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方集』祛瘀:顾氏外科认为慢性下肢溃疡由浅入深
中医外科临床诊疗指南 下肢慢性溃疡
中医外科临床诊疗指南下肢慢性溃疡1范围本指南提出了下肢慢性溃疡的诊断、辨证、治疗、预防和调护建议。
本指南适用于下肢慢性溃疡人群的诊断和防治,不包括下肢癌性溃疡与结核性溃疡。
本指南适合中医外科及其相关临床医师使用。
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下肢慢性溃疡chroniclegulcer卜肢慢性溃疡主要是指静脉性溃疡,因下肢静脉性疾病引起的血液瘀积而致病,主要包括原发性下肢深、浅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深浅交通支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等。
古代医籍本病属中医学“腺疮”、“裙边疮”、“老烂腿”等范畴。
3诊断1.1西医诊断[1-2]病史一为下肢静脉性疾病,主要包括原发性下肢深、浅静脉瓣膜疾病与下肢深静脉血栓综合征;二为下肢缺血性疾病,主要包括下肢动脉供血不足、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
亦可两类疾病相互夹杂、同时并见。
3.1.2临床表现下肢慢性溃疡多发生于小腿下1/3的内侧或外侧,以内侧较为多见,且多伴有周围组织肿胀、色素沉着等。
局部初起常先痒后痛,色红,糜烂,迅速转为锯齿样溃疡。
溃疡大小不等,呈发白或暗红色,表面或附有黄色脓苔,脓水秽臭难闻。
病久溃疡边缘变厚高起,四周皮色黯X,漫肿或伴有湿疹。
收口后易反复发作。
1.1.3体格检查双下肢溃疡面的外观、范围、创面面积、深度、温度、分泌物颜色、气味以及肉芽的状况疼痛等级记录;患肢有无浮肿、溃疡及窦道等。
1.1.4实验室检查溃疡创面分泌物细菌学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和耐药试验。
为必要时选用合适的抗生素提供依据。
血常规检查,血糖、肾功能检查。
重症病例可予及时末梢血糖、血生化检查、血气分析、心肌酶等监测。
1.1.5 1.5辅助检查静脉造影、多普勒(DoPPIer)肢体血流图、下肢静脉功能试验:①深静脉通畅试验(PertheS试验)②大隐静脉瓣膜功能试验(BrOdie-TrendeIenbUrg试验)③交通静脉瓣膜功能试验(Pratt试验)等,心电图,胸部X线或CT检查,有神经系统相关症状者给予脑脊液、头颅磁共振或CT检查。
草药偏方治百病-外科部分-慢性下肢溃疡
草药偏方治百病-外科部分-慢性下肢溃疡方 1〔组成〕鲜石龙芮适量。
〔用法〕洗净,切碎,水煮后榨汁熬成膏外敷,每日或隔日 1 次。
方 2〔组成〕石岩枫 20g,凡士林 30g。
〔用法〕石岩枫洗净、晾干,研成粉末,调凡士林制成软膏涂患处。
方 3〔组成〕糯米团、倒地铃、桉叶各适量。
〔用法〕捣烂敷患处。
方 4〔组成〕鲜钩吻叶适量。
〔用法〕水煎,熏洗患处,洗后将药叶 1 张贴疮口。
〔附注〕钩吻有毒,只作外用,切忌内服。
方 5〔组成〕鲜胜红蓟适量。
〔用法〕加蜂蜜少许,捣烂敷。
方 6〔组成〕海金沙藤叶适量。
〔用法〕研成细粉,配成 20%凡士林膏,外涂患处。
方 7〔组成〕马棘全草适量。
〔用法〕晒干,烧灰,用青油调敷。
方 8〔组成〕桉叶适量。
〔用法〕水煎成 20%药液,先洗患处再以桉叶粉末撒,然后包扎。
方 9〔组成〕鲜秋鼠曲草适量,红糖少许。
〔用法〕捣烂,外敷。
方 10〔组成〕鲜水杨梅根皮适量,或加鲜筋骨草适量。
〔用法〕加白糖捣烂敷患处。
另用水杨梅根 15~30g 水煎服。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疖肿。
方 11〔组成〕白杨新叶适量。
〔用法〕用手指打数十下,使叶熟软,以背面贴患处,每个疮面贴 1 叶。
方 12〔组成〕白接骨全草、白糖各适量。
〔用法〕捣烂外敷患处。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疖肿。
方 13〔组成〕吐烟花鲜品适量。
〔用法〕捣烂,外敷患处。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疖肿。
方 14〔组成〕干红番苋叶适量。
〔用法〕研成细末,撒疮口。
〔附注〕此方用于溃疡久不收口。
方 15〔组成〕鲜虎皮草适量。
〔用法〕捣烂取汁,加雄黄或冰片少许,调匀涂搽患处。
方 16〔组成〕刺苋、桐油各适量。
〔用法〕捣烂,贴患处。
方 17〔组成〕鲜乌蔹莓叶适量。
〔用法〕洗净,捣烂敷。
方 18〔组成〕野艾叶、猪油各适量。
〔用法〕捣烂敷。
方 19〔组成〕枸骨根 120g。
〔用法〕煎汤洗涤,每日 1~2 次。
方 20〔组成〕十大功劳根皮适量。
〔用法〕研末,和豆腐敷患处。
中医常用经济效方验方---静脉曲张、静脉炎、脉管炎类
中医常用经济效方验方---静脉曲张、静脉炎、脉管炎类由于静脉血液回流受阻,静脉内压增高,静脉壁逐渐扩大,以至于静脉瓣关闭不全,血液倒流,使缺乏肌肉有力支持的浅静脉发生扩张、伸长、弯曲,甚至炎症、局部溃烂的疾病。
治宜清热祛湿,活血化瘀。
处方1:牛膝、赤芍、丹皮、苍术、黄柏各12克,茵陈、赤小豆、金银花、蒲公英、薏仁各30克,木通、防己各9克,甘草10克。
水煎服。
用于下肢静脉曲张无溃疡者。
症见下肢红肿灼热胀疼,小腿以下浮肿明显,甚至发热,舌红苔黄腻者。
处方2:丹参、薏仁、金银花、连翘、地丁、元参各30克,赤茯苓、车前子(包)、蒲公英、菊花各15克,丹皮12克,黄连、黄柏、木通各12克。
水煎服。
用于下肢静脉曲张感染形成溃疡者。
