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及氨基酸类药物

合集下载

氨基酸类药物

氨基酸类药物
PI 为5.05,在250C水中的溶解度为0.011,在750C 水中溶解度为0.052.溶于无机酸及无机盐,在热碱 液中可被分解
27

(一) 水解法

胱氨酸结构
28
L-胱氨酸-工艺路线
水解、中和、粗制、精制
29
L-胱氨酸-工艺讨论

(1)影响毛发蛋白水解的因素
酸的用量、水解时间、水解温度。

* R CH COOH NH2
3
α-氨基酸的构型
除Gly外,分子中α-碳均为手性碳原子,有旋光异构体。 构型习惯上采用D/L法标记。不论含几个手性碳原子,以 α-碳的构型为准。
COOH H NH2 R
D-α-氨基酸
COOH H2N H R
L-α-氨基酸
COOH H 2N H CH 3
L-α-丙氨酸
17
(三) 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在医药中应用


5.用于肿瘤治疗的氨基酸及其衍生物
偶氮丝氨酸,氯苯丙氨酸,磷天冬氨酸及重氮
氧代正亮氨酸等。

偶氮丝氨酸用于治疗急性白血病及霍奇金病.氯
苯丙氨酸用于治疗肿瘤综合症,减轻症状.磷天冬氨 酸用于治疗B16黑色素瘤及Lewis肺癌.重氮氧代正 亮氨酸用于治疗急性白血病.
O2N F Sanger试 剂 ( DNFB)
NO2
NO2 ( DNP )
H2O2 或 KMnO4 , 酶
RCCO2H NH 亚 基 氨 酸
H2O
NH3 + RCCO2H ( 催 下 蛋 质 解 酶 化 的 白 分 代 的 要 程 谢 重 过 ) O
11
3.氨基酸羧基的反应
OH
-
RCH CO2 NH2

生物制药工艺学 氨基酸类药物-氨基酸的生产方法 讲义

生物制药工艺学 氨基酸类药物-氨基酸的生产方法 讲义

第二章氨基酸类药物第二节氨基酸的生产方法掌握直接发酵生产氨基酸的操作要点;通过赖氨酸发酵生产的工艺过程,熟悉赖氨酸的发酵生产和产品的分离纯化工艺过程教学基本内容:2.2 直接发酵法2.2.1 直接发酵法的原理工业上,发酵实质上是利用微生物细胞中酶的作用,将培养基中有机物转化为细胞或其它有机物的过程。

初生氨基酸:微生物通过固氮作用、硝酸还原及自外界吸收氨使酮酸氨基化成相应的氨基酸,或微生物通过转氨酶作用,将一种氨基酸的氨基转移到另一种酮酸上,生成的新氨基酸也称为初生氨基酸。

次生氨基酸:在微生物作用下,以初生氨基酸为前体转化成的其它氨基酸。

大多数氨基酸均可通过以初生氨基酸为原料的微生物转化作用而产生。

有些氨基酸可以以有机化合物和氨盐为前体,在相应酶作用下而产生。

发酵法中氨基酸的碳链主要来自糖代谢中间产物,如草酰乙酸、α-酮戊二酸、赤藓糖-4-磷酸、磷酸烯醇丙酮酸、丙酮酸、3-磷酸甘油酸及分枝酸等。

2.2.2 直接发酵法分类按照生产菌株的特性,直接发酵法可分为5类:1. 使用野生型菌株直接由糖和铵盐发酵生产氨基酸,如谷氨酸、丙氨酸和缬氨酸的发酵生产;2. 使用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直接由糖和铵盐发酵生产氨基酸,如赖氨酸(高丝氨酸缺陷)、亮氨酸(苯丙氨酸缺陷)等;3. 由氨基酸结构类似物抗性突变株生产氨基酸,如赖氨酸(S-(2-氨基乙酸)-L-半胱氨酸(AEC)等;4. 使用营养缺陷型兼抗性突变株生产氨基酸,如高丝氨酸(蛋氨酸、赖氨酸缺陷,α-氨基-β-羟基戊酸AHV抗性)等;5. 以氨基酸的中间产物为原料,用微生物将其转化为相应的氨基酸,这一方法主要用于很难避开其反馈调节机制,而难以用直接发酵法生产的氨基酸。

如现已成功地用邻氨基苯甲酸作为前体物生产L-色氨酸,用甘氨酸作为前体工业化生产L-丝氨酸。

发酵法生产氨基酸的基本过程包括培养基配制与灭菌处理,菌种诱变与选育,菌种培养、灭菌及接种发酵,产品提取及分离纯化等步骤。

氨基酸、多肽、蛋白质和酶类药品检验.

