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生艇救助艇试验大纲

合集下载

救生艇(兼救助艇)及其降落装置试验报告

救生艇(兼救助艇)及其降落装置试验报告

大富6/HC09001/ 2009TC4511救生艇(兼救助艇)及其降落装置试验一,核对左舷救生艇及其降落装置证书铭牌,产品证书与铭牌一致:1,艇架证书编号:,产品编号:。

2,绞车证书编号:,产品编号:。

3,救生艇证书编号:,产品编号:。

二,核对右舷救生艇兼救助艇及其降落装置证书铭牌,产品证书与铭牌一致:1,艇架证书编号:,产品编号:。

2,绞车证书编号:,产品编号:。

3,救生艇兼救助艇证书编号:,产品编号:。

三,试验一),绞车1.1倍满载负荷刹车试验1,试验替代重量为沙袋,试验替代重量=1.1*小艇满载总重量-空艇含属具重量。

空艇含属具重量=小艇满足总重量-乘员定额*82.5Kg。

每袋重Kg,共袋。

2,试验前淋湿绞车。

3,提升重锤让小艇下降至最快速度,刹车两次,每次下降距离不小于3m。

钢丝绳应无明显打滑现象,刹车试验结束后钢丝绳及绞车均正常。

二),满载放艇试验1,试验替代重量为沙袋,替代重量=(乘员定额-艇内操作人员数)*82.5Kg。

每袋重Kg,共袋。

2,将小艇降至舷边,开启艇机,艇机运转、螺旋桨正车倒车及转向系统均正常。

(注意:艇机最多允许离水运转5分钟,但螺旋桨轴只允许啮合几秒钟的时间已检查是否能正常操作)3,测量舷边距水面距离H= m。

4,试验提升重锤释放,舷边释放及艇内释放与刹车均正常。

5,测量小艇以最快速度下降至水面的时间T= s,释放速度V1=H/T,为m/s,大于0.4+0.02H= m/s,且小于1.3m/s。

6,降落至接触水面,满载脱钩正常。

7,降落入水后轻载脱钩正常。

8,利用潮水模拟5kn放艇,正常。

三),小艇效用试验1,首缆脱钩装置动作正常。

2,小艇入水后启动,正车,倒车及转向均正常。

1,洒水系统工作正常。

(耐火救生艇)四),小艇回收试验1,艇架绞车具备收回载有艇员(一般为2P,如果降落设备注明其起升负荷有明确限制,则为防止起升过载负荷损坏绞车,应在降落设备附近张贴相应告示牌)的救生艇的能力。

救生艇与救助艇操作管理指导手册

救生艇与救助艇操作管理指导手册

救生艇与救助艇操作管理实验指导书周文烈 编写船艺实验室1救生艇筏操纵工作程序1.1救生艇的吊放和固定(重力式艇架)1)艇长站在艇舷边指挥,先取下艇罩;接着两人登艇,解开救生索,塞牢艇底塞,检查稳艇索是否解开,带好首尾缆绳,送出止荡索,拔去安全销,解脱安全钩,检查短拉索是否系牢,卸下梁木。

