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同等学力经济综合练习题_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二)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思考题参考答案-整理第二章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新)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思考题参考答案-整理第二章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新)

第二章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新)一、名词解释市场:交换的场所、渠道和纽带。

市场机制:是指在市场交易关系中形成的以价格、供求和竞争三位一体的互动关系为基础的经济运行和调节的一套有机系统。

市场经济:是指由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经济增量改革:在不率先触动既得利益格局的前提下,在边际上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

渐进式改革: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是在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市场化。

二、简述题:1、简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及运行特点基本特征:(1)在决策结构上,实行中央集权控制。

(2)在动力结构上,忽视物质利益刺激,实行平均主义原则。

(3)在信息结构上,实行计划指令的纵向传递,全部经济活动都纳入计划的轨道,企业行为基本不受市场信号的制约(4)在所有制结构上,追求“一大二公”、实行“穷过渡”。

运行特点:(1)企业对瞬时出现的情况作出如下反应:一是使产量与当前最稀缺的资源相适应;二是实行强制替代,即由短缺引起的投入组合的更改;三是根据可得到的投入品来决定产出构成。

(2)在追求高经济增长率目标的驱使下,从上到下存在强烈的数量冲动。

(3)由于企业不承担投资决策的责任,这会使投资需求大大超过可供分配的投资资金,引起“投资紧张”。

2、简述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资源配置遵循产权规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则遵循产权规则,排他性产权的确立是市场机制有效协调微观决策的必要条件。

(2)决策分散化分散化的家庭和企业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在给定条件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根据对成本与收益的比较,独立地对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等问题作出判断和决策,并承担相应的经济后果。

(3)自由和平等竞争市场经济作为契约经济,所有从事市场交易的行为人的地位和机会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他们在机会均等、公平交易准则的约束下自由地参与市场竞争。

(4)市场价格协调微观决策在市场经济中,价格作为显示资源稀缺性程度的信号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它能自动协调微观决策。

2013年同等学力经济综合练习题_西方经济学(二)参考答案

2013年同等学力经济综合练习题_西方经济学(二)参考答案

同等学力申硕2013年同等学力经济综合练习题西方经济学(二)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请从A 、B 、C 、D 中选一个正确答案)1.D2.B3.D4.C5.A二、名词解释1.外在经济和外在不经济:整个行业规模和产量扩大而使个别厂商平均成本上升或收益减少的现象。

随着厂商数目的增加,整个行业中的产量也会增加,如果行业中单个厂商的成本降低,则称为该行业存在外在经济;如果厂商数量增加从而整个行业的产量增加使得单个厂商的成本增加,则称该行业存在外在不经济。

2.价格歧视:指垄断厂商在同一时期,以不同的价格销售同一种商品。

价格歧视被划分为三级:一级价格歧视是指厂商对每一单位产品都按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出售;二级价格歧视只要求对不同的消费数量段规定不同的价格;三级价格歧视是垄断厂商在不同市场(或对不同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

3.引致需求:由消费者对产品的直接需求所引发的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被称为引致需求。

4.边际产品价值:在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上,劳动的边际收益产品等于产品价格乘以劳动的边际产量,即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记为VMPL ),用公式表示为:MRPL = VMPL = p ﹒MPL5.瓦尔拉斯定律:一般均衡存在性问题归结k+r 个方程是否能得到k+r 个价格的问题。

瓦尔拉斯认为,这取决于这k+r 个方程是否独立。

但就整个经济系统而言,无论价格有多高,所有收入之和一定等于所有支出之和: 这一恒等式被称为瓦尔拉斯定律。

三、简答题1.为什么说厂商均衡的一般原则是MR=MC ?要点提示:经济学中通常认为理性厂商行为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最大化的利润。

为了获得最大化的利润,厂商在进行决策时都试图使得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增加一单位决策量,厂商增加的收益等于所增加的成本。

经济学中通常称这一原则为利润最大化原则。

利润最大化原则适用于所有以利润为目标的经济单位对所有决策变动进行的选择。

下面以厂商的产量选择来说明。

厂商提供产量一方面会带来收益,另一方面也要付出成本。

在职申硕同等学力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

在职申硕同等学力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

在职申硕同等学力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2. 名词解释3. 简答题4. 论述题名词解释1.相机治理机制正确答案:公司既得利益状态被打破时,若其中某产权主体的利益受损,就必须有某种机制启动,自动地赋予受损方保护自己权益的机会与权力。

