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国徽》教案及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国徽》教案及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国徽》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在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课程中,学生需要学习一些与国家相关的知识。
其中,《国徽》是一篇重要的文章,能够让学生了解国徽的含义、由来以及每个元素的象征意义。
通过学习《国徽》,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祖国的象征和国家的精神。
因此,我为学生设计了一节课来深入了解国徽。
二、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了解国徽的含义和来由。
•掌握国徽每个元素的象征意义。
•提高学生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国徽元素的象征意义。
•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提升。
教学方法•整体感知教学法:通过图片、造物及影像等整体感知手段,理解国徽的含义与来由。
•读前预设问题教学法:提前预设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时聚焦关键内容。
•合作探究教学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交流和分享,提高学员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课前准备•制作幻灯片,介绍国徽的含义、由来以及每个元素的象征意义。
•准备学生小组活动材料。
课堂活动1.问答环节(10分钟)老师先提出问题,学生在前置知识的基础上作简单回答,从而引起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2.整体感知(15分钟)老师通过投影或手绘,介绍国徽的外观特征与背景。
学生自由观察,并说明感受与发现。
3.体验活动(10分钟)老师发放涂色卡纸,分小组让学生用涂色板涂色,强化学生对国徽元素的印象,同时通过涂色加深对国徽元素的了解。
4.分组探究(15分钟)老师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能力将学生自由分组。
学生小组阅读国徽的介绍,针对某一元素展开交流探究,挖掘国徽元素的深层建构。
5.总结回顾(10分钟)老师对学生进行知识点渗透、解释、思考提示和延伸拓展。
帮助学生反思学习成果,提升知识转化能力。
三、教学反思通过我设计的这堂课,学生能够了解国徽的含义,知道它每个元素的象征意义,并了解到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在课堂上,学生通过观察、涂画等活动体验国徽,更加深入地理解国徽的含义和重要性。
同时,小组探究的方法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交流能力。
三年级语文上册《国徽》教案北师大版

《国徽》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认识生字6个。
3.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小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培养学生爱护国徽,愿用自己的行动为国徽增光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课件、硬币。
课型:诗歌教学方法:讨论、小组合作式。
教学步骤:—、导入新课1.让学生观察自己手中的硬币,说说背面是什么图案?你还在什么地方能看到它?用“我在,看到过国徽。
2.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我们的国徽。
3.板书课题:《国徽》(学生齐读两遍)二、新授1.初读课文。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数数有几个小节。
(2)出示6个生字,学生“开火车”认读。
徽、币、擦、污、倒、帽(3)出示生词,同桌读、指名教读。
国徽硬币擦掉污泥摔倒帽子2.熟读课文、理解课文。
(1)指名3位同学接读,并指名当“小小医生”,纠正错误。
(2)小组合作学习:指名读第一节。
指名说说硬币上的国徽是什么样的?指名读,并指名评价。
(有感情)有感情地齐读第一节。
(3)总结学习方法。
读-思-以-读3.用学习第一小节的方法学习你喜欢的小节。
4.小组学习:朗读、背诵课文5.小组讨论:(1)说说:国徽图案里有什么?(2)我们在哪些地方可以看到国徽?(3)我们做什么事能为国徽增添光彩三、布置作业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在小作文本上写我们做什么事能为国徽增添光彩。
四、板书设计祖国在我心中闪烁国徽温暖美丽。
三年级语文上册《国徽》教案 湘教版

国 徽
五星 天安门 麦穗 齿轮
(简图)
作业设计
1、完成补充练习。积累好词佳句。
教后反思
在课前我让学生收集了许多关于国徽的资料,学生通过小组间互相交流资料认识了国徽的图案,了解了国徽的意义,爱国之情也就油然而升。
教学准备
1.国徽的图片
2.硬币
教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发兴趣,导入新课。
1、谈话,引导学生观察:硬币背面印着什么?
板书:国徽
你还在什么地方能看到国徽?
学生:在公安局。
在法院也可以看到它。
在人民大会堂前也能看见它……
2、观察国徽图案里有什么。
(国徽图案里有天安门、五星、麦穗、齿轮)
(二)学习生字、新词
(3)理解词义。
闪烁:(光亮)动摇不定,忽明忽暗。
辽阔:宽广;空旷。
(三)自由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数一数全诗共几个小节。(三节)
2、听读课文,思考:每一小节都写了什么内容?
第一节:“我”爱护硬币上的国徽。
第二节:“我”扶起了一个摔倒的小弟弟,从小助人为乐,为国徽增了光,添了彩。
第三节:“我”和祖国一起在国徽的照耀下成长。
3、让学生充分读。
4、指名读,评读。
(四)学习第三节
1、你见过天安门前的国徽吗?放课件,看后说说你有什么体会。
2、练习朗读第三节。
3、指名读,评读。
(五)联系自己,落实行动
我们做什么事能为国徽增添光彩?
学生甲:我们要好好学习,掌握知识。
学生乙:我们热爱集体,关心同学。
学生丙:我们孝敬父母。
环节调整、修改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三年级语文上册《国徽》教案设计