2)听到艇长口气后,副艇长提起艇机制动杆,将艇降至登艇甲板,艇员登艇。

3)人员登艇完毕后,松掉止荡索和短拉索,将艇继续降至水面,保持吊艇索有一定的受力,艇上人员向上拉起联动脱钩操纵环,使艇脱钩。

4)放艇人员利用绳梯或救生索下艇。

5)装上舵柄,解脱首尾缆,撑开并迅速划离大船约1/4里处待援。

6)机动艇降落水面之前即应把艇机发动好,以便艇落水后即可动车驶离。

1.2吊艇及固定1)吊艇前,艇上除留2名技术熟练的挂钩艇员外,其余人员从舷锑或绳梯登上大船。

2)由大船调整好艇首尾缆使艇处于吊艇滑车的下方,尽量做到既易于挂钩又勿使吊艇索挂钩过于松驰。

3)前后吊艇钩一旦挂上后,应立即将艇吊离水面。

横摇时应选择大船自另一舷回变到正浮位置时迅速挂钩,然后尽可能在大船向另一舷横倾时将艇吊离水面。

4)将艇吊至艇甲板时暂停,装上短拉索,收进艇的首尾缆绳并盘好,打开艇底塞放净积水,将止荡索滑车组收进艇内,最后两名挂钩艇员离艇。

5)继续吊艇至存放位置,然后将稳艇索系牢。

插好安全销,切断艇机电源,艇长检查确认妥当后宣布解散艇员。

2气胀式救生筏的投放2.1检查充气拉索是否牢固系结于筏架上,解去存放筒上系绳。

2.2拔去筏架上的保险插销,板动投放手柄,气胀式筏存放筒则靠自重滚出舷外。

2.3气胀筏充气后将其拉靠大船舷边。

2.4人员从绳梯或舷梯处登筏,如高度不超过4.5米,可直接从船上跳人筏内,如筏倾覆,应先予以扶正。

;3救生艇艇机操纵工作程序3.1操作规程1)检查燃油箱燃油是否足够,检查机油量。

2)将调速操纵杆手柄放在 "慢"与"快"的中间,离合器操纵杆应处于"停车" 位置。

救生艇筏和救助艇操作及管理

救生艇筏和救助艇操作及管理
艇壳板而制成。 特点:重量轻、强度高、耐用、不受海水腐蚀
并易于保养。被广泛采用之。
<三> 救生艇具有的功能:
自行扶正功能:全封闭式救生艇一般都具有。
自供气体功能:液货船配有。艇内有4个可充气 钢瓶,用时不低于10min。救生艇内气压不得降 到艇外大气压以下,也不得超过艇外大气压 20hPa以上。
具的救生艇浮起。 应配备相当与280N浮力的附加固有浮力材料
<三> 强度:
载足全部乘员及属具后,能安全降落水中。
当船舶在平静水面以5kn的速度前进时,救生艇 能降落水中并被拖带。
对于金属艇体救生艇,在1.25倍载重额定重量; 其他救生艇,在2倍载重额定重量负荷下,负荷 卸去后不产生剩余变形;
货船应使其全部乘员在发出登艇指示时间起不超 过3min登艇完毕;
应备有在救生艇任何一舷均可使用的登乘梯,该 梯子的最下一级踏板应在救生艇轻载水线以下不 小于0.4m处;
人员可能行走的所有表面应有防滑层。
<九> 舾装件:
所有救生艇(自由降落式除外)应在艇底装设至 少一个排水孔,每个排水孔设2个艇底塞;
在载重额定重量能经受碰撞速度至少3.5m/s的船 舷冲击力;并能经受至少3m高度投落入水;
<六> 艇内空间:
<七> 额定乘员:
救生艇的乘员定额不得超过150人;
应在艇内明确标出每个乘员的位置:正常坐姿不 能妨碍救生艇的正常操作。
<八> 进入救生艇的通道:
客船应使其全部乘员能在10min内登艇完毕;
(3)足以保护不发生意外的或过早的使用。 (4)应使其在实验脱开系统时不用降放救生艇。 批准证书:应额外写明 (1)自由降落核准高度。 (2)要求的降落滑道高度。 (3)自由降落核准高度的降落滑道角度。

13. 精通快速救助艇评估大纲和规范

13. 精通快速救助艇评估大纲和规范

精通快速救助艇第一部分评估大纲第二部分评估规范1.评估目的通过评估,检验被评估者在救助落水人员的过程中,对快速救助艇及其相关设备的使用,操作,维护,保养等方面的能力, 是否满足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相关要求、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签发船员精通快速救助艇专业技能适任证书的必备条件。

2.评估内容2.1准备救助遇险人员2.1.1听到警报信号后,采取的行动2.1.2准备降落快速救助艇2.1.3降落快速救助艇2.1.4操作快速救助艇机器及其附属机具2.1.5释放快速救助艇,离开母船2.2.救助遇险人员2.2.1搜寻遇险人员2.2.2救起遇险人员2.2.3正确操纵快速救助艇及其仪器设备2.3.运送遇险人员2.3.1将遇险人员转送到母船上2.3.2回收快速救助艇2.3.3保持沟通和交流高效、顺畅3.评估要素及标准3.1.准备救助遇险人员(45分)要求被评估者熟练并正确掌握快速救助艇及相关设备和器材的使用, 维护和保养,检查方法。

3.1.1掌握听到警报信号后,采取的行动(5分)(1)评估要素:①识别及确认警报信号②在2分钟内穿好抗暴露服或干式防寒服③在1分钟内穿好救生衣或其他个人漂浮装备(可根据抗暴露服的具体情况,确定是否穿着救生衣)④携带指定的器材,到达集合地点(2)评估标准:①掌握正确、熟练:5分;②掌握正确、比较熟练:4分;③掌握正确、熟练程度一般:3分;④掌握较差:2分;⑤掌握差:1分;⑥无法完成:0分。

评估时,可根据被评估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关项目情况,对每位被评估者分别给予评定, 不能在规定时间穿好抗暴露服或干式防寒服则本项目为零分。

3.1.2准备降落快速救助艇(10分)(1)评估要素:①艇长测试对讲机,与船长(评估员)建立并保持无线电通信联系②视觉检查快速救助艇艇体和艇机③视觉检查快速救助艇的降落设备和释放装置,做好降落准备工作④准备救助遇险人员的器材装备(2)评估标准:①艇长指挥正确,人员分工合理,操作准确、熟练:10分;②艇长指挥得当,人员分工比较合理,操作正确、比较熟练:8分;③艇长指挥及人员分工比较合理,操作正确、熟练程度一般:6分;④艇长指挥及人员分工均较差,操作较差:4分;⑤整体表现差:2分;⑥无法完成操作:0分。

