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教学案例
九年级政治第四课第二项目切好“蛋糕”-共同富裕
第四课第二项目《切好“蛋糕”,共同富裕》教学案设计【课程标准】4.2 知道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的必要性,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一、教与学目标:1、树立干事创业、勤劳致富和合法致富的观念。
2、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当前的各种分配方式。
3、知道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
懂得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和方式二、教与学重难点1、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和重要意义。
2、理解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国家为实现共同富裕采取的措施,法律保护合法收入,打击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体现社会公平。
三、教法与学法:师生互动,案例分析、合作探究。
四、教与学过程:课堂序曲:时政播报1、一名学生说出自己所搜集的最新时政消息。
2、其他学生谈对这一时政信息的认识。
(一)设置情景导入新课非常剧场:猎人与狗猎人买来几条猎狗打猎,凡是能够在打猎中捉到兔子的,就可以得到几根骨头,捉不到的就没有饭吃。
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问题出现了。
大兔子非常难捉到,小兔子好捉。
但捉到大兔子得到的奖赏和捉到小兔子得到的骨头差不多,猎狗们善于观察,发现了这个窍门,专门去捉小兔子。
慢慢地,大家都发现了这个窍门。
猎人对猎狗说:“最近你们捉的兔子越来越小了。
”猎狗们说:“反正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为什么费那么大的劲去捉那些大的呢?”猎人经过思考后,决定不将分得骨头的数量与是否捉到兔子挂钩,而是采用每过一段时间,就统计一次猎狗捉到兔子的总重量的方法。
按照总重量来评价猎狗,决定其在一段时间内的待遇。
猎狗们都很高兴,大家都努力去捕捉野兔,兔子的数量增加了,兔子的重量增加了故事带给我们什么启示?教师点拨:收入怎样分配,直接关系到全局的利益和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温家宝总理多次在不同的场合强调:“我们不仅要通过发展,做大社会财富这个‘蛋糕’,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那么我们国家怎样才能切好“蛋糕”,实现全民共同致富?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的内容。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案例及反思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案例及反思珠田中学肖昭铖(一)教材分析1.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共同富裕、先富与共富的关系2.教学目标(1)了解共同富裕的含义;(2)理解如何实现共同富裕及其意义;(二)学生分析(1)学生对于共同富裕这一国家的基本情况是有所感爱的,但这种感觉是表面的不系统的,老师要进行有意识的引导和分析让他们清楚而全面地了解认识自己国家的基本情况。
(2)“共同富裕”的理解学生在思维水平上有一定难度,他们的知识背景过于单薄,也需要布置他们去收集和了解一些相关情况。
(三)教学设计一、用提问“我国基本经济是什么?社会主义本质是什么?”(共同富裕)导入。
二、新授:1、通过讲解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共同富裕?------what(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一个过程-----先富带动后富;它不等于同时富裕、同步富裕)教法:利用“先富带动后富,共奔富裕路”图理解定义;利用“同富不同路”图理解致富方式。
2、为什么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意义)?------why教法:通过合作探究,引导学生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性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3、为实现共同富裕国家制定哪些战略?有哪些措施?(如何实现共同富裕)-----how[战略:西部大开发;“三步走”战略(内容、现阶段生活水平、远景目标);措施:征求个人所得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免除农业税;两免一补,希望工程;安排下岗工人再就业;建移民区](教法:通过讨论探究,引导学生理解)4、课堂延伸组织学生讨论:你能为实现共同富裕做些什么?5、课堂小结。
加深学生对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理解。
三、巩固练习(教法:在讲解的过程中,做练习)(四)教学反思1、备课时备“学生”,是这一堂课成功的关键所在。
“共同富裕”的理解学生在思维水平上有一定难度,他们知识背景过于单薄,需要提一些学生身边的问题,突破教材的局限,使课本学习与课外拓展有机渗透,能使学生较全面的认识“共同富裕”。
切好蛋糕共同富裕
《切好“蛋糕”,共同富裕》教学设计课程标准:知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理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树立诚实劳动合法致富的观念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认识我国的分配制度,树立诚实劳动合法致富的观念。
2、能力:能具体分析实际情况,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3、知识:知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认识到只有诚实劳动、合法经营才会受到我国法律的保护。
教材内容分析:本项目是第四课“全民共同致富”的第二框,是关于我国基本分配制度的内容。
主要是通过对我国基本分配制度的学习,让学生明确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
并通过对基本分配制度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强盛的生命力。
理解只有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者带动和帮助后富,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从而引导学生树立干事创业、勤劳致富和合法致富的观念,在今生的人生道路上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教学重点: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和重要意义、致富的途径。
教学难点:理解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国家为实现共同富裕采取的措施。
法律保护合法收入,打击和取缔非法收入。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情境教学法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自主感悟教师问:“同学们,你们现在享受国家财政补贴的免除杂费和学费了,你知道国家是从哪个地区开始实行这一政策的吗?东部地区还是西部地区呢?”学生回答:“西部地区。
”教师:其实这些年国家为了进行西部大开发是竭尽所能斥巨资而为之。
