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产权改革背景下“三农”金融服务创新的思考

合集下载

三农政策讨论发言稿范文

三农政策讨论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在这里就“三农政策”这一重要议题进行讨论。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我们国家发展的重要议题。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谈谈我对三农政策的看法。

一、政策背景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农民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农业基础地位脆弱,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

其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再次,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劳动力流失现象明显。

因此,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农村改革发展,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政策内容1.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推广的投入,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同时,严格农业投入品管理,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2. 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转移支付力度,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

同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缩小城乡差距。

3. 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保障农民土地权益。

政府应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土地承包经营制度,保障农民土地权益。

同时,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4. 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强农村污染治理,推进农村绿色发展。

同时,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5. 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政府应深入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金融改革等,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三、政策建议1. 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高农民政策知晓率。

政府应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各项三农政策,提高农民对政策的知晓率和获得感。

2. 加强政策落实,确保政策红利惠及农民。

政府应加强对政策落实的监督,确保政策红利惠及农民,切实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创新的思考

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创新的思考
1 . 1 农 村 土 地 的 小 规 模 经 营 与 社 会 要 求 提 高 土 地 经 济 效 益 之 间 的 矛 盾 问 题
的土 地 的质 量 、 数 量 等就 会 有所 差 别 。 比如 平原 地 区 土地 资 源就 比 较 紧缺 , 承 包 土地 用户 规模 不 大 , 经 济效 益 也 不是 很 好 。而 对 于一些山区 , 土地资源 的配置水平比较低下 , 能进行耕作的土地 是有限的, 人 们 为 了 生计 或 者其 他 的原 因只 好弃 耕 、 薄 耕 等 。土 地 资 源 紧缺 和弃 耕 薄 耕之 间有 着 明显 的 矛盾 。 2 有 效 进 行 农 村 土 地 改 革 与 创 新 的 措 施
加快农村 土地制度 改革 与创 新 的思考
尹 瑞 良
( 榆 树 市 国土 资源局 秀水 国土资 源所 , 吉林 榆树 1 3 0 4 3 5 )
摘要: 我 国人 口众 多 , 是 一个农 业 大 国。 目前 , 我 国实施 以农 村 土地 集 体所 有 制为 主体 、 以 家庭 承 包经 营为基 础 、 统 分结 合 的双层 经 营体 制 。但 随 着社会 的发 展 , 目前 的农 村 土地制 度逐 渐 暴露 出一 些 深层 次 的 问题 , 因此 , 有 效 对我 国农 村 土地 制 度进 行 改革 与创 新是 社 会发 展 的趋 势 , 有助 于 实现 国 家对发展 农 村提 出的新政 策 。本文根 据 当前 我 国农村 土地 的发 展状 况和 经济社 会发展 的现 实情 况 , 指 出出
对 于 农 民 来说 , 土地就是命根子 , 虽然 近 年 来 农 民 的 思 想 有所 开放 , 逐渐 转向非 农产 业 , 但 是 土 地 承 包 户 仍 然 重 视 土 地 的 耕 种 。对 于 我 国 农 村 的 经 济 发 展 来 说 , 土地制 度就是基 石, 是 农村 基本 经营 制度 的核心 点 , 能 够 从 根 本 上 解 决 关 系 农村发 展 、 农民切 身利益 的“ 三农 ” 问 题 。建 国 以后 我 国进 行 了 四 次 农 村 土 地 制 度 改 革 ,总 结 每 一 次 改 革 的 有效 经 验 , 逐 步 建 立 与 完 善 适 应 社 会 主 义现 代 社 会 发 展 的 农 村 土 地 制 度 。 但 是 面 对 目益 暴 露 出 的 农 村 土 地 制 度 问题 , 政 府 更 应 该 给 予 高度 重视 , 进行 土地 制度 的改革 与创新 , 加快 社会 主 义新 农 村 的建设 , 为 国 家 提 出 的 统 筹 城 乡发 展 、 实 现 全 面 建 设 小 康 社 会 的宏 伟 目标 而 努 力 奋 斗 。 1我 国 农 村 土 地 制 度 存 在 的 问 题 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济 体 制 确 立 以 后 得 到 快 速 发 展 ,加 快 了 城 乡发 展 的 统 筹建 设 脚 步 ,现 代 农 业 也 加 快 了 发 展 步 伐 , 结 果 造 成 农 村 土 地 制度 存 在 的 问 题 日益 凸 显 。

土地产权权能视角下农村土地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探讨

土地产权权能视角下农村土地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探讨
方式流转 。 ”《 担保法 》第 3 7 条 “ 耕地 、宅 基地 、 自留地 、自留山等集体所有 的土地 使用权不得抵押 ” 。 根据担保 法规定土地抵 押权 并不完整 ,农 民最基本 的财产如耕地
和 宅 基 地 抵 押 权 受 到 了 限 制 。最 后 ,土地
济增长有着重要作用 ,因此 ,农业是中国 发展过程 中需要密切关注的领域。改革开 放 以来 ,我 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 ,取得了 巨大 的进步 ,但是 “ 三农” 问题未被很好
全 国 人 口的 6 2 . 1 % 。农 业 的 发 展 对 中 国 经
其中,
、 、 、D分 别 为 农 业 机 械
投 入 、资本投入 、劳动 力投入 、耕地 投入 数量 , 6为技术进 步率 , 、 卢、 、 分别为资金投 入 、 劳动 力投入 、 农业 机械 投入 和耕 地 投入 的产 出弹性 ;A为 常 系 数, 代表 一定广 义技术进 步水平 。 ( 1) 式 生产 函数 既满 足经 典 生产 函数 的特 征又 切合 农业 生产 实 际 ,能 很好 代 表农 业经
方式。
可 以上浮 3 0 %一 6 0 %,农村信用合作社最
高 可 以上 浮 2 0 %一 3 0 % ,使 得 平 均 农 业 贷
款利率高达 1 0 % 以上。调查显示 , 农 民贷 款难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缺乏有效抵押资产。 没有有效的抵 押资产 ,金融机构信息不对 称就不能很好 跟踪监督 ,所 以要根据所承 担风险适 当提 高贷款利率 。因此 ,从某种 程度上来说 ,政府和金融机 构一个外 生一 个内生 , 共同推动了高利率 。 另一方面 , 城 市发展 获得 了更 多来 自农村 的金融 剩余 , 土地产权权能不足会导致农 村资金 和人 力 外流 ,农村土地大量撂 荒 ,城 乡资源分配 不均最终导致城 乡二元金融 结构和农 村金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及金融支持调查(二篇)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及金融支持调查(二篇)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及金融支持调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指针对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等方面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

