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文言实词训练题100题 及答案 (2)

合集下载

2018年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汇编(附答案)

2018年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汇编(附答案)

2018年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分类汇编2018 年高考语文浙江卷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颜太初杂文序司马光天下之不尚儒久矣。

今世之士大夫,发.言.必自称曰儒。

儒者果何如哉?高冠博带、广袂之衣谓之儒邪?执简伏册、呻吟不息谓之儒耶?又况点墨濡翰、织制绮组之文以称儒,亦远矣。

舍此勿言,至于西汉之公孙丞相、萧望之、张禹、孔光,东汉之欧阳歙、张酺、胡广,世之所谓大儒,果足以充儒.之名乎?鲁人颜太初,字醇之,常愤其然。

读先王之书,不治章句,必求其理而已矣。

既得其理,不徒诵之,以夸诳于人,必也蹈而行之。

在其身与乡党无余,于其.外则不光。

不光,先王之道犹蘙如也,乃求天下国家政理风俗之得失,为诗歌洎文以宣畅之。

景祐初,青州牧有以荒淫放荡为事,慕嵇康、阮籍之为人,当时四方士大夫乐其无名教之拘.,翕然效之,浸以成风。

太初恶其为大乱风俗之本,作《东州逸党》诗以刺之。

诗遂上闻,天子亟治牧罪。

又有郓州牧怒属令之清直与己异者,诬以罪,榜掠死狱中。

妻子弱不能自诉,太初素与令善,怜其冤死,作《哭友人》诗,牧亦坐是废.。

于时或荐太初博学有文,诏用为国子监直讲。

会有御史素不善太初者,上言太初狂狷,不可任学官。

诏即行所至,改除河中府临晋主簿。

太初为人,实宽良有治行..,非狂人也。

自①,例为令临晋改应天府户曹,掌南京学,卒于.睢阳。

旧制,判、司、簿、尉四考,无殿负录。

虽愚懦昏耄无所取者,积以年数,必得之。

而太初才识如此,举进士解褐近十年,卒不得脱判、司、簿、尉之列以终身,死时盖年四十余。

噫,天丧儒者,使必至于大坏乎!将大吠所.怪,桀桀者必见锄也?何其仕与寿两穷如此?世人见太初官职不能动人又其文多指讦有疵病者所恶闻虽得其文不甚重之故所弃失居多余止得其两卷。

在同州又得其所为《题名记》,今集而序之。

前世之士身不显于时,而言立于后世者多矣。

太初虽贱而夭,其文岂必不传?异日有见之者,观其《后车》诗,则不忘鉴戒矣:观其《逸党》诗,则礼义不坏矣;观其《哭友人》诗,则酷吏愧心矣;观其《同州题名记),则守长知弊政矣;观其《望仙驿记》,则守长不事厨传矣。

2018年高考语文复习之专题二 实词、虚词 含答案

2018年高考语文复习之专题二 实词、虚词 含答案

专题二 实词、虚词时间:50分钟满分:87分1.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我们曾说,中学生初学文言文时__①__不要依赖译文。

__②__并不是说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绝对不去参看译文。

其实,__③__肯动脑筋,__④__不盲目机械地看待译文,__⑤__,只要译文不是太差,看看译文也无妨。

有时候把译文跟注释对照起来揣摩学习,__⑥__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

答案解析 解答此题,应重点理解语句之间的关系,然后通过对语句关系的确定来判断使用哪个词语。

①②两个空格,从前两句的关系分析,A 、B 、D 三项都是可以的;③④⑤三个空格,从语句的意思分析,并不存在因果关系,排除D 项。

第⑥处,“就”用在此处,语意不连贯,排除B 项。

由此可得出答案为A 。

2.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语言的形式,__①__能是美的,__②__它有整齐的美,抑扬的美,回环的美。

这些美都是音乐所具备的,__③__语言的形式美也可以说是语言的音乐美。

在音乐理论中,有所谓“音乐的语言”;在语言的形式美的理论中,__④__应该有所谓“语言的音乐”。

__⑤__音乐和语言不是一回事,__⑥__二者之间有一个共同点:音乐和语言都是靠声音来表现的。

⑥可还但但解析文章一共分了四句话,分开后可得出各个分句间的关系。

第一句,因果倒装;第二句,因果;第三句,并列;第四句,转折。

因此,可根据具体语境和关联词得出答案为D。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本报这次开展的讨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稿件之多,范围之广,________之强烈,出乎意料。

②有关领导在会议上强调,要重视秋冬季森林防火工作,一旦发现火情,就要及时处置,严防火势________。

③这几年虽然很艰难,但我的付出________没有白费,经过刻苦的学习和长期的实践我练就了比较过硬的本领。

A.反映曼延总算B.反映蔓延终于C.反应蔓延总算D.反应曼延终于答案 C解析反映和反应:“反映”是把情况、意见等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反应”是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

2018最新试题资料-2018届高三语文下册百题精练考试题(附参考答案)2

2018最新试题资料-2018届高三语文下册百题精练考试题(附参考答案)2

2018届高三语文下册百题精练考试题(附参考答案)2 2018届高三语下册百题精练考试题(附参考答案)2 2018届高三语下册百题精练考试题(附参考答案)25 c 阅读下面的言,完成45~49题。

上辇过郎署,问郎署长冯唐曰“父家安在?”对曰“臣大父赵人,父徙代。

”上曰“吾居代时,吾尚食监高祛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

父知之乎?”唐对曰“尚不如廉颇、李牧之为将也。

”上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为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之用也。

