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度经济学与当代中国
新制度经济学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新制度经济学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随着经济学研究的深入,新制度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日益受到广泛。
本文将简要概括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分析其当前研究现状,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经济学领域,新制度经济学把制度因素纳入到经济分析中,强调制度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其中,市场制度、产权制度和企业制度等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市场制度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市场交易行为进行规范的规则体系;产权制度是指界定和保护个体或团体财产权利的制度安排;企业制度则涉及到企业的组织形式、治理结构等方面。
当前,新制度经济学在国内外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
在理论方面,学者们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对市场失灵、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实证研究方面,新制度经济学也被广泛应用于政策分析、产业研究等领域。
例如,对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研究,有助于理解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劳动力市场制度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劳动力市场的发展规律和政策选择。
展望未来,新制度经济学将持续现实问题,并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研究领域将进一步拓展。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新兴市场的发展,新制度经济学将更加国际制度与政策比较、转型经济体的制度变革等问题,以适应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
研究方法将更加多元化。
除了传统的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新制度经济学将更多地采用实验经济学、演化经济学等新兴方法,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研究体系。
然而,新制度经济学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例如,制度的界定与测度问题、制度的动态变化问题以及政策制定的复杂性问题等,都需要新制度经济学进一步探索和解决。
新制度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已经在经济分析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未来,新制度经济学将继续现实问题,拓展研究领域,创新研究方法,以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
通过深入研究和探讨新制度经济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发展趋势,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将探讨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历程、方法论和研究纲领。
制度经济学在中国的应用
制度经济学在中国的应用1. 简介制度经济学是一种研究经济制度与经济行为相互作用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经济制度对经济行为和经济效果的影响,强调制度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在中国,制度经济学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对于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 阐释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包括制度安排、制度变动和制度效应三个方面。
2.1 制度安排制度安排是指制定和建立经济制度的过程,其中包括法律法规、组织机制、契约约束等。
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政府积极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土地改革、物权法修订、国有企业改革等,构建了一套相对完备的市场经济体制,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2.2 制度变动制度变动是指经济制度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而发生的变化。
中国在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通过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完善法治环境等方式,不断完善和调整经济制度,使其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
2.3 制度效应制度效应是指经济制度对经济行为和经济效果产生的影响。
例如,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促进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企业的创新活力,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另外,中国还通过打击腐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改善了投资环境,提高了企业竞争力。
3. 制度经济学在中国的应用案例制度经济学在中国的应用已经涉及多个领域,以下是两个典型案例:3.1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一个关键的改革领域,也是制度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通过改革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允许农民流转土地使用权,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2 金融市场改革金融市场改革是中国制度经济学的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通过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加强监管和监察力度,中国取得了显著的金融市场发展成果。
金融市场的改革推动了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了融资渠道,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4. 制度经济学在中国的挑战和前景尽管制度经济学在中国的应用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新制度经济学对中国经济改革的启示
