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两首》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册现代诗两首

四年级下册现代诗两首

四年级下册现代诗两首(一)原文。

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

到处是绿的……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绿得发黑、绿得出奇;刮的风是绿的,下的雨是绿的,流的水是绿的,阳光也是绿的。

所有的绿集中起来,挤在一起,重叠在一起,静静地交叉在一起。

突然一阵风,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所有的绿就整齐地。

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二)作者简介。

艾青(1910年3月27日 - 1996年5月5日),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

他的诗作一般是描写太阳、火把、黎明等有象征性的事物,表现出艾青对旧社会的黑暗和恐怖的痛恨以及对黎明、光明、希望的向往与追求。

艾青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

(三)诗歌解析。

1. 色彩的盛宴。

- 诗中列举了各种各样的绿,如“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通过丰富的色彩词汇,给读者呈现出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绿色世界。

这些不同的绿,从深到浅,从浓到淡,仿佛是大自然绿色调的调色板,展现了绿色的多样性。

2. 独特的视角。

- 诗人把风、雨、水、阳光都视为绿色的,这种独特的视角打破了我们常规的认知。

这是一种通感的手法,将视觉上的绿色与其他感官体验相融合,让读者感受到绿色无处不在,仿佛整个世界都被绿色所笼罩、所渗透。

3. 动态的描写。

- 在诗的后半部分,“所有的绿集中起来,挤在一起,重叠在一起,静静地交叉在一起。

”“突然一阵风,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先是静态地描写绿的聚集,然后通过风的作用,让绿有了动态的美。

这不仅表现出绿色的生机与活力,也象征着生命的律动。

(四)学习要点。

1. 词汇积累。

- 学习诗中的描写色彩的词汇,如墨绿、浅绿、嫩绿等,并且能够准确运用这些词汇进行描写。

2. 修辞手法。

- 体会通感的修辞手法,感受诗人如何将不同的感官体验融合在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中可以尝试运用这种独特的修辞手法来增强表达效果。

3. 诗歌情感。

- 理解诗人对绿色的喜爱之情,以及绿色所象征的生机与活力,进而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现代诗二首诗

现代诗二首诗

现代诗二首诗《现代诗二首》一、原文《孤独的旅人》在城市的迷宫里徘徊,我是孤独的旅人一个。

繁华的街景向后隐没,喧嚣的声浪拍打寂寞。

路灯拉长我的身影,冷漠陪着我数着步数。

心中有远方的美梦,脚下是无尽的路途。

陌生的面孔擦身而过,没有谁为我停留片刻。

唯有星子在夜空闪烁,像是知己将我窥破。

《思念的季节》落叶铺满了小径,像是思念的堆积。

风儿轻轻拂过,带着回忆的消息。

每一片落叶,都是一段往昔。

旋转着飘落大地,埋进心的土里。

秋意渐浓的时分,思念也浓得化不开。

望着远方的山脉,不知君在不在。

二、衍生注释1. “城市的迷宫”:指城市中错综复杂的街道、建筑布局,容易让人迷失方向和产生迷茫感。

2. “窥破”:这里指星子像是能够看穿孤独旅人的内心,有一种默默理解和共鸣的意味。

3. “思念的堆积”:用落叶来比喻思念,形象地表现出思念就像落叶那样越积越多。

三、赏析《孤独的旅人》主题围绕着孤独与坚持梦想。

情感上,充满了城市中个体的孤独感,在热闹的都市环境里,却感觉自己孤立无援,但同时又有着对远方梦想的一种执着。

表现手法上,通过描写街景、路灯、陌生面孔等城市中常见的元素,渲染出孤独的氛围,并且将星子拟人化,成为唯一的知己,加以对比烘托。

《思念的季节》主题是思念。

情感是对某人浓烈的想念之情。

把落叶比作思念,这是一种很形象的表现手法,借景抒情,使得无形的思念变得可以看见、触摸。

由落叶延伸到回忆往昔,再到仅因秋意就思念难消,层层递进。

四、作者介绍仿佛能从诗中感觉到作者是一个比较敏感,内心世界丰富且细腻的人。

或许是一个在城市中打拼,心怀梦想又饱尝孤独的现代年轻人。

在感情方面有着丰富的体验,能敏锐地捕捉到季节变换带来的情绪波动。

五、运用片段1. 当你和朋友们讨论在大城市打拼的感受时,你可以说:“就像有首诗写的那样,‘在城市的迷宫里徘徊,我是孤独的旅人一个。

繁华的街景向后隐没,喧嚣的声浪拍打寂寞。

’这真的就是我们的真实写照,每天在人山人海里,却感到无比孤独。

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现代诗二首》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现代诗二首》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现代诗二首》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现代诗二首》是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包括两首现代诗《再别康桥》和《乡愁》。

这两首诗都是我国著名诗人徐志摩和余光中所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本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这两首诗,感受现代诗的魅力,理解诗中的意境,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但对于现代诗的理解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感受诗的美,理解诗的意境,激发学生对现代诗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两首诗,理解诗中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感悟、品析、想象等方法,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文学、热爱生活的情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两首诗,理解诗中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2.难点:理解诗中的抽象意象,感受现代诗的魅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音乐、图片、视频等手段,营造情境,引导学生感受诗的美。

2.品析法:引导学生通过品析词句,理解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相关的课件,包括诗歌内容、诗人简介、意境图片等。

