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作物种子育繁推一体化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小麦良种繁育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小麦良种繁育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小麦良种繁育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和目的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中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小麦产量提高相对较低,主要原因之一是良种供给不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项目旨在建立一个小麦良种繁育基地,提供高质量的小麦良种,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和粮食生产能力的提升。

二、市场分析1.小麦良种需求量大:随着人口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小麦需求量逐年增加,特别是对高品质小麦的需求增长迅速。

2.良种市场潜力大:目前,良种市场供需不平衡,供不应求,价格较高。

建立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可以满足市场需求,稳定价格,带动良种市场发展。

3.良种繁育技术垄断优势:小麦良种繁育技术属于核心技术,目前在我国还存在技术垄断,利用这一优势可以在市场上占据一定份额。

三、项目规划和内容1.地点选择:选择土壤肥沃、气候适宜、水资源丰富的地方建立小麦良种繁育基地,例如陕西、河北等地。

2.基地建设:投入资金建设良种繁育场所,包括温室、农田、施肥设施等,同时配备世界先进的农业科技装备,如智能喷灌系统、气候控制系统等。

3.良种繁育:引进国内外优质种质资源,运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进行繁育,提供高产、抗逆、优质的小麦良种。

4.良种推广:与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合作,将优质的小麦良种推广给农民种植,并提供种植指导和技术支持。

5.市场营销:建立销售网络,与大型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等进行合作,推广销售小麦良种。

四、投资分析1.基地建设投资:包括土地购买和租赁、基础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等费用,预计需要投入500万元。

2.运营费用:包括种子采购费用、生产成本、运输费用、推广费用等,预计年度运营费用为300万元左右。

3.收益预测:根据市场需求情况和良种市场价格,预计小麦良种销售收入能够达到年度200万元以上,净利润为80万元左右。

五、风险分析1.种植风险:由于自然灾害、病虫害等因素的不可控制性,种植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定的风险,需要加强灾害防范和病虫害防治工作。

农作物种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作物种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作物种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农作物种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说明该农作物种子项目计划总投资6655.8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256.1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8.97%;流动资金1399.7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1.03%。

达产年营业收入9746.00万元,总成本费用7409.21万元,税金及附加124.40万元,利润总额2336.79万元,利税总额2783.51万元,税后净利润1752.59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030.92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5.11%,投资利税率41.82%,投资回报率26.33%,全部投资回收期5.30年,提供就业职位174个。

项目建设要符合国家“综合利用”的原则。

项目承办单位要充分利用国家对项目产品生产提供的各种有利条件,综合利用企业技术资源,充分发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优势、人力资源优势,区位发展优势以及配套辅助设施等有利条件,尽量降低项目建设成本,达到节省投资、缩短工期的目的。

......项目概论、项目基本情况、产业研究分析、建设规划、项目选址、土建方案说明、工艺技术说明、环境保护和绿色生产、项目职业安全、项目风险应对说明、项目节能可行性分析、实施进度、投资规划、经济效益可行性、总结及建议等。

农作物种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项目概论第二章项目基本情况第三章产业研究分析第四章建设规划第五章项目选址第六章土建方案说明第七章工艺技术说明第八章环境保护和绿色生产第九章项目职业安全第十章项目风险应对说明第十一章项目节能可行性分析第十二章实施进度第十三章投资规划第十四章经济效益可行性第十五章总结及建议第一章项目概论一、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一)公司名称xxx科技公司(二)公司简介通过持续快速发展,公司经济规模和综合实力不断增长,企业贡献力和影响力大幅提升。

本公司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

公司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先进的生产设备以及完善、科学的管理体系。

育繁推一体化科技推广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育繁推一体化科技推广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玉米良种育繁推一体化科技推广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编号:BJZ(2012-LNB007)文件版次:V-2项目建设单位:********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报告编制单位:****市基本建设咨询投资公司报告编制时间:二○一二年一月项目名称:********玉米良种育繁推一体化科技推广示范项目建设单位:********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编制报告单位:****市基本建设咨询投资公司编制单位法人:项目编号:BJZ(2012-LNB007)文件版次:V-2编制日期:2012年2月参加编制人员:姓名职务专业技术职称编制人员注册咨询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编制人员注册咨询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编制人员注册咨询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编制人员注册咨询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编制人员高级经济师编制人员助理工程师编制人员会计师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项目基本情况 (1)1.2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1)1.3项目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8)1.4效益分析 (9)1.5项目编制依据 (10)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0)第二章项目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 (12)2.1项目建设背景 (12)2.2项目建设必要性 (16)2.3项目建设可行性 (17)第三章市场分析 (20)3.1项目主要产品种类、生产和销售情况 (20)3.2主要产品的市场供需状况及市场竞争力 (20)3.3主要产品的市场定位与竞争力 (22)第四章项目区地点选择分析 (25)4.1项目建设地址 (25)4.2项目建设条件 (25)第五章建设方案 (29)5.1项目范围和实施计划 (29)5.2建设内容和设备方案 (29)第六章育繁推技术及工艺 (32)1.技术措施 (32)2.玉米新品种亲本提纯技术 (32)3.玉米新品种良繁技术 (37)4.种子加工技术方案 (40)5.优质高产玉米种植技术 (41)第七章节能 (45)6.1编制依据 (45)6.2概述 (45)6.3能耗分析 (46)6.4节水节能措施 (47)6.5设备选型节能措施 (48)第八章水资源平衡分析 (49)7.1依据 (49)7.1项目区水资源概况 (49)7.2供需平衡分析 (50)第九章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52)8.1环境保护 (52)8.2安全生产 (53)第十章项目组织与实施进度 (55)9.1项目运行机制和组织落实 (55)9.2项目实施进度 (58)第十一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59)10.1投资估算依据 (59)10.2投资构成 (59)10.3投资估算及比例分析 (59)10.4投资估算 (60)10.5资金筹措 (61)第十二章主要财务指标 (62)11.1财务评价依据 (62)11.2销售收入估算 (62)11.3总成本估算 (63)11.4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64)11.5不确定因素分析 (65)11.6财务评价结论 (67)第十三章社会效益分析 (68)12.1辐射带动作用 (68)12.2促进农民增收情况 (68)12.3公共服务覆盖范围 (69)第十四章结论 (70)第一章总论1.1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玉米良种育繁推一体化科技推广示范项目项目拟建地点:项目育繁基地地点为****市****灌区,种子加工基地为****市****东开发区。

