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甘薯生产技术指导意见.doc

合集下载

甘薯种植管理指导意见

甘薯种植管理指导意见

甘薯种植管理指导意见
一、选地整地
1. 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进行种植。

2. 深耕细耙,耕深25-30厘米,使土壤疏松、细碎、平整。

3. 结合整地,施入基肥,一般每亩施入腐熟有机肥2000-3000公斤,磷酸二铵20公斤,硫酸钾15公斤。

二、选种育苗
1. 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的甘薯品种。

2. 选用健康、无病、无虫的种薯进行育苗。

3. 苗床管理: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促进幼苗生长健壮。

三、施肥管理
1. 基肥:在整地时施入基肥,以满足甘薯整个生长期对养分的需求。

2. 追肥:根据甘薯生长情况和土壤肥力状况,适时适量追施氮、
磷、钾等化肥。

3. 叶面喷肥:在生长后期,可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促进甘薯块根生长。

四、田间管理
1. 查苗补苗:出苗后及时查苗补苗,保证全苗。

2. 中耕除草:在生长期间,及时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通透。

3. 防治病虫害:根据当地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减少病虫害对甘薯生长的影响。

4. 水分管理:根据甘薯生长情况和土壤湿度,适时浇水、排水,保持适宜的水分条件。

五、收获贮藏
1. 适时收获:在甘薯块根成熟时,及时收获。

避免过度成熟导致烂薯和品质下降。

2. 贮藏管理:选择干燥、通风良好的场所进行贮藏,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避免甘薯受潮、发霉和腐烂。

定期检查贮藏情况,及时处理烂薯和病薯,保持贮藏品质。

以上是甘薯种植管理指导意见,供您参考。

在实际种植过程中,
还需根据当地气候、土壤等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菜用甘薯无公害生产技术要点

菜用甘薯无公害生产技术要点
1. 24个 , 6 7n 茎 尖 产 量 也 十 分 可 观 。特 别 是 每 6 l鲜
环境 中阴 干水分 。 药 剂 消毒 。经 浸 润 的种薯 晾去 ②
水 分 后 , 用 6 %多 菌 灵 5 0倍 液 喷 施 , 后 整 齐 再 0 0 然 地 排放 到 育苗 床 中。
3 苗床 准 备 。建议 采 用 温棚 育 薯 苗 , 择 地下 ) 选

农 业局 项 目办 ; 本 霞 , 县农 业 局 阳光 培 训 办 。 江 郧
收 稿 日期 :01- 一I 2 1 01 1

一 +
一- 一+ - }一
一+
- +
-+
一- 一-- 一—+ + 4 一一
一+ +
一- - 一 4- 4 -
种 即 可 采 收 , 9月 中 下 旬 可 收 获 中 晚 熟 品 种 。 至
水 位低 、 排水 良好地 块 , 坐 北朝 南 向搭 建 温棚 。 按 整 地 后做 151 宽 的 育苗 畦 , 度 视地 形 而 定 。 苗床 . 1 3 长
底部 要保 证 渗 水性 良好 , 铺 3c 上 m厚 谷 壳 , 铺 厚 再 度 为 5c 的半 干腐 熟 牛栏 粪 ,其 上 铺 一层 05c m . m
1 种 薯 用 量 。常 规 简 易设 施 育 苗 的 , ) 栽植 6 7 6 m 需 种 薯 约 6 , 施 条 件 较 好 的 , 苗 时 需 种 0 设 育 薯 4 g 0k 。
菜用 甘 薯作 为 一种 新 品蔬 菜 , 设施 栽 培 条件 在
2种 薯处 理 。 浸 种薯 。 前将 种 薯用 2 倍 液 ) ④ 播 0
4 2 0 王 开 昌 , 县 农 业 局 经 作 站 ; 玲 , 芳 , 县 4 5 0; 郧 袁 尚 郧

甘薯栽培技术指导

甘薯栽培技术指导

甘薯栽培技术指导一、施足底肥,合理整地1、施肥:由于红薯一般多种植在沙薄地上,必须施足底肥,提高地力,才能获得高产。

一般以亩施土杂粪5方左右,磷酸二铵25公斤、硫酸钾25公斤为宜。

2、整地:红薯是块根作物,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土壤疏松、通气性好的环境里。

深耕能加厚土层、改善土壤通气性,有利于薯块膨大。

深耕的深度一般以30厘米为宜。

地力较好的地块以起垄栽培为好,但是地力薄、含沙量大的沙地应以平栽或低垄栽培为宜。

二、选择优种、适时早栽、合理密植1、选种:选择优质高产品种。

如脱毒北京553、脱毒徐薯18、新农1号、西农431、烟薯27、苏薯8号、豫薯7号等短蔓高产品种。

2、栽秧时间:因我地每年5月1日前,有一场晚霜,为躲过霜害,栽秧时间在5月1日以后为宜。

3、密度:长蔓品种、地力较肥的地块宜稀植,短蔓品种、薄地宜密植。

肥地、长蔓品种亩栽3000-3500株,薄地、短蔓品种亩栽4000株,行距60-70厘米,株距30厘米。

三、田间管理1、栽秧:选择壮苗以水平浅栽法栽植,秧苗头向东南、顺风向栽植,防止风刮伤秧苗。

以埋土1.5-2寸深,地上露3-4片叶为宜。

栽秧时浇足水,并及时补苗保证全苗。

2、早中耕、勤除草及前期管理。

中耕可使土壤疏松,增加土壤通气性,提高地温,消灭杂草。

红薯是耐旱作物,前期一般不应多浇水,但遇土壤过于干旱可浇小水。

长蔓品种在茎蔓长到1尺左右时摘心,促使茎蔓粗短、分枝多,对增产有一定效果。

3、中期控蔓:7-8月份是高温多雨的季节,茎叶生长快,而薯块膨大慢,应以控为主,防止茎叶徒长。

长蔓品种亩喷多效唑2-3次,短蔓品种如茎蔓旺也可适量喷施。

我地栽培红薯的农户都有雨后翻蔓的习惯,但翻蔓伤害茎叶,降低光合作用,不能增产,反而减产,应改翻蔓为提蔓。

因时提蔓,将茎蔓提起后,仍放回原处,不使茎叶损伤、翻转、有防止茎节生长不定根,控制茎叶徒长的作用,从而达到增产的目的。

4、后期管理:我地在8月份以后,雨水较少,常发生干旱,影响薯块膨大。

2020年全市甘薯栽培技术意见

2020年全市甘薯栽培技术意见

2020年全市甘薯栽培技术意见甘薯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等优点,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良好的保健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为进一步搞好甘薯生产,选择优良适宜品种,强化田间管理,提高单产和商品性,增加效益。