三年级语文上册《国徽》教案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认识生字6个。
3、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小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培养学生爱护国徽,愿用自己的行动为国徽增光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小黑板,生字、词卡片,国徽、硬币。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让学生观察自己手中的硬币,说说背面是什么图案?你还在什么地方能看到它?2、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我们的国徽。
3、板书课题:《国徽》(学生齐读两遍)二、新授。
1、初读课文。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数数有几个小节。
(2)出示6个生字,学生“开火车”认读。
徽、币、擦、污、倒、帽(3)出示生词,同桌读、指名教读。
国徽硬币擦掉污泥摔倒帽子2、熟读课文、理解课文。
(1)指名3位同学接读,并指名当“小小医生”,纠正错误。
(2)小组合作学习:*指名读第一节。
*指名说说硬币上的国徽是什么样的?*指名读,并指名评价。
(有感情)*有感情地齐读第一节。
*指名读第二节。
*指名说说警察叔叔帽子上的国徽是什么样?*指名读,并指名评价。
(有感情)*有感情地齐读第二节。
*指名读第三节。
*指名说说天安门上的国徽是什么样的?*指名第三节读,并指名评价。
(有感情)*有感情地齐读第三节。
(3)小组学习:朗读、背诵课文正确地朗读、背诵课文;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3、小组讨论:(1)说说:国徽图案里有什么?(2)我们在哪些地方可以看到国徽?(3)我们做什么事能为国徽增添光彩三、布置作业: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在小作文本上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正确书写8个字,并掌握每个字的笔顺规则。
2、完成“语文天地”中“抄一抄”教学重难点:1、书写“币、擦、污、泥、烁、扶、摔、帽”8个字。
2、抄写词语。
教学步骤:—、导入新课:1、背诵课文《国徽》。
三年级语文国徽教案

三年级语文国徽教案教案标题:三年级语文国徽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国徽的含义和象征意义;2. 学习国徽的构成要素和各个元素的寓意;3. 能够描述国徽的外貌和寓意。
教学重点:1. 国徽的构成要素和象征意义;2. 描述国徽的外貌和寓意。
教学准备:1. PPT或图片展示国徽的外貌;2. 国徽相关的绘本或故事书;3. 学生的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国徽的图片或PPT,引起学生对国徽的兴趣,询问学生对国徽的认识和了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步骤二:讲解国徽的含义和象征意义(10分钟)利用绘本或故事书,向学生讲解国徽的含义和象征意义,强调国徽作为国家的象征,代表着国家的尊严和荣誉。
步骤三:介绍国徽的构成要素(15分钟)通过PPT或图片,向学生介绍国徽的构成要素,包括五星红旗、天安门、麦穗、工人和农民等元素。
解释每个元素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步骤四:学习描述国徽的外貌和寓意(20分钟)1.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国徽元素进行描述,例如描述五星红旗的颜色、形状和寓意等。
2.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进行描述,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和讨论。
步骤五:绘制自己的国徽(15分钟)要求学生用绘画工具在纸上绘制自己的国徽,可以参考课堂上学到的国徽元素和寓意。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展示个性。
步骤六:总结和展示(5分钟)请学生展示自己绘制的国徽,并邀请他们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想法。
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体会,强调国徽的重要性和象征意义。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了解更多国徽的相关知识,可以进行小组研究或个人阅读;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博物馆或纪念馆,深入了解国徽的历史和背景。
教学评估:1.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2. 学生对国徽构成要素和寓意的理解程度;3. 学生绘制的国徽作品。
《国徽》教学反思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国徽》教学反思在教授国徽这一课时,我深刻认识到了一位教师的责任与使命。
尽管国徽是一门普通的课程,但它将我带入一个新的领域,让我更深入地了解国家的象征,增强了我对祖国的热爱与自豪感。
首先,我认为我在课前准备方面还不够充分。
我只是简单地查找了一些资料,准备了一些ppt以及一些活动,但没有深入到每一个细节里去。
我意识到,只有对国徽有更深入的了解,才能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国徽的意义和价值。
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花更多的时间去研究和了解国徽,搜集更多的资料,为学生们提供更详细和全面的知识。
其次,我在教学方法方面有一定的不足之处。
在上课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了讲解和讨论的方式,希望学生们通过互动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国徽的知识。
但是,我发现学生们对这种方式可能不太习惯,有些学生甚至表现出了厌烦的情绪。
在反思中,我意识到我应该更加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创造更丰富的教学场景,例如通过看视频、听歌曲等形式,引导学生们积极参与,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学习。
此外,我在设计活动环节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我设置的游戏环节没有很好地引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还有一些作业设计过于简单,并没有很好地检验学生对国徽知识的掌握程度。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活动的设计,尝试不同形式的活动,创造出更有趣和有挑战性的教学环节。
同时,我也会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和兴趣,设定不同难度和类型的作业,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最后,我也反思到我在学生引导和激励方面的不足。
在上课过程中,我没有很好地发现学生的问题和困惑,也没有很好地激励和引导学生去思考。
在反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思中,我认识到作为教师,我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表现,耐心倾听他们的问题和意见,并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同时,我也会尝试更加灵活和针对性地使用语言,激发学生的思考,让他们在课堂中更加活跃和积极。
总之,这节国徽课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反思。
通过这次教学经验,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我还有很多需要进步的地方。
北师大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国徽》教案