种苗繁育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

种苗繁育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

种苗繁育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现代化建设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

种苗繁育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起着关键作用。

然而,当前我国种苗繁育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如疫病防治技术水平不高、繁育品种单一、市场需求难以满足等。

因此,建立种苗繁育基地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项目概况1. 项目建设规模种苗繁育基地的建设规模将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条件确定,初期计划建设面积达到1000亩以上。

2. 项目建设内容种苗繁育基地主要包括温室大棚、育苗室、试验田、办公用房等基础设施和生产设备。

3. 项目建设地点项目建设地点选择在交通便利、水资源充足的农业发达地区。

三、市场分析1. 种苗繁育市场需求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对高产、高效、抗逆、优质的农作物品种需求日益增加。

同时,农业现代化建设也对种苗繁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场需求潜力巨大。

2. 竞争分析目前,我国种苗繁育市场竞争主要来自于一些大型农业企业和外资企业。

这些企业在种苗繁育技术、品种选择上具有一定优势,对新进入的种苗繁育基地形成一定的竞争压力。

3. 市场营销策略在种苗繁育市场上,要通过不断优化品种、提高技术水平、加强品牌宣传等手段来提高竞争力,在市场上确立自身的品牌地位。

四、技术支持种苗繁育基地要利用先进的育种技术,不断提高品种的选育速度和选育效果。

同时,要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获取最新的育种技术和科研成果,提高种苗的品质和农作物的产量。

五、投资分析1. 投资规模种苗繁育基地的建设需要大量资金,包括土地租金、基础设施建设、设备购置、种子采购等多方面的投资。

2. 投资回报依据市场需求和技术条件,种苗繁育基地的投资回报期在5-7年左右。

但由于农业生产周期较长,投资回报期可能会有所延长。

六、风险分析1.市场风险市场需求与供给不平衡,市场价格波动较大,造成经营风险。

2.技术风险新育种技术的不断研发和应用,技术竞争对种苗繁育基地的风险。

玉米良种繁育加工基地建设项目可行研究报告-68页精选文档

玉米良种繁育加工基地建设项目可行研究报告-68页精选文档

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项目玉米良种繁育加工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1章项目摘要 (1)1.1项目名称 (1)1.2建设单位 (1)1.3建设性质 (1)1.4建设地点 (1)1.5法人代表 (1)1.6建设年限 (1)1.7主要建设内容与规模 (1)1.8建设目标 (2)1.9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2)1.10效益分析 (2)1.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1.12可研报告编制依据 (3)第2章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 (4)2.1项目背景 (4)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4)2.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8)2.4产业关联度分析 (10)第3章市场分析及预测 (12)3.1国内玉米品种选育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12)3.2山西省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13)3.3市场需求调查与预测 (14)3.4目标市场和竞争优势 (15)3.5产品方案 (18)第4章项目建设单位 (19)4.1项目承担单位概况 (19)4.2现有基础设施情况 (20)4.3技术力量与科研成果 (22)4.4公司财务状况 (24)第5章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 (25)5.1场址选址原则 (25)5.2建设地点与土地权属 (25)5.3项目场址建设条件 (26)第6章生产工艺技术方案 (28)6.1工艺技术选择原则 (28)6.2工艺技术方案 (28)6.3设备方案 (32)第7章项目建设方案和内容 (35)7.1项目建设目标 (35)7.2建设方案 (35)7.3建设内容 (36)第8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39)8.1 投资估算依据 (39)8.2 投资估算范围和取费标准 (39)8.3 投资估算 (40)第9章项目建设期限与实施进度 (43)9.1建设期限 (43)9.2项目实施进度 (43)第10章土地规划和环境保护 (44)10.1土地、规划 (44)10.2环境保护 (44)第11章项目组织管理与运行 (48)11.1项目建设期组织管理 (48)11.2项目建成后运行管理 (50)第12章财务评价 (52)12.1 财务评价依据 (52)12.2 销售收入及税金预测 (52)12.3 成本费用估算 (53)12.4 利润估算 (54)12.5 财务评价指标 (54)12.6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 (55)12.7 不确定性分析 (55)12.8 评价小结 (56)第13章效益分析与风险评价 (57)13.1 经济效益 (57)13.2 社会效益分析 (57)13.3 生态效益 (58)第14章招标方案 (61)14.1招标依据 (61)14.2招标方式 (61)14.3招标范围 (61)14.4招标组织形式 (61)第15章结论及建议 (63)15.1 结论 (63)15.2 建议 (63)附录 (65)第1章项目摘要1.1项目名称2019年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玉米良种繁育加工基地建设项目。

关于黑龙江省粮食作物种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黑龙江省粮食作物种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黑龙江省粮食作物种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种业是建设现代农业的标志性、先导性工程,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

发展现代种业关系到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关系到黑龙江省发挥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作用。

为贯彻落实黑龙江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精神,促进我省种业加快发展,7月中旬,黑龙江省人大农林委对我省粮食作物种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多年来,我省各级政府坚持把推进现代种业发展作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抓手,扎实推进品种创新和良种供应。

常规粳稻、大豆、玉米本省自育品种种植分别达到98%、97%、54%,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到45%,为粮食生产“十七连丰”提供了重要支撑。

