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各年龄阶段的特征
各年龄段孩子特点
小班:(一)动作发展快(二)认识靠行动(三)情绪作用(四)爱模仿(五)常把假想当真实(六)常把动物或物体也当作人中班:1、在活动中学会交往 4、5岁的儿童喜欢和同伴一起玩,在活动忠他们逐渐学会了交往,会与同伴共同分享快乐,还获得了领导同伴和服从同伴的经验。
此时他们开始有了嫉妒心,能感受到强烈的愤怒与挫折。
有时,他们还喜欢炫耀自己所拥有的东西。
当然,在集体活动中他们也了解和学会与人交往及合作的方式。
2、动作发展更加完善,体力明显增强 4、5岁儿童精力充沛,他们的身体开始结识,体力较佳,可以步行一定的路程。
基本动作更为灵活,不但可以自如地跑、跳、攀登,而且可以单足站立,会抛接球,能骑小车等,手指动作比较灵巧,可以熟练地穿脱衣服、扣纽扣、拉拉练、系鞋带,也会折纸、穿珠、拼插积木等完成精细动作。
动作质量明显提高,既能灵活操作,又能坚持较长时间。
3、活泼好动、积极动用感官随着身心的发展,儿童对周围的生活更熟悉了,他们总是不停地看、听、摸、动,见到了新奇的东西,总爱身手去拿、去摸,还会放在嘴里咬咬、尝尝,或者放在耳边听听、凑到鼻子前闻闻,他们会积极地运用感官去探索、去了解新鲜事物。
还常常喜欢寻根刨底,不但要知道“是什么”而且还要探究“为什么”如为什么鸟会飞?为什么不这样?4、思维具体形象,根据事物的表面属性概括分类4、5岁儿童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的特点,在理解成人语言时,时常凭借自己的具体经验,如教师说“一滴水,不起眼”,儿童则理解成了“一滴水,肚脐眼”。
这时期的儿童在已有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开始能对具体事物进行概括分类,但概括的水平还很低。
其分类是根据具体事物的表面属性(如颜色、形状)、功能或情景等。
如把苹果、桃、梨归为一类,认为这些水果可以吃,吃起来水分多;把太阳、卷心菜归为一类,认为这些都是圆形的;把玉米、香蕉归为一类,认为这些都是黄色的。
5、对事物的理解能力逐渐增强4、5岁儿童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开始增强,在时间概念上,能分辨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情;在空间概念上,能区别前后、中间、最先、最后等位置;在数量上,能自如地数1—10。
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及发展阶段
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及发展阶段
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及发展阶段如下:
0-2岁:婴儿期
此阶段的婴儿完全依靠大人照顾,主要表现为吃、睡、排泄及尝试运动等反应。
2-6岁:幼儿期
幼儿期是感性认识时期,儿童通过感官、感觉的刺激来认识事物。
此时儿童行动不协调,好动、爱模仿、好奇、观察力敏锐。
7-12岁:儿童期
儿童期是逻辑认识时期,儿童逐渐形成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此时儿童注意力集中时间较长,学习速度快,喜欢问问题,爱评价事物。
13-18岁:青春期
青春期是儿童向成人转化时期,此时身心发生较大变化,性成熟,性别意识加强,思维能力进一步提升,发展出个性和品格。
以上是一般儿童的发展特征和发展阶段,但每个儿童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自身的差异,因此家长应该关注自己孩子的发展情况,并给予相应的教育和引导。
儿童各年龄阶段的特征
儿童各年龄阶段的特征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不同的年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发展特点。
本文将从婴儿期到青少年期,详细介绍儿童各年龄阶段的特征。
婴儿期:从出生到两岁婴儿期是一个重要的成长阶段,婴儿刚出生时,他们依赖父母和看护者的照顾。
在这个阶段,婴儿的体重和身高迅速增长,他们开始学习控制头部、抓握物品以及翻身等基本技能。
婴儿与大人建立亲密的感情联系,通过眼神交流和咿咿呀呀的语言来表达他们的需求。
幼儿期:从两岁到六岁幼儿期是儿童的探索和发现阶段。
在这个阶段,幼儿开始学习说话,积极参与游戏和社交活动。
他们会逐渐掌握基本的语言和沟通技能,并学会使用社交规则。
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高,他们能够跑步、跳跃、爬行和画画等。
此外,幼儿还在认知和情感方面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他们开始形成对环境的认知和对他人的情感反应。
学龄前期:从六岁到十二岁学龄前期是儿童进入学校之前的重要发展阶段。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接受正规的教育,开始学习阅读、写作和数学等基础学科。
他们开始逐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在社会和学术方面都有了显著进步。
此外,学龄前儿童的社交能力得到了提高,他们开始与同伴建立良好的友谊关系,并学会合作和分享。
青少年期:从十二岁到十八岁青少年期是儿童向成年迈进的过渡阶段。
在这个阶段,青少年开始经历身体和心理上的变化。
他们开始进入青春期,生理上出现第二性征的发育,情绪和情感也变得更加复杂。
青少年期是对自我认知和身份探索的重要阶段,他们开始思考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
青少年还面临着社交压力的挑战,需要应对同伴关系和家庭关系的变化。
总结起来,儿童在各个年龄阶段都有着独特的特征和发展特点。
从婴儿期到青少年期,儿童逐渐成长、学习和适应周围环境。
了解并理解儿童不同阶段的特征,有助于家长和教育者更好地支持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各年龄期儿童特点及保健
各年龄期儿童特点及保健引言:儿童时期是一个特殊而关键的发育阶段,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需要特殊的保健方法。
本文将根据儿童的年龄分为幼儿期(0-3岁)、学龄前期(3-6岁)、学龄期(6-12岁)和青春期(12-18岁)四个部分,讲述各年龄期儿童的特点以及相应的保健知识。
一、幼儿期(0-3岁)幼儿期是儿童成长的起点,此阶段的儿童特点如下:1.生理特点:身高、体重迅速增长,肌肉发育,器官系统逐渐完善,免疫力较弱。
2.心理特点:个体化逐渐形成,表达能力不断增强,好奇心强烈,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影响。
3.行为特点:活泼好动,喜欢探索周围环境,对语言和感觉敏感。
