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节日房屋特点和服饰
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节日房屋特点和服饰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节日维吾尔族:男子多穿长袍,称袷袢;男女老少都爱戴四楞小花帽,称朵帕; 节日:肉孜节、古尔邦节、那吾鲁孜节壮族:崇拜祖先,信仰多神,有嚼槟榔和用槟榔招待客人的传统习惯;节日:中元节、牛魂节、三月歌、吃立土家族:崇拜土王,哭嫁节日:赶年,四月八、六月六、大端午、七月十五等黎族:妇女耳环多且重,熟称儋耳,男子以红或黑布缠头,称吊襜节日:三月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苗族:自由对歌,恋爱节日:芦笙节、苗节、春节、四月八、吃新年、龙船节、清明节等藏族:信仰藏传佛教,以糌粑为主食,献哈达节日:藏历年、雪顿节、望果节、沐浴节、萨葛达瓦节等彝族:男子头顶留一小块头发,称天菩萨节日:火把白族:信仰佛教,以白色为贵节日:年节、三月街、绕三灵、火把节、鱼谭会等纳西族:披羊披肩节日:三朵节、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火把节等傣族:孔雀舞节日: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撒拉族撒拉族主要有古尔邦节和开斋节圣纪节。
乌孜别克族乌孜别克族主要有开斋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
毛南族春节放鸟飞、端午找草药。
毛南族也过端午节,还有南瓜节、重阳节。
佤族佤族和汉族一样过春节。
还有插种节、新米节畲族畲族主要过三月三和畲族畲族春节。
保安族民族传统节日也都是伊斯兰教的重大节日,如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
羌族羌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羌历新年,羌语称“日羌节”,时间是农历十月初一。
另一年节日是“祭山大典”,又称祭山会、山神会等少数民族的房屋特点1.蒙古族:住蒙古包即毡包~“包”满语“家”“屋”的意思。
2.回族:与汉族基本相同~砖木结构瓦房。
较有特点的是门前或客房中可见阿拉伯文书写的条幅、中堂等,但不挂人像,。
3.藏族:碉房为主要住房样式之一~平顶狭窗土石结构房屋~一般为一层。
另有牧区的帐篷也为住房样式之一。
4.维吾尔族:多为土结构方形平房、矮小、四壁无窗、向北开门~屋顶平坦并开有天窗~多有庭院栽花木果树。
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56个民族。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节日。
在中国的少数民族中,有许多重要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融合了他们的信仰、历史和生活方式,是他们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介绍一些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和独特的节庆文化。
一、藏族的藏历新年藏族是中国境内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
他们的传统节日之一就是藏历新年,也被称为“洛苏节”。
这个节日通常在西藏地区的农历年末举办,时间一般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或初二。
在藏历新年期间,人们会进行一系列富有仪式感的活动。
他们会穿上盛装,家家户户会挂上灯笼和彩带,准备丰盛的食物供祭祀祖先。
人们还会举行隆重的祈福仪式和传统舞蹈表演,庆祝新年的到来。
二、哈萨克族的纳乃节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新疆地区,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和节日。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是纳乃节,也被称为“诺尔苏尔”。
这个节日通常在每年的农历八月举行,庆祝丰收的到来。
纳乃节期间,人们会进行各种欢庆活动。
他们会穿着传统的哈萨克族服装,进行马术比赛、射箭比赛和摔跤比赛等传统体育项目。
人们还会举行传统的民俗表演,如歌舞演出和民间故事讲述等,庆祝节日的到来。
三、傣族的泼水节傣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云南、广西、海南等地,他们有着独具特色的泼水节。
傣族泼水节是每年农历四月廿九到五月初二之间举行的庆祝活动,也被称为“水绕三月”。
泼水节期间,人们会举行盛大的水战活动。
他们用清水互相泼洒,象征祛除厄运,以及希望来年是一个幸福、健康的一年。
人们还会举行舞龙、舞狮等传统表演,以及摆设龙舟和各种花车等庆祝装饰。
四、鄂温克族的诺敏节鄂温克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他们有着独特的文化和传统节日。
其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就是诺敏节。
诺敏节通常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至初七之间举行。
诺敏节是鄂温克族的传统捕鱼节日,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
少数名族的节日
少数名族的节日一、壮族——三月三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壮族主要分布区,三月三是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时在农历三月初三,以壮族最为典型。
三月三又叫做上巳节,是纪念黄帝的节日,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
这一天是以唱歌为主要活动内容的祭祖的节日,因此又叫歌圩节、歌婆节。
三月三是壮族祭祖的日子。
这一天壮族人家都要带着准备好的祭品,如肉食、糕点、香烛和纸幡到祖先坟上祭祖。