目前,全省种子企业489家,总资产111亿元,2020年销售收入51.6亿元,近五年销售收入年均增速6.3%。

一是开展种质资源普查和收集。

印发了《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实施意见》,全面启动了种质资源普查和收集工作。

二是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

依托省农科院建立的寒地作物种质资源库保存各类种质资源近5万份,垦丰种业种质资源库保存各类种质资源9万余份。

设立野生大豆原生境保护区8个,野生大豆种质资源入库保存786份,数量、类型均为全国最多。

我省种质资源库累计向中科院、中国农科院、中国农大等20余家科研单位和高校提供种质材料上万份,培育农作物新品种200多个。

一是构建种业科技创新支撑体系。

建立种业创新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推进种业创新工作。

全省现有农业科研育种单位83家,建有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15个、国家杂粮工程中心、省寒地玉米种质资源中心等国家级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4个,初步形成覆盖种业科技创新的支撑体系。

二是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种业科技创新产业体系。

垦丰种业与中国农科院作科所、中国农大等科研院所合作,构建协同创新平台,联合开展育种技术和材料创新研究,“十三五”期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6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3项、农业部重大科研协作攻关1项、省“百千万”工程科技重大专项1项。

良种繁育可行性研究报告

良种繁育可行性研究报告

良种繁育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良种繁育是指通过科学的手段选择和培育优质、高产、抗病的种源,以提高农作物、家禽、家畜的产出和品质。

良种繁育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改善品质、增加产量和产值。

目前我国正处于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阶段,提高种源质量已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因此,开展良种繁育工作对于提高我国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项目目标本次研究的目标是通过实地调研和实验分析,评估我国良种繁育的可行性,为我国农业种源改良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

三、研究内容1. 样本选择:选择涵盖我国各地不同气候、土壤条件下的农作物、家禽、家畜样本进行研究。

2. 实地调研:走访农业基地、繁育场等相关单位,了解当前良种繁育工作开展情况和面临的挑战。

3. 种源评估:通过实验室分析和田间试验,评估不同种源的产量、品质、抗病性等指标。

4. 经济效益分析:对良种繁育的投入成本和产出效益进行分析,评估其经济可行性。

5. 技术指导:总结良种繁育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技术方法,为农民提供培训和指导。

四、研究方法1. 实地调研:走访不同地区的农业基地和繁育场,了解农民种植、养殖情况和种源选取偏好。

2. 数据收集:收集不同种源的生长情况、产量、品质等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3. 田间实验: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设置田间试验,对比不同种源的生长情况和产量。

4. 实验室分析:对不同种源的种子、饲料等进行实验室分析,评估其品质和抗病性。

五、研究成果1. 发现不同地区的种源适应性差异明显,为分地区选育优质种源提供了依据。

2. 发现部分种源具有较高的产量和品质,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3. 提出了良种繁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和措施。

4. 对我国良种繁育的可行性进行了综合评估,为下一步农业种源改良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六、结论和建议本次研究对我国良种繁育的可行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发现了不同地区种源的差异性和潜力。

种子繁育可行性报告

种子繁育可行性报告

种子繁育市场前景
政策支持
政府对农业的高度重视和对种子 产业的扶持政策,将为种子繁育 市场提供有力保障。
市场需求
随着人口增长和消费升级,对农 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种子作为 农业生产的基础资料,市场需求 将持续增长。
技术创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的种子 繁育技术将不断涌现,为市场发 展提供新的动力。
市场需求分析
工厂化生产。
技术可行性评估
技术成熟度
现有种子繁育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并在实践 中得到广泛应用,具备较高的技术可行性。
技术适应性
针对不同作物和品种,需要采用不同的种子繁育技 术。在选择技术时,需要考虑其适应性和实用性。
技术经济性
种子繁育技术的经济性是评估其可行性的重 要指标。需要综合考虑技术的投入成本、产 出效益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
技术创新点及优势
创新点
结合现代生物技术和组织培养技术,对传统种子繁育技术进行改进和优化,提高育种效率和种苗品质。
优势
通过技术创新,可以缩短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提高种苗品质和 产量,满足市场需求。同时,新技术还可以减少对传统育种资源的依赖,降低环境风险。
04
种子繁育经济可行性分析
报告范围
01
02
03
研究对象
本报告以主要农作物(如 水稻、小麦、玉米等)的 种子繁育为研究对象。
研究内容
报告将分析种子繁育的技 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 环境可行性及社会可行性 等方面。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综述、实地调研、 专家咨询等方法进行综合 分析。
02
种子繁育市场现状及前景分析
种子繁育市场现状
收益预测
基于市场调研结果,结合种子繁育的技术水平、生产 效率等因素,对项目的收益进行预测。

种业可行性研究报告

种业可行性研究报告

种业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础,种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种业不仅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还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经济收入和国家粮食安全。

因此,对种业进行可行性研究,找出发展种业的优势和劣势,有助于指导种业的健康发展。

二、市场需求分析1. 种子市场规模据统计,我国种子市场规模逐年增长,在2018年达到了约2000亿元。

随着人们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视,种子市场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2. 种子品种需求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和病虫害等问题的日益严重,对高产、抗逆、抗病性强的新品种需求逐渐增加。

因此,开发研究这些新品种对种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3. 大豆、玉米、水稻等品种需求大豆、玉米、水稻等重要粮食作物是我国的主要种植品种,其对种子的需求量巨大。

因此,研究这些作物的优质种子,能够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三、可行性分析1. 优势条件我国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气候适宜,这为开展种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种业在农业生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2. 不利条件我国的种业尚处于起步阶段,竞争压力较大,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同时,资金、人才等方面的支持也是种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

3. 发展策略为了有效推动种业的发展,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加大科研投入,培育新品种,提高产量和耐病性。