保健要点:1.提供充足均衡的营养:保证婴幼儿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各种营养素的摄入,坚持母乳喂养或配方奶喂养。
2.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的作息时间,适量的户外活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3.安全防范意识:避免儿童接触尖锐物品,保持室内安全,防止意外伤害。
二、学龄前期(3-6岁)学龄前期是儿童进入学龄前教育的阶段,此阶段的儿童特点如下:1.生理特点:身高增长较快,乳牙逐渐脱落,永久牙逐渐生长。
2.心理特点:开始形成自我意识,社交能力渐增,学习态度的基础形成。
3.行为特点:想象力丰富,动手能力增强,逐渐有自主玩耍的能力。
保健要点:1.营养均衡:合理搭配膳食,提供富含钙、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加强奶制品、肉类、蔬菜等的摄入。
2.安全教育:教育儿童遵守交通规则,强调安全饮食和正确使用家电等。
3.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养成勤洗手、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定期健康体检的习惯。
三、学龄期(6-12岁)学龄期是儿童正式接受学校教育的阶段,此阶段的儿童特点如下:1.生理特点:生长速度逐渐减缓,性别特征开始显现,牙齿换牙完成。
2.心理特点:社交能力进一步发展,个人兴趣爱好形成,开始形成独立思考能力。
3.行为特点:学习主动性增强,注意力集中时间加长,运动能力提升。
保健要点:1.均衡饮食:营养摄入需求增加,增加蛋白质、钙、铁等的摄入,多食用新鲜水果、蔬菜和全谷物。
儿童各年龄分期及其特点
儿童发展的年龄分期是按照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将其划分为不同的阶段。
每个年龄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发展任务。
下面将对儿童的各个年龄分期及其特点进行详细介绍。
1.婴幼儿期(出生至2岁)婴幼儿期是儿童的生命最初两年,是全面发展的基础时期。
这个阶段的儿童在生理发展上,经历了快速生长和各种能力的迅速发展。
此外,在心理上,婴幼儿主要通过感觉和动作来获取和处理信息。
在语言发展方面,婴幼儿从最初的哭泣和咿呀学语,逐渐掌握了基本的词汇和语法规则。
他们还发展了社交能力,开始表现出对主要照顾者的依恋和让人喜欢的表情和行为。
2.幼儿期(2岁至6岁)幼儿期是儿童的“玩耍时期”。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发展出更加丰富和复杂的运动技能,如跑步、跳跃、绘画等。
他们通过想象和角色扮演的方式玩耍,并开始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语言发展方面,幼儿不断增加词汇量并掌握更复杂的语法规则。
此外,幼儿期的儿童在社交方面也有了明显的发展,开始培养友谊关系,并借助社交互动来解决冲突和分享资源。
3.学龄前期(6岁至12岁)学龄前期是儿童进入学校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接受正式的教育,并逐渐发展出学习和思考能力。
他们开始认识从书本、老师和同学那里获得的知识,并逐渐掌握了阅读、写作和数学等基本技能。
在社交发展方面,学龄前期的儿童倾向于与同伴建立更为稳定和紧密的友谊关系。
此外,他们开始形成自己的身份和价值观,并逐渐发展出道德意识和责任感。
4.青春期(12岁至18岁)青春期是儿童向成年人转变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儿童经历了身体、情感和认知上的巨大变化。
在身体发展方面,青春期的儿童开始经历性征的发育,如月经、声音变低等。
此外,在情感和认知发展方面,青春期的儿童面临着一系列的情绪起伏、自我认同探索和未来规划等问题。
他们开始展示更加成熟的思维能力,并逐渐独立于父母,并与同伴在社会化方面发展更深入的关系。
总体来说,儿童各年龄段的发展都是一个连续而有序的过程。
儿童各年龄阶段的特征
儿童各年龄阶段的特征儿童的成长发展过程中,不同年龄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本文将从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儿童期和青少年期五个年龄段来探讨儿童各阶段的特征。
婴儿期(0-1岁)在婴儿期,儿童主要通过感觉器官来感知世界。
他们的大脑和身体发育迅速,通过触摸、咀嚼、听觉和视觉来探索周围环境。
与此同时,婴儿期的儿童对于主要照顾者的依恋也十分重要,他们能够通过表情、哭声和反应来与成人进行交流。
幼儿期(1-3岁)幼儿期是儿童个体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开始掌握基本的语言和运动技能。
他们逐渐具备了走路、跑步、跳跃等行走动作,并通过模仿、观察和试错来学习新的技能。
在语言方面,幼儿期的儿童开始能够说出简单的词语和短语,并逐渐增加他们的词汇量。
同时,他们还表现出对自己的独立性的探索和意识的提升,开始与同伴进行一些简单的社交活动。
学龄前期(3-6岁)学龄前期是儿童开始接受正式教育之前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培养基本的自理能力,并逐渐形成自我认知和社交意识。
他们能够运用逻辑思维,并通过观察和实验来了解和解决问题。
此外,他们开始懂得分享和合作,逐渐形成友谊,并且在团体活动中表现出自我控制和遵守规则的能力。
儿童期(6-12岁)从儿童期开始,儿童的认知和思维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他们能够进行更加复杂的思维活动,如分类、比较和推理等。
在学习方面,他们开始接受正规教育,并逐渐掌握阅读、写作和数学等基本技能。
此外,儿童期的儿童也开始表现出对于自身的身份认同和情感发展的重要关注。
他们通过与同龄人的互动来寻求归属感,并建立更加稳定的友谊关系。
青少年期(12-18岁)青少年期是儿童发展的最后一个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性征开始出现,身体和心理均经历巨大的变化。
青少年们更加关注自己的社会角色和地位,并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发展。
他们逐渐独立思考问题,并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
同时,青少年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压力,如学业压力、青春期情绪的波动等。
各年龄阶段儿童发育特点