比如:投资262亿元建青藏铁路,计划投资403亿建重庆轻轨,以及打算重拳出击,在川、滇西部的横断地区打造世界级的大型水电站群落。
等等……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这些西部的经济增长率每年高于8.5%。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国家建西部大开发的目的是什么呢?学生:发展西部经济,使东、西部人民共同富裕。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走向共同富裕教学教案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走向共同富裕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共同富裕的含义及其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2. 使学生认识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原则,感悟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学会用全面的、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共同富裕的含义: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逐步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全体人民共同繁荣。
2. 共同富裕的必要性: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原则,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 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现状及挑战: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等问题。
4. 国家采取的措施推进共同富裕: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
5. 青少年如何为实现共同富裕做贡献:努力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关注社会问题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共同富裕的含义、必要性及其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
2. 难点:如何理解共同富裕在我国实现过程中的挑战及国家采取的措施。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感受共同富裕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共同富裕的现状及国家采取的措施。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学会用全面的、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共同富裕的概念,引发学生思考。
2. 讲解共同富裕的含义及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3. 分析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现状及挑战,让学生了解现实问题。
4. 讲解国家采取的措施推进共同富裕,如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
5. 结合案例,让学生了解共同富裕的实现过程。
6.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学会用全面的、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
7. 总结课堂内容,强调青少年如何为实现共同富裕做贡献。
8. 布置课后作业: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如何为实现共同富裕做贡献。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贫富差距及社会问题。
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 走向共同富裕》培优课教案_19
九年级上册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第二框《走向共同富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身边改革的成果,增强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之情;(2)关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理性对待中国发展进程中产生的问题,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2.能力目标(1)知道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3.知识目标(1)知道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2)知道我国坚持共享发展理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坚持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共享的发展理念。
教学难点:理解我国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
三、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法,讨论法。
四、教学准备教师收集资源,准备课件;学生预习书本内容。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顾名思疑:同学们,请大家从本节课的课题入手,想一想本课将会涉及哪些问题?学生畅所欲言:列举本框涉及的问题。
师生归纳合并问题,引入本课内容。
(二)自主先学要求:阅读书本,圈划关键词,找出重要语句,标出困惑点。
思考以下问题:1、我国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2、如何正确对待改革(态度)?3、如何看待“共享发展”?4、为什么要坚持共享发展成果?5、如何让改革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学生自主看书,完成以上问题。
(三)群言互促组内交流自主学习情况,相互启发补充。
找一找本课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或主要线索。
(四)合作探究第一部分改革进行时1.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片段1:新时期,经济面临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挑战,前进路上有问题和困难。
