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流程再造过程中的组织结构调整 郭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业务流程再造过程中的组织结构调整
郭威
这篇文章似乎发表于06年的《兰州学刊》,这与上一篇发表的文章相比,相对认识成熟了许多,这也奠定了我对业务流程、组织结构问题的初步看法。
尽管当时在理论上的认识还没有特别清晰,但已经开始摸到门口了。
业务流程再造过程中的组织结构调整
--华为、联想流程案例研究
包政1郭威2岳玲3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摘要:业务流程再造理论已经深入企业实践领域,但过多的研究关注于信
息技术、流程设计等技术环节,忽视了对组织中人的行为进行适应性的调整和
控制。本文通过华为和联想这两家流程管理领先企业的案例研究,揭示出企业
范围流程再造的成功,需要整体考虑业务流程的再设计和组织结构的适应性调整,二者是一个动态的匹配过程,并对这一过程中的几个关键策略问题予以说明。
关键词:业务流程、组织结构、整体、匹配
背景与本文论点
兴起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流程再造理论,主张利用信息技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重新设计,[1]突破传统分工理论的局限,重组工作体系,打破部门壁垒,把人员的注意力引导到为顾客创造价值的流程上来,力图实现企业在质量、速度等关键绩效上获得显著突破。[2]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业务流程
再造理论传入我国以后,随着理论界研究的深入,特别是一些大企业如:联想、华为和海尔等先行者不同程度地进行了企业再造的实践,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就,越来越多的管理者开始把这一管理理论引入企业。但无论是在企业的实践
之中,还是学术研究领域,仍然把过多的精力投在了技术环节,注意力的焦点
放在了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企业的信息化,如何重新设计工作体系和业务流
程等方面,很少关注如何对人的行为进行适应性的调整和控制。
本文认为,企业大范围的的业务流程再造过程,并不仅仅是"对业务流程进行重新设计"那么简单,在对业务流程进行再造的过程中,涉及到了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和企业文化的重大转变,对人员的行为方式和核心价值观提
出了挑战,[3]而后者正是管理的难点。如果不进行相应的组织结构、人力和文化的调整,业务流程的真正转变很难发生,甚至连重新设计的可能性都很小。
在支持业务流程进行再造的过程中,组织结构的适应性调整是一个重要环节,
它涉及到权力路线的重新设计和决策权力的再次分配,信息沟通路径和方式的
相应变化,以及从个体、部门、团队到企业的整体如何组成的问题。本文的核
心论点是在整个企业范围实施业务流程再造,可否成功的一个关键环节是能否将"业务流程的重新设计、实施"与"组织结构的调整"结合考虑,这二者是一个
相互适应的动态匹配过程。
华为和联想的企业案例研究
本文采用案例研究的方式,通过华为、联想这两家企业的实际实施过程来
说明这一问题,本文的观点只是根据少数企业考察得出的结果,其适用范围有
待于更多案例研究的补充和修正。由于这两家企业在我国是较早进行业务流程
再造实践的企业,其经验教训值得借鉴。
华为研发流程再造案例。
1997年,华为意识到企业目前的业务流程无法适应战略的需要,经过一段
时间的思考,华为在1998年初开始以研发为切入点实施IPD(集成产品开发)项目,即以研发为核心进行业务流程再造。当时选择研发领域主要基于两点考虑,一、如果华为介入系统和终端两个市场,就需要开发手机产品。国外手机厂商
利用研发优势获得了产品的市场占有优势,华为由于研发周期相对较长,自己
新产品的推出总会落后于对手,这样国外厂商就会获得高价撇脂和降价放量两
个阶段的利润;二是研发环节属于企业经营的上游,一旦研发出现问题,会在
下游的生产、销售等环节不断放大错误,企业整体损失很大。可以说华为以研
发为切入点是找到了问题的核心。
为了IPD项目的实施,华为成立了专门的项目小组,配备了专业人员和专
门的办公场所。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项目组拿出了业务流程再造的方案,其
中包含了新的研发流程的设计方案,以及组织结构调整的内容,随后各产品线
着手推行新的IPD流程,其管理办法采用项目管理的方式。总的看来,大体的
设计思路是希望通过研发人员与其它职能领域的相关人员紧密合作,打通整个
研发流程的接口环节,逐步实现对产品生命周期过程的管理,这在方向上是正
确的。然而,推行的结果远远低于预期,新的流程效率低下,甚至出现了混乱
局面,旧的问题仍然存在同时又产生新的麻烦,再造项目遭到很多人的抱怨。
虽然在后来的经验总结中,有各种对失败原因的解释,如:流程的整体结
构设计不够合理、研发团队没有得到相应的授权、职责定义不清、缺乏新的绩
效考核等等。这些问题也确实是失败的原因,一般的企业初次实施流程再造项
目都会经过一段时间的不适应,甚至混乱。但如果从更为本质、更为深层次的
原因来考虑,一个更为关键的问题是华为在没有对研发业务流程进行彻底的、
仔细的重新设计,投入的力量明显不足的情况下,就急于调整了自己的组织结构,这等于在不清晰具体要做的工作的情况下就先调整了人员的安排,调整了
权力和沟通的路线,其结果当然会造成混乱,这种混乱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由
于变化多带来的不适应,而是存在着逻辑上的顺序错误。这一点在后来华为的
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说明。
1999年,华为吸取了以前的经验教训,认识到独自进行研发流程的再造能
力不足,于是聘请外部咨询公司参与项目。在IBM咨询公司的帮助下再次启动IPD项目,这次IBM的专家和华为的工作人员花了很长时间共同对业务流程进
行深入分析,把与研发相关的各种工作阶段、任务细化为一个一个的"活动",
利用信息技术等新技术对各种活动如何组合进行重新设计。IBM专家提出的把
工作任务分解的方法对华为的人员触动很大。以前华为的研发管理只是针对需
求描述、概念形成、产品初步设计等阶段以及一些重要的工作任务,较为粗略
地把整个工作体系进行了分解和描述,而在IBM专家的要求和技术支持下,现
在华为需要把阶段和任务细化成"活动",而且针对活动需要有详细的描述和必
要的量化指标。这样在不断调整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再造后研发流程的新结构,其后华为真正大范围的组织结构调整在2003年才进行,即在对研发流程进行了充分的认识、再设计和调整过程之后,才进行大范围的组织结构调整,这时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