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极光》教案

合集下载

《神奇的极光》教案

《神奇的极光》教案

《神奇的极光》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极光的定义、形成原因和特点;(2)掌握观察和描述极光的方法;(3)了解极光在地球环境中的作用和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极光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2)利用网络资源,搜索有关极光的研究成果,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2)培养学生关爱环境,保护地球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极光的形成原因和特点;(2)观察和描述极光的方法;(3)极光在地球环境中的作用和意义。

2. 教学难点:(1)极光的形成原理;(2)极光观测技术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掌握极光的相关知识;(2)准备极光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3)设计教学活动和讨论话题。

2. 学生准备:(1)预习相关知识;(2)携带笔记本,做好记录;(3)准备小组讨论所需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极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现象;(2)邀请学生分享对极光的了解和印象。

2. 探究极光的形成原因和特点(1)讲解极光的形成原理;(2)分析极光的特点;(3)学生通过网络资源,搜索有关极光的研究成果。

3. 观察和描述极光的方法(1)教授观察和描述极光的方法;(2)学生分组观察极光图片,进行描述;(3)展示学生作品,进行评价和交流。

4. 极光在地球环境中的作用和意义(1)讲解极光对地球环境的影响;(2)讨论极光在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作用;(3)培养学生关爱环境,保护地球资源的意识。

五、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1.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2)强调极光的重要性和保护环境的意义。

2. 作业布置:(1)完成极光观察记录表;(3)准备下一节课的展示材料。

六、教学拓展与探究1. 极光观测技术的发展(1)介绍极光观测技术的历史变迁;(2)讲解现代极光观测技术及其应用;(3)学生通过网络资源,了解极光观测设备的原理和功能。

《神奇的极光》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神奇的极光》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神奇的极光》教学设计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极光的定义、形成原因和主要类型。

学生能够掌握极光观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极光现象。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视频,培养观察和分析能力。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和交流能力。

学生通过实验和实践活动,培养动手和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学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学生培养保护环境和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极光的定义和形成原因。

极光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极光观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极光形成的原因和机制。

极光观测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极光图片和视频资料。

实验器材和材料。

教学PPT或多媒体设备。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教学环境。

适合小组讨论和实验活动的空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极光的美景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提问学生对极光的了解和印象,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探究极光的定义和形成原因:讲解极光的定义和形成原因,用PPT或多媒体设备展示相关资料。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共同探讨极光的形成原因和过程。

3. 学习极光的主要类型和特点:介绍极光的主要类型和特点,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

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掌握不同类型极光的特点。

4. 极光观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讲解极光观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包括地点选择、时间选择和观测设备的使用。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测经验和技巧。

5.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极光的重要性和保护环境的意义。

学生通过反思,提出自己的问题和思考,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学生完成一份极光观察报告,包括观测时间、地点、观测到的极光类型和特点等。

学生绘制一幅极光图片,展示自己对极光的理解和创意。

2. 评价:对学生的极光观察报告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观测技巧和描述能力。

语文教案《神奇的极光》

语文教案《神奇的极光》

语文教案《神奇的极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自然奇观》,具体内容为《神奇的极光》。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将了解极光的形成原理、观赏价值及其在科学和文化中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了解极光的形成原理和观赏价值。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会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奇观的热爱,培养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极光形成原理的理解。

教学重点:课文朗读、生字词掌握、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预习笔记、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极光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极光的神奇魅力,引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朗读课文,预习生字词,了解极光的基本知识。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课文,分析极光形成原理,解读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4.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精彩语句,讲解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5. 随堂练习:学生运用所学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练习,巩固知识点。

6.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交流写作成果。

8. 课后拓展:推荐阅读相关文章,加深对自然奇观的认识。

六、板书设计1. 神奇的极光形成原理:太阳风与地球磁场相互作用观赏价值:自然奇观,美丽壮观科学价值:研究地球磁场、大气层等2.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眼中的极光”为题,运用所学修辞手法,写一篇作文。

2. 答案:学生作品,教师批改后给出评价和建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了极光的相关知识,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

课后反思如下:1. 学生对极光形成原理的理解还需加强,可结合科普视频进行教学。

《神奇的极光》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神奇的极光》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神奇的极光》教学设计教学教案第一章:极光的定义与形成1.1 引入话题:介绍极光的概念,引导学生对极光产生兴趣。

1.2 讲解极光的定义:解释极光是由太阳风与地球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的一种自然现象。

1.3 介绍极光的形成过程:讲解太阳风中的带电粒子与地球磁场相互作用,产生极光的过程。

1.4 思考与讨论:让学生思考极光为什么只在极地地区出现,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第二章:极光的类型与颜色2.1 讲解极光的类型:介绍三种常见的极光类型,即南极光、北极光和极光带。

2.2 介绍极光的颜色:解释极光的不同颜色是由大气中的不同气体成分所决定的。

2.3 观察与分析:让学生观察极光的图片,分析并描述不同类型和颜色的极光。

2.4 思考与讨论: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极光的颜色会变化,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第三章:极光的出现与观测3.1 讲解极光的出现规律:介绍极光出现的周期性,以及与太阳活动周期的关系。

3.2 介绍极光的观测条件:讲解极光观测的最佳时间和地点。

3.3 观测实践:组织学生进行极光观测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极光的美丽。

3.4 思考与讨论:让学生思考如何提高观测极光的概率,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第四章:极光的意义与影响4.1 讲解极光的意义:介绍极光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如对大气层的加热作用。

