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药灸

合集下载

隔药灸治疗肠炎

隔药灸治疗肠炎

隔药灸治疗胃肠炎如果得病日久,腹泻重的,最好在天枢穴隔姜灸或直接灸每日七到十状,不要怕化脓灸,这样往往疗效好。

有病治疗就是个十分漫长的过程,千万不能着急,只要有效果,我们就要坚持。

艾灸治疗胃肠炎,可以调整阴阳、补胃健脾、驱寒补热,健脾和中、用艾灸治疗胃肠炎可以明显提高免疫力,没有服药的副作用,只要坚持配合治疗,有效率是100%。

这是一种绿色疗法,对人体没有任何伤害。

只要你坚持治疗。

【治则】调整胃肠气机、祛邪利湿、温肾健脾。

治疗疾病应该是上午较好,在10-11点以后,阳气开始升发。

涉及到的是一个升发的概念,也就是一阳初起,就是上午的11时。

【取穴】神阙穴中脘穴关元穴足三里梁丘穴用艾条悬灸,或隔姜灸、隔蒜灸都可以,如果直接灸会更好一些。

每天艾灸1-2次,每次,每穴10分钟。

10天为一个疗程,20天后统计疗效。

隔姜灸,可以把姜片切成3mm厚的姜片,上面用牙签扎上眼后,放在穴位上,上置艾柱,开始艾灸,每穴5状左右。

隔蒜灸的方法和隔姜灸一样,就是需要独头蒜,现在新蒜刚好上市,估计新蒜也好买。

如果你有胃肠炎,可以用艾灸治疗我按照您的方法艾灸神阙、中脘、关元、足三里还有天枢穴,单老师,我是蒲公英。

下面汇报一下我老公艾灸治胃炎胃肠炎的情况。

老公艾灸20多天,最近他说他胃口大开,早上猛吃早餐.一个好久不见他的朋友见了他,说他长胖了,老公好开心,说原来他原来不怎么相信艾灸的,现在对艾灸治病信心大增.本来按老师的指导,除灸胃肠主穴外,还要直对病灶灸.可是老公生性胆小,就是在中脘、天枢、神阙、关元和足三里温灸,总共一天才半小时。

结果效果就出来了。

老公的病也是求医无门的,一个老中医说”胃肠炎是世界顽症”。

现在老公又用老师的药填跻艾灸,我相信效果会更好。

过段时间再反馈效果。

可以这样给病邪出处单大夫:你好,我学着你视频中教的方法,开始给自己艾灸,到18日灸了11天了,让我开心的是大便已经成型了。

但是随之有了新的问题。

我这段时间一直是用隔姜灸,取穴分别是;神阙、关元、气海、足三里,隔天取穴:中脘、天枢、关元、足三里,时间大约在15—20分钟之间。

隔物灸操作步骤

隔物灸操作步骤

隔物灸操作步骤1. 简介隔物灸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通过燃烧特定草药,借助热量和草药的炎性气味,以达到疏通经络、祛寒驱湿、活血化瘀的效果。

本文档将介绍隔物灸的操作步骤,帮助操作人员正确使用该疗法。

2. 准备工作在进行隔物灸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确保操作环境安全卫生,通风良好,防止火灾和烟雾聚集。

- 准备草药,一般选择艾叶、艾绒等温热性草药。

- 准备其他必要工具,如炉子、隔物灸器具等。

3. 操作步骤步骤一:准备草药1. 按照个人需求,选择适量的草药。

一般情况下,每次使用草药的量约为30克左右。

2. 将草药进行净化处理,去除杂质和较长的茎叶。

步骤二:预热1. 将隔物灸器具置于操作区域,确保安全使用。

2. 使用火柴或打火机,点燃炉子中的木炭,使其燃烧达到适当的温度,一般为600℃左右。

3. 确认炉子温度适宜后,将草药放置在预热炉子上,让其缓慢燃烧。

步骤三:操作1. 确保草药燃烧后不会直接接触皮肤,以免烫伤。

可以使用隔物灸器具、瓷碗、竹篮等来隔离。

2. 将隔离好的草药放置在需要处理的身体部位上,以漫灸方式进行照射。

可以按摩、按压或用温热布包裹以加大效果。

3. 根据需要,可以在多个部位进行灸治疗,但需注意安全,避免温度过高导致烫伤。

步骤四:注意事项1. 在进行隔物灸前,需先询问患者是否有过敏史,如对草药过敏等,避免发生不良反应。

2. 患者在灸治疗过程中应保持安静放松的状态,避免激烈运动。

3. 灸治疗后,有些人可能会出现短暂的局部红肿、瘀斑等反应,这是正常的疗效反应,无需担心。

4. 注意灸治疗后的保暖,避免受凉或受风,以免影响疗效。

4. 总结隔物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医疗法,通过燃烧草药对身体进行疏通、调理。

按照本文档所述的步骤进行操作,可以更好地实现疗效。

在操作过程中,务必注意安全和患者的舒适感受,并遵循中医的原则和经验。

以上是隔物灸的操作步骤,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隔药灸操作流程

隔药灸操作流程

隔药灸操作流程1. 准备工具在进行隔药灸之前,需要准备以下工具:* 艾条或艾炷* 镊子或钳子* 药饼制作材料:药物粉末、蜂蜜、清水等* 毛巾或浴巾* 温度计(可选)2. 选择药物选择适合的药物是隔药灸的重要步骤。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选择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等作用的药物。

例如,可以选择干姜、附子、当归、川芎等中药。

3. 制作药饼将所选药物研成粉末,加入适量的蜂蜜和清水,搅拌均匀,制成药饼。

药饼应该具有一定的粘性和厚度,以便于艾灸时能够粘附在穴位上。

4. 确定穴位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选择适当的穴位进行隔药灸。

穴位的选择应该根据经络理论和穴位功效进行,同时要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舒适度。

