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 《论文《紫竹笛校本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优秀教案
校园竹笛课程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竹笛基础教程课时安排:共8课时,每周1课时,共计40分钟教学对象:小学五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竹笛的基本构造、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培养学生对竹笛的兴趣和热爱,提高音乐素养。
3. 使学生掌握竹笛的基本吹奏技巧,能够独立吹奏简单的曲子。
教学内容:1. 竹笛的基本构造及历史背景2. 竹笛的持笛姿势和呼吸方法3. 竹笛的基本音阶和音准4. 简单曲目的吹奏练习5. 竹笛合奏练习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与基本构造介绍一、导入1. 以一首竹笛名曲《茉莉花》作为导入,让学生初步感受竹笛的音乐魅力。
2. 引导学生思考:这首曲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二、竹笛的基本构造及历史背景1. 介绍竹笛的起源、发展和历史背景。
2. 展示竹笛的构造图,讲解各个部分的名称和功能。
第二课时:持笛姿势和呼吸方法一、持笛姿势1. 教师示范正确的持笛姿势,并讲解每个部位的作用。
2.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教师逐一纠正姿势。
二、呼吸方法1. 介绍正确的呼吸方法,如腹式呼吸、胸式呼吸等。
2.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呼吸,感受呼吸对吹奏的影响。
第三课时:基本音阶和音准一、基本音阶1. 介绍竹笛的基本音阶,包括高低音。
2. 教师示范吹奏,学生跟随练习。
二、音准练习1. 教师讲解音准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音准,教师逐一纠正。
第四课时:简单曲目的吹奏练习一、选择适合学生的简单曲目1. 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简单曲目,如《小星星》、《喜洋洋》等。
2. 教师示范曲目吹奏,学生跟随练习。
二、曲目吹奏练习1.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曲目,教师逐一指导。
2. 学生互相交流,共同进步。
第五课时:竹笛合奏练习一、介绍合奏的概念和技巧1. 教师讲解合奏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合奏。
二、合奏练习1. 学生分组,进行合奏练习。
2. 教师指导,纠正合奏中的问题。
第六课时:竹笛作品欣赏一、介绍竹笛名曲1. 介绍几首著名的竹笛作品,如《春江花月夜》、《夜深沉》等。
《紫竹调》说课稿
《紫竹调》说课稿各位评委下午好!一、说教材:我说课的题目是《紫竹调》选自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五年级第一学期第三单元《牧笛声声》中的一首民乐合奏欣赏曲。
《紫竹调》是一首民乐合奏曲。
C调2/4的拍子,整首曲子大致分为了两段,第一段叙述了紫竹调的演奏乐器(箫),第二段就是描述了吹出来的声音的优美。
这首具有抒情的民间小调的悠扬曲子,极富江南故乡气息。
乐曲在一遍合奏之后,分别由笛子、琵琶、二胡三种乐器加花演奏,使乐曲有不同音色变化,在使人有了不同的思想情感的表达。
作品表现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和热爱生活的感情。
二、说学生:五年级学生开始进入少年期,身心的发展正处在由幼稚趋向自觉,由依赖趋向独立的半幼稚半成熟交错的矛盾时期。
我认为在学生矛盾的时期,让他们对于我们民族的音乐元素有一个正确的理解。
本课是以听为主的音乐课,重点是感受民乐合奏《紫竹调》优雅、委婉、流畅的音调特点,表现出歌曲优美。
我采取创设情境方法,描绘乐曲的意境,让学生想象美丽景色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感受、热爱生活的感情;另外利用游戏的形式,让它变成一个轻松的过程。
三、说教法:根据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课改中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确立了新的教学目标:我将用讲授法、演示法、情感教学法、类比法、讨论法、创设情境方法。
1、听赏民乐合奏的《紫竹调》,感受曲调的音调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然后说说听到了什么乐器的声音。
(其中的一两种)2、知道《紫竹调》的起源及其发展,了解江苏小调。
3.在听、赏、说的过程中,运用比较、讨论、小组合作等学习方法,体验并表现乐曲描绘的意境,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四、说程序1导入:听《紫竹调》《箫》。
从《箫》中感受到“紫竹调”的曲调,通过聆听感受两首歌曲的相同点。
有没有区别?歌曲《箫》是四年级第二学期学过的一首歌曲,它采用了“紫竹调”的曲调,表现出浓厚的江南小调委婉、流畅的音调特点。
竹笛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竹笛基础教程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竹笛的基本构造和历史文化背景。
2. 掌握竹笛的基本演奏技巧,如握笛姿势、呼吸方法、指法等。
3. 通过实践练习,使学生能够吹奏简单的曲子。
教学对象:初学者教学时长:12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课时:竹笛简介与基本构造1. 导入:通过播放竹笛演奏的音频,引导学生感受竹笛的音色和魅力。
2. 讲授:- 竹笛的历史文化背景- 竹笛的构造和工艺- 竹笛的种类和用途3. 实践:展示竹笛实物,让学生观察并讨论竹笛的构造特点。
第二课时:握笛姿势与呼吸方法1. 导入:回顾上一课的内容,强调握笛姿势和呼吸方法的重要性。
2. 讲授:- 正确的握笛姿势- 呼吸的技巧和方法3. 实践:教师示范正确的握笛姿势和呼吸方法,学生跟随练习。
第三课时:指法练习1. 导入:介绍竹笛的基本指法,如单音、连音等。
2. 讲授:- 单音的吹奏方法- 连音的吹奏方法- 指法的练习技巧3. 实践:学生跟随教师练习基本指法,教师个别指导。
第四课时:音阶练习1. 导入:复习上一课的内容,强调音阶练习的重要性。
2. 讲授:- 音阶的构成- 音阶的吹奏方法3. 实践:学生跟随教师练习音阶,教师个别指导。
第五课时:简单的曲子学习1. 导入:介绍简单的曲子,如《小星星》等。
2. 讲授:- 曲子的基本结构- 曲子的吹奏技巧3. 实践: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曲子,教师个别指导。
第六课时:乐曲欣赏与模仿1. 导入:播放竹笛演奏的优秀曲目,引导学生欣赏和感受。