症见双下肢红肿胀痛局部溃烂,日轻夜重,口干苦,小便黄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厚腻者。
处方3:黄芪20克,党参、当归、木瓜各15克,白术、陈皮、桃仁、五味子、牛膝各12克,薏仁30克,升麻、炙甘草、柴胡各6克。
水煎服。
用于静脉曲张,青筋暴露,肿胀疼痛者。
处方4:金银花45克,元参、当归各20克,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威灵仙、甘草各12克,牛膝15克,汉防己10克,青风藤18克。
水煎服。
深部静脉炎而患肢肿胀明显加土茯苓30克;红肿疼痛灼热加连翘20克,痛甚加土元、乳香、没药;兼脾肾虚者,加黄芪、桑寄生各20克;偏阴虚加生地、石斛各20克去威灵仙。
同时,用下方外洗:透骨草、芒硝各30克,防风、艾叶、当归各12克,乳香、没药、大黄各10克。
水煎熏洗患处。
毎剂用2-3天。
用于血栓性静脉炎。
处方5:薏米、白术各30克,茯苓60克,桂心3克,车前子15克。
水煎服。
用于气血两虚,邪毒深重,毒延全身,需要生肌败毒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处方6:鸡血藤、甘草各30克,玄参、金银花、土茯苓各60克,乳香10克。
水煎服。
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处方7:泽兰、薏米各50克,红花、水蛭、桃仁、黄芩各15克,地龙、人参、通草各10克,当归25克,丹参30克。
慢性下肢溃疡的中医诊治
慢性下肢溃疡的中医诊治
阙华发
【期刊名称】《世界中医药》
【年(卷),期】2013(008)002
【摘要】提出"虚、瘀"为本,"虚、邪、瘀、腐、损"为特点的慢性下肢溃疡的病机学说,确立内治与外治相结合的分期辨证的序贯治疗方案.内治以扶正化瘀贯穿治疗始终,注重益气健脾、补肾益精、通络生新;外治动态应用祛腐祛瘀补虚活血生肌的外治疗法,注重祛瘀化腐、活血生肌、煨脓湿润、煨脓祛腐、煨脓长肉的应用.丰富了中医学的创面修复理论,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
【总页数】4页(P148-151)
【作者】阙华发
【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外科,上海,200032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就医指南之二十——中医呼吸科慢性咳嗽的辨识与中医诊治 [J], 张纾难
2.中医外治法治疗慢性下肢溃疡24例疗效观察 [J], 李鑫;吕延伟
3.从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诊治展望中医现代化方向 [J], 楼孝惠
4.中医外敷疗法辨证治疗慢性下肢溃疡验案举隅 [J], 马巧玲
5.中医外治法治疗慢性下肢溃疡的临床疗效分析 [J], 钟敬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生肌化瘀方治疗下肢慢性溃疡的疗效观察
生肌化瘀方治疗下肢慢性溃疡的疗效观察
李斌
【期刊名称】《辽宁中医杂志》
【年(卷),期】2000(27)8
【摘要】为进一步系统验证生肌化瘀方治疗下肢慢性溃疡临床疗效 ,观察了臁疮患者 61例 ,将病人随机分成生肌化瘀方组和生肌方组 ,通过观察溃疡表面色泽、渗液量、新生肉芽组织、新生上皮组织、创面愈合后瘢痕面积 ,并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 ,生肌化瘀方疗效优于生肌方组 (P<0 .0 5) ,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
【总页数】2页(P359-360)
【关键词】生肌化瘀方;下肢慢性溃疡;中医药疗法
【作者】李斌
【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69.583;R269.321
【相关文献】
1.橡皮生肌膏与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下肢慢性溃疡的疗效及费用-效果分析 [J], 任岳;王志林;刘世清
2.益气化瘀生肌方联合艾普拉唑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观察 [J], 方辉
3.祛腐化瘀补虚生肌外治法治疗慢性下肢溃疡的临床研究 [J], 王云飞;阙华发;王军;李斌;曹烨民;吕延伟;王小平;薛慈民;唐汉钧;徐杰男;向寰宇;张臻;邢捷;沈亮;单玮;刘安
民
4.“祛腐化瘀补虚生肌外治法治疗慢性下肢溃疡的临床示范性研究”的研究方案[J], 王云飞;阙华发;徐杰男;唐汉钧;向寰宇;刘晓鸫;张臻;邢捷;沈亮;单玮;刘安民;仇莲胤;邓大一;高丹
5.点刺放血疗法联合益气活血汤及生肌长皮膏治疗下肢慢性溃疡临床观察 [J], 车永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下肢慢性溃疡的中医药外治法
