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和隔药饼灸
艾灸的具体操作方式及三个阶段
艾灸的具体操作方式及三个阶段很多人都认为中医艾灸就是针灸,其实不是,艾灸只是针灸的一种方式,而艾灸养生的显著效果使很多人都喜欢上了这种保健方式,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艾灸的操作方式。
艾灸的操作方式1、艾条灸艾条灸的主要原料就是艾绒,优质的艾绒决定了艾条灸的效果是否显著,除了艾绒,在艾条灸里我们也会放入一些药物,不同的药物针对不同的病症,能够帮助人缓解及治疗病症,这称为药艾条。
灸治时将艾条一端点燃,对准穴位,并与穴位保持一定的距离,以使用者感觉温热为宜。
2、艾炷灸艾炷灸是将艾绒做成的圆锥形的艾炷,直接或间接地放在皮肤上,从上端点燃。
如果直接放在皮肤上,艾炷燃尽后才换炷再灸,皮肤局部就会烫伤起疱以产生无菌性化脓,称为化脓灸,又叫瘢痕灸。
唐朝名医孙思邈的《千金要方》里说的“若要安,三里常不干”,就是指足三里处的瘢痕灸。
间接灸是在艾炷和穴位间衬隔某些药物,如生姜片、蒜片、附子饼、食盐等,不但能防止烫伤皮肤,还能发挥这些衬隔药物的作用,增强灸疗效果。
如隔姜灸可治疗虚寒性腹痛、腹泻,隔蒜灸可用于治疗毒虫咬伤等。
3、温针灸温针灸是在针刺得气后,留针在适当的深度,将一团艾绒缠绕于针柄或将一小截艾条套置在针柄上,然后点燃艾绒或艾条,直至燃尽,使热力通过针体传入体内,从而同时起到针和灸的作用。
艾灸的三个阶段1、初级阶段最基本的身体反应就是出现热感的传递。
这种热感可能会出现在局部也可能是全身性的。
2、中级阶段在艾灸过程中,施灸部位也就是对应的病毒部位会出现一些症状,这些反应是由于艾灸对人体病症的刺激而产生的的。
如果我们其他部位也会有这种反应那就需要重视了,这往往是身体潜在病症的艾灸反应,遇到这种情况,病人应当理性的分析,同时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
这个阶段身体热力传感仍然存在,特定区域会出现跳动,冒水泡的感觉,均属正常的艾灸反应。
慢性病人这个阶段持续时间一般比较长,会有数月的时间。
病症较轻的病人,则很短,可能数天或者十几天就会消失。
灸法简介
一、常用灸法
1、温和灸:将艾条一端点燃,对准施灸部位, 约距0.5—1寸左右进行熏灸,使患者局部有温 热感而无灼痛,一般每穴灸5—10分钟,至皮 肤稍呈红晕为度,对于昏迷、局部知觉减退的 患者或小儿,医者可将食指、中指置于施灸部 位两侧,以测知患者局部受热程度,随时调节 施灸距离,防止烫伤。 2、温针灸:是将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一种治 疗方法。在针刺得气后,将毫针留在适当的深 度,在针柄上穿置一段长约2厘米的艾条施灸, 直到艾条完全燃尽为止,使热力通过针身传入 体内,达到治疗目的。在临床中应用极其广泛。
6、防病保健,益寿延年:灸法可以激发人 体正气,增强抗病能力。 《扁鹊心书》:“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 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 百余年寿矣。” 《针灸大成》记载灸足三里、绝骨穴可以 预防中风。
三、灸法的禁忌: 1、病情禁忌:灸能益阳,也能伤阴, 所以对阴虚阳亢及邪热内炽的患者,一 般不宜用或慎用灸法。 2、部位禁忌:面部、五官和有大血 管的部位,不宜采用瘢痕灸。孕妇的腹 部和腰骶部也不宜是以经络、脏腑等理论 为指导,利用某种易燃材料或 药物,在穴位上或患处,进行 烧灼和熏熨,借其温热性效能, 通过经络的作用来调整人体生 理功能的平衡,而达到防病治 病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施灸的原料多以艾为主, 艾叶气味芳香,易燃,以其作 为灸料,具有温通经络、益气 活血、祛湿除寒、消肿散结、 扶正祛邪、回阳救逆及防病保 健的作用。
5、消瘀散结,拔毒泄热:用于治疗外科疮疡 初起,以及瘰疬等。用于疮疡溃久不愈,有 促进愈合、生肌长肉的作用。热证施灸,是指 用灸法治疗中医八纲辨证中病性属热的证候。 包括外感热病、内伤热病以及外科痈疽疮疡 等多种疾病中所出现的热性病证。历代有不 少医家提出热证忌灸之说,如《圣济总录》 指出:“若夫阳病灸之,则为大逆”。 近代 不少针灸教材亦把热证定为禁灸之列。但古 今医家对此有不同见解。在古代文献中亦有 “热可用灸”的记载,灸法治疗痈疽,就首 见于《黄帝内经》,历代医籍均将灸法作为 本病证的一个重要治法。《医学入门》则阐 明热症用灸的机理:“热者灸之,引郁热之 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可见对热证宜灸 还是禁灸,还是一个长期颇具争议的问题。
中医针灸温针灸PPT课件
:“
医 大 全 》 述 血 不 活 则 瘀
新 生 , 骨 合 的 过 程 。
”
动 物 血 清
中医针灸温针灸
的谓汇下于者明意
作骨于贯大髓陈义
用会此骨杼所氏:
,,。节,养曰《
“ ”
可 用 于 治 疗 一
必 当 有 强 健 筋 骨
, 由 此 可 见 , 所
, 故 骨 之 气 , 皆
大 杼 渗 入 脊 心 ,
宣 讲 : 某 某
以 艾 灸 之
以 香 白 芷
楚 人 之 法
王 节 斋 曰
中 医
针 时 , 作 。 :
间 多圆其近
.