2. 讲授:- 优秀曲目的特点- 模仿练习的方法3. 实践:学生尝试模仿优秀曲目,教师个别指导。
第七课时:合作演奏1. 导入:介绍合作演奏的意义和技巧。
2. 讲授:- 合作演奏的注意事项- 合作演奏的技巧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演奏练习。
第八课时:自选曲目的学习1. 导入: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曲目进行学习。
2. 讲授:-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曲目- 如何学习新的曲目3. 实践:学生选择曲目进行学习,教师个别指导。
农村小学紫竹笛进课堂教学初探
农村小学紫竹笛进课堂教学初探【摘要】器乐演奏是整个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艺术实践,《音乐新课程标准》指出:器乐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将“演奏”与“演唱”等并列,作为表现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且在感受、鉴赏、创造等领域都渗透了器乐演奏的教学因素。
紫竹笛吹奏能激发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力,学习吹奏紫竹笛,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器乐教学紫竹笛音乐技能【中图分类号】 g62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4772(2013)10-075-01音乐是听觉艺术,也是情感艺术。
音乐学科是学校教育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主要学科。
《音乐课程标准》要求,音乐教育要提供给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机会,并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歌唱技能、演奏技能、表演技能等音乐表演不可缺少的基础性能力。
这表明,音乐是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并具有技能性的特点。
但是,在学校中普及器乐演奏教学往往受乐器成本高的制约。
尤其是农村学校,要让器乐演奏进音乐课堂,更是难上加难。
结合校情、生情,笔者选择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紫竹笛作为主要乐器,希望能把器乐教学溶进自己的音乐课堂教学当中,从中探讨有效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音乐素养的方法途径。
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课堂乐器”的学习是从小学三年级才开始进入,当时笔者任教一年级一个班,四年段七个班以及六年段三个班,根据年龄特点,选择了四年级学生作为学习紫竹笛的对象。
实践证明他们能够从中体会到学习紫竹笛的趣味和掌握一定的演奏技能。
二、精心组织教学、激发学生兴趣优美的音乐,不仅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能陶冶人的性情,培养人的品质和意志,使人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去感受艺术,创造艺术,《音乐课程标准》倡导以审美教育为主旨的音乐教育要有“综合”理念,以改变人格的片面性而向人格的完整化和谐发展,就是要突显音乐艺术素养的育人功能。
小学竹笛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探索
队的基础人员 。同时 , 学校可以招聘 或邀 请相关专业专家一起加 入学校竹笛校本课程的开发 。 通过 以上形式招募一批专业性 的人 才, 组建出专业的竹笛人才 团队 。 其次 , 学校应安排或指定团队组
学校可以在构建 出专业 团队的基础上 , 要求课程专 家 、 专业
计。要求在设计查 阅资料的过程 中应根据竹笛专业 的相关知识 ,
通过与其沟通 与交 流 文化 。竹笛作为 中华民族传 统乐器之一 , 发展至今 已形成较为完 拜访一些我国竹笛艺术 的传承者或继承者 , 整 的竹笛学科 。 但在我 国小学教育中基本找不到其身影。针对当 了解一些 民间艺人熟记于心且带有 地方特色旋律的知识与技巧 , 前现状 , 为响应“ 建 特色学校 、 扬教师特长 、 育特长学生 ” 的号召 , 适当地将 其融入小学竹笛教本课程内容中 , 通过这样 的形式 能促
长、 副组长 , 使其协调沟通为团队人员安排适合 的工作 。然后 , 团
队成员各司其职 、 互相配合 , 积极参与竹笛校本课程 的开发。 如, 可
以将 团队成 员按 民间艺人 、 学科 教师 、 爱好 者分 为三组 , 使其 查
阅、 探 索 相 关 的 知识 与 技 能 , 然 后 在 知 识 汇 总 时 保 留一 些 优 秀 的
可 以完成的 ,是需要相关专业教师与相关专业专家共 同研究 , 发 当前我 国竹笛演奏内容广泛 , 如: 二人转 、 戏曲 、 民间音乐 、 江 挥众人之力 , 不断总结经 验 、 勇于创新 经过长期 的探 索实践才 能 南丝 竹 、 流行乐曲以及 西方乐 曲等 。故在小学竹笛校本课程开发 完成的。 另外 , 在对竹笛教本课程教学过程 中, 教师应不断总结经
竹笛教学实践总结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竹笛,作为中国民族乐器中的瑰宝,以其独特的音色和丰富的表现力,深受广大音乐爱好者的喜爱。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这一民族音乐文化,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竹笛教学实践活动。
本报告将对本次竹笛教学实践活动的目的、内容、方法、成果和反思进行总结。
二、实践目的1. 培养学生对竹笛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2. 传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 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演奏能力。
三、实践内容1. 课程设置: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基础,我们设置了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级别的竹笛课程。
初级课程主要教授基本的吹奏技巧和简单的曲子;中级课程增加了一些技巧性的练习和曲目;高级课程则侧重于技巧的深入研究和高级曲目的演奏。
2. 教学方法:我们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示范法:教师通过现场演奏,展示正确的吹奏姿势、指法和气息运用。
- 模仿法:学生跟随教师的示范,反复练习,逐步掌握技巧。
- 讨论法: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解决方法。
