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
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诗歌对比专题训练
古代诗歌鉴赏·诗歌对比专题训练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蝶恋花(别范南伯)杨炎正离恨做成春夜雨。
添得春江,划地①东流去。
弱柳系船都不住。
为君愁绝听鸣橹。
君到南徐②芳草渡。
想得寻春,依旧当年路。
后夜独怜回首处。
乱山遮隔无重数。
【注】①划地:依旧、还是,此处作“一派”讲。
②南徐:地名,今江苏镇江市。
14.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片前三句先是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离愁别恨化为无尽的春雨,然后写涨满的春江浩浩荡荡向东流去。
B.“弱柳”句中“柳”和“留”谐音,字而写柳树系不住船,实则写词人殷勤挽留朋友但是朋友还是要登船离去。
C.“为君”句写词人想象着朋友离去,一路陪伴他的只有划船摇橹的声音,心中不禁滋生出无限的愁绪。
D.下片前三句写朋友到了南徐渡口后还会走上曾经一起踏青走过的那条路,但已经是路依旧人不同了。
15.结尾两句和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句在写景、抒情方面有哪些异同点?请简要分析。
(6分)答案:14. C15. 相同点: ①抒情方式和表达效果相同。
都是融情于景,以景作结;效果都是含蓄蕴藉,言有尽而意无穷。
②抒发的感情相同。
都抒发了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无限深情。
不同点:①所写之景的虚实不同。
杨词所写是虚景,是想象之景。
想象着分别之后,友人回望之时远山重重,遮隔无穷。
李诗所写是实景,是眼前之景。
孤帆渐远渐小渐无,只见长江滚滚东流。
②写景抒情的角度不同。
杨词从对方(朋友)角度人手,把离别之恨和思念之情写得丰厚而绵长。
李诗从自己的角度来写,借助典型意象表达自己在江边站立时间之久,从而表达对朋友依依不舍的情谊。
解析:14.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鉴赏能力,其中包括:1、诗词语言的理解和把握;2、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3、情感的把握.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熟知每个要点及每种题型的答题模式。
C项,“想象着朋友离去”错。
本句写的是:船走了,令人难以忍受,是摇橹传来的欸乃之声。
高三语文高考古诗词常考大全
高三语文高考古诗词常考大全1. 五言古诗《静夜思》-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水调歌头》- 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2. 七言古诗《题临安邸》- 黄庭坚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望庐山瀑布》-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 古诗选编《江雪》-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4. 唐诗宋词《江南春》- 杨万里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卷舒开合任天真,万里归船五百弓。
《满江红》- 岳飞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待君如流水,年年忽至秋。
5. 古诗解析古诗词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珍贵的文学遗产,展现着汉语的美妙之处。
通过学习高考古诗词,不仅可以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增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欣赏。
在备战高考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这些古诗词,探索其中的深意与文化内涵,将有助于提高语文学科的应试成绩。
6. 总结高三语文高考中,古诗词作为考查重点之一,常被用来考察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
因此,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学习背诵古诗词,理解其中蕴含的诗意,将有助于提高应试能力,为取得优异成绩打下坚实基础。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不懈的努力,实现在高考语文中的优异表现,展现自己的才华和文学修养。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解析(11)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解析(11)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送陈正言①家铉翁②南来数骑,问征尘,正是江头风恶。
耿耿孤忠磨不尽,惟有老天知得。
短棹浮淮,轻毡渡汉,回首觚棱③泣。
缄书欲上,惊传天外清跸。
路人指示荒台,昔汉家使者,曾留行迹。
我节君袍雪样明,俯仰都无愧色。
送子先归,慈颜未老,三径有余乐。
逢人问我,为说肝肠如昨。
【注释】①陈正言是南宋朝廷派来的使者。
②恭宗德祐二年(1276)正月,元军从水陆大举入侵,南宋朝廷投降,并派出三千余人官兵赴元祈请有关事宜,家铉翁即是其中一位祈请使,他从此被迫羁留北方,直到1294年以八十二岁的高龄被放归。
此词即是作于羁留期间。
③觚棱:本指殿堂屋角上的瓦脊形状,这里代指宫阙。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写作者对南方形势的关心。
遇南来者即询问消息,但询问的结果却是“江头风恶”,即形势不好。
B.“磨不尽”三字,指耿耿孤忠坚如磐石,也包含了他在北方所受的各种磨难,更加突显了他的品质。
C.“短棹浮淮”写诗人眺望京城时所见的淮水之上船来船往的景象;“泣”表达了思归不得的痛苦。
D.此词上片虽从眼前落笔,但主要还是叙写对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的回忆;下片重在抒写自己的心迹节概。
(2)作者身羁异域,送归而自己却不能归,下片并未见伤悲沉沦之情。
请分析词作的下片是如何抒发这种情感的。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武侯庙古柏李商隐蜀相阶前柏,龙蛇捧閟宫①。
阴成外江畔,老向惠陵②东。
大树思冯异,甘棠忆召公③。
叶凋湘燕雨,枝拆海鹏风。
玉垒经纶远,金刀④历数终。
谁将出师表,一为问昭融⑤。
【注释】①閟(bì)宫:深闭的祠庙。
②惠陵:这里指刘备的陵墓。
③冯异,东汉开国名将,屡建战功,有“大树将军”之称。
召公:指召穆公,宣文王之政,在甘棠树下处理政事,开创“成康之治”。
④金刀:暗指刘家天下。
⑤昭融:光明,指帝王的鉴察。
四川省2020届高三12-1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
古诗词鉴赏专题根据内江市一模、资阳市第二次诊断性考试、成都市第一次诊断性检测、(成都市双流区棠湖中学、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宜宾市第四中学、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泸州市泸县第二中学)期末试卷汇编而成内江市一模(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上西平·送陈舍人吴泳①跨征鞍,横战槊,上襄州②。
便匹马、蹴踏高秋。
芙蓉未折,笛声吹起塞云愁。
男儿若欲树功名,须向前头。
凤雏寒,龙骨朽,蛟渚暗,鹿门幽。
阅人物、渺渺如沤。
棋头已动,也须高著③局心筹。
莫将一片广长舌,博取封侯。
【注释】①吴泳:字叔永,南宋潼川人,关心国事,正直敢言,不避权贵。
②襄州:襄阳,位于鄂西北,地处汉水中游,属南阳盆地边缘,当时处在宋金对峙的前线。
③高著:高明的招数。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跨征鞍,横战槊”塑造了一副“横槊立马”的出征形象,用“征”“战”分别形容“鞍”和“槊”,制造出紧张的战斗气氛。