国徽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培养学生爱护国徽,用自己的行动为国徽增光的思想感情。
2、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有节奏朗读诗歌。
3、会写生字:币擦污泥烁扶摔帽4、会认生字:徽币擦污帽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爱护国徽,理解用自己的行动为国徽增光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有节奏地读出诗歌的语气。
教学准备:国徽的电教片;硬币;录音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歌,你们喜欢听吗?(放“一分钱”的录音)让学生仔细听,并说说歌中唱了些什么?(生:一分钱,警察等)再让学生说说一分钱上面有什么图案,警察的帽子上有什么?引出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国徽。
二、初读课文,交流初步感受。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己读一读诗歌,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2、同桌互读课文,交流自己解决不了的生字。
3、小组内读课文,互相交流一下对诗歌的初步了解。
三、学习生字词1、(课件展示带有生字词的五彩气球)师:同学们看!生字娃娃跑到气球上了,只要你们读对气球上的词语,气球就会变成一朵美丽的小花奖给你,指名读、齐读。
2、分组认读生字,(每小组一份生字卡片)小组内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也可以小组内轮流当小老师领读生字。
3、学写生字。
刚才同学们读的生字,有的还要求我们会写呢!(课件展示:8个会写的生字)小组内先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教师重点指导学生认为难写的生字,如:擦摔帽。
学生自己写一写生字,小组内互评,看谁写得又正确、又漂亮。
四、精读课文,理解诗歌内容。
1、同学们生字词都认识了,相信大家能把课文读的更加通顺了,谁先试一试,(指名读,小组读,师生评价)2、利用插图展开想象,帮助理解课文。
(1)出示第一幅插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画,同桌互相说一说,在图上看到了什么。
谁能找出诗歌中哪小节是描写这幅图的内容,读一读,(指名读,自由读)通过读这一小节,你知道了些什么?(生:我助人为乐,我扶小弟弟等)你们认为应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一小节呢?(让学生自由说,学生试读,指名读,教师再重点指导朗读长句子。
北师大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国徽》教案