新制度经济学对中国经济改革的启示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不断提升,然而由于制度上的不完善和不足,导致了一些长期积累的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而新制度经济学作为一种全新的理论体系,具有着在这个时代下为我们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和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重要作用,那么,新制度经济学对中国经济改革的启示是什么呢?一、制度改革必须是全面的,协调的对于权力分散的市场来说,稳定和公平的制度是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排除了与不确定性有关的成本,从而增加了经济活动的效率和可预测性。
因此,制度发展必须是整体性的和协调的。
在中国,我们需要增强法律的透明度和可预测性,同时我们还需要改善企业规章制度,实行透明化的制度改革。
二、寻求制度变革的可行性新旧制度之间的的转变完全是不同制度之间的权力交替。
为确保实行可行的制度变革,必须使现有制度的利益和我们期望的新制度完全一致。
制度改变的时间、内容、程序和范围等方面都不应该超出现有制度的承受能力。
三、制度改革必须具有完整性和稳定性在改革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制度的完整性和稳定性,遵循稳步推进改革的原则。
不断改革瓦解了社会的制度,这会导致新旧变革的阻碍,因此在制度改革中,既要考虑到总体进度,又要制定长远的规划。
四、完善市场机制的制度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市场机制最炙手可热。
制度设立建立完成的市场机制包括:完善市场退出机制,避免遇到失误时市场垄断的消极效应。
完善市场监管机制和市场资源配置机制,保证市场效率和效果。
五、构建市场竞争的制度将市场竞争机制作为重要的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发挥它在提高效率和创新方面的作用,要着力构建起符合国情和现代制度要求的竞争体制,以更好地激发企业活力和发展潜力。
总的来说,新制度经济学在当代中国经济改革中提供了很大的启示和指导性的意义,特别是在推进制度化改革,促进有序市场竞争等方面,为社会经济的改革发展带来了更加科学的方面和道路。
这也让我们更加清晰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不断完善自身制度以及合理利用市场机制推动部分改革,让中国经济变得更加可持续和前景光明。
新制度经济学,新政治经济学,还是社会经济学_——兼谈中国新制度经济学未来的发展
摘要:自诺斯、科斯等人搭建起现代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框架以来,新制度经济学发展先是超越了当初建立在新古典经济学基础之上的“制度有效论”,进入到新政治经济学分析范式阶段;后来由于意识到非正式制度尤其是社会信仰体系的作用,单纯的正式制度分析模型又被“制度———认知”分析模型所取代,新制度经济学进入与社会经济学合流阶段。
未来借助于认知科学以及社会科学尤其是其中博弈论与行为经济学的进展,预期新制度经济学会有一个好的发展前景。
中国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也必须能跟上现代新制度经济学发展的步伐。
为此,中国新制度经济学需要进一步摆脱新古典经济学范式的束缚;需要进一步重视从利益集团与缔约等视角进一步展开新政治经济学研究;同时需要树立起适应性效率以及嵌入等观念,将社会经济学成果纳入研究的视野。
关键词:新制度经济学新政治经济学社会经济学适应性效率嵌入(一)引言在改革开放30年之际,回顾中国经济学发展的得失,不能不涉及到新制度经济学。
因为正如盛洪(2002)指出的,“在整个九十年代初期,制度经济学几成一种理论时尚。
尤其是有影响的中青年经济学者,多与制度经济学沾边”。
实际上,一些国内著名经济学研究机构,也都在以制度经济学作为基本分析框架。
比如,“1993年成立的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公开宣称,它是以制度经济学为理论背景的”;“1995年成立的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也强调以研究过渡经济学为己任”。
而过渡经济学或转型经济学,也是制度经济学最重要分支之一。
在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后,中国经济学界在制度经济学领域已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从1990年代后期开始,尤其是进入本世纪以来,新制度经济学最初引起的兴奋开始消退。
对此,盛洪先生解释认为(2002),是由于“金融资源和学术机制”。
本文经过分析认为,中国新制度经济学①仍然基本借袭了现代经济学中新制度经济学早期资源,但新制度经济学早期资源已被证明本身存在重大缺陷,并已被超越,但中国新制度经济学并没有及时跟进,这是导致中国新制度经济学发展行之弗远的最大障碍。
新制度经济学对中国经济改革的启示
新制度经济学对中国经济改革的启示第一篇:新制度经济学对中国经济改革的启示新制度经济学对中国经济改革的启示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当下,正处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最为关键的阶段,如何通过学习和借鉴先进的经济理论,设计适应一国经济文化政治的经济运行体制,从而推动经济向前发展和良性循环,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试图通过对新制度经济学派的内涵及特点、核心理论的粗浅探讨为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新制度经济学的内涵及特征(一)新制度经济学的内涵新制度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为了与老制度经济学相区别,威廉姆森提出了“新制度经济学”这一术语。
关于制度的概念,西方学者有数种不同的解释。
舒尔茨将制度定义为“管束人们行为的一系列规则”,凡勃伦则将制度作为一种“广泛存在的社会习惯”,诺斯认为“制度是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更规范的讲,它们是为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他将制度分为三种类型即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和这些规则的执行机制。
新制度经济学派则更多的将制度作为“一种行为规范, 同时也是一种经济资源, 它可以为人们提供有价值的服务”。
综上所述,结合新制度经济学发展的实际情况,新制度经济学的内涵应为:经济学家利用经济学的方法去研究制度,利用正统的经济理论去分析制度的构成和运行,并发现这些制度在经济体系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新制度经济学的特点一般来说,新制度经济学具有以下特点:1.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批判与继承。
与老制度经济学对新古典经济学的否定不同,新制度经济学批判的继承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传统,用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和成本收益分析方法研究制度的产生、作用及其演变,如新制度经济学吸取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一些分析方法如经济人假设、收益最大化和边际替代等,从而拓展了经济学研究空间,丰富了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发展和补充了新古典经济学。
2.对“经济人”的态度持批判态度。
新制度经济学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应用
新制度经济学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应用
新制度经济学是从制度分析的角度研究经济现象的学科,主张强调制度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包括法律制度、政治制度、社会文化制度等方面。