- 比赛法:定期举办竹笛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3. 实践活动:除了课堂教学,我们还组织了以下实践活动:- 观摩音乐会:邀请专业竹笛演奏家进行现场演奏,让学生感受竹笛的魅力。
- 参观制笛厂:了解竹笛的制作工艺,增强学生对竹笛文化的认识。
- 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文艺演出,将所学技艺应用于实践。
四、实践成果1. 学生方面: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的竹笛演奏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能够独立演奏一些简单的曲目,部分学生甚至能够演奏较为复杂的曲目。
2. 教师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提高了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演奏技巧。
3. 学校方面:学校对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得到了提高,为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五、反思与建议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议学校加大对竹笛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演奏技巧。
2. 完善课程设置: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课程设置,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需求。
竹笛教学实践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竹笛,作为中国民族乐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为了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我校特开设了竹笛课程。
本报告将详细记录竹笛教学实践的过程、成果以及反思,以期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二、教学实践过程1.课程设置竹笛课程共分为两个学期,每周两节课,每节课45分钟。
课程内容包括竹笛基础知识、演奏技巧、曲目欣赏等。
2.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竹笛的基本演奏技巧,提高演奏水平;(2)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3.教学方法(1)讲解法:讲解竹笛的基本构造、演奏姿势、指法等知识;(2)示范法:教师现场演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演奏技巧;(3)练习法: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针对性练习,巩固所学知识;(4)互动法: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提高演奏水平。
4.教学过程(1)第一学期:学习竹笛的基本构造、演奏姿势、指法等知识,掌握简单的演奏技巧,如《小星星》、《茉莉花》等。
(2)第二学期:提高演奏技巧,学习更多曲目,如《梁祝》、《春江花月夜》等。
三、教学成果1.学生演奏水平提高: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奏《小星星》、《茉莉花》等曲目,部分学生能够演奏《梁祝》、《春江花月夜》等较复杂的曲目。
2.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增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竹笛和民族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各类民族音乐活动。
3.校园文化生活丰富:竹笛课程的开展,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反思与建议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聘请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竹笛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2.注重学生个体差异: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程中有所收获。
3.开展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民族音乐比赛、演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加强家校合作: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
小学竹笛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探索
小学竹笛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探索作者:郑立忠来源:《北方音乐》2015年第21期【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基础教育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就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本校根据国家这一教育方针,综合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教育环境、师资状况、学生的需求等),在“建特色学校、扬教师特长、育特长学生”的办学理念引领下,通过“课程的编制与管理”、“课程的实施”、“教材的编写”、“课程的评价”等一系列规范操作,对小学中段(三—四年级)竹笛校本课程开发进行了有效的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关键词】小学竹笛;校本课程一、竹笛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一)有助于学校的发展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学校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在艺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上下功夫,也不失为一条正确的门路。
竹笛校本课程的开发实际上就是在构建学校自身的特色。
竹笛在我国是一种大众化的乐器——价格低廉、方便携带、入门简单、容易普及。