(2)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提高农民的种植水平。

(3)推动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

(4)健全种业政策法规,为种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

四、风险分析1. 天气风险气候变化对种业的影响很大,可能导致产量下降,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2. 病虫害风险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危害很大,可能导致品种品质下降,造成经济损失。

3. 市场风险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波动频繁,种业存在较大的市场风险。

五、建议与展望1. 建议加大科研投入,培育优质新品种,提高产量和品质。

2. 建议加强技术推广,提高农民的种植水平,确保种业的可持续发展。

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精品】

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精品】

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精品】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文档为word版本可任意编辑】目录第一章总论 (1)一、项目提要 (6)二、结论与建议 (8)三、编制依据 (8)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 (10)一、项目的提出 (10)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1)第三章市场需求与预测 (15)一、概述 (15)二、市场形势分析 (17)第四章项目承担单位情况 (19)一、建设单位名称、性质及法人代表 (19)二、主要业务范围和业务能力 (19)三、人员及构成 (19)四、主要技术成果与转化能力 (20)五、现有基础设施和技术条件 (21)六、资产与财务状况 (21)七、协作单位与技术依托单位情况 (21)第五章项目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23)一、建设规模确定的原则和依据 (23)二、建设规模 (23)三、产品方案 (25)第六章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 (26)一、选址原则与要求 (26)二、建设用地规模及构成 (26)三、拟选建设地点的地理位置 (27)四、自然资源条件与社会经济概况 (27)五、基础设施条件 (28)六、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29)七、项目建设与当地环境的互适性分析 (30)八、项目选址 (30)第七章工艺技术方案和设备选型 (31)一、种子生产田技术方案 (31)二、种子加工系统工艺方案 (32)三、设备选型 (34)第八章项目建设方案与建设内容 (36)一、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 (36)二、项目建设目标 (38)三、项目建设的总体思路与布局 (40)四、项目建设内容 (43)第九章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 (44)一、环境保护 (44)二、劳动卫生与安全生产 (45)第十章组织管理与实施进度 (46)一、项目实施组织管理 (46)二、项目建设完成后的管理方案 (48)三、项目实施进度 (48)第十一章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50)一、投资估算 (50)二、资金来源 (53)三、资金运用 (53)第十二章效益分析 (54)一、经济效益 (54)二、财务评价 (54)三、社会效益 (57)四、生态效益 (58)第十三章结论与建议 (59)附表、附图及附件 (60)1.附表附表一:项目基本情况一览表附表二:项目主要建设条件一览表附表三: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一览表附表四:项目区农机基础情况汇总表附表五:项目组织管理与实施进度一览表附表六:项目总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表附表七:项目单项工程综合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表附表八:项目仪器设备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表附表九:项目效益分析一览表2.附图(1)项目地理(区域)位置图(2)项目区现状图(3)项目建设规划图或总平面(1/10000或1/50000)(4)单项土建工程平面、立面、剖面图(或做法说明)3.附件(1)关于成立*****小麦良种繁育基地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的通知(2)申报单位法人证件复印件。

AA种子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AA种子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AA种子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1.1项目名称和建设单位项目名称:AA种子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地点:AA村建设单位:法人代表:项目主管部门:1.2建设内容及规模①田间设施种子扩繁田1500亩;种子田围栏6000米;机电井3眼;田间道路1000米。

②仪器设备购置耕作机具4台(套);购置质量检验设备5台(套);购置种子加工设备7台(套);水利设施3套。

③土建建设种子仓库1500平方米;农机库房350平方米;P1AA种子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设种子晒场1500平方米;加工车间400平方米;围墙1000米。

④输电线路架设输电线路480米。

1.3项目总投资项目计划投资36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01万元(包括仪器装备、仓库等土建);生产性投资67万元。

1.4资金筹措申请国家投资184万元,地方配套92万元,公司自筹92万元。

1.5资金使用计划项目资金投资利用计划如下:(1)生产性基础设施投资195万元;(2)田间设施建设投资40.2万元;(3)生产性辅助设施投资17.8万元;(4)生产、加工及检验仪器装备投资86万元;(5)科技推行费10万元;(6)项目管理费10万元;(7)引种费用9万元。

1.6建设期限项目建设期为一年,即2008年。

1.7项目效益(1)经济效益:通过项目建设,1500亩青贮玉米种子基地一年可收获种子600吨,价值420万元,经济效益明显。

(2)社会效益:通过建立AA繁殖基地,能够快速增加AA省地方确当家品种的P2AA种子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繁育数量,实现青贮玉米的良种多元化,平抑市场价格,增加青贮玉米种植面积,推动奶牛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激活地方经济,带动当地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率。

完善AA省青贮玉米良繁体系建设,改善青贮玉米种子生产滞后的局面,促进青贮玉米种子产业化的发展。

(3)生态效益:玉米是C4作物,光合效率高,吸收固定二氧化碳能力强,每亩玉米一个生长季可固定2.6吨二氧化碳,并释放2.6吨氧气,对于净化大气、降低温室效应作用显著。

现代种业可行性研究报告

现代种业可行性研究报告

现代种业可行性研究报告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现代种业在农业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现代种业利用生物技术手段改良植物品种,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报告旨在探讨现代种业在中国的可行性,并分析其发展前景及面临的挑战。

一、现代种业的发展潜力1.1 技术支持现代种业依托先进的生物技术手段,如基因编辑、转基因等,能够快速改良植物品种,提高其耐病性、耐逆性和产量等指标。

技术的支持是现代种业发展的关键,也是其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重要保障。

1.2 市场需求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产品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现代种业可通过技术改良,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满足市场的需求,实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产业升级。

1.3 政策支持中国政府一直重视现代农业的发展,多次提出“三农”政策,支持现代种业的创新与发展。

政策的支持为现代种业提供了发展的政策基础,有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和长期稳定。