:20XX.X
灸 以 饼 法 有
取,,为
效
套 针 上 ,
针 穴 上 ,
温 针 者 乃
温 针 灸
中医针灸温针灸
(warm needle ) •
“ ,
套针温四见
治针用
针穴针》于
疗柄艾
上上者载《
“ ,
俞 心 主 血 , 下
: 血 病 治 此 。
曰 : 血 会 膈
瘀 生 新 的 作 用 。
会 , 具 有 调 血
活 血
中医针灸温针灸
脏长滋有髓背意
”
精 气 的 充 养 。
、 发 育 、 修 复 亦 依 赖 肾
养 而 坚 固 有 力 。 骨 的 生
源 , 则 骨 骼 得 到 骨 髓 的
, 肾 精 充 足 , 骨 髓 生 化
, 髓 自 脑 下 , 注
: 骨 会 大 杼 , 骨
难 经 本 义 》 中 四
难经本义
中医针灸温针灸
“ ”
疗强此故大所陈
一健可骨杼养氏
灸法操作规范
灸法操作规范一、灸法的分类1、艾柱直接灸(1)化脓灸脓灸(瘢痕灸):用黄豆大或枣核大的艾炷直接放在穴位上施灸,局部组织经烫伤后,产生无菌性化脓现象,能改善体质,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从而起到治疗和保健作用。
目前临床上,常用此法对哮喘、慢性胃肠炎、发育障碍等疾病和体质虚弱者进行施治。
(2)非化脓灸(无瘢痕灸):近代对灸法的应用,有以达到温烫为主,不致透发成灸疮,称为非化脓灸。
其方法是,先将施灸部位涂以少量凡士林,然后将小艾炷放在穴位上,并将之点燃,不等艾火烧到皮肤,当患者感到灼痛时,即用镊子将艾炷夹去或压灭,更换艾炷再灸,连续灸3~7壮,以局部皮肤出现轻度红晕为度。
因其不留瘢痕,易为患者接受。
本法适用于虚寒轻证。
2、艾炷间接灸艾炷间接灸,又称间隔灸或隔物灸,指在艾炷下垫一衬隔物放在穴位上施灸的方法,称间接灸。
因其衬隔药物的不同,又可分为多种灸法。
其火力温和,具有艾灸和垫隔药物的双重作用,患者易于接受,较直接灸法常用,适用于慢性疾病和疮疡等。
(1)隔姜灸:将新鲜生姜切成约0.5cm厚的薄片,中心- 1 -处用针穿刺数孔,上置艾炷,放在穴位施灸,当患者感到灼痛时,可将姜片稍许上提,使之离开皮肤片刻,旋即放下,再行灸治,反复进行。
或在姜片下衬一些纸片,放下再灸,直到局部皮肤潮红为止。
本法简便易行,一般不会引起烫伤,临床应用较广。
生姜味辛,性微温。
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的作用。
故此法多用于治疗外感表证和虚寒性疾病,如感冒、咳嗽、风湿痹痛、呕吐、腹痛、泄泻等。
(2)隔蒜灸:用独头大蒜切成约0.5cm厚的薄片,中间用针穿刺数孔,放在穴位或肿块上(如未溃破化脓的脓头处),用艾炷灸之,每灸4~5壮,换去蒜片,每穴一次可灸5~7壮。
因大蒜液对皮肤有刺激性,灸后容易起泡,故应注意防护。
大蒜味辛,性温。
有解毒,健胃,杀虫之功。
本法多用于治疗肺痨、腹中积块及未溃疮疖等。
(3)隔盐灸:又称神阙灸,本法只适于脐部。
其方法是:患者仰卧屈膝,以纯白干燥的食盐,填平脐孔,再放上姜片和艾炷施灸。
温针灸的操作方法和作用
温针灸的操作方法和作用温针灸,又称灸针或热针灸,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是将草药制成的艾条或灸鼻点燃,利用燃热的作用在选定的穴位上进行刺激和调理的一种疗法。
温针灸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古代开始就被广泛应用于中医各个领域,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等。
下面将就温针灸的操作方法和作用进行详细介绍。
操作方法:1.准备工作:先准备艾条或其他温灸材料,将其点燃。
同时,患者需要脱去上衣,以免燃烧,并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如使用火罩和防护垫。
此外,操作者需要准备好消毒工具和麻醉药品(如乙醚)。
2.穴位选择:根据病情和需要治疗的部位选择相应的穴位。
一般情况下,可以选择经络上的穴位,或根据病情选择特定的穴位。
3.局部消毒:使用酒精或其他消毒药品对选中的穴位进行消毒,确保操作和疗效的安全性。
4.针灸刺激:将艾头接近皮肤,靠近选择的穴位,并进行刺激。
刺激的力度可以根据患者的承受能力和病情的需要调节。
一般情况下,可以轻柔地进行刺激,以避免对患者造成过度的不适。
5.监测和调整:在治疗过程中,操作者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包括疼痛感、局部温度变化等,并根据患者的反应进行相应的调整,以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6.结束治疗:治疗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左右,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时间。
治疗结束后,应将残留的艾头完全熄灭,并将消毒工具进行消毒,以确保下次使用时的安全性。
温针灸的作用:1.疏通经络:温针灸作为一种针灸疗法,可以通过刺激穴位来疏通经络,促进气血的流通。
通过艾热的作用,可以加速经络中血液和气体的流动,改善组织的供血和氧供,达到调理身体的作用。
2.驱寒病:温针灸运用艾热的作用,可以有效驱除体内的寒邪。
因为寒邪是引起很多疾病的原因之一,通过温针灸可以去除体内的寒邪,从而恢复阳气的平衡,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3.活血化瘀:由于温针灸可以改善气血循环,从而促进组织的营养供应,增强组织的新陈代谢。
同时,温针灸还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有效消除体内的瘀血和淤血,改善微循环,促进组织的修复和康复。
温针灸的功效与作用
温针灸的功效与作用温针灸,又称温灸疗法,是中医传统疗法中的一种,结合温热和针灸疗法的特点,通过将温度适中的熏灸针插入穴位,使经络气血畅通,以达到疏通经络、调整气血的功能。
温针灸源于古代灸法,被认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治疗方法。
