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三次科技革命》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九年级历史《第三次科技革命》教学设计

九年级历史《第三次科技革命》教学设计

九年级历史《第三次科技革命》教学设计九年级历史《第三次科技革命》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

这次科技革命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从这个意义上讲,第三次科技革命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明史上不容忽视的一大事。

第二,它与前两次科技革命能够形成系统的“科技史”专题;第三,它是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第四,它对与我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和深远的影响。

第三次科技革命在世界历史教学的占有重要地位。

(二)教学对象分析现在的学生正在享受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已经学习了前两次科技革命的内容,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合作探究能力。

他们思维活跃、乐于表现,但又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第一,从兴趣角度分析,学生对科技革命的知识比较感兴趣;第二,从学生原有的知识角度分析,学生已经学过了前两次科技革命,对科技革命有了比较系统的了解;第三,由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学生对第三次科技革命有了更加直观、形象的了解。

这是学好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基础。

第四,学生缺少对三次科革命内在联系的把握,对科技革命带的影响存在一种片面化的认识。

这些问题必须在这节中重新认识。

(三)标要求:“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克隆技术等问题为例,了解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及面临的挑战”。

(四)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根据教学内容、标要求和学生情况,我制定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在三维教学目标中:知识与能力: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情况,进而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处理历史材料,思考、总结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史实,概括、提炼历史观点的能力。

结合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情况,让学生对比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历史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

初三历史第三次科技革命教学设计

初三历史第三次科技革命教学设计

A.初三历史第三次科技革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识记与理解:记住标志性三大技术;了解兴起的背景,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及其影响、生物工程技术的蓬勃发展;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初步认识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的出现。

能力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和概括、提炼历史观点的能力;通过目标导学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积极创新的精神;热爱科学和献身科学的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难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教学过程】引入:神舟6号和神舟7号发射和回收的实况录象资料。

提问:什么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于何时?有哪些成果?我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取得了哪些成果?给世界带来了哪些影响?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三大技术的突破知道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三大标志。

了解原子能的发展过程、航天技术方面的成就、计算机的诞生。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学生阅读教材,勾画,试着解决有关问题,教师巡视做指导。

1、掌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技术,信息时代到来的标志。

2、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五代: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和人工智能计算机。

3、知道计算机网络技术所反映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快速、便捷、高度智能化和全球化)4、讨论:你如何看待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利与弊?5、知道现代生物学开端的标志,知道基因重组技术的成就和意义,了解生物工程技术发展的意义。

6、你认为该怎样对待“克隆技术”?“克隆技术”是否应该受到限制?三、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与影响:利用以下两个图表材料来说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1、材料一:科技革命转换成生产力的周期:蒸汽机:84年;电动机:65年;原子能:6年;移动电话:4年,激光,2年,电子计算机,每2年甚至半年换代一次。

材料二:科技进步因素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各种因素中所占的比例:20世纪初,5%—10%;20世纪70年代,60%;20世纪80年代,80%。

九年级历史《第三次科技革命》教案

九年级历史《第三次科技革命》教案

第三次科技革命
备课时间授课时间
一、导入、板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17 第三次科技革命
(板书课题)
二、示标学习目标
1、识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基础知识
2、对比复习人类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知识
三、自学指导
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P102---106并思考下列问题,7分钟后比谁能准确回答问题。

1、找出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及标志。

说说这次革命的核心是什么?人类由此进
入什么时代?
2、说说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四、先学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五、后教
1、指名学生回答:
时间:20世纪四五十年代;
标志: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的重大突破;
起源:美国;
核心;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时代特征:信息化
教师举出成就:电脑手机卫星克隆技术等
2、特点:P104
影响:①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②引起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③世界各国都大力发展高科技;④推动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

六、巩固知识点
1、自背互背
2、做题《基础训练》。

人教版九年级初三历史下册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初三历史下册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初三历史下册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教版九年级初三历史下册第17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生、发展及其对人类社会产生的深刻影响。

教材内容包括: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背景、主要成就、影响等方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基本情况,认识到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巨大推动作用。

二. 学情分析初三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科技发展对社会的影响有一定的认识。

但第三次科技革命涉及的内容较为复杂,学生对其了解程度参差不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深入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背景、主要成就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推动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背景及其产生的原因。

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成就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教材、资料等自主学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内容。

2.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解答疑问。

3.案例分析:选取典型实例,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4.启发引导:教师通过提问、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总结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及其意义。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资料:准备相关的历史教材、参考资料。

2.课件:制作课件,展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内容。

3.网络资源:搜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视频、图片等资源,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前两节课所学的科技革命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展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背景、主要成就等知识点,让学生对第三次科技革命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九年级历史教案)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教案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教案九年级历史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本课来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时间、标志性的发明、特点、影响。