下肢慢性溃疡的中医药外治法邓大一;阙华发【期刊名称】《中医外治杂志》【年(卷),期】2009(018)005【摘要】本文引用近年文献26篇,以剂型为纲,对外用中药治疗皮肤溃疡的概况加以综述;并从临床疗效评定标准、组方原则、组方结构、方剂来源、剂型等方面对其研究现状加以讨论.皮肤溃疡是最常见的慢性损伤,主要包括静脉曲张性溃疡、外伤性溃疡、压力性溃疡等,以下肢、足为多发部位,好发年龄在14岁~64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皮肤溃疡属中医学"疮疡"、"溃疡"等范畴,中医药愈创已形成独特的理论体系,外治法因其易于操作、疗效显著等特点被广为运用.近年来,以中药复方或单味药外治皮肤溃疡的研究取得可喜的成果.本文将对其最新进展加以综述和分析.【总页数】3页(P51-53)【作者】邓大一;阙华发【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中医外科,上海,20003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中医外科,上海,20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32.1【相关文献】1.中医外治法治疗慢性下肢溃疡24例疗效观察 [J], 李鑫;吕延伟2.中药外治法治疗慢性下肢溃疡的研究现状 [J], 郭树豫;阙华发;3.祛腐化瘀补虚生肌外治法治疗慢性下肢溃疡的临床研究 [J], 王云飞;阙华发;王军;李斌;曹烨民;吕延伟;王小平;薛慈民;唐汉钧;徐杰男;向寰宇;张臻;邢捷;沈亮;单玮;刘安民4.“祛腐化瘀补虚生肌外治法治疗慢性下肢溃疡的临床示范性研究”的研究方案[J], 王云飞;阙华发;徐杰男;唐汉钧;向寰宇;刘晓鸫;张臻;邢捷;沈亮;单玮;刘安民;仇莲胤;邓大一;高丹5.中医外治法治疗慢性下肢溃疡的临床疗效分析 [J], 钟敬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火了下肢溃疡(臁疮)还能这样治看了就是震撼
火了下肢溃疡(臁疮)还能这样治看了就是震撼下肢溃疡的中医治疗方法下肢溃疡(俗称臁疮)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慢性下肢溃疡更属于疑难病症,这种溃疡长期不能愈合、或愈合后仍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有些溃疡甚至会“癌变” 或需要“截肢” 。
在所有的下肢慢性溃疡中,静脉性疾病导致的溃疡,所占比例为90%以上,其余不足10%者为动脉性疾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淋巴阻塞以及神经性疾病、新陈代谢失调、血液系统紊乱和脂膜炎等所致。
可见,下肢慢性溃疡主要由周围血管疾病所致,它可大致分为以下两类:一为瘀血性溃疡,即静脉性溃疡,主因下肢静脉血液瘀积而致;一为缺血性溃疡,也可称为动脉性溃疡,主因下肢动脉供血不足所致,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导致的溃疡也归于此类。
以上两类溃疡也可相互夹杂、同时并见。
瘀血性溃疡多为静脉性疾病所致,主要包括原发性下肢浅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下肢静脉曲张)、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深浅交通支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等。
这种溃疡多发生于小腿下1/3的内侧或外侧,以内侧较为多见,且多伴有周围组织肿胀、色素沉着等。
局部初起常先痒后痛,色红,糜烂,迅速转为溃疡。
溃疡大小不等,呈发白或暗红色,表面或附有黄色脓苔,脓水秽臭难闻。
病久溃疡边缘变厚高起,皮色黯黑,浮肿或伴有湿疹。
收口后易反复发作。
臁疮的治疗过程一、制污穴刺血,制污穴为董氏奇穴。
部位:在大指背第一节中央线上共计三穴。
解剖:(血管)指掌侧及背侧固有动脉形成之血管网.(肌肉)伸指总肌.(神经)桡、正中神经之背侧固有神经.(桡神经浅支)。
制污穴位于大指背中央线上计三穴,可以采取9号注射针头穿刺表浅静脉放血疗法代替,以血液自行停止或血液由暗黑色转变红色时拨出针头,每周刺血一次。
主治:久年恶疮、恶瘤开刀后刀口流水不止,疮疡、烫伤、皮肤溃疡,青春痘,中耳炎及耳内流脓水,膝关节肿以及妇科疾病等。
二、排除糖尿病,结核,经清疮后用2寸毫针进行围刺,目的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提高局部免疫力,促进肌肉、皮肤生长。
[外科方剂]治疗下肢溃疡中药方剂
[外科方剂]治疗下肢溃疡中药方剂下肢溃疡的症状表现很是明显,很多时候我们可能并不清楚它的病因,但是我们知道它的症状是由很多的原因造成的,对于它的治疗我们一般都是西医的治疗方法。
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下肢溃疡的治疗方剂有哪些吧?下肢溃疡疾病原因溃疡切除植皮术需在控制湿疹、感染等并发症后才能施行,但手术损伤大,有植皮不易成活之弊,且早期溃疡不宜手术,而晚期的顽固性溃疡,小腿几乎全呈褐紫色,下1/2全部发硬、肿胀,皮薄光亮,溃疡肉芽灰白,疮底白滑,周边硬痂较厚,也不适宜手术。
目前除了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仍采用高位结扎和去除曲张静脉的方法治疗并取得良好效果外,针对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而设计的旨在矫正深静脉倒流的各种深静脉瓣膜重建术,无论是管壁外的还是管腔内的成形术和代瓣术,都存在着理论和实践上的缺点,其远期效果值得进一步考察。
缺血性溃疡包括动脉硬化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疾病所致的溃疡。
此类溃疡多发生在趾端,在出现溃疡前的最早症状是间歇性跛行,这却偏偏不易引起人们的重视,很多患者不能及时诊治,往往是待病情发展到在休息时也出现难以缓解的疼痛(静息痛)后才到医院就诊,此时肢体缺血更为明显,很容易发展为足趾坏疽、破溃。
