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中职护理学基础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一、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以满足社会发展和企业创新对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新的需求为目标,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人为本、以德为基;以学为尊、自强不息及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结合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情况,探索护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
二、课程改革目标对护理学基础进行课程改革后在教学中全面推广,可使更多学生受益,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受用人单位欢迎的实用型、技能型护理人才,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赛结合”的目的。
三、课程改革步骤第一阶段:调研阶段。
布置2016级护理专业学生填写护理学基础教学质量调查问卷,汇总调查情况,形成调查报告。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1.制订护理学基础课程改革实施方案,严格按方案执行教学改革。
2.将2016级护理4个班250人,分为两组,1、2班作为试验组采用新教学模式开展教学,3、4班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
选取近年国赛、区赛项目中的心肺复苏、静脉输液、吸痰、无菌技术、鼻饲技术、口腔护理6个项目对2016级学生进行前后两次测试,通过测试了解护理学基础课程改革后教学质量的改变。
3.选拔及培训选手,参加2016年钦州市级、广西区级护理技能比赛,总结比赛结果,对比研究,完成相关研究论文。
4.进行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课时调整,将研究结果形成护理学基础研究报告,完善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1.对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进行总结、反思、修改。
2.出版《护理学基础》教材,建设护理学基础课程资源库。
四、课程改革实施方案(一)课程教学改革。
1.课程体系改革。
护理学基础是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护生形成整体护理观、掌握护理技能、培养职业能力、形成良好职业素质的重要课程。
通过该课程教学的改革,修订新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之形成系统化的能力体系。
2.课程设置的改革。
本着“理论为基,实践为重,突出能力,以人为本”的原则,确立教学重心转移为实训的改革重点,重新修订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学计划、优化课堂教学方案。
新时期中职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究
新时期中职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究随着时代的变迁,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进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护理学作为中职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在职业前景和社会需求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满足市场需求,中职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已经成为当下急需探讨和改进的重要课题。
一、教学目标的转变针对中职护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和护理观念的日益多元化,中职护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也需要进行转变。
传统的教学目标通常是注重专业技能的传递和实践操作的训练,而现代化的教学目标则强调“问题导向”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要求学生能够应对现实世界中的各种复杂情况,还要求学生具备系统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自觉地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适应社会竞争的要求。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中职护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也需要不断创新。
传统的讲授方式虽然简单易懂,但是却容易导致学生思维惯性,只局限于表面知识的学习,而缺少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和丰富内涵的理解。
创新的教学方法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通过项目化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发挥团队协作与创新精神,实现对知识的深度了解。
采用实践教学的方式,通过临床教学和校外实习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医疗环境,了解实际工作方法和操作规范。
三、教学体系的构建教学体系的构建不仅要符合职业标准,还要结合市场需求和国际潮流,构建适应时代发展的高水平护理人才培养体系。
在课程设置上,应注重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增强学生对实际工作流程的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在课程内容上,应注重把握护理学的内涵和现实医疗需求,注重融合学术理论与实际工作操作,使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而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开门”和“顶岗”的机会和基础。
在实践环节上,应该注重建立多方位的教育合作关系,尽可能完成与医院,医药企业和科研机构的资源整合,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护理服务能力,同时也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中职护理专业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浅析
[摘要]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目的在于培养护生胜任岗位必须具备的护理专业技能,为了适应当今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学的课程就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进行改革,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针对中职护理专业护理学的课程设计以及中职护理专业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浅析,从而为今后的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护理;护理学;课程改革[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0)4远-0146-02中职护理专业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浅析黄丽萍(新疆巴州卫生学校,新疆库尔勒841000)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的一门基础核心课程,对于理论知识部分的教学还是比较容易的,但是护理技能操作方面一直以来都是困扰教学的首要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和严肃对待。
由于技能操作在学习时并没有那么系统,老师在进行示范后,学生对护理的知识点很容易遗忘,将会严重影响实际教学成果。
基于这样的现状,必须要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完善,确保护理基础课程的教学成果与质量。
一、中职护理专业护理学的课程设计对于教学内容,依据护理职业临床护理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和国家护士执业标准而设置,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任务,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发展职业能力。
