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简便运算二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第9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第9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2.熟练掌握简便计算的方法,例如凑整十、估算等。
3.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
二、教学重点1.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运用。
2.简便计算方法的掌握。
三、教学内容1.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加法交换律: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例如,3+4和4+3的和都是7。
•加法结合律:改变加法的顺序,和不变。
例如,(2+3)+4=2+(3+4)。
2. 简便计算方法•凑整十法:以9为基数,通过凑整十使计算更简便,例如9+7可以理解为9+1+6,先将7补足成10,再减去多出来的1,得到10+6=16。
•估算法:快速估算出运算的结果,可以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节省时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体会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应用。
2. 讲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分别通过具体例子和抽象符号的形式,让学生理解这两个运算定律的概念。
3. 实际练习•让学生通过计算题目来练习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运用,引导他们灵活运用这两个定律解决问题。
4. 简便计算方法的介绍和练习•通过凑整十法和估算法的简便计算方法,让学生学会在实际计算中选择合适的策略,提高计算效率。
五、课堂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题,巩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运用。
2.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运用简便计算方法得出结果。
六、小结•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重要性,以及简便计算方法的实用性。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希望学生能够认真学习,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在实际生活中灵活应用。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下面是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教案,希望能对你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和启发,更多内容请点击【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教案(一)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编排特点1.有关运算定律的知识相对集中,有利于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将有关运算定律的知识集中于一个单元,加以系统编排,便于学生感悟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有利于学生通过系统学习,构建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
2.从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抽象概括出运算定律,便于学生理解和应用。
本单元教材的一个鲜明特点是,不再仅仅给出一些数值计算的实例,让学生通过计算,发现规律,而是结合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体会运算定律的现实背景。
这样便于学生依托已有的知识经验,分析比较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出运算定律。
同时,教材在练习中还安排了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借助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和认识运算定律。
3.重视简便计算在现实生活中的灵活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的第三小节,改变了以往简便计算以介绍算法技巧为主的倾向,着力引导学生将简便计算应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注意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这对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教案(二)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三、教材简析;1、有关运算定律的知识相对集中,有利于学生形成比;2、从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抽象概括出运算定律,便于学;本单元教材的一个鲜明特点是,不再仅仅给出-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第2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第2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乘法的交换律”和“乘法的结合律”的概念。
2.能够进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简便计算。
3.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二、教学重点
1.掌握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及运用。
2.进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简便计算。
三、教学难点
1.灵活运用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解决问题。
2.进行多步计算时的策略运用。
四、教学准备
1.课件:包括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讲解及例题。
2.习题册:准备练习题供学生练习。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过的内容,复习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二)讲解
1.介绍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提供简单例子进行解释。
2.讲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简便计算方法,并进行示范操作。
(三)练习
1.让学生针对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做练习题。
2.给学生时间进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简便计算练习。
(四)应用
布置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解决问题。
(五)总结
总结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强调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的重要性。
六、课后作业
1.完成习题册上与本课内容相关的习题。
2.思考如何应用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方法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是否能够达到教学目标?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能够熟练进行简便计算。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简便运算二教案
