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极光-教学教案
《神奇的极光》教案
《神奇的极光》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极光的定义、形成原因和特点;(2)掌握观察和描述极光的方法;(3)了解极光在地球环境中的作用和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极光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2)利用网络资源,搜索有关极光的研究成果,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2)培养学生关爱环境,保护地球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极光的形成原因和特点;(2)观察和描述极光的方法;(3)极光在地球环境中的作用和意义。
2. 教学难点:(1)极光的形成原理;(2)极光观测技术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掌握极光的相关知识;(2)准备极光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3)设计教学活动和讨论话题。
2. 学生准备:(1)预习相关知识;(2)携带笔记本,做好记录;(3)准备小组讨论所需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极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现象;(2)邀请学生分享对极光的了解和印象。
2. 探究极光的形成原因和特点(1)讲解极光的形成原理;(2)分析极光的特点;(3)学生通过网络资源,搜索有关极光的研究成果。
3. 观察和描述极光的方法(1)教授观察和描述极光的方法;(2)学生分组观察极光图片,进行描述;(3)展示学生作品,进行评价和交流。
4. 极光在地球环境中的作用和意义(1)讲解极光对地球环境的影响;(2)讨论极光在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作用;(3)培养学生关爱环境,保护地球资源的意识。
五、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1.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2)强调极光的重要性和保护环境的意义。
2. 作业布置:(1)完成极光观察记录表;(3)准备下一节课的展示材料。
六、教学拓展与探究1. 极光观测技术的发展(1)介绍极光观测技术的历史变迁;(2)讲解现代极光观测技术及其应用;(3)学生通过网络资源,了解极光观测设备的原理和功能。
神奇的极光教案9篇
神奇的极光教案神奇的极光教案9篇神奇的极光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极光的知识,培养学生了解和关注自然的兴趣,丰富知识储备。
2、了解科普小品文的写作方法。
3、培养学生独立进行信息筛选的能力,促使其逐步形成合理的思维步骤。
教学重、难点: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筛选重要信息。
2、了解科普作品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形象性。
教学方法:讨论式、启发式教学手段: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学设想:在学生对筛选信息的方法及要求已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遵循科学的'认知规律、独立筛选有关信息,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明确如何按照一定的方法、步骤来搜集、处理信息资料。
首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极光的神奇壮观,让学生根据图片以“神奇的极光”为题,描绘极光;然后,指导学生速读全文,筛选主要信息。
这是本课的主要环节,重在“学生自己读书,自行研讨”,教师的任务是按照确认范围、辩析选择、重新结合、语言加工等过程给予适时点拨,和学生平等地交流意见,不简单地指明正误。
完成课文信息筛选整合后,进行迁移训练,分组研讨,进行特定条件下有效信息的筛选和写作,旨在培养学生根据需要阅读筛选所需的相关信息的能力及说明文写作的能力。
神奇的极光教案2【教学目的】1、理清课文层次结构,体会科普说明文描写和说明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2、学习下定义、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3、培养学生勤于探索、勇于钻研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1、学习下定义、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使用说明方法的作用详见课文详解)2、分清层次结构,学习小标题式的文章结构方法,探求描写和说明的有机结合点,以此为切入点,体会二者结合之妙处。
(附注:描写是为了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趣味性,给读者以适当的艺术享受,并能起到丰富文学素养的作用)【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和内容】一、导入新课提起极光大家都不陌生,这是一种地理课本上奇妙的自然现象之一,是南北极地区特有的一种大气发光现象,关于极光在东西方文学中还留下了许多神奇而美丽的传说,今天,就让我们来走近极光,认识极光。
《神奇的极光》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神奇的极光》教学设计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极光的定义、形成原因和主要类型。
学生能够掌握极光观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极光现象。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视频,培养观察和分析能力。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和交流能力。
学生通过实验和实践活动,培养动手和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学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学生培养保护环境和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极光的定义和形成原因。
极光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极光观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极光形成的原因和机制。
极光观测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极光图片和视频资料。
实验器材和材料。
教学PPT或多媒体设备。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教学环境。
适合小组讨论和实验活动的空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极光的美景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提问学生对极光的了解和印象,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探究极光的定义和形成原因:讲解极光的定义和形成原因,用PPT或多媒体设备展示相关资料。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共同探讨极光的形成原因和过程。
