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中国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一五”中国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报告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二〇一一年一月十三日
目 录
一、“十一五”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总体态势及成就 (4)
(一)节能服务产业队伍迅速壮大,从业人员将近二十万人 (5)
(二)节能服务产业规模稳步增长,总产值突破800亿元 (7)
(三)合同能源管理生机蓬勃,商务模式创新各显神通 (9)
(四)科技创新成果斐然,做大做强捷报频传 (12)
(五)EMCA引领节能服务产业,中投保拓展担保融资体系 (13)
二、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14)
(一)政策给力合同能源管理,产业发展迈进新的时期 (15)
(二)绿色金融创新前景无限,社会资本登场热闹非凡 (16)
(三)关联机构积极参与,新闻媒体功不可没 (18)
(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喜中隐忧,合同能源管理推行任重道远 (19)
三、“十二五”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展望 (22)
(一)把握政策契机,创新发展环境 (22)
(二)创建诚信体系,促进行业自律 (23)
(三)办好十大平台,实现服务升级 (23)
(四)齐心协力大发展,激情满怀谱新篇 (24)
“十一五”中国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报告
——2010年1月13日在中国节能服务产业2010年度峰会上
EMCA副主任谌树忠
万里春光暖,岁月日日新。伴随着悠扬的钟声,我们揖别旧岁,喜迎新年。令人难忘的“十一五”渐行渐远,充满希望的“十二五”刚刚起航。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来自全国各地的节能服务公司代表和关心支持节能服务产业的领导及各界朋友们一起共同回眸“十一五”、展望“十二五”,主要在于总结经验,分享成果,碰撞思想,凝聚共识,齐心协力,继往开来!
“十一五”是国家发改委/世界银行/GEF中国节能促进项目春华秋实圆满收官的五年。从引进、示范和大力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到培育、扶持了一支遍布全国的节能服务队伍,进而奠基了充满朝气、高速发展、方兴未艾的节能服务产业,终于实现了从一个国际合作项目向一个新兴产业华丽转身式的成功跨越。
“十一五”是合同能源管理机制获得政府逐步重视、产业扶持性政策终于出台的五年。在“十一五” GDP单位能耗降低20%作为约束性指标的宏观大背景下,从2006年《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到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从2008年《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到2009年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河南洛阳主持召开“节能工作座谈会”,无不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对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重视程度一直在逐步加强,从而催生了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0〕25号)及其相关配套文件的陆续出台。国办发〔2010〕25号文的颁布实施,是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在我国长达十余年示范推进过程的里程碑,对扶持节能服务公司更进一步做大做强、促进节能
服务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十一五”是我国节能服务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不断走向成熟、取得辉煌成就的五年。从2006年到2010年,EMCA会员从89家递增到560家,增长了5倍;全国运用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实施节能项目的节能服务公司从76家递增到782家,增长了9倍;节能服务行业从业人员从1.6万人递增到17.5万人,增长了10倍;节能服务产业规模从47.3亿元递增到836.29亿元,增长了16倍;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投资从13.1亿元递增到287.51亿元,增长了22倍;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形成年节约标煤能力从86.18万吨递增到1064.85万吨,实现二氧化碳减排量从215.45万吨递增到2662.13万吨,增长了11倍;在“十一五”期间,节能服务产业拉动社会资本投资累计超过1800亿元。这一组组鲜活的数字,印证了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在我国节能市场上强劲的生命力,彰显了节能服务产业一年一大步、五年一飞跃、势不可挡、高速发展的总体态势,承载了全国节能服务人的辛勤和智慧、责任与使命、光荣和奉献!
一、“十一五”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总体态势及成就
自2006年至2010年间,我国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路线图是高举一面“旗子”——合同能源管理,依托两个“台子”——EMCA服务平台和ESCO融资担保平台,驱动三副“轮子”——技术、融资和市场(政策缺失),淌出四条“路子”——节能效益分享型、节能量保证型、能源费用托管型和融资租赁型。五年里,在五个方面取得了光辉的成就:产业队伍迅速壮大、产业规模持续增长、产业投资屡创新高,年节能能力和减排量双双攀升,并逐步引起政府高度重视,将节能服务产业纳入国家政府层面予以大力扶持,为“十二五”产业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节能服务产业队伍迅速壮大,从业人员将近二十万人
“十一五”是我国节能服务产业队伍逐步发展壮大、走向成熟的五年。截止“十一五”期末,全国运用“合同能源管理”实施节能项目的节能服务公司总数达到782家,比“十五”期末的76家增长了8倍;EMCA 会员总数为560家,比“十五”期末的89家增长了5倍;从业人员达到17.5万人,比“十五”期末的1.6万人增幅长近10倍。
图1.节能服务产业从业人员增长情况(2005—2010)过去五年,节能服务产业队伍发展壮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一大批节能设备生产制造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失时机地更新服务理念,架构新的商业模式,从传统的设备销售走向全面节能服务,纷纷成立专业化的节能服务公司,如:广州智光集团斥资2.5亿元成立广州智光节能有限公司,山东胜动集团成立山东胜动燃气综合利用有限责任公司长沙威盛集团成立长沙威胜能源产业技术有限公司,远大科技集团成立远大能源利用管理有限公司,深圳科陆
集团成立深圳科陆能源服务有限公司等。这类节能服务公司因为有明显的技术依托,融资能力较强,具备较高的成长性。
二是节能减排的社会责任感和节能服务市场的巨大商机吸引了一大批国内知名公司的积极参入,他们从能源供应、房地产业、矿产资源开发等传统行业向节能服务产业延伸。如神华集团成立了北京神华中机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进军节能服务领域。新奥集团成立新奥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将以能源供应为特征的主营业务向能源服务新领域延伸。蓝星集团成立北京蓝星节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成立中广核节能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这种类型的公司从宏观上为合同能源管理上台阶、为节能服务产业上规模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
三是外资企业依托其雄厚的资金、技术实力及品牌优势,积极探索在中国开展合同能源管理业务。如施耐德电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定位专注于提供节能增效解决方案、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成立节能中心、江森自控与亚洲开发银行和渣打银行合作,改造中国现有的楼宇设施,还有如三菱商事(中国)商业有限公司、开利空调销售服务(上海)有限公司等均在以不同方式开展节能服务业务。这些跨国公司在我国节能服务市场要想大有作为,必将创新发展机制,完善发展模式,以专业化的节能服务公司运作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是早期进入节能服务市场的公司相当一部分已经完成了阶段性的能力建设和资本的原始积累,找到了准确的目标市场定位,形成了一整套成熟而且可复制的商业模式,开始进入快速扩张的“黄金期”。对这些公司而言,已经度过了成长的风险期,为了应对不断扩张的节能服务市场,大举招兵买马扩充团队成为在这个阶段的显著标志。如三家示范公司之一的辽宁能发伟业集团从成立之初不过十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