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梯形面积计算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数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教案优秀7篇

数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教案优秀7篇

数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教案优秀7篇梯形的面积教案篇一教学内容:梯形面积的计算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出梯形面积。

2、通过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唯物辩证观的启蒙教育,知道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变化的。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懂得用运动、联系的观点去观察、研究事物。

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教学重点: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关键:通过操作实践,将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探索梯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备用梯形硬纸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复习:同学们会计算哪些图形的面积?计算下列图形的面积:多媒体出示。

2、引入:屏幕出现梯形,问:这是什么图形,图上告诉了什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同学们还不会计算梯形的面积。

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研究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3、回忆旧知我们在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是怎样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多媒体课件演示)我们在学习三角形面积时,又是怎样推导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课件演示)二、探索解决问题办法,并尝试转化1、引导学生提出解决问题方案我们在学习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时,采用了割补的方法、拼摆的方法,把要研究的新图形转化为已经会计算面积的图形,再利用已学过的图形推导出新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现在我们又要计算梯形面积,怎么办呢?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把梯形转化为我们学过的图形?2、学生尝试转化刚才同学提出了用割补的方法、用拼摆的'方法。

那么,怎样来割补呢?学生上台演示后,教师指出:由于梯形的不规划,刚才的同学没有转化成功,其实是可以用割补的方法来转化的,请大家看一看:多媒体演示割补转化。

那么,用拼摆的方法呢,你准备怎样来拼?学生上台演示。

3、学生操作、实施转化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拼摆梯形。

小学数学教案梯形

小学数学教案梯形

小学数学教案梯形
主题:梯形
教学目标:
1. 理解梯形的定义;
2. 掌握计算梯形的面积公式;
3. 能够解答相关的计算题目。

教具准备:
1. 教科书相关内容的课件或板书;
2. 梯形模型或图片;
3. 白板、彩色粉笔、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梯形图片,让学生描述梯形的特点和性质,并讨论梯形与其他几何形状的区别。

二、讲解(15分钟)
1. 介绍梯形的定义:四边形的一种,有两条平行边,其他两条不一定平行;
2. 讲解梯形的性质:上底、下底、高、腰等;
3. 讲解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S=\frac{1}{2}(a+b)h$;
三、练习(20分钟)
1. 让学生计算几个简单的梯形面积;
2. 出示几道计算题目,让学生独立或合作解答;
3. 根据学生的解答情况给予指导和帮助。

四、巩固(10分钟)
出示几道应用题,让学生灵活运用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解答,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五、布置作业(5分钟)
布置梯形相关的作业,包括计算题和应用题,鼓励学生独立完成。

六、课堂总结(5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梯形的定义、性质和面积计算方法,鼓励学生勤加练习,提高对梯形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小学数学《梯形的面积》优秀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梯形的面积》优秀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梯形的面积》优秀教学设计小学数学《梯形的面积》优秀教学设计利川市团堡镇永兴小学滕仁清一、教材分析“梯形的面积”是在学生认识梯形的特征,掌握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并形成一定空间观念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

因此,教材没有安排用数方格的方法求梯形的面积,引导学生把梯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来计算它的面积,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发现并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让学生在数学的再创造过程中实现对新知的构建。

二、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通过剪、拼、摆等操作活动,运用转化思想,寻找图形之间的联系,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并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梯形面积公式推导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能用梯形的面积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梯形面积计算公式。

四、教学难点理解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五、学具教具准备梯形纸片、小剪刀、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一)我们来回顾1、动画引入:生动的动画小金鱼图中有哪些几何图形?你知道哪些图形的面积公式?2、回顾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突出“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生1: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已经学过的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生2:探索三角形面积时,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二)我们来探究1、情景导入车窗玻璃是梯形的,你会计算车窗玻璃的面积吗?2、自主探究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你能用所学过的方法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三)我们来交流1、小组交流2、全班汇报展示演示你们小组的实验操作过程,说说你的推导方法和过程A组汇报展示:我们小组是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操作演示),这样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下底的和,高等于梯形的高,所以得到: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同学们有没有问题?生问:为什么要除以2?A组同学解疑:因为是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所以这两个梯形的面积等于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即(上底+下底)×高,求一个梯形就要除以2。

《梯形的面积》教案(优秀5篇)