竹笛校本课程的开发使竹笛进入课堂,不但带来了艺术课堂的繁荣,更为学校特长学生的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在打响学校特色办学品牌,提升学校知名度方面铸就坚实的基础。
(二)有助于学生的发展竹笛校本课程开发最大的受益者无疑就是学生。
大量资料表明,竹笛学习不但能够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拓宽音乐视野、培养音乐能力、提升音乐素养、充分发掘其音乐潜能,还能有效地开发他们的右脑,促进形象思维的发展,同时使触觉、肺活量得到定期煅炼,有利于身体健康。
实践证明,竹笛教学的开展在陶冶学生情操、强化学生的注意力和意志品质等非智力因素方面还有独特的效果。
可以说,竹笛校本课程的开发使学生在德、智、体、艺等方面都有大的收获。
(三)有助于教师的发展开发校本课程本身就是提高小学音乐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方法。
一方面,竹笛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在这个过程中,学校相关的音乐教师按照分工的不同,有的接受了系统、严格的音乐培训,使音乐理论和教育理论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充实;有的接受了正规、全面的竹笛演奏和竹笛教学培训,使器乐教学能力得到大的提升;有的本身在竹笛方面就有特长之处,那正好给了他们施展才华的机会,同时也激励其朝更深、更优处发展,形成自身的教学特色。
笛子校本实施方案
笛子校本实施方案一、前言。
笛子是中国传统乐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随着音乐教育的发展,笛子作为一种优秀的教学资源,逐渐受到学校和教育机构的重视。
为了更好地推动笛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艺术修养,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笛子校本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二、目标。
1. 确立笛子教学的基本理念,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2. 完善笛子教学的内容体系,建立科学的教学体系和方法;3. 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和教学水平,推动笛子教学的深入发展;4. 增强学生的音乐修养和艺术表现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审美情趣。
三、实施方案。
1.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笛子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艺术修养;(2)掌握笛子的基本演奏技巧和表现方法,能够熟练演奏一定难度的曲目;(3)了解笛子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能够正确理解和演绎笛子音乐作品;(4)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
2. 教学内容。
(1)笛子基本知识,包括笛子的起源、发展历史、结构构造等基本知识;(2)笛子演奏技巧,包括吹奏姿势、音准控制、音色表现、演奏技巧等内容;(3)笛子曲目学习,选取适合学生的笛子曲目,进行系统学习和演奏;(4)音乐理论知识,包括音乐基本理论、乐谱阅读、节拍节奏等基础知识。
3. 教学方法。
(1)示范教学法,老师进行示范演奏,学生模仿跟唱,反复练习;(2)分组合作法,学生分成小组,相互合作,共同学习和演奏;(3)个性化教学法,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水平,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个性;(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音乐欣赏和教学辅助,提高教学效果。
4. 师资队伍建设。
(1)加强师资培训,组织笛子教学培训班,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2)建立教学团队,组建笛子教学研究团队,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交流,共同提高教学水平;(3)鼓励教师创新,鼓励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创新实践,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紫竹调教案 初中
紫竹调教案初中年级:初中学科:音乐课时:1课时教材:《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江南地区的民歌风格,体验音乐的魅力。
2. 通过学习《紫竹调》,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发展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1. 感受江南民歌的风格特点。
2. 学会《紫竹调》的歌词和旋律。
教学难点:1. 理解和掌握江南民歌的节奏和韵律。
2. 运用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教学准备:1. 教学录音机、CD机或多媒体教学设备。
2. 《紫竹调》乐谱。
3. 相关江南风景图片或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江南地区的民歌风格,引导学生对《紫竹调》产生兴趣。
2. 展示江南风景图片或视频资料,让学生感受江南水乡的美景。
二、学习歌曲(15分钟)1. 向学生发放《紫竹调》乐谱,让学生先自行浏览。
2. 教师逐句教唱《紫竹调》,讲解歌词的含义和江南民歌的特点。
3. 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注意节奏和韵律的准确性。
4. 教师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指导和纠正,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方法。
三、欣赏与讨论(15分钟)1. 播放《紫竹调》录音或CD,让学生欣赏。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歌曲的感受和理解。
3. 教师引导学生从节奏、旋律、歌词等方面分析《紫竹调》的特点。
4. 学生讨论如何更好地表现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四、实践活动(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乐器或嗓音,为《紫竹调》编配伴奏。
2. 各组轮流演奏或演唱,其他学生欣赏并提出意见。
