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提升-2 x-病句辨析讲义(教师逐字稿)
专题04:病句的辨析与修改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

2.多重状语语序不当
如果一个句子有多个状语,它们的正确次序一般是: ①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它常在句首,用逗号和主语隔开; ②表时间或处所的词语或短语; ③表范围程度的词或短语; ④表情态的词或短语。另外,表对象的介宾短语一般紧挨在中心语前。 如:许多教师今天早上(时间)在会议室里(处所)都(范围)热情地(情态)同他 (对象)交谈。
4.不合事理 就是句子表达的语意与通常的事理相悖,不能使人信服。 如:2023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 ,始终坚守在各自执勤的岗位上。(“3000多名消防官兵”可以“放弃休假,始终 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210辆消防车”也“放弃休假”,从事理上讲不通)
题型2:基础知识综合运用(难度★★★★)
(2023下陕西渭南七年级统考期中)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人们总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②我们要真正做好一件事,就
要常怀淡泊之心,不能放纵自己的欲望,在追求享乐中消磨志气。③一个人( )在
清净的状态下,内心( )能豁达。④不为名利所累,不为浮华所诱,宠辱不惊、淡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
1.成分残缺 (1)主语残缺 通过学习,使我提高了认识。(句子开头使用介词”通过“,而后边用了”使“ 字,致使全句缺少主语。可以去掉”通过“或”使“,使句子主语变为”学习“或” 我“) (2)谓语残缺 中国人民正在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句中主语是”中国人民“, ”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是一个介词结构,只能做状语,全句缺少谓语 ,可在状语之后补上谓语”努力奋斗“)
泊宁静,就是高尚的一种人生境界。⑤愿我们都能修身明志,收获芳香四溢的精彩人生
。
(1)请在第③句的括号里填写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
初中语文提升-2 x-字形讲义(教师逐字稿)

字形讲义(教师逐字稿)课程简介:即PPT(第1页):本节课我们走进博大精深的中国汉字。
从幼儿园开始,我们就开始认简单的字、学着一笔一画地书写自己的名字;上了小学,我们读课文、学生字,积累了一定的识字量;进入初中,我们通过汉字来认识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来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
或许我们从来没有想过汉字到底是什么,可我们的生活却时刻都在和这方块的汉字发生着联系。
现在,就让学霸带领你感受汉字之美吧!PPT(第2页):先来了解一下字形模块的知识特点。
1、“多形声字、触类旁通”。
“形声”是造字法的一种,由形声所产生的字就是形声字。
据统计,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形声字就已经占到80%以上了。
清代的《康熙字典》中,已经有90%以上汉字都是形声字了。
这是因为形声是非常能产的造字方式,同一个形旁加不同的声旁(把、挂、披、提、招、拦)或是同一个声旁加不同的形旁(浅、践、贱、钱、笺),都可以组成很多不同的字。
借助形声字的表示字义的形旁和表示字音的声旁来识记汉字,就是最经济有效的办法。
2、“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对学习汉语外国人来说,最难的莫过于写汉字了,因为在他们眼里每个字都长得差不多。
这说明汉字本身就难读、难写、难记的。
有没有想到我们刚学写字时被汉字支配的痛苦?确实,很多字形它们本来就是很相近的,比如“子”的横写成提就成了“孑(jié)”,“日”写扁一点就成了“曰”,“直”的里面写成两横等等。
在书写的过程中,我们一定不能粗枝大叶、马虎大意,因为稍有不慎,就写的不成字或是写出错别字来了。
因为小小的字形的错误,使别人不能明白你表达的意思,文字就失去了它的交际作用。
在试卷中可能只是丢了两分,而在工作中可能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3、“音义结合、以义记形”。
(学霸在讲授本专题的时候,请和上一章“语音”、下一章“词义”联系起来)任何一个简单的方块字,它其实与三个方面发生着联系,而且缺一不可。
例如“书”字,首先发生着联系的是这个字的字形,甲骨文写作意思是手抓着毛笔圈圈画画,在这个字形上引申出了它的意思“成本的著作”,然后又与“shū”这个语音发生着联系。
语文病句初中讲解教案