救生艇筏和救助艇操作及管理课件——第二章 救助艇

救生艇筏和救助艇操作及管理课件——第二章 救助艇
进行正车和倒车运转,总时间不少于3分钟。是舷 外挂机的(有非舷外的)救助艇每周也应进行以
上试验,但是当该挂机的性能不能允许该挂机在 其推进器离水的情况下运转3min时,则应按出厂 手册上说明的周期进行运转。
救助艇的检查和保养2

3、每月应按检查保养表中要求检查救助艇,
包括救生属具,以确保完整无缺并处于良好状态。
测得的光强为2500cd,连续工作不少于3h。 • 12、有效的雷达反射器1具。 • 13、足供10%救助艇额定乘员使用的保温用具,或2
件,取其大者。 • 14、适用于扑灭油火的便携式灭火器1具。
救助艇的属具4
• 除按上述第1~14条要求外,每艘刚性救助艇的正常属 具还应包括:

1、带钩艇篙1支。
• 1、500总吨及以上的客船应在船舶每舷至少配备一 艘救助艇(共至少2艘)。
• 2、500总吨以下的客船应至少配备一艘救助艇。 • 3、货船应至少配备一艘救助艇。
• 4、如果救生艇也符合救助艇的要求,则可 将此救生艇作为救助艇。
二、救助艇的属具1
• 每艘救助艇的正常属具应包括:

1、足够数量的可浮桨或手划桨,以供在平静
•3、刚性充气混合式救助艇,艇体材料中 既有刚性材料又有橡胶材料的救助艇。
图2-1
刚性救助艇彩图
图2-2
气胀式救生艇彩图
二、对救助艇的一般要求1
• 1、须符合对救生艇的一般要求。 • 2、其长度应不小于3.8m,且不大于8.5m; • 3、应至少能乘载5个坐下的人员和1个躺下的人员
(至 少6人)。 • 4、刚性与充气混合结构的救助艇,应符合其适用

4、降落所用的吊艇索的两素端应相互调头,
间隔不超过30个月,由于吊艇索变质而有必要时,

12.熟练操作救生艇筏和除快速救助艇以外的救助艇培训纲要

12.熟练操作救生艇筏和除快速救助艇以外的救助艇培训纲要
3.3.1精通安设装置以助定位的方法
3.3.2正确使用定位设备
3.3.2.1理解救生艇筏上的无线电救生设备的使用方法,包括卫星应急无线电示位标(EPIRBs)和搜救雷达应答器(SARTs)
3.3.2.2精通包括烟火信号在内的信号设备的使用
3.4了解直升飞机营救的方法
3.5理解救生艇筏抢滩的方法
4.弃船后对求生者的管理与急救
6.0
3.1救生艇筏、救助艇的操纵
3.1.1精通救生艇筏和救助艇的航行及靠离操纵
3.1.2精通艇首缆、海锚及其他救生艇筏设备的使用
3.1.3精通划桨、驾艇以及运用罗经驾艇
3.1.4了解在恶劣天气中救生艇筏的操纵
3.2精通使用救助艇和机动救生艇集结救生筏并营救求生者和落水者的方法
3.3为最大可能地使救生艇筏被发现和定位应采取的行动
熟练操作救生艇筏和除快速救助艇以外的救助艇
培训纲要
课时
理论培训
实操训练
1.救生艇筏、救助艇生艇筏和救助艇的结构及属具设备的细目
1.2理解救生艇筏和救助艇的特性和设施
1.3精通救生艇筏、救助艇的标志
1.4救生艇机器的操作
1.4.1了解救生艇、救助艇机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0
4.1精通救生艇筏上食物和淡水的分配原则
4.2精通低温效应及预防方法
4.3精通包括防水服和保温器具在内的防护遮盖物和服装的使用
4.4理解使用急救箱和复苏技能抢救伤员的方法
4.5理解止血和控制休克及其他伤员处置的方法
4.5.1对伤势的可能原因、性质和程度能迅速准确地认定
4.5.2医疗处理的先后次序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人命的威胁
1.4.2精通开敞或封闭救生艇机器及其附属机具的启动与操作方法

