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重点整理
社会学概论重点归纳整理!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社会学发展史第三章《人的社会化》一、什么是人的社会化?其主要内容?最基本的内容是什么?(生活技能的社会化)1、生活技能的社会化:即学习和掌握生活技能,是人的社会化的最基本的内容。
2、职业技能的社会化:传授生产技能和科学知识,为青年进入社会从事职业劳动打好基础。
3、行为规范的社会化:社会规范是维持社会秩序的重要工具之一。
4、生活目标的社会化:社会化的目的和意义,不仅要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成员,而且还要在此基础上培育出适应社会发展、时代要求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二、了解人的社会化的主客观条件本章要掌握的基本概念:依赖生活期、基本社会化、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同辈群体(一)社会化的主观条件(社会化的生物基础)(P86 )个体的社会化是以人的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的。
离开了人的遗传素质,个体的社会化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1、语言能力;2、思维能力;3、学习能力;4、较长的生活依赖期。
依赖生活期——所谓依赖生活期是指人类个体在出生后由于生理、心理、意识和行为能力尚未发展健全,不能独立生活,因此在生活上、心理上依赖他人、受他人照顾、监护的时期。
这段时期大致经过乳儿期、少年期甚至青年期。
(二)社会化的客观条件——1、家庭;2、学校;3、同辈群体;4、社区;5、职业场所;6、大众传播媒介(三)了解社会化的几种基本类型?继续社会化和再社会化的含义以及两者的区别是什么?(P84)继续社会化和再社会化的区别:继续社会化是在基本社会化的基础上进行的。
它指的是成年人为了适应新形势提出的角色要求而进行的不断学习的过程。
而再社会化是指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再社会化又分为主动在社会化和被动再社会化两种。
再社会化与继续社会化有着本质的区别:第一,继续社会化是在原有生活方式上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它着眼于人的进一步完善,而再社会化则是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或与过去断绝关系,进入新的方式,它着眼于人的改造;第二,再社会化,主要是指被动再社会化,其社会化的形式比继续社会化要剧烈。
社会学概论重点资料(全)
社会学概论重点资料(全)第一章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一、社会学的创立。
(一)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主要代表。
1.奥古斯特·孔德——1798-1857,法国人,著有《实证哲学教程》,被称为“社会学之父”,“社会学”一词最早是由奥古斯特·孔德提出的。
孔德认为,主要研究人类社会基本秩序的是社会静力学。
其社会学思想可从三方面进行把握:①科学的分类。
社会学居于科学的最高层次,是科学之“皇后”,所有其他学科都为它的建立作了准备。
②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秩序”和“进步”是其实证主义社会学的两个核心概念。
③研究方法。
孔德创造的实证方法是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和历史法。
2.卡尔·马克思——1818-1883,著有《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
3.赫伯特·斯宾塞——1820-1903,英国人,著有《社会静力学》《社会学研究》《社会学原理》。
其社会学思想主要围绕社会有机体和社会进化论两个方面展开。
他认为社会不是简单的有机体而是“超有机体”。
(二)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1.埃米尔·涂尔干,法国社会学家,代表作有“三论”:《社会分工论》、《社会学方法的准则》、《自杀论》。
《自杀论》一书,就是涂尔干用一种社会事实(社会整合)去解释另一种社会事实(自杀)的范例。
其社会学观点如下:①社会学的研究特殊对象是社会事实。
②社会团结理论。
社会团结是指以吸引为特征的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协调、合作、结合在一起的社会联系状态。
③失范理论。
④社会研究方法准则。
将社会事实当作物来研究。
(首要和最基本的准则)⑤功能分析和历史分析方法。
系统的社会学功能分析推理方法是由涂尔干创建的。
功能分析将揭示特定社会现象给整个社会或局部运动带来什么结果,而历史分析则揭示出为什么是这个而不是其他现象能在当时发挥特定作用。
2.马克斯·韦伯,德国社会学家,著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经济与社会》等。
社会学概论总复习重点(精心整理)
社会学概论总复习重点一、社会学的含义:郑杭生定义: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王思斌定义: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来研究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社会过程及其原因和规律的社会科学。
戴维波普诺定义:社会学是对于人类社会和社会互动进行系统、客观研究的一门学科。
老师PPT定义:社会学是一门对社会秩序和社会进步进行实证研究的学科。
二、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的联系:1.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由最初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转变成为既密切又相互独立的并列关系。
2.社会学为社会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知识基础。
3.社会工作拓展了社会学理论知识的应用平台、并在实践中检验与丰富社会学理论知识与方法。
三、社会的定义:1.社会唯实论(斯宾塞、迪尔凯姆、齐美尔)社会是由各种制度和规范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外在于个人,并对个人具有强制性。
“结构—功能角度)2.社会唯名论(韦伯、吉丁斯)社会只是单纯的名称,是人们的主观想象或抽象,而不是一个实体,只有个人才是真实存在的。
(“社会行为”角度)3.外在形态:社会是指享有共同地球和共同文化的相互交往的人口有机结合而成的人类共同体。
4.内在本质:社会是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一个社会关系体系或系统。
四、文化的含义:1.广义: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2.狭义: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和观念方面的创造。
五、文化的特点:(老师PPT观点)1.集体创造性(纯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只有人类制造的加工出来的东西才是文化。
)2.普遍性(具有广泛性,不是个人行为。
)3.象征性(具体的事物或者现象具有特定的文化含义。
)4.多样性(民族文化)5动态性(具有传递性和变迁性)六、“文化滞后”1.英国社会学家威廉奥格本提出。
2.文化是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依赖的,当文化发生变革时,各部分变革速度不同就会不平衡,从而造成社会问题。
3.一般物质文化先于非物质文化发生变革。
社会学概论章节重点
《社会学概论》复习要点提示第一章: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1、社会学产生于19世纪上半叶的法国。
2、孔德是第一个提出“社会学”概念并创立社会学的人,被人们称为“社会学之父”。
3、人类理性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神学阶段、哲学阶段和实证阶段。
4、“秩序”和“进步”成为孔德实证主义社会学的两个核心概念。
5、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和历史法。
6、孔德是“社会学综合理论的创始人”。
7、社会调查是社会学研究的基本途径,是社会学理论的源泉。
8、涂尔干是社会学鉴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社会学研究的对象是特殊的“社会事实”。
(《自杀论》)就是他用一种社会事实去解释的范例。
9、三种理想的类型:传统型权威、个人魅力型权威、法理型权威。