其目的是推动农村发展,提升农民收入。

首先,改革土地制度可以通过确权登记,明确土地所有权归属,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确权登记可以减少农村土地纠纷,促进土地流转。

同时,改革可以提高土地市场流通性,激发农民对土地的投资积极性。

其次,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可以通过土地承包权经营权分离,激发土地经营主体活力。

通过承包期限延长,提高农民土地承包权的保障程度,并支持农民自主决策土地种植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同时,鼓励发展农业规模经营,推动农民参与现代农业产业链。

另外,金融支持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一环。

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发放农村贷款,支持农民的农业生产和经营。

此外,金融机构还可以通过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帮助农民规避风险,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例如,农业保险可以抵御自然灾害风险,金融补贴可以提供种粮农民生产成本的补贴。

总体来说,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金融支持可以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农民收入。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需要制定完善的政策法规并加强监管,确保改革的顺利实施。

同时,金融支持也需要完善金融体系,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质量。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及金融支持调查(二)关键词:农村改革土地流转金融支持一、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及模式特点(一)农村土地流转现状。

近年来,唐山市为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相继出台和实施了《唐山市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体系工作方案》、《____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适度规模经营____》、《____进一步推进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____》等系列政策措施,并强化组织协调和服务,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土地流转。

截至____年末,全市完成了市、县、乡、村四级农村土地流转体系建设,共建成流转交易机构____个,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农村土地流转体系,建立健全了土地流转信息报送、发布、档案管理、登记备案等制度。

农村金融支持三农发展实施方案

农村金融支持三农发展实施方案

农村金融支持三农发展实施方案第1章总则 (4)1.1 农村金融支持三农发展的背景与意义 (4)1.1.1 背景分析 (4)1.1.2 意义阐述 (4)1.2 实施方案的目标与原则 (4)1.2.1 目标定位 (4)1.2.2 基本原则 (4)第2章农村金融体系构建 (5)2.1 农村金融机构的布局与优化 (5)2.1.1 农村金融机构现状分析 (5)2.1.2 农村金融机构布局优化策略 (5)2.2 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 (5)2.2.1 农村金融产品创新 (5)2.2.2 农村金融服务创新 (5)2.3 农村金融政策环境与监管 (5)2.3.1 完善农村金融政策体系 (6)2.3.2 加强农村金融监管 (6)第3章农村金融服务对象与需求 (6)3.1 农户金融服务需求分析 (6)3.1.1 生产性融资需求 (6)3.1.2 生活性融资需求 (6)3.1.3 创业融资需求 (6)3.2 农业企业金融服务需求分析 (6)3.2.1 流动资金贷款需求 (6)3.2.2 固定资产投资贷款需求 (6)3.2.3 技术研发与创新融资需求 (7)3.3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服务需求 (7)3.3.1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融资需求 (7)3.3.2 农村交通设施建设融资需求 (7)3.3.3 农村信息基础设施融资需求 (7)3.3.4 农村能源和环保设施融资需求 (7)第4章农村信贷支持政策 (7)4.1 农村信贷产品设计与创新 (7)4.1.1 针对不同农业经营主体需求,开发多样化信贷产品,提高农村信贷的适用性和灵活性。

(7)4.1.2 推广农村产业链融资模式,通过核心企业带动,为上下游农户、合作社、小微企业等提供贷款支持。

(7)4.1.3 摸索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林权、农机具等抵质押贷款业务,拓宽农村信贷抵质押物范围。

(7)4.1.4 创新农村信贷产品,引入保险、担保等机制,降低贷款门槛,提高贷款额度。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作者:李晓琳来源:《今日财富》2022年第12期“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十四五”期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成为了“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

乡村振兴离不开农村金融强有力的支持。

本文在实地考察烟台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现状基础上,对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全面的分析,结合工作经验,提出解决的措施,为我国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并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这一宏伟目标贡献力量。

脱贫攻坚战胜利完成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成为了“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发展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十四五”时期的总抓手。

而“三农”领域日新月异的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的实施,农村新业态、新环境的出现,对金融支持和服务的需求会越来越多,依赖程度日益增强。

如何更好地发挥金融核心作用,打通堵点,全面提升金融支农能力,助推乡村振兴发展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乡村振兴战略下烟台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一)融资难、融资贵的现象仍然严重一方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处于发展时期,资金缺口较大,但由于经营管理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完善,信息透明度低,抗御风险能力弱,有效抵押资产少等特点,授信不达标无法取得信贷资金。

另一方面农业生产气候环境影响很大,极端天气会对农业生产经营带来极大损失,加大其违约风险,导致贷款无法偿还。

金融机构出于防范风险的考虑,会提高资金的使用成本或者不提供资金。

所以农户贷款难,融资成本高,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

(二)支农激励政策不到位由于农业资金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人口居住分散,单产单户较多,贷款金额相对偏小,金融运营成本高,需要有足够的财税优惠政策等相应激励机制,否则金融机构的贷款资金难以向乡镇及以下地区倾斜。

