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科数学:平面向量
人教A版高考总复习一轮文科数学精品课件 第5章 平面向量及其应用、复数 平面向量与三角形的“四心”

| |cos
)
A.重心
B.垂心
C.外心
D.内心
+
| |cos
,λ∈(0,+∞),则动点P的轨迹一定通过
答案:B
解析:因为 = +λ
| |cos
所以 = − =λ
| |cos
所以 · = ·λ
| |cos
+
+
+
,
| |cos
| |cos
,
| |cos
=λ(-| |+| |)=0,
所以 ⊥ ,所以点 P 在 BC 的高线上,
即动点 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垂心.
对点训练 3 已知 O,N,P 在△ABC 所在平面内,且||=||=| |, +
A.
C.
4 3
,
5 5
4 3
−5,5
B.
D.
)
3 4
,
5 5
3 4
−5,5
答案:A
解析:取 AB 的中点 M 和 AC 的中点 N,连接 OM,ON,则 ⊥ , ⊥ ,
= − =
= − =
1
1
-(x
+y
)=
2
2
1
1
-(x
+y
=-2,③
2
1-2 + = 0,
4
3
把③代入①、②中整理得
解得 x=5,y=5.
4 + -8 = 0,
故实数对(x,y)为
4 3
高考数学 平面向量的概念及线性运算、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 高考真题

专题六 平面向量6.1 平面向量的概念及线性运算、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考点一 平面向量的概念及线性运算1.(2022全国乙文,3,5分)已知向量a =(2,1),b =(-2,4),则|a -b |= ( )A.2B.3C.4D.5答案D 由题意知a -b =(4,-3),所以|a -b |=√42+(−3)2=5,故选D .2.(2022新高考Ⅰ,3,5分)在△ABC 中,点D 在边AB 上,BD =2DA.记CA ⃗⃗⃗⃗⃗ =m ,CD ⃗⃗⃗⃗⃗ =n ,则CB ⃗⃗⃗⃗⃗ = ( )A.3m -2nB.-2m +3nC.3m +2nD.2m +3n答案B 由题意可知,DA ⃗⃗⃗⃗⃗ =CA ⃗⃗⃗⃗⃗ −CD ⃗⃗⃗⃗⃗ =m -n ,又BD =2DA ,所以BD ⃗⃗⃗⃗⃗⃗ =2DA ⃗⃗⃗⃗⃗ =2(m -n ),所以CB ⃗⃗⃗⃗⃗ =CD ⃗⃗⃗⃗⃗ +DB⃗⃗⃗⃗⃗⃗ =n -2(m -n )=3n -2m ,故选B .3.(2015课标Ⅰ理,7,5分)设D 为△ABC 所在平面内一点,BC ⃗⃗⃗⃗ =3CD ⃗⃗⃗⃗ ,则( ) A.AD ⃗⃗⃗⃗ =-13AB ⃗⃗⃗⃗ +43AC ⃗⃗⃗⃗ B.AD ⃗⃗⃗⃗ =13AB ⃗⃗⃗⃗ -43AC ⃗⃗⃗⃗ C.AD⃗⃗⃗⃗ =43AB ⃗⃗⃗⃗ +13AC ⃗⃗⃗⃗ D.AD ⃗⃗⃗⃗ =43AB ⃗⃗⃗⃗ -13AC ⃗⃗⃗⃗ 答案 A AD⃗⃗⃗⃗ =AB ⃗⃗⃗⃗ +BD ⃗⃗⃗⃗ =AB ⃗⃗⃗⃗ +BC ⃗⃗⃗⃗ +CD ⃗⃗⃗⃗ =AB ⃗⃗⃗⃗ +43BC ⃗⃗⃗⃗ =AB ⃗⃗⃗⃗ +43(AC ⃗⃗⃗⃗ -AB ⃗⃗⃗⃗ )=-13AB ⃗⃗⃗⃗ +43AC ⃗⃗⃗⃗ .故选A. 4.(2014课标Ⅰ文,6,5分)设D,E,F 分别为△ABC 的三边BC,CA,AB 的中点,则EB ⃗⃗⃗⃗ +FC ⃗⃗⃗⃗ =( ) A.AD ⃗⃗⃗⃗ B.12AD ⃗⃗⃗⃗ C.BC ⃗⃗⃗⃗ D.12BC⃗⃗⃗⃗ 答案 A 设AB⃗⃗⃗⃗ =a,AC ⃗⃗⃗⃗ =b,则EB ⃗⃗⃗⃗ =-12b+a,FC ⃗⃗⃗⃗ =-12a+b,从而EB ⃗⃗⃗⃗ +FC ⃗⃗⃗⃗ =(−12b +a )+(−12a +b )=12(a+b)=AD ⃗⃗⃗⃗ ,故选A.5.(2015课标Ⅱ理,13,5分)设向量a ,b 不平行,向量λa +b 与a +2b 平行,则实数λ= . 答案12解析 由于a ,b 不平行,所以可以以a ,b 作为一组基底,于是λa +b 与a +2b 平行等价于λ1=12,即λ=12.6.(2015北京理,13,5分)在△ABC 中,点M,N 满足AM⃗⃗⃗⃗⃗ =2MC ⃗⃗⃗⃗⃗ ,BN ⃗⃗⃗⃗ =NC ⃗⃗⃗⃗ .若MN ⃗⃗⃗⃗⃗ =x AB ⃗⃗⃗⃗ +y AC ⃗⃗⃗⃗ ,则x = ,y = .答案12;-16解析 由AM⃗⃗⃗⃗⃗ =2MC ⃗⃗⃗⃗⃗ 知M 为AC 上靠近C 的三等分点,由BN ⃗⃗⃗⃗ =NC ⃗⃗⃗⃗ 知N 为BC 的中点,作出草图如下:则有AN⃗⃗⃗⃗ =12(AB ⃗⃗⃗⃗ +AC ⃗⃗⃗⃗ ),所以MN ⃗⃗⃗⃗⃗ =AN ⃗⃗⃗⃗ -AM ⃗⃗⃗⃗⃗ =12(AB ⃗⃗⃗⃗ +AC ⃗⃗⃗⃗ )-23·AC ⃗⃗⃗⃗ =12AB ⃗⃗⃗⃗ -16AC ⃗⃗⃗⃗ , 又因为MN ⃗⃗⃗⃗⃗ =x AB ⃗⃗⃗⃗ +y AC⃗⃗⃗⃗ ,所以x=12,y=-16. 7.(2013江苏,10,5分)设D,E 分别是△ABC 的边AB,BC 上的点,AD=12AB,BE=23BC.若DE⃗⃗⃗⃗ =λ1AB ⃗⃗⃗⃗ +λ2AC ⃗⃗⃗⃗ (λ1,λ2为实数),则λ1+λ2的值为 . 答案12解析 DE ⃗⃗⃗⃗ =DB ⃗⃗⃗⃗ +BE ⃗⃗⃗⃗ =12AB ⃗⃗⃗⃗ +23BC ⃗⃗⃗⃗ =12AB ⃗⃗⃗⃗ +23(AC ⃗⃗⃗⃗ -AB ⃗⃗⃗⃗ )=-16AB ⃗⃗⃗⃗ +23AC ⃗⃗⃗⃗ , ∵DE⃗⃗⃗⃗ =λ1AB ⃗⃗⃗⃗ +λ2AC ⃗⃗⃗⃗ ,∴λ1=-16,λ2=23,故λ1+λ2=12. 考点二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运算1.(2015课标Ⅰ文,2,5分)已知点A(0,1),B(3,2),向量AC⃗⃗⃗⃗ =(-4,-3),则向量BC ⃗⃗⃗⃗ =( ) A.(-7,-4) B.(7,4) C.(-1,4) D.(1,4)答案 A 根据题意得AB ⃗⃗⃗⃗ =(3,1),∴BC ⃗⃗⃗⃗ =AC ⃗⃗⃗⃗ -AB⃗⃗⃗⃗ =(-4,-3)-(3,1)=(-7,-4).故选A. 2.(2014北京文,3,5分)已知向量a =(2,4),b =(-1,1),则2a -b =( ) A.(5,7) B.(5,9) C.(3,7) D.(3,9)答案 A 由a =(2,4)知2a =(4,8),所以2a -b =(4,8)-(-1,1)=(5,7).故选A. 3.(2014广东文,3,5分)已知向量a =(1,2),b =(3,1),则b -a =( ) A.(-2,1) B.(2,-1) C.(2,0) D.(4,3) 答案 B b -a =(3,1)-(1,2)=(2,-1).故答案为B.4.(2014福建理,8,5分)在下列向量组中,可以把向量a =(3,2)表示出来的是( )A.e 1=(0,0),e 2=(1,2)B.e 1=(-1,2),e 2=(5,-2)C.e 1=(3,5),e 2=(6,10)D.e 1=(2,-3),e 2=(-2,3) 答案 B 设a=k 1e 1+k 2e 2,A 选项,∵(3,2)=(k 2,2k 2),∴{k 2=3,2k 2=2,无解.B 选项,∵(3,2)=(-k 1+5k 2,2k 1-2k 2), ∴{−k 1+5k 2=3,2k 1−2k 2=2,解之得{k 1=2,k 2=1. 故B 中的e 1,e 2可把a 表示出来. 同理,C 、D 选项同A 选项,无解.5.(2021全国乙文,13,5分)已知向量a =(2,5),b =(λ,4),若a ∥b ,则λ= .答案85解题指导:利用“若a =(x 1,y 1),b =(x 2,y 2),则a ∥b ⇔x 1y 2=x 2y 1”解题.解析由已知a ∥b 得2×4=5λ,∴λ=85.解题关键:记准两平面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是解这类问题的关键.6.(2017山东文,11,5分)已知向量a =(2,6),b =(-1,λ).若a ∥b ,则λ= . 答案 -3解析 本题考查向量平行的条件. ∵a=(2,6),b =(-1,λ),a ∥b , ∴2λ-6×(-1)=0,∴λ=-3.7.(2016课标Ⅱ文,13,5分)已知向量a =(m,4),b =(3,-2),且a ∥b ,则m= . 答案 -6解析 因为a ∥b ,所以m 3=4−2,解得m=-6. 易错警示 容易把两个向量平行与垂直的条件混淆. 评析 本题考查了两个向量平行的充要条件.8.(2014陕西,13,5分)设0<θ<π2,向量a =(sin 2θ,cos θ),b =(cos θ,1),若a ∥b ,则tan θ= . 答案12解析∵a∥b,∴sin 2θ×1-cos2θ=0,∴2sin θcos θ-cos2θ=0,∵0<θ<π2,∴cos θ>0,∴2sin θ=cos θ,∴tan θ=1 2 .。
高三数学平面向量考点解析