救生艇试验及吊运标准作业法

救生艇试验及吊运标准作业法

救生艇试验及吊运标准作业法1.目的:保证救生艇试验及吊运正常进行。

保证施工人员及救生艇的安全。

2.适用范围:适用于敞开式和封闭式救生艇(不含抛落式救生艇)3.标准作业法内容和工作程序:3.1 救生艇试验及吊运前的准备。

3.1.1通知船方吊艇的具体时间,以便船方将艇内救生设备及用品搬离出艇。

3.1.2向厂内单船质检员获取试验重量数据,填写报验申请单,并确定试验时间。

3.1.3按要求准备好垫艇、捆艇及吊艇等用物品、工具。

3.1.4试验重量的确定:救生艇额定乘员×75Κɡ〔人均重量〕+救生艇自重×1.1〔安全系数〕-救生艇自重=脱钩试验重量3.2 救生艇的吊运。

3.2.1选择合适且同一长度的钢索、卡环和两根引绳。

3.2.2通过门机配合将救生艇吊落在拖车上,并用沙袋将艇垫平。

此时应注意垫艇时不宜过高,不使艇舵落地为宜。

后端垫块与导流管保持距离。

3.2.3救生艇放稳垫妥后,应用捆扎带前后将救生艇捆牢,并前后挂上警示旗,保证运输安全到达试验地。

3.3 救生艇脱钩试验前的准备工作3.3.1将救生艇吊入池中,特别要检查尾轴,船底塞中是否有漏水现象,救生艇脱钩装置是否灵活、可靠。

3.3.2将试验沙袋运到位,并有验船师和单船质检员在场的情况下,清点入艇。

3.3.3沙袋装艇时,应将艇的艏艉用绳子捆牢,并将警示旗挂在试验区域,以保证试验人员安全。

3.3.4登艇施工人员必须穿戴救生衣,并将沙袋有序的摆放在乘员座上。

其中摆放数量一定符合试验规定,摆放时一定要使救生艇在自然状态下保持平衡。

3.4 救生艇脱钩试验3.4.1在各项准备工作到位后,经得验船师同意后开始试验。

3.4.2试验一般分二次,第一次为预试,第二次为正式试验。

3.4.3第一次试验主要试验负载后脱钩装置的灵活程度,将艇吊至不露艇底为宜,视试验情况决定第二次试验。

3.4.4第二次试验,将艇吊至离水面30~50cm,在接到验船师脱钩口令后,艇内人员扳动脱钩装置,使救生艇脱钩。

精通救生艇筏和救助艇训练大纲

精通救生艇筏和救助艇训练大纲

精通救生艇筏和救助艇训练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履行STCW78/95公约而制定的,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救生艇、救助艇操作知识在各种应急情况下迅速、正确地使用这些设备,并在弃船后对求生者实施救助。

二、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应先进行基本安全专业培训。

三、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理论教学部分第一章救生艇(一)教学目标:掌握:救生艇的基本知识及使用方法熟悉:救生艇的构造和性能(二)讲授内容:1.救生艇的基本知识。

结构、属具、设备细目、特性、实施、用途、标志。

2.救生艇的释放与回收。

释放装置、释放与回收。

3.离开难船后采取行动。

4.救生艇的使用、维护和保养。

艇机操作、一般故障排除、附属设备、维护、保养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结构、属具、设备细目、特性、实施、用途难点:救生艇的使用、维护和保养(四)自学内容:无第二章救助艇(一)教学目标:掌握:救助艇的基本知识及使用熟悉:救助艇的种类和性能要求(二)讲授内容:1.救助艇的基本知识。

结构、属具、设备细目、特性、实施、用途、标志。

2.救助艇的释放与回收。

释放装置、释放与回收。

3.离开难船后采取行动。

4.救助艇的使用、维护和保养。

艇机操作、一般故障排除、附属设备、维护、保养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救助艇施放与回收。

难点:救助艇的配备与属具(四)自学内容:无第三章救生筏(一)教学目标:掌握:救生筏的基本知识及使用方法熟悉:救生筏种类、结构和一般要求(二)讲授内容:1.救生筏的基本知识。

结构、属具、设备细目、特性、实施、用途、标志。

2.救生筏的释放与回收。

释放装置、释放与回收。

3.离开难船后采取行动。

4.救生筏的使用、维护和保养。

艇机操作、一般故障排除、附属设备、维护、保养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救生筏的配备和属具难点:救生筏的存放和检查保养(四)自学内容:无第四章救生艇筏的施放与回收(一)教学目标:掌握:救生艇筏、救助艇的施放与回收熟悉:救生艇筏、救助艇的施放装置(二)讲授内容:1.吊艇架的种类2.救生筏的施放装置,登乘方法和设备3.救生艇筏、救助艇降落设备的一般要求4.救生艇筏、救助艇的施放与回收程序(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吊艇架的种类、救生艇筏、救助艇的一般要求难点:救生艇筏、救助艇的施放与回收程序(四)自学内容:无第五章弃船后的救生艇筏的操纵与管理(一)教学目标:掌握:恶劣天气种操纵救生艇筏方法、救生艇筏上淡水和食物的分配原则,低温预防方法,直升飞机营救方法熟悉:恶劣天气种操纵救生艇筏方法、救生艇筏上淡水和食物的分配原则,低温预防方法,直升飞机营救方法(二)讲授内容:1.恶劣天气中操纵救生艇筏。