这时,谁拥有企业所有权分配的控制权就显得特别重要,因为对受损方来说,只有掌握了这种支配权,才有机会重新配置公司财产,以弥补其损失。

让受损方掌握控制权恰恰体现了效率原则,因为当一个投资者面临资本保全威胁时,他最有动力再造企业。

相机治理体现了所有权的状态依存性。

然而,公司所有权的状态依存性并不等价于支配权的自动让渡。

必须有一套制度以确保支配权的顺利让渡,并保证让渡的有序性。

这套制度就是“相机治理机制”。

涉及知识点: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2.企业治理结构正确答案:指公司权力机关的设置、运行及权力机关之间的法权关系。

涉及知识点: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3.代理问题正确答案: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目标函数不完全一致,代理人又拥有企业的控制权,因此,代理人就有可能利用委托人的授权从事有可能损害委托人利益的活动,从而出现所谓的代理问题。

涉及知识点: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4.代理成本正确答案:是指委托人为防止代理人损害自己的利益,需要通过严密的契约关系和对代理人的严格监督来限制代理人的行为,而这需要付出代价。

可划分为三部分:1)委托人的监督成本,即委托人激励和监控代理人,以图使后者为前者利益尽力的成本;2)代理人的移保成本,即代理人用以保证不采取损害委托人行为的成本,以及如果采用了那种行为,将给予赔偿的成本;3)剩余损失,它是委托人因代理人代行决策而产生的一种价值损失,等于代理人决策和委托人在假定具有与代理人相同信息和才能情况下自行效用最大化决策之间的差异。

涉及知识点: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5.共同治理正确答案:共同治理的理论基础是利益相关者理论。

2013年同等学力经济综合真题参考答案

2013年同等学力经济综合真题参考答案

2013年同等学力经济综合真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D3.C4.A5.A6.D7.D8.B二、名词解释1.吉芬商品:吉芬商品是一种特殊的低档商品,它的需求量随价格的上升而增加,其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2.哈罗德多马模型:是指经济学家哈罗德与多马提出的经济增长模型。

假定以v 来表示资本-产量比,s 表示储蓄率,则经济增长率为G = s / v ,即经济增长率与储蓄率呈正比,与资本一产出比呈反比。

这一结论即为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基本形式。

3.国债限度:一般是指国家债务规模的最高额度或国债的适度规模。

衡量国债限度的指标主要有国债负担率和国债依存度。

4.国际收支失衡:是指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的余额出现问题,即对外经济出现了需要调整的情况。

三、简答题1.简述泰勒规则的基本内容。

泰勒规则又称利率规则,是根据产出和通货膨胀的相对变化而调整利率的操作方法。

这一规则体现了中央银行的短期利率工具按照经济状态进行调整的方法。

泰勒在原始利率规则中,对滞后反应进行化简,得出线性方程:f i h gy i +-++=)(*πππ其中:i 为短期利率,π当前的通货膨胀率,*π为通货膨胀目标,f i 为均衡利率,y 为实际收入对其趋势偏离的百分比。

这一方程可以作为货币政策的指导性公式。

2.简述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的成因及治理对策。

(1)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成因。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其原因可以归结为2点:①工资推动型通货膨胀,这种膨胀是由过度的工资上涨导致生产成本上升,从而推动总供给曲线上移而形成的。

②利润推动型通货膨胀,它是指垄断企业凭借其垄断地位,通过提高垄断产品的价格来获得垄断利润,使得总供给曲线上移,从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2)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治理对策。

工资推动型通货膨胀可以采取紧缩性的收入政策:确定工资-物价指导线并据以控制每个部门工资增长率;管制或冻结工资;按工资超额增长比率征收特别税等。

利润推动型通货膨胀可以采取价格政策,如制定反托拉斯法以限制垄断高价。

同等学历硕士《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思考题答案

同等学历硕士《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思考题答案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复习思考题导论一、简述题1、请简单比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答:西方主流经济学——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在资源稀缺性假设前提下,研究一个社会是如何配置稀缺资源的,它主要涉及人们如何决策、如何相互交易和整体经济如何运行等问题,它遵循的是个体主义成本收益分析方法。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从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出发,认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特定生产方式下的社会生产关系,而不是物的关系。

根据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个人行为的结果是由社会力量所决定的,形成社会力量的各种社会整体及它们的相互关系不但决定个体利益的内容,还决定它的客观形成机制。

因此,经济学分析的逻辑起点不应该是经济人,而应是社会人。

在社会人建设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形成了整体主义分析方法。

2、简述直面现实的经济学分析方法。

坚持直面现实的研究态度和方法。

也就是说,当理论与实践相冲突时,让理论服从现实,而不是让现实适应理论。

直面现实式的研究并非是不要理论,而是从我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特殊现象入手,通过对现象的深入剖析来检验现有的理论。