高三数学平面向量考点解析1、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平面向量的概念:平面向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
向量和数量是数学中讨论的两种量的形式,数量是实数。
2、平面向量的三种形式:(1)字母形式:用单独的小写字母带箭头或者用两个大写字母带箭头表示向量;(2)几何形式;用平面内的有向线段表示向量,零向量是一个点;(3)坐标形式:向量可以在坐标平面内用坐标表示,向量坐标等于它的终点坐标减去始点坐标。
3、平面向量的相关概念,(1)模(绝对值):向量的大小或者向量的长度叫做向量的模,模是大于等于的实数。
模也叫作绝对值、大小、长度,这几个说法是一个意思。
(2)相等向量:方向相同、大小相等的向量叫做相等向量(或者叫相同向量),两个相等向量的x,y坐标对应相等。
(3)相反向量:方向相反、大小相等的向量叫做相反向量。
一个向量加负号即变为其相反向量,在向量化简和运算中很常见、很重要。
(4)平行(共线)向量:平面内两个向量所在的直线平行或者重合,则说这两个向量平行(或者共线),用平行符号表示。
因为向量可以自由平移,所以对向量来讲平行和共线是一个意思。
两个非零向量平行时,必定方向相同或相反。
规定零向量和任意向量都平行,但不能说零向量和其它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
(5)垂直向量:两向量所在的直线垂直(或者说夹角为90度),则说这两个向量为垂直向量,用垂直符号表示。
规定零向量和任意向量都垂直,但不能说夹角90度。
(6)零向量:大小为零(或者说模、绝对值、长度为零都是一个意思)的向量叫做零向量,规定零向量的方向是任意的,不能讨论零向量和其它向量方向的关系及夹角问题。
规定零向量和任意向量都平行且垂直。
(7)单位向量:长度为1的向量叫做单位向量。
一个向量除以自己的模得到和这个向量同方向的单位向量;单位向量乘以一个向量的模得到这个向量。
(8)位置向量:向量AB可以表示点B相对点A的位置,所以向量AB可以叫做点B关于点A的位置向量。
(9)方向向量:一个非零向量与一条直线平行,则这个向量叫做这条直线的平行向量。
高中平面向量知识点详细归纳总结(附带练习)

