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水土保持效益评价的探讨

合集下载

水土保持施工设计服务方案中的水土保持项目效果评估

水土保持施工设计服务方案中的水土保持项目效果评估

水土保持施工设计服务方案中的水土保持项目效果评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开发和建设项目越来越多,水土保持工作成为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任务。

为了确保水土保持项目的有效实施和效果评估,施工设计服务方案中的水土保持项目效果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水土保持项目效果评估的意义、评估内容和评估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水土保持项目效果评估的意义水土保持项目效果评估是对项目实施后的效果进行全面、客观地评估和监测,旨在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水土保持措施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其主要意义如下:1. 提高工程质量与效益:通过对项目效果的评估,可以及时查明工程质量的问题并采取合理的措施加以改进,从而提高水土保持工程的质量和效益。

2. 优化资源配置:水土保持项目效果评估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效果不理想的问题,避免浪费资源,提高资源的合理配置效果。

3. 保护生态环境:水土保持项目的实施和效果评估能够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保护水源、土壤和生物多样性。

二、水土保持项目效果评估的内容水土保持项目效果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水土流失情况评估:评估水土保持项目实施后水土流失的减少情况,通过对水土流失量、流速、流程等指标的监测,了解项目对水土保持的效果。

2. 土壤侵蚀程度评估:评估水土保持项目实施后土壤侵蚀的程度,通过对土壤侵蚀指标的监测,了解项目对土壤侵蚀的控制效果。

3. 植被覆盖评估:评估水土保持项目实施后植被覆盖的情况,通过对植被覆盖率、植被生长状况等指标的监测,了解项目对植被保护的效果。

4. 生物多样性评估:评估水土保持项目实施后生物多样性的情况,通过对野生动植物种类、数量等指标的监测,了解项目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效果。

三、水土保持项目效果评估的方法评估水土保持项目效果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评估。

以下是常用的评估方法:1. 野外监测法:在项目施工完成后,设置一定数量和布局的监测点,对水土流失、土壤侵蚀、植被覆盖、生物多样性等指标进行定期监测,以了解项目的效果。

区域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

区域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

区域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区域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1. 引言水土保持是保护和改善土地资源的重要措施之一,对于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而区域水土保持效益评价则是评估水土保持措施的实际效果,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以进一步改进和优化水土保持工作。

本文将探讨区域水土保持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并提出个人观点和理解。

2. 区域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区域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估水土保持措施效果的基础,需要综合考虑土壤保持、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的因素。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区域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2.1 土壤保持指标1)土壤侵蚀情况:如土壤流失率、沟壑侵蚀指数等;2)土壤水分保持能力:如持水量、蓄水能力等;3)土壤肥力和质量:如有机质含量、土壤结构改善程度等。

2.2 水资源保护指标1)地表水保护:如河流水质、湖泊富营养化等;2)地下水保护:如水位、水质等;3)水循环:如降水利用率、径流减少程度等。

2.3 生态环境改善指标1)生物多样性:如物种丰富度、群落组成等;2)生态系统功能改善:如生态系统稳定性、自然灾害抵抗性等; 3)生态景观保护:如保护地面积、连通性等。

3. 区域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方法在确定了指标体系后,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进行区域水土保持效益评价。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评价方法:3.1 指标加权法这是一种定量评价方法,通过对各指标进行权重赋值,再根据实际观测数据进行计算,得出最终的评价结果。

权重的确定可以基于专家评分、层次分析法等方法。

3.2 综合指数法这是一种通过将各指标综合到一个综合指数中,来评价水土保持效益的方法。

可以采用线性加权综合指数法或模糊数学综合指数法等。

3.3 熵权法这是一种基于信息熵理论的评价方法,通过测度指标数据的分布情况,计算各指标的权重,进而得出水土保持效益的综合评价结果。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区域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个指标和评价方法的综合运用。

安塞县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分析

安塞县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分析

评 价和 定性 评 价相 结 合 的方 法 , 分析 水 土保 持 工程 所取 得 的 经济 效益 、 会 效 益 、 态效益 , 着重 对 经济效 益 社 生 并 进行 了评估 。结 果表 明 , 安塞 县 的水 土保持 工程 经 济效 益显 著 , 并且 取得 了较 高 的社 会 效益 和生 态效 益。
水 土保 持
2 1 1 中 国水 利 0 2.8
安塞县水 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分析
胡 明
( 西省 渭南 师范 学院 化学 与生命 科 学学 院 , 西省 多河流 湿地 生 态环境 重 点实验 室 , 10 0, 陕 陕 7 4 0 渭南 ) 摘 要 : 土保持 工程综 合效 益评 价 , 水土保 持 宏观 决策 具有 重要 意 义。 安塞 县水 土保持 综合 效益 采 用定量 水 对 对
关 键 词 : 塞 ; 土 保 持 ; 合 效 益 ; 价 安 水 综 评
Ev l a i n a u t a d n l ss f o p e e sv b n f s f o l nd wa e c n e v to i An a Co t / o n a a y i o c m r h n i e e e t o s i i a tr o s r ai n n si un y /
Hu Mi g n
Ab t a t C mp e e sv e e t v l a i n o o l a d wa e o s r ai n s i n fc n o t c o d c so — s r c : o r h n i e b n f s e au to f s i n tr c n e v t i i o sg i a t f r i ma r e ii n i s