救生艇筏和救助艇操作及管理实操部分

救生艇筏和救助艇操作及管理实操部分

• 4.救生艇吊钩复位操作 • ⑴首先负责脱钩手柄操作的艇
• •

员,将脱钩手柄向上推回大约 30°位置,如图2-1-11中手柄 A的移动方向和位置。 ⑵负责挂钩的首、尾艇员,用 手将吊钩推至吊升时的位置, 立即通知艇内负责脱钩手柄复 位操作的人员。 ⑶艇内操作人员将脱钩手柄再 向上推至大约60°(如图示21-11),恢复到脱钩前的位置。 如果复位前是应急释放,事先 应该将脱钩手柄的保险锁钮打 开松放归位。 ⑷向上扳动预备脱钩手柄恢复 到释放前的位置,将其保险锁 钮琐定(如图2-1-11)。
• (7)放艇人员操作控制吊臂的液压手柄,使吊艇臂慢慢
• • • •
被顶推至舷外,救生艇随吊艇的移动也被缓缓送出舷外一 定距离。 (8)操作控制吊艇索的液压手柄,慢慢松放吊艇索使救 生艇下降入水。 (9)艇内人员打开救生艇艇门并固定好。 (10)在艇尾座位上的两名艇员,穿好救生衣,走出艇外, 将救生艇左右两侧吊环从吊钩上脱下,并存放在吊环座盒 内固定好。 (11)艇长启动机器并操纵救生艇靠近大船,放艇人员借 助软梯登艇。 (12)全部人员登艇后操纵救生艇离开船舶进行海上求生。
救生艇筏和救助艇操作及管理实操部分
天津海员学校
陈玉鹏
第二篇
实操部分
• 第一章 救生艇的操作
第一节 救生艇的降放操作
• 一、重力式吊艇架的降放操作 • 在船上,当全体船员听到警报信号后,立即确认警报性
质(弃船求生警报信号是七短一长),做好海上求生的 必要准备,执行应变部署中各自的任务,迅速地到集结 场所集合,根据艇长的指挥做好放艇前的准备工作。船 长应该操纵船舶将放艇一舷为下风舷。 1.降放艇时的主要准备工作 (1)由一人将吊艇机手摇柄插入吊艇机专门的孔内, 顺时针摇动使救生艇重量集中在吊艇索上(注意事后将 手摇柄从艇机上取下)。 (2)将登艇软梯送至水面并固定好,以备登艇时使用。 (3)两个随艇下的人员(部分封闭式艇),登入艇内 分别将吊艇架横张索上两根救生索松放下来;将艇底塞 固定好;送出艇首、尾缆;确认限位索牢固。 (4)打开固定救生艇的稳索。 (5)打开固定吊艇架的安全栓。 指挥放艇人员确认准备工作完毕后,立即发出降放救生

精通救生艇筏和救助艇专项训练教学大纲

精通救生艇筏和救助艇专项训练教学大纲

《精通救生艇筏和救助艇专项训练》教学大纲
编程编号:341404 课内总学时:42
开课对象:水运工程系两专业、船员培训课程类型:实训
课程英文名称:Master Lifeboat & Saliverance-boat Training
一、课程任务和目的
本课程的任务和目的是通过实训,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救生艇筏的结构、种类、维护保养方法,熟练操纵救生艇筏和救助艇,达到国家海事局及STCW78/95公约对海员规定的要求。

二、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
1.任课教师资格:具有中等航海专业以上学历、不少于两年海上资历,业已完成“基本安全”、“高级消防”和“精通急救”等培训课程的船舶驾驶员;具有救生方面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航海院校海上专职教师。

2.学生资格:高职一年级学生
3.设备条件:消防模拟舱、消防衣、消防水枪、国际通岸接口、灭火器、个人消防装备、游泳池、救生艇等
4.前、后序课程:
5.保障措施:参加海事局组织的评估考核
四、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1.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务监督局,精通救生艇筏和救助艇,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务监督局,1998。

船舶检验规范(救生设备)

船舶检验规范(救生设备)

船舶检验规范(救生设备)船舶检验规范(救生设备)第三章救生设备1( 2定义救助艇:系指为救助遇险人员及集结救生艇、筏而设计的艇。

救生艇、筏:系指从弃船时能维持遇险人员生命的艇、筏。

2( 配备要求(1) 救生艇、筏与浮具的配备:远洋航区救生艇、筏 -------200%(每舷配备一艘机动艇或救助艇)全船总量200%近海航区救生艇、------200%(全船配备一艘机动艇或救助艇)全船总量为150% 船长大于或等于60米(2) 个人救生圈的配备:船舶种类船长救生圈总数其中带自亮灯带救生圈索总数其中带烟雾信号除客船以外的150--75 10 5 每舷至每舷至少其他船舶少200--150 12 61 12(4其他救生设备的配备(1) 救生抛绳器:航行于远洋航区、近海航区和沿海航区,且船长大于和等于40米的客船和船长大于60米的其他船舶,应配备手提式救生抛绳器4具或抛绳枪1套(包括抛绳枪1支,抛绳、火箭体和击发器各4支)抛绳器应经认可。