5. 施灸将制作好的药饼贴在选定的穴位上,然后用艾条或艾炷进行施灸。

施灸时要注意控制温度,避免过热或过冷。

一般而言,隔药灸的时间为20-30分钟,但具体时间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而定。

6. 控制温度在施灸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温度。

如果温度过高,可能会导致皮肤烫伤或起泡;如果温度过低,则可能起不到治疗作用。

因此,在施灸过程中,需要时刻关注温度变化,并适时进行调整。

如果有温度计,可以通过温度计来监测温度。

7. 观察反应在施灸过程中,需要观察患者的反应。

如果患者的反应过于强烈,例如出现头晕、恶心、心悸等症状,应该立即停止施灸,并寻求医生帮助。

同时,还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皮肤变化,如果出现过敏或皮炎等症状,也需要及时进行处理。

8. 结束操作当施灸完成时,需要将药饼取下,并用毛巾或浴巾将局部皮肤擦干净。

同时还要注意做好个人卫生工作,如洗手等。

另外还要注意将施灸现场进行清理,如清理艾灰等。

10分钟掌握隔物灸法步骤

10分钟掌握隔物灸法步骤

10分钟掌握隔物灸法步骤本文将介绍隔物灸法的步骤,帮助您快速掌握该技术。

隔物灸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可以通过燃烧特定的草药在人体特定穴位上进行治疗。

步骤一:准备材料首先,您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隔物灸法所需的草药(如艾叶、艾草等)- 小火炉或其他可用的燃烧装置- 点火工具(如火柴或打火机)- 灭火工具(如灭火器或水壶)确保所有材料都是干净的,并且在操作过程中保持安全。

步骤二:选择穴位在进行隔物灸法之前,您需要选择适合的穴位。

这些穴位通常是经络中的特定点位,可以通过按摩或热敷进行治疗。

您可以参考中医书籍或咨询专业中医师以确定合适的穴位。

步骤三:准备燃烧装置将草药放入小火炉或其他燃烧装置中。

确保使用的燃烧装置稳固可靠,并且能够安全地燃烧草药。

步骤四:点燃草药使用点火工具点燃草药,确保草药能够持续燃烧。

请注意安全,避免火源接触到其他易燃物品。

步骤五:放置燃烧装置将燃烧装置放置在选择的穴位上,让草药的热量可以渗透到皮肤和穴位中。

请确保燃烧装置稳定,并且不会对皮肤造成伤害。

步骤六:保持时间根据需要,保持燃烧装置在穴位上的时间。

这个时间可以根据个人的舒适度和治疗效果来调整。

通常情况下,5到10分钟的时间是适宜的。

步骤七:灭火在燃烧装置燃烧完毕后,使用灭火工具将火源彻底灭掉。

确保火源完全熄灭,以防止火灾或其他安全问题。

步骤八:整理材料将燃烧完毕的草药和燃烧装置进行清理和整理。

确保所有材料都放置在安全的地方,并妥善保管。

步骤九:注意事项- 在进行隔物灸法之前,请确保自己对该技术有足够的了解,并咨询专业中医师的建议。

- 在操作过程中,请注意安全,避免火源接触到易燃物品。

- 如果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任何不适或意外情况,请立即停止使用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隔物灸法是一门复杂的中医技术,建议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操作。

本文提供的步骤仅供参考,请在实践过程中谨慎操作。

隔物灸技术(2024)

隔物灸技术(2024)

3
推动学术交流与合作
促进国内外艾灸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分享研 究成果和经验教训,共同推动艾灸技术的创新发 展。
06
总结与展望
回顾本次课程重点内容
隔物灸技术的基本原理
01
学习隔物灸技术的核心理论,包括隔物灸的定义、作用原理及
适应症等。
隔物灸技术的操作方法
02
掌握隔物灸技术的操作流程,包括隔物的选择、灸法的运用、
隔物灸对于一些难治性疾病如强直性脊柱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也具有一定的疗效,能 够缓解患者的疼痛和症状。
04
隔物灸操作技巧与经验分享
选取合适隔物材料的方法
隔姜灸材料选择
应选用新鲜老姜,切成 0.2-0.5厘米的薄片,中间 用针刺数孔,以便热力传 导。
隔蒜灸材料选择
独头大蒜切成0.2-0.3厘米 的薄片,中间用针刺数孔 ,或捣成泥状。
扩大艾灸适应症范围
寒性疾病
虚性疾病
隔物灸的温热作用能够温经散寒、活血通 络,对于寒性疾病如风寒湿痹、痛经等具 有显著疗效。
隔物灸能够扶正祛邪、补益气血,对于虚 性疾病如脾胃虚弱、肾阳不足等具有较好 的治疗效果。
慢性疾病
难治性疾病
隔物灸能够调整脏腑功能、促进新陈代谢 ,对于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 炎等具有辅助治疗作用。
络,提高艾灸的疗效。
减少皮肤损伤和疼痛
01
02
03
保护皮肤
隔物灸时,介质在皮肤与 艾炷之间形成了一层保护 屏障,能够减少艾灸对皮 肤的直接刺激和损伤。
减轻疼痛
由于介质的缓冲作用,隔 物灸能够减轻艾灸时的疼 痛感,使患者更加舒适地 接受治疗。
防止烫伤
隔物灸所选用的介质多具 有一定的厚度和韧性,能 够有效地防止艾灸时的烫 伤和起泡现象。