温针灸具有安全、疗效确切、操作简单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中医针灸临床实践中。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温针灸的功效与作用。
1. 调节气血由于人体经络与气血运行密切相关,当气血运行不畅时,容易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温针灸能通过温热刺激针刺穴位,促使血液循环加速,气血流通畅通,从而调节气血的运行。
温针灸可激活气血运行,增加经络内的血液供应,帮助气血正常流动,促进疾病的康复。
2. 缓解疼痛温针灸通过刺激穴位,可以缓解各种疼痛症状,包括头痛、胸痛、腰痛等。
温热刺激能够改变体内痛觉传导,调节神经内分泌和体液分泌,从而减轻疼痛的程度。
此外,温针灸还能够增加外周血液流量,促进炎症消散,减轻疼痛和肿胀。
3. 提高免疫力温针灸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作用。
研究表明,通过温针灸可以增强机体的抗体产生能力,增加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活性,提高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
温针灸还可以激活机体的免疫细胞,增强其对病原微生物的吞噬能力,从而提高人体的抵抗力。
4. 调节神经系统温针灸对神经系统具有调节作用。
通过温热的刺激,可以刺激穴位周围的神经末梢,改变神经传递的过程,从而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温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神经末梢释放多种神经递质,如内啡肽、去甲肾上腺素等,产生止痛、镇静、镇痛等作用,有助于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
5. 调节内分泌系统温针灸对内分泌系统具有调节作用。
通过温热刺激穴位,可以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调节体内内分泌物质的合成和分泌。
温针灸可以调节内分泌激素的分泌,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催乳激素等,从而调整体内的内分泌平衡,有利于提高人体的调节能力。
在临床实践中,温针灸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中。
如慢性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类风湿关节炎、失眠等病症,都可以采用温针灸进行治疗。
中医艾灸种类
5 雷火灸的注意事项
4、使温灸盒,要左右随时移动,温灸盒移动的距离是 一个火头的距离,上下左右移动均可。因为温灸的时间 较长,以防烫伤。 5、对老年人、小孩用灸时间宜短。 6、青光眼、眼底出血、孕妇、心脏病、呼吸衰竭、哮 喘及高血压并发症期间等病症禁灸。
5 督脉灸
督脉灸又称铺灸、长蛇灸。是从传统的民间方法中挖掘 和总结出来的一种隔物灸疗法。
2.灸后调摄 忌大怒、大劳、大饥、大饱、受 热、冒寒;灸疮化脓期间要注意休息,严防感染。
五、施灸注意点
1.诊室环境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清新,减少 烟雾过浓污染。
2.施灸时注意安全,防止艾火脱落,烧损皮 肤、衣物。灸疗中若发生晕厥要及时处理。
3.对于过饥、过饱、过劳、酒醉、情绪不稳 定者,不宜立即施灸。
2 灸法的分类——温针器灸
3 悬起灸
温和灸 慢性病
悬起灸 回旋灸 范围较大病痛 雀啄灸 急性病
3 掌握悬起灸的操作方法
1.温和灸 距离相对固定2-3厘米,灸10-15
分钟,局部红晕为度。 适应症:慢性病、虚症
3 掌握悬起灸的操作方法
2.回旋灸 距离相对固定,平行移动或左右
旋转。 适应症:筋脉痹阻,风湿痹痛。
督脉灸以姜铺底、上盖艾绒,点燃艾绒,取穴多为颈 椎至腰俞间督脉段,利用艾绒的温和火力而深透经络, 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通过振奋机体的阳气达到 防治疾病的目的。
5 督脉灸的作用特点
督脉灸及艾灸、生姜、督脉三者之力,具有灸面 广,火力足,温通力强等优点,其温、通、调、补 的作用非一般灸法所能及。
隔药饼灸治疗脊椎相关疾病128例及其与气温的影响
隔药饼灸 用 于脊椎 相 关 疾 病 的治 疗 ,前人 已有 报
道 ,但 仅 强 调 在 “ 伏 天 ” 灸 。 而 一 年 之 中 “ 伏 三 三 天 ” 只有短短 3 0天 ,治 疗 时 期 太 短 促 。 结 合 前 几 年
灸 三 壮为 限 ,每 壮 为 1小 时 。治 疗 每 5日 i次 ,计 6
每 lO O g肉桂 放 人 冰 片 、血 竭 各 5 ,加 入 麻 油 、加 饭 g
酒若 干 拌 匀 ,制 成 长 1 c 5 m、宽 l c O m、厚 1 5 2 m .~ c 中问 凹陷的长 方体 饼状 物 。药饼 的厚 度 不 宜过 薄 ,也 不宜 过厚 。过 厚热 力不 达 肌 肤 ,药 饼 的作 用 也 就 无 法 渗入 ;过 薄热 力 传 递 过快 ,药 效 作 用 尚未 全 部 发 挥 , 病 人皮 肤就 会 出现烧 灼 样疼 痛 。因 此厚 度 也 是 一个 影 响疗效 的 因素 。麝香 0 3 ,分别 置 于病 变脊 椎 两侧 的 .g 华 佗夹脊 穴 ,两侧 膀 胱经 穴 ,以及 督 脉 经 穴 。预 备 生
无须 服 药 ,加之 传统 的治疗 方 法 在 社 区 民众 中有很 好 的社 会基 础 ,因此该 治 疗方 法 易 于 推 广 运用 ,迎合 了 社 区卫 生 服务 的迅 速 发展 。而 传统 的温 针 灸疗 法 因艾
条 暴 露 在 外 , 燃 烧 速 度 较 快 , 产 生 的 热 度 向 四 周 散
饼 与皮肤 之 间 。苏州 产艾 绒 若 干 ,堆 在药 饼 上 ,呈 鱼
背状 ,备 灸 。施灸前 根 据 病情 选 好 穴 位 或要 施 灸 的部
位 ,并采 取 固定舒适 ,且能 坚 持 较 长 时 间 的体 位 ;在 施 灸 时必须 注 意防止 艾 炷 滚 翻 ,艾 火 脱 落等 , 以免 引