《梯形的面积》教案(优秀5篇)

《梯形的面积》教案(优秀5篇)《梯形的面积》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境中,认识计算梯形面积的必要性。

2.引导学生在自主参与探索的过程中,发现并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能灵活运用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3.结合数学“再创造”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比较等逻辑思维能力与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4.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设计(一)新知探索(一)呈现实际情境,感受计算梯形面积的必要性师:孩子们,这是一幅堤坝的图案,知道堤坝有什么作用吗?生:它是用来防水灾的。

师:对了,它是一种防水拦水的建筑物,请看,这是它的横截面,这个横截面是个什么图形吗?生:梯形。

师:堤坝横截面是梯形是因为水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因此在筑堤坝时要将下部做的又宽又厚,这样既能防止强大的水压将堤坝压垮,又节省材料!你还记得梯形各部分的名称吗?生:上底,下底,还有高。

师:那么这个堤坝的横截面积到底该怎么计算呢?今天,让我们共同来研究。

(板书课题:梯形的面积)师:你认为我们该从哪儿入手研究呢?想想我们在学习三角形的时候是怎么开始的?生:可以象三角形那样把梯形转化为学过的图形。

师:孩子们学得真好。

我有个建议,发挥小组的力量,共同合作探究。

(二)提供材料,自主探究图形的转化过程1、提出小组合作的要求师:听清楚老师的要求:a.利用你们手上的梯形学具,独立思考能把梯形转化成已学过的什么图形。

b.想:拼成的图形和原来的梯形有什么关系?2.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参与并给以适当的指导。

让部分小组上黑板展示)3.全班汇报交流师:同学们已经用不同的方法把梯形转化成了我们学过的图形,哪一个小组愿意先上来给我们讲一讲。

生1:我们小组的方法是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这个平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梯形上底加下底的和,高还是原来梯形的高,所以梯形的面积是平成的平行四边形的一半。

小学数学《梯形的面积》教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梯形的面积》教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三、学生准备一组这样的学具,是要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激活经验储备,点燃创新思维的火花。
四.
多媒体演示,能使原来用实物不好展示的部分得到充分展示,降低了观察的难度,突出了观察的重点。
板书设计
梯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
=底×高÷2
=(上底十下底)×高÷2
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中学生亲身经历了实践探究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索和同伴问的合作交流,充分运用割补,平移和旋转等的数学思想,掌握平面图形之问的内在联系,得出公式推导的多种方法,为学生个性的发挥提供了很大空间,从而使学生获得一种莫大的成就感,因此养成自觉观察、学习和思考的良好习惯,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全面参与和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关注他们的学习方法、学习水平和情感态度,因此学生是朝着预定的目标发展的。
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可以指名回答
1.学生会异口同声说出“梯形的面积。
2.学生会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判断梯形的面积可能与它的上底、下底和高有关,并猜想推导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要把它转化成一个已经学过的图形,学生可能会说出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甚至是三角形。教师在这里要对学生的多种猜想都予以积极评价。
在操作实验中,学生的思维水平不同,选择的学具不同,可能会出现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有分割的方法,也有拼摆的方法;有转化为平行四边形进行推导的,也有转化为三角形进行推导的。教师要留给学生比较充分的操作和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同时要及时进行点拔和引导
学生一边演示拼组过程,一边介绍方法步骤。
一、采用多媒体演示,直观地再现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与此同时,唤起学生的回忆,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为新知迁移做好准备。

小学数学教案梯形面积

小学数学教案梯形面积

小学数学教案梯形面积
教学对象:小学生
教学目标:能够计算梯形的面积
教学步骤:
1. 引入概念:首先向学生介绍梯形的定义,即一侧为平行线段的四边形称为梯形,并指出梯形的特点是上底和下底平行。

2. 提出问题:给学生展示一个梯形,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梯形的面积。

3. 讲解方法:告诉学生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面积 = (上底 + 下底)* 高 / 2。

4. 练习应用:让学生通过练习题目来巩固计算方法,帮助他们理解梯形面积计算的步骤。

5. 拓展应用: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题目,让他们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梯形面积计算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总结复习:让学生总结梯形面积计算的公式和步骤,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馈:
通过教学课堂练习和作业,及时查漏补缺,帮助学生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提高他们的数学计算能力。