中药联合隔药灸治疗暴聋19例

中药联合隔药灸治疗暴聋19例
3 讨 论
作 用 。灵 龟 八 法 所 用 的穴 位 正 是 奇 经八 脉 与 十 二 经 脉 相通 的八
火针 古 称 “ 刺 ”具 有 温 经 散 寒 、 经 活络 的作 用 。 本 法通 燔 , 通 过 加 热 的针 体 , 由俞 穴 将 火 热 直 接 导 人 人 体 , 有 钊 刺 之 功 , 既 又
[ ] 谢 感共 . 龟 八 法 的巧 妙 开 穴 法 [ ] 学 文选 ,9 4 1 ()4 4 1 灵 J. 医 19 ,34 :3 . [ ] 张 晓 霞 , 之 煌 , 明 霞 , . 针 疗 法 治 病 机 理 初 探 [] 北 京 中 2 吴 董 等 火 J.
医 , 0 7,6 9 : 7 — 7 . 20 2 ( )5 6 5 8
参 考 文 献
者疼 痛 。鹤顶 、 鼻 、 眼 、 陵 泉 、 陵泉 、 钟 等 穴 位 于 膝部 , 犊 膝 阴 阳 悬 火针火力集中 , 强力猛 , 达病所 , 力透筋达骨 , 通经脉 , 势 直 热 温
使 气 血 充盈 、 骨得 荣 。 特 别是 远 道 取 髓会 悬 钟 穴 , 筋 临近 局 部 取 筋 会 阳 陵 泉 , 以起 到 填精 益 髓 、 可 强筋 壮 骨 之 作 用 。 同时 “ 以痛 为 俞 ” 取 阿 是穴 有 止 痛 、 , 化瘀 、 筋 骨 之 作 用 。 火针 通 过 针 刺 局 部 舒

3 02 ・
中国 中 医急 症 2 l O 1年 2月 第 2 0卷 第 2期 J T M. e .0 1 V 12 , o2 E C Fb 2 1 。 o. 0 N .
关 节 肿 胀 、 痛基 本 消 失 , 节 活 动功 能 恢 复 正常 。 疼 关 显效 : 关 节 膝

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操作技术

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操作技术

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操作技术主讲:史筱亮一、疾病简介1.定义: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以腹痛腹泻年夜或脓血便为临床主要表现的慢性特异性炎症性肠病,归属于中医学“泄泻”“肠辟”等范畴,多由脾胃虚弱,湿热蕴结,肝郁脾虚,脾肾阳虚所致。

2.特点:病程缓慢,病情轻重不一,有缓解和反复发作的趋势,失治或治疗不当造成反复发作,缠绵难愈。

3.后期常会导致肠纤维化,甚至恶变而引发结肠癌。

二、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标准:1.临床方面:具有慢性腹泻,粘液便,血便,腹痛,呈慢性反复性发作性或持续性,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少数患者仅有便秘或不出现血便。

既往史体检中要注意关节,口腔,眼,浆膜,皮肤,肝脾等肠外的临床表现。

2.乙状结肠或纤维结肠镜检查可见:①受累结肠呈现多发性浅表溃疡,伴有充血水肿;病变多由直肠起始,往往累及结肠,成弥漫性分布。

②肠粘膜外观粗糙不平,呈现细颗粒状,组织脆弱易出血,或可覆盖有脓性分泌物,似一层薄苔附着。

③结肠袋往往变平或变钝,以致纽袋消失,有时可见到多个大小不等的假息肉。

④结肠粘膜活检病理变化呈炎症反应,同时常可见到粘膜糜烂,隐窝脓肿,结肠腺体排列异常及上皮改变。

3.钡剂灌肠可见:①结肠肠管缩短,结肠袋消失,或结肠呈管状外观。

②复发性溃疡或有多发性假息肉表现。

③结肠粘膜粗糙,紊乱或见细颗粒样变化。

4.病理检查:排除菌痢,阿米巴痢疾,血吸虫病,肠结核等特异性感染性结肠炎与肉芽结肠炎,放射性结肠炎。

5.判断方法:①根据临床方面和乙状结肠镜或纤维结肠镜检检查之①②③三项之一(或)粘膜活检可诊断本病。

②结合临床方面和钡剂灌肠有①②③三项之一者可以诊断本病。

③临床表现不典型,但有典型的肠镜检查或钡剂灌肠典型改变者,诊断成立。

④临床方面有典型症状或有典型既往史,而此次乙状结肠镜、纤维结肠镜或钡剂灌肠检查无典型变化者,应列为“疑诊”,应予追踪检查。

三、治疗简介1.西医:主要采用内科治疗(口服水杨酸偶氮磺吡啶SASP),控制急性发作,缓解病情,减少复发,防止并发症,但疗效不理想且副作用多。

10分钟教你隔物灸法的正确操作方式

10分钟教你隔物灸法的正确操作方式

10分钟教你隔物灸法的正确操作方式
隔物灸法是一种常见的中医疗法,可以通过燃烧草药,将热量传导到身体的特定部位,以达到治疗或缓解症状的效果。

下面是隔物灸法的正确操作方式,供参考:
1. 准备工作:
- 确保环境安全,没有易燃物品。

- 准备好所需的灸具和草药。

- 选择适当的灸位,一般是身体上的经络、穴位或疼痛部位。

2. 准备草药:
- 选择适合的草药,如艾叶、艾草等。

- 将草药研磨成细末,或者使用现成的灸条。

3. 点燃草药:
- 将草药点燃,让其燃烧,产生烟雾和热量。

- 确保燃烧的草药不会伤害皮肤或引起火灾。

4. 隔物操作:
- 将燃烧的草药放在灸具上,如灸盒、灸架等。

- 将灸具放在皮肤上,与身体保持适当的距离,以免烫伤。

- 保持灸具稳定,并确保草药的烟雾和热量能够渗透到皮肤。

5. 操作时间:
- 隔物灸法的操作时间一般为10至20分钟,具体时间根据个
人需求和耐受能力而定。

- 操作过程中,可以适当调整灸具的位置,以使热量更好地传
导到需要治疗的部位。

6. 注意事项:
- 隔物灸法需谨慎操作,避免烫伤皮肤或引发其他不良反应。

- 如果有不适或疼痛感,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咨询医生的建议。

- 在操作过程中,可以辅助按摩或适当的休息,以增强疗效。

以上是隔物灸法的正确操作方式,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请在使
用前确保您对该疗法的安全性和适用性有所了解,并在必要时咨询
专业医生的意见。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操作时请务必谨慎,并根据个人情况做出适当调整。

