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面面观》阅读练习及答案
人物传记阅读综合训练答案
人物传记阅读综合训练答案人物传记阅读综合训练答案人物传记阅读训练(二十一)答案:“失败英雄”梁从诫(1)E3分,D2分。
(B1分)(2)①创建民间组织,开展重大活动。
②实地考察,参加环保活动。
③发表文章,开展讲座,对外宣传。
(3)①把长江两岸曾经草木丰茂、野生动物出没的生态环境与现在的童山黄水作对比,说明三峡环境亟需治理的现状。
②表达梁从诫对三峡环境遭严重破坏的忧虑,突出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4)梁先生屡战屡败,从不气馁,是一个有坚定信念的人。
①他继承了祖父、父母永不服输的精神和对社会负责的信念,这让他不记得失,为环保献出全部精力。
②梁先生毕生为保护环境而努力,虽然很多时候因为种种原因也会遭遇很多挫折,但他从不气馁,而是继续为环保事业而奋斗,他是一个英雄。
③我们也要有社会责任感,也要愈挫愈奋,努力为社会献出一份力量。
人物传记阅读训练(二十二)答案——大匠吴良镛:让中国人诗意地栖居⑴答B给3分,答D给2分,答E给1分;答A、C不给分。
A项,“也有这样的期望”错。
吴良镛的父亲对他的期望并没有具体到建筑方面。
C项,“基于传统文化的中国现代性的精神”错,由原文第四段可知“中国现代性的精神”来自于多个方面。
E项,使得菊儿胡同成功改造的因素有很多,吴良镛的行为只是其中之一。
⑵①梁思成是发现吴良镛的伯乐,并让吴良镛做自己的助手,让他了解了建筑领域的前沿信息,开阔了他的眼界。
②梁思成推荐吴良镛赴美留学深造并写推荐信,促使他成才。
③梁思成的爱国精神、工作态度与学术精神深深影响着吴良镛。
(6分)⑶①“中国现代性的精神”指工作中考虑实际情况,一切从实际出发,兼顾传承与发展,注重新与旧的融合。
②在培养新中国建筑人才方面:针对建筑人才匮乏的问题,呼吁重视建筑教育,提出建筑专业与建筑教育相结合的教育观。
③在建筑设计理念与构想方面:注重保护与传承传统建筑的建筑古韵与满足人们实际居住的需求的结合,提出了“有机更新”的整治理念和建造“类四合院”的住房体系构想。
高中语文传记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100及答案
高中语文传记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100及答案一、传记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学海珠玑,唐音永存2017年2月1日,农历正月初五,我的导师霍松林先生逝世了,他逝世的消息一下子震动了学界,震动了艺坛。
先生走过了人生的第97个春秋,他的一生平淡而又非凡。
他曾说:“我这一辈子很简单,就是围绕文学,做了读书、教书、写书三件事情。
”霍先生12岁以前是在父亲教诲下苦读、苦学的。
父亲先教霍松林背诵《三字经》《千字文》,然后循序渐进,读《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古文观止》《千家诗》等。
那些经过反复背诵、后来逐渐弄懂了的东西,涉及文史哲等许多方面,这就在不知不觉之中给他培育了广泛的学习兴趣。
1945年7月,霍松林考入中央大学中国文学系。
古典文学研究专家钱仲联先生评价霍先生这段学习时说:“时胡小石、卢冀野、罗根泽各以一专雄长盘敦,松林俱承其教而受其益。
于诗尤得髓于汪方湖,于词则传法乳陈匪石。
”在大师级教授的熏陶下,他在文学的海洋中恣意畅游,对音韵学、训诂学、诗学、词学、曲学以及文学理论批评史等刻苦钻研,而且逐渐“由博返约”,形成了研究中国诗史或中国诗歌理论批评史的想法。
霍先生教书生涯长为70多年。
从20世纪50年代一直到辞世,他在陕西师范大学执教半个世纪。
在文学院的文汇楼大厅,先生题写的“扬葩振藻,绣虎雕龙”八个大字寄寓着他对人才培养的热切期望。
20世纪50年代初,教书首先从编写教材入手,当时,霍先生接手文艺学,无教材、无参考资料,但他克服困难,从头搜集和阅读有关资料,至1953年秋,几经补充修改,先生完成了26万字的《文艺学概论》,就这样,我国便有了最早的一部新型文艺理论教材。
霍先生被教育界同仁誉为“关西孔子”“海内儒宗”。
2014年,鉴于他几十年来为学校发展与建设作出的杰出贡献,先生被授予“陕西师范大学杰出贡献奖”,奖励100万元人民币,他随即拿出奖金设立了“霍松林国学奖学金”,奖掖后辈。
梁启超参考答案
梁启超参考答案梁启超,字伯麟,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他是中国近代变法运动的重要人物之一,也是中国近代启蒙运动的倡导者。
梁启超的思想影响深远,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梁启超生于1873年,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他自幼聪明好学,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造诣。
然而,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他逐渐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局限性和落后性,这使得他开始思考如何推动中国社会的变革。
梁启超的思想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政治改革,二是文化变革。
在政治改革方面,梁启超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他认为只有通过建立宪政体制,才能实现国家的现代化。
他提倡民主和平等的价值观,主张建立一个公正、透明的政治体系。
梁启超的政治理念对于中国的政治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文化变革方面,梁启超主张借鉴西方文化,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他提倡科学、理性的思维方式,主张实用主义和实证主义的观点。
他认为,只有通过学习和吸收西方的科学知识和文化成果,才能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梁启超的文化观念对于中国的教育改革和知识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梁启超不仅在理论上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观点,他还积极参与了中国的社会活动。
他曾经担任过清朝政府的官员,也是中国最早的民主党派的创始人之一。
他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然而,梁启超的思想和行动并不是没有争议的。
他的一些观点和主张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和反对。
尤其是他主张借鉴西方文化的观点,在一些人看来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背离和否定。
然而,梁启超认为,只有通过学习和吸收西方的文化成果,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他的观点虽然受到了一些争议,但是他的思想对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思想和行动对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提出的政治改革和文化变革的观点,为中国的社会进步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支持。
【初中议论文阅读】阅读梁启超先生的《敬业与乐业》选段(附答案 8分)
【初中议论文阅读】阅读梁启超先生的《敬业与乐业》选段(附答案 8分)【初中议论文阅读】阅读梁启超先生的《敬业与乐业》选段(附答案8分)阅读梁启超先生的《奉献与幸福事业》节选,并完成以下问题。
(8分)敬业精神和工作乐趣(节选)① 我的主题是断章取义地引用《礼记》中的两句话,尊重劳动和音乐,以及《老子》中的“安居乐业”阅读梁启超先生的《奉献与快乐》摘录完成了以下问题。
(8(分钟)敬业与乐业(节选)①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
我所说的是否与《礼记》《老子》原意相合,不必深求;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②本题主眼,自然是在“敬”字、“乐”字。
但必先有业,才有可敬、可乐的主体,理至易明。
所以在讲演正文以前,先要说说有业之必要。
③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又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人不可教诲,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可见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惟有无业游民,虽大圣人碰着他,也没有办法。
