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病临床诊断思路与技巧

合集下载

肾脏疾病的诊断思路

肾脏疾病的诊断思路
ACR=Umicropr/Ucrea ×8.84 ( mg/g) ( mg/L) (mmol/L)
肾脏疾病的临床表现——高血压
肾实质性高血压 — 占全部高血压 5%-10% — 继发性高血压 第一位
肾脏疾病的临床表现——其他
肾脏疾病的分类——病因
肾脏疾病损害的部位
常见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临床/病理分型
肾脏疾病的诊断思路
第一步:是不是肾脏病 ?
• 1、尿量异常、尿频、肉眼血尿、水肿、腰 痛、等是肾脏疾病常见的症状。但上述症 状并不能说明肾脏有病。
• 2、上症+尿常规异常(蛋白尿、血尿、管 型尿、白细胞尿)。
• 3、上症+肾功能异常 。 以上2、3中任何一项才能考虑为肾脏病。
• 尿量 • 血尿 • 蛋白尿 • 腰痛 • 水肿
尿细胞学检查 尿钙、尿钙/尿肌酐
腹部平片 膀胱镜
泌尿系超(儿童要排除胡桃夹现象) 泌尿系、核磁 静脉肾盂造影
排泄性尿路造影 肾图
肾脏疾病的临床表现——蛋白尿
尿试纸条法——快速、对白蛋白敏感、受尿量的影响、假阴性率高 24小时尿蛋白定量——金标准;尿蛋白四项 尿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ACR)(晨尿或随意尿 )
常见主诉
尿量异常
• 少尿和无尿
– 肾前性 – 肾性 – 肾后性
• 多尿 • 夜尿增多
肾脏疾病的临床表现——血尿
尿色异常/尿潜血阳性、尿沉渣有红细胞
血尿
真性血尿
假性血尿
定位诊断
尿三杯(如为肉眼血尿) 尿 RBC 位相 尿 RBC 容积分布曲线、扫描电镜
肾小球、小管间质病史、症状和体征 综合分析,进行以下检查
除炎症(包括结核)、药物外, 主要为外科原因,进行以下检查

肾脏病诊断思路

肾脏病诊断思路

腰痛鉴别

①在脊肋角压痛点或肋腰压痛点或上输 尿管压痛点有压痛;②尿常规有明显异 常;③肾B超、肾静脉造影(IVP)有阳 性发现,进一步可行CT检查。若上述三 个压痛点无压痛,尿常规正常,进一步 查肾B超、IVP无异常,基本上可排除肾 脏疾病。
多尿鉴别

多尿,指24小时尿量超过2500ml,
暂时性多尿
肾小球性血尿
临床分析 尿三杯试验 尿红细胞位相 尿红细胞容积分布曲线

蛋白尿



定义 程度分级 分类 功能性 肾小球性 肾小管性 溢出性 组织性
蛋白尿
临床分析

24小时尿蛋白定量 尿蛋白电泳 尿微量蛋白
水肿描述
时间 部位 程度 上下行性 加重缓解因素 伴随症状




症状鉴别诊断



血尿 蛋白尿 水肿 高血压 腰痛 多尿 少尿 尿急、尿频、尿痛
血尿
肉眼血尿 镜下血尿 假性血尿 真性血尿 肾小球性 非肾小球性

肉眼血尿与镜下血尿真假鉴别
血尿,分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 肉眼血尿尿液呈血样或洗肉水样或带血块 者。


水肿鉴别
水肿,除肾小球病见浮肿外,还可见于心性、 肝性、内分泌性、营养不良性水肿等。 心性水肿应有心脏病史,有心衰证据和下午或 晚上肿明显,次日早晨减轻以资鉴别。 肝性水肿有肝脏病史,肝功能异常,水肿是出 现腹水后延及四肢。

