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幽赋原文及白话解说课材料

合集下载

标幽赋

标幽赋

《标幽赋》本赋首载于窦默(窦汉卿)之《针经指南》。

标幽,是把幽微、深奥的针灸原理标而明之的意思。

赋文首谈经络、递次为候气、论针、取穴、标本论治、特定穴位、子午流注、补泻、治疗、禁针、禁灸等。

凡有关针灸学术中的重要问题,均一一论及。

原文:拯救之法,妙用者针。

察岁时于天道,定形气于予心。

春夏瘦而刺浅,秋冬肥而刺深。

不穷经络阴阳,多逢刺禁;既论脏腑虚实,须向经寻。

原夫起自中焦,水初下漏。

太阴为始,至厥阴而方终;穴出云门,抵期门而最后。

正经十二,别络走三百余支;正侧仰伏,气血有六百余侯。

手足三阳,手走头而头走足;手足三阴,足走腹而胸走手。

要识迎随,须明逆顺。

况夫阴阳,气血多少为最。

厥阴太阳,少气多血;太阴少阴,少血多气。

而又气多血少者,少阳之分;气盛血多者,阳明之位。

先详多少之宜,次察应至之气。

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

既至也,量寒热而留疾;未至也,据虚实而候气。

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沉浮;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

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

观夫九针之法,毫针最微,七星上应,众穴主持。

本形金也,有蠲(juān)邪扶正之道;短长水也,有决凝开滞之机;定刺象木,或斜或正;口藏比火,进阳补羸(léi)。

循机扪而可塞以象土,实应五行而可知。

然是三寸六分,包含妙理;虽细桢于毫发,同贯多歧。

可平五脏之寒热,能调六腑之虚实。

拘挛闭塞,遣八邪而去矣;寒热痹痛,开四关而已之。

凡刺者,使本神朝而后入;既刺也,使本神定而气随。

神不朝而勿刺,神已定而可施。

定脚处,取气血为主意;下手处,认水木是根基;天地人三才也,涌泉同璇玑百会;上中下三部也,大包与天枢地机。

阳跷阳维并督带,主肩背腰腿在表之病;阴跷阴维任冲脉,去心腹胁肋在里之疑。

二陵二跷二交,似续而交五大;两间两商两井,相依而别两支。

大抵取穴之法,必有分寸;先审自意,次观肉分。

或伸屈而得之,或平直而安定。

在阳部筋骨之侧,陷下为真;在阴分郄腘之间,动脉相应。

取五穴用一穴而必端,取三经用一经而可正。

标幽赋原文

标幽赋原文

标幽赋原文[标幽赋]拯救之法,妙用者针。

察岁时于天道,定形气于予心。

春夏瘦而刺浅,秋冬肥而刺深。

不穷经络阴阳,多逢刺禁;既论脏腑虚实,须向经寻。

原夫起自中焦,水初下漏。

太阴为始,至厥阴而方终;穴出云门,抵期门而最后。

正经十二,别络走三百余支;正侧仰伏,气血有六百余侯。

手足三阳,手走头而头走足;手足三阴,足走腹而胸走手。

要识迎随,须明逆顺。

况夫阴阳,气血多少为最。

厥阴太阳,少气多血;太阴少阴,少血多气。

而又气多血少者,少阳之分;气盛血多者,阳明之位。

先详多少之宜,次察应至之气。

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

既至也,量寒热而留疾;未至者,据虚实而候气。

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沉浮;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

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

观夫九针之法,毫针最微,七星上应,众穴主持。

本形金也,有蠲(juān)邪扶正之道;短长水也,有决凝开滞之机;定刺象木,或斜或正;口藏比火,进阳补羸(léi)。

循机扪而可塞以象土,实应五行而可知。

然是三寸六分,包含妙理;虽细桢于毫发,同贯多歧。

可平五脏之寒热,能调六腑之虚实。

拘挛闭塞,遣八邪而去矣;寒热痹痛,开四关而已之。

凡刺者,使本神朝而后入;既刺也,使本神定而气随。

神不朝而勿刺,神已定而可施。

定脚处,取气血为主意;下手处,认水木是根基;天地人三才也,涌泉同璇玑百会;上中下三部也,大包与天枢地机。

阳跷阳维并督带,主肩背腰腿在表之病;阴跷阴维任冲脉,去心腹胁肋在里之疑。

二陵二跷二交,似续而交五大;两间两商两井,相依而别两支。

大抵取穴之法,必有分寸;先审自意,次观肉分。

或伸屈而得之,或平直而安定。

在阳部筋骨之侧,陷下为真;在阴分郄腘之间,动脉相应。

取五穴用一穴而必端,取三经用一经而可正。

头部与肩部详分,督脉与任脉易定。

明标与本,论刺深刺浅之经;住痛移疼,取相交相贯之径。

岂不闻脏腑病,而求门海俞募之微;经络滞,而求原别交会之道。

更穷四根三结,依标本而刺无不痊;但用八法五门,分主客而针不无效。

标幽赋(学习针灸的经验与总结)

标幽赋(学习针灸的经验与总结)

标幽赋(学习针灸的经验与总结)第一篇:标幽赋(学习针灸的经验与总结)标幽赋拯救之法,妙用者针。

察岁时于天道,定形气于予心。

春夏瘦而刺浅,秋冬肥而刺深。

不穷经络阴阳,多逢刺禁;既论脏腑虚实,须向经寻。

原夫起自中焦,水初下漏,太阴为始,至厥阴而方终;穴出云门,抵期门而最后。

正经十二,别络走三百余支;正侧偃伏,气血有六百余侯。

手足三阳,手走头而头走足;手足三阴,足走腹而胸走手。

要识迎随,须明逆顺;况乎阴阳气血,多少为最。

厥阴太阳,少气多血;太阴少阴,少血多气;而又气多血少者,少阳之分;气盛血多者,阳明之位。

先详多少之宜,次察应至之气,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

既至也,量寒热而留疾;未至者,据虚实而候气。

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浮沉;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