《梯形的面积》的教学设计及反思优秀11篇

《梯形的面积》的教学设计及反思优秀11篇

《梯形的面积》的教学设计及反思优秀11篇梯形的面积计算教案篇一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七册74—75页的内容教学目的: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正确的计算梯形的面积。

2、使学生通过操作和对图形的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转化的思考方法在研究梯形面积时的运用,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运用转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并能应用公式正确的进行计算。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1、指名让学生说说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课件出示公式)并讲讲怎样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

2、练习(出示)口答下面各图形的面积。

(单位:厘米)(二)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师:前不久,我们学校开展“植树护绿”活动,四年级同学要在劳动实践基地的一块空地里种桃树,你们看看这块地的形状近似于那种平面图形呢?(课件显示图)师:谁能指出这个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各是多少?(指名回答)师:如果每棵桔树占地4平方米,那么这块地里能种多少棵桔树呢?(让学生思考一下)你认为应该先求什么?(指名说说,引入新课。

)(三)小组学习,解决问题。

师:梯形面积怎么计算呢?它是不是也有公式呢?下面就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想办法推导出梯形面积公式,看一下合作要求:(课件出示)合作要求:(1)想一想:我们已经学过哪几种图形的面积公式?(2)试一试:把梯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

(任选一种)(3)比一比:转化成的图形的各部分跟梯形的各部分有什么关系?(4)写一写:把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写下来。

学生分组讨论。

全班交流时,教师根据学生说的方法用课件演示转化及推导过程。

教师板书: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并让学生讲讲为什么要“÷2”。

)师:如果用s表示梯形的面积,a表示梯形的上底,b表示梯形的下底,h表示梯形的高,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用字母该怎样表示呢?(学生回答,教师板书:S=(a+b)h÷2)师:梯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来了,我们就可以帮助四年级同学解决问题了。

梯形的面积精选教案(精选8篇)

梯形的面积精选教案(精选8篇)

梯形的面积精选教案(精选8篇)梯形的面积精选教案(精选8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梯形的面积精选教案(精选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梯形的面积教案篇1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多边形的面积”P88--89《梯形的面积》。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等八个方面阐述我对本节课的理解。

一、说教材分析1、课标理念:课标要求学生在学习梯形的面积时,要在已有认识梯形的底和高的基础上,经历探索梯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并能运用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并在探索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中,获得教学探索的经验。

2、单元分析:本单元教材包括四部分内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和组合图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是在学生掌握了这些图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学习的,它们是进一步学习圆面积和立体图形表面积的基础。

(插图)3、本节分析: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梯形的特征,并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并形成一定空间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教材没有安排数方格的方法求梯形的面积,而是直接给出一个梯形,引导学生想,怎样仿照求三角形面积的方法,把梯形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来计算它的面积,让学生在主动参与探索的过程中,发现并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让学生在教学的再创造过程中实现对新知识的意义构建,解决新问题,获得新发展。

二、说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善于独立思考,乐于合作交流,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十分愿意发表独立见解,有较好的学习数学的能力,他们已经掌握了梯形的特征和长方形、三角形以及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也学习了图形的旋转平移的方法。

《梯形的面积》的教学设计及反思【优秀5篇】

《梯形的面积》的教学设计及反思【优秀5篇】

《梯形的面积》的教学设计及反思【优秀5篇】《梯形的面积》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一一、教材分析“梯形的面积”是在学生认识梯形的特征,掌握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并形成一定空间观念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

因此,教材没有安排用数方格的方法求梯形的面积,引导学生把梯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来计算它的面积,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发现并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让学生在数学的再创造过程中实现对新知的构建。

二、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通过剪、拼、摆等操作活动,运用转化思想,寻找图形之间的联系,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并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梯形面积公式推导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能用梯形的面积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梯形面积计算公式。