结合我市生产实际,特提出如下技术意见:一、选择良种根据生产实际,选择产量高、品质好、适应性强、综合抗性好的适宜发展品种类型。

鲜食及加工型品种:烟薯25、济薯26、龙薯9号、普薯32、紫罗兰、泰紫薯1号等;淀粉加工型品种:济薯25、商薯19、泰薯15、济薯21、徐薯27等;色素加工型品种:济紫薯1号、烟紫薯1号等。

薯脯加工型品种:济薯26、济薯5号等。

菜用型品种:福薯76、福薯18等二、培育壮苗育苗适期为2月下旬至3月上旬。

选择健壮无病,具有本品种特征的种薯,剔除受冷害、湿害、病害和破伤的种薯,用50%多菌灵800倍液浸种10分钟。

采用加温苗法和露地育苗法育苗。

苗床管理掌握前期高温催苗,中期平温长苗,后期低温练苗的原则,苗龄达到35天采苗。

三、精细整地土壤耕作层疏松是创造甘薯高产的重要条件。

深耕土地有利于打破犁底层,增加土壤的通气性,熟化底土,促进土壤有益微生物的活动,促进根系下扎和养分吸收,提高抗旱能力,对甘薯根系健壮生长极为有利。

深耕(翻)的时间以秋冬进行为宜,深度宜在20~25厘米,经冬季长时间的风化,可促进土壤熟化。

可实行隔季深耕。

甘薯起垄栽培可以提高地温,加大昼夜温差,利于排水,根据不同的土壤条件,采取不同的垄作方式。

在易涝地、肥地或多雨年份,可采用大垄单行。

垄距1.0米,垄高3540厘米,便于灌溉、排涝,使结薯层保持较好通气状况,对徒长有一定控制作用;在地势高,水肥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尽量采用小垄单行,垄距7080厘米,垄高2530厘米。

四、合理密植栽植密度应根据土壤肥力、品种特性、栽插时间和方法等条件确定。

春薯应适期早栽,是增产的有效措施。

气温稳定在1516℃,10厘米处地温稳定在17℃左右时,开始栽插比较适宜。

农业部:甘薯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农业部:甘薯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农业部:甘薯生产技术指导意见背景甘薯是一种重要的淀粉类作物,全球范围内广泛种植。

中国甘薯种植面积和产量居世界前列。

为了促进我国甘薯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农业部制定了甘薯生产技术指导意见,以指导种植者在甘薯生产过程中科学高效地操作。

土壤准备土地选择甘薯生长对土壤要求较高,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疏松透气的耕地适宜栽培。

为了防止甘薯茎腐和块根腐烂的发生,应选择土地偏瘠或老旧轮作田地。

土壤处理1.清除杂草、残根和其他残留物,将地表地渎露出来,消毒作用可防抑生病菌再次感染;2.除去石块、杂质和积累物,保证土壤深耕,以便施肥、正常栽培、根系生长和贮存营养物;3.种田斗通畅,定位细,在覆盖物基础上,筑起正、横行不超过2.5cm的蘑菇堆,堆高不超过10cm,压实覆盖物,另上加草细土,以便在短期内保湿消毒,也为施肥和芽插提供好的条件。

育苗管理种植材料选择芽选良好、质量优良的种植母群,从中收取23颗芽眼进行培育。

在育苗盘的基础上撒入12层细沙,接着播种甘薯芽,视情况每平方米播种34颗芽。

按规格定量施肥,每平米710克硫酸铵、810克复合肥和710克磷酸二氢钾,再撒装置稀释的催芽剂,使其溶解于水中,经施喷于育苗区。

环境控制1.温度控制:甘薯幼苗生长适温为20℃~28℃,不宜低于10℃或高于33℃;2.光照控制:恰当的光照可促进甘薯幼苗生长、调节根茎比例、增加干物质累积。

在发芽期,确保8小时以上的光照时间;3.水分控制:土壤不能过湿,保持适度湿润即可。

幼苗期每日用手触摸土壤表层是否干燥,视干湿情况浇水。

田间管理施肥1.发芽前增施:越冬土毒素甜味可促进甘薯发芽,对改善甘薯的生长色泽、提高单株产量、增加品质效益具有显著作用;2.成活后施肥:开始针对性补给氮、磷、钾及其微量元素,做到氮肥施足、苗床活性磷酸菌、微生物菌株施足、施钾引导块根等;3.中后期施肥:进入抽蔓期后,可在用氮肥的同时,适当补充磷、钾肥及微量元素,以提高甘薯的品质、产量、抗逆性;病虫害防治1.防治甘薯鹅膏病:在甘薯生长过程中,多浇水并通风透光,增加苗圃湿度和气流,可有效降低鹅膏病的发生率;2.防治甘薯田瘟病:采用生物熏蒸和药物灭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防治;3.防治螟虫:喷洒残胺磷、敌敌畏等农药进行防治,不过要注意药剂使用量应该符合标准,过量使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收获与贮藏收获当根薯生长到成熟期,块根直径达到5cm以上,根叶开始枯黄,根肉明显膨大,可以开始收获。