课题加减法的一些简便方法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灵活运用加减的简便运算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1、下面的数最接近哪个整十或整百的数?88 69 197 103 2992、在括号里填数。
68 = 70-()99 = 100-()201= 200+()398= 400-()[设计意图]以练习形式出现,为后面利用凑整十整百进行加减简便运算奠定基础,让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
二、创设情境:图片引入观察主题图,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
出示主题图。
[设计意图]改变以往数学课只讲数学知识的传统,将生活中的问题与数学学习有机结合,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自生活,反过来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新授1.观察图中的条件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图小组合作讨论解决的方法,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方法多?全班交流:方法(一):顾客直接付给小丽59元,小丽现在的钱:113+59=172(元)方法(二):顾客付给小丽60元,小丽应找给顾客1元,小丽现在的钱是172元,列式:113+59=113+60-1=173-1=172(元)学生完成你会填和会做两题总结出结论。
[设计意图]将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是加减法的简便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更重要的是在学习方法上给予良好的指导,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引导他们充分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探索和学习新知识。
同时体现出算法的多样化和算法优化。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算法解决问题。
三、方法应用出示主体图:1.观察图(一)中的条件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图(一)小组合作讨论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方法多?全班交流一种方法是把每三本书的价钱相加。
采用这种方法,学生遇到的困难是,四本书取三本共有几种情况?这是一个组合问题,回答这个问题,如果直接从四本书中每次取三本,要做到不重不漏,思考难度较大。
方法二是四本取三本,也就是从四本书中每次去掉一本,就很容易得出共有四种情况。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整理板书。
[设计意图]让学生小组分工合作解决问题,亲身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三、运算定律 简便运算的综合运用
教案:三、运算定律简便运算的综合运用教学内容:1. 让学生掌握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在简便运算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的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运用它们进行简便运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实践等环节,提高学生运用运算定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究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1. 理解并运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
2. 培养学生发现规律、运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2. 练习题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已学的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2. 提问:同学们,这些运算定律在实际计算中有什么作用呢?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在简便运算中的应用,如:计算23 45 77时,可以先计算23 77,再与45相加。
2. 讲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在简便运算中的应用,如:计算125 × 8 × 8时,可以先计算125 × 8,再与8相乘。
3. 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并总结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的方法。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选几位同学上台演示解题过程,并讲解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运算定律的应用。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练习中的收获和感悟。
板书设计:1. 加法交换律:a b = b a2. 加法结合律:(a b) c = a (b c)3. 乘法交换律:a × b = b × a4. 乘法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作业设计:1. 运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3.2加法简便运算》教案
其次,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不能灵活运用加法简便运算的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引入更多的生活实例,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和运用加法简便运算。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加法简便运算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加法简便运算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1)教材补充: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加法简便运算的应用》
(3)利用教育软件进行加法简便运算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4)开展“加法简便运算应用大赛”,让学生在比赛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5)鼓励学生进行加法简便运算的探究活动,如自制加法简便运算教具、编写加法简便运算的故事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6)定期举办数学讲座,邀请数学专家或优秀毕业生分享他们在数学学习中的经验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2)对于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应及时指出并给出具体的改进建议。例如,如果学生没有正确运用加法简便运算的方法,教师可以解释正确的方法,并让学生重新计算,以确保他们能够理解并掌握。
(3)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并及时给予解答。如果学生对加法简便运算的方法不理解,教师可以通过举例或讲解更深入一些,帮助他们理解。
(2)课外读物:《数学故事会——加法简便运算的奥秘》
四年级下数学教案-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_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下数学教案-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_人教新课标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教学内容:P28/例1(加法交换律)P29/例2(加法结合律)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探究和明白得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培养学生依照具体情形,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进展思维的灵活性。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主题图引入:观看主题图,依照条件提出问题(1)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2)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引导学生观看主题图教师依照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
