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初三化学
苏教版初三化学教材解析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苏教版初三化学教材解析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苏教版初三化学教材是一本重要的学习工具,通过对化学知识的系统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本文将对该教材进行详细解析,并探讨如何通过实验教学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I. 教材结构及特点苏教版初三化学教材分为多个章节,涵盖了化学的基本概念、化学反应、化学变化与能量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每个章节都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实验探究。
该教材特点如下:1. 问题驱动:每个章节都提出一个或多个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与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图文并茂:教材中配有大量的实验图片和示意图,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3. 实验环节:每个章节都设有实验环节,鼓励学生动手实验,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观察能力。
II. 实验教学对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亲自参与和操作,掌握实验技巧,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
实验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1. 提前准备:在实验前,教师应该向学生介绍实验目的和步骤,并提供所需要的实验器材和材料。
学生需要提前进行实验计划和设备准备,增强实验的自主性和主动性。
2. 实验操作: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时,应遵循实验的安全规范,正确使用实验器具和试剂。
在实验中,学生要观察现象、收集数据、记录实验过程并进行分析、总结和归纳。
3. 实验讨论:学生完成实验后,可以进行实验结果的讨论,通过交流和分享实验心得,进一步加深对化学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III. 科学素养的培养除了实验技能,苏教版初三化学教材也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是指学生对科学方法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对科学伦理和科学精神的认识。
具体方法如下:1. 科学方法:教师应该在授课中强调科学方法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实验和问题解决。
学生需要学会提出问题、制定假设、设计实验、进行数据分析,从而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科学探究精神。
苏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全)
苏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全)苏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全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
在初中化学学习中,我们主要学习了物质的性质、元素与化合物、化学方程式、溶液、气体的性质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我们将对苏教版初三化学中的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是物质与其他物质相互作用时所表现出来的特点。
物质的性质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种。
1.物理性质物理性质是描述物质不发生变化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颜色、形状、大小、重量、硬度、密度等。
物质的变化状态(固态、液态、气态)和熔点、沸点、溶解度等也是物质的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是描述物质与其他物质发生变化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物质的燃烧性、腐蚀性、还原性等都属于化学性质。
二、元素与化合物元素是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物质,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
元素根据化学性质的不同可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半金属元素。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通过化学反应形成的物质。
化合物通常具有特定的化学式和分子结构。
例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H2O。
三、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和结果。
化学方程式由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组成。
反应物在反应中发生变化,生成物是反应物的变化产物。
化学方程式中需要满足质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要求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电荷守恒定律要求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电荷等于生成物的总电荷。
四、溶液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体系。
溶质是指能在溶剂中被溶解的物质,溶剂是指能溶解溶质的物质。
溶液的浓度通常用溶质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或溶质的摩尔浓度来表示。
溶解是指溶质与溶剂之间发生的相互作用,形成溶液的过程。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单位体积溶剂对溶质的溶解能力。
五、气体的性质气体是无固定形状和体积的物质。
气体的性质包括可压缩性、扩散性、容易受热膨胀、相互之间的运动方式等。
苏教版初三化学上册ppt课件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01 总结词
掌握氧气的物理和化学性 质,了解其在生活和生产 中的应用
03 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
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
02 化学性质
支持燃烧,具有氧化性, 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 应
04 用途
医疗急救、金属切割、气
焊等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总结词
掌握二氧化碳的物理 和化学性质,了解其 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
溶液的组成与性质
总结词
溶液的组成与性质
详细描述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均匀混合物。溶质是指被溶解的物质,而溶剂则是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其组成可以用溶质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等来表示。溶液在化学反应 和物质分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溶解度与溶液的浓度
要点一
总结词
溶解度与溶液的浓度
感谢观看
化学变化
产生新物质的变化,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例如:氢气燃 烧、氧化铜与盐酸反应。
化学反应的类型
化合反应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 产物的反应。例如:氢气与氧气发生
化合反应生成水。
置换反应
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 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例如: 铁与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和硫
酸亚铁。
分解反应
一种物质分解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 物的反应。例如:碳酸钙受热分解成 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复分解反应
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 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例如:氢氧化钠 与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氯化钠和 水。
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01
02
03
吸热反应
需要吸收热量才能进行的 化学反应。例如:氧化钙 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需要吸收热量。
苏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概览!