儿童的发育特点是指在儿童不同的年龄阶段,其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会行为等方面的发展变化。
以下是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发育特点。
1.婴儿期(0-2岁):婴儿期是人类生命中最关键的发展阶段之一、在这个时期,婴儿的身体和脑部迅速发育,体重和身高迅速增长。
在生理发展方面,婴儿会逐渐掌握头部控制、翻身、坐立、爬行、站立和行走等基本动作。
同时,他们的感知能力也在逐渐发展,可以通过观察、听觉和触觉了解周围的世界。
2.学龄前期(3-6岁):学龄前期是儿童智力和社会能力迅速发展的阶段。
在这个时期,儿童的语言能力迅速提高,可以用简单的语句表达需求和想法。
他们开始掌握基本的概念,如颜色、形状和数字,并能通过游戏和想象力发展自己的创造力。
同时,他们也开始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能够在社交环境中与他人互动。
3.小学阶段(7-12岁):小学阶段是儿童认知和学习能力明显提高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儿童掌握了基本的读写和数学技能,并开始进一步学习各个学科。
他们具备了更好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开始独立思考和判断。
同时,他们也开始培养更多的兴趣爱好,并与同龄人形成友谊,并逐渐建立起自己的价值观。
4.青春期(13-19岁):青春期是儿童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在这个时期,青少年经历身体和生理上的重大变化,如第二性征的出现和性腺的发育。
他们的认知能力也进一步提高,开始思考抽象概念和复杂的问题。
同时,青少年的情感和社会行为也面临一些挑战,他们对自身身份的认同和同伴关系的建立变得更为重要。
总的来说,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发育特点是多样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在生理、智力和情感等方面的能力逐渐增强,有助于他们适应和参与社会生活。
家长和教育者应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发展特点,为他们提供适宜的教育和环境,以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各阶段幼儿年龄特点
幼儿期是人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正处于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
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发展重点。
本文将对幼儿期各个年龄阶段的特点进行介绍。
1.新生儿期(出生至1个月)-生理特点:新生儿身体非常脆弱,无法控制肢体活动,睡眠时间长。
-心理特点:对外界环境产生兴奋和紧张的反应,只能通过哭声和简单的表情来表达需求。
2.早期婴儿期(1个月至6个月)-生理特点:逐渐掌握头部控制和坐直的能力,开始扶物站立和翻身。
-心理特点:渐渐学会控制和协调自己的手脚,开始产生一些基本情感,如开心和生气。
-发展重点:通过触摸和咀嚼物体来感知和探索世界,开始发展手眼协调能力。
3.晚期婴儿期(6个月至12个月)-生理特点:开始学会爬行、站立和行走,牙齿开始长出。
-心理特点:逐渐形成自我意识,开始懂得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发展重点:通过语言和手势来表达需求,开始尝试使用各种工具和物品进行玩耍,开发手指灵活性。
4.早期幼儿期(1岁至3岁)-生理特点:掌握行走技能,开始学会奔跑和跳跃,手指的灵活度进一步发展。
-心理特点:产生更多的情绪表达,拥有更多的个性,开始通过模仿和玩耍来学习。
-发展重点:学会基本的身体协调动作,如穿脱衣服、吃饭等,开始提问和探索外界事物,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5.中期幼儿期(3岁到6岁)-生理特点:身体迅速发育,精力旺盛,协调能力不断提高。
-心理特点:发展出更为复杂的情感和社交技能,具备独立性和分享意识。
-发展重点: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如饮食、穿衣、洗漱等,开始发展社交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和分享,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6.晚期幼儿期(6岁到12岁)-生理特点:身体和大脑的发育进入稳定期,开始发育第二恶液及性征。
-心理特点:意识到自己与他人的差异,形成了一定的自我认同感,对自己和他人有更深入的理解。
-发展重点:学会自我控制和自律,开始培养良好的习惯和价值观,发展个人兴趣和才能,培养与他人的积极合作和参与意识。
儿童各年龄阶段的特征
儿童各年龄阶段的特征儿童的成长是一个连续而又充满变化的过程,每个年龄阶段都有着独特的特征和发展需求。
了解这些特征,对于家长、教育工作者以及关心儿童成长的人们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新生儿(0 1 个月)新生儿大部分时间都在睡眠中度过,每天可能会睡 16 20 个小时。
他们的视觉和听觉还在发育中,对声音和光线会有一定的反应,但较为微弱。
此时的婴儿主要通过吸吮来获取营养,本能地寻找母亲的乳头。
他们的触觉非常敏感,喜欢被包裹在温暖舒适的环境中,以获得安全感。
婴儿期(1 个月 1 岁)1 3 个月:这个阶段的婴儿开始更多地与外界互动,会用微笑来回应他人的微笑和声音。
他们的头部控制能力逐渐增强,可以短暂地抬起头来。
眼睛能够追随移动的物体,对色彩鲜艳的玩具产生兴趣。
4 6 个月:婴儿能够翻身,开始尝试用手抓取物品,并把它们放进嘴里探索。
开始添加辅食,味觉逐渐发展。
他们能够分辨熟悉的人和陌生人,对母亲的依赖更加强烈。
7 9 个月:婴儿可能会独坐一段时间,开始爬行,探索周围的环境。
他们能够理解一些简单的指令,如“再见”“拍手”等,并尝试模仿。
10 12 个月:婴儿开始学习站立和行走,可能会说一些简单的词语,如“爸爸”“妈妈”。
他们的认知能力进一步提高,能够通过表情和动作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
幼儿期(1 3 岁)1 2 岁:幼儿学会走路后,活动范围扩大,好奇心旺盛。
语言发展迅速,能够说一些简单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开始有自我意识,会表现出任性和固执的一面。
2 3 岁:这个阶段的幼儿能够跑、跳,动作更加灵活。
他们喜欢模仿成人的行为,开始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但还不太懂得分享。