向量的概念一、高考要求:理解有向线段及向量的有关概念,掌握求向量和与差的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掌握向量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二、知识要点:1. 有向线段:具有方向的线段叫做有向线段,在有向线段的终点处画上箭头表示它的方向.以A 为始点,B 为终点的有向线段记作AB ,注意:始点一定要写在前面,已知AB ,线段AB 的长度叫做有向线段AB 的长(或模),AB 的长度记作AB ||.有向线段包含三个要素:始点、方向和长度.2. 向量: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叫做向量,只有大小和方向的向量叫做自由向量.在本章中说到向量,如不特别说明,指的都是自由向量.一个向量可用有向线段来表示,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向量的大小,有向线段的方向表示向量的方向.用有向线段AB 表示向量时,我们就说向量AB .另外,在印刷时常用黑体小写字母a 、b 、c 、…等表示向量;手写时可写作带箭头的小写字母a 、b 、c 、…等.与向量有关的概念有:(1) 相等向量:同向且等长的有向线段表示同一向量或相等的向量.向量a 和b 同向且等长,即a 和b 相等,记作a =b .(2) 零向量:长度等于零的向量叫做零向量,记作0.零向量的方向不确定.(3) 位置向量:任给一定点O 和向量a ,过点O 作有向线段OA a =,则点A 相对于点O 的位置被向量a 所唯一确定,这时向量a 又常叫做点A 相对于点O 的位置向量.(4) 相反向量:与向量a 等长且方向相反的向量叫做向量a 的相反向量,记作a -.显然,()0a a +-=.(5) 单位向量:长度等于1的向量,叫做单位向量,记作e .与向量a 同方向的单位向量通常记作0a ,容易看出:0a a a =│ │. (6) 共线向量(平行向量):如果表示一些向量的有向线段所在的直线互相平行或重合,即这些向量的方向相同或相反,则称这些向量为共线向量(或平行向量).向量a 平行于向量b ,记作a ∥b .零向量与任一个向量共线(平行).三、典型例题:例:在四边形ABCD 中,如果AB DC =且AB BC =│ │ │ │ ,那么四边形ABCD 是哪种四边形? 四、归纳小结:1. 用位置向量可确定一点相对于另一点的位置,这是用向量研究几何的依据.2. 共线向量(平行向量)可能有下列情况: (1)有一个为零向量;(2)两个都为零向量;(3)方向相同,模相等(即相等向量);(4)方向相同,模不等;(5)方向相反,模相等;(6)方向相反,模不等.五、基础知识训练:(一)选择题:1. 下列命题中: (1)向量只含有大小和方向两个要素. (2)只有大小和方向而无特定的位置的向量叫自由向量. (3)同向且等长的有向线段表示同一向量或相等的向量. (4)点A 相对于点B 的位置向量是BA . 正确的个数是( )A.1个B.2个C.3个D.4个2. 设O 是正△ABC 的中心,则向量,,AO OB OC 是( )A.有相同起点的向量B.平行向量C.模相等的向量D.相等向量3. a b =的充要条件是( )A.a b =│ │ │ │ B.a b =│ │ │ │ 且a b ∥ []l C.a b ∥ D.a b =│ │ │ │ 且a 与b 同向 4. AA BB ''=是四边形ABB A ''是平行四边形的( )A.充分条件B.必要条件C.充要条件D.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5. 依据下列条件,能判断四边形ABCD 是菱形的是( )A.AD BC =B.AD BC ∥且AB CD ∥C.AB DC =且AB AD =│ │ │ │ D.AB DC =且AD BC = 6. 下列关于零向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零向量没有方向B.零向量的长度为0C.零向量与任一向量平行D.零向量的方向任意7. 设与已知向量a 等长且方向相反的向量为b ,则它们的和向量a b +等于( )A.0B.0C.2aD.2b(二)填空题:8. 下列说法中: (1)AB 与BA 的长度相等 (2)长度不等且方向相反的两个向量不一定共线 (3)两个有共同起点且相等的向量,终点必相同(4)长度相等的两个向量必共线。
高中数学平面向量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平面向量知识点总结一、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1. 定义:平面向量是有大小和方向的量,可以用有序实数对表示。
2. 表示法:通常用小写字母加箭头表示,如 $\vec{a}$。
3. 相等:两个向量大小相等且方向相同时,这两个向量相等。
4. 零向量:大小为零的向量,没有特定方向。
二、平面向量的运算1. 加法:- 规则: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
- 交换律:$\vec{a} + \vec{b} = \vec{b} + \vec{a}$。
- 结合律:$(\vec{a} + \vec{b}) + \vec{c} = \vec{a} + (\vec{b} + \vec{c})$。
2. 减法:- 规则:与加法类似,但方向相反。
- 逆向量:$\vec{a} - \vec{a} = \vec{0}$。
3. 数乘:- 定义:向量与实数相乘。
- 规则:$k\vec{a} = \vec{a}$ 的长度变为 $|k|$ 倍,方向与$k$ 的符号一致。
- 分配律:$(k + l)\vec{a} = k\vec{a} + l\vec{a}$。
- 结合律:$k(\vec{a} + \vec{b}) = k\vec{a} + k\vec{b}$。
三、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1. 坐标表示:$\vec{a} = (x, y)$,其中 $x$ 和 $y$ 是向量在坐标轴上的分量。
2. 几何意义:$x$ 分量表示向量在 $x$ 轴上的长度,$y$ 分量表示向量在 $y$ 轴上的长度。
3. 坐标运算:- 加法:$(x_1, y_1) + (x_2, y_2) = (x_1 + x_2, y_1 + y_2)$。
- 减法:$(x_1, y_1) - (x_2, y_2) = (x_1 - x_2, y_1 - y_2)$。
- 数乘:$k(x, y) = (kx, ky)$。
四、平面向量的模与单位向量1. 模(长度):- 定义:向量从原点到其终点的距离。
全国卷高考—平面向量试题带答案资料讲解