10、社会学起源于欧洲,最早把欧洲的社会学引入美国的是耶鲁大字教授萨姆纳,他于1876年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开设社会学课程,给学生们讲授宾塞的《社会学研究》。
11、1892年,斯莫尔应聘进芝加哥大学后,连创了三个世界社会学第一:《1》1893年创办世界第一个社会学系。
《2》1894年与文森特合著世界第一本社会学教材《社会学研究导论》。
《3》1895年创办世界第一份社会学刊物《美国社会学杂志》。
12、欧洲在战后的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1》首先,社会学的研究重心转向现实社会。
《2》其次,社会学研究领域的多样化。
《3》再次,社会学的理论研究也趋向多元化。
13、19世纪末20世纪初救国维新,向西方学的背景下,西方社会学传入中国。
14、社会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大致可分为:传入时期(1891-1911)成长时期(1912 -1927)建设时期(1928-1952)恢复重建时期(1979——)15、第36届世界社会学大会2004年7月在中国召开,大会主题是“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变迁”这标志着中国社会学正在走向世界,世界社会学也开始关注中国社会学的发展。
第二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1:社会学这个词是由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有奥古斯.孔德首先在<实证哲学教程>第4卷中提出的.2:齐美尔的观点:社会学是研发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一门社会科学.3:社会学是一门实证性的社会科学,其特征是:(1)整体性(最其本的特点) (2)综合性 (3)实证性(4)应用性4:社会学的功能:一,研究功能:1:描述性功能2:解释性功能3:预测性功能4:规范性功能二,教育功能:1:帮助人们自觉的完成社会化.2:帮助人们合理选择.三,社会管理功能1:建立规范2:提供模式3:反馈信息四,社会批评功能5:社会学实证研究的一般程序:一,筹划阶段第一,选题第二,建立研究假设第三,制定调查工具第四,组织人力第五,筹集研究经费.二,实施阶段三,总结阶段(总结阶段的任务是分析资料和撰写调查报告)6:社会学研究资料的收集方法:(一)问卷调查(属于”定量分析方法”)(二)实地研究(又称”田野调查”是由马林诺夫斯基在实践中首先提出)属于”定性分析方法”)(三)社会实验方法(属于”定量分析方法”)(四)非介入性研究方法(属于定性分析方法)可分内容分析,现存统计资料分析,历史比较分析三类.7:定性方法:是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个或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作出概括的一种分析方法.8:定量分析:是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9: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的区别:(一)着重点不同(四)学科基础不同(二)依据不同(五)在研究中所处的层次不同(三)手段不同们(六)结论表述形式不同10: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理论观点如下:人们在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依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生产关系.11:帕森斯提出社会行动有三个要素:1目标2:情境3:规范12:交换理论是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和布劳创立的.13:符号互动论又称象征互动论,是侧重于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社会互动过程中,主要代表人物有赫伯特.布鲁默和欧文.戈夫曼.第三章:社会1:社会是以一定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活共同体.2:社会的基本特征:(一)社会是以人为主体(二)社会以人们的物质的生产活动为基础.(三)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四)社会来源于自然又不同于自然.3:社会唯名论者认为,只有个人才是真实的存在,而社会只是一个名称,用来方便地称呼构成社会的许多的个人,是个人行动的产物或互动的形式.4:社会唯实论者也称社会实在论,和社会唯名论者相反,它是把社会视为超越个人的客观存在.(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社会学家涂尔干)5:马克思主义主社会观:(一)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二)劳动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三)需要是人们社会行动的动力.(四)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五)马克思主义社会观是科学的社会观.6:人格包括:价值标准,能力和气质.7:人与社会的全部关系:1:角色人格体系2:价值规范体系3:权力制度体系4:行为交换体系.8:社会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9:社会结构,一般是指社会诸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10:人口资源具有两重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11:社会的基本要素:(一)人口资源(二)自然资源(分为1:环境资源2:生物资源3:矿产资源)的特点:1:首先是自然资源的有限性.2:自然资源的系统性.3:自然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三)可持续发展11:可持续发展,就是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人满足他们需要的能力和机会构成危害的发展.12:可持续发展的的意义:(一)可持续发展尤其突出强调的是发展,消除贫困是实施可持续的一项不可缺少的条件.(二)可持续发展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联系起来,并强调把环境保护作为发展进程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衡量发展质量,发展水平和发展程度的客观标准之一.(三)可持续发展强调代际之间的机会均等,指出当代人享有的正当的环境权力,即享有在发展中合理利用资源和拥有清洁,安全,舒适的环境的权利,后代人也同样享有这些权利.(四)可持续发展强调了要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要求人们在生产时要少投入,多产出,在消费时要尽可能地多利用,少排放.(五)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必须彻底改变对自然界的传统态度,建立起新的伦理道德和价值标准,不再把自然界看作是被人类随便盘剥和利用的对象,而应看作人类的资源和价值源泉.第四章:文化1:文化的特征:1:创造性2:习得性3:共享性4:累积性5:特殊性和共性2:文化的构成要素:(1)物质形态要素. (2):精神形态要素. (3):语言符号要素.(4)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3:文化的结构:1:文化特质(文化特质是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2:文化集丛3:文化模式.4:文化的功能:(一)社会整合功能(包括价值整合,规范整合,结构整合)(二)社会导向功能(三)反功能5:最早对习俗作专门研究的是美国社会学家萨姆纳.6:法律的本质是统治阶级意志,是最具有强制力的社会行为的规范.7:法律的特征:1公正性2:强制性.8:法律的社会功能:1:惩罚功能2:威慑功能3:教育功能.9:对神圣的信仰是宗教的中心特征.10宗教的正向功能有:(一)促进社会团结,维持社会秩序.(二)振奋民众精神,促进社会发展(三)寻求生活意义,为个人提供精神安慰.11:文化传播有媒体,最原始,最基本的媒体是人.第五章:社会化1:所谓社会化:就是对个人文化教化和个人对社会主动选择并能动调适相统一的社会过程.2:社会化的内涵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一)在时间上,社会化涉及到人生发展的全过程(二)在内容上,社会化关注到个人作为社会一员所应具有的全部文化内涵(三)社会化注重个人与社会的交互以及社会化结果的社会性.3:社会化的功能:1:文化传承功能,2:社会稳定功能,3:个体完善功能.4:社会化的基本内容:生活技能的社会化,价值观念社会化,政治社会化,行为社会化,角色社会化5:社会化的类型:1基本社会化 2:继续社会化 3:再社会化4:正向社会化和反向社会化.6:我国社会化的基本目标:就是培养适应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的新人.7:社会化的必要条件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生物因素,即个人由上代为下代提供的,有利于人类从事社会活动的特殊遗传素质.