(有图版)不同灸法的操作规范及其临床应用
《不同灸法的操作规范及其临床应用》基本内容提纲:1、灸法种类和操作规范;2、治疗作用和适应范围;3、量效要素和注意事项;4、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
灸法,《说文解字》:“灸,灼也,从火音久,灸乃治病之法,以艾燃火,按而灼之。
”又称“艾灸”,用艾绒或药物为主要灸材,点燃后放置腧穴或病变部位,进行烧灼和熏熨,借其温热刺激及药物作用,温通气血、扶正驱邪,以防治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广义的灸法即是指采用艾绒等为主烧灼、熏熨体表以防治疾病的方法,又可包括一些非火源的外治疗法。
一、灸法种类和操作规范(一)艾灸的材料1.艾叶(1)艾叶的化学成分:艾叶中纤维质较多,水分较少,有许多可燃的有机物,是理想的灸疗原料。
(2)①味辛、微苦、性温热,具纯阳之性;②艾火燃烧时热力温和,能窜透皮肤,直达体表深部;③艾产地广泛,易于采集,价格低廉;2.艾绒(1)艾绒的制备:①制作流程:采集(农历4、5月)→暴晒干燥→捣碎→筛→晒→捣→筛→艾绒(淡黄色洁净细软)②分类:按加工程度不同分为:粗绒(艾条或间接灸);细绒(直接灸)③分级:优—质量以无杂质、柔软易团聚、干燥;劣—以含杂质、生硬不易团聚、湿润,燃烧时易破裂,散落火花而灼伤皮肤,不宜采用新制艾绒—含挥发油多,灸时火力过强,有失温和之性,常致患者不能耐受;陈旧艾绒—临床常用(2)艾绒的储藏密闭于干燥容器内,置于阴凉干燥处;并于每年天气晴朗时重复暴晒几次,以防潮湿、霉烂或虫蛀。
3.艾绒制品(1)艾炷①艾炷规格:(直径与高度大致相等)小炷:麦粒大,常置于穴位或病变部烧灼,作直接灸用中炷:半截枣核大,作间接灸用;大炷:半截橄榄大,可燃烧3~5分钟,作间接灸用②艾柱制作方法ⅰ.手工制作法:上尖下平的圆锥体;要求搓捏紧实,能放置平稳,燃烧时火力由强到弱,患者易于耐受,且耐燃而不易爆;大小可随治疗需要而定。
ⅱ.艾炷器制作法:艾绒紧密,大小一致,便于应用(2)艾条(艾卷)长20cm,直径1.5cm,常用于悬起灸、实按灸①纯艾条:不含药物②药艾条:ⅰ常用药艾条:肉桂、干姜、木香、独活、细辛、白芷、雄黄、苍术、没药、乳香、川椒各等分,研成细末;每支艾条加药末6g。
(有图版)不同灸法的操作规范及其临床应用
《不同灸法的操作规范及其临床应用》基本内容提纲:1、灸法种类和操作规范;2、治疗作用和适应范围;3、量效要素和注意事项;4、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
灸法,《说文解字》:“灸,灼也,从火音久,灸乃治病之法,以艾燃火,按而灼之。
”又称“艾灸”,用艾绒或药物为主要灸材,点燃后放置腧穴或病变部位,进行烧灼和熏熨,借其温热刺激及药物作用,温通气血、扶正驱邪,以防治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广义的灸法即是指采用艾绒等为主烧灼、熏熨体表以防治疾病的方法,又可包括一些非火源的外治疗法。
一、灸法种类和操作规范(一)艾灸的材料1.艾叶(1)艾叶的化学成分:艾叶中纤维质较多,水分较少,有许多可燃的有机物,是理想的灸疗原料。
(2)①味辛、微苦、性温热,具纯阳之性;②艾火燃烧时热力温和,能窜透皮肤,直达体表深部;③艾产地广泛,易于采集,价格低廉;2.艾绒(1)艾绒的制备:①制作流程:采集(农历4、5月)→暴晒干燥→捣碎→筛→晒→捣→筛→艾绒(淡黄色洁净细软)②分类:按加工程度不同分为:粗绒(艾条或间接灸);细绒(直接灸)③分级:优—质量以无杂质、柔软易团聚、干燥;劣—以含杂质、生硬不易团聚、湿润,燃烧时易破裂,散落火花而灼伤皮肤,不宜采用新制艾绒—含挥发油多,灸时火力过强,有失温和之性,常致患者不能耐受;陈旧艾绒—临床常用(2)艾绒的储藏密闭于干燥容器内,置于阴凉干燥处;并于每年天气晴朗时重复暴晒几次,以防潮湿、霉烂或虫蛀。
3.艾绒制品(1)艾炷①艾炷规格:(直径与高度大致相等)小炷:麦粒大,常置于穴位或病变部烧灼,作直接灸用中炷:半截枣核大,作间接灸用;大炷:半截橄榄大,可燃烧3~5分钟,作间接灸用②艾柱制作方法ⅰ.手工制作法:上尖下平的圆锥体;要求搓捏紧实,能放置平稳,燃烧时火力由强到弱,患者易于耐受,且耐燃而不易爆;大小可随治疗需要而定。
ⅱ.艾炷器制作法:艾绒紧密,大小一致,便于应用(2)艾条(艾卷)长20cm,直径1.5cm,常用于悬起灸、实按灸①纯艾条:不含药物②药艾条:ⅰ常用药艾条:肉桂、干姜、木香、独活、细辛、白芷、雄黄、苍术、没药、乳香、川椒各等分,研成细末;每支艾条加药末6g。
温针灸的操作方法2024
引言:温针灸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通过在穴位上应用热量来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它结合了针灸和温疗的优势,能够提供有效的疗效。
本文将详细介绍温针灸的操作方法,包括准备工作、操作步骤以及注意事项。
概述:温针灸是一种通过利用温热刺激穴位来调整身体功能和治疗疾病的疗法。
与传统针灸相比,温针灸的刺激更温和,更容易被接受。
下面将分5个大点详细阐述温针灸的操作方法。
一、准备工作1. 环境准备:选择一个安静、舒适、通风良好的环境进行温针灸。
确保室温适宜,避免过冷或过热。
2. 工具准备:准备好所需的温针灸工具,包括温针、灸条、灸盒等,并保证其清洁卫生。
3. 穴位定位:根据需要治疗的病症,准确地定位穴位。
可以通过参考经络图或请专业人士进行指导。
二、操作步骤1. 温针准备:将温针置于温水中加热,温水的温度要适中,不能过烫或过冷。
2. 穴位清洁:使用消毒棉球或酒精擦拭需要进行温针灸的穴位,确保皮肤干净卫生。
3. 温针插入:用热的温针轻轻地插入穴位,插入的深度要适中,一般为1-2毫米。
4. 调节温度:当温针插入穴位后,可以适当调节温度,让患者感到热热的舒适感,而不是过烫或过冷的刺激。
5. 持续时间:根据患者的反应和需要治疗的疾病,持续时间可以在5-20分钟之间。
三、温针灸的作用1. 温通经络:温针灸的温热刺激可以促进经络的通畅,改善气血循环,缓解经络阻塞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2. 暖肾益阳:温针灸对于肾虚引起的阳虚症状有良好的调理作用,可以增强肾脏功能,提高体质。