水土保持三大措施的效益评价

水土保持三大措施的效益评价

水土保持三大措施的效益评价罗珂2013052120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是对指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后所获得的利益或收益的预测和计算。

其目的是分析措施当前的效益;检验原规划、设计的合理性;预测规划措施的效益。

水土保持效益是指水土保持措施对于减弱和预防水土流失、保护和改良水土资源、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社会经济系统健康发展的贡献。

根据水土保持效益的性质,分为蓄水保土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一、效益计算的原则1、根据治理措施的使用年限确定效益计算期一般20-30年。

2、采用的数据资料要翔实可靠。

3、从措施开始生效之年计算效益。

①从开始实施开始计算效益的有:梯田、保土耕作措施和小型蓄水保土工程的保水、保土效益;保土耕作措施的增产效益;采用工程措施造林种草的保水、保土效益。

②没有整地工程时,灌木第三年,乔木第五年,种草第二年开始计算效益,其经济效益应在开始有果品、枝条和饲草等收益时;③封禁治理第3年开始计算。

4、多项措施的效益要分摊二、水土保持效益的计算(一)蓄水保土效益计算蓄水保土效益包括单项措施的蓄水保土效益和小流域或某区域的蓄水保土总体效益。

蓄水保土效益计算方法主要有水保和水文法。

(1)水保法指应用水土保持单项措施来综合计算全流域的蓄水保土效益。

(2)、水文法以水文站或径流站等实测的降雨、径流和泥沙资料为依据,用统计相关分析的方法来计算全流域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后的蓄水、减沙效率。

(二)经济效益计算1、直接经济效益计算以各项措施增产的产品的经济效益计算为基础,并以货币定量表示。

各项治理措施的经济效益,应根据每年实际生产效益的有效面积、单位面积增加的产品数量以及产品价格,逐年计算,最后累加得到在效益计算期内的总效益。

直接经济效益包括:粮食和经济作物增产的效益;栽植经济果林、种草的产品效益;增加木材蓄积量的效益;增加薪材的效益等。

2、间接经济效益计算计算转化效益要注意:当地有转化条件,转化多少计算多少;必须扣除转化中的投入;只计算一次转化提高的产值和投入,而且只限于在当地农村就地加工转化。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评价分析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评价分析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评价分析摘要: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工程,需要加大对土地资源以及水资源等自然资源进行保护。

当前大量植被破坏、水资源短缺、土壤退化严重、土地盐碱化导致生态环境脆弱,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风险隐患和不利局面。

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评价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评价引言水土流失是我国的一大问题,在一些区域中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生态环境破坏现象,土地沙漠化、土壤盐碱化、滑坡、泥石流、土壤侵蚀等问题,同时也有部分地方因为人为开发,以及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而造成环境污染、破坏植被资源以及水资源浪费等一系列的生态不平衡发展状态。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意见”的实施和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建设思路,国家加大了对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扶持力度,加强了水土保持基础设施建设,这给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加强综合治理和科学控制,保护环境,改善民生问题,有效地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冲突矛盾、资源利用率低等这些难题,才能使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得到良好发展,从而实现我国生态建设目标。

1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背景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但古坡镇由于地处土质疏松地区,开展有计划的综合治理工作较少,水土流失治理程度差,土地利用结构单一,耕地质量下降,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像山镇羊须沟沟道上游汇水面积大,排水设施不完善,导致沟道侵蚀严重,影响道路安全,下游泥沙输入量大,严重影响东关村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羊须沟片区沟道十分迫切需要。

2当前制约水土保持工作的因素水土保持工作具有生态性、长期性、基础性、公益性、社会性的特点,相较于其他建设项目,在经济上投入产出比低、融资能力差。

尽管国家、省、市、县对水土保持工作高度重视,但是在经费投入方面仍然存在问题。

正确合理地分析水土保持经济效益评价探究

正确合理地分析水土保持经济效益评价探究

正确合理地分析水土保持经济效益评价探究摘要:水土保持是一项面广量大、复杂的系统工作,要全面测试分析评估其效益,确实不易。

本文就合理分析水土并建立科学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同时提出了正确合理分析水土的具体措施,以实现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经济效益水土评价1、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方法(1)生态功能的效果评价方法。

水土保持生态功能的效果评价,应着眼于水土保持给生态环境带来的物质效应。

即从实物尺度来评价水土保持在防止土壤侵蚀,调节径流,减少洪水总量,改善洪水过程,降低洪峰流量,减少河流泥沙输出量,改良土壤,提高立地地位级,干物质积累量,土壤侵蚀程度的变化等方面的生态效果。

虽然有人把水土保持所发挥的每一种生态功能都转化为一个确切的货币量来进行评价,但事实上,人们寻找出的各种对等物与实际的生态效果不论是存在形态上,还是实际价值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出入,不能完全反映出每一种生态功能所具有的真正的”生态价位”。