二、现代种业的发展前景2.1 国际市场竞争力中国是全球农业大国,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巨大的农业市场。

通过技术创新和品种改良,中国现代种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有望实现农产品出口的增长和提升国际地位。

2.2 农业产业链升级现代种业在改良农作物品种的同时,还能引导农业产业链的升级,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通过整合资源和优化结构,现代种业可推动农业产业链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方向发展,提高农业产值,提升农民收入。

2.3 绿色农业发展现代种业在农作物品种改良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业向绿色发展方向转型。

通过遗传工程技术和有机栽培模式的应用,现代种业可降低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现代种业发展面临的挑战3.1 技术风险现代种业依赖生物技术手段进行植物品种改良,技术风险较高。

在品种改良过程中,可能出现转基因风险、基因编辑技术安全性等问题,需要加强监管和风险评估,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繁种可行性研究报告

繁种可行性研究报告

繁种可行性研究报告引言繁种是指种子在环境适宜的条件下自行繁衍。

繁种是保持植物优良品种、保护某些濒危植物及维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

繁种可行性研究旨在评估种子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自然繁衍的潜力,并为开展相关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本报告就繁种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关结论和建议。

一、繁种目标物种的选定1. 目标物种的重要性目标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是选择繁种目标的重要因素。

此外,目标物种的保护级别、数量和分布范围等信息也需要考虑在内。

例如,某些濒危物种需要进行繁种以增加其种群数量,从而提高其生存机会。

2. 目标物种的特性目标物种的繁殖习性、种子保藏期、分布范围等特性对其繁种的可行性具有重要影响。

例如,某些物种的种子很容易保存,种子保藏期较长,适合大规模繁种;而另一些物种的种子保存条件苛刻,繁殖过程复杂,需要特殊的保护措施。

二、环境条件的适宜性评估1. 适宜的生境条件繁种的成功与否与生境条件密切相关,包括土壤类型、湿度、温度等因素。

对目标物种的生境要进行调查和评估,确定适宜的繁种地点。

2. 适宜的气候条件气候条件是影响种子繁殖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物种对气候条件有不同的适应性,例如,一些物种对温度要求严格,而另一些物种对湿度要求较高。

因此,研究目标物种的生态适应性,确定其适宜的气候范围。

三、繁种技术的探讨1. 种子获取和处理种子的获取和处理是繁种工作的关键环节。

需要考虑如何获取目标物种的种子,并对种子进行处理、保存和保藏。

2. 繁殖方法的选择针对不同的目标物种,需要选择适宜的繁殖方法,例如,有些物种可以通过自然繁殖来实现繁种目标,而另一些物种需要采取人工辅助繁殖的方式。

3. 繁种工作的监测和评估对繁种工作的监测和评估是繁种可行性研究的重要内容。

需要建立监测指标,对繁种工作进行定期的监测和评估,以了解繁种效果及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结论与建议1. 根据所选定的目标物种及其生态特性,确定适宜的繁种地点,进行繁种工作。

现代农作物种子育繁推一体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现代农作物种子育繁推一体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现代农作物种子育繁推一体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 (4)1.1 项目名称 (4)1.2 项目建设地点 (4)1.3 建设内容及规模 (4)1.4 项目总投资 (5)1.5 资金筹措 (6)1.6 资金使用计划 (6)1.7 建设期限 (7)1.8 项目意义 (7)1.9项目提出的指导原则 (7)1.10 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8)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11)2.1 项目背景 (11)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第三章建设单位的基本情况 (24)3.1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24)第四章市场分析 (26)4.1 玉米市场供求现状及前景预测 (26)4.2 玉米种子市场形势分析 (27)第五章建设规模与运营方案 (33)5.1 建设内容与规模 (30)5.2 产品及运营方案 (33)第六章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33)6.1 项目布局 (33)6.2 项目选址 (34)6.3 项目建设有利条件 (35)第七章项目技术方案和设备选型 (37)7.1 主要技术方案及工艺流程 (38)7.2 主要设备选型 (42)第八章项目建设方案与建设内容 (46)8.1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46)8.2 项目建设的总体思路 (47)8.3 项目建设方案 (48)第九章环境保护 (51)9.1 编制依据 (51)9.2 环境影响分析 (51)9.3安全防护 (52)第十章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53)10.1编制依据 (54)10.2安全卫生措施方案 (54)10.3 消防设施 (56)第十一章组织管理与实施进度 (58)11.1 项目实施组织管理 (58)11.2 项目建成后的运行管理 (60)11.3项目实施进度 (61)第十二章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方案 (63)12.1 投资估算 (63)12.2 资金来源及筹措 (63)12.3 资金使用和管理 (63)第十三章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66)13.1 经济效益预测分析 (66)13.2 社会效益 (69)第十四章结论 (70)第一章总论1.1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现代农作物种子“育繁推一体化”建设项目1.2 项目建设地点1.2.1公司本部建设地点:xx省xx土家族自治县经济开发区(健康食品产业园区)。

蔬菜种子繁育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蔬菜种子繁育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蔬菜种子繁育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背景近年来,蔬菜种子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建设一个蔬菜种子繁育基地成为一个具有可行性的想法。

本报告将对蔬菜种子繁育基地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并提供相关建议。

目标与目的该项目的目标是建立一个高效、可持续的蔬菜种子繁育基地,以满足市场对蔬菜种子的需求。

为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将开展以下工作:1. 评估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2. 分析可行的种植技术和育种方法3. 研究适宜的地理位置和土壤条件4. 分析项目的商业可行性和可持续性方法与步骤为确保项目的可行性,我们将采取以下方法和步骤:1. 市场调研:对目标市场的需求和竞争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了解市场趋势和前景。

