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界与实体——论中西传统哲学的一个差异(1)
中西道德哲学之别,乃是一种天壤之别
中西道德哲学之别,乃是一种天壤之别中国人有“致良知”的命题,比如遇到伦理道德的困境,人们会说,你的良心被狗吃了。
从思想史的维度看,这并不是一句谩骂之词,而是有很多伦理学方法论层面的命题,需要我们辨析。
一个必要的问题意识是,当我们讨论良知问题,我们预先给定一个稳定的,均衡的前提条件和分析基准,如此才使得良知命题成为一个科学命题。
在西方思想史上,当人们谈论良知,必要的分析进路是,人们立足于对完美上帝的信心,人对自己内心的秩序进行永不休止的怀疑。
这种怀疑的过程,或许我们所说的致良知了。
所以问题的重点在于,当我们中国人讨论良知问题,我们的前提条件和分析基准是什么呢。
所以,问题的症结很明显:第一,王阳明没有立足于对完美上帝的信心,他不认识上帝,这意味着他在讨论良知的时候,缺乏一个终极的基准谱系和一个均衡的分析坐标。
第二,如果没有这个坐标,人对自己的怀疑就缺少了动力和方法,如果这样,所谓的致良知,既是迷茫的,也是相对的,因而就不再是一个科学命题,而是一个人与人之间的攀比和纷争的问题。
这个分析很重要,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很容易发现,总有人指责他人道德败坏,与此同时总有人把某个人塑造成道德完美的偶像。
然而真正具有科学范式的道德哲学是一个人有能力回到自身,依靠终极的稳定的前提条件和分析基准展开对自己的绝对怀疑。
第三,基于前面的两个前提,如果我们缺少来自于上帝信仰的终极的稳定的前提条件和分析基准,那么由人所发起的致良知,就一定会一方面走向人的理性的自负,走向自我为义,走向伪善;另一方面则走向对人的基本意义的贬低和奴役,从而构成幽暗人性的一个巨大的道德伦理陷阱。
实话实说,中国传统的君子文化习惯,就处在这个巨大的幽深的道德伦理陷阱之中。
君子文化传统首先是人性败坏的一个表征,其次是科学精神的缺席,最后才是我们这个社会的持续的溃烂。
这是一个巨大的观念陷阱,所有倡导君子文化的人和地方,你们有麻烦了,你们必将被自己毁灭在这里,并且死无葬身之地。
西方哲学东西方差异
西方哲学东西方差异西方哲学与东方哲学的差异哲学是一种探讨人类存在、价值和意义的学科,东西方哲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本文将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观等方面探讨西方哲学与东方哲学的差异。
一、本体论差异本体论是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探讨世界的本质和存在方式。
西方哲学在本体论上主要关注实体和本质,认为世界是由一系列独立的实体构成的,每个实体都有自己的本质和属性。
例如,柏拉图认为世界是由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构成的,理念世界是真实的,而现象世界只是理念的影子。
亚里士多德则认为实体是具有独立存在的东西,它们的本质是由它们的形式和质料组成的。
相比之下,东方哲学在本体论上更加关注整体和关系。
例如,道家认为世界是由道生成的,道是一种无所不在的力量,它包含着阴阳、五行等相互作用的元素。
儒家则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认为社会是由一系列相互依赖的关系构成的。
佛教则强调世界的无常和无我,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因缘和合而产生的,没有固定的本质和属性。
二、认识论差异认识论是探讨人类认识的本质和方法的学科。
西方哲学在认识论上主要关注知识和真理的本质,认为知识是通过感官经验和理性思考获得的。
例如,笛卡尔认为知识是通过怀疑和推理获得的,只有通过理性思考才能得到确定的知识。
康德则认为知识是由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而成的,感性认识提供材料,理性认识则提供形式。
相比之下,东方哲学在认识论上更加关注直觉和体验。
例如,道家认为知识是通过直觉和体验获得的,只有通过修行和领悟才能得到真正的知识。
儒家则强调实践和学习的重要性,认为知识是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积累的。
佛教则强调修行和领悟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修行和领悟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和智慧。
三、方法论差异方法论是探讨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的学科。
西方哲学在方法论上主要关注逻辑和分析,认为只有通过逻辑和分析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例如,亚里士多德认为逻辑学是研究推理的科学,只有通过逻辑推理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中西哲学思想的差异
中西哲学的差异中西方的哲学在漫长的历史过程当中,渐渐形成了迥然各异的文化精神,从总体上来讲,中国哲学思想上体现出来的传统中国文化,非常注重现实性道德修为和建功立业,主要强调学以致用,哲学上说就是有实用主义的倾向。
而西方哲学上体现出来的西方传统文化,十分注重超越性的精神思辨和批判意识,主要强调学以致知,在哲学上它往往表现为具有一种超越现实生活而遨游于永无定论的形而上学问题的倾向。
为什么我们中国可以保持几千年的先进,而在近一百多年却落后于西方世界呢?我个人觉得中西方哲学思想的差异可以对这个问题作出相应的解释和回答。
哲学是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与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我们都知道,西方哲学是来源于古希腊文化的,第一位哲学家、被称为“哲学之父”的泰勒斯就是希腊人,其中第一个能称得上是哲学观点的思想主张就是泰勒斯提出的“水是万物的本原”。
当然,希腊哲学鼎盛时期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三位哲学家是希腊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