苏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概览!苏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概览本文档旨在提供苏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的概览,帮助学生复和总结课程内容。
一、物质的组成1. 原子与元素- 原子的基本结构- 元素的概念与性质-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与应用2. 化合物与混合物- 化合物的特征与性质- 混合物的分类与区分方法二、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1. 化学方程式-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平衡2. 可燃物质与不可燃物质- 燃烧与灭火的规律与方法- 不可燃物质的特点与应用三、酸、碱、盐1. 酸的性质与特征- 酸的鉴别方法- 酸与金属的反应2. 碱的性质与特征- 碱的鉴别方法- 碱与酸的中和反应3. 盐的性质与应用- 盐的制备与提纯方法- 盐的鉴别方法四、氧气与酸素的利用1. 氧气的性质与制取-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工业制取方法- 氧气的性质与应用2. 酸素的性质与制取- 酸素的实验室制取与工业制取方法- 酸素的性质与应用五、空气与大气污染1. 空气的组成与性质- 空气中主要成分的含量与特点- 空气中微量元素与气体的存在2. 大气污染与预防- 大气污染的种类与主要来源- 大气污染的防治方法六、金属与非金属1. 金属的性质与应用- 金属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金属的应用领域与特点2. 非金属的性质与应用- 非金属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非金属的应用领域与特点七、水与溶液1. 水的性质与溶液- 水的特性与重要性- 溶液的组成与分类2. 溶液的鉴别与制备- 溶液的鉴别方法- 溶液的制备与浓度计算以上为苏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的知识点概览,希望能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与掌握课程内容。
初中化学目录苏教版
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下册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第六章溶解现象
一、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
二、化学研究些什么
三、如何学习和研究化学一、物质的溶解
二、溶液构成的表示
三、物质的溶解性
第二章我们身旁的化学物质第七章应用宽泛的酸碱盐
一、由多种物质构成的空气
二、性质开朗的氧气
三、巧妙的二氧化碳
四、自然界中的水一、溶液的酸碱性
二、常有的酸和盐
三、酸和碱的反响
四、酸、碱、盐的应用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神秘第八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一、用微粒的看法看物质
二、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三、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
四、物质构成的表示方法一、什么是有机化合物
二、淀粉和油脂
三、蛋白质和维生素
第四章焚烧燃料第九章化学与社会发展
一、焚烧与灭火
二、定量认识化学变化
三、化石燃料的应用一、化学与能源
二、化学与资料
三、化学与环境
第五章金属与矿物
一、金属与金属矿物
二、铁的冶炼合金
三、金属的防备和回收
四、石灰石的利用。
苏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材分析
苏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材分析一、教材整体结构苏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材共分为七个单元,分别是开启化学之门、我们周围的空气、物质构成的奥秘、自然界的水、化学方程式、碳和碳的氧化物、燃料及其利用。
每个单元下设若干课题,整体结构清晰,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章节安排与学习目标本教材的章节安排合理,每个章节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例如,在“我们周围的空气”这一章,学生将了解空气的组成、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方法。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化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实验设计与操作本教材注重实验操作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设计了多个实验探究活动。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化学现象,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同时,教材还提供了实验指导和注意事项,确保实验的安全有效进行。
四、知识点解析与难点突破本教材对每个知识点都进行了详细的解析,帮助学生理解化学概念和原理。
对于难点知识,教材采用了多种方式进行突破,如通过图表、实例、实验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同时,教材还提供了难点解析和突破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难点知识。
五、习题解析与答案本教材每节后都附有相应的习题,题型多样,难度适中。
通过练习这些习题,学生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化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同时,教材还提供了习题解析和答案,方便学生自查和学习。
六、教材与考试大纲的对应关系本教材的内容与考试大纲紧密相连,涵盖了中考化学考试的主要知识点和技能点。
通过学习本教材,学生可以全面了解中考化学考试的要求和内容,为备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教学方法与建议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本教材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建议。
例如,可以采用实验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案例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等。
这些方法和建议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材特色与创新点本教材具有以下特色和创新点:首先,注重实验探究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其次,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最后,提供丰富的配套资源和学习支持。