(2) 烟火信号:每艘500总吨以上的船舶应配备12牧认可的火箭降落伞火焰信号。

(3) 紧急报警:系统:船长大于40米的货船均应配备1 套通用应急报警系统,以供招集船员至集合地点和采取应变部署表所列行动之用。

该系统尚应以公共广播作为补充。

通用应急报警系统应能以传播号笛,并加以由船舶主电源及应急电源供电的电铃、电笛或其他有效报警系统,发出不少于7个短声、继以长声组成的通用应急报警信号。

3( 救生设备的存放、登乘、降落、回收与检修3(1 救生设备的存放1( 救生艇与救生筏:(1) 救生艇、救生筏应存放在尽可能靠近起居和服务出所的地方。

任一存放装置不得妨碍其他救生艇、筏或救助艇操作以及乘员的集合和登乘;(2) 每艘救生艇应附连于一套独立的降落装置上,该装置保持备用状态,并可在2 名艇员操作下,在5分钟内完成瞪乘和降落的准备工作。

(3) 顺船舷降落的救生艇应存放在船舶推进器之前足够远的地方。

救生艇筏和救助艇操作及管理1

救生艇筏和救助艇操作及管理1

第二节

救生艇的种类及性能
四、自由降落救生艇: 存放于大船尾部降放装置的滑架上,艇首以 30°左右的下倾角俯向海面,艇的两侧分别设有 滑板,滑板搁在存放架的滑道上,仅在救生艇的 尾部设有一个释放钩,与大船连接固定。
第三节
救生艇的特性要求
一、应有足够的稳性:在载足全部成员及属具, 并在船舶纵倾10,横倾20情况下安全降落。当 50%定额乘员移到一侧时,救生艇应能保持稳 定,并GM值应为+。应有足够的干舷:当载足 额定乘员和属具后其干舷至少为艇长的1.5%或 100mm,取其大者。 二、应有足够的浮力:当艇进水和破漏通海时, 仍足以满载额定乘员和一切属具的救生艇浮起 。艇内每个成员应配备相当于280N浮力的附加固
第三节

救生艇的特性要求
七、乘员定额要求: 救生艇的乘员定额不得超过150人; 正常坐姿不能妨碍救生艇的正常操作。 应在艇内明确标出每个乘员的位置: 八、进入救生艇的通道: 1、每艘客船救生艇,登艇完毕时间为10min内。 2、每艘货船救生艇,登艇完毕时间为3min内。
第三节
第四节 救生艇的配备、配员 与属具备品
<四>救生艇负责人及副指挥,应有1份该救生艇 船员名单,并能确保他们能熟悉各项任务。 <五>每艘机动救生艇应指派1名能操作发动机的 人员。 <六>船长应确保以上人员妥善分配到本船救生 艇上。 三、救生艇的属具备品:(见教材017P)
第四节 救生艇的配备、配员 与属具备品
由2名艇员在5min内完成降放和登乘的准备。 其存放位置不能超过船舶的两舷。 尽量远距离地离开船舶推进器。 客船要求登乘位置的吊艇架顶部距船舶最轻载 重线应尽可能不超过15m。 一、一般要求; 1、其存放位置不能影响其它救生设备的操作。

12.精通救生艇筏和救助艇评估大纲和规范课件

12.精通救生艇筏和救助艇评估大纲和规范课件

精通救生艇筏和救助艇第一部分评估大纲荡(划)桨机动艇艇机的启动及艇的操作全封闭救生艇的操纵降落与回收救生艇操作应急无线电救生设备、视觉求救信号的示教第二部分评估规范荡(划)桨1.评估目的通过评估,检验被评估者在参加“精通救生艇筏和救助艇”的专业技能训练的课程学习后,是否具有指挥和进行荡桨操艇的能力及掌握了相关的最低知识,是否满足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的相关要求、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签发海船船员专业技能适任证书的必备条件。

2.评估内容2.1指挥登、离艇;2.2荡桨口令及其运用;2.3操艇航行、回转及避让;3.评估要素及标准3.1登、离艇(2分)(1)评估要素①艇员座位的编号②艇的舷侧、艏、艉部位靠泊时的登、离艇的次序③登、离艇的注意事项④指挥能力(2)评估标准①指挥及艇员根据编号依次正确的进入;(离开)座位(2分)②进入艇位有不正确的行为;(1分)③未按照要求进入(离开)艇内;(0分)3.2荡桨口令及其运用(5分)(1)评估要素①出桨;②荡桨口令(放桨、桨向前、一齐荡、桨向后、一起退、桨挡水、顺桨、左进右退(右进左退)、立桨)及运用③收桨④艇长操作(运用荡桨口令、舵令操艇前进、后退、减速、运用舵、桨配合左右旋转)(2)评估标准①艇长指挥口令清楚、正确,艇员能正确理解荡桨口令,荡桨操作正确;(5分)②艇长指挥上稍有不当,理解荡桨口令有少量错误,荡桨操作稍有错误;(3分)③指挥上有错误,理解荡桨口令有多次错误,荡桨操作有多次错误;(1分)④不能指挥、不能正确的理解荡桨口令,不能进行荡桨操作。