1.不能有效分担农村信贷风险商业性担保门槛较高、风险补偿机制缺失,为了控制贷款风险,财政注资的担保机构和民营融资担保公司未深入到农村乡镇地区,造成许多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空白。

解决“三农”问题的宏观经济政策思考.概要

解决“三农”问题的宏观经济政策思考.概要

解决“三农”问题的宏观经济政策思考引言*“三农”问题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瓶颈,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党和政府已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农”问题也是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重点和难点,如何看待“三农”问题、如何解决“三农”问题,学术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中有不少相互冲突和矛盾的观点。

有的认为“三农”问题主要是就业问题,有的认为“三农”问题最重要的是农民的权利问题,有的主张加快城市化进程来解决,有人进行新时代的乡村建设试验。

目前关于“三农”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1)农村要素市场的研究,包括土地制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金融、农业科技等方面,着重分析要素市场是健全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地位,尤其产权制度改革备受关注,其中土地制度被有些专家认为是“三农”新政的核心之变。

(2)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研究,强调农业各部门的协调发展是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保证,关注粮食部门比其他农业部门相对较多,提出除了农业本身的产业化外,农村经济的发展还在于经济结构的升级换代。

(3)关于农民的收入问题,有的主张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业人口流动性等,有的认为农民负担问题不是一个纯“经济问题”,而是农民在制度变迁中的谈判力量问题,涉及到更为广泛的利益分配。

(4)对农民的社会保障考虑更主要集中在两类人口:失地农民、农民工。

(5)有的研究从宏观层次把握WTO对我国农业的影响,有的从加入WTO对区域农业经济、农业部门经济的影响等方面研究。

(6)结合税费改革对公共产品供给(农村道路、电网建设、农村义务教育等)、农村公共财政问题及乡镇债务危机等问题的研究。

(7)关于提高中国农产品的竞争力问题,涉及农产品价格保护、农产品流通、农产品安全生产、农产品拍卖市场中的技术经济问题、农产品物流业的发展等。

(8)学者对重塑农村经济主体提出了建议,尤其强调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重要作用,以解决小农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

关于农村金融创新的若干思考

关于农村金融创新的若干思考
较少 , 不能有效满足农村经济发展 的多元需求 , 目前 农村金融机构主要 以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 和农户
求效率优先又要兼顾公平, 需要两者之间寻求合理的
平衡点 , 这是我 国农村金 融改革 和发展的关 键 , 也是
必须把握的原则。 具体来讲 , 一方面确保农村金融机 构实现商业可持续发展, 另外一方面针对农业的弱势
区,许多农民为了拿到国家的低保和惠农补助金等 国家补贴 , 要花费一整天 的时 间 , 几十里 山路到附 走
近 的银行 网点领取 。金融服 务的匮乏使国家惠农政 策大打折扣 。此外 , 我国还有仅有一个银行 网点 的乡
镇80 多个 , 00 这样 , 金融服务严重不 足的乡镇达到一
矛盾并存。 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我国农村金融 服务的覆盖面积与金融服务品种单一。 农村金融服务
到农村购买宅基地。 这些都使得可持续的商业金融模 式在农村难以建立起来 , 银行的农村金融业务逐渐萎 缩。党的十七届三中 全会《 决定》允许农民以多种形 , 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 这不仅标志着我国城市和农 村土地权利统一 的改革进入实质性 阶段 , 也意味着农
村经济社会发展开始逐渐突破“ 坚冰 ” 的制掣 , 新政策 对金融业 的发展打开了市场空间。新政策虽然明确了 土地 经营权 可转让 、依法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 物权
顷, 不及 印度 的二分之一 和美 国的六分 之一 , 在金 存 融服务规模与效益的矛盾。其次 , 我国农户 的数量及
蓄两家机构, 竞争不充分, 在业务品种上依然以存贷
汇老三样为主, 基本没有其它的业务。二是信贷资金 整体投入不足, 农村资金外流严重。金融机构提供农
( 总第3 5 ) 0 期 ■ ■ 2 1 年第0 期 00 4

三农经济模式创新思路

三农经济模式创新思路

三农经济模式创新思路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则是我国重要的生产生活区域。

如何创新三农经济模式,促进乡村振兴,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以下将从多个方面探讨三农经济模式的创新思路。

一、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一环。

因此,在创新农业模式方面,首先要考虑如何使农业产业结构更加合理。

发展优质农产品和农副产品加工产业,扶持现代化农业和打造农业产业链,将有助于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农民收入。

二、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将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有机结合,不仅可以提升农村产业综合效益,还可以为农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增加收入渠道。

三、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体系建立健全的农村金融体系,是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通过发展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为农民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和支持,可以有效解决农村资金难题,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推进农村电商发展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农村电商的兴起,农村电商成为了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

通过发展农村电商平台,可以帮助农产品销售和农业生产信息化,提升农民的销售渠道和增加收入,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

五、加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必然趋势。

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为农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

六、推进精准扶贫政策精准扶贫政策是支持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一环。

通过实施精准扶贫政策,帮助贫困户摆脱贫困,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为农村经济模式创新提供更多的保障。

七、加强乡村人才培养加强乡村人才培养,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

通过加强农村土地资源管理、农业科技培训等措施,培养更多的乡村人才,为农村经济的创新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

八、推动生态农业发展生态农业是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生态农业的发展,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创新和完善农村土地制度,解决“三农”问题