3. 教师对各组的表演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
2. 教师总结课堂教学,强调《紫竹调》的重要性和江南民歌的特点。
3. 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紫竹调》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3. 学生对江南民歌的喜爱程度和音乐审美能力。
小学竹笛校本课程的实践探索
小学竹笛校本课程的实践探索作者:查凤玲来源:《作文成功之路·中旬刊》 2017年第7期江苏省涟水县向阳小学查凤玲【摘要】校本课程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教师专业程度并加强学校特色建设,是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和素质教育基本理念的重要特色课程。
本文旨在对小学竹笛校本课程进行分析,并提出提高竹笛校本课程实践成效和教学质量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小学课程校本课程竹笛教学中小学课程计划要求学校都能够进行本校活动课与任选课的建设与开发,校本课程是能够直接反应本校特色、满足本校学生需求的课程类型,能够更加直接的贴近本校的教育教学实践、体现并反映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宗旨、更加灵活的适应教育变革和社会变革,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
进行小学竹笛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不仅能够丰富校本课程教学内容与形式,更重要的是能够对我国传统乐器进行传承与革新,能够启发和引导小学生学习经典文化、培养小学生艺术美感并推动美学教育发展。
一、树立准确目标,结合实际需求开展竹笛校本课程实践音乐课程是小学校本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竹笛校本课程的实践与开发需要以学校特色、教师技能、学生需求以及地方特色文化为主要依据,更需要精确目标的树立和确定,并结合实际教育需求进行竹笛校本课程设置。
竹笛课程的实践应当以学校的办学理念为根据,确保其能够符合学校发展的计划性与标准,确保能够体现本校的办学目标,使竹笛教学能够成为本校校本课程的特色。
其次,校本课程的设置要符合教师的主观愿望和客观技能,教师对学生的状态能够进行充分的了解,而竹笛实践成果的好坏决定于教师实际的能力与水平,教师与学生的实际需求都是直接影响到竹笛校本课程开发结果的重要因素。
因此,小学竹笛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充分尊重教师与小学生的需求和意见,进而确保其实践的有效性。
例如,在进行竹笛基本知识的教学时,教师务必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程的教学重点与学习任务,询问学生对于竹笛学习的看法与希望学习的曲目,将学生的意见与教学后的反馈进行汇总整理,编入校本课程的教材内容当中。
《紫竹馆》教学设计
《紫竹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紫竹馆》的作者、背景和作品特点;2.分析《紫竹馆》中的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3.领会《紫竹馆》中的主题和意境;4.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准备:2.准备PPT或其他教学辅助工具,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学生介绍《紫竹馆》的内容和背景;3.准备一些相关的文学评论和分析,以便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小说;4.准备讨论问题或小组活动,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紫竹馆》的内容。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第二步:介绍《紫竹馆》(15分钟)第三步:人物分析(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紫竹馆》中的主要人物,如贵妇人、小贵人、大老爷等,让学生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
第四步:情节分析(2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分析《紫竹馆》中的情节发展,让学生理解故事的起承转合,并探讨其中的情感冲突和戏剧性。
第五步:主题探讨(2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紫竹馆》中的主题和意境,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小说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第六步:阅读感悟(15分钟)教师与学生分享自己的读后感,并邀请学生谈谈自己对《紫竹馆》的理解和感受,促进学生的情感表达和思考能力。
第七步:小结与延伸(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同时提出一些延伸问题或阅读任务,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更深层次理解和探索。
教学反馈: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小组讨论、写作或口头表达等形式进行教学反馈,了解学生对《紫竹馆》的理解和反应,及时纠正和指导学生的学习。
同时,教师也可以布置相关的作业或阅读任务,巩固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紫竹馆》这部文学作品,掌握其主要内容和情节,同时能够分析人物性格、主题和意境,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和阅读理解能力,同时培养对文学作品的热爱和审美情感。
中学“竹笛”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
中学“竹笛”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莲花中学郭随明音乐教学中的器乐教学是重要的教学组成部分,如何提高音乐器乐教学效果历来是中学音乐教育领域重点关注的问题。
而竹笛是我国器乐体系中最悠久的乐器形式,深受中学生的喜爱,竹笛艺术在当今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传承和教育价值。
因此在中学音乐器乐教学中,可以将“竹笛”校本课程的开发作为研究对象,探索开发的可行性,并针对具体的开发方向进行探究,力求能为竹笛器乐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理论参考。