④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禅师,他常常用两句格言教训弟子,说道:“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
”他每日除上堂说法之外,还要自己扫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岁,日日如此。
有一回,他的门生想替他服务,把他本日应做的工悄悄地都做了,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地不肯吃饭。
⑤我征引儒门、佛门这两段话,不外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地劳作。
倘若有人问我:“百行什么为先?万恶什么为首?”我便一点不迟疑答道:“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
”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的蛀米虫,简直是“掠夺别人勤劳结果”的盗贼。
我们必须彻底地反对这些人,决不能被原谅。
今天的演讲面向的是那些有事业并正在为之做准备的人——大学生——告诉他们对目前的职业应该采取什么态度。
《少年中国说(节选)》类文阅读+同步练习(附答案)五年级上册部编语文
(统编)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类文阅读+课时练习(附答案)类文阅读-13 少年中国说(节选)少年中国说(节选)梁启超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
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
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梁启超曰:恶!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人之老少。
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
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
惟留恋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进取。
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
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经者,故惟知照例;惟思将来也,事事皆其所未经者,故常敢破格。
老年人常多忧虑,少年人常好行乐。
惟多忧也,故灰心;惟行乐也,故盛气。
惟灰心也,故怯懦;惟盛气也,故豪壮。
惟怯懦也,故苟且;惟豪壮也,故冒险。
惟苟且也,故能灭世界;惟冒险也,故能造世界。
老年人常厌事,少年人常喜事。
惟厌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可为者;惟好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不可为者。
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阳;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
此老年与少年性格不同之大略也。
任公曰:人固有之,国亦宜然。
(选自《民国文化名家经典书馆梁启超经典》当代世界出版社)1.下列词语解释有错误的是()。
A.盖:原来是。
B.既往:往事。
C.破格:破纪录。
D.乳虎:初生的虎。
2.翻译下列句子。
(1)老年人常多忧虑,少年人常好行乐。
(2)惟盛气也,故豪壮。
惟怯懦也,故苟且;3.说一说文章画线的句子的言外之意。
4.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少年人和老年人的性格有什么不同之处?【参考答案】1.C2.(1)老年人常常多忧多虑,年轻人常常喜欢游戏娱乐。
(2)正因为精神旺盛,所以豪迈雄壮;正因为胆怯懦弱,所以得过且过。
3.日本人认为中国已经老了。
4.老年人经常怀念往事,思想保守,年青人常常思索未来,敢于冒险,勇于进取,打破常规龙的传人遥远的东方有一条江,它的名字就叫长江。
遥远的东方有一条河,它的名字就叫黄河。
虽不曾看见长江美,梦里常神游长江水。
高中语文信息类文本阅读练习与答案
高中语文信息类文本阅读练习易错点分析易错题一:内容分析选择题——比对信息出错1.关注选项与原文的词句变动。
2.关注选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
3.关注延伸推断的范畴与逻辑。
易错题二:论证分析选择题——论证概念不清1.明确文本的“论证目的”与“论证主旨”。
2.明确文本的“论证思路”与“论证结构”。
3.明确文本的“论证方法”与“论证技巧”。
易错题三:迁移运用题——脱离文本运用1.阅读文本,明确文本内的思想或观点。
2.审题题干,明确文本外的现象或事物。
3.内外结合,建立文本内 (观点) 与文本外事物之间的联系。
易错题四:文体特征题——不明文体特征1.注意新闻类文本的新闻文体特征。
分析新闻文体的特征要侧重分析几组关系:①真实性与文学性。
②主观性与客观性。
2.注意访谈类文本的提问设计特征。
3.注意科普类文本的科普语言特征。
易混易错题训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20世纪初,曾有包括德国人鲍希曼,日本人常盘大定、关野贞等外国学者,对中国建筑做过系列考察,但囿于自身知识,他们难以厘清中国建筑历史线索。
清末民初学者乐嘉藻《中国建筑史》出版于1933年,日本人伊东忠太《中国建筑史》中文版出版于1934年,遗憾的是两部最早的《中国建筑史》,学术上尚显肤浅。
乐氏之作未脱晚清文人笔记类文字窠臼;伊东忠太书,如梁思成的评述:“伊东的书止于六朝,是间接由关于建筑的文字或绘刻一类的材料中考证出来的,还未讲到真正中国建筑实物的研究,可以说精彩部分还未出来。
”因缺乏系统资料,其书前半着力早期石窟寺,后来补充了一部分,也仅对北方清代木构建筑稍有述及,遑论谈史?从无到有建构一部科学意义上的中国建筑史这个任务,历史性地落在朱启钤领导,梁思成、刘敦桢担纲的中国营造学社肩上。
建构中国建筑史,当是梁思成很早立下的学术志向。
回国之初,受邀任教于东北大学,先生就带领学生测绘沈阳周边清代建筑。
这一课程,既是培养学生对中国建筑的初步认知,也是为中国建筑史与古代建筑诠释做基础性调研之始。
呵旁观者文课后题答案
呵旁观者文课后题答案阅读梁启超的《呵旁观者文》片段,完成练习天下最可厌、可憎、可鄙之人,莫过于旁观者。
旁观者,如立于东岸,观西岸之火灾,而望其红光以为乐;如立于此船,观彼船之沉溺,而睹其凫浴以为欢。
若是者,谓之阴险也不可,谓之狠毒也不可,此种人无以名之,名之曰无血性。
嗟乎,血性者,人类之所以生,世界之所以立也;无血性,则是无人类、无世界也。
故旁观者,人类之蟊贼(危害人民和国家的人),世界之仇敌也。
人生于天地之间,各有责任。
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自放弃其责任,则是自放弃其所以为人之具也。
是故人也者,对于一家而有一家之责任,对于一国而有一国之责任,对于世界而有世界之责任。
一家之人各各自放弃其责任,则家必落;一国之人各各自放弃其责任,则国必亡;全世界人人各各自放弃其责任,则世界必毁。
旁观云者,放弃责任之谓也。
……夫对于他人之家、他人之国而旁观焉,犹可言也。
何也?我固客也。
(侠者之义,虽对于他国、他家亦不当旁观,今姑置勿论。
)对于吾家、吾国而旁观焉,不可言也。
何也?我固主人也。
我尚旁现,而更望谁之代吾责也?大抵家国之盛衰兴亡,恒以其家中、国中旁现者之有无多少为差。
国人无一旁观者,国虽小而必兴;国人尽为旁现者,国虽大而必亡。
今吾观中国四万万人,皆旁观者也。
1.根据句意写成语立于东岸,观西岸之火灾()…望其红光以为乐;…睹其凫浴以为欢。
()2.给下列句子中的加粗字注释此种人无以名之()犹可言也()我固客也()虽对于他国、他家亦不当旁观()今姑置勿论()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血性者,人类之所以生,世界之所以立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抵家国之盛衰兴亡,恒以其家中、国中旁观者之有无多少为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选文运用________等手法,揭露并批判旁观者________的本质。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五四制六年级下第四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部编版五四制初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3分共计9分)1.下面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劝说别人需要艺术《孙权劝学》中孙权以君主的身份居高临下命令吕蒙要当权掌管事务就务必学习吕蒙迫不得已“乃始就学” 可见孙权说话无艺术对下属不关心B. 小人物也有光芒阿长粗俗却善良杨绛笔下的老王悲苦却仁义《台阶》中的父亲卑微却坚韧这些作品中的小人物令作者或感激怀念或悲悯愧疚或敬重疼惜C. 