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提高,可以讲述简单的故事。
学龄前期(3 6 岁)3 4 岁:孩子的想象力丰富,喜欢玩角色扮演的游戏。
能够用较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开始对数字和字母有初步的认识。
4 5 岁: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有所延长,可以专注于一项活动一段时间。
儿童各年龄阶段的特征
儿童各年龄阶段的特征在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发展特征表现出多样性和独特性。
本文将从幼儿期、儿童期和青春期三个阶段出发,分别探讨儿童在不同年龄段的特征。
一、幼儿期(0-3岁)在幼儿期,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迅速,他们在不断学习和适应环境中成长。
主要特征如下:1.感知与运动发展:幼儿期是儿童感知和运动能力迅速发展的阶段。
他们开始能够控制头部的转动,抓握物体,并逐渐实现坐、爬、站、行等基本运动。
2.语言能力的发展:随着大脑的发育,幼儿开始学会模仿和表达自己的需求。
他们逐渐习得一些简单的词语和表达方式,开始慢慢与家人交流。
3.社会性与情感发展:幼儿期开始形成自我意识,并表现出对亲人的依赖和亲近。
他们学会表达情感,开始体验和探索各种情绪。
二、儿童期(3-12岁)儿童期是儿童个性形成和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特征主要包括:1.认知能力的发展:儿童期是儿童认知能力迅速提升的时期。
他们开始培养观察、记忆、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具备抽象思维的能力。
2.社交能力的发展:儿童期开始与同龄人建立联系,参与游戏和集体活动。
他们逐渐学会与其他人合作、分享和沟通,培养友谊和人际关系。
3.情绪与行为控制:随着神经系统的发展,儿童逐渐学会控制情绪和行为。
他们开始理解规则、习俗,逐渐形成适应社会的行为准则。
三、青春期(12-18岁)青春期是儿童向成年发展的过渡期,涉及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的变化。
主要特征如下:1.身体和性征的发展:在青春期,青少年经历明显的生理和性征上的变化。
他们身高、体重迅速增长,出现第二性征,如月经和声音变深。
2.认知与思维能力的发展:青春期是思维能力快速发展和成熟的时期。
他们开始思考存在意义、价值观等问题,逐渐形成自我认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3.自我认同与角色探索:青少年在这个阶段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份认同,并积极寻找适合自己的角色。
他们会逐渐形成独立思考和行为的特质。
通过对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的特征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儿童的发展和需求。
孩子各年龄段的特征
孩子的特征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着明显的变化。
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孩子们的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交能力都会有所不同。
下面是孩子各年龄段的一些典型特征。
1.婴儿期(出生至2岁)-身体特征:婴儿的身体特征包括柔软的骨骼、脆弱的面部特征和较小的身高体重。
-智力特征:在婴儿期,孩子的大脑发育迅速,开始通过感官感知和运动来认识世界。
他们对声音、光线和触觉非常敏感。
-情感特征:婴儿对于安全感和亲密关系的需求非常强烈,他们与父母之间的依恋关系非常重要。
-社交特征:婴儿开始通过眼神交流和面部表情来与人交流,并在这个阶段学会微笑和与人互动。
2.幼儿期(2至6岁)-身体特征:幼儿的身体开始长得更高更强壮,其协调性和运动控制也得到提高。
-智力特征:在这一阶段,幼儿开始发展语言能力,并通过玩耍和探索来学习新事物。
他们的记忆力和注意力也在逐渐增强。
-情感特征:幼儿渴望获得父母和关键人物的关注,需要经历与其他孩子的相互作用以培养友谊。
-社交特征:幼儿开始主动参与集体活动,并学会与同龄人合作和分享。
他们也会通过角色扮演来模仿成人行为,并逐渐形成自己的身份认同。
3.儿童期(6至12岁)-身体特征:儿童的身高继续增长并且体能增强,他们逐渐掌握各种运动技能。
-智力特征: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形成逻辑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们逐渐掌握阅读、写作和数学等学科基础知识。
-情感特征:儿童开始更加独立和自我意识,他们开始产生对自己能力的期待,并且对成功和失败有积极的反应。
-社交特征:儿童在这个阶段开始建立稳定的友谊关系,并更加关注社会地位和群体认同。
他们也开始具备共情能力,并能理解并尊重他人的感受。
4.青春期(12至18岁)-身体特征:青春期是孩子身体发展的重要时期,孩子的身高、体重和性器官开始发育。
-智力特征:青春期是大脑发展重塑的时期,孩子的思维变得更加逻辑和抽象。
他们开始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思维的能力。
-情感特征:青春期孩子的情绪波动较大,他们开始寻求更多的自主性和自我决策权。
各年龄阶段幼儿发展特点
幼儿期是人类生命周期的重要阶段之一,一般指的是从0到6岁的年龄段。
在这个时期,幼儿的身体、心理、社交和认知能力都在不断发展和成长。
下面将分别介绍各个年龄阶段幼儿的发展特点。
1.0-1岁: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是全身心地依赖他人,他们正在建立自己与父母和主要照顾者之间的信任关系。
他们的动作还不太协调,但正在逐渐学会爬行、翻滚和坐起来。
他们开始发展一些基本感官和运动技能,例如用手抓住东西和握紧拳头。
此外,他们开始对周围的世界产生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满足。
2.1-2岁:这个年龄段的幼儿进入了探索世界的阶段。
他们开始学会走路,培养了更多的运动技能,例如跑、跳和爬。
他们的手眼协调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可以使用简单工具和玩具,如堆叠积木、画画和模仿成人的行为。
言语能力也有了明显的发展,能够说出简单的词语和短语。
此外,他们也开始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
3.2-3岁:这个年龄段的幼儿进入了自主性和独立性的阶段。