二、新授练习本上用自己的方法列出综合算式,解答黑板上问题。
教师巡视,找出课堂上需要的答案,找学生板演。
学生观看第一组算式,发觉特点。
引导学生观看第一组算式,总结出:40+56=56+40试着再举出几个如此的例子。
依照学生的举例,进行板书。
通过这几组算式,你们发觉了什么?学生发觉规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教师依照学生的小结,板书。
你能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示出加法交换律吗?引导学生观看第二组算式,总结出:(88+104+96)=88+(104+96)学生观看第二组算式,发觉特点。
学生连续观看几组算式。
出示:(69+172)+28、69+(172+28)、155+(145+207)、(155+145)+207通过上面的几组算式,你们发觉了什么?学生总结观看到的规律。
教师板书: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这叫做叫法结合律。
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示加法结合律。
学生依照这两个运算定律,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
三、巩固练习:P28/做一做、P31/4、1四、小结学生小结本节课学习的加法的运算定律。
今天这节课你们都有什么收成?你能把这些运用于以后的学习中吗?五、作业:P31/3板书设计:加法的运算定律(1)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2)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40+56=96(千米)56+40=96(千米)88+104+96 1 04+96+88=192+96 =2 00+88=288(千米)=28 8(千米)40+56=56+40 (88+104)+96=88+(104+96)┆(学生举例)(69+172)+28=69+(172+28)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第三单元运算律2利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课件)
利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时,要把能凑成整十、整百的加数 运用加法的运算律放在一起算。
一、计算。 182+53+37+18 =(182+18 )+(53+37) =290
31+24+76+9 =(31+9 )+(24+76) =140
二、填表。 东方小区C栋部分居民第一季度用电情况来自用电/千瓦时 月份 业主
87+78+22=187(页) 答:这三天小文一共看了187页。
四、你能用简便方法很快地算出下面题目的结果吗?( 实践类 作业)
19+18+17+16+…+10= 19+18+17+16+…+10 =(19+11)+(18+12)+(17+13)+(16+14)+15+10 =30×4+15+10 =145
END
感谢观看 下节课再会
第三单元 运算律
2 利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
1.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简便计算,并能用所 学的知识解决加法计算的实际问题。
2.通过讨论、对比的方法进行简便计算,提高灵活、合理地选 择计算方法的能力。
温习旧知 说一说下面的算式分别运用了什么运算律。 165+21=21+165 ( 加法交换律 ) 72+44+56=72+(44+56) (加法结合律 )
任务驱动:阅读教材例3,先收集需要的信息,再解决以下问题。 1.写出题中的信息,再说说能提出什么加法问题。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第3单元 运算定律 第4课时 加法的简便运算(2)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运算定律第4 课时加法的简便运算(2)1.使学生理解加、减法的运算性质。
2.培养学生应用运算定律灵活计算加、减法的能力。
3.培养学生灵活、合理地选择计算方法的习惯和能力。
重点:使学生正确理解加、减法的运算性质。
难点:加、减法计算的灵活应用。
多媒体课件、口算卡。
一、复习导入1.口算(出示口算卡)。
18-8120+70+8079-10-19 34+50+662.根据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356+41-56 23+79+21-1345+62+28 70+80+30+20集体订正时,请学生说一说是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
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4。
课件出示例4:我昨天看到第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
这本书一共234页,还剩多少页没看?学生读题,分析数量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画线段图帮助理解数量关系。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
教师巡视,发现不同的算法,分别请学生板书。
方法一:234-66-34=168-34=134(页)方法二:234-66-34=234-(66+34)=234-100=134(页)方法三:234-66-34=234-34-66=200-66=134(页)学生汇报解答问题的不同思路。
方法一:从这本书中先去掉昨天看的页数,再去掉今天看的页数,就是剩下没看的页数。
方法二:从这本书中去掉昨天和今天看的页数和,就是剩下没看的页数。
方法三:从这本书中先去掉今天看的页数,再去掉昨天看的页数,就是剩下没看的页数。
你是用哪种算法计算的?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计算?自己再说说计算过程。
学生分小组讨论,比较方法的不同。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三种算法,它们有什么不同点?有什么相同点?你认为哪种方法简便?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教师明确:这三种算法各不相同,但解答结果都相同。
计算方法的选择:计算时首先要看数的特点,如果减去的两个数能凑成整十数或整百数,那就选择用第二种方法,减去这两个数的和;如果减去一个数后,能得到整十数或整百数,那么就运用第三种方法,交换位置。
四年级数学下册 简便运算 2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简便运算 2教案人教新课标版(二)教师授课时间xx年3 月课时1课题简便计算(二)40页例2课型新授教学目的1、掌握加、减运算中常用的简便计算。
2、培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
重点加、减运算中常用的简便计算。
难点让学生学会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下面各题,怎样简便怎样算。
645-268-32466-(66+125)824-224-176-124521-64-36二、导入这节课,小精灵带我们一起遨游书的海洋,请看大屏幕。
三、预习出示例2主题图。
这四种书的价钱分别是:56元、31元、19元和24元,哪三本书的总价在100元左右?四、讲授新课(一)教学例题第一个问题。
1、谁来说一说“总价在100元左右”是什么意思?小组组讨论,汇报XXXXX:它的意思是只要接近100,比100多、比100少都可以。
2、怎么计算这个问题呢?可以选三本书的价钱相加,可是要把每一种情况都算出来而且又符合条件的比较不容易。
方法一:每三本价钱相加:56+31+19=106(元)56+31+24=111(元)56+19+24=99(元)31+19+24=74(元)3、如果学生回答得不完整或者比较复杂,那么可以引导学生换个角度思考,就是反过来思考:从四本中取三本,就是从四本书的总价中,每次去掉一本的价钱。
自己试试看4、学生先独立思考,以小组为单位展示。
5、展示出学生的方法,并说出思路,教师板书。
方法二:先算四本书的总价,再减去其中一本的价钱。
总价:56+31+19+24=130(元)①130-56=74(元)②130-31=99(元)③130-24=106(元)④130-19=111(元)6、通过计算,你们觉得怎么计算更简便?第二种方法会更简洁、明了,也比较容易理解。
(二)教学例题第二个问题。
1、出示题目:两套书各是48元、47元,付100元买两套书,应找回多少钱?2、学生容易想到的算法可能会是连减或者减去两个价钱的和。
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简便计算(二)》教案