2.音频:准备与课文相关的音乐、诗歌朗诵等音频资料。

3.视频:准备与课文相关的诗歌解读、诗人访谈等视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音频资料,播放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朗诵,让学生初步感受现代诗的美。

随后,教师简要介绍诗人徐志摩及其作品《再别康桥》。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再别康桥》的诗句,引导学生朗读,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随后,让学生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诗句中的难点词语。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和感悟。

四年级上册语文《现代诗二首》课文讲解

四年级上册语文《现代诗二首》课文讲解

四年级上册语文《现代诗二首》课文讲解《现代诗二首》是一篇精读课文,主要讲述了《在天晴了的时候》和《繁星》两首现代诗。

下面我将对这篇课文进行详细的讲解。

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诗歌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两首非常优美的现代诗。

教师出示课题《现代诗二首》。

二、解题《在天晴了的时候》是雨巷诗人戴望舒的一首小诗,诗人通过对雨后小路自然景色的描写,告诉人们只要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就能找到光明和希望。

《繁星》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巴金回忆少年时代生活的一篇优美散文,文章通过对星空和月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并思考以下问题:(1)《在天晴了的时候》描写了雨后的哪些自然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2)《繁星》描写了哪些景物?作者用什么样的语言来描绘的?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学生回答思考题中的问题。

学生齐读课文。

四、深入研读课文《在天晴了的时候》中,诗人用哪些词语来形容雨后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繁星》中,作者用什么样的语言来描绘星空和月光?这些描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学生分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诗人在描写雨后小路自然景色时,用“清新”、“抖落”、“净尽”等词语来形容雨后的景物,表现了雨后景色的美好和宜人;在描写星空和月光时,用“静谧”、“朦胧”、“柔和”等词语来形容星空和月光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学生再读课文,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五、拓展延伸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写的诗歌或散文,并互相点评。

教师推荐一些优秀的诗歌和散文作品,让学生阅读并学习其中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学生写一篇小短文,描述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景色,注意运用生动的语言和恰当的修辞手法。

《现代诗两首》

《现代诗两首》

《现代诗两首》第一篇:《现代诗两首》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把握两首诗的中心思想和内容,体会诗人对故乡、祖国的眷恋之情。

掌握诗歌寄情于物、借物抒情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运用多媒体音乐、画面营造深沉的氛围,学生活动以独立思考、独自体会为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故乡、热爱组国的情操,激发朗读诗歌、写作诗歌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1、反复朗读,体会诗人的情感为教学重点2、理解诗歌寄情于物、借物抒情的写法是教学的难点教学准备:朗读带、录音机、多媒体课件课时分配: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吹落了思乡的尘,却吹不去额头的纹,走完了天下的路,才想起回家的门。

追上了漂泊的人,却赶不上漂泊的魂,做完了想做的梦,仍有颗思乡的心……”一曲《回家的人》,唱出了游子心头那割舍不断、挥之不去的乡愁。

乡愁是马致远“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无奈排遣;乡愁是余光中跨越海峡的真情诉说;乡愁是李清照“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缠绵情思……乡愁如水,点滴情深;乡愁如茶,历久弥深。

我们侧耳倾听,席慕容为我们唱响感人肺腑的长城谣,潸然泪下;我们屏气凝思,纪弦为我们讲述一片槐树叶的故事,动人心弦。

二、赏析《长城谣》1、介绍作者:席慕容,台湾女诗人,蒙古族。

1981年,出版第一本诗集《七里香》。

席慕容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极美,清新、易懂、好读,因此拥有大量读者。

2、播放《长城谣》朗读录音(1)正音:焉支yānzhī隘口ài蹲踞dūnjù躯体qū焚fén敕勒chìlè(2)解词:焚——烧。

蹲踞——两腿弯曲,像坐一样,但臀部不着地。

诗中用来形容长城稳健、雄伟的姿态。

敕勒——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三、整体感知:1、诗根据内容的侧重和运用的表达方式不同分为三类:叙事诗、抒情诗和哲理诗。

这首诗属于哪一类?明确:《长城谣》属于抒情诗一类。

2、抒情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抒情,那么,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一种情感?如果要你用一个比方来形容这种情感,或者说用“这种情感”做本体,写一个比喻句,你会怎么写?思乡、乡愁、爱国等这种情感如火一般炽烈。

现代诗两首笔记

现代诗两首笔记

现代诗两首笔记
(一)《我爱这土地》
谁不爱自己的母亲.谁不爱自己的祖国?穿越时空,只有一种感情能将民族的心联系起来,那就是对祖国深深的爱恋。

早在1938年,著名诗人艾青就眼含热泪对祖国母亲唱了一首深情的赞歌——《我爱这土地》。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的深沉的爱,抒发了那个艰苦的年代里,为祖国的独立自由而奋斗献身的华夏儿女的共同心声。

(二)《乡愁》
《乡愁》一诗,因为形象而深刻地抒发了游子思乡的殷切感情,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赞赏。

他的诗,兼取中国古典文学与外国现代文学之精神,创作手法新颖灵活,比喻奇特,描写精神深刻,抒情细腻缠绵,一咏三叹,含蓄隽永,意味深长,韵律优美,节奏感强。

被尊为台湾诗坛祭酒。

他的诗论文章,视野开阔,富有开拓探索的犀利朝气,强调作家的民族感和责任感,善于从语言的角度把握诗的品格和价值,自成一家。

《现代诗两首》(精选9篇)