因此,在评价水土保持生态效益时,应以人们最为关心的、能普遍接受的生态因子的数量效果为主,而以生态效果的经济评价(即生态效益的货币计量)为辅。

(2)直接经济效益的评价方法。

水土保持经济效益评价,包括水土保持产出效益和水土保持再生产费用两个方面的评价.根据现行价格分别推算出各类标准地水土保持的再生产费用(包括整地、造林、种苗、抚育间伐、更新伐以及基本建设折旧、维护和管理等费用和土地占用费等),再根据标准地的林木蓄积量和枝叶生物量(根据枝叶的发热值及数量将其折合成标准煤)以及林木出材率,现行木材价格和标准煤的价格,推算出水土保持直接产出效益。

然后,再对这两个方面进行总体评价和分析。

常见的评价方法有静态分析法和动态分析法。

(3)生态效果的经济评价方法。

常见的生态效果的经济评价方法是环境效益-费用分析法.它是把某一项目的直接投资与其机会成本之和作为该项目的费用;而把该项目实现以后提高的产品产出率和改善的环境质量,或增加舒适性而直接提高社会福利的所有效果,作为该项目的效益.从费用和效益的比较中,分析该项目在经济上的得失.可以用公式表示如下:NPV=Bd+Be-Cd-Cp-Ce式中,NPV为净现值;Bd为项目的直接收益;Be为外部(或环境)收益;Cd为项目的直接成本;Cp为环境保护费用;Ce为外部(或环境)费用。

水土保持施工设计服务方案的社会经济效益评估

水土保持施工设计服务方案的社会经济效益评估

水土保持施工设计服务方案的社会经济效益评估一、引言水土保持是保护土地资源、维护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而水土保持施工设计服务方案的社会经济效益评估,对于确保施工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水土保持施工设计服务方案的社会经济效益评估方法与应用。

二、社会经济效益评估方法1. 指标体系的建立社会经济效益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是保证评估准确性的关键。

主要包括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个方面。

项目经济效益包括投资回收期、内部收益率和净现值等财务指标,用于评估项目的经济可行性。

社会效益指标包括就业增加、农村收入提高以及生态环境改善等,用于评估项目对社会发展的贡献程度。

环境效益指标包括水土保持能力提升、生态系统恢复等,用于评估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2. 数据收集和处理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对于效益评估的结果具有重要影响。

需要收集项目投资、施工设计成本、施工周期、施工后的效果以及项目对周边社区和环境的影响等数据。

收集的数据需要进行合理的处理,确保数据的可比性和科学性。

3. 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是社会经济效益评估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比较项目的投资成本和预期效益,判断项目是否具备经济可行性。

常用的方法有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等。

同时,也需要考虑到项目建设期间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进行综合评估。

4. 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社会经济效益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评估和预测,提前采取措施进行风险管理。

常见的风险包括天气风险、政策风险以及社会公众的反对等。

评估过程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全面考虑各种风险,并提出应对策略。

三、应用案例分析以某水土保持施工设计服务方案为例,进行社会经济效益评估。

通过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以下结果:该项目投资回收期为3年,内部收益率为10%,净现值为50万元。

同时,该项目还带动了当地农民就业增加20人,农村收入提高20%,并改善了周边的生态环境等。

水土保持经济效益的评价和分析方法综述

水土保持经济效益的评价和分析方法综述

水土保持经济效益的评价和分析方法综述王峰摘要:本文综述了目前主要应用的水土保持经济效益评价和分析方法。

水土保持的经济效益分为两种:当地效益和外部效益。

当地效益的评价方法有四种:产量变化法、重置成本法、意愿价值评估法和内涵价格法;外部效益的评价方法也有四种:重置成本法、产量变化法、内涵价格法和机会成本法。

水土保持的经济效益分析方法主要有财务分析法和成本效益法两种。

关键词:水土保持;经济效益;评价方法;分析方法1.前言经济效益分析是水土保持效益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分析结果影响着农民和政府在水土保持工作上进一步的行动和决策。

为了分析水土保持的经济效益,首先需要一定的评估方法以评价水土保持各种效益的经济价值。

由于目前水土保持经济效益评估分析方法的不足――通常只评价那些能够在市场上直接进行交换的经济价值,本文综述了一些水土保持经济效益的评估分析方法及其应用,以期评价水土保持实际的经济效益。

2.水土保持经济效益评估大多数的研究都是以“有”或者“没有”水土保持措施两种方案为基础来评价水土保持的效益。

这也是水土保持经济效益评估的前提。

由于水土保持不仅对治理的区域产生影响,对其他相关区域(主要是下游)亦产生影响,所以水土保持经济效益的评估也分为两部分:当地经济效益评估和外部经济效益评估。

当地经济效益评估水土保持的当地效益可直接表现为土壤特性的改善,也可间接表现为作物产量或生产力的变化。

有时也可间接表现为其他价值的变化,如环境改善的价值。

下面介绍四种水土保持当地经济效益的评估方法。

产量变化法由于作物产品能够直接在市场上进行交易,因此产量变化法成为水土保持经济效益普遍采用的评估方法。

水土保持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可通过田间数据、经验模型、其他研究的数据,以及估计或假定的数据等方法进行定量化。