革命理想高于天《黄河颂》中光未然借歌颂黄河进而歌颂伟大坚强的民族精神《老山界》则真实叙述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展现红军坚强的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D. 抒情方式有不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诗人普希金直抒胸臆以第二人称真诚劝慰人们要相信未来而《未选择的路》中弗罗斯特则借助树林、荒草等意象来阐释哲理【答案】A【解析】A项孙权先指出“学”的必要性再现身说法使吕蒙“乃始就学” 由此可见孙权善劝既对吕蒙关心又不失君主身份2.下列关于传统文化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B. “飞天”是壁画或石刻中在空中飞舞的神在民间备受尊崇寄托着淳朴百姓对生活的祈愿象征着美好、吉祥、希望C. “霜”“风”“月”本是古诗常见的意象通常表示孤独、冷清、寂寥D. 科举时代殿试录取进士分为三等叫“三甲” 榜用红纸写所以称“红甲”【答案】D【解析】D项“榜用红纸写所以称‘红甲’”错误应是榜用黄纸写所以称“黄甲”3.下列匹配有误的一项是()A. 《藤野先生》——鲁迅B. 《回忆我的母亲》——朱德C. 《美丽的颜色》——艾芙·居里D. 《昆明的雨》——朱自清【答案】D【解析】D项《昆明的雨》的作者是汪曾祺故选D二、默写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4.(1)怀旧空吟闻笛赋 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2)_______________ 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4.(3)_______________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张岱《湖心亭看雪》)4.(4)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 _______________ (秦观《行香子》)4.(5)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 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4.(6)_______________ 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范仲淹《岳阳楼记》)4.(7)小福同学以“月”为主题辑录古诗同时提炼关键词深化理解请你根据他提取的关键词将诗句补充完整【答案】(1)到乡翻似烂柯人【解析】(1)注意“柯”的正确书写【答案】(2)溪云初起日沉阁【解析】(2)注意“阁”的正确书写【答案】(3)雾凇沆砀【解析】(3)注意“沆砀”的正确书写【答案】(4)豪兴徜徉【解析】(4)注意“徜徉”的正确书写【答案】(5)为赋新词强说愁【解析】(5)注意“赋”的正确书写【答案】(6)沙鸥翔集【解析】(6)注意“翔”的正确书写【答案】(7)①夜吟应觉月光寒, ②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③鸡声茅店月【解析】(7)①注意“吟”的正确书写②由“祝愿”可推知答案注意“婵娟”的正确书写③注意“茅”的正确书写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15分共计75分)5.(1)下列句中画线词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5.(2)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句子不正确的一项是()5.(3)对本文解析有误的一项是()A. 陈胜、吴广喜念鬼(考虑思索)B. 今亡亦死(逃走)C.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书信)D.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私下偷着)【答案】C【解析】(1)C项句意就用丹砂在丝帛上写“陈胜王” 书写【答案】C【解析】(2)C项正确句意将尉拔剑出鞘吴广跳起来夺过利剑杀了将尉剑挺剑拔出鞘【答案】B【解析】(3)B项“置书鱼腹”“篝火狐鸣”目的是制造舆论鼓动人心树立威信让戍卒相信“大楚兴陈胜王”的起义结果跟“得到神灵的庇佑”没有关系6.(1)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3处)于是衣以败絮使牧豕归则自掇陶器与诸仆啖饭粥6.(2)解释下面画线的词语①未尝言人臧否②辄亡去从牧儿遨③数日苦之④哀求邻媪往白母6.(3)下面各组句中画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6.(4)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6.(5)长福的成长经历能给我们哪些启示?请从下面选出最适宜的一项()【答案】(1)于是衣以败絮/使牧豕/归则自掇陶器/与诸仆啖饭粥【解析】(1)文言文断句一般是在梳理句意的基础上按句子的结构和句子的意义断句“衣以败絮”译为“给他穿上破衣服” 应在其后断句“使牧豕”译为“叫他去放猪” 应在其后断句“归则自掇陶器”译为“回家就让他自己拿个碗”应在其后断句“与诸仆啖饭粥”译为“和那些仆人们一起去吃饭” 故断句为于是衣以败絮/使牧豕/归则自掇陶器/与诸仆啖饭粥【答案】(2)①好坏②逃学③对……感到苦④禀报(或“告诉”)【解析】(2)①句意从不评论别人好坏臧否“好坏”②句意经常逃学出去跟着放牧的孩子玩耍亡“逃学”③句意过了几天长福吃不了这个苦苦此处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苦”④句意只好哀求邻居老妇人去和母亲说白“禀报”(或“告诉”“对……说”)【答案】D【解析】(3)A项连词因为/介词凭依照B项指示代词这个/代词余人的C项代词你/动词如D项都是代词这样故选D【答案】D【解析】(4)D项“细柳对继子长福很残忍不答应长福读书的祈求还对他鞭挞斥责”错理解片面细柳管教长福采取了与众不同的教育方式最终让继子长福读书成才立业【答案】A【解析】(5)解答此题不仅要对选文的主旨和内容有所把握还要对选择项的四句话有所理解本文为我们刻画了一位聪慧美丽又教子有方的母亲形象细柳之家靠着细柳的勤俭持家也算是殷实之家养一个长福未尝不可但是溺爱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细柳深知没有丈夫后教育儿子的责任她为长福做长远打算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不顾及相邻对她的误解咬牙让长福在尝尽生活的艰辛后自主自愿地来读书可谓用心良苦这样的爱子之路才是真爱所以从长福的经历来看我们得到的启示应该跟教育子女有关而选项B、C、D是讲求学之路、远大报复的与问题不相符故选A7.(1)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7.(2)对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7.(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安居而天下熄熄战争停息B. 父命之命教导、训诲C. 怒而飞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D. 亦若是则已矣是判断动词是【答案】D【解析】(1)D项句意为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是指示代词这样【答案】A【解析】(2)A项应为公孙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答案】C【解析】(3)C项“阐述了大丈夫无论得志与否都应顺应时势勇于担当”有误应是无论得志与否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8.(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1)告勃欲\underset\cdot反(________)(2)于是\underset\cdot使使持节赦勃(________)8.(2)翻译下面的句子常被甲令家人持兵以见8.(3)请概括周勃的形象特点【答案】(1)(1)谋反(2)派【解析】【答案】(2)(绛侯周勃)经常穿着铠甲命令家人手里拿着武器来会见(郡守郡尉)【解析】【答案】(3)刚正不阿、忠心耿耿、善于带兵(任意答出两点其它答案对亦可)【解析】9.(1)下边画线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9.(2)与例句中画线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9.(3)下列对选文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 今齐地方千里(土地)B. 朝服衣冠窥镜(察看)C.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当面)D.