《现代诗两首》(精选9篇)

《现代诗两首》(精选9篇)《现代诗两首》篇1第6课(长城谣、一片槐树叶)课题:《现代诗两首》一、教学目标(三维):1. 体会诗人对故乡、祖国的眷恋之情。

培养学生爱国的情操。

2. 掌握诗歌寄情于物、借物抒情的写法。

培养读诗、写诗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反复朗读,把握两首诗的中心思想和内容。

2.体会诗人的情感。

3.理解诗歌寄情于物、借物抒情的写法。

三、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长城谣》(一)导入请同学们说出中国的象征物,如长城等。

(游子思乡的载体)(二)检查预习正音正字:焉支隘口蹲踞荒莽山巅焚起敕(注音略)三学海拾贝1.作者简介席慕容(略)2.听录音,整体感知3. 讲授第一节提问:本节写什么?(请抓住重点词语加以分析:悲欢、恩怨、无情、冷眼)明确:写一部浩浩荡荡的长城史,两千多年的争战和杀伐。

长城作为历史的证人历尽沧桑,见证了千古的悲欢离合。

使诗歌的气势一下子显得大气磅礴。

4.讲析第二节提问:本节写什么?(请抓住重点词语加以分析:总、一……就……)明确:抒发作者对长城的依恋之情和赞美。

(唱、写)追问:诗人如何抒情?“总”字写出诗人日夜牵挂故乡;“一……就……”写出诗人心系长城以及长城在诗人心中的地位和影响。

诗人把长城当成自己的根基和灵魂的寄托之所,所以才有魂牵梦绕、挥之不去的情结。

5.讲析第三节提问:本节写什么?(请抓住重点词语加以分析:不眠)明确:梦回长城思考:为何以地名“敕勒”、“阴山”、“黄河”抒情?“敕勒”、“阴山”是作者的故乡,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由此可见诗人身居他乡,心系故园。

诗人希望有梦,好梦回故乡。

但好梦难成,因为浓浓的思乡情使诗人夜不能寐!6.老师小结:诗人从小生长在长城脚下、黄河岸边,而且对于故乡,她是“少小离家老大难回”。

因此,在诗人的心中,长城除了是民族的象征,还是诗人寄托乡愁乡思的意象.。

这是一首咏物抒情,反观历史的抒情诗,具有民歌风味,意境悠远,感情真挚.。

(四)当场成诵!(五)布置预习《一片槐树叶》,思考两篇诗歌之间共同点。

现代诗二首四年级上册课文原文

现代诗二首四年级上册课文原文

现代诗二首四年级上册课文原文《现代诗二首》一踏上秋天的脚步百叶窗在悄悄响动阳光从缝隙中泄露灿烂的光芒如诗行我疏远一切喧嚣的声音在这静谧的时刻里我感受到了世界的真谛那无尽的思绪在飞舞思念像桂花飘香缭绕在我身旁我伸手,却抓不住想念的碎片,缤纷如梦轻风吹过,带走了我的想念又带来了一片新的思绪我的心在此刻被触动在这神奇的秋天里二雨滴落在屋顶上敲击出动听的旋律我抬头望向天空滴落的雨水模糊了视线孤独的思绪在此刻蔓延它像一缕轻烟悄然飘散雨季的记忆如梦如幻飘忽不定,却永不散去我闭上眼,回忆起过去的时光那些温暖的片段仿佛还在眼前我感受到了那些流逝的岁月如诗如画,令人向往雨停了,阳光洒满大地我走出房屋,感受这美好的世界我知道,无论经历了怎样的风雨生活中始终存在着希望四年级上册课文原文流派:现代诗在四年级上册的课文中,我们接触到了一些现代诗。

现代诗是指近现代以来,特别是20世纪以后创作的诗歌形式。

它与古典诗歌相比,更加注重个人情感、思想的表达,并且形式更加自由多样。

本篇课文中的两首现代诗,以秋天为主题,描述了诗人在秋天时刻的感受和思考。

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将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情感与外部世界进行了联想和碰撞,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情感的流动和思维的延伸。

第一首诗以秋天的阳光和宁静为背景,诗人通过描写窗外景色和自己的感受,展现了自己对生活和世界的思考。

阳光透过百叶窗的缝隙洒在屋内,给人一种柔美和宁静的感觉。

诗人在这个时刻疏远了喧嚣的声音,与自然融为一体,感受到了生活的真谛。

诗中还表达了对思念的思考,它像桂花的香气在诗人周围飘散,却无法用手抓住。

轻风吹过,带走了思念,同时带来了新的思绪。

整首诗以静谧的氛围和抽象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思维的流动感。

第二首诗以雨季为背景,通过雨水和记忆的联想,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对未来希望的展望。