他们开始学会穿脱衣服、洗手和自己吃饭。
他们对于环境的探索和好奇心进一步增强,开始参与各种活动,如跑步、跳跃、爬山等。
他们的语言能力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可以说出短句,并开始理解和遵守简单的指令。
此外,他们还开始展示社交技能,学会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耍和分享玩具。
4.3-4岁: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开始进入理解与表达能力大幅提高的阶段。
他们的语言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可以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开始使用复杂的语句。
他们的认知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能够理解数量、形状和颜色等概念。
在社交方面,他们开始学习分享和合作,能够在小组活动中与其他幼儿合作解决问题。
5.4-5岁:这个年龄段的幼儿进入了准备进入学校的阶段。
他们的注意力和专注力增强,可以进行更为复杂的任务,如完成拼图和记忆游戏。
他们的创造力得到了提高,可以参与角色扮演和故事创作等活动。
同时,他们的社交技能也有了显著的改善,可以与其他孩子进行积极的互动,分享玩具和解决冲突。
6岁及以上:这个年龄段的幼儿进入了学龄前儿童的阶段。
儿童各年龄阶段的特征
儿童各年龄阶段的特征儿童的成长是一个连续而又具有阶段性的过程,每个年龄阶段都展现出独特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特征。
了解这些特征对于家长、教育工作者以及关心儿童成长的人们来说至关重要。
新生儿期(0-1 个月)新生儿刚来到这个世界,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在睡眠中度过。
这个阶段的宝宝主要通过本能来反应,比如饥饿时会哭泣,被抚摸时会感到舒适。
他们的视力还很模糊,只能看清近距离的物体,但对声音和触摸非常敏感。
新生儿的身体生长速度非常快,体重和身高会在短时间内有明显的增加。
婴儿期(1 个月 1 岁)在这个阶段,婴儿开始逐渐对外界产生更多的感知和反应。
2-3 个月时,他们会微笑,这是社交性反应的开始。
4-6 个月时,婴儿开始能够翻身、坐立,并且对周围的事物表现出浓厚的好奇心,会用手抓握物品。
7-9 个月,他们可能会尝试爬行,发出简单的音节。
10-12 个月,很多婴儿能够站立,甚至迈出几步,语言上也能理解一些简单的指令,并说出一些单词,比如“爸爸”“妈妈”。
幼儿期(1-3 岁)幼儿期的孩子变得更加活跃和好奇,他们开始学会走路和跑步,探索周围的环境。
语言能力迅速发展,能够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想法。
这个阶段的孩子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可能会表现出一些倔强和任性的行为。
他们开始模仿成人的行为,喜欢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但还不太懂得分享。
学龄前期(3-6 岁)3-4 岁的孩子充满想象力,喜欢玩角色扮演的游戏。
他们的语言表达更加清晰流畅,能够讲述简单的故事。
在 4-5 岁时,孩子的好奇心进一步增强,会不停地问“为什么”,开始对数字、颜色、形状等有基本的认知。
5-6 岁时,孩子的注意力和专注力有所提高,可以参与一些简单的集体活动,并且能够理解和遵守一些规则。
学龄期(6-12 岁)进入小学后,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他们需要适应学校的规章制度和学习任务。
在这个阶段,孩子的认知能力不断提升,能够进行更复杂的思考和逻辑推理。
儿童各年龄阶段的特点和规律
儿童各年龄阶段的特点和规律
儿童的成长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有着各自独特的特点和规律。
以下是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发展特点和规律: 0-2岁:这个阶段的儿童处于身体和感官发展的重要时期。
他们开始学习走路、说话、探索周围世界。
他们的大脑对外界刺激非常敏感,因此需要大量的身体接触和亲子互动来建立感情基础,并且这对于他们的身体和大脑发育也非常重要。
3-5岁:这个阶段的儿童开始进入幼儿园,学习与其他儿童交往和合作。
他们的语言能力迅速发展,开始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他们的认知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开始能够理解简单的概念和规则。
6-11岁:这个阶段的儿童进入小学,开始接受正式的学习。
他们的社会认知能力迅速发展,开始能够理解自己和其他人的情感和需要。
他们的思维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开始能够进行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
12-18岁:这个阶段的儿童进入青春期,身体和心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他们开始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份认同和社会角色。
他们的思维能力进一步提高,开始能够进行复杂的推理和批判性思维。
总之,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规律,了解这些规律可以帮助家长和教育者更好地指导儿童的成长发展。
- 1 -。
儿童各年龄分期与特点
1.新生儿期(0-1个月):新生儿在此阶段主要表现为基本生理需求的满足,如食物、温暖和安全感等。
他们对外界环境尚不敏感,大部分时间都在睡眠中度过。
思维和表达能力极为有限,主要通过哭泣来传达需求。
2.婴儿期(2-12个月):婴儿期是个体生长最迅速的时期,婴儿的头部将在此时期得到较快的发展。
此时期的婴儿有吸乳反射,能清楚地听到不同声音,眼睛视野有限但能辨别出明暗。
婴儿的认知能力逐渐发展,能够辨别面孔和声音,开始展示出固定的情感和行为模式。
3.幼儿期(1-3岁):幼儿期是个体基本运动技能在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期。
幼儿第一次开始表达自我的个性,表现出自我意识的增强。
此时期的幼儿逐渐学会说话,在语言的发展和理解上取得重要进展。
他们对物体的表面特征产生兴趣,开始探索周围环境。
4.学龄前期(3-6岁):学龄前期是儿童敏感期的开始阶段,在这个阶段内儿童的神经系统十分敏感,对外界刺激特别容易产生反应。