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和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中常用的高科技产品,进而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内容。

展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成果,探究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体会科技进步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积极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1)进一步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历史观点。

(2)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了军备竞赛、环境污染等问题,培养学生爱好和平、保护环境、善待人类自身的情感。

4、重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5、难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教学过程导入:从我们生活常用的电脑,和手机等高科技产品引出第三次科技革命师:现在电脑手机都很普遍,但是在我们小的时候,刚刚有电视,我们在十年前可以上微机课,现在有很多同学家里有了电脑,可以上网学习,问这反映了我国哪方面的科学技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指出这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科技成就。

新授: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与发展学生自主学习:1、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与发展的时间分别是什么时候?兴起是:20世纪四五十年代发展是:20世纪70年代2、从领域上看它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海洋工程、新材料技术。

师生合作探讨:1、老师展示有关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图片,让学生回答分别属于哪个领域的成就。

2、想一想,中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哪些方面处于世界前列?提示:航天(神五、神六、嫦娥一号、长三甲运载火箭)、原子能(____年原子弹爆炸成功、____年氢弹爆炸成功,秦山核电站)、电子计算机、生物工程(籼型杂交水稻、超级稻)。

3、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原因。

(1)相对论等科学理论的提出,机械电子等技术的进步;(2)“二战”对新式武器的研究,加速了新的科技革命的到来。

战后美苏军备竞争的加剧起了刺激作用。

(3)重视科学研究和不断开发新产品。

初中历史的三次革命教案

初中历史的三次革命教案

初中历史的三次革命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三次科技革命的背景、重要事件、意义。

2. 掌握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历史和世界发展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内容。

2. 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历史和世界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1. 三次科技革命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 三次科技革命对社会各阶层的影响。

教学准备:1. 教材《初中历史》相关章节。

2. 参考资料、图片、视频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复习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关知识。

2. 提问:同学们知道什么是科技革命吗?科技革命对人类历史有什么影响?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将学习三次科技革命,看看它们是如何改变人类历史的。

二、新课内容展示(20分钟)1. 第一次科技革命(18世纪60年代)a. 背景: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海外贸易、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资本,圈地运动的进一步推行造成了大批雇佣劳动力,工场手工业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生产技术。

b. 重要事件: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纺织工业的机械化。

c. 意义:推动了工业化进程,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 第二次科技革命(19世纪70年代)a. 背景: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资本积累和对殖民的肆意掠夺积累了大量资金,自然科学取得突破性进展,世界市场的出现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进一步扩大了对商品的需求。

b. 重要事件: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的发明,钢铁工业的发展。

c. 意义:加速了工业化进程,促进了社会生活的现代化,加强了各国之间的联系。

3. 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四五十年代)a. 背景:二战后,资本主义推行福利制度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政局稳定,20世纪初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和一定的物质、技术基础的形成。

b. 重要事件:计算机的发明和互联网的普及,航天技术的发展。

c. 意义:推动了信息化进程,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促进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教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教案新人教版

1第17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一、本课教材地位分析:一、本课教材地位分析:原子能的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兴起、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兴起、生物工程和航天技术的发展,生物工程和航天技术的发展,生物工程和航天技术的发展,是第三次科技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为突出的科技成就。

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相互促进,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之间相互渗透。

二、课程标准二、课程标准 以计算机网络等问题为例,了解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及面临的挑战。

以计算机网络等问题为例,了解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及面临的挑战。

以计算机网络等问题为例,了解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及面临的挑战。

三、教学目标:三、教学目标: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

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

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例,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例,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人类进步与发展。

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人类进步与发展。

四、学习重点、难点四、学习重点、难点重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特点。

重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特点。

难点: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异同。

难点: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异同。

五、教学流程五、教学流程 设计说明设计说明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神舟五号——神舟十号宇宙飞船展示:神舟五号——神舟十号宇宙飞船学生:看图片,说出宇航员的名称学生:看图片,说出宇航员的名称学生: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就是乘“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飞行的学生: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就是乘“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飞行的学生:神七宇航员翟志刚迈进太空的第一步,神七宇航员翟志刚迈进太空的第一步,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又一个全新的开始。

2024年关于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次科技革命教案设计范文

2024年关于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次科技革命教案设计范文

2024年关于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次科技革命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理解:使学生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基本概念、主要特点、重要发明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技能:培养学生分析科技革命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产生的深远影响的能力,以及运用历史知识解释现实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技革命的兴趣和热情,认识科技创新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树立崇尚科学、尊重知识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发明及其影响。