B.“芙蓉未折”表明正是荷花盛开的季节,“笛声”借指战争,“塞云”代指战云,此句运用比喻、借代的手法表现敌人骚扰带来的危急。
C.下片点到了襄阳历史上的四个著名人物,庞统、诸葛亮、邓遐、孟浩然,表明襄阳是大有作为的地方。
D.“棋头”有双重意思,一即“旗头”,旗的顶端,队前掌旗的人,借指军队;一指弈棋,也就是指战事。
15.这是一首送友人赴任的词,寄托了作者对友人殷殷的期望和告诫,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6分)【分析】(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
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
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2)本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说。
古代诗歌鉴赏(1)
5、从诗中描写的对象来体味意境
诗离不开景物的描写,诗歌的意境是通 此篇写惜春之情。美好的春天即将 过描写的对象来表现的。因此,要体味一首 过去,丰乐亭边落花满地。到了红日西 诗的意境,可从诗中描写的对象着手。 斜时,游人们还依依不舍,在亭前盘桓, 丰乐亭游春 欧阳修 欣赏着暮春景色。这两句看似无情却有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情,同他在《戏答元珍》中所说的“曾 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以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及他在《啼鸟》中所说的“身闲酒美惜 本诗描写的是暮春时节丰乐亭周围的景 光景,惟恐鸟散花飘零”,写的是同样 色及游人尽兴游春的情怀,通过诗中的“红 树”、“青山”、“绿草”、“落花”等景 的感情:这就是对美好春光的留恋与怜 物来表现这种意境。 惜。
二、按思想内容
9、哲理诗。
这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 10、咏怀述志诗。 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有的点明主 这是以吟咏个人抱负,反映或讽刺社会 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著名的如苏 为题材的诗歌,比兴、象征、联想等是其主 要手法。咏怀诗也源自《诗经》,是古诗中 轼的《题西林壁》、《琴诗》,朱熹的《观 最重要的诗歌之一。如屈原的《离骚》、 书有感》等。此外,有些诗虽不是哲理诗, 《涉江》、李白的《行路难》、《将进酒》、 但其中有的诗句富有哲理(如“山重水复疑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苏轼的《定风波 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青山遮不住, •沙湖道中遇》,陆游的《书愤》等等,都 毕竟东流去”等),也应注意。 是令人感动的咏怀名作。
《伤田家》
《送元二使安西》 “伤”为“哀”,“田家”(农户)为 “伤”的对象,据题意可知,这首诗的内容 据题可知这是一首送别诗。如果知道了 是作者为田家的不公正生活遭遇而哀伤,情 这首诗是送别诗,那么对诗中所描写的 感是同情农家、鞭挞社会,类别是感伤诗。 “雨”、“柳”等意象的含义及诗中所表露 的诗人的情感也就容易把握了。
安徽省届高三12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 6首含答案
古诗词鉴赏专题安徽省“皖南八校”2021届高三第二次联语文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客去追记坐间所言①陆游征西幕罢几经春,叹息儿音尚带秦。
②每为後生谈旧事,始知老子是陈人。
③建隆乾德④开王业,温洛荣河⑤厌虏麈。
倘得此生重少壮,临危敢爱不赀⑥身。
[注]①坐间所言:陆游晚年闲居家中,但以其诗名和主战态度名著当世,韩侂胄主政,曾一度主持北伐,可能是朝廷当局派人来向陆游征求意见。
②陆游1172年(47岁)被任命为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携同家眷赴任,1178年被回朝廷。
这期间曾亲赴南郑前线抗金。
③陈人:过去时代人物。
④建隆乾德:是宋太祖开国时的两个年号。
⑤温洛荣河:《尚书中候》“帝尧即政,荣光出河,休气四塞”,又《易·乾凿度》“帝盛德之应,洛水先温”,诗中总指中原之地,为古帝王所都。
⑥不赀:价值无限。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写壮岁从戎的经历,家眷同去,小儿咿呀学语时在边防前线度过,至今还带有秦地的方音,这常常又使诗人回忆起那段前线抗金的峥嵘岁月。
B.诗人生于硝烟战火,长于万方多难,对于南宋王朝屈辱的历史记忆犹新,而那些生长于承平之际的后生们对历史却一无所知,还常常嘲讽诗人是落伍之人。
C.中间两联用对比的手法,将“老子”与“后生”对待历中的态度,宋太祖开创基业的宏伟与南渡君王之萎弱进行对比,传达出“斯人独憔悴”的孤寂情怀。
D.尾联照应标题,是对来客坐间所言之事的回应;如果人生还能再少,面对国家的的危难,我毫不爱惜自身,义无反顾地重返战场杀敌报国。
15.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6分)14.B(“还常常嘲讽诗人是落伍之人”错,于诗无据。
“始知老子是陈人”是诗人感慨于年轻人对历史真相无知,再加上统治者美化历史,在年轻人面前谈历史,诗人自感落伍,是激愤之语。
)15.①对曾经的征西抗敌的战斗经历难以忘怀;②对年轻人不知历史的痛心、忧虑;③对宋王朝抗金大业后继无人的忧愤;④对南宋君主长期以来贪图享乐,腐朽无能,不思抗金的讽刺;⑤表达了老骥伏枥,时刻准备奔赴战场,杀敌保国,勇于牺牲的决心。
高三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之范成大篇】汇集练附答案解析
高三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之范成大篇】汇集练第一部分:高考真题一、(2010年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8分)鹊桥仙•七夕范成大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
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
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注】争:怎。
1.对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此词说“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而秦观说“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请简要分析二者所表达的感情侧重点有何不同。
(4分)2.此词多处采用了对比衬托的艺术表现方法,请举出两例并结合作品赏析。
(4分)【参考答案】1.范词重点强调别离的旧愁与新愁:旧愁未去,新愁又添,虽有新欢,却不抵思念愁苦。
秦词重点强调感情的坚贞与长久:虽然相逢短暂,但只要感情真挚,不在乎朝暮厮守。
2.通过“群仙相妒”(具体表现为“月姊满眉颦”和“风姨吹雨”)反衬“双星良夜”的美好。
通过“旧愁多”与“新欢”少(“相逢草草”)的对比来表达“双星良夜”相逢的短暂。
通过“重搅别离心绪”或“相逢草草”的“新欢”来反衬“归去”时所增添的“新愁”,以凸显两人感情的真挚和深沉。
【解析】1.同以“七夕”为题材的作文,秦观和范成大都选择了“词”这种体裁,都别具匠心,各有创意,秦观的立意是:常相见、常相守,不如长相思、长相忆。
范成大的立意是:偶相见徒增新愁,不如不相见。
2.此题明确考查表现手法中的“对比”。
衬托包括正衬和反衬两类,反衬即对比。
只要围绕对比,紧扣词句来分析即可。
第二部分:精选诗歌练习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9分)早发竹下范成大结束晨装破小寒,跨鞍聊得散疲顽。
行冲薄薄轻轻雾,看放重重叠叠山。
碧穗吹烟当树直,绿纹溪水趁桥弯。
清禽百啭似迎客,正在有情无思间。
【注】作者绍兴二十四(一一五四)中进士,次年任职徽州(今安徽歙县)司户参军,共历六七年之久。
此诗即写于徽州任内。
竹下:地名,即黄竹岭,在今安徽休宁西。