5.平面向量(含解析)一、选择题【2015,2】2.已知点A (0,1),B (3,2),向量(4,3)AC =--u u u r ,则向量BC =u u u r ( )A .(-7,-4)B .(7,4)C .(-1,4)D .(1,4)【2014,6】设D ,E ,F 分别为ΔABC 的三边BC ,CA ,AB 的中点,则=+( )A .B .21 C .21 D . 二、填空题 【2017,13】已知向量()1,2a =-r ,(),1b m =r ,若向量a b +r r 与a r 垂直,则m = .【2016,13】设向量()1x x +,a =,()12,b =,且⊥a b ,则x = .【2013,13】已知两个单位向量a ,b 的夹角为60°,c =ta +(1-t )b .若b ·c =0,则t =______.【2012,15】15.已知向量a r ,b r 夹角为45°,且||1a =r ,|2|a b -=r r ,则||b =r _________.【2011,13】 已知a 与b 为两个不共线的单位向量,k 为实数,若向量+a b 与向量k -a b 垂直,则k = . 2011—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2文科数学试题分类汇编4.平面向量一、选择题(2017·4)设非零向量,a b ,满足+=-a b a b 则( )A .a ⊥b B. =a b C. a ∥b D. >a b(2015·4)向量a = (1,-1),b = (-1,2),则(2a +b )·a =( )A. -1B. 0C. 1D. 2(2014·4)设向量b a ρρ,满足10||=+b a ρρ,6||=-b a ρρ,则=⋅b a ρρ( )A .1B .2C .3D .5二、填空题(2016·13)已知向量a =(m ,4),b =(3,-2),且a ∥b ,则m =___________.(2013·14)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E 为CD 的中点,则AE BD ⋅=uu u r uu u r _______.(2012·15)已知向量a ,b 夹角为45º,且|a |=1,|2-a b |b |= .(2011·13)已知a 与b 为两个不共线的单位向量,k 为实数,若向量a +b 与向量k a -b 垂直,则k = .5.平面向量(解析版)一、选择题【2015,2】解:(3,1),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Q AB BC AC AB =∴=-=(-7,-4),故选A【2014,6】解:+EB FC EC CB FB B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111()222AC AB AB AC AD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故选A 二、填空题【2017,13】已知向量()1,2a =-r ,(),1b m =r ,若向量a b +r r 与a r 垂直,则m = .【解析】由题得(1,3)a b m +=-r r ,因为()0a b a +⋅=r r r ,所以(1)230m --+⨯=,解得7m =;【2016,13】设向量()1x x +,a =,()12,b =,且⊥a b ,则x = . 解析:23-.由题意()210x x ⋅=++=a b ,解得23x =-.故填23-. 【2013,13】已知两个单位向量a ,b 的夹角为60°,c =ta +(1-t )b .若b ·c =0,则t =______. 解析:2. ∵b ·c =0,|a |=|b |=1,〈a ,b 〉=60°,∴a ·b =111122⨯⨯=. ∴b ·c =[ta +(1-t )b ]·b =0,即ta ·b +(1-t )b 2=0.∴12t +1-t =0. ∴t =2.【2012,15】15.已知向量a r ,b r 夹角为45°,且||1a =r ,|2|a b -=r r ,则||b =r _________. 【解析】23. 由已知||2245cos ||||=︒⋅⋅=⋅.因为|2|a b -=r r 10||4||422=+⋅-,即06||22||2=--, 解得23||=. 【2011,13】 已知a 与b 为两个不共线的单位向量,k 为实数,若向量+a b 与向量k -a b 垂直,则k = . 【解析】因为a 与b 为两个不共线的单位向量,所以1==a b .又k -a b 与+a b 垂直,所以()()0k +⋅-=a b a b ,即220k k +⋅-⋅-=a a b a b b ,所以10k k -+⋅-⋅=a b a b ,即1cos cos 0k k θθ-+-=.(θ为a 与b 的夹角)所以()()11cos 0k θ-+=,又a 与b 不共线,所以cos 1θ≠-,所以1k =.故答案为1.2011—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2文科数学试题分类汇编4.平面向量(解析版)一、选择题此文档仅供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2017·4)A 解析:由||||+=-a b a b r r r r 平方得2222()2()()2()++=-+a ab b a ab b r r r r r r r r ,即0=ab r r ,则⊥a b r r ,故选A.(2015·4)C 解析:由题意可得a 2=2,a ·b =-3,所以(2a +b )·a =2a 2+a ·b =4-3=1.(2014·4)A 解析:2222||210.||2 6.a b a b ab a b a b ab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Q Q Q 两式相减,则 1.ab =r r二、填空题(2016·13)-6解析:因为a ∥b ,所以2430m --⨯=,解得6m =-.(2013·14)2解析:在正方形中,12AE AD DC =+uu u r uuu r uuu r ,BD BA AD AD DC =+=-uu u r uu r uuu r uuu r uuu r ,所以2222111()()222222AE BD AD DC AD DC AD DC ⋅=+⋅-=-=-⨯=uu u r uu u r uuu r uuu r uuu r uuu r uuu r uuu r .(2012·15)∵|2-a b |=224410-⋅=a a b +b ,即260--=|b |b |,解得|b |=(舍)(2011·13)k = 1解析: (a +b )·(k a -b )=0展开易得k =1.。
高考平面向量题型归纳总结

高考平面向量题型归纳总结在高考数学考试中,平面向量是一个常见的考点,也是学生普遍认为较为困难的部分之一。
平面向量题型包括向量的加减、数量积、向量方向等。
本文将对高考平面向量题型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此类题型。
一、向量的加减1. 向量的加法向量的加法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即a + b = b + a,(a + b) + c = a + (b + c)。
在解题过程中,可以利用向量的平移性质,将向量平移至同一起点,再连接终点得到新的向量。
2. 向量的减法向量的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进行处理,即a - b = a + (-b)。
其中,-b表示b的反向量,即方向相反的向量,模长相等。
二、数量积数量积又称为内积或点积,记作a·b。
1. 定义对于两个向量a(x₁, y₁)和b(x₂, y₂),它们的数量积a·b = x₁x₂ +y₁y₂。
另外,数量积还可以表示为向量模长和夹角的乘积,即a·b =|a| · |b| · cosθ,其中θ为a与b的夹角。
2. 性质(1) 交换律:a·b = b·a(2) 分配律:a·(b + c) = a·b + a·c(3) 结合律:k(a·b) = (ka)·b = a·(kb),其中k为实数(4) 若a·b = 0,则a与b垂直或其中一个为零向量(5) 若a·b > 0,则夹角θ为锐角;若a·b < 0,则夹角θ为钝角。
三、向量方向向量的方向可以用两种方式来表示:1. 向量的方向角:向量a(x, y)的方向角为与x轴正方向之间的夹角α,其中-π < α ≤ π。
2. 方向余弦:向量a(x, y)的方向余弦为与x轴的夹角的余弦值cosα,与y轴的夹角的余弦值cosβ。
在解决平面向量题型时,可以利用这两种方式来确定向量的方向。
平面向量知识点总结归纳

