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溃疡(臁疮)奇效方

合集下载

专治老烂腿的偏方

专治老烂腿的偏方

专治老烂腿的偏方臁疮,又称老烂腿,也叫下肢溃疡。

是由于下肢血管疾病引发的下肢供血不足,回血不畅,微循环受损,引发的溃疡。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专治老烂腿的偏方,希望能帮到你。

一:专治老烂腿的偏方组成:炉甘石、乳香、没药、麻油、黄蜡。

炉甘石45克,乳香、没药(均去油研粉)各30克,麻油1000毫升,黄蜡100克。

用法:先将麻油用急火炼至无泡沫时,下乳香、没药;再用文火继续煎熬两小时,取出用纱布滤去;然后,下炉甘石,继续用文火熬两小时后下黄蜡,煎半小时即可。

用时先清洁创面,直接敷药膏,2—3天换一次。

功效:活血止痛、消肿生肌。

二:专治老烂腿的偏方鸡蛋黄油膏组成:鸡蛋十几个用法:鸡蛋煮熟去白,将鸡蛋黄放入小铁锅中用文火炒煎至油出,然后挑出蛋黄投入数小块纱布,炒拌均匀即成。

清创后根据溃疡的大小选用鸡蛋黄油纱布局部包扎,每日1次。

开始亦可用炒焦的蛋黄末适量共敷。

20—40天为1个疗程。

功效:祛腐生肌三:专治老烂腿的偏方组成:1斤大米、2.5升水将一斤左右大米米糠用纱布包扎好,放入盛有五斤清水的砂锅或搪瓷烧锅里。

先用大火烧沸后再用文火煮沸十分钟左右,冷却至40℃-50℃左右洗患部。

米糠水可分几次使用(米糠可头煎、二煎混在一起用),但不可重复用于洗患部,以防交叉感染和细菌繁殖,也可将湿的米糠用纱布包好趁温热时敷在患部每天洗二三次,多洗几次也无妨。

四:专治老烂腿的偏方组成:纱、全蝎、蜈蚣、炉甘石、熟石膏、升药用法:腐肉多时局部常规消毒,用生理盐水清洗干净创面。

去全蝎膏纱布(全蝎、蜈蚣分研极细末,用凡士林调敷)外敷,纱布包扎,隔日换药1次;疮面红活时用自制生肌膏(熟石膏5份,苦参2份,血竭2份,制炉甘石1份。

以上中药研粉加入制炉甘石粉中和匀,以麻油少许调成膏,再加凡士林使之成为软膏)隔日一次。

对于有瘘管流脓不尽者,用九一丹(熟石膏9份,升药1份各研极细末和匀)撒于疮面,纱布包扎制成药线插入疮口或瘘管,隔日1次。

功效:治宜收湿止痒、清热解毒。

草药偏方治百病-外科部分-慢性下肢溃疡

草药偏方治百病-外科部分-慢性下肢溃疡

草药偏方治百病-外科部分-慢性下肢溃疡方 1〔组成〕鲜石龙芮适量。

〔用法〕洗净,切碎,水煮后榨汁熬成膏外敷,每日或隔日 1 次。

方 2〔组成〕石岩枫 20g,凡士林 30g。

〔用法〕石岩枫洗净、晾干,研成粉末,调凡士林制成软膏涂患处。

方 3〔组成〕糯米团、倒地铃、桉叶各适量。

〔用法〕捣烂敷患处。

方 4〔组成〕鲜钩吻叶适量。

〔用法〕水煎,熏洗患处,洗后将药叶 1 张贴疮口。

〔附注〕钩吻有毒,只作外用,切忌内服。

方 5〔组成〕鲜胜红蓟适量。

〔用法〕加蜂蜜少许,捣烂敷。

方 6〔组成〕海金沙藤叶适量。

〔用法〕研成细粉,配成 20%凡士林膏,外涂患处。

方 7〔组成〕马棘全草适量。

〔用法〕晒干,烧灰,用青油调敷。

方 8〔组成〕桉叶适量。

〔用法〕水煎成 20%药液,先洗患处再以桉叶粉末撒,然后包扎。

方 9〔组成〕鲜秋鼠曲草适量,红糖少许。

〔用法〕捣烂,外敷。

方 10〔组成〕鲜水杨梅根皮适量,或加鲜筋骨草适量。

〔用法〕加白糖捣烂敷患处。

另用水杨梅根 15~30g 水煎服。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疖肿。

方 11〔组成〕白杨新叶适量。

〔用法〕用手指打数十下,使叶熟软,以背面贴患处,每个疮面贴 1 叶。

方 12〔组成〕白接骨全草、白糖各适量。

〔用法〕捣烂外敷患处。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疖肿。

方 13〔组成〕吐烟花鲜品适量。

〔用法〕捣烂,外敷患处。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疖肿。

方 14〔组成〕干红番苋叶适量。

〔用法〕研成细末,撒疮口。

〔附注〕此方用于溃疡久不收口。

方 15〔组成〕鲜虎皮草适量。

〔用法〕捣烂取汁,加雄黄或冰片少许,调匀涂搽患处。

方 16〔组成〕刺苋、桐油各适量。

〔用法〕捣烂,贴患处。

方 17〔组成〕鲜乌蔹莓叶适量。

〔用法〕洗净,捣烂敷。

方 18〔组成〕野艾叶、猪油各适量。

〔用法〕捣烂敷。

方 19〔组成〕枸骨根 120g。

〔用法〕煎汤洗涤,每日 1~2 次。

方 20〔组成〕十大功劳根皮适量。

〔用法〕研末,和豆腐敷患处。

【土单验方】集锦(41)一一臁疮(下肢溃疡)