而教学设计就是以岗位能力的分析为依据,以护理工作的过程为导向,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由临床一线的护理专家与专业教师组成课程建设与教学团队,按照临床护理岗位工作流程和各岗位实际工作任务,将工作项目进行归纳汇总,形成日常护理、无菌技术及特殊、危重护理三个工作项目(模块),按照护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基本素质要求,形成整合后的子项目。
每个项目依据实际工作情景和实践特性,设计典型的学习项目,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知识,发展综合职业能力。
对于学生的认知,要实现与临床相对接,为了确保良好的教学效果,可以将临床已经运用的新知识、新技术应用到教学实践课程中,通过知识拓展,帮助学生加深对护理基础课程的了解和掌握,让学生可以在今后的工作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新时期中职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究
新时期中职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究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医疗保健工作的深入推进,中职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探究也愈发重要。
中职护理学基础课程是培养高素质、合格护理专业人才的重要一环,其具有全面性、基础性和前沿性等特征。
为了推进中职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探究,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加强教学对象与目标的调整
应该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体系,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制定符合现阶段需求与目标的中职护理学基础课程,使各类学生能够掌握必备的护理知识和技能,具备相应的护理素养。
二、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应该采用多样性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资源,将面授课程和在线教学相结合,引入多媒体、互动式网络学习等先进技术,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完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
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护理人才,课程设置应该更加注重实践性和适用性,增加实践操作环节,强化案例学习,注重临床模拟操作等实践性环节,取得相关操作技能的操作经验。
四、加强教学质量评估和反馈
应该建立与时俱进的教学评价体系,采用多项评价工具和方式,如问卷调查、小组讨论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全面评估和反馈,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总之,中职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探究,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和探索,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关注现代化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构建符合实际的教育体系,切实提高中职护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培养效果。
中职护理专业《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中职护理专业《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的探索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护理在医学领
域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当前我国的护理教育仍然存在着
一些问题,如理论与实践脱节、课程设置过于死板等。
针对这些问题,中职护理专业教师对《护理学基础》课程进行了改革。
首先,教师采用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策略。
不仅讲解
基本的护理理论,更注重实践操作和技能培养。
例如,在生物医学基
础模块中,通过实验室实践,让学生掌握人体基本结构、生理功能和
病理变化等内容。
在护理实践模块中,针对各种常见病、多患者、急
救等情景,开展模拟教学,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护理技能和应急处理
能力。
其次,课程设置方面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实用性。
教师将课程分为
多个模块,如生物医学基础、护理伦理、护理管理等,每个模块内容
紧扣学生实际需求和未来职业发展方向,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实
际操作能力。
同时,教师根据学生不同层次和兴趣点,开设选修课程,让学生自主选择,以增强课程的个性化和实用性。
最后,教师在评价方式上也进行了改革。
除了传统的考试笔试外,教师逐渐推广使用多元评价方式,如课堂讨论、实践操作、典型病例
分析等,以更加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助力学生学以致用。
通过上述改革,中职护理专业的《护理学基础》课程取得了良好
的成效,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护理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护
理素养和职业道德,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责任感。
新时期中职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究
新时期中职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中职护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新时期中职护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以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我们需要明确中职护理学基础课程的目标。
中职护理学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基本科学知识和基本护理技能的核心课程。
通过系统学习解剖学、生理学、微生物学、病理学等科学知识,学生能够全面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并掌握护理基本理论和技能。
教学改革的目标应该是提高学生对基本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培养其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改革的关键是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依赖教师的讲述,学生被动接受。
这种教学方式容易导致学生缺乏主动学习和实践的机会。
我们可以采用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和课堂互动的教学形式。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教师还可以组织实验、实习和模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能够亲自操作和实践,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材的选择也是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
中职护理学基础课程的教材应该既能够满足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又能够有助于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我们可以采用综合、实用、生动的教材,如图文并茂的教材、案例教学等,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教材还应该注重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改革的成功与否,还需要有良好的课程评价和教师培训体系的支持。
课程评价可以通过定期的考试和实习评价来进行,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实践能力。
教师培训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使其能够适应新时期教学改革的需要。
新时期中职护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关键。