隔药灸脐法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120例

隔药灸脐法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120例
( 东省 潍 坊 市 中 医院 , 东 潍坊 山 山 2 14 ) 60 1
摘 要 目的 : 研 究通 过 隔 药灸 脐 法 治 疗 小 儿 功 能性 腹 痛 的 临床 观 察 , 索 一 种 方 法 简便 , 效 确 切 的 小 儿 功 能 性 腹 本 探 疗
痛 的 治疗 方 法。 方 法 : 惠儿 随机 分 为 治 疗 组 10例 , 照组 8 将 2 对 0例 。 治 疗组 以腹 痛 贴外 敷 神 阙 穴并 用 艾 灸 , 照 组 1服 元 对 2 : 胡止 痛 片治 疗 。 结 果 : 两组 在 近 期 总有 效 率 、 期 总有 效 率 均 存 在 显 著 性 差 异 ( < . 1 。 结 论 : 药 灸 脐 法 治 疗 小 儿 功 远 P 00 ) 隔
寒 性 而 免 伤 脾 胃 阳气 , 可 借 酒 的 升 提 作 用 , 药 上 行 ; 可 食 并 引 且 用 , 毒副作用 , 引导诸药穿透皮肤 , 达病所。诸药相伍 , 无 可 抵 力
的刺激作用 , 又有药 物吸 收后 的作用 , 即是 穴位 和药 物 的综 合
作用 。神 阙穴 在 脐 之 正 中 , 脐下 肾 间 动 气 乃 人 生 命 之 根 本 , 针 《
志) 交通之 门户 , 称之神 阙。 脐为 先天之 命蒂 , 天之 气舍 , 故 ” 后
介 于 中下 焦 之 间 , 以 为经 气 的 汇 海 , 脏 六 腑 之 本 , 阙穴 是 所 五 神
先 天 之 根 本 , 聚 了人 体 先 天 之 阳气 , 为 后 天 之 气 舍 , 与 十 汇 又 并
阴之 冲逆 , 筋 脉 之 急 挛 , 关 节 之 壅 阻 ” “ 抵 杂 症 百 出 , 疏 利 ,大 非
[] 杨 锡 强, 著文 . 科 学 [ ]北 京 : 民卫 生 出 版社 , 1 易 儿 M . 人

隔药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观察

隔药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观察
桂诗 琪 ( 海南省三亚市 中医院 ,海 南 中图分类号:R 2 . 3 31 三亚 ,5 2 0 7 0 0) 文章编号 :17 —8 0( 0 2 30 6 .2 6 47 6 2 1 )0 —0 10
文献标识码 :A
【 摘
要 】 目的:观 察旋提 手法配合 热敏 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 。方 法:对 5 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 患者采用旋提手法
待艾条燃尽 ,除去灸盒和纱布 ,用干毛 巾轻轻将皮 肤擦净 。治
疗 组 和 对 照 组 均 以 1 d为 1 疗 程 ,两 组 均 在 完 成 4疗 程 治 疗 4 个 后 评 定疗 效 。
22 对 照 组 .
1 临床资料
11一 般 资料 .
柳 氮 磺 胺 吡 啶 口服 1 ,每 日 2次 ,连 续 用 药 3月 ,观 察 期 g 间不 再 服 用 其 他抗 风湿 药 。 23 统 计 学 方法 _ 计量 资 料 用 t 验 ,计 数 资料 用 检 验 。 检
产,批号 H 3005 ) 1 24 0 ,治 疗 方 法 ; 患者 取 俯 卧 位 , 暴 露 从 大
症为主 的原 因不 明的 自身免疫性疾病 ,以侵犯脊柱为主 ,早期 表现为滑膜 炎和 韧带附着点 的病变 ,晚期 由于韧带钙化造成脊 柱强直 。临床表现为骶髂 关节 疼痛 ,连及两 下肢 沉重无力,脊
h f c o t wog u s wed c v r dt r t n g u ni r v t ee e t f et r o p , i s o e e h et ame t o pi mp o i gp i,o r S a dC r a t ep o e h dag o fe t h e r n a l we E R n -e c v r ti a n i n o de c.