如果现有的理论不足以回答所隐含的问题,那么就需要我们反思理论本身,直至根据现实修正理论。

理论联系实际应该是适应时代要求的经济学创新的基本原则。

要反对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

直面现实的经济学分析方法要求实现经济学的现代化,要求经济学具有开放性。

直面现实的经济学分析方法摆脱传统政治经济学重规范轻实证、重定性轻定量、重演绎轻归纳、重结论轻证明的旧轨迹,实现经济学分析方法的创新。

二、论述题简述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的基本脉络。

答: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取得了许多丰硕的成果,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特征:第一,从只关注生产关系到同时十分关注资源配置。

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只包括生产关系。

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深,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除了继续关注生产方式以及与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外,国家关注一个社会如何配置稀缺资源,包括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等问题。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公共管理真题2013+年.doc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公共管理真题2013+年.doc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公共管理真题2013 年(总分:38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第一部分公共基础部分(共30分,每位考(总题数:10,分数:10.00)1.某地一家化工企业,为了自身利润的最大化,尽可能减排污治理投资,结果导致周边河流和农田污染,这种现场属于()(分数:1.00)A.市场失灵B.政府失灵C.社会失灵D.企业失灵2.在下列诸学术观点中,属于新公共管理学派的观点是()(分数:1.00)A.政治与行政两分法B.通过强化层级节制体系提高效率C.公平优先D.将企业管理理念引入政府内部3.政府组织与企业组织的区别之一是()(分数:1.00)A.公开性B.合法性C.非营利性D.服务性4.电影制片厂有关电影的生产和发行工作,属于()(分数:1.00)A.商业文化服务B.公共文化服务C.非营利文化服务D.民间文化服务5.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提出城镇化为今后我国发展经济的重点之一,十二届全国一次会议进一步提出了我国城镇化的政策思路。

从政策议程的角度看,它属于()(分数:1.00)A.公众议程 BB.政府议程C.政党议程D.社会议程6.李一和王二是政府官员,赵三是企业家。

李一打骂父亲,王二刁难前来办事的民众,赵三在交易中常常以次充好,这些行为都是不道德的表现。

从公众伦理的角度看,违反了公共伦理的人有()(分数:1.00)A.李一B.王二C.赵三D.李一和王二7.在我国每年一次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国务院总理需要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做政府工作报告,接受其监督,这体现了我国制度设计中()(分数:1.00)A.公共责任制B.首长负责制C.宪政责任制D.对人民负责制8.在绩效评估中,需要对评估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确定权值和权重值,这里的权值是指该指标的()(分数:1.00)A.数值B.重要程度C.参照值D.标准值9.平衡计分卡法是由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罗伯特·S·卡普兰开发的一种绩效评估方法,最早应用于()(分数:1.00)A.企业管理B.高校管理C.政府管理D.非政府管理10.对内维持社会秩序,对外维护国家安全的功能,是公共组织的()(分数:1.00)A.社会功能B.政治功能C.政策功能D.行政功能二、简答题(每小题10 分,共20分)(总题数:2,分数:20.00)11.简述政府采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分数:10.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简述战略的构成要素(分数:10.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第二部分专业知识部分(每位考生根据所学(总题数:5,分数:20.00)13.经济职能(分数:4.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强制性领导(分数:4.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程序化决策(分数:4.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行政决策信息系统(分数:4.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行政生态理论(分数:4.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简答题(10 分)(总题数:1,分数:10.00)18.简述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分数:10.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论述题(每小题15 分,共30分)(总题数:2,分数:30.00)19.论述行政沟通的理论基础(分数:15.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论述中国现行行政监察制度的主要内容(分数:15.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案例分析题(10 分)(总题数:1,分数:10.00)根据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全会精神,2013年3月,国务院进行了新一轮机构改革。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题库参考答案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题库参考答案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题库名词解释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6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即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不发达阶段。

2.混合所有制经济 40是由不同性质的所有制经济组合而成的一种经济形式。

随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各种所有制经济相互交融、参股、持股,从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所有制形态。

3.市场经济 47市场经济就是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和调节经济运行的经济。

在这个意义上,它与一个社会的经济制度性质无关,不表明社会的经济性质和特征。

4.市场机制 47是指在市场交易关系中形成的以价格、供求和竞争三位一体的互动关系为基础的经济运行和调节的一套有机系统。

5.渐进式改革 56是在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市场化改革,强调利用已有的组织资源推进改革,在基本不触动既得利益格局的前提下实行增量改革。

6.制度 68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规则,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建立一个人们相互作用的稳定的(但不一定有效的)结构来减少不确定性。

7.所有权能 91财产所有权是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8.占有权能占有权能系指行为人对财产直接加以控制的可能性,是所有者与他人之间因对财产进行实际控制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9.使用权能使用权能是指不改变财产的所有和占有性质,依其用途而对其加以利用的可能性,是人与人之间因利用财产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10.收益权能收益权是指获取基于所有者财产而产生的经济利益的可能性,是人们因获取追加财产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11.处分权能处分权是指为法律所保障的实施旨在改变财产的经济用途或状态的行为的可能性,它所反映的是人们在变更财产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同等学力经济综合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简要(2)