初中化学目录(苏教版)
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下册
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第六章溶解现象
一、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一、物质的溶解
二、化学研究些什么二、溶液组成的表示
三、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三、物质的溶解性
第二章我们身边的化学物质第七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一、由多种物资组成的空气一、溶液的酸碱性
二、性质活泼的氧气二、常见的酸和盐
三、奇妙的二氧化碳三、酸和碱的反应
四、自然界中的水四、酸、碱、盐的应用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第八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一、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一、什么是有机化合物
二、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二、淀粉和油脂
三、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三、蛋白质和维生素
四、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
第四章燃烧燃料第九章化学与社会发展
一、燃烧与灭火一、化学与能源
二、定量认识化学变化二、化学与材料
三、化石燃料的应用三、化学与环境
第五章金属与矿物
一、金属与金属矿物
二、铁的冶炼合金
三、金属的防护和回收
四、石灰石的利用。
苏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全)
第1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二)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苏教版化学九年级知识点
苏教版化学九年级知识点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以及相互转化关系的学科,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学习化学知识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培养科学素养。
下面将介绍苏教版九年级化学的主要知识点。
第一章:化学与生活化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比如:1.1 物质与可见现象物质的存在状态:固体、液体、气体物质的特性:颜色、气味、热量有无、溶解性,并进行实验观察验证空气中的氧气:点燃木条,燃烧现象1.2 物质变化与反应物质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化学反应:燃烧反应、酸碱反应化学方程式:反应物、生成物第二章:常见物质与方法本章主要介绍了一些常见物质及其特性,以及实验方法的应用。
2.1 元素与化合物元素: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元素化合物:离子化合物、分子化合物2.2 酸、碱和盐酸的性质:酸性溶液的酸碱指示剂反应、与金属反应碱的性质:碱性溶液的酸碱指示剂反应、与非金属气体的反应盐的性质:溶解度、晶体结构、盐的用途第三章:能量与化学反应在本章中,我们将学习能量与化学反应之间的关系,以及一些能量变化的应用。
3.1 燃烧与能量燃烧现象:燃烧所释放的能量火焰颜色与金属元素的关系煤的燃烧过程:燃烧中的能量转化3.2 酸碱中的能量变化中和反应:酸碱中的能量转化溶解反应: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第四章:金属与非金属本章主要讲解金属与非金属的性质对比。
4.1 金属元素的性质金属的性质:导电性、延展性、热导性、金属光泽与酸反应:金属与酸反应产生的气体4.2 非金属元素的性质非金属的性质:不良导电性、易燃性与氧气反应:非金属与氧气的反应第五章:氧气与酸碱本章中,我们将学习氧气与酸碱的相关知识。
5.1 氧气的制法和性质氧气的制法:分解过程、水的电解氧气的性质:颜色、对物质的影响5.2 酸碱中的电离现象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酸碱溶液的电离现象:电离程度、pH值酸碱溶液的浓度:酸碱中和反应第六章: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变化本章主要讲解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定律。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汇总第一章物质的分类§1.1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物质的微观构成: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微粒。
•物质的分类:纯净物与混合物,单质与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的概念及判断。
§1.2 物质的多样性与统一性•同素异形体的概念及实例。
•物质的转化与循环:理解自然界中物质循环的基本过程,如水循环、碳循环等。
第二章物质的化学变化§2.1 化学变化的特征•化学变化的定义及特征: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常伴随能量变化。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2.2 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理解: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配平方法及应用。
§2.3 化学反应的类型•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及判断。
•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理解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的概念,知道氧化剂与还原剂的作用。
第三章金属的冶炼与利用§3.1 金属的冶炼•金属冶炼的一般步骤及原理:如热还原法、电解法等。
•炼铁与炼钢的基本原理及过程。
§3.2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金属腐蚀的原因及分类: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
•金属防护的方法:如涂油漆、镀金属、制成合金等。
§3.3 金属资源的利用与保护•金属资源的分布与储量。
•金属资源的回收利用及环保意义。
第四章常见的酸碱盐§4.1 酸的通性与常见酸•酸的通性:酸能与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某些盐等反应。
•常见酸的性质与用途:如盐酸、硫酸、硝酸等。
§4.2 碱的通性与常见碱•碱的通性:碱能与酸、非金属氧化物、某些盐等反应。
•常见碱的性质与用途: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