(二)是环境因素,包括家庭,学校,伙伴群体,工作单位,社区和大众传媒等影响个人社会化的全部社会环境.(三)是社会实践,主要表现为观察学习,角色扮演,知识积累等环节.第六章:社会互动1:社会互动就是人们对他人采取行动或对他人的行动作出反应的过程.2:社会互动的构成因素:(一)必须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互动主体.(二)互动主体之间必须发生某种形式的接触.(三)参与互动的各方有意识地考虑到行动的”符号”所代表的”意义”.3:社会互动的理论:1:符号互动论2:常人方法学(创始人加菲克尔)3:拟剧论4:“交换”构成要素:1:目标2:付出3:回报4:效益5:“交换”的类型:1:物质的交换2:非特质的交换6:合作的类型:1:自发性合作(最古老和最具普遍意义的合作形式)2:制度化的传统合作3:指导性合作4:契约式合作7:社会互动的符号:1:语言2:身体语言3:个人空间8:空间距离提出四种空间是(霍尔):1:亲密距离(是指相距18英寸)2:个人距离(是指相距18英寸到4英尺)3:社会距离(是指相距4英尺到12英尺)4:公众距离(是指相距12英寸以上的距离)9:社会网络的特征:(一)社会网络的形成是地缘,血缘,学缘等多方面的因素使然(二)社会网络反映个人和社会关系的本质。
大一新生社会学概论重点
一、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P4二、社会学研究对象与社会学基本问题P14(一)社会与个人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二)从社会的层次结构看社会学研究对象及其社会学基本问题的联系三、社会学的社会功能P24(一)科学理性功能(二)人文价值功能(三)服务建设功能四、社会运行的物质基础P28(一)概念: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P28(二)人口与社会运行1.人口规模与人口结构P29概念:人口规模是指一定时间和地域内的人口总数,可以看做人口数量的同义词2.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P30概念: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居住地的永久性(半年或一年以上)改变,包括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3.人口转变与老龄化P32概念:老龄化,即总人口中老龄人口的比重,相对于年轻人口所占比重而言,呈持续增长。
(三)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P45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阐述,可以概括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所具有的客观性、社会性、历史性的三大基本特征。
五、社会系统与社会运行P49社会与社会系统是社会学学科的最为核心的概念,也是社会运行的主体。
(一)社会的特点P511.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2.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3.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4.社会是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5.社会系统具有心理的、精神的联系6.社会系统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机体(二)社会的功能P521.整合的功能2.交流的功能3.导向的功能4.继承和发展的功能(三)社会学考察社会的几种角度P581.宏观社会与微观社会的角度P58概念:宏观社会指社会的整体的结构,是较大范围的社会关系,如人口结构、民族结构、阶级结构、职业结构等微观社会是指社会的个体结构,即表现日常生活中人际互动的模式。
如民族的或阶级的个别成员之间的互动,职业群体的人员(每一个人)构成,等等2.个人关系、群体关系和社会制度的角度P59概念:个人关系,指日常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直接联系或互动,是一种较低层次的社会关系。
《社会学概论》重点必考知识点整理(最全)
《社会学概论》重点必考知识点整理(最全)利用社会学理论,解剖身边的社会现象。
“泮湖大学”——工具理性——中国企业家缺乏的精神是什么?从计划生育到“二孩政策”——实用主义?中小学生素质教育——新的社会不公平及贫富差距?昆山反杀案——自媒体新技术掀起的舆论巨浪——技术意味着什么?问题:广告行业是增加了社会交易成本,还是降低了社会交易成本?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广义:对人类的生活、生产、权力的统摄性研究。
狭义:对人类生活领域的研究。
社会学的三大传统范式(三大研究传统)实证主义范式孔德、斯宾塞、涂尔干、帕森斯、布迪厄、吉登斯……什么是实证主义?人文主义范式韦伯、齐美尔、库利……什么是人文主义?批判主义范式马克思、霍加特、马尔库塞、哈贝马斯……前期马克思、后期马克思什么是批判主义?关于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存在根本性差异,导致了范式之间的差异甚至是对立。
但是不管怎么说,实证主义范式一直处于主流地位,故此可称之为主流范式。
另外两个虽是非主流范式,但有着巨大影响。
这就形成了学术研究的争鸣及多元化。
第一节社会学及研究领域一、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事实(社会唯实论):孔德、斯宾塞、迪尔凯姆他们都采取实证主义路线社会行动(社会唯名论):韦伯人文主义路线霍曼斯—社会交换论实证主义二、社会学的定义社会学是从综合性、整体性视角,系统研究社会结构和社会过程,深入揭示社会运行和发展规律的社会科学。
三、社会学的研究领域理论社会学:理论、历史、方法三个方面如:“现代性”问题应用社会学:教育社会学、人口社会学、环境社会学……如:“中等收入陷阱”问题;“人口福利”问题第二节社会学发展的历史一、社会学产生的背景与条件(一)社会学产生的时代背景1.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经济上工业革命政治上产生了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之争2.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后暴露的社会问题和矛盾如:经济危机大约每10年一次;工人处于悲惨境地3.经历长期无序和失范后对社会秩序的渴望法国革命:1789年;1815年;1830年;1848年(二)社会学产生的思想条件1.历代社会思想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人是政治的动物”人的自然状态及社会契约论——洛克霍布斯卢梭等圣西门空想社会主义2.自然科学的巨大发展:物理学影响到了孔德生物学影响到了斯宾塞3.社会调查资料的积累二、西方社会学的形成和发展孔德斯宾塞迪尔凯姆(涂尔干)韦伯:理解社会学帕森斯、莫顿:结构功能主义科赛、达伦多夫:社会冲突论霍曼斯、布劳:社会交换论布鲁默、戈夫曼:符号互动论吉登斯:结构社会学哈贝马斯:交往理论布迪厄:反思社会学西方社会学存在的问题:1.改良主义(实证主义人文主义)2.价值中立(实证主义)3.西方中心论4.二元对立(实证主义)三、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学的发展(一)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发展脉络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倍倍尔、李卜克内西、梅林——中国共产党(二)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贡献与影响1.为观察社会问题提供了科学的立场和视角,即坚持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2. 提供了科学的研究方法。
社会学概论重点整理
社会学概论重点整理社会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组织、社会关系、社会行动以及社会问题的一门科学。
它关注社会的结构、制度、文化及其对个体和群体行为的影响。
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广泛,可以涵盖从微观个体行为到宏观社会结构的各个层面。
首先,社会学研究的核心概念是社会结构。
社会结构是指社会中的各种组织形式以及个体在这些组织中的地位和角色。
社会结构包括家庭、学校、政府、经济机构等各种社会组织。
社会结构对个体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它规范了个体的行动和关系。
其次,社会学研究的重点之一是社会交互和社会关系。