3. 学习极光的主要类型和特点:介绍极光的主要类型和特点,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
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掌握不同类型极光的特点。
4. 极光观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讲解极光观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包括地点选择、时间选择和观测设备的使用。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测经验和技巧。
5.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极光的重要性和保护环境的意义。
学生通过反思,提出自己的问题和思考,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学生完成一份极光观察报告,包括观测时间、地点、观测到的极光类型和特点等。
学生绘制一幅极光图片,展示自己对极光的理解和创意。
2. 评价:对学生的极光观察报告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观测技巧和描述能力。
《神奇的极光》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神奇的极光》教学设计教学教案第一章:极光的定义与形成1.1 引入话题:介绍极光的概念,引导学生对极光产生兴趣。
1.2 讲解极光的定义:解释极光是由太阳风与地球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的一种自然现象。
1.3 介绍极光的形成过程:讲解太阳风中的带电粒子与地球磁场相互作用,产生极光的过程。
1.4 思考与讨论:让学生思考极光为什么只在极地地区出现,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第二章:极光的类型与颜色2.1 讲解极光的类型:介绍三种常见的极光类型,即南极光、北极光和极光带。
2.2 介绍极光的颜色:解释极光的不同颜色是由大气中的不同气体成分所决定的。
2.3 观察与分析:让学生观察极光的图片,分析并描述不同类型和颜色的极光。
2.4 思考与讨论: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极光的颜色会变化,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第三章:极光的出现与观测3.1 讲解极光的出现规律:介绍极光出现的周期性,以及与太阳活动周期的关系。
3.2 介绍极光的观测条件:讲解极光观测的最佳时间和地点。
3.3 观测实践:组织学生进行极光观测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极光的美丽。
3.4 思考与讨论:让学生思考如何提高观测极光的概率,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第四章:极光的意义与影响4.1 讲解极光的意义:介绍极光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如对大气层的加热作用。
4.2 介绍极光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讲解极光对卫星通信、导航系统等的影响。
4.3 思考与讨论:让学生思考极光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第五章:极光的文化与传说5.1 介绍极光在不同文化中的意义:讲解不同民族对极光的看法和传说。
5.2 讲解极光与天文现象的关系:介绍极光与流星雨、北极光带等天文现象的联系。
5.3 思考与讨论:让学生思考极光在现代文化中的地位,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第六章:极光的观测技术与仪器6.1 介绍极光观测的技术:讲解地面观测、卫星观测和空间探测器观测等方法。
6.2 讲解极光观测仪器的工作原理:介绍望远镜、摄像机、光谱仪等仪器的使用。
《神奇的极光》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上册)共3篇
《神奇的极光》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上册)共3篇《神奇的极光》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上册)1《神奇的极光》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上册)引言:神奇的极光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谜题,它既令人惊叹又令人恐惧。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对极光渐渐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也更加拥有了认识和探究的热情。
在高中地理课程中,介绍极光是必修的一个话题,对于学生深入了解地理知识和拓展科学视野都是必要的。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神奇的极光》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上册),用于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极光这一主题。
一、教学目标:1、知道何为极光,它由何时产生。
2、掌握极光产生的原理。
3、了解极光在地质学和社会科学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地球磁场和日风的关系。
2、极光的形成原理。
3、极光的地理分布及作用。
三、教学重点:1、了解日风的形成原理。
2、掌握极光的形成原理。
3、了解极光的表现形式。
四、教学难点:1、了解动力学与地磁学的基础知识。
2、掌握实验方法和观测设备。
3、了解光线反射和折射现象的原理。
五、教学过程设计:1、预习检查:提醒学生提前完成作业并提出问题,以便更好的掌握本课程的内容。
2、引入:通过直接展示图片和视屏,让学生了解何为极光,以及极光产生的原理。
3、讲解:讲解极光的形成原理,以及与地磁学和动力学的关系。
讲解极光在地理学和社会科学中的重要性。
4、实验:使用实验方法和观测设备,通过课堂实验,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极光。
5、课堂讨论:眼杆影响极光的频度及影响因素的影响。
6、总结:总结课程内容,检查学生掌握情况,并为下一步课程提供过渡和引导。
六、教学评估:1、学生打分评定自己的学习效果。
2、教师评估同学们的发言内容。
3、阶段测试,检验学生的对课程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资源:1、视屏及图片展示。
2、实验设备。
3、课堂教学PPT。
八、教学总结:在整个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他们的学习状况,为他们提供了充足的教学资源。
神奇的极光教案(精选8篇)
神奇的极光教案(精选8篇)神奇的极光教案(精选8篇)神奇的极光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了解极光的有关神话传说、外在形态、形成原因。
2、筛选极光的重要信息;学习本文在说明中融入生动的描写和恰当的比喻。
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辨别和筛选极光重要的信息。
[教学难点] 极光的形成原理。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四、学生活动设计1、整体把握全文结构3、筛选文中信息并迁移到课外阅读五、教学设想:将第二部分作为突破口。
理由是第二部分介绍了极光的外观,具体展示呈现于人们面前的极光自然现象;而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是古人和今人对这奇异现象所作的不同解释。