氨基酸、多肽、蛋白质和酶类药品检验.
氨基酸、多肽、蛋白 质和酶类药品检验
一氨基酸类药品检验

氨基酸类药物由于其结构上有羧基和氨, 故在进行含量测定时常用下列几种分析方 法。
**1、酸碱滴定法

谷氨酸(glutamic acid)、门冬氨酸(aspartic acid)和赖氨酸(lysine)等氨基酸,其分子结 构中均有羧基,故对其原料药一般采用氢 氧化钠滴定液滴定。
**4、碘量法或溴量法
示例一盐酸半胱氨酸水合物( cysteine hydrochloride hydras)的测定 因其分子结构中含有-SH基,可用碘量法测定。 例二 ,胱氨酸( L-cystine)的测定 因其分子结构中含有-S-S-基,可用溴量法测 定。

5、HPLC或氨基酸自动分析仪

根据蛋白质的性质和结构选用不同 的测定方法。
1、定氮法 2、电泳法 3、生物检定法P183

四常用的酶类药物

常用的酶类药物有胰酶( pancretin)、胃蛋 白酶(pepsin)、尿激酶(urokinase)、糜蛋白 酶( chymotrysin)、弹性酶(elastase)等。
**2、非水溶液滴定法


甘氨酸(glycine)、丝氨酸(serine)、缬氨酸(valine)、亮 氨酸(leucine)、精氨酸(arinine)、丙氨酸(alanine)和色氨 酸(tryptophen)等氨基酸,因其分子结构含有氨基,故对 其原料药,中国药典和卫生部以及地方药品标准一般采用 在非水溶剂中高氯酸滴定液测定含量。 **根据酸碱的质子学说:一切能给出质子的物质为酸,能 接受质子的物质为碱。弱碱在酸性溶剂中碱性显得更强, 而弱酸在碱性溶剂中酸性显得更强,因此本来在水溶液中 不能滴定的弱碱或弱酸,如果选择适当的溶剂使其强度增 加,则可以顺利滴定。氨基酸有氨基和羧基,在水中呈现 中性,假如在冰醋酸中就显示出碱性,因此可以用高氯酸 进行滴定。

氨基酸类药物—生化制药学

氨基酸类药物—生化制药学

NHPG R CHCOCl
用途:这是使氨基酸羧基活化的一个重要反应。
( 4 ) 叠 氮 化 反 应
2) -羧基参与的反应
NHPG R CHCOOCH3
NHPG R CHCOONHNH2
NH2NH2
CH3OH
HNO3 H2O,N2
NHPG R CHCON3
用途:常作为多肽合成活性中间体。
( 5 ) 脱 羧 反 应
氨基酸类药物


• 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骨架,生物体 中众多蛋白质的生物功能都与构成蛋白质 的氨基酸种类、数量、排列序列有密切关 系,对于人体和动物维持机体的蛋白质动 态平衡有着重要的作用,故氨基酸的生产 和应用早就受到了人们的重视。1820,用 水解蛋白质获得了氨基酸
• 1850年在实验室内用化学合成法合成了氨 基酸。 • 1956年用微生物直接发酵糖类生产谷氨酸 获得成功,并运用到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并认为是现代发酵工业的重大突破。
5)氨基酸的两性 + HCl
+ NaOH
+ H2O
-H pK1 '
+
-H pK2 '
+ 7 +H 0 兼性离子 等电点PI
+
PH 1 净电荷 +1 正离子
+H
+
10 -1 负离子
6)氨基酸的等电点
• • 在等电点时,氨基酸既不向正极也不向负 极移动,即氨基酸处于两性离子状态。 侧链不含离解基团的中性氨基酸,其等电 点是它的pK’1 和 pK’2的算术平均值: pI = (pK’1 + pK’2 )/2 同样,对于侧链含有可解离基团的氨基酸, 其pI值也决定于两性离子两边的pK’值的算术平 均值。 酸性氨基酸:pI = (pK’1 + pK’R-COO- )/2 硷性氨基酸:pI = (pK’2 + pK’R-NH2 )/2