水肿鉴别
内分泌性水肿女性多见,有内分泌疾病,
水肿24小时无明显变化,而按之无明显 凹陷。 营养不良性水肿,应有消瘦等营养不良 表现,而血浆白蛋白低。 鉴别要点:尿常规有无蛋白尿。

肾脏疾病的诊断思路与技巧

肾脏疾病的诊断思路与技巧
肾脏疾病的诊断思路与技巧
(优选)肾脏疾病的诊断思路 与技巧
肾脏疾病的分类
先天性肾脏疾病
原发性肾脏疾病
肾小球疾病
肾脏疾病
继发性肾脏疾病
获得性肾脏疾病 肾小管- 间质疾病
代谢性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 恶性疾病 感染性疾病
肾血管性疾病
肾病综合征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
包括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病、肿瘤等许 多继发性疾病在内的一个综合征,若把继发 性肾病综合征误诊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会 延误病情。原发性肾综合征病理类型不同, 其治疗方法、疗效和预后也不一样。
判定是否为肾病综合征 (3) 肾组织中证实有乙肝病毒抗原的沉积(如能发现HBV - DNA 或HBsAg 提示乙肝病毒在肾组织复制) 。
(1) 临床特点: ①占肾活检病例的50 % ,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占30 %; ②男性多于女性,好发于青少年; ③50 %有前驱感染史; ④70 %患者 伴有血尿; ⑤病情由轻转重,肾功能不全及高血压的发生率逐渐增加。 排除继发性肾病综合征
因此,不了解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 并发症,无疑会影响临床疗效。本套幻灯分 为五步,循序渐进地介绍了肾病综合征诊断 临床思维。
1.判定是否为肾病综合征
大量蛋白尿
大量蛋白尿是诊断肾病综合征最主要的指标。所 谓大量蛋白尿,是指每日尿蛋白大于3. 5 g。但一 个5 岁~6 岁的小孩和一个高大的成年人,3. 5 g 蛋白尿就不是一个概念。因此,应该按体表面积计 算。中国人平均体表面积是1. 73 m2 。所以,大 量蛋白尿除了要求每日> 3. 5 g外,还要用1. 73 m2 体表面积来校正。
狼疮性肾炎 节痛(约1/ 3 病人) ; (3) 多数紫癜后4 周~8 周出现肾损害,肾活检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4) 血小板计数多正常,50 %病人血清IgA 升高,血冷球

肾病学诊疗思路

肾病学诊疗思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尿量异常
• 肾后性少尿/无尿的临床特点:1、典型表现 为突然完全无尿,可反复发作;2、有排尿 者,尿常规可有血尿(非肾小球源性)、 白细胞尿,也可正常,但不会出现大量蛋 白尿;3、有尿路梗阻的形态学改变;4、 记性梗阻解除后,多数患者肾功能2周内可 恢复正常。
尿成分异常

非血尿
• 红色尿—
假性血尿

血尿—
非肾小球性血尿

真性血尿—

肾小球性血尿
血尿与非血尿鉴别
• 1、肉眼血尿一般略混浊,如洗肉水样,可 呈云雾状,非肉眼血尿的红色尿多为透明 的红色;
• 2、肉眼血尿离心后上清液变成无色或淡黄 色透明,其他原因红色尿仍为红色;
• 3、血尿尿沉渣显微镜检查为红细胞大于3 个/高倍视野,肉眼血尿可呈满视野的红细 胞;
肾脏病学临床表现及诊断思路
李伟强 2020-03-04
尿量异常
• 肾前性少尿/无尿的临床特点:1、患者有引 起肾脏灌注不良的疾病或诱因;2、尿常规 大致正常;3、肾小管功能良好,尿浓缩功 能正常,一般尿比重大于1.020,尿渗透压 大于500mosm,一般不会出现完全无尿;4、 血尿素(mg/dl):血肌酐(mg/dl)大于或 等于20:1;5、及时纠正原发病后,肾功能 迅速恢复正常(一般在1~2天内)。
血尿来源的鉴别
• 3、绝大多数肾小球源性血尿患者无尿痛, 而非肾小球源性血尿患者可表现为尿痛, 或出现剧烈腰痛后出现血尿;
• 4、尿沉渣镜检发现红细胞管型,几乎可以 确定为肾小球源性血尿;
• 5、肾小球源性血尿多为变形红细胞尿,而 非肾小球源性血尿多为正常形态红细胞尿;
• 6肾小球源性血尿还伴有肾病的其他表现, 而非肾小球源性血尿没有。