【土单验方】集锦(41)一一臁疮(下肢溃疡)

【土单验方】集锦(41)一一臁疮(下肢溃疡)2012-04-141、主治:臁疮;配方:黑猪毛一把(瓦上焙黄);冰片少许。

用法:二味共研细面,用纯香油调匀,涂抹患处。

如已溃烂加大黄、黄连、地榆各二钱(或消炎粉三钱),用猪板油调成膏贴患处。

案例:某石、李两位患者,均患臁疮多年,经用此方二次即愈。

2、主治:臁疮;配方:香油二两;黄蜡(蜂蜡)五钱;熟鸡蛋黄三个。

用法:放一起熬成膏,贴患处。

3、主治:臁疮;配方:荆芥杆一两;广丹一两,铅粉一两;破毡帽灰一两;黄蜡(蜂蜡)一两;香油八两。

制法:先将荆芥杆入香油内炸枯去渣,然后陆续入广丹,铅粉,毡帽灰,熬半小时后再入黄蜡,熬至滴水成珠即成。

用法:涂抹患处,一般一至二次即愈。

4、主治:臁疮;配方:黄蜡二两;轻粉二钱;鲜生姜四两;油纸(蜡纸)六块(8公分大小);麦糠六斤。

制法:先将生姜榨取自然汁入锅内文火熬十六分钟倒出冷凉,再把黄蜡入锅内熬二十五分钟,与生姜汁混合再熬十分钟,把铅粉研细放入搅匀,趁热均匀放在六块油纸上。

用法:先将患处洗净,拿一块油纸膏药,用麦糠火熏热摊匀贴患处包扎。

三天换药一次,十八天为一疗程。

5、主治:臁疮;配方:月黄五分;轻粉五钱;黄蜡五钱;猪板油二两。

制法:千锤成膏。

用法:贴患处七日。

说明:月黄剧毒,切勿入口。

6、主治:臁疮;配方:香油四两;陈醋二两;花椒三钱;用法:将上三味同熬,洗患处二小时,每日一次。

7、主治:臁疮;配方:紫石脑二钱;黄蜡一两;冰片二钱;紫草一两;花椒一两;官粉一两;铜绿一钱;香油一斤。

制法:用铜锅把香油烧沸,把紫草、花椒放入锅内炸枯去渣,再加官粉炸黑,然后入黄蜡,熔化后离火,最后把石脑、冰片、铜绿研极细,等油不太热时,边搅边加入锅内,冷却成膏后密封储藏,用法:洗净患处,涂上药膏,油纸盖上包扎,每日换药一次。

说明:此方系祖传三代秘方,效果很好。

8、主治:臁疮;配方:公猪通脊油一根;连须葱白(五寸)六根;蜂蜜二两。

用法:共捣如泥,摊油纸上贴患处,三天换药一次。

“活命10妙饮”治疗下肢疮疡(臁疮)

“活命10妙饮”治疗下肢疮疡(臁疮)

“活命10妙饮”治疗下肢疮疡(臁疮)臁疮外治有良方臁疮是发于小腿下部内外侧的慢性溃疡,特点是难以收口,或虽经收口,每因损伤而复发,故俗称其为“老烂腿”。

本病好发于伴有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

究其原因,大多由于下肢静脉曲张,致脉络瘀滞不畅,气滞血瘀,蕴酿成疮。

血循瘀塞,局部皮肤失于濡养,故每当皮肤受损溃破,湿热之邪乘虚而入,终致缠绵难愈。

典型的病人,好发部位为小腿下1/3处,内侧多于外侧。

多表现为反复发作,发作前先痒后痛,焮红漫肿,继则溃烂面形成,日久不愈,疮口凹陷,边缘形如缸口,创面肉色灰白,流溢灰色或带绿色臭脓水;若创面碰伤或损伤血管,则容易出血;溃疡周围皮肤色素沉着面呈黑色。

伴湿疹、下肢静脉曲张者,病程大多较长,严重的可烂至胫骨,并发骨髓炎。

少数下肢溃疡患者,疮面呈菜花状,应警惕发生癌变。

臁疮外治法有:(1)淡盐水清洗创面,揩干。

疮面有腐肉的用红油膏、九一丹外敷;疮面肉色转红,脓水变稠,肉芽始长时,用白玉膏、生肌散外敷,每日3次。

继发感染,脓性分泌物多时,可用10%黄柏溶液湿敷。

(2)缠缚疗法:疮面有胬肉的,用红油膏加丸一丹外敷,再用宽绷带缠缚患处和整个小腿,隔日换药1次;如疮面肉芽始长,改用白玉膏加生肌散,亦如前法缠缚;疮面周围伴有湿疮的,可加用青黛散。