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答案】B【解析】(1)B项句意早晨穿戴好衣帽照镜子窥观看【答案】B【解析】(2)例句中的“之”是代词指这件事A项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项代词指这件事C项助词的D项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故选B【答案】C【解析】(3)C项理解错误本文叙事简洁、剪裁巧妙详细描绘了邹忌比美进谏齐王受蒙蔽的情况、齐王纳谏施政以及纳谏结果等内容则略写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0.(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10.(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10.(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中作者观点的一项是()10.(4)材料二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简要说明10.(5)在对待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态度上材料一和材料二有哪些共同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A. 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理论出现“失语症”、远离文学、缺乏社会道德责任感等危机鉴于此我国学者提出了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B. 文学伦理学批评是一种文学批评理论与方法其主要的功能是教诲即通过一系列道德事例和榜样达到劝谕、褒奖和惩戒的教诲目的C. 《文心雕龙》是一部很了不起的文论巨著但里面所发表的理论观点与批评方法比较抽象也许不可能成功运用到当代文学批评中来D. 目前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体系日益完善文学伦理学批评逐步走向成熟这与中国学者的文化自觉、学术自觉和批评自觉密不可分【答案】B【解析】(1)B项偷换概念“主要的功能是教诲即通过一系列道德事例和榜样达到劝谕、褒奖和惩戒的教诲目的”的是文学而非文学伦理学批评【答案】C【解析】(2)C项“就必须完全摒弃西方文学理论”说法过于绝对材料中并没有这种意思【答案】A【解析】(3)A项突出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失语症” 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中作者观点B项强调“我们的文学和文学理论似乎失去了传统和历史” 不能得出“失语症”的观点C项陈述西方现代思潮对中国文学的形式上的影响并非文学批评D项分析古代型的文学理论被“零散化”和“知识化” 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中作者观点故选A【答案】(4)①引用论证引用曹顺庆教授的观点指出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得了“失语症” ②举例论证举《文心雕龙》的事例论证中国古代文论很难运用到当代文学批评中来③对比论证将《文心雕龙》里面所发表的理论观点与批评方法与西方文学理论作比较【解析】(4)材料二中作者为了论证自己的论点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①结合“就是曾顺庆教授所说的‘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得了‘失语症’……从事文学批评和研究了’”分析可知这里引用曾顺庆教授所说的话属于引用论证借曹顺庆教授的观点指出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得了“失语症” ②结合“《文心雕龙》是一部很了不起的文论巨著……中国古代文论要运用到当代文学批评中来一个多世纪以来是远远没有取得成功的从根本上来说也许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分析可知举出《文心雕龙》的例子以此论证中国古代文论很难运用到当代文学批评中来③结合“《文心雕龙》里面所发表的理论观点与批评方法比较抽象不像西方文学理论具有一整套的术语概念非常清楚逻辑性很强每一个术语和概念都有自己明确的所指而且能够解决许多重要的问题”分析可知将《文心雕龙》里面所发表的理论观点与批评方法与西方文学理论作比较指出两者的不同【答案】(5)①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认为文学伦理学批评是我国学者创建的具有一定原创性与自主性的一种文学批评理论与方法②都指出文学伦理批评方法是针对20世纪以来中国文论的“失语症”、文学理论危机提出的【解析】(5)结合材料一中“文学伦理学批评是我国学者创建的一种文学批评理论与方法是在西方伦理批评和中国道德批评的基础上建设而成”和材料二中“我们之所以要讨论文学伦理学的批评方法是因为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以及颇引人关注的文学地理学批评方法都是由中国本土学者自己提出来的是具有一定的原创性与自主知识产权的两种新的文学批评方法”等内容分析可知两则材料都认为文学伦理学批评是我国学者创建的具有一定原创性与自主性的一种文学批评理论与方法结合材料一中“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的提出是对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理论危机的回应”和材料二中“这两种批评方法是有针对性的就是针对20世纪以来中国文论的‘失语症’ ”等内容分析可知两则材料都指出文学伦理批评方法是针对20世纪以来中国文论的“失语症”、文学理论危机提出的。
最新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模拟试题及答案+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
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模拟试题及答案《梁启超面面观》梁启超很欣赏孔子所说的“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并以此自励,大智、大仁、大勇的梁启超为后人铭记。
在近现代学术史上,梁启超的成就和影响都非常大。
他留下了1400多万字的著述,在33年著述生涯中平均每年要写40多万字,他撰写《陶渊明年谱》三日而成,他用一昼夜完成《戴东原先生传》,他最有名的著作《清代学术概论》,本是为别人作序,结果一发而不可收,用15天写成一本6万字的著作……而这一切都是在他自戊戌以后的政治运动无不参与的情况下完成的!梁启超的治学领域及其广泛,他的著作设计哲学、史学、文学、图书馆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
在学术研究上,他不动手则已,一动手便有极大的格局放在那里,不管能否成功。
他喜于将某一件事物、某一国学术做一个通盘的打算,进行大规模的研究,永不肯安于小就,做一种狭窄专门的精密工作。
梁启超在《新民说》中把敢于进取冒险作为新国民应具备的品德之一,他一生至少有三次冒险,尤以1916年只身劝广东都督龙济光反袁护国最为惊险--此前梁启超好友汤觉顿前往劝说摇摆不定的龙济光时,竞被龙济光的部下开枪打死。
梁启超强压悲愤,冒险出马,与龙济光苦口婆心地谈了十几个钟头,龙济光当时表示心悦诚服,随后龙济光把他手下的军官聚集起来给梁启超开欢迎会,这帮军官个个拖枪带刀,一开始还客客气气,酒过三巡,凶相毕露。
梁启超一看耐心说服已无可能,索性豁出去了,对龙济光吼道:“我单人独马,手无寸铁,跑到你千军万马里头,我本来不打算带命回去。
我一来为中华民国前途求你们帮忙,二来也因为我是广东人,不愿意广东糜烂,所以我拼着一条命来换广州城里几十万人的安宁,来争全国四万人的人格。
既已到这里,自然是随你们的便,要怎样就怎样!”梁启超滔滔不绝地演说一个多钟头,声音之大就像打雷,一面说一面不停地拍桌子,把桌子上的玻璃杯震得叮当作响,一时举座皆惊,左右皆靡。
梁启超这一吼,不仅救了自己一命,也逼着龙济光宣布独立。
昆明市第一中学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二及参考答案
卖瓜者言莫砺绦院里通知我要以作者的身份在发布会上做一个讲话,我就想:假如把这个会比作一个西瓜产品的发布会,那么种瓜的王婆讲什么好呢?如果王婆讲真话,应该说我种的瓜又涩又苦,大家千万别买!但这个话有点不得体,我看到在座的出版社老总,他们是我这个产品的经销商,他们一定不同意。
所以下面我就不自我谦虚了,讲一讲我是怎么成为瓜农的。
我今年刚满70周岁,七十老翁何所求?梁启超说“老年常思继往”,我就先回忆一下往事。
我一向把从事人文学科工作的人比作瓜农,他种的产品是西瓜,不能吃饱肚子,但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甜美。
我最初并不想种瓜,最初的理想是种粮。