在音乐教育体系中,器乐教学活动的开展能为音乐教学提供重要的辅助,有助于推进审美教育和德育课程,能为全面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
在学校对音乐教育进行改革创新的过程中,选取竹笛器乐校本课程开发作为切入点,能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竹笛器乐形式,渗透我国传统器乐文化教育,在丰富音乐课程教育资源的基础上,使中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
所以应系统针对“竹笛”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实施有效探究,并提出合理化的校本课程开发建议,确保能将竹笛器乐教学融入中学音乐教育体系中,为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和艺术修养提供重要的辅助。
一、“竹笛”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竹笛”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应用需要多种教育资源的支撑,对当前我国中学音乐教育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发现“竹笛”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从多角度得到体现,合理开发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其一,中学音乐教育师资力量较强。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各地区中学开始加强对音乐素质教育的重视,近几年积极引进高素质音乐教育师资力量,其中部分教师能熟练演奏竹笛,并且具备这方面的音乐理论知识,能深入浅出地开展基础理论教育和竹笛吹奏技巧的教学,能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相应的支持,可以发挥师资保障的作用,提高“竹笛”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实际效果。
其二,课堂模式相对灵活。
中学音乐学科教学中课堂模式的灵活程度会对“竹笛”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应用产生直接的影响,而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音乐教师对课堂模式进行调整,能为“竹笛”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应支持。
竹笛课程建构方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竹笛基础演奏与技巧提升课程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竹笛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 使学生掌握竹笛的基本构造、演奏姿势、指法、呼吸等基础知识。
3. 提高学生的演奏技巧,包括单吐、双吐、叠音、筒音和滑音等。
4. 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升审美能力。
5. 使学生能够独立演奏竹笛曲目,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三、课程内容1. 竹笛基础知识- 竹笛的历史、流派及艺术价值- 竹笛的基本构造、材质、制作工艺- 竹笛的保养与维护2. 演奏姿势与呼吸- 正确的坐姿、站姿- 呼吸方法:腹式呼吸、胸式呼吸- 呼吸与演奏的协调3. 指法与指位- 指法图解与练习- 指位练习:基础指位、音阶练习- 高级指位与音阶练习4. 演奏技巧- 单吐、双吐、叠音、筒音和滑音等技巧- 演奏技巧的练习与运用5. 考级曲目教学- 1至6级考级曲目解析与演奏指导- 考级曲目练习与备考技巧6. 实践与演出- 小组合作练习与合奏- 参加学校、社区等演出活动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竹笛基础知识、演奏技巧等。
2. 练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反复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 演示法:教师示范演奏技巧,学生跟随模仿。
4.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竹笛演奏曲目,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5. 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演奏水平。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度、进步情况等。
2. 练习成果:检查学生的练习情况,评估其掌握程度。
3. 演奏水平:通过考级、演出等方式,评价学生的演奏水平。
4.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建议等,不断优化课程内容。
六、教学资源1. 教材:《竹笛基础教程》、《竹笛考级曲集》等。
2. 乐器:提供竹笛、笛膜、笛哨等教学器材。
3. 演奏示范:邀请专业竹笛演奏家进行示范演出。
4.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平台,拓展学生视野,丰富教学内容。
七、教学安排1. 课时:每周2课时,共16周。
2. 教学进度:根据学生掌握程度,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
2024年笛教案通用5篇
2024年笛教案通用5篇笛教案篇1天气逐渐炎热,防溺水安全教育又成为学校安全教育的头等大事。
为了扎实有效的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六月中旬我校各班开展了“防溺水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活动。
在主题班会上,各班主任向学生介绍了预防溺水常识和溺水救护方法等各类安全知识。
同时为安全教育深入人心,我校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的形式,向学生家长宣传防溺水安全知识,要求家长注重对孩子游泳技能的培养,提醒学生家长强化对孩子的防溺水教育,在节假日期间特别注意对孩子加强管理与监督,防止孩子私自下水事件发生,切实肩负起监护人的责任。
活动过程:一、导入大家听一听有关溺水事件的报道。
听了这个故事,我想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心里都不会感到轻松。
你是否感叹,是否惋惜,一个个生命就这样在世界上转瞬消失?此刻,你在想什么?请同学谈谈你的看法。
小结:人,应该珍爱生命。
今天这节班会我们就来学习“珍爱生命,防止溺水”的安全教育。
