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研课标说教材共31页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课件

口语交际教学
总结词
口语交际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 力的重要环节,一年级下册的口语交 际内容注重实际应用。
详细描述
通过课件中的模拟情境和角色扮演等 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口语交际活 动,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际 水平,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沟通能力 。
写话教学
总结词
写话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之一,一年级下册的写话内容注重基础 写作能力的培养。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 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课 件
目录
• 课程介绍 • 教学内容 • 教学策略与方法 • 教学资源 • 教师专业发展
01
课程介绍
课程目标
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和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拼音、识字、组词、造句等基本 的语文知识和技能,为后续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培养阅读兴趣和能力
通过阅读有趣的童话、故事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 惯,提高阅读能力。
促进思维发展和情感表达
通过语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让学生 能够独立思考、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课程大纲
拼音
学习声母、韵母、整体 认读音节等拼音基础知 识,掌握正确的拼读方
法。
识字
学习常用汉字的书写和 意义,了解汉字的构造
03
一些在线教育平台提供语文一年级下册的在线测试与评估功能
,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平台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
社会资源
1 2
图书馆资源
公共图书馆或学校图书馆中可以找到与语文一年 级下册相关的图书资料,有助于教师进行备课和 教学。
家庭教育资源
家长可以参与孩子的语文学习,提供家庭教育的 支持和辅导,与学校教育形成互补。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研课标说教材发言稿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研课标说教材发言稿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研课标说教材发言稿1一、说教材《小猴子下山》是部编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七单元的第四篇课文。
这是一篇趣味浓厚的童话故事。
讲的是一只小猴子在下山时,看见许多可爱的东西,它看见什么都喜欢,但抓到这个丢了那个,结果一无所获,只好空手而归。
本文图文并茂,语言简洁生动,五个自然段分别对应五幅插图,如同连环画一般使小猴的动作、形象更加直观化。
二、说学情从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能力体系来看,这些学生经过第一学期的学习,以及本期前两个单元的活动,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和口语表达能力,学习了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初步学习了结合词句的理解来理解课文内容的一些方法,具有初步的思维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从年龄结构和心理特点来分析,此时的学生大多五、六岁,还处于一个好动的阶段,他们的有意注意维持不了多久,只有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师生间民主、协作、自主、活动的实践激起学生的兴趣,发挥其主动性,学习效率才高。
三、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利用动作演示等方法正确理解“掰、扛、扔、摘、捧、抱”这些词,并能选几个词各说一句话。
3.借助插图,图文对照,读懂故事内容,并说说故事情节。
4.初步明白做事情要有目标,要有始有终。
四、说教法、学法1.教法: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依据本课故事性强、画面丰富、结构类似的特点,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教学方法:(1)图文结合的情景教学法。
(2)以扶为主的扶放教学法。
(3)读思结合的品读感悟法。
2.学法:与教法相适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质疑、探究、感悟、朗读四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性和创造性,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五、教学过程(一)谜语激趣,导入课文。
然后随机出示小猴子的图片问,谁能有礼貌地跟小猴子打个招呼?通过打招呼拉近孩子与小猴子的距离,重点强调“猴子”的“子”要读轻声。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研课标说教材