山东省鲜食型甘薯生产技术指导意见-V1

山东省鲜食型甘薯生产技术指导意见-V1

山东省鲜食型甘薯生产技术指导意见-V1返回我们平时吃的甜薯,它分为粉薯和红薯,在山东地区,鲜食型甘薯生产技术的研究和生产栽培面积逐年增加。

本人将就山东鲜食型甘薯的生产技术问题,对田间管理、栽培方法、灌溉、施肥、防治病虫害和采收等方面,做如下指导意见。

1. 田间管理田间管理主要是指甘薯生产过程中病虫害的防治。

在这方面,要做好病虫害的预防工作。

田间定期巡查,及时发现有害生物的侵害,认真监测病虫害发生的程度,根据情况进行合理的防治。

2. 栽培方法甘薯的种植可以采用膜下、膜上和室内栽培法等方式。

其中,膜下种植法是常用的一种栽培方法。

在实际操作中,膜下种植种薯要求品种好、良种,薯块均匀、外表无断裂、霉烂,不含病菌和虫卵等进口杂质。

种薯要放置于草堆或者干沙中浸泡2小时。

3. 灌溉灌溉是甘薯生长发育的关键。

在生产中,要适时地进行灌溉,让甘薯可以获得足够的水分,促进薯块的迅速涨大。

灌溉要均匀,避免出现灌溉不当的情况,导致水分过多、过少等一系列问题。

4. 施肥适宜的施肥对甘薯的生长发育也有很大的帮助。

在生产中,要结合自身土壤的特点和肥料的效果进行施肥,使其达到最佳效果。

普遍而言,采用有机肥化学肥相结合的方式是最为适宜的,不仅可以提高甘薯的产量,同时也能保证甘薯的营养成分。

5. 防治病虫害防治病虫害可以采用物理、生物、化学等多种方法,其中以生物防治为主。

通过对天敌的引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甘薯遭受病虫害的风险。

6. 采收采收时要注意,将薯块深入地抠出,然后将表面土渣清理干净,晾晒后装袋储存。

对于高温、干旱期间采收的甘薯,还需要进行稍长时间的晾晒和陈放,以确保甘薯的品质。

以上便是山东鲜食型甘薯生产技术指导意见,希望能够对广大甘薯种植者提供参考,助力他们实现丰收。

甘薯(红薯)生产技术(1)

甘薯(红薯)生产技术(1)
• 2、填好床土 用无甘薯病害的肥沃砂质壤 土2份与腐熟马粪l份混合均匀后过筛,填 入苗床,厚度以8~10cm为宜,填人床土后, 撤施尿素50g/m2以促使秧苗生长。
作物栽培——甘薯栽培
甘薯(红薯)生产技术(1)
三、种薯上床
• 3、排种技术 在排种薯前烧火或加盖薄 膜,使床土温度上升到32℃左右时排种。 种薯采用斜排法。排种密度一般为 20~25kg/m2 ;分清头尾,保证头背向上, 薯头压薯尾1/3—l/4;大、小薯分排, 大薯宜密排,小薯宜稀排;掌握 “上齐 下不齐”的原则;排种后,用40℃左右 的温水浇透床土;盖细沙4—5cm厚;加 盖塑料薄膜,以利提温保温。
作物栽培——甘薯栽培
甘薯(红薯)生产技术(1)
(三)采苗前管理
• 采苗前2~3d为了锻炼秧苗,把床温降 到20℃左右,停止浇水,进行蹲苗, 并注意逐渐揭膜炼苗,防止引起嫩叶 枯干。
作物栽培——甘薯栽培
甘薯(红薯)生产技术(1)
2、高糖、高维生素型品种
作物栽培——甘薯栽培
甘薯(红薯)生产技术(1)
3.高淀粉、高饲料转化率品种
• 高淀粉、高饲料转化率品种的品质 特点是:茎叶再生能力强,生物产 量高;块根产量高、淀粉含量高; 干茎叶中粗蛋白含量高于15%。主 要用做牲畜饲料。
作物栽培——甘薯栽培
作物栽培——甘薯栽培
甘薯(红薯)生产技术(1)
三、甘薯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 (一)温度
• 甘薯喜温暖而对低温反应敏感,最怕 霜冻。在15—30℃之间,温度愈高生 长 愈 快 , 以 25℃ 为 最 适 温 度 , 超 过 35℃生长缓慢,低于15℃生长停滞, 10℃以下植株因受冷害而死亡。20— 25℃是块根膨大适宜温度。较大的日 夜温差有利于块根膨大。

2020年甘薯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2020年甘薯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2020年甘薯生产技术指导意见欢迎来到,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20xx年甘薯生产技术指导意见,欢迎大家阅读。

20xx年甘薯生产技术指导意见甘薯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品种、工业原料和保健食品。

近年来,鲜食和加工比例逐年增加,市场行情较好,已成为重要的高效作物。

为充分利用各地光热资源,发挥甘薯在稳粮增收、提质增效上的重要作用,根据自然条件和生产特点,特提出20xx年甘薯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一、北方薯区(一)区域范围本区位于淮河以北至北纬45°之间,主要包括北京、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市)和江苏、安徽北部,以及吉林、辽宁南部地区。

(二)自然条件本区属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8-15℃,无霜期150-250天,日照百分率为45%-70%,年降雨量450-1100毫米,土壤多为潮土或棕壤,平原区适合机械化作业,丘陵山地精耕细作水平高,是我国传统的甘薯主产区,为春、夏薯种植区。

(三)生产情况本区位于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生产条件好,生产规模大,单产水平高,机械化应用广,种植面积占全国种植面积的30%左右。

辽宁、吉林、北京等省(市),河北保定、陕西秦岭以北和山西北部,一年一熟,主要种植春薯,5月中下旬栽植。

山东全部,山西南部,江苏、安徽和河南的淮河以北地区,陕西秦岭以南,两年三熟,春薯于4月下旬至5月中旬栽植,夏薯于6月中下旬栽植。

全区主要种植淀粉型、鲜食型、色素提取型和食品加工用甘薯品种。

甘薯在上个世纪曾是本区的主要粮食作物,近十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食用和食品加工用比例不断提高,甘薯逐渐成为本区重要的经济增收和保健作物。

甘薯种植的规模化、机械化和集约化程度日益提高,逐步形成淀粉加工、鲜食和食品加工等支柱产业。

(四)发展对策重点提高甘薯生产机械化和轻简化水平,促进产业提质增效。

本区淀粉用甘薯种植和加工集中度高,适宜规模化种植和大中型企业带动;鲜食用甘薯生产区位优势强,亟需提高商品薯率。

——区域布局。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0年农业生产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云农科[2020]2号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0年农业生产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云农科[2020]2号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0年农业生产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正文:----------------------------------------------------------------------------------------------------------------------------------------------------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0年农业生产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云农科[2020]2号各州、市农业农村局,厅属各单位:为不断提高全省农业农村生产技术服务水平,推进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省农业农村厅组织水稻、玉米、麦类、马铃薯、油菜、甘蔗、蚕桑、茶叶、蔬菜、花卉苗木、水果、橡胶、咖啡、中药材、草、生猪、奶牛、肉牛、肉羊、禽蛋、淡水渔业、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等22个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编写了2020年农业生产技术指导意见,经专家论证,现予以印发。