这首诗是离开竹下时写的。
2020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必考专题四:赏析诗歌重点字词(炼字)(含解析)
专题04 赏析诗歌重点字词(炼字)★★考点解读★★根据所炼的词性而言,往往炼动词、叠词、形容词、拟声词、副词比较多,根据所炼之字在诗句中的位置来看,五言诗句以第三个字居多(如《题扬州禅智寺》中“青苔满阶砌”一句中“满"),七言诗句以炼第五字居多(如《戏答元珍》中“残雪压枝犹有”中“”字)。
★★技巧点拨★★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简译;3、点出该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构成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经典例题★★一、【2017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早上五盘岭①岑参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②。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
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
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注】①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春,岑参作为僚属随剑南西川节度使杜鸿渐入蜀平乱,途径五盘岭时作。
五盘岭:秦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
②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巅。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①“斗”字,描写了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凸显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
②“攒”字,描写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炼字的能力。
炼字题首先要解释字在诗句中含义,如果有修辞手法,要指出该字运用的修辞。
然后把字放到诗句中,描述诗句所写内容,最后指出诗句运用该字的表达效果,或者表达的情感。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和“攒”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斗”字将江流两岸的崖石人格化,两岸崖石耸峙对错,犹如两兽相斗,写出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态。
而“攒”字山峰相连,好像攒集在一起,写出来山峰的密集、重叠。
二、【2016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登裴秀才迪小台[唐]王维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
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2024年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分类汇编专题03古诗鉴赏阅读
近三年(2021-2023)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3古诗鉴赏阅读(2023春·云南·高二统考学业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①,万里黄河绕黑山。
【注】①青冢,指西汉时王昭君的坟墓,远离中原的一处僻远荒凉之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此边塞诗一句一景,表面似乎不相连属,实际统一于“征人”形象。
B.马策、刀环虽然小而微,却足以引起读者对征戍之事一系列的联想。
C.“白雪青冢”“黄河黑山”两幅图景,描绘出征戍之地的寒苦与荒凉。
D.全诗围绕着一个“归”字铺开,弥漫着征人思念故乡急于回乡之情。
2.本诗最后一联对仗尤其讲究,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3.(2023春·广东·高二统考学业考试)阅读下面的元诗,完成小题。
楚州①夜泊【元】俞俊漏鼓声频欲四更,野航灯火对愁明。
城头楚语惊乡梦,船尾吴歌动客情。
漠漠水云听雁度,潇潇风雨自鸡鸣。
离群远道何嗟及,未必江湖老此生。
【注】①楚州:古地名,元代指淮安府路,下辖淮阴、山阳等地。
(1)首联“漏鼓声频欲四更,野航灯火对愁明”描绘了怎样的画面?(2)全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2023春·云南·高二统考学业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苏辙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替老人①。
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
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②劳苦辛。
闭廪③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
【注】①老人:诗人自称。
②酤:酒。
③廪:粮仓。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诗以侧面描写为主,通过富有乡村气息的意象描写收麦。
B.“赖”是“幸亏”的意思,表现诗人对有孙辈相助的欣慰。
C.“饥乏”“苦辛”侧面描写抢收新麦劳动场景的紧张与热烈。
D.诗人赋诗,是为了表达对参加收麦入仓的外孙的怜悯之情。
高三语文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及解析
高三语文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及解析一、高中语文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田园作(唐)孟浩然弊庐隔尘喧,惟先养恬素。
卜邻近三径①,植果盈千树。
粤余任推迁,三十犹未遇。
书剑时将晚,丘园日已暮。
晨兴自多怀,昼坐常寡悟。
冲天羡鸿鹄,争食羞鸡鹜。
望断金马门②,劳歌采樵路。
乡曲无知己,朝端乏亲故。
谁能为扬雄,一荐甘泉赋③。
【注】①三径:原指庭中小路,引申为隐士居住之所。
②金马门:汉代宫门。
汉武帝时,曾命学士东方朔、主父偃等待诏金马门,以备顾问。
③扬雄:汉代学者,善作赋。
客有荐扬雄文似相如者,帝令待诏承明殿,后随帝郊祀甘泉宫,还,奏上《甘泉赋》。
(1)本诗前四句暗引________的典故,描写作者过着一种________的生活。
(2)本诗题目的《田园作》,内容却反其道而行之。
请简要分析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兔丝元稹人生莫依倚,依倚事不成。
君看兔丝蔓,依倚榛与荆。
荆榛易蒙密,百鸟撩乱鸣。
下有狐兔穴,奔走亦纵横。
樵童斫将去,柔蔓与之并。
翳荟①生可耻,束缚死无名。
桂树月中出,珊瑚石上生。
俊鹘度海食,应龙升天行。
灵物本特达,不复相缠萦。
缠萦竟何者,荆棘与飞茎。
【注】①翳荟:草木茂盛可供障蔽之处。
(1)这首诗围绕“兔丝”主要设置了两方面的对比,请简要分析。
(2)这首诗寄托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初出关旅亭夜坐怀王大校书①孟浩然向夕槐烟起,葱茏池馆曛。
客中无偶坐,关外惜离群。
烛至萤光灭,荷枯雨滴闻。
永怀蓬阁②友,寂寞滞扬云③。
【注】①本诗写于诗人怀才不遇被迫离开长安时。
关,潼关。
王大校书,王昌龄,排行一,中进士后任秘书省校书郎。
②蓬阁:指秘书省。
③扬云:扬雄。
字子云,终生不得志。
(1)诗歌的前三联是怎样表现自己的孤寂之情的?情作简要赏析。
(2)有人说,末句“寂寞滞”同时说了扬雄、王昌龄和孟浩然三人,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必考题型 专题07 赏析诗歌的语言风格(解析版)