(0分)3.3操艇航行、回转及避让(3分)(1)评估要素①舵手、桨手执行操作口令,操艇直航;②操艇转向、旋回;③操艇避让;④指挥操作。

(2)评估标准①艇长指挥口令清楚、正确,能正确的完成操艇航行、转向旋回及避让;(3分)②艇长和艇员在操作中出现失误和错误;(1分)③在操作中出现多次失误和错误、不会指挥和操作。

救生艇静负荷强度试验大纲

救生艇静负荷强度试验大纲

救生艇静负荷强度试验大纲
1.1.1 将空载的救生艇置于墩木上或通过吊钩将艇吊起,并设观测器以测量龙骨的下垂,同
时测量艇的宽度。

一般采用夹紧器(即绞缆机刹车带换新的专用工具)在艇底龙骨两端夹住粉线并绷直,在船中画上有水平线和竖直刻度的保险圈;然后进行1.1.4所要求的各项测量。

1.1.2 在艇内加载适当分布的全部属具重量及全部核定成员的重量。

按1.1.4进行各项测量。

1.1.3 向艇内加入附加重量,使得吊载荷分别超出艇重、属具重及核定成员重量总和的1.25
倍,1.5倍,1.75倍,及2倍。

营运船舶在取得验船师同意后,试验至超载1.5倍为止。

用艇钩将载有上述负荷的艇吊起,5分钟后进行1.1.4的测量。

1.1.4 每次加重都进行一下测量
(1.1.1的数据)
有艇机的
无艇机的
(1.1.2的数据)
有艇机的
无艇机的
2100+2250=4350kg , 2250kg共90袋沙包(每包25kg,其中2250为30位乘客重量)
(1.1.3的数据)
有艇机的
(1.1.4的数据)
有艇机的
无艇机的
注:有艇机的救生艇自身重量2500kg,没有艇机的救生艇自身重量为2100kg,,额定载人量为30位(2250kg),每位乘客重量以75kg 计算。

检验标准:当救生艇经受1.25倍超载时,第1个和第3个测量的龙骨变形和艇宽变化不应超过艇长的1/400,同时2倍的测量结果与1.25倍的结果大致成比例;撤掉重物后应该观察艇有没有残余的应力和变形。

静负荷强度试验试验不合格者,修理或核减员后再试,直至合格为止。

救生艇和救助艇吊要求

救生艇和救助艇吊要求

Lloyd’s Register Rulefinder2008-Version9.10Resolution MSC.81(70) - Revised Recommendation on Testing of Life-Saving Appliances - (adopted on 11 December 1998) on 13 May 2005) Part 2 - Production and Installation Tests6 Launching and Stowage ArrangementsLoaded lowering test (brake test only)6.1.5. The survival craft or rescue boat loaded with its normal equipment or an equivalent mass and a distributed mass equal to that of the number of persons, each weighing 75 kg, it is permitted to accommodate + 10% of the working load, should be released by the operation of the launching controls on deck. When the craft has reached its maximum lowering speed, the brake should be abruptly applied to demonstrate that the attachments of the davits and winches to the ship’s structure are satisfactory. The maximum lowering speed established by the Administration should not be exceeded.Recovery test6.1.8. It should be demonstrated that the davit-launched lifeboat or rescue boat can be recovered to its stowage position by means of operating the hand gear and can be safely and properly secured.6.1.9. For free-fall lifeboats it should be demonstrated that the survival craft can be recovered to its stowage position and can be safely and properly secured.6.1.10. Where davits are recovered by power, it should be demonstrated that the power is automatically cut off before the davit arms come against the stops.6.1.11. In the case of rescue boat launching appliances, it should be demonstrated that the fully equipped rescue boat when loaded with a mass equal to that of the number of persons it is approved to carry can be recovered by means of a winch at a rate of no less than 0.3 m/s.6.1.12. It should be demonstrated that the rescue boat can be recovered by means of the winch referred to in 6.1.11 using a hand gear.Provisional Rule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Sandwich Panel Construction to Ship Structure, April 2006Launch and Recovery Appliances for Survival Craft and Rescue Boats Section 6 DavitsTable 3.6.6 Prototype: dynamic test factors6.12.3. Production testing of survival craft (excluding free fall) and rescue boat davits and winches are to comply with the following requirements:(a). A `static’ load test of 2,2 times SWL is to be held by the davit in its fully outboard position at 0° list (2,5 times SWL for use offshore).(b). A `static’ load test of 1,5 times SWL is to be held on the winch brakes.。

救生艇绞车制动器强度试验大纲

救生艇绞车制动器强度试验大纲

救生艇绞车制动器强度试验大纲(“×××”轮)本试验适宜船舶进坞后进行,试验前移开救生艇, 逐个对吊臂、吊臂钢丝、吊艇滑车、全部吊臂滑车等进行外部检验, 并对刹车装置、齿轮箱进行内部检验。