(3)胶布包扎法:将胶布剪成宽约2cm左右、长为小腿周径一圈半的若干条。

先将患处用0.9%等渗盐水清洗干净,将胶布条一条一条“叠瓦状”把疮面封拄,封出疮面上下缘2cm,包扎须稍用力,使胶布的中段正贴疮面。

分泌物少,每周换药1次;分泌物多而有腥臭气味者,3~4日换药1次。

注意:伴湿疮或对胶布过敏者,不宜用此法。

(4)经验方:采用溃疡生肌散治臁疮腿顽固性溃疡,疗效显著。

药用蜈蚣、全蝎、虎杖、蝉蜕、云南白药等,按1:2:6:3:14的比例配取,前4味药分别用文火焙干研极细末,然后与云南白药混匀过细筛,装瓶备用。

用法:用碘酒、酒精常规消毒创面皮肤,双氧水洗净创面分泌物及脓液,然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并剪去腐肉,如创面渗出较多时用溃疡生肌散直接敷在创面上,厚度约0.2mm,然后盖一层凡士林纱布;如创面无渗血,可用溃疡生肌散加凡士林配成10%软膏外用,根据溃疡面积大小及感染情况1~3天换药1次。

火了下肢溃疡(臁疮)还能这样治看了就是震撼

火了下肢溃疡(臁疮)还能这样治看了就是震撼

火了下肢溃疡(臁疮)还能这样治看了就是震撼下肢溃疡的中医治疗方法下肢溃疡(俗称臁疮)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慢性下肢溃疡更属于疑难病症,这种溃疡长期不能愈合、或愈合后仍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有些溃疡甚至会“癌变” 或需要“截肢” 。

在所有的下肢慢性溃疡中,静脉性疾病导致的溃疡,所占比例为90%以上,其余不足10%者为动脉性疾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淋巴阻塞以及神经性疾病、新陈代谢失调、血液系统紊乱和脂膜炎等所致。

可见,下肢慢性溃疡主要由周围血管疾病所致,它可大致分为以下两类:一为瘀血性溃疡,即静脉性溃疡,主因下肢静脉血液瘀积而致;一为缺血性溃疡,也可称为动脉性溃疡,主因下肢动脉供血不足所致,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导致的溃疡也归于此类。

以上两类溃疡也可相互夹杂、同时并见。

瘀血性溃疡多为静脉性疾病所致,主要包括原发性下肢浅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下肢静脉曲张)、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深浅交通支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等。

这种溃疡多发生于小腿下1/3的内侧或外侧,以内侧较为多见,且多伴有周围组织肿胀、色素沉着等。

局部初起常先痒后痛,色红,糜烂,迅速转为溃疡。

溃疡大小不等,呈发白或暗红色,表面或附有黄色脓苔,脓水秽臭难闻。

病久溃疡边缘变厚高起,皮色黯黑,浮肿或伴有湿疹。

收口后易反复发作。

臁疮的治疗过程一、制污穴刺血,制污穴为董氏奇穴。

部位:在大指背第一节中央线上共计三穴。

解剖:(血管)指掌侧及背侧固有动脉形成之血管网.(肌肉)伸指总肌.(神经)桡、正中神经之背侧固有神经.(桡神经浅支)。

制污穴位于大指背中央线上计三穴,可以采取9号注射针头穿刺表浅静脉放血疗法代替,以血液自行停止或血液由暗黑色转变红色时拨出针头,每周刺血一次。

主治:久年恶疮、恶瘤开刀后刀口流水不止,疮疡、烫伤、皮肤溃疡,青春痘,中耳炎及耳内流脓水,膝关节肿以及妇科疾病等。

二、排除糖尿病,结核,经清疮后用2寸毫针进行围刺,目的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提高局部免疫力,促进肌肉、皮肤生长。

臁疮方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臁疮方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臁疮方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季节变化时身体很容易感到“躁动”,口干舌燥、心烦躁动,而中医中的方剂就可以有效的调节身体中的各个机能,缓解心情。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
季节变化时身体很容易感到“躁动”,口干舌燥、心烦躁动,而中医中的方剂就可以有效的调节身体中的各个机能,缓解心情。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臁疮方这种方剂,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处方】松香1两,轻粉3钱,乳香5钱,细茶5钱。