”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让曰“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

”上乃卒复问唐曰“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唐对曰“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曰‘阃①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

’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覆也。

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当是之时,赵几霸。

其后会赵王迁立,用郭开谗,卒诛李牧,令颜聚代之,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

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私养钱②五日一椎牛,自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

虏曾一入,尚率车骑击之,所杀甚众。

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终日力战,用命前驱,斩首捕虏上功③幕府,一言不相应,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

臣愚以为陛下赏太轻,罚太重。

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④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

由此言之,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上说。

是日,令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而拜唐为车骑都尉。

(节选自《资治通鉴》卷第十五,有删改。

)[注]①阃外城之门;②私养钱私人赡养家属的俸钱;③上功呈报功劳;④首虏砍下的首级和俘虏。

2018年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汇编(附答案)

2018年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汇编(附答案)

2018年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汇编(附答案)天下之不尚儒久矣。

今世之士大夫,发言必自称曰儒。

儒者果何如哉?高冠博带、广袂之衣谓之儒邪?执简伏册、不息谓之儒耶?又况点墨濡翰、织制绮组之文以称儒,亦远矣。

舍此勿言,至于西汉之公孙丞相、XXX、XXX、XXX,东汉之XXX、XXX、XXX,世之所谓大儒,果足以充儒之名乎?改写后】长久以来,儒不受人们的推崇。

现在的士大夫们发表意见时,总是自称为儒。

那么,真正的儒人究竟是什么样子呢?是穿着高冠博带、广袖衣服的人吗?还是拿着笔墨书写、不停的人呢?或者是以点墨濡翰、织制绮组之文为荣的人?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儒人。

就算是西汉的公孙丞相、XXX、XXX、XXX,东汉的XXX、XXX、XXX,这些被称为大儒的人,是否真的足以称得上儒呢?XXX太初,字醇之,常愤其然。

读先XXX,不治章句,必求其理而已矣。

既得其理,不徒诵之,以夸诳于人,必也蹈而行之。

在其身与乡党无余,于其外则不光。

不光,先XXX犹蘙如也,乃求天下国家政理风俗之得失,为诗歌洎文以宣畅之。

XXX,青州牧有以荒淫放荡为事,XXX、XXX为人,当时四方士大夫乐其无名教之拘,翕然效之,浸以成风。

太初恶其为大乱风俗之本,作《东州逸党》诗以刺之。

XXX上闻,天子亟治牧罪。

又有郓州牧怒属令之清直与己异者,诬以罪,榜掠死狱中。

妻子弱不能自诉,太初素与令善,怜其冤死,作《哭友人》诗,牧亦坐是废。

于时或荐太初博学有文,诏用为国子监直讲。

会有御史素不善太初者,上言太初狂狷,不可任学官。

诏即行所至,改除河中府临晋主簿。

太初为人,XXX 有治行,非狂人也。

自临晋改应天府户曹,掌南京学,卒于睢阳。

旧制,判、司、簿、尉四考,无殿负,例为令录。

虽愚懦昏耄无所取者,积以年数,必得之。

而太初才识如此,举进士解褐近十年,卒不得脱判、司、簿、尉之列以终身,死时盖年四十余。

噫,天丧儒者,使必至于大坏乎!将大吠所怪,桀桀者必见锄也?何其仕与寿两穷如此。

2018最新试题资料-2018届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测试题(带参考答案)

2018最新试题资料-2018届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测试题(带参考答案)

2018届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测试题(带参考答案)2018届高考语言复习测试题(带参考答案) 2018届高考语言复习测试题(带参考答案)5 c 言金考点与对策从高考命题看,言的考题是历年考试中最稳定的部分,考试范围和内容基本没有变化。

选仍以叙述类的人物传记为主,取之不同的史书材料,上海试题则偏重议论阐发。

试题的选材以浅易言为主,近两年的难度又有所下降,仔细阅读并不难懂。

《考试说明》对所考内容有明确规定,使复习有了明确的方向。

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言实词。

应注意词的古今异义,辨析单音词和双音词,注意一词多义现象和通假字。

特别要掌握推断词义的力法和技巧。

平时要将后所列的348个言实词的音、形、义牢固地掌握,并识记容易搞错的多音多义词。

2.言虚词。

要了解其意义和用法,注音分清词性,因为言虚词大多是由实词借用或虚化而,所以它可以是虚词,也可以是实词,要能分清虚实。

同时,还要根据言虚词在句子里的作用辨明它的用法。

《考试说明》对虚词的考查有明确的规定0个,复习时一定要逐个掌握,并适当扩宽。

3.言句式。

主要是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这在《考试说明》中也有明确的规定。

如对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否定句的标志和形式,省略句、倒装句尤其是宾语前置句的类型,都要了解并掌握。

还要了解并掌握词类活用的情况,如名词活用为动词、活用为使动词、意动词和名词用作状语,了解动词的使动、意动用法及活用为名词,了解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动词及其使动、意动用法,了解数词活用为动词的用法。

4.翻译。

翻译言,应以信达雅为标准。

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2018年高考语文复习(18)文言实词题型专练(含答案)

2018年高考语文复习(18)文言实词题型专练(含答案)

课时跟踪检测(一)文言实词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汲桑之破邺也,东海王越出次官渡以讨之,命晞为前锋。