二、探讨溺水的原因1、什么是溺水?讨论,归纳:溺水是常见的意外,溺水后可引起窒息缺氧,如合并心跳停止的称为“溺死”,如心跳未停止的则称“近乎溺死”这一分类以病情和预后估计有重要意义,但救治原则基本相同,因此统称为溺水。
引导:溺水已成为我们小学生的“头号杀手”,随着天气逐渐变热,溺水的危险将增加。
2、问:溺水原因主要有哪几种?学生讨论,小结:不会游泳;游泳时间过长,疲劳过度;在水中突发病尤其是心脏病;盲目游入深水漩涡。
引导:在炎热的夏季,许多人喜欢游泳,因为缺少游泳常识而溺水死亡者时有发生。
3、如何保证游泳的健康和安全,避免溺水事件的发生?我们不要擅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到沟渠、溪边、池塘、水库、海边、在建工地的积水坑等有水的地方玩耍,戏水,洗手。
请同学们一定要互相监督,互相提醒,若发现有同学漠视生命,要及时通知家长和老师。
笛子拓展课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笛子拓展课教案一、教案简述本教案旨在为笛子学习者提供一种拓展课程,让他们在更深入的层面上掌握笛子演奏技巧和音乐理论知识。
通过此课程,学生将能够扩展他们的音乐视野,培养独立演奏的能力,并有机会进行合奏表演。
本教案适用于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希望进一步提升自己在笛子领域的技能水平。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笛子演奏技巧和音乐理论的深入理解。
2. 提高学生的独立演奏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3. 增强学生的听觉和音乐感知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音乐。
4. 引导学生学习笛子合奏技巧,通过团队合作实现音乐的共同创作。
三、教学内容1. 笛子演奏技巧的进阶训练:包括吹奏技法的练习、音域的拓展、音准和节奏的掌握等。
2. 音乐理论的进一步学习:包括乐谱阅读、和弦理论、音乐表达等。
3. 独立演奏训练:学生将学习一些独奏曲目,并进行演奏练习和个人表演。
4. 合奏训练:学生将参与到小组合奏中,通过合作演奏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音乐交流能力。
四、教学步骤1. 简要介绍教学内容和目标。
2. 进行笛子演奏技巧的进阶训练,包括吹奏技法的练习和音域的拓展。
3. 引导学生学习音乐理论知识,包括乐谱阅读和和弦理论。
4. 给学生分发独奏曲目,让他们进行个人练习,并在班级中展示自己的演奏成果。
5.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奏训练,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6. 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合奏演出,以展示他们的合奏成果,并提供反馈和指导。
五、教学方法1. 指导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演奏和指导,引导学生正确掌握笛子演奏技巧。
2. 实践探究法:通过学生个人练习和小组合奏的实际演练,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
3.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奏训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协作能力。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自我评价:学生将定期进行自我评价,总结自己的学习进展和问题,并制定改进计划。
2. 教师评价:教师将通过观察学生的演奏表现、听音测试等方式进行评价,并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紫竹笛校本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闽侯县实验小学谢秀容
摘要:本文从紫竹笛校本课程建设的背景、实践策略、实践成效三方面阐述了我校立足实际,积极挖掘外乡文化资源,开发校本音乐课程,并以外乡民间乐器——紫竹笛为突破口,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历程。
关键词:紫竹笛校本课程音乐素养校园文化
一、紫竹笛校本课程建设的背景
〔一〕紫竹笛器乐教学的意义
器乐教学是音乐课程中的一个学习领域,是学生音乐表现形式之一。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21年版〕?指出:器乐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发挥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丰富学生的课余音乐生活,都有着重要作用。
紫竹笛是福州地区近年来经改进开发的一种民间吹奏乐器,为紫竹制作的六孔竖笛,兼具竖笛与横笛的特点。
相对竖笛与横笛,紫竹笛携带方便,吹奏技巧简单易学,且音色柔美,音乐表现力强,适合小学生吹奏。
作为教师,有责任把紫竹笛这一地域传统艺术文化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
推广并普及紫竹笛进课堂,让学生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激发对紫竹笛演奏的学习兴趣,同时丰富音乐教学实践活动,提高吹奏技能,修养美德,陶冶情操。
〔二〕践行课程资源多元整合的需要
音乐新课标对学生的全面开展给以新的阐述和定位,突出的特点是课程目标由单向方式走向多元、综合与均衡,但在当前音乐课改实践中还未得到较准确的贯彻与落实,尤其是在实现?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21年版〕?规定目标的过程中,教学手段、方法单一,未充分挖掘、整合各种教育资源。
为转变这种现状,必须坚持以开放的视野,进行紫竹笛校本课程与现有音乐课程资源的多元整合,优化音乐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益,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
〔三〕校园特色文化建构的需要
校园文化建设涵盖了相关课程文化的建设。
笔者所在的学校具有60多年丰厚的人文底蕴,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智慧接力,创新进取,正逐步探索出“文化引领——艺术熏陶——匡正言行——成就品行〞这样一条适合于各个学科的艺术育人路径,并确立了“艺术点亮心智,文化成就品行〞的办学理念。
紫竹笛校本音乐课程的建设,正依托在这浓郁的校园艺术文化大环境中,并根据音乐新课标精神,开拓创新,发挥器乐教学之审美教育功能,丰富校园艺术活动形式,为艺术校园文化
建设增添别样的色彩。
二、紫竹笛校本课程建设的实践策略
〔一〕开发紫竹笛校本课程的教材内容
自确立了紫竹笛这一校本课程资源开始,全校师生群策群力编写了校本教材?竹笛丝韵?。