§4.3 盐的通性与常见盐•盐的通性:盐能与酸、碱、某些盐等反应。
•常见盐的性质与用途:如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等。
苏教版初三化学教案5篇
苏教版初三化学教案5篇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苏教版初三化学教案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常见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情况。
(2)了解几种常见的酸及酸的通性。
(3)认识浓硫酸的腐蚀性。
2.过程与方法(1)进一步认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2)运用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运用比较概括的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培养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浓硫酸的腐蚀性。
3.酸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1.酸碱指示剂的变色情况。
2.酸的化学性质。
教学工具【教具准备】白醋、苹果汁、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溶液、石蕊溶液、试管(若干)、牵牛花、万寿菊、蝴蝶兰花、玫瑰、月季、紫甘蓝、硫酸、玻璃棒等。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日常生活中,你听说过、接触过酸和碱吗?【交流回答】接触过的酸有:碳酸、醋酸、盐酸、硫酸;碱有:氨水、石灰水、烧碱。
【提出问题】用什么较简单的方法区分酸和碱呢?【展示交流】请同学们做教材P50实验10-1,交流实验结果。
【阅读记忆】请同学们阅读并理解教材P51内容,归纳什么叫指示剂?指示剂遇酸和碱溶液变色有什么规律?【阅读回答】石蕊试液遇酸溶液变红,遇碱溶液变蓝;酚酞溶液遇酸溶液不变色,遇碱溶液变红。
【提出问题】请同学讨论白醋、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这4种物质中,哪些可能是酸溶液,哪些可能是碱溶液。
【交流回答】白醋,盐酸是酸溶液;石灰水,氢氧化钠是碱溶液。
【归纳总结】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取少量溶液,滴入几滴石蕊试液,若溶液呈红色,则说明该溶液为酸性溶液,若溶液呈蓝色,则说明该溶液为碱性溶液。
化学苏教版九年级知识点
化学苏教版九年级知识点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也是中学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
九年级是学生接触化学的关键时期,下面将介绍苏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中的主要知识点。
一、物质与化学元素1. 物质的性质:物质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具有质量、颜色、形状、硬度等特征。
2. 化学元素:化学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包括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半金属元素。
二、常见物质的分类与性质1. 盐类:是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具有结晶性和导电性。
2. 酸碱盐:包括酸、碱和盐三种物质,具有酸碱性、导电性和气味等性质。
3. 金属与非金属:金属具有导电性、延展性和韧性,非金属则相反。
三、反应与化学方程式1. 反应类型:包括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等。
2.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和数字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等。
四、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1. 原子结构:原子由核和电子组成,核中包含质子和中子,电子绕核运动。
2. 元素周期表:将元素按照原子序数和化学性质排列的表格,包括周期和族等信息。
五、化学键与化合价1. 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等,相互连接原子的力。
2. 化合价:元素在化合物中所能发生的化学键的形式和数目。
六、化学反应与能量1. 反应速率:反应物消耗和生成物生成的速率,受温度、浓度和催化剂等影响。
2. 能量变化:化学反应过程中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包括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七、酸、碱与盐及其溶液的性质1. 酸碱性:酸具有酸味、酸性和导电性,碱具有碱味、碱性和导电性。
2. pH值和酸碱指示剂:用于表示溶液的酸碱性和进行颜色变化的指示剂。
3. 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八、常见气体的性质与制取方法1. 氧气与燃烧:氧气是支持燃烧的必需物质,燃烧是有机物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
2. 二氧化碳与酸碳酸盐: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可用酸与碳酸盐反应制取。
九、溶液的结构与性质1. 溶液的形成:溶质在溶剂中弥散,形成均匀的混合物,包括固液溶液、气液溶液等。
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苏教版5篇
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苏教版5篇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大多数学生,同时注意培养优秀生和提高后进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苏教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苏教版1生活中常见的盐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二课时)》。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设置、教学过程设计及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本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生活中常见的盐》的第二课时,通过上节课教学,学生知道了生活中常见的盐及主要用途,了解了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及盐的某些化学性质,在此基础上,这节课主要探究学习复分解反应及发生的条件。
从《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化学学科自身特点可以看出:复分解反应是非常重要的知识内容,它要求学生掌握复分解反应的概念、条件及酸碱盐的溶解性;学会判断复分解反应类型;正确书写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