请各地、各单位结合生产实际,组织推广应用。

附件:1.高原湖泊流域水稻绿色增效栽培技术指导意见2.鲜食糯玉米绿色栽培技术指导意见3.早秋麦避旱绿色高产栽培技术指导意见4.马铃薯晚疫病绿色防控技术指导意见5.油烟轮作区油菜化肥农药减施技术指导意见6.甘蔗草地贪夜蛾综合防控技术指导意见7.抗血液型脓病家蚕品种细菌性肠道病防治技术指导意见8.茶园蓟马类害虫防控技术指导意见9.辣椒旱覆膜集雨栽培技术指导意见10.红掌切花绿色高效栽培技术指导意见11.葡萄单幅连棚降密提质促早熟技术指导意见12.橡胶树叶螨综合防控技术指导意见13.云南精品咖啡生产技术指导意见14.滇黄精规范化种植技术指导意见15.东非狼尾草种子生产技术指导意见16.种猪现场选择技术指导意见17.规模化荷斯坦奶牛场建设指导意见18.牛出血性败血症防治技术指导意见19.山羊冻精人工授精技术指导意见20.种鸡场鸡白痢和禽白血病净化技术指导意见21.春季淡水鱼养殖技术指导意见22.薄层发酵床养牛技术指导意见云南省农业农村厅2020年3月31日——结束——。

2020年秋作马铃薯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2020年秋作马铃薯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2020年秋作马铃薯生产技术指导意见当前,正值秋作马铃薯主产区播种至芽条生长期。

针对今年气候特点和生产形势,农业农村部薯类专家指导组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提出2020年秋作马铃薯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一、中原二季作区1.优选良种。

选择早熟、高产抗病,休眠期短、结薯早,薯块膨大快、品质佳,适宜中原二季作区种植的品种,以30—50克的优质脱毒小型整薯为宜。

2.浸种催芽。

药剂浸种,捞出后晾干表层水,在通风阴凉避雨处催芽。

一般三层薯四层沙,每层沙厚度以不露薯即可,顶层沙厚约3—4厘米。

催芽过程中始终保持沙土湿润,待芽长1—2厘米时,捡出种薯,见光锻炼1—2天绿化后播种。

浸种催芽时需严格控制配制药剂浓度,做到随配随用。

3.整地施肥。

选择地势较高、排灌水方便、土质疏松肥沃,上茬非茄科作物的沙壤土地块。

播前深翻30厘米以上,结合深耕亩施商品有机肥100—150公斤、马铃薯专用配方肥50—70公斤。

耙平后,按行距60厘米起高垄,垄高10—15厘米。

4.适期播种。

从北到南,一般在8月上中旬至9月上旬播种。

播前在垄中间开浅沟,施入种肥,肥土混匀。

按株距20厘米播种,一般每亩5000株左右。

播后覆土10—15厘米。

也可采用宽垄双行种植方式,即垄宽80—90厘米,每垄播种两行,行距20—30厘米,株距25—30厘米,播后种薯高于垄沟底。

播种时间应选在早晨气温和地温都较低的时段,可于早晨5时开始,上午9时结束。

为降低土壤温度,播后可在垄上覆盖麦穗或玉米秸,也可和玉米套种,利用玉米植株遮阴。

5.田间管理。

水肥调控:播后到出苗要保持土壤湿润,土干即浇小水,使土壤见干见湿。

出苗后团棵前连续追肥2次,每次亩施硫酸钾型复合肥10公斤。

结薯期保持垄土湿润,垄沟不干不浇。

收获前7天停止浇水。

中耕培土:出苗前,浇水或雨后应及时表面松土。

生长期每浇一水中耕一次,并结合中耕培宽加厚垄土,使垄纵断面呈凹字形。

若雨水过大要及时排水。

6.适时收获。

2020年全省小麦、马铃薯秋冬播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2020年全省小麦、马铃薯秋冬播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2020年全省小麦、马铃薯秋冬播生产技术指导意见受新冠肺炎疫情和梅雨期超强汛情影响,今年全省农业生产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针对今年秋冬播天气的不确定性和小麦、马铃薯生产特点,要树立“七分种、三分管”和“抗灾秋冬播、科技秋冬播”的思想,立足防干旱、防渍害、防冻害、防倒伏、防病虫等“五防”措施,坚持适时、适墒、适量播种,强化田间管理,夯实明年夏粮丰收基础,提出以下技术意见。