平面向量知识点总结归纳在数学中,平面向量是一个有大小和方向的量,常用于解决几何和代数的问题。
平面向量具有许多重要的性质和应用,本文将对平面向量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
一、基本概念1. 平面向量的表示:平面向量通常用字母加上一个箭头来表示,例如向量a可以写作a→,其中箭头表示向量的方向。
2. 平行向量:两个向量具有相同或相反的方向时,称它们为平行向量。
平行向量的模长相等。
3. 零向量:所有分量都为零的向量称为零向量,用0→表示。
零向量的模长为0。
4. 向量共线:如果两个向量的方向相同或相反,它们被称为共线向量。
二、向量运算1. 向量加法:向量加法是指将两个向量的对应分量相加得到一个新向量。
向量加法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
2. 向量减法:向量减法是指将两个向量的对应分量相减得到一个新向量。
向量减法可以转化为向量加法,即a→ - b→ = a→ + (-b→)。
3. 数乘运算:向量与一个实数相乘,可以改变向量的大小和方向,称为数乘运算。
4. 内积运算:向量的内积又称为点乘运算,表示两个向量之间的夹角关系。
内积的结果是一个实数,可以用向量的模长和夹角的余弦表示。
5. 外积运算:向量的外积又称为叉乘运算,用于求得两个向量所确定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方向。
外积的结果是一个向量。
三、向量的性质1. 平行四边形法则:如果将两个向量的起点放在一起,则另外两个端点形成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2. 模长计算:向量的模长是指向量的长度,可以用勾股定理计算。
3. 单位向量:模长为1的向量称为单位向量,可以通过将向量除以它的模长得到。
4. 点积性质:点积具有分配律、交换律和数量积与夹角的余弦值相关等性质。
5. 叉积性质:叉积具有反交换律、分配律和数量积与夹角的正弦值相关等性质。
四、向量的应用1. 几何问题:平面向量可以用于解决几何问题,如线段的平移、直线的垂直和平行判定等。
2. 物理学中的力:力可以用向量表示,通过向量运算可以求得多个力的合力和分力。
高中数学平面向量知识点总结及常见题型

高中数学平面向量知识点总结及常见题型平面向量一、向量的基本概念与基本运算1.向量的概念:向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
向量一般用a、b、c等字母来表示,或用有向线段的起点与终点的大写字母表示,如:AB(几何表示法)或a(坐标表示法)。
向量的大小即向量的模(长度),记作|AB|或|a|。
向量不能比较大小,但向量的模可以比较大小。
②零向量:长度为0的向量,记为0,其方向是任意的,与任意向量平行。
③单位向量:模为1个单位长度的向量。
向量a为单位向量|a|=1.④平行向量(共线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
任意一组平行向量都可以移到同一直线上。
方向相同或相反的向量,称为平行向量,记作a∥b。
由于向量可以进行任意的平移(即自由向量),平行向量总可以平移到同一直线上,故平行向量也称为共线向量。
⑤相等向量: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
相等向量经过平移后总可以重合,记为a b。
大小相等,方向相同(x1,y1)(x2,y2)x1x2,y1y2.2.向量加法求两个向量和的运算叫做向量的加法。
设AB a,BC b,则a+b=AB BC=AC。
1)0+a=a;(2)向量加法满足交换律与结合律;向量加法有“三角形法则”与“平行四边形法则”:1)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时,两个已知向量是要共始点的,和向量是始点与已知向量的始点重合的那条对角线,而差向量是另一条对角线,方向是从减向量指向被减向量。
2)三角形法则的特点是“首尾相接”,由第一个向量的起点指向最后一个向量的终点的有向线段就表示这些向量的和;差向量是从减向量的终点指向被减向量的终点。
当两个向量的起点公共时,用平行四边形法则;当两向量是首尾连接时,用三角形法则。
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可推广至多个向量相加:AB BC CD…+PQ QR AR,但这时必须“首尾相连”。
3.向量的减法①相反向量:与a长度相等、方向相反的向量,叫做a的相反向量,记作a。
零向量的相反向量仍是零向量。
关于相反向量有:(i)(a)=a;(ii) a+(a)=(a)+a=0.iii) 若向量a、b互为相反向量,则a=-b,b=-a,a+b=0.向量减法:向量a加上b的相反向量叫做a与b的差,记作a-b=a+(-b),求两个向量差的运算,叫做向量的减法。
2021年高考文科数学《平面向量》题型归纳与训练参照模板

A. B. C.2 D.
【答案】A
【解析】∵ · =1,且AB=2,∴1=| || |cos(π-B),∴| |cosB=- .在△ABC中,AC2=AB2+BC2-2AB·BCcosB,即9=4+BC2-2×2× .∴BC= .
3.若 、 、 、 是平面内任意四点,给出下列式子:
A. B.
C. D.
【答案】B
【解析】 ,故选B.
5.已知 , , ,设 , , .
(1)求 ;
(2)求满足 的实数 , .
【解析】(1)由已知得 , , ,
则 .
(2)∵ ,
∴ .
题型三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其应用
1.对于非零向量 ,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B. 是|
C. D.
【答案】C.
【解析】对于选项 , , ,故 错误;对于B, 的投影是 ,所以 错误.对于 , 不能推出 所以 错误,排除法选 .故选 .
(2)由(1)知,a·b=10,|a|2=5.
又∵c与b同向,故可设c=λb(λ>0).
∵(c-a)·a=0,
∴λb·a-|a|2=0.∴λ= = = .
∴c= b=(-1,3).
3.设向量a,b满足|a|=1,|a-b|= ,a·(a-b)=0,则|2a+b|=( )
A.2B.2 C.4D.4
【答案】B
【解析】由a·(a-b)=0,可得a·b=a2=1,由|a-b|= ,可得(a-b)2=3,即a2-2a·b+b2=3,解得b2=4.故(2a+b)2=4a2+4a·b+b2=12,故|2a+b|=2 .
4.质点受到平面上的三个力F1,F2,F3(单位:牛顿)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已知F1,F2成60°角,且F1,F2的大小分别为2和4,则F3的大小为( )
高考文科平面向量知识点

高考文科平面向量知识点高考是对学生多年来所学知识的综合考察,而数学是文科生必考的一门科目。
在数学中,平面向量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也是考试中常常涉及的内容。
下面,将介绍高考文科平面向量的知识点,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部分内容。
一、向量的概念和运算向量是表示有大小和方向的量,常用箭头表示。
在平面上,向量通常用一个有序数对表示,如AB向量可以表示为a = (x, y)。
向量的长度是指从起点到终点的距离,记作|a|。
向量的加法和减法可以通过对应坐标的加减实现,如a + b = (x₁ + x₂, y₁ + y₂)。
二、向量的数量积向量的数量积也称点积,是指两个向量间的乘积结果,记作a·b。
计算公式为:a·b = |a| |b| cosθ。
其中,θ表示两个向量之间的夹角。
数量积的结果为一个实数,具有求模、交换律以及分配律等性质。
三、向量的向量积向量的向量积也称叉积,是指两个向量间的乘积结果,记作a × b。
计算公式为:a × b = |a| |b| sinθ n。
其中,θ表示两个向量之间的夹角,n表示垂直于两个向量所在平面的单位法向量。
向量积的结果为一个向量,其方向遵循右手法则,模长为|a| |b| sinθ。
四、向量的共线与线性运算在平面向量中,如果存在一个实数k,使得a = kb,那么向量a与向量b就是共线的。
共线的向量也叫线性相关向量。
线性运算是指对多个向量进行加法、减法和数量乘法的运算。
线性相关的向量之间可以进行代入消元等操作,进而解出线性方程组。
五、向量的应用平面向量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和职业领域,如物理学、力学、工程、计算机图形学等。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可以利用向量进行几何推理、计算机模拟、数据分析等。
例如,在解决运动问题时,可以将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抽象为向量,简化计算过程。
六、习题和应用题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平面向量的知识,考生可以进行大量的习题和应用题的训练。
高考数学中的平面向量基本概念及相关性质