科技革命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

难点:如何深入理解科技革命对社会经济结构和国际关系的深远影响。

如何运用历史知识分析科技革命对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的标志性发明(如电视机、计算机等),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些发明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的吗?”引导学生思考科技与生活的关系。

简要介绍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背景和时代特征,为新课学习做铺垫。

新课讲解科技革命的兴起:讲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时间、地点和主要标志。

分析科技革命兴起的原因,如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扩张等。

探讨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初步影响,如生产力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等。

重要发明及其影响:详细介绍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重大发明,如电子计算机、原子能、航天技术等。

分析这些发明如何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讨论这些发明对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影响,如信息时代的到来、国际竞争的加剧等。

科技革命与社会发展:分析科技革命如何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如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全球化的加速等。

探讨科技革命对政治生活的影响,如民主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关系的复杂化等。

研究科技革命对文化生活的影响,如文化交流的加强、文化多元化的趋势等。

科技革命与环境保护:介绍科技革命带来的环境问题,如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

讨论如何平衡科技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初中历史_《三次科技革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历史_《三次科技革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一、导入篇:借助三幅图瓦特、爱迪生、比尔盖茨,及三则材料导入“三次科技革命”的复习。

二、复习篇通过大量图片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巩固练习通过三则材料练习特点。

3、表格比较影响思考归纳共同影响?4、通过图片引入负面影响:a、战争问题:一战中的飞艇、飞机、毒气弹、坦克、远程大炮;二战中的原子弹。

b、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废气、汽车尾气、太空废料、核废料等。

c、高科技犯罪:网络“黑客”、冰毒等。

d、其他问题:克隆人、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等。

5、通过大量图片解决三次科技革命分别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第一次、①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近代工业产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③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

第二次①列强继续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③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如: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科学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在科技领域硕果累累。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正满怀信心,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6、情感教育三次科技革命给我们的启示?三、练习篇:直击近几年日照的中考试题。

在专题复习《三次科技革命》一课中,我认为比较成功的几点有:一、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

知识是能力的载体。

只有熟练地掌握了基础知识,才能运用知识。

因此在上课一开始,就重点复习了三次科技革命的基础知识。

通过设计表格为依托,查缺补漏,全面巩固基础知识。

然后通过大量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使枯燥的历史基础知识变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调动学生积极性。

二、突出培养学生能力。

在复习三次科技革命时,注意知识的纵、横联系,以及中外相似知识的比较。

由此培养学生对事件的归纳与概括能力。

利用“史论结合”的历史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分析材料得出结论,培养了学生论从史出,阅读材料、分析材料的能力与创新思维。

三、注重学法指导。

三次科技革命教案

三次科技革命教案

三次科技革命教案标题:三次科技革命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三次科技革命的背景、影响和重要性。

2. 探索三次科技革命对社会、经济和个人生活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科技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1. 利用图片、视频或短片等多媒体资源引起学生对科技革命的兴趣。

2. 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什么是科技革命?为什么科技革命对社会和个人生活如此重要?探索三次科技革命:3. 第一次科技革命:工业革命a. 介绍工业革命的起因、主要发展内容和影响。

b. 引导学生思考工业革命对农业、交通、工业生产和社会结构的影响。

4. 第二次科技革命:信息革命a. 介绍信息革命的起因、主要发展内容和影响。

b. 引导学生思考信息革命对通信、媒体、教育和工作方式的影响。

5. 第三次科技革命:智能革命a. 介绍智能革命的起因、主要发展内容和影响。

b. 引导学生思考智能革命对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自动化和未来职业的影响。

分组讨论:6.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方面展开讨论。

7.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科技革命进行深入研究,并准备一个小组报告。

总结和评价:8. 学生展示小组报告,分享他们的发现和观点。

9. 教师总结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性和对社会的影响。

10. 引导学生思考未来可能出现的第四次科技革命,并让他们表达自己的看法。

教案扩展:- 邀请科技行业专家或企业代表进行讲座,分享他们对科技革命的见解和经验。

- 组织学生参观科技企业或科技博物馆,亲身感受科技革命的成果和未来发展趋势。

- 分析当前的科技创新和发展趋势,让学生思考如何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挑战和机遇。

教案评估:- 学生小组报告的内容和表达能力。

- 学生在讨论和总结中展示的思维深度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 学生在扩展活动中展示的创新思维和对科技革命的理解。

教案注意事项:- 根据不同年级和学科的要求,适当调整教案内容和深度。

-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互动,培养合作和沟通能力。

初中历史《第三次科技革命》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第三次科技革命》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第17 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教学设计)【课标】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例,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蓬勃发展的史实。

2. 感知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兴起的情况,包括兴起的时间、标志等信息。

过程与方法:1. 引导学生结合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情况,对比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提高比较分析认识规律、比较历史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