社会交互指的是个体之间的互动和沟通过程,而社会关系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持续的关系。
社会交互和社会关系不仅包括个体之间的互动,还包括社会角色、社会网络等因素。
社会交互和社会关系在社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涉及到社会凝聚力、信任、合作等问题。
第三,社会学研究还关注社会行动和社会问题。
社会行动是指个体或群体在社会中的行为和活动,包括行为的目的、动机以及行为带来的结果。
社会问题是指社会中存在的各种不利于社会发展和个体幸福的现象和现象,例如贫困、犯罪、不平等等。
社会学研究社会行动和社会问题的原因和影响,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最后,社会学研究还关注社会变迁和社会变革。
社会变迁指的是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包括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的演变等。
社会变革是社会变迁的结果,是指社会中根本性的、大规模的变化。
社会变迁和社会变革是社会学研究的前沿领域,需要研究者进行深入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综上所述,社会学的研究重点包括社会结构、社会交互和社会关系、社会行动和社会问题、社会变迁和社会变革等方面。
这些研究内容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构成了社会学领域的核心内容。
在实施社会学研究时,需要应用各种理论和研究方法,例如结构功能主义、符号互动主义、社会网络分析、实证研究等方法。
只有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进行综合研究,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发展。
社会学概论重点整理
社会学概论重点整理.doc
1. 社会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研究人类社会的一门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人类行为、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
2. 社会学的发展历程及其代表人物:传统社会学、现代社会学和后现代社会学;代表人物包括孟特斯、科曼德、马克思、韦伯、杜尔凯姆、帕里索等。
3. 社会学的理论范式:功能主义、冲突理论、符号互动主义、社会学结构主义和现代性理论。
4. 社会组织和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包括家庭、教育机构、政治组织、宗教组织等;社会结构包括社会阶层和社会层次、社会秩序和社会控制。
5. 社会变迁和社会发展:社会变迁包括社会革命、经济发展、文化变革等;社会发展包括现代化、全球化、城市化等。
6. 社会问题和社会政策:社会问题包括贫富差距、性别歧视、种族歧视、就业问题等;社会政策包括社会保障、教育、健康保健等。
7. 社会研究方法:问卷调查、访谈、实验研究、现场观察、内容分析等方法。
8. 社会学在社会管理和社会工作中的应用:社会调查、社会评估、社会计划、社会工程等。
社会学概论总复习重点
欢迎阅读社会学概论总复习重点一、社会学的含义:郑杭生定义: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王思斌定义: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来研究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社会过程及其原因和规律的社会科学。
戴维波普诺定义:社会学是对于人类社会和社会互动进行系统、客观研究的一门学科。
老师PPT定义:社会学是一门对社会秩序和社会进步进行实证研究的学科。
二、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的联系:1.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由最初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转变成为既密切又相互独立的并列关系。
2.社会学为社会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知识基础。
3.社会工作拓展了社会学理论知识的应用平台、并在实践中检验与丰富社会学理论知识与方法。
三、社会的定义:1.社会唯实论(斯宾塞、迪尔凯姆、齐美尔)社会是由各种制度和规范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外在于个人,并对个人具有强制性。
“结构—功能角度)2.社会唯名论(韦伯、吉丁斯)社会只是单纯的名称,是人们的主观想象或抽象,而不是一个实体,只有个人才是真实存在的。
(“社会行为”角度)3.外在形态:社会是指享有共同地球和共同文化的相互交往的人口有机结合而成的人类共同体。
4.内在本质:社会是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一个社会关系体系或系统。
四、文化的含义:1.广义: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2.狭义: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和观念方面的创造。
五、文化的特点:(老师PPT观点)1.集体创造性(纯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只有人类制造的加工出来的东西才是文化。
)2.普遍性(具有广泛性,不是个人行为。
)3.象征性(具体的事物或者现象具有特定的文化含义。
)4.多样性(民族文化)5动态性(具有传递性和变迁性)六、“文化滞后”1.英国社会学家威廉奥格本提出。
2.文化是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依赖的,当文化发生变革时,各部分变革速度不同就会不平衡,从而造成社会问题。
3.一般物质文化先于非物质文化发生变革。
社会学概论重点总结
社会学概论重点总结1.社会与社会学:奥古斯特·孔德,法国社会学家,被称为“社会学之父”。
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秩序和进步的科学。
本教材社会的定义:“社会是以特定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为基础、以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口为主体而建立起来的共同体,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
”社会最基本的构成要素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自然环境、人口与文化。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社会学的主要研究方法:调查研究;实地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实证主义方法论:认为社会现象有其客观存在的规律,可以用数量分析来发现社会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社会科学在方法和技术的运用上有自己的一些特点,但与自然科学方法并无本质的差别。
因此,它在调查研究中就注重量化程度较高的问卷调查、量表、实验等定量方法。
人文主义方法论:认为社会现象在本质上不同于自然现象,因为社会现象被社会行动者赋予了意义,因而不能完全依靠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
人文主义主张研究社会现象时,就要注意解释社会现象的这种主观性,要对人的生命世界和具体的历史事件进行深入的分析,因此持这种方法论的研究者多采用深度访谈、参与观察和历史比较等方法。
2.理解社会学的想象力(论述,结合实例)什么是“社会学的想象力”赖特·米尔斯( C. Wright Mills)“社会学的想象力使我们能够掌握历史和个人经历以及二者在社会内部的相互关系。
这就是社会学的任务和使命。
”“人们只有将个人生活与社会的历史,这两者放在一起认识,才能真正理解它们。
”例如:对自杀的研究自杀是一个绝对个人的行为,就是这样的绝对个人行为也表现出某些社会环境下人群的共同点。
社会群体的凝聚力影响个人自杀行为。
在凝聚力强的社会中(稳定的,传统的,有很深宗教影响的社会)自杀率低;而在凝聚力弱的群体(个人主义占统治地位)自杀率高。
社会学想象力要求我们想象自己离开了日常生活中那些熟悉的惯例,穿透日常经验,以客观、整体、联系的视角来看待社会现象和我们自己,将个人困扰(personal trouble)与公共问题(public issue)联系起来。
《社会学概论》考试复习重点(全)
《社会学概论》考试复习重点
一、重要名词解释:
家庭结构社会交往犯罪社会制度过度城市化社会需要社会分层社会分化初级社会群体社区家庭贫穷文化论社会变迁社会现代化社会控制科层制社会群体越轨行为
二、重要知识要点:
1、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的论点是哪三点?