此时期的儿童开始表现出对于游戏和社交活动的兴趣,他们开始展现出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并逐渐形成对外界常识的理解。
5.小学期(6-12岁):小学期是儿童社会与认知发展的关重期,儿童逐渐从幻想和现实中区分出来,开始建立自主性和责任感。
在认知上,儿童的思维能力不断提高,逐渐具备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的能力。
他们在学业上取得了进步,开始了解和掌握书写、阅读和计算等基本技能。
6.青少年期(12-18岁):青少年期是个体身体、心理和性格上发展最为迅猛的阶段。
在此时期,青少年开始思索人生目标和职业规划,对自我认知和身份认同有更多的关注。
青少年的社交网络扩大,对同伴和朋友的影响力增强。
他们的思维能力不断发展,开始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反思的能力。
孩子各年龄段的特点
孩子在不同年龄段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发展特征。
下面是关于孩子各年龄段特点的详细介绍:0-2岁阶段(婴儿期和幼儿期):-身体发育迅速,从完全依赖于成年人照料到逐渐学习独立。
-语言和沟通能力有限,主要通过表情、声音和肢体语言进行交流。
-开始探索周围环境,通过触摸、尝试和探索来发展感知能力。
-对于成年人的赞美和注意力非常敏感,能够通过重复行为来获取成人的关注和喜欢。
-婴儿期的行为主要受到基本需求的驱动,而幼儿期则开始体验新的事物和玩耍。
3-5岁阶段(学龄前期):-脑部发育进一步提高,开始培养认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逐渐掌握语法和词汇,开始使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需求。
-对于数字、颜色和形状等概念的理解力增强。
-开始发展社交能力,学会与别人分享、合作和与他人沟通。
-对于游戏和角色扮演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能够通过玩耍学习和模仿。
-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容易分心。
6-11岁阶段(儿童期):-在认知和思维能力上有了大幅进步,能够进行逻辑思考和解决问题。
-开始学习阅读和写作,逐渐掌握阅读能力和扩展词汇。
-发展了解和尊重规则的能力,明白判断对与错的标准。
-值得注意的是,6-11岁的孩子在各方面的发展速度可能有差异,早熟或晚熟都是正常的。
-社交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开始在小团体中培养友谊和合作关系。
-兴趣爱好开始多样化,会表现出对一些特定领域的强烈兴趣。
12-18岁阶段(青少年期):-身体、性征发育迅速,开始建立起自己的身份和独立观念。
-开始具备更高层次的抽象思维能力,更加意识到他人的感受和世界的复杂性。
-进一步发展语言和沟通能力,可以进行辩论和表达自己的意见。
-对自我形象和外貌更加关注,身份认同开始发展。
-进一步发展社交技巧,建立更加稳定的友谊和恋爱关系。
-对未来有更多的关注,开始考虑自己的职业和生活目标。
总结起来,孩子在不同年龄段展现出独特的特点和发展特征。
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家长和教育者更好地理解孩子,并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
简述儿童各年龄阶段的生长发育特征
儿童的生长发育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可以分为婴儿期、幼儿期、学龄期和青少年期。
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生长和发育特征。
婴儿期(0-2岁):这个阶段是一个迅速生长的阶段,宝宝的身体重量和身高会迅速增加。
婴儿的生长速度最快,身高一般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内增长25-30厘米。
婴儿的大脑发育迅速,能力和控制逐渐提高。
在这个阶段,婴儿开始发展头部的控制能力,能够抬起头、翻身和坐起来。
他们也会开始感知和反应外界的刺激,比如声音和光线。
幼儿期(2-6岁):幼儿期是一个身体协调发展的阶段。
幼儿的身高和体重继续增长,但是速度会略微慢下来。
女孩生长速度比男孩稍快。
在这个阶段,幼儿的各种感官和运动技能都在发展。
他们能够跳跃、跑步、用铅笔画图和扔球等。
他们也开始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学龄期(6-12岁):学龄期是身体和大脑发展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孩子的身高和体重继续增长,但是速度较小。
女孩在这个阶段一般会进入青春期。
学龄期儿童的大脑发展迅速,他们开始发展复杂的思维能力和学习新的技能。
他们的社交技能、语言能力和抽象思维都有了显著提高。
青少年期(12-18岁):青少年期是生长发育的最后阶段。
在这个阶段,青少年的身高和体重继续增长,男孩的生长速度较快,而女孩在青春期结束后生长速度减慢。
青少年期是性征发育的阶段,男孩开始发育阳具、声音变低,女孩则开始发育乳房和月经。
青少年的大脑还在发育中,他们开始独立思考和做出决策。
除了身高和体重的变化,儿童在不同阶段还会经历其他方面的发育变化。
他们的认知能力、情绪管理能力、社交技能和性格特点都会不断发展和改变。
同时,儿童的营养需求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他们需要适当的营养来支持他们的生长和发育。
总而言之,儿童的生长发育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每个年龄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生长和发育特征。
了解这些特征可以帮助父母和教育者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儿童的发展。
孩子各年龄段的特点
孩子的成长过程是一个逐渐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需求。
了解孩子在各个年龄段的特点,有助于家长和教育者更好地理解他们的需要并进行适当的教育和引导。
以下是孩子在不同年龄段的特点的概述。
0-2岁:这个阶段的孩子正处于基本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阶段。
他们开始学习如何控制自己的身体和感官,通过触摸、品味、咀嚼等方式来探索周围的环境。
他们逐渐开始学习语言,并通过模仿和复制成人的行为来学习和理解事物。
他们对于依赖父母和保持安全感非常重视。
3-5岁:这个阶段的孩子进入了幼儿园前的学前教育阶段。
他们开始逐渐独立于父母,并发展他们的社交和情感技能。
他们能够与其他孩子进行互动,分享玩具,并开始发展友谊关系。