3. 消肿止痛:温针灸的温热刺激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促使淤积的血液和水肿排出,缓解痛风、风湿等病症。
4. 调节免疫:温针灸可以调节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预防感冒、过敏等疾病。
5. 祛湿除寒:温针灸的温热刺激可以驱散体内的寒湿,改善寒湿病症,如风湿性关节炎、湿疹等。
四、注意事项1. 选择适合的穴位:根据不同的疾病选择不同的穴位进行温针灸,在选择穴位前最好请专业人士进行指导。
中医药适宜技术6类20项
、中频治疗、低频治疗、超短波治疗、微波治疗、
中药定向透药等。
5
内服类
中药饮片、中药颗粒、中成药、中药雾化吸入、茶 饮、药酒、药膳、膏方。
功法类 八段锦、五禽戏、太极拳、太极剑、导引养生功、 6 (或炮制 易筋经等。(饮片加工、煎煮、丸、散、膏、丹、
类) 胶囊、片等临方炮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灸;③非艾条灸:热灸法、冷灸法、冰冻灸法、灯
火灸、药锭灸、药捻灸、水灸。
牵引、推拿、按法、揉法、摩法、膏摩、踩跷、整 3 手法类 脊、捏脊、拨筋、点穴、功法、小儿推拿、药棒穴
位按摩等。
刮痧、火罐(拔罐)、中药包封、中药塌渍、中药
涂擦、蜡疗、竹灌、盐熨、熏洗、药浴、香薰、火
4
外治类
熨、灌肠、穴位贴敷、膏药、蜡疗、香囊、芳香疗 法、耳穴压豆、蜂针疗法、埋针疗法、红外线照射
中医药适宜技术种类
序 号
类别
项 目(种)
普通针刺、电针、体针、皮肤针、皮内针、头皮针 1 针法类 、耳针、足针、梅花针、火针、穴位注射、小针刀
疗法、放血疗法等。
①艾条灸: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及按压灸
(太乙神针、雷火神针)、悬灸、隔物悬灸、雷火
2
灸法类
灸;②艾炷灸:直接灸、间接灸(隔姜灸、隔蒜灸 、隔盐灸、隔药饼灸)、温针灸、温灸器灸、电热
临床实用艾灸疗法操作及应用比较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20年12月第35卷第12期CJTCMR December2020, Vo丨.35, No.12•6395 ••研究报告•临床实用艾灸疗法操作及应用比较杨瑜\潘路平、岳艳王正元2C绍兴市中医院,绍兴312000;2新昌市中医院,绍兴312500)摘要:艾灸疗法作为针灸疗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疾病的防治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根据杨兆民教授主编的《刺法灸法学》对于艾灸疗法的分类,笔者选取B前临床上常用的几种艾灸方法:麦粒灸、隔药饼灸、热敏灸、温针灸、温灸器灸等,归纳总结并加以比较,以期在临床中可以更好地选择运用。
关键词:艾灸疗法;麦粒灸;隔药饼灸;热敏灸;温针灸基金资助:绍兴市卫生计生科技计划青年科技项目(N〇.2017Q N0I9),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科研基金项目(1\〇.2〇1928128),全国中医临床特色技术传承骨干人才培训项0(1^〇.国中医药人教函〔2〇丨9〕36号)Comparison of clinical practical moxibustion therapy operation and applicationYANG Yu1,PAN Lu-ping1,YUE Yan2,WANG Zheng-yuan2('Shaoxi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 e d i c i n e,S h a o x i n g 312000,C h i n a;2X i n c h a n g Conutry Hospital ofT C M,S h a o x i n g 312500,C h i n a )A bstract! A s an important part of acupuncture a n d m o x i b u s t i o n therapy,m o x i b u s t i o n therapy plays an importantrole in the prevention a n d treatment of diseases.A c c o r d i n g to the classification o f m o x i b u s t i o n therapy in the Subject o f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echnique edited b y professor Y A N G Z h a o-m i n,the author selected several c o m m o n l y usedclinical m o x i b u s t i o n m e t h o d s,including m o x i b u s t i o n with seed-sized m o x a c o n e,herb cake-separated m o x i b u s t i o n,heat-sensitive m o x i b u s t i o n, w a r m needle m o x i b u s t i o n,a n d etc.. M o x i b u s t i o n with seed-sized m o x a c o n e, high efficiency, highstimulation.H e r b cake-separated m o x i b u s t i o n,synergistic m e d i c i n e c a k e,a c u p u n c t u r e point,m o x i b u s t i o n three curativeeffects,m i l d fire p o w e r,w i d e range of effects.Heat-sensitive m