六、教学过程:㈠导入新课展示多媒体课件色彩斑斓、瞬息万变的动感极光画面,配以音乐和画外音解说,作为课程开始,必将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为兴趣阅读做好铺垫。
在人类短暂的进程中,自然办有许多现象相伴而生。
头顶上是阴晴雷电,脚底下有地震火山,还有潮涨潮落、极光等等。
在远古,人们赋予它们各种神话传说。
到了今天,科学技术使一个个美丽的传说表现出新的内涵。
其中的极光,神奇在哪里?本文会告诉我们一些答案。
自然界中的大气变化或让我们享受万里晴空,或给我们带来风霜雨雪,我们熟悉它们,就像熟悉形影不离的学朋友。
但有一种高空大气现象,平常在我们生活的地区却无福得见,那就是神奇的极光。
今天,我们就通过阅读曹冲的文章,走进极光的天地去欣赏它,了解它吧。
㈡整体感知(二)学生速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并根据小标题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三个部分的内容。
参考思路:(板书)传说、得名——极光现象——形成原因明确:1、介绍关于极光的中外神话传说以及得名。
2、写观察到的极光现象。
3、说明极光形成的机理等科学道理。
(这样学生就可以获得对课文整体文意的认识)㈢具体研习先研读第二部分:"极光一瞥"。
提示:极光到底有那些“神奇”的表象,人们看到的极光是什么样儿的呢?请看——第二部分。
筛选信息:1、第一段问1:第一段的主要信息是什么?明确:主要说明极光活动在地球上的分布区域:主要在极光区,较少在极盖区,中低纬度地区数十年难得一见。
《神奇的极光》高中语文教案
《神奇的极光》高中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极光的基本概念、形成原因和特点;(2)掌握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和句子的表达方式;(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文章结构,理解作者观点;(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文本,提出自己的见解;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增强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2)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关注环境保护;(3)培养审美情趣,提高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极光的基本概念、形成原因和特点;2. 分析文章结构,理解作者观点;3. 欣赏文中优美的语言和表达方式。
三、教学难点1. 掌握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和句子的表达方式;2. 从不同角度审视文本,提出自己的见解。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极光的基本知识,提出自己的疑问;2.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分析文章结构,理解作者观点;3. 启发引导: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文本,培养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4. 情感教育:通过欣赏文中优美的语言,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五、教学准备1. 教材:《神奇的极光》课文;2. 参考资料:关于极光的科普资料、图片等;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六、教学进程1. 导入新课:利用投影仪展示极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神奇现象,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极光的基本知识,提出自己的疑问。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分析文章结构,理解作者观点。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讨论结果,教师进行讲解,解答疑惑。
5.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欣赏文中优美的语言,培养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6. 课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7. 总结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进行拓展性学习。
《神奇的极光》教学设计
《神奇的极光》教学设计《神奇的极光》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神奇的极光》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神奇的极光》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一、了解有关极光的神话传说、极光的形态、极光的成因。
二、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筛选重要信息,培养独立筛选信息的能力三、学习下定义、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四、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及了解、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把握全文思路,筛选重点语段和重点语句。
教学难点:极光的形成原理。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一、导入1、我们都知道,宇宙中风霜雨雪、万里晴空都是自然界中的大气变化,我们熟悉它们,就象熟悉自己的老朋友一样。
但有一种高空大气现象,平常我们在生活的湖南[温带、低纬度地区]却无福相见,那就是神奇的极光。
神奇的极光?“神”在哪里?又“奇”在何处?它神奇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和同学们所一起学习的课文将告诉大家一些答案。
2、学习目标①了解有关极光的神话传说、极光的形态、极光的发光原理。
②学会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筛选重要信息。
③学习下定义、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二、总体把握全文思路“文章思有路,寻路识斯真”提问:本文共有三个小标题,它们各自起到了什么作用?文章的总体思路体现了何种规律?明确:以神话开头,于文章之首激起读者了解极光的强烈兴趣:由此过渡到对外观的描述,“一瞥”让人可证实是写“所见”;有了现象当然使人产生探究其成因的心理,于是水到渠成写“来龙去脉”。
简而言之,三者的作用分别为激发兴趣——描述所见——探究成因。
犹如层层剥笋,体现了人们认识事物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的客观规律。
三、读课文,独立筛选重要信息1.自读思考题:①三大部分中谁是主要部分?谁是次要部分?②每部分中重要信息集中在哪些段落?为什么?③这些重要段落中哪些才是代表重点信息的具体语句?请划在书本上。
《神奇的极光》高中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极光的形成原因、特点及其与地球磁场的关系;(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分析作品中描绘极光的精彩语句;(2)学会通过朗读、感悟,体验作品中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分析作品中描绘极光的精彩语句,体会作品的语言魅力。