肾脏病临床诊断思路及进展

肾脏病临床诊断思路及进展

肾脏病临床诊断思路及进展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魏仲南临床看病有两个主要环节:诊断和治疗。

这也是先认识问题、后解决问题的朴素方法论在临床医学中的体现。

正确诊断是正确治疗的前提。

诊断是对疾病根本性质的判断,始于对临床表现的探究。

临床表现是机体表现出来的病态现象,包括:症状——患者的主观感觉异常;体征——体检的客观发现以及辅助检查的异常。

同种疾病具有共同的临床特点,但在不同个体以及同一个体的不同病变阶段,临床表现可能有所不同;不同的疾病也可能有相似的临床表现;这就构成了疾病诊断的复杂性。

因此,细心全面地搜集临床资料并加以深入分析是临床医师的一项基本功,清晰的概念以及简明正确地分析思路常常能引导出正确的诊断,这正是临床医师需要锤炼的重要能力之一。

肾脏病既具有疾病的普遍特点,又有其独特性。

因此,要求肾脏病专科医师应具有较丰富的大内科及相关的医学知识。

正如王叔咸教授所说:“内科里面有肾脏病,肾脏病里面有内科。

”肾脏病诊断应当完整全面,包括的层次有:临床诊断(概括临床特点,如肾炎综合征)、病因诊断、病理诊断、肾功能诊断、合并症诊断,(发病机制、解剖部位分型)这样地分析不容易疏漏。

获得的诊断还需要实践检验,在密切观察中确定或修正当初的诊断,并及时调整治疗。

肾脏病的分类虽复杂,但多种肾脏病有时会出现相同的表现,称之为综合征。

它是由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归纳而成。

我们掌握了这些综合征,并由此出发,再追查是由哪一种特殊疾病引起的,这样就能有效地缩小思考范围,迅速地获得正确的诊断。

Brenner(1983)认为,临床上的肾脏病有10个综合征:1、急性肾功能衰竭综合征诊断的重要线索是无尿和少尿,肾小球滤过率(GFR)在几日内至几周内迅速地下降,血肌酐急剧地升高,每日升高44.2~88.4μmol/L,常有蛋白尿、血尿、白细胞尿、管型尿、高血压、水肿。

