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评估(ChinaDisciplineRanking,CDR)是指一级学科整

合集下载

学科教学英语的一级学科

学科教学英语的一级学科

学科教学英语的一级学科Disciplin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AnIntroduction to the First-Level Discipline.The field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often referredto as ELT or TESOL (Teaching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 is a vast and diverse discipline that encompasses a range of specializations and sub-disciplines. At its core, the discipline aims to equip individuals with the knowledge, skills, and strategies necessary to teach English effectively to learners of different ages, backgrounds, and proficiency levels.The first-level disciplin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involves a fundamental understanding of the language itself, its history, and its evolution. This includes a deep dive into the structure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its grammar, vocabulary, and pronunciation. Additionally, it involves exploring the different varieties of English, such asBritish English, American English, Australian English, andothers, and understanding the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contexts that shape these variations.Beyond the basics of the language, the first-level discipline also encompasse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English. This includes understanding the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acquisition, as well as the different teaching methods and approaches that have been developed over time. From traditional 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s to modern communicative approaches and task-based learning, the discipline explores the pros and cons of each method and how they can be effectively applied in the classroom.Moreover, the first-level disciplin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also focus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skills. This includes mastering the art of lesson planning, classroom management, and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with students. It also involves 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teachers as facilitators of learning, who guide students in discovering new knowledge and skills rather than simply imparting information.In addition to these core areas, the first-level discipline also touches on related fields such as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language assessment, and materials development.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explores how individuals learn a second language, including the psychological and cognitive processes involved. Language assessment, on the other hand, deals with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ests and assessments to evaluate students' proficiency in English. Materials development, meanwhile, involves creating and adapting textbooks, worksheets, and other educational resources to meet the specific needs of English language learners.The importance of the first-level disciplin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cannot be overstated. It provides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eachers, enabling them to teach English effectively and meaningfully to students of all ages and backgrounds. By understanding the language itself, the principle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and the professional skills required for successful teaching, teachers can create an engaging and effe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thatfosters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linguistic and communicative abilities.In conclusion, the first-level disciplin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is a comprehensive and multifaceted field that covers a wide range of topics and specializations. It equips teachers with the knowledge, skills, and strategies necessary to teach English effectively, while also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linguistic and communicative abilities. As the global importance of English continues to grow, so do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discipline in shaping the future of language education.。

双一流学科评级方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双一流学科评级方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双一流学科评级方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在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背景下,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目标之一。

双一流学科评级作为衡量高校学科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对于提升学科竞争力、促进学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双一流学科评级方式展开讨论,旨在全面了解现有评级方式的背景、现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并对未来的评级方式进行展望和建议。

首先,我们将对双一流学科评级的背景进行介绍。

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高度重视,一批国内高校逐渐崛起,并开始在全球范围内竞争。

为了更好地推动学科发展,加强高校之间的合作交流,双一流学科评级应运而生。

这一评级方式通过对学科的综合评价,帮助高校了解自身学科的优势与不足,为学科建设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参考,使得学科建设更加系统化和规范化。

接下来,我们将就双一流学科评级的现状进行剖析。

目前,我国采用了一系列评价指标和方法来评定学科的水平,例如学科带头人、学科学术影响力等。

同时,评价结果也会影响到高校的经费分配、科研项目立项等方面。

然而,现有评级方式在评价标准的科学性、评价对象的公平性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会对评级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到学科建设的发展。

最后,我们将讨论双一流学科评级方式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由于学科评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我们需要面对评价指标的选择、评价结果的分析和解读等方面的挑战。

同时,评级方式也需要与国际接轨,不断进行改进和创新,以适应学科建设的需求。

是故,我们需要加强研究,提高评级方式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确保评级结果的客观公正。

在这篇长文中,我们将综合分析双一流学科评级方式的背景、现状以及问题与挑战。

通过深入研究和讨论,我们可以为未来评级方式的改进提供有益的建议和展望。

通过不断完善评级方式,我们也能更好地推动学科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阐述双一流学科评级方式的相关内容:首先,引言部分将对该话题进行概述,介绍双一流学科评级方式的背景和意义,并明确本文的目的。

学科级别

学科级别

教育部将高等院校里的学科门类分类为一级学科、二级学科目录。

一级学科是学科大类,用四位码表示。

二级学科是其下的学科小类,用六位码表示。

【注】二级学科无法申请成为一级学科,但是可以申请成为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点,而一级学科一旦申请成功,其下的所有二级学科都可申请成为博士学位授予点。