2、初级社会群体有哪些功能?
3、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
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的主要点。
5、人际关系影响的因素?
7、社会现代化的内容有哪些?
8、什么是社会趋同论?
9、什么是城市化?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有哪些?
10、什么是社会控制?它的功能?
11、社会问题其产生的原因?
12、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与特殊社会化的异同。
13、我国的人口问题主要表现?它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14、社会保障功能是什么?
15、社会变迁的原因?
16、马克思主义社会变迁理论的主要点?
17、社会组织的基本特征?。
社会学概论重点
第一章1.社会学的创始人:孔德2.著作:《实证哲学教程》3.孔德对社会学的定义:一门用实证方法研究社会现象基本规律的独立学科。
4.个人对社会学的解释。
第二章1.人口规模与人口结构、马尔萨斯理论●人口规模是指一定时间和地域内的人口总数。
●马尔萨斯呈现了人口按几何数增长的可能性,看到了生活资料对于人口增长的制约,描绘了人口增长超过生活资料增长的悲观前景,并倡导节制人口。
但是,马尔萨斯明显忽视了社会经济发展和制度安排对于人口增长的影响。
人口结构包括:人口的自然构成、人口的地域构成、人口的社会经济构成●自然构成包括性别构成和年龄构成。
性别构成通常以女性人口数为100去计算男性人口数的百分比。
年龄构成上看,60岁及以上人口占到10%及以上或65岁及以上人口占到7%及以上,则表示人口结构进入老年型。
●人口地域构成包括自然地理构成、行政区域构成以及城乡构成等。
●社会经济构成包括了经济构成和社会构成两大分类。
例如人口的产业构成、职业构成、阶级构成、民族构成、宗教构成等。
2.人口分布、迁移人口分布是指一定时间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状态。
人口密度是反映人口在地域分布上稠密程度的指标。
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居住地的永久性(半年或一年以上)改变,包括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3.人口发展的三阶段●人口处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的状态。
●医学技术进步和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提高阶段出现的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增长率。
●现代化阶段出现的人口发展新转变,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第三章1.社会学的特征、功能特征:1.社会是有人群组成的。
2.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
3.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
4.社会是以人们的物质生产生活为基础的。
5.社会系统具有心理的、精神的联系。
6.社会系统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机体。
功能:1.整合的功能。
社会将无数单个的个人组织起来,形成一股合力,调整种种矛盾、冲突与对立,并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维护统一的局面。
社会学概论知识点整理
社会学概论知识点整理《社会学概论》第一章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二、填空1.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主要代表:(1)孔德“社会学之父”(2)马克思(3)斯宾塞。
2.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1)涂尔干(2)韦伯。
3.冲突理论的代表人物:科塞(功能冲突论)、达伦多夫(辩证冲突论)。
4.交换理论代表人物:霍曼斯、布劳。
5.社会学传入中国的途径:西方传教士、店铺人员和译著。
三、简答1.孔德的社会学思想:(1)科学的分类,社会学是科学的最高层次(2)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孔德把社会学分为社会动力学和社会静力学(3)研究方法,用实证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2.孔德在《实证哲学精辟》一书中解释实证的五个涵义:(1)现实的而不是细想的(2)有用的而不是无用的(3)可靠的而不是可疑的(4)确切的而不是含糊的(5)肯定的而不是否定的3.导致社会失范出现的原因:(1)个人欲望在现代社会机构中急剧滋长(2)现代化社会无法满足所有人的个人欲望(3)社会的骤变使个人欲望失去社会约束力,使社会出现危机和动乱4.中国社会学被撤销的原因:(1)照搬照套苏联模式(2)自身存在错误认识第二章社会学研究方法一、名词解释1.社会学:是研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一门社会科学。
2.统计调查:是根据调查的目的与要求,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搜集数据信息资料的统计工作过程。
基本原则(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
分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和统计报表。
3.普查调查:又称全面调查,简称普查。
是为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或周期性的总体调查。
4.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的一种,它是从总体中按一定的方法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对此做出估计和判断的一种调查方法。
5.统计报表:是按统一规定的表格形式,统一的报送程序和报表时间,自上而下提供基础统计资料,是一种具有法律性质的报表制度。
6.问卷调查:是以一组问题获得相关、有效信息的一种方法。
7.个案研究:是一种以某个社会单位或案例为一个整体,进行详细考察的方法。
社会学概论重点(老师提供)
社会学概论重点一.名词解释:1.文化相对主义:认为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是不能评价和比较的。
2.先赋角色:亦称归属角色,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或生理的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
3.集合行为:又称集体行为、大众行为。
它是指一种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
一般具有三个特征:人数众多、无组织性和行为者相互依赖。
4.内群体:指成员对其有团结、忠心、亲密及合作感觉的群体也就是成员在心理上自觉认同并归属于其中的群体。
5.垂直分化:垂直分化指的是依据某种社会属性或特征,将社会成员分为不同类型的地位群体,这些群体从公认的社会价值序列看存在着高低差别,及他们的生活境况、互动影响力各不相同。
6.同龄群体:指由那些在年龄、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等方面比较接近的人们所自发结成的社会群体。
7.文化模式:就是一个社会中所有的文化内容组合在一起的特殊形式和结构,这种形式往往表现了一种社会文化的特殊性。
8.自致角色:亦称自获角色或成就角色,指主要是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
9.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10.核心家庭:又称夫妇家庭,就是只有父母与未婚子女共同居住和生活的家庭。