种粮是什么意思?我指的是工科。
我年轻时候是想学工科的,生产一些工业产品,更像种了五谷杂粮,可以直接果腹。
可是时代让我改变了方向。
去年我回苏州中学聚会,纪念我们“上山下乡”50周年。
1966年我读高三,学校已经让我们填了高考志愿的草表。
我跟几个要好的同学都商量好了,第一我们都报工科,第二我们不报师范,就是不想当老师,不愿学文科,没想到最后命运让我当了一个文科老师,命运拔弄人哪!当时我前三个志愿分别是清华大学的电机工程系、数学力学系和自动化控制系。
我们全班40多个同学,只有三四个同学想考文科。
但我们还没进入高考考场,中央通知废除高考。
等到恢复高考,已是11年以后。
我高中毕业后就到农村去当知青。
农村十年,生活比较艰苦,而且我有一个特殊的情况,我的父亲当时戴着历史反革命的帽子,处于那种境遇下的知青,任何出路都被堵死了。
推荐进大学当工农兵学员,或者参军当兵、进工厂当工人,这些路都走不通。
心情当然苦闷,苦闷之余当然也要读点书。
我读得比较杂,不是我想要博览群书,而是当时借不到书。
命运赏给我一本什么书,就看什么书,我曾经有几个月就看了一本《气象学教程》。
到1977年恢复高考的时候,我已经漂流到安徽去插队了。
安徽的政策规定说超过25周岁的考生要报名的话,必须学有专长。
我跑到公社去报考,一看条文不符合,我已经28周岁了,我心里很委屈,又不是我想拖这么晚才来报考的。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阅读训练(附答案)
阅读训练一、品读体会1.品读下面一段对梁启超先生的外貌描写,体会作者在这样的描写中蕴涵着怎样的情感。
我记得清清楚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高等科楼上大教堂里坐满了听众,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
2.阅读文段,完成习题。
先生的讲演,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
他真是手之舞足之蹈,有时________,有时_ _______,有时________,有时________。
听他讲到他最喜爱的“桃花扇”,讲到“高皇帝,在九天,不管……”那一段,他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
他掏出手巾拭泪,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下沾巾了!又听他讲杜氏讲到“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先生又真是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
(1)将句子中的空缺补充完整,体味这样描写的妙处。
(2)将能够表现听者和演讲者融为一体的句子抄下来,仔细品读,想想为什么梁实秋他们能够那样沉浸于其中。
二、课外延伸阅读下文,完成文后的习题。
①雨声渐渐地住了,窗帘后隐隐地透过清光来。
推开窗户一看,呀,云儿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着月光,好似萤火千点,闪闪烁烁地动着,——真没想到苦雨孤灯之后,会有这么一幅清美的图画!②凭窗站了一会儿,微微地觉得凉意侵人,转过身来,忽然眼花缭乱,屋子里别的东西,都(甲)在光云里;一片幽辉,只(乙)着墙上画中的安琪儿,——这白衣的安琪儿,抱着花儿,扬着翅儿,向着我微微地笑。
③严闭的心幕,慢慢地拉开了,涌出五年前的一个印象——一条很长的古道。
驴脚下的泥,兀自滑滑的。
田沟里的水潺潺地流着。
近村的绿树,都(丙)在湿烟里。
弓儿似的新月,挂在树梢,一边走着,似乎道旁有个孩子,抱着一堆灿白的工西。
驴儿过去了,无意中回头一看,——他抱着花儿,赤着脚儿,向着我微微地笑。
④“这笑容又仿佛是哪里看见过似的!”我仍是想,——默默地想。
⑤又出现一重心幕来,也慢慢地拉开了,涌出十年前的一个印象——茅檐下的雨水,一滴一滴地落到衣上来。
《梁启超面面观》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启超面面观①梁启超很欣赏孔子所说的“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并以此自励,大智、大仁、大勇的梁启超为后人铭记。
②在近现代学术史上,梁启超的成就和影响都非常大。
他留下了1400多万字的著述,在33年的著述生涯中平均每年要写40多万字,他撰写《陶渊明年谱》三日而成,他用一昼夜完成《戴东原先生传》,他最有名的著作《清代学术概论》,本是为别人作序,结果一发而不可收,用15天写成一本6万字的著作……而这一切都是在他自戊戌以后的政治运动无不参与的情况下完成的!梁启超的治学领域极其广泛,他的著作涉及哲学、史学、文学、图书馆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
在学术研究上,他不动手则已,一动手便有极大的格局放在那里,不管能否成功。
他喜于将某一件事物、某一国学术做一个通盘的打算,进行大规模的研究,永不肯安于小就,做一种狭窄专门的精密工作。
③梁启超在《新民说》中把敢于进取冒险作为新国民应具备的品德之一,他一生至少有三次冒险,尤以1916年只身劝广东都督龙济光反袁护国最为惊险——此前梁启超好友汤觉顿前往劝说摇摆不定的龙济光时,竟被龙济光的部下开枪打死。
梁启超强压悲愤,冒险出马,与龙济光苦口婆心地谈了十几个钟头,龙济光当时表示心悦诚服,随后龙济光把他手下的军官聚集起来给梁启超开欢迎会,这帮军官个个拖枪带刀,一开始还客客气气,酒过三巡,凶相毕露。
梁启超一看耐心说服已无可能,索性豁出去了,对龙济光吼道:“我单人独马,手无寸铁,跑到你千军万马里头,我本来不打算带命回去。
我一来为中华民国前途求你们帮忙,二来也因为我是广东人,不愿意广东糜烂,所以我拼着一条命来换广州城里几十万人的安宁,来争全国四万万人的人格。
既已到这里,自然是随你们的便,要怎样就怎样!”梁启超滔滔不绝地演说一个多钟头,声音之大就像打雷,一面说一面不停地拍桌子,把桌子上的玻璃杯震得叮当作响,一时举座皆惊,左右皆靡。
梁启超这一吼,不仅救了自己一命,也逼着龙济光宣布独立。
④梁启超一生经历过多次大风大浪,但他成不了一个老练的政治家,这与当时的政局有关,也是他的性格使然。
《梁启超学问之趣味》阅读练习附答案
《梁启超学问之趣味》阅读练习附答案我是个主张趣味主义的人,我觉得天下万事万物都有趣味,我只嫌二十四点钟不能扩充到四十八点,不够我享用。
我一年到头不肯歇息。
问我忙什么,忙的是我的趣味,我以为这便是人生最合理的生活,我常常想动员别人也学我这样生活。
凡属趣味,我一概都承认他是好的。
但怎么才算趣味?不能不下一个注脚。
我说:凡一件事做下去不会生出和趣味相反的结果的,这件事便可以为趣味的主体。
赌钱有趣味吗?输了,怎么样?吃酒,有趣味吗?病了,怎么样?诸如此类,虽然在短时间内像有趣味,结果会闹到俗语说的没趣一齐来,所以我们不能承认他是趣味。
凡趣味的性质,总是以趣味始,以趣味终。
所以能为趣味之主体者,莫如下面的几项:一、劳作,二、游戏,三、艺术,四、学问。
诸君听我这段话,切勿误会:以为我用道德观念来选择趣味。
我不问德不德,只问趣不趣。
我并不是因为赌钱不道德才排斥赌钱,因为赌钱的本质会闹到没趣,闹到没趣便破坏了我的趣味主义,所以排斥赌钱。
我并不是因为学问是道德才提倡学问,因为学问的本质,能够以趣味始,以趣味终,最合于我的趣味主义条件,所以提倡学问。
学问的趣味,是怎么一回事呢?这句话我不能回答。
凡趣味总要自己领略,自己未曾领略得到时,旁人没有法子告诉你。
我这题目:《学问之趣味》,并不是要说学问是如何如何的有趣味,只是要说如何如何便会尝得着学问的趣味。
诸君要尝学问的趣味吗?据我所经历过的,有下列几条路应走:第一,无所为。
趣味主义最重要的条件是无所为而为。
凡有所为而为的事,都是以另一件事为目的而以这一件事为手段。
为达目的起见,勉强用手段;目的达到时,手段便抛却。
例如学生为毕业证书而做学问,著作家为版权而做学问,这种做法,便是以学问为手段,便是有所为。
有所为虽然有时也可以为引起趣味的一种方法,但到趣味真发生时,必定要和所为者脱离关系。
小孩子为什么游戏?为游戏而游戏。
人为什么生活?为生活而生活。