一旦出现破溃则疼痛更加剧烈,患者常常是彻夜不眠,抱膝而坐。
这种溃疡是由于供血严重不足,使得肢端缺血、坏死所致,所以“截肢率”很高。
治疗的目的是改善缺血状况。
下肢溃疡作为一个独立的疾病,是1924年由Buerger提出的。
其病理表现为非化脓性全动脉炎或全静脉炎。
并伴有受累血管的血栓形成。
以下肢中小动脉及肢体浅表静脉炎多见,呈节段性分布,周期性发作,最终因严重的肢体缺血,营养障碍而发生肢体坏疽。
治疗下肢溃疡中药方剂(1)先将患处用淡盐水或浓茶水洗干净,将豆腐渣敷患处,每天换一次,治下肢溃疡。
(2)绵白糖粉撒于创口处,用纱布包扎。
5-7天更换一次,可治褥疮,下肢溃疡。
(3)乌贼骨研粉外敷患处,治下肢溃疡。
家传秘方治疗“老烂腿”——帮患者免截肢、保腿脚【一点资讯】
家传秘方治疗“老烂腿”——帮患者免截肢、保腿脚【一点资讯】赵家世代行医,六世祖赵德民在乾隆年间,治疗“老烂腿”就很有名气。
他研制积累了“百年老方”,据说曾被“太医入宫请脉”,因而威名远扬,世代相传。
赵凤山自幼跟随祖父行医。
经几代人的“口传心授”,治疗“老烂腿”祖传秘方,得以流传到赵凤山这一辈。
下肢静脉曲张相当于中医学“筋瘤”、“臁疮”等范畴。
《外科正宗》云:“筋瘤者,坚而色紫,垒垒青筋,盘曲甚者结若蚯蚓”,描述了其未破溃时的典型表现。
日久可并发血栓性浅静脉炎,皮下可触及红肿索条状,明显疼痛,皮温升高,谓之“青蛇毒”。
后期出现下肢溃疡,中医谓之“臁疮”“裤口疮”“裙边疮”“烂腿”等。
《外科正宗·臁疮论第七十四》云:“臁疮者,风热湿毒相聚而成,有新久之别,内外之殊。
新者只用三香膏,乳香法纸贴之自愈。
外臁多服四生丸,内臁多服肾气丸妙。
”阐述了臁疮的病因病机及分期治法,强调了内外兼治。
下肢静脉曲张是周围血管病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好发于长久站立工作者、怀孕妇女、体力劳动者或久坐少动者。
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病率逐年增长,按血流动力学变化,可将下肢静脉曲张分为血液倒流性和回流障碍性两大类,前者主要为静脉瓣膜关闭不全而导致血液倒流,后者则为静脉回流受阻而引起。
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表现主要是下肢不同程度的浅静脉的曲张,其次为患肢肿胀、胀痛、酸胀或沉重感,小腿下段和踝部皮肤的营养障碍性病变,包括皮肤瘙痒、湿疹、皮炎、色素沉着和溃疡形成等。
下肢静脉曲张临床上常用CEAP分级来评估其严重程度。
0级:无可见或触及的静脉疾病体征。
1级:有毛细血管扩张、网状静脉扩张、踝部潮红。
2级:有肉眼可见的浅静脉曲张。
3级:静脉曲张伴有水肿,久站后出现下肢坠胀或酸痛感。
4级:足靴区出现皮肤色素沉着、瘙痒、湿疹、浅静脉炎等。
5级:4级出现的皮肤改变和溃疡,溃疡可暂时愈合。
6级:皮肤改变以及长期难以愈合的下肢溃疡。
轻度静脉曲张(CEAP分级1-2级)临床表现为肉眼可见的下肢静脉曲张,尚未出现皮肤改变及破溃,主要以非手术的方式治疗。
下肢溃疡秘方《全国名老中医秘方》【转载】
下肢溃疡秘方《全国名老中医秘方》【转载】下肢溃疡秘方《全国名老中医秘方》发表者:赵东奇 1892人已读下肢溃疡是发生于小腿下三分之一胫骨婚两旁(膝部)肌肤之间的慢性溃疡,俗称“老烂脚”,现代医学称“小腿慢性溃疡”,其疮口凹陷,脓水淋漓,久不愈合,臭秽不堪,症属顽疾。
多因久立负重,气陷血痕,肌肤失养所致。
1 .止血定痛生肌散治下肢溃疡[方剂] 乳香、没药(去油)、龙骨各10克,血竭6 克,七三丹30克,香白芷8克,冰片3克。
[制用法] 共研细末,罗筛,瓷器盛放。
以棉签蘸之,均匀地洒于疮口之:上以覆盖疮面为度,2-3日换药l次。
换药时见黄褐色药末:已化为灰白色脓液,无重腥臭为佳,中医称为“偎脓长肉”。
以后脓液渐尽,肌肉红活,疮周见嫩红色上皮生长,平均每天可达1.5厘米。
当疮面缩小至1平方厘米时,可1次结痴愈合。
[疗效] 本方出自《伤科汇篡》。
作者用以治疗溃疡经久不愈及手指外伤25 例,收效显著。
其中17例久溃不愈者,大多糜烂恶臭或脓水清稀,肌肉灰白不生,经长期清洁换药不效,改用本散外敷2-3次后,化脓腐肉脱尽,渐而肌肉红活,四周长皮,直至结痴收口,7例指端外伤,起因均为切割、冲压,致手指末节断离或伴开放性骨折,经用本散外敷2-6次,疮口全部结痴愈合。
随访结果,功能感觉均良好。
[验证] 沈xx ,女,21 岁。
住院号:9158 。
患者于1986 年11 月30 日被电杆压伤,致右小腿开放性骨折,伴软组织挫裂伤。
清创缝合后形成大片软组织坏死、溃烂,换药l 余,疮面仍恶臭,跟腱呈进行性坏死达2/3。
改用本散外数3 次后,肌肉红活,结合部分植皮而愈。
2 .枯矾猪甲膏治下肢溃疡[方剂] 取新鲜猪蹄甲放锅中炒黄研成粉,按枯矾1份,猪甲粉3份,海螵蛸粉1份,冰片少许。
[制用法] 诸药末和匀,装瓶备用。
创面用双氧水清洗,去除脓性物;用麻油或蜂蜜将粉末调成糊状,均匀敷于创面上,外用纱布包扎。
1周后换药,此时可见新鲜肉芽组织,其后每3天换药l次,再后每天1次至痊愈。
下肢溃疡当代外治妙方
下肢溃疡当代外治妙方下肢溃疡当代外治妙方处方1 荆芥、黄柏各20g,防风、白芷、薄荷、川芎、枳壳各12g,连翘、黄芩、黄连、栀子、生地黄、当归、白芍、桔梗各15g,黄芪25g,柴胡6g,甘草3g。
[制用法]先常规清创,去除坏死组织。
每日1剂,将上药加水1.5~2L。
煎15分钟后。
每次浸泡(或蘸洗,或湿敷)30分钟,药温以患者能耐受为度。
浸泡后,覆以无菌敷料,分泌物量多,每日4~5次;创面干净,每日2次。
1个月为1个疗程。