诗中的雨滴落在屋顶,形成了动听的旋律,唤起诗人对过去的回忆。

诗人在回忆中感受到孤独和思绪的蔓延,雨季的记忆让人感到梦幻和飘渺。

《现代诗两首》课件

《现代诗两首》课件
诗歌内容:这首诗以阳光的形象来表达作者对美好 事物的喜爱和向往。
诗歌解读:诗人描绘了阳光的温暖和明亮,以表达 对生活的热爱和希望。
诗歌鉴赏
讨论现代诗的优缺点
现代诗强调个人感情和思考, 但可能缺乏传统诗歌的形式 美和晦涩的意象。
现代诗在当代文学中的 地位
现代诗在当代文学中扮演着 重要的角色,给予读者思考 空间和个人情感的表达。
诗歌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作者简介:李白是中国唐代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 豪放的诗风和独特的形象而闻名。
诗歌内容:这首诗以大自然为背景,表达了诗人面 对困难的决心和对未来的希望。
诗歌解读:诗人用鲜明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传达了 生命的力量和美好。
诗歌二:《我喜欢你,像风景里的阳光》
作者简介:王维是中国唐代著名诗人,他以描写自 然和哲理思考而闻名。
《现代诗两首》PPT课件
现代诗歌是当代文学中的一种独特形式,通过表达主观情感和思想反思,给 读者带来独特的阅读体验。
诗歌介绍
1 什么是现代诗
现代诗强调感受和表达个人情感,通过诗歌形式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追求。
2 现代诗的特点
现代诗以自由的形式和语言风格为特点,注重情感表达和激发读者的思考。
诗歌欣赏
分析现代诗与传统诗歌 的不同之处
现代诗追求自由和个性,而 传统诗歌更注重形式、韵律 和传达特定意境。

现代诗歌二首(《也许》《再别康桥》)(精选5篇)

现代诗歌二首(《也许》《再别康桥》)(精选5篇)

现代诗歌二首(《也许》《再别康桥》)(精选5篇)第一篇:现代诗歌二首(《也许》《再别康桥》)现代诗歌二首(一)教学目标1.声情并茂地朗读和背诵。

2.体会诗人深沉浓烈的情感。

3.理解诗歌中意象的内涵。

教学重点体会诗人深沉浓烈的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中意象的内涵。

教学方法诵读吟咏法,欣赏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曾经为周国平《妞妞》里可怜的小女孩而难过,她还没来得及感受人间的花草树木,还没来得及在爸爸妈妈面前撒娇,感受人间的挚爱亲情,就匆匆地告别人世。

更为那个全身心爱护女儿的父亲,为那位面对女儿的疾病却束手无策的痛苦的父爱而难过。

今天,我们可以在《也许》中再次体会到这种情感。

二、诗人简介。

闻一多(1899—1946),本名家骅。

湖北省浠水县巴河闻家铺人。

现代著名诗人、学者。

抗战开始,清华、北大和南开等大学组成西南联合大学,他随校迁往昆明。

在西南联合大学期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并当选为民盟中央执委、《民主周刊》社社长等职务。

抗战胜利后,他更加积极参加和支持学生爱国运动。

1945年12月1日,昆明发生镇压学生爱国运动的“一二•一”惨案,他亲自为死难烈士书写挽词:“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出殡时,他拄着手杖走在游行队伍前列;同时撰写了《“一二•一”运动始末记》,将惨案的真相大白于天下。

1946年7月15日,昆明各界为遭国民党特务杀害的爱国进步人士李公朴先生举行追悼大会。

在会上,他慷慨激昂地痛斥国民党蒋介石发动内战;会后遭国民党特务杀害。

他的诗歌感情激烈,形式精美。

内容上抒写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朱自清称他“是个爱国主义诗人,而且几乎可以说是唯一的爱国诗人”(《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

艺术上追求“三美”,开创了新格律诗派。

后期的杂文创作,充满了战斗精神,是他为民主而斗争的有力武器。

闻一多一生,历经诗人、学者、斗士三个阶段,最后以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最壮丽的诗篇。

朱自清曾写诗歌颂闻一多:“你是一团火,照彻了深渊;指示着青年,失望中抓住自我。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3《现代诗二首》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3《现代诗二首》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3《现代诗二首》教案一. 教材分析《现代诗二首》这一课旨在让学生感受现代诗歌的魅力,培养他们对文学的兴趣。

教材包含了二首现代诗歌,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富有想象力。

通过学习这两首诗,学生可以了解现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学会欣赏和理解诗歌,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诗歌,对诗歌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四年级的学生对现代诗歌的了解相对较少,他们在理解上可能存在一定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他们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魅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的主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理解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现代诗歌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培养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的主题。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感受诗歌的魅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歌的意境。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3.欣赏教学法: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诗歌的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诗歌的相关背景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拓展讲解。

3.准备诗歌的朗读音频,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跟读和欣赏。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课堂开始后,我先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诗歌,让他们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然后,我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告诉学生我们将要学习两首现代诗歌。

2. 呈现(10分钟)我将展示诗歌的课件,让学生跟随我一起朗读诗歌。

在朗读过程中,我会注意停顿、语气和情感的把握,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朗读完毕后,我会逐句解释诗歌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

3. 操练(10分钟)我会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诗歌进行讨论。

现代诗两首四年级上册

现代诗两首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上册第3课《现代诗二首》原文、词语释义及主题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3课是《现代诗二首》,选录了刘大白的《秋晚的江上》和徐志摩的《花牛歌》两首短诗。

下边整理分享这两首诗的原文、词语释义及主题。

秋晚的江上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花牛歌
花牛在草地里坐,
压扁了一穂剪秋萝。

花牛在草地里眠,
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花牛在草地里走,
小尾巴甩得滴溜溜。

花牛在草地里做梦,
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词语释义】
归巢:返回巢穴。

斜阳:傍晚时西斜的太阳。

芦苇:草本植物,生长在浅水里,茎中空。

一瞬:转眼之间,形容极短的时间。

红颜:指貌美的女子。

霸占:倚仗权势占为己有;强行占据。

偷渡:偷偷通过封锁的水域或区域,现多指偷越国境。

滴溜溜:形容旋转或流动。

文中指花牛的尾巴甩得速度快。

【主题】
《秋江的晚上》主要描写了夕阳西下时分江面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无比喜悦的心情。