摆好供品,行祭拜之礼。
二、藏族——雪顿节藏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是青藏高原的原著民。
雪顿节是藏传佛教以及西藏地区生活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一般在藏历的6月举行。
在藏语中,“雪”是酸奶的意思,“顿”是“吃、宴”的意思,雪顿节就是吃酸奶的节日,因此又叫“酸奶节”。
因为雪顿节期间有隆重热烈的藏戏演出和规模盛大的晒佛仪式,所以有人也称自为“晒佛节”。
每年雪顿节,都会举办隆重的晒佛仪式,耗牛赛,歌舞表演。
三、蒙古族——那达慕蒙古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区,多信奉藏传佛教,建有内蒙古自治区。
“那达慕”大会,是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等地的蒙古、鄂温克、达斡尔等少数民族人民的盛大集会。
“那达慕”意思是“娱乐”和“游戏”。
每年夏、秋季节举行。
大会期间,各地农牧民骑马赶车,带着皮毛、药材等农牧产品。
四、维吾尔族——肉孜节维吾尔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布在天山以南,塔里木盆地周围,肉孜节是中国新疆地区的主要节日,肉孜节又叫做开斋节,成年男女穆斯林在伊斯兰教历每年9月封斋1个月,这段时间禁绝饮食、房事和一切非礼行为,洗涤罪过。
开斋节这天,家家户户打扫卫生,成年回族穆斯林都要洗大净,沐浴净身,男女老少都换上自己喜爱的衣服,然后到清真寺参加会礼。
而后,走亲访友,相互祝贺,邀请亲戚乡邻到家,进行款待。
少数民族的节日有哪些
少数民族的节日有哪些
中国有56个主要民族,其中许多都有自己的民族节日。
其中蒙古族的节日主要是旧历新年,还有祖鲁节、麦尔节、祭敖包、打鬃节、那达慕、马奶节等。
傣族的节日有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
壮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三月三歌会,男人节,陇端节,陀螺节,花朝节,吃立节,蚂拐节。
东乡族、回族、塔塔族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三大宗教节日。
厚南节是布朗族盛大的年节,怒族主要节日有“吉佳姆”、祭谷神节。
满族有六月六的“虫王节”,八月添仓节。
纳西族有火把节、撒拉族有古尔邦节和开斋节、圣纪节。
乌孜别克族主要有开斋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
藏族有沐佛节、采花节、藏历元旦、萨噶达瓦节、女儿节、望果节、雪顿节、白来日追节。
傈僳族的主要节日有澡塘会、收获节、过年节等。
维吾尔族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库尔班节和诺鲁孜节。
瑶族主要有盘王节、达努节等。
佤族有插种节、新米节。
苗族的传统节日有苗年、四月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花山节、晾桥节等。
白族有大过年、三月街、绕三灵、火把节、耍海会、拜日望等。
锡伯族最具民族特色的是抹黑节和西迁节。
德昂族有关门节和开门节,彝族有有跳公节、插花节、火把节及二月八年节等。
耍白象是阿昌族传统节日。
“扎勒特”是哈尼族最大的节日,仫佬族有牛生日、祭真武等。
水族有“端节”。
羌族的祭山会最为著名,京族的“唱哈节”具有独特的民族形式。
中国大部分少数民族的节日及其风俗习惯
• 节日:风雪节、摸牛节 • 风俗:舞蹈、祭祀、传统服饰
34. 基诺族:
• 节日:努尔苏丹节、火把节 • 风俗:舞蹈、歌唱、传统竞技
36. 革吉族:
• 节日:吉木热节、阿索格节 • 风俗:舞蹈、唱歌、传统服饰
37. 鄂伦春族:
• 节日:渔猎节、打猎节 • 风俗:狩猎、捕鱼、舞蹈
38. 赫哲族:
• 节日:渔猎节、红山节 • 风俗:捕鱼、狩猎、歌舞
• 节日:过大年、刀杆节 • 风俗:祭祖、歌舞、竞技比赛
45. 仫佬族:
• 节日:水龙节、三月三 • 风俗:舞蹈、歌唱、传统竞、歌唱、传统乐器
47. 锡伯族:
• 节日:纳日哈节、扎尔达昆节 • 风俗:祭祀、舞蹈、传统游戏
48. 阿尔泰族:
• 节日:库尔班大叔节、那达慕大会 • 风俗:赛马、歌舞、传统竞技
18. 京族:
• 节日:马术节、开饭节 • 风俗:马术、舞蹈、传统音乐
19. 保安族:
• 节日:船拜节、大捕虫节 • 风俗:捕虫、刺绣、唱歌
20. 门巴族:
• 节日:纳帕那节、纳帕蛮节 • 风俗:狩猎、祭祀、跳舞
21. 拉祜族: • 节日:门户节、百家节 • 风俗:舞蹈、唱歌、传统服饰
22. 水族:
中国有 56 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节日和风俗习惯。以下是一些少数 民族的代表性节日及其风俗习惯:
1. 蒙古族: • 节日:那达慕大会、白月明节 • 风俗:赛马、摔跤、歌舞、烤全羊
2. 回族: • 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 • 风俗:斋戒、清真寺祷告、亲友聚餐
3. 藏族: • 节日:藏历新年(洒水节)、朗日巴尔节 • 风俗:祭拜、舞蹈、唱歌、烧香
4. 维吾尔族: • 节日:古尔邦节、哈卡节 • 风俗:祷告、吃饭、唱歌、跳舞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1. 傣族:泼水节
泼水节是傣族的传统节日,通常在农历新年后举行。
这一天,人们会用水洗掉一年的霉运,迎接新年的到来。
泼水节期间,人们会互相泼水、放鞭炮、跳舞等活动。
2. 藏族:藏历新年
藏历新年是藏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通常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举行。
在这一天,西藏人民会穿上他们的服装,去寺庙祈求神灵的保佑,并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如舞狮和舞龙。
3. 哈尼族:花山节
花山节是哈尼族的传统节日,通常在每年农历2月14日举行。
在这一天,人们会去华山祭祖,同时还会进行各种民间游戏和娱乐活动,如唱歌,跳舞和击鼓。
4. 朝鲜族:大禹节
大禹节是韩国传统节日,通常在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举行。