语文病句初中讲解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常见的语文病句类型,如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等。
2. 培养学生辨析和修改病句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教学重点:1. 识别和理解常见的语文病句类型。
2. 学会使用修改技巧,正确修改病句。
教学难点:1. 辨析和修改复杂的病句。
2. 掌握修改病句的技巧和方法。
教学准备:1. PPT课件:展示常见病句类型和修改方法。
2. 练习题:提供一些病句实例,供学生练习辨析和修改。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表达,发现和指出一些不准确的语句。
2. 提问:你们觉得什么样的句子是病句?为什么?二、讲解病句类型(15分钟)1. 介绍成分残缺:缺少主语、缺少谓语、缺少宾语等。
2. 介绍搭配不当:动词与宾语搭配不当、形容词与名词搭配不当等。
3. 介绍语序混乱:句子成分的位置排列不正确。
4. 举例说明其他病句类型,如重复啰嗦、句式杂糅等。
三、修改病句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分组练习,每组提供几个病句实例。
2. 学生通过讨论和分析,找出病句的错误类型,并尝试修改。
3.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个别学生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四、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病句类型和修改方法。
2. 提问:修改病句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3. 提醒学生平时多阅读,提高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让学生课后找一些文章或句子,尝试辨析和修改其中的病句。
2. 写一篇短文,举例说明如何辨析和修改病句。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常见的语文病句类型和修改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辨析和修改病句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表达,培养他们的语感。
同时,通过练习和讨论,让学生学会合作和交流,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作业布置方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
初中语文病句分析教案

初中语文病句分析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常见的病句类型,如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等。
2. 培养学生识别和修改病句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文素养。
教学重点:1. 识别和修改常见病句类型。
2. 运用恰当的修改方法进行病句修改。
教学难点:1. 识别和修改语序混乱的病句。
2. 运用逻辑思维进行病句修改。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典型的病句案例。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和修改病句。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典型的病句,让学生猜测这些句子是否存在问题。
2. 学生尝试找出病句的问题,并简要说明原因。
二、病句类型分析(15分钟)1. 教师介绍常见的病句类型,如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等。
2. 学生通过例句了解各种病句类型的特点。
三、病句修改方法学习(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病句修改的方法,如增删改换、调整语序等。
2. 学生通过具体案例,学习如何运用修改方法进行病句修改。
四、实践练习(15分钟)1. 教师提供一些病句案例,学生分组进行修改。
2. 学生将修改后的句子与原句进行对比,看是否符合语言规范。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病句类型和修改方法。
2. 学生提出自己在修改病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进行解答。
3. 教师提供一些拓展阅读材料,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猜测和分析典型病句,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常见的病句类型和修改方法。
在实践练习环节,学生通过分组修改病句,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文素养。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思维进行病句修改,避免修改后的句子出现新的问题。
此外,可以适当增加一些病句修改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练习。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课件

置不 两个状语前后位置颠倒。如:新农保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我省绝大部分
当 地区顺利地按照上级要求进行了新老农保的衔接。(“顺利地”与“按照
上级要求”位置对调)
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如:在休息室里许多演员昨晚都同他热情地交谈。
句子成分的位置不当
简单记:“目时地范情对”
[方法昭示]分析状语结构,把握排列规律 1.从紧挨动词的状语开始逐层向前划分状语结构。
兴衰、关键”等词语,要特别留意。 但不等于说出现了两面词就一定是“一面对两面”或
“两面对一面”,关键是要通过对句意进行分析,判断正误。 如:(2013年中考辽宁卷)纵观世界各国的企业发展史,你就
会发现,一个企业能否获得成功,往往不取决于它的规模和 历史,而取决于它的经营理念。
表。
句子成分的位置不当
[方法昭示]划分定语层次,判定正确顺序
1.先找到定语中心语,然后将多项定语的层次划分清楚;
2.把握排列规律,依照以下原则(从离简中单心记语最:远“的属算数起)动:形名”
A.表领属性的或表时间、地方的名词、代词或短语; B.表指称或数量的词或短语; C.动词或动词性短语; D.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 E.表性质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前面。 【典型例句】:花园里(领属性的)那(指导代词)几朵(数量词)盛
主客关系错位 无边的青翠,每一棵树都在望着我。(此句中的主体是树林中的物体,客体是“我”,因此“我 与露珠交换眼神”应改为“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关系错位
[方法昭示]分析分句间关系,明确分句间次序
1.抓住分句间的关联词语,分析分句间的关系。 2.抓住分句间内部逻辑关系,分析分句间的关系。
【小复习】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讲座辨析并修改病句课件