气速至而效速,气迟至而不治。

观夫九针之法,毫针最微,七星可应,众穴主持。

本形金也,有蠲邪扶正之道;短长水也,有决疑开滞之机。

定刺象木,或斜或正;口藏比火,进阳补赢。

循机扪而可塞以象土,实应五行而可知。

然是一寸六分,包含妙理;虽细桢于毫发,同贯多岐。

可平五脏之寒热,能调六腑之虚实。

拘挛闭塞,遣入邪而去矣;寒热痛痹,开四关而已之。

凡刺者,使本神朝而后入;既刺也,使本神定而气随。

神不朝而勿刺,神已定而可施。

定脚处,取气血为主意;下手处,认水木是根基;天地人三才也,涌泉同璇机百会;上中下三部也,大包与天枢地机。

阳跷阳维并督脉,主肩背腰腿在表之病;阴跷阴维任带冲,去心腹胁肋在里之疑。

二陵二跷二交,似续而交五大;两间两商两井,相依而列两支。

足见取穴之法,必有分寸;先审自意,次观肉分。

或伸屈而得之,或平直而安定。

在阳部筋骨之侧,陷下为真;在阴分郄腘之间,动脉相应。

取穴用一穴而必端;取三经用一经而可正。

头部与肩部详分,督脉与任脉异定。

明标与本,论刺深刺浅之经;住痛移疼,取相交相贯之经。

岂不闻脏腑病,而求六海俞募之微,经络滞,而求原别交会之道。

更穷四根三结,依标本而刺无不痊;但用八法五门分主经络十二原,是为枢要。

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4单元第4课 《阿房宫赋》(教案)新人教版

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4单元第4课 《阿房宫赋》(教案)新人教版

阿房宫赋知识目标:1、认识封建统治者荒淫奢侈、鱼肉百姓的罪恶,理解秦王朝自取灭亡的道理。

2、了解作者杜牧和“赋”的文章体载特点,体会本文的语言风格。

3、识记和理解“毕、兀、构、缦、霁、杳、逦迤、纷奢、匀、庚、举、族、念、哀”等文言词语,了解文中词语活用的现象和文言句式。

PONAwcApsZ4、背诵课文,归纳“焉、而、夫”等虚词的意义与用法。

能力目标:学习文章多用对偶、排比的语言风格。

德育目标:正确对待人生中的成功与进步,绝不骄傲自满,而应始终保持谦虚的态度和具有一定的忧患意识。

教学重点:1、结合写作背景,梳理文章内容。

2、结合赋体“铺采摛文”的特点,学习文章的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1、学习在铺叙基础上引发议论的写作方法。

2、背诵全文。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把握内容,掌握赋体“体物写志”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总结历史的兴亡教训可以补察当今为政的得失。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贾谊写了《过秦论》,其中心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针对汉初的情况,主张施行仁政。

同样是总结秦亡的教训,针对唐敬宗继位后,广造宫室,天怒人怨的现实,杜牧作《阿房宫赋》以讽时刺世,那么,在这篇赋中,杜牧又提出了怎样的观点呢?让我们通过学习来体会。

PONAwcApsZ二、解题1、杜牧简介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京兆万年<现在陕西西安人)。

唐文宗大和二年报828)中进士,授弘文馆校郎。

后在地方军府任幕僚多年。

开成四年<839)回到长安,历任左补阙,膳部、司勋员外郎。

唐武宗会昌二年<842)以后,相继出任黄州、池州、睦州等地刺史。

晚年居住在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后世因称他为“二樊川”。

PONAwcApsZ杜牧工诗、赋、辞,而以诗歌创作成就最大,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

人们将他和杜杜甫相比,称他为“小杜”;又和他同时代的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

针灸必读《标幽赋》原文及白话解

针灸必读《标幽赋》原文及白话解

针灸必读《标幽赋》原文及白话解标幽赋》原文及白话解原文作者/窦汉卿一、出处《标幽赋》作者窦汉卿是金元时期针灸名家。

《普济方》《针灸大全》《杨敬斋针灸全书》《针灸聚英》《类经图翼》及《针灸大成》均收录本赋。

二、原文及白话解【原文】拯救之法,妙用者针。

察岁时于天道,定形气于予心。

春夏瘦而刺浅,秋冬肥而刺深。

不穷经络阴阳,多逢刺禁;既论脏腑虚实,须向经寻。

【白话】救治疾病的方法,针刺有绝妙的效果。

医者要明察天时、自然界的变化,确定病人的形体和气质分类。

在春夏季节和对瘦人应浅刺,在秋冬季节和对肥胖的人应深刺。

如果不研宄经络阴阳的变化,就会发生违反针刺禁忌的不当治疗。

医者如要探究患者脏腑的虚实,就必须诊察研究经络学说。

【原文】原夫起自中焦,水初下漏。

太阴为始,至厥阴而方终;穴出云门,抵期门而最后。

正经十二,别络走三百余支;正侧仰伏,气血有六百余侯。

手足三阳,手走头而头走足;手足三阴,足走腹而胸走手。

要识迎随,须明逆顺。

【白话】经脉运行起始于中焦,气血按时辰流注各经,从手太阴肺经开始至足厥阴肝经一圈终而复始;在外部从中府穴开始,止于期门穴。

全身有十二正经脉,三百余络脉。

经络在身体的正面侧面和上下部分布,气血有六百余种穴位变化征象。

手足三阳经的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

手足三阴经的足三阴经从足走腹,手三阴经从胸走手。

要掌握迎随补泻,必须明白经脉流注的顺序和方向。

【原文】况夫阴阳,气血多少为最。

厥阴太阳,少气多血;太阴少阴,少血多气。

而又气多血少者,少阳之分;气盛血多者,阳明之位。

【白话】况且了解阴阳经脉气血的多少最为重要。

手足厥阴经、手足太阳经少气多血;手足太阴经、手足少阴经少血多气;手足少阳经多气少血;手足阳明经多气多血。

【原文】先详多少之宜,次察应至之气。

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

既至也,量寒热而留疾;未至者,据虚实而候气。

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沉浮;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

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

标幽赋原文及白话解

标幽赋原文及白话解

标幽赋原文及白话解标幽赋原文:刍荛生于阴阳之中,萌芽于四时之际。

春日繁花似锦,夏日烈阳炎炎,秋日丰收硕果累累,冬日寒风凛冽。

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亦随着阴阳四时的变化而感受生活的起伏。

然而,人类的视角与众生不同,他们拥有思考和表达的能力,能够通过文字来记录和表达自己的感受。

在人类的世界中,标幽赋是一种具有独特韵味的文学形式。

它以人类的视角,通过婉约的语言和深情的叙述,表达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

标幽赋的创作源于人类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以及对生命的感悟和体验。

标幽赋的创作源自人类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当春天来临,大地重新披上了绿装,花开满园,人们仿佛进入了一个美丽的梦境。

