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专业化

合集下载

王薇工作室:探寻学校德育的专业化和特色化之路

王薇工作室:探寻学校德育的专业化和特色化之路
四 中 . 学 校 主 管 德 育 工 作 的 刘 岩 书 记 和 王 薇 老 师 对 进 行 了访 谈 。

生群 体 , 确把握新 形势 、 准 新环境下 中小学 生思想
道 德 观 念 出 现 的 新 变 化 , 据 中小 学 生 道 德 品质 形 根
成 的规律 , 增强德育 工作 的针 对性 和实效性 : 育 德
事 。 王 薇工作 室” 不例外 , 的缘起离 不 开杭州 “ 也 它 市第十 四中学 。 这所 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q 校 。 - : 这 所坐 落西 子湖 畔 的百年 名校——杭 州 市第
十 四 中 学 . 办 于 10 创 9 4年 , 为 浙 江 省 一 级 重 点 中 现
生 , 向学 生的每一个方面” 努力优化学校 的教育 面 ,
杭十 四中构建 了以德育领导小组为龙头 . 以年级组
长 、 主任 、 员辅 导 员 为 骨 干 , 人 参 与 的 德 育 工 班 党 人 作 网络 。 校 提 出并 落 实 “ 人 都 是 德 育 工 作 者 . 学 人 人
人都要成为德 育工 作的能手 。 人人都要对学生的健
康成长 负责 ” 的理念 , 建 了全员参 与的德育 工作 构
的全 国德 育创新研 讨会上 , 十 四中 6节 以“ 杭 体验
生成 ” 式 为 引 领 的班 会 课 受 到 了 来 自全 国各 地 专 模 家 的 一 致 好 评 。 王 薇 工 作 室 “ 龙 头 脑 风 暴 ” 会 而 沙 班
这支 队伍 中的代表 。 这位年 近五 十 . 从事 十余 年班 主任工作至今的外语老师 , 一直坚持 “ 德育首位” 的 原则 , 注重高 中学生思想 、 人格 的教 育。 她的教育风
王薇工作室:

提升中小学德育工作专业度的建议

提升中小学德育工作专业度的建议

提升中小学德育工作专业度的建议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和教育的快速发展,中小学德育工作也逐渐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然而,实际上,在推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很多学校依然存在着专业度不够、人员配置不合理等问题。

因此,本篇文章旨在探讨如何提升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专业度,以期能够更好地促进德育工作的发展。

一、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作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师资队伍的建设是非常关键的。

因此,在推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学校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如提高德育教师的工作待遇、加强其培训、制定德育教师职称评定标准等,以吸引更多的优秀教育人才加入德育工作,并在培养、选聘和管理上给予全方位的支持。

二、建立完善的德育管理体制一个有效的德育管理体制能够帮助学校实现从德育理念到具体实施方案的无缝链接,从而提高德育工作的专业度。

具体而言,要建立一个清晰明确的职责分工体系,制定全面有效的规章制度,采取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等,以确保德育工作的专业化运作和落地。

三、借助科技手段提升德育工作效率近年来,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一系列以信息化为代表的技术手段正在从各个方面改变着教育的面貌。

在这个背景下,各类德育教师也可以借助各类科技手段,提高自身素质、开展德育教育,如微信公众号、在线教育资源平台、社交网络等提供的在线教育课程、小视频教程等。

同时,这些科技手段也为学校应用大数据分析、智能化评估等提供了新的突破口,能够帮助学校更好地掌握学生德育行为和心理状态等关键数据,为德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不断改进的方向。

四、加强家校合作,共建德育共同体家庭和学校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两个重要场所,加强家校合作,共建德育共同体,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促进德育工作的专业化和发展。

具体而言,学校可以通过德育主题家长会、课后问答等方式,与家长加强互动和沟通;四节课、晨读活动等德育课程可以延伸至家庭,提高家长们对德育工作的认识和参与度。

五、注重信息公开,促进德育工作透明度在推动德育工作专业化的过程中,信息公开是增强德育工作透明度和公正性的有效方式。

案例示范 班主任社团化管理促德育队伍专业化成长

案例示范 班主任社团化管理促德育队伍专业化成长
三、班主任社团化管理的反思与改进
班主任社团建设模式在我校乃至全国都是一项新生事物,它受班主任工作室、班主任沙龙及德育首席教师的影响与启发,又与这三种模式有很大区别。实践证明,班主任社团是一项更容易运作、更容易产生实效的教师管理制度。由于班主任社团的研究内容活动内容是专项性的,让他们更专心、更有激情,更有成就感,更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所以,这一制度不仅能够推动整个班主任队伍专业化,还能够有效避免老年教师“高原现象”和中年教师“35 岁不作为现象”的出现;由于社团中不仅有语文学科的正班主任,也有由数学、科任学科的副班主任,使得这些副班主任也能更深层次的加入到班级管理之中,德育效果也更显著。
第二届班主任节,我们把所有班主任的家属请到了主会场,当各位班主任手挽着亲人的手,在学生的鲜花和掌声中走进会场的那一时,当家属们接过校长给的礼物之时,当听到学生们对班主任祝福之时,感受到了做班主任家属的幸福。特别是我们在大雪天,把年轻班主任刘玉松的父亲从河北接到会场时,由于事先她不知道父亲会出现,激动的扑进父亲的怀抱,让很多人感动的流泪。
为教师队伍建设搭建坚实的平台。
在“社团”这一结构中,使管理的重心下移,更加有利于服务于班主任成长的需要,服务班级建设的需要、服务学生发展的需要、服务学校管理的需要。可以更加便利地作到教育“优质均衡”:教师资源、课程资源、文化资源、学生资源、家长资源、活动资源、设施资源都实现了发展性均衡。青年教师成长的更快,管理工作愈加成熟起来,中老年教师的引领作用也得到发挥,并且在社团中实现的青年教师与中老年教师在工作上的互补。骨干教师的作用得到了最大化的发挥,由于她们处于团队负责人的身份,所以对于工作的研究与实践也更加深入细致。对于学校德育建设而言,各项德育工作都能得到专业化的研究与实践。近年来,班主任这个团队共同研发了两项德育校本课程《文明细节人人用》、《快乐心情人人有》,制定了校级低、中、高年级学生双习惯养成细则;每个班主任自主录制了班级亮点展示视频,受到了市区领导的肯定,外省市的教育同行也多次来校进行交流⋯⋯这一切的成效都来自于班主任这个团队整体素质的提升。