2005年,急性肾损伤专家组(acute kidney injury network, AKIN )于荷兰阿姆斯特丹制定了新的急性肾损伤共识。

肾脏病的诊断逻辑思维程序

肾脏病的诊断逻辑思维程序

第二步:本例尿毒症原发病是什么?
根据病人有较明显的高血压和水肿病 史,尿检查蛋白较多,有红细胞,低 白蛋白血症等,其原发病比较符合肾 小球疾病。
第三步:根据病人10年前有蛋白尿,曾 被基层医生诊为“慢性肾炎”3年前血 压增高和水肿,符合慢性肾炎综合症。 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继发性, 包括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等
反对
临床表现
支持
血沉快 R球蛋白增高 华氏反应阳性 男性 脾不肿大 ANA ds-DNA、 sm、血清补体
轻度支持 中度支持 重度支持
??
反对
轻度反对 轻度反对
确立狼疮性肾炎
➢急性肾衰综合征 ➢慢性肾衰综合征 ➢肾炎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
➢无症状尿异常 ➢肾小管间质疾病 ➢尿频排尿不是综合征 ➢肾结石 ➢尿路梗阻
第四步:排除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要逐一排除,才能得出原发性诊断
比较可能的是狼疮性肾炎和紫癜性 肾炎。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诊断天平
临床表现
支持
反对
小儿、青少年
长于起病前1-3周
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病程中每有过敏性紫癜的典型皮疹
多有腹痛,可有便血
可有关节痛
轻度支持
肾病变多在紫癜后1周出现
血尿常伴蛋白尿
轻度支持
病例介绍
住院经过:入院后按慢性肾小球肾炎、尿 毒症治疗。3天后发现全身散发性多处 大小不等的紫癜,第6天清晨,病人死 亡。
病例介绍
诊断为什么?? 诊断的过程思路?
诊断分析
第一步,要从主要矛盾入手。病人以昏 迷为突出表现,而血生化检查有严重的 氮质血症和酸中毒,其病程经过是慢性 的,故病人符合慢性尿毒症综合症的诊 断。
鉴别诊断
肾脏病(急性,慢性)

肾脏病诊断思路

肾脏病诊断思路

肾脏病诊断思路对于每一例疑似是肾脏病者,我们要回答下述问题:①真的是肾脏病吗? ②假如是,那么是属于哪一个肾脏病综合征? ③这综合征的根底疾病是什么? 和④肾功能损害程度。

常见的肾脏病可归纳为两大类,即肾小球疾患和肾小管、间质疾患。

肾小球疾患的特征是;有较显著的蛋白尿(常>1.5g/24h)和血尿(可为镜下或肉眼血尿):如有大量蛋白尿(>3.5g/24h)或肾小球性血尿(尿畸形红细胞),便可以肯定是肾小球疾病。

肾小管、间质疾患的特征是:蛋白尿常为轻度(<1.5g/24h),尿沉渣检查仅有白细胞,有些病例可有特殊的肾小管功能障碍。

?按上述区分为哪一类肾脏疾患后,临床诊断思路的第二步应是确定其属于该类的哪一个综合征(肾脏病的种类虽很多,但许多肾脏病,可以有一个共同的表现,即临床上的综合征。

所谓综合征,是由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归纳而成。

我们掌握了这些综合征,并从此出发,再追查是那一种特殊疾病引起的,这样就能有效地缩小思考和调查的范围,迅速地获得正确的诊断)。

(一)肾小球疾患肾小球疾患可分为下述几个综合征:1.急性肾小球肾炎综合征起病急骤,有血尿、蛋白尿、管型尿,常有浮肿和高血压。

2.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综合征起病急骤,发展迅速,很快出现少尿甚至无尿;有血尿、蛋白尿、管型尿;可有浮肿,高血压常较轻。

在初发病时,酷似重型的急性肾炎,但它却继续急进地发展,常有迅速发生和发展的贫血和低蛋白血症;肾功能迅速恶化,在几周到几个月内发生尿毒症。

3.无症状蛋白尿和(或)血尿没有水肿、高血压和氮质血症等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轻~中度蛋白尿(常<2.5g/24h)和(或)血尿。