国徽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培养学生爱护国徽,用自己的行动为国徽增光的思想感情。
2、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有节奏朗读诗歌。
3、会写生字:币擦污泥烁扶摔帽4、会认生字:徽币擦污帽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爱护国徽,理解用自己的行动为国徽增光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国徽的电教片;硬币;录音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歌,你们喜欢听吗?(放“一分钱”的录音)让学生仔细听,并说说歌中唱了些什么?二、初读课文,交流初步感受。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己读一读诗歌,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三、学习生字词1、(课件展示带有生字词的五彩气球)师:同学们看!生字娃娃跑到气球上了,只要你们读对气球上的词语,气球就会变成一朵美丽的小花奖给你,指名读、齐读。
2、分组认读生字,(每小组一份生字卡片)小组内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也可以小组内轮流当小老师领读生字。
3、学写生字。
刚才同学们读的生字,有的还要求我们会写呢!(课件展示:8个会写的生字)小组内先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教师重点指导学生认为难写的生字,如:擦摔帽。
学生自己写一写生字,小组内互评,看谁写得又正确、又漂亮。
四、精读课文,理解诗歌内容。
1、同学们生字词都认识了,相信大家能把课文读的更加通顺了,谁先试一试,(指名读,小组读,师生评价)2、利用插图展开想象,帮助理解课文。
(1)出示第一幅插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画,同桌互相说一说,在图上看到了什么。
谁能找出诗歌中哪小节是描写这幅图的内容,读一读,(指名读,自由读)通过读这一小节,你知道了些什么?(生:我助人为乐,我扶小弟弟等)你们认为应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一小节呢?(让学生自由说,学生试读,指名读,教师再重点指导朗读长句子。
(2)师:第二小节的诗歌大家读的真好!我们再来读一读诗歌的第一小节,默读,边读边想像,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先让学生说一说想象的画面,再指名读,生评价,教师再指导读,联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闪烁”的意思。
《国徽》教学设计、反思与点评

〗
《国徽》是“祖国在我心中”单元的一首儿歌,语句短小精练,读起来琅琅上口,内容也较浅显。
针对教材特点和本班学生实际情况,教师设计了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方式的课堂教学形式,努力创设自主、合作学习的情境,使学生在饶有兴趣的学习中,唤起了热爱祖国、关爱他人的情感,激发了学习兴趣。
整堂课较好地体现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1.积极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构建平等、互动的教学形式。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地显著特征。
针对教材特点,在学习生字和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的时候,教师都大胆的放手给学生,采用了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问题,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长带领交流。
在全班交流时,大家各抒己见,互相补充,分享彼此思考。
这样就使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了语文材料,在自主实践中,运用方法,形成能力。
使课堂形成动态生成的融语言训练、情感熏陶于一体的集合。
2.给学生选择的权利,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
本节课教师就注意体现“以人为本、学生主体”教育理念,课堂上给每个学生敢于质疑,张扬个性的机会,使学生体验成功之乐趣。
教学中教师多次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
比如,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让学生自己选择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感兴趣的内容,让学生自己选择展示的方式等,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湘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国徽.doc

姓名科目aw语文工仲位课题国徽学习目标1、将听、说、读、写、观察及想像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感悟诗歌语言,丰富学生想像,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同时培养学生爱护国徽,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国徽增光的思想感情。
2、指导学生掌握朗读的节奏并读出诗歌的语气。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重点难点1、通过朗读,理解小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培养学生爱护国徽,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国徽增光的思想感情。
2、理解难句。
教法选择合作探究、交流感受。
课型新授课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是否采用多媒体是教学时数教学2课时-皿第1课时时数备课总数第1课时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歌,你们喜欢听吗?(放“一分钱”的录音)让学生仔细听,并说说歌中唱了些什么?(生:一分钱,警察等)再让学生说说一分钱上面有什么图案,警察的帽子上有什么?引出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国徽。
二、初读课文,交流初步感受。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己读一读诗歌,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2、同桌互读课文,交流自己解决不了的生字。
问题引入,引导学生谈在生活在哪儿可以看见国徽出示课件。
引导学生利用工具书学习本说一说哪儿看见过国徽,可以同学之间先说一说,再汇报。
自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并思考课文讲3、小组内读课文,互相交流一下对诗歌的初步了解。
三、学习生字词1、(课件展示带有生字词的五彩气球)师: 同学们看!生字娃娃跑到气球上了,只要你们读对气球上的词语,气球就会变成一朵美丽的小花奖给你,指名读、齐读。
2、分组认读生字,(每小组一份生字卡片)小组内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也可以小组内轮流当小老师领读生字。
3、学写生字。
刚才同学们读的生字,有的还要求我们会写呢!(课件展示:6个会写的生字)小组内先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教师重点指导学生认为难写的生字,如:擦摔帽。
《国徽》教学反思