13 1氨基酸药物

13 1氨基酸药物
素瘤,肺癌
(六)其他氨基酸的临床应用
胱氨酸,半胱氨酸:抗辐射,升白,促细胞再 生,用于辐射病、肝炎、药物中毒
乙酰半胱:祛痰 乙酰羟脯氨酸:用于皮肤病,关节炎
氨基酸的生产方法
蛋白水解法:L-胱氨酸、半胱氨酸
化学合成法:甘氨酸、蛋氨酸、丙氨 酸、苯丙氨酸、丝氨酸等
发酵法:苏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 精氨酸、组氨酸、脯氨酸、鸟氨酸 瓜氨酸、赖氨酸、亮氨酸等
氨基酸输液的组方原理和原则: 一种优良的氨基酸输液注入人体后,各种氨基酸能得到最
有效地利用,其组成平衡,使临床症状得到改善,体重增加而 无代谢并发症,血浆游离的氨基酸谱无显著变化,这就是氨基 酸输液组方所要依据的原理和原则。
配方模式: 有人乳、全蛋白、FAO(联合国粮食组织)、FAO-WHO(世
界卫生组织)以及血浆游离氨基酸模式。
(二)实例
1.胱氨酸 原料为含角蛋白丰富的毛发,蹄,角等 2.亮氨酸 血粉及玉米麸中含量丰富 亮氨酸与胱氨酸不同:多了一次赶酸,二次浓缩,
一次特异试剂沉淀
二.发酵法
(一)基本原理
微生物生成“初生氨基酸”,再以此为“前体”转化生成 “次生氨基酸”
如天冬-赖,苏,蛋,异亮,丙;
谷-脯,鸟,瓜,精;
(一)组方原则
至少含8种必需氨基酸及2种半必需氨基酸(全为L型) 及少量平衡盐.有的加稳定剂L-半胱氨酸和能量物质 (木糖醇,山梨醇)
1.营养型:以蛋白质,人乳,血浆蛋白的氨基酸组成为模 型或采用FAO(世界粮农组织)及WHO(世界卫生组织) 建议模式
2.治疗型:主要对肝,肾病患者,其次是儿童及癌患者 3.其他:代血浆用输液、止血用用输液、婴幼儿用输液、
(甘,丙)或其他方法代价太高(蛋, 色,苯丙,脯,苏)

生化类药物概述

生化类药物概述

生化药物的概述一、生化药物的定义:生化药物一般是系指从动物、植物及微生物提取的,亦可用生物-化学半合成或用现代生物技术制得的生命基本物质,如氨基酸、多肽、蛋白质、酶、辅酶、多糖、核苷酸、脂和生物胺等,以及其衍生物、降解物及大分子的结构修饰物等。

二、生化药物的种类:1、氨基酸类药物(1)单氨基酸白氨酸、组氨酸、苯丙氨酸、半胱氨酸、异白氨酸、丝氨酸、色氨酸、丙氨酸、赖氨酸、甘氨酸、甲硫氨酸、门冬氨酸、精氨酸、苏氨酸、脯氨酸、羟脯氨酸、胱氨酸、酪氨酸、谷氨酸。

(2)氨基酸衍生物N-乙酰-L-半胱氨酸、L-半胱氨酸乙酯盐酸盐、S-氨基甲酰半胱氨酸、S-甲基半胱氨酸、谷胺酰胺、S-羟色氨酸、二羟基苯丙氨酸。

(3)复合氨基酸注射液有3S、6S、9S、11S、13S、14S、15S、17S、18S 复合氨基酸注射液。

S代表氨基酸的种类。

2、多肽类药物(1)垂体多肽促肾上腺皮质激素(39肽)、促胃液素(5肽)、加压素(9肽)、催产素(9肽)、α-促黑素(13肽)、-促黑素(18肽)、人-促黑素(22肽)。

(2)消化道多肽促胰液素(胰泌素,27肽)、胃泌素(14肽,17肽和34肽三种)、胆囊收缩素(33肽和39肽、另外还有4肽和8肽)、抑胃肽(43肽)、血管活性肠肽(28肽)、胰多肽(36肽)、神经降压肽(13肽)、蛙皮肽(10肽和14肽)。

(3)下丘脑多肽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3肽)、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10肽)、生长激素抑制激素(14肽和28肽)、生长激素释放激素(10肽)、促黑细胞激素抑制激素(3肽和5肽)。

(4)脑多肽由人及动物脑和脑脊液中分离出来的多肽、蛋氨酸脑啡肽和亮氨酸脑啡肽(均为5肽),由猪或牛垂体、下丘脑、十二指肠得到系列与脑啡肽相关的多肽,有新啡肽(25肽),-内啡肽(31肽),脑活素(由二个肽以上组成的复合物)等。

(5)激肽类血管紧张肽I(10肽)II(8肽)、III(7肽)等活性肽。

(6)其它肽类谷脱甘肽(3肽)、降钙素(32肽)、睡眠肽(9肽)、松果肽(3肽)、素高捷疗(分子量为3000的肽为主成分,亦称血活素),胸腺素(肽)有:a1胸腺素(28肽)、胸腺生长肽2(49肽)、循环胸腺因子(9肽)、胸腺体液因子(31肽)。