【制法】共打成膏。

【功能主治】臁疮。

【用法用量】先将葱头、花椒煎浓汤,熏洗净,用布摊膏,厚贴患处,以绢缚定,黄水流尽,烂肉生肌。

【摘录】《广笔记》卷三
从上面的描述中我们了解到臁疮方对人体的养生功效是显着的,但对于它的食用方法我们也必须要了解并且掌握。

生活常识分享。

老年下肢溃疡方下肢溃疡中医称“臁疮”,俗称“老烂脚”。

老年下肢溃疡方下肢溃疡中医称“臁疮”,俗称“老烂脚”。

老年下肢溃疡方下肢溃疡中医称“臁疮”,俗称“老烂脚”。

治老年下肢溃疡方下肢溃疡中医称“臁疮”,俗称“老烂脚”。

笔者采用小桉树大叶加工制成糊刘,治疗本病常取得很好的效果。

兹介绍如下:取小桉树大叶适量,洗净后用剪刀剪成碎片,置砂锅内,加水适量,煎煮5-6小时,滤出的药液再煎,直至浓缩成糊剂,装入无菌大口瓶内备用。

用时先用艾叶水(艾叶煎成的水)反复清洗患处,揩干后用消毒棉球沾此糊剂涂于溃疡处,盖上消毒纱布,油纸包扎。

三日换药一次。

一般用药半月可见效或愈。

下肢溃疡当代外治妙方

下肢溃疡当代外治妙方

下肢溃疡当代外治妙方下肢溃疡当代外治妙方处方1 荆芥、黄柏各20g,防风、白芷、薄荷、川芎、枳壳各12g,连翘、黄芩、黄连、栀子、生地黄、当归、白芍、桔梗各15g,黄芪25g,柴胡6g,甘草3g。

[制用法]先常规清创,去除坏死组织。

每日1剂,将上药加水1.5~2L。

煎15分钟后。

每次浸泡(或蘸洗,或湿敷)30分钟,药温以患者能耐受为度。

浸泡后,覆以无菌敷料,分泌物量多,每日4~5次;创面干净,每日2次。

1个月为1个疗程。

[疗效]采用上药浸泡治疗慢性下肢溃疡患者26例,用1~3个疗程后,治愈16例,好转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2%[刘学清.荆芥连翘汤浸泡治疗慢性下肢溃疡26例疗效观察.江西中医药,2006,37(2):33]。

处方2 臁疮愈合散。

[制用法]用臁疮愈合散(含炉甘石30g,煅龙骨、黄柏、冰片、白及、枯矾各20g,血竭10g。

研为极细末,过120目筛)外撒创面,以疮面均被覆盖为度,纱布包扎,每日换药1次,10日为1个疗程。

感染甚先选用苯唑西林、复方磺胺甲唑、头孢呋辛钠、多黏菌素、阿米卡星、洛美沙星及奈替米星等中的1~2种,静脉滴注(或口服);用3%过氧化氢溶液、等渗盐水冲洗创面,依沙吖啶纱条外敷(疮面水肿用3%盐水纱布湿敷),每日换药1~2次;维生素类及含锌制剂,口服。

感染控制后,继用臁疮愈合散。

营养不良补充氨基酸、白蛋白等。

[疗效]应用臁疮愈合散配合西药治疗小腿慢性溃疡49例,用2个疗程后,治愈41例,好转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9%[王荣钩.臁疮愈合散配合西药治疗小腿慢性溃疡49例.陕西中医,2006,27(4):434]。

处方3 大青散(含生石膏90g,朱砂、硼砂各22g,冰片1g。

过100目筛。

混匀即成)。

[制用法]创面用过氧化氢溶液、0.5%聚维酮碘清洗。

治疗组89例,用大青散撒于患处;对照组18例,用凡士林纱布外敷;均无菌纱布包扎,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小腿。

每日换药1~2次;1周后,1~2日换药1次。

臁疮(小腿慢性溃疡)

臁疮(小腿慢性溃疡)

臁疮(小腿慢性溃疡)《续名家方选》3.1 方名土茯苓汤3.2 组成土茯苓、樱皮、忍冬、甘草、槲木皮各等分。

3.3 主治臁疮。

3.4 用法用量水煎服。

臁疮是指发生在小腿下部的慢性溃疡:又称裤口毒、裙边疮。

相当于西医的小腿慢性溃疡。

本病多继发于恶脉(下肢静脉曲张)和丹毒等病。

其临床特点是多发于小腿中下1/3交界处前内外侧,溃疡发生前患部长期皮肤瘀斑、粗糙,溃烂后疮口经久不愈或虽已经收口,每易因局部损伤而复发。

此病俗称老烂腿。

臁疮病名首见于宋代《疮疡经验全书》。

明代《外科启玄》又指出臁疮生于小腿内侧,属足厥阴肝经,不易愈合;而生于外侧,属足阳明胃经,可治。

《疡科选粹》又提出臁疮经年不愈,除外贴膏药外,内服汤剂使经络调和,皮肤自合。

下肢溃疡是发生于小腿下三分之一胫骨婚两旁(膝部)肌肤之间的慢性溃疡,俗称“老烂脚”,现代医学称“小腿慢性溃疡”,其疮口凹陷,脓水淋漓,久不愈合,臭秽不堪,症属顽疾。