❖ 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 (1)随着电脑文字录入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人们书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许多没有完成识字、写字任务 的中小学生也加入到了使用电脑进行文字处理的大军中。这对汉字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极为不利。为了让汉 字更好地服务于现在和将来,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据悉,国家语委将推出学生汉字书写等级标准, 规范汉字书写。 (2)该标准要求学生不仅要写得规范美观,而且还要会认会写。
❖ 歧义,是“瞒着奶奶”一个人,和姑姑一起 ❖去了大西北,还是“瞒着奶奶和姑姑”两个人, ❖自己一个人去了大西北。
第五组病句病因是什么?
表意不明
指代不明 歧义 ……
修改妙方:换----表意不明的词语要更换。
第六组病句 不合逻辑
A、否定不当 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产生,我们加强了 安全教育, 四查
一读、借助语感找出病句,往往别扭的地方就是 有语病的。 二提、主干提取,从而辨析句子是否有错误。
三改、增(增加残缺的成分)删(删去多余的部分) 调(调整字词顺序)换(更换不当字词)。
四查、再读进行复查(是否通顺、有无新语病)。
修改病句小诀窍
1、出现“有无”、“是否”、“能否”、 “好坏”、“成败”、“优劣”等要注意看 前后表达是否是两方面、是否一致。(不能 呼应就出错)。
❖ 我看见张原扶着一位老人走下车来,手上提着一个黑色提包 。
❖ 谁"手上提着一个黑色提包"不确定。
这会儿你不能去找他,他正在考场考研究 生。
"他"指代的是监场的老师还是考生并不确定。
❖ 我兴趣广泛,爱写作、爱书法、爱绘画,希 望老师多从这方面给予指点。
❖ 代词运用不当,"这"指代不明。
初中语文病句辨析教案

初中语文病句辨析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常见的初中语文病句类型。
2.学会通过辨析病句找出错误,并进行修正。
3.提高学生辨析病句和改正错误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辨析常见的初中语文病句类型。
2.学生能够找出病句中的错误。
三、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总结常见的初中语文病句类型。
2.学生能够进行病句的辨析和修正。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复习语文基础知识(5分钟)复习一些基础的语文知识,如常见的词类、词性、句式等内容。
2.讲解病句辨析的方法和技巧(10分钟)解释什么是病句,即语法、用词、结构等错误。
介绍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如主谓不一致、主谓宾不一致、主题不明确、句子表达混乱等。
3.分组练习辨析病句(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发一份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辨析病句的练习。
每组辨析完成后,展示自己的答案,并对比正确答案进行讨论。
4.汇总错误类型并进行讲解(10分钟)汇总学生在辨析病句中遇到的错误类型,并进行讲解和解释。
让学生明白错误发生的原因和修正的方法。
5.小结与讲评(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总结学生在辨析病句中遇到的难点和经验。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初中语文病句的类型和特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学会了辨析病句和进行修正的方法。
在练习环节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练习题,以加强学生的辨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在讲评环节要注意对学生答案的评价和指导,避免过度批评和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初中语文提升-2 x-词语运用讲义(教师逐字稿)

词语运用讲义(教师逐字稿)课程简介:即PPT(第1页):本节课我们进入X板块的第三个专题——词语运用。
提到词语,你会想到什么呢?不管是语文教材课后的读读写写,还是摘抄作业中摘录的好词,它们都是学习中的一砖一瓦,只有掌握、用好了词语,才能造出精美的句子,建起语文这座大厦。
对一门语言来说,它的词汇越丰富,就表明这种语言越发达、表现力越强;对一个人来讲,他了解的词语越多,他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就越强。
看,词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了吧,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如何用好它。
PPT(第2页):先来了解一下词语运用模块的知识特点。
1、“依赖语境”。
词语出现在更大的语言单位中时,它前面或后面的词语、短语、句子等就是这个词语的语境,也叫上下文语境。
词语必须要依赖一定的语境,它的意思才能确切。
举个例子,汉语中有很多多义词,比如“单薄”这个词,单独出现时我们大致知道它的意思,但是只有具体出现在下面这三个句子中时,你才能知道它具体表示什么意思:○1天这么冷,穿这么单薄行吗?(指穿的衣服薄而且少)○2这本书内容太单薄了。
(指薄弱、不充分)○3她身子骨太单薄了。
(指身体瘦弱)。
除此之外,词语在怎样的语境中出现也很重要,比如“身子单薄”“衣服单薄”,甚至“内容单薄”都可以说,但是要说食物、房子“单薄”就不可以。
为什么呢?因为词的意思决定了有些词可以互相搭配,有些词则不能。
因此,做词语题一定要参照语境来理解和判断。
2、“区别褒贬”。
可能在小学阶段,我们就知道有“褒义词”和“贬义词”。
可是要把他们用对,用在合适的语境中,却没有那么容易,如果把贬义词当褒义词、褒义词当贬义词用,就很容易闹出笑话,或是好心办坏事儿,比如明明想夸别人口才好,却说人家“夸夸其谈”;明明想夸别人有能力、什么事儿都能做,却说他“无所不为”,那别人听了肯定不乐意了。
这就是区别词语情感义的重要性,考题中出现的成语一般不会简单到让学生一眼就看出它是褒义还是贬义,需要我们平时多下功夫积累。
初中语文病句解读教案