难点:理解极光与地球磁场的关系,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对极光的兴趣,展示极光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极光的形成原因。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极光的特点及其与地球磁场的关系。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作品中描绘极光的精彩语句,体会作品的语言魅力。
4. 朗读感悟:组织学生朗读课文,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体验作品中的情感。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极光与地球磁场的关系,以及作品中的语言特点。
四、课后作业:1. 结合课文内容,查阅资料,了解极光在世界各地的分布及形成原因;2. 选取一幅极光图片,用文字描述其美景,体会作品中的情感。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极光的认识程度,了解其形成原因、特点及与地球磁场的关系;2. 学生对作品的语言欣赏能力,分析描绘极光的精彩语句;3. 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培养环境保护意识。
六、教学内容: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简要介绍极光的形成原因、特点及其与地球磁场的关系。
2. 深入学习课文,分析作品中描绘极光的精彩语句,体会作品的语言魅力。
七、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通过展示极光视频,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激发学生对极光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找出描绘极光的精彩语句,并试着解释其意义。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找出的精彩语句,分析其表达效果,体会作品的语言魅力。
《神奇的极光》高中语文教案
《神奇的极光》高中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掌握极光的基本概念、形成原因和特点;(2)能够正确运用相关词汇和句型描述极光;(3)能够分析并欣赏描绘极光的文章和诗歌。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和视频,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2)通过分组讨论和汇报,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3)通过阅读和分析相关文章和诗歌,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敬畏之心;(2)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索的热情和求知欲;(3)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欣赏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极光的基本概念和形成原因;2. 极光的种类和特点;3. 描绘极光的文章和诗歌欣赏;4. 极光相关的科学知识和探索历程;5. 极光在文学艺术中的表现和影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极光的基本概念和形成原因;(2)描绘极光的文章和诗歌欣赏;(3)极光在文学艺术中的表现和影响。
2. 教学难点:(1)极光的形成原因和科学解释;(2)如何欣赏和分析描绘极光的文章和诗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展示极光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兴趣;(2)引导学生思考极光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
2. 探究极光的基本概念和形成原因:(1)学生自主学习极光的基本概念;(2)教师讲解极光的形成原因和科学解释;(3)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了解和疑问。
3. 欣赏描绘极光的文章和诗歌:(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和分析相关文章和诗歌;(2)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汇报自己的阅读理解和感受;(3)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搜集更多关于极光的资料,了解极光的科学知识和探索历程;2. 学生写一篇关于极光的短文,可以是自己对极光的感受,也可以是对描绘极光的文章和诗歌的评论;3. 学生可以选择一首关于极光的诗歌进行背诵和默写。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熟练地描述极光的基本概念和形成原因;(2)学生能正确地运用相关词汇和句型描述极光;(3)学生能分析并欣赏描绘极光的文章和诗歌。
《神奇的极光》高中语文教案
《神奇的极光》高中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掌握关于极光的相关知识;(2)能够正确运用文字和图片等资料,展示极光的美丽和神秘;(3)能够通过阅读和思考,理解作者对极光的描述和赞美。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和视频,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2)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3)通过写作和展示,培养学生的表达和展示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敬畏之心;(2)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和好奇心;(3)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欣赏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1节:极光的定义和形成1. 引导学生了解极光的定义和形成原理;2. 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极光的美丽和神秘;3. 让学生阅读相关文章,加深对极光形成过程的理解。
第2节:极光的历史和观测1. 引导学生了解极光的历史和观测方法;2. 通过阅读和讨论,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对极光的看法;3. 让学生进行观察和实践,体验观测极光的乐趣。
第3节:极光的故事和传说1. 引导学生了解极光在各种文化中的故事和传说;2. 通过阅读和讨论,让学生了解极光在人类历史和文化中的意义;3. 让学生进行写作和展示,分享自己对极光的故事和感受。
三、教学资源1. 图片和视频素材:极光的美丽和神秘;2. 相关文章:关于极光形成过程的科普文章;3. 阅读材料:不同文化对极光的看法的文献;4. 写作和展示工具:电脑、投影仪等。
四、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极光的美丽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对极光的兴趣和好奇心;2. 讲解:引导学生了解极光的定义和形成原理,通过阅读和讨论,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对极光的看法;3. 实践:让学生进行观察和实践,体验观测极光的乐趣;4. 展示:让学生进行写作和展示,分享自己对极光的故事和感受。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极光的定义和形成原理的理解程度;2. 学生对不同文化对极光的看法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3. 学生对极光的观察和实践的体验和感受;4. 学生对极光的故事和感受的写作和展示能力。