[疗效]采用上药浸泡治疗慢性下肢溃疡患者26例,用1~3个疗程后,治愈16例,好转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2%[刘学清.荆芥连翘汤浸泡治疗慢性下肢溃疡26例疗效观察.江西中医药,2006,37(2):33]。
处方2 臁疮愈合散。
[制用法]用臁疮愈合散(含炉甘石30g,煅龙骨、黄柏、冰片、白及、枯矾各20g,血竭10g。
研为极细末,过120目筛)外撒创面,以疮面均被覆盖为度,纱布包扎,每日换药1次,10日为1个疗程。
感染甚先选用苯唑西林、复方磺胺甲唑、头孢呋辛钠、多黏菌素、阿米卡星、洛美沙星及奈替米星等中的1~2种,静脉滴注(或口服);用3%过氧化氢溶液、等渗盐水冲洗创面,依沙吖啶纱条外敷(疮面水肿用3%盐水纱布湿敷),每日换药1~2次;维生素类及含锌制剂,口服。
感染控制后,继用臁疮愈合散。
营养不良补充氨基酸、白蛋白等。
[疗效]应用臁疮愈合散配合西药治疗小腿慢性溃疡49例,用2个疗程后,治愈41例,好转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9%[王荣钩.臁疮愈合散配合西药治疗小腿慢性溃疡49例.陕西中医,2006,27(4):434]。
处方3 大青散(含生石膏90g,朱砂、硼砂各22g,冰片1g。
过100目筛。
混匀即成)。
[制用法]创面用过氧化氢溶液、0.5%聚维酮碘清洗。
治疗组89例,用大青散撒于患处;对照组18例,用凡士林纱布外敷;均无菌纱布包扎,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小腿。
每日换药1~2次;1周后,1~2日换药1次。
治下肢溃疡(臁疮)妙方
治下肢溃疡(臁疮)妙方治下肢溃疡(臁疮)妙方臁疮膏【来源】《古今名方》(梁静山方)【歌诀】活血解毒臁疮膏,炙乳香与炙没药,轻粉铅丹真铜绿,血余蜂蜡香油熬。
【组成】净轻粉25克,铅丹25克,真铜绿15克,炙乳香15克,炙没药15克(以上共研细末),血余50克(净水洗清后晒干),蜂蜡50克,香油100毫升。
【用法】取大勺一把,将香油倒入勺内,用炭火熔化。
待开滚时,把血余缓缓倒入油中,并回旋搅拌。
当血余炸至白丝状,油色变红时即捞除余渣,将药勺离火,趁热撒下药末搅拌之。
随着把切成小块的蜂蜡边搅边放入油内,待药油能滴水成珠,即可放置冷水中凝膏。
若膏尚稀,可再加入少许蜂蜡。
用时,先用艾叶煎水或温开水洗净患处,外敷药膏适量。
敷药后宜休息。
【功效】活血解毒,祛腐生肌。
【方解】方中用轻粉、铅丹、铜绿杀虫,解毒,祛腐;乳香、没药、血余止血,活血,生肌。
诸药熬制成膏,直接敷于疮面,有利于药效之发挥,用以治疗臁疮,收效颇佳。
【主治】臁疮(下肢溃疡)日久不愈、甚至溃烂见骨、腥臭、难闻、皮肉乌黑者。
萆薢渗湿汤【来源】清·鲍相璈《疡科心得集》【歌诀】萆薢渗湿薏苡仁,黄柏丹皮赤茯苓,泽泻滑石与通草,清热渗湿佐凉血。
【组成】萆薢15克,薏苡仁15克,黄柏9克,赤茯苓15克,丹皮9~15克,泽泻9克,滑石15克,通草6克。
【用法】水煎服。
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清热渗湿,凉血活血。
【方解】方用萆薢、苡仁、滑石、通草、赤苓、泽泻清热渗湿利水为主;配以黄柏解毒而除下焦湿热;丹皮凉血活血。
综观全方,集解湿毒,利水湿,祛血滞于一方,共奏清热渗湿,凉血活血之功。
【主治】下部或下肢红肿热痛、渗流滋水、舌苔黄腻。
可用于小腿慢性溃疡(臁疮)、下肢丹毒、湿疹、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等病症。
【加减】若见湿重者,加黄连、黄芩、苍术;焮热甚者,加生地、赤芍;小便黄赤者,加车前子、木通;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
慢性下肢溃疡诊疗规范
---------------------------------------------------------------最新资料推荐------------------------------------------------------慢性下肢溃疡诊疗规范慢性下肢溃疡诊疗规范【诊断】一、诊断标准:《实用中医外科学》顾伯华主编;《中医病证治法术语》湖南中医学院中医诊断研究所编。
发生在小腿下胫骨嵴两旁、踝部皮肤和肌肉之间的慢性溃疡即可诊断。
(一)本病好发于长期站立或担负重物,并伴有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
多有局部皮肤损伤、虫咬、湿疹等诱发因素。
(二)发病部位:小腿下三分之一处,踝骨上端、内外侧。
(三)溃疡表面:表面组织有污秽的伪膜,其分泌物常伴有恶臭气味;或表面组织呈颗粒状肉芽,渗出脓性或浆液性粘液;或表面组织呈淡白色,疮口凹陷,边缘如缸口。
(四)溃疡基底:呈坏死、坚硬的基底,复以枯萎或紫蓝色的肉芽,严重者可溃至胫骨。
(五)溃疡形态:呈圆形、椭圆形、斜形、边缘整齐或破损样,基底深凹或胬肉突出。
1/ 5二、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分期(一)初期湿热下注,气血瘀滞型临床病象:一般起始时多先痒后痛、或痛痒相兼、红肿弥漫、继则破烂、滋水淋漓、形成溃疡。
部分患者,因治疗不力,疮面扩展,疮口肉色鲜红,或上复秽腐,脓水臭秽,边缘或厚或薄,周围皮肤红赤或红紫,有不同程度的灼热感,舌质暗红,舌苔薄黄或黄厚,脉弦滑数。
症候分析:多因经久站立或担负重物,劳累耗伤气血,中气下陷,络脉瘀滞,肌肤遂失所养,复因湿热下注所致本病,血虚生风,因此作痒;瘀血阻滞,不通则痛,故而先痒后痛,或痛痒相兼。
红肿弥漫,滋水淋漓、形成溃疡,为湿热下注之症;瘀久化腐,疮面上复秽腐;周围皮肤红赤或红紫,舌质暗红,为瘀血夹热之象;舌苔薄黄或黄厚,脉弦滑数为湿热之侯。