这时,标幽赋的笔触轻柔而细腻,宛如春风拂面,让人心旷神怡。

夏天的标幽赋则更多地表达了人们对阳光和热情的向往。

夏日的阳光炙热而炽烈,人们汗流浃背,却依然怀揣着对生活的憧憬和热爱。

标幽赋以热情奔放的词句,描绘出夏天的热烈和活力。

秋天的标幽赋则更多地表达了人们对丰收和收获的感慨。

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金黄的稻谷和丰满的果实让人们感到满足和幸福。

标幽赋以凝重的笔触,表达了人们对秋天丰收的期待和喜悦。

冬天的标幽赋则更多地表达了人们对寒冷和坚强的思考。

冬天的北风凛冽,大地寒冷而荒凉。

然而,人们依然坚守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希望。

标幽赋以深沉的语言,表达了人们对冬天坚强的敬意和追求。

标幽赋是人类对自然的赞美和思考的结晶,它以人类的视角,通过文字来传达人类的感悟和情感。

标幽赋的创作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达,更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思考。

让我们用心去感受四时的变化,用文字去记录和表达自己的感受,让标幽赋成为我们与自然对话的媒介,让我们在文字中找到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标幽赋原文及白话解

标幽赋原文及白话解

标幽赋【出处】本赋作者窦汉卿是金元时期针灸名家。

《普济方》、《针灸大全》、《杨敬斋针灸全书》、《针灸聚英》、《类经图翼》及《针灸大成》均收录本赋。

本赋学术和艺术价值均高,是针坛文献的奇葩。

【歌诀】拯救之法,妙用者针。

察岁时于天道,定形气于予心。

春夏瘦而刺浅,秋冬肥而刺深。

不穷经络阴阳,多逢刺禁;既论脏腑虚实,须向经寻。

原夫起自中焦,水初下漏。

太阴为始,至厥阴而方终;穴出云门,抵期门而最后。

正经十二,别络走三百余支;正侧仰伏,气血有六百余候。

手足三阳,手走头而头走足;手足三阴,足走腹而胸走手。

要识迎随,须明逆顺。

况夫阴阳气血,多少为最。

厥阴、太阳少气多血。

太阴、少阴少血多气。

而又气多血少者,少阳之分;气盛血多者,阳明之位。

先详多少之宜,次察应至之气,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

既至也,量寒热而留疾;未至也,据虚实而候气。

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浮沉;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

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

观夫九针针↑①之法,毫针最微,七星上应,众穴主持。

本形金也,有蠲邪扶正之道;短长水也,有决凝开滞之机,定刺象木,或斜或正;口藏比火,进阳补羸。

循机扪塞以象土,实应五行而可知。

然是三寸六分,包含妙理;虽细桢于毫发,同贯多歧。

可平五脏之寒热,能调六腑之虚实。

拘挛闭塞,遣八邪而去矣;寒热痹痛,开四关而已之。

凡刺者,使本神朝而后入;既刺也,使本神定而气随。

神不朝而勿刺,神已定而可施。

定脚处,取气血为主意;下手处,认水木是根基。

天地人三才也,涌泉同璇玑、百会;上中下三部也,大包与天枢、地机。

阳跷、阳维并督带,主肩背腰腿在表之病;阴跷、阴维、任、冲脉,去心腹胁肋在里之凝。

二陵、二跷、二交,似续而交五大;两间、两商、两井,相依而别两支。

足见取穴之法,必有分寸,先审自意,次观肉分。

伸屈而得之,或平直而安定。

在阳部筋骨之侧,陷下为真。

在阴分郄腘之间,动脉相应。

取五穴用一穴而必端,取三经用一经而可正。

头部与肩部详分,督脉与任脉易定。

《标幽赋》第四讲

《标幽赋》第四讲

《标幽赋》第四讲今天接着之前的讲, 先看条文, 不穷经络阴阳,多逢刺禁, 穷,寻根究源的意思. “不穷经络阴阳”这句的意思是不寻根研究经络和阴阳的变化.,就会出现“多逢刺禁”的情况. 刺禁,在内经中有一个专篇叫“刺禁论”,这篇里面提到不少不能针刺的地方, “不穷经络阴阳,多逢刺禁”,这句的意思说的是什么呢?说的是一个医生,必须要认真研究经络阴阳的变化,如果不明白经络阴阳的变化,那么在针刺治疗疾病的时候就会出现违反针刺禁忌的情况。

《皇帝内经》分《素问》和《灵枢》两部, 《灵枢》主要就是讲针刺治疗疾病的,《灵枢》也叫《针经》,也就是说要学针灸,要深入了解针灸,这《灵枢》就必须要学习研究。

在《灵枢。

经脉》这篇当中说到:“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呢?说的是我们的十二经脉可以决定人的生死,可以用来调理人体的虚实,可以治疗疾病,作为一个医生,对经脉的认识不可不精通。

在宋朝窦材写了一本书,叫《扁鹊心书》,其开篇第一句话就是“学医不知经络,开口动手便错。

”这句谚语应该不少人都听说过,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出处. 窦材,偏重于扶阳,喜欢灸关元,我的一些理路也是受窦材的影响。

这里给大家拓展一点传统中医流派知识, 据说传统中医流派分为两个大的流派, 一个是皇帝学派,一个是扁鹊流派, 《内经》《伤寒论》是皇帝流派, 《难经》是扁鹊流派,《难经》里面不少观点和《内经》是不同的,其由秦越人所著,后世都把秦越人当做扁鹊,其实秦越人只是扁鹊流派的一个传人。

皇帝流派喜欢著书立说,而扁鹊流派比较保守. 就和中国许多技术一样,一代只传一个人,其选择徒弟非常严格. 其核心内容都是口传心授. 窦材是扁鹊学派的传人,他说历史上只有三个扁鹊:“上古扁鹊者,扁鹊是也;中古扁鹊,秦越人是也;当世扁鹊,大宋窦材是也。

”当然,这里我们不做评价,但大家应该明白历代中医大家都非常注重经络。

那么经络是什么?中医讲的经络和西医讲的神经血管都是人体的调节系统, 神经血管我们解剖后看的见摸的着,而经络呢?络脉有部分可以看见,也就是浮络,这浮络指的是我们浅表的小血管。

标幽赋白话解

标幽赋白话解

标幽赋白话解拯救之法,妙用者针。

察岁时于夫道,定形气于予心。

春夏瘦而刺浅,秋冬肥而刺深。

不穷经络阴阳,多逢刺禁;既论脏腑虚实,须向经寻。

救治疾病的方法,针刺有绝妙的效果。

医者要明察天时、自然界的变化,确定病人的形体和气质分类。

在春夏季节和对瘦人应浅刺,在秋冬季节和对肥胖的人应深刺。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如果不研究经络阴阳的变化,就会发生违反针刺禁忌的不当治疗。