3、引导学生独自列式计算,再组织小组交流。通过比较,确信两种简便算法的正确性,然后组织学生针对“为什么可以这样算”展开讨论。
2、课上同学们都能全身心地融入课堂,积极发言,参与度高。
3、最后的拓展延伸没有给学生更多的合作交流的机会,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加以改进。
小学“详备”课时用表(数学)
课时内容
第(三)单元简便计算(二)乘、除法运算中常用的简便计算
教
学
目
标
四
基
基础
知识
综合性地解决关于乘除法的简便运算。
基本
技能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根据运算特点和数据特点,灵活选用计算方法,解决生活的的实际问题。
基本
思想
通过简便计算的过程,渗透转化思想、优化思想等。
基本
经验
4、独立完成“做一做”,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板
书
设
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乘除法的简便计算
a×b=b×a
a×b×c=a×(b×c)
(a+b)c=ac+bc
a÷b÷c=a÷(b×c)
教
学
反
思
这节课有几点值得反思:
1、整节课学生们都是养之有素,不论是上课时向听课老师问好,还是上课对自己评价的同学说“谢谢”,孩子们都是落落大方,有礼貌,讲文明的好孩子。
活动
在研究交流的过程中积累思考的经验、操作的经验和和小组合作探究的经验。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第2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第2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是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能够运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这一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进一步学习更复杂的数学运算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对于运算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他们可能还没有接触过,所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运算定律,并能够运用到实际计算中。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
2.让学生能够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
2.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让学生自主发现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并通过实际计算,让学生掌握运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计算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如何通过变换计算顺序,使计算更加简便。
例如,计算3 + 4 + 5 + 2,引导学生思考,是否可以改变计算顺序,使其更容易计算。
2.呈现(15分钟)通过PPT课件,呈现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并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这两个运算定律的含义。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
例如,a + b = b + a。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三个数相加,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
例如,(a + b) + c = a + (b + c)。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通过实际计算,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解决一些简便计算问题。
例如,计算23 + 47 + 12,引导学生先运用加法交换律,将12和47的位置交换,然后再运用加法结合律,将23和12先相加,再加上47。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_____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教案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一、教学内容:加法运算定律,乘法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感知加法运算律的价值,发展应用意识.2,使学生在学习用符号,字母表示自己发现的运算律的过程中,初步发展符号感,初步培养归纳,推理的能力,逐步提高抽象思维能力.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三、知识基础:学生在前面的数学学习中,已经接触到了反映这五条运算定律的大量例子,特别是对于加法,乘法的可交换性,可结合性,这些经验构成了学习本单元知识的认知基础.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能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难点: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结合律和交换律的过程,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四、教学重,难点: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五、采取的措施:1,有关运算定律的知识相对集中,有利于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2,从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抽象概括出运算定律,便于学生理解和应用.3,重视简便计算在现实生活中的灵活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一课时加法交换律教学内容:书第27-28页例1及练习五1-3题,教参第53-54页。
教学目标1. 通过尝试解决实际问题,观察、比较,发现并概括加法交换律。
2. 初步学习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3.进一步培养观察、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尝试解决实际问题,观察、比较,发现并概括加法交换律;2. 教学难点:初步学习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主题图教学时间:学情分析:教学过程:(一)基础训练【口算】48+36=75-29=21×3=52÷6=88÷4=60+70=150-90=4000÷5=3000+140=60×8×0=【解答题】(只列式不计算)学校里原有77棵梨树,12棵杏树,又栽了23棵桃树。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第1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第1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加法换序律和乘法交换律的概念及应用方法。
–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加法换序律和乘法交换律进行简便计算。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总结、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和操作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了解数学是一门实用的学科,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加法换序律和乘法交换律的概念及运用。
–灵活应用加法换序律和乘法交换律进行简便计算。
2.教学难点–综合运用加法换序律和乘法交换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三单元。
2.教具:小黑板、彩色粉笔、课件等。
3.教学环境:整洁、安静的教室。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通过口算练习,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加法和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为本节课的主题做铺垫。