01 哲学0101 一级学科:哲学010101 马克思主义哲学010102 中国哲学010103 外国哲学010104 逻辑学010105 伦理学010106 美学010107 宗教学010108 科学技术哲学02 经济学0201 一级学科:理论经济学020101 政治经济学020102 经济思想史020103 经济史020104 西方经济学020105 世界经济020106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0202 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020201 国民经济学020202 区域经济学020203 财政学020204 金融学020205 产业经济学☆ 020206 国际贸易学020207 劳动经济学020208 统计学020209 数量经济学020210 国防经济03 法学0301 一级学科:法学030101 法学理论030102 法律史030103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030104 刑法学030105 民商法学(含:劳动法学、社会保障法学)030106 诉讼法学030107 经济法学030108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030108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030110 军事法学0302 一级学科:政治学030201 政治学理论030202 中外政治制度030203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030204 中共党史(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030205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030206 国际政治030207 国际关系030208 外交学注:0300206 行政学(部分)调至公共管理0303 一级学科:社会学030301 社会学030302 人口学030303 人类学030304 民俗学(含:中国民间文学)0304 一级学科:民族学030401 民族学030402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030403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030404 中国少数民族史030405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04 教育学0401 一级学科:教育学040101 教育学原理040102 课程与教学论040103 教育史040104 比较教育学040105 学前教育学040106 高等教育学040107 成人教育学040108 职业技术教育学040109 特殊教育学040110 教育技术学0402 心理学040201 基础心理学040202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40203 应用心理学0403 体育学040301 体育人文社会学040302 运动人体科学(可授教育学、理学、医学学位)040303 体育教育训练学040304 民族传统体育学05 文学0501 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050101 文艺学050102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50103 汉语言文字学050104 中国古典文献学050105 中国古代文学050106 中国现当代文学050107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050108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0502 一级学科:外国语言文学050201 英语语言文学050202 俄语语言文学050203 法语语言文学050204 德语语言文学050205 日语语言文学050206 印度语言文学050207 西班牙语语言文学050208 阿拉伯语语言文学050209 欧洲语言文学050210 亚非语言文学050211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503 一级学科:新闻传播学050301 新闻学050302 传播学0504 一级学科:艺术学050401 艺术学050402 音乐学050403 美术学050404 设计艺术学050405 戏剧戏曲学050406 电影学050407 广播电视艺术学050408 舞蹈学06 历史学0601 一级学科:历史学060101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060102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060103 历史地理学060104 历史文献学(含:敦煌学、古文学)060105 专门史060106 中国古代史060107 中国近现代史060108 世界史07 理学0701 一级学科:数学070101 基础数学070102 计算数学07010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070104 应用数学070105 运筹学与控制论0702 一级学科:物理学070201 理论物理070202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070203 原子与分子物理070204 等离子体物理070205 凝聚态物理070206 声学070207 光学070208 无线电学0703 一级学科:化学070301 无机化学070302 分析化学070303 有机化学070304 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070305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0704 一级学科:天文学070401 天体物理070402 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0705 一级学科:地理学070501 自然地理学070502 人文地理学070503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706 一级学科:大气科学070601 气象学070602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0707 一级学科:海洋科学070701 物理海洋学070702 海洋化学070703 海洋生物学070704 海洋地质0708 一级学科:地球物理学070801 固体地球物理学070802 空间物理学0709 一级学科:地质学070901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070902 地球化学070903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070904 构造地质学070903 第四纪地质学0710 一级学科:生物学071001 植物学071002 动物学071003 生理学071004 水生生物学071005 微生物学071006 神经生物学071007 遗传学071008 发育生物学071009 细胞生物学07101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071011 生物物理学071012 生态学0711 一级学科:系统科学071101 系统理论071102 系统分析与集成08 工学0801 力学080102 固体力学080103 流体力学080104 工程力学0802 机械工程080202 机械电子工程080204 车辆工程080203 机械设计及理论0803 光学工程(不设二级学科)0804 仪器科学与技术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080501 材料物理与化学0806 冶金工程0807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080703 动力机械及工程0808 电气工程080801电机与电器080802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080804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0809 电子科学与技术080902 电路与系统080904电磁场与微波技术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0811 控制科学与工程081103 系统工程081104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1202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081203 计算机应用技术0813 建筑学0814 土木工程081401 岩土工程081402 结构工程081403 市政工程081404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081405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081406 桥梁与遂道工程0815 水利工程0816 测绘科学与技术081602 摄影测量与遥感0817 化学工程与技术0818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0819 矿业工程081903 安全技术及工程0820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0821 纺织科学与工程0822 轻工技术与工程0823 交通运输工程082301 道路与铁道工程082302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082303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082304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0824 船舶与海洋工程0825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0826 兵器科学与技术0827 核科学与技术0828 农业工程0829 林业工程0830 环境科学与工程083002 环境工程0831 生物医学工程0832 食品科学与工程09 农学0901 作物学0902 园艺学0903 农业资源利用0904 植物保护0905 畜牧学0906 兽医学0907 林学0908 水产10 医学1001 基础医学1002 临床医学1003 口腔医学1004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1005 中医学1006 中西医结合1007 药学1008 中药学11 军事学1101 军事思想及军事历史1102 战略学1103 战役学1104 战术学1105 军队指挥学1106 军制学1107 军队政治工作1108 军事后勤学与军事装备学12 管理学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1202 工商管理120201 会计学120202 企业管理120204 技术经济及管理1203 农林经济管理1204 公共管理1205 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