20种氨基酸的分类

20种氨基酸的分类

20种氨基酸的分类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元,共有20种不同的氨基酸。

这些氨基酸可以根据它们的化学性质和功能分为不同的类别。

下面将对这20种氨基酸进行分类介绍。

1. 碱性氨基酸碱性氨基酸包括精氨酸、赖氨酸和组氨酸。

它们的特点是在水溶液中呈现出碱性,可以与酸性氨基酸中的羧基结合形成盐桥,从而稳定蛋白质的结构。

2. 酸性氨基酸酸性氨基酸包括天冬酰胺酸和谷氨酸。

它们的特点是在水溶液中呈现出酸性,可以与碱性氨基酸中的氨基结合形成盐桥,从而稳定蛋白质的结构。

3. 疏水氨基酸疏水氨基酸包括丙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缬氨酸和脯氨酸。

它们的特点是在水溶液中不溶,通常位于蛋白质的内部,与其他疏水氨基酸相互作用,形成蛋白质的核心结构。

4. 极性氨基酸极性氨基酸包括丝氨酸、苏氨酸、酪氨酸、天冬氨酸、谷氨氨酸、组氨酸和赖氨酸。

它们的特点是在水溶液中呈现出极性,可以与其他极性氨基酸或水分子相互作用,形成蛋白质的表面结构。

5. 硫氧化氨基酸硫氧化氨基酸只有一种,即半胱氨酸。

它的特点是含有硫原子,可以与其他半胱氨酸形成二硫键,从而稳定蛋白质的结构。

6. 芳香氨基酸芳香氨基酸包括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

它们的特点是含有芳香环结构,可以与其他芳香氨基酸或其他分子相互作用,形成蛋白质的结构。

7. 硫代氨基酸硫代氨基酸只有一种,即甲硫氨酸。

它的特点是含有硫原子和氨基,可以与其他硫代氨基酸或其他分子相互作用,形成蛋白质的结构。

8. 稀有氨基酸稀有氨基酸包括脯氨酸、异亮氨酸和甲硫异亮氨酸。

它们的特点是在自然界中很少出现,通常只存在于某些特殊的蛋白质中。

9. 磷酸化氨基酸磷酸化氨基酸包括丝氨酸、苏氨酸和酪氨酸。

它们的特点是可以被磷酸化修饰,从而影响蛋白质的功能和结构。

10. 糖基化氨基酸糖基化氨基酸包括赖氨酸和赖氨酸酰胺。

它们的特点是可以被糖基化修饰,从而影响蛋白质的功能和结构。

11. 氨基酸前体氨基酸前体包括色氨酸、苯丙氨酸和酪氨酸。

氨基酸类药物的基本概念

氨基酸类药物的基本概念
其中L-组氨酸、L-色氨酸、L-脯氨酸及L-羟脯氨 酸为杂环氨基酸,
L-酪氨酸及L-苯丙氨酸为芳香族氨基酸, 其余均为脂肪族氨基酸。
2、性质:
(1)物理通性:
天然氨基酸纯品均为白色结晶性粉末,熔点及分 解点均在200℃以上。
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度一般较小。
均为两性电解质,各有一定等电点。除甘氨酸外 都有旋光性。
氨基酸是构成机体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且构成生 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都是α-氨基酸,除甘氨酸外,α碳原子均为不对称碳原子,具有立体异构现象,均是 L-型氨基酸。
1、分类: (1)根据氨基酸在pH5.5溶液中带电状况分为酸性、 中性及碱性氨基酸三类。
(2)依R基团差异亦分为: 脂肪族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及杂环氨基酸三类
特殊基团反应:
酪氨酸的酚羟基可产生米伦反应与福林-达尼斯反 应;
精氨酸的胍基产生坂口反应;
色氨酸的吲哚基与芳醛产生红色反应;
组氨酸的咪唑基产生Pauly反应;
苯丙氨酸硝化后于碱性条件下产生桔黄色反应;
胱氨酸及半胱氨酸经酸或碱破坏后可与醋酸铅产 生铅黑反应;
半胱氨酸在碱性条件下与亚硝基铁氰化钠(硝普 盐)反应生一、氨基酸类药物的基本知识
从各种生物体中发现的氨基酸已有180多种,但是 参与蛋白质组成的常见氨基酸或称基本氨基酸只有二 十种。1986年发现第21种 硒代胱氨酸 最近发现第22种 遗传基因编码的氨基酸 吡咯赖氨酸。
180多种天然氨基酸大多数是不参与蛋白质组成的, 这些氨基酸被称为非蛋白质氨基酸。
氨基酸能使水的介电常数增高,而一般的有机化合 物乙醇、丙酮等却使水的介电常数降低。是以离子晶 格组成,而一般的有机化合物是由分子晶格组成的。
(2)化学通性:
α-氨基酸共同的化学反应有两性解离及林海定反应、 酰化、烷基化、酯化、酰氯化、酰胺化、叠氮化、脱 羧及脱氨反应、肽键结合反应及与甲醛和亚硝酸的反 应等。