2. 技术研究:评估现有的种植技术和育种方法,寻求最佳的种子繁育方案。

3. 地理位置选择:考虑气候条件、土壤质量和交通便利性等因素,选择适合的地理位置建设基地。

4. 商业可行性分析:评估项目的盈利能力、投资回报率和风险因素,确定项目的商业可行性。

5. 可持续性评估:分析项目对环境、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提出相关建议。

预期成果通过这个可行性研究,我们期望获得以下成果:1. 确定可行的蔬菜种子繁育技术和育种方法。

2. 选择合适的地理位置建设蔬菜种子繁育基地。

3. 分析项目的商业可行性和可持续性,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4. 提供相关建议和策略,以高效、可持续的方式开展蔬菜种子繁育。

结论通过本可行性研究的开展,我们相信蔬菜种子繁育基地项目具有可行性,将能够满足市场对蔬菜种子的需求。

我们建议继续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规划,以确保项目的成功实施。

水稻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稿

水稻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稿

第一章总论1.1 项目名称和建设单位一、项目名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水稻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二、建设性质:扩建三、建设地点############试验场四、建设单位:############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种业”)五、法人代表########################六、技术负责人: ########################七、项目主管部门:########################1.2 建设规模建设高标准25000亩水稻良种繁育基地一处,年产水稻良种15000吨。

1.3 建设内容一、田间工程1、给水渠3550米,其中钢筋砼衬砌给水渠2900米,地下给水管650米;2、硬化池埂4500米,池埂改造1400米;3、田间路3230米,其中大棚育苗基地内硬化道路1720米,宽5米,主要展示区硬化道路760米,宽4米,砂石道路750米,宽4米;4、晒水池侧边硬化3856平方米,池底垫层厚30厘米;5、闸门173个,其中大闸门14个,铁板式小闸门159个;6、圆涵23个,板涵1个。

二、仪器设备:购臵仪器设备28台(套)。

1.4 项目总投资项目总投资767.93万元,其中田间工程建设费683.45万元,仪器设备购臵费16.98万元,引种补助30万元,科技推广费20万元,项目管理费17.50万元。

1.5 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767.93万元,其中申请国家财政扶持资金500万元,项目单位自筹267.93万元。

项目单位自筹资金来源于企业经营利润,上一年度企业净利润21397万元。

现在银行存款16692万元,自筹资金有保障。

1.6 投资使用计划项目拟在2年内建成,建设期内投入全部资金。

1.7 建设期限项目建设期为两年,即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

1.8 项目效益该项目的实施,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一、经济效益本项目建成后新增固定资产711.45万元,项目将建成高标准高质量的水稻良种繁育基地25000亩,年产15000吨优质水稻种子,年新增375吨水稻种子。

优质专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

优质专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

优质专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优质专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与目标:近年来,农业科技进步的需求不断增加,优质小麦的种植和研究成为了农业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

本项目旨在建设一个优质专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提供高品质的小麦良种,提高当地小麦产量和品质,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增加农民收入。

二、项目内容:1.基地选址:选择耕地肥沃、土壤酸碱度适宜、地理位置优越的区域作为基地,面积约500亩。

2.设施建设:建设实验室、温室大棚、苗圃和仓库等设施,确保种子的良好保存和繁育环境。

3.优质小麦品种筛选:通过大量的基础研究和试验,筛选出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质小麦品种,提高产量和品质。

4.小麦种子繁育:利用优质小麦品种进行种子繁育,确保小麦种子的纯度和质量。

5.技术培训和推广:通过组织专家培训和农民培训班,传授种植和农业管理技术,提升农民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

三、项目可行性分析:1.市场需求分析:优质小麦在市场上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巨大的需求。

麦制品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同时,消费者对食品品质和安全性要求也日益提高。

2.投资分析:本项目的投资主要用于基地场地选址、设施建设、种子繁育、培训和推广等方面。

根据预算,总投资约为1000万元。

3.收益分析:基地建设完成后,每年可进货苗木20万株,平均每株苗木售价为10元,每亩产出小麦3000公斤,每公斤售价为3元,每年可产出小麦总价值约为180万元。

同时,基地还可作为培训基地、科研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通过收取培训费、科研经费和参观门票等方式获得额外收益。

四、项目实施计划:1.前期准备阶段(3个月):完成项目的市场调研、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资金筹措等前期准备工作。

2.基地建设阶段(12个月):完成基地场地的选址、设施的建设和调试、苗木种植和小麦繁育等工作。

3.推广和培训阶段(持续进行):开展专家培训、农民培训、科普教育和推广活动,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推广良种,促进农业科技进步。

种业育繁推一体化经营模式探讨

种业育繁推一体化经营模式探讨

2011年2月22日,国务院通过《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首次明确种业国家战略地位。

2011年8月,农业部确定将以种子为重点,推动种业兼并重组,坚持扶优扶强,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

2011年8月25日,农业部公布《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提高种业进入门槛,成为近年来国内种业整合政策取得实质性进展的第一步。

1 种业育繁推一体化经营模式理念首先“育”是指种业自身有科研团队,有培育新品种的能力,能培育出市场上有核心竟争力的品种,为种业发展提供可持续增长的动力。

其次“繁”是指种业有稳定的繁育基地,有技术人员在一线生产指导,制种过程必须采取集约方式,变一家一户的繁殖为集中大面积繁殖。

加强对播种、去杂、收获等种子生产关键环节的管理,能生产出合格的杂交种子。

种子生产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我国的甘肃、新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繁种基地,能够生产出高质量的杂交种子,完全能够满足将来发展机械化生产单粒机播的需求。

最后“推”是指种业推广销售与经营,健全销售网络,将最新培育的新品种推广到适宜区域种植,通过设立种业分公司,健全省级代理商与市县级代理商销售体系,将优良的种子销售给用种农户,获取利益最大化。