2. 指导学生阅读、处理历史材料,思考、总结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运用历史史实,提高概括、提炼历史观点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在学习中能够感受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促进作用,印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2. 能够清楚认识到,现代国际间的竞争,已成为以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激励学生积极应对中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刻苦学习,奋发图强,为中华民族的腾飞作出贡献,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得到增强。

【教学重点】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例,体会、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教学难点】体会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知】教师:播放《科技实现了我们生活的梦想》的视频片段,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日新月异的科技变化冲ft了我们的生活,也实现了我们美好的生活理想”。

教师:同学们!大家好!通过欣赏刚才的视频你有何启示?学生:纷纷回答各自的见解!教师:很好!综合全体同学的见解和观点,我们大家都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日新月异的科技变化冲ft了我们的生活,改变了我们生活工作的节奏,也实现了我们美好的生活理想”教师:今天我们带着对科技的无限憧憬和向往,走进“第17 课: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讲堂。

【讲授新课】(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多媒体展示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基本史实的表格,并板书。

识在书上标记出来。

(二)科技发展的成就(合作交流,分享成果)过渡导语:第三次科技革命在原子能、航天技术、生物工程、计算机四大些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现在请四个小组的代表分别向大家介绍你了解的科学成就。

8.1 三次科技革命 教学设计 教案

8.1 三次科技革命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情况,包括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的重大成就。

2、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分析历史材料,归纳总结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3、通过了解科技的进步,不断改变人类的生活,让学生感受未来的科技生活,在未来,把自己的想象变为现实。

2.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重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学习难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3. 教学用具多媒体4. 标签教学过程1、设置情景,导入新知观看我国的载人飞船神舟十号开展太空授课活动的视频:这是2013年我国的载人飞船神州十号首次开展太空授课活动。

从“神一”到“神十”不是简单的数字叠加,而是我国载人航天技术发展成熟的标志。

那么航天技术是第几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引导学生思考:航天技术是第几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成果,除了这一成果,第三次科技革命还有哪些成果?有哪些特点和影响?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2、整体感知本节课分成三部分学习:一、科技造福人类——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就(对应学习目标1)二、科技改变现状——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对应学习目标2)三、科技创造未来——科技发展对未来的影响(对应学习目标3)3、解读学习目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进行解读。

4、反馈导学案教师在正式上课之前,针对导学案的批改情况做一个简单的反馈。

如优秀个人、优秀小组以及导学案上存在的问题。

做到在课堂上查漏补缺。

5、自主学习检测要求: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四个小组派代表自由发言,向大家介绍第三次科技革命取得重大突破的四个领域的科技成就。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时间、起源地、主要标志和核心等基础知识,导学案中预习案已经涉及,所以在这个部分不再重复检测。