医者如要探究患者脏腑的虚实,就必须诊察研究经络学说。

原夫起自中焦,水初下漏。

太阴为始,至厥阴而方终;穴出云门,抵期门而最后。

正经十二,别络走三百余支;正侧仰伏,气血有六百余候。

手足三阳,手走头而头走足;手足三阴,足走腹而胸走手。

要识迎随,须明逆顺。

经脉运行起始于中焦,气血按时辰流注各经,从手太阴肺经开始至足厥阴肝经一圈终而复始;在外部从中府穴开始,止于期门穴。

全身有十二正经脉,三百余络脉。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经络在身体的正面侧面和上下部分布,气血有六百余种穴位变化征象。

手足三阳经的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

手足三阴经的足三阴经从足走腹,手三阴经从胸走手。

要掌握迎随补泻,必须明白经脉流注的顺序和方向。

况夫阴阳气血,多少为最。

厥阴、太阳少气多血。

太阴、少阴少血多气。

而又气多血少者,少阳之分;气盛血多者,阳明之位。

况且了解阴阳经脉气血的多少最为重要。

手足厥阴经、手足太阳经少气多血;手足太阴经、手足少阴经少血多气;手足少阳经多气少血;手足阳明经多气多血。

先详多少之宜,次察应至之气,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

既至也,量寒热而留疾。

未至也,据虚实而候气。

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浮沉;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

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

先了解各经脉气血多少,其次应详察针感的变化,针下轻浮、滑虚、慢迟是气未至,针下觉沉涩紧是气已至。

气至有针感后,则考虑寒证留针,热证疾速出针。

气未至,应根据虚实而候气。

气至,医者手下有如鱼吞钩饵的沉而浮动感。

气未至,则手下如闲处幽堂深处没有感觉。

高中语文第15课荔枝赋并序课件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蚜

高中语文第15课荔枝赋并序课件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蚜
第15课 荔枝赋并序
赋得自君之出矣① 张九龄
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注】 ①《自君之出矣》是乐府旧题。“赋得”是一种 诗体。张九龄摘取古人成句作为诗题,故题首冠以“赋得”二 字。
【赏析】 首句“自君之出矣”,即拈用成句。游人离家 远行而未归,表明了一个时间概念。游人离家有多久呢?诗中 没有说,只写了“不复理残机”一句,令人深思:首先,织机 残破,久不修理,表明游人离家已很久,女主人长时间没有上 机织布了;其次,如果说,人去楼空给人以空虚寂寥的感受, 那么,君出机残也同样使人感到景象残旧衰飒,气氛落寞冷 清;再次,机上布织来织去,始终未完成,它仿佛在诉说,女 主人心神不定,无心织布,内心极其不平静。以上,是对事情 起因的概括介绍,接着,诗人便用比兴手法描绘她心灵深处的 万不能主观臆断,扭曲文意或随 意拔高、任意贬低作者的思想;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 古人,不苛求,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古人;还要运用辩证观 点,分析作者思想的精华和局限性。
【典型例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勿斋记 [明]朱舜水 ①世之学圣人者,视圣人太高,而求圣人太精,究竟于圣 人之道去之不知其几千万里已。 ②古今之称至圣者莫盛于孔子,而聪明睿知莫过于颜渊。 及其问仁也,夫子宜告之以精微之妙理,方为圣贤传心①之 秘,何独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词类活用
(1)夫物以不知而轻.( 形容词作动词,轻视 ) (2)不丰.其华(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丰盛 ) (3)但甘.其实(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甘美 ) (4)未玉.齿.而殆销( 名词作动词,用玉齿咬 ) (5)此甘滋之不一.( 数词作形容词,一样 ) (6)沉.美李而莫取(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沉 ) (7)浮.甘瓜而自退(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浮 ) (8)不高不卑,陋.下泽之沮洳(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 为陋,瞧不起 )

标幽赋原文及白话解

标幽赋原文及白话解

标幽赋原文及白话解标幽赋【出处】本赋作者窦汉卿是金元时期针灸名家。

《普济方》、《针灸大全》、《杨敬斋针灸全书》、《针灸聚英》、《类经图翼》及《针灸大成》均收录本赋。

本赋学术和艺术价值均高,是针坛文献的奇葩。

【歌诀】拯救之法,妙用者针。

察岁时于天道,定形气于予心。

春夏瘦而刺浅,秋冬肥而刺深。

不穷经络阴阳,多逢刺禁;既论脏腑虚实,须向经寻。

原夫起自中焦,水初下漏。

太阴为始,至厥阴而方终;穴出云门,抵期门而最后。

正经十二,别络走三百余支;正侧仰伏,气血有六百余候。

手足三阳,手走头而头走足;手足三阴,足走腹而胸走手。

要识迎随,须明逆顺。

况夫阴阳气血,多少为最。

厥阴、太阳少气多血。

太阴、少阴少血多气。

而又气多血少者,少阳之分;气盛血多者,阳明之位。

先详多少之宜,次察应至之气,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

既至也,量寒热而留疾;未至也,据虚实而候气。

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浮沉;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

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

观夫九针针f①之法,毫针最微,七星上应,众穴主持。

本形金也,有蠲邪扶正之道;短长水也, 有决凝开滞之机,定刺象木,或斜或正;口藏比火,进阳补羸。

循机扪塞以象土,实应五行而可知。

然是三寸六分,包含妙理;虽细桢于毫发,同贯多歧。

可平五脏之寒热,能调六腑之虚实。

拘挛闭塞,遣八邪而去矣;寒热痹痛,开四关而已之。

凡刺者,使本神朝而后入;既刺也,使本神定而气随。

神不朝而勿刺,神已定而可施。

定脚处,取气血为主意;下手处,认水木是根基。

天地人三才也,涌泉同璇巩、百会;上中下三部也,大包与天枢、地机。

阳跷、阳维并督带,主肩背腰腿在表之病;阴跷、阴维、任、冲脉,去心腹胁肋在里之凝。

二陵、二跷、二交,似续而交五大;两间、两商、两井,相依而别两支。

足见取穴之法,必有分寸,先审自意,次观肉分。

伸屈而得之,或平直而安定。

在阳部筋骨之侧,陷下为真。

在阴分郑胭之间,动脉相应。

取五穴用一穴而必端,取三经用一经而可正。

标幽赋讲稿2010-9-26

标幽赋讲稿2010-9-26

序曲个人简介张永臣(1968.2~),获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学士学位,山东中医药大学医学硕士、博士学位,副教授,经络腧穴教研室主任,山东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研究方向:针灸经典和临床应用研究。