【学科评估】解读第五轮学科各学科评估变化

【学科评估】解读第五轮学科各学科评估变化

【学科评估】解读第五轮学科各学科评估变化为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精神,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印发《关于公布〈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方案〉的通知》,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正式启动。

本轮学科评估以“立德树人成效”为根本标准,以“质量、成效、特色、贡献”为价值导向,以克服“四唯”顽疾为突破口,坚持“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的基本定位,在保持原有“人才培养质量”“师资队伍与资源”“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与学科声誉”四个一级指标体系框架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强化特色分类,对评估体系和方法进行系统性升级。

以13套学科门类简况表,99套详细学科简况表对学科近五年(2016-2020年)的信息进行汇总收集。

本文拟将第四轮与第五轮的学科评估简况表进行分析对比,以期把握新时代学科评估关注的新动向。

两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对比如表1所示。

表1 第四轮与第五轮指标变动情况展示一、文史哲学类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文史哲学类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门类及艺术学理论,不含心理学和体育学学科。

在学科分类上,相较于第四轮学科评估的分类,本轮将经济学、教育学、法学与文学、哲学等归为一类,将心理学与科学技术史单列出来。

在人才培养板块,第五轮学科评估把人才培养提到了首位,并增设了思政教育的二级指标,主要关注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特色与成效,以案例文本的形式总结本学科思政教育的特色做法和主要成效。

在培养过程中,增加对于硕士生与博士生课程的量化评价,教育改革与质量督导做法的质性评价,将精品课程评价修改为国家级一流课程评价,将教学成果奖分为国家级与其他等级两大类分开评价。

增设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做报告学生情况、赴境外参加其他学术活动情况以及来华留学生情况。

删除对于中外合作办学的情况评价。

对于优秀在校生的评价,由简介变为总体学习成果概述和代表性成果简介。

在就业生信息统计中,增加在艰苦地区和基层就业情况评价。

代表性毕业生的填报数量增加。

国家重点学科评估指标体系

国家重点学科评估指标体系

国家重点学科评估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
学术队伍教师情况
专职教师及研究人员总数
具有博士学位人员占专职教师及研究人员比例
专家情况
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数(仅对设立院士的学科门类)
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数
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入选者、教育部跨世纪人才、新世纪人才数
科学研究科研基础
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数
省部级重点学科、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省级人文社科基地数
获奖专利
获国家三大奖、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数
获省级三大奖及“最高奖”、省级哲学(人文)社科成果奖数,以及获中华医学科
技奖、中华中医药科技奖数
获发明专利数(仅对“工学、农学、医学”门类)
论文专著
CSCD或CSSCI收录论文数
人均CSCD或CSSCI收录论文数
SCI、SSCI、AHCI、EI及MEDLINE收录论文数
人均SCI、SSCI、 AHCI、EI及MEDLINE收录论文数
出版学术专著数
科研项目
境内国家级科研项目经费
境外际合作科研项目经费
境内国家级及境外合作科研项目数
人均科研经费
人才培养奖励情况
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数
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及提名论文数 学生情况
授予博士学位数
授予硕士学位数
目前在校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的留学生数
学术声誉学术声誉 学术声誉。