苏格拉底从具体事物背后去寻求一般定义的做法,为西方哲学后来的研究方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西方为学术而学术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态度也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当然,哲学它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它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每一个现世的哲学家的哲学思想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我们的中国哲学在思想观念上有一定的超脱和先进等特点,也许这正是我们没有像西方人那种“学以致知”和“为学术而学术”的求知态度的原因所在。
如果我们站在客观的角度上看,我们中国哲学由始至终都追求着实用性,而且很明显地中国哲学和政治有着太密切的关系了。
我们不可否认,西方人比我们中国人更适合搞学术,我们中国人比西方人更合适搞政治,所以我们中国哲学思想让我们在各方面的学习上少走许多弯路,但是最终正是因为我们少走了一些弯路,所以没有了西方人那种刨根问底的学习精神。
中西方哲学的差异
中西方由于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制度、文化心态及历史进程的不同,形成了各自特色的哲学体系。
分析中西方哲学的差异,对于加深对中西方哲学的理解把握,进一步认识中西文化本质具有重要意义。
西方哲学以茫茫宇宙为根本研究对象,形成了物本论和神本论两个基本流派,前者认为宇宙本原是物质实体,后者认为宇宙本原是精神实体。
这两大派别的对立统一构成了西方传统哲学的基本线索,从此也可以看出西方古代是不存在人本哲学的。
文艺复兴时期,少数非主流哲学家将人本哲学“合法性”问题提上日程,到了近代,人的经验与理性逐渐成为哲学架构的原生点。
发展到今天,当代西方人本主义对传统哲学采取了“颠覆”立场,科学主义思潮甚至认为传统哲学应该“终结”、“消亡”。
然而,传统的影响力是深远的,西方哲学至今仍摆脱不了天本传统影响。
中国哲学以“人”为根本研究对象,儒道两家在中国哲学史长期处于支配和主导地位,中国哲学的“道”“性”“理”“心”“名”等基本范畴都围绕“人”的问题形成、以儒与道的学说为主心骨。
中国哲学基本框架体系自形成后,发展一直较为缓慢,鸦片战争后在西学冲击下,也开始了自我更新进程。
客观说来,西方哲学长于知天,擅长用自然科学模式论证社会,甚至连人本哲学也把人看作“社会原子”。
中国哲学则专于知人,借天道表述一定价值诉求,致力于追求“内圣外王”的哲学价值。
如果用西方传统模式来衡量,则中国传统哲学缺乏实体追究智慧与科学理性精神;如果用中国传统模式来衡量,则西方哲学(至少是传统哲学)只是科学或神学的附属,缺乏应有的社会价值担当。
因此,中西方哲学只有结合起来,相互汲取营养,才能从理论体系上,科学地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类建立起科学化的终极价值目标。
对于中国哲学来说,随着当代西方哲学的面目日新和中国国情的深刻变化,需要以科学的理性精神和深切的人文关怀意识展开思路,结合时代特征,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原则和“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价值目标,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积极开展中西方哲学的平等对话,不断扩大在世界哲学文化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东西方哲学的根本差异
东西方哲学的根本差异哲学,作为智慧的探究和思考,一直以来都是人类思维的重要领域。
东西方哲学在历史长河中各自发展,并形成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这两种哲学体系之间存在着根本差异,反映了不同文化、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碰撞和交融。
一、思维方式的差异东方哲学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平和,注重心灵的平衡与和谐。
例如,中国的道家、佛家思想强调顺其自然,追求虚无缥缈的境界;印度的吠陀文化和瑜伽思想追求解脱、涅槃。
相比之下,西方哲学更加理性和逻辑,强调理智的探究和推理。
希腊哲学强调辩证法和逻辑分析,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和波普尔的科学哲学都体现了西方哲学的理性主义和实证主义。
二、价值观的差异东方哲学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强调个体在整体中的定位和作用。
例如,儒家强调仁爱、孝道、中庸,佛教强调慈悲、舍己,道家强调无为而治、返璞归真。
而西方哲学则更加注重个体的自由、权利和责任。
启蒙运动强调人的理性和自由,现代伦理学强调人的权利和尊严。
三、历史观念的差异东方哲学强调循环、轮回和变化,强调万事万物都是流转不息的。
例如,印度教和佛教认为生死轮回,道家认为万物变化。
而西方哲学更加线性和进步,强调历史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黑格尔认为世界是理性的历史过程,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是阶级斗争的推动。
四、对人生的态度差异东方哲学强调顺应自然、顺应命运,注重内心的平静和达观,追求心灵上的解脱。
而西方哲学更加强调个体的努力和奋斗,追求自我实现和人生的意义。
尼采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创造,存在主义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自我选择。
东西方哲学的根本差异体现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历史观念和对人生的态度上。
这种差异既反映了文化和社会的多样性,也丰富了人类的思维和智慧。
我们应该在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汲取两种哲学传统的精华,探索智慧的更广阔领域。
东西方哲学的差异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在交流互鉴中,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各自的哲学传统,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西方哲学的对比论文
中西方哲学的对比论文中西方哲学的对比论文摘要:中西方哲学的比较研究已经开始的比较早,但本文主要从中西方哲学的起源的不同,中西方哲学在天、人的方面的比较,中西方功利主义政治哲学的相异性的方面进行阐释,得出中西方由于不同的哲学出发点所得出的伦理意识的不同,进而导致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底蕴和不同的民族性格。