4.2 介绍极光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讲解极光对卫星通信、导航系统等的影响。

4.3 思考与讨论:让学生思考极光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第五章:极光的文化与传说5.1 介绍极光在不同文化中的意义:讲解不同民族对极光的看法和传说。

5.2 讲解极光与天文现象的关系:介绍极光与流星雨、北极光带等天文现象的联系。

5.3 思考与讨论:让学生思考极光在现代文化中的地位,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第六章:极光的观测技术与仪器6.1 介绍极光观测的技术:讲解地面观测、卫星观测和空间探测器观测等方法。

6.2 讲解极光观测仪器的工作原理:介绍望远镜、摄像机、光谱仪等仪器的使用。

神奇的极光教案(篇四)

神奇的极光教案(篇四)

神奇的极光教案教学目标:1。

整体把握概括课文内容。

2。

理解本课生动的描写和恰当的比喻的作用。

3。

筛选本文作者的基本观点,准确迅速地辨析本课主要内容。

4。

了解有关极光的知识和科学小品的写法。

教学重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与写法。

教学难点:准确把握并辨析语句表达的信息。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方法:段落阅读教学法。

第一课时一。

教学导入:随着科学的迅猛发展,人类对变幻莫测的自然现象,从无知到有知,从知之甚少到知之较多。

以极光而言,它本是南北极地区特有的一种大气发光现象,它在东西方神话里都留下了美丽的身影。

科学发展到今天,使人们能用理性的眼光看待极光,并能对它作出科学的解释。

《神奇的极光》就是对极光作出理性的解释的一篇科学小品。

二。

内容介绍:本文以“古老的深化传说”、“极光一瞥”、“极光的来龙去脉”三个部分,从表象到实质加以全面的介绍,使读者了解激光。

文章首先列举了有关极光的东西方传说。

说明极光存在的悠久历史和地域,再诠释极光的定义,介绍极光的性质。

再在“极光一瞥”中以“极光被视为自然界中最漂亮的奇观之一”引出极光区、极盖区及极光的多姿多彩、变化万千的介绍,以“即使有生花妙笔也难述说极光的神采、气势、秉性脾气于万一”总结出极光“神奇”的外形。

“极光的来龙去脉”则是由表及里介绍极光的物理性,形成的条件、原理及“极光也还有许许多多没有解开的谜”收束全文,是读者理性地认识、了解极光。

本文在说明中融入了很多生动的描写和恰当的比喻,避免了说明的枯燥,使文章通俗易懂。

三。

预习诊查:1。

下列词语书写错误最少的一项是()A 摇曳不定如烟似雾语结词穷盾辞B 浩月当空身怀六甲一弯秋水耀班C 名副其实辽阔无垠众说粉纭星殒D 五采缤纷秉心脾气令人心醉荣绕2。

下列术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从遥远的太空向地球望去,会见到围绕地球磁极存在一个闪闪发光的光环,这个环就叫做极光卵。

B 极光最经常出现的地方是在南北磁纬度67度附近的两个环带状区域内,分别称作为南极光区和北极光区。

神奇的极光教案(精选8篇)

神奇的极光教案(精选8篇)

神奇的极光教案(精选8篇)神奇的极光教案(精选8篇)神奇的极光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了解极光的有关神话传说、外在形态、形成原因。

2、筛选极光的重要信息;学习本文在说明中融入生动的描写和恰当的比喻。

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辨别和筛选极光重要的信息。

[教学难点] 极光的形成原理。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四、学生活动设计1、整体把握全文结构3、筛选文中信息并迁移到课外阅读五、教学设想:将第二部分作为突破口。

理由是第二部分介绍了极光的外观,具体展示呈现于人们面前的极光自然现象;而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是古人和今人对这奇异现象所作的不同解释。

六、教学过程:㈠导入新课展示多媒体课件色彩斑斓、瞬息万变的动感极光画面,配以音乐和画外音解说,作为课程开始,必将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为兴趣阅读做好铺垫。

在人类短暂的进程中,自然办有许多现象相伴而生。

头顶上是阴晴雷电,脚底下有地震火山,还有潮涨潮落、极光等等。

在远古,人们赋予它们各种神话传说。

到了今天,科学技术使一个个美丽的传说表现出新的内涵。

其中的极光,神奇在哪里?本文会告诉我们一些答案。

自然界中的大气变化或让我们享受万里晴空,或给我们带来风霜雨雪,我们熟悉它们,就像熟悉形影不离的学朋友。

但有一种高空大气现象,平常在我们生活的地区却无福得见,那就是神奇的极光。

今天,我们就通过阅读曹冲的文章,走进极光的天地去欣赏它,了解它吧。

㈡整体感知(二)学生速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并根据小标题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三个部分的内容。

参考思路:(板书)传说、得名——极光现象——形成原因明确:1、介绍关于极光的中外神话传说以及得名。

2、写观察到的极光现象。

3、说明极光形成的机理等科学道理。

(这样学生就可以获得对课文整体文意的认识)㈢具体研习先研读第二部分:"极光一瞥"。

提示:极光到底有那些“神奇”的表象,人们看到的极光是什么样儿的呢?请看——第二部分。

筛选信息:1、第一段问1:第一段的主要信息是什么?明确:主要说明极光活动在地球上的分布区域:主要在极光区,较少在极盖区,中低纬度地区数十年难得一见。

神奇的极光 教案

神奇的极光 教案

神奇的极光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了解极光的形成原因及表现形式。

2.能力目标: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能够使用简单的工具制作出类似极光的效果。

3.情感目标:学生了解以极光为代表的北极等地的生态环境,引导学生珍惜自然资源,呼吁保护环境。

二、教学内容1.极光的形成原因:针对地球与太阳之间的相互运动,让学生了解地球的自传、公转、倾斜度、地磁场等相关知识。

2.极光的表现形式:呈现极光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时间段所呈现出的色彩和表现形式。