个人学习经验本科阶段:吃透课本、死记硬背、多做习题。

研究生阶段:多读书、多随诊、多练笔。

推荐必读针灸书籍1《针灸学解难》李鼎著,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三版)。

2《中国针灸学术史大纲》,黄龙祥著,华夏出版社。

3自选一本古籍,读书笔记、读书报告、发表论文。

开篇:《标幽赋》学术思想简析一、窦汉卿简介二、《标幽赋》论针法三、《标幽赋》对腧穴学的贡献四、《标幽赋》论针灸禁忌一、窦汉卿简介《标幽赋》是金元时代著名针灸医家窦杰的著作,后更名窦默,后又任元世祖时昭文馆大学士、太师等职,故又有“窦太师”之称。

窦默,早名窦杰,字汉卿,生于金明昌七年(公元1196年),卒于元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广平肥乡(今河北省肥乡县)人,是金元时期著名的针灸学家。

早年师承王翁(方脉之书)、李浩(穴之秘者)、山人宋之华(少室隐者)(交经八穴)。

官至昭文馆大学士,死后赠太师、封魏国公,谥文正。

窦杰幼知读书,毅然有志。

元兵伐金时为元兵所俘,同俘者皆被杀害,惟窦杰逃脱归乡,家破母亡。

南走渡河,遇医者王翁,与其女婚配,以医为业。

转客蔡州,名医李浩授以铜人针法。

又走德安,学伊洛性理之书,后北归,隐于大名,继还肥乡。

元世祖遣召,默又改名易字,隐而不就。

后不得已仕元。

其为人乐易,儒风温然,平时未偿品评人物,至论国家大事则面折廷诤,深受忽必烈器重和厚待。

窦默在行医学道中整理师法、总结经验,约在金天兴壬辰年(1232)前后,完成著述。

计有《针经八穴》(又名《流注八穴》)、《补泻法》、《标幽赋》、《流注通玄指要赋》(《流注指要赋》)四种。

后二种为赋体又合称《针经指南》,当时传本不知是刊刻还是手抄,后朱良能于元贞年(1295)刊行,元至大辛亥年(1311),窦桂芳将窦默著作合称为《针经指南》编入《针灸四书》刊行。

_高中语文第14课后赤壁赋课件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蚜

_高中语文第14课后赤壁赋课件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蚜

《后赤壁赋》苏轼情感的变化:由景而乐,得鱼、酒更乐,乐而再 游赤壁,又因景物而悲,悲而长啸,又以长啸后的放任漂流、随遇而安 的平静心情作为过渡,引出道士化鹤的梦境,最终归之于空。(乐— 悲—空)
技法镜鉴 《后赤壁赋》不论是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 从而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相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寓着人生哲理 的艺术境界。第一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 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三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溯历史陈 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出处困境而又能超脱的人生感悟。
字音 临皋.( ɡāo ) 栖鹘.( hú ) 戛.然( jiá )
降霜降. jiànɡ 投降. xiánɡ
巉.岩( chán ) 凛.乎( lǐn ) 翩.跹.( piān xiān )
蒙.古 měnɡ 蒙蒙.骗 mēnɡ
蒙.难 ménɡ
虬.龙( qiú ) 缟.衣( ɡǎo )
惊寤.( wù )
【答案】《前赤壁赋》描绘了月夜的美好景色,清风、明月、江水 等自然景观,引发了作者和朋友对于历史和人生的感慨;由这些景观联 想到曹操、周瑜等英雄人物,由衷感慨“而今安在哉”,揭示了人生短 促而无常之悲;自己与英雄相比更显渺小,从而感叹“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最后以“变”与“不变”的辩证法求得精神上的解脱, 达到豁达超脱的境界。(乐—悲—乐)
在这美好的春光里,公园的花儿、草儿、树儿……柳树的枝条像绿 色的长辫,随风摇曳着它袅娜多姿的身子。草儿从地缝里探出脑袋来, 左顾右盼。树儿也从“睡梦”中醒来,东看西瞧才知道春天来了。
对接高考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考点透视】 1.考点分析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是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重点,同时也是 难点。它要求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 论述的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这种考查应用性、 综合性强。

金针心传《标幽赋》新释——陆瘦燕

金针心传《标幽赋》新释——陆瘦燕

金针心传《标幽赋》新释——陆瘦燕“标幽赋”,宋元以来,针师奉为圭桌;以为不传之秘,尽在于斯,细心推讨,应用无穷。

然而,年代久远,此赋原文残缺不全。

兹得明本,不惜重值,录其全文,详为注释,以供参考。

拯救之法,妙用者针。

杨继洲云:劫病之功,奠捷于针灸,故素问诸书,为之首载;“缓”“和”“扁”“华”,俱以此称神医。

盖一针中穴,病者应手而起,诚医家之所先也。

近世此科,几于绝传,良为可叹!经云: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夜石者,不可与言至巧;此之谓也。

又语云:一针二灸三服药。

则针灸为妙用可知。

业医者,奈之何不亟讲乎!瘦燕按:针灸一科,古称十三科之首。

以针不烦汤药,减轻病者负担;且穷乡僻壤,医药设备简单,而针灸尤属适合。

一针中穴,沉立起,非但减轻负担,且功效确实迅速,尤为他科所不及。

近则世界各国对于针灸研究不遗余力,认为神经系脊髓系诸病,现代医药犹未发明特效治法,而针灸可以治之,且功效确实;既经试验,均无闲言。

故此科处此中西汇通之时,可作桥梁,以为媒介;因对中西之学说均无格格不相人之处。

西医之病源病状,俱有凭证,绝无空谈;而针灸之治迹,更非虚妄。

故余不辞辛苦,埋头苦干,于中国针灸界或稍有贡献也。

察岁时于天道。

杨继洲云:夫人身十二经,三百六十节,以应一岁十二月,三百六十日。

岁时者,春暖、夏热、秋凉、冬寒,此四时之正气。

苟或春应暖而反寒,夏应热而反凉,秋应凉而反热,冬应寒而反暖,是故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夏必飨泄,夏伤于暑,秋必痿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

岐伯曰:凡刺之法,必侯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焉。

是故天温日阳,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江而卫气沉;月始生,则气血始清,卫气始行;月廊满,则气血实,肌肉坚;月廓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也。