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技术

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技术

中医对溃疡性结肠炎病因病机旳认识
感受外邪(以湿邪为甚),或饮食不节,而致脾胃 损伤,运化失职,引起大肠失司而致泄泻;
情志失调,忧思恼怒,肝气横逆,乘脾犯胃,脾胃 受制,运化功能失常而腹泻;
脾胃虚弱,不能受纳水谷,运化精微,水谷停滞, 清浊不分,混杂而下,遂成腹泻;
肾阳虚衰,命门之火不能温煦脾土,脾虚则不能腐 熟水谷,因而泄泻。
护理
• 四时节气更变旳调护 • 生活起居劳逸护理 • 饮食护理 • 陶冶性情
四时节气更变旳调护
• 春季:除用食物药物补阳之外,应注意预防 风邪侵袭。初春需有防寒措施,春末气候转 暖,多做户外活动。
• 夏季:不要食凉,夜露,或湿地濡衣,但要 通风降温;切勿恣食生冷瓜果,或误食腐败 食物,前者可造成脾阳被遏,运化失常;后 者伤食中毒,发生胃肠道疾病。
77.45%;
隔药灸机理研究
• 本研究提醒隔药灸具有温阳、行气活血旳作用,能够 改善病变部位血液循环,有利于止血及增进炎症旳吸 收,从而到达溃疡部位肉芽组织旳新生、粘膜上皮修 复旳目旳。
• 粘蛋白观察成果亦提醒,隔药灸治疗不但能有效地纠 正结肠粘膜病变,而且能消除多种刺激原因,从而使 结肠粘膜旳分泌功能恢复正常。
陶冶性情
• 利用欣赏,种养花卉,栽培盆景等,练习书法作 画,下棋等等,以到达陶治情志,解除烦闷忧虑 旳目旳。
• 音乐旳旋律、节奏,音调旳高下强弱,对人体产 生不同旳效应。 高亢激昂旳歌曲,能够焕发精神,鼓舞斗志; 悠扬明快旳歌曲,使人心旷神怡,胸怀开朗; 低沉凄婉旳歌曲,使人心情抑郁,情志萧条; 洪亮和缓旳歌曲,使人神情舒畅,怡然自乐。
常见旳中医证型
湿热内蕴 肝郁脾虚 脾胃虚弱 脾肾阳虚 阴血亏虚 气滞血瘀
湿热内蕴型

隔物灸的定义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隔物灸的定义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隔物灸:传统中医疗法的瑰宝》隔物灸,作为一种源远流长的传统中医疗法,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显著的疗效,在中医领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它融合了中医理论与实践,通过在穴位上施灸,并在艾炷与皮肤之间隔以特定的介质,从而达到温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的目的。

本文将深入探讨隔物灸的定义、操作流程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以期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这一古老而神奇的疗法。

一、隔物灸的定义隔物灸,顾名思义,就是在艾炷与皮肤之间隔以某种介质进行施灸的方法。

这种介质可以是药物、食物、兽皮等,其作用在于借助介质的特性,增强艾灸的疗效,同时也起到保护皮肤、防止烫伤等作用。

隔物灸的理论基础源于中医经络学说和灸法原理。

中医认为,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贯穿全身,通联脏腑和体表。

通过刺激穴位,能够调节经络气血的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而灸法具有温通经络、散寒止痛、扶阳固脱、消瘀散结等功效,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隔物灸则将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了艾灸和介质的双重作用。

二、隔物灸的操作流程(一)准备工作1. 选择合适的介质根据治疗的疾病和患者的体质,选择合适的介质。

常用的介质有生姜、大蒜、附子、食盐、豆豉、凡士林等。

生姜具有温经散寒、解表散寒的作用,适用于风寒湿痹等疾病;附子具有温阳散寒、止痛的功效,常用于阳虚寒盛的病症。

2. 准备艾炷艾炷是隔物灸的重要材料,一般选用纯净的艾绒制成。

艾炷的大小和壮数可根据患者的芳龄、体质、病情等因素来确定。

3. 选取穴位根据患者的疾病症状,选取相应的穴位。

穴位的选取应遵循中医经络理论和辨证论治的原则,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关元、气海、命门、大椎等。

4. 清洁皮肤在施灸部位,用温水或酒精棉球清洁皮肤,以保持皮肤的清洁和干燥,防止感染。

(二)操作步骤1. 放置介质将选好的介质置于施灸部位的皮肤上,如生姜片、附子片等。

介质的厚度应适中,一般以 0.2-0.3 厘米为宜。

2. 安放艾炷将艾炷放在介质上,用线香或火柴点燃艾炷的尖端,使其燃烧。

中医隔药艾灸

中医隔药艾灸

中医隔药艾灸艾灸法,它是以艾叶制成艾绒作为灸材的一种施灸方法,无论古代还是现代,临床上应用得最多最普遍的是本法。

可要根据中医辨证施治加以中药外敷(家传验方),针灸,对症施治,在以之灸法,效果显著,达到治疗疾病、防病保健、养生美容之功效。

隔药艾灸特色:一、安神舒眠灸适应症状:失眠,多梦,面色不华,神疲乏力,精神不振,头晕目眩,记忆力减退等二、补阳扶正提神灸适应症状:四肢冰凉怕冷,腰膝酸软冷痛,性欲减退、免疫力低面色苍白浮肿,肌肤衰老头发脱落、耳鸣、眩晕健忘,神疲乏力小便不利、肢体浮肿三、益气养血抗衰灸适应症状:头晕目眩,少气懒言,神疲乏力,自汗心悸失眠,多梦,健忘,记忆力减退面色苍白或萎黄,色斑,皮肤早衰四、健脾开胃固本灸适应症状:食欲不振,胃痛、胃胀、胃凉,打嗝、吐酸水、反胃腹泻、便溏、消化不良以及因脾胃虚弱而致的皮肤萎黄及色斑肌肤五、散寒除湿祛痛灸适应症状:针对受风、寒、湿、热等外邪的侵袭,导致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胀、麻木、疼痛、屈伸不利症状六、安宫定坤舒爽灸适应症状:月经周期紊乱、经量少、色暗、有血块、痛经宫寒性冷淡,盆腔炎、附件炎、宫颈炎、白带异常等畏冷肢凉以及因妇科引起的肤色晦暗,色斑、皱纹等问题肌肤艾灸种类肤灸法:压灸无瘢痕灸瘢痕灸法艾炷隔物灸法:隔姜灸隔碗灸隔纸灸隔矾灸隔醋灸隔粉灸隔蒜灸隔葱灸艾条悬灸法:齐灸排灸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艾条隔物悬灸法:隔布灸隔药纱灸隔膏药灸艾条压灸法:指灸衬垫灸灸笔灸雷火针灸。