初中语文病句解读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常见病句的类型及修改方法。
2. 培养学生独立辨析和修改病句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文素养。
教学内容:1. 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
2. 病句辨析和修改实践。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病句,让学生尝试修改,引发学生对病句修改的兴趣。
2. 学生分享修改后的病句,教师点评并总结。
二、讲解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15分钟)1. 语序不当:指句子成分的排列顺序不符合语法规则或语义逻辑。
修改方法:调整句子成分的顺序,使句子符合语法规则和语义逻辑。
2. 搭配不当:指句子中的词语搭配不符合语言习惯或语义搭配。
修改方法:更换合适的词语,使句子符合语言习惯和语义搭配。
3. 成分残缺:指句子缺少必要的成分,导致句子意思不完整或不明确。
修改方法:补充缺失的成分,使句子意思完整明确。
4. 重复啰嗦:指句子中出现重复的词语或意思,造成语言冗余。
修改方法:删除重复的词语或意思,使句子简洁明了。
5. 语义不清:指句子意思表达不明确或产生歧义。
修改方法:调整句子结构,使句子意思表达明确,避免产生歧义。
三、病句辨析和修改实践(15分钟)1. 教师给出一些病句,让学生独立辨析和修改。
2. 学生分享修改后的病句,教师点评并指导。
四、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病句修改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3. 教师给出一些拓展练习,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拓展练习作品,对学生的病句修改能力进行评价。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修改成果,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注意事项:1. 教师在教学中要耐心引导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
2. 教师要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初中病句辨识与修改教案

初中病句辨识与修改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病句的基本类型及辨识方法。
2. 培养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3. 引导学生运用病句辨识与修改技巧,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辨识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
难点:运用病句辨识与修改技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病句,让学生尝试找出并改正。
2. 学生分享找出病句的过程,教师总结病句的常见类型。
二、讲解病句类型及辨识方法(15分钟)1. 教师讲解病句的六种基本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成分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
2. 引导学生通过语感审读、句子紧缩、逻辑分析等方法辨析病句。
三、实例分析与修改(1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典型病句实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病句类型,并提出修改意见。
2. 各小组汇报分析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练习与反馈(15分钟)1. 教师布置一些病句辨识与修改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互相检查,教师选取部分习题进行讲解和反馈。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病句辨识与修改方法。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评价。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收集一些病句,进行辨识与修改。
2. 写一篇短文,运用所学病句辨识与修改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病句的基本类型及辨识方法,培养了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更多的指导和关爱。
同时,要注重课后作业的布置和反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更多样的教学手段,如举办病句辨析大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
初中病句教案逐字稿

初中病句教案逐字稿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常见的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
2. 培养学生主动发现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3. 提高学生书面表达的准确性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重复啰嗦、前后矛盾、指代不明、归类不当、关联词使用不当。
2. 修改方法:查找病因、对症下药、反复推敲、保持原意。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典型的病句,让学生尝试找出其中的问题,并简要说明原因。
2. 学生分享自己平时在写作中遇到的病句问题,讨论解决方法。
二、讲解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15分钟)1. 教师详细讲解每一种病句类型的特点和修改方法。
2. 通过示例,让学生了解病句修改的具体步骤。
三、练习与指导(15分钟)1. 教师给出一些病句,让学生分组讨论,找出病因并修改。
2.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修改结果,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学生自行找寻身边的病句,尝试进行修改。
2. 选取一部分病句,写在日记本上,进行积累和总结。
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课后作业,检查病句修改的情况。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让学生分享自己修改病句的经历和收获。
3. 定期进行病句辨析比赛,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让学生掌握了病句的基本知识。
在练习环节,学生通过分组讨论,提高了合作能力。
但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可以更加多样化,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分层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教学效果。
初中语文病句辨析教案讲课稿