创新和完善农村土地制度,解决“三农”问题
基 础上分 户经 营 。它通 过土地 所有 权和使 用权 的分 离 ,确立 了家庭 经营 的主体地 位 ,农 民逐 步获得 了 经 营 的独 立 自主权和平 等权 ,极大 地调动 了农 民的 积 极性 和创造性 。之后 ,我 国农村 改革始终 沿着 这 条 主线前 进 ,并创 造 了中 国农 业发 展史上 的一次 奇
实行 政 社 合

的农 村 人 民 公 社

这 种典 型 的供 给 主 导 型
[收 稿 日期 ]
200 7

I l

19

[作 者 简 介 ] 刘 继 峰 ( 1 9 8 0 _ 一)



安 徽 蚌埠 人

西 南 大 学政 治 与 公 共 管 理

学 院 科 学社 会 主 义 专 业 硕
士 研 究生
m r
h is d
r
y

W ith
te
th e this
c o u n s
tr y
m

s
ide
s o c
ie ty
e c o n o m
l de
v e
lo p m
e n
t

w e
m u s
t
p lo
r e
w a
y to in
te
c o n s u m m a
y s te
K
e
y
w o r
ds
:c o u n t r y
导致浪 费耕地 、滥 占耕地现 象严 重 ,出现 了土地 资 源紧缺 与弃耕 、薄耕 的矛盾 。
( 二) 缺乏 合 理 的流 转制 度 ,导 致 土地 资 源利

农村土地金融创新及策略

农村土地金融创新及策略
农村金融发展滞后
尽管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与城市相比,农 村金融服务仍然不充分,存在较大的融资缺口。
意义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通过盘活农村土地资源,增加农民融资渠道,有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增加农民收入
农村土地金融创新可以为农民提供更多的投资和融资机会,从而增加农民收入来源。
改善农村金融市场环境
发展方向
拓展农村土地金融服务的覆盖面
将农村土地金融服务拓展到更多的地区和更多类型的农业领域。
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
针对农村土地金融的不同需求,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主体的需求。
加强与互联网、科技等新兴产业的融合
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升农村土地金融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
服务三农
农村土地金融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服 务三农,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提供 金融服务支持。
创新形式
服务模式创新
通过创新服务模式,如线上线 下结合、金融科技等方式,提 高农村金融服务效率和质量。
产品创新
针对不同地区和不同需求的农 民,开发具有本土特色的金融 产品,满足农民多元化的金融
需求。
机制创新
通过创新组织架构和运营机制 ,优化金融服务流程,提高服
农村土地金融创新可以引导更多的资金流向农村,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改善农村金融市场环境。
创新目标
推进农村金融市场多元化
通过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和产品 ,推动农村金融市场向多元化发展 。
提高农村金融服务可及性
加强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高 农村金融服务可及性和便利性。
降低农村融资成本
通过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农村金融服 务领域,降低农村融资成本,支持 农民创业和乡村振兴。

三农问题背景与现状综述

三农问题背景与现状综述

三农问题背景与现状综述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农民的主要生计来源。

然而,长期以来,农村发展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被称为“三农问题”。

本文将对三农问题的背景和现状进行综述,旨在探讨其原因和可能的解决途径。

一、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农村人口不断减少,农业劳动力短缺成为普遍现象。

同时,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相对薄弱,农民收入水平普遍较低,农业生产面临着严重的土地和资源约束。

这些背景因素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现状1. 农业生产困难:由于土地资源有限和生产方式滞后,农业生产面临着极大的压力。

高耕地占比增加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导致农业生产成本上升。

同时,农村劳动力流失也使得农业生产无人可托。

这些问题使得农业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2. 农民收入低下: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农村贫困问题依然存在。

农民在就业、社会保障和教育等方面缺乏支持,增加了贫困现象。

此外,农民的土地财产权问题也限制了他们的发展空间。

3. 农村基础设施缺失: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不足。

缺乏现代化的农田水利设施、道路和电力等基础设施,给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4. 农村教育医疗滞后:农村教育和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服务质量较低。

农村地区学校和医院的师资力量和设备条件相对较差,导致人才流失和资源浪费。

三、原因分析1. 发展模式不合理:长期以来,农村发展主要依赖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缺乏创新和转型。

农产品销售渠道窄,农业增加值较低,无法满足农民多样化的生产和生活需求。

2. 政策支持不足:农业政策对农村的支持力度不够,农民在市场准入、金融支持和技术培训等方面面临诸多问题。

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关注程度仍需加强。

3. 市场机制不完善:农产品市场存在垄断和不公平竞争现象,导致农民利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同时,农业生产和销售链条长,中间环节损耗大,农民收益被侵蚀。

4. 农民素质和能力不足:部分农民缺乏现代农业知识和管理技能,限制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规模化发展。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及金融支持调查(3篇)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及金融支持调查(3篇)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及金融支持调查引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及金融支持是当前中国农村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旨在实现农村土地的确权、流转和稳定经营,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而金融支持则是为了解决农村地区的融资难题,提供资金支持和金融服务,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和升级。

本调查旨在深入了解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及金融支持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现状1.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在若干个乡镇中,大部分农户已经完成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他们持有土地使用权证,能够合法稳定地进行农业经营,并依法享受相关的农村土地政策支持。

2. 农村土地流转的情况调查发现,农村土地流转的程度和范围仍然有限。

虽然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完成了,但是大多数农民对土地流转的理解和认识还不够深入,也存在不少顾虑和阻碍。

3. 农村土地稳定经营的困难很多农民表示,在土地产权确权之后,他们确实享受到了一些政策和优惠,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仍然面临着一些困难。

比如,融资难、投入成本高和市场销售不畅等问题,限制了农民的土地经营和发展。

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1. 法律法规和政策执行不到位调查发现,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存在一些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执行不到位问题。