同等学力经济综合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简要(2)

同等学力经济综合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简要(2)法人资产制度的基本特征?①企业必须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②出资人承担有限责任。

③股票自由让渡。

④界定经营者和公司之间的关系。

⑤合理有效的所有权约束。

⑥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

⑦必要的外部约束。

2004体制转轨中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创新?治理结构:即市场是一套治理市场交易关系的机制,而企业是一套治理企业交易关系的机制。

①内部:形成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

核心是通过特定的治理结构和治理程序,在所有者、经营者和生产者之间形成相互合作、自我约束、相互制衡的机制。

②外部:健全相机治理程序。

其核心是通过市场对企业的治理来保护所有者的权益。

国有企业的分类改革战略?应根据国有企业的不同类型选择不同的改革战略。

①提供公共产品的企业宜选择国有国营模式。

②垄断性国有企业宜选择国有国控模式。

③竞争性大中型国有企业宜进行股份制改造。

④国有小企业宜完全放开。

竞争性国企的股份制改造?应选择国有资产的四层授权经营模式:①构造出政企分开的制度性条件,使代理国家行使竞争性国有企业所有权的主体行为资本化。

②建立一批竞争性的控股公司,实现国有股的收益权与控股权相分离实现国有资产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的经营职能相分离,使国有股权事实上分散化,为企业产权独立化创造必要的条件。

③公司产权独立化。

④通过委托人为代理人设置最优化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完善股份公司的治理结构,提高资产的营运效率。

按劳分配的实质和意义?(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集中体现了经济制度的本质。

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条件下,一方面,生产资料归社会占有,人们在生产资料的占有上处于平等地位,任何人都不能凭借生产资料的垄断、占有,获得特殊的经济利益,劳动成为他们获得社会产品的惟一依据;另一方面,由于存在社会分工,劳动还主要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劳动能力还是一种个人的“天赋”权利。

因此,劳动者所创造的产品在做了必要的各项社会扣除后,还必须以各自付出的劳动量为基础分配个人消费品。

2013年新阳光同等学力经济综合练习题_货币银行学(二)参考答案

2013年新阳光同等学力经济综合练习题_货币银行学(二)参考答案

同等学力申硕 2013年新阳光同等学力经济综合练习题货币银行学(二)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金融监管成本:分为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

显性成本主要表现为监管的直接成本,如金融监管当局的行政预算支出(即执法成本);隐性成本主要表现为间接成本,如过度监管导致的效率损失(即守法成本)和道德风险等。

一般来说,金融监管越严格,其成本也就越高。

2.货币政策:是指货币当局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运行状态的各类方针和措施的总和,一般包括:政策目标、政策工具、具体执行所达到的政策效果等方面的内容。

3.通话膨胀目标制:是指一国当局将通货膨胀作为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或唯一目标,迫使中央银行通过对未来价格变动的预测来把握通货膨胀的变动趋势,提前采取紧缩或扩张的政策使通胀率控制在事先宣布的范围内。

4.货币政策时滞:时滞是政策从制定到获得主要的或全部的效果所必须经历的一段时间。

时滞是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重要因素。

如果收效太迟或难以确定何时收效,则政策本身能否成立也就成了问题。

时滞由两部分组成: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

内部时滞是从政策制定到货币当局采取行动这段时间。

外部时滞又称影响时滞,指从货币当局采取行动开始直到对政策目标产生影响为止这段过程。

5.泰勒规则:是根据产出和通货膨胀的相对变化而调整利率的操作方法。

这一规则体现了中央银行的短期利率工具按照经济状态进行调整的方法。

利率和通货膨胀的关系为:i=r+βP e 6.购买力评价:是指人们需要外国货币,是因为外国货币具有在国外购买商品的能力。

而货币购买力实际上是物价水平的倒数,所以,汇率实际由两国的物价水平之比决定,这个比就称为购买力平价。

7.汇率制度:汇率制度是货币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一个国家、一个经济体或一个经济区域对于确定、维持、调整与管理汇率的原则、方法、方式和机构等所做出的系统规定。

8.货币局制度:是指从法律上隐含地承诺本国或地区货币按固定汇率兑换某种特定的外币,同时限制官方的货币发行,以确保履行法定义务。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题库及答案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题库及答案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题库名词解释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是我们党对当代中国国情的科学判断。

它表明了两层含义:一是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具备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特征;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生产力不发达的阶段。