桑素惮之,于城外为栅以自守。

晞将至,屯军休士,先遣单骑示以祸福。

桑众大震,弃栅宵遁,婴城固守。

晞陷其九垒,遂定邺而还。

西讨吕朗等,灭之。

后从高密王泰讨青州贼刘根,破汲桑故将公师藩,败石勒于河北,威名甚盛,时人拟之韩白。

进位抚军将军、假节、都督青兖诸军事,封东平郡侯,邑万户。

晞练于官事,文簿盈积,断决如流,人不敢欺。

其从母依之,奉养甚厚。

从母子求为将,晞距之曰:“吾不以王法贷.人,将无后悔邪?”固欲之,晞乃以为督护。

后犯法,晞杖节斩之,从母叩头请救,不听。

既而素服哭之,流涕曰:“杀卿者兖州刺史,哭弟者苟道将。

”其杖法如此。

(选自《晋书·苟晞传》)(1)桑众大震,弃栅宵.遁,婴.城固守。

晞陷其九垒,遂定.邺而还。

译文:(2)晞练.于官事,文簿盈积..,断决如流,人不敢欺。

其从母依.之,奉养甚厚。

译文:答案:(1)汲桑的部下非常惊恐,放弃栅栏连夜逃遁,环绕城池顽固地防守。

苟晞攻克汲桑的九个堡垒,最后平定邺城返回。

(关键词:“宵”“婴”“定”)(2)苟晞处理公事很熟练,公文簿册堆积如山,他裁决像流水一样迅速,别人都不敢欺骗他。

他的姨母依靠他生活,苟晞尽力奉养她。

(关键词:“练”“盈积”“依”)[参考译文]汲桑攻破邺城,东海王司马越出兵驻扎在官渡讨伐他,任命苟晞为前锋。

汲桑一向害怕苟晞,在城外修栅栏来自我防守。

苟晞将到邺城时,军队停止前进,士兵就地休整,先派出一人向汲桑守军晓以叛乱的祸福。

汲桑的部下非常惊恐,放弃栅栏连夜逃遁,环绕城池顽固地防守。

苟晞攻克汲桑的九个堡垒,最后平定邺城返回。

向西讨伐吕朗等,消灭了他们。

后来跟随高密王司马泰讨伐青州叛贼刘根,打败汲桑旧将公师藩,在黄河以北打败石勒,威名很盛,当时的人们把他同韩信、白起相比。

升任抚军将军、假节、都督青兖诸军事,封东平郡侯,食邑万户。

2018部分省市文言实词考试真题

2018部分省市文言实词考试真题

1.【2018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二)小石潭记(节选)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3.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伐竹取道策之不以其道B.全石以为底一食或尽粟一石C.日光下澈主人日再食D.不可知其源林尽水源13.D(都是“源头”的意思)(三)田猎之获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愧其家室,出则愧其知友州里。

惟其所以不得,则狗恶也。

欲得良狗,则家贫无以。

于是还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有以求良狗,狗良则数得兽矣。

田猎之获,常过人矣。

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选自《吕氏春秋·不苟论》)【注释】州里:乡里。

惟:思,考虑。

疾;奋力,用力。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每小题1分,共2分)(1)齐人有好猎者好:(2)狗良则数得善矣则:17 .(1)喜欢,爱好(2)就2【2018广西桂林市】四、古诗文阅读(18分)(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12~16题。

(12分)【甲】《醉翁亭记》(节选)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丰乐亭记》(节选)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文言实词经典试题100道

文言实词经典试题100道

文言实词经典试题100道试题一:请解释下列句子中“行”字的含义。

1. 行者,孔子之弟子也。

2. 夫子何为者?黍稷之事,则吾得行乎其中矣。

试题二:请解释下列句子中“坐”字的含义。

1.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2. 宾客满堂,坐不安席。

试题三:请解释下列句子中“走”字的含义。

1. 走马观花,不觉日之将夕。

2. 闻鸡起舞,走赴战场。

试题四:请解释下列句子中“来”字的含义。

1. 春江水暖鸭先知,来去自如。

2.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试题五:请解释下列句子中“去”字的含义。

1.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去而不返。

2.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去恶如探汤。

试题六:请解释下列句子中“使”字的含义。

1. 使者驰传,以告诸侯。

2. 使民以时,不害其生。

试题七:请解释下列句子中“闻”字的含义。

1. 闻鸡起舞,志在四方。

2. 闻过则喜,知过必改。

试题八:请解释下列句子中“见”字的含义。

1.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试题九:请解释下列句子中“知”字的含义。

1.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试题十:请解释下列句子中“致”字的含义。

1. 致治之道,必先治其身。

2. 非无泪,为国士,不得而致之。

试题十一:请解释下列句子中“举”字的含义。

1.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2. 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试题十二:请解释下列句子中“发”字的含义。

1. 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2.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试题十三:请解释下列句子中“收”字的含义。

1.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2.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试题十四:请解释下列句子中“言”字的含义。

1. 言必信,行必果。

2. 君子不器,言寡尤,行寡悔。

试题十五:请解释下列句子中“尽”字的含义。

1.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2.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陇头云。