大量的研究应用该方法对各类水土保持技术的效益进行经济评估,例如Lindren在肯尼亚应用三季作物的调查数据定量化水土保持对作物的影响。

水库工程对区域水土保持的综合效益评价

水库工程对区域水土保持的综合效益评价

水库工程对区域水土保持的综合效益评价摘要:本文通过对水库工程对区域水土保持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并探讨了水库工程和区域水土保持之间的关系。

首先介绍了水库工程和区域水土保持的基本概念和意义,分析了水库工程与区域水土保持的紧密关联。

然后,通过对水库工程对区域水土流失、洪水干旱情况以及土地生产能力和生态多样性的影响进行分析,揭示了水库工程在区域水土保持中的综合影响。

最后,针对水库工程在环境改善和生态保护方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评价,并提出了优化建议和策略,为水库工程在区域水土保持中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指导和支持。

关键词:水库工程、区域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1、水库工程和区域水土保持的基本概述1.1.水库工程的定义及其关键特性水库工程是指人工修筑的储存大量水资源的建筑物或工程系统,旨在解决水资源供应、洪水调节、灌溉农田等问题。

水库工程的关键特性包括:规模庞大、供应安全的水资源、多功能性、长期可持续发展。

1.2.区域水土保持的基本概念和意义区域水土保持是指通过改善水土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防止水土流失、保持水土肥力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

区域水土保持的意义在于保护水资源,减少土地退化,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田产量和粮食安全。

1.3.水库工程与区域水土保持的关系探讨水库工程与区域水土保持密不可分。

水库工程的建设可以有效地调节水资源分配,在水土流失多发地区实施水库工程可减少水土流失风险。

水库工程的建设还有利于防洪减灾,降低洪水对土壤和农田的冲击。

此外,水库的蓄水能力可以提供农田灌溉和人口供水,进一步促进区域农业和经济发展。

因此,水库工程对于区域水土保持起到了重要的支持和促进作用。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水库工程与区域水土保持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和相互促进的关系,水库工程的建设不仅可以提供水资源供给,调节洪水,还可以促进区域农业和经济发展,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为了实现水库工程在区域水土保持中的综合效益,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水库工程的影响和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水利工程中的水土保持措施与效益

水利工程中的水土保持措施与效益

水利工程中的水土保持措施与效益水利工程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能解决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调配问题,还能保障粮食安全、防洪抗旱等方面的需要。

然而,水利工程的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往往伴随着水土流失、土壤侵蚀等问题,这对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水利工程中的水土保持措施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探讨水利工程中的水土保持措施的种类及其效益。

一、水土保持措施的种类1. 林网工程林网工程是水利工程中一种常见的水土保持措施。

通过在山地、丘陵等地区对植被进行保护和恢复,形成了一张覆盖地表的绿色屏障。

林网工程能够有效地减少降雨对地表的冲击力,降低水土流失的风险。

此外,林网工程还能够提供生态系统服务,如空气净化、水源涵养等。

2. 坡面工程坡面工程是水利工程中常用的水土保持措施之一。

它包括坡面修整、坡面覆盖等措施,能够有效地降低水土流失的风险并改善土壤质量。

通过合理地修整和覆盖坡面,可以减少降雨对坡面的侵蚀力,保持土壤肥力和水分,促进作物的生长,提高农田产量。

3. 水库工程水库工程是水利工程中一种重要的水土保持措施。

水库的建设可以调整地表水资源的分布,保障不同地区的用水需求,并通过有效蓄水降低地表径流速度,减少水土流失的风险。

此外,水库还能提供灌溉水源和发电等功能,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水土保持措施的效益1. 减少水土流失水土保持措施的主要目的是减少水土流失的风险。

水土流失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因素导致的土壤被水流或风力冲刷而流失,进而影响土壤肥力和生态环境。

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土壤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2. 改善土壤质量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可以改善土壤质量。

水土保持措施包括植被保护、坡面修整等,这些措施可以减缓土壤侵蚀速度,保持土壤肥力和水分含量,促进土壤结构的形成和发育。

通过改善土壤质量,不仅可以提高农田产量,还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和生态环境的恢复。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评价分析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评价分析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评价分析摘要:水土流失是我国基本国情,它影响美好环境的建设,同时制约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近几年通过“放管服”政策的实施与落地,水土流失情况得到有效的遏制和治理,但是,我们应该继续保持对水土保持防治工作的重视,高效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度措施的发展。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不仅能够改善生态环境,同时还能够发展生产,促进经济发展。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评价是针对已实施水土保持措施的防治效果进行分析评价工作,6项指标达标情况(如水土流失治理度、土壤流失控制比)、保土效益及生态效益等,,不仅能客观地反映治理对农业和经济发展的意义,同时也为治理者的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评价对于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笔者对水土保持效益进行了介绍,对水土保持效益的评价方法进行了列举,并对各种治理方法所带来的效益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评价1.水土保持效益1.1水土保持效益的含义水土保持的含义是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