《花牛歌》主要描写了小花牛在草地上发生的一些有趣的事情,表现了小花牛活泼、可爱的性格特点。

现代诗二首的主要内容

现代诗二首的主要内容

现代诗二首的主要内容
《现代诗二首》
第一首:《等待》
嘿,你知道等待是什么感觉吗?那就像是在黑夜里,一直望着远方,盼着那一点点亮光出现。

(就像你在寒冷的冬天等待春天的第一缕阳光那般急切。

)我站在那个老地方,风呼呼地吹过我的脸颊,我的心也跟着揪起来。

我不停地问自己,他会来吗?(这不就跟你满心期待一个人,心里不断打鼓一样吗?)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的脚都站麻了,可我还是不愿意离开。

我告诉自己,再等一会儿,就一会儿。

(就像你守在烤箱前等蛋糕烤好,明明知道时间到了,还是想多等几秒。

)天空渐渐暗下来,街上的灯都亮了,可他还是没有出现。

那种失望的感觉,真的很难受。

(哎呀,就像你满心欢喜地准备去游乐园,结果突然下雨了,那种失落感呀!)但我还是会等下去,因为我相信,他一定会来的。

第二首:《梦想》
梦想啊,就像那天空中闪烁的星星。

(是不是像你渴望得到的那个最漂亮的糖果一样?)有时候很近,感觉伸手就能抓到;有时候又很远,怎么也
够不着。

我一直在追逐着我的梦想,哪怕路上有很多的坎坷和挫折。

(这就跟你要去一个很美的地方,途中却遇到很多困难,但你还是坚定地要去一样呀。

)有时候我会跌倒,会受伤,但我从不会放弃。

(你想想,你在努力学骑自行车的时候,摔倒了不也很快又爬起来继续吗?)我知道,只要我坚持,总有一天我能实现我的梦想。

(就像你努力学习,终于考了个好成绩那般让人激动。

)那时候,我要大声地喊出来,我做到了!
我的观点就是:诗就是我们生活的写照呀,有等待的煎熬,有梦想的追逐,这才是丰富多彩的人生啊!。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现代诗二首》教案5篇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现代诗二首》教案5篇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现代诗二首》教案5篇1.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现代诗二首》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字词。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写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够说说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并说说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教学难点:感受诗人的“巧思”。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两首现代诗,这是一篇自读课文,课文最前面有一段#教案#导语,通过#教案#导语我们就知道学习这两首诗歌的方法了。

谁来给我们读读。

(学生个别读)2.这段#教案#导语中你提取出了哪些方法?板书:读诗歌,说景物,想画面。

3.接下来,我们就用这些方法来读读两首诗,我们先读第一首《秋晚的江上》。

二、学习第一首。

(一)读出节奏1.出示《秋晚的江上》,自己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

(学生自读,指名朗读)教学提示:①正音,尽(jǐn)管、芦苇(wěi)。

②用诗和句子的不同排版对比教学,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现代诗歌分行的特点,并通过朗读,读出诗歌的节奏。

2.齐读诗歌。

(二)想象画面1.多美的朗读,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此时此刻正在江边欣赏着这幅美景,再仔细瞧瞧,这画面中都有哪些景物呀?教学提示:①学生自读中发现景物:鸟儿、斜阳、江上、芦苇,老师板画江上、芦苇、鸟儿。

②学生借助教具“太阳”板贴,尝试结合诗歌意思将斜阳放在画面的适当之处。

学生在板贴中,感受斜阳渐渐西沉,时间缓缓推移。

2.想象画面,读出诗歌的意境。

(三)感悟巧思1.有人说,一首好诗一定有诗人巧妙的构思,从古至今,诗都很强调构思,这首诗中你发现诗人的巧思了吗?教学提示:①感悟“驮”字的巧思。

倦鸟归巢、夕阳西下,这本来是大自然中最平常不过的景象,可是作者却说它是驮着斜阳回去,把原本看似没有关联的事物联系到了一起,这就是诗人的巧思。

②感悟“掉”字的巧思。

夕阳洒在江面上,这是大自然中平常的景象,在诗人笔下,这一切似乎是鸟儿带来的。

四年级上《现代诗二首》

四年级上《现代诗二首》
贬义褒用,蓝天白云的 美丽景象。
花牛在草地里走, 小尾巴甩得滴溜溜。
滴溜溜: 灵活、圆转的样子。
真是快活又顽皮 的花牛啊!
花牛在草地里做梦, 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用拟人的手法,太阳悄悄地、慢 慢地、不知不觉间落山了。如此 贪睡的花牛,真是生活得悠然自 在啊!
这是一只怎样的 花牛?
可爱俏皮, 悠闲自在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倦”鸟怎么飞?
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将 鸟在夕阳下飞翔的情景写得富 有诗意化。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斜阳真得“掉”了吗?
作者用一“掉”字,生动 有趣地写出了太阳落到水平面 时的景象。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再读一读这首诗,看看它的韵脚有什么特点?
花牛在草地里坐,
压扁了一穗剪秋罗。
花牛在草地里眠,