中职德育课的专业化教学探索

中职德育课的专业化教学探索
二 、 学 的探 索 与 实践 教
生 ” 经 成 为 了 职 高 学 生 的 主 体 。 部 分 “ 升 生 ” 常 迟 已 直 常
到 . 退 . 课 违 纪 , 的 沾 染 了社 会 上 的 不 良 习气 , 早 上 有 身
上 有许 多 不 文 明 的行 为 习惯 。 些 不 文 明行 为 习 惯 直接 这
教育 质 量令 人 担忧 。 教 师也 深 感德 育 效果 低 , 果单 纯 而 如

中 职 德 育 课 教 学 的 现 状 分 析
当前 随着 生 源 数 量 下 降 , 加 上 普 高 热 、 职 热 , 再 高 中
职招 生 比较 困难 . 着 “ 升生 ” 度 的全 面 铺 开 ,直 升 随 直 制 “
影 响 着 他 们 的 成 长 。 于 这 些 即 将 走 上 社 会 , 负 起 现 对 担
教 育部 在2 0 年颁 布 《 等 职业 学 校专 业 目录》共 00 中 , 制 定 出 1 大 类 4 O 专 业 , 家 或 地 方 政 府 教 育 主 管 部 门 3 7个 国
代 化建 设 的重任 的职 高 生 来 说 ,思 想 政 治 教 育工 作 , 非
奋 学 习 , 有 良好 的 职 业 习惯 。学 校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的途 具 径 非 常 广 泛 , 科 教 学 、 习 与社 会 实 践 活 动 、 主 任 工 学 实 班 作 、 校 管 理 、 务 工作 、 生 会 工作 、 园文 化 建设 等 学 服 学 校 都 可 以 对 学 生 进 行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 育 课 是 各 专 业 学 生 德 必 修 的 基 础 课 ,是 学 校 德 育 工 作 的 主 导 渠 道 , 对 学 生 “ 是
科 本 位 ” 式 下 . 育 课 内 容 侧 重 学 科 知 识 , 程 偏 重 于 模 德 课 知 识 内在 的 逻 辑 系 统 , 调 各 学 科 的分 段 和 独 立 , 视 强 忽 知 识 的生 活化 、 用 化 , 生 不 清 楚 所 学 知识 与 工 作 具 实 学 体 情 境 的联 系 。 以德育课 教 材 与 我所 任教 的导游 专 业 的专 业课 教 材

读走向德育专业化有感

读走向德育专业化有感

读《走向德育专业化》有感八公桥镇中心校段春华德育,何谓德育?在学校德育工作受到广泛的重视,对其理解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我起初也简单的理解为“品德教育”,读过该书后,我对德育有了新了解,受益颇深。

首先,学校必须加强德育建设,高度重视德育工作。

在高考指挥棒的挥舞下,很多学校唯分是从,视分如命,智育独霸整个教育,德育工作仅是存在于迎检的档案中。

读了该书后,我明白了德育内容丰富多彩,不仅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心理健康,思想教育,理想教育,国情教育与生命教育,还包括廉洁教育,环境教育,法制教育等多个方面。

试想如果学校只关注孩子的成绩,不关注孩子德育发展,那么这个学校培养的孩子是畸形的,学校的办学是失败的。

所以学校必须重视德育建设,这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孩子生存的需要......在班级管理中加强德育工作,使班级工作游刃有余。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就主张制度建设,无规矩不成方圆,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在学校的制度不仅面面俱到,而且进一步精细化,但不少制度只成为摆设,不能被接受执行,推其原因,不够民主,不能被广大师生所接受,难以起到应有的效果,这就要求我们教育领导者,从实际出发,在精心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人人能接受,愿意自觉遵守的制度,这样就不难执行下去了,还用动不动挥舞处罚大鞭吗?最后我想谈的是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

我们常说: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可见一个人一生中取得的成就大小均与其生活习惯息息相关,而习惯的养成,源于从小接受家庭,学校教育。

而目前,我们的养成教育进行的怎么样呢?为了升学,为了择校,为了高考,一味服务于分数,小学生每天背着沉重的书包上学,每天有写不完的作业,平时我常想,我国教育是不是病了,是不是变态啦?孩子已经很优秀了,有必要每次必争100分吗?再看看现在孩子的状态,离家不足100米,一个10岁的男孩子还要家长接送,10多岁的孩子不知感恩,不知礼仪,那么就算将来考上名牌大学,还不因一件小事跳楼自尽吗?德育,从小抓起,班级建设必须高度重视,它关于一个孩子的品格与未来,为了孩子健康成长,从我做起,也从每一位教育人做起。

德育工作,传递校园正能量——学校德育工作总结

德育工作,传递校园正能量——学校德育工作总结

德育工作,传递校园正能量——学校德育工作总结德育工作,传递校园正能量——学校德育工作总结2023年,又是一年的收官,我校的德育工作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回首过去的一年,我们的德育工作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许多进步和成果,取得了一定的效益,赢得了广大师生的认可和支持。

一、深化德育教育,塑造良好校风我们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始终将德育教育作为培育学生人格、塑造校园文化、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努力推动德育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