3.制作极光模型:利用简单的工具,如橡皮泥、塑料瓶、LED灯带等,让学生设计、制作自己的极光模型。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了解极光形成原因•教师引导:通过PPT、视频等方式向学生介绍地球与太阳之间的相对运动,让学生了解地球自传、公转和倾斜等相关知识。

•让学生自己探究:利用互动课件或者实物物品,让学生自己探索极光的形成过程。

第二步:了解极光表现形式•教师展示:利用图片、视频等方式向学生展示极光在不同时间、地点的表现形式和色彩。

•让学生发现规律:让学生通过比较和观察,发现极光在不同季节、不同地方和不同时间段所呈现的差异,并引导学生分别记录下来。

第三步:制作极光模型•教师演示:教师通过实际操作向学生展示如何使用橡皮泥、塑料瓶、LED灯带等工具制作出简单的极光模型。

•让学生动手:学生自己设计、制作出自己的极光模型,并呈现在班级内。

第四步:引导思考•以极光为代表的北极等地:引导学生了解极光所在的北极等地的生态环境,让学生了解北极等地的干旱(冰冻)、暴风雪、厚厚的积雪和独特的自然景观等情况。

•呼吁保护环境:引导学生珍惜自然资源,呼吁保护环境,达到情感目标。

四、教学评价1.知识评价:通过模拟考试、课堂问答等方式对学生的极光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价。

2.能力评价:通过学生制作出的极光模型进行评价。

3.情感评价:通过小组分享、班级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发表自己对环境保护的意见,达到情感评价的目的。

《神奇的极光》高中语文教案

《神奇的极光》高中语文教案

《神奇的极光》高中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极光的基本概念、形成原因和特点;(2)掌握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和句子的表达方式;(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文章结构,理解作者观点;(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文本,提出自己的见解;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增强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2)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关注环境保护;(3)培养审美情趣,提高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极光的基本概念、形成原因和特点;2. 分析文章结构,理解作者观点;3. 欣赏文中优美的语言和表达方式。

三、教学难点1. 掌握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和句子的表达方式;2. 从不同角度审视文本,提出自己的见解。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极光的基本知识,提出自己的疑问;2.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分析文章结构,理解作者观点;3. 启发引导: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文本,培养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4. 情感教育:通过欣赏文中优美的语言,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五、教学准备1. 教材:《神奇的极光》课文;2. 参考资料:关于极光的科普资料、图片等;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六、教学进程1. 导入新课:利用投影仪展示极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神奇现象,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极光的基本知识,提出自己的疑问。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分析文章结构,理解作者观点。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讨论结果,教师进行讲解,解答疑惑。

5.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欣赏文中优美的语言,培养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6. 课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7. 总结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进行拓展性学习。

《神奇的极光》教学设计

《神奇的极光》教学设计

《神奇的极光》教学设计《神奇的极光》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神奇的极光》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神奇的极光》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一、了解有关极光的神话传说、极光的形态、极光的成因。

二、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筛选重要信息,培养独立筛选信息的能力三、学习下定义、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四、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及了解、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把握全文思路,筛选重点语段和重点语句。

教学难点:极光的形成原理。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一、导入1、我们都知道,宇宙中风霜雨雪、万里晴空都是自然界中的大气变化,我们熟悉它们,就象熟悉自己的老朋友一样。

但有一种高空大气现象,平常我们在生活的湖南[温带、低纬度地区]却无福相见,那就是神奇的极光。

神奇的极光?“神”在哪里?又“奇”在何处?它神奇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和同学们所一起学习的课文将告诉大家一些答案。

2、学习目标①了解有关极光的神话传说、极光的形态、极光的发光原理。

②学会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筛选重要信息。

③学习下定义、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二、总体把握全文思路“文章思有路,寻路识斯真”提问:本文共有三个小标题,它们各自起到了什么作用?文章的总体思路体现了何种规律?明确:以神话开头,于文章之首激起读者了解极光的强烈兴趣:由此过渡到对外观的描述,“一瞥”让人可证实是写“所见”;有了现象当然使人产生探究其成因的心理,于是水到渠成写“来龙去脉”。

简而言之,三者的作用分别为激发兴趣——描述所见——探究成因。

犹如层层剥笋,体现了人们认识事物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的客观规律。

三、读课文,独立筛选重要信息1.自读思考题:①三大部分中谁是主要部分?谁是次要部分?②每部分中重要信息集中在哪些段落?为什么?③这些重要段落中哪些才是代表重点信息的具体语句?请划在书本上。

高中语文《神奇的极光》教案(精选5篇)

高中语文《神奇的极光》教案(精选5篇)

高中语文《神奇的极光》教案(精选5篇)高中语文《神奇的极光》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中语文《神奇的极光》教案(精选5篇),欢迎大家分享。

高中语文《神奇的极光》教案1【教学目标】1、理解文意,从文中筛选出有关“极光”的知识。

2、通过对极光神奇和美丽的介绍,培养学生了解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从文中筛选重要信息,结合图片认识极光。

【教学难点】如何筛选信息【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提问法、点拨法、情景教学法(运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大自然总是以神奇和变幻莫测的姿态矗立在我们身边:阴晴雨雪、潮涨潮落、闪电霹雳、海市蜃楼。