它有三种具体形态:仅由夫妻组成、夫妻加未婚子女(含领养子女)、仅有父或母与子女(单亲家庭)。
12.非正式群体:正规化程度低,其成员间的互动采取随意的、常规的方式,成员的权利、义务及彼此间的关系没有明确的——尤其是成文的——规定。
在非正式群体中,成员间通过经常性的自由交往,形成了一些不言而喻的规范和角色期望,大家自然的结合在一起。
13.弹性结构: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空间的分布状态中各地位之间的相关性很弱,形象地说,社会成员在多元分层空间的分布呈现弥漫状态。
二.简答题:1.社会的特点哪有哪些?(1)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人是社会系统中最基本的要素。
(2)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人与人之间多方面的联系,构成了整个社会系统。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社会学概论重点第一章:社会学的研究社会学的功能:描述功能、解释功能、预测功能:社会运行的物质基础人口与社会运行人口规模直接因人的生育、死亡和迁移因素而发生变化人口的自然构成主要包括性别构成和年龄构成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包括人口自身及其变动、自然环境及其变动和社会经济条件及其变动人口发展过程:原始阶段、中期阶段和现代阶段老龄化:老龄化,即总人口中老龄人口的比重,相对于年轻人口所占的比重而言,呈持续增长。
环境与社会运行环境服务于人类的三种总体功能:供应站、居住地和废物库环境的三种功能彼此竞争空间,常常相互冲突邓拉普的模型有助于简明地概括环境的社会功能及其随时间演进而发生的变化环境与社会关系的演变:第一时期是采集狩猎时期;第二时期是农业时期;第三时期是工业时期环境保护经历的主要阶段:末端治理、源头和过程控制、可持续发展、生态现代化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与社会运行:两种生产,即人口自身的生产和物质资料的生产第三章:社会系统与社会运行一、什么是社会与社会系统(一)社会主要有两大派别:1、社会维实派:也叫社会实体派。
他们认为,社会不仅是个人之集合,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东西,是真实存在的实体2、社会维名派:社会是代表具有同样特征的许多人的名称,是空名,而非实体,真实存在的只是个人3、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对社会做过多方面的论述:第一:社会不是单个个人的堆积或简单相加,它是人们的联系或关系,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第二:在全部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是最为根本的关系第三:社会系统思想。
社会系统是由四个子系统构成的,即经济系统、政治系统、社会生活系统和思想文化系统(二)社会的特点:1、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2、社会以人与人交往为纽带3、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4、社会是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5、社会系统具有心理的精神的联系6、社会系统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机体(三)社会的功能:整合功能、交流功能、导向功能、继承和发展功能二、社会运行(一)什么是社会运行: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表现为社会多种要素和多层次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他们多方面功能的发挥。
社会学概论重点整理
第一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学:(常识)社会思想古已有之,但是作为学科的社会学迄今为止却只有170多年的历史。
“社会学”一词最早是由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孔德(Comte)在1838年10月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第4卷中正式提出的。
社会学的定义: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美国社会学家英克尔斯(Inkeles)指出了给社会学下定义的三条途径:1,历史的途径(创始人说了什么)2,经验的途径(当代社会学家在做什么)3,分析的途径(理性指示什么)社会学家们:孔德开始的西方社会学传统马克思开始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传统十九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特别是圣西门的思想创始者们:孔德、斯宾塞(Spencer)实际奠基者们:涂尔干(Durkheim,又译迪尔凯姆、杜尔克姆)、韦伯(Webber)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运行状况:(社会的良性运行,中性运行,恶性运行)1966-1976年,全面恶性,原因文革。
1976-1978年,转向中性摆脱恶性,转折点,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 ,中性运行,后重建。
中国社会学家费孝通:《江村经济》《乡土中国》第二章社会运行的物质基础两种生产:即人口自身的生产和物质资料的生产。
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阐述,可概括出物质生产方式的三大基本特征:客观性、社会性、历史性。
思考题:1,试析人口老龄化对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冲击。
答:人口老龄化对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冲击是广泛而深远的。
就其最基本的方面而言,首先,意味着老年抚养系数提高,越来越少的年轻人要养活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口,由此影响到劳动就业和社会福利制度安排;其次,由于老年人口逐渐成为劳动、投资的重要主体,而老年人本身倾向于保守、储蓄,有可能导致社会经济活力不足、创新不足;最后,日益严重的老龄化最终必然导致人口再生产转向静止型甚至是减缩型,由此带来人口发展不可持续的危机,直接威胁到社会的存在。
6,为什么说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社会学概论知识要点
社会学概论知识要点主要概念知识要点1.社会学是研究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科学。
2.人的社会化是指人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即指自然人(或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
刚刚出生的人,仅仅是生理特征上具有人类特征的一个生物,而不是社会学意义的人。
在社会学家看来,人是社会性的,是属于一种特定的文化,并且认同这种文化,在这种文化的支配下存在的生物个体。
刚刚出生的婴儿不具备这些品质,因此他(她)必须渡过一个特定的社会化期,以熟悉各种生活技能、获得个性和学习社会或群体的各种习惯,接受社会的教化,慢慢成人。
社会化的内容非常广泛,这里我们从三种角度来概括社会化的基本内容:(一)促进个性形成和发展,培养自我观念(二)内化价值观念,传递社会文化(三)掌握生活技能,培养社会角色社会化的最终结果,就是要培养出符合社要求的社会成员,使其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起特定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社会学的社会化研究就是要考察和解决有助于把人推到一定社会结构中充任角色的条件和机制。