说建议的发现”练习设计注重引导发现,鼓励探究学习。 用加换偏旁、熟字加偏旁、”加一加、减一减、合一 合等识字方法巩固旧知,学习新知。教学时,鼓励学 生把获得方法迁移运用于识字学习中。 (2)“口语交际”积极倡导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从小就有合 作意识。教学尽量模拟社会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形成互动。 适时评价,引导鼓励为主。规范口头语言,重视提高交 际能力,学会合作交流。 (3)展示台提供展示的机会,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不断产生成就感,不断激发好学上进的动力。用竞赛、 激励的方式鼓励学生展示本领,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评 价采取激励方式,使识字成为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说课标
——本册教材内容标准
口语交际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说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 要内容。 3、能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4、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与口语交际, 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
保 护 环 境
( 教 材 说 的 教 基 材 本 结 构 )
识字
阅读课文
说教材 ——编写特点
以情感人:《看电视》一家人互让电视频道的 感人场面,洋溢着暖暖的温情浓浓的亲情。 《月亮的心愿》珍珍为了照顾生病妈妈放弃 郊游的故事。《棉鞋里的阳光》,我和妈 妈对奶奶的孝顺体贴。 以趣动人:课本以儿童的目光看世界,充满童 真童趣《小壁虎借尾巴》等童话贴近儿童 的想像世界。《胖乎乎的小手》反映了孩 子们丰富的生活世界。《棉花姑娘》反映 了多姿多彩的大千世界,深受学生喜爱。 以美诱人:课文充满美的魅力让人流连忘返展 现了形象美《荷叶圆圆》。展现了语言美 《四个太阳》,文中那优美的语言、丰富鲜 明的形象滋润孩子的心灵。
评价建议 教学建议
说 建 议
说建议 ——教学建议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一下学期目标
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 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 感兴趣的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 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 表自己的意见。
写规范、端正、整洁。
课程目标分析——阅读
低年级学段目标
一下学期目标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习默读。
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流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 的图画阅读。 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 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5.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 优美。 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课程纲要
目 录
一、课标分析 二、学情分析 三、课程内容 四、课程资源 五、学习活动 六、课程评价
一、课标分析
课程目标定位,教学起点的把握
课程目标分析——识字与写字
低年级学段目标(研究学习)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 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 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 音字母表》。 6.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 检字法查字典。
研课标说教材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评价及建议
三、说建议
第26页/共32页
评价建议
第27页/共32页
教学建议
评价建议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评价及建议
三、说建议
第28页/共32页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历史教科书
图书馆
乡土教材社区资源
影视、录音
历史遗址博物馆
网络信息
第29页/共32页
第30页/共32页
怀安城中学张艾琴
《历史课程标准》是教学和命题的主要依据,所以重新研读中国近代史部分的《历史课程标准》,很有必要。历史教材是《历史课程标准》的文本体现,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从整体上理解把握初二上教材内容,在此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整合。做到依靠教材而不依赖教材,超越教材而不脱离教材,这是高效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
第21页/共32页
第8页/共32页
中国近代史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课标内容结构
1、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理解五四精神。2、简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3、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4、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5、知道南昌起义,讲述朱德和毛泽东井冈山会师的故事,了解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6、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
第23页/共32页
将林则徐的禁烟与现今我国政府的禁毒举措结合起来,认识毒品的危害性和禁毒的必要性。将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与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文物保护相联系,认识文物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破坏文物是对人类的犯罪。将《马关条约》开放沙市为通商口岸与现如今沙市的发展相联系,了解沙市历史的变迁。将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主要事迹与沙市及全国各大中城市的“中山路”、“中山公园”和曾经流行一时的“中山服”联系起来,认识到缅怀革命先烈、继承和发扬先辈精神的重大现实意义。将新文化运动中提倡的民主、科学、新道德与当今我国建立和谐社会和民主法制国家相联系,理解民主、法制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和公民道德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将五四爱国运动中青年学生的爱国行动与当今青年的历史使命相结合,体会弘扬“五四精神”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将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与国家统一问题相联系,认识政党团结、民族和睦对国家稳定发展的重要意义。等等。这样设计,可以让学生懂得学习历史可以更好地为现实服务,懂得历史知识是每个人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精神营养。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说教材精品课件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说教材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最新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三单元《春天的故事》。
具体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生字词的学习,朗读与背诵,以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2. 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对课文的领悟能力。
3. 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引导他们感受春天的美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学生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让学生描述他们看到的春天,引入本课主题。
2. 课文阅读: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巡回指导。
3. 生字词学习:讲解本课生字词,让学生跟读、书写,并进行课堂练习。
4. 例题讲解:选取课文中的典型例句,进行语法和表达方式的讲解。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例句,用生字词造句,并进行交流分享。
6. 朗读与背诵: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韵律美,并进行背诵。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春天的故事2. 板书生字词:青、蛙、燕、花、草等。
3. 板书重点句型: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本课学到的生字词,写一段描述春天的短文。
答案示例:春天来了,小草绿了,小花开了,小鸟在树上唱歌,小青蛙从洞里跳出来,我们一起去郊游吧!2. 作业题目:背诵课文,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春天的故事。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春天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提高了他们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并对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和反馈。
在拓展延伸方面,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春天,鼓励他们用画笔或文字记录下来,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春天的故事”主题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春天的美好。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说教材精品课件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说教材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1. 汉字认读与书写:《语文园地三》中的生字词;2. 词语理解与运用:《语文园地三》中的重点词语;3. 句子阅读与朗读:《语文园地三》中的例句;4. 诗歌欣赏与背诵:《语文园地三》中的诗歌。
二、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本节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2. 理解并运用重点词语,提高词汇表达能力;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汉字书写、词语运用、句子阅读;2.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认读、诗歌的欣赏与背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有趣事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讲解:利用PPT课件,展示本节课的生字词、重点词语、例句和诗歌,逐一讲解;3. 例题讲解:以《语文园地三》中的例题为例,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4. 随堂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生字词的书写、词语运用和句子阅读练习;5. 诗歌欣赏与背诵:带领学生欣赏本节课的诗歌,并进行分组背诵;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提醒学生按时完成。
六、板书设计1. 生字词: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书写生字词,便于学生记忆;2. 重点词语:用红色粉笔标注,突出重点;3. 例句和诗歌:用蓝色粉笔书写,清晰展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2)用重点词语造句;(3)朗读课文,并背诵诗歌。
2. 答案:(1)生字词:略;(2)重点词语造句:例句;(3)课文朗读和诗歌背诵: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诗歌创作,提高语文素养。
同时,组织学生参加诗歌朗诵比赛,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4.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5. 板书设计的信息凸显;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答案的提供;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完整版)部编版一下语文课程纲要(20201128122454)