专题07 赏析诗歌的语言风格考点解读赏析诗歌的语言风格这种题型不是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技巧,而且要品味整首诗(词)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即语言风格(特色)是就诗歌整体而言的。
常见错误是从语言的使用上去揣摩作者的炼词、炼字,阐述字词运用巧妙。
一要注意语言特色(风格)不能等同于语言的使用(炼字);二要注意语言特色(风格)不能等同于语言上的特点,诗歌在语言上的特点包括炼字用词、修辞特点、语言风格等。
技巧点拨答题步骤1、明特色: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列例证: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析作用: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风格分类【语言风格分类1】古诗词语言风格一般有清新、明快、凝练、含蓄、华丽、质朴、简洁、工丽、隽永、晦涩等类型。
1、清新:主要指语言浅显而有新意。
2、明快:主要指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的语言风格。
3、凝练(精练):主要指语言简洁而含意丰富。
4、含蓄:有时也称蕴藉,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5、华丽(绚丽):主要指有富丽的词藻,绚丽的文采,奇幻的情思。
6、质朴(平淡、自然):主要指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7、简洁:特点是干净利落,言简意赅。
8、工丽:既讲究辞藻华丽,又讲究对仗工整。
9、隽永:语意深长,耐人咀嚼。
10、晦涩:主要指语言艰涩、冷僻、难懂。
【语言风格分类2】1、豪迈雄奇:此种风格的诗,多用具有气势和节奏奔放的语言来塑造博大新奇的形象,营造恢弘阔远的意境,表现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如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2、沉郁顿挫:沉郁就是深沉蕴藉。
沉郁的诗作者似乎有千言万语积压在胸,而后沉吟再三,勃发于笔端。
如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广东省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含答案)
古诗词鉴赏专题珠海市(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15题。
《人日寄杜二拾遗①》高适人曰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
身在南藩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
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
龙钟还忝二千石②,愧尔东西南北人!【注】:①人日:旧俗以农历正月初七为人日。
杜二拾遗:即杜甫。
②二千石:汉制,郡守俸禄为二千石。
此时,高适任蜀州(治所在今四川崇庆)刺史。
14.以下对于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思故乡”是说杜甫,也是说诗人,一个“思”字将二人的情感紧密地联结起来。
B.梅花开满枝条,让人空自断肠,这“断肠”与“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同。
C.诗人身在南蕃,想参预朝政却不能,难免心中百忧又千虑,其忧国情怀于此可见。
D.瞻望未来,深感渺茫,回顾往昔,闲散自适,而今携书佩剑奔走宦途,慷慨豪迈。
15.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6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文本简析】本试题选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为鉴赏材料。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唐代诗人。
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
作为著名的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
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人日寄杜二拾遗》是高适晚年在蜀州(今四川崇州)任刺史时创作的一首七言古体诗,有别于其一贯的风格,虽12句,但言浅情真,易于理解。
杜甫接到这首诗时,竟至“泪洒行间,读终篇末”(《追酬高蜀州人日见寄并序》)。
这首怀友思乡的诗之所以感人,主要是它饱含着特定的历史内容,把个人遭际与国家命运紧密连结起来了。
14.【参考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语言、表达技巧、形象和情感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D级。
【试题分析】D项是对诗歌后六句的理解。
2020版高三语文诗歌鉴赏题材类:专题02_羁旅行役诗_含解析
专题02 羁旅行役诗一. 思乡怀人、羁旅行役诗概说1. 思乡怀人、羁旅行役诗产生的原因:在古代,有的诗人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或谋求仕途,或被贬赴任途中。
所谓“羁旅”,就是因为上述原因,长久寄居他乡的意思。
这类诗,往往表达羁旅之难、行役之苦、宦游之艰,多抒发乡愁、对亲人无尽的思念和郁郁不得志之情。
(注:边塞诗后面有专门章节)2. 思乡怀人、羁旅行役诗的典型特点:写作此类作品的情感触发点往往有以下几种情况:①. 佳节(上元,中秋,重阳,冬至,除夕)②. 滞留途中(夜宿某地,船舶某处等)③. 遭遇不幸(官场失意、科举落榜等)④. 触景生情(景似故乡)3. 思乡怀人、羁旅行役诗的典型意象:1) 节令:上元、中秋、重阳、冬至、除夕等2) 时间:黄昏、月夜3) 景物:月、雁、双鲤、杜鹃、捣衣(砧声)、猿声、孤灯、酒等①. 月:一般说来,古诗词中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
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②. 鸿雁:雁是候鸟,每年秋季都会飞向南方,这常常会引发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之叹。
同时,雁又被人们认为有“信使”之用,所以在怀人作品中也常常会出现“鸿雁”的意象。
例: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一剪梅》李清照)③. 双鲤:古时人们多以鲤鱼形状的函套藏书信,因此不少文人也在诗文中以鲤鱼代指书信。
例: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寄令狐郎中》李商隐)④. 杜鹃(子规):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似“不如归去”,所以当听到杜鹃的啼叫声时,往往也容易触发游子的思乡之情。
例: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春夕》崔涂);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杂诗》无名氏)⑤. 捣衣(砧声):古时游子离家前,妻子往往会为其捣衣,因而当捣衣声响起时,不仅会触动游子的思乡之情,也会令思妇兴起伤情之思。
例: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子夜吴歌·秋歌》李白)4. 思乡怀人、羁旅行役诗的基本主题:①. 对故乡、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高三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三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练习题(附答案解析)1.阅读下面这首汉代古诗,完成(1)-(2)题。
步出城东门无名氏步出城东门,遥望江南路。
前日风雨中,故人从此去。
我欲渡河水,河水深无梁。
愿为双黄鹄①,高飞还故乡。
【注】①黄鹄:传说中的大鸟,一举千里,仙人所乘。