在这一天,人们会在家祭拜祖先,同时,他们会开展各种传统活动,如巴赞比赛和荡秋千。
5. 维吾尔族:古尔邦节
宰牲节是维吾尔族的传统节日,通常在每年农历十月十日举行。
在这一天,人们会在家祭拜祖先,同时,他们会开展各种民间活动,如跳舞和唱歌。
这是一些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每个节日都有自己独特的意义和寓意,是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1、蒙古族:“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每年七八月间举行。
2、回族:开斋节、古尔邦节(宰牲节)、圣纪节。
3、藏族:藏历年是藏族人民一年中较重要的节日,此外,还有藏历4月15日的萨嘎达瓦节、7月上旬的雪顿节和沐浴节,以及丰收在望时的望果节等。
4、维吾尔族:肉孜节(开斋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等。
5、苗族:苗年、春节、四月八、吃新节、龙船节、清明节。
6、彝族:传统节日是火把节。
7、壮族:比较具有民族特点的节日有中元节、牛魂节(又称牛王节)、三月三歌节和吃立节。
8、布依族:传统的民族节日有过大年、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七月半等。
9、朝鲜族:元日(春节)、上元(元宵节)、寒食(清明)、端午、秋夕(仲秋)五大节日,还有老人节、流头节等。
10、满族: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中秋节等。
11、侗族:春节、端午、中秋、重阳节等。
12、瑶族:节日较多,有大节日、小节日之分:大节日有盘王节(盘王是瑶族人民的始祖、民族英雄)、达努节(达努,瑶语意为不要忘记,是敬奉始祖密洛陀的节日),小节日几乎每月都有。
13、白族:年节、三月街、绕三灵、火把节、渔潭会。
14、土家族:赶年、四月八、六月六、大端午、七月十五等。
15、哈尼族:主要节日有十月年、六月年、尝新节,一些地区也过春节、端午、中秋等节日。
16、哈萨克族:古尔邦节、肉孜节、诺鲁孜节。
17、傣族:泼水节(即傣历新年)、关门节和开门节。
18、黎族: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19、傈僳族:过年节、收获节、火把节、中秋节。
20、佤族:春节、播种节(佤历气艾月公历三月)、“崩南尼”、接新水节、取新火、新米节、堆沙节、取新火节、便克节、开门节、关门节、汉历老年、七月半、火把节、中秋节、拉木鼓节等。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拥有56个民族。
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和节日。
在这些节日中,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具有丰富多彩的活动和独特的庆祝方式,展示了民族文化的瑰宝。
以下是几个代表性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
一、春节(汉族)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汉族最盛大的节日。
在农历新年的第一天,人们会进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比如贴春联、贴窗花、扫尘、腊八粥等。
晚上,家人会一起团聚,共进团年饭,并点燃鞭炮庆祝新年的到来。
春节是表达对祖先的祭奠和祈福的重要时刻。
此外,人们还互赠红包,用来祝福亲友来年好运。
春节期间,还举行祭祖、舞龙灯、和舞狮子等传统活动,以增加喜庆气氛。
二、闽南人过年节(闽南族)闽南人过年节是福建省闽南地区的传统节日,被誉为闽南地区的“春节”。
过年节以讲究“先祭祀后习坛,先拜天地后祖先,先动人后分蹄,先打伞罩后放焰”为特点。
节日期间,妇女家庭主妇主办祭祖祀神,焚烧符纸,拜扫坟茔,对仪容、仪表、饮食讲究拜访亲友,公婆家,男女青年约定会场,有人疏饶收门,有人义客望门,相邀共商家事,用以示尊敬,达到加强感情,减低俗丧之功能。
三、苗族龙船节(苗族)苗族龙船节是苗族最盛大、最热闹的节日,被誉为苗族的“奥林匹克”。
舞龙船是苗族传统习俗中的一项重要活动,传说舞龙船能祈福,带来好运。
每年农历六月初六,苗族各个村寨都会组织龙船比赛。
参赛的龙船通常由40多人划桨,船身长达20多米。
划桨的节奏独特而激昂,观众欢呼声此起彼伏。
整个节日期间,人们还会进行歌舞比赛、射箭比赛等活动,庆祝丰收和祈福。
四、瑶族歌节(瑶族)瑶族是中国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拥有独特的歌舞文化。
瑶族歌节是瑶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在歌节期间,男女青年会穿上传统的节日服装,手持竹篾编成的乐器,围绕着篝火跳舞。
人们会排成长龙,载歌载舞,载歌载舞,嘹亮的歌声响彻云霄。
瑶族歌舞富有深情,经常表达对生活的喜悦、爱情的热烈、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情感。
收集10个少数民族的节日
收集10个少数民族的节日中国拥有众多的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节日。
本文将介绍10个中国少数民族的节日,以展示他们丰富多彩的文化。
1. 彝族: 三月三彝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和广西等地。
三月三是彝族最重要的节日,一般在农历三月初三举行。
在这一天,彝族人会举行盛大的祭祖仪式并开展各种传统活动,如跳舞、打马球等。
2. 蒙古族: 那达慕蒙古族是中国的主要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内蒙古、辽宁、吉林、河北和新疆等地。
那达慕是蒙古族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意为“娱乐”或“游戏”。
在那达慕节期间,人们会进行射箭、摔跤、赛马等传统体育竞技,并举办歌舞表演和民族风情展示。
3. 傣族: 泼水节傣族是云南省的主要少数民族之一,也分布在其他地区。