氨基酸类药物的生产方法

氨基酸类药物的生产方法
②中和 直至pH4.8,静置36h,涤纶布滤取沉淀,离心 甩干得L-胱氨酸粗品。
③粗制 升温至65~70℃,搅拌半小时,加活性炭16kg, 于80~90℃保温半小时,滤除活性炭。调滤液至 pH4.8,静置结晶,吸出上清液后,底部沉淀经离心 甩干得胱氨酸粗品(Ⅱ)。
④精制 中和 升温至70℃,加活性炭1.5~2.5kg,85℃ 搅 拌 半 小 时 , 过 滤 , 加 1.5 倍 体 积 蒸 馏 水 , 升 温 至 75 ~ 80℃ , 搅 拌 下 用 12 % 氨 水 ( 化 学 纯 ) 中 和 至 pH3.5~4.0,析出结晶,滤取胱氨酸结晶,蒸馏水洗 至无氯离子,真空干燥得L-胱氨酸成品。
胱氨酸和酪氨酸均难溶于水,但在热水中酪氨酸 溶解度较大,而胱氨酸溶解度变化不大,故可将混合 物中胱氨酸、酪氨酸及其它氨基酸彼此分开。
(2)特殊试剂沉淀法 系采用某些有机或无机试剂与 相应氨基酸形成不溶性衍生物的分离方法。
如邻二甲苯-4-磺酸能与亮氨酸形成不溶性盐沉淀, 后者与氨水反应又可获得游离亮氨酸;
1、 目前全世界天然氨基酸的年总产量在百万吨左 右,其中产量较大者有谷氨酸、蛋氨酸及赖氨酸,其 次为天门冬氨酸、苯丙氨酸及胱氨酸等。它们主要用 于医药、食品、饲料及化工行业中。
2、 目前构成天然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生产方法 有天然蛋白质水解法、发酵法、酶转化法及化学合成 法等四种。
3、 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类药物已有百种之多,但主 要是以20种氨基酸为原料经酯化、酰化、取代及成盐 等化学方法或酶转化法生产。
一、水解法
(一)基本原理与过程
以毛发、血粉及废蚕丝等蛋白质为原料,通过酸、 碱或酶水解成多种氨基酸混合物,经分离纯化获得各 种药用氨基酸的方法称为水解法。
目前用水解法生产的氨基酸有L-胱氨酸、L-精氨 酸、L-亮氨酸、L-异亮氨酸、L-组氨酸、L-脯氨酸 及L-丝氨酸等。

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在医药中的应用

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在医药中的应用

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在医药中的应用生物技术092班 叶鑫业 09266225氨基酸类药物得基本概念(一)氨基酸的营养价值及其与疾病治疗的关系必需氨基酸—人和哺乳动物自身不能合成,需要由食物供应,称为必需氨基酸。

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苏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等8种。

(二)治疗消化道疾病的氨基酸及其衍生物谷氨酸及其盐酸盐,谷氨酰胺,乙酰谷酰胺铝,甘氨酸及其铝盐,硫酸甘氨酸铁,维生素U 及组氨酸盐酸盐等。

(三)治疗肝病的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精氨酸盐酸盐,磷葡精氨酸,鸟天氨酸,谷氨酸钠,蛋氨酸,乙酰蛋氨酸,瓜氨酸,赖氨酸盐酸盐,及天冬氨酸等。

(四)治疗脑及神经系统疾病的氨基酸及其衍生物谷氨酸钙盐及镁盐,氢溴酸谷氨酸,色氨酸,5-羟色氨酸、左旋多巴等。

(五)用于肿瘤治疗的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偶氮丝氨酸,氯苯丙氨酸,磷天冬氨酸及重氮氧代正亮氨酸等。

(六)其它氨基酸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氨基酸类药物的生产方法一、水解法(一)基本原理1.蛋白质水解方法酸水解法、碱水解法、酶水解法2.氨基酸分离方法溶解度法、特殊试剂沉淀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3.氨基酸精制方法结晶,重结晶(二)水解法过程L -胱氨酸的制备二、发酵法L -异亮氨酸的制备3)除菌体,酸化发酵结束后,发酵液加热至100℃并维持10min ,冷却过滤,滤液加工业硫酸和草酸至pH3.5,过滤除沉淀。

4)离子交换、吸附分离上述滤液每分钟以树脂量1.5%的流速进H +型732离子交换柱(φ40 ×100cm), 以100L 去离子水洗柱,再以60℃,0.5mol/L 氨水按3L/min 的流速进行洗脱。

分部收集洗脱液。

5)浓缩赶氨6)脱色、浓缩、中和7)精制,烘干R C H NH 2COOH R C H COO-CH 3+三、酶法转化天冬氨酸和丙氨酸的制备工艺过程1)菌种培养大肠杆菌(E. coli)AS 1.881 的培养斜面培养基为普通肉汁培养基摇瓶培养基成分(%):玉米浆7.5,反丁烯二酸2.0,硫酸镁(7水)0.02,氨水调pH6.0,煮沸后过滤,500ml三角烧瓶中装液量50-100ml。