这样,既坚定了社会主义方向,又使我们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

2.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在同一经济组织中,不同的产权主体多元投资、互相渗透、互相贯通、互相融合而形成的新的产权配置结构和经济形式。

它是针对传统所有制结构的弊端和转轨中存在的问题,适应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提出来的。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3.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就是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和调节经济运行的经济。

在这个意义上,它与一个社会的经济制度性质无关,不表明社会的经济性质和特征。

4.市场机制所谓市场机制,是指通过市场价格和供求关系的变化以及经济主体之间的竞争,调节供给与需求和生产要素的流动与分配,从而实现资源配置的一套有机系统,其核心是市场价格和竞争机制。

5.渐进式改革中国经济改革的特殊性质在于,它是以社会主义宪法制度为基础并与这种宪法制度的逐步改革结合在一起的,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6.制度是指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伦理道德规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的个人行为。

7.所有权能所有权是确定物的最终归属、表明主体对确定物的独占和垄断的财产权利,是同一物上不依赖于其他权利而独立存在的财产权利。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财产所有权是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8.占有权能占有权系指行为人对财产直接加以控制的可能性,是所有者与他人之间因对财产进行实际控制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占有权作为所有权的一项权能,在一定的条件下与所有权是重合的。

因为所有权只有从占有开始,才能从客观权利变为主观权利,而且只有当占有权回复到所有者手中,所有权才最终恢复其圆满状态。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习题答案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习题答案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习题及答案经济学院包亚钧导论一、简述题1、简单比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1)西方经济学——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在资源稀缺性前提下,研究一个社会是如何配置稀缺资源的。

主要涉及人们如何作出决策、如何相互交易和整体经济如何运行等问题。

遵循的是个体主义成本收益分析方法。

(2)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从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出发,认为经济学研究对象是特定生产方式之下的社会生产关系。

根据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个人行为的结果是由社会力量所决定的。

经济学分析的逻辑起点是社会人,并形成了整体主义分析方法。

2、简述直观现实的经济学分析方法。

(1)坚持直观现实的研究态度和方法,是指:当理论与实践相冲突时,让理论服从现实。

直观现实式的研究并不是不要理论,而是从我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特殊现象入手,通过对现象的深入剖析来检验现有的理论。

(2)直观现实的经济学分析方法要求实现经济学的现代化。

中国经济学的现代化实际上包含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双重含义:即在吸收西方经济学的过程中注意中国国情,在解答我国实践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时,注意吸收西方经济学中反映市场经济一般运行规律的理论与先进的分析方法。

(3)直观现实的经济学分析方法要求经济学具有开放性。

即学术思想来源、学术队伍学术观点的开放性。

(4)直观现实的经济学分析方法要求,首先重视实证分析方法,其次重视计量分析方法,最后重视经济观点的正确。

二、论述题简述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地基本脉络。

P18第一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一、名词解释: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指我们这样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经历的那个阶段。

第一,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不发达阶段。

2.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同等学力经济综合真题及参考答案

同等学力经济综合真题及参考答案

同等学力经济综合真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在宏观经济运行中,不论价格平均水平如何变动,同时发生的是( B )。

A.流动性变动B.总需求与总供给变动C.储蓄消费比例变动D.高技术产业变动解析:不论价格平均水平如何变动,总需求与总供给都会发生变动,因为价格水平变动会影响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消费和生产意愿。

2. 下列不属于计划经济由基本制度决定的宏观经济运行规律的表述是( D )。

A.政府对经济运行进行大量操纵B.国家制定经济计划C.国家对GDP的增长速度进行控制D.国家对商品价格进行计划调节解析:计划经济由基本制度决定,其基本特征为政府对经济运行进行大量操纵和对商品价格进行计划调节,国家制定经济计划和对GDP增长速度进行控制属于计划经济的宏观经济运行规律。

3. 在宏观经济运行中,资源配置的核心是( C )。

A.企业家行为B.市场行为C.政府行为D.社会行为解析:在宏观经济运行中,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和社会的多样性,市场机制无法完全调配资源,政府的行为成为资源配置的核心。

4. 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坚持的原则是( A )。

A.发展的目标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B.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坚持以计划为主体、市场为辅助的经济运行机制 D.发展公正、有效、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解析: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原则有:发展的目标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政府为调节的经济运行机制;发展公正、有效、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

5. 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外汇储备保持稳定的状态,并不是指( C )。

A.国际收入平衡B.国际贸易平衡C.资本流动平衡D.服务贸易平衡解析: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国际收支状况综合的平衡,包括国际收入平衡、国际贸易平衡、服务贸易平衡等,但不包括资本流动平衡。