天寒无刺,天温无灸,月生无泻,月满无补,月廓空无治;是谓得天时而调之。

若月生而泻,是谓脏虚;月满而补,血气洋溢,络有留血,名曰重实;月廓空而治,是谓乱经;阴阳相错,真猬不别,沉以留士,外虚内乱,淫邪乃起。

《标幽赋》窦汉卿(公元1195-1280年)

《标幽赋》窦汉卿(公元1195-1280年)

《标幽赋》窦汉卿(公元1195-1280年)本赋首载于金元?窦汉卿著的《针经指南》。

自后《针灸大全》、《普济方》、《杨敬斋针灸全书》、《针灸聚英》、《针灸大成》、《针方六集》等均转载此赋。

它是针灸歌赋中的名篇。

标幽,是把幽微、深奥的针灸原理标而明之的意思。

赋文首谈经络、递次为候气、论针、取穴、标本论治、特定穴位、子午流注、补泻、治疗、禁针、禁灸等。

凡有关针灸学术中的重要问题,均一一论及。

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历来被认为是针灸学的一篇重要文献。

窦汉卿(公元1195-1280年),名杰,后改名默,字子声,广平肥乡(今河北省广平县西北)人,金代杰出的针灸学家。

窦氏曾著有《针经指南》、《指迷赋》、《铜人针经密语》等著作,现在可以确定出自他的手笔的仅《标幽赋》和《通玄指要赋》两篇。

本赋选自《针灸四书》。

(原文)拯救之法,妙用者针。

察岁时于天道,定形气于予心。

春夏瘦而刺浅,秋冬肥而刺深。

不穷经络阴阳,多逢刺禁;既论脏腑虚实,须向经寻。

原夫起自中焦,水初下漏。

太阴为始,至厥阴而方终;穴出云门,抵期门而最后。

正经十二,别络走三百余支;正侧仰伏,气血有六百余侯。

手足三阳,手走头而头走足;手足三阴,足走腹而胸走手。

要识迎随,须明逆顺。

况夫阴阳,气血多少为最。

厥阴太阳,少气多血;太阴少阴,少血多气。

而又气多血少者,少阳之分;气盛血多者,阳明之位。

先详多少之宜,次察应至之气。

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

既至也,量寒热而留疾;未至者,据虚实而候气。

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沉浮;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

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

观夫九针之法,毫针最微,七星上应,众穴主持。

本形金也,有蠲(juān)邪扶正之道;短长水也,有决凝开滞之机;定刺象木,或斜或正;口藏比火,进阳补羸(léi)。

循机扪而可塞以象土,实应五行而可知。

然是三寸六分,包含妙理;虽细桢于毫发,同贯多歧。

可平五脏之寒热,能调六腑之虚实。

拘挛闭塞,遣八邪而去矣;寒热痹痛,开四关而已之。

2019-2020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19南朝诗两首教案粤教版

2019-2020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19南朝诗两首教案粤教版

19 南朝诗两首一、读准字音潜.虬( ) 徇.禄() 卧疴.()衾.枕()褰.开()岖嵚.( )祁.祁()豳.歌() 灞涘.()飞甍.() 流霰.()[答案] qián xùn kēqīn qiān qīn qíbīn sìménɡxiàn二、一词多义(1)薄错误!(2)方错误!(3)许错误!(4)易错误!(5)景错误![答案](1)动词,靠近动词,看不起,轻视形容词,微薄的形容词,与“厚"相对(2)副词,将要名词,土地方圆名词,方法,计策名词,方向(3)句末语气词名词,处所,地方动词,同意,赞同数词,表约数(4)形容词,容易动词,交换、调换动词,轻视,轻慢(5)名词,阳光名词,景色名词,通“影”,影子三、词类活用(1)白日丽.飞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飞鸿响.远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薄霄愧.云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杂英满.芳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色彩明丽(2)形容词作动词发出声音(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惭愧(4)形容词作动词开满四、古今异义生春草(1)池塘..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蓄水的坑。

(2)潜虬媚.幽姿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有意讨好。

(3)初景.革绪风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景色。

(4)初景革绪.风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事物的开端。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1)15 离骚(节选)教学设计 粤教版必修1 教案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1)15 离骚(节选)教学设计 粤教版必修1 教案

语文粤教版必修1 教学设计(第四单元古典诗歌(1)15 离骚(节选))教学目标1.了解《楚辞》及其文学价值。

2.积累相关字词,理解诗歌大意。

3.能结合句子分析屈原的形象特征。

4.了解文学作品中常用的“移情法”。

如屈原借诗中的“香草”“美人”表述自己的政治理想及情怀。

5.通过鉴赏《离骚》的优美诗句,学习屈原追求美政、忧国忧民的高尚品德。

教学设想第一课时主要是介绍与《离骚》相关的文学知识,引导学生准确地朗读课文,积累相关的字词,并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大意。

第二课时,欣赏屈原的形象特征,理解屈原为追求理想、实现美政而执著不悔的精神。

并结合相关名句进行鉴赏。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多媒体出示对联一副,请判断这副挽联是悼念谁的?并说明理由。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提示:①“招魂”“九歌”都是屈原作品的名字。

②屈原作品中多写到“香草”。

③“三户地”是“楚地”的别称,项羽曾说“楚虽三户,亡秦必矣”。

④“呵壁”“湘流”,屈原曾经被流放到湘水一带。

二、屈原和《楚辞》屈原和《离骚》简介1.屈原(约前339-约前278),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

诗人、政治家。

曾作楚国的三闾大夫,主张联齐抗秦。

楚怀王死后,两度被放逐,在无可奈何之中,自投汨罗江而死。

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上世纪中,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

2.《离骚》,这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是屈原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于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

关于《离骚》的创作缘由,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说:“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又说:“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屈原的“忧愁幽思”和怨愤,是和楚国的政治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幽赋【出处】本赋作者窦汉卿是金元时期针灸名家。

《普济方》、《针灸大全》、《杨敬斋针灸全书》、《针灸聚英》、《类经图翼》及《针灸大成》均收录本赋。

本赋学术和艺术价值均高,是针坛文献的奇葩。

【歌诀】拯救之法,妙用者针。

察岁时于天道,定形气于予心。

春夏瘦而刺浅,秋冬肥而刺深。

不穷经络阴阳,多逢刺禁;既论脏腑虚实,须向经寻。

原夫起自中焦,水初下漏。

太阴为始,至厥阴而方终;穴出云门,抵期门而最后。

正经十二,别络走三百余支;正侧仰伏,气血有六百余候。

手足三阳,手走头而头走足;手足三阴,足走腹而胸走手。

要识迎随,须明逆顺。

况夫阴阳气血,多少为最。

厥阴、太阳少气多血。

太阴、少阴少血多气。

而又气多血少者,少阳之分;气盛血多者,阳明之位。

先详多少之宜,次察应至之气,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

既至也,量寒热而留疾;未至也,据虚实而候气。

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浮沉;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