种业在推广过程中通过科研成果转让、知识产权入股、企业资助科研、资产捆绑重组等方式,实现种业科研、生产、经营的强强联合,增强国际竞争能力。

由科研、生产、经营脱节向育繁推、产加销一体化发展。

2 种业育繁推发展策略2.1 在育种上加大科研投入 我国种业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科研投入少,重开发轻科研,没有长远发展观点,国家经费支持力度小,明显科研后劲不足,科研成果更新慢,玉米生产机械化程度低。

目前在世界上知名的种业都十分重视新品种的科研投入,公司建有温室育种实验室等,先锋公司每年科研投入超过上亿美元,先正达公司收入的15%用于新品种的科研,重点用于科研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小麦繁育可行性报告

小麦繁育可行性报告

小麦繁育可行性报告简介小麦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人类饮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粮食需求的增加,小麦的繁育和生产变得愈发重要。

本报告旨在探讨小麦繁育的可行性,分析当前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市场需求分析小麦是世界上最广泛种植的粮食作物之一,被广泛用于面粉、面包、饼干等食品的生产。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对小麦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同时,小麦还是许多国家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对其产量和质量有着高要求。

繁育目标小麦繁育的主要目标是提高产量、改善抗病虫害能力、提高品质和适应性。

通过育种,培育出高产、耐旱、耐病、适应性强的新品种,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农民的收入。

挑战与解决方案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对小麦生长环境造成了影响,如干旱、高温等极端天气频繁发生,给小麦生长带来了挑战。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培育出耐旱、耐热的小麦品种,提高其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病虫害防控病虫害是小麦生产中的重要问题,严重影响着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针对不同的病虫害,可以通过遗传改良和农药防治相结合的方式,培育出抗病虫害的小麦新品种,减少农药使用,降低生产成本。

品质提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小麦产品的品质要求也在不断提升。

通过优良品种的选育和栽培管理技术的改进,可以提高小麦产品的加工品质,生产出更高端的小麦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未来发展方向未来,小麦繁育的发展方向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优质高产:培育高品质、高产量的小麦新品种,提高小麦的经济效益。

-抗逆性提升:提高小麦的抗逆性,增强其对干旱、病虫害等不良环境的适应能力。

-遗传改良:运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如基因编辑技术等,加快育种进程,培育出更具竞争力的小麦品种。

结论小麦繁育具有很高的可行性,通过不断的科研努力和技术创新,可以培育出更加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品种,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推动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小麦生产中的挑战,实现小麦繁育的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农作物种子育繁推一体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 (4)1.1 项目名称 (4)1.2 项目建设地点 (4)1.3 建设内容及规模 (4)1.4 项目总投资 (5)1.5 资金筹措 (6)1.6 资金使用计划 (6)1.7 建设期限 (7)1.8 项目意义 (7)1.9项目提出的指导原则 (7)1.10 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8)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10)2.1 项目背景 (10)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1)第三章建设单位的基本情况 (22)3.1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22)第四章市场分析 (23)4.1 玉米市场供求现状及前景预测 (24)4.2 玉米种子市场形势分析 (25)第五章建设规模与运营方案 (31)5.1 建设内容与规模 (28)5.2 产品及运营方案 (31)第六章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31)6.1 项目布局 (31)6.2 项目选址 (32)6.3 项目建设有利条件 (33)第七章项目技术方案和设备选型 (35)7.1 主要技术方案及工艺流程 (35)7.2 主要设备选型 (40)第八章项目建设方案与建设内容 (43)8.1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43)8.2 项目建设的总体思路 (44)8.3 项目建设方案 (45)第九章环境保护 (47)9.1 编制依据 (47)9.2 环境影响分析 (48)9.3安全防护 (49)第十章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50)10.1编制依据 (50)10.2安全卫生措施方案 (51)10.3 消防设施 (52)第十一章组织管理与实施进度 (54)11.1 项目实施组织管理 (54)11.2 项目建成后的运行管理 (56)11.3项目实施进度 (57)第十二章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方案 (59)12.1 投资估算 (59)12.2 资金来源及筹措 (59)12.3 资金使用和管理 (59)第十三章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62)13.1 经济效益预测分析 (62)13.2 社会效益 (65)第十四章结论 (66)第一章总论1.1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现代农作物种子“育繁推一体化”建设项目1.2 项目建设地点1.2.1公司本部建设地点:xx省xx土家族自治县经济开发区(健康食品产业园区)。

1.2.2项目基地建设地点:xx省xx土家族自治县龙舟坪、资丘、磨市等乡镇,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长乐坪镇,xx省凌水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重庆市、陕西省等地。

1.3 建设内容及规模1.3.1玉米新品种培育建设及规模一个玉米新品种从培育到投放市场,大约需要6-7年时间。

今年四月,我公司自己培育的康农玉108、康农玉901两个玉米新品种经xx省审定。

据权威部门介绍,一个单位在一年里审定两个玉米新品种在历史上少有。

其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征集大批玉米育种基础材料;合成大小群体;筛选优秀资源进行配新组合,进行亲本繁殖,形成区域试验品种;区域试验试畈,先后在云南、贵州、四川、重庆、陕西xx有关省市和本省有关地区共16个区域进行试验试畈;购买科研配套仪器设备25台套1.3.2种子加工生产建设内容及规模在试畈基地建晒场2万㎡建围墙6000m购买200吨/日自动化生产线设备配套购买各种计量等设备5台套1.3.3土建工程建设内容及规模建设加工车间一栋,900㎡建容积400吨成品仓库一栋,1700㎡建设科研楼一栋,1000㎡建设综合办公楼一栋1100㎡征用土地32亩1.4 项目总投资项目计划投资617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550万元(土建投资2000万元,设备投资1550万元);生产性投资2620万元(种子基地投资1620万元,试验示范基地投资1000万元)。