多因久立负重,气陷血痕,肌肤失养所致。

1.止血定痛生肌散治下肢溃疡[方剂]乳香、没药(去油)、龙骨各10克,血竭6克,七三丹30克,香白芷8克,冰片3克。

[制用法]共研细末,罗筛,瓷器盛放。

以棉签蘸之,均匀地洒于疮口之:上以覆盖疮面为度,2-3日换药l次。

换药时见黄褐色药末:已化为灰白色脓液,无重腥臭为佳,中医称为“偎脓长肉”。

以后脓液渐尽,肌肉红活,疮周见嫩红色上皮生长,平均每天可达1.5厘米。

当疮面缩小至1平方厘米时,可1次结痴愈合。

[疗效] 本方出自《伤科汇篡》。

作者用以治疗溃疡经久不愈及手指外伤25例,收效显著。

其中17例久溃不愈者,大多糜烂恶臭或脓水清稀,肌肉灰白不生,经长期清洁换药不效,改用本散外敷2-3次后,化脓腐肉脱尽,渐而肌肉红活,四周长皮,直至结痴收口,7例指端外伤,起因均为切割、冲压,致手指末节断离或伴开放性骨折,经用本散外敷2-6次,疮口全部结痴愈合。

随访结果,功能感觉均良好。

[验证] 沈xx ,女,21 岁。

治下肢溃疡(臁疮)妙方

治下肢溃疡(臁疮)妙方

治下肢溃疡(臁疮)妙方治下肢溃疡(臁疮)妙方臁疮膏【来源】《古今名方》(梁静山方)【歌诀】活血解毒臁疮膏,炙乳香与炙没药,轻粉铅丹真铜绿,血余蜂蜡香油熬。

【组成】净轻粉25克,铅丹25克,真铜绿15克,炙乳香15克,炙没药15克(以上共研细末),血余50克(净水洗清后晒干),蜂蜡50克,香油100毫升。

【用法】取大勺一把,将香油倒入勺内,用炭火熔化。

待开滚时,把血余缓缓倒入油中,并回旋搅拌。

当血余炸至白丝状,油色变红时即捞除余渣,将药勺离火,趁热撒下药末搅拌之。

随着把切成小块的蜂蜡边搅边放入油内,待药油能滴水成珠,即可放置冷水中凝膏。

若膏尚稀,可再加入少许蜂蜡。

用时,先用艾叶煎水或温开水洗净患处,外敷药膏适量。

敷药后宜休息。

【功效】活血解毒,祛腐生肌。

【方解】方中用轻粉、铅丹、铜绿杀虫,解毒,祛腐;乳香、没药、血余止血,活血,生肌。

诸药熬制成膏,直接敷于疮面,有利于药效之发挥,用以治疗臁疮,收效颇佳。

【主治】臁疮(下肢溃疡)日久不愈、甚至溃烂见骨、腥臭、难闻、皮肉乌黑者。

萆薢渗湿汤【来源】清·鲍相璈《疡科心得集》【歌诀】萆薢渗湿薏苡仁,黄柏丹皮赤茯苓,泽泻滑石与通草,清热渗湿佐凉血。

【组成】萆薢15克,薏苡仁15克,黄柏9克,赤茯苓15克,丹皮9~15克,泽泻9克,滑石15克,通草6克。

【用法】水煎服。

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清热渗湿,凉血活血。

【方解】方用萆薢、苡仁、滑石、通草、赤苓、泽泻清热渗湿利水为主;配以黄柏解毒而除下焦湿热;丹皮凉血活血。

综观全方,集解湿毒,利水湿,祛血滞于一方,共奏清热渗湿,凉血活血之功。

【主治】下部或下肢红肿热痛、渗流滋水、舌苔黄腻。

可用于小腿慢性溃疡(臁疮)、下肢丹毒、湿疹、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等病症。

【加减】若见湿重者,加黄连、黄芩、苍术;焮热甚者,加生地、赤芍;小便黄赤者,加车前子、木通;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

『祖传秘方』臁疮(裙边疮)特效验方臁疮饮

『祖传秘方』臁疮(裙边疮)特效验方臁疮饮

『祖传秘方』臁疮(裙边疮)特效验方臁疮饮
臁疮是发于小腿下部内外侧的慢性溃疡,又称“裙边疮”、“裤口毒”、“老烂脚”等,相当于西医下肢慢性溃疡。

本病好发于长期站立工作,并伴有下肢静脉曲张者,初起局部痛痒,焮红慢肿,继则破溃,滋水淋漓,日久不愈,疮口下陷,边缘形如缸口,疮面肉色不鲜,流溢灰黑色污水,甚则外肉脱尽见胫骨,疮口经久难收,或虽经收口,每易因损伤而复发。

本病多因经久站立或担负重物,致下肢脉络瘀滞不畅,肌肤失养,复加湿热下注或搔抓、碰伤、虫咬、烫伤、湿疮等因素而诱发。

治以清热利湿,和营消肿为主,兼以解毒利湿,散瘀消肿,去腐生肌等法。

秘方:黄芪50g,当归、桃仁各20g,人参9g,白术、赤白芍、连翘、金银花、白芷各10g,茯苓、川牛膝、蒲公英、地龙各15g,红花12g,柴胡、甘草各6g,全蝎5g,皂刺18g。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加水适量,头煎三十分钟,二煎四十分钟,两次煎液混匀,分早晚两次服用。