展示图片感悟:改革开放—升级—全面深化改革(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等体制改革)结论1:进入新时代,主要矛盾的变化;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片段2:思考:从三位同学暑假经历中,你发现了我国经济发展有哪些新的变化?同学1:我与父母乘坐高铁暑假外出旅游,快捷舒适,感受到服务业越来越发达,出行越来越方便。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走向共同富裕》说课稿1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走向共同富裕》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走向共同富裕》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共同富裕的含义、意义以及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现状和措施。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和数据,引导学生认识共同富裕的重要性,理解我国在实现共同富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对我国的基本国情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共同富裕这一问题上,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误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共同富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共同富裕的含义、意义,了解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现状和措施。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为实现共同富裕而努力奋斗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共同富裕的含义、意义,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现状和措施。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共同富裕,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数据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我国经济发展的视频,引出共同富裕这一主题。
2.讲授新课:分别讲解共同富裕的含义、意义,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现状和措施。
3.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典型的共同富裕案例,让学生了解共同富裕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谈谈自己对共同富裕的认识和看法。
5.情景模拟:设置一些与共同富裕相关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提出解决办法。
走向共同富裕优秀教案
走向共同富裕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共同富裕的内涵和重要意义,了解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和策略。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实现共同富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共同富裕的内涵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共同富裕与个人努力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5 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贫富差距的视频,引发学生对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的思考,从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知识讲解(20 分钟)(1)共同富裕的内涵向学生讲解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同等富裕,而是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富裕。
强调共同富裕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富裕。
(2)共同富裕的重要意义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幸福等方面阐述共同富裕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3、案例分析(15 分钟)展示一些成功实现共同富裕的地区或企业的案例,如华西村、浙江的乡村振兴模式等,引导学生分析其成功的原因和经验。
4、小组讨论(15 分钟)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1)在日常生活中,你观察到哪些阻碍共同富裕实现的现象?(2)作为青少年,我们可以为实现共同富裕做些什么?每个小组选派代表进行发言,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5、课堂总结(5 分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为实现共同富裕贡献自己的力量。
6、课后作业(5 分钟)布置一篇关于“我眼中的共同富裕”的短文,要求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和自己的思考,阐述对共同富裕的理解和期望。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思考和讨论中深入理解共同富裕的内涵和意义。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走向共同富裕》教学教案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走向共同富裕》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共同富裕的含义和意义,认识到实现共同富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
2. 引导学生理解共同富裕与平均主义的区别,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3.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我国在实现共同富裕方面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4.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意识,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建设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共同富裕的含义和意义2. 共同富裕与平均主义的区别3. 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成就与问题4. 青少年如何助力实现共同富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共同富裕的含义、意义以及与平均主义的区别。
2. 难点:理解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成就和问题,以及青少年如何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成就和问题。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共同富裕的意义和青少年如何参与实现共同富裕。
3.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共同富裕的概念,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共同富裕的含义和意义,让学生认识到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性。