试题十六:请解释下列句子中“当”字的含义。

(完整word版)2018年高考文言实词训练题100题和答案

(完整word版)2018年高考文言实词训练题100题和答案

2018年高考文言实词训练题100题及答案1.选出与“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的“爱”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秦爱纷奢B.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爱而不见,搔首踯躅2. “安”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风雨不动安如山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B.然后得一安寝则宜抚安,与结盟好C.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既来之,则安之D.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千古英雄,而今安哉哉3.与“将军身被坚执锐”的“被”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禹汤被之矣B.信而见疑,忠而被谤C.(屈原)被发行吟于泽畔D.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4. “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A.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B.五则攻之,倍则分之C.每逢佳节倍思亲D.我军十倍于敌5.“本”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人穷则反本臣闻兵以计为本,故多算胜少算B.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是无难,别具本上奏C.此之谓失其本心舍本逐末,吾不为也D.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出于此乎抓纲务本,教学之道6. 与“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的“鄙”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蜀之鄙有二僧B.先帝不以臣卑鄙C.孔子鄙其小器D.鄙人不胜感激7.与“短兵相接”的“兵”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B.左右欲兵之,王止C.斩木为兵,揭竿为旗D.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8.与“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的“病”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欺软怕硬,实乃人性之病B.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C.今人乃以俭相诟病D.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9. 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强国请服,弱国入朝②于是入朝见威王③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④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10. 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②人至察则无徒③因利乘便,宰割天下④乘人之危,非君子所为也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11. 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战败而亡,诚不得已②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③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必能生擒敌首④诚听臣之计,可不攻而降城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③④各不同D.①②③④都相同12. 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黎明即起,洒扫庭除②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③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④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13.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B.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从善如流C.樊哙从良坐弟走从军阿姨死D.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可以便宜从事,何必禀我14. 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木兰当户织有大石当中流B.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C.臣欺大王之罪当诛犯法当死D.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15.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道”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B.伐无道,诛暴秦C.臣之所好者,道也D.道不同,不相为谋16. “得”有通假现象的一项是()A.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欤B.得无教我猎虫所耶C.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D.吾得兄事之17.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组是()A.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日而语矣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长短也B.度我至军中,公乃入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当斩C.度义而后动审时度势D.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张弛有度,文武之道18. 与“非难”的“非”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人非生而知之者B.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C.世人非之,一时间恶评如潮D.觉今是而昨非19.“复”属于通假现象的一项是()A.明年复攻赵,杀两万人B.山重水复疑无路C.王辞而不复D.复之以掌,虚若无物20. 与“不负众望”的“负”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B.秦贪,负其强C.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D.决负约不偿城21. 与“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的“盖”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B.盖锺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C.前狼假寐,盖以诱敌D.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22.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B.父母俱在,兄弟无故无缘无故C.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臣闻兵以计为本,故多算胜少算D.暮去朝来颜色故君安与项伯有故23. 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固”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固请,召有司案图B.至于颠覆,理固宜然C.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D.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24. 与“君臣相顾,泣下沾襟”的“顾”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B.顾野有麦场,乃奔倚其下C.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D.顾不如蜀鄙之僧哉25. 与“李凭中国弹箜篌”的“国”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B.登斯楼也,则有去国还乡C.等死,死国可乎D.长此以往,国将不国26. 与“过犹不及”的“过”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B.闻大王有意督过之C.今公子故过之D.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27. 与“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患”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后患无穷B.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C.此数者用兵之患也D.故军之患于军者三28. 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的“或”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B.云霞明灭或可睹C.或王命急宣D.或以为死,或以为亡29.与“疾言厉色”的“疾”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B.草枯鹰眼疾,雪劲马蹄轻C.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D.疾恶如仇30. 与“过犹不及”的“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练习及答案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练习及答案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练习及答案1.察其言,观其行(仔细观察、审查)2.察其所以,观其所由(察看、观察)3.察微知著(观察细微之处,可以看出大体)4.察其人而知其国(观察一个人,可以了解他所在的国家)5.察今之俗,明古之变(观察当今社会的风俗,可以认识历史的变迁)10常1.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将无时比今日(经常,常常)2.常山之富,岂独草木之华哉(常年的、长期的)3.常人岂无忧患,聪明智者常思无穷(平常、普通)4.常使英雄泪满襟(经常、常常)5.常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长久、永远)6.治大国若烹小鲜,以常民之道来烹调(常规、正常)11称1.言必称人物之美(称赞、表扬)2.以礼称物,不可弃也(尊敬、敬称)3.人称其能,实不足以当其任(称号、头衔)4.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多言多称,其于道也亟(称呼、称谓)5.女子无才便是德,才不称才德不建(相称、相当)12出1.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征、出发)2.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出名、出人头地)3.事无巨细出于谋(处理、处理好)4.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出身、身份)5.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显露、表现)6.出入无常,事业难成(出现、发生)13处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处在、处于)2.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处置、处分)3.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地方、位置)4.事之无范,虑之无常(处理、处置)5.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经历、遭遇)14传1.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传播、传承)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传统、传承)3.人之初,性本善(传说、传闻)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流传、传递)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传授、传承)15春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季节、春天)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天、春季)3.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春季、春天)4.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春天、春季)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春天、春季)6.春雨如油,润物无声(春季、春天)7.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天、春季)16此1.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个、这些)2.此间乐,不思蜀(这里、这儿)3.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个、这些)4.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这里、这个)5.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个、这时)6.此时此刻,心中万千思绪(这个、这时)17从1.夫人之从政也,如之奈何(跟随、追随)2.从善如流,从恶如崩(跟随、追随)3.从容说,不必慌张(跟随、追随)4.从容所及,不劳烦扰(跟随、追随)5.从一而终,不偏不倚(始终如一、坚定不移)6.从容就义,义无反顾(勇敢、果敢)18错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错误、过失)2.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错误、失误)3.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错误、过失)4.听取他人言,错失自己事(错误、失误)5.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错误、过失)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XXX(错误、失误)19达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达到、实现)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XXX(达成、完成)3.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达成、完成)4.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达到、到达)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达到、实现)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达到、实现)20当1.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应该、该当)2.既来之,则安之(应该、该当)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应该、该当)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应该、该当)5.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应该、该当)6.一日不练,十日生草(应该、该当)7.顺其自然,不强求也不放纵(应该、该当)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XXX(应该、该当)8.放纵自己的欲望是不可取的。