二、新课讲解1.引入新知识:介绍加法换序律和乘法交换律的概念,通过实例让学生初步理解这两个定律的作用及意义。
2.示范运算:在小黑板上演示几个简单的运算例题,引导学生熟悉运用加法换序律和乘法交换律的方法。
3.练习巩固:让学生自主完成几道练习题,检验他们对于加法换序律和乘法交换律的掌握程度。
三、课堂互动•开展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加法换序律和乘法交换律的经验和方法。
•学生展示:请一些学生到黑板前展示自己解题的思路,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解题技巧。
四、作业布置•布置当堂作业:让学生完成本节课留给的作业,巩固加法换序律和乘法交换律的应用。
五、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意到学生在理解加法换序律和乘法交换律时存在一定困难,部分学生在运用定律解决问题时还有些犹豫。
下节课我将通过更多的实例练习和生活应用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两条定律的应用方法。
同时,我也会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2课时 加法的简便运算教案(精编).docx
第2课时加法的简便运算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一、目标导学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的两个运算定律,你能说出是哪两个吗?你能举出例子说说吗?2、导入新课(师板书课题)3、出示学习目标。
二、自主学习(根据自学提纲自学课本20页例3。
)(一)自学提纲1、例3中都给出了哪些已知条件?求的问题是什么?2、你能列出算式吗?3、你能很快算出此题的答案吗?你是怎样计算的?与同桌交流。
4、在此题中,你运用了加法的哪些运算定律?(二)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并告诉学生在看不懂的地方要做上标记)。
(三)自学检测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425+14+186 75+168+25三、合作探究1、小组互探(把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不会问题在小组内交流探究)。
2、师生互探(师生共同探究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不会问题及经小组讨论后还未能解决的问题)3、在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四、达标训练1、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
46+()=75+()()+38=()+59 24+19=()+()a+57=()+()要求学生说出根据什么运算定律填数。
2下面各式那些符合加法交换律。
140+250=260+130 20+70+30=70+30+20 260+450=460+250 a+400=400+a3、P20做一做1、2五、全课总结。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三、运算定律 连除的简便计算
教案:三、运算定律连除的简便计算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中的运算定律,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连除的简便计算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运算定律,提高计算效率。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连除的简便计算方法,能够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和验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连除的简便计算方法。
2. 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计算。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等。
2.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运算定律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新课讲解:讲解连除的简便计算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和验证等数学活动,理解并掌握运算定律。
3. 例题解析:通过例题的讲解,让学生明白如何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4.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使学生对连除的简便计算方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可以将连除的简便计算方法用图示或者列表的形式展示出来,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布置一些相关的家庭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作业的难度要适中,既要能够巩固所学知识,又不能过于困难,以免学生产生挫败感。
八、课后反思课后要对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需求,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设计,通过严谨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连除的简便计算方法,提高他们的数学水平。
(精品教案)《简便计算》优秀讲课稿范文
(精品教案)《简便计算》优秀讲课稿范文《简便计算》优秀讲课稿范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讲课稿,讲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怎么把讲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伙儿整理的《简便计算》优秀讲课稿范文,仅供参考,大伙儿一起来看看吧。
《简便计算》优秀讲课稿范文1各位老师下午好:我讲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我将从课标要求、内容结构和编写特点、编排体例、知识与技能的整合、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六个方面来解读课标和教材:第一方面:课标要求1、内容标准:数与代数的内容在义务教育时期的数学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经过实际情境使学生体验、感觉和明白数及运算的意义,体味数及其运算模型的建立过程,强调进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数与运算解决简单实际咨询题的意识和能力。
2、第二学段对本单元的目标要求是结合具体情境,要求学生:①在学生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探究并明白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这些运算定律举行一些简便运算;②依照具体事情挑选正确和适当的算法的意识与能力,进展思维的灵便性;③感觉数学与现实日子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咨询题。
真正体验到“数学源自日子,日子折射数学”。
第二方面:内容结构和编写特点数学中,研究数的运算,在给出运算的定义之后,最要紧的基础工作算是研究该运算的性质。
在运算的各种性质中,最基本的几条性质,通常称为“运算定律”。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有的直观认识的基础上对有关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加以概括和总结,并学习运用运算定律举行简便计算。
由于学生在前面的数学学习中,差不多接触到了有关这五条运算定律的大量的例子,特殊是关于加法、乘法的可交换性,可结合性,这些经验构成了学习本单元知识的认知基础。
本单元分为三小节,内容结构:因此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具有以下几个要紧的特点。
1、有关运算定律的知识相对集中,有利于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四年级下册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2)
小结这节课你们学习了哪些运算定律?运用我们所学的运算定律,可以使我们的计算简便?