为游戏而游戏,游戏便有趣;为体操分数而游戏,游戏便无趣。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五四制六年级上第四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部编版五四制初中语文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6小题每题3分共计18分)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作者司马光字君实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B. 《邓稼先》高度赞扬了邓稼先甘为祖国献身的崇高精神充分表达了作者对邓稼先的崇敬之情C. 谦敬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表达方式令郎、惠顾、愚兄、垂爱都属于敬辞D. 古人常以“而立”“不惑”“知天命”“花甲”代称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六十岁【答案】C【解析】C项“愚兄”是对同辈而年轻于己者的自我谦称2.下列加横线字的注音错误的一项是()A. 茅屋(máo)散步(sàn)好像(xiàng)B. 断续(xù)清秀(qīng)离开(lí)C. 德国(dé)激动(jī)美妙(miào)D. 陌生(mò)霎时(shà)工夫(fù)【答案】D【解析】D项“工夫”的“夫”应读作“fu”故选D3.下列有关名著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经》先秦时被奉为经典尊称为《诗经》列为五经之首到了汉代叫作《诗》或《诗三百》B.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C. 马克·吐温美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等D. 老生传统戏曲行当之一主要扮演中年以上男子小旦主要扮演年轻女子【答案】A【解析】A项选项表述有误《诗经》先秦时叫做《诗》或《诗三百》到汉代被奉为经典尊称为《诗经》被列为“五经”之一4.下列有关文学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国古代山的南面和水的北面叫作阳比如“河阳” 指的就是黄河的北岸B. 《诗经》“六义” 风、雅、颂指的是诗的内容赋、比、兴指的是诗的表现手法C. 榜眼、探花是科举时代的称号明清两代称殿试考取一甲(第一等)第二名的人为探花第三名的人为榜眼D. 我国历史上曾用干支纪年与皇帝年号纪年“崇祯五年”为皇帝年号纪年“丙辰中秋”中的“丙辰”为干支纪年“丙”属天干“辰”属地支【答案】C【解析】C.明清两代称殿试考取一甲(第一等)第二名的人为榜眼第三名的人为探花故选C.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句子运用\underset\cdot最\underset\cdot恰\underset\cdot当的一组是()中国是诗的国度《诗经》是中国诗歌的滥觞中国诗歌随时代而演变绵延不绝、生生不息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①它培养了我们彬彬有礼的待人风格、悲天悯人的民族情感、坚韧不拔的民族性格②首要原因就是它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风貌体现了时代精神③中国的优秀诗歌为什么能够脍炙人口、源远流长④出现了楚辞、唐诗、宋词、元曲等一座座高峰A. ①③④②B. ④①③②C. ②④①③D. ③①④②【答案】B【解析】④句中的“楚辞、唐诗、宋词、元曲“紧承前文“绵延不绝、生生不息” 应为首句①句中的“它”照应了前文“中国诗歌” 点明了中国诗歌的重要意义应为次句③句提出问题应为第三句②是对③句提出问题的解释应为末句故排序为④①③②故选B.6.在学农活动中同学们体验到了质朴自然的田园生活也因此对古人辞官归隐的选择有了更多理解下列诗句中体现诗人归隐之乐的一项是()A.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B.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C.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D.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答案】C【解析】A.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表现的是李清照游兴沉酣、乐而忘返之后的快乐B.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李白漫游出现是所见之壮景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江水奔腾直泻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显得天空寥廓境界高远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C.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两句是景物描写这时我们隐隐可知诗人不光在勉励自己“还” 含蓄寄托了与山林为伍的情意还在规劝其他人两句虽是写景实是抒情悟理表现了归隐之乐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作者描写了西湖早春景色的美丽表达对西湖早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7.(1)无人化时代的到来为人们带来了哪些好处?请根据选文概括7.(2)选择下列表述与材料不相符的一项()7.(3)无人化时代来临引起许多人对生活和就业的恐慌我们该如何去认识和应对呢?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你的看法【答案】(1)①更安全、干净、舒适②降低人力成本、提升工程收益更解放人力、激活产业潜能③更快更精准更高效【解析】(1)概括内容题要把文章分层然后抓住中心句或者总结句概括介绍【无人酒店】的部分第一段句子“整栋楼没有一个服务员却比任何一家酒店更安全、更干净、更舒适” 概括了酒店无人时代带给人的好处之一介绍【无人挖掘机】的部分最后一段结尾句子“不仅可以大幅度降低人力成本、提升工程收益更将解放人力、激活产业” 概括了无人时代带给人的好处之二介绍【无人清洁车】的部分最后一段句子“而是比你更快、比你更精准、还不会累的机器”概括了无人时代带给人的好处之三【答案】D【解析】(2)D项根据文章最后一段句子“辩证来看事物总是存在正反两个方面一方面它可能促使某些东西消亡但同时它又会催生新的事物”可知本选项中所说的“失去饭碗的人会越来越多”是错误的因为新的事物产生会促使岗位发生变化也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答案】(3)机器他一方面可能会促使一些东西消亡但消亡的同时它又会促进新的事物生成环卫工人虽然会减少但是机器倒入垃圾处那垃圾处的垃圾不是还需要人工来完成吗?所以不必太过担心旧的岗位可能会减少但也会增加其他的行业也会需要新的人才也会产生新的岗位我们要以开放的心态拥抱变化好好学习努力提升赶上时代潮流【解析】(3)解答本题要从文章中找到依据再阐述理由锁定文章最后一段内容根据文章分析内容“事物总是存在正反两个方面一方面它可能促使某些东西消亡但同时它又会催生新的事物” 所以人们不应该恐慌要学会继续学习掌握更高的科学技术来应对这个变化的社会三、名著阅读(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8.(1)请你把以上选段的章回题目补充完整观音赴会问原因_______________8.(2)孙悟空和二郎神斗了多少回合不分胜负?孙悟空和二郎神斗法的过程中先后变成了什么东西?8.(3)文中采用了多种刻画人物的方法试从文中任选一处进行品析8.(4)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郭英德在一次演讲中说《西游记》善于用诙谐幽默的方式讲一些生活哲理你从下面这个片段中悟出了什么生活哲理?那大圣趁着机会滚下山崖伏在那里又变变一座土地庙儿大张着口似个庙门牙齿变作门扇舌头变作菩萨眼睛变作窗棂只有尾巴不好收拾竖在后面变作一根旗竿真君赶到崖下不见打倒的鸨鸟只有一间小庙急睁凤眼仔细看之见旗竿立在后面笑道“是这猢狲了!他今又在那里哄我我也曾见庙宇更不曾见一个旗竿竖在后面的断是这畜生弄喧!【答案】(1)小圣施威降大圣【解析】(1)结合对《西游记》的阅读可知选段选自《西游记》第六回目主要内容是写南海观音徒弟木叉助天王被战败观音又荐二郎神二郎神与悟空大战太上老君在天观战丢下金刚套击中悟空故可以补充为小圣施威降大圣【答案】(2)孙悟空和二郎神斗了三百余合孙悟空和二郎神斗法的过程中先后变成了麻雀儿、大鹚老、鱼儿、水蛇、花鸨、土地庙【解析】(2)根据平时的阅读积累可知他们斗了三百余回合依据选段中“二郎圆睁凤目观看见大圣变了麻雀儿钉在树上”“大圣见了飕的一翅飞起去变作一只大鹚老”“大圣又将身按下入涧中变作一个鱼儿淬入水内”“那大圣就撺出水中一变变作一条水蛇游近岸钻入草中”“水蛇跳一跳又变作一只花鸨木木樗樗的立在蓼汀之上”“那大圣趁着机会滚下山崖伏在那里又变变一座土地庙儿”等内容可知孙悟空和二郎神斗法的过程中先后变成了麻雀儿、大鹚老、鱼儿、水蛇、花鸨、土地庙【答案】(3)【示例一】二郎圆睁凤目观看见大圣变了麻雀儿钉在树上就收了法象撇了神锋卸下弹弓摇身一变变作个饿鹰儿抖开翅飞将去扑打赏析这句话采用了动作描写“睁”“见”“撇”“卸”“抖”这几个动词形象地写出了二郎神的机灵也从侧面写出了斗争的激烈【示例二】大圣听得心惊道“好狠!好狠!门扇是我牙齿窗棂是我眼睛;若打了牙捣了眼却怎么是好?”扑的一个虎跳又冒在空中不见赏析这句话采用了心理描写写出了大圣被识别后的着急【解析】(3)作答本题先在文中找到有关人物描写的句子如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再根据所找的句子进行赏析分析出所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句子的表达效果即可【答案】(4)示例一再有能耐的人也有一些无法隐藏的弱点示例二假象终究是要被人揭穿的示例三生活经验有助于我们解决问题【解析】(4)解答时首先要了解题干所给材料的内容然后在此基础上概括出情节中所表达的生活哲理节选部分内容主要写真君因不曾见过庙宇后竖着旗杆这一细节识破了悟空变成的土地庙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这一情节反映出的生活哲理即可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大圣道“你是不知我去到天尽头见五根肉红柱撑着一股青气我留个记在那里你敢和我同去看么!”