通过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选择适合的教材,建立良好的课程评价和教师培训体系,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机会,培养出更多专业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中职护理人才。
新时期中职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究
新时期中职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究近年来,中职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护理事业的日益重要,护理学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基本护理能力和专业素养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了适应新时期的需求,教学改革已成为一项必要且紧迫的任务。
在课程内容方面,我们需要对中职护理学基础课程进行全面梳理和更新。
现在的护理工作注重团队合作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课程内容应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理论课程需要更多地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例如通过实践环节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护理操作的基本技能。
新时期的护理工作也涉及到心理健康、职业道德和沟通技巧等方面的知识,课程内容也应根据现实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
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我们也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
这种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
我们应该采用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团队合作学习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我们还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利用在线教育平台和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机会。
通过这些改革和创新,我们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养。
我们还需要加强实践环节的设计和组织。
中职护理学基础课程的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
在实践环节的设计上,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合理安排实习时间和实习任务。
我们还应该加强对实习过程的管理和指导,确保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有效的指导和反馈。
通过实践环节的有组织、有效的设计和组织,我们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素养。
中职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究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我们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更新,采用更多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并加强实践环节的设计和组织。
通过这些改革和实践探究,我们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素养,以适应新时期的护理工作需求。
中职护理专业护理学基础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中职护理专业护理学基础课程改革实施方案为了适应当前护理学科内容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求,中职护理专业需要进行护理学基础课程的改革。
下面是中职护理专业护理学基础课程改革实施方案,以期提高学生的素质和专业能力。
一、课程目标1. 建立护理学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体系,培养学生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以满足复杂护理工作的需求。
2. 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具备科学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职业道德,能够胜任护理工作。
二、课程内容1. 护理学基础知识:包括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微生物学、药理学等相关知识。
通过教授这些知识,使学生了解人体的结构与功能,掌握常见疾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2. 护理学基础技能:包括基本护理技能、急救技能、药物管理等。
通过丰富的实践教学和模拟实验,培养学生具备基本护理技能和操作能力。
3. 护理伦理学:教授护理伦理学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遵守职业道德、尊重患者隐私和权益的意识,并能应对职业道德困境。
4. 护理研究方法论:培养学生基本的研究方法素养,使其能够设计和开展科学研究、撰写科学论文。
5. 护理学实践:安排学生到临床实习基地进行实践操作,通过与临床医护人员的交流和合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向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
2. 结合案例教学和模拟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网络教学和远程教育,提高教学效果。
4. 组织专家讲座和学术交流活动,拓宽学生的思维视野。
四、教学评价1. 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包括考试、实践操作评估、作业评定等。
2. 引入360度评价机制,包括教师评价、同学评价和自评,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
3. 鼓励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和科研项目,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五、师资队伍建设1. 增加师资力量,提高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新时期中职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究
新时期中职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究中职护理学基础课程是培养护理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的护理专业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在现实中,中职护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改革与实践的探究。
目前,中职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普遍存在知识点繁杂、缺乏实践环节、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
在专业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对知识点的传授,忽略了与实际工作的结合。
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缺乏主动学习的机会。
由于护理学基础课程的特殊性,需要通过实践环节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但目前很多学校的实践环节较少,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中职护理学基础课程通常只通过考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评价方式单一,无法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
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中职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教师应该通过减少知识点、筛选重要知识点等方式,简化课程内容。
精选的知识点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重要的专业知识。
