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的社会学理论基础——《课程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05.17 21:59 《课程论》学习笔记

第二章课程与社会学

课程既受社会政治经济因素制约,也保存传递重建社会文化。

第一节社会观与课程设置的历史考察

柏拉图《理想国》——西方历史最早的教育论著

•论述了理想国社会阶级构成,并分析了不同社会等级所需要的不同课程。从社会角度对灵魂进行划分。

•社会阶级不同教育程度与课程设置不同。

•其提出的课程与智者学派的文法、修辞构成了七艺课程,一直沿用到文艺复兴。

之后学科开始逐步分化,可以说现代课程体系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

洛克——《教育漫话》(17世纪)

•社会契约论——契约是人们将生来具有的自由平等权力转让给执政者以保证生命财产安全;当前的君主立宪制是符合契约的。绅士是契约的履行者,需要各方面的学识。

•《教育漫话》是谈如何培养绅士的。

•学习各种学科知识,提出小学在家庭中接受教育,之后进入贵族公学、大学深造。

卢梭——《爱弥儿》(18世纪)

•《社会契约论》发展了洛克社会契约思想。二者不同在于卢梭认为私有制违背了原有的社会契约,这一社会制度下的教育违反天性。

•在《爱弥儿》中提出要脱离社会影响进行教育。其教育思想以回归自然为依据。

真正的教育只不过是原始本性的展开。将教育划分为四个时期。

•但是在理性的国家中,卢梭主张社会和国家本位的教育。其教育阶段与课程设置远离社会现实,后来被作为儿童本位、学生中心的源头。

斯宾塞——《教育论》(19世纪)

•最早提出适者生存,并应用于人类社会。

•《社会学原理》——提出社会有机论,认为社会是一个特殊的有机体。

•教育的功能是使学生为完美生活做好准备。需要确定最需要指导些什么?弄清知识的比较价值。

•将教育分为五个部分并提出相应的课程。提出科学应占主宰地位。

【总结】19世纪中叶以前社会学处于“前科学”时期,一些思想和观点知识对社会与学校教育、课程间关系的认识,多处于自发状态,缺乏论证。

第二节教育社会学流派对学校课程的透析

教育社会学20世纪初称为独立学科,50年代以来形成各种学派。主要的三大流派:功能课程、冲突课程、解释学课程。

一、功能理论与课程

功能理论或称结构功能主义,源于法国学者涂尔干的学说。

代表人物1:涂尔干

•涂尔干在《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社会学说要采用与自然科学形同的方式处理材料,关注具体的客观的社会事实,对人类行为的各种要素进行假设、观察和检验。

认为人是因为生活在社会中才成为人的,而不是社会契约所提出的社会是个体共同形成的契约的产物。

•涂尔干《社会劳动分工论》——提出来两个基本概念:社会团结和集体意识社会团结:社会成员之间的协调关系和行为准则。强调个体对群体的义务,个体通过社会化过程学会为群体而不是自己发挥作用。

集体意识:社会成员共享的观念、情操、价值观念的组合。

•教育的目的——是年轻一代系统地社会化,使个体我称为社会我。将集体意识灌输给个体,使其顺应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生有不同的结构发挥各自的功能,学校课程就是促使学生的行为有助于维护社会结构,保持社会平衡的手段。将纪律、忠诚、自律归结为德行的三要素。

代表人物2:帕森斯

•发展了涂尔干的理论并将学校、班级和家庭都看作使社会体系,具有被成员共享的价值体系。同样强调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

•教育作为社会机构,主要使传授基础价值观念和技能,帮助学生进入适当的社会位置。

•提出社会中关键的功能是角色,人们扮演的各种角色集合在一起形成了各种社会机构。社会机构决定了人们以何种方式生活在一起。如学校决定了教师学生等的角色及其活动方式。

•社会通过学校课程筛选学生,学校根据成绩和能力测验使学生修习不同课程,从而以后在社会机构不同位置发挥作用。

【总结】学生本人极少可能改变学业成败的结局。因而结构功能主义提出,忍受考试接受考试结果使学生社会化过程的一部分。学校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社会化,理解并接受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

二、冲突理论与课程

功能理论强调社会整合、社会稳定而冲突理论则强调社会矛盾、权力差异和社会变化。

代表人物1:韦伯

•否认社会结构具有行动的潜力,认为是人们行动的产物。冲突理论认为社会结构是人为的,且可以并应该被改变的。每个个体都试图维持或提高各自社会地位,因此群体之间是相互矛盾的,导致了变化的社会。

•社会变化的起因不在个体的价值观念中,而在社会结构之中。从个体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看待权力。

代表人物2:柯林斯

•学校的主要活动是传递特殊的身份文化,让学生学会如何使用某种身份的语言、价值标准和风度等。人们把学校教育看作是向上流动的机会。因此学校实际上是

通过证明特权的合法性并把贫穷归咎于个人的失败来再生产不平等的。教育的结构反映了社会的生产关系。

【总结】冲突理论也研究社会结构,但强调社会变革。但这种变革并非学校教育或学校课程所能达到的,因为根本问题在于社会制度。

三、解释理论与课程

功能理论和冲突理论是宏观社会学,解释理论则是微观社会学,包括知识社会学、符号互动论、民俗方法论等。

•解释理论主要关注于学校课程密切相关的知识社会学。

代表人物1:杨

•多数研究者都把课程看成是命题,而不是对其作出解释。掩盖了教育的政治经济特征。

•所有的知识都不是中立的,都带有社会偏见。知识的构建总是为某种社会目的服务的。课程内容的选择、确定和组织的过程,是教育知识成层的过程。学校教育成为教育知识分配的过程。

代表人物2:阿普尔

•从社会经济角度看待知识及其组织方式。

•统治阶级总是力图传播自己的文化,其核心是意识形态。学校通过课程设置进行甄别,拥有某些知识的人成为有权势的人,缺乏某些知识的人受支配。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哪些知识是重要的。其背后是受经济驱动的。阿普尔提出批评教育,打破经济在学校课程问题上的支配地位。

代表人物3:吉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