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新制度经济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首先,新制度经济学在解决市场失灵问题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传统的经济学主张自由市场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社会福利最大化,但事实上市场中存在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高等问题,导致市场失灵。
新制度经济学提出制度创新可以解决市场失灵问题,例如建立质量监管机构和消费者维权机构等,使得市场逐步走向完善。
其次,新制度经济学在政府干预经济中的作用也得到了重视。
传统经济学认为政府应该尽可能少地干预市场,但新制度经济学认为政府的参与可以提高市场的效率和公正性,例如政府可以通过发展基础设施、规范市场秩序等方式来优化市场资源配置。
最后,新制度经济学也被应用于中国企业发展中。
企业在市场经济中面临着许多制度约束,新制度经济学提出了企业制度创新的思路,例如建立内部治理机制、完善员工激励机制等,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性。
总之,新制度经济学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应用对于优化市场效率、提高公正性、促进企业发展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 1 -。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在中国应用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在中国应用在中国,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正在发挥着具有重要意义的作用。
新制度经济学是指从制度的角度进行经济研究,探究制度对经济行为的影响和作用,以及为何某些制度得以建立并获得成功。
对于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经济研究而言,新制度经济学的应用具有深远的影响。
这个学派的理论强调,经济制度的各种制度变革、制度建立及其对经济行为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历史上,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系统性的经济发展过程,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人们发现很多传统制度无法适应新情况,需要经济制度的变革和建立。
这时,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就成为了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依据。
新制度经济学中比较着名的理论框架包括机构经济学、契约经济学和博弈论等。
这些理论框架可以在中国的经济制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机构经济学认为,经济行动的成本是受制度制约的。
因此,机构经济学的重点是探讨制度的性质、构成、变迁和内在动力,以及对经济行为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在中国,为了应对改革开放以来的种种挑战,政府需要制定并完善相应的经济制度,而机构经济学的理论可以为其提供指导。
契约经济学强调,经济行为的效率与契约的制定和实施有关。
在中国,契约经济学可以帮助规范和规范化社会经济活动,降低社会成本,提高社会效益。
例如,在地方公共事务管理中,有些政府不得不依赖于民间力量,建立起以特许经营为主的PPP项目。
而通过契约经济学的分析,这些项目可以有效地协调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提高PPP项目的效率。
博弈论是指在存在着多种互动策略选项的情况下,参与者作出决策的理论。
在中国的市场经济中,博弈论可以帮助各种利益相关者协作,避免出现非理性行为,提高市场效率。
例如,在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债务博弈中,博弈论可以提供有效的理论措施。
总之,在中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是不可或缺的。
它的存在,不仅可以为经济制度变革提供指导,还可以为各种互动提供分析框架。
而通过适当的制度改革,中国可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可以为全球经济领域带来新的发展和探索。
新制度经济学的本质及其对中国经济改革的影响
新制度经济学主要是一个比较重视交易成本的研究领域, 而交易成本又是建立在商品的交易中最重要的部分, 而交易成本有包括没有被交易主所考虑到的消耗掉的,甚至包括其中消耗的时间,还有其交易注为了防止在交易中受到欺骗, 采取的保险措施, 这都是交易成本中所包含的。
那么新制度经济学对于我国经济改革又有非常大的影响,那么这个影响是具有促进作用还是导致经济停滞不前, 下面本文将进行具体分析。
一、新制度经济学的本质(1)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时, 资本主义的经济出现了滞涨现象,导致西方对于这一现象也无能为力,人们就开始希望自由市场出现, 随后新制度经济学出现。
新经济制度是资本主义中的自由制度。
那么什么才是新制度经济学, 主要是侧重于交易的领域, 并且其中包括交易主没有注意到的成本, 还有讨价还价中所消耗的时间和精力,最终还有交易中存在的任何成本,都是交易成本,其涵盖的范围特别广因此至今定义不是非常明确。
(2)新制度经济中所涉及到的理论有很多,例如,交易费用理论,也是其中最基本的概念,这一理论的提出对于新制度经济学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交易费用理论就说明其交易活动有所稀缺, 市场的交易风险以及交易代价都是市场经济效率的问题, 因此制度必须要建立在提高经济效率的基础上, 这样才能真正被挠如经济学中。
(3)新经济制度在古典经济的基础上发展出自己独有的分析工具, 也就是交易成本,所谓的交易成本就是, 交易成本又称交易费用,也就是指是在交易中双方在交易之前和交易结束之后所产生的各种费用, 这就是所谓的交易成本。
二、新制度经济学的演进(1)随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经济的发展, 资本主义经济在世界上出现了“滞胀” 现象, 人们对于国家干预经济的情况产生了质疑,并且开始希望自由市场的回归。
早在十八世纪的时候, 世界早已经阐明了新经济制度思想对于国民财富增加的重要性, 并且西方的经济学者提出只有自然发展下的经济才能够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2)随着时间的发展, 西方经济学家的思想并没有继续传承下去,而是到了十九世纪人们在经济学的认识上提出了新的思想, 把经济学和政治、法律分离, 形成了现代主流的西方经济学, 当时流行的新古典经济就是从这上面演化出来的。
第七章新制度经济学与中国的改革和发展
第七章新制度经济学与中国的改革和发展新制度经济学尽管从西方国家的“历史与现实”中提炼而成,尽管隐含有西方人的价值观和文化(甚至意识形态),但是其仍具有一般性。
新制度经济学尽管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但其方法和原理更适合于分析发展中国家,尤其适合于新旧体制转轨的国家。
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家揭示的制度运行和制度演变的规律尽管根源西方历史,但西方世界兴起的历史在某种意义上讲也就是市场经济制度确立、完善的历史。
中国将是制度经济学发展的最好土壤。
一是中国的改革和发展需要自己的制度经济学。
有需求必然有供给。
二是中国经济学家们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功底”有利于发展制度经济学。
三是中国的国情、中国的文化以及渊源流长的历史有利于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新制度经济学。
“制度”其实是一个很古老的经济社会现象,因为人类自产生以来就在习俗、命令等中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了(即非正式约束)(对制度史的研究将是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当我们说到制度史时,通常是指可观察到的,更多表现为正式规则的那些制度,例如宪法、法律、商业规则等。