教师应该在知识点的讲解过程中加入大量的实例,将抽象的知识与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联系起来,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教师还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校还应该加强对实践环节的安排和管理,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可以通过与实际工作单位的合作,让学生在真实的护理环境中进行实践,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学校应该改变评价方式,不仅仅通过考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还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实验报告、实践记录等,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
中职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究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教师、学校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改革与实践,才能培养出更加优秀的护理专业人才。
中职护理专业护理学基础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中职护理专业护理学基础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为适应市场对现代护理专业的需求,提高中职护理专业的教育质量,我们制定了中职护理专业护理学基础课程改革实施方案,以下是具体内容:
一、改革目标
1.优化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提高学生护理专业能力和素质;
2.建立现代化护理课程体系,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和注重沟通交流的教学特点;
二、改革内容
1.重新安排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和顺序。
根据现代医学与护理新发展,修改原有教学内容,增加新的知识点和技能要求。
2.加强与实际临床工作融合。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结合实践环节,鼓励学生参加实习和临床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强化专注于沟通交流。
关注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尤其注重他们的团队协作和人际交往技能。
多采用案例分析、辩证教学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以及发掘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鼓励探索创新教学方式。
尝试新的教学形式,如线上教育和现场练习环节相结合、情景模拟训练等,试图给学生带来更直观更有趣的学习体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5.促进相关科研工作。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加强与相关科研机构和医疗机构合作,推介教师不断创新教育教学内容和形式,将研究成果及时运用到课程改革中,提高中职护理专业教育质量。
三、改革意义
通过本次中职护理专业护理学基础课程改革,我们期望能够促进现代医学与护理教育新模式的探索,教育质量显著提高,更好地强化学生临床实践技能、沟通能力、人际交往技巧等方面的才能和素质。
同时,为中职护理专业学生未来顺利融入现代医疗及护理行业提供了更好的保障,从而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
中职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l 组 别 人 数 教 学 设 对 计 象 适 和 合 课 提 高 学 提 高 理 论 与 实 提 与 高 沟 合 通 作 的 提 高 职
程特点 4 0
2 7
l 1 . 5 8 2
回收有效 问卷 9 5份 , 回收率为 1 0 0 %。所得数据应用 S P S S 1 6 . 0 进 行统计分析。
二、 结 果
( 一) 对 象
将南宁市卫生学校 2 0 1 I 级护理专业 2个班 的学生 9 5人分 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 将护理 1 3班( 4 6人 ) 设为实验组 , 护理 1 7班 ( 4 9 人设 为对照组 。年龄 1 6 — 1 8岁 , 均为女生。各班年龄 、 基础理 论课成绩 比较 ,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均P > 0 . 0 5 ) 。使 用教材与任课
O . 0 o 1
习兴趣 践 的融通能力 能力 4 2
3 2
业能力 3 6
2 9
3 . 9 9 6
0. 0 4 6
实验组 4 6
对 照 组 4 9
x 2
P
3 8
2 8
7 . 2 5 5
O. 0 o 7
4 0
3 0
8 . 1 0 2
教 师 均相 同 。
( 二) 研 究 方 法
( 一) 两组 学生对教 学模式的评价比较 两组学生对教学模式的评价 比较详见表 1 。结果 表明 , 提高
1 . 对照组按 传统 的教 学方法 , 运用讲 授 、 提 问, 以教师为 主的 授课方式 , 完成教学的形式是先授理论 , 后进入实训室示教 、 学生
中职护理专业护理学基础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中职护理专业护理学基础课程改革实施方案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护理专业的发展也日渐受到重视。
中职护理专业是培养具备基本护理知识和技能的中等护理人才。
而护理学基础课程是护理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护理思想、护理知识和护理技能具有重要作用。
护理学基础课程的改革实施方案是十分必要的。
一、开设相关新课程为了满足社会需求和学生个性化选择的要求,我们可以根据医护人才的需求,结合当前新技术和新理论,设置一些相关新课程,如临床护理实践、基础护理技能、病情观察与护理、护理沟通技能等。
这些新课程将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护理专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强化临床实践在课程改革中,应该更加注重临床实践的锻炼。
通过临床实践,学生能够接触到真实的护理环境和实际的护理工作,在实践中学会运用护理知识和技能。
临床实践是学生学习护理专业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将来从事护理工作的必备能力。
应该加强对临床实践的关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机会和环境。
三、强化实践教学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护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也需要不断的改革和完善。
一方面,应该加强对实践教学的投入,提高实验教学设备和教学条件;可以通过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和校外实习等方式,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经验。
通过这些举措,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保障,也是课程改革的关键因素。
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对于护理学基础课程的改革实施至关重要。
通过加强教师培训和学术交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增加一些实际经验丰富的临床护理专家参与到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经验和指导。
六、制定教学大纲和教材在课程改革中,应该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和教材,明确课程目标和教学要求、安排教学内容和课程学时。
应该结合国内外的最新医学进展和护理理论,编写适合学生学习的教材,推动教材的更新和完善,保障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中职护理专业护理学基础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中职护理专业护理学基础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当前,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迅速发展,护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中职护理专业是培养具备一定护理实践技能和科学文化知识,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和实际能力,能够胜任中级护理工作的高素质护理人才。