(1)这首诗主要写了哪两件事?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的能力。
概括诗中所述事件,要注意抓住叙事的要素,比如时间是“前日”,地点是“城东门”“江南路”,背景是“风雨中”,人物是“故人”和“我”,行为是送别友人、“还故乡”。
由此可以概括出两件事:游子送友和游子欲归不能。
写游子送友,是为了突出他自己欲归不能的哀愁。
答案:一是游子送友,二是游子欲归不能。
在风雨中送别友人归去,更加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寂寥,越发增添游子的思乡之情,表现出游子不能归乡的哀愁。
(2)这首诗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诗中最后两句运用了想象的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归乡的强烈愿望,思想情感和表现手法都比较容易分析得出。
高三语文《高考古诗词鉴赏》课件
高考古诗词
重点古诗词分析
针对高考热门古诗词进行深 入解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 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
高考命题趋势
分析近年来高考语文古诗词 命题的特点和趋势,为学生 备考提供指导。
解析高考考题
通过对高考真题进行解析, 帮助学生了解出题思路和答 题技巧。
总结
课程回顾
回顾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学习 进展,确保对古诗词鉴赏有全 面的认知和理解。
课程安排
本课程分为四个部分:古诗词鉴赏、高考古诗词、总结以及参考资料。
古诗词鉴赏
特点
古诗词的句式优美、意境深远, 常用修辞手法鲜明。
鉴赏方法
通过了解诗文背景、理解诗人 情感、品味诗句以及分析诗歌 结构,来全面鉴赏古代诗词作 品。
经典古诗词鉴赏
• 李白《将进酒》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高三语文《高考古诗词鉴 赏》ppt课件
本课件旨在帮助高三学生深入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诗词,提升其高考语文成 绩。课程内容包括《古诗词的特点》、《鉴赏方法》、经典作品欣赏,以及 高考古诗词分析与命题趋势等。通过本课件的学习,同学们将对古代文化有 更深刻的认知和理解。
引言
课程目标
通过学习古诗词鉴赏,提高高三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审美素养,为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知识点梳理
总结重点知识点和考点,帮助 学生做好知识梳理和复习。
学习建议
给予学生学习建议和备考指南, 鼓励他们在高考中展现出最好 的水平。
参考资料
书籍推荐
推荐一些经典的古诗词鉴赏相关书籍,供学生进一 步深入学习和阅读。
网站推荐
介绍一些
高三语文古诗鉴赏30首全国通用
古诗鉴赏30首(附参考答案)1. 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注]南山,即庐山,当时是佛教、道教云集的胜地。
(1)这首诗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请选这四种表达方式中的任一种,作简要评析。
答:.一、二句记叙,概括写出诗人生活环境,第二句揭示的情境对于第一句是极少的例外,所以用一“而”字作坚决地转折。
三、四两句议论,以自设宾主的设问方式揭示出心志淡远是在“人境”中独享安闲的缘由。
五---八句细致的描写采菊的过程,并以所见写心境,“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中自有“悠然”的心境。
收尾两句抒发感情:“忘言”中渗透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由衷喜爱。
(2)历来论者对这首诗的第六句持不同见解:有认为“悠然见南山”好的,也有认为“悠然望南山”好的。
请简明扼要地谈谈你的看法。
答:“见”字好,“见”更能显示出诗人采菊时,未留心、不经意间与庐山美景猝然相遇的“悠然”情态,从而标志出诗人悠然、淡泊,超脱于尘杂之外的情愫,自然真切。
“望”字好--“望”表示有意识地凝目眺望,更能寄托诗人对僧道云集的庐山胜地一往情深的向往,是诗人隐逸思想的真实外化,体现着艺术形式服从于思想内容的创作原则。
2、从军行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①旧别情。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塞上听吹笛高适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借问梅花②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注]①关山:系乐曲《关山月》。
②梅花:系乐曲《梅花落》①填空:以内容分类,唐诗有“送别诗”、“咏史诗”等等,这两首诗属于边塞诗。
两首诗都写了乐曲声和月色,借以抒发戍边者的情怀,可谓“‘声色’传情”。
①简答:为什么说《塞上听吹笛》的三、四句有“语意双关”的特点?答:②字面上,似乎写塞上梅花盛开,在风中,一夜间花散落于关山处处。
实际上,“梅花落”是笛子曲,风将笛声吹送到关山处处。
2020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必考专题七:赏析诗歌的语言风格(含解析)
专题07 赏析诗歌的语言风格★★考点解读★★赏析诗歌的语言风格这种题型不是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技巧,而且要品味整首诗(词)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即语言风格(特色)是就诗歌整体而言的。
常见错误是从语言的使用上去揣摩作者的炼词、炼字,阐述字词运用巧妙。
一要注意语言特色(风格)不能等同于语言的使用(炼字);二要注意语言特色(风格)不能等同于语言上的特点,诗歌在语言上的特点包括炼字用词、修辞特点、语言风格等。
★★技巧点拨★★❖答题步骤1、明特色: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列例证: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析作用: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风格分类【语言风格分类1】古诗词语言风格一般有清新、明快、凝练、含蓄、华丽、质朴、简洁、工丽、隽永、晦涩等类型。
1、清新:主要指语言浅显而有新意。
2、明快:主要指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的语言风格。
3、凝练(精练):主要指语言简洁而含意丰富。
4、含蓄:有时也称蕴藉,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5、华丽(绚丽):主要指有富丽的词藻,绚丽的文采,奇幻的情思。
6、质朴(平淡、自然):主要指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7、简洁:特点是干净利落,言简意赅。
8、工丽:既讲究辞藻华丽,又讲究对仗工整。
9、隽永:语意深长,耐人咀嚼。
10、晦涩:主要指语言艰涩、冷僻、难懂。
【语言风格分类2】1、豪迈雄奇:此种风格的诗,多用具有气势和节奏奔放的语言来塑造博大新奇的形象,营造恢弘阔远的意境,表现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如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2、沉郁顿挫:沉郁就是深沉蕴藉。
沉郁的诗作者似乎有千言万语积压在胸,而后沉吟再三,勃发于笔端。
如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高三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
例: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人日思归 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 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 思发在花前.