《神奇的极光》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神奇的极光》高一上册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了解极光的成因、分布、形态和色彩。
1.2理解文章的科学性和文学性。
1.3学会欣赏说明文的写作技巧。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查阅资料,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2通过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热爱。
3.2培养学生珍惜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极光的成因、分布、形态和色彩。
1.2文章的科学性和文学性。
2.教学难点:2.1极光的物理原理。
2.2说明文的写作技巧。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1.1利用多媒体播放极光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极光的美。
1.2提问:同学们,你们对极光有什么了解?极光是如何形成的?2.自主学习2.1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极光的成因、分布、形态和色彩。
2.2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说明文的写作技巧。
3.课堂讨论3.1分组讨论,分享对极光的了解和说明文的写作技巧。
4.课堂小结4.2强调说明文的写作技巧。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1.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提问:极光是如何形成的?2.分析课文2.1分析课文中关于极光成因、分布、形态和色彩的描述。
2.2分析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如:逻辑顺序、举例说明等。
3.课堂练习3.1学生仿写一篇关于极光的说明文。
3.2教师批改并反馈。
4.课堂小结4.2强调极光保护的重要性。
第三课时1.复习导入1.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提问:说明文的写作技巧有哪些?2.拓展阅读2.1学生阅读关于极光的其他文章,了解极光的研究进展。
2.2学生分享阅读心得,教师点评。
3.课堂讨论3.1讨论极光对环境的影响,探讨保护极光的方法。
4.课堂小结4.2强调珍惜和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第四课时1.复习导入1.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提问:如何保护极光?2.2强调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和极光保护的重要性。
3.作业布置3.2家长签字确认,监督学生完成作业。
4.课后拓展4.1鼓励学生关注自然科学,了解极光的研究进展。
神奇的极光 (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神奇的极光(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极光的定义和形成原理。
学生能够描述极光的特点和观察极光的最佳时机。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视频,培养观察和分析能力。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增强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学生培养对科学的热爱,提高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极光的定义和形成原理。
极光的特点和观察极光的最佳时机。
2. 教学难点:极光形成的原因和与太阳活动的关系。
极光观察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极光图片和视频资料。
教学投影片或PPT。
小组讨论卡片。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
适当的照明和温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极光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极光现象。
提出问题:“你们对极光有什么了解?”,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利用投影片或PPT,介绍极光的定义和形成原理。
解释极光是由太阳活动产生的带电粒子与地球磁场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分发小组讨论卡片。
要求学生讨论极光的特点和观察极光的最佳时机。
4. 总结: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结果,强调极光的特点和观察极光的注意事项。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观察一组极光图片,描述极光的特点和形成原因。
2. 学生准备一篇关于极光的小作文,表达自己对极光的感受和认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极光现象,并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解释极光形成的原因和与太阳活动的关系,以及观察极光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通过作业布置,巩固学生对极光的理解和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延伸活动:1. 科学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模拟极光的形成过程。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加深对极光形成原理的理解。
神奇的极光 (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神奇的极光(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极光的定义、形成原因和特点。
2. 学生能够掌握极光观察的基本技巧。
3. 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极光现象。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视频,培养观察和分析能力。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和交流能力。
3.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动手和实验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激发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2. 学生培养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热爱。
3. 学生增强环保意识,关注地球环境。