本课学习前学生已知道常见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和化合、分解、置换反应,但对酸、碱、盐之间的反应类型不能做出判断,从而产生疑问,因此,本课学习复分解反应,会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到似曾相识,这样在教学过程中会缓解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紧张情绪,使学生保持轻松、良好的心态。
而教材内容的整体安排又体现了复分解反应知识的层次性、系统性,渗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理念,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
复分解反应作为化学用语中的“高层建筑”,既需要前面基础知识:元素符号、化合价及化学式书写等基本化学用语的辅助,也需要酸碱盐溶解性和复分解反应条件的支撑。
所以,熟练准确的书写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无论是对初中化学知识的学习还是今后化学的继续学习,都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提升学生化学学习的综合素养也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说目标依据课标、教材内容,从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1、理解复分解反应,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一些常见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
苏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全完整版
苏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全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二)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克。
苏教版初三化学完全攻略
苏教版初三化学完全攻略化学是一门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科学学科,也是初中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课程。
为了帮助初三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提高考试成绩,本文将带领大家全面了解苏教版初三化学课程的学习要点和攻略。
一、知识框架梳理苏教版初三化学课程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模块:物质的性质与变化、溶液和晶体以及化学反应。
其中,物质的性质与变化模块是化学学习的基础,而溶液和晶体、化学反应模块则是进一步扩展和应用化学知识的重要内容。
在学习物质的性质与变化模块时,我们需要了解物质的分类、物质的性质以及物质变化的过程和条件。
例如,我们要学会区分元素和化合物,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同时掌握物质变化的表征和发生条件。
在学习溶液和晶体模块时,我们需要了解溶液的组成与性质、溶质的溶解、晶体的特点以及晶体的制备方法等知识。
此外,我们还需要掌握一些实验技能,如制备溶液和晶体的方法。
在学习化学反应模块时,我们需要掌握反应的类型和特征、常见化学反应的实际应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平衡等内容。
通过学习化学反应,我们能够了解化学反应背后的原理,进而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实验中。
二、学习方法指导1. 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化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辅相成。
因此,除了课堂学习外,我们还应该积极参与实验操作,通过实践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
2. 多演练习题:化学的学习需要强调动手实践。
做题可以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的知识,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选择一些经典习题集进行练习,同时要注意理解解题思路和方法,而不仅仅是死记硬背答案。
3. 建立知识框架:化学是一门涉及众多概念和知识点的学科,我们可以通过建立知识框架来帮助我们理清思路。
可以根据课本内容,制作思维导图或整理提纲,将相关知识点归类整理,形成一张清晰的知识框架。
4. 多与他人交流讨论:化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和探讨,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同时,通过与他人的交流,我们也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进行补充和提高。
苏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
苏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九年级化学知识点一、物质的分类1. 纯物质与混合物纯物质是指物质中只包含一种元素或化合物,如纯水、纯铁等;混合物是指物质中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或化合物,如空气、海水等。
2. 金属、非金属和金属loid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常见的金属有铜、铁、铝等;非金属则不具备这些性质,如氧气、碳等;金属loid具有金属和非金属的性质,如硅、锗等。
二、化学式1. 元素符号元素符号是表示化学元素的字母缩写,比如氧元素的符号是O,氢元素的符号是H。
2. 化学式化学式是用元素符号和下标表示化学元素的种类和比例关系,比如水的化学式是H2O,表示其中含有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
三、化学反应1. 反应物和生成物化学反应中参与变化的物质称为反应物,生成的物质称为生成物。
2. 反应类型化学反应可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还原反应等,根据具体的反应条件和产物可以判断反应类型。
3.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和符号反应条件表示化学反应,左侧为反应物,右侧为生成物,并用化学符号表示状态。
四、化学元素与元素周期表1. 化学元素与周期表化学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元素周期表是将元素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表格,表中的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