四、教学难点理解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五、学具教具准备梯形纸片、小剪刀、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一)我们来回顾1、动画引入:生动的动画小金鱼图中有哪些几何图形?你知道哪些图形的面积公式?2、回顾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突出“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生1: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已经学过的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生2:探索三角形面积时,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二)我们来探究1、情景导入车窗玻璃是梯形的,你算车窗玻璃的面积吗?2、自主探究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你能用所学过的方法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三)我们来交流1、小组交流2、全班汇报展示演示你们小组的实验操作过程,说说你的推导方法和过程A组汇报展示:我们小组是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操作演示),这样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下底的和,高等于梯形的高,所以得到: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同学们有没有问题?生问:为什么要除以2?A组同学解疑:因为是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所以这两个梯形的面积等于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即(上底+下底)×高,求一个梯形就要除以2.B组汇报展示:我们小组是把一个梯形沿对角线剪成两个三角形(操作演示),它们的面积分别是“上底×高÷2”和“下底×高÷2”,所以梯形的面积=上底×高÷2+下底×高÷2.C组汇报展示:我们吓阻是把一个梯形剪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一个(操作演示),它们的面积分别是“(下底-上底)×高”和“上底×高÷2”,所以梯形的面积=(下底-上底)×高+上底×高÷2.D组汇报展示:我们小组是沿着中位线剪开,拼补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操作演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上、下底的和,高等于梯形的高的。

《梯形的面积》教案教学设计

《梯形的面积》教案教学设计

《梯形的面积》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正确计算梯形的面积。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操作、观察、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2、教学难点运用不同的方法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理解梯形面积公式中“(上底+下底)×高÷2”的道理。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梯形卡纸、剪刀、直尺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回顾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

提问:我们是怎样推导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学生回顾,教师引导总结:平行四边形通过割补法转化成长方形,三角形通过拼组法转化成平行四边形。

)2、出示梯形,引入课题。

提问:梯形的面积该怎样计算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梯形的面积。

(板书课题:梯形的面积)(二)探究新知1、提出猜想引导学生观察梯形,大胆猜测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提问:根据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经验,你认为梯形的面积可能与什么有关?你能猜一猜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吗?(学生可能会猜: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2、验证猜想(1)小组合作,操作探究①每个小组都有若干个梯形卡纸,选择一种你们喜欢的方法,尝试推导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②可以利用手中的工具,如剪刀、直尺等进行操作。

③把推导的过程记录下来,准备汇报交流。

(2)汇报交流,展示推导方法方法一:拼组法①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②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与下底之和,高等于梯形的高。

③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所以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

梯形面积的计算数学教案设计

梯形面积的计算数学教案设计

梯形面积的计算數學教案設計标题:梯形面积的计算数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梯形的定义和特征。

2. 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梯形面积的计算。

3. 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梯形的定义、特征以及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难点:理解并运用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可以以生活中常见的梯形物体引入主题,例如梯子、金字塔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物体的形状,并提问:“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形状吗?”以此引出梯形的概念。

(二)讲解新知1. 梯形的定义和特征:教师可以展示不同类型的梯形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梯形的定义和特征。

如梯形是由上底、下底和两个斜边组成的四边形,且至少有一对平行的边。

2. 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教师可以通过图形演示,引导学生理解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上底+下底)×高÷2。

(三)实践操作教师可以让学生用尺子和纸自行绘制一个梯形,然后测量其上底、下底和高的长度,再运用公式计算出梯形的面积。

此环节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四)课堂练习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梯形面积计算的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以此检验他们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小结回顾在课程结束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包括梯形的定义、特征以及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

四、课后作业:布置一些关于梯形面积计算的习题,要求学生在家中独立完成,以便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以上就是关于“梯形面积的计算数学教案设计”的内容,希望能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梯形的面积(2)教学设计

梯形的面积(2)教学设计

梯形的面积(2)【教学内容】教材第98页练习二十一第7~11题。

【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巩固学生对梯形面积公式的理解和掌握,使其能正确应用公式解题。

2.培养学生用教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正确应用公式解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

【复习导入】1.复习(1)说一说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用字母怎样表示?(2)我们是怎样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2.导入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运用梯形的面积公式来解决一些问题。

(出示课题)3.典例讲析。

例教材练习二十一第7题。

师:同学们有谁知道梯形面积的公式?生: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师: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读题,看同学们能找到哪些信息?学生交流汇报。

老师进行总结:题目中给出了梯形的面积。

S=15cm 上底a=4.5cm高h=3cm师:下面请同学们列出方程,并解答(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课堂作业】老师板演,学生自行对照。