一、推广优质品种。

以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绿色发展为目标,因地制宜选用适宜专用品种。

小麦重点在鄂北地区推广耐旱、抗病、抗倒和中强筋品种,在江汉平原推广抗赤霉病和抗穗发芽品种。

马铃薯在平原、丘陵、低山区域宜选择中薯5号、华薯系列、费乌瑞它等早熟品种,二高山及以上区域宜选择鄂马铃薯系列、米拉、青薯9号等中晚熟品种。

二、精细整地待播。

按照“早、深、净、细、实、平”标准,及早腾茬、深松灭茬,高标准、高质量整地。

稻茬麦产区要千方百计减少迟播、特别是过迟播种,水稻田要开好排水沟,稻谷成熟后及时低留桩收获,秸秆粉碎均匀抛洒还田,为小麦播种创造良好条件。

三、适时适量播种。

小麦以培育冬前壮苗为标准,严格把握播期,做到适墒适期适量播种。

鄂北地区小麦适宜播期为10月20日-30日,鄂南地区适宜播期为10月25日-11月5日。

鄂北旱地每亩适宜播种量10~12.5公斤,稻茬麦每亩适宜播量12.5~15公斤,根据播种时土壤墒情、整地质量、土壤肥力、种子发芽率等适当增减。

旋耕播种的麦田,宜在播后墒情适宜时及时进行镇压,有助于小麦抗旱、防冻和提高出苗质量、培育冬前壮苗。

马铃薯冬播不宜过早,平原、丘陵、低山区域适宜播期为12月中下旬至翌年2月上旬前,选择晴朗天气播种,早熟品种每亩5500穴左右。

二高山及以上区域马铃薯播期根据降雪影响适当提前或推迟。

马铃薯播深一般8~12厘米,费乌瑞它等品种宜播深15厘米,以防播种过浅出现青皮现象。

大力推行药剂拌种。

四、测土配方施肥。

根据不同产量水平和土壤肥力水平,积极开展测土配方肥料。

甘薯无公害高产高效生产技术

甘薯无公害高产高效生产技术

康 志河 王裕 欣
平 薯 3号 和 梅 营 1号 以 及 各 类 抗 病 品 种 ; 病 及 无 多 根 腐 病 地 区 , 用 多 抗 、 粉 率 高 、 产 品 种 商 薯 选 淀 高 1、 薯 1 9济 5号 、 薯 1 号 、 薯 1 号 ; 根 腐 病 且 豫 3 豫 2 在
维普资讯
作物杂志
Co s r p
2o. 066
甘薯无公害高产高效生产技术
肖利 贞 杨 国红
摘 要 论 述 了无 公 害 食 品 甘 薯 的 高 产 、 效 高
综 合 生 产 技 术 。 即 产 前 对 产 地 的 质 量 控 制 , 中 实 产
关键 词
甘 薯 ; 公 害 ; 效 ; 产 技 术 无 高 生
商 品 薯 : 多 病 区 及 无 根 腐 病 区选 用 徐 3 、 薯 8 ; 在 4商 5
在 根 腐 病 地 区选 鲁 薯 8号 和 郑 红 1 ; 无 根 腐 病 地 在 1
无公 害食 品甘 薯是 指产地 环 境 、 产 过程 、 终 生 最 产 品 质 量 、 全 卫 生 指 标 符 合 国 家 农 业 行 业 标 准 安 “ 公 害食 品 甘 薯 ” N 3 4—2 0 ) 使 甘 薯 中 各 无 ( Y 50 05 , 种 有 害 、 毒 物 质 限 地
产地环境 条件 ( 环境空气 质量 、 灌溉水质量 、 土壤
环境 质 量 ) 符 合 “ 公 害 食 品 蔬 菜 产 地 环 境 条 件 ” 应 无 ( Y 0 0—2g2 和 “ 公 害 食 品 产 地 环 境 评 价 准 则 ” N 51 () ) 无 ( Y T 2 5—2 0 ) 规 定 , 择 远 离 污 染 源 , 受 工 N / 59 04 的 选 不 农 业 污 染 及 其 影 响 , 态 条 件 良 好 , 具 有 可 持 续 生 生 并 产 能 力 的甘 薯 生产 区 域 , 水 方 便 、 层 深 厚 、 壤 结 排 土 土

无公害甘薯生产技术(5)

无公害甘薯生产技术(5)

无公害甘薯生产技术(5)一、栽秧(1)栽秧时间甘薯适期早栽可加长生长期,薯块大,出干率高,质量好。

春甘薯以5-10厘米地温稳定在16~17℃时为栽秧适期,春夏薯区的中部,春甘薯一般在谷雨开始栽秧,南部稍早些,北部宜晚些,最晚不宜晚于立夏。

夏薯生长期短,要力争早栽,春夏薯区的中南部要求在6月底前栽完夏薯,北部在小薯前栽完较为适宜。

(二)栽秧密度甘薯栽秧密度,华北地区春薯约为52500-67500株/小时m2,夏薯约为60000-75000株/小时m2,甘薯合理密植要因地制宜。

肥地、早栽或长蔓品种可稍稀些,反之则稍密些。

甘薯合理密植的株行距要合理,这样即能使植株在田间分布合理,又便于田间管理。

春薯的行距一般为70-80厘米,夏薯约为60-70厘米,行距过小,费工和管理不便,而且垄沟太浅,不易排水,株距一般以20-25厘米为宜。

(三)栽秧方法栽插的薯苗要剔去病苗、弱苗,选择壮苗。

薯苗较短时用斜栽法,苗较长时用船底形栽法,栽深以5—7厘米为宜。

夏薯从采苗圃剪下带顶芽的秧苗栽插。

生长势强,结薯多,栽插时顶芽要露出地面,约为3-4厘米,并在地面留叶3片,把其余的叶片埋入土中。

二、甘薯大田生育特点在华北,春薯大田生长期约170-180d,夏薯约110—130d。

大田生长期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一)生长前期从栽秧到封垄前。

春薯约60-70d,夏薯约40d。

春薯栽后约经3—4d开始扎根,栽后7—8d叶片发青,当心叶开始生长时为返青期,栽后30d左右开始生长分枝,栽后40—50d块根开始膨大。

高产春薯要求在6月底封垄,夏薯要求在7月底8月初封垄。

春薯前期气温低,雨水少,茎叶生长慢,田间管理的主攻方向是保全苗,促茎叶早发,早结薯,即以促为主,但不能肥水猛促,否则造成茎叶徒长而影响块根膨大。

夏薯由于生育期短,也是以促为主。

(二)生长中期从茎叶封垄到茎叶生长衰退前,这个时期块根膨大较慢,茎叶生长较快,是以生长茎叶为主的时期。

农业农村部农技中心2023年甘薯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农业农村部农技中心2023年甘薯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农业农村部农技中心2023年甘薯生产技术指导意见一、前言甘薯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适应性。

为了提高甘薯的产量和质量,保证甘薯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农村部农技中心制定了2023年甘薯生产技术指导意见,以期对甘薯生产进行科学引导和管理。

二、甘薯品种选择1. 选择适地适栽的品种:在不同地域和气候条件下,选择适应性强的甘薯品种,并根据当地的土壤肥力和水分状况选择适合的品种进行种植。

2. 选择高产优质的品种:选择产量高、品质好、抗逆性强的甘薯品种进行种植,提高甘薯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三、土壤准备1. 土壤改良:在种植前进行土壤改良,针对土壤的酸碱度、有机质含量和肥力状况进行施肥、翻耕或填埋,提高土壤肥力和通气性。

2. 土壤消毒:对于曾发生根结线虫、薯瘤线虫等病害的田地,进行土壤消毒处理,以减少病害发生的可能性。

四、甘薯的种植管理1. 种植密度: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条件,合理确定甘薯的种植密度,以保证植株之间的养分和空间竞争适中。