本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身处异地而深切的思念自己的故乡, 急欲回到故乡的心情.
三、读序、注
一般序在诗前,注在诗后,有时会 巧妙地安排在题干中。它们有的交代创 作的年代,有的交代创作的缘由,有的 交代创作的经过,有的交代创作的背景, 有的又为整个作品奠定情感基调,帮助 理解作品思想内容。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 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参考答案】 (1)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 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 兴废的感慨。 (2)比喻。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 作歹;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
问: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 析。
【参考答案】
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以及感叹世态炎凉的情绪。 诗的一、二两句写了暮春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藉,从这些凄冷的景色 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的寂寞愁绪;三、四两句写了诗人家门前几可罗雀,他 只得在归鸟的鸣叫声中,关上了自己的家门,从中可看出诗人对世态冷暖的感 叹。
(08全国卷II)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即事 李弥逊 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 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 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 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3、找主旨句
即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议论性或抒情性的句 子。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中的“一片冰心在玉壶”,朱熹《观书有感》 中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苏轼《题西林壁》中的“不识 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诗中都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都可以说 是诗中的主旨句。抓住主旨句,可以迅速准确地理解诗歌的中心内容。
【高三语文】2021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杜甫作品专练
杜甫作品专练赠别郑炼赴襄阳杜甫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
把君诗过日①,念此别惊神。
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②。
为于耆旧内③,试觅姓庞人④。
[注]①把:握,执。
②岘首山,在襄阳。
③耆旧:年高望重的人。
④姓庞人:指庞德公,汉末襄阳高士。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的首联简单交代了兵荒马乱的时代背景和诗人年老多病的艰难境况。
B. 虽然日后仍有朋友的诗篇陪伴,但面对离别,诗人还是感到心惊神伤。
C. 诗人请郑炼在襄阳寻访庞德公那样的高士,表达了对先贤的仰慕之意。
D. 全诗情感表达含蓄蕴藉,格律谨严,比较典型地体现了杜甫诗的风格。
2. 诗的颈联写到峨眉、岘首两座山,对表达离情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1. B2. ①峨眉山位于蜀地,岘首山位于襄阳,二者相距遥远;②以两山相距之远代指自己与朋友远离,不舍之情见于言外。
【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
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B项,“面对离别,诗人还是感到心惊神伤”有误,“念此”的“此”应结合首联中“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一起理解,诗人不是为离别“心惊神伤”,而是想到在此战乱时期,自己又年老多病,一别将再难相见,故此“心惊神伤”。
故选B。
【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意象及分析抒情方式能力。
首先要分析意象的特点以及在诗歌中有无象征寓意;其次要结合诗歌表达技巧来分析其对于抒情的作用,并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诗句运用了什么抒情技巧的,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者抒发了什么情感。
“峨眉”是诗人的居住地,“岘首”是襄阳庞德公隐居的地方,也是郑炼将要前往之地。
上句“峨眉晚”,写出离别之际因天色薄暮,而诗人不得不与友人离别的依依不舍之情;下句想象友人到达襄阳,正是春光明媚之时,表达对友人一帆风顺抵达目的地的美好祝愿;体现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友情。
高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类5:边塞诗】专题精讲精练附详析
高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类】精讲精练专题五、边塞诗边塞征战诗歌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一个以反映唐朝边界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
一、边塞诗类型根据边塞诗选材的角度和表达的情感内容上的不同,边塞诗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从戍边战士的角度,或写战争的惨烈,或写报国的豪情以王昌龄的《从军行》为例: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首诗以戍边战士的视角,既让我们想见战争的残酷激烈、战事的频繁不断,又让我们看到了战士誓死报国的豪情壮志,以及最后必胜的坚定信念。
2、从闺中主妇的角度,批判战争破坏了人民和平安宁的生活从思妇的角度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形成独特的边塞闺怨诗。
以金昌绪的《春怨》为例: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长年戍边的亲人还健康地活着吗?每天吃得饱吗?身上的棉衣能否御寒?这一切,都让思妇担心、牵挂,而这些担心、牵挂无法得到排解,思念之极就不自觉地出现在白日梦中了。
在梦中与思念的人儿相会,也是一种苦涩的幸福啊,难怪女主人要赶走可爱的黄莺鸟。
这种无理而有情的动作正揭示了战争破坏了人民安宁的生活,看起来它是一首抒写儿女之情的小诗,实则有深刻的时代内容,反映了当时兵役制下广大人民所承受的痛苦。
3、从旁观者的角度,控诉战争的罪恶杜甫在《兵车行》中沉痛地写到:“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怨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战争使得无数的家庭背井离乡、使得无数的战士变成累累白骨!高适在《燕歌行》里用对比的手法展示了这样一幅画面:“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一方面是前线的战士浴血奋战,随时都有战死的可能;一方面却是将领们纵情声色、歌舞升平。
4、从将士的角度,写因长期戍边而产生的精神上的痛苦王昌龄的《从军行》较为典型: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这里的“边愁”有对于现实的忧愁、建功立业的渴盼,更有离乡背井抛妇别雏的痛楚、无限的乡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入春才七日, 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 思发在花前.