关键词:起源、天、人、仁、义、利一.中西方哲学起源的不同1.1西方哲学的起源探索西方哲学发源于古希腊。
古希腊是个海洋国家,其境内土地贫瘠,农业发展受到限制。
但古希腊有许多肥沃的山谷,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海岸曲折而且有很多天然良港。
这个地理环境为手工业活动和发展海上交通提供了有利条件。
手工业生产的兴起要求对加工对象及各种矿石等自然物的属性有较多的了解,由此逐渐形成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思维倾向;航海事业的需要导致了天文和气象知识的产生,而这种活动又开阔着人们的视野,使人们接触并思索到更多的未知事物;商业往来则拓宽了人们社会活动的范围,并由于得失成败导致“审慎”与推理思维的发展。
这宏大开放的视角环境及其社会生产方式,促使人们不得不注重对自身之外的自然物的思考和研究,并由具体困惑的产生和解决进一步形成了解茫茫宇宙及其本质的求知欲望,从而决定西方哲学一开始就把人们引向对自然知识的追求和立足于自然及社会进行理性探索的轨道。
另一方面,西方哲学直接源于古希腊神话。
那些被早期自然哲学阐述宇宙生成的思想在神话诗篇中早已出现。
神话通过想像把天空和大地、日、月、星系、河、海、火、土、水、气和金属进行神化,于是,混沌成了卡俄斯神,天变成乌兰诺斯天公,地成为该亚地母……,这种对诸神各自代表一种自然力量的想像,表明希腊人对宇宙结构种种自然性质的关注。
公元前8世纪时,赫西俄德的《神谱》就是一部以神话语言、形象方式编纂而成的宇宙生成论,它可以说是西方具有思辨色彩的早期哲学认识宇宙结构及其属性的范本。
古希腊神话的思维倾向是在人之外有一种巨大、普遍的本质和力量主宰着人间祸福、事物变幻。
东西方哲学的根本差异
东西方哲学的根本差异东西方哲学是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哲学思想体系,它们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方法论等方面存在着根本差异。
本文将从认识论、形而上学、伦理学等角度探讨东西方哲学的根本差异。
一、认识论的差异东方哲学强调的是直觉和体验的重要性,认为人的认识能力是通过直接感知和内观来获得的。
例如,佛教强调通过冥想和内观来认识自己和世界。
而西方哲学则更加注重理性和逻辑的运用,认为人的认识能力是通过思考和推理来获得的。
例如,柏拉图认为通过理性的思考可以达到真理的境界。
二、形而上学的差异东方哲学的形而上学思想强调的是整体性和和谐性,认为世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
例如,道家的“道”是一个无形的存在,贯穿于整个宇宙,万物皆由道而生。
而西方哲学的形而上学思想则更加注重个体和分离性,认为世界是由个体构成的,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本质和存在方式。
例如,亚里士多德认为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本质和目的,通过研究事物的本质和目的可以了解它们的存在方式。
三、伦理学的差异东方哲学的伦理学思想强调的是和谐和无为而治,认为人应该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我修养,通过无为而治来达到社会的和谐。
例如,儒家强调的是仁爱和道德修养,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实现社会的和谐。
而西方哲学的伦理学思想则更加注重个体的权利和自由,认为人应该追求个人的幸福和自由,通过个人的自由行动来实现社会的进步。
例如,康德认为人应该按照普遍的道德法则行事,通过个人的自由行动来实现社会的进步。
综上所述,东西方哲学在认识论、形而上学和伦理学等方面存在着根本差异。
东方哲学注重直觉和体验,强调整体性和和谐性,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我修养;而西方哲学注重理性和逻辑,强调个体和分离性,追求个人的幸福和自由。
这些差异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丰富了人类的哲学思想。
我们应该尊重和包容不同的哲学观点,通过对比和交流来促进思想的发展和进步。
试析中西方哲学思维方式存在的差异
试析中西方哲学思维方式存在的差异话题:教育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经验材料经验总结思维摘要:中西方由于受到自然、社会、人文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中方"重了悟而轻实证",西方"重分析而轻整体",文章正是通过对中西方哲学思维方式的剖析,梳理出中西方哲学思维方式存在的差异。
关键词: 中西哲学思维方式差异中西哲学思维方式由于受到自然、社会、人文等因素的影响,演化成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中国哲学讲求实用,“重了悟而轻实证”,以求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西方哲学追求对自然知识的认识,强调物我二分,划清主客界限,讲求实证和注重思辨,以达到对世界本质的认识。
本文通过对这两种不同思维方式的比较,就其存在的差异进行了探讨。
一、中国哲学思维重整体轻个体中国传统的思维着重于系统、整体的把握,轻视个体分析。
中国哲学思维从最自然的、直接的、感性的东西出发,凭借直觉推及整个自然界乃至人类社会,把世界看作是一个整体,一个不断变化、流转的过程,强调人与世界的融合,物即我,我即物,无也是有,有也是无,万物一体。
在整体模糊中获得全方位的认识,以求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而西方哲学思维则追求对自然知识的认识,强调物我二分,主客有别,讲求实证,注重思辨,以达到对世界本质的认识。
在把握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上,把局部与整体分开,进而分别进行分析研究,然后再加以逻辑推理,综合归纳,旨在从个体中寻求和把握一般的规律。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思维偏重于整体统一性,追求天人合一、物我一体、整体融合。
二是中国传统思维中重视人际关系的处理,重整体意识,个体对家族、国家的归顺性、依顺性,属道德约束型文化。
强调个体存在于社会群体之间,个体是受群体规范和制约,个体依附于群体,个体是集体中的一员,不能脱离群体,集体利益高于个体利益,群体凌驾于个体之上,是个体的载体、保障和最终归宿,个体和群体是一体的,强调整体的重要性。
古代中国哲学思想与现代中西哲学的异同