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花牛在草地里走, 小尾巴甩得滴溜溜。
一 韵
花牛在草地里做梦,
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再看看花牛的动作,你又发现了什么?
花牛在草地里坐,
压扁了一穗剪秋罗。
花牛在草地里眠,

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徐志摩,原名章垿,留学英国时 改名志摩。他在剑桥两年受西方 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 美派诗人的影响,开始创作新诗, 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二字, 选自于印度诗人泰戈尔的《新月》 诗集。北大校长蔡元培曾评价他 “谈话是诗,举动是诗,毕生行径 都是诗。”

部编版小学语文《现代诗二首》课文原文及赏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现代诗二首》课文原文及赏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现代诗二首》课文原文及赏析课文原文:
《天上的街市》——郭沫若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赏析:
《天上的街市》是郭沫若的一首现代诗,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描绘了天上的美丽街市。

诗歌通过比喻和联想,将地上的街灯与天上的星星相联系,创造出一个神秘而美妙的天空世界。

诗人设想天上的街市上有世上没有的珍奇物品,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同时,诗人对牛郎织女的故事进行了新的解读,让他们能够在天上自由来往,体现了人们对爱情和自由的深深渴望。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五言绝句,以其简洁而深沉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寂静的夜晚看到明月,引发的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诗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通过对月光和霜的比喻,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月色的明亮和清冷,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寞。

接着,“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怀念和无尽的思绪。

这首诗以其真挚的情感和深远的意境,成为了表达思乡之情的经典之作。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现代诗二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现代诗二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本课选编了两⾸现代诗,它们均寄情于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诗⼈的某种情感。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篇⼀】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第3课《现代诗⼆⾸》课⽂原⽂ 秋晚的江上 归巢的鸟⼉,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双翅⼀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的芦苇, 也妆成⼀瞬的红颜了。

__________ 本诗作者刘⼤⽩。

花⽜歌 花⽜在草地⾥坐, 压扁了⼀穗剪秋罗。

花⽜在草地⾥眠, ⽩云霸占了半个天。

花⽜在草地⾥⾛, ⼩尾巴甩得滴溜溜。

花⽜在草地⾥做梦, 太阳偷渡了西⼭的青峰。

__________ 本诗作者徐志摩。

【篇⼆】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第3课《现代诗⼆⾸》教案1 教学⽬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的⽣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3.理解两⾸诗的内容,想象诗中的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

4.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想像。

【过程与⽅法】 以朗读、感悟、联想为主,以诗歌特有的⾳律美,引导学⽣感受对⼤⾃然风景的喜爱。

同时,运⽤多媒体⾳乐、画⾯营造氛围,让学⽣独⽴思考、独⾃体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学⽣进⾏爱⼤⾃然、爱祖国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两⾸诗的内容,想象诗中的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

难点 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想象。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搜集关于秋天的诗。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课时 教学⽬标: 1.认识本课⽣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3.说说《秋晚的江上》描绘了哪些景物,想象诗中的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课⽂内容。

难点 想象诗中的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

教学过程: ⼀、谈话导⼊ ⽤⼀幅画导⼊:⼣阳西下,照红了江⾯,晚归的鸟⼉低飞在江⾯之上,引起学⽣思索。

这样美得景⾊,我们现代的诗⼈刘⼤⽩会⽤什么样的笔触去描写呢?⼀起去看看吧。

(板书课题) ⼆、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同学们,你们喜欢《秋晚的江上》这⾸诗歌吗?喜欢的话就赶紧读读吧。

《现代诗二首》课文笔记

《现代诗二首》课文笔记

《现代诗二首》课文笔记《现代诗二首》是一篇现代诗歌,由两首现代诗组成,分别是《在天晴了的时候》和《白桦》。

以下是这两首诗的课文笔记:一、《在天晴了的时候》重点词语:(1)朗润:明朗润泽。

(2)卖弄:有意显示、炫耀。

(3)烘托:陪衬,使明显突出。

(4)抖擞:振作、振奋。

(5)娇媚:撒娇讨人喜欢的样子。

(6)抚摸:用手轻轻地摸。

(7)莅临:来到、来临。

多用于贵宾。

句子解析:(1)“泥地里,些横着带水纹的赤脚,试图像踩钢琴似的,听着大地发出的音乐。

”这句话用比喻的手法,把泥地的纹理比作琴键,把赤脚比作钢琴上的琴弦,把走在泥地上的感觉比作在弹奏美妙的乐曲,富有想象力,充满诗情画意。

(2)“那平铺着巨大的荷叶,人舞动着镰刀、挥动铁锨的情景,跃然纸上。

”这句话用动词“舞动”、“挥动”形象地描绘了人们挥镰收割、挥锨挖藕的忙碌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勤劳的农民的赞美之情。

二、《白桦》重点词语:(1)玉立:形容身材高而美。

(2)婷婷:形容人的身材高而不俗。

(3)茸茸:柔软纤细的样子。

(4)姗姗:形容女子走路缓慢从容的样子。

句子解析:(1)“白桦林并不寂寞!”这句话运用拟人的手法,把白桦林人格化,表达了作者对白桦林的赞美之情。

同时,这句话也呼应了题目中的“并不寂寞”一词,暗示着白桦林的生命力顽强、充满生机和活力。

(2)“在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

”这句话用“玉立”形容白桦的高大挺拔,表达了作者对白桦的赞美之情。

同时,“在寂静中”也渲染了一种静谧的氛围,突出了白桦的存在和生命力。

【初中语文】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现代诗两首》课文精讲

【初中语文】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现代诗两首》课文精讲

【初中语文】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现代诗两首》课文精讲6.《现代诗两首》课文精讲长城歌谣这是一首咏物抒怀、反观历史的抒情诗。