2. 良种育苗:采用良种育苗,保证育苗的健康和发育,以提高甘薯的移栽成活率和产量。

五、甘薯的田间管理1. 土壤保墒:在干旱季节,加强田间的水分管理,通过灌溉和覆膜等措施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

2. 土壤松耕:适时松耕土壤,保持土壤的松软和通气性,有利于甘薯植株的生长和发育。

3. 施肥管理:根据甘薯的生长期和生长需求,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肥,提供养分支持和生长调节。

六、甘薯的病虫害防治1. 病虫害监测:定期对田间病虫害进行监测和调查,掌握病虫害发生的规律和程度,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2. 病虫害防治:对于炭疽病、根结线虫等常见病虫害,采用防治措施进行治理,以减少病害对甘薯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七、甘薯的收获与储藏1. 收获时间:根据甘薯的生长期和品种特性,确定合适的收获时间,以保证甘薯的产量和质量。

2. 储藏管理:在收获后及时对甘薯进行清洗、晾晒和储藏管理,保证甘薯的储藏质量和商品价值。

甘薯生产须知

甘薯生产须知

来源:农视网类、蔬菜等可不施氮肥每公斤土壤速效磷低于20毫克时,亩 施五氧化二磷5公斤作底肥,高 于50毫克时可不施磷肥。

每公斤土壤速效钾低于30毫克时,亩施氧化钾20公斤;30 ~ 100 毫克时,亩施氧化钾10 ~ 20公 斤,超过150毫克时可不施钾肥。

4.加强田管,优化结构。

栽后15天,在晴天结合除草进行 中耕松土,7月下旬至9月上旬 注意抗旱,低洼易涝地块注意排水:根据地上部茎叶长势进行化 学控旺或打蔓控旺,中后期以促 进酱块膨大为重点,可结合控旺 和防藤蔓早衰,亩增施磷酸二氢 钾100克。

5.预防为主,防治病虫:对于黑斑病,选用苗床高剪壮苗, 栽插前可用适鋪剂处理J荐采用物理防治地下害虫,如田间设置 黑光灯诱杀成虫,并适当用高效低 毒农药有针对性地防控蛴螬、金 针虫、斜纹夜蛾,提高商品薯率。

6. 适期收获,科学贮藏因 地制宜建立不同模式的r 藏库,适当增加贮藏量。

针对不同消费 群体,做好产品分级销售,增加 产值。

S x田天m田间课甘薯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和T . 业原料作物,最近,农业农村部 制定出2020年甘薯生产技术指 导意见。

1.选用良种,培育种苗.选 用表皮光滑、无病斑、大小中等脱 毒薯块,采用温室大棚、电热温 床、冷床麵等^S 早培育健壮 种苗加强苗床土及薯块消毒、病 毒病预防,对黄化皱缩、严重卷叶 親常苗要及销毁。

2.调优茬口,合理密植.:,特 色作物与甘薯轮作或套种,可减 轻病虫害和连作障碍。

如小麦、 油菜、豆类、马铃薯等作物和蔬 菜。

鲜食豆类、榨菜等收获季节 较早的,前茬可优先种植鲜食型 甘薯-平坝地区推行大垄双行栽 培,垄距一般100厘米左右,垄 高25 ~ 30厘米;丘陵山地推行 小垄单行种植,垄距70 ~ 80厘 米,垄高25 ~ 30厘米。

净作时 鲜食类品种亩栽3500株,食品 加工和高淀粉加工类品种亩栽 3000 株 〇3.合理施肥,节本增效净 作时按照控氮、稳磷、增钾的施 肥原则,每公斤土壤速效氮低于 20 ~ 30毫克时,亩施纯氮5 ~ 20 公斤作底肥,高于80毫克吋可 不施氮肥前茬作物为小表、豆4. 合理控旺当植株生长至 35 ~ 40厘米高时,对出现旺长的地 块用适宜的生长调节剂进行控制。

甘薯封垄期灾后生产管理技术指导意见(2020)

甘薯封垄期灾后生产管理技术指导意见(2020)

甘薯封垄期灾后生产管理技术指导意见(2020)甘薯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重要的救灾减灾作物。

近一段时间阜阳地区降雨频繁,雨量较大,随着天气的好转,夏甘薯正处于封垄期,如何利用甘薯减轻灾害损失,选择适当的栽培技术及时进行灾后补救是关键。

甘薯灾后高效栽培的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及时清沟排渍。

洪水过后,立即开机或人工排涝,抓紧清沟除渍、起垄,以增加土壤通透性,确保甘薯正常生长,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

进一步理清田间沟系,做好“三沟”配套,预防二次涝渍。

甘薯是起垄栽培,容易形成局部渍水,水退之后要及时清沟排渍,尽快使田间干燥。

2及时控旺。

甘薯根系发达,抗逆性很强。

近期持续降雨,导致甘薯的不定根生长多,容易旺长。

田间判断出现旺长趋势的方法就是看,一看叶片颜色,二看顶端长势,三看叶柄长度。

叶片叶色浓绿,叶片宽大肥厚,秧蔓顶端竖起,叶柄长度比正常生长条件下长1/3—1/2。

薯控旺的方法:A、多效唑75克/亩兑水50千克,配成浓度为百万分之250~300的溶液进行叶面喷洒。

多效唑效果好,持效期长,性价比高,能提高植物叶绿素含量,改善光合效率,合理使用可以实现增产的目的,但用量过大,残留严重,甚至导致减产,对下茬作物副作用较大,对薯块的商品外观也有一定的影响;B、烯效唑,30-50mg/亩,烯效唑见效快,但持效期短,在甘薯上持效期7-10天;C、800~1000倍的矮壮素溶液,50~60千克/亩,每隔15~20天喷洒1次,连续喷洒2~3次;D、缩节胺原粉4~6克/亩对水50~60千克,每隔7~10天喷洒1次,连续喷洒2~3次。

如喷洒后8小时遇到降雨,可以降低一半浓度进行重喷。

进行叶面喷洒,每周1次,连喷23次。

喷施时间为晴天下午34时。

3及时防病虫。

水灾之后一般都是病虫发生快的时期,要及时防治病虫大发生。

渍害之后,虫害往往发生多,应加强虫害防控,特别是防治甘薯食叶害虫甘薯卷叶虫和甘薯天蛾,两害虫水灾后极易爆发,应注意观察,发现后及时防治。

意见2020年甘薯生产技术指导意见_0561文档

意见2020年甘薯生产技术指导意见_0561文档

2020意见甘薯生产技术指导意见_0561文档EDUCATION WORD意见甘薯生产技术指导意见_0561文档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