他们对于学习新事物和尝试新活动的兴趣增加,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并理解成人的指令。
6-12岁:这个阶段的孩子进入了小学阶段,开始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
他们开始发展更高级的认知和思维能力,能够处理更复杂的问题并进行逻辑思考。
他们对于学术知识、学习技能和社会规则的学习兴趣增加,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就感。
他们开始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并更加重视同伴关系。
13-19岁:这个阶段的孩子进入了青春期,身体和心理上发生了许多变化。
他们开始发展自己的身份和个性,对于自我表达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增加。
他们对于追求独立和个人自由的愿望增强,同时也会面临着应对身份认同和社会压力的挑战。
他们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和职业规划,并面临着学习、人际关系和自我形象等方面的压力。
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着不同的发展需求和挑战,家长和教育者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和需求采取相应的教育和引导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教育策略和支持措施:-为0-2岁的孩子提供稳定的环境和安全感,建立亲密的关系,并通过创造性的游戏和学习活动来促进他们的发展。
-对于3-5岁的孩子,鼓励他们参与各类社交和情感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技能,并为他们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机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动作
2岁时,儿童已经可以照绘圆圈和直线,4岁可以画十字形。
3)游戏
游戏是人与动物都有的一种天赋的本能活动。在游戏中有角色、有动作、有语言、有玩具材料,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身体力行,实际地练习并发展自身的各种能力,如动作协调能力、言语交往能力、心理活动能力等,并不断地积累有关生活的知识经验,使自己逐渐走向社会。
4、规则游戏
这是一种由两人以上参加的,按游戏规则判胜负的竞赛性游戏,包括智力性质的竞赛(如下棋)、运动技巧方面的游戏。规则性游戏多在7岁以后发展起来。由于规则本身具有不同复杂程度,动作技能的要求不同,这种游戏从幼儿一直延续到成人。
4)语言
学前期儿童,词汇的数量不断增加,词汇的内容不断丰富,词类的范围不断扩大。运用句子的能力也不断发展,大致按照如下趋势发展。(1)单句到复合句的发展;(2)从陈述句到各种形式的句子;(3)从不完整句到完整句发展;(4)从简单句到语句修饰和精确化的发展。学前晚期就有可能初步掌握一些最简单的书面言语。
幼儿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发展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幼儿不但能广泛了解事物的现象,而且开始要求了解事物的原因、结果、本质、相互关系等等。他们遇到什么事情都喜欢追根究底,问个“为什么”,比如:“螃蟹为什么横着爬,人为什么直着走?”“天上的星星为什么不会掉下来?”“小蝌蚪为什么变成了青蛙?”……(二)逐步能认识到事物的本质特征及事物间的规律性联系。幼儿能根据事物内部的共同特点来进行概括,如把汽车、电车、轮船、三轮车放到一起,说“它们都可供人乘坐”;把狮子、老虎、狐狸、狼、大象放到一起,说“它们都是动物”;五、六岁的孩子已能够准确运用野兽、玩具、水果、家具、交通工具等许多概念,而且能结合生活中的大量事实,理解一些更抽象的概念,如会说:“他打针不哭,真勇敢。”“我们俩互相帮助。”“别乱看了,上课要认真。”等。这里的“勇敢”、“认真”、“互相帮助”都是十分抽象的概念。
6)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认识。幼儿期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及自我控制的发展等三方面。自我评价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自我体验是一个人通过自我的评价和活动产生的一种情感上的状态,如自尊心、自信心、羞愧感等。自我控制反映的是一个人对自己行为的调节、控制能力,包括独立性、坚持性和自制力等。
外部语言内化以后,语言可以代替具体事物,儿童获得的知识,开始用语言符号固化在大脑中,并逐渐发展出抽象逻辑思维,使语言成为思维的工具。借助语言文字这种符号系统,人能认识丰富的事物和复杂的事物关系,能进行高级思维活动,如判断、推理和预测。因此,语言发展对儿童智力发展有重要作用。
5)思维
方位知觉:3岁仅能辨别上下;4岁开始辨别前后;5岁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6岁也只能达到完全正确地辨别上下前后4个方位的水平。在5—7岁时,幼儿初步掌握左右方位,不过这时幼儿要依靠自己为中心才能完成任务。7—9岁时,儿童渐渐掌握左右的相对性(学会以别人的身体为基准的左右方位,以及两个物体间的左右方位),但是还不能灵活运用,有时还要依赖自身动作和表象。儿童准确辨别左右方位要在9—11岁时方能完成。
大小知觉:4~5岁幼儿在判别积木大小时,要用手去逐块地去摸积木的边缘,或把积木叠在一起去比较。而6~7岁幼儿,由于经验的作用,已经可以单凭视觉指出一堆积木中大小相同的。
整体与部分知觉:4~5岁一般只能看到物体的个别部分;6岁开始看到整体部分,但不稳定;7~8岁则既能看到部分,又能看到整体,但此时儿童往往还未把部分与整体连接起来;8-9岁时,才出现把各个部分同时整合为一个整体,看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例如,一个8岁的儿童说:“我看见了一个用水果做成的人。”
其他幼儿的存在,幼儿之间会相互模仿,形成了初步的玩伴关系。
3、联合游戏阶段
4岁以后,幼儿会留心别人的游戏,会互借玩具,有时会加入对方的游戏中,并且相互交谈,但没有建立大家一致的共同目标,没有真正的组织者或领导者。
儿童在联合游戏中开始表现出明显的社交行为,但每个儿童在游戏中仍以自己的兴趣为中心。
从学前中期开始,逐步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到学前末期,抽象逻辑思维已比较明显。抽象逻辑思维,是指用概念进行的思维。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特性的反映,用词语来标志,概念是词语的思想内容,词语是概念的表达形式。抽象逻辑思维反映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和规律性联系,是人类思维的典型形式。