高考数学中的平面向量基本概念及相关性质随着人们生活中科技的快速发展,数学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高考数学是整个中学阶段最关键的考试之一,考查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高考数学中,平面向量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涉及多个方面的知识,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有很广泛的应用,因此深入理解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及相关性质,对于提高数学水平和应对高考具有重要意义。
一. 矢量的概念和表示平面向量,又称矢量,是由大小和方向决定的量。
矢量可以用有向线段表示,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矢量的大小,而方向则是有向线段的方向。
例如,有向线段AB表示一个矢量,长度为5,方向为从A指向B。
记作$\overrightarrow{AB}$,其中上方的箭头表示矢量方向。
二. 矢量的加法和减法矢量的加法和减法是矢量数乘的特殊情形。
设$\overrightarrow{a}$和$\overrightarrow{b}$是两个矢量,$\lambda$是一个实数,则:(1)矢量加法 $\overrightarrow{a}+\overrightarrow{b}$表示从起点为$\overrightarrow{a}$的有向线段终点作为起点,画一条有向线段使之终点与$\overrightarrow{b}$的终点重合,这条线段的长度与方向所表示的量即为$\overrightarrow{a}+\overrightarrow{b}$。
(2)矢量减法 $\overrightarrow{a}-\overrightarrow{b}$表示从起点为$\overrightarrow{a}$的有向线段终点作为起点,画一条有向线段使之终点与$\overrightarrow{b}$的终点重合,这条线段的方向相反,长度为$\left| \overrightarrow{a} \right|-\left|\overrightarrow{b}\right|$,所表示的量即为$\overrightarrow{a}-\overrightarrow{b}$。
高中平面向量知识点总结

高中平面向量知识点总结一、平面向量的定义与性质1. 平面向量的定义平面向量是具有大小和方向的几何对象,通常用有向线段来表示,记作AB→,其中A、B 为起点和终点。
2. 平面向量的性质(1)平面向量相等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它们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2)平面向量相加的几何意义:平面向量A+B的几何意义是以B为起点,在A的方向上作另一有向线段,则A+B的终点是以A、B的起点为起点、终点的有向线段。
(3)平面向量乘以实数的几何意义:实数k是负数时,它对平面向量的作用是对此向量作方向相反或绝对值为|k|倍的拉伸;k为正数时,它对平面向量的作用是对此向量作方向相同或绝对值为k倍的拉伸;k=0时,作用是得到一个零向量。
二、平面向量的基本运算1. 平面向量的加法平面向量A(a1, a2)、B(b1, b2)相加的结果是C(c1, c2),其中c1=a1+b1,c2=a2+b2。
2. 平面向量的减法平面向量A(a1, a2)、B(b1, b2)相减的结果是C(c1, c2),其中c1=a1-b1,c2=a2-b2。
3.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平面向量A(a1, a2)、B(b1, b2)的数量积是a1b1+a2b2,它是一个标量(实数)。
4.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性质(1)交换律:A·B = B·A(2)分配律:A·(B+C) = A·B + A·C(3)A·A = |A|^2,其中|A|为向量A的模。
(4)若向量A与向量B夹角为θ,则A·B = |A||B|cosθ5. 平面向量的夹角若向量A、B夹角为θ,则A·B = |A||B|cosθ三、平面向量的应用1. 向量的共线性与共面性两个向量共线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它们的方向相同或相反;三个向量共面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它们的线性相关。
2. 向量的投影向量A在向量B上的投影是A在B方向上的长度,记作proj_BA = |A|cosθ,其中θ为A 与B的夹角。
高中数学平面向量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平面向量知识点总结(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工作计划、活动方案、规章制度、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activit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高中数学平面向量知识点总结高中数学平面向量知识点总结归纳论起数学,高中数学平面向量知识点又是哪些?小伙伴们可有了解过?不妨一起来关注下吧!以下是本店铺为大家带来的高中数学平面向量知识点总结归纳,欢迎参阅呀!高中数学平面向量知识点总结归纳平面向量1.基本概念:向量的定义、向量的模、零向量、单位向量、相反向量、共线向量、相等向量。
高考数学文科经典复习24平面向量的概念及其线性运算完美

零向量 长度为 0 的向量
用 0 表示
课前双基巩固
(续表)
单位向量 长度等于 1 个单位的向量 用 e 表示,|e|= 1
平行向量 方向 相同 或相反的非零向量
a∥b
长度 相等且方向 相同 的向
相等向量
a=b
量
相反向量 长度 相等且方向 相反 的向量 向量 a 的相反向量是 -a 说明:零向量的方向是 不确定的、任意的 .规定:零向量与任一向量 平行 .
课前双基巩固
对点演练
题组一 常识题
1.[教材改编] 化简
(������������ -������������ )+(������������ -������������ )+������������ =
.
[答案] ������������ [解析] 原式 =(������������ +������������ )+(������������ +������������ )+������������ =������������ +������������ +������������ +������������ +������������ = ������������ .
第24讲 T 4
平面向量的概念 及其线性运算
课前双基巩固│课堂考点探究│教师备用例题
使用建议
1.编写意图 本单元内容是高中数学中的工具性知识,在近几年高考试卷中主要出现在两个方 面:一是考查平面向量知识的基础题,多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不大; 二是考查复数的概念与运算,一般设在第1题或第2题,难度很小. 因此,编写时主要立足于基本概念及运算,如用向量知识解决有关长度、夹角、垂 直等问题.复数概念、几何意义及运算等不再涉及难题.
高考复习文科数学之平面向量