92个一级学科 详细介绍

92个一级学科 详细介绍

92个一级学科详细介绍一级学科是指在学科分类体系中排在最顶层的学科分类,通常是按照学科的学科性质和学科发展的需要进行划分的。

根据中国教育部的学科分类标准,目前共有92个一级学科。

下面我将对这92个一级学科进行详细介绍。

1. 哲学,研究人类思维、存在和价值的学科。

2. 经济学,研究资源的配置和利用、生产、分配和消费的学科。

3. 法学,研究法律规范和法律制度的学科。

4. 教育学,研究教育活动规律和教育理论的学科。

5. 文学,研究语言文字和文学作品的学科。

6. 历史学,研究人类社会历史和历史事件的学科。

7. 理学,研究自然界基本规律和自然现象的学科。

8. 工学,研究工程技术和工程实践的学科。

9. 农学,研究农业生产和农业技术的学科。

10. 医学,研究人体生理和疾病的学科。

11. 军事学,研究军事理论和军事实践的学科。

12. 管理学,研究组织管理和管理实践的学科。

13. 艺术学,研究艺术创作和艺术表现的学科。

14. 信息科学,研究信息的获取、传输和处理的学科。

15. 心理学,研究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的学科。

16. 统计学,研究数据收集、分析和解释的学科。

17. 地理学,研究地球表面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学科。

18. 天文学,研究天体和宇宙的学科。

19. 地球科学,研究地球内部和地球表面现象的学科。

20. 生物学,研究生命现象和生物规律的学科。

21. 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

22. 环境科学,研究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的学科。

23. 临床医学,研究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学科。

24. 基础医学,研究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学科。

25. 口腔医学,研究口腔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的学科。

26.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研究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的学科。

27. 中医学,研究中医药理论和临床实践的学科。

28. 中西医结合,研究中医和西医相结合的医学理论和实践的学科。

29. 药学,研究药物的研制、生产和应用的学科。

30. 护理学,研究护理理论和护理实践的学科。

第五轮学科评级

第五轮学科评级

第五轮学科评级第五轮学科评级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对我国各个学科进行的一次全面评估和排序。

评估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每个学科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潜力,以便更好地支持科学研究的发展。

在第五轮学科评级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将各个学科分为A类、B类和C类三个级别。

A类为高水平学科,B类为较高水平学科,C类为一般学科。

评估标准主要包括学科队伍、科研成果、科研平台和学术影响力等方面。

首先,学科队伍是评估学科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评估学科队伍主要考察学科的师资力量、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情况。

师资力量是学科发展的核心,包括教授、副教授和讲师等职称的比例、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数量和质量等。

同时,学科评级也会考察学科在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和合作情况,以及学科团队的学术影响力。

其次,科研成果也是学科评级的重要指标之一。

科研成果主要包括科研论文、科研项目和科研奖励等方面。

学科评级会考察学科的科研论文发表数量和质量,以及科研项目的获得情况,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其他重要科研项目。

此外,学科评级还会考察学科的科研奖励情况,如国家科学技术奖和自然科学奖等。

再次,科研平台也是学科评级的重要考察内容。

科研平台主要指学科的研究机构、实验条件和科研装备等方面。

研究机构包括国家级、省级和高校内部的科研机构,评估会考察学科的科研机构数量和质量。

实验条件主要指学科的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等,评估会考察学科的实验室装备水平和使用情况。

科研装备主要指学科的仪器设备、实验材料和数据资源等,评估会考察学科的科研装备数量和质量。

最后,学术影响力也是学科评级的重要内容。

学术影响力主要考察学科在国内外的学术声誉和学科影响力。

评估会考察学科的重要学术会议和学术刊物数量和质量,以及学科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

综上所述,第五轮学科评级是对我国各个学科进行的一次全面评估和排序。

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科队伍、科研成果、科研平台和学术影响力等方面。

评估的结果对于了解学科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潜力,以及决定科学研究的支持力度具有重要意义。

学科评估分级标准

学科评估分级标准

学科评估分级标准学科评估分级标准包括学科评估的基本原则、评估的内容、方法和程序等方面。

在学科评估的基本原则中,应该包括客观、全面、公正、透明等几个方面。

客观性是评估的重要原则,评估结果必须建立在客观、可衡量和可证实的依据之上。

全面性是评估的另一个基本原则,评估应该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包括学科的目标、内容、质量、效果和发展趋势等。

公正是评估的第三个基本原则,评估结果应该公正、公平,不偏袒任何一方,基于客观的标准和数据做出。

另外,在学科评估分级标准中,还应该包括对学科评估内容的详细描述。

学科评估内容主要包括学科的基本情况、学科的发展状况、学科的质量、学科的成果和学科的影响力等方面。

学科的基本情况包括学科的名称、学科的领域、学科的目标和发展方向等方面。

学科的发展状况包括学科的建设历史、学科的专业设置、学科的师资队伍和科研条件等方面。

学科的质量包括学科的教学质量、科研质量和学术质量等方面。

学科的成果包括学科的科研成果、教学成果和学术成果等方面。

学科的影响力包括学科的学术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和教育质量等方面。

另外,在学科评估分级标准中,还应该包括学科评估的方法和程序。

学科评估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评价学科的发展状况。

学科评估的程序主要包括评估前的准备工作、评估的实施和评估的结果反馈等方面。

评估前的准备工作包括确定评估目标、确定评估内容、确定评估方法和确定评估标准等方面。

评估的实施包括收集评估资料、分析评估数据、汇总评估结果和制定评估报告等方面。

评估的结果反馈包括向学科相关人员反馈评估结果、听取学科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和修订评估标准等方面。