泼水节是傣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一般在农历4月13日至15日举行。
在泼水节期间,人们会用水泼洒彼此,象征洗净灾难和祈福新年的到来。
4. 哈尼族: 新米节哈尼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
新米节是哈尼族人民庆祝丰收的重要节日,一般在农历10月底或11月初举行。
在新米节期间,哈尼族人会举行丰收感恩仪式,并进行舞蹈、歌唱、牛赛等庆祝活动。
5. 回族: 开斋节回族是中国的主要少数民族之一,主要信奉伊斯兰教。
开斋节是回族人民最重要的宗教节日,标志着斋月的结束。
在开斋节期间,回族人会进行祷告、斋戒、互赠礼物等庆祝活动,甚至组织集体烧香拜祭。
6. 维吾尔族: 古尔邦节维吾尔族是中国西北地区主要的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新疆等地。
古尔邦节是维吾尔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一般在农历之四月举行。
在古尔邦节期间,人们会聚集在一起唱歌、跳舞、品尝美食,并进行传统的伊斯兰教礼仪。
7. 彝族: 春火节除了三月三,彝族还有另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那就是春火节。
春火节是为了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农业丰收而举办的节日。
在节日当天,人们会点燃巨大的篝火,围绕着火圈跳舞、唱歌,并进行祈福仪式。
其他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其他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以下是其他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1. 傣族水灯节:傣族是中国云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他们的水灯节在农历新年期间举行,人们会点亮彩灯,放飞孔明灯,举行舞蹈和音乐表演来庆祝。
2. 哈尼族火把节:哈尼族是中国云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他们的火把节在农历农民节期间举行。
人们会点亮火把,跳舞,唱歌,祈求丰收和幸福。
3. 白族三月街节:白族是中国云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他们的三月街节在农历三月举行。
人们会穿着传统服饰,举行游行和舞蹈表演,还有各种民俗活动。
4. 纳西族三神节:纳西族是中国云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他们的三神节在农历五月举行。
人们会进行各种宗教仪式,表演戏剧和舞蹈来纪念神灵和祖先。
5. 维吾尔族库尔班节:维吾尔族是中国新疆地区的少数民族,他们的库尔班节在农历七月举行。
人们会进行赛马、摔跤、歌舞表演和民俗活动,还有举行各种游戏和竞技比赛。
6. 藏族卡尔塔节:藏族是中国西藏地区的少数民族,他们的卡尔塔节在农历农历八月举行,是庆祝秋季丰收和祈求来年好运的节日。
人们会进行传统的藏族舞蹈、歌曲和民俗活动。
以上是一些其他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例子,不同的少数民族还会有其他各种不同的节日庆祝活动。
全部少数民族节日节日表
全部少数民族节日节日表辛努哥尔节(Xinuoer Festival)- 民族:赫哲族(Hēzhé zú)- 时间:农历正月十五- 庆祝活动:舞蹈、歌曲表演、赛龙舟、传统游戏- 地点:黑龙江省、吉林省苗族芦笙节(Miao Lusheng Festival)- 民族:苗族(Miáo zú)- 时间:农历三月十五- 庆祝活动:芦笙表演、歌舞表演、赛牛- 地点:贵州省、云南省柯尔克孜族七夕节(Kyrgyz Qixi Festival)- 民族:柯尔克孜族(Kē'ěrkèzī zú)- 时间:农历七月初七- 庆祝活动:穿着传统服饰、唱歌跳舞、赛马、举办婚礼- 地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白族火把节(Bai Torch Festival)- 民族:白族(Bái zú)- 时间:农历二十四节气之后的第三个火龙节- 庆祝活动:点燃火把、舞狮、舞龙、艺术展览- 地点:云南省蒙古族那达慕大会(Nadam Fair of Mongolian)- 民族:蒙古族(Měnggǔ zú)- 时间:每年夏季- 庆祝活动:摔跤、赛马、射箭、歌舞表演- 地点: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傣族泼水节(Dai Water-Sprinkling Festival)- 民族:傣族(Dǎi zú)- 时间:农历四月中旬- 庆祝活动:泼水、表演、舞蹈、歌曲- 地点:云南省朝鲜族忠清道节(Chungcheongnam-do Festival of Koreans)- 民族:朝鲜族(Cháoxiǎnzú)- 时间:每年春季或秋季- 庆祝活动:唱歌跳舞、民俗游戏、传统食品展示- 地点:吉林省、黑龙江省维吾尔族灵魂节(Uyghur Roza Festival)- 民族:维吾尔族(Wéiwú'ěrzú)- 时间:农历九月十九- 庆祝活动:祈福烧香、舞蹈、音乐表演、派发新衣- 地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彝族火把节(Yi Torch Festival)- 民族:彝族(Yí zú)- 时间:农历六月二十四- 庆祝活动:点燃火把、火把舞、赛马、射箭- 地点:四川省、云南省以上是部分中国的少数民族节日,每个节日都有其独特的庆祝方式和活动内容。
少数民族有哪些节日
少数民族有哪些节日少数民族有哪些节日1、蒙古族:白节、祖鲁节、麦尔节、祭敖包、打鬃节、那达慕、马奶节等。
2、朝鲜族: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老人节等。
3、傣族: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等。
4、壮族:祭龙节、过小年、陇端、陀螺节、花朝节等。
5、东乡族: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
少数民族是指多民族国家中除主体民族以外的民族,人口比例占少数。
其可以是原住民族,也可以是外来民族。