然而,这些规则的具体执行和进一步的演变则更多地是作为某种结果,制度是人的习惯性行为的结果。
)。
但是制度经济学又是一门很年轻的学科,关于许多制度问题的研究还是刚刚起步,还有许多未知的领域需要新制度经济学家们去探讨。
自亚当·斯密以来,尽管产生了许多经济学流派,但经济学家们研究经济的目的还是与亚当·斯密一样,那就是如何促进国民财富的增长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经济学家们在如何提高资金、劳动力、技术等要素的配置效率方面的工作可以说是相当“出色”了。
但是历史与现实表明,在经济分析过程中,无论是把制度抽象掉,还是把制度作为既定前提,都无法解释人类的经济发展过程和经济实绩。
我们认为,新制度经济学尽管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但其方法和原理更适合于分析发展中国家,尤其适合于新旧体制转轨的国家。
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和必须依赖于发展中国家这个土壤。
2021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范文3
2021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范文 一、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一)理论渊源 1.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关系 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是以新古典经济学为基础的。
它放宽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一系列的假设,使其自身具有更强的解释力与说服力,新制度经济学在新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上又添加了制度因素的分析,修正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缺陷,但并非脱离新古典经济学独立发展,他们的出发点、立足点和落脚点是保持一致的。
2.与近代制度经济学的关系 新制度经济学与近代制度经济学存在很多的相似之处,他们都对新古典经济学有所承继,批判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不足之处,然而近代制度经济学仅停留在了形而上学的层面上,没有对新古典经济学加以修正和完善,也没有形成自己系统的理论体系,而新制度经济学从实践出发,对新古典经济学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修正与完善,并着重强调了人、制度和经济行为三者的辩证关系。
(二)常用理论 1.产权经济理论 科斯是这一理论的主要代表和奠基人,他被西方经济学家认为是产权理论的创始人。
产权经济理论认为,市场上物与物的交换实则是权利与权力的交换,权力的价值决定了相应交换物的价值,而要想保证经济高效运转,产权就应该具备明确性、专有性、可转让性和可操作性四个特征,四者缺一不可,否则将导致产权的缺失或不完善,进而会影响经济的正常运转。
从理论上来说,私有产权往往比共有或公共产权更有效率,因为通过在市场上的自由交换,私有产权可以更快的流向出价最高者,进而使其效率最大化。
但这并不是绝对的,由于外部性的存在,私有产权在交易过程中会碰到高额的保护费用或成本,导致其不易被实现。
2.交易费用理论 1937年,着名经济学家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交易费用”这一思想。
他指出,市场和企业是两种不同形式的交易方式,企业存在和产生的原因就在于企业通过合作分工使交易费用低于市场组织劳动分工的费用。
简而言之就是市场内部化,企业通过收购、兼并,重组等资本运营方式,减弱甚至是消除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而带来的风险,从而降低交易成本。
新制度经济学简介及其对中国模式的解读
绩效的差异 全球化 经济转型国家 (二)理论背景 1.新古典经济学: 信息费用、不确定性、交易费用都不存在 满足既定需要、配置既定资源
2.新制度经济学: 发现和利用新需求和新的有用资源过程中所发 生的演化和经济增长 从忽略制度到重视制度 制度不可或缺,无制度约束的自由是一种灾难 。 经济市场化、社会法治化、政治民主化 “制度革命”的影响
二、新制度经济学产生和发展的 阶段
(一)产生阶段(20 世纪30 年代-60 年代) 科斯:《企业的性质》(1937)、《社会成本
问题》(1960) (二)发展阶段(20 世纪70 年代至今) 1.交易费用理论:阿罗、威廉姆森、诺斯等 2.产权理论:斯蒂格勒、阿尔钦、德姆塞茨 3.企业理论:科斯、阿尔钦、德姆塞茨等 4.制度变迁理论:诺斯等
– – – – 厂商规模很小且数目众多 市场是完备的,不存在不确定性 市场上信息是完备且对称的 不存在外部性
例2:新古典经济学中的企业(厂商)是一个追求利
润最大化的实体。
– 该理论假设只有在市场交易不受限制、完全信息以及完备 界定的私人产权的三个条件下才能成立。
25
什么是新制度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是对黑板经济学的批判继承(续1)
讲座内容
什么是新制度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发展思想简史及评价 新制度经济学繁荣的原因 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信念 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从新制度经济学解读中国模式
什么是新制度经济学
本节主要内容 新制度经济学产生的背景 新制度经济学的“繁荣”——获诺贝尔经济
学奖的经济学大师 新制度经济学是对“黑板经济学”的批判继 承 新制度经济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新制度经济学的特征
新制度经济学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新制度经济学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一、本文概述新制度经济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旨在探究制度因素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以及制度变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制度经济学在经济学领域逐渐崭露头角,其独特的视角和方法论为经济学研究带来了新的活力。
本文将对新制度经济学的现状进行梳理,分析其发展趋势,并探讨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本文将回顾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从其起源、发展到当前的学术地位进行概述。
文章将重点分析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包括产权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制度变迁理论等,以及这些理论在实证分析中的应用。
文章还将关注新制度经济学在当前经济环境下的新发展和新挑战,如数字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制度变革等。
通过本文的阐述,旨在全面展现新制度经济学的学科全貌,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也期望能够为中国经济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新制度经济学的历史发展新制度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其历史发展可追溯至20世纪初。
然而,其真正的崛起和广泛认可主要发生在20世纪后半叶,特别是自1970年代以来。
在这一时期,新制度经济学逐渐从主流经济学的边缘地位走向中心,成为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新制度经济学的历史发展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世纪初至1950年代,这一时期是新制度经济学的萌芽期。