08氨基酸类药物

08氨基酸类药物


作业标准记得牢,驾轻就熟除烦恼。2 020年1 2月20 日星期 日1时47 分44秒 01:47:4 420 December 2020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上 午1时47 分44秒 上午1 时47分0 1:47:44 20.12.2 0

专注今天,好好努力,剩下的交给时 间。20. 12.2020 .12.200 1:4701:47:440 1:47:44பைடு நூலகம்Dec-20
• 适用于心力衰竭、冠状动脉功能不全、心肌代谢 障碍所引起的各种疾病,如心绞痛、心肌硬化、 心肌营养不良、心肌梗塞等。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
• 【别名】新肾必安,肾必氨基酸 • 【来源】本品为复方制剂,氨基酸含
量为10%。 • 【性状】为无色或几乎无色的澄明液
体。
• 【作用与用途】具有促进人体蛋白质代谢 正常,纠正负氮平衡,补充蛋白质,加快 伤口愈合的作用。用于大面积烧伤、创伤 及严重感染等应激状态下肌肉分解代谢亢 进、消化系统功能障碍、营养恶化及免疫 功能下降的病人的营养支持,亦用于手术 后病人,改善其营养状态。

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 识。20. 12.2020 .12.20Sunday , December 20, 2020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0 1:47:44 01:47:4 401:47 12/20/2 020 1:47:44 AM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 12.2001 :47:440 1:47De c-2020 -Dec-2 0
1986年,发现第21种——硒代胱氨酸。
2002年,发现第22种——吡咯赖氨酸。

生物制药工艺学-氨基酸类药物

生物制药工艺学-氨基酸类药物

酪氨酸
Br2/H2O
Br HO
Br
NH3+ CH2 CH CO2-
NH3+
CH2 CH CO2-
苯丙氨酸
HNO3 H2SO4
O2N
NH3+ CH2 CH COOH
巯基(-SH)的性质
1
-OOC CHCH2 SH NH3+
O
CH2OCCl
-OOC
CH2Cl
CHCH2 SOCCH2
NH3+
O
O IC H2 C N H2
➢ 在沸水中苯丙氨酸溶解度大于酪氨酸100倍,若将含少量酪 氨 酸 的苯 丙氨 酸 粗品 溶于 15 倍体 积( w/v )的 热水 中 ,调 pH4.0左右,经脱色过滤可除去大部分酪氨酸;滤液浓缩至原 体积的1/3,加2倍体积(v/v)的95%乙醇,4℃放置,滤取结 晶,用95%乙醇洗涤,烘干即得苯丙氨酸精品。
✓酪磷氨脂酸酰胆、碱谷合氨成酸途、径的多甲巴基、供5体-。羟色氨酸等
➢ 肿瘤(抗代谢物)
偶氮丝氨酸、磷乙天冬氨酸、氯苯丙氨酸等
7
一、概述
——物理通性
➢ 性状:天然氨基酸纯品均为白色结晶性粉末;
➢ 熔点及分解点:均在200℃以上;
➢ 溶解度: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度一般较小;
➢ 旋光性:除甘氨酸外都有旋光性。
H3C
NH3+
I
异亮
CH3 CH2 CH CH CO2-
H3C
NH3+
V

H3C CH CH CO2-
pI
5.97 6.02 5.98 6.02 5.97
名称
英文三字母 英文单字母 中文缩写
结构式(偶极离子)

3第三章 氨基酸类药物(生化制药技术)

3第三章 氨基酸类药物(生化制药技术)

