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提升综合治理水平方案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提升综合治理水平方案

1.建设目标与思路

以学校《章程》为统领,落实“鼓励激励、容错纠错和能上能下”三项机制,全面推广内部质保体系诊断与改进成功经验,完善学校制度体系,形成内部治理多元共治生态,提升治理能力。构建良好的学校与政府、社会的关系,充分发挥理事会、专业建设委员会等的作用。处理好学校与二级学院的关系,扩大二级学院管理自主权。发展跨专业教学组织,促使各办学要素活力迸发、师生员工的创造性全面释放。

形成完善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民主管理、行业企业参与、社会监督的学校治理结构,决策、执行、监督有效衔接的工作机制更加完善,形成制度管权、流程管事、过程可溯、绩效可测的一流学校治理水平。学校获全省同类高校年度综合考核优秀2次以上,内部治理水平在全国高职院校中成为典范。

2.建设任务与举措

(1)以章程为统领,完善学校制度体系

依据学校《章程》,完善学校制度体系。全面梳理现行校级规章制度和规范性文件,制定《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制度体系架构方案》,以促进人的发展为主要出发点,开展新一轮学校制度废、改、立工作,完善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教学、科技研发、社会服务、资产财务、人事管理、服务保障、民主监督、国际化等九大领域基本制度及相关具体制度,形成以章程为核心,层次清晰、内容规范的制度体系。创新重点领域管理模式,入选全国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和实习管理等50强,发挥示范作用。学校获全省高校年度综合考核第一等次2次。

提高管理服务效率,建设内控管理平台。在集分权管控模式下,梳理校内各级组织运行机制,健全决策机制、岗位责任制、分工协作的执行机制和过程评价监督机制,以预算管理为主线、资金管理为中心对关键业务流程梳理与优化调整,完成流程再造,编制内部控制手册。按照内部控制要求,建设物资采购系统,优化升级人事、财务、后勤、教务、办公、一卡通等业务系统10个,业务系统互联互通率达100%,以各业务系统无缝对接为基础,以流程引擎为核心,实现核心业务活动流程的信息化,打造内控管理平台。

(2)加强多方合作,完善社会参与机制

植根行业地方,健全理事会制度。着力增强理事会的代表性和权威性,健全与理事单位之间的协商、合作机制,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和社区理事的作用,智能制造企业、行业

高层次专家在理事会占比30%以上。在每2年召开1次理事会会议的基础上,根据学校改革发展及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需求召开专题会议,充分发挥理事会成员咨询、协商、审议、监督等作用。

构建长效机制,汇聚社会资源。拓宽社会利益相关者参与学校内部治理的途径,形成多元化投入、多元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合力支持学校发展的新格局。邀请校外专家参与项目建设论证和产学研合作。校友组织覆盖率达90%,校友组织在学校发展改革中参与度达100%。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根据需要委托无锡市机械工业联合会开展毕业生相关数据统计、分析。优化校友会运行机制,以服务为基本理念,不断满足校友对母校的需求,健全校友支持学校改革发展的长效机制。建立校友会和各二级单位相互补充的多层级、多形式筹资体系,完善激励措施,建设期内,社会实物和资金投入达3500万元以上。

(3)坚持共商共治,完善管理监督机制

以教授治学为重点,发挥专业组织作用。完善学术委员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制度,明确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运行的程序和方式,健全双向沟通机制,形成学校内部行政权力、学术权力、监督权力相互独立,相互制衡的路径,完善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设立校级专业建设委员会和教材选用委员会,指导和促进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切实发挥专业建设委员会对专业建设的审议、咨询及决策作用,整合优质资源、优化专业布局、强化专业特色。

完善协商共治模式,实现重大事项科学决策。充分保障和发挥教代会、学代会以及民主党派等组织在学校治理中的决策、审议和评议作用。增加沟通和参与渠道,建立工会负责人、教授代表、教代会代表、学生会代表列席校长办公会或党委会制度。加强对党外知识分子的服务和引导工作,发挥党外知识分子的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作用。决策事关学校发展重大事项、教职工及学生切身利益等事项时,广泛征求广大师生意见,广纳群言、广集民智,使教职工的基层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年度落实教代会提案和合理化建议10项以上。建设具有民主性、互动性的多功能民主决策平台,及时收集处理治理意见,扩大信息技术在协商共治中的应用。强化信息公开,及时公开学校重大决策及实施情况,实现权力运行公开化和决策过程阳光化,营造以“民主参与、民主监督、民主决策”为代表特征的协商共治文化。

(4)优化机构设置,完善两级管理体制

优化校级管理体制机制,强化行政管理服务意识。根据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需要,推进学校管理机构改革,优化管理服务机构设置,优化二级学院设置,形成有利于专业群发展的院系格局。加强二级学院领导班子建设,着力推进革命化、年轻化、专业化,

行政领导具有博士学位、教授职称占比50%。突出行政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转“管”为“服”,建立与现代大学制度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与服务体系。构建责任考核机制与责任追究机制,进一步明确主体责任和部门责任。根据专业群集群、集约建设要求,完善开源创新学院等校级、二级学院跨专业教学组织管理制度。

提升二级学院治理能力,保障教师民主参与权利。按照“放、管、服”思路,继续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实现责权利相统一,人事权、资源配置权和事务处置权统分结合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把学院(部)建设成为充满活力的办学主体。提升学院自主决策和治理能力,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效益。实现校院两级治理的协同互动,建立校院协同的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以党政联席会议为特征的二级学院治理模式,明确决策机制和议事程序,保障教师在学术活动和相关事务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各二级学院年度采纳10条以上教职工意见和建议,提高民主决策的效率和科学水平。各部门、各单位年度目标达成度95%。

(5)改善育人环境,提升校园文化品味

优化学习生活环境,提升师生满意度。进一步改善学校教育、教学及学生住宿环境,营造良好、舒适、稳定的学习和住宿环境,完成6个宿舍组团改造和相关教室修葺完善,建成全国公共服务机构节能示范单位。以“一流的硬件,和谐的环境,厚重的文化底蕴”为理念,环境育人和文化熏陶并举,努力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师生满意度进一步提升。深入打造“一院一品”文化品牌,升级改建校史馆,建设校外文化育人基地20个,建设数字化资源,打造院士馆网上虚拟展厅。

3.创新创优项目7:内部质量保证体系3.0

根据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目标,形成高水平目标链、标准链。基于“服务、融合、应用”为宗旨的特色智慧校园,升级建设“校情综合分析与决策支持平台”,建立有效实现“常态纠偏”和“阶段改进”的8字螺旋,构建基于“智能画像分析”的考核与激励机制,激发主体意识,成为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典范。

(1)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实现常态纠偏与阶段改进

根据双高建设目标,提高目标链与标准链内涵要求,完善两链打造动态调整机制,进一步优化诊断项目和诊断点,加强过程监测与有效预警,将诊改思维和诊改理念融入教学和管理的各个方面。全面落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理念,质量保证体系横向覆盖“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层面,纵向包含“决策指挥、资源建设、支持服务、质量生成、监督控制”五系统,强化各系统在质保体系中的互相支撑作用。以智能化信息平台为关键支撑,做到“事前有计划、事中有监控、事后有改进”,实现以常态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