经济学家如凡勃伦、康芒斯和米切尔等人开始关注制度因素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他们的工作为新制度经济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是1960年代至1970年代,这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形成期。
在这一阶段,经济学家如科斯、阿尔钦、德姆塞茨、威廉姆森等人通过一系列开创性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如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企业理论等。
这些理论为新制度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
第三阶段是1980年代至今,这是新制度经济学的繁荣期。
在这一阶段,新制度经济学的影响逐渐扩大,不仅在经济学界内部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而且对现实世界的经济政策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四讲新制度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转型
(一)阐释中国制度创新的理论模型: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 方式
1.“自上而下”的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与“诺思悖论”
制度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规则, 其主要作用是 通过建立一个人们相互作用的稳定的( 但不一定有效的)结构来减少不 确定性。 随着产品和要素价格、市场规模、技术等的变化, 就会打破原有的制 度均衡, 出现新的获利机会, 从而产生制度需求。如果组织或操作一个 新制度安排的成本小于其潜在制度收益, 就可以发生制度创新。
( 2) 尽管潜在制度收益的出现会诱发微观主体的制度需求, 但只有当权力中心的制度创新收益大于其成本时, 实际的 制度变迁才可能发生;
( 3)权力中心为制度创新设置了严格的进入壁垒, 即其他利 益主体只有得到权力中心的授权才能进行制度创新
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的障碍
在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下推进决策权分散化和市场化改革,将逐步 面临经济上和政治上的双重障碍。
至于一个社会通过何种制度变迁方式来获取这一潜在收益, 则主要受 制于这个社会的各个利益集团之间的权力结构和社会偏好结构。
若要以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完成向市场经济的过渡, 必将遇到一个难以解开的“诺思悖论”, 即权力中心在组 织和实施制度创新时, 不仅具有通过降低交易费用实现社 会总产出最大化的动机, 而且总是力图获取最大化的垄断 租金。这样, 在最大化统治者及其集团垄断租金的所有权 结构与降低交易费用、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率体制之间, 就存在着持久的冲突, 从而当权力中心面临竞争约束和交 易费用约束时, 会容忍低效率产权结构的长期存在。
“诺思悖论”在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中表现为制度 变迁方式与制度选择目标之间的冲突。
2.“自下而上”的诱致性制度变迁方式与进入障碍 从理论上说, 随着由权力中心推进的放权让利改革步伐的加快, 利益独立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在中国
(1935 年 12 月 1 日-),国际知名经济学家,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产权经济学的创始人之 一,新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之一。 租值消散理论
租值消散理论的核心是,本来有价值的资源或财产,由于产权安排方面的原因,其价值 (或租金)下降,乃至完全消失。
庇古 1921《福利经济学》两条道路;1954,H·斯科特·戈登《公共财产资源的经济理 论:渔业》海洋渔业;1968,G·哈丁《公地的悲剧》公共牧场;1970,张五常《合约的结 构与非专有资源理论》拓展海洋渔业租值消散问题分析,一般性非专有资源的租值消散理论; 1974,张五常香港租金管制为例,探讨了政府干预所带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租值消散问题;同年,约拉·巴 泽尔《按等候分配的理论》,价格机制替代引起租值消散的问题。保留地的过度放牧;美国 石油开采等。 租值消散原因:
灰色字体为理论内容,可酌情删除 20 世纪 80 年代末,新制度经济学传播到我国的时候,正是我国改革进入到比较困难的 时期。如何寻求理论支持来打破改革停滞的困局,是决策者和研究者共同面临的难题。而新 制度经济学的传入正可谓恰逢其时。进入 90 年代初,随着中国改革的再次启动及不断推进,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拿来分析我国的改革问题,涉及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 革等各个方面。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改革之所以能不断推进,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新制度 经济学理论研究与中国改革实践持续良性互动的结果。也正是这种良性互动,使得我国 30 多年的改革总体上呈现出稳定性、渐进性和有序性的特征。 (一)产权理论与中国改革的互动 1.产权理论 产权理论最早是由科斯提出的,其具体内容可以用科斯定理进行概括。科斯定理主要包 括两个方面:其一,在交易费用为零的情况下,无论将产权界定给谁,经济都将以最优效率 的方式运行,但是这种情况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基本上是不存在的;其二,在交易费用大于零 的情况下,初始产权的界定就很重要了,不同的产权界定将导致不同的经济效率,因此产权 制度的初始设置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科斯定理的主要内涵是指当存在由于外部性所导致 的非效率时,可以通过当事人之间的谈判来改善资源配置的效率。科斯指出,没有产权的社 会将会是资源配置绝对低效甚至是无效的社会。在交易成本很难被忽略的现实经济中,产权 界定得越明晰,则经济运行中资源配置的效率越高。同时,资源配置的效率将影响经济关系 中不同的人的财富分配,对不同的人形成不同的激励,继而理性的人会对该制度安排做出反 应,形成反馈机制。因此,从这一理论出发,中国改革的方向必须是明晰产权、保护产权。 而从中国改革的实践可以看到,农村中农民承包农地期限的延长、农民承包地经营权的流
新制度经济学视阈的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
摘 要 : 制 度 经 济 学的 意 识 形 态 思 想 丰 富 了马 克 思 主 义 意识 形 态 思 想 。 制 度 经 济 学的 意 识 形 态 思 想 强 调 新 新 了意 识 形 态存 在 的 必要 性 和 现 实 性 。从 我 国的 实 际 来看 . 必 须加 强 意识 形 态教 育 的制 度 化 建设 , 根 本 上 保 证 党 从 马 克思 主 义的 指 导 地位 。同 时 , 识 形 态 建设 要 保 持 一 定 的 张 力 。必 须 积极 推 进 马 克 思 主 义 大 众化 。 意识 形 态 意 在 建 设 中 , 进 原 则性 与 包容 性 、 应 性 的统 一 。 促 适
态 ) 范 人 们 的 选 择 , 人 们 产 生 符 合 制 度 框 架 的 规 使
行 为 , 度 变迁 是 个 动态 的过程 , 制 国家 是制 度 、 意识
形 态 的重要 提供 者 。意识 形 态起 到赋予 合法 性 面 的 。 全
一
关键词 : 意识 形 态 ; 新制 度 经 济 学 ; 克 思 主 义 马
中图 分 类 号 : 1 02 F2.