文言实词练习100题(有答案解析)

文言实词练习100题(有答案解析)

文言实词练习100题(有答案解析)1.选出与“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的“爱”意义相同的一项是()B.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解析:选项B中的“爱”也是指喜爱、爱慕之意。

2.“安”意义相同的一组是()C.衣食所安,XXX也既来之,则安之解析:选项C中的“安”也是指安定、稳定之意。

3.与“将军身被坚执锐”的“被”意义相同的一项是()B.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解析:选项B中的“被”也是指遭受、承受之意。

4.“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B.五则攻之,倍则分之解析:选项B中的“倍”与“背”通假,都表示翻转、反转之意。

5.“本”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人穷则反本臣闻兵以计为本,故多算胜少算解析:选项A中的“本”也是指根本、本质之意。

6.与“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的“鄙”意义相同的一项是()C.XXX鄙其小器解析:选项C中的“鄙”也是指轻视、不屑之意。

7.与“短兵相接”的“兵”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XXX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解析:选项A中的“兵”也是指军队、武力之意。

8.与“XXX为政,诸侯之币重,XXX病之”的“病”意义相同的一项是()B.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解析:选项B中的“病”也是指生病、不适之意。

9.对下列两组句子划线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解析:①中的“请服”与②中的“入朝”意义不同;③中的“毁”与④中的“送”意义相同,都是指给予、赠送之意。

10.对下列两组句子划线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解析:①中的“误”与②中的“无徒”意义相同,都是指没有跟随者;③中的“宰割”与④中的“乘人之危”意义不同。

11.对下列句子划线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B.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解析:句子中的“存亡”指生死存亡、存亡关头之意。

1.XXX能够统领数万士兵,必定能够生擒敌方首领。

同时,听取臣子的计策,也可以不攻而降服城池。

选项C。

2.选项B。

第一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是清扫,第二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是除去。

全国2018版高考语文复习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含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考点

全国2018版高考语文复习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含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考点

考点精练四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含实词、虚词和句式考点)一、关键实词译到位(一)基础训练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衡善机巧,尤致思..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于天文阴阳历算。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令。

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节选自《张衡传》)(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致思:用心思B.安帝雅.闻衡善术学雅:文雅C.公车特征..拜郎中特征:特地征召D.衡不慕.当世慕:趋附答案 B解析雅:素常。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再.迁为太史令再:再次B.遂乃研核.阴阳核:考验C.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居:担任D.自去.史职去:离开答案 A解析再:两次。

参考译文张衡善于器械制造方面的巧思,尤其在天文、气象和历法的推算等方面很用心思。

汉安帝常听说他擅长术数方面的学问,命公车特地征召他,两次迁升后担任太史令。

于是,张衡就精心研究考验阴阳之学,精妙地研究透了测天仪器的道理,制作浑天仪,著成《灵宪》《算罔论》等书籍,论述极其详尽。

(汉)顺帝初年,(张衡)经过两次转任又做了太史令。

张衡不趋附当时的那些达官显贵,他所担任的官职,总是多年得不到提升。

自他从太史令上离任后,过了五年又回到这个职位上。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罗玘,字景鸣,博学,好古文,务为奇奥。

年四十困诸生..,输.粟入国学。

丘浚为祭酒,议南人不得留北监。

玘固.请不已,浚骂之曰:“若识几字,倔强乃尔!”玘仰对曰:“惟中秘书未读耳。

”浚姑留之,他日试以文,乃大惊异。

尤尚.节义。

台谏救刘逊尽下狱,玘言当优容以全国体..。

中官李广死,遗一籍,具识.大臣贿交者。

帝怒,命言官指名劾奏。

玘上言曰:“大臣表正百僚,今若此,固宜置重典..。

2018高考语文 文言文真题训练

2018高考语文  文言文真题训练

1、《明史·花云传》(1)贼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涨,缘舟尾攀堞而上。

(2)遇偾军夺舟弃江中,浮断木入苇洲,采莲实哺儿,七日不死。

2、《宋史·何灌传》(1)整弓复中之,观者诵叹,帝亲赐酒劳之。

(2)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

3、《宋史·萧燧传》(1)今贤否杂糅,风俗浇浮,兵未强,财未裕,宜卧薪尝胆以图内治。

(2)燧谓:“东西异路,不当与,然安忍于旧治坐视?”4、《明史·马文升传》(1)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

(2)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

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

5、《北史·来护儿传》(1)陛下兴军旅,百姓易咨怨。

车驾游幸,深恐非宜。

(2)不能肃淸凶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6、《宋史·孙傅传》(1)吾唯知吾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者。