3. 分析共同富裕与平均主义的区别,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 案例展示:介绍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成就和问题,让学生了解实际情况。
5. 分组讨论:让学生针对案例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6. 总结反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强调青少年如何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7.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思考如何为我国实现共同富裕做出贡献。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贫困地区、企业等,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现实,感受共同富裕的重要性。
2. 开展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为实现共同富裕所做的努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3. 开展共同富裕知识竞赛,测试学生对共同富裕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走向共同富裕-示范教案
走向共同富裕一、教学目标知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理解中国经济发展需要适应新变化,必须以改革精神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
知道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人民福祉,理解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
能够辩证地分析说明改革开放和走向共同富裕进程中取得的成果和面临的挑战,并能理性回应一些社会问题。
关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理性对待中国发展进程中产生的问题,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及做法。
教学难点: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必要性及做法。
三、教学准备收集与课时内容贴切的相关新闻热点事件(文本、图片、视频均可)、相关图片资源。
四、相关资源教学相关图片资源五、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展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
教师:要求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发现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些新的变化,引导学生思考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一些特征。
学生:根据生活实际提出自己的感受教师:改革进入深水区——要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课第二框《走向共同富裕》。
设计意图:通过国家领导人对于改革的典型观点,引出本课主题,引导学生认识到全摸着石头过河改革进入深水区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
讲授新课(一)改革进行时1.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及面临的挑战活动一:剖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展示材料: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教师提问:①结合实际生活体验,分析主要矛盾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从“落后的社会生产”到“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变化体现了什么?学生:根据教师的提问进行初步的思考并作出回答。
教师总结: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对五年来中国发展历史性成就和变革的深刻总结,也是对40多年来改革发展成果的历史回应,更是对未来中国发展方向、发展目标的精准定位。
共同富裕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共同富裕的概念及其在我国的实践意义;(2)掌握我国共同富裕的基本原则和政策;(3)了解我国共同富裕的历程和取得的成果。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2)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共同富裕的认识兴趣,增强社会责任感;(2)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践行共同富裕;(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共同富裕的概念及意义;2. 我国共同富裕的基本原则和政策;3. 我国共同富裕的历程和取得的成果;4. 共同富裕与个人发展的关系;5. 共同富裕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共同富裕的概念及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共同富裕的重要性。
2. 讲授新课(1)讲解共同富裕的概念、原则和政策,结合实例分析;(2)讲述我国共同富裕的历程和取得的成果,让学生了解我国在共同富裕方面的努力;(3)探讨共同富裕与个人发展的关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4)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思考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践行共同富裕。
3. 课堂活动(1)分组讨论:让学生就“如何实现共同富裕”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2)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共同富裕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4. 总结与反思(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共同富裕的重要性;(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参与度等,评价学生的参与积极性;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3. 课堂活动:评估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4. 期末考试:通过考试检验学生对共同富裕知识的掌握程度。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走向共同富裕》教学教案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走向共同富裕》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共同富裕的含义和意义,认识到实现共同富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目标。