二、教学内容1. 极光的定义和特点2. 极光的形成原因3. 极光观察的基本技巧4. 极光现象的科学解释5. 极光与地球环境的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极光的定义、形成原因和特点。
2. 极光观察的基本技巧。
难点:1. 极光形成的原因和机制。
2. 极光现象的科学解释。
四、教学资源1. 图片和视频资料:极光的自然景观。
2. 实验材料:气球、电线、磁铁等。
3. 教学工具:投影仪、计算机、白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极光的美丽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入课题。
2. 探究极光的定义和特点: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极光的图片和视频,学生回答极光的定义和特点。
3. 学习极光的形成原因:教师讲解极光形成的科学原理,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理解极光形成的原因。
4. 掌握极光观察的基本技巧:教师示范极光观察的方法和技巧,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掌握观察极光的基本技巧。
5. 解释极光现象: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极光现象,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7. 扩展活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极光与地球环境的关系,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看法。
8. 课堂小结: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布置作业。
9. 作业布置:学生完成观察极光的实践作业,收集有关极光的相关资料。
《神奇的极光》教案
《神奇的极光》教案.doc教案章节:一、极光的基本概念1.1 极光的定义1.2 极光的形成原因1.3 极光的观测地点二、极光的历史与研究2.1 极光的古代传说与信仰2.2 科学家对极光的探索历程2.3 现代科学技术在极光研究中的应用三、极光的类型与特征3.1 极光带的分布与形态3.2 极光颜色的成因与分类3.3 极光的变化与活动周期四、极光观测方法与技巧4.1 地基观测设施与技术4.2 空间观测卫星与探测器4.3 极光摄影与拍摄技巧五、极光与地球环境的关系5.1 极光对地球气候的影响5.2 极光与地球电离层的作用5.3 极光现象在宇航通信中的应用六、极光与太阳活动的关联6.1 太阳风与极光的关系6.2 太阳黑子周期对极光的影响6.3 太阳风暴与极光活动的联系七、极光的科学应用7.1 极光研究在航天领域的应用7.2 极光对地球磁层的作用与保护7.3 极光在科普教育与旅游产业中的价值八、极光观测的安全常识8.1 极光观测地点的选择与安全8.2 极光观测时的个人防护措施8.3 极光观测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九、极光观测活动设计与实践9.1 极光观测计划的设计与实施9.2 极光观测活动的教学目标与内容9.3 极光观测活动的教学方法与评价十、总结与拓展10.1 极光教案的整体回顾与总结10.2 极光教学资源的拓展与推荐10.3 极光观测与研究的未来趋势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极光的基本概念1.1 极光的定义:极光是指在高纬度地区的高空,由于太阳粒子与地球磁场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自然现象。
1.2 极光的形成原因:太阳风中的带电粒子流(太阳粒子)进入地球磁场,在地球两极附近与大气中的气体分子碰撞,产生的能量使得气体分子激发并发出光芒。
1.3 极光的观测地点:极光主要出现在地磁极附近的地区,即北极圈以内的北极地区和南极圈以内的南极地区。
二、极光的历史与研究2.1 极光的古代传说与信仰:在不同文化和地区,人们对于极光有着不同的解释和传说,如在北欧神话中,极光被认为是神马的蹄子带来的光芒。
《神奇的极光》高中语文教案
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极光的定义、形成原因和特点;(2)掌握描写极光的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3)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2)运用想象和联想,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感知和审美能力;(3)学会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进行景物描写练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敬畏之情;(2)增强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培养探索精神;(3)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描写极光的手法和词汇;(2)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3)学会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进行景物描写。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专业科学知识的理解;(2)描写极光的手法和词汇的运用;(3)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感知和审美能力。
1. 导入新课:(1)展示极光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景观;(2)简要介绍极光的形成原因和特点;(3)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词汇;(3)回答与课文相关的问题。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词汇的运用;(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3)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作业布置1. 抄写课文中的优美句子;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尝试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描写一种自然景观;3. 预习下节课内容。
五、教学反思1. 课堂教学是否达到预期目标;2.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3. 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4. 学生对作业的完成情况和反馈。
第六至第十章内容围绕极光的历史、观测、科学探索以及保护等方面展开。
第六章介绍极光在古代文化中的意义,第七章讲述极光观测的早期记录,第八章探讨极光科学的兴起,第九章详述极光保护的重要性,第十章展望极光研究的未来。
神奇的极光教案公开课
神奇的极光优秀教案-经典-公开课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极光的定义、形成原因和特点;(2)掌握极光观测的基本方法;(3)了解极光在地球环境中的作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极光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与求知欲;(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极光的定义与形成原因(1)引导学生了解极光的定义;(2)讲解极光形成的原因,如太阳风、地球磁场等。