各地解析分类汇编:平面向量1.【云南省玉溪一中2013届高三第四次月考文】已知平面向量,a b满足3,2,a b a b == 与的夹角为60°,若(),a mb a -⊥则实数m 的值为( )A.1B.32C.2D.3【答案】D【解析】因为(),a mb a -⊥ 所以()0a mb a -= ,即20a m a b -=,所以2cos600a m a b -=,解得3m =,选D.2【云南省玉溪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在△ABC 中,若2···AB AB AC BA BC CA CB =++ ,则△ABC 是( )A.等边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直角三角形 【答案】D 【解析】因为2···()AB AB AC BA BC CA CB AB AC BC CA CB =++=-+AB AB CA CB =+ ,所以0CA CB = ,即C A C B⊥ ,所以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选D.3【山东省实验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测试 文】已知向量(0,1),(2,a b c k a b c k ===+=若与垂直则A .—3B .—2C .lD .-l【答案】A【解析】因为2a bc + 与垂直,所以有2=0a b c + (),即2=0a c b c +,所以30++=,解得3k =-,选A.4【云南省昆明一中2013届高三新课程第一次摸底测试文】已知点(5,6)(1,2),M a M N a -=-=-和向量若,则点N 的坐标为A .(2,0)B .(-3,6)C .(6,2)D .(—2,0)【答案】A【解析】33(1,2)(3,6)MN a =-=--=- ,设(,)N x y ,则(5,(6))(3,6)MN x y =---=-,所以5366x y -=-⎧⎨+=⎩,即2=0x y =⎧⎨⎩,选A.5【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文科】 已知向量a =(2,1),b =(-1,k ),a ·(2a -b )=0,则k=( )A. -12B. -6C. 6D. 12 【答案】D【解析】因为(2)0a a b -= ,即(2,1)(5,2)0k -= ,所以10+20k -=,即12k =,选D.6【山东省聊城市东阿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 】已知向量25,10),1,2(=+=⋅=→→→→→b a b a a ,则=→b ( )A. 5B.10C.5D.25 【答案】C【解析】因为222a (2,1),ab 10,a b (a b)50a 2a b b →→→→→→→→→→→=⋅=+=+==++ ,解得可知=→b 5,选C7【山东省临沂市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数学文】如图,已知4,,,3AP AB OA OB OP OP = 用表示则等于A .1433OA OB -B .1433OA OB +C .1433OA OB -+D .1433OA OB --【答案】C【解析】OP OA AP =+ 4414()3333OA AB OA OB OA OA OB =+=+-=-+,选C.8 【山东省青岛市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已知非零向量a 、b ,满足a b ⊥,则函数2()()f x ax b =+ (R)x ∈是A. 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B. 非奇非偶函数C. 奇函数D. 偶函数 【答案】D【解析】因为a b ⊥ ,所以0a b =,所以2222()()f x ax b a x b =+=+ ,所以2()()f x ax b =+ 为偶函数,选D.9 【山东省青岛市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已知O 是ABC △所在平面内一点,D 为BC 边中点,且20OA OB OC ++=,则A .2AO OD =B .AO OD =C .3AO OD =D .2AO OD =【答案】B【解析】因为D 为BC 边中点,所以由20OA OB OC ++= 得22OB OC OA AO +=-=,即22OD AO = ,所以AO OD =,选B.10 【山东省烟台市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若向量)6,12(),2,4(),6,3(--==-=,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 .v u ⊥B .w v //C .v u w 3-=D .对任一向量,存在实数b a ,,使v b u a AB +=【答案】C【解析】因为0=⋅v u ,所以v u ⊥;又因0)12(2)6(4=---⨯,所以w v //;u 与v 为不共线向量,所以对任一向量AB ,存在实数b a ,,使v b u a AB +=. 故选C.11 【天津市新华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文)】若向量a 与不共线,0≠⋅b a ,且()a a c a b a b=-,则向量a 与c 的夹角为( )A. 0B.6π C.3π D.2π 【答案】D【解析】因为()a a c a ba b =- ,所以222[()]0a a c a a b a a a b =-=-=,所以a c ⊥ ,即向量夹角为2π,选D.12 【山东省烟台市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已知向量),sin ,(cos θθ=a 向量),1,3(-=b 则|2|b a -的最大值、最小值分别是A .24 ,0B .4, 24C .16,0D .4,0 【答案】D【解析】)6cos(88)sin cos 3(44444|2|222πθθθ+-=--+=⋅-+=-b a b a b a ,故|2|-的最大值为4,最小值为0.故选D.13 【山东省师大附中2013届高三12月第三次模拟检测文】已知平面内一点P 及ABC ∆,若AB PC PB PA =++,则点P 与ABC ∆的位置关系是A.点P 在线段AB 上B.点P 在线段BC 上C.点P 在线段AC 上D.点P 在ABC ∆外部【答案】C【解析】由AB PC PB PA =++得PA PC AB PB AP +=-=,即2PC AP PA AP =-= ,所以点P 在线段AC 上,选C.14 【山东省烟台市莱州一中20l3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 (文)】若()1,a b a a b ==⊥- 且,则向量,a b的夹角为A.45°B.60°C.120°D.135°【答案】A【解析】因为()a ab ⊥- ,所以()0a ab -= ,即20a ab -= ,即2ab a =,所以向量,a b的夹角为2cos ,2a a b a b a b a b<>====,所以,45a b <>= ,选A. 15 【云南师大附中2013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三)文】已知(2,)a m = ,(1,)b m =-,若(2)a b b -⊥ ,则||a =A .4B .3C .2D .1【答案】B【解析】因为(2a b b -⊥ ),所以(20a b b -⋅=),即250m -+=,即25m =,所以||3a == ,故选B . 16. 【山东省师大附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如图,正六边形ABCDEF 中,BA CD EF ++=A.0B.BEC.ADD.CF【答案】D【解析】因为BA DE =,所以B AC D E F C D D E E ++=++=,选 D.17 【山东省师大附中2013届高三12月第三次模拟检测文】平面向量a 与b 的夹角为060,)0,2(=a,1=b ,则=+b aA .9BC .3D . 7 【答案】B【解析】2a =,1cos ,2112a b a b a b =<>=⨯⨯= ,所以22224127a b a b a b +=++=++= ,所以a b += B.18. 【山东省德州市乐陵一中2013届高三10月月考数学(文)】已知向量a ),2(x =,b)8,(x =,若a ∥b,则x =A.4-B.4C.4±D.16【答案】C【解析】因为//a b,所以2160x -=,即4x =±,选C.19 【天津市新华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若向量)2,1(),1,1(),1,1(--=-==c b a ,则=cA. b a 2321--B. b a 2321+-C. b a 2123-D. b a 2123+- 【答案】D【解析】设c xa yb =+ ,则(1,2)(1,1)(1,1)(,)x y x y x y --=+-=+-,所以12x y x y +=-⎧⎨-=-⎩,解得3212x y ⎧=-⎪⎪⎨⎪=⎪⎩,即3122c a b =-+ ,选D.20 【山东省实验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测试 文】已知点O 为△ABC 内一点,且230,OA OB OC ++=则△A OB 、△AOC、△BOC 的面积之比等于A .9:4:1B .1:4:9C .3:2:1D .1:2:3【答案】C【解析】延长OB 到'B ,使'2OB OB =,延长OC 到'C ,使'3OC OC =,连结''B C ,取''B C 的中点'A ,则232',OB OC OA OA +==-所以,,'A O A 三点共线且O 为三角形''AB C 的重心,则可以证明''''=AOB AOC B OC S S S ∆∆∆=。
高考数学平面向量知识点汇总