人类总是睁大了好奇的眼睛注视着、探究着自然母亲的容颜。

今天,我们满含期待的双目停落在一种美丽绝伦的事物身上,它就是激光。

请大家看到课文《神奇的极光》,作者曹冲。

二、整体感知题目中用“神奇”二字形容激光是否有些言过其实?作者认为极光神奇在那里?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作者究竟介绍了激光那些方面的知识?明确:古老的神话传说 (历史)激光一瞥 (形态)激光的来龙去脉 (成因)三、研读第一部分人类对极光的关注已经很久远了,关于激光的神话传说也为数不少。

作者引述了哪几种传说?引述的角度有何不同?明确:①附宝怀孕的故事偏重于它的古老神奇②烛龙的传说从古代文献中找出极光的影子③伊欧斯的故事追溯“极光”一词作为现代科学术语的四、研读第二部分极光在古人眼里是神秘莫测的,科学的不发达让我们的祖先对它想入非非。

今天,最吸引我们眼球的还是它那美丽的形态。

为了让读者更好地认识极光,作者在第二部分先介绍了有关激光的几个概念:极光卵、极盖区、极光区。

极光外观的总体特征是什么?明确:五光十色千姿百态形状各异1、极光有哪五种基本形状?明确:极光弧(底边整齐微微弯曲的圆弧状)极光带(有弯扭折皱的飘带状)极光片(如云朵一般的片朵状)极光幔(面纱一样均匀的帐幔状)极光芒(沿磁力线方向的射线状)2、极光的亮度有什么变化?明确:暗如星云——亮似满月3、颜色变化:五颜六色也不足以形容请大家欣赏一组不同颜色的极光4、形态变化:激光的形态不是固定的,它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着变化。

神奇的极光 教案教学教案

神奇的极光 教案教学教案

神奇的极光教学目标:1. 了解极光的定义、形成原因和特点。

2. 掌握极光出现的地理位置和时间。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1. 极光的形成原因。

2. 极光出现的地理位置和时间。

教学难点:1. 地球磁层的作用。

2. 极光与太阳活动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课件。

2. 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章:极光的定义1.1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现象,提问:“你们听说过极光吗?谁能描述一下极光是什么样的?”1.2 教师讲解极光的定义,展示极光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极光。

第二章:极光的形成原因2.1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极光只出现在极地地区?”2.2 教师讲解极光形成的原理,通过课件展示地球磁层和太阳风的作用过程。

第三章:极光的特点3.1 提问:“极光有哪些特点?”3.2 教师总结极光的特点,如颜色、形状、持续时间等,并展示相关图片。

第四章:极光出现的地理位置和时间4.1 提问:“极光出现在哪些地理位置?”4.2 教师讲解极光出现的地理位置,如北极和南极地区。

4.3 提问:“极光出现的季节有什么规律?”4.4 教师讲解极光出现的季节规律,如夜晚和冬半年。

第五章:极光与太阳活动之间的关系5.1 提问:“极光与太阳活动之间有什么联系?”5.2 教师讲解极光与太阳活动之间的关系,如太阳风和太阳黑子对极光的影响。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对极光有了基本的了解,包括极光的定义、形成原因、特点、出现的地理位置和时间以及与太阳活动之间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图片资料,增强学生对极光现象的感性认识。

第六章:观察极光6.1 教师介绍观察极光的方法和技巧,如使用望远镜、摄影设备等。

6.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观察极光的经历和感受。

第七章:极光观测记录7.1 教师引导学生记录观察极光的过程,包括时间、地点、颜色、形状等。

《神奇的极光》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神奇的极光》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神奇的极光》高一上册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了解极光的成因、分布、形态和色彩。

1.2理解文章的科学性和文学性。

1.3学会欣赏说明文的写作技巧。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查阅资料,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2通过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热爱。

3.2培养学生珍惜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极光的成因、分布、形态和色彩。

1.2文章的科学性和文学性。

2.教学难点:2.1极光的物理原理。

2.2说明文的写作技巧。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1.1利用多媒体播放极光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极光的美。

1.2提问:同学们,你们对极光有什么了解?极光是如何形成的?2.自主学习2.1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极光的成因、分布、形态和色彩。

2.2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说明文的写作技巧。

3.课堂讨论3.1分组讨论,分享对极光的了解和说明文的写作技巧。

4.课堂小结4.2强调说明文的写作技巧。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1.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提问:极光是如何形成的?2.分析课文2.1分析课文中关于极光成因、分布、形态和色彩的描述。

2.2分析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如:逻辑顺序、举例说明等。

3.课堂练习3.1学生仿写一篇关于极光的说明文。

3.2教师批改并反馈。

4.课堂小结4.2强调极光保护的重要性。

第三课时1.复习导入1.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提问:说明文的写作技巧有哪些?2.拓展阅读2.1学生阅读关于极光的其他文章,了解极光的研究进展。

2.2学生分享阅读心得,教师点评。

3.课堂讨论3.1讨论极光对环境的影响,探讨保护极光的方法。

4.课堂小结4.2强调珍惜和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第四课时1.复习导入1.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提问:如何保护极光?2.2强调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和极光保护的重要性。

3.作业布置3.2家长签字确认,监督学生完成作业。

4.课后拓展4.1鼓励学生关注自然科学,了解极光的研究进展。

《神奇的极光》教案

《神奇的极光》教案

《神奇的极光》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极光的定义、形成原因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3. 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极光的定义:极光是一种自然现象,发生在地球的极地区域,主要出现在北极和南极。