有些地方政府存在推诿和慢作为的情况,导致一些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进展缓慢。

2. 农民对土地流转的认识和理解有限农民在土地流转方面存在一些顾虑和疑虑,他们对土地流转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够深入。

一方面缺乏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另一方面担心土地流转会导致土地丧失和无法恢复。

3. 融资难问题依然存在在农村土地稳定经营过程中,融资难问题依然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很多农民由于缺乏可抵押的资产和信用背景,很难获得银行的贷款支持,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金融支持的现状1. 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的布局调查结果显示,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的布局相对较好。

虽然在一些偏远地区仍然存在金融服务覆盖不到位的问题,但是大部分地区的乡镇和村庄都设有金融服务机构,提供相应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面向三农定位开展金融创新——对新时期大型城市农商行服务“三农”工作的思考

面向三农定位开展金融创新——对新时期大型城市农商行服务“三农”工作的思考
安 排 营业 费用 、 独 安 排 固定 资 产 投 入 。 单 ( 创新 考撮 激 励 机 制 二)

l 我 们 的 主 阵地 在 “ 农 ” 特 色 在 “ 农 ” 竞 争 优 势 也 在 “ 、 三 , 三 , 三农 ” 农 商 行 从 信 用 社 改 革 而 来 , 生 存 发 展 的根 基 在 农 村 , 面 对 多 元 其 在 化 的市 场 竞 争 .决 定 我 行 必 须 采 取 差 异 化 的市 场 竞 争 策 略 和 服 务 “ 三 农” 的市 场 定 位 。 我们 应 深刻 意识 到 , 银 行 业 竞 争 日益 激 烈 的 今 天 , 在 没
机 遇期。
求 时间急 、 金额小 、 用信频 、 期限短 的特点 , 缩短流程链条 , 提高 办贷 效
率 。要 按 照 “ 程 缩 短 、 续 简 化 ” 创 新 思 路 . 贷 审 会 审批 制 改革 为 流 手 的 将
面, 极探索 , 胆创新 , 能做到服务到位 、 险可控 、 展可持续。 积 大 才 风 发

团 队 , 现 三 农 业 务 单 独 核 算 、 核 、 价 . 行 三 农 贷 款 单 独 审 批 制 实 考 评 实
度 , 一 步 强 化 全行 “ 农 ” 务 发 展 的组 织 保 障 。 进 三 业 2、 源 配 置 向 “ 资 三农 ” 务 倾 斜 业 为 有 效 解 决 “ 农 ” 县 域 业 务 经 营 资 源 投 入 不 足 的 问 题 . 实 保 三 和 切

推 进 思想 观 念 更 新 。 好 市 场 定 位 抓
( ) 持 服 务 “ 农 ” 服 务 县 域 、 务 中 小 企 业 的 市 场 定 位 是 农 商 一 坚 三 、 服 行 现 在 和 将 来 不 变 的 选择

关于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思考

关于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思考

现代农 业 经 济 ,就 是 从 整体 上 已经 彻底 改 变 小 国国民经济 整体发展体系之中,社会各阶层开始认 农业生产方式并基本实现大型机械化的规模经济 。 识解决“ 三农 ” 题 的 极 端重 要性 , 建 设 小 康社 会 问 把
三 问题 紧 密结 合 起 来 。 中央 提 出 ,全 面 “ 目前 我 国还没 有 达 到 现代 农 业经 济 的水 平 ,而 且 存 与 解 决 “ 农 ” 在 这 样 的严重 问题 :实现 现 代农 业 规 模 经济 的 内在 建设 小 康社 会 的难 点 在 农村 和 西 部地 区 ,要 从 社会
因 以工 业 化 和 城 市 化 进 程 中一 个 十 分 关 键 的 问 题 , 也 是 一 个 可 能对 全社 会 构 成 巨大 影 响 的 安 全 问题 , 是 社会 主义新 农 村 建设 中必 然 遇到 和 必须 解 决 的重 而必 须 切实加 以解 决 。
大 问题 。

新 制 度 经济 学 派从 理 论 上 已经 证 明在生 产 诸 要 素 投入 不 变 和生 产 技术 不 变 的前 提 条 件下 ,通 过 制
派 的这 一 理论 观点作 为 思 考 和解 决 所 谓 “ 三农 ” 问题 几 年时 间里 ,农 村 土 地 的产 权 制 度就 发 生 了很 大 变 的逻辑 起 点 的话 ,就势 必 涉 及 到 中 国农 村 土地 产 权 化。这样的行政体制和土地制度并 没有解决农业经 一 98年 制 度 的变 革 与完 善 问题 。 际上 , 通 过 制度 的改 革 济 发展 和农 民生 活温 饱 的 问题 。 直 到 17 党 的 实 要 与 完 善促 进农 业 经 济 的发 展 已经成 为 我 国今 后 解 决 十 一届 三 中全 会 召开 的 时候 ,安 徽省 凤 阳县 小 岗村 的 1 农 民 自发要 求 承 包 村里 的土 地 。 8户 他们 的创举 “ 农” 三 问题 的切人 点 和最 大难 题 。 自改 革 开 放 以 来 , 中央 就 十分 重 视 “ 农 ” 党 三 问 在 全党 甚至 全 社会 引 起 了激 烈 的 争辩 。经过 了激烈

三农经济建设中的政策与制度创新

三农经济建设中的政策与制度创新

三农经济建设中的政策与制度创新三农经济建设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领域。

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政府不断出台政策和进行体制创新,以解决农村发展中的问题。

本文将从政策与制度两个方面,探讨三农经济建设中的政策与制度创新。

一、政策创新政策是指国家为了解决某一问题或达到特定目标而采取的行动方案。

在三农经济建设中,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来支持农业、农村和农民。

近年来,政策创新不断深化,为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其中,农业结构调整政策是关键之一。