另用芝麻捣为糊状,炉甘石碾细末,以三比一制成散剂,外敷臁疮上,每日换药一次。

方解:本方具有清热化腐,托里生肌之功。

临床应用本方治疗二十七例,结果痊愈二十五例;有效一例;无效一例(创面呈菜花状,发生癌变)。

疗效显著。

随访多年未见复发。

荐方人:徐三文。

〖名医秘方〗臁疮(老烂腿)十天根治生大黄甘草粉末

〖名医秘方〗臁疮(老烂腿)十天根治生大黄甘草粉末

〖名医秘方〗臁疮(老烂腿)十天根治生大黄甘草粉末
【名医秘方】臁疮(老烂腿)十天根治生大黄甘草粉末民间俗称的“老烂腿”,中医上称为臁疮病,主要是小腿中下段的慢性皮肤溃疡。

【配方】:生大黄15
~21克,甘草3~5克。

【用法】:先将大黄研极细末,另取甘草捶碎,去净纤维,取细粉,共搅匀。

先用温开水洗净疮面,揩干后均匀撒布药粉
,再用“千层”(又名“千张”或“百叶”,为纯黄豆制成品,以薄而韧者为良)覆盖包好。

如有渗出液外流,可听其自然,第二天再洗。

每日
换药一次。

轻者换药三至五次,重者八至九次,即可新生肉芽。

此时不可再洗,药粉可少用或不用,但“千层”必须每日换一次。

当结痂牢固时会发
生痒感,不可揭去痂盖,隔五至七天或七天以上,痂盖会自然脱落。

【方解】:大黄有抑菌作用,善治痈疡肿毒、各种疮疖;甘草有抗炎及抗变态反
应的作用,对皮下肉芽囊性炎症有抑制作用。

二药合用,消炎解毒,排脓去腐,生肌长肉,故治臁疮有效。

【献方人】:程宝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教授?。

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双料喉风散治下肢溃疡

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双料喉风散治下肢溃疡

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双料喉风散治下肢溃疡
韩必森,主治医师(湖北省当阳市卫生局).
主治:下肢溃疡。

处方:双料喉风散。

用法
先用生理盐水或冷开水洗净溃疡面,清除脓根(溃疡面上的小脓腔),然后均匀地喷撤双料喉风散,不可过厚,以不见创面为宜,再用消毒纱布包扎。

分泌物多的每日换药1次。

创面比较干燥的隔日换药1次。

疗效
开始喷药对患处有刺激性,数分钟即可消失。

另外,该散还可用于治疗阴囊湿疹、外伤等症。

温馨提示:以上仅供医界同道参考,临床还需谨慎使用。

本文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治疗臁疮验方

治疗臁疮验方

治疗臁疮验方1、治臁疮不愈。

用骐竭敷涂。

2、再方。

用柿霜、柿柿蒂等分,烧过,研末敷涂。

甚效。

3、再方。

有鲫鱼三尾,洗净,穿山甲二钱,一起夹在劈成两半的长皂荚之间,所定,烧存性研为末。

先以水洗净脓血,待恶汁流眉尽,即用麻油轻粉调药末敷涂。

一天涂一次。

4、再方。

用胡粉煅过,研细,调桐油作成膏,摊纸上贴患处。

5、再方。

用黄蘖末一两、轻粉三钱,调猪胆汁涂搽。

单用蜜炙黄蘖研末敷搽。

6、再方。

用韭菜地里的蚯蚓泥,研细,加轻粉、清油,调成膏状,贴在患处。

7、再方。

用无名异、铅丹,共研为末,清油调搽。

疮太温,则用药粉干搽。

8、再方。

用铅丹一两,黄蜡一两,香油五钱,熬成膏子。

先以葱椒汤洗患处,然后贴敷药膏。

又方:铅丹,水飞过,再炒过,取一两;黄,酒浸七日,焙干,也取一两;另取轻粉半两。

分别研为细末。

先以苦茶洗疮,随用轻粉把疮填满,再敷上铅丹,外层则用黄细末摊成膏贴上,不要揭动,几天即见效。

9、再方。

用密陀僧末加香油调成膏,摊在油纸上反复贴患处。

10、再方。

以齑汁温洗患处,拭干后,用葱汁调水银粉涂搽。

又方:水银粉五分,黄蜡一两。

先把水银粉铺纸上,再铺黄蜡,缚在疮上,黄水流出即愈。

11、臁疮久烂。

用陈年伏龙肝末、黄、黄丹、赤石脂、轻粉等分,调清油,敷布上,贴患处。

如发痒,须忍住,数日可愈。

12、臁疮(下腿前面的疮)流水。

白垩煅过,研成末,调生油搽。

13、血风臁疮。

生用生虾、黄丹捣和,敷贴患处。

14、血风臁疮的治疗验方。

取黄蜡一两,熔化后,加银朱一两,搅匀,摊在纸上。

先把臁疮刺孔,再把药纸贴牢。

15、再方。

用生龟一个,取壳,醋炙黄,更煅存性,出火气后,加入轻粉、麝香。

先用葱汤洗净患处,再搽药。

16、治臁疮顽癣。

用铜青七分,研细,加黄蜡一两共熬。

另取厚纸一张,铺涂熬汁,两面垫一层纸,然后再贴到患处,以出水为好。

亦治杨梅疮毒及虫咬。

17、多年臁疮的治疗便方。

用雄黄二钱、陈皮五钱,卷入布中成精捻子,烧烟熏疮,令热水流出。

本验方摘录于《本草纲目》等中医典籍。

速效臁疮饮治疗下肢溃疡

速效臁疮饮治疗下肢溃疡

速效臁疮饮治疗下肢溃疡【处方】桂枝、赤白芍各12g,知母、苍白术、防风、制附片、麻黄、川黄柏各15g,川牛膝、苡米、忍冬藤各30g【用法】日一剂,水煎服【禁忌】服药期间忌食烟洒和各种饮料、矿泉水、方便面及辛辣、油腻食物。