2. 极光的形成原因:极光是由太阳风带来的带电粒子与地球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的。

3. 极光的特点:极光通常呈现出五彩斑斓的颜色,形态多样,变化无常。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极光的美丽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极光是什么。

2. 新课导入:介绍极光的定义、形成原因和特点。

3. 实例分析:分享一些有关极光的有趣事实和现象,如极光的颜色、形态等。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极光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及其它相关问题。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极光图片:用于导入和激发学生兴趣。

2. 教学PPT:展示极光的定义、形成原因和特点。

3. 课后作业:提供相关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活动:1. 观看极光视频:播放一段关于极光的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极光的现象。

2. 实验演示: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如使用荧光棒模拟极光的光芒,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极光的形成过程。

3. 创意绘画: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式绘制极光,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

七、教学策略:1. 问题驱动: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 案例分析:分享一些有关极光的研究成果和应用,让学生了解极光在科学研究和实际生活中的价值。

3.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八、教学实践:1. 观察极光: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极光,记录极光的变化,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语文教案《神奇的极光》

语文教案《神奇的极光》

语文教案《神奇的极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自然奇观》中的《神奇的极光》一文。

详细内容为:介绍极光的形成原理、分布区域、种类及其在科学和文化中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极光的形成原理,认识极光的种类和分布区域。

2. 培养学生通过阅读科普文章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自然奇观的兴趣,培养探索自然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极光形成原理的理解。

重点:极光的种类、分布区域及科学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课文、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极光图片,引发学生对极光的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极光的基本知识。

3. 课堂讲解:a. 讲解极光的形成原理,结合PPT展示相关图片。

b. 介绍极光的种类、分布区域,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了解。

c. 讲解极光在科学和文化中的意义。

4. 例题讲解:通过一道关于极光的科普题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设计关于极光的选择题,检验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极光的其他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神奇的极光a. 形成原理b. 种类及分布区域c. 科学和文化意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课文内容,简述极光的形成原理及其在科学和文化中的意义。

2. 答案:极光是由太阳带电粒子与地球大气层中的气体相互作用产生的。

它在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如预测太阳风暴等。

同时,极光在许多文化中具有神秘色彩,被视为神灵的显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极光的兴趣较高,课堂氛围活跃。

但在讲解极光形成原理时,部分学生理解困难,需在课后进行个别辅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查阅关于极光的更多资料,了解其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关注细节1. 极光形成原理的理解2. 极光的种类、分布区域及科学意义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计4. 小组讨论的引导与组织5. 作业设计中的答案解析二、重点和难点细节补充与说明1. 极光形成原理的理解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磁铁为例,解释地球磁场对太阳带电粒子的引导作用。

《神奇的极光》教案

《神奇的极光》教案

《神奇的极光》教案.doc教案章节:一、极光的基本概念1.1 极光的定义1.2 极光的形成原因1.3 极光的观测地点二、极光的历史与研究2.1 极光的古代传说与信仰2.2 科学家对极光的探索历程2.3 现代科学技术在极光研究中的应用三、极光的类型与特征3.1 极光带的分布与形态3.2 极光颜色的成因与分类3.3 极光的变化与活动周期四、极光观测方法与技巧4.1 地基观测设施与技术4.2 空间观测卫星与探测器4.3 极光摄影与拍摄技巧五、极光与地球环境的关系5.1 极光对地球气候的影响5.2 极光与地球电离层的作用5.3 极光现象在宇航通信中的应用六、极光与太阳活动的关联6.1 太阳风与极光的关系6.2 太阳黑子周期对极光的影响6.3 太阳风暴与极光活动的联系七、极光的科学应用7.1 极光研究在航天领域的应用7.2 极光对地球磁层的作用与保护7.3 极光在科普教育与旅游产业中的价值八、极光观测的安全常识8.1 极光观测地点的选择与安全8.2 极光观测时的个人防护措施8.3 极光观测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九、极光观测活动设计与实践9.1 极光观测计划的设计与实施9.2 极光观测活动的教学目标与内容9.3 极光观测活动的教学方法与评价十、总结与拓展10.1 极光教案的整体回顾与总结10.2 极光教学资源的拓展与推荐10.3 极光观测与研究的未来趋势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极光的基本概念1.1 极光的定义:极光是指在高纬度地区的高空,由于太阳粒子与地球磁场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自然现象。

1.2 极光的形成原因:太阳风中的带电粒子流(太阳粒子)进入地球磁场,在地球两极附近与大气中的气体分子碰撞,产生的能量使得气体分子激发并发出光芒。

1.3 极光的观测地点:极光主要出现在地磁极附近的地区,即北极圈以内的北极地区和南极圈以内的南极地区。

二、极光的历史与研究2.1 极光的古代传说与信仰:在不同文化和地区,人们对于极光有着不同的解释和传说,如在北欧神话中,极光被认为是神马的蹄子带来的光芒。

神奇的极光 (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神奇的极光 (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神奇的极光(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极光的定义、形成原因和特点。

学生能够掌握极光出现在地球的哪些地方以及出现的时间。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极光图片,提高观察和审美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合作和探究能力。

学生通过观察极光图片,培养观察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自然现象的热爱和好奇心,提高对科学知识的兴趣。

学生培养保护环境、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极光的定义、形成原因和特点。

极光出现在地球的哪些地方以及出现的时间。

观察和分析极光图片,提高观察和审美能力。

2. 教学难点:极光的形成原因和物理机制。

极光出现在地球的哪些地方以及出现的时间。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极光相关的图片、视频和资料。