主体意象是长城,但诗中也有对黄河的思恋;抒情主线是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但诗中也有对历史的观照和反思。

“刺槐叶”这首诗写于1954年,当时诗人已远离大陆故土六年了,思乡之情与日俱增。

也许是一次偶然翻检旧书,夹在书中的一片槐树叶赫然跳入眼帘,由此触动了诗人感情中最敏感的一根弦。

于是诗人的心灵颤栗了,他的感情掀起了波澜,于是他借这一片槐树叶尽情抒发了游子怀乡之情。

一、基础知识1.给红色的字注音。

延智(传球)(蹲下)(烧伤)(智利)蝉翼()沾着()槐树()山巅()2.发音错误蹲踞jù不读jū敕勒chì不读shè隘口ài不读yì染上zhāN不读N iǎN蝉翼灿不读DāN3.形近字底座:如何支撑底座:如何蹲下底座:如何避免底座:如何淋湿┗嫣:嫣红┗裙:衣裙┗蔌:野蔌┗粘:粘性4.词语解释。

【隘口】狭隘的山口。

冷静客观的态度。

【躯体】身躯;身体。

一点【悲欢】泛指聚会、别离、欢乐、悲伤的种种遭遇。

5.记忆知识《长城谣》中较直接写自己虽身居他乡,却心系故国的诗句是“而黄河今夜仍然_______,流进______。

”《一片槐叶》表达了流浪儿童的思乡之情,这是“家乡啊,你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文学(文体)常识。

长城民谣的作者,少数民族女诗人。

蒙古语名为______;。

1981年,台湾大地出版社出版了她的第一本诗集,每年重印七次。

《一片槐树叶》的作者_________,原名________,1936年东渡日本,回国后与戴望舒等创办《__________》月刊。

他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称台湾诗坛的三位元老。

他是_____________派诗歌的倡导者。

[参考答案]1.yānàidūnjùfénchì查尼ìzhānhuáidiān5.要从你身旁流过我不眠的梦中让我回到你的怀抱里一个世界上最愉快的、飘着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6、习慕容、蒙古木伦西联博奇力相思贤路,新诗不止,秦子豪、钟丁文、现代二、课文学习1.阅读以下诗句,说出红字的深刻含义和表达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2013学年八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班级:姓名:组别:评价:
《现代诗歌两首》导学案主备:赵宏凤审阅:贺娟审批:
【学习目标】
1、声情并茂地朗读和背诵。

2、体会诗人深沉浓烈的情感。

3、理解诗歌中意向的内涵。

【使用说明和学法指导】
1、朗读两首诗,读准字音,语述适中,读出感情。

2、了解本文作者及写作背景,了解两首诗的相关知识。

3、借用工具书解决自学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在课本上画出自己没有解决的问题。

4、运用双色笔自主完成。

注意书写,独立思考。

【知识链接】
1、作者作品
闻一多(1899——1946),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被称为他的三重人格。

原名闻家骅,号友三,生于湖北浠水。

代表作《红烛》《死水》
徐志摩(1896——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

笔名南湖,云中鹤等。

浙江海宁人,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

著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

2、写作背景
《也许》
《也许》是作者用来悼念自己早夭的女儿立瑛,最早发表在1925年7月2日的《京报副刊》上,原诗题为《也许(为一个苦命的夭折的少女而作)》。

1926年秋天,闻一多只身离开家乡,到上海任教。

不久其妻和女儿患重病。

他匆匆赶回,女儿却因病情加重,不幸死亡。

年轻的父亲心情异常悲痛,他安葬了爱女,就写下了这首诗。

《再别康桥》
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

时间是1928年11月6日,地点是中国海。

7月底的一天,他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里逗留一夜之后,事先谁也没通知,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

遗憾的是他所熟悉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所熟悉的康桥,在哪里静静地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由于他当时比较忙,又赶着要去会见另一位英国朋友,故未把这次感情的活动记录下来。

直到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他才展纸执笔,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

第一课时
《也许》
导入新课
【自主学习】
1、给加点字注音
夜鹰()咳嗽()蝙()蝠拨拨()撑()
荫()庇()护咒()骂
2、解释词语
庇护:
3、熟读并背诵这两首诗
【我的疑问】
【合作探究】
1、诗人以“也许”为题而且在行文中多处使用“也许”,结合具体诗句思考“也许”中表达的诗人的思想感情。

2、除了“也许”之外,诗人还用了“不许”一词,这又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夜鹰”“蛙”“蝙蝠”这些事物是不美好的,诗人“不要”它们去打扰女儿,但对于“阳光”“清风”这样美好的事物为何也不许出现呢?
4、“撑一伞松荫庇护你睡”,从“松荫”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
5、女儿其实并不是“睡着了”,而是永远离开了父亲,诗中哪几句诗是写实?
6、你读这首诗的感受是什么?
【我的收获】
第二课时
《再别康桥》
导入新课
【自主学习】
1、给加点字注音
青荇()揉碎()浮藻()蛮溯()斑斓()()笙()箫
2、解释词语
斑斓;
放歌:
青荇:
招摇:
3、熟读背诵
【我的疑问】
【合作探究】
1、自古写离别之作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大家还记得哪些比较熟悉的诗词?
2、如果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徐志摩的这首诗比较一下,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一样吗?
3、本文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意象分别是什么?(大千世界的客观景物我们称为“物象”,当物象出现在诗中,变成诗人笔下的形象,包含了作者的情感,“物象”就变成了“意象”
4、在回忆往昔、挥别康桥的过程中,作者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起伏波动呢?
5、从这首诗中你读出了诗人具有哪些丰富的情感?
【我的收获】
【拓展延伸】
积累徐志摩的其他诗歌:
偶然
徐志摩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惊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赏析:徐志摩的这首《偶然》小诗语言清新明快,富有韵律,读来朗朗上口,让人回味无穷。