临床上可表现为单独蛋白尿、单独血尿或蛋白尿和血尿。

单独蛋白尿者需排除肾小管性蛋白尿,而单独血尿者必须经尿红细胞位相等检查,证实为肾小球性血尿。

4.肾病综合征大量蛋白尿(>3.5g/24h)及低蛋白血症< 30g/L,(3g/d1),可有明显的水肿和血胆固醇等脂质升高。

肾脏疾病的诊断逻辑思维

肾脏疾病的诊断逻辑思维
药源性水肿
营养不良性水肿 特发性水肿
局部神经血管性水肿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局部感染、炎症、过敏所致
血尿
镜下血尿:10新鲜尿,离心(1500转/分5 分钟),尿沉渣镜检,>3个 肉眼血尿:每升尿液中含有1以上的血液 时,肉眼即可见到尿液呈红色或洗肉水 样改变(尿液偏酸时呈酱油色改变)
血尿诊断程序
3.肉眼血尿的蛋白量大于 124h,或镜下血尿的蛋白量大 于50024h,提示为肾小球源性血尿。
4.非肾小球源性血尿一般不会出现病理管型,尤其是红 细胞管型,一旦出现提示为肾小球源性血尿。
5.儿童血尿常见原因:特发性高尿钙症 \左肾静脉压迫综 合征(胡桃夹现象)
6.妇女腰痛-血尿综合征:腰痛可以为单侧或双侧,反复
影像学检查) 诊断 验证诊断
四、肾脏疾病症状学
浮肿 血尿 蛋白尿 白细胞尿 腰痛 尿量异常 高血压
浮肿
发生机制: (1)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增加; (2)毛细血管胶体渗透压下降; (3)组织间液静水压下降; (4)组织间液胶体渗透压增加; (5)淋巴管阻塞; (6)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结果毛细血管
内液体向组织间隙流出大于流入毛细血 管内,导致水肿。
中心静脉压
首先在组织松弛部位
尿常规、血生化
出现,渐及全身,有
免疫学检查
原发或继发肾脏病史
抗核抗体谱
全身浮肿不重,腹水
肝功能
显著,有门脉高压症
腹部 B 超、 CT
及慢性肝病史
肿瘤标志物
水肿以颜面部为主,
激素水平测定
常有特征性面容(如
激素兴奋试验
甲亢)及内分泌病史
腺体 B 超、 CT
水肿发生在用药后,
用药后不久可以消失,

肾脏病诊疗的思路与方法

肾脏病诊疗的思路与方法

肾脏病诊疗的思路与方法摘要:肾脏病种类繁多,病理类型多样,病因复杂,病程长,易复发,可伴进行性肾功能损害等问题,是我们必须认真面对与思考的课题。

刘苏老中医从事中医临床教学50年,在肾病科的诊疗工作中体会到深层次、多领域、开展中西医结合、创新思维、扬长避短,是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特色与优势之所在,现将刘老中医治肾的经验整理于后,供同道们参考指正。

关键词:肾脏病中医药特色肾衰竭1 衷中参西、优势互补以辨病为纲,辩证为目,中西医结合,是当今中医临床诊治肾脏疾病的基本思路与方法,辨病是借助现代医学知识理化和影像等技术手段为明确诊断、判断预后、评估疗效提供依据;辩证是运用传统医学理论和方法,分析病变部位、原因、性质及正邪消长状况。

前者立足于疾病发生、病理变化,重点把握的是全过程,后者着眼于发病时间、地点和个体差异,旨在现阶段,若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则更有利于揭示疾病的本质和拟定切合实际病证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中西医互参,将宏观辩证深入到微观领域,整体与局部结合,治标与治本并举,治疗则更具针对性和全局性。

同时也为某些仅有理化指标异常而无临床症状,或有临床症状而无明显理化指标异常的患者,延伸辩证论治、综合调治获取临床资料,拓展思维空间。

2 药性与药理结合、坚持继承创新中药性能,又称药性,它含盖了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和功效等内容,药理是指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方法,研究中药的主要有效化学成分,进一步认识中药防病治病的作用原理。

有资料表明:黄精、金樱子、桑寄生、何首乌、仙灵脾、大黄、泽泻、山楂、决明子、蒲黄等中药均有降低血脂的作用,然上述药物却散见于中药不同功效门类中,且有寒、热、温、凉、补、泻之别。