准备教案、PPT和教学辅助材料。

2. 学生准备:学生预习相关知识,了解极光的基本概念。

学生准备好笔记本和文具,以便记录学习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极光的美丽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极光的定义和特点。

2. 新课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极光的定义、形成原因和特点。

教师讲解极光出现在地球的哪些地方以及出现的时间。

3. 观察与分析:教师展示极光图片,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

学生通过观察,描述极光的特点和美丽之处。

4.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极光的形成原因和出现的地方。

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讨论结果,进行交流和互动。

5. 总结与拓展: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强调极光的特点和形成原因。

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极光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完成极光观察报告,包括观察到的极光特点、形成原因和个人感受。

2. 学生通过绘画或摄影的方式,创作一幅极光作品,展示自己对极光的理解和审美。

3. 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极光对环境的影响,完成一篇短文。

语文教案《神奇的极光》

语文教案《神奇的极光》

语文教案《神奇的极光》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神奇的极光》的主要内容,感受极光的神奇与美丽。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4.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1.课文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极光的成因及特点。

3.课文阅读理解。

教学难点:1.极光的成因及特点的理解。

2.对课文深层含义的挖掘。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向学生展示极光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美丽。

二、课文阅读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验课文中人物的情感。

三、生字词学习1.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讲解字词的含义、用法。

2.学生进行生字词的书写练习,确保正确书写。

3.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生字词的运用,巩固记忆。

四、课文理解与分析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学生讨论课文中描述极光的段落,分析其成因、特点。

五、课文拓展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极光现象,进行探究。

2.各组汇报探究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六、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给予表扬与鼓励。

七、作业布置1.学生复习课文,巩固生字词。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图片和视频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文阅读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对课文有了深入的理解。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文理解与分析环节,学生对极光的成因及特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课文拓展环节,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了锻炼。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学生对极光的科学原理理解不够深入,课堂互动环节时间分配不够合理等。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生字词“绚烂”、“光谱”、“磁暴”等的学习与运用。

《神奇的极光》教案2

《神奇的极光》教案2

《神奇的极光》教案.doc教案章节:一、极光概述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极光的定义、形成原因和特点。

教学内容:极光的定义,极光的形成原因,极光的类型和特点。

教案章节:二、极光的观测与研究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极光观测的方法和研究进展。

教学内容:极光的观测方法,极光的研究进展,极光与地球磁场的关系。

教案章节:三、极光与人类活动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极光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内容:极光对航空、航天活动的影响,极光对通信系统的影响,极光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教案章节:四、极光的保护与利用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如何保护极光和利用极光。

教学内容:极光的保护措施,极光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利用,极光在科技领域的应用。

教案章节:五、极光旅游与文化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极光旅游的特色和文化意义。

教学内容:极光旅游的景点和特色,极光在文化中的象征意义,极光旅游的发展与挑战。

教案章节:六、极光的历史与文化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极光在不同文化中的表现和意义。

教学内容:世界各地对极光的记载与传说,极光在各个文化中的象征意义,极光在艺术作品中的表现。

教案章节:七、极光科学的进展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极光科学研究的历史与最新进展。

教学内容:极光科学的早期研究,20世纪以来的极光研究突破,当前极光研究的最新动态。

教案章节:八、极光与地球环境的关系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极光与地球环境的相互作用。

教学内容:极光与大气层的关系,极光与地球磁层的关系,极光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教案章节:九、极光的观测与技术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极光观测的技术和方法。

教学内容:地基观测设备与技术,空间观测卫星与任务,极光观测的未来发展趋势。

教案章节:十、极光的保护与教育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极光保护的重要性和教育意义。

教学内容:极光保护的国际合作,公众教育与意识提升,学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参与极光保护。

教案章节:十一、极光与人类生活的相互作用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极光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和人们在生活中的应对策略。

《神奇的极光》教案

《神奇的极光》教案

《神奇的极光》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极光的定义、形成原因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3. 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极光的形成原因、特点及观察方法。

2. 教学难点:极光形成原理的科学解释。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极光的奥秘。

2. 利用多媒体展示极光的美景,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多媒体教学设备。

2. 极光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3. 学生分组,准备讨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极光美景图片,激发学生兴趣。

问题:你们听说过极光吗?谁知道极光是什么?2. 新课导入:介绍极光的定义和形成原因。

问题:极光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只在极地出现?3. 课堂互动:学生分享关于极光的知识,教师点评并补充。

4. 小组讨论:探讨极光的特点及观察方法。

任务:分组讨论,总结极光的特点,并提出观察极光的方法。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极光的特点和形成原因。

6. 拓展延伸:介绍极光在其他星球上的观测情况,引导学生思考宇宙中的自然现象。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收集有关极光的资料,下节课分享。

8. 课堂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极光的美妙和科学奥秘。

六、教学内容1. 极光的观测方法地面观测:地基望远镜、摄影空间观测:卫星、探测器2. 极光观测的意义研究太阳风与地球磁层相互作用探索宇宙空间环境七、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极光的观测方法。

2. 教学互动:介绍地面和空间两种观测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极光观测案例,让学生了解观测极光的过程及意义。

4. 小组讨论:探讨极光观测对科学研究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极光观测的重要性。

八、教学内容1. 极光产生的科学原理太阳风与地球磁层的相互作用磁层粒子在地球磁场中的运动极光放电过程2. 极光类型的划分地磁纬度效应极光带的形成九、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极光产生的科学原理。