在过去的一年里,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着力推进德育工作的转型和深化,打造了一批具有鲜明校园文化特色的活动,为学生的品格修养、道德思想、法治观念等方面的培育提供了有效的平台和载体。

学校成立了德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落实了一系列的德育教育政策和措施,严格落实德育工作“四个到位”的要求,即:德育教育课程到位、德育人文氛围到位、德育活动引领到位、德育制度管理到位。

从这一工作要求中,我们可以看到学校对于德育工作的明确要求和高度重视程度。

针对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我们制定并开展了“荣耀学生”活动、志愿者进社区活动、文明宣传日、校园文化节等系列活动,营造了积极向上、文明和谐的校园氛围。

特别是举办“德育名师讲坛”和“公民教育研讨会”,进一步加强了师资力量的建设和德育教育的专业化程度,有效提升了学生道德水平和法治观念。

二、推进德育资源建设,提高德育质量学校不断加强德育资源建设,构建了一整套系统的德育资源体系。

通过持续投入,学校鼓励教师参与国家级德育课程建设和培训、开展德育案例研究和翻译、举办德育教育议题研讨会和德育教育研究课程等活动,从课堂到实践,在德育资源的建设上做足了功夫。

此外,学校还在开设德育实践基地和课程方面进行了全面升级,深入挖掘校内的德育资源,利用社会德育资源,通过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德育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效满足了学生的德育需求。

试谈隐性德育思想在初中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中的作用

试谈隐性德育思想在初中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中的作用

试谈隐性德育思想在初中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中的作用隐性德育是指一种以潜移默化、无形的方式,通过心智感染、情感感化、个性熏陶等手段,帮助学生自觉自愿地接受有益的、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方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教育形式。

它通常是通过模仿、感受、体验、启发、引领等方式在潜意识层面影响学生,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积累正面的生活经验,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初中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中,隐性德育思想的运用将对班主任专业发展产生重要的积极作用。

一、隐性德育可以促进学生道德发展隐性德育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学生的道德发展,它会从学生的潜意识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念,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正面的生活经验。

这种方式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尤其在初中生处于道德成长时期,班主任可以通过教育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接受道德教育,逐渐形成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

二、隐性德育可以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学生在班级中受到隐性德育影响,除了道德领域,还会从其他领域中受益。

比如一些习惯、行为的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等等。

隐性德育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健康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这样学生在学习和生活方面都能够更好地表现出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通过班主任的言传身教,激发学生着力发展自身的全面素质,引导学生培养好习惯,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和社会公德,加强思维能力培养,增强经验积累。

这些方面形成的良好的个性素质必将帮助学生减弱一些负面的影响,快速形成健康的成长。

三、隐性德育可以提高班主任的教学品质班主任成长是一项持续性学习和发展的工作,通过不断地从实践中总结经验,进行升华、深化、完善和创新,提升教学质量。

而在这个过程中,运用隐性德育思想,将有助于班主任提高自己的教学品质。

首先可以通过多了解学生了解,对学生了解得更深入,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教育和引导。

其次,更好地学习教学理论和技能、加强教学研究,反思实际应用教学方法,如果班主任在传授各个领域的知识的同时,为学生潜移默化地灌输大家共同追求的目标,积极鼓励学生自觉地努力,作为建设带头人施行激励,将有助于班主任的教学工作的提高。

论立德树人视野下教师的德育专业化

论立德树人视野下教师的德育专业化

论立德树人视野下教师的德育专业化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师的使命。

在当前社会的发展中,尤其是科技的日新月异,知识的爆炸增长,社会竞争的加剧,教师的德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教师的德育专业化势在必行。

德育专业化首先需要教师具备高尚的师德师风。

教师作为学生的楷模和引领者,必须以身作则,端正品德,恪守职业道德和伦理规范。

只有教师自己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才能够对学生教育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

教师还要时刻关注自己言行的延伸和影响,做到言行一致,使学生在感受到教师的高尚品德的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德育专业化还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

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和引导者,只有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才能够更好地进行德育工作。

教师还可以通过不断学习和研究,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和教育水平,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

教师还应具备教育心理学等相关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指导学生的成长。

德育专业化还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教育技能。

教师在德育工作中需要运用一系列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以提高德育效果。

教师要学会灵活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德育指导。

教师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和引导方法,以便更好地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和心理沟通。

只有具备良好的教育技能,教师才能够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导。

德育专业化还需要教师具备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在德育工作中,教师不仅要与学生密切合作,还要与专业团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人士进行积极的沟通和合作。

通过与团队合作,教师可以更好地汲取他人的经验和智慧,共同探讨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教师还要与家长和社会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形成良好的育人合力。

只有教师具备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才能够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提高德育效果。