通过减少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调整农作物结构,政府鼓励农民发展经济作物和特色产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另外,政府还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支持农业现代化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同时,为了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政府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这些政策的出台,为三农经济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制度创新制度是国家、社会和组织在特定领域内为了达到一定目标而形成和确立的一系列规则、制度和约束。

在三农经济建设中,制度创新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以土地制度改革为例,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是农业生产的基础。

为了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政府通过土地制度改革,探索建立流转、承包、变现、挂靠等多种经营土地的权利方式,鼓励农民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同时,政府还推动农村金融体系改革,支持乡村产业发展。

通过设立农村信贷机构、推广金融服务网络,为农村企业和农民提供融资支持。

这些制度创新的政策,为三农经济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政策与制度的互动政策和制度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

政策的出台为制度创新提供了指导和支持;而制度的完善也给政策的实施提供了保障和基础。

例如,在扶贫政策方面,政府通过实施精准扶贫政策,切实推动了农村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

同时,政府还通过建立健全的扶贫制度体系,为扶贫政策的顺利实施提供支持。

政府在政策制定时要考虑到现有的制度状况,制度的变革也需要政策的引导和推动。

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

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

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一、背景在国家统筹城乡发展战略下,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政府关注的重大问题。

2018年,我国将出台多个相关配套规划,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此大背景下,农村经济将迎来了重大发展战略机遇。

农村金融作为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为农村的发展提供了大力支持。

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改革虽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金融服务体系建设还面临诸多问题。

为了能更好地满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金融多样化的需要,我们有必要改进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引导金融机构要把更多的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二、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1.政策体系不健全。

我国在农村金融机构准入、金融产品创新、征信体系建设等方面的监管政策还较弱,相关法律及政策协调机制、财政税收支持体系、担保体系、农业保险体系等与普惠金融的需要还有差距,政府在营造良好的农村金融发展环境等方面的工作有待加强。

2.农村金融机构单一。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以传统银行业为主,如农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银行等,无论是机构种类、数量、还是服务功能与效益上仍存在不足,少数金融机构垄断了整个地区的金融市场,服务主体间缺乏健康、高效率的竞争机制,导致地方经济不能更快发展。

3.农村金融供需失衡。

供给方面,金融支持有限,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资金配置和支农力度相对较弱,农村信用社由于资本实力弱、经营管理水平低等原因,对三农的支持力不从心。

需求方面,农户除了有小规模种养、商业贷款上的资金需求,目前在购房、装修、子女上学、结婚等方面的小额消费贷款需求也急剧上升,信贷供需失衡。

此外,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对证券、保险等非银行金融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4.农村金融创新不足。

我国农村地区,尤其在经济较为落后的农村地区,金融业务仍然为最为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人们受传统金融的影响,还不能熟练运用智能化金融产品。

并且农村存在着金融基础设施薄弱、网点布局较少等问题,金融业务需求与创新不足,导致无法满足当前农业经济发展需要。

我国农村金融现状与创新分析

我国农村金融现状与创新分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 金 融 制度 的 缺 陷

我 国农村 金 融 的s wO T 分 析
( 一) 我 国农 村金 融 的发展 优 势 ( S r e n g t h ) 我国 已形成 以农村 信用社为基 础 、农业银 行和 农业发展银 行 为 重要 组成 部分 、其他 商业 银行 和其 他 金融机 构 为辅 助 的 农 村金 融服务 体系 。截 止2 0 1 2 年末 , 我国 已建 立起 3 2 7 4 家主要
2 . 金 融 服 务 的 缺 陷
( 1 ) 新型 金融机 构刚起步 , 缺乏竞 争力 。我 国农村金 融机构 主 要包 括农 村信 用 合作 社 、农业 银 行 、农业 发展 银 行 、邮政 储 蓄银行 , 近些年 发展 出了 以贷 款公 司 、村镇 银行 、农村 资金 互 助社 和小 额贷 款 公司 为主 的新 型 农村 金融 机构 。根 据 ( ( 摘 要》, 目前 , 我国正 规 的农村 信 贷市 场仍 然 以农村 信 用社 为主 ( 见 图2 ) 。 从 图2 可 以看 出, 截 止2 0 1 2 年末, 设立 数量 最多 的机构 是农 村信 用社 , 有1 9 2 7 家, 占t L 5 8 . 8 6 %, 超过 了一半 , 村镇银 行有8 0 0 家, 占 比2 4 . 4 3 %, ; 农 村资 金互助社 只有4 9 家, 贷款 公司数量 最 少, 仅有 1 4 家, 它 们分别 占比1 . 5 0 %和0 . 4 3 %。新 型农村 金融机 构仍 处于起 步 阶段 , 没有形 成一 个有序 分工 、充分竞 争 的金融
摘要 : 随着我 国市场经 济改革 的深 入,“ 三 农” 问题 日益 突 出, 农村金 融作 为农村 经 济运转 的核 心, 成 为政府 与社会 各 界 关注的焦 点。本文通过 运 用S W O T 分析方 法 , 对我 国农村金 融发展 内部 的优 势 及劣势 、外部 的机遇 与威胁进 行