(2)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

7、《旧唐书·于休烈传》(1)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

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

(2)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

8、《旧唐书·李揆传》(1)其兄自有时名,滞于冗官,竟不引进。

(2)其牧守稍薄,则又移居,故其迁徙者,盖十余州焉。

”9、《苏辙集》(1)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

(2)君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3)尔曹才不逮人,姑亦师吾之寡过焉可也。

10、《海峰文集》(1)民咸呼舞,以为数十年来所未有,因即河漘立石以纪其事。

(2)虽然,以君之施设与夫世之贵显而为足有为者较焉,岂其有歉于彼邪?11、《陶学士集》(1)天池水下飞潮音岩,引以给庖。

(2)斯游也,适其时而得其地,信足乐矣。

12、《清史稿·陶澍传》(1)岁歉备赈,乐岁再捐,略如社仓法而去其弊。

(2)创辑《安徽通志》,旌表忠孝节烈以励风俗。

(3)晚年将推淮北之法于淮南,已病风痹,未竟其施。

全国2018版高考语文复习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含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考点

全国2018版高考语文复习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含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考点

考点精练四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含实词、虚词和句式考点)一、关键实词译到位(一)基础训练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衡善机巧,尤致思..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于天文阴阳历算。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令。

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节选自《张衡传》)(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致思:用心思B.安帝雅.闻衡善术学雅:文雅C.公车特征..拜郎中特征:特地征召D.衡不慕.当世慕:趋附答案 B解析雅:素常。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再.迁为太史令再:再次B.遂乃研核.阴阳核:考验C.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居:担任D.自去.史职去:离开答案 A解析再:两次。

参考译文张衡善于器械制造方面的巧思,尤其在天文、气象和历法的推算等方面很用心思。

汉安帝常听说他擅长术数方面的学问,命公车特地征召他,两次迁升后担任太史令。

于是,张衡就精心研究考验阴阳之学,精妙地研究透了测天仪器的道理,制作浑天仪,著成《灵宪》《算罔论》等书籍,论述极其详尽。

(汉)顺帝初年,(张衡)经过两次转任又做了太史令。

张衡不趋附当时的那些达官显贵,他所担任的官职,总是多年得不到提升。

自他从太史令上离任后,过了五年又回到这个职位上。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罗玘,字景鸣,博学,好古文,务为奇奥。

年四十困诸生..,输.粟入国学。

丘浚为祭酒,议南人不得留北监。

玘固.请不已,浚骂之曰:“若识几字,倔强乃尔!”玘仰对曰:“惟中秘书未读耳。

”浚姑留之,他日试以文,乃大惊异。

尤尚.节义。

台谏救刘逊尽下狱,玘言当优容以全国体..。

中官李广死,遗一籍,具识.大臣贿交者。

帝怒,命言官指名劾奏。

玘上言曰:“大臣表正百僚,今若此,固宜置重典..。

2018年高考文言实词考测(二)

2018年高考文言实词考测(二)