对于教师来说,德育专业化是全面发展的需要,是职业责任的要求,也是服务学生的基本要求。

我国中小学德育教师的专业化探析

我国中小学德育教师的专业化探析
种教育 。” [ 2 3 “ 德 育 是 旨在 形 成 受 教 育 者 一 定 思 想 品 德 的 教
首先 , 从德育 教师专业化 提出 的历史 背景来 分析 。德育 教 师的专业 化问题 是在教育 的历史 进 程 中提 出 和不断深 入 探 讨的 。在古 代教育 活动 中 , 教育 即德育 , 教 育工作 者都 是 德 育教师 , 德 育主体只有 一种形态 。普及义务 教育后需 要大 量经过 专业培训 的教师 , 因而 出现 了教师 的专业 化问题 。在 教 师专业化成 为必然 趋势这 一大 背景 下 ,德 育教 师专业 化 的 出现 自然是应有 之义 。随着近代学科 的分化 。 专 门负责学
: j ; i
我 国 中 小 学 德 育 教 师 的 专 业 化 探 析
冯 文 全 杨 濡 菡
( 西华师 范大学 教育 学院 , I  ̄ t J I I南充 6 3 7 0 0 2 )
摘 要 : 2 0 0 6 年l 0 月, 中国教 育学会德 育专业委 员会会 议再 次提 出了德 育专业化 的命题 , 该命题 的关键 内涵之 一就是德
全 方位 育 人 的教 育理 念 来 讲 ,那 么 所 有 从事 德 育 课 的 教
其次 , 目前 德育课 程设置 智育化 。尤其是 思想 品德课 , 这 门课 程 的内容 安排基 本上 遵 循 的是学 科 的逻辑 结构 , 是 道德 规范和 价值观 的罗列 .书中 的知 识本身并 无多 强的专 业性 可言 , 人们 通过其他途径 已经有所认识和感知 。从教学 的角 度看 .这种 以道德 知识 为主要 内容 的德 育课程 并没有 太大 的难 度 。从评 价的环节来 看 , 中小学思 想品德课的考核 方式一 般是用 考试方 式来进 行的 ,考 的大 多是学生 对各种 道德 知识的识 记水平 .有些地 方甚 至并未将 它纳入 考评 的

专业化:高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的内在要求

专业化:高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的内在要求

全面贯彻 党的教育方针 , 坚持育人为本 、 德育为先” 中共 。《
中央 国务 院关 于进 一 步 加 强 和 改 进 大 学 生 思想 政 治教 育 的
意见》 和教育部《 普通高 等学校辅导 员队伍建设 规定》 发布 实施 以来 , 高校德 育工作 队伍建设愈来愈引起高校党委 、 校
项 长 期 从 事 的 职 业 , 是 作 为 一 种 过 渡 性 的工 作 , 而 也 而 因
育 。 大学 德 育工 作 者 所 从 事 的正 是 这 样 一项 培 育 人思 想 品 ”
务和工作即可称之为职业 , 高校德 育工作是 一项育人 的崇
高职业。由于高校德 育工作 队伍 构成 的复杂性 , 由于 不同 时期对高校德育工作 队伍建设重视程度的不同 , 长期 以来 , 高校德育工作 者存在着职业 的不稳定性。有的学生工作的
德的神圣 职业 , 所以要达 到职业化 的要 求就必须 有崇高 的 职业认 同感和职业 归属感 , 不仅要 提高大学生的学识水平 、
同志 , 由于处于宏观管理岗位或由于工作任务 的非单一性 ,
以致把德育工作 当作一项临时性的工作 ; 的兼职辅导员 、 有
职业技 能, 更要 把培 育其 高尚的思想品德修养 、 职业道德素 养作为 自己乐于从 事 的职业 , 为 自己坚定 不移 的职 业。 作
育 人 的 首 要工 作并 且 以 德示 范 、 德育 人 , 人 云 :澡 身 而 以 古 “

职业化 : 高校德 育工作 队伍建设的基本定位
高校德育工作队伍主要 由学校党委学 生工作 部干 部 、 学院 系党总支干部 、 校团委干部 、 院系团总支 干部 、 学 学 专 职辅导员 、 兼职辅导员 、 主任等人员构成 , 中 , 班 其 专职辅导 员是德育工作第一线的骨干力量 。 高校德育工作由非稳定性职 业 向职业 化 的发 展 , 这是 高校德育工作 队伍 的基 础性 、 规范化建设 。一般说来 , 凡在 相对稳定的时间内不间断地从事某项有合法经济收入的职

卓越德育工作总结:引领学生素质教育的新时代

卓越德育工作总结:引领学生素质教育的新时代

卓越德育工作总结:引领学生素质教育的新时代引领学生素质教育的新时代2023 年,是素质教育迈向新时代的重要一年。

卓越德育工作在这一年中持续发展,为学生的全面成长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就卓越德育工作在新时代的各个方面进行总结,以期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独特的课程设置与实施2023 年,卓越德育工作在课程设置与实施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

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发展需求,全面优化了课程。

同时,学校还加强了行为规范和道德伦理的课程设置,通过思辨训练和案例研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分析思考和道德判断能力。

在课程实施方面,学校引入了多媒体、虚拟现实等现代技术手段,使学习更加生动有趣。

学生通过参观社会机构、实践活动等方式,亲身感受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此外,学校还注重课程的跨学科融合,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提高应用能力。

二、个性化导向的德育辅导卓越德育工作在个性化导向的德育辅导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

学校将德育辅导与学生个性差异相结合,为每个学生设计了个性化成长方案。

通过心理测试和评估,确定学生的特长、兴趣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供针对性的辅导和指导。

学校还与社区、家长以及相关专业机构合作,建立了德育导师制度。

每个学生都有一位德育导师,他们与学生进行定期交流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的困惑和问题。

导师还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活动等,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三、积极开展的综合素质评价卓越德育工作在综合素质评价方面迅速推进。

学校采用多元评价方式,除了传统的考试评价外,还加大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估力度。

学校注重对学生的品德、社交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量化评价,并将评价结果纳入学生档案,供后续发展参考。

同时,学校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和综合竞赛,通过竞赛成绩的评估,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

学校与企业、高校等合作,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招生考核的重要参考因素,助力学生更好地实现升学和就业目标。

提高德育工作实效的几项措施

提高德育工作实效的几项措施

提高德育工作实效的几项措施提高德育工作实效的几项措施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因此,如何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每个学校和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提高德育工作实效的几项措施。

一、建立顶层设计一流的德育工作离不开一流的组织管理,因此德育工作需要建立完备的顶层设计。

首先,需要有完善的德育工作规划,为各项德育工作制定具体的目标和时间计划,确保德育工作有针对性、有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展。

其次,建立健全的德育管理体系,包括建立德育工作机构、制定德育工作管理规章制度、确立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和指导思想等,以便于各级领导和教育工作者统筹规划、分工协作、同步推进。