其中,黄精甘平,补脾润肺,益精(降低血糖);金樱子酸平,固精缩尿止泻;桑寄生苦平,补肝肾,祛风湿,安胎(降低血压);何首乌甘苦微温,补肝肾,益精血;仙灵脾辛温补肾壮阳,祛风除湿(降低血压);大黄苦寒,泻热,通腑,祛瘀;泽泻甘淡寒,利水泻热;山楂酸甘微温,消食健胃,化瘀;决明子甘苦微寒,清热,明目,通便(降低血压);蒲黄甘平,止血,活血,利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1
22
• ②颗粒管型:多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 偶见药物及重金属所致间质性肾炎,若 有颗粒管型且蛋白尿≥2.0g/d时,可确定 性肾小球病变。
1
1
23
• ③大量蛋白尿,蛋白尿2.0g/d时多为肾小 球疾病,若≥3.5g/d时,肾小球疾病的可 能性更大;若大量蛋白尿,尿蛋白电泳 为非选择性,可肯定是肾小球疾病
1
1
12
腰痛
1
1
13
肾脏疾病
• 肾结石 • 梗阻性肾病 • 巨大肾盂积液 • 肾盂肾炎 • 急慢性肾小球肾炎 • 肾静脉血栓形成 • 肾病综合征 • 肾细胞瘤及肾周围炎症. •:
1
1
14
• 肾脏外疾病: • 腰肌劳损、 • 腰三横突综合征、 • 腰椎间盘突出、 • 腰椎骨质增生以及妇科疾病等。
1
1
24
• ④肾小球性血尿:尿有RBC管型或尿 RBC计数8000/ml以上,形态75%以上为 畸形RBC,可肯定为肾小球疾病。
1
1
25
肾小球疾病
1、急性肾小球肾炎 2、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3、慢性肾小球肾炎 4、无症状性蛋白尿和/或血尿 5、肾病综合征
1
1
26
急性肾小球肾炎
• 1.起病较急,病情轻重不一。 • 2.一般有血尿(镜下及肉眼血尿,)蛋白
氨 基酸含量增高以资鉴别
1
1
19
第二步: 是肾小球疾病? 还是非肾小球疾病?
1
1
20
(一) 肾小球疾病
1
1
21
• 是不是肾小球疾病主要看有无水肿、颗 粒管型、大量蛋白尿、肾小球性血尿。
• 若是肾脏疾病,
• ①是肾脏疾病并且有水肿,多为肾小球 疾病。
• 慢性肾盂肾炎、慢性间质性肾炎等非肾 小球疾病到后期也出现水肿,说明已从 肾小球管间质累及到肾小球。
本正常。
• 3.无慢性临床症状、体征。 • 4.可表现为单纯性蛋白尿(尿蛋白定量<
1.0g/24h)或者单纯性血尿。 • 5.须排除非肾小球源性血尿或功能性血尿。
1
1
30
肾病综合征
• 1.大量蛋白尿(>3.5g/24h)。 • 2.低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30g/L)。 • 3.明显水肿。 • 4.高脂血症。 • .以上四条中,前两条为必备条件。
• 指24小时尿量超过2500ml, 大于4000ml称为尿崩。多 尿可由多种原因引起.
1
1
17
非肾性
1:非肾性尿崩症 2:高血糖性利尿 3:原发性醛固醇增多症 4:原发性甲旁亢 5:精 神因素 6:心力衰竭的恢复期等
1
1
18
肾性
• 慢性间质性肾病 • 急性肾小管坏死恢复期 • 低钾性肾病 • 肾动脉硬化症 • 高钙性肾病等 • 肾性多尿尿常规多有异常或尿钙或
尿,可有管型尿(如红细胞管型、颗粒 管型等)。常有高血压及水钠潴留症状 (如水肿等),有时有短暂的氮质血症。
• 3.部分病例有急性链球菌或其他微生物的 前驱感染史。多在感染后1~4周发病。
• 4.大多数预后良好,一般数月内痊愈。
1
1
27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 1.起病急,病情重,进展迅速,多在数周或数 月内出现较重的肾功能损害。
1
1