人的思维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由低级到高级,由具体到抽象而形成发展起来的。在这形成发展过程中,它经历了三种不同水平的发展形式,即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
婴儿的思维是典型的直觉行动思维。直觉行动思维,是指依靠对物体的直接感知和动作进行的思维。这是人的思维的最低级形式。婴儿只有在直接感知具体事物时才能进行思维。如婴儿看见布娃娃,他会拿起布娃娃做游戏;布娃娃被拿走,他的游戏也就停止了。
4、合作游戏阶段
5岁以后开始出现较多的合作游戏,合作游戏是社会性程度最高的游戏。
5岁以后的幼儿已有较丰富的社会交往经验,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他们可以一起商讨,确定游戏的主题,角色的分配,材料的选择等,有了集体活动的共同目标。
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到比较细致的评价
学前初期儿童对自己的评价是比较简单、笼统的,往往只根据某一两个方面或局部进行自我评价,例如,“我会唱歌”“我会画画”。学前晚期儿童的评价就比较细致、比较全面些。如,大班儿童会指出“我会唱歌,也会跳舞,可是就是画画得不好”。
家庭是子女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场所,而父母的教养方式则是影响子女自我意识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不正确的教养方式则会使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缓慢,甚至出现不良倾向,如严厉型(专制型)教养方式易使儿童产生自卑、退缩、多疑的心理,做事缺乏自信心;溺爱型(顺从型)教养方式易使儿童幼稚、依赖、懦弱、任性、自私、骄傲、无责任感;保护型(限制型)易使儿童缺乏主见、脆弱、依赖性很强,独立性差,缺乏创造性和想象力,社会适应能力差。
5~6岁是儿童语言表达能力明显提高的时期。在与成人和同伴的交谈中,以自我为中心的表达逐步减少。能依据别人的言语调整谈话内容,如:对小妹妹说:“爸爸走了”。对妈妈说:“爸爸去商店买吃的东西了”。看图讲述能力也明显提高,儿童在讲述时根据图片内容想象角色的心理活动,语言表达灵活多样。
学前期有自我中心言语现象存在,即出声的自言自语。心理学家认为这是由外部言语向内部言语(即心里思考时的语言)转化的一种过渡形态,是人的意识的真正开始。
自我评价发生于学前初期,约在3、4岁之间。随着自我评价能力的产生,逐渐发展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能力。
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
从轻信成人的评价到自己独立的评价
学前初期儿童对自己或别人的评价往往只是成人评价的简单再现,而且,对成人的评价,有一种不加考虑的轻信态度。例如,他们评价自己是(我不是)好孩子,因为“老师说我是(或不是)好孩子”。到学前晚期,开始出现独立的评价,渐对成人的评价持有批判的态度。如果成人对儿童的评价不客观、正确,儿童往往会提出疑问、申辩,甚至表示反感
7)社会行为的发展
从游戏发展的不同阶段来观察社会行为的发展:
1、独自游戏阶段
学步期及前后的婴儿通常是以这种方式进行游戏。该阶段儿童的游戏还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社会性特征。婴幼儿以自我为中心,不大察觉别人的存在。
2、平行游戏阶段
3岁左右的幼儿会在一起玩,各玩各的,彼此之间没有交流,他们会察觉到
儿童各年龄阶段的特征
幼儿期,也称为学前期。
1)感知觉
形状知觉:
3岁时,儿童已经能分辨圆形、方形和三角形;4岁时,已经能将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把两个半圆形拼成一个圆形;5岁时,已经能认识椭圆形、菱形、五角形、六角形和圆形,并能将长方形折成正方形,把正方形折成三角形。对幼儿来说,对不同几何图形辨别的难度有所不同,由易到难的顺序是:圆形→正方形→半圆形→长方形→三角形→五边形→梯形→菱形。
从对外部行为的评价到对内心品质的评价
学前初期儿童一般只能评价一些外部的行为表现,还不能评价内心状态和道德品质等。如,问幼儿“为什么说你自己是好孩子?”4岁儿童回答“我不打架”或“我不抢玩具”。而6岁儿童则可以说到一些比较抽象、内在的品质特点,如“我听话、遵守纪律”或“我会谦让、对小朋友友好”
时间知觉:儿童最早感知的是一日中的早中晚,然后是知觉一周内的时序,最后是认知一年四个季节的时序。5—6岁幼儿能够以今天为基准划分前天、昨天、明天、后天,并且已经可以认知一日之内及一周之内的时序,但对一年之内的时序认知还很困难。这个阶段的幼儿对上、下午,星期几都能区分了,但是对更长或更短的时间则无法分清。5—6岁幼儿不会利用计时工具,对时间的估计也非常不准确。7—8岁时,儿童开始利用计时工具,时间知觉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逐渐接近成人,7岁是儿童时间观念发生质变的年龄。
学前期儿童语言能力各阶段主要特点:
3岁以前儿童的言语基本都是采取对话形式,回答大人提出的问题或者向成人提出一些疑问和要求。
3岁左右时幼儿虽然已能主动讲述自己生活中的事情,但由童已能清晰地谈话,词汇开始丰富,喜欢与家人及同伴交谈。能够独立地讲故事或叙述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但有时讲话会断断续续。
2岁左右,儿童出现具体形象思维萌芽,3岁左右开始,儿童的具体形象思维逐渐发展起来。所谓具体形象思维,是指依靠表象进行的思维。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是一种经过感官加工过了的信息,只是概括了对象的轮廓,不能反映对象的详尽特征。表象思维,使儿童有了延缓模仿能力(即当行为原型消失,儿童仍能模仿),儿童能够把活动、事件的次序在头脑中构想出来,依此进行活动。这个时期,儿童对词语的理解是具体形象,还不知道词语所代表的概括内容。如幼儿认为“儿子”就是指和他差不多大的小孩;“猫”只代表自己家里的小花猫或少数他所看过的猫。
2、象征性游戏
或者称为想象性游戏,也称模拟游戏,是2-7岁学前儿童最典型的游戏形式。游戏中出现了象征物或替代物,儿童把一种东西当做另一种东西来使用即“以物代物”、把自己假装成另一个人即“以人代人”。2-3岁的儿童可以用物体来代替其他事物而不是它们自己,如,一个木块成为一辆汽车,塑料瓶则成为一艘船。角色游戏大约从5岁开始,如玩娃娃家、开商店、开医院等,到6岁时,产生给别人安排角色的行为,并对角色的活动进行精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