2. 元素的周期性元素周期性是指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出现周期性变化,如电负性、原子半径等。
五、离子与离子反应1. 离子的概念离子是指原子或原子团失去或获得电子后带电的物质,常见的离子有钠离子Na+、氯离子Cl-等。
2. 离子反应离子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离子间的结合与解离,生成新的离子物质,如氯化钠溶解在水中的离子反应为Na+ + Cl- → NaCl。
六、酸碱中和反应1. 酸与碱的性质酸具有酸味、能与碱中和、能与金属反应等特点;碱具有碱味、能与酸中和、能与非金属酸性氧化物反应等特点。
2. 中和反应酸与碱的反应称为中和反应,反应产物为盐和水,如硫酸与氢氧化钠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苏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
苏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学术研究教学计划是教学研究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
好的教学设计可以为教学活动提供科学的行动,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5集辑苏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苏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1化学变化的初步概念。
能力目标:能够辨别能哪些属于物理变化,哪些属于化学变化;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情感、态度、价值观: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科学的观察和剖析能力,并使他们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
教学重点:物质的变化与性质教学难点:物理变化与物理性质,化学变化化学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区别教学方法:探究—归纳总结法教学准备:[实验1-1]-[实验1-5]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二次备课新课导入:绪言课的几个实验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化学分析的印象,课后有许多女同学提问:为什么白纸喷“水”会变红,再喷“水”红色又消失了呢?生活中也有许多现象: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和冰,工程机械制品水蒸气会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这又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就下面来学习生物体的变化。
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介绍]观察实验方法:看、闻、触摸。
观察实验的步骤:1、实验前,物质的色、态、味等2、实验过程中,发光、放热、生成气体、沉淀等现象;3、实验后,物质的物质的色、态、味等;思考:物质变化前后,但若生成了其他物质?[实验1-1]水的沸腾[实验1-2]胆矾的粉碎[实验1-3]胆矾溶于水后氯化钠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实验1-4]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填表:实验序号变化前的物质变化时的现象变化前的物质变化前有无新物质生成1-1液态的水有水蒸气会带来;又变成水蒸汽的水液态的水无1-2蓝色块状胆矾块状变成粉末状蓝色粉末状胆矾1-3蓝色硫酸铜变成蓝色浑浊物蓝色氢氧化铜沉淀有1-4薄片块状石灰石有气泡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有【讨论、归纳】1-1、1-2中水和胆矾发生了状态和形态的变化,但无新物质生成,1-3、1-4中有颜色的变化,有沉淀的生成,有气体生成,并生成了新物质。
关于苏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6篇
关于苏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6篇为大家整理的苏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苏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⒈知识与技能:⑴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同时,知道石油炼制几种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⑵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⒉过程与方法:通过一些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及注意环保问题。
教学重难点⒈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⒉化学变化中能量的变化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引入课题播放生活中的图片,设问:1、家庭中炒菜、做饭、洗浴等使用什么燃料?2、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使用什么燃料?3、炼钢厂、热点厂等常使用什么燃料?(配以多媒体播放煤、石油、天然气的形成过程) 边看边联系已有生活经验,思考:柴、煤、煤气。
汽油、柴油。
煤阅读教材,观看录像,回答问题。
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等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
使学生联系生活,关心生活从已有的经验入手,引出新知识,强调在学习中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
让学生了解生活,了解社会,知道燃料的`种类、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和用途。
知识拓展1、煤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2、煤分解的产物有哪些?3、煤分解这个过程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为什么?播放录像:煤的用途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录像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1、混合物2、焦碳、煤焦油、煤气3、化学变化,因为反应前是碳,反应后生成新物质:焦碳、煤焦油、煤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1、石油可以直接用作燃料吗?为什么不把石油直接用作燃料?2、石油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为什么?3、石油是根据什么原理进行炼制的?播放录像:石油的用途介绍石油的用途。