二、简答题1.货币是现代经济中最通用的交换媒介之一,请问货币具有哪些特点?货币具有以下特点:(1)流通性:货币在经济交换中具有普遍接受、易于流通的特点,能够方便地进行交换和支付;(2)稳定性:货币的价值相对稳定,保持价值不易波动,以维持经济的稳定性;(3)价值尺度:货币作为衡量商品和服务价值的尺度,可以比较不同商品和服务的价值;(4)可分割性:货币可以被分割成不同面额,方便进行各种金额的交换;(5)可储存性:货币可以作为财富储存的形式,在需要时方便取出和使用。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题库及答案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题库及答案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题库名词解释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是我们党对当代中国国情的科学判断。

它表明了两层含义:一是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具备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特征;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生产力不发达的阶段。

这样,既坚定了社会主义方向,又使我们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

2.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在同一经济组织中,不同的产权主体多元投资、互相渗透、互相贯通、互相融合而形成的新的产权配置结构和经济形式。

它是针对传统所有制结构的弊端和转轨中存在的问题,适应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提出来的。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3.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就是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和调节经济运行的经济。

在这个意义上,它与一个社会的经济制度性质无关,不表明社会的经济性质和特征。

4.市场机制所谓市场机制,是指通过市场价格和供求关系的变化以及经济主体之间的竞争,调节供给与需求和生产要素的流动与分配,从而实现资源配置的一套有机系统,其核心是市场价格和竞争机制。

5.渐进式改革中国经济改革的特殊性质在于,它是以社会主义宪法制度为基础并与这种宪法制度的逐步改革结合在一起的,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6.制度是指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伦理道德规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的个人行为。

7.所有权能所有权是确定物的最终归属、表明主体对确定物的独占和垄断的财产权利,是同一物上不依赖于其他权利而独立存在的财产权利。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财产所有权是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8.占有权能占有权系指行为人对财产直接加以控制的可能性,是所有者与他人之间因对财产进行实际控制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占有权作为所有权的一项权能,在一定的条件下与所有权是重合的。

因为所有权只有从占有开始,才能从客观权利变为主观权利,而且只有当占有权回复到所有者手中,所有权才最终恢复其圆满状态。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题库及答案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题库及答案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题库名词解释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就是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但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不发达的阶段2、混合所有制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是由不同性质的所有制经济混合而成的一种经济形式。

3、市场经济:就是以市场配置资源或调节经济运行的经济,他与一个社会的经济制度性质无关。

4、市场机制:是指通过市场价格和供求关系变化及经济主体之间的竞争,调节供给与需求和生产要素的流动与分配有机系统。

5、渐进式改革:学术界在比较中俄两国“市场化”经济改革过程时,对中国经济改革模式的一种理论概括。

渐进式改革是指在根本经济制度不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对经济发展过程中限制和阻碍经济发展的经济体制进行逐渐的改革。

6、制度:是指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伦理道德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最大化或效用最大化的个人行为。

7、所有权:是确定物最终归属的权利。

8、占有权能:是指人对财产直接加以控制的可能性,是所有人与他人之间因对财产进行实际控制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9、使用权能:是指不改变财产的所有和占有性质,依其用途而对其加以利用的可能性,是人与人之间因利用财产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10、收益权能:是指获取基于所有者财产而产生的经济利益的可能性,是人们因获取追加财产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11、处分权能:是指为法律所保障的实施旨在改变财产的经济用途或状态的行为的可能性,它所反映的是人在变更财产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12、交易费用:Arrow首先提出了经济运行成本的概念,交易费用通常情况都是阻碍了市场运行,不过这个概念并不具有什么很强的操作性。

张五常一言而蔽之:交易费用就是除掉物质生产过程外的一切成本。

13、产权:是一种通过社会强制而实现的对某种经济物品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利。

14、产权制度:是以产权为核心的经济与法律制度。

15、股份公司:是由一定人数以上的股东所发起组织、全部资本被划分为若干等额股份、股东就其认购的股份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股票可以在社会上公开发行和在股票市场上自由转让的公司。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试题库参考答案解析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试题库参考答案解析

WORD 格式可编辑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题库名词解释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6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即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不发达阶段。

2.混合所有制经济40是由不同性质的所有制经济组合而成的一种经济形式。

随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各种所有制经济相互交融、参股、持股,从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所有制形态。

3.市场经济47市场经济就是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和调节经济运行的经济。

在这个意义上,它与一个社会的经济制度性质无关,不表明社会的经济性质和特征。

4.市场机制47是指在市场交易关系中形成的以价格、供求和竞争三位一体的互动关系为基础的经济运行和调节的一套有机系统。

5.渐进式改革56是在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市场化改革,强调利用已有的组织资源推进改革,在基本不触动既得利益格局的前提下实行增量改革。

6.制度 68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规则,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建立一个人们相互作用的稳定的(但不一定有效的)结构来减少不确定性。