艾灸器灸法:温盒灸温筒灸温管灸。

温针灸及其他灸法:温针灸骑竹马灸隔姜温针灸等。

作用温通经脉、调和气血、协调阴阳、扶正祛邪,壮肾强腰,去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美容养颜适应症女性手脚冰凉、面色晦暗、月经不调、痛经、黄褐斑、子宫肌瘤、浮肿肥胖、宫寒不孕等。

失眠,遗精、阳痿。

消化不良,胃火衰退、浮肿、水肿等。

临床应用1.甲状腺机能减退症取穴:肾俞、脾俞、命门。

治法:上穴均取,双侧同用。

肚脐隔药灸操作方法

肚脐隔药灸操作方法

肚脐隔药灸操作方法
肚脐隔药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常用于调理身体、促进健康。

下面是肚脐隔药灸的操作方法:
步骤一:准备工作
1. 准备好干净的药灸罐、艾叶、火机或火蜡烛等工具。

2. 清洁肚脐周围的皮肤,用温水洗净并擦干。

步骤二:灸治前的调理
1. 在进行肚脐隔药灸前,最好空腹或者饭后1小时之后进行。

2. 拿出艾叶,抓一小捧搓热,悬于离肚脐2-3寸处。

步骤三:药灸操作
1. 将擦干的艾叶点燃,等待它燃烧至微火状时轻盖于肚脐上方约2-3寸处,不能直接接触肌肤。

2. 调整距离,让热量适中,轻轻移动药灸罐,使艾叶在皮肤上焚灼出微微热感,悬于肚脐之上。

3. 艾灸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可根据个人耐受能力自行调整。

4. 在灸治过程中,保持放松,可以采用冥想、听音乐等放松方式。

步骤四:灸后护理
1. 灸治结束后,注意保持温暖,避免受凉。

可以盖上毛毯或穿上一件保暖的衣
物。

2. 灸后皮肤可能有轻微红肿或热感,这是正常现象。

如果出现异常症状,如过敏、皮肤损伤等,应尽快就医。

3. 喝适量的温开水,帮助身体排除代谢废物。

4. 每周可以进行1-2次肚脐隔药灸,连续几周或几个月,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调整。

请在进行肚脐隔药灸之前咨询专业中医师,以确保操作正确和安全。

如果有任何不适或疑问,及时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隔药灸治疗恶阻的案例解析

隔药灸治疗恶阻的案例解析

者忍耐 为度 ,灸完后 去除灰 烬、生 姜片与 药物粉末 ,注 意保
暖 ,与 房 间 的 通 风 ( 可用换 气扇 ) 。灸 4柱 / 次 ,5 d为 1 个 疗
程 。
3 典型病例 患者甲,女 ,2 9岁,怀孕第 5周 ,每于晚饭 后出现呕吐 ,
遂 来就 诊 。主 要 症 状 :晚 饭 后 呕吐 不 食 , 食入 即吐 ,呕 吐物 为
【 摘 要 1 目的:探讨恶 阻的更为安全,毒副作 用更小的治疗方法 。方法 :用艾绒隔木香与砂仁粉末与生姜 片,灸神 阙、中 脘 、足三里三穴。结论:通过案例解析 ,该 治疗方法无毒副作 用,操作 简单 ,安全性 高,更 易被 患者接 受。其治疗经验供参考。
【 关 键 词 1 恶 阻 ; 隔 药 灸 ;案 例 解 析 [ Ab s t r a c t ] T o e x p l o r e a s a f e a n d e f e c t i v e me t h o d i n t r e a t i n g v o mi t i n g . Me t h o d s : T o v e r i f y t h e T C M Mo x i b u s t i o n i n t h e r t e a t me n t
o f t h e p o i n t o f S h e n q u e , Z h o n g wa n, Zu s a n l i . Co n c l u s i o n : TC M Mo x i b u s t i o n wa s a s a f e a n d e a s y t o b e a p p l i e d .
2 . 3 制作
2  ̄ 3 . 1用粉碎机将木香和砂仁打碎 , 再用 6 5目的筛 子筛 出粉末 。 2 _ 3 . 2 将直径约为 3 c m 生姜切成 3 mm厚 的薄片 , 用针灸针在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隔药灸,随着亚健康的"泛滥",人们对养生的要求提高。