)6、教师精讲点拨一、科技造福人类——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就过渡语: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成果表现在四个领域: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和生物工程,下面我们一起走进这四个领域,去了解科技是如何造福人类的?1、原子能(1)人类原子能的诞生,是在1942年12月芝加哥大学建成人类第一台(可控)核反应堆,命名为芝加哥一号堆。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次科技革命教案设计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次科技革命教案设计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次科技革命教案设计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次科技革命精选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蓬勃发展的史实.2.感知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兴起的情况,包括兴起的时间.标志等信息.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结合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情况,对比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提高比较分析认识规律.比较历史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2.指导学生阅读.处理历史材料,思考.总结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运用历史史实,提高概括.提炼历史观点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学习中能够感受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促进作用,印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2.能够清楚认识到,现代国际间的竞争,已成为以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激励学生积极应对中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刻苦学习,奋发图强,为中华民族的腾飞作出贡献,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得到增强.【教学重点】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例,体会.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教学难点】体会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知】师:二战期间军事科技得到迅猛发展,美国为计算炮弹弹道而研制使用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利用原子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践,德国人制造液体火箭用于空袭英国.战后,这些原本用于制造杀人武器的技术转为民用并得到迅猛发展,形成了风起云涌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引入本课学习.?【自主学习感知新知】第三次科技革命(新科技革命)1.时间是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于美国2.标志:原子能.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得到发展和大规模应用的能源:原子能.核能4.特点:①.新科技革命不仅涌现了大量的科学成果,而且大大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缩短了知识转化为财富的过程.②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③科学技术成为社会生产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5.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并进一步引起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增强自己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从而推动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6.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求科学奥秘的精神品质;要大力弘扬自主创新的时代精神.【师生互动理解新知】1.图片:_45年美国原子弹试验成功;_54年苏联建成第一座核电站;_64年中国第一个原子弹试爆成功.2.图片: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3.图片:_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_69年美国人登月;中国人走向太空4.图片:克隆技术5.讨论:你认为克隆技术是否应该限制?是否应该克隆人?点拨:克隆技术在抢救珍奇濒危动物.攻克遗传性疾病.研制高水平新药等研究中发挥作用,它既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和问题,世界各国应该制定法律来加强管理,严禁复制人类!A.〝克隆〞是什么意思?(克隆是英文clone的音译,科学家把人工诱导生物无性繁殖的过程叫克隆.无性繁殖是指不经过雌雄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只由一个生物体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如:由植物的根.茎.叶等经过压条或嫁接等方式产生新个体.)B.怎样对待克隆技术?(我国应当掌握克隆技术,也应当有所限制.因为克隆技术为人类探索生命的奥秘,研究生命发生.发展的规律提供了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人类可以运用这种技术繁殖出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以使其物种不致绝灭,也可以运用该技术繁殖供实验用的各种动物,还可以利用克隆技术复制出人类器官,以替换人类自身残废.缺失或功能不全的器官.但从社会角度看,克隆技术一旦应用于人类,无疑将是一场灾难.首先在该项技术实验阶段必将产生大量失败的〝产品〞,而这是对克隆人生存权利的侵犯和践踏.其次,克隆人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如:他们与母体的辈份关系.与其他人的亲缘关系,以及由于自身的特殊,他们是否会形成一个新的种族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必然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伦理关系的紊乱等.因此,我们应当制订法律或相应的规定来限制这项技术的使用范围.)6.教师过渡: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的又一次重大飞跃,与前两次科技革命相比,它具有哪些特点?它对于人类历史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同学们阅读课文.7.列举材料,概括第三次科技革命特点:材料一: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技术大多在10年,如从发现雷达原理到制造雷达用了10年;原子能从开发到应用为6年;晶体管4年;移动电话4年;激光2年;而电子计算机问世至今已经发展到第五代. (以科技成果商品化周期缩短为例:_世纪需要50年,一战前需要30年,二战后需要7年,70年代后只要3至5年)A.速度快——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材料二:如生物工程技术可运用到医学,电子计算机可用于工农业科研教育国防建设等. (电子计算机的使用和新材料以及火箭技术→空间开发→海洋开发和生物工程→计算机更新换代)B.范围广——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材料三:20世纪初,科技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为5%----10%,70年代增长到60%,80年代已达80%(20世纪初,科技进步因素引起的产量值在发达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为5%~10%,20世纪70年代增长至60%,现在已达80%)C.影响大——科技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促进经济增长8.列举材料,引导学生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可组织学生举例说明新科技对自己学习.生活乃至衣.食.住.行的改变,然后从微观转向宏观进行总结)A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材料一:现代科技发展还使生产力内在结构发生变化 ,由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转变为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由高物耗.高能耗型转变为节物节能型;由初级技术型转变为高技术型.由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转化.迎来了知识经济时代!! (西方国家工业生产的年平均增长率,在两次大战之间为1.7%,在_50__72年猛增至6.1%)B.引起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次科技革命精选教案设计二教学目标(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本课,学生应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兴起的背景和情况,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蓬勃发展的史实.体会.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以及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推动和对世界经济结构及国际经济格局产生的重要影响.学生还应认识到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科技发展中应当关注人类生存环境质量,注重可持续发展,趋利避害.学会用已学过的知识.已形成的能力去解决新的问题,形成新的认识.2.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了解畅谈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生活的改变,以强化学生对科技革命的感受和体会.结合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情况,让学生对比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历史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处理历史材料,思考.总结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史实,概括.提炼历史观点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促进作用,印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使学生清楚认识到,现代国际间的竞争,已成为以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由此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激励学生积极应对中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刻苦学习,奋发图强,为中华民族的腾飞做出贡献.重难点重点: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例,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难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教法方面:根据本课教学内容和毕业班学生的特点,我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创设了学生活动情景.历史情景,采用多媒体教学,〝活〞化教材,让学生穿越时空隧道〝神入〞历史,置身于历史氛围中,用情境中的情节推出问题,以增强学生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其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教学媒体使用:学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三学生,他们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有了基本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自学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但有些抽象的问题还不能分析,需要结合他们自身的特点,运用生活里的内容来启发他们的思考.另外一部分学生的家里有电脑并可以上网,这为本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学过程导课:(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1.