2. 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当前贫富差距的现状,认识到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共同富裕的含义和意义2. 我国当前贫富差距的现状3. 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措施4. 青少年如何为共同富裕做贡献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共同富裕的含义、意义及实现途径。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认识我国当前贫富差距的现状,并激发学生为共同富裕做贡献的热情。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共同富裕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贫困地区和富裕地区的差距,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贫富差距问题。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共同富裕的实现途径,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4. 演讲比赛:举办共同富裕主题的演讲比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道德素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部分地区贫富差距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共同富裕的思考。
2. 讲授新课:(1) 讲解共同富裕的含义和意义,让学生明白共同富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目标。
(2) 分析我国当前贫富差距的现状,让学生了解贫困地区和富裕地区的生活差距。
(3) 讲解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措施,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
3. 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富裕的实现途径,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互动交流。
4. 演讲比赛:举办共同富裕主题的演讲比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道德素养。
6.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思考如何为共同富裕做贡献。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理解共同富裕的含义和意义,认识我国当前贫富差距的现状,了解实现共同富裕的措施,并能够关注社会、关注民生,提出自己为共同富裕做贡献的想法。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案例分析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学案例“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是九年思想品德第七课第二节内容,与课标“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关系”的“认识国情、爱我中华”部分相对应。
主要是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我国现阶段基本分配制度,理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的必要性,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本节课的教学流程设计为三大板块,即:复习提问、导入新课——师生互动、合作探究——知识整合、拓展训练。
从教学实施的情况看,教学流程设计合理,教学时间分配得当,完成了预期教学任务,实现了预期教学目标。
可借鉴之处:1 、课前备课一定得下大功夫,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像本节课由于是组内公开课,我进行了精心准备,课前搜集了大量资料,包括文本资料、图片资料、 MTV 光碟等。
对整个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几经修改、完善,所以上得较为成功。
我想如果每一节课我们作为教者都能够精心准备的话,教学质量定会大幅度提高。
2 、讲授新课环节以“活动探究”方式设计了五个活动内容。
实现了师生角色的置换,以生为本,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本节课的教学有 90% 以上的同学参与了课堂教学,参与面广,对于难点问题让中上等学生回答,简单问题侧重于学困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避免了干坐生的存在。
3 、为突破难点问题——“允许先富与共同富裕的关系”这一教学内容,在合作探究环节我设计了两个内容:1 )结合民营企业的倡议就如何缩小地区差距提建议?2 )观点辨析:到 2000 年全国小康实现程度为 96% ,其中东部基本实现中部实现 78% ;西部实现 56% 。
东、中、西部发展的不平衡违背了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
通过对这两个探究内容的讨论,学生对共同富裕有了理性上的认识,懂得共同富裕是一个有先有后、有快有慢的过程,只有允许部分先富,并通过他们的示范力量带动和帮助后富,最终才能实现共同富裕。
而且在拓展训练环节设计的开放探究题“据有关部门统计, 2007 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扩大到 3.33:1 ,绝对差距达到 9646 元,是改革开放以来差距最大的一年。
走共同富裕道路说课稿
走共同富裕道路说课稿走共同富裕道路说课稿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作者收集整理的走共同富裕道路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走共同富裕道路说课稿1一、对教材的认识《走共同富裕道路》是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七课关注经济发展第二框的内容,这是本课的又一个重点。
是课程标准中要求必须掌握的内容。
产品如何分配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也关系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目前的经济制度决定的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实现自身价值又能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涌流,同时也能体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二.对学情的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框题内容是会遇到由于教材知识过于抽象,离学生生活较远而导致对这一部分知识理解上会有难度。
所以我准备以鲜活、生动的人物、事例为突破口,结合吴仁宝等先进人物、新农村建设以及“西部开发”、“振兴东北”、“中部崛起”及“东部跨越”中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等体会共同富裕。
结合国家及本地区的科技创新事例、创业故事了解“四个尊重”,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涌流。
来引导同学们体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我们应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进取,努力创业,实现自身的价值。
从而达到对本课知识的理解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思考。