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十一第8题。

先让学生观察图,发现这实际上是一个梯形图,根据题目上的提示,数出顶层根数、底层根数、层数,进行计算。

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十一第11题。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2)汇报各小组的思路。

(3)引导学生明确方向:首先要考虑如何剪去一个最大的平行四边形。

应该是以梯形上底长度为底长的平行四边形。

剩下的是三角形,可以用两种方法求面积。

方法一:梯形的面积-剪去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3.5)×1.8÷2-2×1.8=1.35(cm )方法二:用梯形的下底长剪去梯形的上底长得到剩下三角形的底长,乘梯形的高,再除以2,得到剩下的三角形的面积。

(3.5-2)×1.8÷2=1.35(cm )【课堂小结】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学会了用梯形面积公式求其底或高或是用已知梯形面积求另一个未知梯形面积。

小学数学《梯形的面积》教案

小学数学《梯形的面积》教案
二.探究新知
1.推导公式
(1)小组合作交流
①启发学生思考:你能仿照求三角形面积的办法,把梯形也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推导出它的面积公式吗?
②学生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一拼,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③指名学生操作演示。设梯形的上底为a,下底为b,高为h, 会出现三种方法:
a、剪成两个三角形,
b、剪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与一个三角形,
③字母表示公式。 教师叙述:如果有S表示梯形的面积,用a、b和h分别表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怎样用字母表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S=(a+b)h÷2”。
2、公式应用。
(1)出示课本第96页的例题,教师指导学生理解“横截面”。
(2)学生尝试解答。
(3)反馈矫正。(4)完成例题下来自的“做一做”。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一第1、2和3题。
(2)讨论完成练习二十一第4和6题。
4.全课小结。 (略)
板书设计:梯形的面积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教后反思:
c、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④教师带领学生共同操作:
(2)观察思考
①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
a.你所转换的图形的底与高和高与梯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b. 每个梯形的面积与转换成的图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3)反馈交流,推导公式。
①学生回答上述问题。
②师生共同总结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板书: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小学电子备课表
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第5课时
教学内容:梯形的面积设计者:使用者: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计算梯形的面积。

数学教案-梯形面积的计算_教案教学设计

数学教案-梯形面积的计算_教案教学设计

数学教案-梯形面积的计算教学目标1.理解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梯形的面积.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3.继续渗透旋转、平移的数学思想.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梯形面积公式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一)求出下面图形的面积.(二)回忆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过程(演示课件:拼摆三角形)二、设疑引入教师出示一个梯形和一个三角形(已标出底和高).这个梯形比三角形的面积大还是小?相差多少呢?要想得到准确地结果该怎么办?板书课题:梯形面积的计算三、指导探索(一)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1.小组合作推导公式.教师谈话:利用手里的学具,仿照求三角形面积的方法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提纲:(1)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________________形.(2)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高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3)每个梯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____________________.(4)梯形的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演示课件:拼摆梯形3.概括总结、归纳公式.教师提问:(1)(上底+下底)×高求的是什么?(2)为什么要除以2?教师板书: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二)教学例1.例1.一条新挖的渠道,横截面是梯形,渠口宽2.8米,渠底宽1.4米,渠深1.2米.它的横截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1.教师提问: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样解答?2.列式解答(2.8+1.4)×1.2÷2 =4.2×1.2÷2 =2.52(平方米)答:它的横截面的面积是2.52平方米.四、巩固练习(一)计算下面梯形的面积.(二)动手测量学具(梯形)的相关数据,并计算梯形学具的面积.(三)下面是一座水电站拦河坝的横截面图,求它的面积.五、质疑总结.(一)师生共同回忆这节课所学习的内容.教师提问:求梯形的面积为什么要除以2?求梯形面积需知哪些条件?(二)引导学生质疑,组织学生解题.六、板书设计教案点评:几何知识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梯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梯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梯形的面积教学设计梯形的面积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p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学生在知识、才能、情感、态度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他们原有知识才能构造的不同导致他们对数学问题的理解也不同,从而出现解决问题的策略的个性化和多样化。

因此本节课在探究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时,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充足的自主学习空间,启发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知识和经历,自主进展探究活动,进而感受学数学的价值,并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积极学习的动力。

二、教材分析^p“梯形的面积计算”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及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后安排的教学内容。