初中病句辨析教案一、知识链接:初中常见的病句类型(一)成分残缺:1、通过医生的精心治疗,使他很快恢复了健康。
(主语残缺,删去“通过”或“使”。
)2、中国人民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缺谓语,末尾添加“而奋斗”或“而工作”)3、全校师生积极开展“献爱心”。
(缺少宾语,可以加上“活动”一词。
)(二)顺序不当:4、数学对我不感兴趣。
(主体“我”,客体“数学”,改为“我对数学不感兴趣。
”)5、各种新发现的流行病,使我们改正并认识了自己不良的卫生习惯。
(逻辑顺序不当,上应是先“认识”,再“改正”。
特征:2个连续动词)6、1956年,北京故宫博物院展出了2900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定语排列次序不当)(三)搭配不当:7、他那锐利的眼睛投向了人群。
(主谓搭配不当,把“眼睛”改为“目光”)8、临近期末,同学们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搭配不当,可改成“端正”或“改进”。
)9、每当回忆起和他朝夕相处的一段生活,他那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循循善诱的教导,又重新出现在我面前。
(二对一搭配不当。
其中“音容笑貌”可以和谓语搭配,而“教导”只能听见。
)10、《青春之歌》这部小说出色地塑造了共产党员卢嘉川、江华、林红等人的英雄事迹。
(动宾搭配不当,可以说“塑造”什么“形象”,不能说“塑造”什么“事迹”。
)11、各种读书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支动人的歌声。
(修饰语和中心词搭配不当。
修饰语“一支”和中心词“歌声”不能搭配(四)意思重复:12、刘老师把这次团队活动的具体详情都告诉了大家。
(“具体”与“详”重复。
)(形副)13、李大爷老了,头上的头发全白了。
(“头上”与“头发”重复。
)今天,全体师生和学校领导都参加了活动。
(“和”二对一包含性重复)(五)前后矛盾:14、这场篮球赛的胜败关键是队员们的齐心协力。
(两面对一面矛盾,应改为“是队员们能否齐心协力”)15、“五四”征文稿件的字数不要超过1000字左右。
(“不要超过”和“左右”前后矛盾。
初中病句分析讲课教案

初中病句分析讲课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病句的类型和常见病因;2. 培养学生识别和修改病句的能力;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教学重点:1. 病句类型的认识;2. 常见病因的分析;3. 修改病句的方法。
教学难点:1. 识别和修改复杂病句;2. 运用语法知识分析病句。
教学准备:1. 病句案例;2. 语法知识资料;3. 修改病句的技巧。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病句现象,激发学生对病句修改的兴趣;2.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病句呢?它们给你们带来了哪些困扰?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阅读课文,找出其中的病句,并尝试修改;2. 学生分享找到的病句和修改方法,教师点评并指导。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介绍病句的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重复啰嗦、前后矛盾、指代不明等;2. 分析常见病因:主谓不一致、名词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动词与宾语搭配不当等;3. 讲解修改病句的方法:替换词语、调整语序、删除多余成分等。
四、实例分析(10分钟)1. 展示病句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病因,并提出修改方案;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五、实践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修改自己的作文或课堂练习中的病句;2. 学生互相评改,教师选取典型病句进行讲解。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病句的类型、病因和修改方法;2. 强调病句修改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七、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收集生活中的病句,进行修改并解释修改原因;2. 写作练习:结合所学知识,修改并完善自己的作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分析和实践练习,让学生掌握了病句的类型、病因和修改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进行指导,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同时,要加强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初中语文提升-2 x+y文言实词讲义(教师逐字稿)