3.社会运行的概念:是指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表现为社会多种要素和多层次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它们多方面功能的发挥。
4.社会运行分分类:社会运行的微观分析:社会化与个体化;社会互动;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家庭、婚姻、性与社会性别。
社会运行的宏观分析;社会组织;社区;社会制度;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城市化;集体行为与社会运动。
5.田野调查法:是指研究者深入研究对象所生活的领域,在与研究对象一起生活的过程中,进行细致观察和深度访谈,以求达到对研究对象及其文化的全貌性研究和深刻理解。
社会化的定义:社会化是指作为个体的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经由这一过程,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形成和完善6.社会角色概念: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社会学概论》重点知识点总结
社会学概论重点知识点一名词解释①社会学: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②★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是指特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四大系统之间以及各系统内不同部分、不同层次之间的相互促进,而社会保障、失调等因素被控制在最小的限度和最小的范围之内。
③社会学调查:是指在社会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社会学的研究程序和方法,进行资料的汇集和整理,从而得出较为科学的认识和具体工作建议的一套实践活动。
④人口:就其最基础的含义而言,即是指特定时间、特定地域所存在的人的集合,这样一种集合呈现出一定的数量、质量和构成特征,并由此对社会运行和发展产生基础性影响。
⑤★人口密度:是反映人口在地域分布上稠密程度的指标,指特定时点上单位土地面积所居住的人口数,通常以每平方公里的常住人口数来表示,可以用来评估人口规模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⑥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居住地的永久性(半年或一年以上)改变,包括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⑦老龄化:即总人口中老龄人口的比重,相对于年轻人口所占比重而言,呈持续增长。
⑧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综合反映人口健康水平的基本指标,指的是同批人出生后平均每人一生可存活的年数。
⑨★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中心的外部生物、物理世界,即人类生存、繁衍所必需的相应的环境。
它不包括社会文化环境,实际上是一种物质条件的综合体,具有系统的特征,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两大部分。
⑩价值观:指社会成员对于人或事物价值的判断,即对于人或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体评价,它也是人们判断是非曲直的基本标准。
二简答题(一)★简述社会学的社会功能1科学理性功能:集中表现为它是认识和改造现代社会的有效的工具。
①认识社会:第一:社会学向人们提供科学的社会知识,告诉人们社会现象是什么、为什么是这样、将来怎样变化第二:社会学通过提供社会学的视角和方法,帮助人们认识新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获得新的社会知识第三:社会学能够对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可以量化的方面,进行定量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学概论重点整理第一章绪论1、社会学产生的时间1838年,法国社会学家孔德最先提出2、科层制(官僚制)指的是一种权力依职能和职位进行分工和分层,以规则为管理主体的组织体系和管理方式。
具有五大基本特征:专门化;等级制;规则化;非人格化;技术化。
3、社会学功能主义功能主义的视角强调:社会的每一个部分都对总体发生作用,由此维持了社会稳定。
默顿指出,社会结构构成单位的功能可以外显功能(可以意识到和看到的),和潜在功能(未意识到和未看到的)。
4、互动论互动论视角研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交往的,他们又是如何是这种交往产生实质性意义的。
代表人物:米德、戈夫曼第二章文化1、文化堕距威廉·奥格本(美)指在文化的变迁过程中,文化的各个部分变迁的速度不一样,有的变迁速度快,有的变迁速度慢,由此造成了某些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
2、文化的特征(1)文化具有超生理性和超个人性。
(2)文化的复合性。
(3)文化的象征性。
(4)文化的传递性。
“文化反哺”晚辈向长辈之间传递属于逆向社会化(5)文化的变迁性。
3、规范包括哪几种情况规范就是行为的准则,包括习俗、道德、宗教和法律。
4、文化的分析(1)功能主义的视角从功能主义视角来看,一个特定文化特征的存在是由于其履行了某种重要的社会功能。
(2)冲突论的视角从冲突论的视角看,文化之所以存在是由于它保护或促进了某一社会集团的利益。
(3)文化生态学的视角文化生态学认为,文化特性是由其资源和周围环境的限制所决定的,并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文化生态学的奠基人是美国人类学家朱利安·斯图尔特。
5、文化震惊和边际文化文化震惊(文化冲击)指生活在某一文化模式当中的人,当他初次接触到另外一文化模式时所产生的思想上的迷惑、混乱与心理上的震撼。
边际文化指文化的边缘地带,或两种文化的交界地带。
第三章社会与社会结构1、社会结构就是指一个群体或一个社会中的各要素相互关联的方式。
社会结构具有正、负两个方面的影响:它一方面促使有效率的人类活动成为可能,同时也限制个人的自由。
2、公社社会和社团社会腾尼斯区分了公社和社会两种类型。
公社社会指的是绝大多数社会关系都是建立在个人的亲友关系基础上的社会。
社团社会指的绝大多数社会关系都是正式的、契约化的、非人格化的、专门化的这样一种社会类型。
迪尔凯姆区分了建立在机械团结基础上的社会和建立在有机团结基础上的社会。
3、关于社会性质的理论观点(名词解释)帕森斯的胶水论:认为如果一个社会能满足4个基本需要,该社会就能保持自己的秩序和稳定,这4个需要即:(1)目标的获得(2)对环境的适应(3)社会整合功能(4)模式维系功能他认为只要做到(3),即社会成员接受社会的共同价值观,那么这些共同的价值观就像胶水一样,把整个社会粘在一起。
默顿的机能失调论:社会系统中并非所有组成部分都发挥着正功能,当社会结构中的某一单位阻碍社会或其组成部分的需求满足时,它则是反功能,即是机能失调的单位。
第四章社会化1、再社会化是一种能产生与以前的社会不一致的价值观和行为的社会化过程。
2、社会学研究社会化的角度(1)从文化角度研究社会化文化社会学把社会化看做是个文化延续传递的过程,认为社会化的实质就是社会文化的内化。
代表人物:奥格本(2)从人格发展角度研究社会化这种研究主要受心理学社会化研究的影响,认为社会化就是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社会人就是经由社会化的过程而形成有个性的人。
代表人物:查尔斯·库利;米德(3)从社会结构角度研究社会化社会结构角度认为,社会化过程就是角色学习过程。
代表人物:帕森斯3、人格发展理论(1)查尔斯·库利:镜中我自我作为一种社会的产物,它的出现有三个阶段:首先,我们察觉到我们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其次,我们领悟了别人对我们行为的判断;第三,基于对他人反应的理解,我们评价我们的行为。
(2)乔治·赫伯特·米德:角色借用米德将自我分为两个部分:“主我(I)”与“客(me)”。
“主我”包括每个人自发的、独一无二的、“自然”特征。