由于在上述学习过程中,学生已通过操作、实验、探究等积累了讨论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根本方法与策略(即剪、移、转、拼等),并初步领悟了“新旧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这些都为学生自主研究、探究“梯形的面积计算”这一新的学习任务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为他们实现个体意义上的数学“再创造”打下了良好的根底。

三、教学目的设计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地应用公式进展计算。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经历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才能和抽象概括才能,将转化策略的教学融入到学生的“拼、剪、画、说”活动中,使学生领悟转化思想,感受事物之间是亲密联络的,使学生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探究知识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分析^p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才能,通过演示和操作,让学生在拼剪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美,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并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运用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五、教学过程设计〔一〕导课1、我们都学过哪些图形的面积?2 有两个小朋友因求图形的面积需要我们的帮助。

3、梯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呢?〔板书课题〕〔二〕新知1、你还记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公式吗?它们是怎么推导出来的?2、你能用我们学过的转化思想推导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3、学生动手操作4、学生展示自己的方法。

梯形的面积教学设计教案

梯形的面积教学设计教案

梯形的面积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梯形的定义及特征;(2)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3)能够运用梯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2)学会用画图工具软件绘制梯形图形,并运用软件测量梯形的面积。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梯形的定义及特征(1)引导学生观察梯形图形,总结梯形的特征;(2)讲解梯形的定义,明确梯形的性质。

2. 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1)介绍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2)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3)讲解梯形面积公式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梯形的定义及特征;(2)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3)运用梯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1)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2)运用梯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展示梯形实物,引导学生关注梯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回顾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1)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计算梯形的面积;(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3. 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1)引导学生观察梯形图形,发现梯形可以分割为两个三角形;(2)讲解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公式。

4. 练习梯形面积的计算:(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梯形面积计算方法;(2)教师挑选学生答案进行点评,纠正错误,解答疑问。

5. 运用梯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1)出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梯形面积公式解答;(2)学生分组讨论,汇报解题过程和答案;(3)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运用梯形面积公式,解决课后练习题;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梯形的面积》教案设计

《梯形的面积》教案设计

《梯形的面积》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能运用梯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环节,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应用。

难点:理解并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能灵活运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具:梯形模型、直尺、圆规、剪刀等。

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梯形纸片、彩笔、计算器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旧知识:回顾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梯形面积怎么计算吗?2. 探究新知:(1)教师出示梯形模型,引导学生观察梯形的特征。

(2)学生尝试用剪、拼的方法,将梯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

(3)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转化后的图形与原梯形面积相等,从而推导出梯形面积公式。

3. 公式推导:(1)学生观察转化后的图形,发现梯形可以分为两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

(2)教师引导学生用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出每个部分的面积。

4. 巩固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运用梯形面积公式计算。

(2)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点评。

5. 拓展应用:(1)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运用梯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

本节课,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环节,掌握了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反思:1. 成功之处: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较好地掌握了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 不足之处:部分学生在理解梯形面积公式时仍有一定难度,需要在课后加强辅导。

3. 改进措施: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增加梯形面积公式的应用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梯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梯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探索活动:梯形的面积》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是在学生掌握梯形的特征,理解推导公式的过程,并学会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

因此,教材的安排不同于平行四边形,而是仿照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把梯形转化为已经学过的图形来计算它的面积,使得学生进一步学习用转化的思想方法来思考问题。

教学目的1.理解并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地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2.通过操作,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探索规律。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1.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纸板模型和一大一小两个梯形。

2. 11对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纸模型。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1.回忆一下:我们学过了哪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课件依次出现: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长方形面积=长×宽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三角形面积=底×高÷22.回忆一下: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两种推导方式中的“除以2”的意思一样吗?(课件出示动画,引导回顾)(1)第一种,拼接法: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同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底×高,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三角形面积=底×高÷2(2)第二种,割补法:把三角形沿着两边中点连线分割成两部分,把上面的小三角形移动到原三角形右边或左边,经过旋转拼接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底等于原三角形的底,高等于原三角形高的一半,所以三角形面积是底×高÷2 (3)两个除以2的意思不一样。

3.导入:我们已经掌握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有了这两方面的基础,我相信大家一定也能把梯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计算出梯形面积。

梯形面积的计算_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梯形面积的计算_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梯形面积的计算
知识点简介
梯形是由两个平行的底面和它们之间的侧面组成的几何形体。