教材针对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及学习规律,通过收集、筛选、整理乐曲素材,如民间音乐、流行音乐、单声部乐曲、双声部乐曲、民族民间音乐、外国经典音乐作品等,并请当地民间紫竹笛艺人提供参考,分成紫竹笛根底知识、演奏方法、曲目练习、曲目选奏、温馨信箱等板块,并编辑成册。
教材中既有年级统一要求的吹奏曲目,又有可供自主选奏的曲目,满足了不同年龄、不同水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充分表达音乐课程文化的多样性,符合课标精神及时代精神。
〔二〕确立紫竹笛校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是课程价值的具体性表达,是课程阶段性、特殊性的学习结果显示。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紫竹笛课程目标涵盖了如下几个维度,即:培养学生学习紫竹笛演奏的兴趣,增进学生对紫竹笛民间乐器的认识;培养良好的演奏习惯,提高学生读谱、聆听、视奏、视唱、创作等音乐学习能力;正确掌握紫竹笛的演奏技能,能独立或合作演奏一定数量、一定程度的乐曲;能运用紫竹笛参与歌曲、乐曲的表现;能够对自己或他人的演奏做简单的评价。
针对学情,我们拟定了可操做的具体的学段目标,为紫竹笛教学提供依据。
〔三〕探讨紫竹笛校本课程的教学方法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紫竹笛校本课程建设,我们打破传统的“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将现行课程资源与校本紫竹笛课程资源有机渗透,多维整合。
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策略上进行创造性地运用,力求到达不一样的教学效益。
1.培养演奏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终身受益。
“紫竹笛〞对小学生而言是新鲜事物,从小培养紫竹笛演奏的正确习惯十分必要。
如:紫竹笛取放、保养的知识、演奏姿势、手型、口型、指法等,这些习惯的培养从一开始就要明确,及时纠错。
同时,要培养良好的课堂演奏常规习惯,做到认真倾听,相互合作。
2.培养演奏能力。
器乐演奏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识谱能力,对节拍、节奏、音准、气息运用、指法协调有一定的要求,对此,我们提倡学生从一年级起,就要渗透识谱知识,抓好节拍、节奏、音高、力度等音乐知识概念与技能的训练。
3.鼓励多向互动。
为防止枯燥的器乐学习,保持小学生学习的兴趣,丰富学生的音乐感受体验,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根据学情,努力促成课堂教学多向互动的局面,利用紫竹笛进行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等,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唱歌教学、欣赏教学中适时引入紫竹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体验不一样的音乐乐感。
4.拓展音乐视野。
紫竹笛特有的音色适合许多乐曲的演奏,为进一步拓展学生音乐视野,我们还利用紫竹笛校本课程来丰富相关主题的学习,如紫竹笛校本教材中的选奏曲?采茶扑蝶?、?牧羊女?、?龙的传人?等,就是结合现有人教版四到六年级音乐教材中的单元主题?绿水江南?、? 功夫?、?我的祖国?进行拓展补充,这些课外的相关联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在音乐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上,得到拓展,丰富了学生们的感性体验,充实了内在情感。
5.辅助唱歌教学。
用紫竹笛辅助唱歌教学,其趣浓浓。
如:唱歌教学?樱花?,学生在练习6、7两个音后,就可以用紫竹笛进行互动接龙演奏,既帮助学生稳固音高,又学以致用,得到紫竹笛演奏练习。
在二声部合唱教学中,很多学生会遇到音准以及声部协调问题,借助紫竹笛也可以很好地解决。
例如:学生唱好高声部,教师用紫竹笛吹低声部,让学生在相互倾听中,稳定音高,唱好二声部歌曲。
又如:认识装饰音,教师也可以借紫竹笛演奏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装饰音的效果。
总之,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要,灵活运用紫竹笛辅助教学,让课堂生动起来。
6.开展主题活动。
结合学校文化大环境,开展紫竹笛系列活动,活泼校园生活尤为重要。
在课堂上,可以开展“五分钟紫竹笛展示〞,作为紫竹笛学习过程的检测评价;“笛韵悠悠紫竹笛比赛〞、“班班笛韵飘〞、“千人笛韵〞等,这些形式多样的紫竹笛演奏活动不仅浓郁了校园文化,熏陶学生心灵,也实现了校本课程建设以美育人的教育成效。
〔四〕完善紫竹笛校本课程的教学评价
紫竹笛校本课程的评价除了教师的评价,还强调学生的自我评价,围绕学习能力(识谱、演奏、创编)、情感态度〔热爱程度〕、过程与方法〔参与、探究、合作学习〕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在紫竹笛校本课程的建设中,我们常常倾听学生的自我评价,这些自主性评价有助于学生形成理性学习的态度,也帮助教师获得学生紫竹笛演奏学习情况的积极反应,帮助教师更好地调整教学。
三、紫竹笛校本课程建设的实践成效
〔一〕丰富校园艺术活动,传承紫竹笛文化
紫竹笛校本课程的建设,不仅丰富了校园艺术活动,还传承了紫竹笛这一传统艺术文化。
经过一年多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紫竹笛逐渐成为学生们喜爱的一种演奏乐器,人人会吹,不同形式、不同场合的紫竹笛演奏会成为常态,成为特色校园文化一大亮点。
〔二〕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学生音乐素养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发挥紫竹笛的教育成效,有效整合音乐课程资源,优化课堂教学模式,让
学生们积极参与紫竹笛吹奏练习,在听、唱、视、奏、创中充分体验音乐学习的快乐,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了自信、合作学习的良好品质。
同时,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
〔三〕鼓励了全员参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在紫竹笛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的过程中,全体音乐教师积极开展紫竹笛整合课程的教学研讨,在不同的年级班级开展了紫竹笛演奏教学示范课、整合课,大家在互听互学中进行针对性的问题探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同时,学校还利用集会时间进行全体教师紫竹笛演奏的培训与交流,形成浓恰的艺术学习气氛,提升教师们的艺术鉴赏力、感悟力、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