“客我”是自我的社会部分——对社会要求的内化和对那些要求的个人意识。
从米德的观点看,客我在社会化过程中经历了三个极不相同的阶段,有三种形式:模仿、嬉戏(角色借用)与群体游戏。
(3)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无意识弗洛伊德强调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冲突。
他认为,人的人格分为三个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包括无意识记忆和生理的、心理的冲动。
超我是对从社会中习得的“应该如何”和“必须如何”的内化。
自我在超我和本我之间扮演一个中介角色,大多数情况下处于无意识之中。
(4)让·皮亚杰:认知发展《儿童心理学》皮亚杰认为,儿童智力发展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1)感觉运动阶段(1岁半到2岁)(2)前操作阶段(2岁到7岁)(3)具体操作阶段(7岁到11岁)(4)形式操作阶段(12到15岁)4、养育孩子的方式教养孩子的方式有两种极端:专制型和放任型。
最为有效的培养出独立的、社会责任感的孩子的父母,是权威型的。
5、社会化的主体(1)家庭家庭社会化的特点:①成人的支配性②成年人对孩子的绝对权威家庭教育的形式:独裁主义;温和宽容(2)学校与日托中心特点:①传授技术和知识的场所 a.教人识字 b.训练技能②学校训练儿童适应广泛的社会③培养公民意识。
(3)同龄群体同龄群体的概念:指那些在年龄、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等方面比较接近的人们自然形成的社会群体,它是个人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
同龄群体的特点:自愿性;以玩乐为主,具有吸引力;关系对等;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常常形成一种亚文化。
(4)大众传媒概念:指传到了广大人群之中并对他们产生影响的传播方式,尤其是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和网络等。
大众传媒的社会化作用:①它在儿童早期就对儿童发生影响。
②它是最为普及的大众传媒③它对儿童最具有吸引力,可以促进儿童的知识积累,拓宽他们的视野。
消极作用:①电视的庸俗性,虽然电视有强大的教育功能,却没有相应的教育意愿。
②电视对孩子的学习潜力有消极的影响。
③电视与家庭、学校,同龄群体都不同,它基本上是单程的通道,孩子不能发问,不能发表自己的见解。
④不适合儿童的节目会对儿童产生消极影响6、社会化的定义狭义:主要研究童年社会化。
广义:包括青年及成年社会化,社会化过程贯穿人的一生。
第五章社会角色1、社会角色的概念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待,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2、社会角色的类型(选择题)(1)理想角色与实际角色根据人们对一定社会角色的理想要求与担任该角色的人们的实际表现划分:理想角色指社会对处于特定地位的人们所要求的一套权利义务和行为规范,是人们普遍认可的一种完美的行为模式;实际角色,也称实践角色,指人们在实际生活中表现出来的行为。
(2)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根据人们获得角色的方式,可将社会角色分为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
先赋角色,亦称归属角色,是指建立在遗传、血缘等先天的或生理的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
先赋角色又分为两种类型:①先天性的先赋角色;②制度性先赋角色。
自致角色又叫成就角色或自获角色,指主要是通过个人在后天的活动和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
(3)自觉的角色与不自觉的角色这是从人们承担社会角色时的心理状态上所做的区分。
自觉的角色指人们在承担某种角色时,明确意识到了自己正担负着一定的权利与义务,意识到了周围的人都是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观众,因而努力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周围的观众。
不自觉的角色是指人们在承担某一角色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充当这一角色,而只是按习惯性行为去做。
(4)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根据角色规范是否明确,可以将社会角色划分为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
规定性角色是指有比较严格和明确规定的角色,即对此种角色得权利和义务有明确的规定。
开放性角色,是那些没有严格明确规定的社会角色,角色承担者可以根据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和社会对角色的期望而从事活动。
(5)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根据社会角色追求的不同目标可将社会角色分为功利性角色和表现性角色。
功利性角色是指那些以追求效益和实际利益为目标的社会角色。
表现性角色指不是以获得经济上的效益或报酬为目的,而是以表现社会制度与秩序,表现社会行为规范、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等为目的的社会角色。
(6)正式角色与非正式角色根据角色是否符合一定的社会期待,将社会角色划分为正式和非正式的。
正式角色是指符合一定的社会期待的角色非正式角色:偏离或违反一定的社会期待的角色,或出现新的社会地位而发展了一种新的角色,但这类新角色在一定时间内还未被社会接受和承认。
3、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首先是角色期待,也叫角色期望,即社会对某一角色的行为的期待和要求。
其次是角色领悟,又叫角色认知,指角色扮演者对其角色规范和角色要求的认识和理解。
最后,角色实践,又叫角色行为,是角色扮演的实际过程或活动。
4、角色距离(选择题)角色距离就是一个人自身的素质、能力、水平与他所扮演的角色之间的差异现象。
戈夫曼以游乐场上的电动旋转木马为观察对象,阐述了角色距离的思想。
第六章社会互动1、社会互动的概念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发生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2、社会互动的理论(1)符号互动论a.赫伯特·布鲁默总结了社会互动的3个原理:①我们依据我们对事物所赋予的意义而对其采取行动;②我们所赋予的事物的意义是社会互动的结果;③在任何情景下,为了赋予某种情境以意义,并决定怎样采取行动,我们都要经历一个内在的阐释过程——我们“与我们自己交流”。
b.威廉·托马斯指出了共享定义的重要性:如果人们将某种情景定义为真实的,那么情景就会造成真实的影响。
这就是人们有时所说的“托马斯定理”。
(2)拟剧论代表人物:戈夫曼按照戈夫曼的观点,当人们扮演角色时,他们的表演是由观众来判断的,所以人类互动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印象管理,或自我呈现,即为了使他人按照我们的愿望看待自己而在他人面前展示自我的努力。
(3)本土方法论代表人物:哈罗德·加芬克尔他认为有一套我们大家都不言自明的规则,并且可以运用这套规则去指导我们在新的情境中的行动,这套规则就是本土方法。
换句话说,这些本土方法是某种简化程序,他使人们即便是在彼此并不认识的情况下,也能有效地沟通和互动。
(4)交换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有霍曼斯、彼得·布劳等。
这一理论强调:人们的社会互动是一种交换关系,人们之所以做出某种特定的社会行为,完全是基于交换的需要。
几个有关的命题:成功命题;刺激命题;价值命题;剥夺和满足命题;攻击与赞同命题。
(5)参照群体理论参照群体是指个体在心理上所从属的群体,是个人认同的为其树立和维持各种标准、提供比较框架的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