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南方薯区包含南方夏秋薯生态区和南方秋冬薯生态区。

南方夏秋薯生态区指北回归线以北、长江流域薯区以南的甘薯产区,包括云南中部、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北部、贵州南部、广西北部以及台湾嘉义以北的地区。

南方秋冬薯生态区指北回归线以南的甘薯产区,包括海南全省和南海诸岛、广东南部、广西、云南、台湾南部和福建南端沿海地区。

整个南方薯区由于高温多雨,土壤易受冲刷,有机质缺乏,肥料易流失。

南方夏秋薯生态区全年无霜期290-350天,平均气温18-23℃,年降水量960-2690mm,雨量充沛;甘薯多分布在红壤、黄壤和赤红壤的丘陵山地上,土壤偏酸性,比较贫瘠。

南方秋冬薯生态区全年无霜期325-365天,平均气温18-25℃,年降水量1510-2060mm(平均1730mm),常有台风暴雨;甘薯多分布在沿海地区的沙壤土和红壤土上,土壤偏酸性,比较贫瘠。

本区甘薯种植面积占全国种植面积的20%左右。

宽垄单行种植为主,种植密度较稀。

本区北部以夏薯为主;南部一年四季均可种植,主要以秋薯为主,冬薯次之,再次是夏薯,春种面积较少。

旱地甘薯与豆类作物轮作,水田多与水稻轮作。

因田块小、地形地势起伏大,甘薯生产机械化程度较低,多以中小型机械化为主。

本区现有品种仍然不能很好满足生产对品种多样性的需求,甘薯产业重点是发展优质鲜薯和优质加工原料用甘薯。

积极做好甘薯新品种的规划与布局,南部区域提倡周年供应,避免集中上市;适宜水旱轮作,做好种薯繁育,克服连作障碍,适当增加种植密度;示范推广轻简化栽培技术,提高加工产品档次,提高甘薯附加值,增加农户收入。

疫情防控期间甘薯生产技术指导

疫情防控期间甘薯生产技术指导

疫情防控期间甘薯生产技术指导近期各地都必须采取严格的防疫管控措施,加之暖冬连续阴雨天气,我省甘薯生产的春管春耕工作要解决以下问题:(1)部分农户尚未完成甘薯种薯种苗采购。

(2)已经采购或自留种的农户,种薯大量堆放在仓库,容易腐烂和发芽。

(3)种植甘薯所需的农资,以及有机肥堆制腐熟、田间整地培肥等工作。

农时不等人,对新型冠状病毒只要严格执行防疫措施,可以防控、不用恐慌。

大家一定要在执行各地的防疫管控规定、做好个人防护的基础上,科学安排、突出重点抓好春管春耕,从而为我省确保小康之年粮食和农业丰收作出应有的贡献:1.加强种薯保管一是种薯筛查。

对于形成烂斑的种薯,及时切除腐烂部位。

切除工作应选晴天进行,利于及时晾晒切口,入库前切口用石灰粉(或500倍多菌灵干细土粉)裹粉。

处理后种薯继续保存。

二是种薯晾晒防腐。

要及时选择晴好天气晾晒,最好在晾晒种薯前喷咪酰胺或其他广谱性杀菌剂,晾干种薯表面水分继续保存。

2.做好物资准备一是备足有机肥,进行充分堆制腐熟。

二是备足农药、肥料、黑地膜等生产物资。

3.搞好育苗移栽一是选用良种。

各地在生产中要根据不同用途、市场需求分别选用专用优质品种。

我省适宜鲜食及加工型甘薯品种推荐赣渝3号、广薯87、苏薯16、赣薯1号、普薯32等;适宜淀粉加工型推荐赣薯3号、商薯19、济薯25等;果脯加工型品种可选用苏薯16、徐薯32、浙薯13;烘烤型品种可选用广薯72、烟薯25;食用紫薯可选用宁紫1号、紫罗兰,加工型紫薯可选用绵紫薯9号、徐紫薯8号、赣紫12-27等。

严禁从甘薯小象甲、甘薯茎线虫等检疫性病虫发生疫区引进种薯种苗。

二是培育壮苗。

(1)育苗专业户可选择温室大棚育苗;农户可选择小拱棚育苗;夏薯建立采苗圃,也可采用露地育苗。

(2)种薯处理。

剔除病薯块、受冻薯块、选择无病无破损,具有本品种特性的种薯,并且用温汤和多菌灵药液浸种,种薯上床前在室内高温催芽。

(3)适时育苗。

春季温度稳定在7℃-8℃时,甘薯就可在大棚内育苗,或采用薄膜覆盖小拱棚育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甘薯生产技术指导意见欢迎来到,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收集的20xx年甘薯生产技术指导意见,欢迎大家阅读。

20xx年甘薯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甘薯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品种、工业原料和保健食品。

近年来,鲜食和加工比例逐年增加,市场行情较好,已成为重要的高效作物。

为充分利用各地光热资源,发挥甘薯在稳粮增收、提质增效上的重要作用,根据自然条件和生产特点,特提出20xx年甘薯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一、北方薯区
(一)区域范围
本区位于淮河以北至北纬45°之间,主要包括北京、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市)和江苏、安徽北部,以及吉林、辽宁南部地区。

(二)自然条件
本区属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8-15℃,无霜期150-250天,日照百分率为45%-70%,年降雨量450-1100毫米,土壤多为潮土或棕壤,平原区适合机械化作业,丘陵山地精耕细作水平高,是我国传统的甘薯主产区,为春、夏薯种植区。

(三)生产情况
本区位于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生产条件好,生产规模大,单产水平高,机械化应用广,种植面积占全国种植面积的30%左右。

辽宁、吉林、
北京等省(市),河北保定、陕西秦岭以北和山西北部,一年一熟,主要种植春薯,5月中下旬栽植。

山东全部,山西南部,江苏、安徽和河南的淮河以北地区,陕西秦岭以南,两年三熟,春薯于4月下旬至5月中旬栽植,夏薯于6月中下旬栽植。

全区主要种植淀粉型、鲜食型、色素提取型和食品加工用甘薯品种。

甘薯在上个世纪曾是本区的主要粮食作物,近十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食用和食品加工用比例不断提高,甘薯逐渐成为本区重要的经济增收和保健作物。