o x i b u s t i o n,m o x a h a n g i n g m o x i b u s t i o n o n heat-sensitivepoint,the a m o u n t of sensitive elimination sufficient,targeted.W a r m needle m o x i b u s t i o n,a c u p u n c t u r e plus m o x i b u s t i o n,the heat c o n d u c t i o n is d e e p e r a n d c a n penetrate to the lesion.In addition,there are w a r m m o x i b u s t i o n tool m o x i b u s t i o n,s i m p l e oper a t i o n.T h e c o n c l u s i o n a n d c o m p a r i s o n of the a b o v e m o x i b u s t i o n are e x p e c t e d to m a k e better selection a n dapplication in clinic.K e y W o r d s I M o x i b u s t i o n therapy;Moxibustion with seed-sized m o x a c o n e;H e r b cake-separated m o x i b u s t i o n;H e a t- sensitive m o xibustion;W a r m needle moxibustionFunding. Y o u t h P r o g r a m of S h a oxing Health a n d Family Planning Scienc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FVoject(N〇.2017Q N019), R e s e a r c h F u n d Project o f Z h e j i a n g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Pla n of Traditional C h i n e s e M e d i c i n e(N〇.2019Z B 128),National Training P r o g r a m for K e y Talents of Clinical Characteristic T e c h n o l o g y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Chi n e s e M e d i c i n e(N o.[2019]36)灸法历史源远流长,古人在用火的生活实践中发现温热刺激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并逐渐运用,历经沿革,形成了多种施灸形式和手法,并逐渐把“艾”列为较好的艾灸材料。
5种常用艾灸方法技巧
5种常用艾灸方法技巧艾灸可借助灸火的温热力及艾绒或其他药物的作用,经过经络的传导,调整气血阴阳及脏腑功能,发挥协同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防病保健的目的。
主要有温通经脉、调和气血、补虚培本、清热散结、回阳救逆等功效。
那如何使用艾灸呢?分享5种常用的艾灸方法和使用技巧。
1. 艾炷灸法。
将纯净的艾绒捏成圆锥形状,称为艾炷。
艾炷制作的方法一般用手指搓捻,用拇、食、中指将艾绒搓捻成上尖下圆底平的圆锥状,艾炷的大小视情况而定。
将艾炷直接或间接置于穴位上艾灸的方法称为艾炷灸法,根据艾炷直接接触皮肤与否分为直接灸法和间接灸法。
直接灸法:将艾炷直接施置于皮肤上称为直接灸法,又称为“明灸”、“着肤灸”,古称为“着肉灸”。
间接灸法:艾炷不直接接触皮肤,而是用药物或其他衬垫物隔开放在皮肤上施灸称为间接灸法,又称为隔物灸,比如: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附子饼灸。
2. 艾条灸法。
艾条是取艾绒平铺在质地柔软而坚硬的桑皮纸或绵纸,将其卷成圆柱形封口而成,也有在艾绒中掺入其他的药物粉末,称为药条。
将艾条点燃后在穴位或病变位置进行熏灼的方法称为艾条灸法,又叫艾卷灸法。
3. 温针灸。
温针灸是在针刺得气后,将针留在适当的深度,在针柄上穿置一段长1~3cm的艾条施灸,或在针尾上搓捏少许艾绒点燃施灸,直待燃尽,除去灰烬。
每穴每次可施灸3~5壮,施灸完毕再将针取出。
是一种简而易行的针灸并用的方法,其艾绒燃烧的热力可通过针身传人体内,使其发挥针和灸的作用,多用于痹证、痿证。
4. 温灸器灸。
温灸器灸就是运用器械辅助艾灸的方式。
流传至今,较为常见的温灸器灸包括温灸盒灸和温灸桶灸,二者均具有诸多优势,如使用起来方便、安全,操作时既不影响工作生活,也避免了艾灰掉落烫伤皮肤的风险;可扩大皮肤艾灸的受热面积,也可以同时艾灸多处穴位。
5.艾灸技巧。
首先,艾灸时要掌握好量。
比如,对于阳证、实证、热证者,艾灸时间可短一些,阴证、虚证、寒证者则艾灸时间要长一些;作为养生保健时,艾灸时间可以短一些,但治疗疾病时,艾灸时间就要长一些。
艾灸的40种灸法组图
艾灸的40种灸法组图
1、督灸:督脉膀胱经加强隔姜灸法
2、脐灸面碗灸法
3、膏灸工形灸
4、隔姜灸铺灸法
5、苇管器灸法
6、大椎隔葱灸
7、隔药灸之隔附子饼灸
8、背部大铺灸治疗
9、外关隔姜灸
10、颊车穴隔姜灸
11、腹部蒸灸
12、腹部十字灸
13、腹部圆形灸
14、关元气海隔姜灸
15、督脉一字通阳灸
16、骑竹马灸
17、百会隔饼灸
18、葫芦灸
19、麦粒灸
20、随身灸
21、温灸器灸
22、铺灸片区灸
23、普通隔姜灸
24、温针灸
25、隔核桃眼睛灸
26、雷火灸
27、热敏灸
28、热敏灸双点灸
29、热敏灸三点灸
30、隔盐灸
31、隔蒜灸
32、长蛇灸
33、雀啄灸
34、回旋灸
35、循经往返灸
36、普通温和灸
37、苏氏掌灸
38、七星灸
39、疤痕灸
40、魔灸罐灸
41、腹部带脉塑形灸
近期精彩课程如下,点击蓝色字体查看详情