二、找准德育工作重点德育工作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道德观,以及高尚的个人品质和行为习惯。

因此,在教育过程中,需要找准德育工作的重点。

一般来说,德育工作重点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立足日常生活,注重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在课间休息、饮食环节、集会典礼等场合,让学生体验到健康、快乐、和谐的校园氛围。

第二,在课堂教育中,强调道德教育。

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和思想的主要场所,也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阵地。

因此,要在课堂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

第三,注重体育、艺术、劳动等非学科教育。

在课下活动和课外时间,学生需要参与体育、艺术、劳动等多种课程,这可以帮助学生增强身体素质,提升生活品质,同时也可在非学科领域开展德育活动。

三、注重引导和培养德育工作不仅是一种管理工作,更是一种引导和培养工作。

为了使德育工作更具实效性,需要注重引导和培养学生。

首先,对于学生的问题要及时引导。

教育工作者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及时发现问题,对特殊学生要做到心理疏导和个性化辅导。

其次,要建立专业化德育队伍。

德育工作需要专职人员和专业人员去从事,学校应该建立专业化的德育工作队伍,不断完善德育人才队伍体系,同时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和管理,提高德育工作者的专业素质。

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德育方面
1、存在一定的德育智育化倾向。

部分教职员工将德育简单认为只是一门知识,只要将德育课程教好,学生能够将德育知识记下来就完成了德育的主要工作。

只注重德育知识和理论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德育的内化过程。

2、部分学生不重视德育学习和践行。

部分学生认为上学主要是学习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认为未来就业的主要决定因素在学习成绩,因而不重视德育知识的学习和践行,不重视自身道德素养的培育和提升。

3、德育工作队伍专业化有待进一步提升。

现行德育工作的两大主体为以辅导员为主的学生管理队伍和以思政等德育课程为主的专职教师,两者分别在理论知识和教育手段、方法上有一定的局限。

4、三全育人体系运转还不够高效。

全校师生比尤其是辅导员和学生数量的对比还没有达到国家要求,部分教职员工对自身的德育职责认识不到位,学校德育活动形式还不够丰富,学生的自我教育、互助教育、自我管理和服务程度还不够。

5、
6、。

创新德育实现形式,充分利用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入党入团、升国旗等仪式和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等时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广泛组织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深入开展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行为规范教育以及珍爱生命、防范风险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自信心,促进守规、节俭、整洁、环保等优良习惯的养成,提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

德育意识唤醒下的教师德育专业化

德育意识唤醒下的教师德育专业化

孤立 的知识与能力来描 述教师发展 , 那
会 使 教 师 发 展 变 成 各 项 割 裂 的指 标 , 而 不 利 于 推 动教 师 专 业 化 的进 程 。 师 的 教
就 不可能 真正 实现 专业意 识 的唤醒 与 觉醒 。 教师 的专业意识唤醒是教师建立 主休性 、 展 自主性 、 现教育 理想 的 发 实
有学者提 , 教师 的德 育意识分为 四个层 次。一是 对德 育活 动的心 理映 象。 是指教师把德育活动 的 目标 、 内容 、
方 式 和 程 序 等 在 自 己头 脑 中 “ 现 ” 复 出
师的德育意识要达到第 、 四层 次的 第 水平 , 离不开教 师的交往实践活动 。教 师的德育意识唤醒 , 常常体现在 教师 之
要条件 中就明确规定 , 中小学教师 资格 申请 人必须获得道德教育 、 教育伦理等 方面课程的学分 。 们的做法值得 我们 他
特 点应 形成 清晰 、 面 、 全 自觉 的意识 , 从 而创造 自己鲜 明的德育个性和风格 。 教
际训 练中去培 养和提高。 在帮助教师提
高与德育 专业化 有关 的教 育专业素 养 方面 , 教育 管理 者应有所 作 为 , 应在制
清 与增强。在交往 实践过程 中, 教师德性 与正确性 才能得 到检验 。
交往 实 践 论 的 观 点 是 , 践 对 于 教 实
师专业化 的价 值高 于教 师所 应掌握 的
客 观 知 识 本 身 。这 一 观 点 认 为 , 师 的 教
践 。如 , 通过观摩其他 教师 的德 育教 学 活动, 通过 与同事 的热烈 研讨 、 合作 探
2 4
20 0 8年 第 8期
问 的互动之 中。 教师之间的交流非常重 要, 可以说 , 教师 的交往 实践 有多丰富 、 多深入 , 育意识唤醒 的程度就 有多深 德

提升德育工作水平,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提升德育工作水平,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提升德育工作水平,助力学生成长成才2023年,我国教育系统已经迈向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科技的进步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和保障。

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学生面临的挑战和压力也越来越大。

因此,如何提升德育工作水平,助力学生成长成才,是当前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首先,提升德育工作水平需要坚持全面育人的原则。

在过去的教育中,学校往往注重学生知识的传授,而对于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全面发展则往往忽略。

如今,随着社会的变化,这种教育模式已经不再适用。

因此,学校需要建立以全面育人为原则的教育理念,从多个角度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助力学生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其次,提升德育工作水平需要加强教师专业化建设。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引领者和榜样,教师的德育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成长的质量。

因此,学校需要加强教师的专业化建设,注重提高教师的德育教育水平和教育技能,让教师更好地完成学生成长的引导和教育工作。

同时,学校也需要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让优秀的教师得到应有的荣誉和回报。

第三,提升德育工作水平需要加强家校合作。

学生的成长不仅需要学校的教学和培养,还需要家庭的关注和引导。

因此,学校需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建立有效的家校联系机制,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状况,共同完成学生的引导和教育工作。

同时,学校也要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和引导,让家长理解并支持学校的德育工作。

第四,提升德育工作水平需要注重创新和实践。

随着科技的进步,教育模式和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和变革。

学校需要注重教育创新和实践,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和互动式教学,让学生在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生活问题时能够灵活应对。