(二)后期气虚血瘀型临床病象:溃疡日久不愈,疮口下陷,边缘形如缸口,疮面肉色灰白或暗红或灰黄,疮口周围皮肤成片的紫黯或灰黑,僵硬不活,患者常伴有青筋暴露,早消暮肿,舌质紫暗,苔薄白,脉弦细。
治下肢溃疡
【疗效】多年用于临床,均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滕疮汤
【来源】王德隆,《浙江中医杂志》(11~12)1982
【组成】当归20克,茵陈、葛根各30克,黄柏、苦参、连翘、猪苓各12克,炒苍术、防风、羌活、知母各10克 ,木瓜25克,升麻3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3法】上药共研细末,混合成丹,疮面在常规消毒下,外涂“化腐生肌丹”,然后外用敷料覆盖包扎,隔日换 药1次。
【功用】解毒化腐,生肌敛疮。
【方解】祖国医学认为慢性下肢溃疡是由于湿热下注,气血瘀滞,或脉道不通,肌肤失养,继而热腐肉烂所致 。据临床观察所见,大多由患者其他疮口下陷,脓汁稀而多,或腐烂覆满疮面,肉芽组织暗淡或灰白,疮周皮肤增厚 ,色素沉着。王氏认为此乃气血瘀滞,脉道不通,瘀、腐、脓的存在为溃疡经久不愈的主要障碍。方中含有“化腐生 肌"之圣药红升丹,能刺激病灶肉芽组织,促使结缔组织增生,而利于溃疡的愈合;松香、乳没等乃本方之精品,能生 肌长肉敛皮,活血通络,消肿止痛,加速了上皮的形成。王氏认为脓可能是疮面药物作用下,局部组织代谢旺
【主治】朦疮(初中期)。
【疗效】治疗13例,6例初期患者,平均服药15剂皆痊愈;7例中期患者,平均服药23剂,6例痊愈,1例好转。 总有效率达100%。
盛的表现,是"煨脓”的结果,并非疮面感染恶化所造成的,是病症由阴转阳的一个标志:红升丹,轻粉,银珠 ,乳没等皆为辛温或辛热之品,不但能解毒拔脓化腐生肌,而且可以活血消肿止痛。本药具有提毒化腐,生肌敛皮 作用,能改善疮面局部的微循环,激活慢性溃疡由僵化状态向急性无菌性炎性反方向转化,刺激结缔组织增生。临 床使用安全可靠,是治疗慢性溃疡较为理想的药物。亦是治疗慢性溃疡的一首外治良方。
治下肢溃疡
『皮肤病方』皮肤溃疡特效验方集
『皮肤病方』皮肤溃疡特效验方集( 余行医之初,每见村人患皮肤溃疡,脓水淋漓,终年不愈,愧无良方施治,内疚殊深。
1965年在省中医学院学习,蒙师授以甘石生肌散,谓为治疗溃疡久不收口之良方,临床试之有效。
然脓水甚多,或溃疡不洁者,其效不佳。
一日,偶闻友人言及邻人之子,肋间生一毒疱,溃后流脓,多年不愈,秽不可近,遍延当地名医治之而无效;后赴邵就医,断为瘘管,须行手术剔其骨,方可愈。
然耗资甚多,体残亦不保,家人闻之,遂返家弃治。
一日薄暮,有卖土瓷者,求宿其家。
客见状,谓主人曰:“此病可治。
”主人求其方,客曰:“取狗骨若干,焙而末之,掺以豆腐渣敷患处,当自愈。
”客去,遂觅得二物至,如法试之。
一贴而脓大出,三贴而红肿退,脓水尽,再敷数次,疮敛而病尽愈矣!举家欢庆,夫妻感宿客恩德,备办衣物等品,以候谢之,然瓷客竟不复来。
吾闻之,思此事趣而奇矣。
后搜得狗骨研末,治愈溃疡久不收口,脓液淋漓者甚众。
或纯用狗骨粉,或配以西药磺胺软膏,均有奇效。
后将甘石生肌散混以狗骨粉,取名狗骨生肌散,统治溃疡久不收口。
无论有脓无脓,用之无不立验。
然新溃热毒重者,又非此药所宜。
《中华本草》讲狗骨:【药性】味甘、咸,性温。
【功能与主治】补肾壮骨,祛风止痛,止血止痢,敛疮生肌。
主治风湿关节疼痛,腰腿无力,四肢麻木,崩漏带下,久痢不止,外伤出血,小儿解颅,痈肿疮瘘,冻疮。
《别录》“狗骨灰主下利、生肌。
”《本草经集注》“白狗骨烧屑,疗诸疮瘘及妒乳痈肿。
”【用法用量】内服:浸酒或烧存性研末,每次1.5—3克。
外用:适量,煅黄研末调敷。
【附方】(这里仅摘录疮疡溃疡)治恶疮不愈:狗头骨灰、黄丹末等分。
敷之。
《纲目》引《寿域神方》治漏疮久不合:黄狗头骨、乱发、穿山甲(各烧灰为末)等分,上令匀,干掺患处,如干,则用津唾调敷。
《万氏家抄方》治冻疮:狗骨焙炭,研末,香油调涂。
《中国动物药》治烧烫伤:狗骨煅炭研末,调茶油,涂患处。
《广西民族药简编》《中药大辞典》第2版讲豆腐渣:【功用主治】《纲目拾遗》:“治一切恶疮,无名肿毒,大便下血。
下肢溃疡有奇方
下肢溃疡有奇方
曾冲
【期刊名称】《家庭医学:上半月》
【年(卷),期】1998(0)8
【摘要】下肢溃疡俗名裙边疮、老烂脚。
是外科一种慢性疾病,中医称之为臁疮。
初起为小腿部皮肤自觉瘙痒、灼热、刺痛;后期局部破溃、焮红、漫肿、糜烂、溢液。
溃疡日久难愈,或虽收口,却每因轻微损伤、感染而呈复发。
笔者运用自拟方“消炎散”治之,经临床反复验证,多获奇效。
制法
【总页数】1页(P54-54)
【关键词】下肢溃疡;裙边疮;微损伤;自拟方;慢性疾病;坏死的组织;自觉瘙痒;外用药;老烂脚;消炎散
【作者】曾冲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68
【相关文献】
1.自拟外用活血化瘀方治疗下肢溃疡25例 [J], 夏才章
2.治疗下肢溃疡方 [J], 林中;
3.治老人下肢溃疡特效方 [J], 张秀高
4.方汉奇:新闻史学者,就是新闻事业的守望者者-方汉奇新闻史学思想研讨会暨
从教65周年纪念会在京举行 [J], ;
5.治疗慢性下肢溃疡方选 [J], 伍昭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祛瘀生肌(内外合治)法治疗慢性下肢皮肤溃疡50例临床观察