《神奇的极光》教案

《神奇的极光》教案

《神奇的极光》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极光的定义、形成原因和特点;(2)掌握极光观测的基本方法;(3)能够运用极光现象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极光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3)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与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极光的定义、形成原因和特点;(2)极光观测的基本方法;(3)极光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1)极光的形成原因;(2)极光观测方法的运用;(3)极光在生活中现象的解释。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极光相关资料;(2)极光图片;(3)极光观测工具。

2. 学生准备:(1)预习相关知识;(2)准备观测极光的器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出示极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极光现象;(2)学生分享对极光的认识。

2. 探究极光的形成原因:(1)教师介绍极光的形成原因;(3)学生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3. 学习极光观测方法:(1)教师讲解极光观测的基本方法;(2)学生分组实践,学会观测极光;(3)学生分享观测心得。

4. 极光在生活中的应用:(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极光在生活中的应用;(2)学生分享生活中极光的应用实例;五、作业布置:1. 绘制极光形成过程的示意图;3. 设计一个关于极光的科普宣传活动。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后续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对极光知识的理解程度,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1)能准确描述极光的定义、形成原因和特点;(2)能运用所学的极光观测方法进行实际观测;(3)能够运用极光现象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2. 过程与方法:(1)观察能力得到提高,能通过观察发现极光的特征;(2)合作与交流能力得到提升,能在小组讨论中贡献自己的观点;(3)动手与创新能力得到锻炼,能独立完成极光观测实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奇的极光》教案
教学目标
一、丰富知识储备,了解有关极光的神话传说、极光的形态、极光的成因原理。

二、在前两课指导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独立进行信息筛选,促使其逐步形成合理的思维步骤。

三、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及了解、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设想在学生对筛选信息的方法及要求已有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遵循科学的认知规律独立筛选有关信息,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明确如何按照一定的方法、步骤搜集、处理信息资料。

一、首先,我们拟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极光的神奇壮观,引发学生兴趣。

然后,要求学生研究题目及三个小标题,在未接触正文之前探索、推测文章思路,既呼应上册的能力点训练,是了解文章的第一步,又激发起学生求知的渴望。

接着再进入阅读主题,要学生通读全文,全面考虑,独立筛选全文的主要信息。

这是本课的主要环节,要充分体现“让学生自己读书,自行研讨”的要求,主要时间段动员学生广泛地展开讨论,教师的任务是按照确认范围、辩析选择、重新结合、语言加工的过程给予适时点拨,并用精练的语言和学生平等
地交流意见,不应简单地指明正误,交出标准答案了事。

本文内容不难懂,上述任务完成后学生可能觉得阅读完毕。

教师可再出示几道开放型的讨论题,分组研讨,内容方面换一个角度,进行特定条件下有用信息的筛选,旨在使学生理解:根据某种需要进行阅读时,可以只关注文章中与所需信息相关的部分,其它则可弃之不顾。

这也是在实际阅读中需要的一种能力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步骤一、课堂导人展示多媒体课件,作为课程开始,必将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为兴趣阅读做好铺垫。

开场白:同学们!自然界中的大气变化或让我们享受万里晴空,或给我们带来风霜雨雪,我们熟悉它们,就像熟悉形影不离的老朋友。

但有一种高空大气现象,平常在我们生活的地区却无福得见,那就是神奇的极光。

今天,我们就通过阅读曹冲的文章,走进极光的天地去欣赏它,了解它吧。

二、通过研究标题、小标题,推测总体思路。

“文章思有路、寻路识斯真”,我们就题口和三部分蛇小标题推测一下,文章的总体思路会怎样的。

想-’想标题在文章中起到刊’么作用。

本课标题好懂,学生动动脑筋,可以领悟到作者安排的合理性。

同时,学生会急于证实自己预测正确与否。

自然使后面的阅读过程充满兴趣,也会给作文构思带来有益的启示。

解释:课文以美妙无比的神话故事开头,激起渎者了解极光的强烈愿望,接着就会过渡到对外观的描述,从题目“一瞥’’我们可证实是写”所见“;了解了现象后,又自然使人产生对极光成因的探究心理,于是。

水到渠成地写”极光的来龙去脉“。

这种思路像层层剥笋,体现着人们认识事物由浅人深,由现象到本质的客观规则,是恰到好处的、三、朗读课文。

独立筛选全文重要信息。

这是阅读训练的主要环节,约需25分钟,学生独立朗读,筛选总结后,教师组织全班讨论。

虽然本文内容不难,但学生仍难于一下子准确筛选并概括。

教师可引导学生按如下步骤参与思考。

修改、完善。

1.确认重要信息所在段落并朗读。

估计出现的问题:少数学生可能被神话故事所吸引,凭直觉选定故事。

而第{部分关于过去人们的三种错误认识的介绍,语脉清晰,乒明性强,也可能被选中。

启发引导:①说明文的目的是什么?是介绍事物特征,阐明事物的道理,那么三个神话故事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引起下文,激发兴趣,因此故事本身不是全文重要信息。