15
• 但是肾脏疾病引起的腰痛应有以下特点
①在脊肋角压痛点或肋腰压痛点或 上输尿管压痛点有压痛;
• ②尿常规有明显异常;
• ③肾B超、肾静脉造影(IVP)有阳 性发现,进一步可行CT检查。
• 若上述三个压痛点无压痛,尿常规 正常,进一步查肾B超、IVP无异常, 基本上可排除肾脏疾病。
1
1
16
多尿
1
1
9
水肿1110肾性水肿多由肾小球疾病或其它疾 病导致肾小球损害所致,水肿在组 织疏松处为主,以眼睑及下肢明显, 而且早晨为甚,下午或晚上减轻, 伴有蛋白尿、血尿或颗粒管型。
若水肿病人尿常规是正常的,基本 上可排除肾脏疾病。
1
1
11
水肿,除肾小球病见浮肿外,还 可见于 1、心性水肿 2、肝性水肿 3、内分泌性水肿 4、营养不良性水肿 鉴别要点: 尿常规有无蛋白尿!!!!
肾脏病临床诊断 思路与技巧
1
1
1
前言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 对各种原因所致的 肾病的诊断率明显提高, 然而, 引发肾病的原因 是多方面的, 因此, 相应的基础疾病的诊断在整 个疾病的诊治过程中至关重要。要想准确地诊 断肾脏病, 首先要对肾脏疾病的分类有一个明 确而清晰的思维框架 , 这样才能做到诊断分析 过程中尽可能不遗漏基础疾病。
小量出血呈显微 镜下血尿; 尿液中出血量超过lml/L为 肉眼血尿,
可呈鲜红色、茶色或褐色。 以上任何一 项须均为真性血尿。
1
1
7
• 真性血尿与假性血尿: 真性血尿是肾、输尿管、膀胱、前
列腺和尿道的病变导致的血尿,但 要排除假性血尿。
1
1
8
假性血尿:
①尿色似血尿,并非血尿. ②一过性血尿. ③伪造性血尿. ④污染性血尿.
1
1
2
肾脏疾病的分类
先天性肾脏疾病
原发性肾脏疾病
肾小球疾病
肾脏疾病
继发性肾脏疾病
获得性肾脏疾病
代谢性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 恶性疾病 感染性疾病
肾小管- 间质疾病 肾血管性疾病
1
1
3
现简述原发性肾脏疾 病的诊断思路与技 巧
诊断思路
第一步:确定是不是肾脏病。 第二步:确定是肾小球疾病,还是 非肾小球疾 病,有条件者要确定病 理类型。 第三步:原发性肾脏病的诊断及鉴 别诊断。
• 2.一般有血尿、蛋白尿、管型尿(如红细胞管 型、颗粒管型等)。常有高血压及迅速发展的 贫血,可有肾病综合征表现。
• 3.肾功能损害进行性加重,可出现少尿或无尿。 若病情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常在数周 至数月内发展至肾功能衰竭,需行肾脏替代治 疗。
1
1
28
慢性肾小球肾炎
• 1.起病缓慢,病情迁延,临床表现可轻可 重,随病情发展可有肾功能减退、贫血、 电解质紊乱等表现。
• 2.可有水肿、高血压、蛋白尿、血尿及管 型尿等表现中的一项或多项,临床表现 多种多样,可有肾病综合征或重度高血 压。
• 3.病程中可有肾炎急性发作,常因感染诱 发,发作时有时类似急性肾炎表现。
1
1
29
无症状性蛋白尿和/或血尿
• 1.即隐匿性肾小球肾炎。 • 2.无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病史,肾功能基
1
1
5
第一步:是不 是肾脏病 ?
• 1、血尿、水肿、腰痛、多尿、尿频等是 肾脏疾病常见的症状,但单纯上述症状 并不能说明存在肾脏病。 2、上症+尿常规异常(蛋白尿、血尿、 管型尿、白细胞尿)。 3、上症+肾功能异常 。
以上2、3中至少具备一项才能考虑为肾 脏病。
1
1
6
血尿
尿离心沉渣镜检,若>3个/高倍视野则 称血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