1.5 资金筹措公司自筹2000万元,每年收取种子生产保证金1170万元,申请国家投资2000万元,农业发展银行贷款1000万元。

1.6 资金使用计划项目资金投资使用计划如下:1.6.1生产性建设投资2620万元其中:种子科研培育基地2400亩,投资576万元田间制种投资814万元田间生产性设备投资730万元辅助性设施投资500万元1.6.2加工设备投资1550万元其中:加工自动化生产线投资950万元检测设备投资390万元其他设备投资210万元1.6.3土建工程投资2000万元其中:土地投资32亩,550万元科研楼、办公楼建设投资900万元晒场建设投资350万元其它土建工程投资200万元1.7 建设期限本项目拟分三期进行。

其中第一期工程项目建设期为一年.于2011年3月动工,到2011年10月底全部建成投产;二期工程2012年初开工,计划当年底完成;三期工程从2012年底动工,计划2013年8月底完成。

1.8 项目意义(1)本项目解决了玉米品种特殊生态适应性,有效规避日益频繁的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有效推进我国西南玉米产业发展,促进粮食稳步增长。

本项目的主要创新点在于解决玉米新品种在西南玉米区的苗齐问题、抗病性、抗倒性和品质优良的提升,为发展我国西南特色玉米产区提供优良种源。

(2)通过项目建设,可有效带动当地农民的粮食增产增收,解决劳动力就业。

(3)本项目对环境有利无害,在加工生产过程中,排放物极少,噪音小,包衣机为高效低毒环保型产品,符合现代企业发展要求。

同时,玉米光合效率高,吸收固定二氧化碳能力强,每亩玉米一个生长季可固定 2.6吨二氧化碳,并释放2.6吨氧气,对于净化大气、降低温室效应作用显著。

(4)本项目的实施,增加了农产品的有效供给。

可促进养殖业、加工业的快速发展,有效解决畜牧业饲养的优良饲料的短缺。

1.9 项目提出的指导原则1.9.1农作物种业面临的形势当前,我国农作物种业发展面临挑战。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生物技术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农作物种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建设现代农业,对我国农作物种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但目前我国农作物种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商业化的农作物种业科研体制机制尚未建立,科研与生产脱节,育种方法、技术和模式落后,创新能力不强;种子市场准入门槛低,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研发能力弱,育种资源和人才不足,竞争力不强;供种保障政策不健全,良种繁育基础设施薄弱,抗灾能力较低;种子市场监管技术和手段落后,监管不到位,法律法规不能完全适应农作物种业发展新形势的需要,违法生产经营及不公平竞争现象较为普遍。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作物种业的健康发展,制约了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切实加以解决。

1.9.2国家对种业发展的总的要求为促进我国种业的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完善法律法规,整合农作物种业资源,加大政策扶持,增加农作物种业投入,强化市场监管,快速提升我国农作物种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企业竞争力、供种保障能力和市场监管能力,全面提升我国农作物种业发展水平。

1.9.3项目提出的基本原则坚持自主创新,加强农作物种业科技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国际合作,加快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作物种业科研成果,提高农作物种业核心竞争力;坚持企业主体地位,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充分发挥企业在商业化育种、成果转化与应用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坚持产学研相结合,支持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种质资源和科研人才等要素向种子企业流动,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资本为纽带的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模式;坚持扶优扶强,加强政策引导,对优势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加大投入,对具有育种能力、市场占有率较高、经营规模较大的种子企业予以重点支持,增强其创新能力。

1.10可行性研究的依据(1)2011年《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2)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3)《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4)《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办法》;(5)2011年5月9日,《回良玉副总理在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6)xx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相关资料。

1.11项目发展目标经过努力,用较短时间实现“立足西南、面向全国、逐步出口”的目标。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2.1 项目背景2.1.1 我国农作物种业发展的现状和形势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子作为农业发展最基本的、重要生产资料,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它是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载体,是实现农业增产增效最关键、最直接的内在因素。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种子工作和种业发展。

1958毛泽东同志提出著名的农业八字宪法,把种子作为发展农业的主要措施之一。

1962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种子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种子第一、不可侵犯”。

上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进一步强调“农业靠种种田,要抓种子优良品种”。

2000年,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和近年来连续发出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对加强育种培育推广,发展现代种业作出了部署。

长期以来,在党中央高度重视和领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广大科研人员和农民群众长期努力,我国农作物种业发展取得了长足发展,为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我国农作物种业发展历程建国以来,我国农作物种业历经“四自一辅”、“四化一供”和“市场化”三个发展阶段,实现了由自留种、计划供种向市场化供种的根本性转变。

1.“四自一辅”阶段(1949-1978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加快恢复农业生产,解决农民对良种的需求,1950年我国制定了《五年良种普及计划》,发动群众就地选留、就地串换、就地繁殖、就地推广。

此后,为适应农业合作化进程,解决盲目调运等问题,实行了集体生产单位自繁、自选、自留、自用种子,国家辅助进行必要调剂的“四自一辅”方针。

这一阶段,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逐步稳定在52%左右。

2.“四化一供”阶段(1978-2000年)。

为适应农业发展的要求,1978年开始,逐步推进品种布局区域化、种子生产专业化、加工机械化、质量标准化和以县为单位统一供种的“四化一供”。

国家和省、地、县先后在本级种子管理机构基础上成立了2700多家国有种子公司,形成集经营、推广、管理“三位一体”的良种推广模式。

1989年国务院发布《种子管理条例》,1996年启动实施种子工程,1997年发布《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

这一时期,杂交育种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杂交玉米、杂交水稻、杂交油菜和杂交棉花品种大面积推广,“九五”末期良种在农业生产的科技贡献率中占到36%,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

3.市场化发展阶段(2000年至今)。

2000年全国人大颁布《种子法》,实行种子市场准入制度,打破了国有种子企业一统天下的格局,种子企业产权性质呈现多元化,民营企业成为种子市场的重要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