作为护理专业的基础课程,护理学基础课程的改革实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就中职护理专业护理学基础课程的改革实施方案进行探讨。
一、课程目标的设定在进行护理学基础课程的改革实施前,首先需要确定课程的目标。
护理学基础课程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护理思维方式和技能,使其具备综合分析和解决护理实践问题的能力。
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使其能够适应未来医疗护理领域的发展需求。
二、课程内容的更新护理学基础课程的内容应该紧跟医疗护理领域的发展趋势,结合最新的护理理论和实践经验进行更新。
课程内容包括基本护理学、护理心理学、护理伦理学、护理方法与技能等方面的知识。
基本护理学应该注重对护理知识体系的构建和护理实践技能的培养,护理心理学应该注重对患者心理健康的关注和护理伦理学应该注重对护理伦理道德规范的传授,护理方法与技能应该注重对护理实践技能的培养和训练。
三、课程体系的完善护理学基础课程的体系应该是有机的、连贯的,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形成系统性的思维模式。
还应该注重课程的实践性和针对性,使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能够进行实践操作和实际操作,增强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应用能力。
四、教学方法的改革在护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践操作法等。
实践操作法是最为重要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护理实践技能和方法,提高护理实践能力。
五、教学手段的丰富在进行护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包括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实验教学等。
通过多媒体教学,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护理知识和技能,提高学习效果;通过网络教学,学生能够跨时空进行学习,提高学习的便捷性和灵活性;通过实验教学,学生能够进行实践操作,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新时期中职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究
新时期中职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究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医疗服务的深入普及,护理学在医学领域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出来。
作为基础性的学科,护理学也在课程教学方面进行了不断地改革与创新。
特别是在中职教育领域,护理学的基础课程教学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针对这一情况,本文在探究和分析中职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方面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中职护理学基础课程作为提高中职护理学生思想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基础性课程,对于培育具备高品质的护理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
然而,在实际的课程教学过程中,中职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1. 教学材料单一:部分中职教育学校在选择教学材料方面过于单一,又或者是过于追求与教材配套的考试试卷,没有充分考虑到实际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导致课程教学效果无法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2. 基础理论薄弱:在一些中职学校的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中,基础护理理论比重过低,对学员的基础理论掌握程度不够,导致学员在实际操作时出现问题,甚至不能够与医疗现场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协作。
3. 实践环节不足:中职护理学基础课程存在实践环节不足的问题,学生无法在课堂上实际操作,导致在医疗现场实践能力较弱,需要长时间的磨练才能逐渐提升。
面对中职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教师需要积极提出改革和创新的策略,从而推动课程教学的顺利进行。
以下是具体的建议:1. 教材多元化应注重教材的多元化,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学习机会,并且精心选择教材,不仅保证了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同时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护理学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前沿知识。
2. 加强基础理论教学在中职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基础护理理论的学习与掌握,使学生对医学基础知识和护理专业知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把握。
同时,也要增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突出教学的实践性和实用性。
3. 提高实践环节的比重中职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中应该提高实践环节的比重,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机会进行实际操作。
中职护理专业护理学基础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中职护理专业护理学基础课程改革实施方案一、背景和意义护理人power交不易,护理专业是国家重点发展的职业教育专业之一,也是缺少人才的领域之一。
随着医疗保健领域的不断发展和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凸显,护理人员面临更加复杂和多样化的医疗需求,一方面需要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另一方面需要具备较高的医疗伦理素养,维护医疗安全。
为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的护理人员,保障医疗安全,中职护理专业需要进行基础课程改革,综合提高教学质量。
二、改革目标1.调整护理学基础课程体系,完善课程体系结构,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2.创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中不断提升自我素质和服务能力。
3.加强教师培训和专业交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
三、改革内容1.调整课程体系(1)保持原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增设了“医疗法规”“医疗伦理”等课程。
(2)将传统的“病理学”课程调整为“疾病与护理”,重点介绍疾病的护理流程和护理技能。
2.创新教学模式(1)借助网络、移动学习等新技术手段,推进课程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引入问题导向和案例教学,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具体问题,提高实践能力和专业竞争力。
(3)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社区或医院的护理实践,深入了解并实践养老、病友关怀等工作。
(1)教师要定期进行专业技术培训,不断更新护理理论和技能,增强教学水平和能力。
(2)组织教师参加国内外护理会议和研讨会,学习先进的护理理念和技术,提高教学和学术交流水平。
四、实施步骤1.制定改革方案,明确目标、内容、方法、时间进度等,形成改革方案和实施计划。
2.推进课程改革,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师队伍等方面进行整体推进和改进,确保改革有效落实。
3.加强评估监测,通过教学效果评估、学生反馈、社会认可等指标,对改革进行评估监测,完善改革措施。
4.持续改进,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和调整改革方案,推进护理专业的教学与实践改革。
五、预期效果1.提高护理专业的培养质量和水平,培养具备实际能力、扎实素养的高层次护理人员。
新时期中职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究