8. 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的“或”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 B.云霞明灭或可睹C.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D.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9.与“疾恶如仇”的“疾”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B.疾雷破柱而不惊C.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D.诸儒生疾秦焚《诗》《书》10. 与“过犹不及”的“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B.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C.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D.一人飞升,仙及鸡犬11. 与“若即若离”的“即”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 B.匪来贸丝,来即我媒C.公子即合符,而晋鄙不授公子兵而复请之,事必危矣D.太守即遣人随其往12.与“既克,公问其故”的“既”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既而得其尸于井 B.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C.肴核既尽,杯盘狼藉 D.壬戌之秋,七月既望13. 与“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的“假”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狐假虎威 B.不假思索C.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D.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14.对“间”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①且放白鹿青崖间(中间,之间)②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一会儿)③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间隔)④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有时、偶尔)⑤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中间)⑥谗人间之可谓穷矣(离间)⑦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间隔)A. ①②③⑥B. ②③⑥⑦C. ①⑤⑥⑦D. ①②⑥⑦15. 下列各选项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项伯即入见沛公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B.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C.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D.见笑大方生孩六月,慈父见背16. 对“解”字解释错误的一项A.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了解)B.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理解)C. 解鞍少驻初程(解下,卸下)D. 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解开,脱去)17. 对“就”字解释错误的一项A. 臣具表以闻,辞不就职(赴任、到任视事)B. 见有就死,知其当然(于是)C.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接近,靠近)D. 而世务卒卒,此志莫就(实现)18. 对“举”字解释错误的一项A.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推举)B.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全)C.杀人如恐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尽 )D. 荣禄密谋,全在天津阅兵之举(举动)19. 对“绝”字解释错误的一项A.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气绝,死亡)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隔绝,阻绝)C.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横渡)D.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定)20. 对“堪”字解释错误的一项A.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能够,可以)B. 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愿意)C. 不堪吏人妇,岂合今郎君(胜任)D. 有不堪之穷愁形于文字(忍受、经受)文言实词小练习(二)答案解析1. 答案:C动词,胜过,压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选出与“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的“爱”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秦爱纷奢 B.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爱而不见,搔首踯躅2. “安”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风雨不动安如山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B.然后得一安寝则宜抚安,与结盟好C.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既来之,则安之 D.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千古英雄,而今安哉哉3.与“将军身被坚执锐”的“被”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禹汤被之矣 B.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C.(屈原)被发行吟于泽畔 D.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4. “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A.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B.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C.每逢佳节倍思亲 D.我军十倍于敌5.“本”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人穷则反本臣闻兵以计为本,故多算胜少算B.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是无难,别具本上奏C.此之谓失其本心舍本逐末,吾不为也D.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出于此乎抓纲务本,教学之道6. 与“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的“鄙”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蜀之鄙有二僧 B.先帝不以臣卑鄙 C.孔子鄙其小器 D.鄙人不胜感激7.与“短兵相接”的“兵”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B.左右欲兵之,王止C.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D.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8.与“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的“病”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欺软怕硬,实乃人性之病 B.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C.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D.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9. 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强国请服,弱国入朝②于是入朝见威王③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④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10. 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②人至察则无徒③因利乘便,宰割天下④乘人之危,非君子所为也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11. 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战败而亡,诚不得已②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③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必能生擒敌首④诚听臣之计,可不攻而降城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③④各不同D.①②③④都相同12. 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黎明即起,洒扫庭除②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③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④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13.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B.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从善如流C.樊哙从良坐弟走从军阿姨死D.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可以便宜从事,何必禀我14. 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木兰当户织有大石当中流B.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C.臣欺大王之罪当诛犯法当死D.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15.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道”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B.伐无道,诛暴秦C.臣之所好者,道也 D.道不同,不相为谋16. “得”有通假现象的一项是()A.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B.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C.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 D.吾得兄事之17.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组是()A.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日而语矣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长短也B.度我至军中,公乃入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当斩C.度义而后动审时度势D.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张弛有度,文武之道18. 与“非难”的“非”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人非生而知之者 B.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C.世人非之,一时间恶评如潮 D.觉今是而昨非19.“复”属于通假现象的一项是()A.明年复攻赵,杀两万人 B.山重水复疑无路 C.王辞而不复 D.复之以掌,虚若无物20. 与“不负众望”的“负”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B.秦贪,负其强 C.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D.决负约不偿城21. 与“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的“盖”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B.盖锺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C.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D.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22.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B.父母俱在,兄弟无故无缘无故C.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臣闻兵以计为本,故多算胜少算D.暮去朝来颜色故君安与项伯有故23. 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固”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固请,召有司案图 B.至于颠覆,理固宜然C.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D.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24. 与“君臣相顾,泣下沾襟”的“顾”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B.顾野有麦场,乃奔倚其下C.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 D.顾不如蜀鄙之僧哉25. 与“李凭中国弹箜篌”的“国”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B.登斯楼也,则有去国还乡C.等死,死国可乎 D.长此以往,国将不国26. 与“过犹不及”的“过”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闻大王有意督过之C.今公子故过之 D.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27. 与“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患”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后患无穷 B.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C.此数者用兵之患也 D.故军之患于军者三28. 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的“或”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B.云霞明灭或可睹C.或王命急宣 D.或以为死,或以为亡29.与“疾言厉色”的“疾”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B.草枯鹰眼疾,雪劲马蹄轻C.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D.疾恶如仇30. 与“过犹不及”的“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B.卒不去,故及于难C.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D.一人飞升,仙及鸡犬31. 与“若即若离”的“即”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 B.匪来贸丝,来即我媒C.项伯即入见沛公 D.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32.与“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的“既”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既而得其尸于井 B.既来之,则安之 C.肴核既尽,杯盘狼藉 D.壬戌之秋,七月既望33. 与“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的“假”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狐假虎威B.不假思索C.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D.大臣犯法,无所宽假34. 与“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的“间”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侯生乃屏人间语曰 B.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C.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D.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35. 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项伯即入见沛公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B.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C.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D.见笑大方冀君实或见恕也36. 与“悉埋于地,解其棕缚”的“解”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C.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D.百思不得其解37. 与“一蹴而就”的“就”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连辟公府不就 B.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 C.金就利则利 D.轲自知事不就38.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永元中,举孝廉不行孙叔敖举于海 B.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举疾首蹙而相告曰C.杀人如不能举主人不问,客不能举 D.戍卒叫,函谷举兔起凫举39. 与“天不绝我”的“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C.