7.所有权能91财产所有权是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8.占有权能占有权能系指行为人对财产直接加以控制的可能性,是所有者与他人之间因对财产进行实际控制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9.使用权能使用权能是指不改变财产的所有和占有性质,依其用途而对其加以利用的可能性,是人与人之间因利用财产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10.收益权能收益权是指获取基于所有者财产而产生的经济利益的可能性,是人们因获取追加财产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11.处分权能处分权是指为法律所保障的实施旨在改变财产的经济用途或状态的行为的可能性,它所反映的是人们在变更财产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等学力申硕2013年同等学力经济综合练习题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二)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企业治理结构:是一种契约制度,它通过一定的治理手段合理配置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以使企业内的不同利益主体形成有效地自我约束和相互制衡机制。

2.企业共同治理:企业共同治理就是贯彻“合作逻辑”的治理结构,它强调决策的共同参与与监督的相互制约。

具体地说,就是董事会、监事会中要有股东以外的利益相关者的代表,如职工代表、银行代表等。

3.相机治理机制:是指不同的企业经营状态对应着不同的企业所有权安排。

如果不存在事前的法律规定,企业所有权分配的支配权的让渡就必须依靠产权主体之间的自愿谈判来完成。

4.公共服务均等化:主要是指全体公民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均等、结果大体相等,同时尊重社会成员的自由选择权。

实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弥补市场失灵、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制度安排,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5.社会保障: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为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个人或家庭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一种制度。

这一制度一般由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优抚和社会福利等组成。

6.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

通常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来表示。

7.经济发展:一个国家摆脱贫困落后状态,走向经济和社会生活现代化的过程即称为经济发展。

既包括更多的产出,同时也包括产品生产和分配所依赖的技术和体制安排上的变革。

8.制度: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伦理道德规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的个人行为。

制度包括三种类型,即宪法程序、制度安排和行为的伦理道德规范。

9.经济发展模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及其生产力要素增长机制、运行原则的特殊类型,它包括经济发展的目标、方式、发展中心、步骤等一系列要素。

10.二元经济结构:是指以城市工业为主的现代部门与以农村农业为主的传统部门并存,传统部门比重过大、现代部门发展不足,以及城乡差距十分明显的经济结构。

它是发展中国家经济体系的共有特征。

11.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内部各产业之间在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经济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

依据一般分工或特殊分工形式,可将国民经济分为顺次发展的三次产业,即第一产业为农业、第二产业为工业或制造业、第三产业为服务业。

二、简答1.简述委托代理关系下的激励约束机制的设计和如何降低代理成本。

参考答案:为了避免发生代理人利用委托人的授权从事与委托人利益不符的活动,减少道德风险,就需要设计一套对代理人的激励约束机制。

这主要包括:(1)了解代理人行为的信息,主要通过对利润指标的度量、利用股票市场度量和直接的行为度量。

(2)必须满足两个最基本的约束条件:刺激一致性约束和个人理性约束。

③激励的核心:将代理人对个人效用的追求转化为对企业利润最大化的追求。

降低代理成本的方法主要有:(1)通过合同关系和对代理人行为的密切监督来约束代理人的那些有悖于委托人利益的活动。

(2)在充分获得代理人行为信息的基础上,根据边际代理成本等于边际约束成本的原则设计最优的激励约束机制。

(3)充分发挥经理劳务市场、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竞争,不断健全市场制度来降低代理成本。

2.如何理解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参考答案: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收入分配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收入分配关系上的一个体现,按生产要素分配则体现了市场经济的一般原则。

(1)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是收入分配的劳动标准与所有权标准相结合。

按劳分配是公有制经济中通行的分配原则,其实质就是以劳动为尺度进行收入的分配,劳动者取得的收入与其提供的劳动量成比例。

按要素分配中通行的则是所有权标准,要素所有者依据其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入分配,显然,这种情况下的收入分配就是以所有权为标准,在要素所有者之间进行的分配。

(2)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是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与按要素分配的实现形式相结合。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各种生产条件的分配都要通过市场来进行,要素价格的决定与收入的分配联系在一起,因此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都要借助价格机制来实现。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使得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中的收入分配方式能够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补充,这有助于形成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收入分配结构。

3.简述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原则。

参考答案: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人类发展观的重大进步,它强调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总起来说,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的基本原则有:(1)持续性原则。

可持续性发展观念坚持人的发展与自然生态运动和谐发展,并最终服务于人的原则。

要求人类的经济及社会活动的总的物资消耗不能超越自然和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妥善保护自然资源基础,形成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2)公平性原则。

可持续性发展观念,强调每一代人的社会发展,既应满足当代人的发展需求,又不能对子孙后人的发展造成危害,并应为子孙后代留下可能的发展空间,坚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战略。