文 献 标 识 码 : 文 章 编 号 :6 2 6 6 2 0 ) 3 0 2 — 5 A 1 7 — 2 X( 0 9 0 — 1 5 0
意识 形 态 研究 是 个 引起 人们 广 泛 关 注 的领 域 。
tb t e ca t n 活 动 的 过 程 ( 尔 森 1 8 , 勒 r ui o li ) i v io 奥 92 墨
收 稿 日期 : 0 9 0 — 5 2 O — 3 0
作 者 简 介 : 崇辉 (9 9 , , 苏徐 州人 , 京 航 空 航 天 大 学 人 文 与 社 会 科 学 学 院博 士 研 究 生 , 城 师 范 学 院 经 济 法 政 魏 17 一) 男 江 南 盐 学院 讲 师 , 主要 从 事 马 克 思 主 义 与 新 制 度 经 济 学 比较 、 会 主 义 市场 经 济 理 论 与 实践研 究 。 社
新制度经济学视阈中的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构
保 了改 革 的 成 功 。 主流 意识 形 态在 理 论 和 现 实的挑 战 与 冲 突 中趋 于弱 化 , 但 也是 不 争 的 事 实 。 构 当代 中 国的 意 识 形 态 , 建 要
以马 克 思 主 义 为指 导 , 牢把 握 先进 文化 的前 进 方 向 ; 把 个 人 精 神 生 活 、 牢 应 一般 思 想 理 论 与 国 家意 识 形 态适 当分 离 , 个 人 在
塔 ”改 革 者最 终会 因支 付不起 维 持 正式 制 度 的成 ,
本而 “ 破产 ” 新 制 度 只能 缓 慢 地从 旧制 度 的孕 育 ,
中产生 ② 。
诺 思认 为 , 意识 形 态是 经 济 、 社会 运 行 的 润滑 剂, 它有 助 于降 低 交 易 费用 , 决 “ 便 车 ” 解 搭 问题 , 意 识形 态 的经 济功 能 具体 表 现为 : 一 , 识形 态 第 意
意识 形态 理论 为 内核 ,对 制 度 变迁 和 西方 世 界兴
“ 际” 大小 , “ 际 ” 人 们 是按 “ 边 的 在 边 , 习惯 ” 意 识 ( 形 态 ) 行事 的。改革 只能 从原 有 习惯 的“ 际” 来 边 开 始, 意识 形 态 为改 革起 了先导 作用 , 制度 在 边 际上 连 续 的演 变造 成 了正 式制 度 的演 变 。 “ 正式 制 度 ” 只有 在 和 “ 正 式 制 度 ” 容 时 , 非 相 才能 发挥 作 用① 。 新制度偏离传统“ 习惯 ” 远 近 , 定 改 革 的 困难 的 决 程 度 ,改 革必 定有 一个 为 冲 破 官僚 阻力 所 必须 的 与 传统 “ 习惯 ” 的最 小偏 离 。若 没有 足够 时间来 改
费用与谈判费用 ,使决策过程简化 ,降低交易成
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趋势新制度经济学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兴起的一门经济学派,它通过将制度因素引入经济分析,强调经济行为是受制于制度环境的影响的,进而对经济发展的路径和结果进行解释。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新制度经济学正不断发展,其主要发展趋势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新制度经济学在研究对象上不断拓展。
最初的新制度经济学主要研究经济制度,如产权、契约等,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其研究范围逐渐扩大到了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等。
新制度经济学开始关注制度因素对经济行为的影响,以及制度演化的过程。
未来,新制度经济学可能会进一步关注全球化背景下的制度问题,包括跨国公司、国际经济组织等对经济行为的影响,以及国际制度的演化过程。
其次,新制度经济学在方法上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传统的新制度经济学主要依靠理论与案例研究,缺乏定量研究的支持。
然而,随着计量经济学方法的进一步发展,新制度经济学也开始运用定量方法进行研究。
未来,新制度经济学可能会更加注重实证研究,通过大量的数据和统计分析来验证理论,进一步提高研究的可信度。
第三,新制度经济学在政策研究上的应用日益广泛。
新制度经济学对制度的研究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通过分析不同制度背景下的经济行为和结果,新制度经济学可以为政策的设计和推行提供理论依据。
未来,新制度经济学在政策研究上的应用可能会进一步扩大,包括在发展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等领域的政策研究中的应用。
第四,新制度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趋势显现。
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需要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如政治学、社会学等。
随着跨学科研究的需求增加,新制度经济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合作越来越紧密。
未来,新制度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将继续深入,相互促进。
最后,新制度经济学在发展中国家的研究应用有望继续增加。
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主要源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但其理论与方法适用性在发展中国家同样具有重要价值。
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经济制度的演化,对于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需求也在增加。
制度经济学在中国的崛起——《现代制度经济学》序言
制度经济学在中国的崛起——《现代制度经济学》序言引言《现代制度经济学》是一本重要的经济学著作,该书对于探讨社会经济发展的制度因素和经济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制度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经济学分支,在中国的崛起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制度经济学在中国的崛起,并对《现代制度经济学》的序言进行解读。
制度经济学的定义与发展制度经济学是一门关注制度安排如何影响经济行为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学科。
它强调制度对于经济活动的制约和激励作用,旨在揭示经济行为背后的制度因素,并为社会经济制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
制度经济学的兴起与发展与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是紧密相关的。
新制度经济学提出了制度对经济行为的影响,避免了过分强调个体行为与理性选择的传统经济学的局限性。
制度经济学在中国的崛起主要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
中国的经济改革与开放使得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制度安排对市场经济的运行产生了重要影响。
同时,中国特殊的社会主义制度也为制度经济学研究提供了独特的案例和实践基础。
因此,制度经济学在中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研究。