抢呼欲绝 D.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40. 与“不堪回首”的“堪”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B.千载谁堪伯仲间C.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郞君 D.老者不堪其老而休也41. 与“克勤克俭”的“克”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B.然操遂能克绍 C.克己奉公 D.与克期俱至42. 与“有教无类”的“类”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中绘殿阁,类兰若 B.物以类聚,人以群分C.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 D.举类迩而见义远43. “可怜”和今义相同的一项是()A.可怜身上衣正单 B.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 C.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D.百花高楼更可怜44. 与“弥天大谎”的“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B.弥留之际,留言示我,虽三言两语,不啻暮鼓晨钟,振聋发聩C.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D.仰之弥高45.与“大命将泛,莫之或止”的“莫”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至莫夜月明 B.其事体莫须有 C.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D.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46. 与“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乃”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家祭勿忘告乃翁 B.骑乃得过 C.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求之 D.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47. 与“距关,勿内诸侯”的“内”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B.外无期工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C.百姓内粟千石,拜爵一级 D.内狼于囊48. 与“不期而遇”的“期”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失期,法当斩 B.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 C.期年之后 D.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49. 与“邑人奇之”的“奇”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B.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 C.大将军邓陟奇其才 D.奇货可居50. 与“迁客骚人”的“迁”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战、守、迁皆不及施 B.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C.再迁为太使令 D.是夕始觉有迁谪意51. 与“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的“请”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B.事急矣,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C.乃置酒请之 D.乃请宾客,约车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军52. 与“穷兵黩武”的“穷”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B.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C.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D.人穷则反本53. “去”与今义相同的一项是()A.欲呼张良与俱去 B.西蜀之去南海 C.公然抱茅入竹去 D.去粗取精,去伪存真54. 与“劝学”的“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农桑 B.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而愈劝C.劝秦王显岩穴之士(隐居之士) D.时周瑜受使至鄱番阳,肃劝权召瑜归55. “却”同今义表转折的一项是()A.相如因持璧却立 B.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C.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D.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56.与“权将如吴”(《三国志》)的“如”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B.坐须臾,沛公起如厕C.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 D.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57. 与“若入前为寿”的“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天若有情天亦老C.失法离令,若死,我死 D.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58. 与“汝先行,吾善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素善留侯张良 B.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C.善刀而藏之 D.善万物之得失,感吾生之行休59.与“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的“少”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B.太后之色少解C.世俗共短儒生,儒生之徒亦自相少 D.少不更事60. 与“跋山涉水”的“涉”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楚人有涉江者 B.驱中国之众远涉江湖之间C.今少卿抱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东 D.涉猎广泛,学贯中西61. 与“数不胜数”的“胜”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B.刑人如恐不胜 C.予观乎巴陵胜状 D.喜不自胜62. 与“博闻强识”的“识”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相逢何必曾相识 B.鄙夫寡识 C.款识清楚,标价明白 D.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63. 与“实事求是”的“是”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觉今是而昨非 B.是又在六国下矣 C.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D.唯予马首是瞻64.与“无所适从”的“适”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B.适得其反 C.适为虞人逐 D.予自齐安舟行适临汝65. 与“罄竹难书”的“书”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B.乃丹书帛曰“陈升王”C.王右军书,飘如浮云,矫若惊龙 D.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66. 与“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孰”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B.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C.孰能无惑 D.寒暑易节,而五谷以孰67. 与“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属”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 B.属予作文以记之 C.在骨髓,司命之所属 D.忠之属也,可以一战68. 与“数见不鲜”的“数”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B.范增数目项王 C.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 D.数吕师孟叔侄为逆69. 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说”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说尽心中无限事 B.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C.秦王大说,犒赏三军 D.范增说项羽曰70. 与“金城汤池”的“汤”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 B.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C.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D.臣请就汤镬71. 与“窃窃私语”的“私”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B.乃私见张良 C.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D.丹不忍以己之私72. 与“素不相能”的“素”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B.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 C.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D.素善留侯张良73. 与“涕泗横流”的“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 B.士皆垂泪涕泣 C.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D.目泪下,鼻涕长一尺74.与“徒劳无功”的“徒”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B.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C.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D.免冠徒跣,以头抢地75. 与“亡命天涯”的“亡”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B.战败而亡,诚不得已C.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 D.今沛公有急,亡去不义76.与“大楚兴,陈胜王”的“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B.沛公欲王关中 C.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D.八方归附,四夷来王77. 与“微斯人,吾谁与归”的“微”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微查公子,公子颜色愈和 B.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C.微服私访 D.雁荡山具体而微者78. 与“悉心照料”的“悉”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丞相亮其悉朕意 B.古之治天下,至悉也 C.书不能悉意,略陈固陋 D.赵王悉召群臣议79. 与“相夫教子”的“相”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杂然相许 B.伯乐学相马 C.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80. 与“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的“谢”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B.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C.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D.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否?”81. 与“信口开河”的“信”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B.言必信,行必果C.低眉信手续续弹 D.信誓旦旦,不思其反82. 与“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的“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B.行将就木C.赵王畏秦,欲勿行 D.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83. 与“潜心进修,卓然有成”的“修”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B.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C.恐修名之不立 D.邹忌修八尺有余84. 与“许为佳作”的“许”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高可二黍许 B.先生何许人也 C.时人莫之许也 D.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85. 与“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的“阳”用法或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B.我送舅氏,日至渭阳C.则阳收其身,而实疏(疏远)之 D.周秦多玺,多作阳文86.与“要至其家,皆出酒食”的“要”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张良出,要项伯 B.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C.增减要语,奉行者莫辨也 D.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87. 与“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的“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B.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C.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 D.不遗余力88. 与“贻人口实”的“贻”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B.老父之罪,不能鉴听,坐贻聋瞽C.贻笑大方 D.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89. 与“世易时移,物是人非”的“易”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 B.以其小,易之C.荣禄固操、莽之才,绝世之雄,待之恐不易易 D.寒暑易节,始一反焉90. 与“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的“阴”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 B.指通豫南,达于汉阴C.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 D.性阴密,忍诛杀,不见喜怒91. 与“登峰造极”的“造”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 B.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C.此人功参造化,乃吾劲敌 D.径造庐访成,视成所畜,掩口葫芦而笑92. 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B.君何以知燕王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D.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93. 与“学以致用”的“致”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B.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C.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D.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94. 与“质疑问难”的“质”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质明,避哨竹林中 B.形者神之质C.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D.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95. 与“资治通鉴”的“治”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今治水军八十万众 B.同心一意,共治曹操 C.故治国无法则乱 D.不效则治臣之罪96. 与“付诸东流”的“诸”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曰 B.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C.投诸渤海之尾 D.潘崇曰:“能事诸乎?”97. 与“谁得而族灭也”的“族”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士大夫之族 B.族庖月更刀,折也C.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 D.族秦者秦也,飞天下也98. 与“卒然边境有急”的“卒”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B.初,鲁肃闻刘表卒 C.全卒为上,破卒次之 D.五万兵难卒合99. 与“走马观花”的“走”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窃计欲亡赵走燕 B.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C.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D.预备走舸,系于其尾100.与“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B.因击沛公于坐C.坐盗 D.坐以待毙文言实词测试题答案解析1. 答案:B,爱惜,吝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