如来道“不消去你只自低头看看”那大圣睁圓火眼金睛低头看时原来佛祖右手中指写着“齐天大圣到此一游” 大指丫里还有些猴尿臊气大圣吃了一惊道“有这等事有这等事!我将此字写在撑天柱子上如何却在他手指上?莫非有个未卜先知的法术我决不信不信!等我再去来!”(节选自《西游记》第七回)悟空为什么会在佛祖手指上看到他写的字?此后佛祖是如何处置孙悟空?【答案】悟空一路筋斗云以为到了天尽头想将字写在撑天柱子上证明他翻出了佛祖的手掌心此后佛祖将五指化作五行山压住了悟空【解析】考查对名著《西游记》故事情节的理解结合对名著相关章节内容的理解《西游记》第七回佛祖道“我与你打个赌赛你若有本事一筋斗打出我这右手掌中算你赢再不用动刀兵苦争战就请玉帝到西方居住把天宫让你若不能打出手掌你还下界为妖再修几劫却来争吵”大圣闻言暗笑道“这如来十分好呆!我老孙一筋斗去十万八千里他那手掌方圆不满一尺如何跳不出去?”急发声道“既如此说你可做得主张?”佛祖道“做得做得!”伸开右手却似个荷叶大小那大圣收了如意棒抖擞神威将身一纵站在佛祖手心里却道声“我出去也!”你看他一路云光无影无形去了佛祖慧眼观看见那猴王风车子一般相似不住只管前进大圣行时忽见有五根肉红柱子撑着一股青气他道“此间乃尽头路了这番回去如来作证灵霄宫定是我坐也”又思量说“且住!等我留下些记号方好与如来说话”拔下一根毫毛吹口仙气叫“变!”变作一管浓墨双毫笔在那中间柱子上写一行大字云“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写毕收了毫毛又不庄尊却在第一根柱子根下撒了一泡猴尿翻转筋斗云径回本处站在如来掌内道“我已去今来了你教玉帝让天宫与我”如来骂道“我把你这个尿精猴子!你正好不曾离了我掌哩!”……好大圣急纵身又要跳出被佛祖翻掌一扑把这猴王推出西天门外将五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座联山唤名“五行山” 轻轻的把他压住可知孙悟空一纵十万八千里的筋斗云以为到了天尽头想将字写在撑天柱子上证明他翻出了佛祖的手掌心孙悟空打赌输了最终没能逃出佛祖的手掌心佛祖将五指化作五行山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
《人生因阅读而气象万千》课外阅读练习及答案
人生因阅读而气象万千①每至世界读书日,这样一张照片所定格下的历史瞬间总会被人提起:1940年10月22日,英国遭受空袭,位于伦敦的荷兰屋图书馆也难以幸免,几乎被炸成废墟,墙壁倾颓,砖石满地,但有3名男子竟不顾敌机刚刚离去,就在尚未倒塌的书架前翻捡书籍,战火的残酷与读书所展现的不屈意志,两相对比,不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更给人以持久的感动。
②或许,也会有人不解:战火纷飞,还不忘阅读,为的是什么?“很多人被生活的艰难折磨得心灵枯萎,但有书香滋润的灵魂不会。
”不久前,在一家书店里看到的一则读者留言,或许可以作为解答。
对于那3名男子而言,阅读绝非是暂时忘记战乱的“镇静剂”,而是勇敢面对现实,让精神再次振奋、让意志战胜泪水的方法和途径。
③阅读何以有这样的伟力?一位作家曾指出,阅读实际上会给人以两种收获,一种是通过读书,知道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东西;另一种是通过读书触发反思,知道自己本来就有的东西,并激活它。
前者是知识,后者是智慧。
越是走在人生的“三岔口”,越是面临国难和选择之时,阅读的力量就越能显示出来。
一个人的努力往往会让自己有更多的选择,知识让我们理解每一项选择的意义,而智慧还能进一步让人知道,自己的选择是符合内心的,从而坚定前行的意志。
④人生如果远离了阅读,就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
曾国藩一生饱览群书,文章笔力雄厚,就连梁启超都称赞他“可以入文苑传”。
然而,即使有如此深厚的功底,他依然认为自己有“三耻”,居第一位的,就是对天文和算学“毫无所知”。
一物不知,便深以为耻,曾国藩们....之所以会有如此的认识,就因为他们深刻地知道,读书“能养人精神”,书籍并非是装点门面的饰品,而是精神的营养品。
不能与书籍独处,只会让人生之路走向狭隘,甚至禁锢心灵;浸润书香,才能让我们驶向无限广阔的海洋。
⑤读书或许并不必然导向外在的成功,但它必然指向内在的丰沛。
这些年,两季《中国诗词大会》的冠军,惊艳了无数人,一位是第二季的武亦姝,另一位是第三季的雷海为,令人动容的,并不仅仅是武亦姝2 000多首诗词记忆量的才情,也不全是雷海为以外卖小哥身份成功逆袭的不凡,更是因为他们身上散发的那种“闲看花开花落,漫随云卷云舒”的从容淡定,这样一份独特的气质,正源于阅读的滋养,有句话说得好,“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中,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梁启超考试题及答案
梁启超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梁启超被誉为“中国近代思想启蒙之父”,他的主要贡献在于()。
A. 推动了中国近代科学的发展B. 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的改革C. 推动了中国近代政治的变革D. 推动了中国近代文学的革新答案:C2.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提出的主要观点是()。
A. 变法图强B. 尊孔复古C. 民主革命D. 君主立宪答案:A3. 梁启超在《新民说》中强调的新民应该具备的品质是()。
A. 忠诚B. 勇敢C. 自由D. 独立答案:D4.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提出的“少年强则国强”的观点,主要强调的是()。
A.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B. 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C. 青少年是国家的栋梁D. 青少年是国家的支柱5. 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提出的“历史研究法”主要是指()。
A. 历史唯物主义B. 历史唯心主义C. 历史实证主义D. 历史相对主义答案:C6. 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对清代学术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评价,他认为清代学术的主要特点是()。
A. 经世致用B. 考据学C. 理学D. 词章学7. 梁启超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中对中国古代政治思想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他认为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主要特点是()。
A. 儒家思想B. 法家思想C. 道家思想D. 墨家思想答案:A8. 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对清代学术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评价,他认为清代学术的主要贡献在于()。
A. 经学B. 史学C. 子学D. 集学9. 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提出的“历史研究法”主要强调的是()。
A. 历史事实的客观性B. 历史事实的主观性C. 历史事实的相对性D. 历史事实的绝对性答案:A10. 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对清代学术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评价,他认为清代学术的主要缺陷在于()。
A. 过于重视考据学B. 过于重视理学C. 过于重视词章学D. 过于重视子学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梁启超的主要著作包括()。
九年级(上) 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36)