一、5月5日济南骨旋移·单指定点复位法临床应用研修班
二、5月10日济南腹针疗法与宗筋落脏理论的结合运用
三、达摩一百零八手法暨中医正骨及治疗脏腑病症临床应用研修班
四、5月15日北京毫刃针筋膜快速无痛松解疗法治疗颈肩腰腿痛
五、董氏奇穴特色针灸疗法
六、5月13日广州小儿推拿手法临床应用精华班
七、5月15日北京毫刃针筋膜快速无痛松解疗法治疗颈肩腰腿痛李吉尚骨旋移复位法速效治疗膝关节痛_腾讯视频
王军旗毫刃针治疗膝、踝关节疼痛及肩部疼痛_腾讯视频。
灸法操作规范
灸法操作规范灸法,是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在体表的穴位部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的作用,以达到治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种外治法。
它能治疗针刺效果较差的某些病症,或结合针法应用,更能提高疗效,所以是针灸疗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故《医学入门》说: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一、灸法的作用1.温经散寒2.扶阳固脱3.消瘀散结4.防病保健二、灸用材料施灸材料主要是艾叶制成的艾绒。
关于艾叶的性能,《本草从新》说:“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
说明用艾叶作施灸材料,有通经活络、祛除阴寒、回阳救逆等作用。
艾叶经过加工,制成细软的艾绒,更有它的优点:第一,便于搓捏成大小不同的艾炷,易于燃烧,气味芳香;第二,燃烧时热力温和,能窜透皮肤,直达深部。
又由于艾产于各地,价格低廉,所以几千年来一直为针灸临床所采用。
三、灸法的分类灸法的种类很多,常用灸法如下:1、艾灸:1)直接灸:无瘢痕灸,瘢痕灸2)间接灸: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附子饼灸2、艾卷灸:1)悬灸:温和灸,雀琢灸,回旋灸2)实按灸:太乙神针,雷火神针3)温针灸4)温灸器灸3、其他灸法:1)灯火灸2)天灸:蒜泥灸,细辛灸,天南星灸等。
四、灸法的操作方法(一)艾炷灸艾炷灸施灸时所燃烧的锥形艾团,称为艾炷。
临床上根据不同的灸法,使用大小不同的艾炷。
艾炷的制作一般用手捻。
将纯净的艾绒放在乎板上,用拇、食、中三指边捏边旋转,把艾绒捏紧成规格大小不同的圆锥形艾炷,小者如麦粒大,中者如半截枣核大,大者如半截橄榄大。
每燃烧尽一个艾炷,称为一壮。
施灸时,即以艾炷的大小和壮数多少来掌握刺激量的轻重。
艾炷灸可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类。
1.直接灸又称明灸、着肤灸,即将艾炷直接置放在皮肤上施灸的一种方法。
根据灸后对皮肤刺激的程度不同,又分为瘢痕灸和无瘢痕灸两种。
常用灸法及技巧
常用灸法及技巧——隔姜灸之适应症:呕吐,泄痢,腹痛,肾虚遗精,风寒湿痹,面瘫,麻木酸痛,肢体萎软无力等。
尤其对面瘫更为适宜,治疗本病用隔姜灸法,疗效优于针法。
但宜讲究技巧,每日温灸一次,将瘫痪部位之主要穴道,灸红灸热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隔蒜灸法:用蒜作间隔物。
大蒜入药,辛温有毒,性热喜散,有消肿化结,拔毒止痛之功。
施灸时取独头紫皮大蒜,切一分厚数片,或用蒜数瓣,略捣碎,呈泥状,放置于局部,将艾炷放上施灸。
最好放在疮头上,即炎症区之顶点。
如果漫肿无头,可贴湿纸,先干者为疮头,此即施灸之中心。
艾炷如黄豆大,松紧适度,火力由大而小。
灸的程度,从不知痛灸到知痛为止,知痛灸到不知痛为度。
每日灸一、二次。
初发者可能消散,化脓者亦大大加快速度,缩小范围,不只减轻炎症期、化脓期痛苦,还能促使早日愈合。
隔蒜灸之适应症:治阴疽流注,疮色发白,不红不痛,不化脓者,不拘日期,宜多灸之。
对疮疔疖毒,乳痈,一切急性炎症,未溃者均可灸之。
亦治虫蛇咬伤和蜂蝎蛰伤,在局部灸之,可以解毒止痛。
治瘰疬,疮毒,痈疽,无名肿毒等外科病症有奇效,临床上也有用于治肺痨者。
蒜有刺激性,灸后应用敷料遮盖,防止发泡,摩擦溃烂。
隔附子饼灸法:用附子饼作间隔物。
附子入药,辛温有毒,走而不守,消坚破结,善逐风寒湿气,以灸溃疡,气血虚弱,久不收敛者为佳。
用附子研成细粉,加白及或面粉少许,用其黏性,再以水和调捏成薄饼,约一、二分许厚度,待稍干,用针刺许多孔,放在局部灸之,或治外科术后,疮疡溃后久不收口,肉芽增生流水无脓,臁疮,频频施灸能祛腐生肌,促使愈合,一饼灸干,再换一饼,以内部觉热为度。
可以每日或隔日灸之。
隔盐灸法:将纸浸湿,铺脐孔中,用碎盐填平,上放艾炷灸之。
觉痛即换艾炷,不拘壮数,遇急病可以多灸。
对霍乱吐泻致肢冷脉伏者,有回阳救逆之效,连续施灸,以指温脉起为度,对寒性腹痛,痢疾,中风脱症,四肢厥冷亦有良效,有抗休克作用,但宜多灸。
三、温针灸法此法最早见于《伤寒论》。
灸法
一、概述1.灸法的概念灸法就是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在体表的穴位部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疾病和预防保健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2.灸法的特点灸法虽为古代疗法,但疗效独特,古有"灸治百病"之说,现代研究已证明:灸法可以调整脏腑机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功能。
因此现代灸法运用仍很广泛。
针、灸两法各有特点,不能互相替代。
例如:灸法的温热保健作用等针刺法难以达到;而放血及对深部组织病症的作用,又是灸法所不及。
二者之间具有共同性、互补性和特异性。
二、艾、艾绒、艾炷、艾条1.艾的作用艾为菊科多年生灌木状草本植物,自然生长于山野之中,我国各地均有生长,古时以蕲州产者为佳,特称蕲艾。
艾在春天抽茎生长,茎直立,高60~120cm,具有白色细软毛,上部有分枝。
茎中部的叶呈卵状三角形或椭圆形,有柄,羽状分裂,裂片椭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边缘具有不规则的锯齿,表面深绿色,有腺点和极细的白色软毛,背面布有灰白色绒毛;顶端叶全绿,椭圆形、披针形或绒形。