【疗效】临床治愈:溃疡面完全愈合,临床症状消失180例,占90%。

显效:溃疡面基本愈合,但饮酒后稍有复发20例,占10%。

有效率100%。

【病例】周某,男,46岁,1994年9月12日诊。

自述素嗜烟酒,6年前因右小腿下部搔痒溃烂久治不愈,大医院诊为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合并溃疡,多方求治,抗生素并中西外敷药屡屡,偶有小效,终则不愈。

刻下右小腿明显肿胀,外臁有8×5厘米,深约0.3厘米溃疡面,脓性分泌物较多,恶臭,溃疡面四周红肿热痛,诊见舌质红,白薄苔少津,舌根黄厚腻,脉浮数而濡,时值长夏,暑湿热当令,究其病机乃风寒湿热四邪合病,乃取寒热辛苦并用之法,投自拟“速效臁疮饮”原方5剂,5日后复诊,红肿已退,溃疡面脓性分泌物大减,效不更方,原方再进7剂,服完后喜告红肿痛诸证全除,溃疡面腐脱新生结痂,减其药量再投5剂以善其后,并严嘱戒烟酒,辛辣,油腻食物一段时间,追访2年无复发。

【说明】下肢溃疡多属风寒湿热四邪合病,其脓毒肿痛不同于痈疮。

自拟“速效臁疮饮”重病机暑天阳证不避麻桂附,寒冷天阴证不避知柏芍,组方乃取仲景“桂枝芍药知母汤”合用丹溪“四妙丸”之意加减,药集寒热辛苦于一炉,乃意在寒热辛苦各司其职,同时分化风寒湿热四邪,盖四邪分消,则痰瘀湿热分化,足三阳,足三阴诸经隧络道畅通,气血运行无阻,故红肿热痛速愈,溃疡面腐去新生,此乃流水不腐之理也。

方中桂附行阳,知芍养阴,且知母一味利水、消肿、消炎、镇痛,黄宫绣谓其“清肺以利水,清膀胱以导湿”。

知母治火之阻,桂术治水之阻,麻黄、苍术、川牛膝、防风、苡米合用,能祛除表里、内外诸经之湿,知母、黄柏、赤白芍导其湿热以分消痰火,方中重用麻黄乃取冉雪峰氏谓“一味麻黄,凡山岚瘴气,阴霾恶毒,寒凝不化,玄府闭塞均可借用”,且有桂附协麻黄由至阴之地而出之阳分,即可起下焦之生气,使寒凝立解,闭塞立通,又可宣通表里升清降浊,全方组成一收一纵,一开一盖,俾无形之表邪从肌表出,有形之里邪从水道出,邪气,水气一并廓清,表里霍然。

臁疮奇效方

臁疮奇效方

臁疮奇效方
砂糖豆腐能治愈臁疮
配方及用法:鲜豆腐渣半斤,白砂糖二两,调匀,涂疮面。

一日换三次,三日后疮面缩小,鲜肉芽齐生。

敷五日后,再取干柿叶若干烧灰,研末,撒在疮口上,一日一次,不用包扎可愈。

荐方人:刘同志三十多年来,用此方共收治二十多名臁疮患者,效果极佳。

黑龙江龙江县济沁河乡护林村八屯王万高的邻村一位45岁男性患膝腿疮,曾去过许多大医院均说无法治了(因两腿一下今呈紫黑并肿大,连鞋都穿不上,后用此方治疗,仅三天就大见功效,肿也消了。

死人头骨治特大臁疮有神效
配方及用法:死人全头骨(不论男女、年代越久越好)。

把头骨放在瓦片上研碎焙成灰,和冰片拌和后,最好用香油调和,抹在烂疮上用纱布包好。

抹一次,不用多久可痊愈。

有效率达100%。

臁疮不论有多大,用此方均由神效,治一个好一个。

我家乡有人用此方法治愈很多人,100%有效。

荐方人:江苏常州市西门外东安乡余相村焦余生。

臁疮验方9则

臁疮验方9则

臁疮验方9则
臁疮又称小腿溃疡,好发于长期从事站立工作,并伴有下肢青筋暴露的患者,在小腿下1/3处足踝上端内外侧皮肤和肌肉之间,先痒后痛,焮红漫肿,继而破烂溃疡不敛或敛后又因碰而复发。