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

观夫九针针↑①之法,毫针最微,七星上应,众穴主持。

本形金也,有蠲邪扶正之道;短长水也,有决凝开滞之机,定刺象木,或斜或正;口藏比火,进阳补羸。

循机扪塞以象土,实应五行而可知。

然是三寸六分,包含妙理;虽细桢于毫发,同贯多歧。

可平五脏之寒热,能调六腑之虚实。

拘挛闭塞,遣八邪而去矣;寒热痹痛,开四关而已之。

凡刺者,使本神朝而后入;既刺也,使本神定而气随。

神不朝而勿刺,神已定而可施。

定脚处,取气血为主意;下手处,认水木是根基。

天地人三才也,涌泉同璇玑、百会;上中下三部也,大包与天枢、地机。

阳跷、阳维并督带,主肩背腰腿在表之病;阴跷、阴维、任、冲脉,去心腹胁肋在里之凝。

二陵、二跷、二交,似续而交五大;两间、两商、两井,相依而别两支。

足见取穴之法,必有分寸,先审自意,次观肉分。

伸屈而得之,或平直而安定。

在阳部筋骨之侧,陷下为真。

在阴分郄腘之间,动脉相应。

取五穴用一穴而必端,取三经用一经而可正。

头部与肩部详分,督脉与任脉易定。

明标与本,论刺深刺浅之经。

住痛移疼,取相交相贯之经。

岂不闻脏腑病,而求门海俞募之微,经络滞而求原别交会之道,更穷四根三结,依标本而刺无不痊,但用八法五门,分主客而针无不效。

八脉始终连八会,本是纪纲;十二经络十二原,是为枢要。

一日取六十六穴之法,方见幽微;一时取一十二经之原,始知要妙。

原夫补泻之法,非呼吸而在手指;速效之功,要交正而识本经。

交经缪刺,左有病而右畔取;泻络远针,头有疾而脚上针。

巨刺与缪刺各异,微针与妙刺相通。

观部分而知经络之虚实,视浮沉而辨脏腑之寒温。

且夫先令针耀而虑针损;次藏口内而欲针温。

目无外视,手如握虎;心无内慕,如待贵人。

左手重而多按,欲令气散;右手轻而徐入,不痛之因。

空心恐怯,直立侧而多晕;背目深掐,坐卧平而没昏。

推于十干十变,知孔穴之开阖;论其五行五脏,察日时之旺衰。

伏如横弩,应若发机。

阴交阳别而定血晕,阴跷阳维而下胎衣。

痹厥微,七星上应,众穴主持。

本形金也,有蠲邪扶正之道;短长水也,有决凝开滞之机,定刺象木,或斜或正;口藏比火,进阳补羸。

循机扪塞以象土,实应五行而可知。

然是三寸六分,包含妙理;虽细桢于毫发,同贯多歧。

可平五脏之寒热,能调六腑之虚实。

拘挛闭塞,遣八邪而去矣;寒热痹痛,开四关而已之。

凡刺者,使本神朝而后入;既刺也,使本神定而气随。

神不朝而勿刺,神已定而可施。

定脚处,取气血为主意;下手处,认水木是根基。

天地人三才也,涌泉同璇玑、百会;上中下三部也,大包与天枢、地机。

阳跷、阳维并督带,主肩背腰腿在表之病;阴跷、阴维、任、冲脉,去心腹胁肋在里之凝。

二陵、二跷、二交,似续而交五大;两间、两商、两井,相依而别两支。

足见取穴之法,必有分寸,先审自意,次观肉分。

伸屈而得之,或平直而安定。

在阳部筋骨之侧,陷下为真。

在阴分郄腘之间,动脉相应。

取五穴用一穴而必端,取三经用一经而可正。

头部与肩部详分,督脉与任脉易定。

明标与本,论刺深刺浅之经。

住痛移疼,取相交相贯之经。

岂不闻脏腑病,而求门海俞募之微,经络滞而求原别交会之道,更穷四根三结,依标本而刺无不痊,但用八法五门,分主客而针无不效。

八脉始终连八会,本是纪纲;十二经络十二原,是为枢要。

一日取六十六穴之法,方见幽微;一时取一十二经之原,始知要妙。

原夫补泻之法,非呼吸而在手指;速效之功,要交正而识本经。

交经缪刺,左有病而右畔取;泻络远针,头有疾而脚上针。

巨刺与缪刺各异,微针与妙刺相通。

观部分而知经络之虚实,视浮沉而辨脏腑之寒温。

且夫先令针耀而虑针损;次藏口内而欲针温。

目无外视,手如握虎;心无内慕,如待贵人。

左手重而多按,欲令气散;右手轻而徐入,不痛之因。

空心恐怯,直立侧而多晕;背目深掐,坐卧平而没昏。

推于十干十变,知孔穴之开阖;论其五行五脏,察日时之旺衰。

伏如横弩,应若发机。

阴交阳别而定血晕,阴跷阳维而下胎衣。

痹厥偏枯,迎随俾经络接续;漏崩带下,温补使气血依归。

静以久留,停针待之。

必准者,取照海治喉中之闭塞;端的处,用大钟治心内之呆痴。

大抵疼痛实泻,麻痒虚补。

体重节痛而俞居,心下痞满而井主。

心胀咽痛,针太冲而必除。

脾冷胃痛,泻公孙而立愈。

胸满腹胀刺内关,胁疼肋痛针飞虎。

筋挛骨痛而补魂门,体热劳嗽而泻魄户。

头风头痛,刺申脉与金门;眼痒眼疼,泻光明与地五。

泻阴郄止盗汗,治小儿骨蒸;剌偏历利小便,医大人水蛊。

中风环跳而宜刺,虚损天枢而可取。

由是午前卯后,太阴生而疾温;离左酉南,月朔死而速冷。

循扪弹弩,留吸母而坚长;爪下伸提,疾呼子而嘘短。

动退空歇,迎夺右而泻凉;推内进搓,随济左而补暖。

慎之!大凡危疾,色脉不顺而莫针;寒热风阴,饥饱醉劳而切忌。

望不补而晦不泻,弦不夺而朔不济。

精其心而穷其法,无灸艾而坏其皮;正其理而求其原,免投针而失其位。

避灸处而加四肢,四十有九;禁刺处而除六俞,二十有二。

抑又闻高皇抱疾未瘥,李氏刺巨阙而后苏;太子暴死为厥,越人针维会而复醒。

肩井、曲池,甄权刺臂痛而复射;悬钟、环跳,华佗刺蹙足而立行。

秋夫针腰俞而鬼免沉疴;王纂针交俞而妖精立出。

取肝俞与命门,使瞽士视秋毫之末;剌少阳与交别,俾聋夫听夏蚋之声。