甘薯种植的规模化、机械化和集约化程度日益提高,逐步形成淀粉加工、鲜食和食品加工等支柱产业。

(四)发展对策
重点提高甘薯生产机械化和轻简化水平,促进产业提质增效。

本区淀粉用甘薯种植和加工集中度高,适宜规模化种植和大中型企业带动;鲜食用甘薯生产区位优势强,亟需提高商品薯率。

——区域布局。

山东丘陵、河北燕山南麓、豫西山地、淮河两岸、晋南旱垣和陕西东部山区是传统的淀粉型甘薯优势种植区域,重点发展淀粉型甘薯。

冀中、鲁中、豫北、苏北、皖北、晋中、陕西关中等地区充分发挥区位和交通优势重点发展鲜食型甘薯。

——关键技术。

示范推广脱毒(健康种苗生产)、地膜覆盖、配方施肥、化控、农机农艺配套、丘陵薄地"一改两增"轻简化栽培、平原旱地"两快一省"高效轻简化栽培和"一水一膜"轻简化栽培等技术。

——耕作模式。

主要以甘薯单作、甘薯与花生(或小麦)轮作、甘薯与烤烟(或鲜食玉米)间作套种等模式。

二、长江流域薯区
(一)区域范围
本区主要沿长江两岸丘陵山地,地跨东部、中部与西部各省,包括四川、重庆、贵州、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等省(市),以及云南北部、安徽和江苏南部地区。

(二)自然条件
本区地处长江中下游两岸北纬30°左右的中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较好,热量充足,雨量充沛,年降水量多在1000毫米以上,全年无霜期225-310天(平均260天),年均气温16.6℃,秋季昼夜温差较大适于甘薯产量形成与干物质积累,是传统的甘薯种植区。

(三)生产情况
本区是我国粮食主产区,也是我国三大甘薯主产区之一,种植面积占全国种植面积的50%左右。

长江中下游甘薯主栽区大多位于沿江浅丘、低山地区,虽然农业生产条件较好,栽培面积大,产量水平较高,但整地、移栽和收挖仍依赖传统方式与劳动力。

本区为夏薯区,一般每年3月上旬开始播种、种薯育苗,5月中旬开始移栽到田间,不少地方采用甘薯和玉米间套作,10月中下旬开始收挖。

近年来本区冬季改种蔬菜和其它经济作物,传统的麦-玉-苕间套耕作方式面临巨大挑战,其面积呈下降趋势。

根据市场需求,鲜销和加工的专用甘薯品种多数集约种植,面积正在不断提高。

(四)发展对策
重点促进甘薯品种结构调整,满足市场对优质鲜薯与优质加工原料
的需求。

积极做好专用甘薯新品种的规划与布局,示范推广简便易行的低成本增产技术与贮藏加工技术,大力促进甘薯就地加工转化,提高甘薯附加值,增加农户收入。

——区域布局。

城市周边地区优先发展优质、耐贮、专用型鲜食甘薯新品种、紫薯新品种以及优质菜用新品种;传统甘薯主栽区重点发展高淀粉加工专用甘薯品种与食饲兼用高产新品种。

——关键技术。

示范推广脱毒种薯繁育、地膜覆盖育苗、鲜食型甘薯标准化栽培、加工专用甘薯轻简化栽培、甘薯病虫害监测预警与绿色可持续防控、安全贮藏与就地清洁化加工及废弃物综合利用等技术。

——耕作模式。

专用甘薯净作,传统的麦-玉-苕间套耕作等模式。

三、南方薯区
(一)区域范围
南方薯区包含南方夏秋薯生态区和南方秋冬薯生态区。

南方夏秋薯生态区指北回归线以北、长江流域薯区以南的甘薯产区,包括云南中部、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北部、贵州南部、广西北部以及台湾嘉义以北的地区。

南方秋冬薯生态区指北回归线以南的甘薯产区,包括海南全省和南海诸岛、广东南部、广西、云南、台湾南部和福建南端沿海地区。

(二)自然条件
整个南方薯区由于高温多雨,土壤易受冲刷,有机质缺乏,肥料易流失。

南方夏秋薯生态区全年无霜期290-350天,平均气温18-23℃,年降水量960-2690mm,雨量充沛;甘薯多分布在红壤、黄壤和赤红壤的丘陵山地上,土壤偏酸性,比较贫瘠。

南方秋冬薯生态区全年无霜期325-365
天,平均气温18-25℃,年降水量1510-2060mm(平均1730mm),常有台风暴雨;甘薯多分布在沿海地区的沙壤土和红壤土上,土壤偏酸性,比较贫瘠。

(三)生产情况
本区甘薯种植面积占全国种植面积的20%左右。

宽垄单行种植为主,种植密度较稀。

本区北部以夏薯为主;南部一年四季均可种植,主要以秋薯为主,冬薯次之,再次是夏薯,春种面积较少。

旱地甘薯与豆类作物轮作,水田多与水稻轮作。

因田块小、地形地势起伏大,甘薯生产机械化程度较低,多以中小型机械化为主。

(四)发展对策
本区现有品种仍然不能很好满足生产对品种多样性的需求,甘薯产业重点是发展优质鲜薯和优质加工原料用甘薯。

积极做好甘薯新品种的规划与布局,南部区域提倡周年供应,避免集中上市;适宜水旱轮作,做好种薯繁育,克服连作障碍,适当增加种植密度;示范推广轻简化栽培技术,提高加工产品档次,提高甘薯附加值,增加农户收入。

——区域布局。

本区是以鲜食为主、副食品加工为辅的甘薯优势区域。

闽南、粤东、粤西、广西防城港、北海和海南岛等沿海地区是鲜食甘薯产业的集中优势带。

闽西北、广西和广东的丘陵山区是副食品加工优势区域。

——关键技术。

示范推广优质专用品种及其配套增产增效技术、安全病虫害(尤其是蚁蟓)的综合防治技术、脱毒及健康种苗繁殖技术和甘薯周年生产技术。

——耕作模式。

主要以甘薯单作、甘薯与豆类作物轮作、甘薯与水稻轮作、叶菜用甘薯平畦栽插等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