2. 极光的特点(1)引导学生观察极光图片,分析其特点;(2)讲解极光的颜色、形状和变化规律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极光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2)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现象吗?”引导学生思考。
2. 探究极光的形成原因(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极光的形成原因;(2)讲解极光形成的过程,如太阳风与地球磁场的相互作用。
3. 观察极光的特点(1)组织学生观看极光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其特点;(2)分组讨论,总结极光的颜色、形状和变化规律等。
四、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掌握极光的定义、形成原因和特点。
五、作业布置1. 绘制极光形成的过程图;2. 观察并记录一次极光现象,分享给同学和老师。
六、教学过程(续)3. 实践活动:极光观测模拟(1)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或室内模拟观测极光;(2)引导学生使用相机或手机记录观测到的极光;(3)学生分享自己的观测经验和成果。
七、极光在地球环境中的作用1. 引导学生了解极光对地球环境的影响;2.讲解极光对大气层、电离层和生物圈等的作用;3.强调极光研究在航天、通信等领域的重要性。
八、课堂小结(续)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掌握极光的定义、形成原因、特点以及在地球环境中的作用。
语文教案《神奇的极光》
语文教案《神奇的极光》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神奇的极光》的主要内容,感受极光的神奇与美丽。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4.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1.课文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极光的成因及特点。
3.课文阅读理解。
教学难点:1.极光的成因及特点的理解。
2.对课文深层含义的挖掘。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向学生展示极光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美丽。
二、课文阅读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验课文中人物的情感。
三、生字词学习1.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讲解字词的含义、用法。
2.学生进行生字词的书写练习,确保正确书写。
3.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生字词的运用,巩固记忆。
四、课文理解与分析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学生讨论课文中描述极光的段落,分析其成因、特点。
五、课文拓展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极光现象,进行探究。
2.各组汇报探究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六、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给予表扬与鼓励。
七、作业布置1.学生复习课文,巩固生字词。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图片和视频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文阅读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对课文有了深入的理解。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文理解与分析环节,学生对极光的成因及特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课文拓展环节,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了锻炼。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学生对极光的科学原理理解不够深入,课堂互动环节时间分配不够合理等。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生字词“绚烂”、“光谱”、“磁暴”等的学习与运用。
《神奇的极光》教案
《神奇的极光》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极光的定义、形成原因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3. 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极光的形成原因、特点及观察方法。
2. 教学难点:极光形成原理的科学解释。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极光的奥秘。
2. 利用多媒体展示极光的美景,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多媒体教学设备。
2. 极光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3. 学生分组,准备讨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极光美景图片,激发学生兴趣。
问题:你们听说过极光吗?谁知道极光是什么?2. 新课导入:介绍极光的定义和形成原因。
问题:极光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只在极地出现?3. 课堂互动:学生分享关于极光的知识,教师点评并补充。
4. 小组讨论:探讨极光的特点及观察方法。
任务:分组讨论,总结极光的特点,并提出观察极光的方法。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极光的特点和形成原因。
6. 拓展延伸:介绍极光在其他星球上的观测情况,引导学生思考宇宙中的自然现象。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收集有关极光的资料,下节课分享。
8. 课堂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极光的美妙和科学奥秘。
六、教学内容1. 极光的观测方法地面观测:地基望远镜、摄影空间观测:卫星、探测器2. 极光观测的意义研究太阳风与地球磁层相互作用探索宇宙空间环境七、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极光的观测方法。
2. 教学互动:介绍地面和空间两种观测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极光观测案例,让学生了解观测极光的过程及意义。
4. 小组讨论:探讨极光观测对科学研究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极光观测的重要性。
八、教学内容1. 极光产生的科学原理太阳风与地球磁层的相互作用磁层粒子在地球磁场中的运动极光放电过程2. 极光类型的划分地磁纬度效应极光带的形成九、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极光产生的科学原理。
2024年语文教案-神奇的极光
一、教案主题:神奇的极光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极光的定义、形成原因和特点。