艾灸也随着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隔药灸。

这一艾灸精华和现代中药科研成果精华的结合,形成了现代的间接灸法——隔药灸。

纵观艾灸史,传统艾灸源于灸疗,盛行于艾灸,顶峰于传统隔药灸。

艾灸是一个过渡期,是一个重要的过渡期,他最终走向隔药灸。

现代艾灸的发展,也会遵循历史的轨迹,发展到艾灸历史上的最高境界——隔药灸。

1隔药灸的药粉末的分类编辑①针对某些病证的区域护理如骨质增生、足跟痛、关节疼痛、腰痛、痛经等;操作时可局部用药,如阿是穴等。

②根椐脏腑、经络、气血制作的药末如;活血化瘀药、复元活血汤、温经汤羌活胜湿汤用于气滞血瘀经络瘀堵手脚怕冷等2隔药灸的适用人群编辑阳虚体、寒体、湿体、瘀体、脏腑功能减弱、老化、早衰、免疫力低下、各类关节痛、颈椎病、肩周炎、项背腰痛、烦躁易怒、失眠多梦、畏寒肢冷、头晕目眩、神经衰弱、健忘、子宫脱垂、月经不调、痛经、宫寒不孕、带下病、面部肌肉松弛老化、脸色暗黄、精神疲倦、少气懒言、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糖尿病、脂肪肝、高血脂、食欲不振、口苦口腻、胃酸、胃痛、胃胀、胃寒、腹泻、便秘、贫血、经血量少、色淡、经期延后、崩漏人群、白带绵绵、便血、尿血、皮下出血、眼袋、水肿、肥胖或消瘦、面色暗沉、早衰、色斑、疲劳、老年斑、自汗、盗汗、脱发、头晕、眼花、耳鸣、耳聋、失眠、腰膝酸软、腰酸背痛、性冷淡、尿频、尿闭、尿失禁、尿路感染、更年期综合症、痛经、月经不调、男女生殖系统问题、牙齿易于松动、甚至过早脱落、面色无华、憔悴、皮肤干燥、经常感冒、胸闷、鼻咽干燥、自汗、无汗、鼻塞、流涕、不闻香臭、或鼻出血、喘促胸闷、水肿、小便不利、抽烟、用于心神不宁失眠多梦、面色(白光)白、晦滞、面部青紫、或面色红赤、头痛、头晕、神经衰弱、失眠、多梦、烦躁、健忘、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心悸、经常胸闷、心情抑郁、头胀头痛、面部色斑、面色发青、老年斑、急躁易怒、情绪低落、视物昏花、乳房胀痛、乳腺增生、小腹胀气、闭经、食欲减退、脂肪肝等以上操作时可穴位用药3隔药灸临床借鉴编辑咳喘取穴:定喘、肺俞、心俞、膈俞。

治法:将细辛21g,白芥子21g,甘遂12g,白果30g,地龙20g,黄芪30g,半夏20g,柴胡20g,元胡21g,川芎30g,补骨脂20g,五味子20g。

上药共研细末分别贴于上述穴位,以艾灸仪灸之,先期每日一次,后每三日一次疗效:以上法共治92例。

结果治愈43例,好转44例,无效5例。

总有效率94.6%。

取穴;至阳。

治法:选好穴区后,用隔活血化瘀药粉灸疗,每次30min,每日1次,3星期为1疗程。

疗程间隔5日。

施灸期间停用一切有关药物及忌寒凉之品。

疗效:共治冠心病患者60例(内伴心绞痛者21例),隔药饼灸后不仅对临床症状的改善有显著效果外,心电图和甲皱微循环(除平均管襻数和平均管径数外)也均有明显改善(P<0.5~0.001)。

胃下垂取穴:中脘、神阙治法:药粉制备:附子6g、肉桂6g、丁香6g、党参6g、黄芪6g、白术6g、香附3g、陈皮3g、麦芽3g、桑寄生3g、升麻3g。

将诸药共研细末用法:二穴同取,用时每穴取一药粉,以艾灸仪灸之。

每日灸治1次,10次为一疗程。

疗程间隔3~5日。

疗效:共观察50例,经治疗3个疗程,结果:痊愈37例,;好转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

脾虚证取穴:分二组。

①足三里、关元;②中脘、血海。

治法:药饼制备:黄芪、川芎各6份,党参、白术、陈皮各3份,干姜、白蔻仁各2份,甘草1份。

将上药共碾细末,以艾灸仪灸之。

用法:每次取一组穴,二组穴位交替使用。

在所选的每个穴上,用1份灸粉施灸,每日治疗1次,三个月为1疗程,一般治疗1个疗程。

疗效:共治疗50例,结果:痊愈10例,显效26例,有效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0.0%。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取穴:主穴:分为二组。

①中脘、气海、足三里;②大肠俞、天枢、上巨虚。

配穴:脾胃虚弱加脾俞,湿热蕴结加水分,肝郁脾虚加肝俞、脾俞,脾肾阳虚加关元。

便秘加中注,脓血甚加隐白。

治法:主穴两组穴位交替使用;配穴据证(症)而加。

双侧均取。

药饼选用附子、肉桂、丹参、红花、木香、黄连等药研成细粉密藏备用。

根据不同证型,配制不同药饼。

湿热蕴结以黄连、丹参、红花等为主药,配以适量木香粉。

其它各型均以附子为主药,配以适量肉桂、红花、丹参、木香等药粉。

每份药粉2.5g,以艾灸仪施灸,每日三次,12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休息3日,6个疗程为疗效观察阶段。

疗效:采用隔药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3O例,结果近期治愈17例,有效12例,无效1例。

总有效率96.7%。

通过对临床患者出现较多的几个症状作了观察,发现以主诉腹痛、腹泻、粘液血便为多见,其次是里急后重、肠鸣等。

隔药灸治疗后,患者自觉症状有明显改善,提示隔药灸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尤其是对轻、中度患者。

当然,重度患者需配合西医内科治疗甚至必要时外科治疗。

另隔药灸对里急后重症状的改善效果明显高於对肠鸣的改善效果。

机理研究表明,结肠黏膜T+8细胞明显低于正常组(P<O.01),肠上皮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HLH-DR抗原表达,提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存在肠黏膜局部免疫功能紊乱。

隔药灸能有效纠正肠黏膜的异常免疫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或和消除肠上皮细胞HLA-DR抗原表达,增加T+8细胞数,调整T淋巴细胞亚群间的比例有关。