新时期中职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究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卫生系统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状况的日益关注,护理学教育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中职护理专业在社会进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教学改革也更为引人关注。
本文将探究新时期中职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相关问题。
一、改革的背景和意义1.1 护理专业人才供求缺口大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医疗需求日益增长,护理服务水平和人才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因此,护理专业人才供求缺口愈发突出,急需加强培养。
中职护理专业是前线护理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质量的提高将有力地促进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
1.2 教育改革的重要性护理教育作为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存在的问题是培养质量不高、教学手段陈旧以及教学理念单一等方面。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护生的学习效果和专业能力。
因此,护理教学改革是中职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教学改革的理念和方向2.1 教育理念在护理教育中,教育机构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信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活动,培养护理实践能力及文化素养等方面的发展。
2.2 教育方向对于教育改革而言,我们应该注重以下方向:(1)以学生为中心,综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方法,优化护理教育模式,提高教学质量;(2)重视基础学科的教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3)加强实践教学,将实践教学和护理专业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4)推进护理专业国际化教育, 增强学生的外语沟通能力和协助国家走向世界;(5)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医德和职业精神。
三、教学改革与实践护理教学改革和实践紧密相关,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教学,不仅能够提高护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还能培养其临床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护理实践教学包括临床实习、康复护理、社区护理等方面,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实践方式。
四、课程教学改革方案4.1 教学内容的调整与优化教学内容的构建应凸显手动技术操作和理论知识两个方面。
中职护理学基础教学方法改进探讨
中职护理学基础教学方法改进探讨灵台职专越《护理学基础》是中等护理课程体系中为学生从事护理工作必需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情感的主干课程。
临床上对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已从原来的单纯技术型转变成今天的全面综合型, 因此中职护理专业培养的目标是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
如何在教学上激发情感、诱导思考、启迪智慧、培养能力,真正落实素质教育是我们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下面就这些方面的教学改革尝试谈谈体会。
1.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上好绪论课,开启学习兴趣大门。
青年学生对初次接触的人和事容易产生好奇心和探索心理。
从绪论课起就注重激发学生学习护基课的愿望和兴趣,对以后的学习有重大意义。
以详实的资料图片讲解护理学的发展与现状,结合国内外护理专业地位不断提升与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现状分析及护理人才需求预测,说明护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好,让学生充满希望与信心。
2、多渠道开阔视野加强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尊重学生的差异性,通过教学方法的改进,多媒体教学组合,丰富教学手段,运用情景和角色扮演,开展师生互动式教学,抓好技能训练,加强考核力度,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3、营造人文关怀氛围,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在护理实践中,崇尚的是以尊重为核心的人文精神。
即对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权利和需求以及人格和尊严的关心和关注。
要使学生学会爱、尊重、理解、宽容、关心,就必须让她们在护理专业课的教学中强化护理操作中的人文关怀,突出人文精神,要让学生懂得护理操作技能只是护理患者的方法、帮助患者的手段,要获得患者满意的效果,不仅需要准确熟练的操作技能,还要满足不同个体的不同需要,把对患者的尊重、关心患者的安全舒适放在第一位。
以护理程序为框架,做到操作前对患者环境进行评估,对患者进行细致解释;操作中注重患者的反应;操作后评价患者的感受和操作效果,在技能的训练中灌输强化整体护理观念。
在技能的训练和考核中,不仅注重知识和技能考核的指标达成,而且重视学生态度和情感目标的考查。
中职护理专业护理学基础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中职护理专业护理学基础课程改革实施方案一、前言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迅速发展,护理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中职护理专业是我国培养护理人才的重要渠道,为适应临床护理工作需求和提高护理人才素质,必须加强护理学基础课程的改革,提高课程质量,以培养合格的护理人才。
二、改革目标1. 提高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护理理论基础知识水平,健全学生的护理实践能力。
2. 将学生对护理理论与实践的理解与应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培养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构建完整的护理学基础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三、改革内容1. 调整护理学基础课程设置在课程设置上,应视护理专业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设置与实际工作紧密相联的课程,包括护理伦理学、护理法规、护理心理学、护理管理学等,同时增加生命科学、传染病学、卫生学等基础科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水平。
2. 教学模式改革在教学模式上,应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加强临床实践环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学以致用。
采用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3. 资源整合和共享积极推动校际资源整合,建立中职护理专业的教学资源共享机制。
充分利用教育教学资源,提高护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
四、实施步骤1. 制定改革方案由教育主管部门牵头,成立由专家、学者和教师组成的工作小组,研究制定中职护理专业护理学基础课程改革方案。
2. 教师培训开展中职护理专业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使其能够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要求。
3. 课程教材的编写和选用编写与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相适应的教材,对已有的优质教材进行评估和筛选,并引进国外先进的护理学基础课程教材。
4. 实施改革在一定的试点学校开展改革试点,探索适宜中职护理专业护理学基础课程改革的方法和途径。
5. 效果评估和总结对改革试点学校进行效果评估,总结经验和教训,完善中职护理专业护理学基础课程改革方案。
中职护理专业护理学基础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中职护理专业护理学基础课程改革实施方案一、背景和意义中职护理专业是一种为适应医疗卫生改革和发展需要,培养基层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所需人才而设立的教育。