制度经济学在中国的应用与研究制度经济学在中国的应用与研究体现在多个领域。
首先,制度经济学关注社会制度对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市场环境下的各种制度安排对于经济行为的制约与激励作用。
例如,在中国的农村承包制度改革中,通过调整土地承包制度,激励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创新能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其次,制度经济学在研究企业组织和产权安排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研究私有制度与公有制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股权激励对企业管理层行为的激励作用等问题。
这些研究对于深化企业改革、提升企业效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此外,制度经济学还对中国的经济政策与法律体系的制定与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
例如,在产权保护与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指出,完善法律制度与执法机构对于激励和保护创新具有重要意义,从而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改革提供了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制度经济学与当代中国2004年05月08日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近些年来,以科斯为代表的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在我国特别流行,这一方面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研究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科斯派新制度经济学在西方经济学界的影响日益扩大,尤其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两个代表人物科斯和诺斯分别于1991年和1993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之后,该学派的影响更是与日俱增。
所谓新制度经济学,正如科斯所说,就是用主流经济学的方法分析制度的经济学。
迄今为止,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初具规模,已形成交易费用经济学、产权经济学、委托—代理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新经济史学等几个支流。
新制度经济学包括四个基本理论:(一)交易费用理论交易费用是新制度经济学最基本的概念。
交易费用思想是科斯在1937年的论文《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提出的,科斯认为,交易费用应包括度量、界定和保障产权的费用,发现交易对象和交易价格的费用,讨价还价、订立合同的费用,督促契约条款严格履行的费用等等。
交易费用的提出,对于新制度经济学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配置的,交易费用理论表明交易活动是稀缺的,市场的不确定性导致交易也是冒风险的,因而交易也有代价,从而也就有如何配置的问题。
资源配置问题就是经济效率问题。
所以,一定的制度必须提高经济效率,否则旧的制度将会被新的制度所取代。
这样,制度分析才被认为真正纳入了经济学分析之中。
(二)产权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家一般都认为,产权是一种权利,是一种社会关系,是规定人们相互行为关系的一种规则,并且是社会的基础性规则。
产权经济学大师阿尔钦认为:“产权是一个社会所强制实施的选择一种经济物品的使用的权利。
”这揭示了产权的本质是社会关系。
在鲁宾逊一个人的世界里,产权是不起作用的。
只有在相互交往的人类社会中,人们才必须相互尊重产权。
产权是一个权利束,是一个复数概念,包括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等。
当一种交易在市场中发生时,就发生了两束权利的交换。
交易中的产权束所包含的内容影响物品的交换价值,这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基本观点之一。
产权实质上是一套激励与约束机制。
影响和激励行为,是产权的一个基本功能。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产权安排直接影响资源配置效率,一个社会的经济绩效如何,最终取决于产权安排对个人行为所提供的激励。
(三)企业理论科斯运用其首创的交易费用分析工具,对企业的性质以及企业与市场并存于现实经济世界这一事实做出了先驱性的解释,将新古典经济学的单一生产制度体系————市场机制,拓展为彼此之间存在替代关系的、包括企业与市场的二重生产制度体系。
科斯认为,市场机制是一种配置资源的手段,企业也是一种配置资源的手段,二者是可以相互替代的。
在科斯看来,市场机制的运行是有成本的,通过形成一个组织,并允许某个权威(企业家)来支配资源,就能节约某些市场运行成本。
交易费用的节省是企业产生、存在以及替代市场机制的惟一动力。
而企业与市场的边界在哪里呢?科斯认为,由于企业管理也是有费用的,企业规模不可能无限扩大,其限度在于:利用企业方式组织交易的成本等于通过市场交易的成本。
(四)制度变迁理论制度变迁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其代表人物是诺斯,他强调,技术的革新固然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活力,但人们如果没有制度创新和制度变迁的冲动,并通过一系列制度(包括产权制度、法律制度等)构建把技术创新的成果巩固下来,那么人类社会长期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是不可设想的。
总之,诺斯认为,在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面,制度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制度变迁的原因之一就是相对节约交易费用,即降低制度成本,提高制度效益。
所以,制度变迁可以理解为一种收益更高的制度对另一种收益较低的制度的替代过程。
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构成制度变迁理论的三块基石。
制度变迁理论涉及制度变迁的原因或制度的起源问题、制度变迁的动力、制度变迁的过程、制度变迁的形式、制度移植、路径依赖等。
科斯的原创性贡献,使经济学从零交易费用的新古典世界走向正交易费用的现实世界,从而获得了对现实世界较强的解释力。
经过威廉姆逊等人的发挥和传播,交易费用理论已经成为新制度经济学中极富扩张力的理论框架。
引入交易费用进行各种经济学的分析是新制度经济学对经济学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目前,正交易费用及其相关假定已经构成了可能替代新古典环境的新制度环境,正在影响许多经济学家的思维和信念。
新制度经济学之所以能在中国获得重现,有多种原因。
首先,我国正在经历一个体制变迁的时代。
人们发现用新制度经济学有关理论和方法来描述、解释中国改革历史和过程,很具有说服力。
科斯教授倡导的研究“真实世界”的经济学在中国得到了回应。