同时,学校也需要积极探索和实践德育工作的新模式和新方法,找到最适合学校和学生的德育教育方式。

总之,提升德育工作水平,助力学生成长成才,是当前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只有坚持全面育人原则,加强教师专业化建设,加强家校合作和注重创新和实践,才能让我国的教育事业更加发展,助力学生们出类拔萃,成为更好的中国人。

德育五大体系六大育人项目的发展趋势

德育五大体系六大育人项目的发展趋势

德育五大体系六大育人项目的发展趋势1. 引言在我国教育领域,德育工作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

近年来,德育五大体系和六大育人项目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了积极贡献。

本文将分析德育五大体系与六大育人项目的发展趋势,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2. 德育五大体系德育五大体系包括:课程体系、队伍体系、评价体系、实践体系、保障体系。

2.1 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发展趋势:1. 强化德育课程设置,提高德育课程质量。

2. 融合学科教育与德育,实现全员德育。

3. 开发校本德育课程,注重地域文化特色。

2.2 队伍体系队伍体系发展趋势:1. 加强德育教师培训,提高德育教师专业化水平。

2. 构建德育团队,促进德育工作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 引入德育专家,为德育工作提供专业指导。

2.3 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发展趋势:1. 完善德育评价机制,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2. 建立德育评价指标体系,提高评价的科学性。

3. 强化德育评价的反馈作用,促进德育工作改进。

2.4 实践体系实践体系发展趋势:1. 丰富德育实践活动,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 创新德育实践形式,提高实践活动的影响力。

3. 加强德育实践基地建设,拓宽实践渠道。

2.5 保障体系保障体系发展趋势:1. 完善德育工作政策法规,提高德育工作的法治化水平。

2. 加大德育工作投入,保障德育工作经费和资源。

3. 建立健全德育工作激励机制,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3. 六大育人项目六大育人项目包括: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志愿服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劳动教育。

3.1 理想信念教育发展趋势:1. 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

2. 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

3. 拓展国际视野,提高学生的全球竞争力。

3.2 爱国主义教育发展趋势:1. 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2. 创新爱国主义教育形式,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

德育工作者专业化的制度建设与操作要领

德育工作者专业化的制度建设与操作要领

收 稿 日期 : 08—0 2 20 2— 1 基金项 目: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 学研 究项 目(B 14 J  ̄69 ) 作者简介 :程 灵( 90一 ) 17 ,女 , 福建福 州人,福建教 育学院继 续教 育处副教 授、福建 师范大学教 科院博 士研究生。
维普资讯
第2 9卷 第 3期
20 0 8年 6月
闽江 学院学 报
J OUR NAL O NJANG UN VER I F MI I I S ̄
V0 . 9 N . 12 o 3
Jn 0 8 u .2 0
德 育 工 作 者 专 业 化 的制 度 建 设 与操 作 要 领
作 战 ”, 合 较 少 , 以 教 育 效 果 往 往 不 尽 如 人 意 。 配 所
机 构 。也 就 是 说 , 育 工 作 有 很 强 的 专 业 属 性 。 这 德 就意 味着 社 会 发 展 提 出 并 事 实 上 肯 定 这 样 一 个 命 题 : 育 工 作 有 值 得 专 门关 注 和 研 究 的 必 要 , 育 具 德 德 有 特 殊 性 , 此 德 育 工 作 者 的 劳 动 不 同 于 一 般 的 劳 因
育 的 责 任 。 德 育 工 作 者 的专 业 化 不 以个 人 意 志 为 转
移 、 是孤 立 的现象 , 受到 整个社 会 职 业 的专 业化 不 它
浪潮 的推 动 , 是 新 时 期 我 国学校 德 育工 作 的现 实 也 要 求 。德育 工作 具有 专 业性 和不 可替 代性 。在 一些
领, 培养德育工作者开发 共享德 育资 源的 能力 。
关 键 词 : 育 工作 者 ; 业 化 ;理 念 ; 度 ;操 作要 领 德 专 制
中图分类号 :G 1 40

论小学德育课教师专业化的必要性和途径

论小学德育课教师专业化的必要性和途径
1 . 教 师 的专 业 执 行 力 .3 3
德 育 是 全 面发 展 教 育 的 重 要组 成部 分 ,对 于 促 进 青 少 年 在 思想 、 德 、 道 政治 、 理 等 多方 面 的健 康 发 展 具 有 重要 意义 。 效 心 实 性 低 是 长期 困扰 德 育 的问 题 , 一 直 为 多 方 所 诟病 。 成 这 一 现 也 造 象 的原 因是 多方 面 的 ,其 中 一 个重 要 的原 因在 于 德 育 课 教 师 的 专 业 素 质跟 不 上 , 业 化 水 平 有 待 提 高 。 专
的课 程 资 源 意 识 和 能 力相 对 欠 缺 :教 学 方 法 也 主要 采 用 传 统 的
讲 授 、 论 方 法 ; 学 场 所 多 局 限 在 教 室 , 少 组 织 学 生 外 出参 讨 教 很 观 或 是 参 加 一 些 公 益 性 活 动 :在 教 学 评 价 方 面 .多沿 袭 纸 笔 测
自修 等 多种 途 径促 进 小 学德 育 课 教 师 的 专 业化 发 展 。
关 键 词 : 育课 教 师 小 学 专 业化 德
中图分类号 : 6 2 G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6 2 1 7 (0 00 — 0 3 0 1 7 — 5 8 2 1 )2 0 8 — 2
教 师 对 课 程 的理 性 认 识 和 把 握 决 定 着 课 程 实施 的 质 量 , 但 是 不少 教 师 不 了解 德 育课 程 的 发展 历 程 , 没有 认 真 学 习 过 《 也 品 德 与生 活 ( 社会 ) 程 标 准 》虽 然 大 多 数 教 师 明 了 德 育课 的性 质 , 课 。 但 缺乏 开 展 综 合 课 程 的经 验 , 内容 处 理 、 在 目标 定 位 、 学 方 法 教 的选 择 、 教学 评 价 手 段 的选 择 等 方 面 。 沿 袭 以 往 的其 他 课 程 的 多 做法 , 业化程度不高 。 专