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录像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1、不可以,因为这样会浪费资源,不经济,不科学,应该综合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一)、固体的颜色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5、淡黄色固体:硫磺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二)、液体的颜色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三)、气体的颜色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18、黄绿色气体:氯气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二、初中化学之三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6、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3)农药化肥任意施放8、收集气体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9、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10、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
11、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12、三大化学肥料:N、P、K13、排放到空气中的三种气体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14、燃烧发白光的物质:镁条,木炭,蜡烛。
15、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氢气,一氧化碳,单质碳。
16、具有可燃性的三种气体是:氢气(理想),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
17、CO的三种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18、三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
(全为混合物)19、三种黑色金属:铁,锰,铬。
20、铁的三种氧化物: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
21、炼铁的三种氧化物: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22、常见的三种强酸:盐酸,硫酸,硝酸。
23、浓硫酸的三个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24、氢氧化钠的三个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25、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三种氧化物:氧化铜,水(氧化氢),二氧化碳。
26、实验室制取CO2不能用的三种物质:硝酸,浓硫酸,碳酸钠。
27、酒精灯的三个火焰:内焰,外焰,焰心。
28、使用酒精灯有三禁:禁止向燃着的灯里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
29、玻璃棒在粗盐提纯中的三个作用:搅拌、引流、转移30、液体过滤操作中的三靠:(1)倾倒滤液时烧杯口紧靠玻璃棒,(2)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端,(3)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31、固体配溶液的三个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32、浓配稀的三个步骤:计算,量取,溶解。
33、浓配稀的三个仪器:烧杯,量筒,玻璃棒。
34、三种遇水放热的物质:浓硫酸,氢氧化钠,生石灰。
35、过滤两次滤液仍浑浊的原因:滤纸破损,仪器不干净,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36、药品取用的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37、金属活动顺序的三含义:(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在水溶液中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2)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里的氢;(3)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38、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9、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1)温度,(2)是否搅拌(3)固体颗粒的大小40、使铁生锈的三种物质:铁,水,氧气。
41、溶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42、影响溶解度的三个因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
三、初中化学常见混合物的重要成分1、空气:氮气(N2)和氧气(O2)2、水煤气: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3、煤气:一氧化碳(CO)4、天然气:甲烷(CH4)5、石灰石/大理石:(CaCO3)6、生铁/钢:(Fe)7、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C)8、铁锈:(Fe2O3)四、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俗称1、氯化钠(NaCl):食盐2、碳酸钠(Na2CO3) :纯碱,苏打,口碱3、氢氧化钠(NaOH):火碱,烧碱,苛性钠4、氧化钙(CaO):生石灰5、氢氧化钙(Ca(OH)2):熟石灰,消石灰6、二氧化碳固体(CO2):干冰7、氢氯酸(HCl):盐酸8、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绿9、硫酸铜晶体(CuSO4 .5H2O):蓝矾,胆矾10、甲烷(CH4):沼气11、乙醇(C2H5OH):酒精12、乙酸(CH3COOH):醋酸13、过氧化氢(H2O2):双氧水14、汞(Hg):水银15、碳酸氢钠(NaHCO3):小苏打四、初中化学溶液的酸碱性1、显酸性的溶液:酸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硫酸氢钠、硫酸氢钾等)2、显碱性的溶液:碱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碳酸钠、碳酸氢钠等)3、显中性的溶液:水和大多数的盐溶液五、初中化学敞口置于空气中质量改变的(一)质量增加的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氯化镁,浓硫酸;2、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钠,硫酸铜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二)质量减少的1、由于挥发而减少的:浓盐酸,浓硝酸,酒精,汽油,浓氨水;2、由于风化而减少的:碳酸钠晶体。