我们来看两则材料:材料一:〝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恩格斯材料二:这次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 · · ··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变成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九上教材以上两则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产生的时间是什么?2.〖温故知新〗近代历史上已经发生过哪两次重要的技术革命?开始的时间.理论基础.主要标志和时代特征各是什么?比较项目开始时间理论基础主要标志时代特征第一次工业革命 _世纪60年代牛顿力学蒸汽机的广泛运用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 _世纪70年代麦克斯韦电磁学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使用电气时代 (二)展示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涉及的领域.核心.2.结合材料归纳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3.通过阅读教材.总结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三)出示自学指导让学生阅读教材1_—1_〝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一目,思考并找出问题答案,要求5 分钟完成.1.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标志.核心各是什么?(识记)2.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原因和背景.3.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和基因工程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1).电子计算机:_______________是计算机产业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___________是全世界由_________.__________互相连接成的信息传送网络,是使世界上各种计算机能交换各种数据的____________,它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人类由此进入____________的社会.(2).生物工程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________科学.生物工程的核心是基因工程,而在此核心发展中,________技术尤为引人注目.4. 与前两次科技革命相比,第三次科技革命具有哪些特点?(识记)5. 第三次科技革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识记)讲授新课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启发引导学生思路:看书第1_页小字部分)1.第三次科技革命产生的原因主要有:第一,社会条件是促使新的科技革命加速到来的重要条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为适应战争的需求都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和人力,研究开发威力巨大的新式武器,这使科技水平迅速提高.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各垄断组织都在科研方面加大投入,大力开发新产品,促使科研水平不断提高;为了与美国竞争,苏联也非常重视科技事业的发展.这些情况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从理论上说,这是社会实践的需要.材料一:美国为计算炮弹弹道而研制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利用原子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践,德国人制造液体燃料火箭用于空袭英国.战后,这些原本用于制造杀人武器的技术转为民用并迅猛发展,形成了风起云涌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1)(二战后,战时军事技术迅速转化为民用.(二战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材料二:_世纪末20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使人类的物质观.时空观.运动观和方法论都发生了变革.二战后初期形成的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成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理论依据.(2)爱因斯坦相对论等自然科学理论迅速发展和重大突破.材料三:_世纪,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基本上还是科学家和发明家个人的事业.二战后,国家拨出巨资,制定计划,组织全国力量联合攻关,如美国的〝曼哈顿工程〞和〝星球大战计划〞是国家规模的科研行动.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技事业的国家间合作有了广泛发展,国家之间.跨国公司之间均在一些重大高科技项目上加强合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突破,如现在的太空合作行动更是国际间的科研合作.(3)科学技术的社会化.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成功的社会保证(4).国家是科技事业的组织者和推动者,大大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步伐.除此之外,技术与物质条件是前提条件.科技的发展有历史的继承性和连续性,第二次工业革命所创造的技术与物质条件为第三次科技革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更是新的科技革命的基础.标志: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问题过渡〗第三次科技革命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而在这一系列的科技成果中,同学们比较熟悉而感受又最深的当首推电子计算机的使用和国际互联网的发展.2.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表现(1)计算机技术(2)生物工程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和基因工程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A.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互联网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人类由此进入信息社会.B.基因工程是生物工程的核心,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克隆技术.)〖概念释疑〗什么是克隆技术?这一技术对人类进步有哪些作用?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次科技革命精选教案设计三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记住标志着第三次科技革命到来的三大技术;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背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及其影响.生物工程技术的蓬勃发展;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初步认识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了解知识经济出现的情况.2.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对第三次科技革命形成原因的分析,归纳出科学技术革命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的结论,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学生通过交流和体会感受到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面貌的改变,联系实际感知历史;通过指导学生看图片,阅读史料和相关资料,培养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和概括.提炼历史观点的能力;通过目标导学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学习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讲述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积极创新的精神;通过学习,让学生树立尊重知识,热爱科学和献身科学的意识;通过对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的学习,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现代国际间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培养学生为增强国家综合国力而努力学习的精神.二.重点.难点1.重点: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2.难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三.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师:(用多媒体演示) 神舟5号和神舟6号发射和回收的实况录象资料,指出这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我国在航空领域所取得的骄人业绩,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提问:什么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于何时?有哪些成果?我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取得了哪些成果?给世界带来了哪些影响?我们这一节课就来学习这些内容.学习新课:(多媒体显示本版块的学习目标)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三大技术的突破1.知道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三大标志.2.了解原子能的发展过程.(理论→军用→民用)3.了解人类在航天技术方面的成就.4.了解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的时间.地点.(师生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将基本知识在书上勾画出来,并试着解决有关问题,教师巡视做指导.(时间不要太长,2分钟左右)(师生共同探究)1.知道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三大标志.(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等为代表)2.了解原子能的发展过程.(理论→军用→民用)(用多媒体展示以下图片加以说明:第一张:爱因斯坦的质能转换公式及形象图;第二张:_45年美国成功爆炸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第三张:_54年苏联建成第一座核电站.由此说明原子能的发展经历了从理论到军用再到民用的过程)3.了解人类在航天技术方面的成就.(让学生根据教材找出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的发射时间,根据人类登上月球的图片指导学生理解阿姆斯特朗所说的〝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的含义;展示我国神舟5号和神舟6号的图片,指出我国在航天事业方面的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根据〝哥伦比亚〞号的故事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献身科学的精神).4.4.了解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的时间.地点.(了解_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的宾西法尼亚大学诞生).(过渡)第三次科技革命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而在这一系列的科技成果中,同学们比较熟悉而感受又最深的当首推电子计算机的使用和互联网的发展吧.(多媒体显示第二版块的学习目标)二.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1.掌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技术,信息时代到来的标志.2.了解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历程.3.知道计算机网络技术所反映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4.了解信息高速公路5.知道现代生物学开端的标志.6.知道基因重组技术的成就和意义.7.了解生物工程技术发展的意义.(师生自主学习)关于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次科技革命精选教案设计范文。

