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方志彤教授 哈佛大学汉语言文学系教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方志彤教授哈佛大学汉语言文学系教授
三
十年前哈佛大学汉语文史系,有一位闻名的怪僻学者,他不但对中国古典文学修养深:渊,而又精通西方文史语言;如希腊文,拉丁文,德,法,意大利文等等。他
就是方志彤教授——一位今古稀有的学者。每每想念到他,便瞧见那如狮子似的披散的一头银发。他身材高壮,面色红润,有如酒饮之后。他是哈佛大学的一位怪
杰;他孤寡冷傲,可是只要他认为孺子可教也,它可能是你的良师好友。那么他会变得慈善忠诚。方志彤便是我这样的一位恩师,如果三十年前我未曾从师于他,今日我也不会在此以汉文来写作。半年前在北京与老友重逢,那是一位儿时小友。他知道我
喜读中文书,而身居他乡,便想送几本书给我带回美国。可又担心一向轻装旅行的我,因此只送给我两本书,其中一本便是杨绛写的《我们仨》,我读后,心更感触
甚深,很是痛惜他们仨,便想提笔写篇追忆钱钟书“他们仨”。奇异的是提起笔来,脑海中只看到那一头银发的方志彤教授。笔随意念,写下的是常常怀念钱钟书的老同学,方志彤教授。我首先是上海陶尔教授的诗词课,而他又导致我去上方志彤的课。这两位教授将我导致回返汉文。记得快离开中国时,
正在南京上初中,一位同班同学警告我不可忘记中文:你爸爸带你离开中国很不对,你应当用中文写作。方志彤先生不但将我回归汉
语,也启发我就将遗失的中国文化。尤其是传统中国文人的孤洁寡傲。他说他不能忍受庸俗,他是出污泥而不染的文人。因此他的教授方法也是奇特的。譬如想上他
的课,必须得到他的许可,并且他不愿在教室中讲课,是在他自身的办公室讲课,每次只收四,五个学生,围着他的写字台而听课。我便这样的坐在他办公桌旁听了
两年课。听他的课,不但听到汉语,英语,也会听到法语,德语,希腊文,意大利文。听他的课有如游学世界。他不大看得起读书读释文,认为tradutore
ē
ratore。这句意大利文,意思是翻译者是背逆者,意思是翻译未能达原文本意。这句话我也听钱钟书提到过。他和方志彤在清华大学是同班同学,两人又精通
数国文字,因此同样的对翻译有反感,瞧不起读译文的读者。他们两在这方面是同志,也是知心。因为我在欧洲居住过,也懂少许意大利文,法文等,因此他对我也另眼看待,并且得知我也订阅英国的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便说很高兴有一个知音者在听他的课。上他的课如走海阔天空的文化世界。我从未知道中国历来有多元化
的文化智慧。这文化智慧其实是世
界文明大同的。我第一次听他的课是跟他读庄子,内篇第一至第七,《逍遥游》最能代表方先生的文化境界:“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
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读庄子,真是太神了,恰如魂飞神舞,“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庄
子内篇——“逍遥游”,“齐物论”,“养生道”,“应帝王”——所
展示的文化境界正若上方先生的课,如支氏逍遥游论曰:“夫逍遥者,明至人之心也。”尤其
读到颜回与仲尼的对答:“何为坐忘,堕肢体,黜聪明,离型去知,同於大通,此谓坐忘”(大宗师)。何为大通,为之恍然·读庄子,上方先生的课,为之恍然
也。读庄子时,方先生常常指出书中的相对论,可知庄子哲学其实是分析性的,而此分析性常常升华于诗境。西方哲学常建议古典哲学只有希腊哲学开始分析性的思维,不知老庄思维也是分析性的,而是诗维层次常进入诗意似的玄虚妙语。这种语解既是分析亦是形而上。第一年跟方先生读的是老庄,同时方先生也介绍一些课外读本,如林语堂写的英文剧本《孔子见南子》,写的是孔子去见某官夫人,意图找份官职。由此可
知方先生对孔儒的一些看法类似惠施(庄子的好友)。菲薄
孔子。这原是庄子的人生,他可官而拒,不像孔子周游诸国,欲官而无,而流浪终生,惶惶如丧家之犬。
方先生的孤傲也使得他未肯去求份哈佛教授职位,始终是占一超然的学者老师地位,只求一容膝的读书做学范围。他是上海陶尔教授的老师,也是美国和西
方许多汉学家的宗师。钱钟书曾经问过我在美国修汉学博士的要求,我说除了念一些必修课时,加上能译评一本汉文著作就差不多了,当然还要备修很长的参考注解
等。他笑说幸好秦始皇烧丢许多古书,由此减轻不少博士生的负担,说此话时。站在身旁的杨绛听了不禁笑弯了腰。(上)作者简介:木令耆本名刘年玲,生长於上海,南京,重庆等地,原籍湖北1947年离开中国,因为酷爱中国文学,在美国成长时间也不忘学习汉文。曾经求学於柏克
莱,哥伦比亚,哈佛,剑桥,1973年在英国剑桥的悠静环境中开始写作。1975年创办秋水杂志,为海外一文艺刊物,并任主编。1975年离开祖国30多
年后,第一次返国。1981年,再度回国,教学於北京师范大学。1985-86教学於北京大学。在美国曾任教於波士顿大学,翩得利大学。现为哈佛大学亚洲
研究中心研究员。1983年编选“海外华人作家散文选”,出版中篇小说“竹林引幻”。继之出版“海外文艺漫谈”,“边缘人”,
“泼墨的生活”,“爱的荒
谬”。并曾编译英文版中国女作家小说选“玫瑰晚餐”。
我们都读过方志彤先生的赠书
/group/fangzhitong/创建于
2008-10-21 组长:
D.S.
仅以小组献给未见其人,摩挲其书的方志彤先生。
在北大图书馆借书的同学一定对这个名字不会陌生。不应被遗忘的方志彤先生
《上海书评》第120期(2010年12月19日)刊载高峰枫先生文,发表了钱锺书先生于1979年致方
志彤先生英文信两通,从中可以看出这两位大学者之间的惺惺相惜之情,阅后实令人感慨系之。方先生在国内几已被人遗忘,故不揣愚陋,狗尾续貂,对这样一位百
科全书式学人的生平和学术成就稍作介绍。方志彤(Achilles Chih-
t'ung Fang,1910.8.20-1995.11.22)是朝鲜族人,生于日本统治下的朝鲜。青年时代得到美国传教士的资助,来到上海读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