本病可就地取材,选用以下验方治之:
1.黄鳝适量,去骨,剁成肉泥,敷于患处,3小时更换一次。

2.白糖适量,将疮面清洗后撒上一层白糖,外用纱布包扎,两天换药一次。

3.蜂蜜250克,淀粉适量,二者混匀,调成膏状,外涂患处,每日一次。

4.桑蚕茧一个,白矾少许,将白矾装入蚕茧内,烧炭,研末,香油调涂患处。

5.无花果数个,捣烂,敷于患处;或将其焙燥研末,撒布疮面,外包扎。

6.生棉籽适量,研粉,香油调涂患处,每日一次。

7.苍耳子100克,生猪板油适量,将苍耳子焙黄研末,与猪板油放于案板上砸成糊状。

用时先将疮面用石灰水洗净、擦干,再将药膏摊贴于疮面,外用纱布包扎。

8.白萝卜一个,切碎,砂锅煮熟,捣成膏状,外敷患处,以纸包扎,每日一次。

9.大枣(去核)3个,胡椒7个,葱根10个,共捣如膏状,摊于布上,贴敷患处,每隔3天换药一次。

两个用猪蹄甲治疗下肢溃疡的秘方(实用方)

两个用猪蹄甲治疗下肢溃疡的秘方(实用方)

两个用猪蹄甲治疗下肢溃疡的秘方(实用方)
方一猪蹄甲治疗下肢溃疡(臁疮)
【治疗方法】将猪蹄甲(即爪上黑色硬壳)洗净晒干,烤脆(焦黄色为度),碾碎过筛取细粉备用。

取生麻油将猪蹄粉调成糊状,敷于经消毒洗净的患处,5—7天1次。

【疗效】经治疗9例,溃疡面积1.5*2—6*11厘米,病程半年到30年。

全部病例均用各种疗法未愈。

经用上述方法治疗,全部治愈。

治疗次数2—7次,随访8个月至2年,仅复发1例,再用上法治愈后2年未复发。

方二枯矾猪甲膏治下肢溃疡
组成取新鲜猪蹄甲放锅内炒黄研成粉,按枯矾1份,猪蹄甲3份,海螵蛸粉1份,冰片少许。

用法诸药末和匀,装瓶备用。

创面用双氧水清洗,去除脓性物;用麻油或蜂蜜将粉末调成糊状,均匀敷于创面上,外用纱布包扎。

1周后换药,此时可见新鲜肉芽组织,其后每3天换药1次,再后每日1次至痊愈。

一般5—10次即可。

首次敷药局部可见疼痛,不需作其他处理。

疗效用此方治疗下肢溃疡,多发于小腿下1/3,踝上三寸内臁或外臁的地方,俗称“臁疮腿”,特点是溃疡面久而不敛,轻微损伤即能复发。

治愈16例,均未复发。

李可治臁疮法

李可治臁疮法

李可治臁疮法
来源:《李可老中医经验专辑》
1、基本方:
生薏仁30克,黄柏、川牛膝各10克,苦参30克,土茯苓120克,煎汤代水煎药,白鲜皮30克清热燥湿去死肌,3剂。

(加生芪45克,白蔹12克,益气化腐生肌敛疮,)
用法:头煎汤药服用,药渣二煎汤一盆冲洗。

另外贴膝疮膏。

2剂后痒痛止,已无渗出液,3剂后患处结痴,又服3剂痊愈。

2、附:膝疮膏方:
主治:膝疮—下肢溃疡,肢水淋漓,浸淫成片,刺痒钻心,缠绵难愈。

组成:铜绿,轻粉,松香,乳没,蜂蜡,本人指甲,阿魏,人头发各等分,量疮面大小定量,起码量3克。

另备桑树枝1条,香油适量。

制法:先将香油倾人锅内炼沸,倒人药末.煎熬1刻钟,以桑枝频频搅动。

煎妥后.以白麻纸7张(以疮面大小为准),放人药液中蘸饱均匀,挑出晾冷,叠成一叠,以缝衣针密刺小孔。

用法;先将患处用盐、花椒水趁热熏洗干净,将制妥之油纸7张包裹患处。

每晚睡前,将油纸打开,先以盐椒汤熏洗患处,将靠腿的I张油纸剥下弃去。

所剩6张仍用原法包好,每日如此,7日即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肢溃疡(臁疮)奇效方
方1。

我使用蛋黄油搽剂治下肢慢性溃疡近300例均痊愈
蛋黄1个,松香3克。

松香研末,熟蛋黄压烂用文火煎成蛋黄油,松香末与放凉的蛋黄油搅匀。

用盐水清洗疮面,用棉签蘸药涂于患处,每日3次。

以暴露为宜。

5~7天后疮面干净无渗出物时,去松香单用蛋黄油涂擦至愈。

一般14~20天即愈。

方2。

我利用砂糖豆腐治臁疮病有神效
鲜豆腐渣250克,白砂糖100克调匀,涂疮面。

每日换3次,3日后疮面缩小,鲜肉芽齐生。

敷5日后,再取干柿叶若干烧灰存性,研末,撒在疮口上,每日1次,不用包扎可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