高考数学平面向量知识点汇总在高考数学中,平面向量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平面向量既可以表示位移,也可以表示力或速度等物理量。
掌握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和相关性质,对于解决与平面向量相关的问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对高考数学中与平面向量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汇总和归纳,供同学们复习和回顾。
一、平面向量的定义与运算平面向量是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
顺便一提,相同大小和方向的向量被认为是相等的。
平面向量通常用字母加粗表示,例如a、b、c 等。
平面向量的加法:设有两个向量a和b,其和记为a+b,既可以利用三角形法则直观地完成向量加法,也可以用坐标法进行计算,即a=(a₁,a₂),b=(b₁,b₂),则a+b=(a₁+b₁,a₂+b₂)。
平面向量的减法:设有两个向量a和b,其差记为a-b,可以通过a+(-b)来计算。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设有两个向量a和b,其数量积记为a·b,数值上等于|a|·|b|·cosθ,其中|a|和|b|分别表示向量a和b的模,θ表示夹角。
二、平面向量的性质和定理1. 平移性:任意向量加上一个固定的向量,其结果仍然是平行于原向量的。
2. 平行四边形定理:平面上一点A沿两条有向线段的位移到B 和C两点,那么向量AB和向量AC平行且共线。
3. 平行四边形法则:用任一边为向量的起点,从起点引一条平行于另一边的线段,则这两条边所决定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
4. 平面向量共线定理:两个非零向量共线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它们的坐标成比例。
5. 平面向量垂直定理:两个非零向量垂直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它们的数量积等于零。
三、平面向量的应用平面向量在几何推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应用:1. 向量共线判定:可以通过判断向量坐标的比例关系,来确定给定向量是否共线。
2. 向量垂直判定:可以通过计算向量的数量积是否等于零,来判断给定向量是否垂直。
3. 向量位移计算:可以利用向量的平移性质,计算一个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移。
2023年高考数学(文科)一轮复习课件——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

诊断自测
1.思考辨析(在括号内打“√”或“×”)
(1)平面内的任何两个向量都可以作为一组基底.( × )
(2)设a,b是平面内的一组基底,若实数λ1,μ1,λ2,μ2满足λ1a+μ1b=λ2a+
μ2b,则λ1=λ2,μ1=μ2.( √ )
(3)若 a=(x1,y1),b=(x2,y2),则 a∥b 的充要条件可以表示成xx12=yy12.( × )
索引
5.(易错题)已知 A(-1,3),B(2,-1),则与向量A→B共线的单位向量是 ___±__35_,__-__54________. 解析 ∵A→B=(2,-1)-(-1,3)=(3,-4), ∴|A→B|=5.故与向量A→B共线的单位向量坐标为±35,-54.
索引
8 6.(2021·全国乙卷)已知向量a=(2,5),b=(λ,4),若a∥b,则λ=____5____.
1.(2021·西安调研)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为坐标原点,O→A= 23,21,若O→A绕
点 O 逆时针旋转 60°得到向量O→B,则O→B=( A )
A.(0,1)
B.(1,0)
C. 23,-12
D.12,-
3 2
解析 ∵O→A= 23,12,∴O→A与 x 轴的夹角为 30°,
依题意,向量O→B与 x 轴的夹角为 90°,
索引
感悟提升
1.两平面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有两种形式: (1)若a=(x1,y1),b=(x2,y2),则a∥b的充要条件是x1y2-x2y1=0; (2)若a∥b(b≠0),则a=λb. 2.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既可以判定两向量平行,也可以由平行求参数.当 两向量的坐标均非零时,也可以利用坐标对应成比例来求解.
索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全国各地高考文科数学试题分类汇编4:平面向量
一、选择题
1 .(2013年高考辽宁卷(文))已知点()()1,3,4,1,A B AB -
则与向量同方向的单位向量为 ( )
A .3
455⎛⎫ ⎪⎝⎭
,- B .4355⎛⎫ ⎪⎝⎭
,-
C .3455⎛⎫- ⎪⎝⎭
,
D .4355⎛⎫- ⎪⎝⎭
,
2 .(2013年高考湖北卷(文))已知点(1,1)A -、(1,2)B 、(2,1)C --、(3,4)D ,则向量AB 在CD 方向上的投
影为 ( )
A B C .D . 3 .(2013年高考大纲卷(文))已知向量
()()()()1,1,2,2,,=
m n m n m n λλλ
=+=++⊥-若则
( )
A .4-
B .3-
C .-2
D .-1 4 .(2013年高考湖南(文))已知a,b 是单位向量,a·b=0.若向量c 满足|c-a-b|=1,则|c|的最大值为____
C .____ ( )
A 1- B
C 1
D 2
5 .(2013年高考广东卷(文))设 a 是已知的平面向量且≠0 a ,关于向量
a 的分解,有如下四个命题:
①给定向量 b ,总存在向量 c ,使=+
a b c ;
②给定向量 b 和 c ,总存在实数λ和μ,使λμ=+
a b c ;
③给定单位向量 b 和正数μ,总存在单位向量 c 和实数λ,使λμ=+
a b c ;
④给定正数λ和μ,总存在单位向量 b 和单位向量 c ,使λμ=+
a b c ;
上述命题中的向量 b , c 和
a 在同一平面内且两两不共线,则真命题的个数是 ( )
A .1
B .2
C .3
D .4
6 .(2013年高考陕西卷(文))已知向量 (1,),(,2)a m b m ==, 若a //b , 则实数m 等于
( )
A .
B
C .
D .0
7 .(2013年高考福建卷(文))在四边形
ABCD 中,)2,4(),2,1(-==BD AC ,则该四边形的面积为
( )
A .5
B .52
C .5
D .10
二、填空题
9 .(2013年高考四川卷(文))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 与BD 交于点O ,AB AD AO λ+=
,
则λ=_____________.
10.(2013年高考天津卷(文))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 AD = 1, 60BAD ︒∠=, E 为CD 的中点. 若·
1AC BE =
, 则AB 的长为______.
11.(2013年高考重庆卷(文))OA 为边,OB 为对角线的矩形中,(3,1)OA =-
,(2,)OB k =- ,则实数
k =____________.
12.(2013年高考山东卷(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1,)OA t =- ,(2,2)OB = ,若90o ABO ∠=,
则实数t 的值为______
13.(2013年高考安徽(文))若非零向量,a b 满足32a b a b ==+ ,则,a b 夹角的余弦值为_______.
14.(2013年高考课标Ⅱ卷(文))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E 为CD 的 中点,则AE BD ⋅= ________.
17.(2013年高考课标Ⅰ卷(文))已知两个单位向量a ,b 的夹角为60
,(1)=+-c ta t b ,若0⋅=b c
,则
t =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