一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语文♦课程类型:必修♦教学材料: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年出版的《一年级下册语文》♦授课时间:106 课时左右♦授课教师:邢慧娟♦授课对象:解放路小学一年级学生【背景】一年级下册教科书针对一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从汉语言文化、节日民俗等方面,反映中华传统文化。
选文内容十分丰富。
既有经过时间的沉淀与考验,深受学生和老师喜爱的经典老课文,也有新选编的、内涵与语言皆美的新课文。
以阅读能力训练这条线索来看,一上要求“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 “学习借助图画阅读”,一下在继续学习“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的基础上,发展训练“根据信息作简单的推断”的能力,这是阅读能力的进一步发展,更多的是对阅读过程中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实现语言和思维发展的同步。
“借助图画阅读”的目标,一上主要是借助图画猜读生字、了解意思,到了一下程度加强,发展到利用形声字特点、依靠上下文来猜字、认字,并根据图文一一对应的特点理解课文内容。
其次,口语交际,从一上和一下各四次的口语交际编排中可以看出,教材通过目标分解,细化落实,帮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提升能力。
以“听” 为例,从“注意听别人说话”,到“没听清楚时,可以请对方重复”,训练学生逐步从“能听”发展到“会听”。
再如“说”的方面:从起步时的敢说、“大胆说”,逐步到“配合动作清楚明白地说”,一步一步地帮助学生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从交际习惯和交际规则方面看,从对象意识、场合意识,到礼貌意识,让学生在每一次口语交际中都能得到针对性地训练,使学生的交际能力在层层递进中螺旋上升。
【目标】1. 识字写字。
(1)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汉字200 个。
(2)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3)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学习使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4)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常用偏旁,能按笔顺规则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5)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新课标ppt

综合性学习
结合语文学习, 观察大自然, 用口头或图文 等方式表达自 己的观察所得。
在家庭生活、 学校生活中, 尝试运用语文 知识和能动,对所 策划的主题进 行讨论和分析, 学写活动计划 和活动总结。
对自己身边的、 大家共同关注 的问题,或电 视、电影中的 故事和形象, 组织讨论、专 题演讲,学习 辨别是非善恶。
培养学生主动 识字的愿望和 独立识字的能
力
阅读
识字与写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正确书写汉字 阅读兴趣:培养阅读兴趣,养成爱读书的习惯 阅读理解:初步掌握阅读方法,能初步了解文章的意思 朗读与背诵: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部分优秀诗文
写话
内容:培养学生的 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阅读评价:对阅 读理解、阅读速 度、阅读习惯等 方面进行评价, 及时反馈和指导
定义: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 受
写话
内容:包括看图写话、观察日记、 话题写作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目的: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和表达 能力
要求:语句通顺,表达清晰,没有 错别字和标点错误
口语交际
内容:介绍自己的 家人或朋友
目的:让学生能够 具体明确、文从字 顺地表达自己的意 思
方法:通过观察、 思考和实践,让学 生学会用语言文字 进行自我表达和交 流
教材编排:每个单 元都安排有写话练 习,形式多样,内 容丰富
口语交际
培养学生口语表达的兴趣和能力 引导学生规范使用汉语语言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交流 提高学生口头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部编版一年级下 册语文新课标ppt
WPS,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全册说课稿

《识字1》说课稿一、说教材这是一节识字课,主要通过字词的学习和插图形象的再现,使同学们了解一年当中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
通过了解这四个季节的特点,进一步感受到季节变换的美,激发同学们观察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二、说目标1.会认读本课的八个会认字,能按正确的笔顺写出本课的七个会写字,认识两个新偏旁。
2.能够正确流利地熟读本课的词语。
3.使学生感受到春夏秋冬四季之美,激发学生观察自然和热爱自然的情感。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是通过字词的学习和插画形象的再现以及教师课件春夏秋冬图片的展示,使同学们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说教法怎样在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让学生从想学、乐学到主动学习呢?识字教学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
在识字教学实践中,注意结合儿童心理特点,以灵活新颖的形式,为儿童创造了一个快乐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如:加减法识字,编字谜识字,编儿歌识字等等。
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发挥其主体性,引导他们自己想办法,发现行之有效的识记方法,独立掌握生字,并在实践中不断运用,形成识字能力。
四、说过程为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通过课件优美的图片分别展示春、夏、秋、冬四季的美景,请同学回答看到图片想到的是哪个季节,引出课题。
2.板书课题:春夏秋冬。
读题。
3.学习会写字。
理解“春”“冬”是四季中的两个季节,并指导写这两个字。
(二)检查预习,引导初读1.自由读课文中的词语,圈划生字,读准字音。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会写字的巧记方法。
(三)重点品读,理解感悟1.感悟春夏秋冬四季。
(1)教师领读词语“春飞吹、下雨落、秋霜降、冬雪飘”。
教师课件展示四季美景。
(2)学生感悟四季之美。
(3)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春、夏、秋、冬还能分别联想哪些景物和现象。
(4)学生自己组织句子,用通顺的语言描述自己喜欢的季节和美景。
2.感悟草、花、鱼、鸟之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