取穴:分为四组。

①大椎、肾俞;②命门、脾俞;③气海、血海;④膈俞、肺俞。

治法:药粉包制备:以白附子、乳香、没药、丁香、细辛、小茴香、苍术、川乌、草乌各等量,共研末用法:上述4组穴位,每次取一组,轮流选用。

行隔药粉灸。

每周灸2次,以穴区出现红晕为度。

部分局限性硬皮病患者加用剌络拔罐。

3个月为1 疗程。

疗效:共治21例,其中系统性硬皮病5例,局限性硬皮病16例。

灸治期间停用其他药物。

结果:有效12例(系统性3例,局限性9例),有效率为57.1%。

甲皱微循环检查,发现36.89%管襻顶有瘀血,治疗后减少至21.78%,前后对比有显著差异(P<0.01)。

其中毛细管襻极度弛张者,治疗后基本消失,21例患者治疗前低于正常值的淋巴细胞转化率,治疗后显著提高(P<0.01)。

肱骨外上髁炎取穴:阿是穴(压痛点)。

治法:药饼制备:将川乌、乳香、没药、川芎等中药配制好后,烘干研成细末用法:将药粉包置于肱骨外上踝压痛最显著处,以艾灸仪施灸,每次30min,以局部出现深红晕为宜。

另配合针刺:取患者患侧列缺、手三里、曲池和阿是穴,施以捻转手法。

病程2个月以上者,可对阿是穴作远点透刺,并行提插手法。

留针20min,留针期间行针2次。

针刺与药饼灸每隔1日交替进行,每6日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疗效:共治37例,经2个疗程治疗,治愈29例,显效4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

足跟痛取穴:阿是穴(压痛点)。

治法:取患侧压痛点,双侧疼痛者取双侧压痛点。

按独活寄生汤加味配方。

诸药研细将药饼置于所选穴区;在药粉上安放艾灸仪。

艾灸40min,取下灸仪,每日艾灸一次,10次为一疗程,一般须连续治疗二个疗程。

疗效:共治104例,临床治愈59例,显效24例,好转15例,无效6例。

总有效率94.25%。

同时发现病程越短,疗效越好。

年龄越小,疗效越好。

老年骨质疏松症取穴:分四组。

①大椎、大杼、肝俞;②中脘、膻中、足三里;③脾俞、肾俞、命门;④神阙、关元。

治法:药饼制备:补骨脂、当归、生熟地、仙茅、仙灵脾、丁香、玉桂等采磨制成极细粉末用法:每次取一组穴,四组穴可轮流选用。

双侧均取,每穴放一药粉包,以艾灸仪施灸,隔日艾灸一次,每次一组穴,按上述4组穴顺序灸毕,再隔灸,如此循环至24次为一疗程。

疗效:本组21例患者,在艾灸前均有不同程度的肾虚之证,表现为腰脊板滞、足胫酸软、足跟疼痛、头晕耳鸣、神疲乏力、步履缓慢、活动不灵活……等,懒于参加活动及锻炼。

当艾灸30~40壮以后,逐渐表现出不易疲劳,精力日益充沛,作家务事也有劲,动作较艾灸前灵活,步履有力轻快,并能参加活动,锻炼身体,运动量不断增加,腰胫酸痛明显好转。

实验结果表明,本组骨密度平均值在艾灸前低于同龄人的正常值,而隔药饼艾灸后高于正常值,且比艾灸前显著上升,P<0.005,临床症状也随之好转。

取穴:神阙治法:取炒莱菔子适量研细末。

患者取仰卧位,神阙穴常规消毒后,将药粉包敷在神阙穴上,以艾灸仪施灸,以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度。

一般灸20min~30min,6小时~12小时1次,治疗2次无效者,可改用其他治疗方法。

疗效:以上法共治60例,经治疗1次有效者38例,治疗2次有效者1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33%。

腰软组织损伤取穴:肾俞、命门、阿是穴(压痛点)。

治法:药粉包制备:方一:当归、白芍、红花、川断、狗脊、公丁香、桑寄生、升麻、川芎、木香各10g,乳香、没药各6g,全蝎3g。

研末,备用。

方二:药粉采用生川乌、生草乌各20g,丁香10g,肉桂10g,樟脑40g,共研细末。

治疗先选定软组织损伤处最明显的压痛点,作一标记。

根据痛处面积的大小,配制药粉包。

用法:用方一时,上穴均取。

灸治时体位应舒适合理,极大多数取俯平卧位,应放松衣带。

将药粉放在俞穴及压痛点上,以艾灸仪施灸。

灸毕,要求达到灸部皮肤微微发红,应避免过分烫灼而起水泡。

用方二时,仅取痛点。

将痛处敷药粉,施灸,一次40min。

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2~3日。

一般治疗1~3个疗程。

疗效:用方一或方二药饼粉,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或痊愈。

其中用方二灸治新伤84例(平均治疗次数为3次),痊愈75例,显效8例:有效1例。

有效率100%。

灸治陈伤16例(平均治疗次数为9次),痊愈3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3例。

有效率81.3%。

小儿厌食症取穴:神阙。

治法:灸药制备:大黄、半夏、蜀椒、麦芽、白术、枳实,共研细粉,贮于瓶中,备用。

用法:时取药粉适量。

以艾灸仪施灸,局部有温热感,患者能耐受为度。

婴幼儿治疗时,术者可提起纱布,用手触试温度,以免烫伤,每日1次,7日为1疗程,至治愈为止。

疗效:120例厌食症小儿中治愈90例,显效18例,有效7例,5例无效。

总有效率为95.8%。

本组病例,病程为1~12个月。

多数病例做了微量元素测定,发现部分厌食患儿与锌的微量元素偏低有关,经治疗后锌含量均有不同程度上升。

过敏性鼻炎取穴:迎香、鼻通、印堂、百会、大椎、大抒、风门、肺俞。

治法:药粉包制备:用白芥子、元胡、细辛、肉桂各10g,麝香、冰片各0.3g共研细末。

用法:患者取坐位,先以1寸毫针刺迎香透鼻通,印堂、百会斜刺。

然后头稍低,于大椎、大杼、风门、肺俞穴位(双侧均取)上各放一配制好的药粉包后以艾灸仪施灸,10次为1疗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