由于他们在所居住国家的比例以及与众不同的风俗习惯、宗教、语言、服饰等特质,国际法中设置了一些保护少数民族的规定。
在中国,除主体民族汉族以外的其余55个法定民族均是少数民族。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制定和实施各民族平等权利,组织力量对民族名称与族群进行辨别,确认了56个民族成分。
少数民族56个民族各过什么节傣族傣族是云南省特有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南部和西部的河谷平坝地区。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是傣族主要的居住区。
傣族生活的地方,都是热带、亚热带地区,那里气候温热,山林茂密、物产丰富。
傣族服饰也就充分体现了这些地理特点,淡雅美观,既讲究实用,又有很强的装饰意味,颇能体现出热爱生活,崇尚中和之美的民族个性,和民间习俗。
傣族最著名的节日应该就是泼水节了,泼水节源于印度,随着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加深,泼水节成为一种民族习俗流传下来,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了。
到了节日,傣族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盛装,而妇女们则各挑一担清水为佛像洗尘,求佛灵保佑。
"浴佛"完毕,人们就开始相互泼水,表示祝福,希望用圣洁的水冲走疾病和灾难,换来美好幸福的生活。
集体性的相互泼水就这样开始了。
人们各种各样的容器盛水,涌出大街小巷,追逐嬉戏,逢人便泼。
文雅的则用树枝蘸水泼。
"水花放,傣家旺","泼湿一身、幸福终身"!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的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开,人们尽情地泼尽情地洒,笑声朗朗,全身湿透,兴致弥高。
少数民族的习俗
少数民族的习俗1、壮族-三月三歌节。
三月三是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对歌又是三月三的一项主要活动,因此又称“歌圩”或“歌节”。
歌节,是壮族民间传统文化活动,也是男女青年进行社交的场所。
2、壮族-农具节。
桂西南地区壮族传统节日。
每年农历二月二十九日举行。
是日,各家各户把自家加工制作的各种农业生产工具,挑到圩上,依次排列成行,有犁架、牛轭、簸箕、畚箕、扁担、锄头、犁头、耙、锄柄、箩筐、竹垫、谷箩、谷桶及家具等。
3、侗族-侗年。
节日期间,各家或杀猪宰羊,或杀鸡杀鸭,请客访友,宴饮作乐。
节日前一天,备豆腐、鱼虾,当晚用酸水煮熟,经一夜冷却成“冻菜”,节日当天便以“冻菜”祭祀祖先。
4、仫佬族-走坡节。
节日里,男女青年盛装打扮,三五成群来到预约的峒场或山坡上,对唱山歌,结交友情,寻找情侣。
通过多次对歌,情意日增,不少青年互结同年,相爱定情。
5、彝族-火把节。
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
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哪些民族有独特的风俗2各民族春节风俗汉族——大年初一,人们不扫地,不向外泼水,不走后门,不打骂孩子、相互祝贺新年吉祥富贵,万事如意。
满族——年节将近时,家家打扫庭院,贴窗花、对联和福字。
腊月三十,家家竖起六米多高的灯笼杆,从初一到十六,天天红灯高挂。
年三十包饺子,讲究褶子多为好,子时煮饺子,有的里边包上铜钱,吃到者有好运。
春节要拜二次,年三十晚上一次,为辞旧岁;年初一再拜一次,为迎新春。
春节前还要举行跳马跳骆驼等比赛。
正月十五还有闹灯会。
朝鲜族——家家户户贴春联,做各式丰盛饭菜,吃“八宝饭”,除夕全家守岁通宵达旦,弹伽倻琴,吹洞箫。
初一天亮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给长辈拜年。
节日期间,男女老少纵情歌舞,压跳板、拔河。
正月十五夜晚举行传统的庆祝集会,由被推选出来的几位老人,登上木制的“望月架”,伴着长鼓,筒箫、唢呐载歌载舞。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节日一览表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节日一览表
我国共有56个主要的民族,在这些民族中,很多都有自己民族的特色节日。
蒙古族的节日主要是旧历新年,还有祖鲁节、麦尔节、祭敖包、打鬃节、那达慕、马奶节等。
傣族的节日有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
壮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三月三歌会,男人节,陇端节,陀螺节,花朝节,吃立节,蚂拐节。
东乡族、回族、塔塔族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三大宗教节日。
厚南节是布朗族盛大的年节,怒族主要节日有“吉佳姆”、祭谷神节。
满族有六月六的“虫王节”,八月添仓节。
纳西族有火把节、撒拉族有古尔邦节和开斋节、圣纪节。
乌孜别克族主要有开斋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
藏族有沐佛节、采花节、藏历元旦、萨噶达瓦节、女儿节、望果节、雪顿节、白来日追节。
傈僳族的主要节日有澡塘会、收获节、过年节等。
维吾尔族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库尔班节和诺鲁孜节。
瑶族主要有盘王节、达努节等。
佤族有插种节、新米节。
苗族的传统节日有苗年、四月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花山节、晾桥节等。
白族有大过年、三月街、绕三灵、火把节、耍海会、拜日望等。
锡伯族最具民族特色的是抹黑节和西迁节。
德昂族有关门节和开门节,彝族有跳公节、插花节、火把节及二月八年节等。
耍白象是阿昌族传统节日。
“扎勒特”是哈尼族最大的节日,仫佬族有牛生日、祭真武等。
水族有“端节”。
羌族的祭山会最为著名,京族的“唱哈节”具有独特的民族形式。
少数民族节日
少数民族的节日
1、蒙古族:那达慕