嗟夫!去圣逾远,此道渐坠,或不得意而散其学,或愆其能而犯禁忌,愚庸智浅,难契于玄言,至道渊深,得之者有几?偶述斯言,不敢示诸明达者焉,庶几乎童蒙之心启。

【注释】①九针:见于《灵枢》,即镵针、员针、〓针、锋针、铍针、员利针、毫针、长针和大针。

【白话解】拯救之法,妙用者针。

察岁时于夫道,定形气于予心。

春夏瘦而刺浅,秋冬肥而刺深。

不穷经络阴阳,多逢刺禁;既论脏腑虚实,须向经寻。

救治疾病的方法,针刺有绝妙的效果。

医者要明察天时、自然界的变化,确定病人的形体和气质分类。

在春夏季节和对瘦人应浅刺,在秋冬季节和对肥胖的人应深刺。

如果不研究经络阴阳的变化,就会发生违反针刺禁忌的不当治疗。

医者如要探究患者脏腑的虚实,就必须诊察研究经络学说。

原夫起自中焦,水初下漏。

太阴为始,至厥阴而方终;穴出云门,抵期门而最后。

正经十二,别络走三百余支;正侧仰伏,气血有六百余候。

手足三阳,手走头而头走足;手足三阴,足走腹而胸走手。

要识迎随,须明逆顺。

经脉运行起始于中焦,气血按时辰流注各经,从手太阴肺经开始至足厥阴肝经一圈终而复始;在外部从中府穴开始,止于期门穴。

全身有十二正经脉,三百余络脉。

经络在身体的正面侧面和上下部分布,气血有六百余种穴位变化征象。

手足三阳经的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

手足三阴经的足三阴经从足走腹,手三阴经从胸走手。

要掌握迎随补泻,必须明白经脉流注的顺序和方向。

况夫阴阳气血,多少为最。

厥阴、太阳少气多血。

太阴、少阴少血多气。

而又气多血少者,少阳之分;气盛血多者,阳明之位。

况且了解阴阳经脉气血的多少最为重要。

手足厥阴经、手足太阳经少气多血;手足太阴经、手足少阴经少血多气;手足少阳经多气少血;手足阳明经多气多血。

先详多少之宜,次察应至之气,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

既至也,量寒热而留疾。

未至也,据虚实而候气。

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浮沉;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

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

先了解各经脉气血多少,其次应详察针感的变化,针下轻浮、滑虚、慢迟是气未至,针下觉沉涩紧是气已至。

气至有针感后,则考虑寒证留针,热证疾速出针。

气未至,应根据虚实而候气。

气至,医者手下有如鱼吞钩饵的沉而浮动感。

气未至,则手下如闲处幽堂深处没有感觉。

气速至则速效,气迟迟不至则没有针效。

观夫九针之法,毫针最微,七星上应,众穴主持。

本形金也,有蠲邪扶正之道;短长水也,有决凝开滞之机。

定刺象木,或斜或正;口藏比火,进阳补羸。

循机扪塞以象土,实应五行而可知。

运用九针治病的方法,毫针最为微妙,它与天上北斗七星相应,在人体有众多穴位相助变化。

毫针本身属金,有祛邪扶正的作用;针的长短变化如水,有疏通瘀滞凝结的作用;进针后针有斜正不同,如树木枝干;口中温针法如火,有助阳补虚的作用;抚循经脉,针毕按塞针孔如土之功。

可知应用毫针合于五行。

然是三寸六分,包含妙理;虽细桢于毫发,同贯多歧。

可平五脏之寒热,能调六腑之虚实。

拘挛闭塞,遣八邪而去矣;寒热痹痛,开四关而已之。

虽然毫针只有三寸六分,细如毫发,但能贯通气血之通路,巧运神机,其理极奥妙。

能调治五脏的寒热,补泻六腑的虚实。

筋脉拘挛气血不通者,可以祛邪气通之,寒热痹痛者,可以通过开(合谷、太冲)四关而治之。

凡刺者,使本神朝而后入;既刺也,使本神定而气随。

神不朝而勿刺,神已定而可施。

凡用针刺治疗,应使患者精神集中而后刺人;既刺人,应使患者精神安定,而后施针行气;精神不集中者,不应针刺,神气定而后可以针刺和行针施术。

定脚处,取气血为主意;下手处,认水木是根基。

针刺以调气血为要,下手施术补母泻子是基本方法。

天地人三才也,涌泉同璇玑、百会;上中下三部也,大包与天枢、地机。

百会、涌泉和璇玑穴如天地人三才,大包、天枢与地机是上、中、下三部取穴。

阳跷、阳维并督带,主肩背腰腿在表之病;阴跷、阴维、任、冲脉,去心腹胁肋在里之凝。

阳跷脉、阳维脉及督脉、带脉属阳,主治肩背腰腿在表的病症。

阴跷脉、阴维脉、任脉、冲脉属阴,主治心、腹、胁、肋在里的病症。

二陵、二跷、二交,似续而交五大;两间、两商、两井,相依而别两支。

阳陵泉、阴陵泉、中脉(阳跷)、照海(阴跷)、三阴交、阳交六穴经气递相交接于两手两足并头部。

二间、三间、少商、商阳、天井、肩井六穴相依分布在两上肢。

足见取穴之法,必有分寸,先审自意,次观肉分。

或伸屈而得之,或平直而安定。

取穴的方法,必须明了同身寸,根据筋骨肌肉肥瘦长短度量取穴。

取穴时根据部位或伸屈肢体或平卧或直立自然安定状态取之。

在阳部筋骨之侧,陷下为真。

在阴分郄腘之间,动脉相应。

取五穴用一穴而必端,取三经用一经而可正。

在阳部筋骨侧旁取穴,必取夹骨侧指陷中为正确,在阴侧筋骨间隙、胭窝部取穴必有动脉应指而为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