对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的思考

对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的思考

问题 , 农业没有形成规模经济, 农产品产销问题一直存在 , 这 些 融支持。
的 符 号 就 能 自然 地 被 定义 出来 。事 实 上 , 我 国 既有 “ 农村金融 ” 强 烈驱使, 农 村金融改革始 终没有能摆脱计划经济 时期 , 工 业
概念就是这样 生成 的, 即“ 农村金融就 是农 村的金融 ” , 这种看 和城市倾斜发展战略下 , 农村金融外生于农村经 济的情况。改 似简单明了, 实际却是望文生义、 同义反复的定义 , 掩盖 了农 村 革 的 目标只是暂缓 工业化 、城市化与 农村 经济矛盾 的被 动局 金融的 自身特性,使之失去了作为独立范畴存在 的逻辑基础 。 面 0从而致使研究和认识“ 农村金融 ” , 最终没有 能跳 出计划经
农村金融这块水土还得另说 。此外, 农村 的资金缺乏是 比较严 土地金融 事业 。最后是 在法律和有关制度 安排 上加大创 新力 重的 。 长期 以来 , 中国存在着 ‘ 三农就是三农、 金融就 是金融 ’ 的 度 , 为社 会 主 义 新 农 村 建 设 和 城 乡 一 体 化 发展 提 供 强有 力 的 金
并且, 长 期 以来 , 在“ 金融 , 即货 币资 金 的 融 通 ” 的主 流 金 融 观 基 革 , 是在 没 有 触 动 整 体 经 济 和 金 融 体 制 背景 下 自发进 行 的 。 虽
础 上, “ 农村 金融” 的内涵似乎只要给“ 金融 ” 这个 词冠以“ 农村 ” 然 我 国农 村 金 融 改 革 从 未 停 止 , 但 由于 工 业化 和 城 市 化 偏 好 的
形式化定义。它没有深刻地认识到, 金 融 的 实 质 其 实 并 不 是 资 的 市 场 风 险 , 增 进 农村 经 济 活 动 的可 预 见性 , 促 进 农 村 经 济 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土地产权改革背景下“三农”金融服务创新的思考纵观历史,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作为最基本的制度安排之一,始终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

当前,顺应国家宏观经济和“三农”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党中央、国务院着力推进新一轮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盘活农村土地资产,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

从“三农”金融服务角度看,农村土地产权改革既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涉农金融机构应加强研究,积极应对。

一、近年来中国农地产权金融服务的实践探索改革开放后,中国“公有私营”的农村土地制度逐步确立,农村土地使用权日益放活,基于农地产权的现代金融服务开始孕育和发展。

特别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以来,监管部门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抵押担保方式创新,各地围绕农地产权开展的金融创新不断涌现。

(一)基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融资服务实践长期以来,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一直受到严格的限制。

2010年人民银行、银监会等部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探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开启了基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融资服务实践。

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 直接抵押贷款实践。

抵押人将自有或者第三方拥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直接抵押给金融机构进行贷款。

2013年,在湖北襄阳、钟祥等地,农业银行湖北分行针对单户贷款额度不超过300万元的农村个人生产经营贷款业务,试点接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

此模式操作较为简单,中间环节少,融资成本较低。

但在当前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仍受法律限制的情况下,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较大。

2. 入股权抵押贷款实践。

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成立农村互助性合作经济组织,合作组织用聚集起来的土地使用权证作为抵押,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二是两个以上经营户以拥有的土地产权作为股权成立联营公司,公司以其股权作抵押申请贷款;三是合作组织成员或者公司股东以自身土地经营承包权形成的股权为抵押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

山东枣庄自2008年开始探索第一种形式的土地使用权抵押贷款。

目前,枣庄市已建立农村土地专业合作社1 600家,流转土地约70万亩,累计实现农村土地使用权证抵押贷款5亿元。

3. 反担保贷款实践。

第三方担保机构为借款人向金融机构贷款提供担保,借款人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向担保机构提供反担保。

在实践中,提供担保的机构主要有三种:一是政府出资组建的担保中心;二是商业原则组建的担保公司;三是农村互助性合作经济组织。

吉林、山西、四川等地2012年以来探索开展了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业务。

农民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给政府成立的物权融资公司,由物权公司提供担保,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给农民。

如果贷款出现不良,物权公司将土地经营权另行发包,用转包费偿还银行贷款。

目前,吉林省42个县(市)已经成立物权公司,22个地区已经开展这项业务,各金融机构总计放款7 000余笔,总额累计达3亿元。

4. 农地信托融资实践。

在坚持土地所有权及承包经营权不变前提下,农村集体组织或者农户个人将一定期限的经营权,委托给信托公司进行经营管理。

2013年安徽宿州??桥区政府与中信信托合作,成立国内第一只土地流转信托计划――“中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合信托计划1301期”,期限为12年。

产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财产权信托,由当地农户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交给中信信托,涉及流转土地5 400亩,由安徽帝元农业作为服务商提供服务;第二部分是资金信托,中信信托以土地经营权为基础发行金融产品为帝元农业进行融资,后者获得资金支付流转土地租金及项目建设及运营开支。

流转土地农户将获得信托受益权。

在信托计划存续期内,中信信托还计划发行适度规模的B类信托单位,以满足其对土地进行重新归集整理与开发资金需求。

类似还有中信信托山东青州项目和北京信托无锡桃源村项目。

(二)基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融资服务实践近年来,随着沿海地区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和部分大城市周边城镇化的推进,部分地区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方面进行了探索,并在金融服务上开展了一系列创新。

1. 借助土地交易中心直接抵押的广东实践。

广东省自2003年以来开始探索集体建设用地抵押融资业务。

基本做法是:抵押贷款人以《集体土地使用证》以及地上建筑物合法产权证书为抵押,并经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登记后,直接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如果贷款不能按期偿还,金融机构可在市、县土地交易中心对集体土地使用权进行处置,或可申请市、县土地储备机构收购。

当地农信社自2003年以来一直接受集体建设用地作为抵押物,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当地分行也在2006年试点开办了集体建设用地抵押贷款。

2. 基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成都和重庆实践。

四川省成都市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0年出台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融资专项办法。

其最大特点是基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即“拆院并院”),用于抵押的主要是实施土地综合整理取得的集体建设用地。