学科评估分级标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

学科评估分级标准能够为学科发展提供一个清晰的方向和目标,提高学科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评估学科的基本情况、发展状况、质量、成果和影响力能够为学科建设和发展提供依据和方向,帮助学科更好地了解自身的优势和不足。

评估学科的方法和程序参照评估能力评价是国务院学科评估办公室定于对全国院校进行的学科分级评价而制定的办公文件,主要有《关于做好2003年全国学科评估工作的通知》及其配套文件。

中国高校学科第一梯队

中国高校学科第一梯队

中国高校学科第一梯队(附名录)
搜狐教育17-12-29 11:21
2017年岁末,教育部发布了“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评估了95个一级学科(不包含军事学等16个学科),隆重推出中国高校学科第一梯队。

请注意,这次评估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即体现高校的研究能力。

更重要的是,这是2016年展开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与前三轮学科评估有一个非常大的不同——不排名,而是分成A+、A、A-、B+、B、B-、C+、C、C-等9个档次。

能进入A+、A、A-的高校,意味着进入了该学科的第一梯队,位列A+的,那则是中国高校学科的顶级战斗机。

从名单来看,北大、清华入选A+学科的数量都是20+,遥遥领先于国内高校,入选A+学科数量10+的是浙江大学,紧随其后的是中国人民大学。

以下整理了本次评估中的A级学科,看看中国高校学科的第一梯队——。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一、评估概览学科评估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简称学位中心)依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宣布的《学位授与和人材培育学科目录》(简称学科目录),对拥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授与权的一级学科进行整体水平的评估。

学科评估是学位中心以第三方方式展开的非行政性、服务性评估项目, 2002年初次展开,到现在已达成四轮,均匀四年展开一次。

学科评估属于水平评估,有别于政府展开的合格性评估,要点关注收效和质量。

学科评估结果遇到社会、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的广泛认同和重视。

二、指标系统评估指标系统使用“师资队伍与资源”、“人材培育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与学科名誉”四个一级指标框架,共设置人文、社科、理工、农学、医学、管理、艺术、建筑、体育等9套指标系统框架,每个一级学科设置不一样的权重。

详细说明以下:1.师资队伍与资源 : 包含“师资队伍” 与“支撑平台” 两部分。

“师资质量”采用“代表性骨干教师”和“师资队伍构造”相联合的方法,专家综合评论由队伍水平、构造及国际影响程度等构成的师资队伍质量。

“专任教师数”主要表现师资充足性,详细评论时,经过设置上限(达到上限值不再加分)方式战胜唯数量偏向。

“支撑平台”反应学科的“累积质量”,主要统计国家级和省部级要点实验室、基地、中心数。

依据专家建议,本轮评估人文社会学科不再单列“支撑平台”定量指标,但可在学科简介中予以充足表现。

2.人材培育质量 :人材培育是学科建设的核心任务,增强者才培育质量评价是立德树人的必定要求。

本轮学科评估成立了“培育过程质量”、“在校生质量”、“毕业生质量”三维度评论系统,全方向评论人材培育质量。

“培育过程质量”主要包含“课程教课质量”、“导师指导质量”、“学生国际沟通”,其中“导师指导质量”经过对大规模学生问卷检查进行评论;“在校生质量”主要包含“学位论文质量”、“优异在校生”状况等;“毕业生质量”主要包含“总体就业状况”、“优异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评论”。

学科评估 专业abcd等级划分

学科评估 专业abcd等级划分

学科评估专业abcd等级划分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学科评估专业ABCD等级划分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于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

2002-2004年全国一级学科评估权威排名揭晓

2002-2004年全国一级学科评估权威排名揭晓
国家体委体育科学研究所
首都体育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
浙江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
北京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复旦大学
南京大学
山东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南开大学
浙江大学
四川大学
武汉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
北京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黑龙江大学
清华大学
复旦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浙江大学
南开大学
新闻传播学
中国人民大学
清华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浙江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天津大学
东南大学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重庆大学
地理学
北京大学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南京师范大学
华东师大学
浙江大学
西北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
大气科学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北京大学
南京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海洋科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吉林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
江苏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
新疆农业大学
林业工程
南京林业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安徽农业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浙江大学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
同济大学
北京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南京大学
南开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
武汉大学
北京大学
南京大学
南开大学
浙江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东南大学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China Academic Degrees & Graduate Education Development Center
四、下一轮学科排名的改革重点 Future Key Points of Reform for CDR
一是更关注学科质量和成效而不是规模 Ⅰ To Conduct Evaluation on Discipline’s Quality and Outcome.
Ranking (CDR)
学位中心的学科排名 CDR by CDGDC 是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 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排名
CDGDC
中国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China Academic Degrees & Graduate Education Development Center
一、学位中心为什么开展学科排名? Why Discipline Ranking ?
OUTLINE 一、学位中心为什么开展学科排名?
Why Discipline Ranking ? 二、指标体系和排名程序
The Index System and Procedure 三、学位中心学科排名的特点和效果
Features of CDR by CDGDC 四、下一步学科排名的改革重点
Future Key Points of Reform for CDR
China Academic Degrees & Graduate Education Development Center
三、学位中心学科排名的特点 CDR Features
项目性质的公益性 Public-Service Character
学位中心是一个非盈利性组织。 学科排名是一个非盈利性项目。