《国徽》教学反思《国徽》教学反思1因此,作为教师更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提高课堂应变力。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中和学生同步前进,实现“双赢〞。
在今后备课中,教师要经常预测学生学习中可能提出的问题,“备可能〞也是我们应对课堂质疑问难的一个有效方法,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国徽》教学反思2今天,我上了《国徽》这一课。
纵然有课前的充分准备,但我的内心依然存在着不安。
课上完了,我知道还有许多缺乏的地方,值得我深思。
1、在生字新词的学习这一环节中,我对二类生字的处理所花的时间稍长了一点,以致于在第三小节的学习上时间匆忙了一点。
在比照“映照〞与“照耀〞的时候,课件上的句子没有打上句号;“湖面〔〕蓝天白云〞这句要写成“湖面〔〕着蓝天白云〞要恰当一点;两个句子同时出现的效果要好一些。
2、读是语文的生命线,在品读这一环节中,我对学生的读指导得还不够,学生的朗读提高不大;对学生朗读的评价过于单一了一点。
对第三小节的学习时间过短了一点,读得不够充分,更谈不上朗读的指导了。
3、在拓展这一环节中,感悟国歌那高昂激越的旋律时,我应提醒学生,身子要站直了,这就是爱国的表现。
要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许多小事做好了,这就是爱国,比方戴好红领巾、捡起一块垃圾等等。
4、课堂上孩子们都表现得很好,那我应该在下课前对孩子们的表现情况作一下小结,孩子们的积极性会更高,效果会更好一点。
教学始终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在教学过程中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我会一如既往地继续努力,不断地提高自己。
《国徽》教学反思3《课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开展的主体〞。
本节课的设计表达了一学习为主线的思路,注意为学生提供“读〞语文的时机,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
我所执教的《国徽》这篇课文,从学生身边的小事出发,引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而我这节课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危险导,以多种方法地读〔自由读、接读、配乐朗读〕为主要凭借,从而引导学生把对祖国的爱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
【K12学习】《国徽》教学设计、反思与点评

《国徽》教学设计、反思与点评〖教学目标〗1.学生会写生字8个,会认生字6个,积累课文中的好句子。
2.学习本诗要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小作者的思想感情。
培养学生爱护国徽,愿用自己的行动为国徽增光的思想感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培养学生按要求上网搜集资料的能力。
〖教材分析〗本课是一首儿童诗,用叙述的手法描绘了三个不同的画面,写出了小朋友对国徽的爱护和崇敬。
诗歌巧妙地告诉孩子,庄严的国徽在生活中出现在什么地方,让孩子感到国徽是那么亲切,自己虽年纪小,也能用实际行动为国徽增光。
〖设计思路〗1.体现“以读为本”的理念。
读是学习语言,理解课文,感悟文本的根本方法。
这节课上,学生通过默读、合作读、分角色读、互动表演读,教师范读的形式,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自悟自得,在读中感知体验,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积累内化。
2.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本课设计在学生自读质疑的基础上,让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点,在自主探究基础上,进行多向对话,实现合作阅读、探究性阅读。
课上学生先用自己的方式把课文多读几遍,说说读了这首诗你还想知道什么?把它们写在卡片上。
然后把自己遇到的问题在小组交流。
最后全班交流:大家各抒己见,互相补充,分享彼此思考,教师适时点拨,抓住重点词语理解。
3.放大语文教学,树立大语文观。
把课外资料引进课内,挖掘语文课程资源。
课上设计了“我想说”(说一说自己学习本课后的思考或收获)“我想读”(美美地读一读诗歌)“我想演”(与别人合作,一人朗读,一人表演)“我想背”(背诵这首诗歌)“我想写”(根据课文内容再试着写几句诗),使我们的课变得“充实”“厚实”起来。
4.发挥网络优势,改变学习方式。
这节课我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课上学生直接上网查阅资料,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扩充了教学知识量和信息量,培养了学生选择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中,要用好这些教学设计,必须注重两点:首先,教师要有强烈的课改意识,真正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人,准确把握自己的课堂角色,做“平等中的首席”。
《国徽》教学反思