②说明文重点在介绍事物“是怎样”还是“不是怎样”?是前者,所以应略去关于三种错误认识的介绍。

选出段落:第-部分第三段、第二部分前三段、2.辨析代表重点信息的具体词句。

估计出现的问题:分不清重要信息与一般信息尤其第二部分内容较杂。

不易辨析。

启发引导:组成文段的内容都是——定信息的载体。

但就全文来讲,有重点信息和一般信息之别。

然后,提示学生研究本文写作的目的及标题的作用,并与各信息比较,便会明确。

第一部分重心是要完成对极光的初步解释。

而关于极光的其他称谓则是顺便交代的内容。

应予忽略;第二部分主要围绕极光的外形作文章。

那么,极光形态的分类,亮度及色彩应为重点。

而对极光卵、极光区的介绍是次一等信息,可忽略。

第二部分重点在于阐述极光的成因机理,可略去“其它行星上的极光现象”。

3.把选出的内容按逻辑顺序排列。

筛选至此,各信息点处于分散、零乱状态。

引导学生按照从特征到成因机理的逻辑顺序进行整理。

丈章条理明显,应较为顺利。

顺序如下:
①极光是天空中一种特殊的光,是人们能用肉眼看得见的惟一的高空大气现象。

它常常出现在南北半球的高纬地区,主要在南极区和北极区。

这种光的美丽显示,是由高空大气中的放电辐射造成的。

②出现在南半球的叫做南极光,出现在北半球的叫做
北极光;南北极光泛称极光。

⑧极光的色彩、亮度:于变万化,美丽壮观,难以描绘。

④人们将极光按其形态特征分为五种:一是底边整齐微微弯曲的圆弧状的极光弧;二是有弯扭折皱的飘带状的极光带;三是如云朵——般的片朵状的极光片;四是面纱一样均匀的帐幔状的极光幔;五是沿磁力线方向的射线状的极光芒。

⑤形成极光有三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大气、磁场和太阳风。

⑥第三部分第二段。

4.信息的语言加工和最后输出。

估计出现的问题:学生会做出取舍不当、概括性不强的种种答案。

需要加工的句子主要在①④⑥点。

可分成几步?提出更加具体的要求或具体引导。

第①点提示:“天空中一种特殊的光”指的是什么呢?就是下句“人们惟一能用肉眼看得见的大气现象”,所以把前一单句略去,句式更紧凑,表意更集中。

下文还有两个信息点,一是介绍出现地点,——是光的形成原因。

语言顺序应如何排列更好呢?当然“成因”与前文联系紧密。

修改结果:极光是人们惟一能用肉眼看得见的高空大
气现象。

它由高空大气中的放电辐射造成,主要出现在南极区和北极区。

第⑥点提示:有些句子在文中生动活泼,描述性强,而作为信息要点的概括却不够精练,如④⑥句,如何使之更简洁、明晰呢?
修改结果:④极光形态特征分五种:极光弧、极光带、极光片、极光幔、极光芒。

⑥地磁场分布在地球阂围,被太阳风包裹着,形成捧槌状的磁层。

它将进入高空大气的太阳风粒子流汇聚成束。

这种电子束打人圾区高空大气层时。

会激发大气中的分子和原子,导致发光,这便是极光。

以上设汁旨在启发学生按一定的思维方法解决问题,这既是筛选重要信息的过程,又是锤炼语言的过程。

应经常练习。

四、在对全文总体阅读,筛选出重要信息的基础上,变换角度,从某种特定需要或特定身份出发,进行择要式筛选信息的练习。

全班分四个小组。

每组选取下面——个题进行讨论。

组长负责笔录筛选理由和结果,并指派一人代表全组发言。

1.假如你是一位旅行家。

阅读本文时,你将关注哪些信息?
2.假如你是一位浪漫的诗人。

阅读本文时,你将关注咖些信息?
3.假如你是一位科研人员,阅读本文时,你将关注哪些信息?
4.假如你想学写说明文,阅读本文时,你将关注哪些信息?
这是一组开放型的讨论题,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

目的是使学生理解:当根据某种需要进行信息筛选时,可以只关注文章中与所需要的信息相关的部分,其它信息从略。

讨论时要求学生解释筛选信息的原因,言之成理即可。

以下说法供参考:
旅行家应是大自然的热爱者甚至崇拜者,自然界的壮丽景观吸引着他们去一饱眼福。

极光的特征、活动区域应是他们最关心的。

所以筛选的信息应为:极光最经常出现的地方是在南北磁纬度67’附近的两个环带状区域内,分别称为南极光区和北极光区。

极光的亮度从刚刚看得见的银河星云般的亮度直到满月时的月亮亮度。

极光色彩如万花筒一般出神入化等。

浪漫诗人的筛选内容首先一定是附宝、触龙和黎明女神的神话故事。

在诗人心中,那些美妙的传说深深触动着人们的心灵,使之对人类童年期的幻想和想象的激情深深赞叹。

极光的多姿多彩,形成原理,也会是诗人关注的对象,因为这是自然的大手笔写下的辉煌篇章,它给人类的智慧带来深刻的启迪,它会激发出诗人的奇思妙想。

科研人员的职业习惯自然使他对探索自然界的本质感兴趣,他的阅读过程应是偏重理性的。

有关极光的资料、数据及解释应是他的关注要点。

如:“目前能分辨清楚的极光色调已达一百六十余种。

”他会加倍重视。

如果从学习写作出发,筛选信息自然要从写法人手。

例如:扣人心弦的开头,以美妙的神话引出对极光这一自然现象的解说,堪称“风头”;描绘说明,借助熟悉的事物介绍极光外形特征,具体可感;比喻说明,用电视屏幕图像的显示做比方,解释极光的发光原理,深入浅出。

学生还可以谈方方面面的优点,如语言的准确,脉络的清晰等,体会越深,效果越好。

五、课堂收尾
让学生谈一谈对筛选信息的认识及筛选的方法、思路等,促使学生养成勤于总结学习收获的良好习惯。

六、给学生提供有关资料,或要求学生上网查询,结合本文,写一篇自然科学短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