2. 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对自然现象的探究兴趣和科学素养。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表达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极光的形成原因、特点及观测方法。
2. 教学难点:极光形成原理的科学解释。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极光相关图片、视频、资料。
2. 学生准备:观察过极光的经历或图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1 展示极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现象。
1.2 学生分享观察极光的经历或图片,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2.1 介绍极光的定义、形成原因和特点。
2.2 讲解极光形成原理,引导学生理解科学知识。
3. 课堂探究:3.1 分组讨论:极光观测方法及注意事项。
3.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观测经验。
4. 实践活动:4.1 学生动手制作极光模型,加深对极光形成原理的理解。
4.2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极光观测过程。
5. 总结与拓展:5.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5.3 推荐阅读:相关科普书籍、文章,拓展学生知识面。
5.4 鼓励学生参与自然科学竞赛,提高科学素养。
5.5 预告下一节课内容:极光的奥秘与传说。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小组讨论评价: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态度、交流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学生自评与互评:鼓励学生自我反思学习过程,互相评价,提高自我表达能力。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视频和实践活动等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了解极光的形成原因和特点,学生表现出较高的学习兴趣。
但在课堂探究环节,部分学生对极光观测方法的理解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解释。
八、家长沟通与辅导:1. 家长沟通:向家长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学生观察自然现象的重要性,鼓励家长支持孩子参与科学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示例教学目标1.理清课文层次结构,体会科普说明文描写和说明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2.学习下定义、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课件展示(神奇的极光图片展示)提起极光大家都不陌生,它是南北极地区特有的一种大气发光现象,极光在西方文学中还留下了许多神奇而美丽的传说,今天,就让我们来走近极光,认识极光。
二、整体感知学生默读全文,思考下列问题:1.本文第一部分引述了哪几种古老的神话传说?引述的角度有什么不同?2.理清课文层次结构,弄清楚本文说明和描写是怎样结合的。
3.学习本文下定义、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三、课文分析1.(学生讨论)本文引述了哪几种古老的神话传说,引述的角度有什么不同?明确:文中共写了三种古老的神话。
①附宝感极光而孕黄帝;②《山海经》中关于“触龙”的记载;③西方伊欧斯的传说。
从东西方两种文化背景、两个角度来描绘极光。
2.(提问)上世纪60年代以前,人们对极光的成因有哪些推测?明确: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人们一直认为极光可能是由以下三种原因形成的:一种看法认为极光是地球外面燃起的大火,因为北极临近地球的边缘,所以能看到这种大火。
另一种看法认为,极光是红日西沉以后,透射反照出来的辉光。
还有一种看法认为,极地冰雪丰富,它们在白天吸收阳光,贮存起来,到夜晚释放出来,便成了极光。
3.(提问)现在的科学研究认为,形成极光的三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是什么?明确:现在人们认识到,极光一方面与地球高空大气和地磁场的大规模相互作用有关,另一方面又与太阳喷发出来的高速带电粒子流有关,这种粒子流通常称为太阳风。
由此可见,形成极光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大气、磁场和太阳风,缺一不可。
4.分组讨论并概括: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及运用特点。
(学生找出文中例句,指明说明方法)明确:(1)打比方在说明极光的形成原理时,作者用恰当的比喻,避免了枯燥的说明,使文章通俗易懂。
地磁场分布在地球的周围,被太阳风包裹着,形成一个棒槌状的腔体,它的科学名称叫做磁层。
为了更形象化,我们打这样一个比方。
可以把磁层看成是一个巨大无比的电视显像管,它将进入高空大气的太阳风粒子流汇聚成束,聚焦到地磁的极区,极区大气就是显像管的荧光屏,极光则是电视屏幕上移动的图像。
但是,这里的电视屏幕却不是18英寸或24英寸,而是直径为4000公里的极区高空大气。
通常,地面上的观众,在某个地方只能见到画面的1/50。
在电视显像管中,电子束击中电视屏幕,因为屏上涂有发光物质,会发射出光,显示成图像。
同样,来自空间的电子束,打入极区高空大气时,会激发大气中的分子和原子,导致发光,人们便见到了极光的图像显示。
在电视显像管中,是一对电极和一个电磁铁作用于电子束,产生并形成一种活动的图像。
在极光发生时,极光的显示和运动则是由于粒子束受到磁层中电场和磁场变化的调制造成的。
打比方,就是借助于打比方来说明事物。
作用在于把陌生的事物,说成读者熟悉的事物,把深奥的事理说成浅显的事理。
(2)举例子在古代,我国没有极光这个词,所以是根据极光不同的形状差异分别加以称谓,如叫作“天狗,刀星,蚩尤旗,开天眼,星陨如雨”等等,它们大部分散落在史书的星象、妖星、异星、流星、祥气的记载中。
举例子是以具体的简单的事物说明抽象的、复杂的事物。
把抽象的具体化,把复杂的简单化。
(3)分类别……毫不夸大地说,在世界上简直找不出两个一模一样的极光形状来,从科学研究的角度,人们将极光按其形态特征分成五种:一是底边整齐微微弯曲的圆弧状的极光孤;二是有弯扭折皱的飘带状的极光带;三是如云朵一般的片朵状的极光片;四是面纱一样均匀的帐幔状的极光幔;五是沿磁力线方向的射线状的极光芒。
分类别说明就是将被说明的对象,按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
分类别说明的作用在于理清头绪,具体说明。
(4)下定义极光是天空中的一种特殊的光,是人们能用肉眼看得见的惟一的高空大气现象,它常常出现在南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主要是在南极区和北极区。
下定义,就是用简洁明确的语言揭示概念的内涵。
5.举例说明本文哪些部分是描写,哪些部分是说明?明确:在文章第一部分关于极光的
古老传说部分是描写,比较生动的描写是文中第一自然段。
文中其余部分是简洁的说明。
四、小结本文是一篇通俗易懂的科普说明文,记叙、描写、说明浑然一体,并运用下定义、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使文章严格遵循科学的原理,语言简洁、平实,浅显易懂,使人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得到某种思想感情的陶冶和艺术上的享受。
五、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第一、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