水土保持效益就是对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后所获得的利益或收益的预测和计算。

水土保持效益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分析当前的产生效益,为决策部门服务;检验原规划、设计的合理性,为进一步规划设计提供服务;预测规划措施的效益,对比分析不同的方案,从而决出最佳方案。

1.2水土保持效益的分类根据水土保持效益的性质,可以将水土保持效益分为4类。

(1)蓄水保土效益。

指将降水、土壤利用水土保护措施保持固定在某一限定的地段,由此而取得的效益。

因为特指对水和土的保持,所以称为蓄水保土效益。

(2)经济效益。

对水土流失采取保持治理措施后,提高了土地的生产能力,而带来的社会财富所取得的效益。

又分为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

(3)社会效益。

指实施水土保持后对促进农业的进步和发展,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率和水平,对社会进步所带来的效益。

论水土保持投入产出与效益评价

论水土保持投入产出与效益评价
沙 淤 积 到 设 计 高 度 时 , 成 坝 地 可 以利用 , 的经 济 形 它
水 土流 失量 大 面广 ,仅 有这 两 种投 入 是 远远 不够 的 , 还需 要政 策 、 技 、 传 、 科 宣 管理 等投 入 。通过 政策 投 入 , 可 以调 动社会 各 阶层 成员 投 身水 土 保 持 的积极 性 ; 科 技 投入 , 以加快 防 治进 度 , 可 提高 防治 质量 和效 益 ; 宣
按 常规 意义 来讲 , 投入 指 的是 为 了 动 。按 此说 法 , 土 保持 投 水
入, 指的是为了防治水土流失 , 改善生态环境 , 发展大
农业生产 , 而向水土流失地区掷送 的物质 与劳动。掷 送的物质 , 具有一定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 由物化劳 是 动 和活 劳动 组成 的。掷 送 的劳 动 , 就是 劳动 力 的活 劳
价值才能体现出来 , 如果达不到一定高度 , 所成坝地 达不到防洪保收标准 , 则只能体现生态价值。因此 , 水 土 保持 产 出也 是一 个 十 分复 杂 的 问题 ,概 括 地讲 , 水
土 保持 产 出指 的是 水 土 流失 地 区采 取 工程 、植 物 、 保
传投入 ,可 以唤醒社会成员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 意 识, 自觉遵 纪 守法 , 护水 土 资源 的永 续 利 用 ; 理投 保 管 入, 可以使水土保持工作在时间和空 间上有条不紊地 进行 , 同时提高治理保存率 。 由此可见 , 水土保持投入 是 一个 十分复 杂 的 问题 , 括 地说 , 土保 持 投入 , 概 水 就 是为了防治水土流失 , 改善生态环境 , 发展大农业 生 产, 保持水土资源永续利用 , 而向水土流失地区掷送
动 。水 土保 持投 入 中的物化 劳动 , 的 就是 治 理水 土 指 流 失过 程 中所需 要 的物 资 , 机修 梯 田过 程 中所 用 的 如

水土保持措施及效益分析

水土保持措施及效益分析

水土保持措施及效益分析摘要:水利工程的建设周期较长,对施工环境造成的影响较大,而在施工过程中容易造成水土流失问题,所以水利工程中水土保持工作更需要引起广泛的重视。

为推动我国自然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水土保持工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本文结合水土流失原因和类型,论述水土保持措施,分析水土保持效益,以更好地实施水土保持工程,改善生态环境。

关键词:水土保持;原因;有效措施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A引言在施工建设环节中,部分单位更加关注如何创设更高的经济效益,忽视工程的社会和环境效益建设,导致施工现场周边自然环境被破坏,甚至加剧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的问题比较严重,甚至给农业生产活动、日常生活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

而开展水土保持工作,能把控与减少水土流失的问题,借助现代化设备,对水土流失的问题进行把控,做好监督验收工作,进而为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1 水土保持的作用1)水土保持有助于提升水资源使用价值。

水土流失可能会直接影响水资源使用效率,甚至出现水资源利用不合理、资源短缺的问题。

水土保持则可以缓解水资源利用率不高的情况,还可以为经济事业建设发展提供更多优质的水资源,并降低水资源浪费风险问题的发生概率。

2)水土保持可以解决河道淤堵的问题,有效防范旱涝灾害。

利用修建水库、植树造林等方式,对水土流失的问题进行把控,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河道淤堵,并适当延长河道使用寿命,将河道防旱抗涝的核心优势发挥出来。

3)水土保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优化生态条件。

水土保持的核心作用就是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还可以保证生态系统建设的稳定性,并保护水资源与水质,进而为水利事业的稳定发展与进步创设良好的条件。

2 水土流失原因2.1 自然因素在自然因素中最能够导致水土流失的就是气候因素。

例如,暴雨会对本就疏松的土壤造成较大的冲刷力,从而引发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等严重的自然灾害。