其培养目标主要包括掌握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独立完成基本护理任务,具有服务意识和人文素养。
护理学基础是中职护理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直接影响着学生后续学习、工作和发展。
目前,随着医疗卫生发展的步伐日益加快,护理的职业形象和职业地位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同,中职护理专业的招生和就业前景也越来越广阔。
然而,由于护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知识点枯燥等问题,导致学生缺乏实践动手能力,理论知识脱离实际应用,与市场竞争力不足。
为此,本方案旨在对中职护理专业护理学基础课程进行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中职护理专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改革目标本方案的改革目标为:1.将护理学基础课程紧密联系到实践中,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理论知识,形成实践动手和理论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模式。
2.改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主动性,积极引导学生独立学习,增强学生的自主思考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建立完善的实践平台,增加实践操作实践的时间、频率和质量,促进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和认同感。
4.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服务意识,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
三、改革内容1.重新设计教学内容针对教学内容陈旧、知识点枯燥等问题,重新设计护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以现代化、国际化为背景,为学生提供更新、丰富和全面的学习资源。
同时,还应该将其和实践操作紧密结合,在课程中增加护理实践的案例和技能操作,让学生直接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操作中。
2.改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改善是教学内容改革的前提条件。
开设小班化、交互式、案例讨论式、学生参与式、手工制作式等多元化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积极、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理解、记忆和应用能力。
另外,在反馈和评价方面,鼓励学生自检、互检、师检,提升学生自身的认识和能力。
新时期中职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究
新时期中职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究一、教学改革的必要性1. 护理学知识的更新随着医学知识的不断更新和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护理学基础课程的内容需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知识,以适应医疗领域的最新发展。
2.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传统的护理学基础课程注重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教学改革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使学生能够适应未来医疗环境的需求。
3. 教学方法的创新传统的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方法单一,教师主导教学,学生被动接受。
现代教学方法强调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因此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引入多种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
1. 内容更新针对护理学知识的更新,教学内容需要进行调整和更新。
可以邀请专业医师进行讲座,介绍最新的医学知识和医疗技术,以便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更新和调整。
2. 实践环节增加在传统的基础课程中,学生的实践环节较少。
针对这一问题,教学改革可以增加实践环节,引入模拟患者、虚拟实验等多种实践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教学模式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注重教师的讲解,学生的参与度较低。
现代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参与,应用互动式教学、案例教学、团队合作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三、教学改革的实践探讨新时期中职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究,是当前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只有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和实践探讨,才能真正为中职护理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更高的教育质量。
希望相关教育机构和教育工作者能够充分重视这一问题,不断探讨和实践,为护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实践探究做出更多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职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摘要]将南宁市卫生学校2011级普通中职护理的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其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中职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关键词]中职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2c-0162-02
现代医学和护理模式的转变,对护生素质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护生即要具备必要的理论知识,又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技能和较好的职业素质。
为适应社会的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拓宽知识面,增强学生新形势下的社会竞争能力,2010年,南宁市卫生学校在2010级护理专业实施课程体系改革。
在两年的时间里,笔者不断探索护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
实践证明,在职业教育中,一个教学单元中只采用一种教学的方法已不能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
笔者在南宁市卫生学校2011级护理13班的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中采用任务教学模式,实现理论实训—体化教学。
实施该教学模式一年来,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将南宁市卫生学校2011级护理专业2个班的学生95人分为实
验组和对照组,将护理13班(46人)设为实验组,护理17班(49人)设为对照组。
年龄16-18岁,均为女生。
各班年龄、基础理论课成绩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
使用教材与任课教师均相同。
(二)研究方法
1.对照组按传统的教学方法,运用讲授、提问,以教师为主的授课方式,完成教学的形式是先授理论,后进入实训室示教、学生练习等环节来完成教学任务。
2.实验组采用应用任务引领的教学模式。
该教学模式即是以构建理论基础,通过案例导入,任务引领,以“情景展示—合作探究一实践运用”三段式来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的教学方法。
以“生活护理”为例描述教学的过程及教学方法的运用。
(1)教师通过临床案例设计学习任务。
具体如下。
案例:张女士,66岁,3周前因脑出血导致左侧肢体瘫痪入院,患者神志清醒,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
护士晨间护理时发现其诧部皮肤呈紫红色,有大小不等的水泡,皮下可触及硬结。
任务一:对该病人如何进行口腔护理?