英国RAE与我国CDR之比较

英国RAE与我国CDR之比较

英国RAE与我国CDR之比较摘要:英国RAE与我国CDR同为评估机构为促进高等教育质量而实施的评估,均以学科为评估对象,对高校的科研质量进行的评估活动。

但这两种评估活动在实施主体、指标体系、运行程序等方面均有很大差异。

英国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工作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将其与我国的学科评估进行对比,探寻差异,可以为我国高等教育学科评估工作的完善提供借鉴。

关键词:RAE;CDR;学科评估;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英国是世界上首个建立高校科研质量管理制度的国家。

RAE是英国高等学校的科研评估(Research Assessment Exercise)的简称,用以评估大学和学院科学研究工作的质量,是英国高等教育领域最具权威的评估之一,对英国高校科研质量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

CDR(China DisciplineRanking),即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为我国高校科研质量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与RAE同是以学科为评估客体、面向高等教育机构的科研评估类型。

中英高等教育发达程度、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不尽相同,但将此两种同类型科研评估进行对比,也可明确差异所在,为我国高等教育学科评估的发展与完善提供启示与借鉴。

一、英国RAE与我国CDR之概述RAE始于1986年,是由当时的大学拨款委员会组织进行的,在1988年英国高等教育拨款体制改革之后,1989年改由大学基金委员会负责实施。

现今的RAE由英格兰高等教育基金会(HEFCE)、苏格兰高等教育基金会(sHEFC)、威尔士高等教育基金会(HEFCW)和北爱尔兰就业与学习部(DELNI)联合对全英范围内的高等教育机构进行评估。

RAE的评估周期是三至五年,从1986年以来共完成六轮评估。

RAE提供全英范围内高等教育机构科研质量的排名。

英国的任何一个符合获得基金会拨款条件的高教机构都可以参加这项科研评估活动。

其分类评估的学科被称为“评估单元”(Units of Assessment,简称UOA),力图反应高校的科研模式。

学科评分等级

学科评分等级

学科评分等级一、关于学科评分等级的那些事儿咱都知道,学科评分等级这事儿在学校里可太重要啦。

就像一场游戏里的等级划分,不同的等级代表着咱在这个学科里不同的成就。

一般来说呢,学科评分等级可以大概分为这么几个。

1. A等这个A等啊,那就是学霸们的领地啦。

就像是学科里的王者,在满分100分的情况下,85分以上(包括85分)就可以算是A等。

这意味着在这个学科里,知识掌握得相当扎实,不管是概念的理解,还是难题的解答,都不在话下。

就好比学数学,那些复杂的函数、几何问题,对于能拿到A等的同学来说,就像玩游戏里简单模式的关卡一样轻松通过。

而且这类同学在课堂上,总是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作业完成得又快又好,考试的时候基本很少出错。

2. B等B等呢,算是中上游水平啦。

在100分里,70 - 84分就可以归到这个等级。

这部分同学对学科知识也有比较好的掌握,基础部分都能掌握得不错,不过可能在一些比较难的知识点或者拓展性的内容上,就会稍微有点吃力。

就像英语学科,单词、语法这些基本的能搞定,但是到了那种高级的阅读或者复杂的写作就会丢点分。

他们在课堂上也比较认真,作业也能按时完成,但是可能在主动性上就没有A等的同学那么强。

3. C等C等就有点像是学科里的“平民”啦。

分数范围大概是60 - 69分。

这个等级的同学呢,基础知识掌握得还可以,但是不太扎实。

可能是上课的时候偶尔会走神,作业完成得也马马虎虎。

比如说在物理学科里,公式背得下来,但是到了具体运用的时候就容易出错。

他们对学科的兴趣可能也不是特别浓厚,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

4. D等D等就有点危险啦,在100分里是50 - 59分。

这部分同学可能在学科上存在比较多的问题,可能是学习方法不对,也可能是之前的知识漏洞太多,导致现在学习起来很困难。

像化学学科,元素周期表都背不熟,化学方程式也老是写错,考试的时候很多简单的题都做不对。

5. E等E等就是最低的等级啦,50分以下。

这部分同学在这个学科上真的是很吃力,可能需要更多的帮助和努力才行。

120801一级学科名称

120801一级学科名称

120801一级学科名称
摘要:
1.学科概述
2.学科分支
3.学科发展历程
4.学科在我国的地位和作用
5.学科未来发展趋势
正文:
一、学科概述
120801一级学科名称,简称学科,是指在高等教育领域中,按照知识体系划分的具有相对独立性、完整性和特色的一门学科。