1、负荷计算方法:(1)静负荷试验负荷=最大工作负荷*1.5 =5700kg*1.5=8550kg(2)动负荷试验负荷=最大工作负荷*1.1=5700kg*1.1=6270kg参看:SOLAS (附录Ⅱ国际救生设备规则第Ⅵ章 6.1.2.5条)2、步骤:静负荷部分:(1)按8550kg配重时采用横梁及多个重块;(2)由门机吊运试验重块至吊艇滑车旁等候,作业者将试重安全地挂在吊艇滑车下的吊艇链环后离开试验区域;在门机协调配合下,由船方操纵,释放艇架缓慢伸出舷外并落座;动作不宜过快过猛,既可以避免试重撞坏舷侧构件,又可以避免吊艇滑车从吊臂头的羊角内滑脱。

(3)门机缓慢下降钢丝,使吊艇链环逐渐承受全部负荷,并承受试重5分钟。

在吊臂承载的全部过程中,门机与试重不能解勾,一直起保护作用。

(4)观察检测刹车性能, 绞收吊臂, 取下负荷后,检查吊臂等是否存在永久变形。

动负荷部分:(5)按6270kg配重时采用横梁及多个重块;(6)重复步骤(2)(7)门机预先垂落2米钢丝,并配合以下动作继续垂落钢丝: 一切工作预备好之后,松开救生艇绞车制动器, 试重在重力作用下下坠3米或以上,猛地刹住绞车制动器; 刹车时不允许大力往下压住刹车杆,只需双手迅速松开刹车锤即可。

(8)观察刹车性能,检查艇架及、吊臂钢丝、吊艇滑车、全部吊臂滑车等附件强度;如果艇绞车是暴露于大气中,则应淋湿该制动器表面,重复步骤(7)一至二次。

(9)绞收吊臂,打开刹车装置进行内部检验,试验结束。

3、安全措施:(1)在艇架下方的坞底拉红白警戒旗划出安全区域。

(2)给横梁挂钩及解钩的作业者必须挂好安全带。

本试验开工前必须由工区向安全主管申报。

(3)遇六级风或以上风力的恶劣天气,禁止进行本试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救生艇救助艇试验大纲船名:
编制:
校对:
审核:
救生艇艇架负荷试验及艇脱钩试验的一般性步骤
救生艇基本参数:
空艇重量+设备重量:2485 公斤;
人员重量:35 人数*75(每乘客以75公斤计算)= 2625公斤;
满载重量:5110 公斤。

(一). 救生艇架负荷试验:
计算方法:试验负荷=(满载重量)*1.1= 5621 公斤
步骤:
(1)、用横梁、重块及卸扣钢丝按上述重量配重;巡查罗经甲板、艇甲板及其下方生活区甲板,如有的话,移开信号弹、航行灯、救生圈、
登乘艇软梯及上下船舷梯等障碍物,以防吊货钢丝及重块刮到碰伤。

在坞底用红白旗划出安全区域,赶走或移开下风的人员和设备(如
高空车,喷漆机和沙缸等)。

(2)、利用岸吊将横梁等重块悬挂于艇架的吊艇勾;并在岸吊保护下,松开艇架止动杆;操纵制动器,让艇架逐步降落,伸出舷外,直至支
撑脚落座后刹住。

动作不宜过快过猛,既可以避免试重撞坏舷侧构
件,又可以避免吊艇滑车从吊臂头的羊角内滑脱。

(3)、设立观测器准备测量重块的速度;门机预先垂落2米钢丝,并配合以下动作继续垂落钢丝;一切工作预备好之后,松开救生艇绞车制动
器, 重块在重力作用下下坠,降落速度达到0.4 - 0.6 m/s时,突然
刹车; 刹车时不允许使力压下刹车杆,只需双手迅速松开刹车锤即
可。

若吊艇机制动器为裸露者,在不良天气情况下应安全可靠,
试验时应在制动器上洒水。

注:重块一次不间断、连续下坠距离要求至少3米或以上。

(4)、观察检测刹车性能、艇架及其钢丝滑车等附件强度,重复步骤(3)一~二次。

获得验船师满意并验收。

(5)、岸吊吊高代替荷重后,逐步回收艇架,检查两只艇臂的限位开关,是否在恢复原位时自动切断能源,并顺带检查吊艇机的手动装置,以
试验其可靠性。

然后打开刹车装置进行内部检验。

验船师验收。

另一
副艇架按上述方法重复做试验。

(6)、救生艇装船后,还应做空艇的收放试验,结束。

备注:
(1)、试验前,检查艇架的手制动装置及自动调节降落速度的调速制动器,齿轮箱,吊艇钢丝和吊勾,滑车等是否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岸吊
是否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岸吊和吊货钢丝的安全工作负荷一般要
求大于代替荷重的10倍,至少3倍。

(2)、试验时刹车装置由船方操作,现场总指挥、副总指挥分别是船长和总管,安全主管、起运车间现场领班及车间安全员分别处在罗经甲
板、艇甲板及坞底并保持相互间联络畅通。

(3)、给横梁挂钩及解钩的施工人员必须挂好安全带。

本试验适宜船舶进坞后进行,开工前必须由工程主管向安全主管申报。

(4)、遇六级风或以上风力的恶劣天气,禁止进行本试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