除此之外,地形地势也是导致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

水土保持施工设计服务方案的效益评估与经济分析

水土保持施工设计服务方案的效益评估与经济分析

水土保持施工设计服务方案的效益评估与经济分析一、引言水土保持是一项重要的生态建设工作,对于保护土地、水资源以及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而水土保持施工设计服务方案的效益评估与经济分析则是评价该方案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对水土保持施工设计服务方案的效益评估与经济分析进行探讨。

二、背景介绍水土保持施工设计服务方案的制定旨在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

该方案通常包括对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土壤侵蚀、水源污染等环境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和管理计划。

而对于该方案的效益评估与经济分析,可以为项目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效益最大化。

三、效益评估方法1.环境效益评估水土保持施工设计服务方案对环境保护具有积极影响。

在效益评估过程中,可以采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评估方案对于土地保护、水质改善等方面的贡献。

同时,还可以借助环境风险评估工具,对可能产生的环境风险进行定量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2.经济效益评估经济效益评估是对水土保持施工设计服务方案的投资回报进行分析。

首先,需要对方案实施前后的成本进行对比,包括设计、施工、监测等方面的费用。

然后,通过评估方案实施后可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如土地保值增值、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等,来评估方案的经济效益。

四、经济分析方法1.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是评估方案的经济可行性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方案实施前后的成本与效益进行比较,可以评估方案的投资回报率。

成本主要包括设计施工费用、维护费用等方面,而效益则可以从土地保护、水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进行评估。

该分析方法可以直观地展示方案的经济效益,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

2.敏感性分析敏感性分析是对方案经济效益进行风险评估的手段。

通过考察关键因素变动对方案经济效益的影响程度,可以为决策者提供风险管理建议。

敏感性分析可以在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考虑不同因素的变动对方案经济效益的影响,并给出相应的风险防范策略。

水土保持效益评价分析

水土保持效益评价分析

水土保持效益评价分析作者:徐敬年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14期摘要:本文在对水土保持效益进行不同形式与条件分类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不同效益形式的内涵,明确了不同形式水土保持效益计算所涉及的内容。

根据水土保持效益计算的发展现状分析,本文提出在其发展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确定与合理利用效益参数指标,准确使用各项措施的有效数量及增产生效时,正确合理地分析水土保持经济效益成份三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水土保持效益分类与内涵发展方向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5(b)-0090-011 水土保持效益的分类所谓效益,是指一项活动(建设项目)给人类和自然所带来的种种有效结果,它的含义是很广泛的。

对效益进行系统的分类是经济评价必不可少的内容,分类时应注意的是每种效益的内涵而不仅仅是它们的名称,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对效益进行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1)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

按项目系统的空间边界范围,效益可划分为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

直接效益是指项目的直接产出物对国民经济所作的贡献,即项目的产出物用影子价格计算出的经济价值;间接效益也称外部效益,是指项目可为社会做出的贡献,而项目本身并未得到的那部分效益。

2)一级效益和二级效益等。

根据项目的作用在时间上、空间上波及面的不同,效益可划分为一级效益和二级效益等。

一级效益表示项目的直接产出物对人类及自然界所作的贡献,它与前面提到的直接效益是不同的;二级效益主要是指项目直接产出物进行深加工所获得的效益。

进一步划分可得三级效益、四级效益等。

3)经济效益和非经济效益。

按能否用货币定量计算,效益可划分为经济效益与非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是指项目对国民经济所作的贡献,它是可以用货币定量计算的也称为收益;非经济效益是指效益中难以用货币定量计算而只能用实物量表达作定性描述的部分,非经济效益包括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2 水土保持效益的内涵参照上述效益分类方法,水土保持措施的效益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评价方法探讨

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评价方法探讨

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评价方法探讨摘要: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力、风力、重力和冻融等侵蚀营力和不合理人为活动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

在人类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需要的资源量日渐增加,资源的大量开发所引起的水土流失问题越来越突出,水土保持问题逐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评价方法引言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但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水土流失问题日益突出。

水土流失不仅造成了水土资源的损失与破坏,导致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恶化,同时也影响到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所以水土保持和效益评价方面的研究工作,也越发重要。

1 水土流失的特点1.1水土流失的主要形式水力侵蚀、风力侵蚀、重力侵蚀、冻融侵蚀、混合侵蚀。

1.2水土流失的危害1.2水土流失的危害水土流失导致土地退化,毁坏耕地,破坏土地资源,降低土地生产能力,使人们失去赖以生存的基础,威胁国家粮食安全。

水土流失将会导致淤积江河湖库,加剧洪涝灾害水土流失导致河道严重淤积,降低了水利设施调蓄功能和河道泄洪能力,加剧了下游的洪涝灾害。

水土流失致使大量有机质和有害物质进入江河,加剧面源污染,恶化水质,影响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有效利用。

水土流失导致土地沙化,沙尘暴频发,恶化生态环境。

人地矛盾突出,形成“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使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贫困加剧。

2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评价原则及体系构建只有对治理的结果进行效益评价,才能找出问题、缺陷,为下一步工作提供依据。