(3)共同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体现了在国际发展事务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具有相同的责任和义务,世界各国应力求平等合作、共同协调发展的思想。

4.为什么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依赖于制度创新?参考答案: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指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数量扩张转向主要通过提高投入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来实现,即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变。

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标志在相当大程度上是由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评价和度量的,而技术创新又在相当大程度上依赖于体制创新。

体制因素之所以可以推动或制约经济增长,是因为体制的变化具有既改变收入分配,又改变经济中资源使用效率的潜在可能性。

体制的这种功能又与体制可影响人类的选择行为有关。

第一,体制创新通过改变交易规则来为经济增长创造新的条件。

体制实际上为每一个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人设置了一整套正式和非正式的行为规则,这就为每一个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人规定了约束条件。

第二,体制创新可以通过塑造出新的激励或动力机制,激发行为人参与交易活动和进行技术创新的动机,推动经济增长。

第三,当行为的伦理道德规范有助于克服经济活动中的机会主义行为或搭便车行为时,它就能以较低的代价换取较快的经济增长。

第四,体制因素还影响信息和资源的可获得性。

一个社会因制度因素所导致的信息费用上升必将制约经济增长。

5.简述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及其成因。

参考答案: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严重落后于工业和其他产业,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2)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扩大;(3)城乡收入差距拉大;(4)城乡消费水平悬殊。

从我国二元经济结构演变的历程看,形成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1)赶超型经济发展战略所引起的生产率水平差异。

我国以城市为基地的工业化战略主要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把农业中的资金强制地转移为工业化积累。

(2)传统经济体制造成的城乡分割。

由城乡分割经济体制造成大量剩余劳动力的滞留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经济的二元性。

(3)非农产业发展政策扩大了二元差距。

大量的国家投资集中于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

相比之下,对促进农业发展的科研开发、新的生物化学和机械的技术开发投入却严重不足。

6.简述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

参考答案:产业结构是一个动态的范畴。

影响一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包括:(1)社会需求。

社会需求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个人消费需求则是消费需求中影响产业机构调整的主要因素。

固定资产投资需求的变动是产业结构调整的直接原因。

出口需求影响各国的进出口结构,从而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动。

(2)技术进步。

科技进步是产业结构调整的直接动力。

技术进步不断开拓新的生产技术和形成新产业;技术进步推动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技术进步推动产业结构的更新换代。

(3)制度安排。

制度安排影响资源配置的方式,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状态。

(4)资源供给。

资源供给的状况直接决定和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

7.我国当前外贸发展模式的问题。

参考答案:2000年以来,贸易条件、资源消耗状况、产业结构和宏观经济政策等方面的变化已显露出中国现有工业化模式和外贸战略的成本不断增加的趋势。

主要问题有:(1)贸易条件的恶化趋势明显。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重化工业化以及外向性日趋明显,经济增长和产业扩张导致进口需求大幅增加,出口供给急剧扩张,两者结合,直接导致贸易条件的恶化,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实际收益下降。

(2)资源和环境压力加大。

由于我国是资源较匮乏的国家,发展重化工业意味着进口需求的迅速增加,资源和环境压力加大。

(3)贸易品部门过度发展和服务业发展滞后,长期就业压力加大。

简单外向型工业化战略下,资源流向贸易品工业,非贸易品部门的发展得不到足够的信贷和政策支持;服务业的发展滞后不利于我国就业问题的解决和长期经济增长。

(4)比较优势固化的风险。

简单外向型工业化战略不利于我国比较优势的动态化和升级,甚至会使我国陷入“比较优势陷阱”,导致我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相对地位固化,阻碍了国内高附加值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8.简述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具体目标以及经济政策的具体目标之间的冲突区域。

参考答案:经济政策目标是一个系统,一般可以分为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次。

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又称最终目标,它是通过一定的价值判断及主导思想而提出的规范性概念。

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效率、增长、稳定;二是经济福利;三是分配公正。

经济政策的具体目标是基本目标的派生性目标,甚至说是实现基本目标的条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产业结构高级化;国际收支平衡。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政策目标之间的冲突主要发生在以下区域:(1)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之间的交替关系。

增加投资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前者需要增加货币供给量,后者需要刺激物价上涨。

因此,在充分就业的条件下,经济增长目标与稳定物价目标之间存在着相互排斥的关系。

(2)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之间的交替关系。

为了实现充分就业目标,必须刺激总需求和引起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又必须紧缩货币供应量,抑制投资和消费需求,由此又会引起失业率的上升。

(3)平等与效率之间的交替关系。

效率原则要求对提供和创造不同效率的人们给予有差别的报酬,平等原则要求缩小收入差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