论高校德育和高校德育教师队伍——以德育教师专业化为研究视角

论高校德育和高校德育教师队伍——以德育教师专业化为研究视角

用 “ 治思 想教 育” 一概 念 。 政 这

高 校 德 育 的提 出与 实 施
工作 ” 概念 , 为新 时期思 想 政治 工作 领域 的规 范性 成 德 育是“ 教育 者按 照一 定社 会 或 阶级 的要 求 , 有 提法 。关 于“ 想 政 治 教 育 ” 念 的规 范 化 , 始 于 思 概 肇 目的 、 计 划 、 组 织 地 对 受 教 育 者 施 加 系 统 的 影 高校“ 有 有 思想政 治 教育 专 业” 开 设 。1 8 的 9 3年 全 国职
关 键 词 : 高校 德 育 ; 育 教 师 ; 育 教 师 队伍 专 业 化 : 德 德 中 图分 类 号 :G 5 41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6 1— 4 6 2 0 ) 3— 1 9 4 1 7 9 7 ( 0 8 0 0 3 —0
教 师专 业 化 是 教 师 发展 的 总体 趋 势 , 校 德 育 育 。[ 上 世纪 5 高 ”幻 0年代 , 各行 各业 包 括学 校 的政 治 教
( ) 高 校 德 育 ” 念 的 演 变 一 “ 概
在 我 国高 等 教育 领 域 , 以学科 范 畴 对 高 校 德 育
18 9 5年 中共 中 央 、 国务 院 印发 的《 国 教 育 改 中
的理 解是 伴 随着我 国社 会 的发 展而 演变 的 。学 校 德 革和发 展 纲要 》 中指 出 : 德 育 即 思 想 政 治 和 品德 教 “ 育是 由思 想政 治 工作 ( 育) 步 演 变而 来 , 目前 育 ” 9 8年 1 教 逐 到 。1 8 2月 2 日《 5 中共 中 央关 于 改 革 和 加 又包 含 了思 想政 治 教育 。新 中国成立 之初 , 尚无 “ 学 强 中小 学德 育工 作 的通知 》 申“ 育 即思 想 品德 和 重 德 校德 育” 说 , 时称 之 为 “ 治 课 ” “ 治 思 想 教 政 治教 育 ” 并进 一 步确认 了德育 的 内涵包 括 政 治教 之 当 政 和 政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走向德育专业化——学校德育100问》有感
武汉经济开发区新城小学李倩
这是一本让人深受启发的书,是一本非常务实的书——身为一线教师,同时也是一名老班主任,当我翻开它时,就被它深深吸引。

它就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檀传宝编著的《走向德育专业化—学校德育100问》。

檀传宝教授借鉴〈十万个为什么〉等书的成功经验,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介绍德育知识,将与学校德育相关的100个问题分编为理论篇、流派篇、热点篇、务实篇等4个篇章。

理论篇主要探讨什么是德育专业化、怎样实现德育专业化、教师如何做到尊重学生权利、教师在德育工作中要有怎样的生命意识等问题;流派篇主要探讨了诸如苏霍姆林斯基、马卡连柯、诺丁斯、马斯洛、科尔伯格等不同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对德育的启示;热点篇则以时下热点新闻如唐骏学历造假事件、丁俊晖“读书无用论”等为切入点探讨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务实篇则从德育环境、学校德育管理、班级管理、家校合作、师生交往、学生心理、课程与教学、学生文化、行为习惯养成等方面探讨德育工作的细节问题。

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注意引入对现实生活中的德育热点、难点问题的分析,还用“相关链接”形式推荐阅读线索,有效增强读者兴趣,拓展读者专业视野。

通过潜心研读,我有了很多体会。

一、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德育专业化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不强,教书与育人分离,教
师专业化主要体现为教学专业化,教师比较重视提高自己在教学设计、课件制作、多媒体运用等方面的技能,以提升自己专业化水平。

新教师在入职前没有经历必要的德育课程的学习,例如考教师证要考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但从没德育学之类的专门学科。

如何在教学中开展德育工作,我们都没有专门的学习和研究。

班主任上岗,也没有经过专门的考试或者考核。

有些学校里,只要是老师责任心强,管得住学生,就可以做班主任了。

有的老师只想上好自己的课,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不想去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这样导致我们的德育工作不够专业,有时候全凭经验,有时候依赖于教师的责任心。

班主任也好,科任老师也好,我们开展德育工作也许每天都在“摸着石头过河”。

在书的前言中提到的一个观点引起我的共鸣。

十多年前,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曾经十分愤慨地反问:为什么养猪养狗都要有个兽医学,培育人类下一代这样重要的工作却可以不要教育学?!具体到德育领域,我们完全可以进一步追问:为什么课件制作这样的教学技术都是“教师专业化”的应有之义,而培育人心灵的德育艺术却长期不在“教师专业化”的视野之内?!
这句话令我震撼。

很多时候,我总是认为把书教好最重要,所以平时过于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弱化了育人的重要地位。

现在我知道了,育人在某种程度来说比教书更为重要。

更让我惭愧的是:做了十几年的教师,摸着石头过河十几年,自己还不知道德育也可以专业化。

可以想象,我们在德育专业化方面有多么大的提升空间。

如果我们在
这个方面多一些研究和探索,一定可以更好地推进德育水平,更好地推进学校内涵发展。

其实,各国教育实践中积累的大量宝贵德育经验可以借鉴,而且现代教育、心理科学也有大量有价值的德育理论成果可以应用,但是,在我们的德育实践中,这些却被忽视了,这真的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德育专业化”的提出,首先指明了德育的系统性。