对效益评价时必须服从科学性、整体性、目的性、重点性、动态性等原则。

在各个学科相互交叉的情况下,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的评价方法也在不断进行归纳、总结、分类,目前常用的评价方法分析细致,归纳全面,分类合理。

科学合理的对评价指标进行筛选和提取将直接影响到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因此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首先应结合地形、地貌、经济发展条件以及自然环境系统服务体系等要素确定生态系统的标准和目标。

区域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

区域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

《区域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和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大,区域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显。

区域水土保持效益评价,作为评估区域生态环境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的重要手段,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成为学术界和实践界关注的焦点。

二、区域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1. 概念和意义区域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是指用于评价区域水土保持工作效果的一套量化指标和评价体系。

它旨在通过综合评价,客观反映区域水土保持工作的成效,为今后的水土保持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

2. 构建原则区域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需要遵循科学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

要基于科学理论和实证数据,确保指标的科学性和客观性;要涵盖区域水土保持工作的各个方面,确保指标的全面性和综合性;要考虑实际操作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确保指标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3. 关键指标区域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关键指标包括水土流失率、植被覆盖率、土壤侵蚀强度、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等。

这些指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区域水土保持工作的效果,是评价体系的核心内容。

三、区域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方法研究1. 定性评价方法定性评价方法是根据区域水土保持工作的整体情况和特点,通过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等方式,对水土保持效益进行综合评估。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融合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综合性。

2. 定量评价方法定量评价方法是通过统计学和模型分析等手段,对区域水土保持效益进行量化评估。

常用的定量评价方法包括数理统计分析、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模型模拟等。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明确、具体地反映水土保持工作的效果,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在区域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的研究中,我认为必须充分考虑区域的地理特点和生态环境,确保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需要注重定性和定量评价方法的结合运用,以便更全面、深入地评估水土保持工作的成效。

水土保持效益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水土保持效益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水土保持效益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是指对水土保持工程实施后所产生的效益进
行定量或定性的评估。

评价内容和方法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包括生态环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

首先,从生态环境的角度来看,水土保持效益评价可以包括土
壤侵蚀控制、水资源保护、生态系统保育等方面。

评价方法可以采
用定量指标如土壤侵蚀模型计算不同工程措施对土壤侵蚀的减少量,水质监测数据分析工程对水资源的保护效果,以及生态系统多样性
指数评估工程对生态系统的保育效果。

其次,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水土保持效益评价可以包括工
程投入产出比、土地产出增加值、资源节约等方面。

评价方法可以
采用成本效益分析,对工程实施前后的投入产出进行比较,分析工
程对当地农民收入、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等经济效益。

最后,从社会效益的角度来看,水土保持效益评价可以包括减
少自然灾害、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评价方
法可以采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了解
工程实施后对当地社会的影响,包括农民生活水平的改善、社会稳
定性的提高等社会效益。

综上所述,水土保持效益评价的内容和方法涉及生态环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个方面,需要综合考虑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以全面评价水土保持工程的效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水土保持效益评价的探讨
摘要:到目前为此,水土保持工作在全国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水土保持的工作大多还停留在理论探索阶段与定性描述阶段,对于水土保持效益评价中的深层次问题还未作深入的研究,如水土保持效益评价中的治理效益模式与水土治理流失模式的关系,治理效益与水土保持措施以及治理效益面与点的关系。

本文从水土保持中这几方面进行探讨,这将会对治理效益评价理论体系的完善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从而加强治理效益评价的适用性与科学性。

关键词:水土保持;治理目标;治理措施;治理效益;效益链;效益评价
中图分类号:s15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20世纪90年代国家开始强调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并且把生态建设作为西部大开发的切入点,自从这以后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其中退耕还草还林方面的水土流失治理有了很大的发展,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效益的显著程度还停留在定性阶段,也就是其定量化描述模型还未形成。

到目前为此,关于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方面的探讨还只是停留在表层,效益的类型、治理措施类型与治理目标的关系、效益评价与指标等都未得到深入的探讨,本文就这几方面进行探讨,从而形成对水土效益评价的新认识,这对水土保持效益不仅具有很大的理论意义,而且还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水土流失治理模式与效益的探讨
1.1水土流失治理效益
我国标准的水土保持效益计算方法将水土保持效益分为四大类型,分别是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以及基础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现实中常常把基础效益归属于生态效益,因此,在现实中这四大效益常被称为三大效益,即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在理论上看对于水土保持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概念有很清晰的认识,但在实践中,如效益计算或者是效益评估时则会发现对这三大效益的概念的认识并非很清晰,特别是社会效益。

社会效益的概念本身就很含糊,很难用一个简单明确的指标来表达其内涵,如从“减轻自然灾害”和“促进社会进步”这两个方面来反映社会效益。

但这两个方面的概念十分含糊,因此,从这两个方面来计算社会效益也很困难,也就是关于水土保持与“自然灾害”和“促进社会进步”的关系还难以量化。

此外,生态效益中包含着“自然灾害”和“促进社会进步”,这两方面的改善会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而改善,也就是说,如果生态环境改善了,那自然灾害有可能会减少,社会也有可能会进步;已有的研究中,对社会效益方面评价都无一例外的采用定性描述或者将其归属于经济和生态效益。