古代中国哲学思想与现代中西哲学的异同中国哲学是历史悠久的哲学体系,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价值。
尤其是古代中国哲学思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后来的哲学思想提供了不少启示。
现代中西哲学则是以日益发展的科技、社会和文化为基础,具有更为现实和实践性的特征。
本文将重点分析古代中国哲学思想与现代中西哲学的异同。
古代中国哲学思想的特点是强调形而上学和伦理道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儒家思想。
儒家主张“仁爱之道”,强调人际关系,提倡“仁、义、礼、智、信”五项基本德行,希望通过人伦之道实现社会和谐。
这与现代中西哲学的思想方向不同,现代哲学更注重实证性和实用性,西方哲学强调理性和个人主义,而中国哲学则强调道德和社会责任。
古代中国哲学思想中最为重要的一支派别是道家思想。
道家思想深刻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道的关系,设想了一个纯粹自由自在的状态,这在现代中西哲学中也有相似的体现。
比如西方哲学家专注于探讨人和自然、人和人、人和世界之间的关系。
但是在古代中国哲学思想中,重视个人自由和追求的思想并不是很突出,有时甚至被儒家思想所否定。
在现代中西哲学中,存在一些著名的学派和思想家,例如西方哲学中的康德、海德格尔、马克思等,中方中学有李约瑟、王夫之、范文澜等等。
他们的思想多以理性主义、实证主义、存在主义等为主导。
而在古代中国哲学思想中,这些学派的思想远没有那么明显。
古代中国哲学更侧重于道德伦理,技巧卓越、逻辑完备的思想家少,以论述为主。
古代中国哲学思想与现代中西哲学的异同,还表现在哲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上。
在古代中国哲学研究中,以《易经》、《道德经》、《论语》等古籍为基础,其研究方法多借助文献分析和注释,强调思想的演变和渊源。
而现代中西哲学的研究更注重实证分析和理论研究,更多借助数学、物理学等工具进行研究。
综上所述,古代中国哲学思想与现代中西哲学的异同在于,古代中国哲学思想强调形而上学和伦理道德,重视人伦道德和社会责任;现代中西哲学注重实证性和实用性,强调理性、自由、个人主义等。
谈谈中西方哲学思想的认知差异
谈谈中西方哲学思想的认知差异很多人说中国没有哲学,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
人们谈起“哲学”,往往自然联想到西方那种极致调用人类理性,运用严谨的逻辑思维递进式追问事物本源的方式。
但哲学乃至哲学研究的本质与重点,并非在于寻找知晓事物本源的方式,而在于本源本身。
之所以现在的人们“谈哲即西”,否认中国哲学,正是因为人们对理性思维的盲目迷信。
比如人们绞尽脑汁也无法在黑格尔的逻辑中找到任何漏洞,这种逻辑的极致严谨性误使人们认为这便是真理。
但严谨的逻辑最终可以运用于数学,发展出科学,但对于探索事物的终极原因以及本源问题,至少直到现在它已表现出无能为力。
甚至哲学今日进步缓慢的一大原因,就在于因逻辑思路而带来的追问循环,这显示了人类理性的局限性。
可人们并不愿承认自我理性的局限性,依然选择继续借用科学的手段,妄图以认知的增加来寻找逻辑的突破点。
但人们忽略了科学本就是逻辑的产物,科学严格遵守着逻辑的规则。
所以试图运用科学研究来突破哲学问题注定会陷入逻辑的“鬼打墙”中。
最终人们为了终结这种“鬼打墙”便只会走上两条路,第一条便是引入武断,可一旦武断,便等于向哲学追问投了降。
而另一条路便是走向神学,当逻辑的递进式追问走到一定程度,便势必不能够再进行下去了,这个时候便唯有引入神的存在了。
例如哲学经典论题,世界上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其中的逻辑很简单,也就是蛋孵鸡,鸡生蛋。
而如果按照这个逻辑去追问到底世界上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那么无论这个逻辑推演到什么程度,都不会有结论。
所以想要让这个逻辑循环终止,无非就只有直接断定先有鸡或是先有蛋,这就叫武断。
或是相信有一种存统摄这个逻辑的力量,是这种力量开启了这个逻辑,这种力量人们称之为“神”、“造物主”或是“上帝”,如此这个命题也可以终止。
历史上诸如牛顿、爱因斯坦等著名科学家晚年都遇到了他们穷尽自己身为人类的最高智商却依然感到无能为力的问题,但他们又不愿向逻辑低头,于是便只能走向了神学。
中西方哲学思想对比
中西方哲学思想对比哲学是研究存在、真理、价值等基础概念和原则的学问,是一种思辨性的学问,同时也是一种理性思考的方式。
中西方哲学思想源远流长,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和发展轨迹。
下面就中西方哲学思想进行对比分析。
一、人的本质中西方对人的本质有着不同的认识。
中西方哲学思想都认为人是有思想、有情感、有理性的,但对于人的本质的理解却存在着差异。
中国传统哲学中,认为人的本质是有情有性、有知有德、有灵有气,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人性”和“道德”。
而西方哲学中,认为人的本质主要是指“自由意志”和“本能”。
中西方哲学对于人的本质的认知不同,也决定了它们的思想理念和文化传统各具特色。
二、世界观中西方哲学对于世界的看法也存在着不同。
中国传统哲学中,认为世界是有道有法、有韵有节、有序有理的,意味着宇宙是一种有序和谐的整体;而西方哲学中,则强调“人”是宇宙的中心和意义所在,宇宙对于人来说是一个具有神性和意义的存在。
中西方哲学的世界观差异,同时也反映出了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和哲学趋向,体现了不同文化的差异和思想特点。
三、价值取向中西方哲学在价值取向上,也存在着不同的认识。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价值取向是以“德”为核心,倡导“仁爱”、“忠诚”、“诚信”等为人处世的准则;而西方哲学则强调“自由”、“平等”、“个性”的价值,认为自由是最重要的人权和国家政策目标。
中西方哲学的价值取向不同,也反映出两种不同文化在人生态度、社会伦理和政治理论等领域的差异和特点。
四、思想方法中西方哲学在思想方法上,也存在着不同的倾向。
中国传统哲学倡导“思维反思”,以“以治其国,必先齐其家;以齐其家,必先修其身”为出发点,强调“自我的完善”,有“反思”、“内省”、“静虑”、“修身”等重要理念;而西方哲学则强调“逻辑推理”,强调科学和实证,在理解人和世界问题的过程中,使用科学方法和实证研究来验证结论。
中西方哲学思想方法不同,也反映出两种文化的不同思维方式和哲学传统,特别是在思想方法和研究方向等领域的差别。
浅谈中西方哲学家的异同
浅谈中西方哲学家的异同本文通过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博弈”,“师徒传承和继往创新的差异”,“相互包含又彼此参照的交集”这三个角度论述了中西方哲学家的异同。