以“郫县唐元镇青杨村灾后重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为例,农业银行四川分行以青杨村土地整理项目后用于出让的357.1亩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为抵押,以节余的集体建设用地指标出让收入作为第一还款来源(郫县土地储备中心按照45万元/亩的价格进行收购),成功发放项目贷款1.25亿元。

重庆市也进行了与成都市类似的探索,金融机构接受农村建设用地复垦形成的“地票”作为抵押物。

目前,重庆市基于“地票交易”的集体建设用地融资余额已超过80亿元。

3. 集体建设用地经营收益权质押的北京实践。

为破解集体建设用地抵押融资受限局面,北京市创新集体建设用地收益权质押方式。

基本做法是:在项目建设初期,采取金融机构认可的第三方保证或质押担保方式;待固定资产建成产生租金收入后,在上述担保的基础上,以集体土地租金收入追加应收账款质押担保。

如农业银行北京分行就是以这种方式对大兴区旧宫镇改造项目进行了支持:在集体土地前期拆迁安置阶段,引入政府、村级联营公司外的合作第三方,约定以承租方式从事项目后续建设、招商、经营管理等;以村集体联营公司为承贷主体,选择资质好、能认可的第三方担保公司为贷款提供连带保证责任担保,同时追加项目用地的收益权质押,并以项目建成后的租金收入作为还款来源。

目前,农业银行北京分行已成功向北京大兴旧宫镇改造项目发放贷款2亿元。

(三)基于农房所有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的融资服务实践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承担着社会保障功能,是较为特殊的集体土地权利。

现行法律明确,宅基地使用权不得抵押。

因此,近年来出现的农村房屋所有权抵押融资实践中,宅基地使用权的处理是核心。

1. 宅基地使用权县域范围内流转的温州实践。

2012年年底,温州市出台了《关于推进农房抵押贷款的实施办法》,允许农民以“房产证+集体土地使用证+村委会认可书”作抵押物申请贷款,贷款额度为房屋市场评估价60%~80%。

若贷款出现违约,被抵押农房可以在县域内处置拍卖(依托温州市农村产权服务中心)。

目前,温州已有13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农房抵押贷款,贷款总额超过80亿元。

2. 变更宅基地土地权属性质的成都实践。

成都市自2009年开展了农房抵押贷款试点,由市政府组建的国有担保公司,或者由各区(县)政府出资成立的政策性担保公司为农户贷款提供担保,农户以《房屋产权所有证》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证》提供反担保,向成都农商行申请贷款,贷款金额不超过评估价值的60%。

其主要创新和政策突破体现在:在设定抵押时,登记机构将拟抵押的农村房屋所涉及的宅基地使用权,变更为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

这就为一旦发生违约金融机构对抵押的房屋和宅基地进行处置提供了可能。

二、新一轮农地产权制度改革为“三农”金融服务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为进一步释放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了新一轮农地产权制度改革。

改革的核心是明确各类土地产权归属,突破原有制度对承包地经营权和农房的抵押担保和流转、城镇建设用地指标以及农地产权交易对象等方面的限制,有利于稳定经济交易预期、降低经济交易费用、激发经济交易潜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这既对金融机构开展“三农”服务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

(一)新一轮农地产权改革为“三农”金融服务带来的发展机遇1. 农地产权交易流转蕴藏丰富金融需求。

农地产权改革催生的农地产权交易市场,孕育着巨大的金融需求。

一是产权交易服务的需求。

初步测算,0.5亿亩左右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如果实现同地同价,以平均每亩20万元计算,价值10万亿元;目前已经流转的3.8亿亩承包地,以亩均年租金800元计算,年租金价值3 000多亿元;2.55亿亩的宅基地,以每亩20万元计算,潜在总价值50万亿元。

针对规模巨大的农地产权公开交易市场,金融机构可以提供包括交易组织、资金托管、资金汇划、代理支付、账户开立、短期融资等一系列的金融支持。

二是土地整治、储备和土地经营融资需求。

围绕农地产权交易,前期的土地整治、后期的土地专业服务和土地经营,将产生大量的融资需求。

以宅基地整治金融需求为例,按照一半宅基地(1.28亿亩)进入整治市场、整治成本每亩18万元、20%的项目自有资金计算,融资需求将高达18万亿元。

三是抵质押融资需求。

随着改革的深入,以农地产权作为合格抵押担保方式的融资需求将进一步释放。

以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为例,按照15年抵押期、亩均价值800元/年、60%的抵押率测算,仅10%的承包土地(1.3亿亩)经营权的抵押市场就将超过9 000亿元。

2. 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三农”金融业务提质增量。

农地产权改革将加快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培育出更为优质的客户主体、更具成长性的细分行业,并优化经营模式。

一是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金融需求。

农地产权改革将进一步加快土地流转,为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规模经营创造条件。

到2014年年底,全国已有经营面积在50亩以上的专业大户318万户,家庭农场87.7万家,农民合作社128.9万家,龙头企业12万家。

同时,农产品种养环节与储藏、初加工、流通及生产服务环节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形成稳定的产业链条。

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为“三农”金融服务开拓了新的发展空间。

二是农村二三产业转型升级的金融需求。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改革,将衍生丰富的农村二三产业转型升级金融需求,包括特色资源整体开发,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产业转移,龙头企业供应链整合,新能源、新材料、环保产业等新兴产业发展以及以农村商品流通业、小城镇商贸服务业为重点的农村服务业等众多领域。

以未来0.5亿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用于承载县域工业、每亩投资强度100万元计算,投资额将达50万亿元,金融需求达10万亿元。

三是城镇化整合开发的金融需求。

农地产权改革强化了农村城镇化的土地支撑、资金支撑和产业支撑,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城镇功能区整体开发、“三旧”改造等领域孕育了丰富的金融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