢迎;4)范例,提供具体的问题解答,如自由落体运动、相似性、意会知识等。

⑤正如库恩所言,范式“作为持久而忘我努力的这种研究,强把大自然塞进由专业教育所提供的概念箱子里”。

⑥一个范式支配的首先是一群研究者而不是一个学科领域。

任何对于范式指导下的研究或动摇了范式的研究所做的研究,都必须从确定从事这种研究的团体入手。

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范式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范式种类繁多,为了分析方便和探讨问题的需要,本文介绍三种主要范式(或者说范式内的主导理论):实证主义、解释主义和批判理论。

实证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孔德和涂尔干。

实证主义在本体论上是“朴素的现实主义”,认为社会现实是真实存在,可以被了解。

社会过程与自然过程一样,都是独立于人的意志与行动的客观过程,具有客观规律性和齐一性。

社会现象是事物,应该被当作事物来看待(涂尔干)。

在认识论上,实证主义采取的是二元的、客观主义的立场;认为研究结果是真实的,可以通过科学手段被发现。

实证主义关注的是研究者所观察到的“客观后果”,这些后果具有预测的正确性和控制的有效性,而不是当事人的“主观意向”。

了解以便预测,预测以便控制(孔德)。

在方法论上,与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类似,强调使用实验、操纵的程序和规求,通过一套工具和程序对客观现实进行经验性探究,对假设进行证实或证伪;要求理论包含对社会规律的陈述,且各部分有确定的逻辑关联。

⑦解释主义的代表人物有狄尔泰(精神科学)、韦伯(理解社会学)、舒茨(社会现象学)、加芬格(常人方法学)和伽达默尔(阐释学)等人。

狄尔泰的名言“自然需要说明,而人需要理解”可以说是解释主义的经典注脚。

在本体论上,解释主义认为,社会世界通过行动者的经验与解释已经形成了井然有序的、有意义的秩序,有意义的行动等于受制于规则的行动。

社会现实具有地方性特点和时间维度,是参与各方此时此地的共同人为的建构。

研究结果是被制造出来的,而不是被发现的。

在认识论上,解释主义认为,研究是阐明社会世界有意义的秩序,探究其发生和持续的机理。

人对现象的认识只可能是部分的、局部的。

理解总是解释性的理解,是研究者对被研究者的一种建构的第二度建构。

这是一种交往的认识论,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互为主体,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将心比心地产生共情。

在方法论上,解释主义从行动者的视角界定及解释人类的行动,通过“本质直观”发掘一般人前反思的自然态度,在特定情境中揭示常识理性。

主张阐释循环(全面性解释与局部探讨之间永无止境的辨证循环),通过主体间性达到视域的融合。

批判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黑格尔、马克思、弗洛依德和法兰克福学派。

马克思的名言“以往的哲学家只是在解释世界,然而重要的是要改变世界”可以说表明了这个流派的立场。

本体论上,批判理论认为,现实中存在矛盾,矛盾使事物变化,形成否定之否定。

实体是一种实现的过程,而不是事物的现实状态。

社会现实与社会思想之间存在辨证关系:人同时是认知者和行动者,社会既是认知也是意志和行动的对象,社会现实本身就是人的行动及其后果构成的,命运的因果不同于自然的因果。

辨证思考以不自由的经验为起点,即物化现象——主体创造了客体,而客体反过来控制了主体,导致主体的异化。

批判理论所持的是一种“历史的现实主义”,认为真实的现实是由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种族和性别等价值观念塑造而成的。

“如果你希望了解它,那就去改变它”。

⑧在认识论上,批判理论提倡交往的、主观的认识论,研究结果受到价值观念的过滤。

研究的目的是唤醒人们的真实意识,去除“虚假意识”。

在方法论上,批判理论提倡平等对话,批判反思,解脱潜意识所造成的情绪困扰。

它批评科学的自我误解,反对科技专家统治,并认为理论与实践之间不是一个直接的关系,必须通过意识的启蒙。

结合范式与其相配套的研究取经或方法,量的研究属于“实证主义”的范式,质的研究主要属于“解释主义”的范式,而“行动研究”则属于“批判理论”的范式。

从研究的价值导向来看,“实证主义”及其量的研究和“解释主义”及其质的研究都可以归于“学术导向”,其主要目的是“求真”,了解和理解事情“是什么”(what is);而“批判理论”及其行动研究则归于“实践导向”,⑨其主要目的是“求善”、“求美”,探讨并推进“应该是什么”(what should be)。

三、质的研究与定性研究的区别本文认为,“质的研究”与我国学术界(除了社会学)一般意义上的“定性研究”有很大的区别。

定性研究主要用思辨的方式对研究现象进行解释,不要求研究者自己进入实地开展实征研究并提供一手资料。

有时研究者也提供一些历史资料或前人(甚至自己)的研究结论作为论证自己论点的论据,但不将“研究者自己进入实地开展实征研究”作为充分必要条件。

而质的研究要求研究者亲自进入实地开展实征研究,在对研究现象进行解释时提供自己的一手资料。

虽然在对研究进行设计和对资料进行分析时,质的研究并不排斥研究者自己的“前理解”(前有、前见、前把握)以及前人相关理论和研究结论的作用,但来自当事人“主位的”(emic)的视角和“本土概念”(native concept)是必不可少的资料和证据来源。

因此,“质的研究”与“定性研究”的共同之处是“解释的”,即都对研究现象进行意义解释。

但是,与“定性研究”不同的是,“质的研究”还被要求是“实征的”(经验的),不完全是“思辨的”,即不仅需要思考,还需要有实地调查和一手资料的支持。

“思辨”与“解释”在“思考”、“辩论”、“阐释”等层面有共同之处,但在“猜想”的层面有不同之处。

“思辨”可以在脱离具体研究情境的情况下“突发奇想”,也可以进行纯逻辑的、与实际现实不完全相符的推理。

因此,“定性研究”可以说同时具有“思辨的”和“解释的”特征,而“质的研究”则同时具有“解释的”和“实征的”的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