关键词:博弈;差异;交集藍色的地球在地域上横向分为两半,有着清晰严谨的界限。
而与此相对应,人类精神文明很难厘清边界,思想载体上也不如这般明朗。
此起彼伏的哲学家智慧,一方面各成一派自由独立,一方面又相互渗透彼此包涵。
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站在一定距离之外,才能淋漓尽致窥探到中西方艺术家的奥妙。
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博弈。
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哲学家,大都有自己坚定的风格气质。
可贯穿中西方统一研究不难发现,大体上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派。
我们从不刻板承认在它们背后一定是相应的哲学体系,但西方哲学大都以“唯心主义”为主导,东方哲学大都以“唯物主义”为主导。
这其实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一定历史渊源和地理位置影响的。
西方哲学起源于柏拉图“理式说”以及他们的众多弟子,东方则以中国唯物主义哲学家老子的“道法自然”为起源。
追本溯源不难发现,西方以抽象思维和精神感受为主导,东方以形象思维和物质要求为主导。
在此,我们以两家具体的派别作详细分析:柏拉图有一个家喻户晓的观点“艺术世界是客观世界的影子,客观世界是理式世界的影子,艺术世界和理式世界隔着两层”。
可见,以柏拉图为首的西方哲学家将感性的理式世界作为主导,由此拓展整个唯心主义哲学框架。
恐怕诸如“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界限,恐怕早已经妇孺皆知家喻户晓。
但究竟是物质第一性还是意识第一性,恐怕永远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无解答案,不妨从马克思主义中寻找答案。
——马克思哲学讲究“自然的人化”理论,寄希望于通过对自然潜移默化的改造中窥探出永恒的真理。
在此基础上的双重博弈,如何取舍与抉择,将会成为每个哲学派别绕不开的话题。
二、师徒传承和继往创新的差异。
可能是根源于中西方文化和表达方式差异,东方人表达感情的方式大都是含蓄内敛的,西方大都是开朗奔放的。
中西哲学对比
中西哲学对比在很多人的观念中,哲学是从西方传来的一个学科,而中国并没有真正的哲学。
但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中国历史上其实也有很多出色的哲学思想,只是可能与西方哲学形式不太相像,而研究问题的重点有所不同而已。
一、西方哲学简介公认的西方哲学史起源于古希腊时代,而最早的哲学家是泰勒斯,他的所有哲学观点基本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述:万物是水。
而且对于这个观点的论证也比较粗糙,但他被认为迈出了对这个世界作理性思考的第一步。
之后,西方的哲学史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①公元前6~公元5世纪,称为古希腊哲学;②公元 5~15世纪,称为中世纪哲学;③15世纪中~19世纪40年代,称为近代哲学;④19世纪40年代以来,称为现代哲学。
[1]西方哲学研究的问题主要可分为三类,即宇宙论——研究世界的道理(A Theory of World);人生论——人生的道理(A Theory of Life);知识论——知识的道理(A Theory of Knowledge)。
此外还有一些别的分法,如孟太葛认为哲学的三部分是方法论,形上学和价值论。
[2]但其实其中形上学与宇宙论内容相似,价值论与人生论相似,方法论与知识论类似。
所以,西方哲学的内容大致可分为公认的这三个部分。
而在发展的过程中,涌现了很多不同的流派,他们的主张千差万别,在一些问题上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
在西方哲学家中我了解的比较多的是柏拉图和尼采,读过《理想国》和《权力意志》。
虽然好多地方都没有彻底读懂,但他们的观点在很多地方是截然不同的。
但是,相同的是他们对于自己的观点都进行了逻辑严明的证明,这一点其实是西方哲学的一大特点,后文会详细论述。
二、中国哲学简介正如前文所说,好多人认为中国根本没有哲学。
的确,哲学这个词是从西方传过来的,而在这个词在中古出现以前,中国也的确没有自觉的哲学这一学科。
但是,这并不代表中国没有哲学。
中国古代其实产生过许许多多优秀的哲学思想,只不过中国哲学可能与西方哲学研究的重点不同而已。
中西本体论差异
中西“本体论”的差异(文汇报)黄颂杰近代以来,特别是20世纪初以来,我国学者在中国哲学史研究领域常常运用西方哲学的概念、范畴、框架,这确实是有道理和原因的,而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我们对所运用的西方哲学的概念、范畴、框架的理解是否对头;二是将它们用于中国哲学是否恰当。
我认为这是在开展新一轮中西哲学比较研究时不能不认真反思的问题。
试以本体论为例。
本体论(ontology)在西方哲学家那里是有不同表现形态的。
如果说柏拉图是本体论哲学体系的首创者的话,那么黑格尔便是本体论哲学发展的顶峰,他们可以说是西方传统本体论的典型代表(但并非本体论的唯一形态)。
这种本体论的一个最重要最基本的观点或者说前提和基础,是把世界二重化,或者说设定了两个世界:可感知的世界与超感知的世界,前者是生灭变化因而是虚假不真实的现象世界,后者则是真正实在的、永恒的本质世界。
本体论所讲述的正是与感知世界、经验世界相分离的超感知世界的道理,其核心是“存在”(being),它追求终极性的真正的存在,万物的最高本质,求知是它的基本导向,即它对目标的追求就是一个对绝对真理、对最高最普遍知识的追求。
这种追求最终必导致一个绝对者,因而必定与神相通,传统本体论在某种意义上是神学。
它曾为基督教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并构成西方人思维方式的核心。
本体论的对象是超感觉的,因而不能通过感觉而只能凭理性运用逻辑方法进行推演,是由概念范畴的逻辑运动构成的体系,因而传统本体论是理性主义、逻辑主义的,它所谈论的真假具有逻辑意义。
与超感知世界和感知世界、真实世界和非真实世界的划分相对应,在西方哲学中有经验(世界)和理性(世界)、事实(世界)和逻辑(世界)的划分和对立。
反观中国哲学则并无明确的二重世界划分的观念,没有开辟出一个纯粹思辨领域。
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概念“天”和“道”都有多重含意。
“天”有神性意义,即作为具有情感意志主宰万物的至上神;也有自然意义,即作为自然现象运行生化的必然性;又有德性意义,即作为道德的化身,具有与人同样的德性,甚至是人的德性的根据、本源;还有类似西方哲学的本体论的意义,即作为万物之源或根;这些涵义并非截然分开而是相互交融的。
中西方哲学思想与传统文化比较研究