三实践运用巩固新知
1、教材第30页的“做一做”
2、练习五的第4、5题。
板书设计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课题: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第(1)课时
教学内容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例题1和例题2
2、做练习六的第2题,
3、练习六的第3题,
学生独立分析完后,教师讲评。讲评时要鼓励学生多种的想法,每一种的想法都要说出每一步表示的意义。
板书设计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课题:乘法分配律第(2)课时
教学内容
乘法分配律教材第36页的例题3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比较,使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内容。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接触到了反应这五条运算定律的大量的例子,特别是对于加法乘法的可交换性、可结合性,这些经验构成了学习本单元知识的认知基础。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加法、乘法运算的理解,提高学生选择计算方法的灵活性。同时,这五条运算定律在今后的进一步的教学学习中,还会继续不断地发挥不可或缺的基础作用。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让学生学会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3、运用观察对比的方法进行乘法运算定律的教学。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难点:会运用这些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教法:讲授法、动手操作法
学法:自主交流与小组合作的方式
教具
主题图
学具
第三单元
教学内容
本单元包括加法运算定律、乘法运算定律、简便计算、营养午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加减法的一些简便方法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灵活运用加减的简便运算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下面的数最接近哪个整十或整百的数?
88 69 197 103 299
2、在括号里填数。
68 = 70-()
99 = 100-()
201= 200+()
398= 400-()
[设计意图]以练习形式出现,为后面利用凑整十整百进行加减简便运算奠定基础,让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
二、创设情境:图片引入
观察主题图,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
出示主题图。
[设计意图]改变以往数学课只讲数学知识的传统,将生活中的问题与数学学习有机结合,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自生活,反过来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新授
1.观察图中的条件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图
小组合作讨论解决的方法,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方法多?
全班交流:
方法(一):顾客直接付给小丽59元,小丽现在的钱:113+59=172(元)
方法(二):顾客付给小丽60元,小丽应找给顾客1元,小丽现在的钱是172元,列式:113+59=113+60-1=173-1=172(元)
学生完成你会填和会做两题总结出结论。
[设计意图]将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是加减法的简便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更重要的是在学习方法上给予良好的指导,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引导他们充分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探索和学习新知识。
同时体现出算法的多样化和算法优化。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算法解决问题。
三、方法应用
出示主体图:1.观察图(一)中的条件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图(一)
小组合作讨论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方法多?
全班交流
一种方法是把每三本书的价钱相加。
采用这种方法,学生遇到的困难是,四本书取三本共有几种情况?这是一个组合问题,回答这个问题,如果直接从四本书中每次取三本,要做到不重不漏,思考难度较大。
方法二是四本取三本,也就是从四本书中每次去掉一本,就很容易得出共有四种情况。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整理板书。
[设计意图]让学生小组分工合作解决问题,亲身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和成功
的喜悦。
关注学生是否已扎实掌握加减法简便运算在实际中的运用,在巩固应用中进一步提高计算的准确率和速度。
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谈话: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的学习做一个简单的回顾整理,形成基本的知识网络,整理学习思路,掌握加减法的简便运算的方法并加以运用。
五、课堂检测
课堂检测A(略)。
课堂检测B(略)。
六、布置作业
略。
课堂检测A
1、下面哪些算式运用了加法运算定律,分别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
76+18=18+76
37+45=35+47
31+67+19=31+19+67
56+72+28=56+(72+28)
24+42+76+58=(24+76)+(42+58)
2、用简便方法计算。
156+8774+198121-89
3、
课堂检测B
1、56+72+44=(56+)+,运用了()法()律和()律。
2、用简便方法计算
127+59 99+45 243-98
3、
课堂检测A答案
1、下面哪些算式运用了加法运算定律,分别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
76+18=18+76 加法交换律
37+45=35+47 没运用运算定律
31+67+19=31+19+67 加法交换律
56+72+28=56+(72+28)加法结合律
24+42+76+58=(24+76)+(42+58)加法交换、结合律
2、略
3、2000-416-284=2000-(416+284)=1300(米)
课堂检测B
1、56+72+44=(56+44 )+72 ,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和(结
合)律。
2、略
3、2255+355+245=2255+(355+245)=2255+600=285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