求梯形面积的公式为:
$S = \\dfrac{(a+b)h}{2}$
其中,a和b分别表示梯形的两个底边长度,ℎ表示梯形的高。

教学目标
1.理解梯形的定义和特点;
2.能够辨认梯形并正确测量梯形的底边和高;
3.了解梯形的面积公式,并能够应用公式计算梯形面积。

教学准备
1.准备木棒、尺子、梯形卡片等教具;
2.展示一些梯形的图片供学生观察。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
让学生观察展示的梯形图片,引导学生探讨一下梯形的特点与定义。

2. 观察梯形
将梯形卡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的特点,辨认梯形的底边和高,测量底边长度a和b,以及高ℎ。

3. 计算梯形面积
教授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通过梯形卡片演示如何应用公式计算梯形面积。

4. 练习计算
让学生自行计算几道梯形面积的题目,巩固知识点。

5. 拓展应用
引导学生思考梯形面积的实际应用,例如地面上的花坛、学校的操场等等。

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们理解了梯形的定义和特点,掌握了计算梯形面积的方法,并且知道了梯形面积的实际应用。

在后续的学习中,学生们需要不断练习,巩固这一知识点的应用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梯形面积计算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教案
梯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苏教版第八册p5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梯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

2.使学生理解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梯形的面积。

3.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理解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梯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梯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现在我就想考考同学到底掌握得怎么样?谁能够快速准确地说出这些图形的面积呢?
2.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

(单位:厘米)
3.我们先看第一个图形,它的面积是多少?(300平方厘米)
你是怎样计算的?(20×15=300)
你的根据是什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你能说你的这个方法是怎么得出来的吗?(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一条高剪开,再把它从一边移动另一边,这样就拼成了一个长方形。


4.那么第二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呢?(36平方厘米)
你是怎样计算的?(12×6÷2=36)
你的根据是什么?(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你能说你的这个方法是怎么得出来的吗?(将一个一模一样的三角形沿一个顶点旋转180º,再沿边平移上去,这样就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

)5.出示转化过程并小结:我们是把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分别转化成长方形、平行四边形这些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来计算出它们的面积的!
二.新课传授。

(一)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

1.今天我还带来了另外一个图形,谁能告诉我这是什么图形?(出示梯形)
你怎么知道它是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2.提出质疑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梯形面积的计算(板书),我们是否可以仿照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方法,把梯形也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来计算它的面积呢?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梯形和剪刀,看看你能不能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把梯形也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呢?
3.学生动手操作,分别展示成果。

(1)
请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拼法。

(将一个一模一样的梯形沿一个顶点旋转180º,再沿腰平移上去,这样就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

)现在我们来看一看拼成的图形与原来的梯形有些什么样的关系?(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是原来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高没有变,面积是梯形的两倍。

)(2)
请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拼法。

(将梯形上底和下底对折,再沿折线剪开,将上面的一半沿腰上的中点旋转180º,这样就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

)现在我们来看一看拼成的图形与原来的梯形有些什么样的关系?(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是原来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高是原来梯形面积的一半,面积没有变。


(3)
请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拼法。

(沿梯形一腰中点和对角顶点对折,再折线剪开,将上面的一半沿腰上的中点旋转180º,这样就拼成了一个三角形。


现在我们来看一看拼成的图形与原来的梯形有些什么样的关系?(拼成的三角形的底是原来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高是没有变,面积也没有变。

)四年级数学教案
5.你是怎么得出这个规律的?
6.揭示规律并板书: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你们能不能告诉我如果我要求一个梯形的面积要知道写什么条件呢?(上底、下底、高)
现在我用s表示梯形的面积,分别用a、b、h表示上底、下底和高,你能用这些字母表示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吗?(s=(a+b)h÷2)
7.经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梯形面积计算的一个方法,那么我想请同学们帮我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出示例1):一个零件,横截面是梯形。

上底是14厘米,下底是26厘米,高是8厘米。

它的横截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三.巩固练习。

1.找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并计算面积。

(单位:厘米)
2.量出自己准备的梯形的上底、下底、高,求出它的面积。

从这个梯形上剪下一个最大的三角形,怎么剪?剩下的图形面积是多少?为什么?
四、课堂总结。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