文言实词讲义(教师逐字稿)课程简介:即PPT(第1页):在课程开始之前有一个小问题,你有没有发现从文学常识开始,我们的专题已经变成了x+y呢?这是因为我们的难度已经上了一丢丢层级,正处于从识记到理解转化的阶段。
在总论中我们说到,x轴的知识水平延伸,延伸地越长,说明你的语文基础越好。
仅有基础知识远远不够,我们还需要有理解分析的能力和语言运用的能力,所以我们慢慢把知识纵向延伸,让它有一定的高度。
就万丈高楼平地起,但光有地基还不够,我们现在要开始一层层建墙了。
好,那我们这节课主题是文言实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它的知识特点。
PPT(第2页):先介绍一下文言实词专题的知识特点。
1、“词不离句”。
还记得我们在x-词语运用专题讲过词语的知识点特点“依赖语境”吗?其实这俩是一个意思,只要是个词,并且要判断这个词的意思,别管是现代汉语还是古代汉语,都要进入上下文联系它出现的语境,所谓“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古汉语中也有很多多义词的,我们称“一词多义”。
比如“安得广厦千万间”和“风雨不动安如山”里面都有“安”,那它俩意思就完全不一样,一个是疑问词“哪里”,一个是形容词“安稳”。
我们是怎么判断的呢?进入原句,结合语境。
2、“灵活多变”。
千万别觉得学文言文跟学古诗一样,背就完事儿了。
没发现不管是默写还是文言实词,我们都放在x+y板块么,这就是说光靠背已经不顶用了。
事实上,和你的印象不同,文言文是很“活”的,体现在它文体多变、句式多变、词义多变。
这里我们只考虑实词的部分,它就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等,如果不理解此种用法,下次还是这个词,换一个地方可能你就做不对了。
所以第一要义仍是打破固有思维,发现规律,掌握方法。
3、“课内外结合”。
考试中如果出现文言文,它会怎么考呢?并不会只给你一段你学过的,那太简单;也不会给一段见都没见过的,那也太为难你了。
最好的办法就是二者相结合,甲文先给一段你书里面出现过的并且是重点篇目的文言文(选段),然后再给一段作者内容思想情感主旨大意等等相类似的乙文,两篇互相补充,然后再来考你有没有理解。
初中语文速成技巧:x-病句辨析(PPT讲解版)