短短几行字把“偶然”这样一个极为抽象的时间副词,使之形象化,置入象征性的结构,充满情趣哲理,意溢于言外。

诗史上,一部洋洋洒洒上千行长诗可以随似水流年埋没于无情的历史沉积中,而某些玲珑之短诗,却能够经历史年代之久而独放异彩。

我想本诗就是其中经典之一。

这首《偶然》小诗,写的唯美富有情趣,其中用到了很多比喻,对比的修辞。

此外,作者还运用了很多意象,全诗整体读来就如同一幅唯美的画面展现在读者眼前,让人流连,让人深思。

例如:“我是天空中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波心”,“相遇在海上”,云,水波,海上等意象生动形象的表现了时光匆匆,万事万物在不断的运动变化的自然常态,表达了作者对人世间时光易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人生中偶然的邂逅是美好的,但美好的东西总是那么短暂,生命中有许许多多的变数,也许只一个转身的离去,就已经错过一辈子了!大多数人都是人生旅途中擦肩而过的匆匆过客。

徐志摩早期在剑桥大学邂逅了才女林徽英,两人经历一段唯美的爱情,但好景不长,林徽英之后嫁给了梁思成,徐志摩找到了陆小曼。

徐志摩一直眷恋着这份感情,在他的许多诗中都流露出对林徽英的爱慕、留恋。

正所谓的“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曾经,初相遇是怎样的一种情怀?每个人都有着一种初遇情结,真的就象一杯清水一样清纯透明,初见后的分手,有如曾经挥手的云彩,也似轻轻告别的康桥……这恰是人生最好的写照。

沙扬娜拉
徐志摩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
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赏析:《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是诗人徐志摩的名作,也是“新月”诗作中最简短最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1924年4月,印度诗人泰戈尔来华讲学,徐志摩十分崇拜泰戈尔,视他为智慧与光明,5
月下旬他陪同泰戈尔往日本,7月方回。

《沙扬娜拉》就是这时期的作品,多半写在日本的观感,共18首,这首诗是徐志摩离开日本时所作。

这首诗只有短短的五行,没过华丽的辞藻,没有冗长的外景烘托,却给人勾勒出了一个清新,朋友依依不舍分别的动人画面。

第一次读这首诗的时候以为这是一首情诗,描写恋人难解难分的话别场面。

后来查过资料才明白,我完全曲解了诗人的本意。

“沙扬娜拉”是日语“じゃね”(再见)的音译,不是一个女孩的名字,不过撇开它在日语中本身的意思,如果这是一个女孩的芳名,那一定很受欢迎,这是一个让人浮想联翩的名字。

这是一首送别诗,完全可以和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相媲美。

诗人访问结束归国,日本女友人前来送行,身着日本和服,盘着秀美的头发,举止温柔,步履轻盈,向诗人挥手告别,表情中带着几分羞涩和不舍,相处的那段日子如蜜般甜美,如今就要分别,一种莫名的忧愁涌上心头。

诗人以神传情的效果发挥的淋漓尽致,让人久久回味。

【自主探究】参考答案
《也许》
1、(1)“也许你真是哭得太累”揣摩,不敢相信,内心痛苦的表现。

(2)“也许,也许你要睡一睡”,诗人的不确定性,他的猜测正是他内心痛苦的表现,他无法接受女儿逝世的现实,以此来安慰自己。

(3)“也许你······吸水”诗人宁愿相信在另一个世界是美好的,能聆听自然的声音,会快乐的生活。

(4)“也许你······更美”侧面反映出诗人对这种社会的深恶痛绝。

2、体现一个父亲对女儿的爱和庇护。

3、轻柔的动作也有可能打扰女儿的睡眠,父亲对女儿的爱达到了极点。

4、象伞一样全面保护着女儿。

5、“我把黄土······的飞”
6、无限的的悲痛和深沉的父爱。

《再别康桥》
1、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游人,海······比邻“;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在玉壶”;李白的《赠汪伦》“李白······我情”。

2、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而这首离别是“云彩”等。

3、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

4、开头“轻轻地来”,奠定了作者对康桥的依依不舍之情,“金柳、青荇”两节进一步表达了对康桥的无限依恋;拜论潭里“沉淀着彩虹似的梦”,依稀可以想见当年壮志豪情,而这些都以成为梦幻,令人惆怅不已;“撑篙漫溯”“放歌星辉”是在想象,将对康桥生活的再一次重温,也将诗人的情感提升到了最高点;但转眼间回到现实,“忽然间想起这是一个分手的夜”,无限惆怅重回心中。

而对康桥的依恋之情贯穿始终。

5、举例:“不带走一片云彩”的洒脱;夕阳里再见金柳的羞涩和喜悦;理想破灭的伤感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