本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身处异地而深切的思念自己的故乡, 急欲回到故乡的心情.
古诗思想内容的几种类型
一、咏物抒情诗 五、咏史怀古诗 二、山水田园诗 六、民生爱国诗 三、惜别送别诗 七、边塞征戍诗 四、思乡怀远诗 八、爱情怨女诗
方法与技巧
一、读作者:
在鉴赏时可先注意作者,如果作者是陌 生的,一般来说,作者的生平经历及创作不 会影响对诗歌的鉴赏,如果作者是熟知的, 则应联系其生平经历及创作来解读诗歌,即 借助平时所积累的关作者的思想、时代、风 格流派等背景材料理解诗歌。
如 何
古
把诗
握词
•
诗鉴
词
永中
州 二 中
的 思
赏 专 题
蒋想 毅感
情
考试说明对古典诗歌鉴赏的要求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 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和作者 的观点态度
教学目标 : 1、明确考纲要求,明辨复习重点 2、学习、掌握诗歌鉴赏中的把握思想 感情的方法与技巧。
教学重点:
把握思想感情的具体方法与步骤
如辛弃疾曾经在抗金斗争的 最前线出生入死,南归之后遭到 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所以其词 多为回忆过去如火如荼的战斗生 活或者表达报国无门的愤懑情绪, 风格豪放悲慨。
例: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 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请说明“而今识尽愁滋味”中的“愁”字 的具体内容。
答:“愁”不是个人的离愁别绪,
而是忧国伤时、报国无门的悲愤。
二、审题目
• 题目是诗歌的眼睛,它往往告诉我们诗 的内容,帮助我们理解诗歌的主题以及作 者的情感。如《送孟浩然之广陵》,这是 一首送别诗,表达的是朋友之间依依惜别 的深情。《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这类词是咏古词,常 常表达昔盛今衰、忧国忧民、建功立业等 不同的主题。
解题指导
怎样把握诗歌中的思想感情?
•; 手机赚钱 https:// 手机赚钱
•;
•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从话题形式上看,“命运与××”这是一道填空式关系型话题,“改变了环境,便能改变命运”告诉我们,这两个概念之间可以理解为因果关系,也可理解为 条件关系。 “××”是指什 么?话题虽未明示,但由引导语可知,是指“环境”“选择”“机遇”。它还暗示我们进行联想和想象:“命运”与“个性”有关,命运的悲剧,往往是个性的悲剧;命运与时代有关,命运的悲剧往往也是时代的悲剧;命运与国家兴衰相关,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命运与××”话题比较 宽泛,可用“添加法”,在话题前后添上相关词语,使题目内涵具体化,如“挑战命运与创造奇迹”等。 从选材上看,可选社会热点,也可选历史人物,可以是他人他事,也可以是亲身经历,只要与命运有关,是自己熟悉的能够展示自己才华的都可以写。 2.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005年10月12日17时29分,航天员费俊龙打开神舟六号返回舱与轨道舱之间的舱门,进入轨道舱开展空间科学实验。这个在距地面343公里太空中的小小动作,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迈出关键一步。 中国科学院院士胡文瑞说,人的参与使空间科学实验实现了质的飞跃,那小小动作实现了质的飞 跃。 生活中,常常遇到“关键一步”。一道几何难题,难就难在那一条辅助线,你想出了,便茅塞顿开;想不出,便遥不可及。那小小的“一条辅助线”也是“关键一步”。 请以“关键一步”为话题,立意自定,标题自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记叙文或议。 ? [写 作提示]⑴ 筛选关键词,明确话题内涵。“关键一步”是指“实现了质的飞跃”的“一步”,它不在“形”而在“神”,筛选时不要忽略那个“小小动作”。 ⑵ 分析引导语,明确话题外延。材料中说的是航天大事,引语说的是解题小事,这一大一小暗示我们:国家大事有关键一步,如朝核 六方会谈的关键一步;凡人小事也有关键一步,如几何解题的关键一步。 ⑶ 选好文体。如果要写记叙文,一要以生活为基础;二要适度描写,那“小小动作”,不妨以特写镜头展开,使主题得以深化;三要感情真挚,要融情于景,融情于事。如果要写议,要注意主旨求新,举例后要解说或 分析,不要不讲“理”,例子一举,塞给你个结论。 ? 3.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 一位妻子抱怨道:“我活得很不快乐,因为先生常出差不在家。”她把快乐的钥匙放在先生手里。 一位妈妈说:“我的孩子不听话,叫我很生气!”她把快乐的钥匙放在孩子手中。 一位职员说: “上司不赏识我,所以我情绪低落。”这把钥匙又被塞在老板手里。 这些人都做了相同的决定,就是让别人来控制自己的心情。 其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把“快乐的钥匙”,但我们却常在不知不觉中把它交给别人掌管! 请以“快乐的钥匙”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 注意:所 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快乐的钥匙”是个比喻说法,它是指人的一种积极健康的心态,它在每个人心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感受。材料中的“妻子”“妈妈”“职员”心里痛苦的原因是让别人来控制自己的 心情。不让别人控制自己的心情,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握好心中那一把“快乐的钥匙”。 有这样几种思路,可供参考:可写“快乐的钥匙”是宽容:为人处事,宽以待人,豁达乐观,要学“君子坦荡荡”,可使心情舒畅,莫像“小人常戚戚”。可写“快乐的钥匙”是知足:不争名,不贪利, 贫也安然,富也安然,宁静致远。可写“快乐的钥匙”是读书,知识是一个人的宝贵财富,是我们的精神食粮。多看书常读报,增见识,长才干,驱寂寞,益身心。可写“快乐的钥匙”是善于变换思维。生活像一台电视机,有许多频道,换一个频道,又是一种心情。 ? 4.阅读下面一首小诗, 根据要求作文。 老是把自己当做珍珠 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 把自己当作泥土吧 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路 要求:从小诗中,概括出一个话题,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提示]这是一道寓意型话题作文。