答案2
【答案】A 【解析】A一面对两边,删去“能否”;B成分残缺,在“爱心送考”后加 上“的活动”;D句式杂糅,删去“由于”或“的原因”。
例题3
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 ( ꢀꢀꢀ) A.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改善广大农民的文化素质。 修改:将“改善”改为“提高”。 B.在社会转型时期,对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尤为重要。 修改:在“青少年”后面加“进行”。 C.各级人民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关系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能否顺利开展。 修改:在“采取”前加“能”。 D.为减少沙尘暴的危害,有关部门制定出防沙措施,调查研究了沙尘来源。 修改:将“制定出防沙措施”与“调查研究了沙尘来源”对调。
DREAM OF THE F、补语
病句辨析
缩句法,找主干;朗读法,找语感
病句类型
成分残缺、成分多余 搭配不当、用词不当 语序不当、表意不明 句式杂糅 修改原则:不改原意、尽量小改、不出新病
正确使用修改符号
注意事项提醒
TIPS 1
重视语法知识,掌握 句子结构常识(一般 在语文教材课后的文
使用说明
1
构建知识体系树
2
利用知识树解决经典例题
知
识 体 系 树
PART 1
构建知识树
帮你快速了解本节课主题,清楚注意事项, 对学习收获了然于心
DREAM OF THE FUTURE
病句辨析知识树 原图:
病句辨析知识树 原图:
PART 2
利用知识树来解题
DREAM OF THE FUTURE
本框)
TIPS 2
日常口语和书面表达 中注意语法规范,表 意清晰明确,不出现
语病
TIPS 3
辨析病句最好的方法 还是老老实实找主干、 化成分,语感有时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句辨析讲义(教师逐字稿)课程简介:即PPT(第1页):从小学到中学,修改病句一直都是令人头痛的点啊~如果采访一下你们病句题怎么做,我估计十有八九都会回答“凭感觉”。
确实,语感就是对一种语言最直接的印象,生活在汉语环境中,我们会对不合汉语语法规则的句子有一定的敏感性。
但要注意,语感有时候也会骗人,因为你在生活中说的并不是完全规范的句子,在日常对话中,我们只要能把意思表达清楚、让对方明白就可以了,对规范性的要求没有那么高。
这导致我们在写作中也会出现一些病句,对病句的感知也就没有那么准确了,所以还是“术业有专攻”,用专业的知识来应对这个难题吧!PPT(第2页):先来了解一下病句模块的知识特点。
1、“系统性”。
先问你们一个问题,你有没有因为身体不舒服去看过医生呢?那医生又是怎么知道你得了什么病的呢?如果去看中医,可能大夫要先望、闻、问、切;要是看西医,医生可能要你去拍个片子、做个CT啥的,然后才能对你的身体情况做出判断,是什么症状、要开什么药。
anyway,医生要先对你的身体系统有全面的了解。
这跟我们辨析病句差不多,你现在就是医生,要诊治一个个生了病的句子,先把整个句子当成一个系统,看它哪里出问题了,是主语、谓语还是宾语。
2、“针对性”。
找到问题之后,最难的部分在于修改了。
修改病句也和医生治病也一个样,如果一个病人头疼,经过系统性的诊断之后,确定这是颈椎病引起的,那就要开治颈椎病的药,这叫针对性。
不能说明明是颈椎病引起的头痛,你却当感冒来治,那怕是要出大事了。
改病句也是如此,主语有问题就改主语,缺宾语就补宾语,有的同学怎么改都改不到点上,甚至于越改越错,就是没把握好“针对性”。
3、“6+7”。
震惊!学霸讲义中惊现神秘数字!这串数字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敬请关注——病句辨析专题。
6+7,说的就是六大句子成分+七大病句类型啦。
不夸张地说,你只要掌握了6+7,跟本就没你做不出来的病句题。
六大句子成分指的是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七大病句类型是语序不当、用词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成分多余、句式杂糅、表义不明。
至于它们各自是什么意思长什么样子,请和学霸一起进入知识树get吧!PPT(第3页):要了解病句,我们先从正常的句子说起。
在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词语,但我们要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不能一个词一个词往外蹦吧,得想办法把这些词语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组合起来,使它规范通顺,表意清楚,这样就产生了句子。
可偏偏在组合过程中,有些人就是不按规则,所以造出了一个个有问题的句子,这就叫做病句。
这些句子要么缺胳膊少腿,要么多了一个脑袋,要么哪哪都是坏的。
那这就要靠机智的我们来拯救它们了,如果你掌握了辨析和修改病句的方法,那你的语感会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会变强,以至于逻辑思维也会更清晰,玩狼人杀盘逻辑谁都盘不过你。
PPT(第4页):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病句题都在考什么。
它的题型很简单,无非就是选择下列句子有语病/没有语病的一项,甚至都不要求我们改出来。
那么你要注意,其实越要求低的题目,越是暗藏玄机。
要判断一个句子有没有语病,首先你要能划出这个句子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依次用不同的符号表示。
按规定,主语用“”表示,谓语用“”表示,宾语用“”表示,定语用()表示,状语用[]表示,补语用<>表示,这是通用的符号,看起来会比较清楚不容易混淆。
其次,如果有语病,你要能判断这个句子哪儿有病、语病是什么,也就是划定病句类型,如果成分残缺,是主语缺了还是宾语缺了;如果搭配不当,那是动宾搭配不当还是定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这都考察汉语语法基础,务必仔细画知识树,用心领悟。
PPT(第5页):明确了以上问题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构建病句辨析的知识体系树啦,并且可以利用知识树来解决经典例题。
PPT(第6、7页):先来跟着学霸把知识树构建好。
PPT(第8页):这是病句知识树总图,内容主要包括三大板块:句子成分、病句辨析以及病句修改。
在句子成分中,我们要了解什么是句子、什么是语法,以及掌握六种句子成分。
在病句辨析中,要了解什么是病句,识记常见的七种病句类型。
在病句修改中呢,学习三种查找病句的方法,会用修改符号来改正句子,并要按照一定的修改原则。
PPT(第9页):这一页专门讲六大句子成分。
主谓宾定状补我们总说,可它们到底是什么呢?到现在依然有非常多的同学认为,主语必须是人,这就是一个典型的误解。
我们以一个最简单的主谓宾式的句子来举例“我+吃+饭”,其中“我”是主语,“吃”是谓语,“饭”是宾语。
主语就是动作行为的发出者,它可以是“我”,也可以是张三李四,还可以是所有的人或者物,所有的名词、名词短语或者代词。
谓语是某种动作或状态,可以是“吃”,也可以是“玩”,甚至于“高兴”“漂亮”等等,凡动词、形容词、都可以作谓语。
再说宾语,就是谓语动词支配的对象,吃什么?吃饭。
玩什么?玩vr游戏,动词后面的名词性成分做宾语。
因此理论上来说,我们可以造出无限个主谓宾这种结构的句子,这就是语法的生成性:用有限的语法规则生出无限的句子,在任何一门语言中都是这样。
想想我们小时候是怎样学会说话的,难道是把所有的句子都学了一遍么?那是不可能做得到的,只能说在积累了一定量的句子之后,我们掌握了生成句子的语法规则,从而可以造出我们之前从来没听过的新句子。
总之,我们总能把一个句子概括成“谁/什么+做了什么事”或“谁/什么+怎么样”这种形式,因为这就是句子的基本形式。
主谓宾已经够厉害了,能生成这么多句子了,那我们还要定语、状语、补语做什么呢?因为,要表达人类社会无限复杂的思想,仅有最简单的形式是远远不够的。
对一个名词,定语可以用来修饰、限定、说明名词或代词的品质与特征,光说个“苹果”我们不觉得有什么,但是“那个冰箱里放了十天的又酸又涩的苹果”我们立刻就能想到这个苹果是什么样子了,这就是定语的作用。
再说状语,它可以从时间、处所、方式、条件、程度、范围等方面修饰和限定谓语中心语。
“我走”可以说“我昨天和同学在校园里一圈一圈地走”,“走”前面的都是状语,让“走”这个动词无限具体。
还有补语,它要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结果、程度、趋向、数量等等,光说个“我高兴”,程度怎么样呢?“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样大家就能明白你有多高兴了。
定语、状语、补语我们统称为修饰语,它们修饰、限度的对象叫做中心语,永远记住中心语才是主干,修饰语都是枝叶。
PPT(第10-11页):这两页详细讲解了七种病句类型,大类下面又分小类,每一类后面举一个例子。
第十页是三个“不当”:语序不当、用词不当、搭配不当。
语序不当就是句子中词语排列的顺序不合语法规则或者不合逻辑,比如说把定语放在了中心语后面,导致一句话主语变样了,最典型的就是那句“秋天的北京是最美丽的季节”。
到底秋天是季节还是北京是季节啊?这种我们用缩句法一下就看出来了,知识树里的例句你可以自己变,只要是同一种病句类型。
语序还有一种就是不合逻辑,几个并列的词前后顺序有问题,比如“写文章要根据主题的需要来组织、选择材料”,那肯定是先选择材料再组织对不对,所以对这种并列短语,只要出现你就要多留个心眼。
用词不当属于比较低级的病句错误了,因为我们有语感,一个词用没用错能比较容易感觉出来。
再加上我们上节课学了词义,知道词语还有褒贬义,所以如果用词不当首先读着就很奇怪。
但要注意的一类是关联词,一句话有关联词先看关联词用没用对。
搭配不当有各种搭配不当,主要用缩句法来判断,主干找出来,主谓宾搭配正确没正确一眼就清楚了;如果主干正确,再找修饰语,看定状补语分别跟它们的中心语有没有搭配正确。
这种类型一般不建议用朗读法,因为语感会骗人,有的搭配不当读出来还挺顺口。
其次就是成分残缺或多余,依然用缩句法,看这个句子是否多了或少了什么东西。
我们要准确地措辞达意,既不能缺少成分、使对方听不明白;也不能啰嗦,同样的意思反复说。
关于句式杂糅,简单的说就是把两个句子混在一起了,比如说你开口本来想说一句话然后突然一打岔想到别的,就把这两个意思合在同一个句子中说出来了。
比如说“人的成长发展,关键在于人生观起决定作用”,如果你觉得这句话没什么问题,那可能因为你平时说话也是这样颠三倒四。
因为这个例子很明显把“人的成长发展关键在于人生观”和“人的成长发展,人生观起决定作用”,混在一起了。
所以,句式杂糅不要怕,我们一般都能把它拆分成两个正确的句子。
最后还有个表意不明,其实就是常说的意思没表达清楚,产生了歧义。
判断这种句子我们只需要把自己代入“听话人”的角色,看能不能听明白。
比如说“小明对小吴说他要和他的朋友出去一下”,那这个句子我反正是没听明白到底谁和谁,这就是表意不明。
PPT(第12页):这一页讲了三种查找语病的方法,四种修改符号和三大修改原则。
基本上我们在上面都提到过,学霸适当讲解即可。
PPT(第13页):好了,我的知识树成型了,你的呢?最后再让我们回到病句辨析原图,是不是也没有那么难?因为我们掌握了方法(若ppt内知识树不清晰,可查看下载的原图)。
PPT(第14页):OK,知识树构建结束。
让我们来一起看一下如何运用知识树来解题吧!这里选了几道经典例题,直接感受一下如何提取神奇的知识树模块来答题吧(务必看视频,学霸不必过多讲解)。
PPT(第15—16页):第1题和答案。
PPT(第17—18页):第2题和答案。
PPT(第19—20页):第3题和答案。
PPT(第21页):回顾落实。
看完视频题目后,有没有学会如何运用知识树来做病句题呢?让我们再顺着思维导图,总结一下病句知识树的要点吧。
PPT(第22页):要点总结(学霸照PPT读即可)。
PPT(第23页):注意事项提醒(4个tip,学霸照PPT读即可)。
PPT(第24页):课后作业布置,请完成我们为你准备的经典习题。
PPT(第25页):结束。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