三.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的总体教学思路是教师导学、学生自学、学生质疑、展示点拨、实践巩固五环节构成,力求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具体如下:㈠导入新课:从学生生活入手,以城乡学生在生活、教育中的巨大反差对比让学生认识到城乡、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我们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实现导入新课。
㈡教学过程:通过以四个问题的形式将教学过程分为四个板块: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现阶段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学生找出答案比较容易,但对分配制度中“健全劳动、技术、管理、资本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的制度”理解有困难,所以我通过四个事例(投影4)帮学生理解这些生产要素的意思,完成教学目标。
九年级政治 第10课 走共同富裕道路第2课时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案 人民版
第10课走共同富裕道路第2课时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2.理解我国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原因及其意义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党的富民政策,拥护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二、重难点重点:现阶段的分配制度难点:分配制度与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联系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如果将社会财富比作一块大蛋糕,固然怎样有快有好的生产这块蛋糕很重要,但如何将这块蛋糕分好也同样很关键。
在我国,是通过一种怎样的制度来分配社会财富这块大蛋糕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讲授新课(一)谈谈家庭收入对照下列思考题,自读课文第126—127页1、我国现阶段实行怎样的分配制度?2、公有制经济内部主要实行怎样的分配原则?3、除按劳分配的方式外,我国还存在怎样的分配方式?学生自学、思考组织学生回答,了解学生掌握程度教师结合P126小字部分有关按劳分配形式以及其他分配方式取得的收入内容的举例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交流】阅读P126材料,学生小组讨论,相互交流、探究李某一家的收入是通过哪些方式获得的?我家的收入来源主要有:(李某本人承包责任田,完成上缴农业税后剩余的归自己所有,是属于在公有制X围内实行的按劳分配;妻子开小店,自己获得税后收入,属于个体劳动所得;儿子每月领到的工作、奖金、津贴属于按劳分配获得的收入;炒股赚了不少钱,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女儿拿到的工资属于按劳分配,双休日给私营企业当技术顾问拿到的报酬属于按技术要素分配;李某的母亲出租房屋获得的租金,属于按资产要素分配。
)——通过幻灯片逐个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李某一家的收入中有哪些是非劳动收入?(李某儿子炒股获得的股息,李某的母亲出租房屋获得的租金,属于非劳动收入)如何看待人们的非劳动收入?4、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下,人们的收入可分为哪几个部分?法律保护是什么样的收入?法律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过渡: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非配方式并存,那么,我国为什么要实行这一分配制度呢?(二)感受富民政策1、为什么要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从三个层次来说明原因,并强调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决定性地位。
《走向共同富裕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走向共同富裕》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理解共同富裕的观点和内涵;2. 掌握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和方法;3. 认识到个人责任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4. 增强对社会公平宁公理的认识。
二、导学内容:1. 共同富裕的观点和内涵:共同富裕是指全社会的家当和资源应当合理分配,让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效果,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对等,更是社会公平、公理和和谐的体现。
2. 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和方法:a.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保障每个人的基本生活权利;b. 推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资源的均衡化分配;c. 突破操纵,增进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d. 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确保劳动者的合法权益;e. 加强社会福利建设,提高弱势群体的生活水平。
3. 个人责任和社会责任:每个人都应该有责任为共同富裕做出贡献,无论是从个人行为还是从社会角度出发。
个人应该注重自身的素质提升和职业发展,同时也应该关心社会弱势群体,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4. 社会公平宁公理的认识:社会公平宁公理是共同富裕的基础,只有在公平的环境下,每个人才能有机缘实现自身的发展和成长。
公理是社会发展的保障,只有在公理的基础上,人们才能获得应有的权利和地位。
三、导学活动:1. 小组讨论:请同砚们分成小组,讨论共同富裕对于社会的意义和重要性,以及如何实现共同富裕。
每个小组需要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并向其他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2. 观看视频:观看相关视频,了解共同富裕的实践案例和成功经验,激发学生对于共同富裕的认识和思考。
3. 个人反思:让学生思考自己在实现共同富裕中的责任和作用,写下个人的反思和打算,提出自己的行动计划。
四、导学评判:1. 教室讨论表现:评判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观点,看是否能够理解共同富裕的观点和内涵。
2. 个人反思写作:评判学生对于个人责任和社会责任的认识,看是否能够认识到自己在共同富裕中的作用和责任。
道德与法治统编九年级上册 1.2走向共同富裕(教学设计)
1.2走向共同富裕(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框。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充分认识坚持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了解共享发展成果的措施和意义。