中西方哲学思想与传统文化比较研究哲学是一种思辨性的学问,研究宇宙、人类和思维等基本问题,以探究现实和本质的哲学探索。
同时,哲学也是一种价值导向的思考方式,探讨人生、人类社会和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的最高追求等问题。
而传统文化则是某个社会固有的、长期传承中积淀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在中西方哲学思想和传统文化方面,有着许多值得探讨的关联。
本文尝试从几个角度对中西方哲学思想与传统文化进行比较研究。
一、宇宙观的比较宇宙观是人类对宇宙本性的认识和理解。
在东方哲学中,认为万物之间相生相灭,宇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是一体的,强调和谐互动,以“天人合一”为理想追求;而在西方哲学中,宇宙被看成是一个由相对独立的自然物体构成的整体,人与自然是互相独立的两个部分,强调人对自然和社会的控制和改造。
在东方传统文化中,宇宙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整体,天地人三才互为影响,有阴阳五行之说,表现出天人合一的崇高思想;而西方传统文化中则强调自然规律的客观规律性和人的自由意志的主观性,人作为自然的统治者,要探究自然之道,并将其用于实践。
二、人性观的比较在中西方哲学思想中,对人性的评价常常是对人性本质认识的反映。
在中国古代传统思想中,强调人性的高贵和善良,认为人人本具有善良的天性,但受后天环境和社会变化的影响而常常迷失自己。
而在西方哲学思想中,人性的本质被认为是具有欲望、本能和复杂性等特点的。
自古以来,欲望作为一个极重要的人性本质因素,被认为是人性的本质之一。
在东方传统文化中,人性的本质被看做是与天地感应、道法的运行有着紧密联系的,人要依循天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而在西方传统文化中,人性的本质与基督教和人文主义等意识形态相结合,人作为上帝所造之物,应贵重自身的尊严及其他人的尊严,关怀他人,践行人道主义等。
三、价值观的比较中西方哲学思想对价值观的关注采用了不同的方式和角度。
东方哲学强调和谐共生,注重人的本质,提倡敬畏自然、关爱人与人之间的亲情,而西方哲学以理性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平等为旨归,注重人的自主性和自由意志,提倡法治,忽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境界与实体——论中西传统哲学的一个差异(1)
境界与实体——论中西传统哲学的一个差异(1)在本文中,我首先试图讨论的观点是:存在着超语言的思想--对这种思想而言,我们必须超越语言才可能获得对它的真正理解;所谓超语言,并非是指它与语言无关,而是说语言只能在某种程度上接近它,而无法真正地触及它,它站在语言的边上。
在我看来,这里的“思想”一词的含义用中国哲学的术语说,就是“境界”。
“境界”是中国哲学的核心概念。
在此基础上,我将试图通过对西方哲学中“实体”概念的简略检讨,指出中西哲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差异--境界论与实体论的不同。
一冯友兰先生在“贞元六书”之《新原人》(1943年)中提出了境界说:“人对于宇宙人生在某种程度上所有底觉解,因此宇宙人生对于人所有底某种不同底意义,即构成人所有底某种境界。
”【注一】“就大同方面看,人所有可能有底境界,可以分为四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注二】在我看来,冯先生可谓目光如炬,他对中国思想和宇宙人生之觉解也深湛,故其言之也透辟。
叹服而外,我只好另寻他途来思考境界问题。
在我看来,这种虚实交融、超名言之域的“境界”或“意境”是孔子以降中国哲人的“正眼法藏”。
“境”、“境界”、“意境”是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的基本概念,而且我以为是核心概念。
王国维说:“言气质,言格律,言神韵,不如言境界。
”【注三】就对象而言,有物镜,有情境,有心境。
就性质而言,有实境,有虚境;有幻境,有妄境;有常境,有异境。
就层次而言,有佳境,有妙境;有神境,有化境。
就旨趣而言,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
【注四】就创作而言,有缘境,有取境,有造境。
严格说来,“境”不是概念,我们对它可以描绘而不可以定义,因为境中所存在的是象--有气象,有景象,有意象,有兴象;可以体味而不可以分析,因为“境界”并不具备可供分析的结构--主客体的结构、逻辑映射的结构,等等;可以分析的是居于其中的一部分概念。
我在下面将谈到,中国哲学的境界说与西方哲学的实体论是不同的思想方式和工作平台,在我们对它们分别作出较为清晰的描述之前,先不要随随便便地进行“对接”。
实体与境界
实体与境界近代以来,讲中国哲学的人,常常用西方哲学,特别是西方的实体论哲学来分析中国哲学,结果,中国哲学的许多重要概念、范畴,如道、气、阴阳、理、性、命、心等等,被说成是实体概念,而且要分出精神实体与物质实体。
但是,这样讲中国哲学,其实是有问题的。
就基本特征而言,中国哲学是讲整体及其功能、存在及其作用的,而不是讲不可分解、不可过渡的实体。
上面所举的范畴,都是如此。
这当然不是说,各个范畴毫无独立性,甚至毫无分别,也不是说,所有范畴都是非实体论的,只是说,中国哲学的主要范畴都是在相互联系的整体中存在的,是在自我展开的过程中存在的,是透过功能或作用显示其存在的,而且是与心灵存在不可分的。
最近有人提出场论哲学,认为中国哲学是一种场论而非实体论(见《场与有——中外哲学的比较与融通》,东方出版社1994年版),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
但这种讲法,基本上是按照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学的方法讲中国哲学,如何与中国哲学以人为中心的特征统一起来,似乎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冯友兰先生提出,中国哲学的根本任务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见《三松堂自序》,三联书店1984年版),这确实抓住了中国哲学的精神实质。
但冯先生所用的方法,基本上是西方的概念分析法。
他提出“意义”理论的问题,把境界说成是对人生和宇宙的“意义”的认识或“觉解”,但“意义”的问题极为复杂,中西方哲学对之有不同的解释和用法。
西方的语言分析哲学所讲的“意义”,同中国的“得意忘言”之意,涵义大不相同。
唐君毅先生讲“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用了中国哲学中的“感应”范畴,用心灵的感应、感通说明境界之何以存在。