德育是什么?德育的课程形态有哪些?为我们勾勒出德育的全部图景。

完整的学校德育由直接德育、间接德育和隐性课程构成,每一种课程形态都包含着多名组织者与参与者,是每一名教师有目的的引导和不经意的感染,促成了学生的道德成长。

其次,“德育专业化”强调了德育的专业性。

德育专职教师的“随机上岗”和其他科任教师的“无心插柳”都揭示了当前德育的非专业性。

德育实践,不应仅仅是请好教师谈经验,它的成熟有赖于必要的德育思想流派借鉴、必要的理论课题研讨、必要的德育实务学习,而该书正是将这些核心模块汇集成册,以专业视角带动经验总结,以理论参与取代经验独行。

二、对症下药,改进德育行为和方法
书中第8个问题主要讲“为什么教师为什么应当具有必要的人权意识?教师如何尊重学生的权利?”这个专题让我受益匪浅。

一位即将退休的老教师因为所带学生在全县会考中成绩不好,再加上心情不好,所以对班上十几个没有完成作业的学生打耳光,有的被打了47下,导致学生受伤。

这个案例提醒我们教师要提高基本的人权意识,遵守人权原则,
应该避免体罚或者变相体罚。

在德育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权利,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遵守教育法规。

教育法规是人权原则在教育领域中的具体运用。

教师不得违背其中的规定。

第二,教师在教书的同时一定要育人。

如果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能够把育人看做最终目的,并时刻从育人的角度考虑如何教书,那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就会少些功利心,更多保持一份平和的心态,,也会更多考虑学生的体验和思考。

第三,注重教学艺术。

学生有了错误,教师肯定要指出并帮助他改正。

在学生执拗或者错误严重的情况下,教师还要使用一定的惩罚措施。

很多时候,教师一旦动用惩罚措施,就很容易侵犯学生的权利,甚至出现体罚现象。

那么,如何才能既让学生认识并改正错误,而又尊重学生权利呢?这就需要教师注意教育的艺术。

例如,提出学生错误要有真凭实据,并且最好不要当众提出;要理解并宽容学生的错误;对学生的惩罚要适度并取得学生理解;要给与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等等。

书中第98个问题“学生违反课堂纪律,怎么办?”也引起我的思考。

面对学生违反课堂纪律,教师拥有很大的教育行为选择空间。

而不同的选择也会导致截然不同的教育效果。

如果教师能够对学生的违纪行为抱持一种科学的教育性的理解,那么就会自然地选择较为合理并能达成预期教育目的的教育行为。

我们应该了解并学会分析学生课堂违纪行为产生的原因。

一般来
说,主要有这些:
第一,在吸引他人关注的过程中产生的行为过失。

每个学生都想得到老师的关注,这是一种潜在的心理需求。

但是,因为各种原因,教师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这种心理需要。

最终,可能的结果是,“教师没有去抓住孩子表现好的时候,却花费大量时间抓住孩子表现不佳的时候,也就是屡屡评价不合乎规范的行为。

这样,教师总是关注到不良的行为,反而强化了这种行为,而孩子偶尔出现的良好行为却没有得到及时的应有的强化。

”这样的教育过程产生的结果就是,学生认为想要得到老师的关注,就要使用违反课堂纪律的策略。

一种正常的良好的愿望,因为老师不经意的强化习惯产生了恶性循环的行为方式。

第二,对外在控制形成的逆反和抗拒心理的表现。

在较为专制、控制性较强的课堂氛围中,具有逆反性格或者个性较强的学生会形成抗拒心理,违反纪律成为他们挑战权威、展示自我的一种方式。

也有经历过较多失败和挫折的学习困难学生为了保护自己的自尊心,往往对学习任务持消极态度,逃避学习,试图把错误归罪于任务本身——“不是我不会,是我对这不感兴趣”。

因此,对于这些违纪学生,教师要理性对待,并在此基础上改变课堂管理的理念和策略。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建立积极课堂,减少纪律问题的发生。

第一,给与每个学生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尤其重视对学生遵守课堂纪律的规范行为的关注和认可,使学生在课堂生活中产生归属感和
认同感。

一个有经验的老师能够通过眼神、语言暗示、课堂提问等教学手段使全体学生体验到老师的关注。

第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课堂纪律问题的产生,往往是因为学生对课堂教学不感兴趣,枯燥乏味的课堂生活难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让学生不分散注意力的最重要方法就是改善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有趣、具有情绪和智力上的深层的吸引力。

这样,课堂才会成为安静、神圣、充满智慧和生命力的殿堂。

第三,用责任感和纪律意识的培养替代单纯的惩罚。

单纯的惩罚,往往是对学生的外部控制的行为,而且控制会导致不信任和对立。

因此,改变学生的问题行为,建立良好的课堂纪律,需要教师在强制和尊重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能够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具体明确指导其行为,告诉其行为的限度是什么,什么样的行为能够被接受,并清楚说明学生应该如何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遵守纪律的过程中,获得内在的成长,更具有责任感和自制力,而不是让他们在惩罚中自我贬低,自暴自弃。

我们可以让学生参与课堂管理。

师生共同分享课堂管理的权力,教师提供机会让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策划和实施。

学生课堂违纪,应该就事论事,不翻旧案。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违纪行为进行评价和反思,并引导他们制定行为改进计划。

通过给学生反馈和督促,使他们信守计划。

多鼓励和赞扬,增强他们追求进步的信心。

如果一时不见效果,教师应该有耐心,宽容和等待,给他们时间,慢慢等待他们的改变和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