期末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1.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①______,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②关关雎鸠,______。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③______,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④俱怀逸兴壮思飞,______。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⑤______,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⑥无丝竹之乱耳,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⑦杜甫《登楼》中表现对祖国山河热爱和对民族历史追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0.0分)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荣膺.(yīng)遐.(xiá)想造诣.(yì)厚德载.物(zǎi)B. 粗犷.(guǎng)嗔.视(chēn)褶.皱(zhě)相濡.以沫(rú)C. 风靡.(mǐ)静谧.(mì)炽.热(zhì)捉.摸不定(zhuó)D. 遒劲.(jìn)挫.折(cuō)供给.(gěi)锲.而不舍(qiè)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斑斓入场券一枕黄梁刻尽职守B. 慰籍化妆品天道筹勤左右逢源C. 伎俩三部曲世外桃源随声附和D. 缅怀斑马线大厅广众险象迭生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李攀同学各门功课都好,每次考试都在全年级名列前茅,老师们对她顶礼膜拜....,直夸她将来前途无量。
B. 济南作为一座旅游文化名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各得其所....,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
C. 起伏的群山鳞次栉比....,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中。
D. 假如每个人都能见贤思齐....,以人之长补己之短,那么我们每天都会有进步,生活也会因此变得愈加美好。
初一现代文阅读精选题及答案
初一现代文阅读精选题及答案2021年4月14日,梁启超最小的儿子,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梁思礼在京逝世。
这位被梁启超爱称为“老白鼻”baby的小儿子,圆了父亲梁启超的科技梦。
1941梁思礼年赴美,在美国本来就读的是综合性的卡尔顿学院,但工业救国的思想,让他改学了工科,进入有工程师摇篮之称的普渡大学学习,进入了自然科学的研究领域。
他的大学生活相当清苦,在餐厅当洗碗工和侍者,暑假在纽约北面的银湖湾当救生员。
寒假,梁思礼又去罐头厂做工。
1949年,梁思礼获博士学位,和五姐梁思懿全家登上了“柯立芝总统号”轮船,驶向了新中国。
梁思礼曾经在接受采访时回忆说:“父亲对我的直接影响较少,几个哥哥姐姐都受过父亲言传身教,国学功底数我最弱,但‘爱国’这一课,我不曾落下半节。
”天津市河北区民族路46号,有一幢白色的意式建筑,这里就是饮冰室,梁启超伏案奋笔之所。
他在这里写的“人必真有爱国心,然后方可用大事”,指引了梁家九子女未来的路。
梁启超九个子女,各个菁秀,其中三个成了院士。
梁启超的长子梁思成是著名的建筑学家。
1924年赴美国留学,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
回国后,他就去当时比较艰苦的东北大学,创办了我国北方第一个建筑系。
当时的东北大学建筑系尚属初建阶段,师资力量不齐全,林徽因成为梁思成属下唯一的一名专业教师。
“九一八”事变前夕,梁思成夫妇离开东北大学回到北平加入中国营造学社,从事中国古建筑研究,改变了过去只注重文献考证的研究方法,组织调查队,从1931-1937年间走遍了华北地区,到偏僻的乡村探寻古代建筑,对诸如五台山佛光寺唐、太原晋祠宋等进行测绘、摄影、分析、研究鉴定,写出有科学价值的调查报告。
他是第一个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对我国古建筑进行分析研究的学者。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梁思成在大后方极端困难情况下,完成了我国第一部《中国建筑史》,填补了中国建筑史研究空白。
1945年抗战胜利后,梁思成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系,并于1948年与弟弟梁思永一起,当选为第一届中国院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梁启超面面观
梁启超很欣赏孔子所说的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并以此自励,大智、大仁、大勇的梁启超为后人铭记。
而其中尤以大智得人激赏。
在近现代学术史上,梁启超的成就和影响都非常大。
他留下了1400多万字的著述,在33年的著述生涯中平均每年要写40多万字,他撰写《陶渊明年谱》三日而成,他用一昼夜完成《戴东原先生传》,他的著作中最有名的是《清代学术概论》,本是为别人作序,结果一发而不可收,用15天写成一部6万字的著作而这一切都是在他自戊戌以后的政治运动无不参与的情况下完成的!梁启超的治学领域极其广泛,他的著作涉及哲学、史学、文学、图书馆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
在学术研究上,他不动手则已,一动手便有极大的格局放在那里,不管能否成功。
他喜于将某一件事物、某一国学术做一个通盘的打算,进行大规模的研究,永不肯安于小就,做一种狭窄专门的精密工作。
梁启超在《新民说》中把敢于进取冒险作为新国民应具备的品德之一,他一生中至少有三次冒险,尤以1916年只身劝广东都督龙济光反袁护国最为惊险。
此前梁启超的好友汤觉顿前往劝说摇摆不定的龙济光时,竟被龙济光的部下开枪打死。
梁启超强压悲愤,冒险出马,与龙济光苦口婆心地谈了十几个钟头,龙济光当时表示心悦诚服,随后龙济光把他手下的军官聚集起来给梁启超开欢迎会,这帮军官个个拖枪带刀,一开始还客客气气,酒过三巡,凶相毕露。
梁启超一看耐心说
服已无可能,便索性豁出去了,对龙济光吼道:我单人独马手无寸铁跑到你千军万马里头,我本来不打算带命回去。
我一来为中华民国前途求你们帮忙,二来也因为我是广东人,不愿意广东糜烂,所以我拼着一条命来换广州城里几十万人的安宁,来争全国四万万人的人格。
既已到这里,自然是随你们的便,要怎样便怎样!梁启超滔滔不绝地演说了一个多钟头,声音之大就像打雷,一面说一面不停地拍桌子,把桌子上的玻璃杯震得叮当作响,一时举座皆惊,左右皆靡。
梁启超这一吼,不仅救了自己一命,也逼着龙济光宣布独立。
梁启超一生经历过多次大风大浪,但他成不了一个老练的政治家,这与当时的政局有关,也是他的性格使然。
他特别看重趣味,曾说:有人问我,你的人生观拿什么做根底?我便答道拿趣味做根底,凡人必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
我所做的事常常失败,严格地可以说没有一件不失败然,而我总是一面失败一面做,因为我不但在成功里头感觉趣味,在失败里头也感觉趣味。
梁启超的学问涉及面广,就是因为他的兴趣特别广泛。
他曾对子女说:我是学问趣味方面极多的人,我之所以不能专积有成者在此,然而我的生活内容,异常丰富,能够永久保持不厌不倦的精神,亦未始不在此。
我每历若干时候,趣味转过新方面,便觉得像换个新生命,如朝旭升天,如新荷出水,我自觉这种生活是极可爱的,极有价值的。
梁启超一生多变,世所共知。
他的多变颇遭时人及后人诟病。
有人认为他一生所为学问除文学外都无大价值,不过于初学者有启迪之用,为他学问不能精深而感到惋惜;有人说他政治上反复无常,与康有为
始合终分,与孙中山合作又对抗,对袁世凯先拥后反。
梁启超晚年对自己的学生说,他是有中心思想和一贯主张的,绝不是望风转舵、随风而飘的投机者。
郑振铎认为,梁启超最伟大之处,最足以表现他的光明磊落的人格之处便是他的善变,他的屡变。
他的变不过是他变他的方法而已,他的宗旨、他的目的并未变,那就是爱国。
(有删改)
68.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学术研究上,梁启超不管能否成功,都乐于创立大格局,着力于大规模的研究,而不肯安于一种狭窄专门的精密工作。
B.汤觉顿劝龙济光反袁护国,却被龙济光部下枪杀,在这种情况下,梁启超仍只身赴虎穴,这一行动不仅体现出他的大勇,也体现出他的大仁大智。
C.梁启超自戊戌以后的政治运动无不参与,但他始终成不了老练的政治家,这固然与当时的政局有关,但也是他看重趣味的性格使然。
D.文章运用多种手法刻画梁启超的形象,既有侧面描写,又有动作、语言、神态描写,从多个侧面生动再现了梁启超的风貌。
69.梁启超的“大智”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加以简要概括。
70.文中大量引用了梁启超说的话,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案】
68. D
69.“大智”主要体现如下:
①在近现代学术史上,梁启超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著述颇丰。
②在劝龙济光反袁时,面对险境能急中生智,力挽危局。
③通达人生智慧,认为人要生活于趣味之中,这样的生活才有价值。
④梁启超虽然一生多变,但他有中心思想和一贯主张,绝不望风转舵。
70.引用的好处:
①突出表现了梁启超智勇无畏、重人生趣味的个性特点;
②有助于读者从多个角度更详细了解梁启超的精神特质;
③引用人物语言,也能使传记的内容更加真实可信,更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