祛瘀生肌(内外合治)法治疗慢性下肢皮肤溃疡50例临床观察肖秀丽;王振宜;范斌;李福伦;徐文彬;徐蓉;顾获青;李斌【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年(卷),期】2005(004)003【摘要】目的探讨祛瘀生肌(内外合治)法对慢性下肢溃疡面新生肉芽及上皮组织生长的影响.方法将50例慢性下肢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5例,口服生肌化瘀方同时配合外用生肌散创面换药;对照组25例,单纯外用生肌散换药,两组均每日1次,治疗4周.观察创面愈合率及新生肉芽及上皮组织生长情况.结果生肌化瘀方合生肌散组治疗慢性下肢溃疡,可以提高创面愈合率,促进新生肉芽及上皮组织生长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祛瘀生肌(内外合治)法是治疗慢性下肢溃疡的更佳方法.【总页数】3页(P176-178)【作者】肖秀丽;王振宜;范斌;李福伦;徐文彬;徐蓉;顾获青;李斌【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200437;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200437;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200437;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200437;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200437;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200437;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200437;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2004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32.1【相关文献】1.生肌玉红明胶海绵治疗慢性下肢溃疡32例临床观察 [J], 高卫卫;姚昶2.腔内激光闭合术结合祛瘀生肌法治疗下肢继发性静脉性溃疡临床研究 [J], 龙厚东;叶磊;李佳辉;王敏华;钱海红;朱兵3.祛瘀生肌法对慢性下肢溃疡创面色泽及渗液量的影响 [J], 徐文彬;李斌;肖秀丽;顾荻青;范斌;李福伦4.点刺放血疗法联合益气活血汤及生肌长皮膏治疗下肢慢性溃疡临床观察 [J], 车永琦5.祛瘀生肌法促进创面祛瘀生肌法促进创面愈合作用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 [J], 李斌;唐汉钧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外科]老烂腿的治疗偏方
[外科]老烂腿的治疗偏方老烂腿的原因民间称为“老烂腿”的病,主要是小腿中下段的慢性皮肤溃疡。
起病初,可能只是炎症渗出,继而发生溃疡,老不见好,越烂越大,越烂越深,最终将皮肤全层烂坏。
溃疡周围皮肤受影响,发生萎缩,颜色发黑,引起湿疹,不时脱屑,感到瘙痒。
小腿中下段前方,皮下就是骨头,一旦发生溃疡,骨头就露出来,表面随之发生感染,形成慢性骨髓炎。
有的病人几年、十几年久拖不愈,受尽折磨。
老烂腿为什么久治无效、老烂不愈呢?人类是直立行走,下肢静脉血流向上回流必须克服很大的地心吸力。
其中的奥秘主要是动、静脉之间的压力差。
前者压力高,后者压力低,血流方向自然由高向低而行。
此外,还有下肢活动时肌肉收缩时的挤压作用,以及位于静脉里面的静膜瓣。
有的人天生静脉壁薄弱,或静瓣膜数量过少,结构不良,功能差;要是平时老站着不动,下肢肌肉活动减少,肌肉挤压作用不足,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引起静脉内压力升高。
时间长了,下肢的表浅静脉扩张增粗,再发展下去便纡曲成团,象一团蚯蚓盘在皮下。
病人常常感到下肢酸胀、疲乏,有的足背或踝关节发生水肿。
如不加治疗,小腿下段及踝部皮肤即发生萎缩、变薄、光亮,汗毛稀疏,颜色加深发黑,出现湿疹,以至发生溃疡。
老烂腿的治疗偏方老烂腿的治疗偏方一:苗药治疗,涂抹苗药臁疮膏,苗药臁疮膏方内精选纯天然野生苗岭药材,精选大腹皮、血竭、龙骨、樟丹、赤芍、皂角刺、丹参、玄参、紫地丁、野菊花、黄芪、黄柏、苍术、牛膝、鸡血藤、肉桂等多味地道苗家药材,共奏消肿排脓、祛腐生肌、散瘀敛疮之奇功,快速修复小腿溃疡疮口。
合理组方秘制成油膏状,外敷小腿患处,以收拔毒提脓,消肿敛疮,活血化瘀,生肌祛腐之功,独具苗医特色,能广谱抑制细菌生长,促进皮下瘀血吸收,改善局部微循环,刺激新生上皮扩展,加速上皮形成,促进小腿溃疡愈合修复。
此药能够起到根除效果。
老烂腿的治疗偏方二:中医治疗,应用清热利湿,活血解毒法,苍术、黄柏、牛膝、连翘、山栀、元胡、陈皮、云苓、猪苓、丹参、当归、王不留行、芦根、白茅根、丝瓜络,水煎内服,1剂/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秘方集』祛瘀:顾氏外科认为慢性下肢溃疡由浅入深
顾氏外科认为,溃疡发于外侧,属多气多血的足三阳经,宜重用行气活血通络之品,如香附、三棱等;发于内侧,属多血少气的足三阴经,宜重用益气扶正、活血通络药,如生黄芪。
发于肌腠加黄芪、麻黄等;发于肉里加四君子汤、葛根等;发于血脉加荆芥、皂角刺;发于筋脉加柴胡、麦芽等。
慢性下肢溃疡由浅入深一般可分为脓腐层、瘀滞层、正常层。
其中瘀滞层局部组织的发展变化是治疗关键。
且邪毒与气血相互搏结,瘀阻经络是瘀滞层的病机关键。
只有局部气血运行正常,经络疏通,才能恢复正气,托毒外出,化腐排脓。
疮面、部位、经络辨证结合
顾氏外科注重局部辨证,以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疗程。