优点:操作简便,针对性强。
缺点:沉淀剂比较难除去。
• 3.离子交换法 • ~是利用离子交换剂对不同氨基酸吸附能力不 同而分离纯化氨基酸的方法。
• 原理:氨基酸是两性电解质,在一定条件下, 不同氨基酸的带电性质及理解状态不同,对同 一种离子交换剂的吸附力也不同。
三、氨基酸的结晶与干燥
• 结晶
浓度,pH选在pI附件,低温;
• 干燥
常压干燥、减压干燥、喷雾干燥、冷冻干燥等;
四、氨基酸类药物的检测
一般是以甲酸:冰醋酸按比例混合,采用电位滴定 法,高氯酸溶液滴定等。
第二节CH 2OOH NH 2
第三节 丝氨酸
H 2N H2C H2C H2C CH2 H C NH2 COOH
滤液
[除酪氨酸] [浓缩液] 10℃
[除组胺] 活性炭,白陶土 100℃
滤液
[除热原] 活性炭 100℃
[浓缩,干燥] 滤液 90 ℃以下
水解蛋白粉
第十二节 氨基酸输液
• 1.什么是氨基酸输液? • 2.相比水解蛋白,氨基酸输液优点体现在哪里? • 3.氨基酸输液中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及比例有要 求吗?为什么? • 4.氨基酸输液中通常会使用到能量添加剂、血浆 添加剂,这是些什么物质?
氨基酸输液的制备
• 一、以L-氨基酸结晶为原料配制; • 二、蛋白质水解法制备氨基酸输液
蛋白质水解法制备氨基酸输液
[水解]盐酸 脏器 [除杂质] 水解物
[除酸]
水解液 真空浓缩 浓缩液
110~120℃
10℃
吸附树脂
[分离提纯]732 滤液 [除酪氨酸] 滤液 阳离子交换树脂 5℃
[脱色]活性炭 pH7.3,5℃
2.微生物发酵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必需氨基酸
•◆精氨酸、组氨酸,人体能合成,但量少,
长期缺乏,导致负氮平衡。
甲、色、赖、缬、异、亮、苯、苏; 假设来写一两本书
第二节 氨基酸的性质
➢ 物理性质 ➢ 化学性质
一 氨基酸的物理性质
常见氨基酸均为无色结晶,其形状因构型而异
(1)溶解性:各种氨基酸在水中的溶解度差别很大,并 能溶解于稀酸或稀碱中,但不能溶解于有机溶剂。 通常酒精能把氨基酸从其溶液中沉淀析出。
• 酪氨酸的max=275nm,275=1.4x103; • 苯丙氨酸的max=257nm,257=2.0x102; • 色氨酸的max=280nm,280=5.6x103;
氨基酸的光吸收
• 酪氨酸的max= 275nm, 275=1.4x103;
• 苯丙氨酸的max= 257nm, 257=2.0x102;
Polar charged amino acids
NH2 C NH2 NH CH2 CH2 CH2 H3N CH C O
Arginine O Arg:精氨酸(R)
氨基酸的结构
赖氨酸 Lysine
碱性氨基酸
O H2N CH C OH
CH2 CH2 CH2 CH2 NH2
Polar charged amino acids
H
H3C
C
CH3
CH2
H2N
C COOH
H
leucine
Leu:亮氨酸(L)
氨基酸的结构
异亮氨酸 Ileucine
脂肪族氨基酸
O H2N CH C OH
CH CH3 CH2 CH3
Hydrophobic aliphatic amino acids
CH3
CH2
H3C
C
H
H2N
C
COOH
H
isoleucin Ile:异亮氨酸(I)
几种重要的不常见氨基酸
• 在少数蛋白质中分离出一些不常见的氨基酸,通常 称为不常见蛋白质氨基酸。
• 这些氨基酸都是由相应的基本氨基酸衍生而来的。
• 其中重要的有4-羟基脯氨酸、5-羟基赖氨酸、N-甲 基赖氨酸、和3,5-二碘酪氨酸等。这些不常见蛋白 质氨基酸的结构如下。
HO N H
COOH
H2NCH2CHCH2CH2CHCOOH
S-H CH2 H2N C COOH H Cysteine
Cys :半胱氨酸(C)
Cystine
氨基酸的结构
苯丙氨酸 Phenylalanine
芳香族氨基酸
O H2N CH C OH
CH2
Hydrophobic aromatic amino acids
CH2
+H3N CH
C
O
Phenylalanine
极移动,即氨基酸处于两性离子状态。
中性氨基酸的解离:
Ka1
Ka2
A+
A0
A-
• 侧链不含离解基团的中性氨基酸,其等电点是它的 pKa1和pKa2的算术平均值:pI = (pKa1 + pKa2 )/2
R CH NH3+ COOH
pH< pI
净电荷为正
氨基酸的两性解离性质及等电点
+ OH-
+ H+ (pK´1)
(2) 熔点:氨基酸的熔点极高,一般在200℃以上。 (3) 味感:其味随不同氨基酸有所不同,有的无味、
有的为甜、有的味苦,谷氨酸的单钠盐有鲜味,是 味精的主要成分。
(4)氨基酸的光吸收
• 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在可见光区都没有光吸 收,但在远紫外区(<220nm)均有光吸收。
• 在近紫外区(220-300nm)只有酪氨酸、苯丙氨酸 和色氨酸有吸收光的能力。
据R基团化 学结构分类
脂肪族AA(中性、含羟基或巯基、酸性、碱性) 杂环AA(His、Pro) 芳香族AA(Phe、Tyr、Trp)
据R基团 极性分类
据营养 学分类
据氨基、羧 基数分类
非极性R基团AA(8种)丙,缬,亮,异,苯,甲,脯,色
不带电荷(7种)丝,苏,天,谷,酪,半,甘 极性R基团AA
带电荷:正电荷(3种)负电荷(2种)
多肽
H2O
酸、碱或酶
-氨基酸
氨基酸结构
第一节 氨基酸的结构和分类
• 除甘氨酸和脯氨酸外,其他均具有如下结构通式。
COOH -氨基酸 H2N C H
不变部分
R
可变部