他的“心灵九境说”想包罗一切哲学,而把中国的所谓“天德流行之境”说成是最高境界。
但他运用了主观、客观、主客统一等西方哲学常用的概念,特别是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概念。
这样一来,中国哲学的特色反而没有显出来,也就是说,实体论与境界论的区别没有显出来。
事实上,西方哲学并不像中国哲学这样讲境界,如果有,也是认识之境;中国哲学所讲的,主要是以情境、意境为内容的境界。
中西哲学对人生的不同诠释
中西哲学对人生的不同诠释哲学与人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人生的每一个言行 ,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实际上都贯穿着哲学 ,没有一个哲学家是绝对脱离实际的。
哲学确实有玄虚的成分 ,不能完全离开推理、抽象的概念 ,但更是对现实的推论 ,是追问之学 ,是打破沙锅问到底之学。
一个人只要爱思考 ,他就有哲学头脑。
西方和中国的传统哲学有两种不同的道路。
中国传统哲学从来和实际人生是紧密联系的儒家最讲现实 ,儒家哲学和人生紧密相联 ,主要从人生谈人生 ,讲社会政治生活、伦理道德。
道家则从宏观的角度 ,从世界的整体包括自然来探讨人生 ,追问人生。
西方传统哲学是比较脱离人生的 ,将哲学看作是追问概念之学。
在哲学与人生不同程度相分离的今天 ,我们应回归中国传统哲学之路 ,讲求哲学与人生相结合。
哲学是人生的态度之学 ,研究人对世界应该持什么观点 ,采取什么态度 ,追求何种境界 ,用比较正确与科学的态度来对待世界与人生。
不同的哲学决定了不同的在世方式,不同的人生态度、人生境界体现了不同的哲学。
因此 ,要区分不同的哲学派别所追求的人生态度和人生境界中,哪一个是高的 ,哪一个是低的。
关于人生境界高低的划分有各式各样的看法。
《理想国》中,柏拉图说人的灵魂有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爱金钱 ,是爱钱的灵魂第二个层次爱名誉、爱地位,是好胜的灵魂第三个层次是爱理念的灵魂。
在他看来,追求理念、真理的快乐比追求金钱、追求名誉的快乐更高、更值得。
冯友兰则认为人生境界最低是自然境界 ,就是满足生存需要 ,第二是功利的境界 ,第三是道德的境界 ,第四是天地境界。
人和万物息息相通 ,仁爱之心贯穿其中。
儒家和道家都谈“万物一体” 。
儒家“万物一体”的思想为我们讲道德、讲仁爱 ,讲“一体之仁”提供了哲学理论基础哲学本体论依据。
我们今天提倡道德意识 ,应该发扬中国儒家传统的“万物一体”的思想人和人要有同类感、同情感人和自然也是一体的 ,人和自然要和谐 ,不要随意破坏自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境界与实体——论中西传统哲学的一个差异(1)在本文中,我首先试图讨论的观点是:存在着超语言的思想--对这种思想而言,我们必须超越语言才可能获得对它的真正理解;所谓超语言,并非是指它与语言无关,而是说语言只能在某种程度上接近它,而无法真正地触及它,它站在语言的边上。
在我看来,这里的“思想”一词的含义用中国哲学的术语说,就是“境界”。
“境界”是中国哲学的核心概念。
在此基础上,我将试图通过对西方哲学中“实体”概念的简略检讨,指出中西哲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差异--境界论与实体论的不同。
一冯友兰先生在“贞元六书”之《新原人》(1943年)中提出了境界说:“人对于宇宙人生在某种程度上所有底觉解,因此宇宙人生对于人所有底某种不同底意义,即构成人所有底某种境界。
”【注一】“就大同方面看,人所有可能有底境界,可以分为四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注二】在我看来,冯先生可谓目光如炬,他对中国思想和宇宙人生之觉解也深湛,故其言之也透辟。
叹服而外,我只好另寻他途来思考境界问题。
在我看来,这种虚实交融、超名言之域的“境界”或“意境”是孔子以降中国哲人的“正眼法藏”。
“境”、“境界”、“意境”是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的基本概念,而且我以为是核心概念。
王国维说:“言气质,言格律,言神韵,不如言境界。
”【注三】就对象而言,有物镜,有情境,有心境。
就性质而言,有实境,有虚境;有幻境,有妄境;有常境,有异境。
就层次而言,有佳境,有妙境;有神境,有化境。
就旨趣而言,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
【注四】就创作而言,有缘境,有取境,有造境。
严格说来,“境”不是概念,我们对它可以描绘而不可以定义,因为境中所存在的是象--有气象,有景象,有意象,有兴象;可以体味而不可以分析,因为“境界”并不具备可供分析的结构--主客体的结构、逻辑映射的结构,等等;可以分析的是居于其中的一部分概念。
我在下面将谈到,中国哲学的境界说与西方哲学的实体论是不同的思想方式和工作平台,在我们对它们分别作出较为清晰的描述之前,先不要随随便便地进行“对接”。
首先让我们来讨论一下词义的演变。
境界或省作境,《诗·大雅·江汉》:于疆于理。
郑玄笺:“召公于有叛戾之国,则往正其境界,休其分理。
”此时仅具地域之意。
汉魏以来,佛法西来,极盛于东土,抽象意义上的“境界”一词,亦随译经而移于汉语。
《无量寿经》第五:“斯义弘深,非我境界。
”是精神境地、了悟阶梯之义。
唐·圆晖《阿毗达摩俱舍论本颂疏》卷一:“功能所托,各为境界,如眼能见色,识能了色,唤色为境,以眼识于色有功能故也。
”是唯识学所谓六识辨识之对象。
意虽他乡客,词属家里人。
故寻为古人脱胎换骨,点铁成金。
然此过程殊非易事,要之在于佛学对中国思想的渗透和中国思想对佛学的消化。
这一点此处不便多谈,我只想指出,魏晋时期玄学与佛学之所以能够一拍即合,除了时代精神之外,也必有其思想渊源--简而言之,即境界一词的精神化、内在化(即成为意境),为源自先秦的道、德、心、性、气、理、虚、实等各类范畴提供了一种精神-心理性的空间,使之有可能形成一个结构性的观念-范畴框架,这一点在宋明理学时期始得完成。
【注五】换言之,境界不仅在思想意义上标志着个人的总体精神水准,而且在思想功能上支撑着对其他范畴的理解,决定了它们的存在论特征。
境界至少具有如下三种存在论特征。
1. 虚与实。
境界总是意境,这一点保证了它的明证性。
如风骨、体气、气韵、神采等,皆是意,是虚言;而境,是境界,是实地。
以意立境,则境中含情而生象,情体诸象而盈于境;意与境合,则虚实交融,心物合一。
虽“思接千载”、“神通万里”,不嫌其远(《文心雕龙·神思》);“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不嫌其玄;而“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注六】悠然心会,得其环中。
这是几句禅味很浓的美学批评话语。