其次,我国经济的制度结构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有研究经济制度的需要和热情。
再次,新制度经济学强调,只有在交易费用为正的情况下,制度才是重要的。
而在我国,单位交易费用远高于其他许多国家,因此更有必要引进和应用新制度经济学研究和探讨降低交易费用的途径。
我国许多经济学者运用制度经济学的方法分析经济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解释。
比如,张维迎运用产权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解释国有产权制度为什么缺乏效率。
国有产权尽管在概念上可以是明确的,但一个有效的产权还要能在现实中有效行使。
并且在所有权和控制权相分离的现代企业中,始终存在着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公司治理结构作为这一冲突的解决方案也仍然要承受代理费用。
一方面,作为十几亿委托人之一,对每个人来讲,对代理人的监督相当于公共物品,谁也没有积极性在这方面作过多投入。
另一方面,从全国人民这个初始委托人到企业代理人之间,有着过多的环节,从而有着过长的委托代理链条;每经过一个委托代理的环节,来自初始委托人的强烈的激励和监督动力和信息就会部分衰减,以致到了企业这个端头几乎丧失殆尽了。
因而国有产权形式是国有企业的根本问题。
这两种解释有着很强的经验基础。
再比如,交易费用理论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提供了有力的解释,也为进一步的改革方案提供了思考框架。
不仅作为“制度运转的费用”,交易费用可以判别制度的效率高低,而且可以用“制度变迁的成本”或“改革成本”来判别不同改革道路的优劣。
由于制度经济学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所以“改革成本”就多来自改革导致的利益再分配对某些人的损害,以及这些人很自然地对改革的反对。
因而,改革方案越是能够在改变规则时减少损害的人数或受损害的程度,改革成本就越低,改革也就越容易成功。
改革和发展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现实,中国经济学要想有所突破,新制度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的研究是必然选择。
中国的经济改革实践提出了许多西方主流经济学和传统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都无法解答的理论难题。
中国的经济学者应该而且可以为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作者:刘成勇秦广萍来源:经济日报她含着笑,切着冰屑悉索的萝卜,她含着笑,用手掏着猪吃的麦糟,她含着笑,扇着炖肉的炉子的火,她含着笑,背了团箕到广场上去晒好那些大豆和小麦,大堰河,为了生活,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她就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
大堰河,深爱着她的乳儿;在年节里,为了他,忙着切那冬米的糖,为了他,常悄悄地走到村边的她的家里去,为了他,走到她的身边叫一声“妈”,大堰河,把他画的大红大绿的关云长贴在灶边的墙上,大堰河,会对她的邻居夸口赞美她的乳儿;大堰河曾做了一个不能对人说的梦:在梦里,她吃着她的乳儿的婚酒,坐在辉煌的结彩的堂上,而她的娇美的媳妇亲切的叫她“婆婆”…………大堰河,深爱她的乳儿!大堰河,在她的梦没有做醒的时候已死了。
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她死时,平时打骂她的丈夫也为她流泪,五个儿子,个个哭得很悲,她死时,轻轻地呼着她的乳儿的名字,大堰河,已死了,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
大堰河,含泪的去了!同着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同着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同着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同着一手把的纸钱的灰,大堰河,她含泪的去了。
这是大堰河所不知道的:她的醉酒的丈夫已死去,大儿做了土匪,第二个死在炮火的烟里,第三,第四,第五而我,我是在写着给予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咒语。
当我经了长长的飘泊回到故土时,在山腰里,田野上,兄弟们碰见时,是比六七年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
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春云淡淡日辉辉,草惹行襟絮拂衣。
行到亭前逢太守,篮舆酩酊插花归。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尽,来往亭前踏落花。
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年)【注音】ōu yáng xiū,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自称庐陵人],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
与唐韩愈,柳宗元,宋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说明诗人于庆历六年(1046)在滁州郊外山林间造了丰乐亭,•第二年三月写了丰乐亭游春三首绝句,这里选一首。
诗中描写诗人尽情春游,如醉如痴,•简直不肯放过春天的样子。
可以说,这是《画眉鸟》•诗中“自在啼”的一个非常形象化的注脚。
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
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春云淡淡日辉辉,草惹行襟絮拂衣。
行到亭前逢太守,篮舆酩酊插花归。
丰乐亭游春欧阳修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解释•①丰乐亭--位于滁州西南,背依丰山,•下临幽谷泉,景色幽雅秀丽。
②长郊--广阔的郊野。
•绿无涯--绿色一望无际。
③春将老--春天快要过去了。
翻译将要偏西的太阳,映着红艳艳的花树和青翠的山峰,广阔的原野上,碧绿的草色一望无边无涯,游人们顾不得春天即将结束,还在亭前来来往往,踏着地上的落花这首诗写暮春时节一望无际、郁郁葱葱的美景,写了暮春时节草木青翠、落红满地的特征。
表达了游人对此怀着喜爱和恋恋不舍的感情诗离不开景物的描写,诗歌的意境是通过景物来表现的。
因此,要体味一首诗的意境,可从诗中描写的景物着手。
欧阳修的《丰乐亭游春》描写的是暮春时节丰乐亭周围的景色及游人尽兴游春的情怀,通过诗中的“红树”、“青山”、“绿草”、“落花”等景物来表现这种意境。
此篇写惜春之情。
美好的春天即将过去,丰乐亭边落花满地。
到了红日西斜时,游人们还依依不舍,在亭前盘桓,欣赏着暮春景色。
这两句看似无情却有情,同他在《戏答元珍》中所说的“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以及他在《啼鸟》中所说的“身闲酒美惜光景,惟恐鸟散花飘零”,写的是同样的感情:这就是对美好春光的留恋与怜惜。
东大学任教。
1926年底返沪后主持创造社出版部工作,主编《创造月刊》、《洪水》半月刊,发表了《小说沦》、《戏剧论》等大量文艺论著。
1928年加入太阳社,并在鲁迅支持下,主编《大众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