三次科技革命教学设计

三次科技革命教学设计

《三次科技革命》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列表归纳复习三次科技革命重要知识,掌握中考考点。

2、学生探究“中国与三次科技革命”,分析中国的发展状况,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国家富强的决定性因素。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纺织机的发明和蒸汽机的改良、轮船和火车的出现、电力的广泛应用与电讯技术的兴起、汽车和飞机的发明、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经济的出现。

2、难点: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中国与三次科技革命
三、教学方法:列表归纳法、比较法、合作探究法、视频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初中历史】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 教案设计

【初中历史】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 教案设计

【初中历史】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教案设计【初中历史】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教案设计教学目标需要掌握的:第三次科技革命。

这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及其影响。

经济。

通过对第三次科技革命原因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科技革命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通过第三次科技革命,使进一步加深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论断的理解和认识。

(2)通过对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的,使清楚地认识到“现代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培养正确的国际意识。

(3)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第三次科技革命对“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的含义,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现代科技革命的内容与功能教学难点:通过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作用,理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教学过程一、第三次科技革命学生:(思考和回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条件)师:(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启发引导思路:社会实践的需要一二二战和战后各国的需求;物质和科技基础;科学理论的突破)第三次科技革命产生的条件主要有三方面。

第一,社会条件是促使新的科技革命加速到来的重要条件。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为适应战争的需求都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和人力,研究开发威力巨大的新式武器,这使科技水平迅速提高。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各垄断组织都在科研方面加大投入,大力开发新产品,促使科研水平不断提高;为了与美国竞争,苏联也非常重视科技事业的发展。

这些情况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第二,技术与物质条件是前提条件。

科技的发展有历史的继承性和连续性,第二次工业革命所创造的技术与物质条件为第三次科技革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更是新的科技革命的基础。

第三,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成为新科技革命的理论基础。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学革命,使人类的物质观、时空观、运动观和论都发生了变革,二战后初期形成的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成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理论依据。

九下册《三次科技革命》教学设计25

九下册《三次科技革命》教学设计25

九下册《三次科技革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情况,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蓬勃发展的史实,进而使学生体会、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引导学生结合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情况,对比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历史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

2、学生通过交流和体会感受到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面貌的改变,联系实际感知历史。

3、通过阅读史料和相关资料,培养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和概括、提炼历史观点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促进作用,印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让学生清楚认识到,现代国际间的竞争,已成为以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由此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激励学生积极应对中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刻苦学习,奋发图强,为中华民族的腾飞作出贡献。

教学重点: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例,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教学难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神舟九号安全返回图片:2012年6月29日,神舟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安全返回地面,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健康出舱。

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实现了我国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又一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战略目标取得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要进展。

引导学生思考:航天技术是第几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成果,除了这一成果,第三次科技革命还有哪些成果?有哪些特点和影响?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2、整体感知:本节课分成三部分进行学习:一、认知科技(主要掌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时间、起源地、主要标志、主要成果和核心)二、感受科技(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三、反思科技(分析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3、自主学习:结合下列问题阅读教材,把握住主要信息,完成表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三次科技革命复习课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略)
学情分析(略)
执教人:
教学目标分析:复习目标:(读一遍)
1、识记三次科技革命中的科学家,科技成果及其现实意义等主干知识,体会第三次科技革命特点。

(中考目标重点)
2、养成用表格梳理历史知识的良好习惯。

3、获取科学的做题技巧,提升解题质量。

(难点)(:设计意图:有了目标,学生有了学习的方向)
教学过程
课前分组,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参与本次活动,把我们班的同学分成4 个小组进行PK。