该学科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基础理论、应用技术、社会实践等。

二、学科分支
120801一级学科名称下设有多个二级学科,每个二级学科都有其独特的研究方向和应用领域。

例如,XXX、YYY、ZZZ等。

这些分支学科相互交叉、相互依赖,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学科体系。

三、学科发展历程
自学科设立以来,经历了不同时期的发展,包括初创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转型阶段。

在各个阶段,学科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四、学科在我国的地位和作用
120801一级学科名称在我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的支撑,还为政策制定、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学科在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国家竞争力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五、学科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120801一级学科名称将面临更多挑战和机遇。

未来,学科将进一步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同时,学科将紧密围绕国家发展战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总结:120801一级学科名称作为一门具有重要地位和广泛影响力的学科,将在未来继续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有力支持。

2023年教育部学科评级

2023年教育部学科评级

2023年教育部学科评级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部对学科评级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2023年,教育部将继续进行学科评级工作,以全面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国际竞争力。

学科评级是评估高校学科实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高等教育的核心是培养高素质人才,而学科建设是高等教育的基础。

学科评级通过对高校学科的综合评估,可以客观地反映学科的发展水平和学术实力。

评级结果可以为学生选择学校提供参考,也可以为高校的学科建设提供指导。

学科评级是推动学科优势互补和合作发展的有效手段。

在全球化背景下,高校之间的合作交流变得尤为重要。

学科评级通过对不同高校学科实力的评估,可以为高校之间建立合作关系提供依据。

优势互补的合作可以促进学科的跨学科发展,提高学科的整体水平。

学科评级是促进学术创新和科研能力提升的重要手段。

高校学科评级不仅仅是对教学水平的评估,更是对科研能力的评估。

评级结果可以直接影响高校的科研经费投入和科研项目的申请。

通过评级,高校可以了解自身的科研实力,发现不足之处,并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提升。

学科评级还可以促进高校之间的竞争和创新。

评级结果公开透明,可以激发高校之间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

高校在学科评级中取得优异成绩,不仅可以提升高校的声誉和知名度,还可以吸引更多优秀的师资力量和学生资源。

竞争和创新的推动下,高校的学科建设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为了确保学科评级的公正和权威性,教育部将继续加强评估标准的制定和评价指标的选择。

评估标准应该兼顾学科的基础性和前沿性,注重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评价指标应该全面反映学科的发展状况,包括教学质量、科研实力、师资队伍、学术成果等方面。

同时,教育部还将加强对评估机构的监督和评估结果的公示,确保评估工作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要想实现教育部学科评级的目标,高校也应积极参与评级工作,加强学科建设和管理。

高校应根据评估标准,明确学科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优化学科结构,提升教学质量和科研能力。

同时,高校还应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引进和培养高水平的学术人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科评估(China Discipline Ranking,CDR)是指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简称学科评估。

学科评估由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所(以下简称评估所)组织,自2002年开始,已完成了除军事学门类外的全部80个学科的评估。

我国研究生教育学科分为文学、理学、工学等12个学科门类;每个学科门类包含若干一级学科,共有88个一级学科,如经济学门类包含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两个一级学科;大部分一级学科下设若干个二级学科(通常称学科专业),共有388个学科专业,如哲学一级学科下设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等8个学科专业。

评估所在广泛调研和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本着为学位授予单位的学科发展和社会服务的目的,于2002年启动了全国范围的学科评估,并在《中国研究生》杂志、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网站、《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发布了消息或公布了部分排名。

这是我国首次由权威教育评估中介机构开展的研究生教育学科排名,结果公布后在社会上特别是高校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并被搜狐等多家著名门户网站转载。

学科评估采用自愿参加的方式进行,凡具有培养研究生资格的学科均可申请参加评估。

三年来,共有229个单位,1336个学科点参加了学科评估。

应社会各界的要求,评估所授权“搜狐网”将2002年首次评估的12个一级学科、2003年评估的42个一级学科及2004年评估的26个一级学科的排名结果公布,使读者对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学科整体水平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同时为各学位授予单位对学科整体水平查询和分析提供参考,为社会各界报考研究生选择学校和专业提供重要参考。

