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以和为美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以和为美的思想浅析

摘要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乃至世界都有着广泛影响力的一种文化思想。而“和”是孔子各种思想论述中出现频率最多的一个字,堪称是孔子文化思想的核心。它包含人与自身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等。本文从孔子“以和为美”思想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谈起,就上述多方面的“和”思想,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孔子以和为美思想分析

中图分类号:b21 文献标识码:a

一孔子以和为美的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孔子生活于春秋时期,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从社会政治的背景来看,周取代了商,形成了君王、诸侯、大夫、士的政治格局。到了孔子生活的时代,王室的统治力量衰弱,各路诸侯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断纷争。而真正有知识和学问的“士”阶层,几乎没有政治权力。所以他们纷纷著书立说,宣扬自己的政治观点,希望能够获得统治阶级的赏识和采纳。孔子也是其中的一位,他在各个诸侯国中不断地进行游说和讲说,希望自己的政治主张能够被采纳。孔子对诸侯割据深切痛恶,要求各个诸侯国之间“和为贵”,提倡文德治国的方针,试图重现西周早期那种统一安定的局面。从社会经济背景上来看,伴随着周王朝统治力量的衰弱,出现了大量私有土地,与之应运而生的是大量农民的出现,且在经济上占有一定的主动权。这就让包含孔子在内的统治阶层,不得不考虑到广大

农民的利益要求。从思想文化背景上来看,周朝初期所制定的各种礼乐制度伴随着周王朝的衰微而几近崩溃,在孔子看来,就是因为这种“礼”的崩溃,才出了诸侯纷争的混乱局面,所以他积极倡导“礼”,试图重现周朝初期时的各种等级和礼数。对于当时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的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孔子以和为美的思想的内容和实质,以及其目的有何所指。

二孔子以和为美思想的具体分析

1 人与自身的和谐

整个社会体系中,人是最基本的单位,可以说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基石。在人与自身的和谐发展中,孔子的观点是充满了辩证意味的。首先,他承认人的生理需要,主张人性解放。《礼记》记载孔子的话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意思是说,人总是要将吃饱肚子作为生存的基础的,这是人自然属性之一,是没有什么阶级差别的,上至帝王诸侯,下至平民百姓,都具有这种在生存欲望面前的本质属性。所以在人与人之间通过人为的方式制造不平等,是不符合人的本质属性的。但是长期以来,包含学术界在内的不少人士,都把这种人的本能需要神秘化,认为这些人的本能需要和原始欲望是难以启齿的,特别是孔子作为万圣师表,应该是“存天理,灭人欲”的典范,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予以刻意的夸大和歪曲。其实这是与孔子的本意相违背的。孔子明确提出了吃饱、富贵的合理性,从来没有将自己标榜为不食人间烟火的“君子”,相反是一种充分肯定和尊重人的天性的姿态,只有对人的本性有一个正确的认

识,才能够为人与自身的和谐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其次,孔子在充分承认和尊重人的本质属性的同时,也毫不回避人生活在社会中,所具有的社会属性的一面。也就是说,人的本性是存在的,但是人要控制好这种本性,不能因为追求个人的欲望而损害了整个社会的和谐。那么具体的表现是怎样的呢?就是“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君子只求就现在所处的地位,来做他应该做的事,不希望去做本分以外的事,处在富贵的地位,就做富贵人应该做的事;处在贫贱的地位,就做贫贱时应该做的事;只有小人才会投机取巧,甚至冒险去满足自己的私利。在这种精神和道德情操下,就会达到一种“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的和谐状态。这是一种人的自然属性的快乐,也是一种道德快乐,更是一种本然状态上的审美意义。也就是说,不论是任何人,都有着果腹、富贵的本性,但是人可以对自己的这种欲望进行各种调解,如自省、慎独等,通过这种自我修养,达到一个和谐的境界。反而会收获一种超乎本然的快乐,自然也就实现了人与自身的和谐发展。

2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孔子以和为美追求中的重点部分,在仁、义、礼、智、信五个部分中都有着鲜明体现。首先是“仁”,何谓“仁”?《论语》中有多种行为,在孔子看来都是“仁”的,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等。归结起来,“仁”就是一种对他人

宽容和关爱,对自己则严格约束和要求的品德。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到严于律己,宽于待人,那么人和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也就水到渠成了。同时,孔子“仁”的思想较为先进的另一面在于,他对“不仁”的人是十分痛恨的,尤其是那些昏庸无度的君王和为富不仁的达官显贵,也就是“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其次是“义”。在具有了“仁”的道德情操之后,在孔子看来,还应该具有“义”的价值准则。他倡导“君子义以为上”和“君子义以为质”,将“义”看作是做人的根本和高尚的品德,如果一个人不为“义”有所触动,反而是一件值得忧虑的事情。对此,孔子提出了三个标准:第一是见利思义。面对了各种利益,要首先想到“义”,不能够为了利益而损害了“义”。第二是当仁不让,见义勇为。遇到符合“义”的标准的事情就积极主动去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追求“义”和维护“义”。第三是杀身以成仁,这是追求“义”的最高境界,为了“义”不惜牺牲个人的生命。如果每一个人都有着以上三种对于“义”的追求,那么人和人之间就注定是和谐的。

再次是“礼”。“礼”是社会上人们所应当主动遵从的一种现行秩序和道德准则,也是孔子十分重视的。“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要想让人与人之间和谐的相处,就要有一个准则,大家都遵从这个准则,那么人和人之间一定是和谐的。所以孔子看到周朝原有的各种礼度被废黜后感到十分痛心,没有了礼,就没有了标准,而以礼相待,礼让为先,则可以从很大程度上消除摩擦,实现和谐相处。

第四是“知”。“知”同“智”,即智慧。在孔子看来,每一个人都有智慧,但是因为使用智慧的人的性质不同,所以要分为君子之知和小人之知。君子会用自己的智慧去关爱他人,遵守法纪,做一些善事。但是小人则会用自己智慧,不顾一切地去追求自己的各种利益。所以他强调要有君子的知,即君子处事做人的智慧。

最后是“信”。信就是诚信。在孔子看来,人与人之间要守信用,要表里如一,答应别人的事就要做到,说话和实践应该是一致的。这是协调人际关系的一条重要的纽带。同时孔子还强调“笃信好学”,意思是说,这种诚信是要持之以恒,自始至终的,而不是虎头蛇尾,朝令夕改的。直到今天,这种诚信仍然是人际关系追求的最高境界之一。

3 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情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所以孔子主张尊重自然、亲近自然和回报自然。这种自然包含一切的三生万物,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儒家文化之所以到今天还有着深远的影响,与孔子所倡导的这种自然观是分不开的。首先,孔子认为人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热爱自然就是热爱自己的生命。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意思是说,天何尝说话呢?四季照常运行,百物照样生长。天说了什么话呢?可见孔子对于自然是十分敬畏的,自然有着其自身存在和发展的规律,作为人来说,只可以利用它,而绝不可以违背它,一旦违背了自然的规律,则是“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孔子敬畏自然,又热爱自然,把人和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