而味道最浓的要数宋末严羽的一段名言:“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沧浪诗话·诗辩》)那么,虚意如何生成实境呢?我想是借助隐喻、博喻、机锋、棒喝等富于想象力的理解方式创造出具有实质性内容的意义空间,从而营造出韵味十足的意境。
从语词意义的连缀到完整意境的生成,其间有一个实质性的跳跃。
这一跳跃所造成的间隙一方面证明了某种能力和经验的存在,另一方面表明了“外”的生成性意义,指示出另一可能世界的存在,这一世界也许具有不可思议的特征(如果我们把思理解为思辨的话)。
这种解释有一定的意义,然而不可能圆满。
实际上也许我们只能显示而无法破译这种神秘。
因为它的形成是由一种文化的全部发展史决定的,对于后者,我们最好是多看一点,少想一点,就像除了多读多看,我们无法想清楚我们为什么会读懂唐诗一样。
--“犹太人有一个精彩的谚语:人一思索,上帝就发笑。
”【注七】实的本义是充于屋下的货物和“以货物充于屋下”,【注八】因此实总是虚中之实,而虚中之实乃是实其虚,虚实必须相互依托方能有所立。
“知虚之实,后能大(太)虚”。
(《经法·道原》)借助虚实观念,我们可以解释很多范畴,如阴阳、奇正、刚柔、显微、形神、动静、几微等等诸如此类的独特观念。
此处从略。
具体地说,最能体现虚实交融的特点的是气,而气论又是中国古代思想家解释天下万有的基本理论。
【注九】“知虚空即气,则有无隐显,神化性命,通一无二。
”(张载《正蒙·太和》)“万物皆祖于虚,生于气。
”(司马光《潜虚》)气流而为风,《庄子·齐物论》:“大块噫气,其名为风。
”故有“气韵”、“气节”、“气度”、“风骨”、“风格”、“风流”以及“风气”之说,皆表征一种境界;甚至还有更为玄奥的“运气”、“气数”之论。
而气之所以能如此,王船山说得最为地道:“凡虚空皆气也,聚则显,显则人谓之有;散则隐,隐则人谓之无。
神化者,气之聚散不测之妙,然而有迹可见;性命者,气之健顺有常之理,主持神化而寓于神化之中,无迹可见。
……盖阴阳者气之二体,动静者气之二几,体同而用异则相感而动,动而成象则静,动静之几,聚散、出入、形不形之从来也。
”(《张子正蒙注·太和篇》)气不仅具有自然意义,而且具有道德、审美意义;或者说,气的本体论意义不仅渗透到对天下万物的理解之中,亦用于解释精神世界。
因此古代思想家常常以气来理解、描摹境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孟子的“浩然之气”。
此气至大至刚,充塞天地。
养气以持志,持志以壮勇;勇壮则心不动,心不动则良知致,故浩然之气充盈而万物皆备于我。
孟子以天-气-心(良知)为基本构架,营造天地新境界。
可谓“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苏轼《水调歌头》)就境界而言,虚实不是两种东西,而是两种特性。
这两种特性指向境界中的“我”。
就中国美学而言,在有我之境中,我是实,而物是实中之虚,因此“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物由我造;在无我之境中,物是实,而我是实中之虚,因此“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由境出。
就人生境界而言,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
在前者之中,有执我之境(贪、嗔、痴),有立我之境(安身立命),有献我之境(朝闻道,夕死可矣);在后者之中,有失我之境(浑浑噩噩),有忘我之境(物我两忘),有化我之境(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在执我之境中,看似“我”最实最盛,实则最为虚妄,这是一种虚实;在化我之境中,看似“我”最虚而不实,实则已与宇宙之大心、天地之大德上下同流,而生命之流淌最为活泼,这又是一种虚实。
在中国古代思想家的理想之中,最高境界似乎是“即有即无之境”,这一境界只能在知行合一中才能实现。
相对而言,知是“务虚”,而行是“落实”。
天地境界、化我之境只有付诸践履,落实为生活中的“从心所欲不逾矩”,才真正圆满。
这恐怕是最高层次的虚实交融。
就此而论,境界是生活中的境界,它所超越的不是现世,而是现实;不是世界,而是自我。
它所获得的不是利益,而是充实;它所满足的不是欲望,而是无欲。
2. 有与无。
就境界而言,有无不足以解虚实,相反,必须借助虚实来理解有无。
(1)如果把实理解为可以以感性把握的“有”,即天下万物,那么它可以生灭,即或有与无,或存在或不存在;当把“有”理解为这样一种实的时候,理论上必然要追问其生源和归宿。
与此相对的一是“无”,二是“大有”。
当“有”与“无”相对的时候,指的是万物由生到灭、由灭到生的过程,即“有无相生”(通行本《老子·二章》)。
当“有”与“大有”相对的时候,后者是“有”之全体、总体,甚至进一步抽象为本体--“总混群本,宗极之道也”(裴頠《崇有论》)。
(2)如果把实理解为绝对的有,即本体性的大有,那么与之相对的是绝对的无,即“至无”(《崇有论》)。
在这一意义上的有无之辩大约有3类:I 《崇有论》认为至无无生,由之无法理解有,“自生而必体有”,“济有者,皆有也。
”是以崇有,以有为本。
II郭象:“无既无矣,则不能生有,……然则生生者谁哉?块然而自生尔。
”(《庄子·齐物论》注)这种独化论超越了本体论意义上的有无之辩,倒有点斯宾诺莎“实体是自因”的意思。
III 庄子在《齐物论》中指出,有无相生的论辩必然导致无穷递推的循环论证,而无结果;同时又以一种怀疑的态度消解了论辩本身的可能性。
以上两种理解是本体论意义上的论辩,但其旨归却是试图达到某种境界。
如崇有论——“绝所非之盈谬,存大善之中节,收流遁于既过,反澄正于胸怀。
”贵无论--“苟知性命之固当,则虽死生穷达、千变万化,淡然自若,而和理在身矣。
”(《庄子·德充符》注)有无问题在境界中不是存在与不存在的问题,而是有名无名的问题,有是有名,无是无名,所名者是“道”。
在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思想构型中,“道”应该是最根本的范畴,说得夸张一点,一部中国古代哲学史的核心内容就是一条条对人如何明道、体道、立道和履道的思索之路。
但“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无名,天地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帛书《老子·道经·一章》)【注十】“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老子·四十章》)最原始、最根本、整体的道(道体)不可名,【注十一】道之有名可以看作是道体的分殊或显现,即道相,如道原、道理、道用、道德、道术。
【注十二】从虚实的角度来看,无名是虚,【注十三】有名是实,换言之,虚不可名、不当名,实可名、当名。
因此虚之名不是命名,而是隐喻;实之名是命名,其名当正。
但既然“两者同出,异名同谓”,因而又相关联:道体虚不可名,故喻之以多方;道相实而可名,故言之凿凿。
而喻之多方者,非不实之词,亦不可穿凿;言之凿凿者,当知指可指月而指非月,不可死煞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