"那达慕",意为"娱乐、游戏",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它起源于古代蒙古族的祭山祭包活动,经过700余年的变迁,现在的那达慕是在每年的7月-8月间举行的盛会,除了有赛马、摔跤、叨羊、江格尔弹唱之外,还有马术、射箭、赛骆驼、商品展销、文化交流等项目。
2、壮族:三月三歌节
农历三月初三是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壮族人称“窝埠(bu)坡”或“窝坡”,原意为到垌外、田间去唱歌,所以也称“歌圩节”也有称是为纪念刘三姐,因此也叫“歌仙会”。
3、藏族:雪顿节
雪顿节是藏族传统节日,起源于11世纪中叶。
每年藏历七月一日举行,为期四五天。
雪顿的意思是“酸奶宴”,于是雪顿节便被解释为喝酸奶子的节日。
后来逐渐演变成以演藏戏为主,又称“藏戏节”。
届时,拉萨市附近的居民身着鲜艳的节日服装,扶老携幼,边饮边谈,载歌载舞,观看藏戏,享受节日的欢乐。
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简介
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简介
一、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蒙语那达慕即娱乐和游戏之意,表达蒙古族人民丰收之时喜悦的心情。
大会上有惊险好玩的赛马和摔跤比赛,这都是蒙古族人民最擅长的活动,同时也有高超的棋艺比赛,射箭比拼,以及姑娘们最喜欢载歌载舞的酒会。
其中,赛马大会颇受男女童叟喜爱,比赛之前,骑手站成一排,参赛者腰间缠着彩色的腰带,头上扎着彩巾,散发着对上海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比赛将对前五名到达终点的选手,授予草原上最强健男人的称号。
二、傣族——泼水节
泼水节即“浴佛节”,是傣族的主要节日,相当于傣族的新年,一般在每年的四月中旬,持续4——7天。
当天清晨人们便沐浴礼佛,之后的几天内大家用清澈的互泼洒,以清洗掉过去一年的不顺与坎坷。
活动有文泼和武泼,文泼用木盆装满清水,同时用树枝沾满水,轻洒在对方身
上,而武泼是将一整盆水直接全泼出去。
在泼水过程中,谁被泼的越多,谁越幸福安康。
三、彝族——火把节
彝族的火把节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举办时间基本在农历六月二十四。
主要活动纷繁多彩,有斗鸡、斗鸭、斗牛、斗羊,赛马、摔跤、选美和唱歌等。
意为用火把逐疫驱灾,消灭害虫,为彝族人民指明前行方向,趋吉避凶。
四、伊斯兰教——古尔邦节
古尔邦也叫宰牲节,在伊斯兰历每年12月10日,所宰牲口必须健康,有骆驼和牛、羊三种,根据家庭的经济收入来决定,而宰杀后的牛羊骆驼分成三份,以留给赠送亲友、施舍穷人、留作自用。
然而前期的准备工作十分复杂,需要各家妇女制作各类油炸馓子和缤纷各异的点心,这些主妇的手艺和德行也称为各家之间大竞赛的项目之一。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蒙古族:白节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相当于汉族春节的年节,亦称“白月”,传说与奶食的洁白有关,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
节日的时间与春节大致相符。
除夕那天,家家都吃手把肉,也要包饺子、烙饼,初一的早晨,晚辈要向长辈敬“辞岁酒”。
苗族花山节农历正月初二至初七,是云南屏边、蒙自,河口等地苗族人民一年一度的“踩花山”节。
每到这个时候,来自各村各寨的苗族人民,潮水般地从四面八方几个苗村寨之间的开阔坡地上。
“花杆”是踩花山节的重要标志,一般选择挺直高大的青松或柏树,扎以鲜花,彩旗。
定花村的人(又称花杆头)是大家公认的“好心肠的人”。
这人必须在节日的第一个早晨,趁太阳出山以前把花杆竖好。
姊妹节苗族传统节日。
流行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地区。
每年春天,那里的苗族妇女要过一次“姊妹节”,吃上一餐“姊妹饭”。
节日的早上,寨子里的姑娘们便去田里捉鱼,准备“姊妹饭”、不管她们到哪家田里捕捞,都会受到欢迎。
妇女们吃完“姊妹饭”后,便各自带上事先准备好的彩色糯米饭,到游方场找小伙子对歌。
小伙子想要吃到糯米饭,必须在对歌中取胜。
除对歌以外,妇女们可以随意参加各种娱乐活动.出嫁的姑娘也要回娘家过“姊妹节独龙族独龙族的传统节日只有一个,人们称“卡雀哇”或“德里哇”,意为年节,时间在农历腊月中,具体时间由各家或家族自己定,时间长短视食物准备情况而定,节日期间,人们要举行祭山神仪式,唱歌跳舞。
黎族三月三节自古以来,每年农历三月初三,黎族人民都会身着节日盛装,挑着山兰米酒,带上竹筒香饭,从四面八方汇集一起,或祭拜始祖,或三五成群相会、对歌、跳舞、吹奏乐器来欢庆佳节,青年男女更是借节狂欢,直到天将破晓。
少数民族的经典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的经典传统节日很多少数民族除了跟我们有一样的传统节日以外,他们民族还有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
比如“火把节”、“泼水节”等等,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吧!彝族的“火把节”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彝族传统的盛大节日——“火把节”。
这天清晨,彝族男女老少都穿起节日盛装,聚集在一起,白天饮酒庆贺,进行斗牛、摔跤、赛马、射箭等活动。
到晚上举行篝火晚会,高举火把游行。
无数火把在田间、山林穿越游动,景色十分壮观。
小伙子们吹起激越的笛子,弹起动听的月琴和大三弦,和姑娘们跳起优美欢快的“阿细跳月”舞蹈。
“火把节”的源起,传说是为了纪念一位聪明坚贞、抗暴而死的古代女英雄。
它反映了彝族人民驱除邪恶、追求幸福昌盛的美好愿望。
瑶族的“达努节”农历五月二十九日,是广西都安瑶族人民欢庆丰收的传统节日“达努”节。
这一天,人人华服艳装,走村串寨访亲问友,互庆丰收。
村村寨寨敲起铜鼓,载歌载舞,尽情享受丰收的喜悦。
“达努节”传说是这样来的:上古时有个叫密洛陀的祖娘,她的一男一女长大成人之后,祖娘要他们带着农具和种籽,去过自食其力的生活。
兄妹俩开荒种庄稼,但长出来的果实被野猪、地鼠和鸟儿吃光了。
兄妹俩向祖娘诉苦。
祖娘鼓励他们不要怕困难,同时给了他们一面铜鼓和一只猫,要他们再去奋斗。
兄妹俩第二次种出的庄稼成熟了,鸟兽又来偷食。