《国徽》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国徽》
在本次教学中,我选择了《国徽》这首诗作为教学内容。
通过这首诗,我想向学生们传达爱国主义情感和对国旗国徽的尊敬之情。
首先,我认为在选择教学内容上是成功的。
《国徽》这首诗是一首敬国爱国的优秀作品,其内容丰富,语言朴实,能够引起学生们对国家的关注和思考。
通过教学,我希望能够培养学生对国徽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对国家的热爱和责任感。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情感态度的培养。
我通过背诵、朗读、思考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们深入理解《国徽》所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怀。
我也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并分享他们对国徽的理解和感受。
然而,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我在教学设计上未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经验联系起来,使学习过程有些脱离实际。
需要更多地引导学生思考国徽在他们日常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如何通过自己的行动来体现对国徽的尊敬。
其次,我在教学中过于强调了知识的传授,缺少了情感和价值观的引导。
虽然我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们理解诗歌的内容,但在培养学生对国徽的情感和态度方面还有待加强。
下次教学时,我会更加注重情感教育,通过更多的实践活动和情景模拟,培养学生们对国徽的情感认同和价值观。
总之,这次教学我认为是成功的,但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反思,我会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效果和情感态度的培养。
《国徽》教学设计、反思与点评

《国徽》教学设计、反思与点评〖教学目标〗1.学生会写生字8个,会认生字6个,积累课文中的好句子。
2.学习本诗要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小作者的思想感情。
培养学生爱护国徽,愿用自己的行动为国徽增光的思想感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培养学生按要求上网搜集资料的能力。
〖教材分析〗本课是一首儿童诗,用叙述的手法描绘了三个不同的画面,写出了小朋友对国徽的爱护和崇敬。
诗歌巧妙地告诉孩子,庄严的国徽在生活中出现在什么地方,让孩子感到国徽是那么亲切,自己虽年纪小,也能用实际行动为国徽增光。
〖设计思路〗1.体现“以读为本”的理念。
读是学习语言,理解课文,感悟文本的根本方法。
这节课上,学生通过默读、合作读、分角色读、互动表演读,教师范读的形式,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自悟自得,在读中感知体验,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积累内化。
2.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本课设计在学生自读质疑的基础上,让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点,在自主探究基础上,进行多向对话,实现合作阅读、探究性阅读。
课上学生先用自己的方式把课文多读几遍,说说读了这首诗你还想知道什么?把它们写在卡片上。
然后把自己遇到的问题在小组交流。
最后全班交流:大家各抒己见,互相补充,分享彼此思考,教师适时点拨,抓住重点词语理解。
3.放大语文教学,树立大语文观。
把课外资料引进课内,挖掘语文课程资源。
课上设计了“我想说”(说一说自己学习本课后的思考或收获)“我想读”(美美地读一读诗歌)“我想演”(与别人合作,一人朗读,一人表演)“我想背”(背诵这首诗歌)“我想写”(根据课文内容再试着写几句诗),使我们的课变得“充实”“厚实”起来。
4.发挥网络优势,改变学习方式。
这节课我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课上学生直接上网查阅资料,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扩充了教学知识量和信息量,培养了学生选择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中,要用好这些,必须注重两点:首先,教师要有强烈的课改意识,真正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人,准确把握自己的课堂角色,做“平等中的首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国徽》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国徽的含义和象征意义。
2.掌握国徽图案的主要元素和特征。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美术表现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国徽的含义和象征意义。
2.国徽图案的主要元素和特征。
三、教学难点
1.掌握国徽图案的线条和比例关系。
2.分析国徽的象征意义和历史背景。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国徽图案,引导学生讲述自己对国徽的印象和了解。
2. 阅读教材(15分钟)
1.让学生像读故事一样,集中注意力,认真阅读课文,并理解文中所表述的意思。
2.学生读完后,老师可答疑解惑。
3. 教学讲解(15分钟)
1.让学生进行国徽图案的细节观察。
2.老师针对国徽图案的主要元素和特征进行详细解释。
3.让学生在板书中标注国徽的主要元素和特征,并且了解其中的历史和象征意义。
4. 创作(45分钟)
1.学生分组进行国徽的创作。
2.通过讲解基础线条和比例关系,让学生进行自由创作。
3.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让学生展现自己的创意。
4.老师在一旁指导并纠正学生的创作过程。
5. 展示和分享(20分钟)
1.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介绍自己国徽的创新点和创作缘由。
2.课堂上进行互相评价和点赞,共同欣赏创作成果。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课程的教学过程,我认为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了探究新知识的思考过程,充分发挥了自身的创造力和经验,达到了本次教学的目标和效果。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
首先,由于课程时间限制,学生的创意可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将会更注重学生的自由创作过程。
其次,在国徽的元素和象征性方面,学生的理解和认知水平可能还有待提高,因此,我会在教学过程中加强细节和思想的讲解,让学生在感性认知的同时,更充分的理解国徽的含义和特征。
最后,在教学中,我也会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和创造力,为能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