为了给学位授予单位的学科建设、规划提供信息支持,评估所还将出版全国高水平学科简介及学科整体水平评估结果统计信息,提供深层次的学科整体水平分析报告,为社会各界提供信息服务。

专家:学科排名比大学综合排名更准确
“由于我国高校处于快速发展之中,有关数据的统计整理相对滞后,加之如何构建能客观反映我国高校综合实力的评估体系尚处于探索阶段,从而使大学排名相对困难。

然而,由于学科专业涉及的面较窄,同行专家一般清楚本学科专业的状况,所以学科评估排名的准确性一般高于大学综合实力排名,基本能够做到对大学、社会负责。

”在谈到学科评估排名与大学综合实力排名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计算机学院博士生导师李波教授如是说。

李波说,开展学科评估与大学评估都有积极的意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必然需要。

对教育管理部门来说,随着政府机构改革的深化,教育管理部门的职能从以前过多过细的行政管理过渡到政策法规的制定、监督与执行,需要借助评估手段来检查国家、政府的投资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了解高等教育的进展与成就。

对于社会来说,我国大学数量众多,大学自身的发展快、变化大,社会各界特别是正在准备高考、报考研究生的学生和家长,迫切需要了解各学校的状况和水平,评估结果能提供社会所需的信息。

对于大学来说,在办学过程中也需要了解自己的办学实力和水平,靠大学自身难以给出客观的评价,例如大学及其各个学科专业都有自己的发展目标和规划,需要借助评估手段来认定这些目标与规划的完成情况。

国外实践证明,学科与大学评估在营造大学间的公平竞争环境、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不过,由于诸多方面原因,大学综合实力评估操作起来并不容易,它的排名结果受到的社会关注多,所引起的各种争议也多。

北京大学学位办主任曹在礼指出,对大学进行综合实力的评估排名,是件很难、很复杂的事情。

特别是现在不少正在做这项工作的中介机构,对大学教育尤其是研究生教育了解并不多,而且目前国内的信用环境也使中介机构很难做到中立客观。

而从单项指标如一级学科的角度进行评估则相对客观,切实可行,也较能使人信服。

同时,单项指标的排名也能从一定侧面反映学校的综合实力,比如一所大学有十几个学科都排名前列,则说明这所学校的综合实力是比较强的。

李波说,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社会正在从重视学历向重视能力转变,从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素质培养转变。

用人单位最终看重的是学生的真才实学,所以学生在学校受到的教
育和训练比学校的品牌更重要,况且名校也并不是所有学科专业的水平都高。

因此,应强化学科专业评估,淡化大学综合排名,引导学生在高考、考研究生时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选择相应大学的好专业,而不是一味追求名校。

李波认为,总体上讲,目前的学科评估排名已基本成熟,社会中介的大学综合实力排名也取得一定进展。

在今后的工作中,建议进一步完善评估指标体系,特别是处理好绝对数量与相对数量的关系;其次,应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社会对评估数据的监督与检查。

总之,希望建立客观有效的评价体系,为社会提供准确的信息与咨询,促进我国大学根据自身的基础和特点,办出特色和水平,避免盲目追求大而全。

三大措施保证学科评估客观公正客观、公正是一切评估排名的生命线。

据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所负责人介绍,有三大措施确保一级学科评估做到“科学客观、严谨规范、公正合理、公开透明”。

评估指标体系科学合理。

学科评估从2000年年底开始筹备,评估方案在咨询近300名各学科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进行了多次修改,并数次专门召开专家会议,就评估对象、评估周期、评估指标和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学科评估方案。

此后,每次评估均根据有关专家意见,对指标体系进行改进,使学科评估方案不断得到完善。

客观数据采集真实可靠。

在全国首次采用公共信息源和申请单位提交数据相结合的方式获取评估信息,并采用多项措施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

一是申请单位不仅提交数据,还提供与数据相对应的详细清单,并表明数据出处;二是通过教育部、科技部、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等,获取公共信息,并进行学科对应分析;三是征得参评单位同意、并遵照国家有关保密规定,将学科有关数据在本学科参评单位范围内进行网上公布,确保评估数据的可靠性;四是在进行反复核实、查对评估数据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辅助分析,与数据提供者反复核对,提高数据可靠性。

学术声誉调查严谨有效。

客观数据的采集和学术声誉调查有效结合。

由于同行专家对各单位学科整体水平比较了解,因此在评估过程中主要聘请同行专家进行声誉调查。

调查的方法是为每位专家提供一份学术声誉调查表,将每个一级学科所有参评的学科点名单提供给专家,请专家对该学科各单位的学术声誉进行排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