兄妹俩敲起铜鼓惊走了鸟兽,放出猫吃尽了地鼠,终于获得了丰收。
为了报答祖娘,兄妹俩在五月二十九日祖娘生日这天敲着铜鼓去给祖娘祝寿,并祝瑶家年年丰收,人畜两旺。
从而形成了“祖娘节”,又叫“达努节”。
蒙古族的“那达慕”每年七、八月牧畜肥壮的季节举行的“那达慕”大会,是蒙古人民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
“那达慕”,蒙古语是娱乐或游戏的意思。
“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美妙动人的歌舞。
大会召开前,男女老少乘车骑马,穿着节日的盛装,不顾路途遥远,从四面八方来参加比赛和观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精选总结一】详解: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很多少数民族除了跟我们有一样的传统节日以外,他们民族还有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
比如“火把节”、“泼水节”等等,那么56个民族当中都哪些具有他们自我特色的节日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齐来看看吧!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由整理]少数民族很多都过着跟我们同样的传统节日,例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
彝族的“火把节”。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彝族传统的盛大节日——“火把节”。
这天清晨,彝族男女老少都穿起节日盛装,聚集在一齐,白天饮酒庆贺,进行斗牛、摔跤、赛马、射箭等活动。
到晚上举行篝火晚会,高举火把游行。
无数火把在田间、山林穿越游动,景色十分壮观。
小伙子们吹起激越的笛子,弹起动听的月琴和大三弦,和姑娘们跳起优美欢快的“阿细跳月”舞蹈。
“火把节”的源起,传说是为了纪念一位聪明坚贞、抗暴而死的古代女英雄。
它反映了彝族人民驱除邪恶、追求幸福昌盛的完美愿望。
乐观向上的名言蒙古族的“那达慕”。
每年七、八月牧畜肥壮的季节举行的“那达慕”大会,是蒙古人民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
“那达慕”,蒙古语是娱乐或游戏的意思。
“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美妙动人的歌舞。
大会召开前,男女老少乘车骑马,穿着节日的盛装,不顾路途遥远,从四面八方来参加比赛和观赏。
彩旗飘扬,人欢马嘶,平日宁静的草原,顿时变成繁华的彩城。
白族的“三月街”。
“三月街”又名“观音节”,是白族人民盛大的节日和街期。
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二十日在大理城西的点苍山脚下举行。
最初“三月街”带有宗教活动色彩,之后逐渐变成一个盛大的物资交流会。
明清时期,四川、西藏及江南各省都有商人到此贸易。
它不仅仅是交易市场,还是表演各种舞蹈和赛马、竞技的园地。
解放后,三月街已发展成滇西各族人民一年一度繁荣的物资交流和民族体育、文艺的大会,对加强各民族团结、促进经济文化交流,起了用心的作用。
傣族的“泼水节”。
我国傣族和中南半岛某些民族的新年节日,也是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日。
在傣历六、七月举行。
节日的头两天是送旧,最后一天是迎新。
期望把过去一年中的疾病和灾难送走,祈求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
原俗节日清晨,男女老幼沐浴更衣到佛寺赕佛,全寨妇女为佛像泼水“洗尘”。
然后青年男女泼水为戏,认为这样能够消灾除病。
下午举行“丢包”,是青年男女借以求爱的一种活动。
在节日里,还举行公众放高升、赛龙船活动,使整个泼水节到达高潮。
解放后,破除了陈规陋习,增加了健康的资料,如第一天开欢庆大会,各族军民同贺傣历佳节,会后举行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活动;次日各村寨举行欢快的泼水活动,第三日赶摆。
诚实的名言苗族的“芦笙节”。
每年二月十三日至十六日,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芦笙节”。
这几天,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完全沉浸在欢腾喜庆的气氛之中。
村村寨寨的苗族人民,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盛装,聚集在大大小小的广场上围成一个圆圈,小伙子吹起芦笙,姑娘们踏着芦笙的优美旋律,翩翩起舞。
芦笙是苗族人民喜欢的一种乐器,大的高四、五米,小的一、二米。
芦笙节是苗族人民在春节之后,春耕之前,预祝新的一年风调雨顺、获得丰收的节日,也是苗族男女青年表达感情和向对方父母显示自我才能的时机。
节日前,青年们常常把自我心爱的情人向母亲和嫂嫂透露。
芦笙节时,母亲们透过对青年们的歌舞技艺的现场观察,品评他们的聪明才智,并进一步了解他们的道德品质,劳动好坏,帮忙子女选取好对象。
在苗族人民中,不善于歌舞、道德败坏、劳动不好的人,是难以找到称心如意的爱人的。
“芦笙节”期间,还举行斗牛、赛马和篮球比赛等。
纳西族的“火把节”。
农历六月二十五日至二十七日三天,是纳西族人民仅次于春节的隆重节日——火把节。
相传玉皇大帝有一天感到厌倦,想看看人间的生活。
打开南天门,只见大地青山绿水,人寿年丰,他十分生气,命一天将去烧毁人间。
天将不忍心毁坏劳动人民用血汗换来的成果,便向玉皇大帝慌报人间已经烧毁。
谎言被玉皇大帝察觉,就把这员天将杀了。
6月的一天,一滴血从天上滴下来,变成一个娃娃,娃娃哭着说:玉皇大帝今晚要烧毁人间,叫大家快快点燃火把,连烧三天,迷惑玉帝,才能度过灾难。
于是家家户户三天三夜点燃火把,最后免除了灾难。
从那以后,为纪念那员天将,就有了火把节。
火把节的第一天,男女青年打扮一新,到野外采摘野花野果,对歌谈情。
成年人把松木劈成细条,中间夹上松脂,捆成火把。
家庭主妇则准备节日的会餐。
天将晚,各家在门前点燃火把。
第二天,亲朋互相拜访;已婚妇女回娘家探亲;青年男女到野外会餐;成年人则准备比昨晚更长的火把;农民用火把照亮庄稼,消灭害虫,预祝丰收。
第三天,是火把节的高潮。