六、初中化学物质的检验(一)、气体的检验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4、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二)、离子的检验.6、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7、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8、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9、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10、硫酸根离子: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11、铵根离子: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12、铜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13、铁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三)、相关例题14、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15、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石灰石16、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
17、检验三瓶试液分别是稀HNO3,稀HCl,稀H2SO4?向三只试管中分别滴加Ba(NO3)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2SO4;再分别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Cl,剩下的是稀HNO318、淀粉:加入碘溶液,若变蓝则含淀粉。
19、葡萄糖: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若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就含葡萄糖。
七、物质的除杂1、CO2(CO):把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2、CO(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3、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通过氢氧化钠固体4、CuO(Cu):在空气中(在氧气流中)灼烧混合物5、Cu(Fe)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6、Cu(CuO):加入足量的稀硫酸7、FeSO4(CuSO4): 加入足量的铁粉8、NaCl(Na2CO3):加入足量的盐酸9、NaCl(Na2SO4):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10、NaCl(NaOH):加入足量的盐酸11、NaOH(Na2CO3):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12、NaCl(CuSO4):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13、NaNO3(NaCl):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14、NaCl(KNO3):蒸发溶剂15、KNO3(NaCl):冷却热饱和溶液。
16、CO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
八、化学之最1、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是H2 。
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CH4 。
3、密度最小的气体是H2 。
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是H2 。
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
6、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原子。
7、PH=0时,酸性最强,碱性最弱。
PH=14时,碱性最强,酸性最弱。
8、土壤里最缺乏的是N,K,P三种元素,肥效最高的氮肥是尿素。
9、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10、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国家是中国。
1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1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13、空气里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14、空气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
15、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16、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碳九、有关不同1、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排列不同。
2、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因为含碳量不同。
3、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氧气和臭氧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水和双氧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4、元素种类不同:是因为质子数不同。
5、元素化合价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6、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十、有毒的物质1、有毒的固体:亚硝酸钠(NaNO2),乙酸铅等;2、有毒的液体:汞,硫酸铜溶液,甲醇,含Ba2+的溶液(除BaSO4);3、有毒的气体:CO,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十一、溶解性表的记忆口诀钾钠铵盐个个溶,硝酸盐类也相同碱溶铵钾钠钡钙,硫酸盐类除钡钙,氯化物除银亚汞,碳磷酸盐多不溶解化学计算题关键是读数据,读出每一个数据包含的物质,然后分析物质之间的关系,即可找出已知的量和物。
如:在一次化学课外活动中,某同学想除去氯化钾固体中混有的氯化铜(不引进其他杂质)。
化学老师为他提供了以下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硫酸钠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