能力目标:知道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关心改革,树立改革精神,追求共同发展,自觉为实现共同富裕添砖加瓦。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全面深化改革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教学难点:理解我国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
●教法与学法教法:情境活动法、案例分析法。
学法:合作学习探究法、归纳总结法。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上网查找贴近学生实际和生活的事例材料,制作适合本课实际需要的课件;划分学习小组,做好课前预习提示。
学生准备:围绕课题,做好预习,动员大家积极参与进来。
●教学过程环节一:新闻播报,导入新课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已跃居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极大提高。
但是,我国目前仍有3000多万人挣扎在贫困线上,连基本的吃喝都成问题。
在不断实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过程中,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被凸显出来。
贫有千种,困有百样,数以万计的贫困人口,都得细细分类,一一对应找到脱贫办法,“精准”二字乃是良策。
(1)中国扶贫攻坚工作实施精准扶贫方略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提示: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2)你对走向共同富裕有哪些认识?教师:全体人民脱贫走向共同富裕,需要党的统一领导、国家正确政策的引导、全体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共同富裕的知识。
【设计意图:采用新闻播报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便于导入课题,并可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情境,具有时效性和可操作性。
】环节二:自主学习,解读新知读一读:阅读教科书,填空,圈出一些关键词,把自己认为是疑难的问题勾画出来。
看谁最先完成,限时10分钟。
1.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1)我国过去40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__________,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__________。
初中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说课稿1.2 走向共同富裕
1.2《走向共同富裕》说课稿一、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本框包括俩目:第一目“改革进行时”,第二目“共享发展成果:主要启发学生了解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分配制度和分配原则知道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体会共同富裕是一个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的过程。
理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人民的必要性。
明确财富的创造和社会的发展有赖于劳动、科技和知识。
2.学情分析:本课学习中,学生通过已有的认知能够列举出我国发展中存在的部分典型问题,如环境、住房、收入差距过大等问题,运用已有分析能力能够推断出这些问题所产生的影响,从而产生对如何解决问题,即如何共享发展成果的学习的渴望。
但对本课知识的理解学生还有一定的困难,教师需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能力,把握授课深浅的尺度。
二、教学过程【教师导语】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努力,从上个世纪我们摆脱了被压迫的命运,到今天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靠的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民的努力。
我们要团结一心,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学习目标】1了解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充分认识坚持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了解共享发展成果的措施和意义。
3.通过所学知识,正确认识我国的经济改革措施,学会处理正常的经济关系。
4.关心改革,树立改革精神,追求共同发展,自觉为实现共同富裕添砖加瓦。
学习重点:坚持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共享的发展理念。
学习难点:实现共同富裕的意义。
【自学检测】1.改革进行时(1)我国过去40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的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O(2)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和的矛盾。
(3)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发展阶段。
(4)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不平衡、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5)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2.共享发展成果(1)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我们党和政府始终坚持以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2)人民对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全面实现共同富裕的教学案例研究
全面实现共同富裕的教学案例研究共同富裕是指建立在社会公正和经济发展基础之上的一种发展目标,其核心是实现全民共同分享经济成果,共同享有社会资源和文明成果。
全面实现共同富裕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和福利保障。
在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共同富裕,是中国积极应对当前挑战的一种有效途径。
教育是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它在推进共同富裕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教育的目的,一是提升人民群众的知识水平,从而增加其劳动生产力和经济收入;二是加强人民群众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激发其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事务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因此,教学案例研究也成为共同富裕的教育实践的重要内容。
教学案例是针对教育问题或实践中出现的某些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解决的实践性教学模式。