火把扎得又长又大,装饰漂亮。
家家户户用火把将屋前屋后都照遍,把蜘蛛网等不洁之物烧掉,以示驱除邪恶,安定吉祥。
之后,人们围着巨大的火把,通宵达旦地歌舞游玩。
毛难族的“庙节”。
庙节是毛难族人民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
每到庙节,毛难山乡家家户户蒸五色糯米饭和粉蒸肉,在中堂插上柳枝,上方密密麻麻地粘上五色糯米饭团,象征硕果累累,五谷丰登。
这一天,男女老少新装艳服,提着用一种叫“发多”树叶包着的五色糯米饭和粉蒸肉,去走亲访友,妇女们也欢天喜地带着儿女回娘家。
毛难节的来由,一是向天神乞求风调雨顺;二是祭奠传说中毛难山乡饲养耕牛和菜牛的创始人——三界公。
过节时,各家各户还要给自我的耕牛吃一团糯米饭和一块粉蒸肉,表示对牛一年辛苦的慰劳。
瑶族的“达努节”。
农历五月二十九日,是广西都安瑶族人民欢庆丰收的传统节日“达努”节。
这一天,人人华服艳装,走村串寨访亲问友,互庆丰收。
村村寨寨敲起铜鼓,载歌载舞,尽情享受丰收的喜悦。
“达努节”传说是这样来的:上古时有个叫密洛陀的祖娘,她的一男一女长大成人之后,祖娘要他们带着农具和种籽,去过自食其力的生活。
兄妹俩开荒种庄稼,但长出来的果实被野猪、地鼠和鸟儿吃光了。
兄妹俩向祖娘诉苦。
祖娘鼓励他们不要怕困难,同时给了他们一面铜鼓和一只猫,要他们再去奋斗。
兄妹俩第二次种出的庄稼成熟了,鸟兽又来偷食。
兄妹俩敲起铜鼓惊走了鸟兽,放出猫吃尽了地鼠,最后获得了丰收。
为了报答祖娘,兄妹俩在五月二十九日祖娘生日这天敲着铜鼓去给祖娘祝寿,并祝瑶家年年丰收,人畜两旺。
从而构成了“祖娘节”,又叫“达努节”。
京族的“哈节”。
“哈”在京语中是唱歌的意思。
“哈节”也就是歌节。
它是住在南海北部湾几十个海岛上的京族人民的传统民族节日。
据传说,七、八百年前,有位歌仙来到京族地区,借传歌为名,动员大家起来反抗封建统治者。
他的歌声悠扬动听,深受群众喜爱。
之后,人们建了“哈亭”,以唱歌和传歌的方式纪念和赞美这位歌仙。
于是构成了一年一度的“哈节”。
哈节里唱的歌,称为“哈歌”,有固定的手抄歌本,由专人演唱,平时一般不唱。
“唱哈”的主角有三个,一个男的称“哈哥”,专司操琴伴奏;两个女的称“哈妹”,轮流演唱。
歌声婉转,琴音柔和,别具一格,饶有风味,歌词资料多受汉族诗词歌赋影响,或咏唱传统故事,或吟诵白居易的《琵琶行》,或叙说历史人物,或颂扬友谊与感情,丰富多彩,优美动人。
京族人民很重视“哈节”。
每到节日,他们清扫屋院,穿起盛装,兴高采烈地云集在“哈亭”听“哈”。
【精选总结二】少数民族很多都过着跟我们同样的传统节日,例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
彝族的“火把节”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彝族传统的盛大节日——“火把节”。
这天清晨,彝族男女老少都穿起节日盛装,聚集在一齐,白天饮酒庆贺,进行斗牛、摔跤、赛马、射箭等活动。
到晚上举行篝火晚会,高举火把游行。
无数火把在田间、山林穿越游动,景色十分壮观。
小伙子们吹起激越的笛子,弹起动听的月琴和大三弦,和姑娘们跳起优美欢快的“阿细跳月”舞蹈。
“火把节”的源起,传说是为了纪念一位聪明坚贞、抗暴而死的古代女英雄。
它反映了彝族人民驱除邪恶、追求幸福昌盛的完美愿望。
瑶族的“达努节”农历五月二十九日,是广西都安瑶族人民欢庆丰收的传统节日“达努”节。
这一天,人人华服艳装,走村串寨访亲问友,互庆丰收。
村村寨寨敲起铜鼓,载歌载舞,尽情享受丰收的喜悦。
“达努节”传说是这样来的:上古时有个叫密洛陀的祖娘,她的一男一女长大成人之后,祖娘要他们带着农具和种籽,去过自食其力的生活。
兄妹俩开荒种庄稼,但长出来的果实被野猪、地鼠和鸟儿吃光了。
兄妹俩向祖娘诉苦。
祖娘鼓励他们不要怕困难,同时给了他们一面铜鼓和一只猫,要他们再去奋斗。
兄妹俩第二次种出的庄稼成熟了,鸟兽又来偷食。
兄妹俩敲起铜鼓惊走了鸟兽,放出猫吃尽了地鼠,最后获得了丰收。
为了报答祖娘,兄妹俩在五月二十九日祖娘生日这天敲着铜鼓去给祖娘祝寿,并祝瑶家年年丰收,人畜两旺。
从而构成了“祖娘节”,又叫“达努节”。
蒙古族的“那达慕”每年七、八月牧畜肥壮的季节举行的“那达慕”大会,是蒙古人民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
“那达慕”,蒙古语是娱乐或游戏的意思。
“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美妙动人的歌舞。
大会召开前,男女老少乘车骑马,穿着节日的盛装,不顾路途遥远,从四面八方来参加比赛和观赏。
彩旗飘扬,人欢马嘶,平日宁静的草原,顿时变成繁华的彩城。
纳西族的“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五日至二十七日三天,是纳西族人民仅次于春节的隆重节日——火把节。
相传玉皇大帝有一天感到厌倦,想看看人间的生活。
打开南天门,只见大地青山绿水,人寿年丰,他十分生气,命一天将去烧毁人间。
天将不忍心毁坏劳动人民用血汗换来的成果,便向玉皇大帝慌报人间已经烧毁。
谎言被玉皇大帝察觉,就把这员天将杀了。
6月的一天,一滴血从天上滴下来,变成一个娃娃,娃娃哭着说:玉皇大帝今晚要烧毁人间,叫大家快快点燃火把,连烧三天,迷惑玉帝,才能度过灾难。
于是家家户户三天三夜点燃火把,最后免除了灾难。
从那以后,为纪念那员天将,就有了火把节。
火把节的第一天,男女青年打扮一新,到野外采摘野花野果,对歌谈情。
成年人把松木劈成细条,中间夹上松脂,捆成火把。
家庭主妇则准备节日的会餐。
天将晚,各家在门前点燃火把。
第二天,亲朋互相拜访;已婚妇女回娘家探亲;青年男女到野外会餐;成年人则准备比昨晚更长的火把;农民用火把照亮庄稼,消灭害虫,预祝丰收。
第三天,是火把节的高潮。
火把扎得又长又大,装饰漂亮。
家家户户用火把将屋前屋后都照遍,把蜘蛛网等不洁之物烧掉,以示驱除邪恶,安定吉祥。
之后,人们围着巨大的火把,通宵达旦地歌舞游玩。
苗族的“芦笙节”每年二月十三日至十六日,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芦笙节”。
这几天,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完全沉浸在欢腾喜庆的气氛之中。
村村寨寨的苗族人民,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盛装,聚集在大大小小的广场上围成一个圆圈,小伙子吹起芦笙,姑娘们踏着芦笙的优美旋律,翩翩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