头状花序,无梗,有苞片,略有白色细软丝状毛,7~10月开花。
瘦果呈椭圆形,艾叶有芳香型气味。
在农历的4~5月间,当叶盛花未开时采收。
采收时将艾叶摘下或连枝割下,晒干或阴干后备用。
艾叶中纤维质较多,水分较少,同时还有许多可燃的有机物,故艾叶是理想的灸疗原料。
关于艾叶的性能,《本草纲目》载:"艾叶能灸百病",用艾叶做施灸材料,有通经活络、祛除阴寒、回阳救逆等多方面的作用。
(见图)现代研究:蕲(祈)艾含挥发油约0.002%,主要成分为苦艾醇、苦艾酮。
此外尚含胆素钾盐以及维生素甲、乙、丙、丁等。
苦艾醇、苦艾酮有兴奋中枢作用。
苦艾中含有钾类、柔酸,氯化钾等,故有解热、止血、镇痛的作用。
2.艾绒的制备采集肥厚新鲜的艾叶,放置日光下曝晒干燥,然后放在石臼中,用木杵捣碎,筛去杂梗和泥砂,再晒再捣再筛,如此反复多次,就成为淡黄色洁净细软的艾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5、慢性肾虚泄泻:
• 临床表现:五更泻、胃寒、腰酸、腹痛、苔薄 白、脉沉细
• 治则:温肾阳、止泄泻
• 处方:1、命门、肾俞(左),大肠俞(右)( 初诊)
•
2、腰阳关、肾俞(右),大肠俞(左)(
复诊)
•
俯卧、益阳饼,每次3壮,隔日或每日1次,
8-10次1疗程
(四)常见病治疗举例:
• 俯卧、益阳饼,每次3壮,隔日或每日1次 ,8-10次1疗程
针)
(二)临床应用:
• 强体质:大炷26号粗针,可银 每次2-3壮 (病程长)
• 弱体质:小炷 细针 每次1状(年老)
(二)临床应用:
• 小 儿:不宜用 • 强直性脊柱炎:夹脊穴间隔交替取穴,轮
流使用,26号不锈钢针,捻转泻法+温针灸 ,每次2-3壮 • 肩周炎(弱体质):32号细针,肩髃、肩 髎、肩内陵、臂臑、手三里0.8g艾炷,每次 1壮,隔天一次,10次为一疗程,休一周后 下一疗程。
(二)临床应用:
• 4、不同部位:选用的针具、艾炷均有差别 • ① 腰、背、肩、肘、膝关节附近的阳经腧
穴:粗针、炷大。 • ② 肘、膝、腕、踝关节附近的阴经腧穴:
细针、炷小。 • ③ 腰腿痛者:秩边、环跳、居髎、阳陵泉
、悬钟。
(二)临床应用:
• 其中前三个穴用26号粗长针、大艾炷,2-3 壮每次;后两个穴用30号细针。
选修课
高效针灸疗法
温针灸和隔药饼灸
一、温针灸(温针):
• 对顽固性风湿作用好;及阳虚阴盛者。
(一)实验测试:
• 从底部燃 室内18摄氏度,0.8g艾炷 测3-4次 • 1、不同针具: • 银针(95摄氏度)>钢针(47摄氏度)>不锈钢
针(44摄氏度) • 细针(30)44摄氏度<粗针(26)57摄氏度,短
• ④ 面瘫三个月,皮肤温度低:34号细针透 刺,阳白透鱼腰,瞳子髎透太阳,迎香透 四白,地仓互透颊车,32号细针直刺下关 并温针灸,翳风再隔姜灸1壮,双手合谷。
(三)注意事项:
• 1、 留针时体针与皮肤垂直、平刺、斜刺不宜 施灸
• 2、
炷全入针柄,距皮肤3厘米左右,冬季可
短一些,松紧适应。
• 3、 粗银针避血管、内脏、神经干等。
(一)制药饼:
• 药粉+黄酒∕姜汗∕水(如天冷,可温热)厚约 0.4-0.5厘米,可使用压饼机
(二)制艾炷:
• 使用艾炷模,艾绒入模具
(三)施灸方法:
• 3壮,干棉球擦净消毒后,以皮肤红略灼热 为佳,如有小泡,则不作处理,自愈
(四)常见病治疗举例:
• 1、眩晕:气血两虚型 • 临床表现:面色少华,饮食减少,乏力,
(二)临床应用:
• 3、不同病症: • 痿、痹、瘫痪、血络瘀滞:粗针、灸量重 • ① 内脏虚寒,阳气虚衰:针细、灸量轻 • ② 膝关节疼痛日久,细针效果不佳:改用粗针
,血海梁丘,膝眼,足三里(粗银针)1g艾炷1 壮,局部起泡,3天后挑破,抹药→效果好 • ③ 脾虚泄泻:灸量宜轻32号细针,天枢、气海 、上巨虚、中脘均施徐疾补法,艾灸1壮
针>长针(升温高) • 故银针,粗针升温快,持续时间长。 • 2、不同艾性:大小、重量不同,最高温度和持续
时间不同。
(二)临床应用:
• 1、不同季节:用针粗细,艾性大小不同 • 夏:施灸可事半功倍,尤对风寒湿型每次1壮(据
体质选具) • 冬:腠理致密,粗针、深刺、炷大、增加密度,
每次多壮 • 2、不同体质:不同年龄、性别对针的感应不同 • 一般体质:约0.8g圆柱状,一般针具(不锈钢好
• 6、癃闭:膀胱胀—需导尿排出 • 治则:行气利尿 • 处方:气海、水道、阴陵泉、--行气饼或
消阴饼、每穴3壮,每日1-2次
(四)常见病治疗举例:
• 7、颈椎痹证:
• 临床表现:颈部胀痛、活动不利、遇寒冷劳倦发 作,伴头晕、苔薄白脉弦细
• 治则:蠲痹通络
• 处方:1、大椎,大杼(初诊),益阳饼
•
•
2、胃俞 (复诊)
•
交替使用,益阳饼—附子理中丸:
•
每穴3壮,隔天一次,8-10次为1疗程
(四)常见病治疗举例:来自• 3、胃痛:气滞血瘀型
• 临床表现:慢性胃炎、胃痛、舌紫暗、苔 薄白、脉沉细涩
• 治则:活血祛瘀、和胃止痛
• 处方:1、膈俞、胃俞
•
2、血海(右)足三里(左)
•
祛瘀饼,每穴3壮,隔天1次,8-10次
2、新设,陶道(复诊),行气饼
•
每穴3壮,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低血压,脉细软,舌淡苔白 • 治则:扶正止晕,温补气血 • 处方:百会--双补饼3壮,双手托颌 • 足三里—双补饼3壮仰卧位 • 或隔1天1次,3-5次为一疗程
(四)常见病治疗举例:
• 2、胃痛:虚寒型
• 临床表现:泛吐清水,喜温喜按,脉沉细,苔 薄白
• 治则:温中和胃止痛
• 处方:1、中脘足三里(初诊)
• 4、 如烫,可垫纸,降低热幅射和传热(银针
、粗针易起泡),出泡后挑泡严格消毒,涂龙胆 紫。
二、隔药饼灸:
• 用黄酒、姜汗或水将药拌成糊,即有药物作用, 又有艾灸作用。
• 双补饼:八珍汤长于温补气血 • 益阳饼:附子、肉桂、鹿茸,淫羊藿,长于温阳
散寒 • 祛瘀饼:当归、桃仁、红花等长于活血化瘀 • 行气饼: • 消阳饼:
为1疗程
(四)常见病治疗举例:
• 4、慢性脾虚泄泻:神阙穴隔盐灸
• 临床表现:食少便溏、冷食后加剧、腹痛、倦 怠乏力、脉软、舌胖苔白薄
• 治则:温补脾阳,健脾止泻
• 处方:1、脾俞、气海俞、(初诊)俯卧
•
2、气海、足三里、(复诊)仰卧
•
益阳饼,每次3壮,隔日或每日1次,8-10次
为1疗程
(四)常见病治疗举例: