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采工作面设计技术标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煤工作面设计技术标准

一、设计程序

1、回采工作面设计由矿生产设计部门按回采工作面衔接安排,确定工作面设计及项目设计负责人。

2、由矿总工程师组织有关科室根据采区设计研究确定回采工作面设计的具体原则。

3、项目设计负责人根据设计指令下达设计通知单,通知有关单位提供相关基础资料。

4、项目负责人根据确定的设计原则及收集的相关资料进行采煤工作面图纸设计。

5、编制回采工作面设计说明书。

6、由矿总工程师组织有关单位负责人对回采工作面设计进行审查。经修改通过后报送上级及矿有关单位。

二、设计依据

1、集团公司批准的采区设计。

2、矿总工程师批准的该分阶段的地质说明书。

3、采煤工作面位置、范围、井上、下关系及相邻采煤工作面(边界)的地质情况。包括煤层储存情况、水文地质、瓦斯及二氧化碳储存情况与涌出特征,煤尘爆炸倾向,煤层发火倾向。

4、采煤工作面内煤层顶底板岩性特征、岩移特点及上、下煤层间及夹矸关系;邻近工作面同一煤层的矿压观测资料。

5、邻近工作面及边界小窑采空、积水情况资料。

6、研究确定的工作面设计的具体原则。

三、工作面设计(包括)内容

1、工作面(阶段)所处位置及编号,所采煤层位置(编号),巷道断面及支护形式、掘进设备,采掘比例关系。

2、工作面几何尺寸、位置、边界、煤柱,邻近工作面开采情况,采动对地面的影响预测及采取的相应措施,工作面储量计算及回收率。

3、回采工艺、顶板管理、采煤方法、设备选型、生产能力、可采期及工作制度。

4、工作面绝对及相对瓦斯及二氧化碳涌出量的预测,通风系统、设施、风量计算及风量的验算。

5、工作面煤、材料、设备、人员运输设施及能力,并附系统图(示意)。

6、供电系统设计及能力核定。

7、供排水系统设计(包括供水系统、涌水量的确定、排水方法的确定、排水设备及能力的选择、小水仓的设置)。

8、通风及照明系统设计。

9、监测系统设计。

10、综合防尘、防火、防瓦斯及煤尘爆炸的隔爆设施、措施及灌浆系统的确定。

11、防治瓦斯、煤层突出,火灾、透水及其它危险现象的安全技术措施。

12、采煤工作面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3、工作面设计附图。

①巷道平面布置及机械配备图。

②通风系统及设施图。

③供电系统图。

④掘进系统平、剖面图。

⑤生产系统图。

四、回采工作面设计说明书编制格式及顺序

㈠设计说明书包括封面、目录、章节内容及附图目录。

1、封页样式。

2、目录为查找内容而设,位于封二,不编页码或单编页码。

3、附图目录为查看图纸而设,位于章节内容之后。

㈡概述:

1、工作面的位置及与邻近采区或主要大巷(上山)的关系。

2、工作面周围开采状况。

3、工作面所采煤层及开采顺序。

4、该工作面计划接替时间。

5、该工作面采用何种方式开采、走向长壁、倾向长壁、综采、普采、炮采等。

6、其它特殊说明及安装时间。

㈢工作面地质概况:

1、工作面煤层走向、倾向、煤层厚度及变化规律。

2、煤层顶、底板岩性及工作面地质情况。

3、工作面瓦斯情况、煤尘爆炸指数及煤层开采后的发火期。

4、工作面水文情况、煤层上覆主要含水层,对开采的影响,预计涌水量。

㈣巷道布置:

1、工作面开采方向及布置原则。

2、集中巷或顺槽的布置及与采区主要巷道的相互关系。

3、工作面顺槽布置的依据,与邻近工作面、采空区、煤柱情况;顺槽断面规格、支护形式、长度、掘进方式及其主要用途。

4、切眼布置形式、长度、断面规格及支护要求。

5、溜煤眼个数及设置原则,溜煤眼位置及与运输巷道相互关系。

6、联络巷个数、布置原则及用途,并说明联络巷的主要技术特征。

7、其它硐室规格、位置及用途。

㈤工作面主要技术参数:

1、工作面倾向(走向)长度及推进长度。

采高及其确定依据。

2、工作面储量表。

3、月进度及可采期的计算。

4、作业制度。

㈥工作面设备选型及技术特征:

1、选型原则和依据。

2、液压支架(单体液压支柱)端头支架、过渡架技术特征。

3、采煤机技术特征。

4、工作面运输机(综放工作面包括后运输机)技术特征。

5、顺槽转载机(综放工作面包括破碎机)技术特征。

6、顺槽胶带运输机技术特征。

7、浮化液泵站技术特征。

㈦设备布置:

1、液压支架(单体液压支柱)布置方式及数量、支护长度及配合布置尺寸(单体液压支柱间排距、“兀”梁的配合尺寸、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要求)。

2、工作面运输机铺设总长度及配合尺寸。

3、运输巷内设备布置、设备型号、数量及运输长度和设备安装要求。

4、轨道巷设备布置、设备型号及设备主要技术参数。

㈧运输系统:

1、煤流运输路线。

2、进架(梁、柱)、撤架(梁、柱)和材料运输线路。

㈨通风系统:

1、风量计算原则及风量确定。

2、工作面进、回风路线。

3、主要的通风设施。

㈩供排水系统:

1. 水源、供水方式的选择、供水管路规格及路线。

2. 排水方式的确定及局部疏排水说明。

(十一)综合防尘方式的选择及防尘设施布置要求。(十二)隔爆设施选择及布置要求。

(十三)供电系统:

1、设备总容量的计算、供电设备及设备选型。

2、通讯、照明设备选型及布置。

(十四)监测、监控系统。

(十五)工作面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列表)

(十六)其它有关内容:

1. 矿压情况预计。

2. 避灾路线。

3. 特殊说明。

(十七)附图目录见下表:

1、工作面巷道布置平面图、剖面图、巷道支护断面图

2、煤层综合柱状图

3、工作面机械配备图

4、通风系统图

5、综合防尘系统图

6、排水系统图

7、供电系统图

8、通讯及监测监控布置图

9、生产系统图

10、支架布置图

11、液压系统图

12、避灾路线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