教学案例研究是教师按照研究性学习中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对特定的教学案例进行教育研究,并寻找解决问题和改善实践的方法和策略。
在共同富裕的教育实践中,教学案例研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对学生发现问题和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
教学案例通常具有比较复杂的情境和问题,需要学生通过对多个因素的分析和判断,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提出解决方案。
这种过程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化思维、思考问题、探索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对学生具有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
教学案例通常是从真实的教育实践中提取的,涉及到很多具体的社会背景和情境。
学生通过对教学案例的分析和解决,可以将课堂学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思想方法和能力。
三、对教师具有专业能力提升和教育改革的推动作用。
教学案例研究需要教师对真实教育实践进行细致而全面的观察,尤其需要开展深入的教育研究和创新实践,来探讨问题的成因和解决途径。
这种过程中,可以促进教师自身的知识和技术能力提升,并进一步推动教育改革和提高教育质量。
针对教育领域的共同富裕,特别是在教育不平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将教学案例研究与教育改革和发展目标相结合,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教育公平性和质量,改善教育资源的分配和利用,推进教育公平。
共同富裕主题活动策划方案
共同富裕主题活动策划方案1. 活动背景和目的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原则,旨在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各个群体的共同繁荣。
为了进一步普及共同富裕理念,激发社会各界的参与热情,特举办共同富裕主题活动,通过宣传、教育和互动,促进人们对共同富裕的了解和认同。
2. 活动时间和地点•时间:2019年9月1日至9月30日•地点:全国各地3. 活动内容(1)宣传推广在活动期间,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媒体进行宣传推广,重点宣传共同富裕的重要性、实施路径和取得的成绩。
同时,借助互联网工具,推出相关网站、社交媒体账号和专题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共同富裕的内涵和意义。
(2)主题讲座组织专家学者和相关政府部门代表,开展共同富裕的主题讲座。
讲座内容包括共同富裕理论、实践经验、政策措施等,旨在加深人们对共同富裕的认识,激发社会各界对共同富裕事业的积极参与。
(3)实践活动组织各类实践活动,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共同富裕事业。
例如,举办公益赛跑活动,筹集善款,用于支持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开展爱心捐赠活动,帮助贫困家庭改善生活条件;设立共同富裕志愿者服务队伍,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等。
这些活动既可以达到宣传共同富裕理念的目的,又可以拉近社会各界与共同富裕事业之间的距离。
(4)文化活动举办文化艺术活动,将共同富裕理念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例如,举办共同富裕题材的戏剧、音乐会、电影展映等活动,通过艺术形式展示共同富裕的魅力,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5)调研和咨询通过开展共同富裕相关的调研活动,了解社会各界对共同富裕的需求和意见,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参考。
同时,设置共同富裕咨询热线和在线咨询平台,解答民众的疑问,促进共同富裕理念在社会上的广泛传播。
4. 活动预算活动预算为100万元,具体使用情况如下: - 宣传推广费用:30万元 - 主题讲座费用:20万元 - 实践活动费用:25万元 - 文化活动费用:15万元 - 调研和咨询费用:10万元5. 活动评估活动结束后,将组织专门的团队对活动进行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了解学生的思维状况,及时发现学生的思维障碍,以便于教师及时发现问题,进行及时地点拨和教学调整;及时地掌握学生学习状态,做到心中有数,教学更有针对性。
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当教师问题提出来之后,他会主动地按照教学案的提示动笔进行解答,长期下去养成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养成收集积累资料的良好习惯,注重了学习的持续性。
④规范了学生的答题思路,有了教学案,要求学生在学案上做到解题规范,对不规范的可及时发现,及时纠正,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作答习惯和规范作答。
同时使用教学案,也减轻教师不必要的机械劳动负担,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真正的备课与教研,有利于及时、全面、准确地推广教师的教学经验。
二、教学案(一例)
第四课第二项目
切好“蛋糕”,共同富裕(教学案)
三、今后教学案在精心编制、有效使用方面的努力方向
1.认真研究教学方式、方法。
教学案只是我们实施教学的一个载体,需要通过科学的方式方法来展现。
如,“学习目标的制定与认定”,如果教师不认真分析该如何实施,用什么办法落实到位,就只能形同虚设;再如“自主探究” 、“小组互助,合作释疑”部分,一定要留合适、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不流于形式,否则学案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2.教师的教学反思内容少,反思的深度浅,有的为了应付各级检查而随便写几句。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说: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一名名师,坚持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一名名师。
叶澜教授的一句话点破了进行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及其作用。
基于教师个人专业的进步,基于享受教学生涯的快乐,基于对教育事业的负责和热爱,我们将规范强化本组教师写好教学反思。
3.充分发挥我校思品学科组,师资充沛,智慧丰富的优势,以学校大教研组活动为主导,年组教研组为主体,有效落实集体研讨、集体备课。
发挥团体优势集思广益,资源共享。
4.结合本校实际,对新改科教师进行培训和学习,让其尝试编制、使用教学案,并进行跟踪指导。
5.嫁接综合能力训练,将其改造为教学案,发挥教学资源的实效性。
6.学校教研组每月进行一次,优质教学案个性化修改的评比,并将评比结果纳入学科组成员的考核
7.做好教学案的归类整理,建立公共邮箱,按年级,按学期,对电子备课进行归类整理,以备来年下载使用。
编写使用教学案是我们推进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我相信,有我们大家的智慧,有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各种各样的问题会逐步得以解决,我们的探索与实践会取得丰硕成果。
以上是我们汶阳镇初级中学思品学科组,在学案导学实践中的做法和看法,不足不当之处请老师们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