以疮面溃疡色泽指导局部用药。
疮面色泽淡红、苍白无华,分泌物稀薄者为气血虚弱,可加鸡血藤、丹参等补益气血;疮面色泽紫暗,皮肤瘀黑,或有青筋怒张,为络脉瘀滞,可加水蛭、地鳖虫、地龙等虫类搜剔通络。
疮面色泽青暗,脓水清稀,疮周不温,皮色黯黑者,为脾肾衰败或阳虚有寒,可加淫羊藿、熟地黄、山茱萸、黄精补肾益精,或附子、肉桂、桂枝等温阳通络;疮面色暗,局部肉芽水肿,滋水淋漓而不臭,疮周水肿,多有湿邪,可加薏仁、赤小豆、泽泻等利湿消肿;疮面色暗,滋水淋漓,或上附脓苔,或有臭味,疮周红肿灼热,或伴水疱、湿疹,为湿热毒邪流注络脉,可加土茯苓、萆薢、虎杖等清热利湿解毒。
此外,临证可据脓的形质、色泽、气味,结合脓液培养结果,选用提脓祛腐药。
脓色黄白稠厚,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革兰氏阳性细菌感染,可外用九一丹、八二丹;脓色绿黑,稀薄如水,或有气泡,或腥秽恶臭,多为绿脓杆菌、大肠埃希氏菌等革兰氏阴性细菌,或厌氧菌、霉菌生长,抗生素常不敏感,可外用七三丹、五五丹,或一枝黄花、葎草、马齿苋、黄连、蚤休等煎汤,待温浸洗
湿敷患处,常有显效。
顾氏外科认为,溃疡发于外侧,属多气多血的足三阳经,宜注重应用行气活血通络之品,如香附、三棱、莪术等;发于内侧,属多血少气的足三阴经,宜注重应用益气扶正、活血通络之药,如重用生黄芪。
发于肌腠,加黄芪、麻黄、桔梗、白芷;发于肉里,加四君子汤、葛根;发于血脉,加荆芥、皂角刺;发于筋脉,加柴胡、麦芽、白芍药;发于骨骼,加补骨脂、骨碎补。
分阶段综合运用外治法
慢性下肢溃疡位置表浅,故主要治疗方法为局部用药。
顾氏外科主张细化疮面的局部辨证,根据腐肉组织多少及脱落难易,疮面脓液的形质、色泽、气味以及量的多少,疮周组织红肿热痛以及溃疡色泽,肉芽生长及创周上皮爬生的情况等,不同阶段局部疮面的特点,辨证动态应用祛腐祛瘀补虚、活血生肌的序贯外治疗法。
祛腐阶段,予拔毒提脓祛腐之升丹制剂外用,或清热利湿解毒中药煎剂湿敷、溻渍或熏洗,外敷清热解毒消肿的油膏为主提脓祛腐、祛瘀化腐、煨脓祛腐、配合蚕食疗法等。
生肌阶段,予生肌长皮的生肌散等外用,或扶正养荣、活血生肌中药煎剂熏洗、湿敷,外敷扶正活血生肌之油膏为主煨脓生肌,配合缠缚疗法、热烘疗法、艾灸疗法等。
顾氏外科第二代传人顾筱岩认为,臁疮每经久不愈,疮口四周紫黑僵硬,疮口凹陷,四周起缸口,徒用生肌,肉芽浮起而新肉不长,局部垫棉加压,可以使肉芽平伏,同时加用缠缚,用绑腿布层层加叠,绑扎整个小腿,必使气血畅通,疮面才全愈合。
但绑腿必须持之以恒,日久才能见效收功。
第三代传人顾伯华教授认为,慢性下肢溃疡的治疗,除给予外敷药物外,并应配合缠缚疗法及热烘疗法,可有助于患肢肌肉收缩,避免患肢发生水肿,促使血液流动通畅,加快局部血液循环,对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溃疡愈合的时间有一定的作用。
第四代传人唐汉钧教授指出,“虚”、“瘀”、“腐”为慢性下肢溃疡难愈合的关键要素,腐在浅表,瘀在深里,腐乃瘀所化,腐易
祛而瘀难除。
外用祛腐之法,必须中病即止;腐去之后,仅用生肌,疗效不显,在于腐脱将尽、正气亦虚,气血瘀滞,必须补虚祛瘀生肌并用,才能断生腐之源,促使肌生皮长。
故而提出“补虚生肌”、“祛瘀生肌”与“祛腐生肌”相辅相成,使得祛瘀有利生肌,祛瘀不致化腐,祛瘀不致成瘢。
研制复黄生肌愈创油膏,治疗慢性下肢溃疡,疗效显著。
近年来,顾氏外科认为慢性下肢溃疡由浅入深一般可分为脓腐层、瘀滞层、正常层。
其中瘀滞层局部组织的发展变化是治疗关键。
指出邪毒与气血相互搏结,瘀阻经络是瘀滞层的病机关键。
只有局部气血运行正常,经络疏通,才能恢复正气,托毒外出,化腐排脓,生肌敛疮收口。
根据《血证论》:“祛瘀即是化腐之法,活血即是生肌之法”等理论,提出“祛瘀化腐”、“活血生肌”观点,将活血祛瘀药物直接外用于局部疮面。
通过活血祛瘀,疏通经络,调整局部功能状态,恢复局部气血正常运行的整体环境,促使毒随脓泄,邪去而正复,则腐肉组织逐渐化脱,新肌渐长,疮面愈合。
此外还指出,修复溃疡疮面需要一个有津液的湿性环境,津液不足,则皮毛、肌肉、骨胳、脏腑等失其濡润之功,一切药物难以到达靶组织,疮面修复难以进行。
在传统“煨脓长肉”理论的基础上,顾氏外科提出“煨脓湿润法”、“煨脓祛腐”、“煨脓生肌”观点。
临证应用油膏厚敷或油性制剂外用,保持创面湿润,创造一个适宜在不同阶段局部创面达到愈合的实际需求和条件的环境,加速创面愈合。
在祛腐阶段,煨脓湿润法促使局部疮面脓液分泌增多,干性坏死组织或焦痂软化,出现溶解、脱落,促使疮面基底部暴露;在生肌阶段,煨脓湿润法可促进上皮、肉芽组织生长。
顾氏外科也重视骨与肌腱裸露创面的处理。
对没有明显坏死的肌腱和骨骼,可在裸露处外用生肌散、脉血康胶囊、红油膏纱布、复黄生肌愈创油、康复新溶液等补虚化瘀生肌的中药,但慎用含汞的祛腐剂。
对明显坏死的肌腱和骨骼,可在失活的组织处外用九一丹、八二
丹等提脓化瘀祛腐中药,应用“蚕食疗法”逐步清除坏死组织,并注意保留肌腱和骨骼周围尚未失活的组织。
如此,促进新生肉芽组织生长,将裸露的骨质或肌腱覆盖,然后续用补虚化瘀生肌中药,促进新生上皮组织的生长,促使创面完全愈合。
此外,慢性下肢溃疡,多有下肢静脉曲张,顾氏外科重视缠缚疗法的运用或鼓励患者穿弹力袜,以纠正下肢静脉高压的病理状态,提高腓肠肌的张力而改善肌肉泵的功能,利于肌肉收缩,加强血液回流,祛除瘀血,促进皮肤血运,有利于疮面的愈合和防止溃疡的复发。
即使溃疡愈合后亦应坚持,既避免外伤,又减少复发。
同时还重视慢性下肢溃疡的病因治疗,如积极治疗静脉曲张及穿通支瓣膜功能不全等疾病,以减少复发,缩短疗程,并注意抬高患肢,避免长时间行走、站立及端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