今天表现好的是哪个小组呢?我们拭目以待,各小组可要加油奥!(设计意图: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导入新课:用猜一猜小游戏导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一、复习目标:(读一遍)
1、识记三次科技革命中的科学家,科技成果及其现实意义等主干知识,体会第三次科技革命特点。

(中考目标重点)
2、养成用表格梳理历史知识的良好习惯。

3、获取科学的做题技巧,提升解题质量。

(难点)(:设计意图:有了目标,学生有了学习的方向)
二、学习过程
模块一:夯实基础,构建知识体系
同学们,没有基础,何来能力,只有夯实基础,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下面请同学们完成表格,构建体系、储备知识。

(要求6 分钟完成)
1
2、畅所欲言~~~~学生频道
根据你的观察,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科技革命成果呢?
(设计意图:历史影响就在身边,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的到提高。

)模块二:感悟与升华
1、探究活动
科技革命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认真观察课件中的图片,同桌之间讨论)由此我们得出什么结论?
2、拓展延伸
三次科技革命分别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观察课件中的图片后完成)
第一次科技革命:
第二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设计意图:从图片资料中找到解题的关键,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3、讨论:
(1)我国应该怎样迎接科技革命的挑战?
(2)你认为人类应该如何面对高科技带来的负面影响?
1
C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进行讨论,找到答案。

) 4、探究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
科学技术成果从诞生到投入市场周期: 19 世纪为 50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为 30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缩短为 7 年,20 世纪 70 年代后只需 3-5 年。

讨论:材料反映了新科技革命的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教会学生读材料,找关键词,找到结合点。

) 模块三: 命题展望, 直ft 中考
一、中考命题展望,洞悉本专题滨州市命题趋势。

1、体现生活性。

要重点关注三次科技革命与我们现实生活相联系的知识点。

如科技发展与环境保护及科技对我们生活学习的影响。

2、体现联系性。

把握事件之间的联系,如关注中国,把中国历史融入到世界历史。

尤其要注意前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历史产生的影响。

再如二战与科技的 关系。

一分为二的看待科技的两面性(科技用于生产生活会推动社会的进步,如用于战争会使战争变得更加残酷,给人类带来灾难)
3、体现时代性。

利用时政材料,把三次科技革命结合起来考察。

(设计意图: 让学生把握滨州市中考命题方向)
二、实践与操作:你来当老师(要求各小组选题并派代表讲解。

选题时扣课标、有新意;讲题时注意把握三点:讲考点、讲思路、讲绝招。

(各小组轮流展示。

) (设计意图:让学生有自己的做题技巧,还可以相互借鉴)
1、[2012•滨州]“在我们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可是二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 式……它影响和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这场革命是 A .英国“光荣革命” B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C .英国宪章运动 D .英国工业革命
2、[2015•成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对各行业机器大生产起了重要推动作用的创造发明是
A.珍妮纺纱机
B.改良蒸汽机
C.火车机车
D.内燃机
3、[2014•四川自贡]它的发明,造就了 20 世纪的石油世界。

下图反映了 1870 年和 1900 年的 世界石油产量,以下选项中影响该时期世界石油产量的是 A .史蒂芬孙的蒸汽机车 B .瓦特改良的蒸汽机
2
C .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
D .富尔顿的汽船
4、[2012•宁波] “公交车几时到,手机一查就知道”。

宁波“无线公交”最主要得益于下列哪项科学技术
A .新材料技术
B .现代制造业技术
C .生物工程技术
D .计算机信息技术 三、经典回眸:( 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交给学生做题技巧。


例解 1 第三次科技革命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下列哪些现象得益于地三次科技革命() 通过电子邮件收发信件 驾驶汽车出门远游 使用克隆技术治疗疾病 ④利用航天器遨游太空
A 
B ④
C ④
D ④
例解 2 下列表格突出反映了科技发展的哪一个特点( )
成果 蒸汽机 电动机 无线电 雷达 原子能 晶体管 激光器 发 明 到应 用 的 时间
84 年
65 年
35 年
15 年
6 年
4 年
1 年
A. 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B. 科学技术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的比重不断上升
C.科学技术的进步引起了经济结构的变化
D.科学技术转化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例解 3、它们最早出现是哪一次工业(科技)革命的成果?
A
E
B
D
F
G
三、课堂小结
H 板书:
基础+技巧+活用
第一次的是(),第二次的是(),第三次的是()
非选择题:
阅读下列材料:
A B C D
(1)图片中,A、B、C、D 的发明者分别是谁?
(2)这些交通工具分别属于哪次科技革命?在动力上有何不同?
(3)这些交通工具的发明,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有何积极影响?
(4)新时期研制和开发新型的交通工具,你认为应考虑哪些因素?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