任务二:如何为卧床病人进行床上洗头、床上擦浴?
任务三:请问该病人处于压疮的哪一期?如何进行护理?
任务四:如何卧床为病人进行更换床单的操作?
(2)确定学生的工作任务。
教师通过案例选择任务作为学习的
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病人的问题。
(3)合作学习。
在课前,学生按学习能力的不同进行分组,根据临床案例下发的任务,分组讨论,制定工作流程并做好角色分工。
(4)创设情境。
创设与临床工作一样的情景,教师引导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完成任务。
(5)效果评价。
对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对学生完成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的过程和结果的评价,二是对学生自主学习及协作学习能力的评价。
(三)评价方法
1.理论考试和护理操作出科考试。
理论考试题结合护士职业考试,由同一名教师统一命题。
操作考核由5位护理教师考核,按学习情境设计的评分标准评分,取其平均分。
理论成绩占60%,学习任务情境考核成绩占40%。
2.问卷调查。
调查学生对该教学方法的满意程度,共设计5个问题,即教学设计是否适合教学对象和课程特点,是否提高了学习的兴趣、是否提高了理论与实践的融通能力、是否提高了合作与沟通的能力、是否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
发放问卷95份,回收有效问卷95份,回收率为100%。
所得数据应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
(一)两组学生对教学模式的评价比较
两组学生对教学模式的评价比较详见表1。
结果表明,提高学习兴趣、理论与实践融通能力、职业能力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二)两组学生理论与操作成绩比较
两组学生理论与操作成绩比较详见表2。
结果表明,实验组在理论考试和操作考核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三、讨论
以任务为引领的教学模式,是以护士的工作过程为主线,以案例导向、任务驱动为引领,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动力,通过设计医院的工作情境,使学生根据学习任务,进行角色分工,将所有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结合起来完成学习任务。
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中,在做中学,学中做,从而构建了理实一体化的平台。
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合理性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完整和统一,是职业教育领域中一项重大的教学改革成果,它对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着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对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职业能力的形成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以任务为引领的教学模式与临床工作过程吻合,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护理职业能力是护理知识、临床技能、职业素质等的综合体现。
由于传统课程体系的教学中,理论知识学习与临床医院需求存在脱节,因此,教育部要求积极推行“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化”的人才
培养模式的改革。
笔者在护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中,设计与临床工作环境一致的工作情景,模拟病区护长、各班次护士及患者,认真执行各班次工作职责,让学生在一个具体的学习、工作过程中学会工作、思考及做人,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情感,同时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进行融会贯通,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各师各法,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
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真正体现了理实一体化的教学,体现了教学的整体观。
在课程教学中,教师通过任务引领,使学生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
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教师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
通过模拟或真实的教学场景达到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的目的。
在真实的实践情景中,学生相互协作进行角色扮演,用不同的情感体验不同的心理应激过程,提高学习兴趣。
(三)提高了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目前,在各临床医院,沟通能力是护士能力结构中的薄弱环节。
护生的沟通能力主要由工作环境、病人配合程度、临床教师态度、护生自身性格的特点决定。
由于传统的教学是由教师先在教室传授理论,后到实训室示范操作,接着学生模仿操作进行练习,学生的
学习行为基本上是个体的学习过程,这样很难提高沟通能力。
在护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中,笔者始终贯穿以工作任务为引领,模拟医院的工作场景,使学生通过情境与角色的演练,根据病情对模拟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和指导其进行各项护理操作。
学生通过小组互动、讨论和自检,学会了共同学习,加深了友谊,满足了心理需要,提高了合作与沟通的能力。
(四)提高了理论与实践的融通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教学中为了教而教,重理论,轻实践,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通过不同的角色情景体验,激起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与当前情景的认知冲突,提高学生主动探索的兴趣,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其更系统、全面地理解理论知识,从而提高理论和实践融通的能力。
[作者简介]李碧桃(1963-),女,广西上林人,南宁市卫生学校护理教研组组长,广西百名名师。
(责编苏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