各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于侧链R基的不同。20种基本氨
基酸按R的极性可分为非极性氨基酸、极性氨基酸、
酸性氨基酸和碱性氨基酸。
二十种常见蛋白质氨基酸的分类、结构及三字符号
欢 迎
第五章 氨基酸及氨基酸类药物
主要内容
氨基酸的分类,结构和性质 氨基酸的化学反应 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在医药中的应用 氨基酸类药物的生产方法
目的要求
掌握氨基酸的分类和结构特点 掌握氨基酸的性质 熟悉氨基酸在医药中的应用 了解氨基酸类药物的生产方法
氨基酸---蛋白质的构件分子
蛋白质
H2O 酸、碱或酶
OH
NH2
4-羟基脯氨酸
5-羟基赖氨酸
CH3NHCH2CHCH2CH2CHCOOH NH2
6-N-甲基赖氨酸
I
HO
CH2CHCOOH
I
NH2
3,5-二碘酪氨酸
*营养必需氨基酸 : 体内需要但不能自身合成,必须 由食物供给的氨基酸。包括8种:
•甲硫氨酸(Met) •色氨酸(Trp) •赖氨酸(Lys) •缬氨酸(Val) •异亮氨酸(Ile) •亮氨酸(Leu) •苯丙氨酸(Phe) •苏氨酸(Thr
必需AA 非必需AA
人的必需氨基酸
Lys Trp Phe Val Met Leu Ile Thr
一氨基一羧基AA
Arg、His
二氨基一羧基AA(Lys、His、Arg)
一氨基二羧基AA(Glu、Asp)
氨基酸的结构
甘氨酸 Glycine
脂肪族氨基酸
O H2N CH C OH
H
Hydrophobic aliphatic amino acids
CH2 CH2 CO OH
Polar charged amino acids
O
+NH3
CH
C
CH2
CH2
CO
O-
Glutamate
O-
Glu:谷氨酸(E)
氨基酸的结构
丝氨酸 Serine
含羟基氨基酸
O H2N CH C OH
CH2 OH
Polar uncharged amino acids
OH
Hydrophobic aliphatic amino acids
CH3 S
CH2
CH2
H2N
C COOH
H
methionine Met :甲硫氨酸(M)
氨基酸的结构
半胱氨酸 Cysteine
含硫氨基酸
O H2N CH C OH
CH2 SH
Hydrophobic aliphatic amino acids
苯环
O
Phe:苯丙氨酸(F)
酪氨酸 Tyrosine
氨基酸的结构
芳香族氨基酸
O H2N CH C OH
CH2
OH
Hydrophobic aromatic amino acids
OH
CH2
+H3N CH
C
Tyrosine O
酚基
O
Tyr:酪氨酸(Y)
色氨酸 Trytophan
氨基酸的结构
芳香族氨基酸
Basic Structure of an amino acid
The two enantiomers
COO-
NH3+ C H R
L-Amino acid
COOH C NH3+
R
D-Amino acid
The two enantiomers
二 氨基酸的化学性质
• 氨基酸的离解和等电点 • 氨基酸的化学反应
氨基酸的结构
脯氨酸 Proline
亚氨基酸
H N
CO OH
Hydrophobic aliphatic amino acids
H2C
N H
CH2
CH2
C COOH
H
proline
Pro :脯氨酸(P)
氨基酸的结构
甲硫氨酸 Methionine
含硫氨基酸
O H2N CH C OH
CH2 CH2 S CH3
氨基酸的离解性质
• 氨基酸在结晶形态或在水溶液中,并不是以游离的羧 基或氨基形式存在,而是离解成两性离子。在两性离 子中,氨基是以质子化(-NH3+)形式存在,羧基是以 离解状态(-COO-)存在。在不同的pH条件下,两性离 子的状态也随之发生变化。
COOH -H+ H3N+ C H pK1'
R
+ H+
Polar uncharged amino acids
O NH2 C
CH2
CH2
H2N
C
COOH
H
Glutamine
Gln :谷氨酰胺(Q)
生物体内的氨基酸类别
蛋白质氨基酸: 蛋白质中常见的20种氨基酸 稀有的蛋白质氨基酸:蛋白质组成中,除上述20 种常见氨基酸外,从少数蛋白质中还分离出一些稀有 氨基酸,它们都是相应常见氨基酸的衍生物。如4-羟 脯氨酸、5-羟赖氨酸等。 非蛋白质氨基酸:生物体内呈游离或结合态的氨 基酸。
O H2N CH C O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