正因为这样,本研究认为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可较完整地反映水土流失治理的整体效益,没有必要突出社会效益。

水土保持的生态和经济两大效益是效益系统的高度概括,这是不可否认的,倘若把它细分的话,它将会是一个复杂的效益链。

而效
益的多重性、延伸性、交叉性和利弊二重性是效益链基本特点的反映。

如果从效益发生的地区来考虑,则可分为异地效益和当地效益,从效益关系出发会分为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从效益反映的形式出发分为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从效益性质,则分为负效益和正效益。

总而言之,水土保持效益可以延伸到地、生、气和水这四大圈层中。

1.2治理模式
笔者认为治理模式就是治理措施的配置模式。

由于不同地区的水土流失发生的条件非常复杂,因此,各个地区的水土保持的最终目的都不一样,所以,如何有效的配置水土治理措施是一个复杂的工程。

各个地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水土保持的目的都会影响水土治理措施配置的复杂性。

关于水土流失如何治理,什么样的治理模式才是有效的,不同地区的水土流失的治理是否有共同的治理模式,这些都是理论上即将讨论的。

如对于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的治理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历史了,而关于什么样的治理模式才是有效的也讨论了几十年,直到现在也只是纲领性的、高度概括的模式,如把小流域作为基本单元,把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把治坡与治沟相结合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等。

在此种情况下,再结合各个区域的水土流失的特点以及水土流失的治理目标,提出有地域特色的水土流失治理模式,而不只是纲领性的、概括性的治理模式。

2水土保持效益评价与指标
2.1评价原则
鉴于水土保持效益本身特点的多重性、连动性、交叉性和利益互
动性,那就需要一个切实可行的评价原则来对这样复杂的效益链进行评价,通过检索目前有关这方面研究的各种文献,并对文献中提出的各种评价原则进行概括,可知这些原则大多类似,基本相同,并且都有全和多等特点。

在建立水土保持评价效益之前要对复杂的效益链是否可以进行全面的、系统的评价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然而,在实践中要做到全面是不可能的,而且也没有必要做到面面俱到,只要能科学的、量化的评价水土保持效益就可以了。

那要怎样做到科学化以及量化,这就需要制定一个符合实际的评价原则。

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并且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两条既简单又易操作的评价原则。

2.1主效益原则上文已经提到水土保持效益是一个复杂的效益链,因此,本研究所倡导的评价原则是将复杂的效益链简单,通过简单化,评价原则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而且还能反映出水土保持措施的整体性效益,本原则的缺点是对于下游效益为给予考虑。

2.2评价指标水土保持效益评价往往是通过指标实现的,而且评价指标的选择会影响到评价的结果。

在前人的研究中,有很多人已经提出了不同的评价指标,但这些指标都大多存在一个问题,即指标的选择缺乏依据、针对性,且层次以及内涵不清晰,较模糊,难以量化,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可操作性不强。

评价指标的选择最重要的就是在选择时要充分的考虑到指标的可操作性和适用性,因此,本研究建议根据上述的主效益原则和评价原则来选取指标,具体指标为林草覆盖率、土地产出增加值、减
水、减草等思想指标。

3水土保持措施、治理效益与治理目标的关系
3.1治理效益与治理目标
水土治理的最根本的目标是要提高土地的经济效益和增加土地的生态功能。

要提高土地的经济效益和增加它的生态功能就要要求增加经济林的面积,减少生态林的种植面积。

而治理效益直接会影响到土地生态功能的提高和土地经济效益。

由此可见,治理效益会影响到水土治理的目标。

3.2治理措施与目标的关系
水土流失治理措施的选择首先取决于自然条件,在考虑自然条件的情况下,采取何种治理措施还要考虑治理目标。

由此可见,治理措施的选择是受到治理目标的影响的。

4.结束语
水土流失治理效益有延伸性、交叉性、利弊二重性以及多重性等特点,它是一个复杂效益链。

要对这样复杂的水土保持效益链进行评价,首先要先确立效益评价的主效益原则和可量化的直接效益原则,在确定这些原则的基础上然后再根据具体的治理目标选择科学的、操作性较强的指标,指标要层次清晰,内涵清晰,要能很好的反映水土流失治理效益的内涵。

在确定了指标后,就要制定具体的评价模式,根据措施的特点以及水土治理效益的评价经验不断反思来完善评价效益的模式,使水土保持的效益模式更具有可操作性。

最主要的是考虑其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而不是去追求其的社会效
益的评价。

这样在资金保障的情况下,水土保持效益的评价才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康玲玲,王云章,王霞.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指标体系及其应用[j].土壤与环境. 2002(3): 274- 278.
[2]王继军,郑科,郑世清,等.中尺度生态农业建设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7(3):234- 247.
[3]常茂德,赵诚信.黄土高原地区不同类型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模式研究与评价[j].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