这类话题作文带有寓意型材料作文的特点,是一种新的命 题形式,它既有材料作文反宿构的特点,又有话题作文开放性的功能。这类话题作文的材料往往采用寓言、故事、童话、小小说等叙事类文体,常用讽喻、象征、拟人等手法,因此,这类作文的审题立意方法一般是:先破译材料寓意,再以寓意为话题进行立意、构思。 这首小诗是鲁藜所作, 题为《泥土》,它既是诗人的自勉,也是对他人的善意告诫:永远谦虚谨慎,投身到人民大众的事业中去。 可以“珍珠与泥土”为话题进行立意:①自视“珍珠”、孤芳自赏,会陷入个人利益的泥坑,会常常“痛苦”;②甘于当“泥土”,那种精神会像“珍珠”般闪光;③具有朴实思想的人, 永远快乐。 ? 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一种鸟,它能够飞行几万里,飞越大洋,而它需要的只是一小截树枝。在飞行中,它把树枝衔在嘴里,累了就把树枝扔到水面上,在树枝上休息一会儿,饿了它就站在树枝上捕鱼,困了它就在那截树枝上睡觉。 谁能想到,小鸟成功地飞越 大洋靠的仅是一截简单的树枝! 如果小鸟衔的不是树枝,而是把鸟窝、食物等路途中所需要的用品一股脑儿全带上,那小鸟还飞得起来吗? 请以“成功与条件”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但并不见得都能成功,原因 何在呢?读了话题材料,应该对你有所启发。有时候,成功并不需要很多条件,只要抓住其中最关键的东西即可;相反,条件太多,有时会成为累赘,导致你与成功绝缘。生活中不乏这类事例,构思时你可以以小见大,选择恰当的角度来写好这个话题。 ? 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人们总想到远方去旅行。远方对我们的诱惑不仅仅是风光美景、人文历史,更多的是一种梦幻,一种精神的归宿,一种灵魂里涌动的看不见的向往。生活中近的是现实,远的才是诗。所以远方总像一簇圣火,在人们心头燃烧。于是,我们总是期盼着远方…… 请以“向往远方”为话 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提示语中有句话值得揣摩:“远方对我们的诱惑不仅仅是风光美景、人文历史,更多的是一种梦幻,一种精神的归宿,一种看不见的灵魂里涌动的向往。”它暗示此题可以实写,也可以虚写:实写,比如写向往某处 风景名胜;虚写,则具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可以写对一种理想境界的追求等。在作文形式上也可自由发挥,但考虑到话题本身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所以写成抒情散文比较适宜。 ? 7.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一名年轻人想要得知“幸福”的秘诀,于是不惜跨越千山万水,终于来 到智慧老人居住的城堡。等年轻人道明来意,老人叫他拿起一个汤匙,盛两滴油,然后到城堡各处走动。他嘱咐年轻人绝不能漏掉一滴油。年轻人回来后,老人一看,果然一滴油都没有漏掉。但是,他问年轻人都看到了些什么?年轻人却什么印象都没有。老人叫他再走一遍,这次留意城堡内 的一草一木。年轻人回来后,对四处所见汇报得很详细,可匙中的油却一滴不剩。这时智慧老人对他说:“真正的幸福在于你可以看遍全世界,但却永远不能忘记你手上的两滴油!”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联系实际,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 [写作提示]材料中提供了一个深具人生哲理的故事。“两滴油”价值虽小,却是掌握在我们手中的东西:家庭、朋友、亲情、国家、精神追求等。它提醒我们无论做任何事情,或做出任何的决定,必须考虑到在不同方面求取平衡。当然,不同的人的平衡技巧和“功力”各不相同,但关键在于 做任何事情时,千万别让自己陷入盲目的追逐潮,以至于迷失自己,错过人生美好的事物。 ? 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当你“自我作践”地把日子看成破铜烂铁时,你的日子也将是锈迹斑斑的;当你“珍而重之”地把日子视为金银珠宝时,那么你拥有的日子将会是金光灿 烂的。 这说明人生态度与生存状况是相关的。当然,这话也不是绝对的,因为有了积极的人生态度,未必就会有很好的生存状况,何况人生态度是变化的,生存状况也处于变化之中。对此,你是怎么看、怎么想的呢? 请联系实际,围绕“人生态度与生存状况”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立意 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足球教练米卢说过:“态度决定一切。”这话固然有些绝对,但现实生活中,人生态度确实与人的生存状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主要表现为人生态度影响生存状况。比如,积极的人生态度,会使人充满进取精神,从而赢得“金光灿 烂”;消极的人生态度,会使人悲观失望,缺乏应有的进取精神,以致人生变得“锈迹斑斑”。 具体写作时,切入角度要小,内容挖掘要深,感情表达要真,要善于从日常生活琐事中 挖掘其隐藏的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平中见奇,平中见深。 ? 9.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一条 小鱼问一位老鱼王:“海是什么?它在哪里?”鱼王说:“海在你里面,也在你外面。你不仅在海里居住,在海里生活,还把生命放在海里。你生于海,终于海,海是你的一切。” 快乐也一样,有时候近在咫尺,我们反而视而不见。假如你对已经拥有的一切感到不满,那么等你拥有更多时, 也不一定能够得到快乐。因为获得快乐的关键,不是增加所有,而是降低欲望。一个拥有很多,而欲望不大的人,比一个拥有很多,欲望也更多的人快乐。 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什么感受?请以此为内容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文体自选,不得抄袭。 ? [写作提示]审 题的第一步是弄清“欲望”与“快乐”的内涵。“欲望”,想得到某种东西或想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快乐”,感到幸福和满意。 第二步探究“欲望”与“快乐”的关系。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命题者给考生“立意自定”的自由,就是允许考生有不同的看法。因此,你可以认为,想 得到快乐就得清心寡欲,懂得精神需求比物质需求更重要。把装满太多欲望的口袋倒空吧,以一颗善良清净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